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生物制剂对仔猪腹泻的防治效果比较

几种生物制剂对仔猪腹泻的防治效果比较

一、几种生物制剂对仔猪腹泻的预防与治疗效果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刘逸群[1](2021)在《复合益生菌制剂对母猪产床环境及其仔猪健康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新生期仔猪的肠道菌群处在初期发育阶段,其肠道菌群从开始定植至逐渐发育成相对成熟稳定的这一过程极易受环境因素影响。本研究以80头杜×长白×大白新生仔猪为试验动物,对照组和实验组仔猪各为40头。实验组在母猪预产期前2天至产后7天以喷洒复合益生菌发酵液(Lactobacillus casei Zhang、Lactobacillus plantarum P-8、Lactobacillus rhamnosus Probio-M9)的方式对仔猪进行早期干预,对照组不喷洒。探究益生菌对仔猪肠道菌群早期的定植进而影响其生长性能以及改善母猪产床环境的效果,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实验组仔猪的断奶平均体重比对照组高0.94 kg/头(P<0.01),仔猪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高30 g/头/天(P<0.01)。2.203份仔猪粪便样品中共鉴定出13个细菌门、124个菌属和274个菌种。其中优势菌门有6个,优势菌属有17个,优势菌种有23个。通过α多样性分析,7日龄时实验组仔猪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和丰富度与21日龄时持平,并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通过菌种差异分析,3日龄时实验组仔猪肠道内Bacteroides fragilis的平均相对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而Escherichia coli和Clostridium perfringens的平均相对含量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3.42份母猪产床环境样品共鉴定出11个细菌门、149个菌属和340个菌种。其中优势菌门有5个,优势菌属有16个,优势菌种有21个。通过菌种差异分析,在0d和7d时实验组母猪产床环境中Lactobacillus rhamnosus和Bacteroides fragilis的平均相对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而Clostridium perfringens的平均相对含量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仔猪生长环境中的条件致病菌减少,有益菌增多,喷洒益生菌发酵液可改善母猪及其仔猪的生长环境。仔猪通过从生长环境中接触益生菌,益生菌进入肠道后,优化了仔猪肠道菌群结构,加快了仔猪肠道菌群发育,提高了其肠道健康水平与生长性能。

刘艳玲[2](2020)在《复合益生菌制剂对奶牛泌乳性能和山羊肠道防御机能的影响》文中指出益生菌是一类定植于宿主肠道、帮助宿主改善体内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的活性微生物,随着后抗生素时代的到来,益生菌作为抗生素的最佳替代品之一,在畜牧养殖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本试验主要从益生菌株的筛选、复合益生菌制剂的制备工艺及其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开展研究。1.屎肠球菌筛选与复合益生菌的制备工艺本试验从山羊瘤胃中筛选的菌株,采用琼脂平板划线分离,形态学观察,生化鉴定及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结果为屎肠球菌;该菌株具有良好的生长特性,对pH2.5-3.5人工胃液和0.2%-0.3%胆盐人工肠液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能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采用分离的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LB-01)与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CICC23138)进行共发酵培养制备的复合益生菌制剂,种子液最佳培养时间为12h;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发酵时间15h,发酵培养基添加量10%,种子液接种量10%;发酵培养过程稳定,能满足工厂化生产要求;复合益生菌制剂在不同季度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其总活菌存活率呈下降趋势,且不同季度下降幅度有差异,其中第3季度活菌存活率下降幅度最大,第4季度和第2季度次之,第1季度活菌存活率下降幅度最小。2.复合益生菌制剂对奶牛生产性能及血液理化指标的影响选择年龄、胎次、产奶量、泌乳天数(112±8.5天)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奶牛24头,采用随机分组试验设计方案分为4组,即对照组和试验1、2、3组,每组6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10、15g/(头·天)复合益生菌制剂,预试期7天,正试试验期35天。结果表明,奶牛日粮中添加复合益生菌制剂能显着提高产奶量(p<0.05),改善乳品质,显着降低乳汁中体细胞数量(p<0.05),提高血清球蛋白含量(p<0.05),增强免疫功能,综合投入产出比以复合益生菌制剂10g/(头·天)的添加剂量为宜。3.复合益生菌制剂对大肠杆菌感染的山羊肠道防御机能影响本试验选择健康成年雌性山羊18头,体重20±3kg,研究复合益生菌制剂预防山羊肠道感染大肠杆菌的试验效果和复合益生菌对山羊肠道大肠杆菌感染的治疗效果,预防试验分为3组,对照组、大肠杆菌组和益生菌预防组,每组3头,试验第1-4天,对照组和大肠杆菌组山羊每天灌服30mL生理盐水,益生菌预防组山羊每天灌服30mL复合益生菌制剂,试验第5-6天,对照组山羊每天灌服30mL生理盐水,其余2组山羊每天灌服30mL大肠杆菌;治疗试验分为3组,对照组、大肠杆菌组和益生菌治疗组,每组3头,试验第1-2天,对照组山羊每天灌服30mL生理盐水,其余2组山羊每天灌服30mL大肠杆菌,试验第3-6天,对照组和大肠杆菌组山羊每天灌服30mL生理盐水,益生菌治疗组每天灌服30mL复合益生菌制剂。试验期11天,分别于试验第1、3、5、7、9和11天,测定各组山羊的体温、呼吸频率和心率,采集山羊血液进行白细胞计数;预防试验在试验第7和11天,治疗试验在试验第3和9天,通过外科手术取样观察肠道病理学变化,测定肠道菌群数量和肠道黏膜组织炎性因子IL-1β、IL-8和TNF-α基因表达量,结果如下:(1)山羊生命体征和白细胞数量的变化预防试验: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第7-11天,大肠杆菌组生命体征指标和白细胞数量均升高(p<0.01或p<0.05),益生菌预防组在试验第7天升高(p<0.05),之后均恢复正常,且体温、呼吸频率和白细胞数量低于大肠杆菌组(p<0.05)。治疗试验: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第3-9天,大肠杆菌组生命体征指标和白细胞数量均升高(p<0.01或p<0.05),益生菌治疗组仅在试验第3-5天升高(p<0.01或<0.05),试验第5-9天,生命体征指标和白细胞数量均恢复正常且显着低于大肠杆菌组(p<0.05)。(2)山羊肠道病理组织学的变化预防试验:与对照组相比,大肠杆菌组空肠肠壁变薄,盲肠充血,空肠绒毛长度、隐窝深度和V/C 比值和盲肠黏膜层厚度降低(p<0.01或p<0.05),与大肠杆菌组相比,益生菌预防组空肠和盲肠病变明显好转,空肠绒毛长度、隐窝深度和V/C比值和盲肠黏膜层厚度升高(p<0.01或p<0.05)。治疗试验:与对照组相比,大肠杆菌组空肠内容物呈水样,盲肠充血和胀气,空肠绒毛长度、隐窝深度、V/C 比值和盲肠黏膜层厚度均降低(p<0.01或p<0.05),与大肠杆菌组相比,益生菌治疗组空肠绒毛长度、V/C比值和盲肠黏膜层厚度均升高(p<0.01或p<0.05),且临床症状明显缓解。(3)山羊肠道菌群数量的变化预防试验: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第7和11天,大肠杆菌组空肠和盲肠乳酸菌数量均降低(p<0.05),大肠杆菌数量均增加(p<0.01),与大肠杆菌组相比,益生菌预防组空肠和盲肠大肠杆菌数量均降低(p<0.05)。治疗试验:试验第3和9天,大肠杆菌组空肠和盲肠乳酸菌数量降低(p<0.01或p<0.05),空肠和盲肠大肠杆菌数量增加(p<0.01);试验第9天,与大肠杆菌组相比,益生菌治疗组空肠和盲肠乳酸菌数量增加(p<0.05),大肠杆菌数量降低(p<0.01)。(4)山羊肠道黏膜组织炎性因子基因表达的变化预防试验:试验第7和11天,与对照组相比,大肠杆菌组空肠和盲肠黏膜炎性因子表达量升高(p<0.01),与大肠杆菌组相比,益生菌预防组空肠和盲肠黏膜炎性因子表达量降低(p<0.01或p<0.05)。治疗试验:试验第3和9天,与对照组相比,大肠杆菌组和益生菌治疗组空肠和盲肠黏膜炎性因子表达量升高(p<0.01或p<0.05);与大肠杆菌组相比,益生菌治疗组肠道黏膜炎性因子表达量降低(p<0.01或p<0.05)。

