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经济的发展非常

中国互联网经济的发展非常

一、中国网络经济的发展极(论文文献综述)

马信辉[1](2021)在《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竞争力研究 ——中国东部沿海7省份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载体,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运行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力量,与区域经济社会存在长期的联动融合发展现象,与此同时,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构成,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直接承担着构建区域高质量、高效率、高频次要素流动环境的职能。因此,客观评价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竞争力,把握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水平与发展趋势,提出有效的提升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竞争力的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从经济学、管理学、交通工程学的视角出发,以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竞争力为研究对象,运用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理论、国家竞争优势、比较优势理论的原理与模型,探索研究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竞争力的基本概念、构成要素,进而构建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分析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竞争力的区域差异、协调发展程度,提出促进不同类型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竞争力的对策建议。对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竞争力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提出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竞争力的基本构成要素:发展基础、发展表现、发展潜力;在概念界定及要素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竞争力3维度9领域34项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分别获得指标主客观权重,使用最小信息熵法计算指标主客观组合权重,得出我国东部沿海7省份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竞争力排名。通过聚类分析,将7省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按照竞争力强弱程度分为3类:创新导向发展阶段区域、转型发展阶段区域、要素导向发展阶段区域,通过内外部协调性分析,得出了不同省份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竞争力内部要素间、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协调关系的基本差异与不同类型。最后,根据聚类分析与内外部协调性分析结果,结合我国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发展要求与趋势,分别就3类地区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竞争力的提升给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常玉栋[2](2020)在《信贷减贫及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贫困和农村低收入人群在我国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城乡收入差距大,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严峻。在制约广大农村地区发展和农户收入增长的因素中,信贷资金投入是一项重要的资源因素。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农户金融需求被满足程度较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关注金融扶贫,信贷减贫的发展经验值得进行总结,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不断地调整和完善。信贷资源对农户收入是否带来影响,影响程度为多大,主要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在地域、环境等有较大差别的不同农村地区,其信贷资源的投入差别和发展趋势如何,是需要进一步分析和讨论的问题。本文以农村金融发展理论、贫困与反贫困理论、要素分配理论、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信贷配给理论等作为理论基础,对国内外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农户信用、农村金融与农户收入的关系、农村金融支持产业扶贫等进行了文献回顾。通过分析美国、韩国、孟加拉等国家的农村金融发展及促进农户增收方面的经验,发现发达国家更多关注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与合作社、农户的紧密联系,强调政策性金融作用和农村合作金融体系,推进合作社专业化并带动区域产业发展;发展中国家更多关注的是贫困群体,以提高贫困农户的自身发展能力为目标,从而提升金融支持农户的自我“造血”能力。这些经验给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带来的启示是,农村金融发展既要推动农村产业化发展水平,也需要关注贫困农户的各种金融需求,注重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本文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于信贷支持农户减贫的减贫效应进行详细的分析。在宏观层面,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对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对农户收入差异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在微观层面,基于中国社会科学院2016年百村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户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于影响农户收入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进行了量化的分析。在宏微观分析做出了分析判断后,结合地区发展实际案例,对分析结果进行验证和评价,从而更加准确的剖析信贷影响农户收入增长问题。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以下的主要结论:第一,在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信贷的减贫上,扶贫贴息贷款的商业化运作方式难以使贫困农户获得贴息贷款的支持,小额信贷的广泛普及扩大了信贷在贫困农户中的覆盖范围,非正规金融在农村仍发挥。信贷资金的使用有偏向于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的特点,信贷资金在农村的供给和需求存在规模、结构上的双重不均衡,农村仍存在资金外流的现象。信贷资金不能在农村地区找到有效的投向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正规金融在农村地区仍存在功能缺位。非正规金融是正规金融的重要补充,但对极度贫困农户的金融支持仍有许多不足。第二,信贷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关联程度低。信贷本身对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无法单独发挥作用,需要在与农户特征、地区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相结合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升农村地区教育水平和保障农户身体健康是实现农户脱贫的重要因素。信贷对农业产业链条优化升级与创新的支持不足。第三,在信贷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上,农户借款选择正规金融还是非正规金融并不关键,非贫困农户易于从正规金融获得贷款支持,贫困农户更易于从非正规金融获得贷款。贷款金额大小与农户能否脱贫关联度不高,而贷款用途和借款经历对于农户增收影响显着。农户借款用途用于生产的,对于农户增收的正向效应显着。农户对于贷款便利性的要求不高。农村地区工资性收入对于非农业经营收入有一定的替代效应,但工资性收入的增加可以有效抵消非农业经营收入的减少。这对信贷支持产业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提供实证支撑。第四,信贷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的减贫的效果显着。信贷支持农业产业化扶贫成功实践在于由地方政府主导、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结合本地资源优势,按照市场经济逻辑发展农业产业。细化产业链条分工,让专业人干专业事,做好基层干部的激励引导,用好用活支持三农发展的金融政策。在分析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厘清信贷与政府的边界。加大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扩大农村正规金融规模,规范发展农村非正规金融。通过政府信用和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和背书,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与农户形成有效的利益联合体,形成发展合力共同推动农村特色产业发展,从而弥补信贷资金单独发挥作用支持农村发展的诸多不足。政府政策的制定应关注改善产业发展相关的经济和制度环境,给市场稳定的预期,减少政府意志的补贴激励。第二,加强信贷对农业产业的支持深度。强化金融对农业产业的理解程度,重视对产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信息流、资金流的收集和数字化,建设基于完整产业链数字信息的供应链系统。建立和完善农村信用评价系统,通过互联网技术赋能农业产业链,为金融在农业产业中的应用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加强科技创新对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支持。第三,加强农村组织与配套设施对信贷的支持。政府进行积极引导,强化农村合作社的功能与作用,逐步拓展以农村合作社为基础的产业发展闭环。金融机构要加强金融知识普及,与农户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提高农户对金融机构的信任度。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相关制度与配套措施,保障金融机构处置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权益。第四,以市场化为基础强化信贷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支持。大力扶持贴合市场发展规律的农业龙头企业,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创新政府、农户、农业企业、合作社、金融机构的利益联结机制,强化农户贷款与龙头企业的利益绑定,使信贷与农业生产经营周期匹配,提升贷款的支农效率。注重农产品的品牌打造,优化产品体验,加强龙头企业在农产品品牌打造中发挥的作用,政府给予政策支持和信贷倾斜。

