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血脑颗粒治疗紧张型头痛60例报告

养血脑颗粒治疗紧张型头痛60例报告

一、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紧张型头痛60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官玥玥,余鑫源,李陈渝,舒建中,陶文强,米秀娟,罗晓琼,连志云,赵玉华,唐军,廖星[1](2021)在《28种常用中成药治疗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研究证据图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该研究应用证据图系统检索与梳理中成药治疗紧张型头痛(TTH)的临床研究证据,了解该领域证据分布概况、证据基础以及质量。检索建库至2021年6月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0年版)、《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收录的28种治疗TTH中成药的中、英文文献,进行描述性分析,并结合表格、气泡图分析证据分布特征。共纳入129篇文献,包括126篇随机或非随机对照试验,3篇系统评价。对比分析28种中成药功能主治、药物组成、文献发表的研究占比、发表趋势、干预措施及结局指标特征。结果表明,28种中成药根据功效分为扶正、安神、祛瘀、理气、治风、开窍六大类,由128种中药组成。国内对中成药治疗TTH研究呈现增长趋势,但研究证据相对较少,中成药治疗TTH临床定位尚未明确,临床研究未突显中医优势。在结局指标方面,无规范统一的核心结局,缺乏中成药治疗TTH远期疗效证据。该研究首次探索性地应用证据图对28种治疗TTH的中成药特点及临床研究现状进行对比分析,可为未来TTH中医药防治方案优化研究的优先选题提供参考依据。

李兰[2](2021)在《解郁开窍止痛方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伴焦虑状态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观察解郁开窍止痛方,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伴焦虑状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该病的中医发病病机和辨证治疗方法,评价解郁开窍止痛方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以期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慢性紧张型头痛伴焦虑状态的患者62例,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黛力新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解郁开窍止痛方治疗,疗程均为30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头痛积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通过对两组疗效比较来评估解郁开窍止痛方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伴焦虑状态的临床疗效。结果1.本次试验共收集62例病例资料,治疗组共31例,脱落1例(失访),有效病例数30例;对照组共31例,脱落1例(退出),有效病例数30例。2.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头痛程度、中医证候评分、HAMA评分等方面的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3.对照组和治疗组在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头痛积分、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各项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头痛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解郁开窍止痛方联合黛力新,在改善慢性紧张型头痛方面,优于单纯使用黛力新。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达到96.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仅为53.34%,P<0.05,表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解郁开窍止痛方联合黛力新,在改善慢性紧张型头痛中医证候积分方面,优于单纯使用黛力新。两组HAMA评分疗效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达到9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仅为70%,p<0.05,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解郁开窍止痛方联合黛力新治疗,在改善患者焦虑状态方面,明显优于单纯使用黛力新。5.在治疗期间,暂时未发现有药物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结论1.解郁开窍止痛方具有疏肝解郁、祛瘀化痰的功效;2.解郁开窍止痛方联合黛力新片能明显降低头痛指数,有效缓解头痛,减轻焦虑,其疗效优于单纯使用黛力新;3.本次观察研究,解郁开窍止痛方在用药期间血常规、心电图及肝肾功能指标均在正常范围之内,安全性较好,且无不良反应。

