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中小企业

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中小企业

一、中小企业发展各具特色(论文文献综述)

刘钒,向叙昭[1](2021)在《智能制造与湖北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指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背景下,制造业趋向柔性化、服务化与智能化。世界主要制造强国将智能制造战略确立为提升本国制造业竞争优势的关键举措,从国家战略高度构建了完善的战略框架。湖北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加快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对于全省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价值。美、德、日等发达国家在智能制造业具有构建创新生态系统、突破重点领域核心技术、优化政策供给等经验,对于解决湖北省制造业智能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有助于促进湖北省制造业智能化转型。

陈阳[2](2020)在《可持续更新视角下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文中研究表明土地混合利用理念自复苏以来一直是旧城中心区规划建设的重要原则与目标。当前我国正面临向新型城镇化转型的重要时刻,在国家严控新增用地指标、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既有建成区的功能提升与结构调整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土地混合利用因具备多维度可持续效应潜力,也就成为当前我国旧城中心区更新的重要目标。然而,我国既往的土地混合利用研究与实践长期固化于“功能混合”理念框架,缺乏“通过城市更新促使土地混合利用发挥多维度可持续效应”的切实经验,与西方国家建设发展存在明显差距,急需变革。因此,本文意在以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复苏发源地“旧城中心区”为研究对象,归纳西方英美国家土地混合利用路径为实现可持续效应经历的演变历程规律,据此审视我国典型案例南京的既有路径成效,以期为我国改革提供依据。针对过往研究的不足,在确定研究目标与整体研究思路的基础上,文章研究主体分为“审视框架构建”、“历程脉络剖析”、“演变规律归纳”、“典型案例审视”四个部分。首先,通过剖析土地混合利用实现可持续效应的本质,以及过往研究认知的差异与共识,明晰过往研究框架对土地混合利用演变规律解析的不足,确定新的审视框架的构建准则,进而依据准则确立包括审视内容、审视历程、审视规律应用等三层次的审视思路,确定英美国家及南京为具体审视对象,明确审视时间范围和历史阶段分期,确定审视分析数据资料类型,从而完成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的构建。其次,依托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厘清英美国家1900年代至今的土地混合利用实践瓦解、复苏、衍化各历史阶段所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等现实问题,剖析各阶段时期中现代规划理论、后现代规划理论、可持续更新理论对土地混合利用的土地功能要素、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利用权力等三方面内容的应对性变革要求,以及相应时期现实实践中这三方面内容的切实转变,从而明确各阶段实践的价值目标、解决重点及模式特征。再次,在历史脉络梳理的基础上,归纳土地混合利用的土地功能要素、土地利用形式和土地利用权力三维度的演变特征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功能-时空-权力”协同演变关系,剖析促成路径演变的“社会—市场—政策”三角动力机制的实施逻辑,并辩证性探讨路径演变的本质、路径演变的重点难点和实践者应当秉持的正确认知态度。最后,根据西方规律模型中“功能-时空-权力”协同演变规律特征,建立“空间模式”、“时间模式”、“权力模式”3个维度16个分项的评价要素体系,运用GIS、Depthmap、Flo EFD、Excel等软件平台,通过香农维纳指数分析、空间句法分析、风热环境模拟分析、空间演变一致性分析、政策制度分析等多元技术方法,定量定性地全面审视了1978年以来南京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趋势,客观总结其成效、问题及背后机制,并尝试提出相应改革建议。

丛原郡[3](2020)在《山东省农村商业银行农业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乡村振兴时代背景下,农业产业化处于发展的最好阶段,农业供应链不断完善,但受制于传统农村金融环境,供应链中各主体仍面临不同程度的融资难困境,随着国家进一步落实普惠金融政策、三农支持政策,农村金融整体环境不断优化,各主体的融资需求受到广泛重视,农业供应链金融应运而生,成为解决农业供应链各个主体面临的融资难问题的一个重要金融创新。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农村金融市场的主力军,在探索农业供应链金融业务方面同样走在前列。本文以山东省农村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对其农业供应链金融业务产生背景、发展现状及其开展过程中自身和所处环境进行分析,尝试为其进一步发展农业供应链金融业务提出合理建议。本文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梳理农业供应链金融相关研究成果和理论基础,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撑;接着通过实地调研,详细了解山东省内不同农村商业银行开展农业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情况,介绍其模式产生动因及模式运行机制,并选取调研过程中具有典型性的农商银行为例进行具体的案例分析,全面介绍经销商为核心的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动产质押的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和基于订单农业的供应链金融模式;随后根据农商银行业务运行中显现的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其所处农村金融环境中的机会和威胁进行全面的SWOT分析,构建SWOT分析矩阵探索发展策略;最后为其进一步发展农业供应链金融业务提出相关建议。现阶段,山东省农商银行的农业供应链金融业务处于发展初期,应顺应乡村振兴和普惠金融的时代要求,强化应用现代金融科技,发挥自身的网点优势、品牌优势和经验优势,制定总体发展策略方针,进一步促进农业供应链业务的优化和发展,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农业产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