祭冬琴[3](2020)在《某农场猪流行性腹泻流行病学调查及综合性防治方法的试验》文中研究指明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不同品系、不同年龄阶段的猪均易感染。疫苗免疫可以有效预防经典毒株,但是自2010年12月以来,PEDV变异毒株引起以新生仔猪严重呕吐、水样腹泻和高病死率为主要临床特征的“顽固性腹泻”,发病率和死亡率显着提高。这表明PEDV毒株在进化过程中出现了变异,传统疫苗株已经无法提供有效的交叉免疫保护,因此有必要通过PEDV流行病学调查,优化免疫程序,有效的治疗手段,以降低变异毒株感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本研究针对江苏某农场所属的集约化猪场防控PEDV感染的实际需求,进行了流行病学监测、免疫程序和治疗方案优化,并在全场范围内进行了新方案的集成和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1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病学分析与免疫程序优化1.1农场区域PED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统计2012-2017年间PED在农场区域内的7个场的发生的疫情及发病季节,总结出PED的流行季节性特点不明显,结合发病次数分析疫情情况,总结后期疫情得到控制的主要原因包括:(1)在流行情况较严重的年份使用了返饲作为控制疫情的重要手段;(2)使用与流行毒株同源性较高的疫苗株;(3)防控重点从冬季转为四季防控;(4)在长时间的治疗中发现益生菌可以有效控制病毒性腹泻的蔓延。目前鉴于PED的样本检测阳性率下降,PED在高等级的生物安全下总体可控。1.2PEDV流行毒株分析采集2015-2017年间疑似PED病猪样品,经过PCR扩增和克隆测序鉴定,共获得16株PEDV流行株,经过遗传进化分析,所有16条序列均与G2b亚型参考毒株的S基因序列处于相同的进化分支,说明监测猪场中流行的毒株均属于G2b亚型。1.3免疫程序优化选择不同疫苗组合进行了不同免疫程序的保护效果评价,母猪在分娩前不同时间点进行免疫,分娩后收集初乳进行IgA抗体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时间点免疫相同弱毒株的免疫效果差异不显着;相同时间点免疫不同弱毒株的免疫效果差异明显(p<0.05),产前免疫毒株相同但次数不同的差异不明显(p>0.05),其中以使用产前免疫24+10天怀孕母猪免疫程序的初乳IgA抗体水平较高。结合各组母猪分娩后仔猪10天内的感染率,监测结果显示:含变异株疫苗的保护率最高,且产前24+10天使用2次弱毒苗的免疫程序效果更佳。2益生菌对PED发病猪群的辅助治疗效果在猪场选取经猪流行性腹泻快速检测卡检测为PEDV阳性的7-10日龄腹泻仔猪共204头仔猪,分为两组,第一组101头,第二组103头,试验期间仔猪自由采食补液盐和人工乳。试验1组肌肉注射恩诺沙星抗生素治疗,连续处理4d。试验2组使用枯草芽孢杆菌6.7*107CFU口服治疗,连续处理4d,观察3天。结果显示:试验1组的死亡率59.4%,试验2组死亡率30.1%,试验2组的存活率显着高于试验1组;试验2组的治疗后腹泻的治愈率(62.5%)与试验1组(9.7%)相比明显提高,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处理的试验2组平均末重比试验1组显着提高(P<0.05),可见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对PEDV感染仔猪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仔猪因腹泻而失重的症状得到显着的改善,提高生产性能,基于试验可以证明枯草芽孢口服治疗仔猪腹泻的可行性。又结合临床使用母子同治对比仔猪单独治疗,结果显示母子同治组治愈时间为3.2天明显低于仔猪单治组3.95天,说明母子同治可以缩短仔猪病程,加快腹泻仔猪康复。

张凡庆[4](2020)在《猪源抗猪腹泻重要病原体单链抗体及其保护作用研究》文中提出仔猪腹泻占新生仔猪总死亡率的50%以上,是对养猪业造成经济损失的重要疾病之一。目前临床常见的仔猪腹泻病原包括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TGEV)和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发病仔猪表现为腹泻、脱水、生长迟缓和最终死亡。PEDV和TGEV的预防措施是将疫苗免疫母猪,初生仔猪吸吮乳汁被动获得抗体。然而疫苗不能使所有母猪产生高水平乳源抗体,每头仔猪吮乳时间长短不同,很难保证仔猪都获得足够抗体抵抗病毒感染。ETEC的防控依靠抗生素,然而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容易导致ETEC产生耐药性。鉴于此,寻求有效对抗这些病原感染的新型免疫制剂显得极为重要。对于消化道病原感染,给动物口服特异性抗体或抗体衍生物是有效的防治方式。然而传统的抗体制剂存在均一性差、抗体来源与受治动物种属不同易产生免疫排斥等问题。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基因工程抗体成为新型抗体制剂的研究热点,基因工程抗体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单链抗体(single-chain fragment variable,scFv)。人类医学领域有关scFv治疗疾病的研究已很成熟,兽医领域的相关研究则刚刚开始,特别是猪源性scFv的研究以及scFv防治猪腹泻病原的感染鲜有报道,而这方面的研究对猪腹泻病原体新型防治策略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研究构建了猪源噬菌体-scFv库,筛选了抗猪源腹泻病原体(PEDV、TGEV和ETEC)scFv,并研究了scFv的生物学特性和保护作用。研究内容包括五个方面:1猪源性抗猪腹泻重要病原体scFv的获得为了获得抗猪腹泻重要病原体scFv序列,构建了猪源噬菌体-scFv库,库容量为5.5×107 cfu/m L(VH-Linker-VLκ)和7.2×107 cfu/mL(VH-Linker-VLλ)。从库中随机挑取12个克隆测序,证实构建的库来源于猪抗体序列,具有多样性。分别以PEDV、TGEV全病毒以及提纯的ETEC K88ac菌毛作为抗原,对构建的猪源噬菌体-scFv库进行筛选,获得了3株高亲和力的抗PEDV scFv(PZZ 21、PZZ 24和PZZ 35)、4株抗TGEV scFv(TZZ 14、TZZ 19、TZZ 43和TZZ 46)以及2株抗ETEC K88ac scFv(EZZ 3和EZZ 24)。将scFv序列进行原核表达及纯化,获得了具有活性的可溶性蛋白。这些猪源scFv应用于仔猪时避免了因抗体与受治动物种属不同而造成机体对抗体产生免疫排斥。2 scFv的生物学特性研究2.1抗PEDV和TGEV scFv的生物学特性研究为了研发抗PEDV和TGEV的新型scFv口服制剂,对针对PEDV和TGEV scFv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稳定性试验发现4℃保存时添加蛋白酶抑制剂延长了scFv的活性。亲和力试验证实这些scFv的亲和力均在107-108 M-1。分析scFv结合的病毒蛋白,发现PZZ 21、PZZ 24和PZZ 35均与PEDV S蛋白的S1亚基结合,TZZ 14、TZZ 19和TZZ 46与TGEV S蛋白结合,TZZ 43与TGEV N蛋白结合。病毒中和实验证实上述针对S蛋白的scFv具有抗病毒效果,而且将PZZ21、PZZ 24和PZZ 35联合使用的抗病毒效果好于单个scFv,TZZ 14、TZZ 19和TZZ 46也显示出协同作用。分析scFv影响PEDV感染细胞的阶段,发现PZZ21、PZZ 24和PZZ 35在病毒结合细胞时发挥抗病毒作用,而在入侵阶段无作用。2.2抗ETEC K88ac菌毛scFv的生物学特性研究ETEC K88ac菌毛介导细菌对肠上皮的黏附,是引起腹泻的先决条件。细胞黏附抑制实验证实抗ETEC K88ac的scFv EZZ 3和EZZ 24能抑制ETEC黏附IPEC-J2细胞,抑制率达51.9±2.7%和46.7±2.1%,EZZ 3和EZZ 24联合使用对细菌的黏附抑制率达62.6±1.5%。进一步建立了ETEC感染小鼠的腹泻模型,使用该模型分析了EZZ 3和EZZ 24对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发现,与ETEC攻毒组相比,scFv处理组小鼠感染ETEC后仅表现轻度腹泻症状,肠道结构完整。此外scFv口服不会造成小鼠组织细胞损伤,不影响小鼠生长,具有安全性。3壳聚糖纳米scFv口服制剂的研制虽然上述研究证明抗PEDV和TGEV scFv在体外中和病毒感染,抗ETEC scFv对ETEC引起的小鼠腹泻具有保护作用,但仔猪消化道环境复杂,抗体口服后可能会受到胃部酸性环境和蛋白酶影响导致疗效降低。为了提高scFv在仔猪胃肠道稳定性,本研究以羧甲基壳聚糖为原料制备了p H响应性scFv纳米口服制剂(CMCS/CS-scFv)。通过优化投入比例和反应条件,得到的CMCS/CS-scFv粒径为292±21 nm,PDI为0.24±0.12。CMCS/CS-scFv纳米制剂眼观呈光泽的乳白色,透射电镜下呈现球形,大小均一。CMCS/CS-scFv能抵抗胃酸对scFv的破坏,其释放具有p H响应性,酸性环境下少量释放,碱性环境中快速释放。此外CMCS/CS-scFv对肠道细胞和仔猪没有毒性,具有安全性。本研究为开发scFv口服制剂的新剂型提供了科学依据。4纳米口服制剂CMCS/CS-scFv对仔猪病原性腹泻的保护作用研究为了验证CMCS/CS-scFv对仔猪腹泻的保护功能,首先比较了scFv和CMCS/CS-scFv对仔猪感染单一病原体的保护效果。PEDV的仔猪保护实验发现,CMCS/CS-PZZ(PZZ包括scFv PZZ 21、PZZ 24和PZZ 35)和PZZ灌服后对仔猪感染PEDV具有保护作用,而且CMCS/CS-PZZ处理后仔猪的腹泻指数显着低于口服PZZ(p<0.05),显示出更好的保护效果。TGEV动物实验也证实CMCS/CS-TZZ(TZZ包括scFv TZZ 14、TZZ 19和TZZ 46)处理组对仔猪腹泻的保护效果好于TZZ处理组,粪便病毒载量显着低于TZZ处理组(p<0.05)。ETEC动物实验证实CMCS/CS-EZZ对仔猪感染ETEC提供保护,而且CMCS/CS-EZZ口服后保护效果好于EZZ。针对仔猪腹泻往往是多个病原混合感染,将CMCS/CS-scFv(包括PZZ、TZZ、EZZ)联合应用,发现CMCS/CS-scFv灌胃后粪便中病毒粒子和细菌数量显着低于攻毒组(p<0.05),存活率高于攻毒组,说明CMCS/CS-scFv联合应用对病原混合感染具有保护效果,为临床大规模应用和制剂优化奠定了基础。5分泌表达scFv的乳酸乳球菌对仔猪病原性腹泻的保护作用研究scFv治疗仔猪腹泻时,其在肠道存留时间越长效果越好,为了使scFv在肠道持续释放,受乳酸菌活载体疫苗的启发,将抗猪腹泻病原体scFv与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L.lactis)表达系统结合,构建了分泌表达scFv的重组L.lactis-scFv(scFv包括PZZ 21、TZZ 19和EZZ 3)。体外实验测定了重组L.lactis-scFv的酸碱耐受性,体内实验证实重组L.lactis-scFv靶向定殖在仔猪肠道黏膜并分泌scFv。细胞保护实验证实了分泌的抗病毒scFv对PEDV、TGEV的中和效果,抗K88ac scFv对ETEC黏附细胞的抑制作用。动物保护实验证实重组L.lactis-scFv口服后对仔猪感染腹泻病原产生保护作用,PEDV、TGEV或ETEC感染引起的腹泻症状减轻。本研究为治疗仔猪腹泻的新型scFv口服投递系统研发提供了科学依据。综上所述,本研究首先构建了猪源噬菌体-scFv库,从中筛选到具有活性的抗PEDV、TGEV和ETEC K88ac scFv;然后通过细胞实验分析了抗PEDV和TGEV scFv结合的病毒蛋白及中和病毒作用,细胞黏附抑制实验和小鼠保护实验证实了抗ETEC K88ac scFv防治腹泻的功能;进一步研制了抵抗胃部酸性环境和蛋白酶的纳米口服制剂CMCS/CS-scFv,增加了scFv口服稳定性;仔猪保护实验证实了scFv和CMCS/CS-scFv对PEDV、TGEV和ETEC引起的仔猪腹泻均具有保护作用,并且口服CMCS/CS-scFv具有比scFv更好的保护效果;将CMCS/CS-scFv联合应用,证实对仔猪腹泻病原混合感染提供保护;构建了分泌表达scFv的重组L.lactis-scFv,证实了重组L.lactis-scFv口服后对仔猪感染腹泻病原体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本研究为仔猪腹泻病原的防治探索了新的途径,也为其它动物疫病的抗体制剂防治提供了有益借鉴。