易宝秀[3](2021)在《热敏灸联合针刺筋结点治疗紧张型头痛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平行的临床研究方法,以紧张型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热敏灸联合针刺疗法、单纯针刺疗法两种不同的刺激方式作用于筋结点观察患者头痛症状缓解情况及情绪改善情况,为优化临床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紧张型头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热敏灸联合针刺组、单纯针刺组,每组各30例,首先采用双手触诊法在患者头痛区域、与头痛区域相应的经筋循行部位及神经节段分布区等体表部位进行筋结点探查,探查出患者头部所有筋结点。单纯针刺组以探查的所有筋结点为施术部位,对所有筋结点进行针刺治疗,予以平补平泻手法,每次治疗留针30min。热敏灸联合针刺组在单纯针刺组的基础上,再选取热敏灸感最强的1-2个筋结点进行热敏悬灸,针刺留针30min,热敏灸操作45分钟。两组治疗每周连续治疗6天,中间休息1天,治疗4周。在治疗前,评估纳入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各观察指标(包括VAS评分、头痛积分、HAMA-14项、HAMD-24项)的得分情况,治疗结束后再对患者治疗后的上述各观察指标进行评分,根据治疗前后的评分变化来评估热敏灸联合针刺筋结点治疗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疗效。结果:1.纳入的60例病例,脱落3例,顺利完成临床试验的共57例,其中热敏灸联合针刺组脱落1例,单纯针刺组脱落2例。两组受试者的一般基线资料及治疗前的VAS评分、头痛积分、HAMA-14项、HAMD-24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筋结点分布:两组共探查到281个筋结点,平均每人出现4.93个。筋结点出现频次前十的部位依次是:率谷、太阳上1寸、曲鬓、悬颅、角孙、头维、脑空旁1寸、通天、玉枕、头临泣,主要分布在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在头部的循行区域或上述经脉循行的附近区域。3.VAS评分比较: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组内及组间与基线值相比均有所下降,差异均具有显着性意义(P<0.01),但热敏灸联合针刺组的评分下降幅度较单纯针刺组明显。4.头痛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头痛发作次数/月、头痛程度、持续时间、伴随症状评分组内及组间与基线值相比均减少,差异均具有显着性意义(P<0.01),其中头痛程度评分组内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P<0.01),组间比较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但热敏灸联合针刺组评分下降幅度较单纯针刺组明显。5.情绪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HAMA-14项、HAMD-24项评分组内及组间与基线值相比均有所降低,差异均具有显着性意义(P<0.01),但热敏灸联合针刺组评分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单纯针刺组。6.疗效评价:治疗结束后,热敏灸联合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3.1%,针刺组总有效率为7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安全性评价:60例患者中总共4例出现不良事件且均为轻度,总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67%。结论:1.热敏灸联合针刺在改善患者头痛、头痛发作次数/月、头痛程度、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方面优于单纯针刺。2.热敏灸联合针刺在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方面优于单纯针刺。