王美霞[4](2020)在《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演化过程及形成机制》文中研究指明产业集群是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主题之一,也是区域政策关注的热点。着名经济地理学家Bathelt提出的产业集群多维分析框架从水平、垂直、制度、外部和权力关系等五个维度综合分析产业集群的发展,但该框架忽视了集群“韧性”这一重要维度。已有产业集群研究成果也很少对集群韧性进行定量测评;对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的研究也多是基于单一机制的阐释,很少揭示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多机制效应;对工程机械这一类型的产业集群时空演化过程和形成机制研究很薄弱。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以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利用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GIS空间分析法、数理统计等方法,梳理了该产业集群的时空演化过程,构建了产业集群“六维”分析框架,基于该框架厘清了该产业集群的多维度特征,最后总结了该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多重机制,并提出了该产业集群优化发展的对策。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时-空二元视角厘清了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的发展脉络:时间上,产业集群规模经历了缓慢增长、快速增长、波动发展的变化过程;空间上,产业由空间分散状态逐渐演化到多核集聚,以长沙县的星沙-榔梨、岳麓区的银盆岭为主核心,以长沙市开福区沙坪、湘潭市雨湖区主城区、宁乡市东北部地区、浏阳市永安镇为次核心。空间分布格局与长株潭以工程机械为重点产业的产业园区的空间分布相耦合。该产业集群发展历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20世纪60—80年代为萌芽阶段;20世纪90年代为初步发展阶段;2001-2011年为快速成长阶段;2012年以后为转型调整阶段。根据产业集群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基于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判断该产业集群经历了起步期、成长期、转型期三个生命周期阶段。(2)本研究构建了由水平、垂直、制度、外部、权力关系和韧性等维度构成的产业集群“六维”分析框架,实证研究发现该框架能较好地透视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的发育特征。一是在水平维度上,规模以上主机生产企业数量呈现长期增长后小幅下降趋势,在空间上呈现集聚分布模式,地域分异格局较稳定。本地新创企业、衍生企业等是该集群企业生成的主要模式。水平维度企业间并不存在明显的互动与合作关系,而是以竞争为主导,同时竞争带来了集群创新水平的提升,推动着集群的演化。二是在垂直维度上,核心企业的本地供应商在空间上呈现出显着的集聚分布模式,绝大部分供应商集聚分布在长沙市范围内。总体看,本地零部件配套能力弱,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产业链不完善,垂直维度不发达。三是在制度维度上,地方政府持续的政策支持与有效的制度安排贯穿了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发展的全过程。培育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一直是地方政府的政策重点。四是在外部维度上,外部市场导向和跨地域联系驱动着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的发展。该产业集群形成了基于供应链的跨地域生产联系。五是在权力关系维度上,长株潭工程机械企业间存在明显的权力不对称关系,核心企业处于集群网络中心位置并已嵌入全球价值链附加值较高环节,具有绝对技术优势并占据交易主动权,是集群知识和技术转移扩散源。最后,在韧性维度上,该产业集群韧性大致呈现波动变化到总体增长的变化过程。综合上述各维度特征来看,该集群还不是一个发育成熟的产业集群。(3)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是多种机制综合效应的结果,且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机制的影响力不同。具体来说,该集群是在区域具备一定产业发展基础前提下,通过偶然因素触发、衍生机制、集聚效应、政策干预、核心企业引领等多种机制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地方产业发展基础提供了该集群成长的潜力以及抵抗危机的能力。1960年代,浦沅和一机部建机所受政治因素驱动内迁至常德,后又搬迁至长沙,成为长株潭地区进入工程机械产业领域的偶然事件,“区位机会窗口”被打开。母公司衍生和创业衍生等企业衍生方式是促进工程机械企业数量增长的关键机制。市场需求是工程机械产业成长的持续动力,市场竞争促使核心企业走向国际化。随着本地工程机械企业数量增长,空间集聚效应显现,本地供应专业化程度提高,熟练劳动力增长,基础设施和其他资源逐步完善,有力地支撑了产业集群发展。核心企业主导着集群网络,发挥了集群“知识守门人”的作用,推动了集群权力关系、外部等维度的发展,其战略决策又影响集群整体韧性。最后,制度安排为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制度支持。(4)针对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存在的垂直维度不发达、集群企业没有建立广泛的外部联系、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产业集群制度环境有待完善等问题,本研究最后初步提出要增强顶层设计,优化产业集群布局;提升本地配套能力,促进集群垂直维度发展;建立广泛的集群内外部合作网络,整合集群内外部资源;建立创新协调机制,提高集群整体创新能力;加强政策支持,完善产业集群发展环境等策略,以期尽快将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培育为世界级产业集群。

荀瑞[5](2020)在《JS股权交易中心融资效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全国各地的股权交易中心在融资产品创新、配套制度建设和特色服务等方面实行差异化发展,为资本市场多样化奠定基础。由于我国区域股权交易市场出现时间较晚,对此的研究也相对不足,相对于其他更高层次资本市场的融资模式仍不成熟,现有研究更多聚焦于制度和政策层面的探讨,对各地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的融资效率及其影响机制研究涉及较少。本文选择JS股权交易中心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融资效率,这也正是本文的研究意义所在。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目的、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与内容、创新与不足。第二部分首先对主要概念进行界定,然后介绍本文涉及的相关理论。第三部分对JS股权交易中心进行案例介绍,涉及平台基本概况、挂牌企业概览、相关制度建设和平台配套服务。第四部分对JS股权交易中心的融资效率进行测算评价,发现其和周边省市股权交易中心相比存在融资效率较低的问题。第五部分运用相关理论分析JS股权交易中心融资效率较低的原因,发现交易成本较高、违约成本较低和优质企业分布不足是其主要原因。第六部分提出建议:在降低交易成本方面,建议采取做市商制度、完善交易结算系统和增加与多部门的业务对接;在增加企业违约成本方面,加大对企业违规披露信息的处罚力度和建立多部门信息联通机制;在增加优质企业方面,适当提高挂牌门槛、丰富企业培育服务和建立退出机制。

蒋柳[6](2019)在《基于Cox模型的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预测研究 ——以制造业为例》文中提出中小企业融资困境、银行利差收窄、大型企业供应链关系维稳、物流企业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以上种种合力促使供应链金融在我国实现快速发展,未来供应链金融行业资金与业务能力融合,多元市场参与者合作加深,市场空间巨大。但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创新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本质上属于企业授信方式的创新,所以对其进行信用风险预警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本文梳理了供应链金融研究现状及Cox模型应用于信用风险研究现状。阐释了供应链金融的保兑仓、融通仓和应收账款等三种常用融资模式,界定了信用风险并分析了信用风险影响因素,为构建评价指标提供了基础。分析诸多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估方法,并介绍了本文采用的生存分析方法及Cox比例风险模型理论部分,阐述了模型的适用性。其次,以融资企业和供应链关系为中心,利用我国中小企业板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数据来源,从中小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现金流量能力以及供应链关系六个方面构建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预警研究指标体系,初步选取27个财务指标,对选取的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后进一步进行显着性检验以及多重共线检验,最终筛选了10个有代表性的指标进行建模分析。随后,本文基于上述的处理构建了Cox比例风险模型,囿于样本数量较小,最终流动比率、销售净利率和总资产现金回收率三个指标进入模型,且均为保护因素,与实际意义相符。最后,根据回归模型的估计结果,分别利用建模样本和预测样本对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检验,综合准确率分别为74.28%和76.66%,模型整体预测效果较好。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中小企业动态地掌握信用风险水平,减少信用违约风险,为供应链正常运作提供参考。