高凯[5](2020)在《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及其组合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生长、免疫及肠道菌群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旨在探讨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及其组合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生长、免疫及肠道菌群的影响,为其在断奶仔猪上的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用80头日龄(28±1)d,体重(7.57±0.49)kg的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5个重复,每重复4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25.00 mg/kg硫酸黏杆菌素和45.00 mg/kg金霉素,试验Ⅰ组饲喂基础饲粮+0.50%红曲合生元,试验Ⅱ组饲喂基础饲粮+0.50%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复合制剂,试验Ⅲ组饲喂基础饲粮+0.50%酵母硒锗制剂,正式试验42 d,分3个阶段(1~14 d、15~28 d、29~42 d)。结果显示:生长性能方面:(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组各阶段ADG均显着或极显着升高(P<0.05;P<0.01)。试验29~42 d,试验组F/G均呈显着降低(P<0.05)。(2)与对照组和试验Ⅲ相比,试验1~7 d,试验Ⅰ组DR和DI显着降低(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14.d与15~28 d内,试验Ⅰ、Ⅱ组DM、CP和EE表观消化率显着或极显着提高(P<0.05;P<0.01);试验29~42 d,试验组DM、CP和EE表观消化率显着或极显着提高(P<0.05;P<0.01)。(4)与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Ⅲ组相比,试验Ⅱ组血清IGF-1含量呈极显着或显着升高(P<0.01;P<0.05)。(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组血清COR含量均呈显着升高(P<0.05)。免疫方面:(6)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的LYM百分比和HGB浓度呈显着提高(P<0.05)。(7)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和Ⅱ组血清ALB含量均呈显着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血清HDL含量呈显着升高(P<0.05)。(8)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Ⅲ组血清T-AOC指标和血清GSH-Px指标均呈显着升高(P<0.05),血清MDA含量呈显着或极显着下降(P<0.05;P<0.01)。(9)与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Ⅲ组相比,试验Ⅱ组血清C3含量均呈显着升高(P<0.05)。(10)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脾脏指数呈显着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肝脏组织MDA含量呈显着下降(P<0.05)、肾脏组织SOD活力与GSH-Px活力均呈显着升高(P<0.05)。肠道菌群方面:(1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Ⅲ组小肠黏膜SOD活力、T-AOC、GSH-Px活力均极显着或显着升高(P<0.05;P<0.01);与试验Ⅲ组相比,试验Ⅱ组小肠黏膜SOD、T-AOC指标均呈显着升高(P<0.05)。(1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空肠绒隐比呈显着升高(P<0.05)。(13)试验1~14 d,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组沙门氏菌数量和大肠杆菌数量均显着下降(P<0.05)、双歧杆菌和乳酸菌数量显着或极显着增加(P<0.05;P<0.01)。试验15~28 d,与对照组相比,Ⅰ、Ⅱ、Ⅲ组乳酸菌数量呈极显着或显着增加(P<0.01;P<0.05)。(14)在相同分析水平下,试验Ⅱ组拟杆菌门所占比例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Ⅲ组相比,试验Ⅱ组梭菌属所占比例有下降趋势(P>0.05)。与对照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相比,试验Ⅰ组毛螺旋菌属所占比例极显着升高(P<0.01)。关于OUT数目、ACE指数和Shannon指数,试验Ⅱ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Ⅲ组Shannon指数均呈显着增加(P<0.05)。环保效益方面:(15)试验1~14 d与15~28 d,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组粪中总氮均呈显着或极显着降低(P<0.05;P<0.01);试验15~28 d与29~42 d,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粪中总磷呈显着降低(P<0.05)。(16)正式试验期(42 d)结束时,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平均每头仔猪多盈利22.90 CNY,试验Ⅱ组平均每头仔猪多盈利25.12 CNY,试验Ⅲ组平均每头仔猪多盈利19.39 CNY。综上所述,与抗生素组(25.00 mg/kg硫酸黏杆菌素和45.00 mg/kg金霉素)相比,饲粮中添加0.50%红曲合生元防腹泻效果最好;饲粮中添加0.50%酵母硒锗无抗腹泻效果,在试验中后期,可提高生长性能。饲粮中添加0.50%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复合制剂兼有防腹泻和促生长双重功效;同时可有效地改善肠道组织结构、直肠菌群结构及盲肠菌群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提高肠道健康水平;且总体效果优于两种制剂单独添加,可推断在控制断奶仔猪腹泻的基础上,酵母硒锗促生长效果较优。建议使用0.50%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复合制剂替代饲粮中25.00 mg/kg硫酸黏杆菌素和45.00 mg/kg金霉素。

张滔滔[6](2020)在《酸汤微生态制剂对断奶仔猪应激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索研究酸汤微生态制剂对断奶仔猪断奶应激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试验选用健康、31日龄,体重5.34(±0.86kg)的断奶仔猪54头,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试验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Ⅱ、Ⅲ、Ⅳ、Ⅴ组分别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0.5%、1%、1.5%、2%的酸汤,试验Ⅵ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0.1%复合益生菌,进行为期47 d的饲养试验,其中预试期7 d,正试期40 d。饲养试验结束时,每组选留3头猪进行为期5天的消化试验。试验结果如下:(1)酸汤微生态制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与腹泻率的影响试验Ⅴ组与试验Ⅵ组的ADFI、ADG显着高于试验Ⅰ组(P<0.05);试验Ⅰ组的ADG显着低于其余各试验组(P<0.05);试验Ⅴ组的腹泻率最低,相比于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Ⅳ组分别降低了36.78%、38.90%、30.17%(P<0.05)。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酸汤微生态制剂与复合益生菌制剂能不同程度改善与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以及降低腹泻率,其中酸汤组中以试验Ⅴ组(酸汤2%组)的效果最好,与商品复合益生菌抗断奶应激效果大致相同。(2)酸汤微生态制剂对断奶仔猪养分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Ⅴ组与试验Ⅵ组的粗脂肪和粗纤维消化率都显着高于试验Ⅰ组(P<0.05),粗蛋白消化率有所提高,但效果不显着(P>0.05);试验Ⅴ组与试验Ⅵ组的血清总蛋白显着高于试验Ⅰ组,分别提高了13.83%与16.29%(P<0.05);试验Ⅱ组、试验Ⅳ组、试验Ⅴ组、试验Ⅵ组的尿素氮都显着低于试验Ⅰ组(P<0.05);试验Ⅴ组的葡萄糖比试验Ⅰ组显着提高13.24%(P<0.05)。表明适量酸汤微生态制剂与复合益生菌制剂可提高断奶仔猪粗脂肪与粗纤维的消化率,增加血清总蛋白与葡萄糖含量,降低血液尿素氮。(3)酸汤微生态制剂对断奶仔猪血清免疫球蛋白与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试验Ⅵ组Ig G最高,显着高于其余各组(P<0.05);相比于试验Ⅰ组,试验Ⅴ组与试验Ⅵ组的Ig G分别显着提高7.52%和14.66%(P<0.05);试验Ⅵ组的Ig A比试验Ⅲ组显着提高,提高9.85%(P<0.05);试验Ⅳ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最高,显着高于其余各组(P<0.05);试验Ⅴ组与试验Ⅵ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显着高于试验Ⅰ组,分别提高15.37%与10.25%(P<0.05);试验Ⅳ组的丙二醛(MDA)含量最低,比试验Ⅰ组显着降低16.57%(P<0.05)。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酸汤微生态制剂与复合益生菌制剂能不同程度增强断奶仔猪免疫机能和提高抗氧化能力,以试验Ⅴ组与试验Ⅵ组增强断奶仔猪免疫机能和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效果较好。(4)酸汤微生态制剂对断奶仔猪小肠形态及盲肠菌群结构的影响试验Ⅵ组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显着高于试验Ⅲ组(P<0.05),其余各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试验Ⅴ组的空肠绒隐比显着高于试验Ⅰ组,提高26.34%(P<0.05),其余各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断奶仔猪盲肠菌群结构进行研究发现,厚壁菌门(Firmicutes)为各试验组的主要菌门,酸汤组相比于对照组与复合益生菌组有增加厚壁菌门丰度、降低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丰度的趋势。各试验组之间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变化较大,在3.01%~30.80%之间。在属水平上,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为各试验组主要的菌属,试验Ⅴ组的乳杆菌属相对丰度显着高于其余各组(P<0.05),且其余菌属在各组之间的相对丰度也有明显改变。结果显示在断奶仔猪基础日粮中添加适量酸汤微生态制剂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仔猪小肠形态发育以及改善盲肠菌群结构。基于以上结果,添加适量酸汤微生态制剂能不同程度提高和改善断奶仔猪生长性能、部分养分消化率、免疫性能、血液生化指标以及抗氧化性能,能一定程度促进小肠形态发育以及改善仔猪盲肠菌群结构。适量的酸汤微生态制剂可与商品复合益生菌取得大致相同的抗仔猪断奶应激效果,且预防腹泻效果更好。