马海婷[4](2021)在《和解少阳法穴位贴敷配合天麻钩藤饮治疗肝阳上亢型头痛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研究目的:观察运用和解少阳法中药穴位贴敷配合天麻钩藤饮对肝阳上亢型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初探和解少阳法中药穴位贴敷在治疗肝阳上亢型头痛患者中是否发挥有重要作用;进一步对比此种方法对改善头痛患者负面心理情绪及生活质量情况是否具有独到作用;为头痛患者提供有效便捷的中医治疗方法并为中医内外合治方法提供临床依据,丰富头痛患者的中医治疗方案。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1例肝阳上亢型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1例予天麻钩藤饮加减口服加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仅予天麻钩藤饮加减口服。收集患者入组前相关信息,包括基本信息(年龄、性别、职业等),头痛情况、中医证候、用药等诊疗信息。在治疗期间均尽量避免使用具有镇痛作用的其他中药、中成药、西药、针灸等,若服用或治疗应详细记录。天麻钩藤饮每日1付,早晚冲服;通过和解少阳法拟定的中药穴位贴敷贴于患者两侧太阳穴及印堂处,每日1贴,持续2小时。其中1例患者因去往外地停止治疗而脱落。两组均治疗14天,并在治疗2周和停药2周时各观察一次头痛发作情况和头痛积分以及中医证候积分,在停药2周时测评一次患者SF-36量表、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等指标,将以上观察内容进行组内及组间比较,对比观察和解少阳法中药穴位贴敷疗法配合天麻钩藤饮加减对治疗肝阳上亢型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结果:基线资料:本研究最终纳入60例头痛患者,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发作诱因、职业分布、头痛发作情况、中医证候、负面心理情绪及生活质量情况等各项基线资料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头痛临床情况:治疗后,经统计学检验较治疗前,两组治疗对头痛临床症状均有显着改善(P<0.05);组间比较,经统计学检验,在减轻头痛强度、改善伴随症状及改善头痛综合情况方面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降低头痛频率和减少头痛持续时间方面两组表现相当;两组头痛临床疗效评定,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经秩和检验两组总有效率有差异性(P<0.05),因此试验组对头痛的临床效能优于对照组;停止治疗2周后随访两组头痛综合积分,经统计学检验,试验组在停药2周后对头痛的改善仍十分显着,甚至优于治疗后(P<0.01),对照组对头痛的改善作用相比治疗后虽无明显提高但可维持改善(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在停药2周后对头痛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经统计学检验,试验组对肝阳上亢证候的改善有显着疗效(P<0.05),对照组对改善眩晕耳鸣和心烦易怒中医证候效果不佳(P>0.05),对其余中医证候的改善有显着疗效(P<0.05);组间比较,经统计学检验,在改善头胀痛、心烦易怒、面红目赤等证候及中医总积分方面试验组疗效更明显(P<0.05),而在改善除以上外的其他中医证候方面两组治疗结果相当(P>0.05);两组中医证候疗效评定,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3%,经秩和检验,试验组对中医证候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停止治疗2周后随访观察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经统计学检验,两组在停药2周后对肝阳上亢证候的改善仍十分显着,均显着优于治疗后(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在停药2周后对肝阳上亢证候的疗效更为显着,并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负面情绪、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停药2周后对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通过SAS、SDS量表进行随访测评,经统计学检验,两组均较治疗前有显着性改善(P<0.05),组间对比,对改善患者焦虑抑郁,试验组较对照组疗效更为显着(P<0.05);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通过SF-36量表进行多维度评价,经统计学检验,试验组在SF-36量表八个维度的测评中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在VT、RP、BP这几个维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在PF、GH、SF、RE、MH这几个维度则无明显改善(P>0.05),并且在HT方面两组较治疗前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组间对比,经统计学检验,在RE、MH、BP、VT、SF这几个维度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其他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因此,天麻钩藤饮加减联合穴位贴敷和单一服用天麻钩藤饮加减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改善,但前者的改善更为全面,且效果更优于后者。研究结论:1.两组对改善头痛临床症状均有显着疗效,但在减轻头痛强度、改善伴随症状及改善头痛综合情况方面和解少阳法穴位贴敷配合天麻钩藤饮要明显优于单一口服天麻钩藤饮,并且前者的远期疗效较后者更为显着;2.和解少阳法穴位贴敷配合天麻钩藤饮对肝阳上亢证候的改善较为显着,在改善头胀痛、心烦易怒、面红目赤等证候及中医总积分方面明显优于单纯服用天麻钩藤饮,并且前者对肝阳上亢证候远期维持疗效更为显着;3.和解少阳法穴位贴敷配合天麻钩藤饮和单一服用天麻钩藤饮均可以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但前者疗效更为显着;4.和解少阳法穴位贴敷配合天麻钩藤饮较单一服用天麻钩藤饮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更为全面,疗效更为显着。

王凯[5](2020)在《紧张型头痛临床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紧张型头痛为临床常见病,本文结合现代医学对本病病因及发病机制、治疗方面的认识,从中医病因病机、证候分布、中医药治疗、不足与展望等方面对紧张型头痛进行综述,在中医药治疗方面,重点从中药汤剂、中成药、中西药联合应用、针灸推拿方面进行分述,指出当前对紧张型头痛的继承挖掘工作尚显不足,结合现代药理研究探寻有效治疗方药为提高临床疗效的重要途径。