何小平[7](2018)在《成都家具产业园战略转型研究》文中指出中国作为传统家具产业大国,之前的二十多年出现了高速发展增长期,但是由于产业全球化竞争加剧、低端产能过剩、消费结构和方式改变,简单产业聚集方式已经很难适应当前竞争的现实需要。成都家具产业园也面临着重要的运营管理和转型升级挑战,对其战略转型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研究按照以下思路展开:对产业发展时代背景下的家具行业集中度和产业分工协作进行了国内外对比研究;对我国家具产业发展历程、全国家具集群发展特征、运营管理方式及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对成都家具产业及园区发展历程和产业结构等典型问题、发展及竞争趋势、区域产业政策、园区运营管理特征进行了研究。采取实地调研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调研掌握产业情况和发展数据,在此基础上通过PEST、SWOT等理论分析工具与实际调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战略转型策略。从行业总体情况看,可以发现以下机遇和挑战:一是产业内部分工、产业要素流动、产业采购等全球化程度加深,对产业发展影响深远;二是产业集群简单聚集发展方式难以对产业升级形成有效支撑;三是环境保护政策、产业转移问题困扰集群和企业发展;四是成品家具市场份额降低,以定制化为代表的全屋定制化浪潮来临,家装企业、地产公司、IT企业等跨界竞争者不断进入,成品家具消费向工程订单消费转变,逐渐颠覆了原有家具消费的场景和交易方式。从成都家具产业园自身情况看,主要面临以下五方面问题:一是成都家具产业园为中心的产业集群产业集中度差、小微企业多,“小而全”的产业发展分工现状已不适应当前市场竞争和产业发展需要;二是成都家具产业园原有的管理服务方式已不适应变化后的产业发展需求;三是现有产业承载方式不能有效支撑产业发展,无法引导集群企业参与全球产业价值链分工;四是众多中小微家具企业面临环保、本地原材料成本高、工业用地短缺的实际问题;五是本地企业“小而全”的重资产转型发展方式成本高、风险大、周期长,转型失败或无力转型导致产业流失问题突出。研究提出以下转型建议:战略转型实质是依据现有条件差异化确立时代背景下的园区功能再定位,旨在提高产业效率前提下的产业有序转移、差异化发展以及管理服务模式的平台化支撑与创新。具体分为两个方面的措施:一方面,功能上从工业园区向产业服务平台型园区转型;另一方面,成都家具产业园运营管理模式从行政管理向产业运营管理服务平台模式转型,推动行政管理与运营管理的分离,探索运营管理市场化商业模式。本研究创新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工业主导的园区功能定位向产业服务平台功能转型策略的研究。指出园区从空间承载的硬件服务向重视产业服务的软实力转型方案;二是园区运营管理方式向市场化平台服务模式转型。探索运营管理成都家具产业园的市场化商业模式。受当前研究条件、研究水平的限制,研究未涉及到产业服务平台规则的建立以及经济盈利能力的测算,这是未来研究的方向,需要继续跟踪研究。

戴俊[8](2014)在《张家港市产业集群演进与空间形态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产业集群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组织方式是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张家港市地处苏南核心腹地,产业集群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和成效,其完整的产业集群发展轨迹影响着张家港市空间形态的剧烈演化。而,现如今产业集群规模的快速扩张加剧了张家港市产业与空间之间的矛盾,产业集群的发展亟需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因此,如何促进产业集群的优化升级,并寻找适宜的产业生长空间,实现张家港市产业集群和空间形态的同步优化,是迫在眉睫的现实课题。论文在查阅了国内外相关理论和研究动态的基础上,立足于张家港市实际进行研究。第一,对张家港市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集群和空间形态发展进行了演化研究,系统总结了具有张家港特色的产业集群发展与空间形态发展的阶段与特点,并分析了产业集群发展对空间发展的影响:工业发展起步期①产业的低水平、分散发展带来城镇的高密度、低强度、分散化布局形态②产业的沿路扩张促进城镇的邻路而建;产业集群形成期①产业集聚发展促进城镇规模的快速扩张②产业集群引导城镇空间功能的完善;产业集群成长期①产业集群的快速成长促进城镇空间功能的综合化配置②产业集群的集约发展促进市域重点城镇的快速壮大。第二,归纳了张家港市产业集群演进的影响因素和动力机制对空间形态演化的作用。第三,在把握未来的发展背景下,对新时期张家港市产业集群的发展定位、发展策略和组织特征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张家港市空间形态进行展望。

范卿泽[9](2008)在《基于中小企业集群的西部城镇化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区域间在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主要是由不同地区的城市在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上的差距决定的,而后者又是与区域城镇化水平紧紧相连。要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不能不研究城镇化问题。论文系统归纳了城镇化理论的相关观点,重点对城镇化发展模式、城镇化与企业集群关系研究、我国城镇化的功能作用进行了述评和概述,提出了缩短区域差距、推进西部地区快速发展,必须以实施城镇化战略为主线和突破口,着力解决西部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走出一条符合西部区情的城镇化道路。城镇化是一个综合发展的过程,衡量与比较不同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标准不能是一个单一指标,而应该是能够反映这种复杂过程、反映各种主要因素变化的指标体系。论文从构建区域城镇化指标体系、建立数学模型入手,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在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各项指标的差距中,最大的是西部地区城镇体系不够完善、产业城镇化水平不高。完善城镇体系、发展城镇经济,是西部地区城镇化的首要任务。重点在于适当增加城镇数量,扩大城镇规模,积极构建城镇集群。无论是城镇数量的增加还是规模的扩大,都要依赖于地区经济尤其是城镇经济的发展。发展城镇经济,关键是要选择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经济组织模式。中小企业集群以其特有的成本优势、市场优势、创新优势和扩张优势,宜作为西部地区城镇发展经济的首选。论文介绍了中小企业集群的理论和优势,分析了城镇群形成的产业背景,提出企业集群模式是中小城镇经济产业发展的基本模式,只有立足于培育企业集群,才能实现大城市的空间转型、增强中小城市竞争力、重点发展小城镇。没有企业集群,就没有中小城(镇)的发展动力,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就不能协调发展。西部地区城镇化的重要目标是建立合理的城镇体系(或城镇群),在其内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都有各自的地位和作用,相互联系,协调发展,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城镇体系中城镇群协同的基础和实质是资源互补和企业集群间的协同,如果城镇之间的产业不互补,城镇群中各城镇功能的合作互补就无法实现。因此,企业集群是城镇集群的基础,城镇集群是企业集群的载体。突出重点,统筹兼顾,通过企业集群与城镇集群的互动共生,走集聚式城镇化道路,是促进西部地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现实路径,也是西部地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小企业集群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颇具特色的产业经济组织形式。中国的地方中小企业集群正在迅速崛起,将成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支撑力量。论文对西部地区培育发展中小企业集群的可行性作了全面分析,认为中小企业集群吸收了诸多发展道路的优点以及大量理论研究成果,依托其突出优势和广泛适应性,可以从西部地区实际出发,创造条件,逐步形成能够体现和发挥自身优势的企业集群,从而以企业集群为基础,构建城镇集群成为可能。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是需求条件、要素条件、相关支撑产业条件、社会网络、文化传统、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地方企业家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地方政府居于核心地位,在中小企业集群培育与发展中应积极发挥作用。论文构建了政府在培育区域中小企业集群中的“钻石模型”,提出了培育发展中小企业集群、建立企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机制的对策建议。论文最后以渝蓉经济区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论文运用多种学科的相关理论,采用理论分析、规范分析、实证分析和比较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基于中小企业集群的西部城镇化路径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论证。研究成果主要是构建了区域城镇化指标体系,通过实证分析找到了东西部城镇化的主要差距,为不同区域之间比较分析城镇化提供了重要依据;构建了西部地区城镇化路径模型,提出了走企业集群与城镇集群互动发展的集聚式城镇化道路是促进西部城镇化的现实路径;构建了中小企业集群优势与西部地区特征耦合模型,认为企业集群在西部地区有培育发展的可行性,有力佐证了西部地区走集聚式城镇化道路的可能性,也丰富和完善了企业集群理论;构建了政府在培育区域中小企业集群中的“钻石模型”,提出了培育发展中小企业集群、建立企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机制的对策建议。