刘智慧[7](2020)在《仔猪腹泻的辨证论治及泰山磐石散饲喂母猪对仔猪腹泻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提高猪场生产效益关键在于提高仔猪成活率,而提高仔猪成活率的主要措施是防治仔猪腹泻。主要实验方法和结果如下:(1)我们对猪场腹泻仔猪进行了望诊,结合四诊,重点从眼、耳、鼻等部位寻找出各证的变化规律。首次绘制出了猪的眼、耳、鼻的功能反射区图谱及治疗仔猪腹泻的主要穴位示意图,将仔猪腹泻总结归纳为寒湿泄泻证、湿热泄泻证、伤食泄泻证、脾虚泄泻证及肾虚泄泻证,并根据不同的证候类型拟定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2)选取妊娠13 d左右的昆明小鼠2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腹泻模型组、复方I组、复方II组,每组7只母鼠。在母鼠妊娠13~17 d,对照组和腹泻模型组母鼠每日灌胃给予生理盐水0.15m L/只,复方I组母鼠灌胃给予泰山磐石散煎剂0.15 m L/只,复方II组母鼠暂不做处理,在其产后6~10 d,灌胃给予泰山磐石散煎剂0.15 m L/只。母鼠产后,在仔鼠13~18日龄,每日分别给予腹泻模型组、复方I组和复方II组仔鼠灌服番泻叶煎剂0.15 m L/只,并腹腔注射大肠埃希氏菌菌液0.15 m L/只,对照组仔鼠分别灌服生理盐水0.3 m L/只,然后将仔鼠单独放在垫有滤纸的鼠笼内,观察记录其体征变化、稀便率、稀便级、出生个体重、各阶段均增重。在仔鼠19日龄时,从各组每窝仔鼠中随机抽取3只仔鼠,分别称量体重,均采用眼球摘除法采血,离心分离血清,颈部脱臼法处死后取仔鼠小肠组织,采用石蜡切片H.E.染色方法制作组织切片,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用ELISA试剂盒检测仔鼠血清生化指标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糖(GLU)、尿素氮(BUN)含量及血清中免疫球蛋白M(Ig M)、免疫球蛋白G(Ig G)、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研磨小肠组织后,离心取上清液检测小肠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 Ig A)、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显示,应用番泻叶煎剂和大肠埃希氏菌菌液成功制备了仔鼠腹泻模型,仔鼠呈现明显的倦怠乏力、精神萎靡、活动量减少、出现扎堆嗜卧现象,粪便由稀糊状到水样不等,无死亡现象。与腹泻模型组相比,复方I组和复方II组仔鼠腹泻指数显着降低(P<0.05);小肠组织结构更完整,炎性细胞浸润及出血现象均较轻;复方I组中仔鼠均增重、SOD和GSH-Px活性、s Ig A、Ig G、TP、GLU及BUN含量显着提高(P<0.05);复方II组中仔鼠均增重、GLU含量显着提高(P<0.05);复方I组仔鼠血清MDA、IL-1、IL-6及TNF-α含量显着降低(P<0.05)。(3)选择20头妊娠95 d左右的母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头。对照组母猪饲喂妊娠母猪基础日粮,实验组母猪则在基础饲粮中添加泰山磐石散,拌料给药75 g/d·头,连续给药5 d。在仔猪21日龄,前腔静脉无菌采血,分离血清,用于仔猪血液生化检查。并观察记录妊娠后期及哺乳期间母猪的体况变化、产仔数、产活仔数、泌乳力、断奶母体再发情时间及仔猪的体况变化、出生及断奶时窝重及个体重、腹泻率、死亡情况等。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平均每窝断奶数、断奶窝重、断奶个体重、平均日增重、21日龄仔猪成活率、母猪日泌乳力、仔猪血清TP、GLB、GLU、ALP水平均显着提高(P<0.05),母猪的发情间隔时间、仔猪腹泻率、腹泻指数和死亡率均显着降低(P<0.05),各实验组的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出生个体重等均无显着差异(P>0.05)。实验表明,泰山磐石散饲喂妊娠期母鼠能够提高仔鼠的生长性能,增强仔鼠的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提高仔鼠抗炎性损伤能力,降低仔鼠的腹泻率;泰山磐石散饲喂妊娠母猪能够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预防仔猪腹泻的发生。

曾永娣[8](2020)在《噬菌体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及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文中认为噬菌体作为抗生素的潜在替代品,在对抗细菌耐药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噬菌体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黏膜生理和屏障功能的影响。将120头初始体重为(7.35±0.03)kg的25日龄的健康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仔猪。4组仔猪分别饲喂对照饲粮(添加50 mg/kg奎烯酮,有效含量25 mg/kg;75 mg/kg金霉素,有效含量11.25 mg/kg)及添加200、400和600 mg/kg噬菌体饲粮。试验期21 d。试验一:于饲养试验开始和结束时对仔猪称重,称重前禁食12 h。试验期间详细记载各组仔猪的饲料消耗量。试验结束后计算仔猪生长性能等相关指标。于饲养试验结束的当天上午8:00,在各组重复中挑选一头仔猪,进行前腔静脉采血,采血前禁食12 h。血样离心后收集备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400 mg/kg和600 mg/kg噬菌体组仔猪末重显着增加(P<0.05);400 mg/kg噬菌体组显着降低了料重比与腹泻频率(P<0.05)。此外,随着饲粮噬菌体添加量的提高,仔猪腹泻频率、腹泻指数呈二次曲线变化(P=0.024和P=0.015)。2)与对照组相比,400 mg/kg噬菌体组中仔猪血清IL-10含量显着升高(P<0.05),IL-1β、TNF-α含量显着降低(P<0.05)。试验二:于饲养试验结束的当天上午8:00,在各组重复中挑选一头仔猪,进行前腔静脉采血,采血前禁食12 h。血样离心后收集备用。仔猪屠宰后,从腹腔取出空肠和回肠,刮取肠黏膜分装在编号的无菌冻存管中,后保存至-80℃冰箱。同时分离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中段,用于制作石蜡切片。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400mg/kg噬菌体组能显着提高仔猪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中V/C(P<0.05)。2)与对照组相比,400 mg/kg噬菌体组能显着降低血清D-Lactate和DAO的含量(P<0.05)。3)与对照组相比400 mg/kg和600 mg/kg噬菌体组能显着提高空肠黏膜Claudin-1、Occludin和ZO-1 m RNA的表达(P<0.05);且400 mg/kg噬菌体组能显着提高空肠黏膜Occludin蛋白的表达(P<0.05)。4)与对照组相比,400 mg/kg噬菌体组能显着提高空肠黏膜TLR-2、TLR-4和TLR-9m RNA的表达(P<0.05)。5)400 mg/kg和600mg/kg噬菌体组中回肠黏膜s Ig A、TGF-α和ITF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三:试验结束后,从每个重复中选取一头健康且接近平均体重的仔猪屠宰,宰后用p H计测定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内容物p H值。同时分离部分十二指肠和空肠,刮取肠黏膜,编号后分装在无菌冻存管,后置于-80℃冰箱。随后取盲肠中段肠管和结肠,两端结扎后放于液氮中,再转入-80℃冰箱。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400 mg/kg噬菌体组能够显着降低仔猪回肠p H(P<0.05)。2)与对照组相比,400和600 mg/kg噬菌体组显着提高了仔猪盲肠中乙酸、丁酸和总酸,结肠中乙酸和总酸含量(P<0.05)。4)与对照组相比,400 mg/kg噬菌体组仔猪十二指肠黏膜蔗糖酶和乳糖酶活性显着增加(P<0.05),空肠黏膜麦芽糖酶活性显着升高(P<0.05)。试验四:试验结束后,从每个重复中选取一头健康且接近平均体重的仔猪屠宰,剖开腹腔,迅速分离盲肠,剪取带有食糜的肠段。通过对不同处理组的断奶仔猪肠道微生物基因组DNA提取,后经PCR特异性扩增,得到仔猪肠道微生物细菌的16SrRNA序列。利用M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扩增后的序列进行测序。研究噬菌体对断奶仔猪盲肠微生物区系结构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400 mg/kg和600 mg/kg噬菌体组中仔猪盲物内容物菌群丰富度、物种组成均匀度较高。2)随着噬菌体添加量的提高,盲肠内容物菌群相似度越来越低,600 mg/kg噬菌体组最低。3)在门水平上,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拟杆菌门为优势菌群。与对照组相比,各噬菌体组中放线菌门含量均显着降低(P<0.05),拟杆菌门显着提高(P<0.05)。属水平上,Ruminococcaceae为优势菌属。与对照组相比,600 mg/kg噬菌体组显着提高了Ruminococcaceae的水平(P<0.05)。4)噬菌体对断奶仔猪盲肠菌群结构与代谢产物相关性分析显示Lactobacillus菌的相对丰度与丙酸和丁酸呈正相关(P<0.05,R>0.6)。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噬菌体可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降低腹泻指数。并且在改善仔猪小肠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具有一定的作用,同时可调节肠道消化酶活性,改善肠道内微生物的结构,促进仔猪肠道健康。其中尤以噬菌体剂量为400 mg/kg效果最佳。