赵秋耘[6](2020)在《原发性头痛中医证型与焦虑抑郁情绪障碍及睡眠障碍的相关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探讨不同证型的原发性头痛与类型之间的相关性。(2)探讨不同证型的原发性头痛与情绪障碍、睡眠障碍之间的相关性。(3)探讨不同类型的原发性头痛与情绪障碍、睡眠障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与对象:对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科门诊等符合原发性头痛诊断及排除标准的病例采用头痛影响测评量表-6(headache impact test-6,HIT-6)、William W.K.Zung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阿森斯失眠量表(Athens Insomnia Scale,AIS)进行问卷调查,有效问卷168份。所有数据输入Excel中,采用SPSS25.0来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正态分布且方差齐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方差不齐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R×C,采用基本卡方或Fisher精确检验;等级资料采用例数、百分比表示,采用秩和检验。相关性研究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统计方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在168例原发性头痛患者中,男性为53例,女性为115例;最小年龄为16岁,最大年龄为85岁,平均年龄为49.9±16.4岁。头痛类型中人数排序为紧张型头痛>偏头痛>其他原发性头痛>三叉神经自主神经性头痛。偏头痛中有家族史>无家族史。SAS总分从大到小为:偏头痛>紧张型头痛>其他原发性头痛>三叉神经自主神经性头痛;SDS总分从大到小为紧张型头痛>偏头痛>其他原发性头痛>三叉神经自主神经性头痛。AIS总分排序为:偏头痛>其他原发性头痛>紧张型头痛>三叉神经自主神经性头痛。2.中医证型人数排序为:痰浊上扰证>肝阳上亢证>气血亏虚证>瘀阻脑络证>肝肾阴虚证。SAS总分按照在各个证型中大小的排序为:肝肾阴虚证>肝阳上亢证>气血亏虚证>瘀阻脑络证>痰浊上扰证;SDS总分按照在各个证型中大小的排序为:肝肾阴虚证>气血亏虚证>瘀阻脑络证>痰浊上扰证>肝阳上亢证。AIS总分在中医证型中的排序为气血亏虚证>肝肾阴虚证>瘀阻脑络证>痰浊上扰证>肝阳上亢证。3.情绪障碍人数排序为:焦虑抑郁共病>无焦虑抑郁>单纯抑郁>单纯焦虑。AIS总分排序为:焦虑抑郁共病>单纯抑郁>无焦虑抑郁>单纯焦虑。HIT总分排序:焦虑抑郁共病>单纯抑郁>无焦虑抑郁>单纯焦虑。HIT总分排序为:失眠>正常>可疑失眠。4.偏头痛与肝阳上亢证显着正相关,与痰浊上扰证显着负相关;紧张型头痛与痰浊上扰证显着正相关,与肝阳上亢证显着负相关;其他原发性头痛与瘀阻脑络证显着正相关。肝阳上亢证与单纯焦虑显着正相关,与单纯抑郁显着负相关;肝肾阴虚证与焦虑抑郁共病显着正相关。紧张型头痛与睡眠正常显着负相关。气血亏虚证与AIS总分显着正相关。无焦虑抑郁与AIS总分显着负相关,焦虑抑郁共病与AIS总分显着正相关。结论:1.原发性头痛中偏头痛与紧张型头痛最常见,偏头痛有家族遗传倾向;原发性头痛中女性患病率大于男性,且女性平均年龄大于男性。2.偏头痛多为肝阳上亢证,紧张型头痛多为痰浊上扰证,其他原发性头痛多为瘀阻脑络证;偏头痛与焦虑关系密切,紧张型头痛与抑郁关系密切;紧张型头痛更容易发生失眠。3.肝阳上亢证头痛更容易合病焦虑,肝肾阴虚证与焦虑抑郁共病更常见;气血亏虚证、肝肾阴虚证、瘀阻脑络证更容易出现失眠的情况。4.焦虑抑郁共病可能会加重头痛的影响程度;焦虑抑郁会加重失眠。