夏亚民[10](2007)在《国家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新区是实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结合的主要形式,促进了发明或发现通畅地转移到产业领域,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高新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推动作用,考察国内外科技园区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科学园区在完善国家、区域创新系统,提高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极化作用。同时,园区也是企业创新的温床,培育了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为企业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都说明,高新区在促进企业创新、提高创新能力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应该发挥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我国各国家级高新区在地区经济乃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主要表现在:(1)高新区已经是我国政治和经济改革和创新的核心区域和示范基地,其中很多创新是自主的知识创新;(2)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性;(3)高新区已经形成产业或地区簇群,产业簇群的复杂度和深度对地区经济的竞争力有直接影响;(4)高新区的创新示范效应和扩散能力实现了对周边地区和传统产业的辐射作用,有可能带动我国企业的升级换代和变革。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我国自主创新的国家战略,高新区担负着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任。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是高新区的根本宗旨,加强科技创新是高新区建设发展的首要任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高新区履行职能的根本要求。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构建对于我国高新区实现二次腾飞具有重要意义,对推进我国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具有显着的带动作用。立足于服务企业创新、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提高本区域企业、产业、区域竞争力的基本考虑,本文系统研究了国家高新自主创新系统的相关问题,构建了国家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模型,分析了其中的创新平台构成,并提出了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运行模式与机理,提出了构建国家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相关建议。具体而言,本文的主要内容为:第1章,介绍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和评述,在此基础上拟定全文分析框架、研究思路与方法。第2章,从创新理论、创新系统理论、高新区及其发展理论三个方面构建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3章,本文的核心章节,提出了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概念,并分析了其内涵、特征与功能;构建了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机构模型;分析了各构成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第4章,分析了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重要部分——创新平台的内涵、结构与功能,并提出了其构建途径。第5章,高新区自主创新的运行分析,分析了高新区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并提出了运行模式。第6章,构建了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培育的支撑体系,并从人才、财税、服务、市场、技术等方面进行深入论述。第7章,对东湖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进行案例研究。概括了东湖高新区自主创新的基础条件,并提出了其自主创新系统构建的途径。第8章,全文总结与展望。本文的创新主要有以下几点:(1)提出了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概念,并构建了其结构模型,分析了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的互动关系;(2)提出了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动力机制模型,该模型以企业为主体,整合了内、外部驱动因素,综合分析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动力机制;(3)提出了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运行的四种模式:“核心企业主导+配套企业参与”模式、产业内的自主合作创新模式、政府主导模式、政府扶持模式。

二、中小企业发展各具特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小企业发展各具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1)智能制造与湖北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指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智能制造的内涵及发展趋势
二、发达国家智能制造战略分析
    (一)美国:构建先进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
    (二)德国:打造工业4.0国家战略平台
    (三)日本:精益生产与智能技术结合
三、湖北省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状况
四、湖北省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发展指向