陈建[9](2020)在《复方中药添加剂影响仔猪肠道炎症、菌群结构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试验旨在探究小建中加减复方和荆防败毒散对仔猪结肠炎症信号通路TLR4/My D88/NF-κB,盲肠微生物菌群结构和饲料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取18头40日龄,体重相近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按照公母各半的原则随机分为3组,每组6头。其中对照组(Control)饲喂基础日粮,小建中加减复方组(TCM1)和荆防败毒散组(TCM2)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 g/kg小建中加减复方和3g/kg荆防败毒散,预试验5 d,正式试验60 d。统计试验期间仔猪腹泻指数,计算腹泻率;测定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结肠和盲肠内容物p H;利用RT-q PCR和Western blot测定TLR4/My D88/NF-κB信号通路炎症相关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对盲肠内容物进行16S-r RNA高通量测序分析。试验结果表明:(1)与Control组相比,TCM1和TCM2组腹泻率显着降低(P<0.01);而中药组之间腹泻率无显着差异(P>0.05);中药干预后结肠、盲肠p H值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TCM1组结肠和盲肠p H值分别降低7.85%(P<0.05)和11.54%(P<0.01);TCM2组结肠和盲肠p H值分别降低1.81%(P>0.05)和8.73%(P<0.01)。(2)与Control组比较,TCM1组显着升高CP(5.04%,P<0.01)、CF(6.63%,P<0.01)、NDF(12.04%,P<0.01)、ADF(17.12%,P<0.01)、Ca(6.56%,P<0.01)和P(6.31%,P<0.05)的表观养分消化率;TCM2组CP、NDF、ADF消化率分别上升2.56%(P<0.05)、7.10%(P<0.05)、13.64%(P<0.01),但未影响CF、ADF、Ca、P消化率水平(P>0.05)。(3)与Control组相比,TCM1组显着降低TLR4和My D88的m RNA相对表达量(P<0.05);TCM2组显着降低My D88(P<0.01)和NF-κB(P<0.05)基因m RNA相对表达量;并且,TCM1和TCM2均显着抑制NF-κB(P<0.05或P<0.01)、p-NF-κB(P<0.01)和p-IκB-α(P<0.05或P<0.01)蛋白表达,而显着提高IκB-α(P<0.05或P<0.01)的蛋白表达水平。(4)与Control组相比,TCM1和TCM2组中IL-6(P<0.01)、IL-8(P<0.01)和TNF-α(P<0.05或P<0.01)基因表达量均显着下降,IL-10 m RNA水平均显着升高(P<0.01);与TCM2组相比,TCM1组IL-8和TNF-α基因表达量显着降低(P<0.05),IL-10 m RNA表达量显着上升(P<0.01)。(5)与Control组相比,在门水平上,TCM1显着提高Actinobacteria和Cyanobacteria菌门的绝对丰度(P<0.01),而TCM2组仅Actinobacteria菌门丰度显着升高(P<0.01);在属水平上,TCM1和TCM2组均显着提高Eubacterium、Bifidobacterium和Streptococcus菌属的绝对丰度(P<0.05或P<0.01),而Bulleidia菌属(P<0.01)的丰度仅在TCM1组中显着升高,Turicibacter菌属(P<0.05)的丰度仅在TCM2组中显着降低。综上所述,小建中加减复方和荆防败毒散能够通过降低肠道p H值,改善肠道整体健康水平来降低仔猪的腹泻率和提高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其可能的机制是中药复方添加剂直接或间接地抑制TLR4/My D88/NF-κB炎症信号通路的活性,缓解仔猪肠道炎症和提高肠道有益菌属的丰度。

高瑾[10](2020)在《一种新型中药微生态制剂的制备及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文中提出抗生素自问世以来就在人类和动物的细菌性感染疾病的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抗生素的长期使用,会产生明显的不良后果,比如在动物生产上会诱导细菌耐药性,导致动物肠道菌群失调,造成多重感染,降低畜禽机体免疫功能等。近年来研究表明,微生态制剂可以调节肠道菌群,抑制致病菌的增殖,增强动物免疫功能,是一种替代抗生素的首选制剂。本文通过穿心莲、五倍子、牛蒡子、荆芥及甘草等五味中药与黑曲霉混合发酵,然后与植物乳杆菌复配成一种新型中药微生态制剂,研究其替代抗生素对AA白羽肉鸡的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血清抗氧化指标、免疫功能、肠道形态及盲肠菌群的影响。选用1日龄平均体重为(33.54±1.30)g的AA白羽肉鸡160只,随机分为8组,每组20只。Ⅰ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无任何添加剂的基础饲粮;Ⅱ组为普通中药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普通中药;Ⅲ组为发酵中药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发酵中药;Ⅳ组为中药微生态制剂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发酵中药微生态制剂;Ⅴ组为普通中药菌粉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普通中药菌粉;Ⅵ组为菌粉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菌粉;Ⅶ组为抗生素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35‰金霉素;Ⅷ组为市售中药微生态制剂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市售中药微生态制剂。试验期为42d,具体结果如下:(1)生长性能:7d、14d、21d、28d及42d时,中药微生态制剂组平均体重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10.33%(p<0.05)、7.16%(p<0.05)、4.24%(p<0.05)、5.92%(p<0.05)、8.70%(p<0.05);35d时,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10.77%(p<0.01)、抗生素组2.18%(p<0.05)及市售中药微生态制剂组3.34%(p<0.05)。在22-42d时,中药微生态制剂组平均日增重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14.55%(p<0.05)、市售中药微生态制剂组9.67%(p<0.05),饲料转化率显着低于空白对照组15.96%(p<0.01)、市售中药微生态制剂组5.22%(p<0.05);在整个饲养阶段即1-42d时,中药微生态制剂组平均日增重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8.84%(p<0.05),饲料转化率显着低于空白对照组10.70%(p<0.05)、市售中药微生态制剂组6.90%(p<0.05)。(2)血清生化指标:中药微生态制剂组肉鸡血清白蛋白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01)和抗生素组(p<0.05)。血清甘油三酯显着低于空白对照组(p<0.001)和市售中药微生态制剂组(p<0.001)。血清总胆固醇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和市售中药微生态制剂组(p<0.05)。(3)血清抗氧化指标:中药微生态制剂组肉鸡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01)和市售中药微生态制剂组(p<0.01)。血清丙二醛显着低于空白对照组(p<0.001)。(4)免疫器官指数及血清免疫细胞因子指标:在21d和42d时,中药微生态制剂组脾脏指数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26.39%(p<0.05)、25.53%(p<0.05),法氏囊指数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29.35%(p<0.05)。中药微生态制剂组肉鸡血清IL-1β显着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5)肠道形态:中药微生态制剂组十二指肠VH/CD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13.59%(p<0.05)和抗生素组7.76%(p<0.05)。(6)盲肠菌群:肉鸡盲肠的放线菌门及疣微菌门的相对丰度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抗生素组及市售微生态制剂组,且该组具有一种未定义菌,相对丰度明显高于其他组。上述结果表明,中药微生态制剂同抗生素和市售中药微生态制剂相比,更有助于提高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改善肠道形态及增加盲肠菌群多样性,可以发挥替代抗生素的作用,并与抗生素相比,更具有明显的优势,为替抗产品的研发提供参考依据。