刘蕾蕾[7](2020)在《调气通络针刺法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肝郁气滞型)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调气通络针刺法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肝郁气滞型)的临床疗效,以期为慢性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研究和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和方法。方法本实验纳入病例均来源于2019年3月-12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病针灸科门诊,共收集符合西医慢性紧张型头痛诊断标准及中医头痛病诊断标准及辩证为肝郁气滞证的患者64例,通过SPSS21.0统计软件生成随机数字表,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患者。针刺组采用调气通络针刺法进行治疗,取颈夹脊2-4、风池、内关、公孙、列缺、照海、外关、足临泣、申脉、后溪。每日治疗一次,5天为一个疗程。对照组:口服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两组患者疗程均为4周,治疗期间头痛症状难以忍受者可口服洛索洛芬钠片止痛。两组患者分别选取治疗前、治疗后以及随访1个月的最后一周,记录其头痛积分、中医证候评分、HAMD评分、止痛药暴露情况评分等指标。并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疗效评价采用尼莫地平法公式: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将其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4个等级。结果1基线资料分析:对照组脱落2例(1男1女),因患者失联和服用药物中断而脱落,实际完成30例,治疗组无脱落及剔除病例,实际完成32例。治疗前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及观察指标(头痛积分、中医证候评分、HAMD评分、止痛药暴露情况评分)进行比较,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头痛积分分析,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随访时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两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3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分析,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随访时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两组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4两组患者HAMD评分分析,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随访时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后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5两组患者止痛药暴露情况评分分析,组内比较:治疗组治疗后、随访时止痛药暴露情况评分较治疗前降低,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止痛药暴露情况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后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6疗效统计结果显示,针对头痛积分疗效分析,治疗组患者32例,痊愈0例,显效15例(46.88%),有效例13(40.63%),无效4例(12.5%),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患者30例,痊愈0例,显效5例(16.67%),有效19例(63.33%),无效6例(20%),总有效率80%;针对中医证候疗效分析,治疗组32例患者中,痊愈0例,显效4例(12.5%),有效25例(78.13%),无效3例(9.38%),总有效率90.64%;对照组30例患者中,痊愈0例,显效0例,有效23例(76.67%),无效7例(23.33%),总有效率76.67%;比较两组疗效,经等级Ridi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显着性,提示治疗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1调气通络针刺法与口服西药对于慢性紧张型头痛(肝郁气滞型)的治疗均有效。2调气通络针刺法在减轻患者头痛程度、降低头痛发作频率、缩短头痛持续时间,改善患者抑郁状态,减少止痛药服用剂量方面优于西药对照组,并具有长期维持效果,可作为慢性紧张型头痛预防及发作期的有效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唐英超[8](2020)在《养血清脑颗粒防治血虚肝亢型前庭性偏头痛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血虚肝亢型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以及对CGRP和ET-1影响,为本病的防治提出新方法、新思路。方法病例来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院)神经内科门诊辨证血虚肝亢型的前庭性偏头痛患者,采用随机、对照、单盲以及非劣效检验科研设计方法,将受试者照按1:1比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给予养血清脑颗粒(口服,每次1袋每天三次)和对照组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每晚一次,睡前服(65岁以下每晚服用10mg,65岁以上者每晚服用5mg)),总疗程4周,治疗前后监测视觉模拟评分(VAS)、眩晕程度分级标准、中医证候疗效评分、眩晕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偏头痛疗效评分、偏头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CGRP和ET-1含量变化差异;12周末随访视觉模拟评分(VAS)、眩晕程度分级、中医证候疗效评分、眩晕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偏头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以了解其远期疗效。结果1疗效(1)组内比较:两组在治疗后眩晕程度分级标准、视觉模拟评分(VAS)、眩晕持续时间及发作次数、中医证候疗效评分、偏头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均值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组间比较:两组间在治疗后(4周末)在眩晕程度分级标准、视觉模拟评分(VAS)、眩晕持续时间及发作次数、中医证候疗效评分、偏头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症候疗效评分有效率:治疗组总有效率在89%,对照组总有效率在84%,经过秩和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偏头痛疗效前后减分有效率:治疗组总有效率在84%,对照组总有效率在82%,经过秩和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神经肽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内皮素(ET-1)含量变化分析两组治疗后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内皮素(ET-1)含量变化与治疗前均值比较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在治疗后(4周末)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内皮素(ET-1)含量变化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安全性两组间经治疗前后呼吸、心率、体温、血压、血常规、肝肾功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经秩和检验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随访情况(1)两组治疗前(0周)与随访(12周末)比较:两组在随访(12周末)后眩晕程度分级、视觉模拟评分(VAS)、眩晕持续时间及发作次数、中医证候疗效评分、偏头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与治疗前(0周)均值比较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间随访(12周末)后比较:两组间随访(12周末)后在眩晕程度分级、视觉模拟评分(VAS)、眩晕持续时间及发作次数、中医证候疗效评分,偏头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前庭性偏头痛在眩晕治疗前CGRP及ET-1水平升高,经治疗后发作间隙期下降,符合偏头痛的特征,提示前庭性偏头痛是偏头痛的一个亚型。(2)养血清脑颗粒能够有效改善血虚肝亢型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的症状,且减少远期复发。(3)养血清脑颗粒能够调节血虚肝亢型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的CGRP及ET-1在血液中的动态平衡。(4)养血清颗粒对血虚肝亢型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疗效不差于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养血清脑颗粒安全性较好。