(2)可持续更新视角下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背景:西方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理念与实践持续强化演变
        1.1.2 国内背景:本土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现实与转型需求存在落差
    1.2 研究问题
        1.2.1 理论问题:归纳西方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规律
        1.2.2 应用问题:审视我国典型案例城市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既有路径成效
    1.3 研究意义
        1.3.1 拓展完善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理论认知
        1.3.2 实现由静态格局到动态演进的规律总结转变
        1.3.3 应对转型期本土旧城中心区的优化升级需求
    1.4 相关概念
        1.4.1 旧城中心区
        1.4.1.1 概念定义
        1.4.1.2 范围界定
        1.4.2 土地混合利用
        1.4.3 可持续更新
    1.5 研究综述
        1.5.1 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相关研究
        1.5.1.1 发展历程研究
        1.5.1.2 理论概念演变研究
        1.5.1.3 政策与实践演变研究
        1.5.1.4 形成机制、测度方法与实施成效相关研究
        1.5.2 旧城中心区更新路径演变
        1.5.2.1 更新政策实践发展历程研究
        1.5.2.2 演变规律研究
        1.5.3 研究评述
    1.6 研究目标
    1.7 研究框架
        1.7.1 研究方法
        1.7.1.1 跨学科综合
        1.7.1.2 历史研究
        1.7.1.3 比较归纳
        1.7.1.4 定量定性相结合
        1.7.2 研究框架
第2章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构建
    2.1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构建必要性
        2.1.1 实现可持续更新是土地混合利用的本质内涵
        2.1.1.1 土地利用方式内涵与准则的理论要求
        2.1.1.2 实践复苏及广泛兴盛的现实要求
        2.1.2 过往研究对土地混合利用认知的异同
        2.1.2.1 概念理解差异中蕴含的模糊化
        2.1.2.2 概念理解共识中的确定与非确定
        2.1.3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构建的必要性
        2.1.3.1 过往研究对演变规律的解析不足
        2.1.3.2 新的审视框架建立的准则
    2.2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
        2.2.1 审视思路的确立
        2.2.1.1 基于土地利用方式的审视内容维度
        2.2.1.2 基于实践方式演变的审视历程维度
        2.2.1.3 基于研究目标的审视规律应用维度
        2.2.2 审视对象及范围
        2.2.2.1 研究对象的确定
        2.2.2.2 时间范围的确定
        2.2.3 审视分析数据基础
        2.2.3.1 西方路径演变规律审视数据资料
        2.2.3.2 南京路径演变趋势审视数据资料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追求“秩序与疏解”的瓦解阶段(1900s-1950s)
    3.1 “混杂”成为急需解决的不可持续根源
        3.1.1 环境维度:拥挤混杂布局引发环境恶化
        3.1.2 社会维度:持续社会隔离加重交通拥堵
        3.1.3 经济维度:混杂权属阻碍商业开发需求
    3.2 基于可持续更新视角的现代规划理论的应对方式评述
        3.2.1 寻求结构秩序性
        3.2.1.1 理性功能主义
        3.2.1.2 交通分区的协同
        3.2.2 疏散人口与功能
        3.2.2.1 霍华德田园城市对旧城中心区的疏散思想
        3.2.2.2 格迪斯的区域规划对旧城中心区的疏散思想
        3.2.3 现代规划理论的利弊影响与“片面应用”机制
        3.2.3.1 现代规划理论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利弊影响
        3.2.3.2 现代规划理论的“片面应用”:经济维度至上的中央商务区
    3.3 基于片面应用的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瓦解实践
        3.3.1 关注经济维度的功能要素分离
        3.3.1.1 政策引导下低价值功能外迁
        3.3.1.2 市场机制下经济性职能集聚
        3.3.1.3 政府掌控下公共空间提升
        3.3.2 追求秩序隔离的时空利用模式
        3.3.2.1 “功能—交通”空间隔离模式
        3.3.2.2 “宏观—微观”时间断裂模式
        3.3.3 强调集权控制的实施管理体系
        3.3.3.1 集权式区划工具的运用
        3.3.3.2 公共征地权下的更新政策
    3.4 本章小结:演变动因、演变重点、实践模式
第4章 促进“活力与消费”的复苏阶段(1960s-1980s)
    4.1 秩序疏解造成的不可持续恶果
        4.1.1 社会维度:人口隔离与社会结构断裂
        4.1.1.1 “宏观-微观”双层面的人口隔离
        4.1.1.2 社会生态结构遭到破坏
        4.1.2 环境维度:物质空间破坏与环境恶化
        4.1.2.1 物质空间破坏
        4.1.2.2 生活环境恶化
        4.1.3 经济维度:经济衰退与去工业化灾难
        4.1.3.1 经济持续衰退
        4.1.3.2 去工业化的灾难影响
        4.1.4 综合结果:安全丧失与不公平的动乱
        4.1.4.1 秩序与疏解导致安全隐患
        4.1.4.2 社会不公平引发大规模动乱
    4.2 基于可持续更新视角的后现代规划理论复苏框架评述
        4.2.1 人本主义的城市多样性
        4.2.1.1 雅各布斯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1.2 其他多样性拥护者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2 延续历史的城市文脉主义
        4.2.2.1 英国城镇景观运动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2.2 美国文脉主义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3 批判无序蔓延的中心区回归
        4.2.3.1 对无序蔓延的批判
        4.2.3.2 重归中心区思想对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4 追求社会公正的公众参与
        4.2.4.1 土地利用方式非公正的背后机制
        4.2.4.2 公众参与成为解决途径
        4.2.5 后现代规划理论下的复苏框架与“非全面应用”机制
        4.2.5.1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复苏框架
        4.2.5.2 后现代规划理论的“非全面应用”:侧重经济维度的中央游憩区
    4.3 基于非全面应用的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实践
        4.3.1 侧重经济维度的功能要素混合复苏
        4.3.1.1 居住功能的局部恢复及其混合复苏
        4.3.1.2 办公引领的功能混合及社会维度关注尝试
        4.3.1.3 商业模式转变及大规模建设
        4.3.1.4 文化休闲的功能与规模多维度复苏
        4.3.1.5 公共空间的经济维度转向及空间环境营造
        4.3.2 基于涓滴模式的时空混合复苏模式
        4.3.2.1 涓滴网络的空间模式
        4.3.2.2 涓滴渗透的时间模式
        4.3.3 应对弹性合作的实施管理体系
        4.3.3.1 规划体系改革:弹性与约束并存
        4.3.3.2 更新政策转变:由集权转向合作
    4.4 本章小结:演变动因、演变重点、实践模式
第5章 “可持续全面提升”的衍化阶段(1990s至今)
    5.1 活力营造表面下的不可持续隐忧
        5.1.1 社会维度:绅士化、私有化及社区关注不足
        5.1.1.1 多维绅士化与空间同质化
        5.1.1.2 空间私有化与阴影效应
        5.1.1.3 缺乏对社区与弱势群体关注
        5.1.2 环境维度:忽视公共环境与公交一体化建设
        5.1.2.1 公共环境影响
        5.1.2.2 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不足
        5.1.3 经济维度:“人口-商业-办公”裹挟式外迁现象加剧
        5.1.3.1 人口持续郊区化
        5.1.3.2 零售购物郊区化
        5.1.3.3 办公就业郊区化
    5.2 可持续更新思想对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拓展衍化
        5.2.1 可持续发展对土地利用体系的创新需求
        5.2.2 可持续更新三种分支理论对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衍化
        5.2.2.1 物质空间设计
        5.2.2.2 城市发展行为改良
        5.2.2.3 复杂系统提升
        5.2.3 可持续更新理论下的衍化趋势与“耦合应用”机制
        5.2.3.1 可持续更新理论影响下土地混合利用理念衍化趋势
        5.2.3.2 可持续更新理论的“耦合应用”:多维度并重的中央活力区
    5.3 基于耦合应用的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衍化实践
        5.3.1 迈向可持续的功能要素混合衍化
        5.3.1.1 居住功能提升及其混合维度衍化
        5.3.1.2 办公功能的产业结构升级及社会包容效应
        5.3.1.3 商业功能的中心区地位强调及模式的再度转变
        5.3.1.4 文化休闲功能的社会效应显现
        5.3.1.5 公共空间社会属性的回归
        5.3.1.6 生态环境维度提升及其混合衍化
        5.3.2 基于全面提升的时空混合衍化模式
        5.3.2.1 整体可持续的空间模式
        5.3.2.2 连续可持续的时间模式
        5.3.3 协调多元需求的实施管理体系
        5.3.3.1 规划体系改革:优化土地混合利用效果
        5.3.3.2 更新政策优化:社会民主制度
    5.4 本章小结:演变动因、演变重点、实践模式
第6章 西方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规律剖析
    6.1 协同性:混合利用路径演变特征
        6.1.1 土地功能要素的双重化演变
        6.1.1.1 功能混合逻辑的演变
        6.1.1.2 可持续维度的提升
        6.1.2 土地利用形式的应对性演变
        6.1.2.1 空间模式双层级演变
        6.1.2.2 时间模式三层面演进
        6.1.3 土地利用权力的保障性演变
        6.1.3.1 管理维度的两极拓展
        6.1.3.2 政策权力的多元民主化演变
        6.1.4 “功能—时空—权力”协同演变关系
    6.2 三角制:混合利用路径演变机制
        6.2.1 动力机制的演变历程
        6.2.1.1 1990年代前市场的主动应对
        6.2.1.2 1990年代后政策的全面促进
        6.2.1.3 动力机制演变逻辑
        6.2.2 动力机制实施逻辑
        6.2.2.1 社会机制——应对“生产消费方式”是根本需求
        6.2.2.2 市场机制——把握“市场经济规律”是直接动力
        6.2.2.3 政策机制——制定“立体全面政策”是切实保障
        6.2.2.4 三者的相互制约关系
    6.3 多面化:混合利用路径演变本质
        6.3.1 路径演变的内在逻辑
        6.3.1.1 体现了实践中概念理解的演变:从物质空间技术到可持续场所氛围营造
        6.3.1.2 体现了中心区本质属性的回归:“社会活力”集聚区的恢复与超越
        6.3.1.3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内涵提升:个体需求与共存需求的双重提升
        6.3.2 路径演变的辩证性思考
        6.3.2.1 重点即难点:协调的内容与过程
        6.3.2.2 不是万能药:实践与理论缝隙的不断弥合,并不意味着理论效应实现的必然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南京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既有路径演变审视
    7.1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的分析框架
        7.1.1 分析要素确立
        7.1.2 分析对象界定
    7.2 空间模式演变趋势分析
        7.2.1 空间模式功能混合逻辑演变趋势
        7.2.1.1 分析方法确立
        7.2.1.2 功能混合逻辑演变趋势分析
        7.2.1.3 小结
        7.2.2 空间模式可持续维度演变趋势
        7.2.2.1 多维度内容混合演变趋势分析
        7.2.2.2 整体空间体系协同演变趋势
        7.2.2.3 小结
    7.3 时间模式演变趋势分析
        7.3.1 时间模式纵向延伸趋势
        7.3.2 时间模式横向延展趋势
        7.3.2.1 历史氛围特色延续
        7.3.2.2 绿色可持续环境提升
    7.4 权力模式演变趋势分析
        7.4.1 功能混合逻辑控制灵活度演变趋势
        7.4.1.1 用地分类标准弹性演变趋势
        7.4.1.2 建筑物用途调整弹性演变趋势
        7.4.1.3 小结
        7.4.2 可持续维度管控内容与形式演变趋势
        7.4.2.1 可持续维度管控内容演变趋势
        7.4.2.2 可持续效应管治形式演变趋势
        7.4.3 开发控制权力演变趋势
        7.4.3.1 规划制定实施过程演变趋势
        7.4.3.2 城市更新运作过程演变趋势
        7.4.3.3 小结
    7.5 既有路径演变成效、问题、机制与改革建议
        7.5.1 既有路径演变成效与问题总结
        7.5.1.1 成效与问题的全面总结
        7.5.1.2 成效与问题的分类总结
        7.5.2 既有路径演变问题的内在机制
        7.5.2.1 理念固化于“功能混合”
        7.5.2.2 实践固化于“局部地块”
        7.5.2.3 制度固化于“事前设计”
        7.5.3 既有路径优化改革建议
        7.5.3.1 统一明确新时期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内涵,扭转“偏重经济维度”思维
        7.5.3.2 结合城市双修政策,突破局部地块实践桎梏
        7.5.3.3 建立保障良性演变的全历程调控制度体系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回顾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西方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历程
        8.1.1.1 可持续更新理论提出前路径演变特征与机制
        8.1.1.2 可持续更新理论提出后路径演变特征与机制
        8.1.2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西方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规律
        8.1.2.1 英美国家路径演变特征
        8.1.2.2 英美国家路径演变机制
        8.1.2.3 英美国家路径演变本质
        8.1.3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南京路径演变审视
        8.1.3.1 南京既有路径成效
        8.1.3.2 南京既有路径问题
        8.1.3.3 南京既有路径内在机制
    8.2 主要创新点
        8.2.1 创建了可持续更新综合审视框架
        8.2.2 深化了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规律认知
        8.2.3 审视了我国典型案例城市既有路径成效与问题
    8.3 不足与展望
        8.3.1 进一步深化演变规律认知
        8.3.2 进一步全面审视我国路径
        8.3.3 进一步提出改革政策措施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后记