二、几种生物制剂对仔猪腹泻的预防与治疗效果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几种生物制剂对仔猪腹泻的预防与治疗效果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复合益生菌制剂对母猪产床环境及其仔猪健康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我国生猪养殖发展状况
    1.2 益生菌制剂概述
        1.2.1 益生菌制剂的定义
        1.2.2 益生菌制剂的分类
        1.2.3 益生菌制剂的作用机理
        1.2.4 益生菌制剂常用的菌种及选育
        1.2.5 试验所用益生菌介绍
        1.2.6 益生菌制剂在新生仔猪生产中的研究进展
    1.3 新生仔猪肠道微生物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新生仔猪的肠道微生态
        1.3.2 新生仔猪的肠道微生物定植及其演替规律
        1.3.3 新生仔猪肠道微生物定植的影响因素
        1.3.4 对新生仔猪肠道菌群建立干预的研究进展
    1.4 宏基因组学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复合益生菌发酵液的生产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1.4 试验动物及分组
    2.2 试验方法
        2.2.1 试验设计
        2.2.2 样品采集
        2.2.3 饲养管理
    2.3 生产指标统计
    2.4 宏基因组测序及分析方法
        2.4.1 样品宏基因组DNA的提取
        2.4.2 宏基因组测序及数据分析
        2.4.3 统计学分析及图表的绘制
    2.5 数据统计
3 结果与分析
    3.1 母猪生产性能评价
    3.2 复合益生菌制剂对新生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3.3 新生仔猪肠道微生物分析
        3.3.1 新生仔猪肠道微生物α多样性分析
        3.3.2 新生仔猪肠道微生物β多样性分析
        3.3.3 新生仔猪肠道微生物构成分析
        3.3.4 新生仔猪肠道差异菌群分析
        3.3.5 新生仔猪肠道微生物相关性分析
    3.4 母猪产床环境微生物分析
        3.4.1 母猪产床环境微生物α多样性分析
        3.4.2 母猪产床环境微生物β多样性分析
        3.4.3 母猪产床环境微生物构成分析
        3.4.4 母猪产床环境差异菌群分析
        3.4.5 母猪产床环境微生物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2)复合益生菌制剂对奶牛泌乳性能和山羊肠道防御机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一章 益生茵概述
        1.1 益生菌的定义
        1.2 益生菌的分类
        1.3 益生菌的分离与鉴定方法
        1.4 益生菌的生物学特性
        1.5 益生菌对动物机体的作用机理
    第二章 益生菌制剂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2.1 瘤胃微生物的特点
        2.2 益生菌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2.3 益生菌存在的问题及前景
        2.4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第一章 屎肠球菌筛选与复合益生菌制剂的制备工艺
        试验一 屎肠球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1 试验材料
        1.1 试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1.4 培养基及试剂配置
        2. 试验方法
        2.1 菌株的分离与纯化
        2.2 菌株的鉴定
        2.3 菌株生物学特性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菌株的形态学特征
        3.2 菌株的生化鉴定
        3.3 菌株16S rDNA序列分析与系统发育树构建
        3.4 菌株的生长特性
        3.5 菌株对人工胃液和肠液的耐受性
        3.6 菌株体外抑菌
        4. 讨论
        4.1 菌株的分离鉴定
        4.2 菌株生物学特性
        试验二 复合益生菌制剂的制备工艺研究
        1. 试验材料
        1.1 益生菌种
        1.2 主要仪器设备
        1.3 主要试剂
        1.4 培养基及培养液的配制
        2. 试验方法
        2.1 菌种活化
        2.2 种子液的制备及生长曲线的测定
        2.3 复合益生菌生产发酵条件优化
        2.4 复合益生菌生产制备工艺及发酵稳定性评价
        2.5 检测方法
        2.6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种子液活菌生长曲线与pH值变化
        3.2 复合益生菌发酵培养条件优化
        3.3 复合益生菌批次生产发酵液中相关指标的变化
        3.4 储存时间对复合益生菌制剂存活率的影响
        4. 讨论
        4.1 复合益生菌种子液活菌生长特性研究
        4.2 复合益生菌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
        4.3 复合益生菌发酵过程稳定性评价
        4.4 储存时间对复合益生菌制剂存活率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复合益生菌制剂对奶牛泌乳性能及血液理化指标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1.2 试验材料
        1.3 主要试剂
        1.4 主要仪器
        2. 试验方法
        2.1 试验动物分组
        2.2 奶牛的饲养管理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4 数据的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复合益生菌制剂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3.2 复合益生菌制剂对奶牛血液理化指标的影响
        4. 讨论
        4.1 复合益生菌制剂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4.2 复合益生菌制剂对奶牛血液理化指标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复合益生菌制剂对大肠杆菌感染的山羊肠道防御机能影响
        试验一 复合益生菌制剂对大肠杆菌感染的山羊生命体征及肠道组织学影响
        1 试验材料
        1.1 试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1.4 相关试剂的配置
        2 试验方法
        2.1 试验设计
        2.2 样品采集与制作
        2.3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复合益生菌制剂预防山羊肠道感染大肠杆菌的试验结果
        3.2 复合益生菌制剂治疗山羊肠道大肠杆菌感染的试验结果
        4. 讨论
        试验二 复合益生菌制剂对大肠杆菌感染山羊肠道菌群的影响
        1. 试验材料
        1.1 试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2. 试验方法
        2.1 试验设计
        2.2 样品采集与制备
        2.3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复合益生菌制剂预防山羊肠道感染大肠杆菌时肠道菌群的变化
        3.2 复合益生菌制剂治疗山羊肠道大肠杆菌感染时肠道菌群的变化
        4 .讨论
        试验三 复合益生菌制剂对大肠杆菌感染山羊肠壁中相关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1. 试验材料
        1.1 试验动物
        1.2 主要试验仪器
        1.3 主要试剂
        2. 试验方法
        2.1 试验设计
        2.2 样品采集
        2.3 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肠壁组织中相关基因mRNA表达
        2.4 结果统计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复合益生菌制剂预防山羊肠道感染大肠杆菌肠壁炎性因子表达的变化
        3.2 复合益生菌制剂治疗山羊肠道大肠杆菌感染肠壁炎性因子表达的变化
        4.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某农场猪流行性腹泻流行病学调查及综合性防治方法的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PEDV的命名及流行史
        1.1 PEDV的命名及国外流行现状
        1.2 PEDV中国流行现状
    2 PEDV概况
        2.1 PEDV病原学分类地位
        2.2 PEDV理化特性
        2.3 PEDV形态结构
        2.4 PEDV细胞培养特性
        2.5 PEDV与其他冠状病毒的抗原相关性
        2.6 PEDV的基因组结构
    3 流行病学
    4 致病机理
    5 临床症状
    6 病理变化
    7 诊断
    8 预防措施
        8.1 加强饲养管理、保护易感动物、合理引种
        8.2 选用合适的疫苗、制定合理有效的免疫程序
    9 疾病爆发后的紧急控制措施
        9.1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9.2 紧急免疫
        9.3 返饲
        9.4 治疗
第二章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病学分析与免疫程序优化
    1 材料
        1.1 主要试剂
        1.2 菌株与载体
        1.3 培养基及相关试剂的配制
        1.4 主要仪器设备
        1.5 疫苗和诊断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PED流行病学调查
        2.2 PEDV流行毒株遗传进化分析
        2.2.1 病料的采集与处理
        2.2.2 病料中PEDV抗原检测
        2.2.3 PEDV S基因的PCR扩增、克隆与测序
        2.3 PED免疫程序优化
        2.3.1 试验分组
        2.3.2 初乳检测
        2.3.3 统计各组10天以内仔猪PEDV感染率
    3 结果
        3.1 农场区域PED流行病学调查
        3.2 PEDV S基因测序与分型
        3.3 免疫程序优化
    4 讨论
第三章 益生菌对PED发病猪群的辅助治疗效果研究
    1 材料
    2 试验方法
        2.1 益生菌对感染PEDV仔猪的辅助治疗效果评估
        2.1.1 试验猪筛选
        2.1.2 试验分组
        2.1.3 指标测定
        2.1.3.1 患病仔猪治疗后情况统计
        2.1.3.2 生长性能
        2.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2 枯草芽孢杆菌不同治疗方案效果评估
        2.2.1 感染PEDV仔猪使用枯草芽孢杆菌不同治疗方案效果评估
        2.2.2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结果
        3.1 益生菌对感染PEDV仔猪辅助治疗效果评估
        3.2 枯草芽孢杆菌不同治疗方案效果评估
    4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4)猪源抗猪腹泻重要病原体单链抗体及其保护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仔猪腹泻的防治研究进展
        1.1 PEDV的防治研究进展
        1.2 TGEV的防治研究进展
        1.3 ETEC的防治研究进展
    2 scFv及噬菌体展示技术
        2.1 抗体简介
        2.2 scFv的分子结构
        2.3 scFv的表达
        2.4 scFv的筛选方法
        2.5 scFv的应用
    3 壳聚糖纳米制剂药物口服递送系统概述
        3.1 口服治疗与纳米技术
        3.2 壳聚糖
        3.3 壳聚糖的改性
        3.4 壳聚糖纳米药物载体制备方法
        3.5 壳聚糖纳米制剂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4 乳酸菌作为口服递送载体的研究进展
        4.1 LAB
        4.2 LAB载体系统
        4.3 NICE表达系统
        4.4 LAB的表达形式
        4.5 LAB表达系统的应用
    5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猪源噬菌体-scFv库的构建和抗猪腹泻重要病原体scFv的筛选鉴定
    1 材料
        1.1 质粒、细胞和菌株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溶液
        1.4 主要仪器
    2 方法
        2.1 猪抗体水平检测
        2.2 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分离
        2.3 cDNA的合成
        2.4 猪源scFv基因的扩增
        2.5 猪源噬菌体-scFv库的构建
        2.6 猪源噬菌体-scFv库的鉴定
        2.7 PEDV和 TGEV全病毒抗原的制备
        2.8 ETEC菌毛抗原的提取
        2.9 M13KO7 辅助噬菌体的扩增
        2.10 猪源噬菌体-scFv的富集筛选
        2.11 噬菌体ELISA
        2.12 重组scFv蛋白的表达及纯化
        2.13 免疫印迹
    3 结果
        3.1 猪抗体水平检测
        3.2 scFv的获得
        3.3 猪源噬菌体-scFv库的构建和鉴定
        3.4 病毒的浓缩纯化
        3.5 ETEC K88ac菌毛的纯化
        3.6 猪源噬菌体-scFv的筛选鉴定
        3.7 噬菌体ELISA鉴定
        3.8 scFv的序列分析与纯化
    4 讨论
    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抗猪腹泻重要病原体scFv的生物学功能研究
    1 材料
        1.1 质粒、细胞和毒株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溶液
        1.4 主要仪器
    2 方法
        2.1 抗PEDV和 TGEV scFv的特性分析
        2.2 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2.3 细胞转染
        2.4 间接免疫荧光
        2.5 细胞样品处理
        2.6 病毒滴度的测定
        2.7 scFv中和实验
        2.8 scFv对 PEDV入侵Vero细胞的影响
        2.9 抗K88ac菌毛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2.10 黏附实验和黏附抑制实验
        2.11 IPEC-J2 细胞的细胞因子测定
        2.12 ETEC感染小鼠腹泻模型的建立
        2.13 抗k88ac scFv对感染ETEC小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2.14 小鼠细胞因子水平的检测
        2.15 小鼠肠道病理切片制作及HE染色
        2.16 小鼠肠道病理形态的定量分析
    3 结果
        3.1 scFv的特异性实验
        3.2 scFv的稳定性分析
        3.3 scFv的亲和力分析
        3.4 scFv的抗原结合位点分析
        3.5 scFv的细胞毒性实验
        3.6 scFv与病毒蛋白的结合
        3.7 scFv的抗病毒作用分析
        3.8 scFv对 PEDV入侵Vero细胞的影响
        3.9 多克隆抗体ELISA效价检测
        3.10 scFv对 ETEC黏附细胞的抑制作用分析
        3.11 scFv对 ETEC诱导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3.12 小鼠腹泻模型的建立
        3.13 scFv对小鼠腹泻的保护作用研究
    4 讨论
    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壳聚糖纳米口服scFv制剂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1 材料
        1.1 细胞和实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溶液
        1.4 主要仪器
    2 方法
        2.1 CMCS纳米制剂的制备
        2.2 表征分析
        2.3 纳米制剂的包封率及载药量的测定
        2.4 scFv在纳米制剂中的完整性
        2.5 纳米制剂在模拟胃酸环境中的稳定性
        2.6 scFv释放实验
        2.7 纳米制剂的生物安全性实验
    3 结果
        3.1 CMCS的制备
        3.2 纳米制剂的表征
        3.3 载药率与包封率
        3.4 scFv在纳米材料中的完整性
        3.5 scFv在模拟胃酸环境中的稳定性
        3.6 scFv的释放实验
        3.7 纳米制剂的生物安全性
    4 讨论
    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scFv纳米口服制剂CMCS/CS-scFv对仔猪腹泻的保护作用研究
    1 材料
        1.1 菌株和实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溶液
        1.4 主要仪器
    2 方法
        2.1 scFv的纯化制备
        2.2 CMCS/CS-scFv和 scFv的口服鉴定
        2.3 CMCS/CS-PZZ对仔猪感染PEDV的保护作用研究
        2.4 CMCS/CS-TZZ对仔猪感染TGEV的保护作用研究
        2.5 CMCS/CS-EZZ对仔猪感染ETEC的保护作用研究
        2.6 scFv纳米制剂联合使用对仔猪感染腹泻病原的保护作用研究
    3 结果
        3.1 口服CMCS/CS-scFv和 scFv在肠道的分布
        3.2 CMCS/CS-PZZ对仔猪感染PEDV的保护作用
        3.3 CMCS/CS-TZZ对仔猪感染TGEV的保护作用
        3.4 CMCS/CS-EZZ对仔猪感染ETEC的保护作用
        3.5 纳米口服制剂CMCS/CS-scFv对腹泻病原体混合感染的保护作用
    4 讨论
    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分泌表达scFv的乳酸乳球菌制备及其保护功能研究
    1 材料
        1.1 菌株、细胞和实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溶液
        1.4 主要仪器
    2 方法
        2.1 分泌表达scFv 的重组L.lactis-scFv 的构建
        2.2 L.lactis电转化感受态细胞制备
        2.3 L.lactis的电转化
        2.4 重组L.lactis-scFv对模拟胃肠道环境的耐受性及生长曲线
        2.5 重组L.lactis-scFv对 IPEC-J2 细胞的黏附
        2.6 重组L.lactis-scFv对仔猪肠道的黏附
        2.7 重组L.lactis-scFv的诱导表达
        2.8 重组L.lactis-scFv分泌scFv的生物学功能分析
        2.9 重组L.lactis-scFv分泌scFv的动物保护功能分析
    3 结果
        3.1 scFv分泌表达载体的构建
        3.2 重组L.lactis-scFv的生长特性
        3.3 重组L.lactis-scFv的黏附特性
        3.4 重组L.lactis-scFv分泌scFv的生物学功能鉴定
        3.5 重组L.lactis-scFv的动物保护作用鉴定
    4 讨论
    5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常用溶液的配制
    附录二 补充图
    附录三 补充表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授权的发明专利