莫毅[9](2019)在《头痛舒缓颗粒治疗肝气郁结型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头痛舒缓颗粒对肝气郁结型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利用随机、对照的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就诊于本院脑病科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紧张型头痛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单纯西药(盐酸阿米替林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头痛舒缓颗粒;两组患者均连续服药4周,计为一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紧张型头痛积分、中医症候量表积分及安全性指标的变化情况,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紧张型头痛疗效: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2)紧张型头痛积分:治疗4周后,治疗组紧张型头痛积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3)中医症候疗效: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66%,两组疗效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4)中医症候积分:治疗4周后,治疗组中医症候积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有显着性差异(P<0.05);(5)安全性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指标均无明显异常,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头痛舒缓颗粒治疗肝气郁结型紧张型头痛疗效显着,可以明显改善中医症候,并能显着减轻患者的头痛强度、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张忠胜,刘双凤[10](2017)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紧张型头痛系统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系统评价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紧张型头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万方等数据库,纳入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紧张型头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两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评价质量、提取资料,采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RCT,包括77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养血清脑颗粒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7.08,95%CI(4.77,10.51),P<0.00001]。养血清脑颗粒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OR=0.62,95%CI(0.32,1.22),P=0.17]。结论现有研究表明,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紧张型头痛有效,且安全性较好。但由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的文献数量有限、质量较低,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二、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紧张型头痛60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紧张型头痛60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28种常用中成药治疗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研究证据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来源
    1.2 检索策略
    1.3 纳入、排除标准
    1.4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
    1.5 数据分析与展示
2 结果
    2.1 中成药的分类、基本信息
    2.2 中成药的药物组成
    2.3 纳入文献
    2.4 文献占比
    2.5 文献发表趋势
    2.6 干预措施
    2.7 结局指标
3 讨论
    3.1 临床定位尚未明确
    3.2 使用中成药治疗TTH有待规范
    3.3 结局指标评价标准不统一
    3.4 未突出中医优势
    3.5 不足与展望

(2)解郁开窍止痛方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伴焦虑状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简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诊断标准
        1.2.2.1 病名诊断标准
        1.2.2.2 症候诊断标准
        1.3 病例纳入标准
        1.4 病例排除标准
        1.5 病例脱落及剔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随机分组
        2.2 治疗方案
        2.3 观测指标及方法
        2.3.1 一般项目评价
        2.3.2 安全性观测
        2.3.3 疗效指标观测
        2.3.3.1 慢性紧张型头痛积分
        2.3.3.2 中医证候积分标准
        2.3.3.3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
        2.4 疗效评定标准
        2.4.1 疗效评定方法
        2.4.2 头痛症状疗效判定标准
        2.4.3 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标准
        2.4.4 HAMA评分疗效评定
        2.5 安全性评定标准
    3 统计学处理
    4 研究结果
        4.1 病例完成情况
        4.2 研究结果数据分析
        4.2.1 性别比较
        4.2.2 年龄比较
        4.2.3 病程比较
        4.2.4 头痛积分比较
        4.2.5 头痛疗效比较
        4.2.6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4.2.7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4.2.8 HAMA积分比较
        4.2.9 HAMA疗效比较
        4.3 安全性分析
        4.3.1 不良反应
        4.3.2 心电图检查
        4.3.3 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
讨论
    1 中医对慢性紧张型头痛发病的认识
    2 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
    3 导师立法思想
        3.1 情志失调是本病的致病因素
        3.2 肝失疏泄、肝郁气滞是本病的发病病机
        3.3 痰瘀阻络是该病的基本病理变化
    4 方药分析
        4.1 方义分析
        4.2 用药特点
        4.3 中药功效及药理分析
    5 结果分析
结语
    1 结论
    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综述 慢性紧张型头痛的中医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二 附表
致谢