(3)山东省农村商业银行农业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2 农业供应链金融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农业供应链金融概念界定
        2.1.1 供应链和农业供应链
        2.1.2 供应链金融与农业供应链金融
    2.2 农业供应链金融理论依据
        2.2.1 交易成本理论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3 金融排斥理论
        2.2.4 供应链管理理论
3 山东省农村商业银行农业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分析
    3.1 农业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总体情况分析
    3.2 经销商为核心的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
        3.2.1 模式产生动因
        3.2.2 模式运行机制
        3.2.3 案例——A农商银行
    3.3 动产质押的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
        3.3.1 模式产生动因
        3.3.2 模式运行机制
        3.3.3 案例——B农商银行
    3.4 基于订单农业的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
        3.4.1 模式产生动因
        3.4.2 农业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金融模式
        3.4.3 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核心的供应链金融模式
4 农村商业银行农业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SWOT分析
    4.1 优势分析
    4.2 劣势分析
    4.3 机会分析
    4.4 威胁分析
    4.5 SWOT策略分析
5 农村商业银行农业供应链金融发展建议
    5.1 提升数据整合和处理的能力
    5.2 发展特色农业供应链金融产品
    5.3 加强农业供应链金融风险防控管理
    5.4 深化与政策性农业担保公司的合作
    5.5 强化应用区块链技术
参考文献
致谢

(4)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演化过程及形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1.5 章节安排
2 基本理论与研究进展
    2.1 产业集群概念
    2.2 理论基础
    2.3 研究进展
    2.4 研究评述
3 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时空演化过程
    3.1 产业集群时空演化分析
    3.2 产业集群发展历程
    3.3 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判断
    3.4 小结
4 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的多维度分析
    4.1 产业集群“六维”分析框架
    4.2 水平维度:主机生产企业
    4.3 垂直维度:配套产业
    4.4 制度维度:政策支持
    4.5 外部维度:外部市场、技术和跨地域联系
    4.6 权力关系维度:不对称的权力关系
    4.7 韧性维度:抵抗力与恢复力
    4.8 小结
5 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形成机制
    5.1 路径依赖
    5.2 市场需求与竞争
    5.3 企业地理集中与集聚经济效应
    5.4 核心企业在权力关系网络中的主导作用
    5.5 制度安排
    5.6 小结
6 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优化发展的对策
    6.1 增强顶层设计,优化产业布局
    6.2 提升本地配套能力,促进集群垂直维度发展
    6.3 建立广泛的内外部合作网络,整合集群内外部资源
    6.4 建立创新协调机制,提高产业集群整体创新能力
    6.5 加强政策支持,完善产业集群发展环境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论文图表目录
    湖南省各级政府支持工程机械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和规划
    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的衍生企业对应序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所主持和参与的相关课题
致谢