(5)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及其组合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生长、免疫及肠道菌群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微生态制剂相关研究进展
    1.2 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相关研究进展
    1.3 断奶仔猪生理特点及存在问题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与饲养管理
    2.3 试验样品采集
    2.4 指标与方法
    2.5 数据统计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及两者组合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影响
    3.2 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及两者组合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腹泻率影响
    3.3 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及两者组合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表观消化率影响
    3.4 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及两者组合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血清生长激素指标的影响
    3.5 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及两者组合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血清抗应激相关激素的影响
    3.6 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及两者组合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血常规的影响
    3.7 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及两者组合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3.8 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及两者组合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3.9 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及两者组合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
    3.10 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及两者组合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肝脏、肾脏、脾脏器官指数及组织抗氧化性的影响
    3.11 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及两者组合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空肠粘膜抗氧化性影响
    3.12 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及两者组合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小肠组织结构的影响
    3.13 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及两者组合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直肠菌群的影响
    3.14 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及两者组合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盲肠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3.15 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及两者组合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粪中氮磷排放量的影响
    3.16 不同组合生物添加剂经济效益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及两者组合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影响
    4.2 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及两者组合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腹泻率影响
    4.3 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及两者组合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表观消化率影响
    4.4 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及两者组合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血清生长激素指标的影响
    4.5 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及两者组合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血清抗应激相关激素的影响
    4.6 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及两者组合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血常规的影响
    4.7 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及两者组合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4.8 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及两者组合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4.9 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及两者组合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
    4.10 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及两者组合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肝脏、肾脏、脾脏器官指数及组织抗氧化性的影响
    4.11 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及两者组合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空肠粘膜抗氧化性影响
    4.12 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及两者组合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小肠组织结构的影响
    4.13 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及两者组合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直肠菌群的影响
    4.14 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及两者组合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盲肠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4.15 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及两者组合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粪中氮磷排放量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6)酸汤微生态制剂对断奶仔猪应激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仔猪断奶应激及产生原因
        1.1 仔猪断奶应激
        1.2 产生原因
        1.2.1 饲料因素
        1.2.2 环境因素
        1.2.3 心理因素
        1.2.4 免疫因素
    2 断奶仔猪生理特点
        2.1 仔猪肠道损伤
        2.2 体温调节失衡
        2.3 消化功能不完善
        2.4 肠道微生态区系紊乱
        2.5 免疫性能降低
    3 抗生素饲料添加剂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4 微生态制剂
        4.1 益生菌的种类
        4.2 益生菌的作用机制
        4.3 益生菌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4.4 微生态制剂存在的问题
    5 酸汤微生态制剂
        5.1 成分研究
        5.2 作用功效
    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试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
        1.3 饲养管理
        1.4 样品数据采集与检测指标
        1.4.1 生长性能及腹泻率
        1.4.2 养分消化率
        1.4.3 血清生化指标
        1.4.4 小肠形态
        1.4.5 肠道微生物区系
        1.5 数据统计分析
    2 试验结果
        2.1 酸汤微生态制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与腹泻率的影响
        2.2 酸汤微生态制剂对断奶仔猪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2.3 酸汤微生态制剂对断奶仔猪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2.4 酸汤微生态制剂对断奶仔猪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
        2.5 酸汤微生态制剂对断奶仔猪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2.6 酸汤微生态制剂对断奶仔猪小肠形态的影响
        2.7 酸汤微生态制剂对断奶仔猪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2.7.1 稀释性曲线图
        2.7.2 韦恩图分析
        2.7.3 基于OTU的 PCA
        2.7.4 仔猪肠道菌群结构
    3 分析与讨论
        3.1 酸汤微生态制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与腹泻率的影响
        3.2 酸汤微生态制剂对断奶仔猪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3.3 酸汤微生态制剂对断奶仔猪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3.4 酸汤微生态制剂对断奶仔猪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
        3.5 酸汤微生态制剂对断奶仔猪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3.6 酸汤微生态制剂对断奶仔猪小肠形态的影响
        3.7 酸汤微生态制剂对断奶仔猪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第三章 全文小结、创新点及后续研究展望
    1 全文小结
    2 创新点
    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图版

(7)仔猪腹泻的辨证论治及泰山磐石散饲喂母猪对仔猪腹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仔猪腹泻的概述
    1.2 中药治疗腹泻的概述
    1.3 中药复方泰山磐石散的概述
    1.4 仔猪腹泻的中兽医辨证概述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中药
        2.1.2 实验动物
        2.1.3 主要试剂
        2.1.4 主要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仔猪腹泻的中兽医辨证论治
        2.2.2 泰山磐石散饲喂母鼠对造模仔鼠腹泻的影响
        2.2.3 泰山磐石散饲喂母猪对仔猪腹泻的影响
        2.2.4 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仔猪腹泻的中兽医辨证论治
        3.1.1 仔猪眼、耳、鼻的望诊及治疗仔猪腹泻的主要穴位
        3.1.2 仔猪腹泻的中兽医辨证论治
    3.2 泰山磐石散饲喂母鼠对造模仔鼠腹泻的影响
        3.2.1 泰山磐石散饲喂母鼠对造模仔鼠体征的影响
        3.2.2 泰山磐石散饲喂母鼠对造模仔鼠腹泻指数的影响
        3.2.3 泰山磐石散饲喂母鼠对造模仔鼠体重的影响
        3.2.4 泰山磐石散饲喂母鼠对造模仔鼠免疫指标的影响
        3.2.5 泰山磐石散饲喂母鼠对造模仔鼠氧化指标的影响
        3.2.6 泰山磐石散饲喂母鼠对造模仔鼠肠道组织炎性指标的影响
        3.2.7 泰山磐石散饲喂母鼠对造模仔鼠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3.2.8 泰山磐石散饲喂母鼠对造模仔鼠小肠组织病理组织学变化的影响
    3.3 泰山磐石散饲喂母猪对仔猪腹泻的影响
        3.3.1 泰山磐石散饲喂母猪对母猪繁殖性能及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3.3.2 泰山磐石散饲喂母猪对仔猪腹泻及死亡情况的影响
        3.3.3 泰山磐石散饲喂母猪对仔猪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4 讨论
    4.1 仔猪腹泻的中兽医辨证论治
    4.2 泰山磐石散饲喂母鼠对造模仔鼠腹泻的影响
        4.2.1 仔鼠腹泻模型的制备
        4.2.2 泰山磐石散的组方原则
        4.2.3 泰山磐石散饲喂母鼠对造模仔鼠体征和腹泻指数的影响
        4.2.4 泰山磐石散饲喂母鼠对造模仔鼠体重的影响
        4.2.5 泰山磐石散饲喂母鼠对造模仔鼠免疫指标的影响
        4.2.6 泰山磐石散饲喂母鼠对造模仔鼠氧化指标的影响
        4.2.7 泰山磐石散饲喂母鼠对造模仔鼠肠道组织炎性指标的影响
        4.2.8 泰山磐石散饲喂母鼠对造模仔鼠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4.2.9 泰山磐石散饲喂母鼠对造模仔鼠小肠组织的组织形态学影响
    4.3 泰山磐石散饲喂母猪对仔猪腹泻的影响
        4.3.1 泰山磐石散饲喂母猪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4.3.2 泰山磐石散饲喂母猪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4.3.3 泰山磐石散饲喂母猪对仔猪腹泻及死亡率的影响
        4.3.4 泰山磐石散饲喂母猪对仔猪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噬菌体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及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噬菌体
        2.1 生物圈的噬菌体
        2.2 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
        2.3 噬菌体的生物学功能
        2.4 噬菌体在动物生产上的应用及其作用机理
        2.4.1 提高生产性能
        2.4.2 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
        2.4.3 介导机体的炎症反应
        2.4.4 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环境
    3 噬菌体治疗的多样化
    4 噬菌体治疗的利弊
    5 本研究的思路与内容
    6 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试验一 噬菌体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清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动物和分组设计
        1.3 基础饲粮
        1.4 饲养管理
        1.5 样品采集及处理
        1.6 测定指标及方法
        1.6.1 生长性能
        1.6.2 腹泻指数与腹泻频率
        1.6.3 血液免疫指标
        1.7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噬菌体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频率以及腹泻指数的影响
        2.2 噬菌体对断奶仔猪血清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
        3 讨论
        3.1 噬菌体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频率与腹泻指数的影响
        3.2 噬菌体对断奶仔猪血清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
        4 小结
    试验二 噬菌体对断奶仔猪肠道物理屏障和免疫屏障功能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动物与分组设计
        1.3 试验日粮与营养水平
        1.4 饲养管理
        1.5 样品采集及处理
        1.6 测定指标及方法
        1.6.1 肠道形态结构
        1.6.2 肠道紧密连接功能
        1.6.2.1 肠黏膜总RNA提取
        1.6.2.2 紧密连接功能相关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测定
        1.6.2.3 Westen blot检测肠黏膜紧密连接蛋白表达
        1.6.3 回肠黏膜屏障因子含量
        1.6.4 肠黏膜免疫相关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测定
        1.7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噬菌体对断奶仔猪肠道形态结构的影响
        2.2 噬菌体对断奶仔猪肠道通透性的影响
        2.3 噬菌体对断奶仔猪空肠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
        2.4 噬菌体对断奶仔猪肠道黏膜细胞因子的影响
        3 讨论
        3.1 噬菌体对断奶仔猪肠道形态结构的影响
        3.2 噬菌体对断奶仔猪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
        3.3 噬菌体对断奶仔猪空肠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
        3.4 噬菌体对断奶仔猪肠道黏膜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
        4 小结
    试验三 噬菌体对断奶仔猪肠道pH、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和二糖酶活性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动物与分组设计
        1.3 试验日粮与营养水平
        1.4 饲养管理
        1.5 样品采集及处理
        1.6 测定指标及方法
        1.6.1 肠道内容物pH
        1.6.2 肠道挥发性脂肪酸含量
        1.6.3 肠道二糖酶活性
        1.7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噬菌体对断奶仔猪肠道内容物pH的影响
        2.2 噬菌体对断奶仔猪盲肠和结肠内容物挥发性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2.3 噬菌体对断奶仔猪肠道黏膜二糖酶活性的影响
        3 讨论
        3.1 噬菌体对断奶仔猪肠道内容物pH的影响
        3.2 噬菌体对断奶仔猪盲肠和结肠挥发性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3.3 噬菌体对断奶仔猪肠道二糖酶活性的影响
        4 小结
    试验四 噬菌体对断奶仔猪盲肠微生物区系及与代谢产物相关性分析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动物与分组设计
        1.3 试验日粮与营养水平
        1.4 饲养管理
        1.5 样品采集及处理
        1.6 盲肠微生物分析
        1.6.1 盲肠总DNA提取及PCR产物定量、定性分析
        1.6.2 16SrDNA测序分析
        1.6.3 生物分析流程
        1.6.3.1 盲肠菌群OTU聚类分析
        1.6.3.2 盲肠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1.6.3.3 盲肠微生物分类学统计
        1.6.3.4 肠道微生物多样性与仔猪盲肠挥发性脂肪酸的关联分析
        1.7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Alpha多样性分析
        2.2 Beta多样性分析
        2.3 盲肠菌群结构分析
        2.4 噬菌体对断奶仔猪盲肠菌群结构与代谢产物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全文总结、创新点及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一、 全文总结
    二、 创新点
    三、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复方中药添加剂影响仔猪肠道炎症、菌群结构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研究进展
        1.1 抗生素添加剂在国内外应用现状
        1.2 饲用抗生素及其作用
        1.3 抗生素滥用的危害
        1.3.1 增强病原菌耐药性
        1.3.2 导致药物残留
        1.3.3 降低动物免疫力
        1.3.4 导致生态环境破坏
        1.3.5 破坏动物肠道内环境稳态
    2 抗生素替代品的研究进展
        2.1 益生菌制剂
        2.2 抗菌肽
        2.3 植物提取物
        2.4 酶制剂
        2.5 中草药复方
    3 中药复方添加剂的作用特点
        3.1 增强机体免疫性能
        3.2 提高动物生长性能
        3.3 改善动物肉品质和风味
        3.4 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稳态
        3.5 缓解肠道炎症反应
    4 研究意义与内容
        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4.2 主要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试验研究
    试验一 小建中加减复方和荆防败毒散对仔猪腹泻率、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结肠炎症反应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试验动物
        1.1.2 中药添加剂
        1.1.3 试验基础饲粮
        1.2 试验设计
        1.3 样品采集
        1.4 主要仪器设备
        1.5 表观消化率和肠道相关指标的测定
        1.5.1 腹泻指数评分与肠道pH测定
        1.5.2 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测定
        1.5.3 结肠中炎症相关基因的测定
        1.5.4 结肠中炎症通路蛋白检测
        1.6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药复方添加剂对腹泻和肠道pH的影响
        2.2 中药复方添加剂对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2.3 中药复方添加剂对结肠炎症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2.4 中药复方添加剂对结肠炎症信号通路的影响
        2.5 中药复方添加剂对结肠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3 讨论
        3.1 中药复方添加剂对仔猪腹泻和肠道pH的影响
        3.2 中药复方添加剂对仔猪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3.3 中药复方添加剂对仔猪肠道炎症的影响
        小结
    试验二 基于16S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中药复方添加剂对仔猪盲肠菌群的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与药材
        1.2 试验设计
        1.3 主要仪器设备
        1.4 16SrRNA测序
        1.4.1 基因组DNA的提取
        1.4.2 16SrRNA扩增及测序
        1.5 生物信息学分析
        1.5.1 原始数据处理
        1.5.2 划分OTU和鉴定物种分类地位
        1.5.3 Alpha多样性分析
        1.5.4 Beta多样性分析
        1.5.5 菌群的分类学组成和差异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原始数据统计
        2.2 Alpha多样性分析
        2.3 Beta多样性分析
        2.4 菌群分类学组成分析
        2.4.1 基于门水平进行分析
        2.4.2 基于属水平进行分析
        2.4.3 基于Metastats分析不同组间盲肠菌群差异性
        2.4.4 基于LEfSe分析不同组间盲肠菌群关键群落
        2.5 菌群代谢功能预测
        3 讨论
        3.1 中药复方添加剂对仔猪盲肠菌群多样性和组成成分的影响
        3.2 中药复方添加剂对仔猪盲肠菌群差异性的影响
        3.3 中药复方添加剂对仔猪盲肠菌群代谢功能的影响
        小结
第三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项目经历
    发表或已接受的学术论文