(3)热敏灸联合针刺筋结点治疗紧张型头痛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引言
文献综述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估算及分组方法
    2.2 治疗前准备
    2.3 治疗方法
    2.4 针灸预防及异常情况处理
    2.5 观察指标
    2.6 统计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病例剔除与脱落情况
    3.2 筋结点分布规律
    3.3 一般基线资料比较
    3.4 观察指标比较
    3.5 临床疗效比较
    3.6 不良事件分析
4 讨论
    4.1 现代医学对紧张型头痛的认识
    4.2 中医学对紧张型头痛的认识
    4.3 立题依据
    4.4 研究结果分析
    4.5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4)和解少阳法穴位贴敷配合天麻钩藤饮治疗肝阳上亢型头痛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原发性头痛的西医学研究概况
        1. 原发性头痛的流行病学及分类
        2. 原发性头痛的病因
        3. 原发性头痛的发病机制
        4. 原发性头痛的慢性化
        5. 原发性头痛与焦虑抑郁共病
        6. 原发性头痛的治疗
        7.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头痛的中医学研究概况
        1. 古代医家对内伤头痛病因病机的探讨
        2. 现代医家对内伤头痛病因病机的探讨
        3. 内伤头痛的辨证分型与肝阳上亢型头痛
        4. 内伤头痛的中医治疗
        5. 针对病机的内外合治方法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受试者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筛选标准
    2. 研究内容及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3 治疗方案
        2.4 注意事项
        2.5 临床观测指标
        2.6 疗效评定标准
        2.7 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3.2 疗效观察
        3.3 随访观察
        3.4 安全性指标及不良事件
    4. 讨论
        4.1 结果分析
        4.2 中药方的选用
        4.3 原发性头痛与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相关性
        4.4 和解少阳法穴位贴敷的运用
结语
    1. 结论
    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紧张型头痛临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现代医学研究现状
    1.1 病因与发病机制
    1.2 治疗进展
2 中医研究现状
    2.1 病因病机
    2.2 证候分布
    2.3 中医药治疗
        2.3.1 中药汤剂
        2.3.2 中成药
        2.3.3 中西药联合应用
        2.3.4 针灸推拿治疗
3 不足及展望