(5)JS股权交易中心融资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关于区域股权交易市场的宏观层面研究
        1.3.2 关于区域股权市场融资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1.3.3 关于区域股权市场融资效率的评价方法研究
        1.3.4 文献评述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5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1.5.1 主要创新点
        1.5.2 研究不足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主要概念界定
        2.1.1 区域股权交易市场
        2.1.2 融资效率
    2.2 理论基础
        2.2.1 融资效率理论
        2.2.2 博弈理论
第3章 JS股权交易中心案例介绍
    3.1 国内区域股权市场整体概况
        3.1.1 自身功能定位
        3.1.2 基本分布概况
        3.1.3 主要股权交易中心介绍
    3.2 JS股权交易中心整体概况
        3.2.1 平台基本概况
        3.2.2 挂牌企业概览
        3.2.3 相关制度建设
        3.2.4 平台配套服务
第4章 JS股权交易中心融资效率评价
    4.1 融资效率评价模型
    4.2 投入产出指标选取
    4.3 无量纲化处理
    4.4 样本概况
        4.4.1 样本来源
        4.4.2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4.5 融资效率评价
        4.5.1 JS股权交易中心融资效率评价
        4.5.2 四家股权交易中心融资效率结果对比
第5章 JS股权交易中心融资效率较低的原因分析
    5.1 交易机制不完善导致交易成本较高
        5.1.1 交易制度方面
        5.1.2 交易结算系统方面
        5.1.3 交易信息联通和业务对接机制方面
    5.2 信息披露机制欠缺导致违约成本较低
        5.2.1 信息披露的强制性
        5.2.2 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5.3 企业进退机制不明确导致优质企业不足
        5.3.1 公司挂牌前质量情况
        5.3.2 公司挂牌后孵化培育
        5.3.3 公司挂牌后的退出机制
    5.4 本章结论
第6章 提高JS股权交易中心融资效率的政策建议
    6.1 建立有效的交易机制
        6.1.1 适时制定做市商制度
        6.1.2 完善更新交易结算系统
        6.1.3 与多部门进行系统对接
    6.2 完善信息披露机制
        6.2.1 制定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
        6.2.2 建立与多部门信息联通制度
        6.2.3 加大对企业违规披露信息的惩处力度
    6.3 健全企业进退机制
        6.3.1 适当提高挂牌门槛
        6.3.2 增加挂牌企业联结性
        6.3.3 加大对挂牌企业孵化培育
        6.3.4 建立企业退出和转板机制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6)基于Cox模型的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预测研究 ——以制造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供应链金融研究现状
        1.2.2 Cox模型应用于信用风险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重点及难点
第2章 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理论分析
    2.1 供应链金融的概念及参与主体
        2.1.1 供应链金融的概念
        2.1.2 供应链金融参与主体分析
    2.2 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
        2.2.1 保兑仓模式
        2.2.2 融通仓融资模式
        2.2.3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2.3 信用风险及其影响因素
第3章 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研究方法的选择
    3.1 非生存分析的信用风险研究方法
    3.2 信用风险评估中的生存分析方法
        3.2.1 生存分析方法
        3.2.2 生存分析方法在信用风险预警研究中的适用性
        3.2.3 Cox比例风险模型概述
第4章 基于Cox模型的样本和预测指标的建立
    4.1 生存时间的界定和研究样本选取
        4.1.1 上市公司生存时间的界定
        4.1.2 样本的选取
    4.2 信用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设立原则
    4.3 指标体系的建立
    4.4 数据处理
        4.4.1 标准化处理
        4.4.2 显着性检验
        4.4.3 多重共线检验
第5章 Cox模型实证研究
    5.1 实证研究
        5.1.1 模型建立
        5.1.2 生存率的估计
    5.2 模型检验
        5.2.1 模型拟合优度检验
        5.2.2 模型比例风险假设检验
        5.2.3 模型预测精度检验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不足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与不足
        6.1.1 研究结论
        6.1.2 研究不足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成都家具产业园战略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研究的不足
2 文献综述
    2.1 企业转型战略与路径的研究
        2.1.1 企业转型战略研究
        2.1.2 企业转型路径研究
        2.1.3 家具产业转型升级研究情况
    2.2 有关产业园区的研究
        2.2.1 关于产业园区建设的研究
        2.2.2 关于产业园区建设中政府作用的研究
    2.3 有关平台战略的研究
        2.3.1 平台战略的概念
        2.3.2 平台战略的相关研究
    2.4 文献评述
3 成都家具产业园发展现状
    3.1 中国家具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
        3.1.1 发展历程
        3.1.2 发展现状
    3.2 成都家具产业园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3.2.1 成都家具产业园发展概述
        3.2.2 成都家具产业园当前的主要问题
4 成都家具产业园战略环境分析
    4.1 成都家具产业园PEST分析
        4.1.1 政策导向和行业法规
        4.1.2 经济方面
        4.1.3 社会方面
        4.1.4 技术方面
    4.2 竞争五力分析
        4.2.1 成都家具产业园的议价能力
        4.2.2 产业链企业的议价能力
        4.2.3 新进入者的威胁
        4.2.4 替代品的威胁
        4.2.5 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
    4.3 成都家具产业园SWOT分析
        4.3.1 成都家具产业园的机会(opportunities)
        4.3.2 成都家具产业园的威胁(threats)
        4.3.3 成都家具产业园的优势(strength)
        4.3.4 成都家具产业园的劣势(weakness)
        4.3.5 成都家具产业园SWOT矩阵
5 成都家具产业园战略转型选择与实施
    5.1 成都家具产业园战略再定位下的转型目标及战略内容
        5.1.1 转型目标
        5.1.2 战略转型方向及内容
    5.2 成都家具产业园战略转型具体策略
        5.2.1 战略选择一:打造家具物流仓储分拨服务平台
        5.2.2 战略选择二:打造西南家具采购招标平台
        5.2.3 战略选择三:打造家具产业转移承接共享平台
        5.2.4 成都家具产业园战略转型的实质
    5.3 成都家具产业园战略转型的实施
        5.3.1 打造西南家具物流仓储分拨服务平台
        5.3.2 打造西南家具采购招投标服务平台
        5.3.3 打造家具产业转移承接共享平台
    5.4 成都家具产业园战略转型的保障条件
        5.4.1 实施难点及关键制约因素
        5.4.2 破解路径及相关保障条件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与未来研究方向
        6.2.1 建议
        6.2.2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8)张家港市产业集群演进与空间形态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产业集群化发展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必然趋势
        1.1.2 产业集群化发展是城镇化的“推动器”
        1.1.3 产业集群空间的网络化发展是信息化时代的新趋势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概念界定
        1.3.1 研究内容
        1.3.2 概念界定
    1.4 研究区域与概况
        1.4.1 研究区域
        1.4.2 张家港市概况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产业集群与空间形态发展相关理论
        2.1.1 产业集群相关理论
        2.1.2 城市——区域产业与空间形态发展理论
    2.2 相关研究动态
        2.2.1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2.2.2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第三章 张家港市产业集群发展与空间形态演化
    3.1 工业发展起步期(1992年以前)
        3.1.1 发展背景
        3.1.2 产业特征
        3.1.3 产业发展对空间发展的影响
    3.2 产业集群形成期(1992—2000)
        3.2.1 发展背景
        3.2.2 产业集群特征
        3.2.3 产业集群发展对空间发展的影响
    3.3 产业集群成长期(2000—至今)
        3.3.1 发展背景
        3.3.2 产业集群特征
        3.3.3 产业集群发展对空间发展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张家港市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动力机制对空间形态演化的作用
    4.1 影响因素
        4.1.1 政府作用
        4.1.2 产业基础
        4.1.3 港口资源
        4.1.4 技术创新
        4.1.5 外部市场
        4.1.6 其他因素
    4.2 动力机制
        4.2.1 政府单位力
        4.2.2 企业集团力
        4.2.3 地域区域力
    4.3 小结
第五章 张家港市产业集群与空间形态发展展望
    5.1 产业集群与空间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困惑
        5.1.1 区域竞争加剧
        5.1.2 产业亟需转型升级
        5.1.3 资源环境问题突出
    5.2 发展背景
        5.2.1 经济全球化的深化
        5.2.2 区域一体化
        5.2.3 新型城镇化
    5.3 相关规划概述
        5.3.1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2009-2020)
        5.3.2 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
        5.3.3 张家港市总体规划(2011—2030)
    5.4 产业集群演进影响因素和动力机制的发展
        5.4.1 影响因素的发展
        5.4.2 动力机制的发展
    5.5 产业集群发展展望
        5.5.1 产业发展定位
        5.5.2 产业集群发展策略
        5.5.3 产业集群发展组织
    5.6 空间形态发展应对
        5.6.1 空间发展需求
        5.6.2 空间组织策略
        5.6.3 空间形态应对
    5.7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研究成果
    6.2 研究特色与创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9)基于中小企业集群的西部城镇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区域发展的理论基础和选题背景
    1.2 研究思路和内容安排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2 城镇化的理论
    2.1 研究轨迹
    2.2 城镇化理论的有关观点
    2.3 城镇化发展模式述评
        2.3.1 大城市重点论
        2.3.2 中等城市重点论
        2.3.3 小城市重点论
    2.4 城镇化与中小企业集群关系研究综述
        2.4.1 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变化关系研究概述
        2.4.2 城镇化与企业集群关系研究概述
    2.5 我国城镇化的功能
3 东西部城镇化的差异性分析
    3.1 区域城镇化指标体系构建
        3.1.1 区域人口城镇化水平指标
        3.1.2 区域产业城镇化水平指标
        3.1.3 区域城镇发展水平指标
        3.1.4 区域内城镇体系完善程度指标
    3.2 区域城镇化指标体系的数学模型
        3.2.1 基本方法
        3.2.2 指标处理
    3.3 东西部城镇化综合指标的分析
        3.3.1 人口城镇化指标的分值
        3.3.2 产业城镇化指标的分值
        3.3.3 地区城镇发展水平指标的分值
        3.3.4 地区城镇体系完善程度指标的分值
        3.3.5 地区城镇化综合水平的分值及差异程度
    3.4 东西部城镇化综合水平的评价与政策意义
        3.4.1 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差距
        3.4.2 产业城镇化水平的差距与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差距
        3.4.3 城镇发展水平的差距与人口城镇化的差距
        3.4.4 城镇体系完善程度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城镇化水平差距
        3.4.5 城镇化各项指标的对比分析与结论
4 基于中小企业集群的西部城镇化路径
    4.1 中小企业集群的理论
        4.1.1 分工与专业化理论
        4.1.2 规模经济理论
        4.1.3 产业集聚理论
        4.1.4 新产业区理论
        4.1.5 竞争优势理论
    4.2 城镇群形成的产业背景
        4.2.1 世界城市群形成的产业背景分析
        4.2.2 中国城镇群形成和发展的产业机理
    4.3 西部城镇化路径选择
        4.3.1 城镇集群的内涵本质
        4.3.2 西部地区城镇化路径
        4.3.3 西部地区培育中小企业集群的途径
        4.3.4 城镇化的发展模式
5 西部地区培育发展中小企业集群的可行性
    5.1 中小企业集群的兴起
        5.1.1 中小企业的优势
        5.1.2 中小企业呈集群发展的趋势
        5.1.3 中小企业集群的重要作用
    5.2 中小企业集群广泛适应的理论依据
    5.3 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的特征
        5.3.1 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的特征分析
        5.3.2 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的成因分析
    5.4 西部地区发展中小企业集群的可行性
        5.4.1 西部地区发展中小企业集群的条件分析
        5.4.2 中小企业集群在推动西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机理
6 政府在培育中小企业集群中的作用
    6.1 中小企业集群的规划引导
        6.1.1 集群规划的目的与功能
        6.1.2 集群规划编制的基本框架
    6.2 促进中小企业集群成长的对策建议
        6.2.1 加强对中小企业集群成长的金融与财政支持
        6.2.2 推进中小企业集群的技术升级与创新
        6.2.3 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与民间行会组织
        6.2.4 注重中小企业集群成长的空间环境与人文环境建设
    6.3 建立健全区域企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机制
        6.3.1 建立区域整体协调机制,促进企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
        6.3.2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推进企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
        6.3.3 健全区域支撑体系, 提供企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基础保障
7 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实证分析——以渝蓉经济区为例
    7.1 渝蓉经济区的范围界定及基本概况
        7.1.1 渝蓉经济区范围
        7.1.2 渝蓉经济区基本概况
        7.1.3 渝蓉经济区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7.2 渝蓉经济区的发展现状和主要特点
        7.2.1 发展现状
        7.2.2 主要特点
    7.3 渝蓉经济区的中小企业集群培育
        7.3.1 空间发展战略
        7.3.2 产业发展重点
        7.3.3 围绕战略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培育中小企业集群
    7.4 渝蓉经济区城镇集群的构建
    7.5 渝蓉经济区综合交通体系建设
    7.6 渝蓉经济区发展的对策措施
    7.7 发展中小企业集群的典型案例分析
        7.7.1 龙水五金产业的演变历程及特征
        7.7.2 龙水五金产业集群成长路径与存在问题分析
        7.7.3 龙水五金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的探索
        7.7.4 促进龙水五金产业集群成长的建议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成果及得奖情况