(10)一种新型中药微生态制剂的制备及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微生态制剂的研究进展
        1.1.1 微生态制剂的概念
        1.1.2 微生态制剂产生的背景
        1.1.3 微生态制剂的现状
    1.2 中药饲料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1.2.1 中药饲料添加剂的概述
        1.2.2 中药饲料添加剂的作用机理
        1.2.2.1 改善禽类产品中营养物质
        1.2.2.2 调节动物机体免疫力
        1.2.2.3 提高生长性能
        1.2.2.4 抗菌和抗病毒作用
    1.3 中药微生态制剂的研究进展
        1.3.1 中药微生态制剂的概念
        1.3.2 中药微生态制剂的发展
        1.3.3 中药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制
        1.3.3.1 益生菌提高中药生物利用度
        1.3.3.2 益生菌减轻中药毒副作用
        1.3.3.3 益生菌改善中药口感
        1.3.3.4 中药提供营养成分,促进益生菌增殖
        1.3.3.5 维持肠道菌群平衡
        1.3.3.6 生物夺氧
        1.3.3.7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1.3.4 中药微生态制剂在畜禽养殖业的应用
        1.3.4.1 改善饲料生物利用率
        1.3.4.2 提高动物的存活率
        1.3.4.3 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1.3.4.4 治疗动物的腹泻
        1.3.4.5 缓解应激性反应
    1.4 研究目的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中药
        2.1.2 微生物
        2.1.3 基础日粮
        2.1.4 实验动物
        2.1.5 仪器设备
        2.1.6 试剂及耗材
    2.2 实验方法
        2.2.1 植物乳杆菌分离、筛选及鉴定
        2.2.1.1 植物乳杆菌的分离和形态学观察
        2.2.1.2 革兰氏染色实验
        2.2.1.3 过氧化氢酶实验
        2.2.1.4 抑菌实验
        2.2.1.5 耐酸、耐高温及耐胆盐筛选
        2.2.1.6 生理生化性能鉴定及基因序列的检测
        2.2.1.7 菌株生长周期的监测
        2.2.2 中药的筛选
        2.2.2.1 中药的提取
        2.2.2.2 中药的抑菌实验
        2.2.3 中药微生态制剂的制备
        2.2.3.1 中药的发酵
        2.2.3.2 益生菌菌粉的制备
        2.2.3.3 中药与益生菌复配后的体外效果评价
        2.2.4 中药微生态制剂体内效果评价
        2.2.4.1 实验分组设计
        2.2.4.2 饲养管理
        2.2.4.3 生长性能指标的检测
        2.2.4.4 免疫器官指数
        2.2.4.5 血清生化指标的检测
        2.2.4.6 血清抗氧化指标的检测
        2.2.4.7 血清免疫细胞因子的检测
        2.2.4.8 黏膜抗体水平检测
        2.2.4.9 肠道形态检测
        2.2.4.10 肠道菌群检测
        2.2.5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第3章 实验结果及分析
    3.1 植物乳杆菌分离、筛选及鉴定结果
        3.1.1 形态学观察结果
        3.1.2 革兰氏染色实验结果
        3.1.3 过氧化氢酶实验结果
        3.1.4 细菌抑菌实验结果
        3.1.5 耐酸、耐高温及耐胆盐筛选结果
        3.1.6 生理生化性能鉴定及基因序列检测结果
        3.1.7 生长周期监测结果
    3.2 中药筛选结果
    3.3 菌粉冻干保护剂筛选结果
    3.4 中药微生态制剂体外效果评价结果
    3.5 中药微生态制剂体内效果评价结果
        3.5.1 生长性能指标
        3.5.2 免疫器官指数
        3.5.3 血清生化指标
        3.5.4 血清抗氧化指标
        3.5.5 血清免疫细胞因子指标
        3.5.6 黏膜抗体水平
        3.5.7 肠道形态
        3.5.8 肠道菌群
第4章 总结,讨论与后续工作展望
    4.1 总结
    4.2 讨论
    4.3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成果
致谢

四、几种生物制剂对仔猪腹泻的预防与治疗效果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复合益生菌制剂对母猪产床环境及其仔猪健康影响的研究[D]. 刘逸群.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2]复合益生菌制剂对奶牛泌乳性能和山羊肠道防御机能的影响[D]. 刘艳玲. 扬州大学, 2020(04)
  • [3]某农场猪流行性腹泻流行病学调查及综合性防治方法的试验[D]. 祭冬琴. 扬州大学, 2020(04)
  • [4]猪源抗猪腹泻重要病原体单链抗体及其保护作用研究[D]. 张凡庆.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5]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及其组合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生长、免疫及肠道菌群影响[D]. 高凯. 延边大学, 2020(05)
  • [6]酸汤微生态制剂对断奶仔猪应激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D]. 张滔滔. 贵州大学, 2020(03)
  • [7]仔猪腹泻的辨证论治及泰山磐石散饲喂母猪对仔猪腹泻的影响[D]. 刘智慧.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8]噬菌体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及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D]. 曾永娣. 江西农业大学, 2020
  • [9]复方中药添加剂影响仔猪肠道炎症、菌群结构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研究[D]. 陈建.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
  • [10]一种新型中药微生态制剂的制备及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D]. 高瑾. 湖北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几种生物制剂对仔猪腹泻的防治效果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