(6)原发性头痛中医证型与焦虑抑郁情绪障碍及睡眠障碍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原发性头痛中医证型与情绪、睡眠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资料与方法
    研究结果
        1 一般情况
        2 原发性头痛类型的分布情况
        3 原发性头痛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4 焦虑抑郁情况分布
        5 睡眠障碍的分布
        6 相关性研究
讨论
    1 资料结果分析
    2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中西医对于原发性头痛与情绪及睡眠障碍的认识
    1 对于原发性头痛的认识
    2 中西医对头痛与情绪及睡眠障碍的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调气通络针刺法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肝郁气滞型)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观察方法
    4 数据录入
    5 统计学处理
    6 研究结果
讨论
    1 西学对本病的认识
    2 中医对本病的认识
    3 调气通络针刺法
    4 研究结果分析
    5 调气通络针刺法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的可能机制
    6 安全性评价
    7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中医药治疗紧张型头痛的研究进展
    1 西医对本病的认识
    2 中医对本病的认识
    3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养血清脑颗粒防治血虚肝亢型前庭性偏头痛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引言
临床研究
    1.研究目的
    2.临床资料
        2.1 样本量计算
        2.2 非劣效性检验置信区间算法
        2.3 病例资料
    3.受试者选择
        3.1 诊断标准
        3.2 纳入标准
        3.3 排除标准
        3.4 中止实验标准
        3.5 受试者脱落、剔除标准
        3.6 相关量表评分
        3.7 伦理及知情同意
    4.研究方法
        4.1 实验方法及分组
        4.2 实验用药
        4.3 实验疗程
        4.4 观察指标
        4.5 安全性指标
        4.6 观察时间节点
        4.7 随访情况
        4.8 .统计分析
    5 结果分析
        5.1 可行性分析
        5.2 疗效分析
        5.3 安全性分析
        5.4 随访分析
讨论
    1.传统中医学对前庭性偏头痛研究
        1.1 前庭性偏头痛病名渊源
        1.2 前庭性偏头痛病因病机
        1.3 血虚肝亢型为前庭性偏头痛眩晕症状发病的关键症候之一
        1.4 前庭性偏头痛中医辨证论治及中药诊疗
    2.现代西医学对前庭性偏头痛研究
        2.1 前庭性偏头痛流行病学
        2.2 前庭性偏头痛发病机制
        2.3 对照组盐酸氟桂利嗪胶囊防治前庭性偏头痛理论依据
        2.4 前庭性偏头痛治疗
        2.5 前庭性偏头痛与CGRP、ET-1 关系
    3.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血虚肝亢型前庭性偏头痛理论依据
        3.1 养血清脑颗粒组方法则
        3.2 养血清脑颗粒配伍特点
    4.养血清脑颗粒在头痛头晕(眩晕)中的作用
        4.1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各种头痛
        4.2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各种头晕和眩晕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前庭性偏头痛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1 眩晕中医证候评分量表《中药新药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附件2 眩晕程度分级标准
    附件3 视觉模拟评分表(VAS)
    附件4 偏头痛疗效评分量表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9)头痛舒缓颗粒治疗肝气郁结型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1 中医文献回顾
        1.1 中医学对头痛的研究
        1.1.1 对头痛病名的研究
        1.1.2 头痛病因病机的研究
        1.1.3 头痛的辩证分型
        1.1.4 头痛的中医治疗
    2 现代医学对TTH的认识
        2.1 TTH的概念
        2.2 流行病学研究
        2.3 病因与发病机制
        2.3.1 周围性疼痛机制
        2.3.2 中枢性疼痛机制
        2.3.3 精神心理因素
        2.3.4 其他因素
        2.4 TTH的治疗
        2.4.1 预防性药物治疗
        2.4.2 急性期药物治疗
        2.4.3 非药物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选择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诊断标准
        1.2.3 纳入标准
        1.2.4 排除标准
        1.2.5 剔除及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2.3.1 一般资料评价
        2.3.2 疗效评定指标
        2.3.3 安全性观测
        2.4 量化评分标准
        2.4.1 TTH积分
        2.4.2 中医症候积分
        2.5 疗效分级标准
        2.5.1 西医疗效分级
        2.5.2 中医症候疗效分级
        2.6 安全性评定标准
    3 统计学处理
    4 结果
        4.1 一般资料结果
        4.1.1 病例完成情况
        4.1.2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4.2 治疗后结果
        4.2.1 两组患者紧张型头痛积分比较
        4.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4.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4.2.4 两组中医症候疗效比较
        4.3 安全性观察
    5 讨论
        5.1 导师对“肝气郁结”与TTH关系的认识
        5.2 导师立方思想
        5.3 头痛舒缓颗粒方药分析
        5.4 临床疗效分析
        5.4.1 头痛舒缓颗粒对中医证候方面的影响
        5.4.2 头痛舒缓颗粒对TTH临床疗效的影响
    6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10)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紧张型头痛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1资料来源
    2检索策略
    3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3.1纳入标准
        3.2排除标准
    4文献筛选、资料提取与质量评价
    5统计学方法
结果
    1文献检索结果
    2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与质量评价
    3 Meta分析结果
        3.1疗效评价
        3.2安全性分析
        3.3发表性偏倚分析
讨论

四、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紧张型头痛60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28种常用中成药治疗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研究证据图分析[J]. 官玥玥,余鑫源,李陈渝,舒建中,陶文强,米秀娟,罗晓琼,连志云,赵玉华,唐军,廖星. 中国中药杂志, 2021(24)
  • [2]解郁开窍止痛方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伴焦虑状态的临床观察[D]. 李兰.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热敏灸联合针刺筋结点治疗紧张型头痛的临床观察[D]. 易宝秀.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和解少阳法穴位贴敷配合天麻钩藤饮治疗肝阳上亢型头痛的临床观察[D]. 马海婷.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5]紧张型头痛临床研究进展[J]. 王凯. 光明中医, 2020(16)
  • [6]原发性头痛中医证型与焦虑抑郁情绪障碍及睡眠障碍的相关性分析[D]. 赵秋耘.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7]调气通络针刺法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肝郁气滞型)的临床观察[D]. 刘蕾蕾.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8]养血清脑颗粒防治血虚肝亢型前庭性偏头痛临床疗效观察[D]. 唐英超.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9]头痛舒缓颗粒治疗肝气郁结型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D]. 莫毅.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10]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紧张型头痛系统评价[J]. 张忠胜,刘双凤.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7(09)

标签:;  ;  ;  ;  ;  

养血脑颗粒治疗紧张型头痛60例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