(10)国家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2章
    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理论基础 2.1
    创新理论 2.2
    创新系统的研究 2.3
    高科技园区及其发展理论 第3章
    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模型构建 3.1
    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内涵、特征与功能 3.2
    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结构 3.3
    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要素及其互动分析 第4章
    高新区自主创新平台研究 4.1
    高新区自主创新平台的类型与特征 4.2
    高新区自主创新平台的结构 4.3
    高新区自主创新平台的功能 4.4
    高新区自主创新平台构建路径 第5章
    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运行研究 5.1
    高新区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 5.2
    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 5.2
    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运行模式 5.4
    高新区自主创新的激励模式 第6章
    高新区自主创新的支撑体系培育研究 6.1
    高新区自主创新支撑体系的结构与功能 6.2
    高新区自主创新人才支撑体系与培育 6.3
    高新区自主创新的财税支撑体系与培育 6.4
    高新区自主创新的服务支撑体系与培育 6.5
    高新区自主创新的市场支撑体系与培育 6.6
    高新区自主创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与培育 第7章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自主创新系统案例研究 7.1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自主创新的基础与条件 7.2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自主创新系统的培育与发展 第8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本文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四、中小企业发展各具特色(论文参考文献)

  • [1]智能制造与湖北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指向[J]. 刘钒,向叙昭. 社会科学动态, 2021(07)
  • [2]可持续更新视角下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D]. 陈阳. 东南大学, 2020(02)
  • [3]山东省农村商业银行农业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研究[D]. 丛原郡.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2)
  • [4]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演化过程及形成机制[D]. 王美霞.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JS股权交易中心融资效率研究[D]. 荀瑞.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6]基于Cox模型的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预测研究 ——以制造业为例[D]. 蒋柳. 南华大学, 2019(01)
  • [7]成都家具产业园战略转型研究[D]. 何小平. 西南财经大学, 2018(01)
  • [8]张家港市产业集群演进与空间形态发展研究[D]. 戴俊. 苏州科技学院, 2014(09)
  • [9]基于中小企业集群的西部城镇化路径研究[D]. 范卿泽. 重庆大学, 2008(06)
  • [10]国家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研究[D]. 夏亚民. 武汉理工大学, 2007(06)

标签:;  ;  ;  ;  ;  

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中小企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