蒋宁静[3](2019)在《高速公路点-轴型系统下的产业园区选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高速公路沿线经济带这一概念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有了雏形。当时我国的交通运输系统处于落后状态,“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正是对高速公路带动经济发展的朴素表达。现如今,中国的高速公路总里程已跃居第一,高速公路对沿线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不容小觑,公路也成为部分企业选址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首先通过研究国内外高速公路的发展以及高速公路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提出在达到一定的高速公路路网条件下,基于点轴理论的高速公路点-轴型系统是高速公路带动相关区域发展的基本模式。通过查阅点轴理论以及其他相关的国内外地理经济学资料,阐述高速公路点-轴型系统的构成,其中包括“点”的界定与等级划分、“轴”的界定与影响范围以及发展轴的结构。接下来通过可达性与地租竞价两方面的分析,研究高速公路点-轴型系统产生的效应。在为产业园区构建选址决策模型时,选择反映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评价指标,评价指标主要反映交通运输方面的影响因素。基于模糊集理论以及证据推理理论建立决策模型的计算过程,进行备选选址的综合排序。选址的基本过程是在高速公路点-轴型系统影响范围内,根据原则选择备选选址,将搜集的数据输入决策模型,计算得到最终综合排序。以SY市为背景进行实例应用,分析其高速公路点-轴型系统的现状,通过决策模型对备选选址进行综合排序,最后根据结果进行决策。本文围绕高速公路构建点-轴型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不完全信息环境下的特定类型产业园区选址决策模型,为依赖于公路交通运输的产业园区确定合适的位置,促进产业园区与区域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许强[4](2019)在《成都市特色小镇发展现状与提升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2015年6月,浙江省第一批特色小镇正式公布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全国各地的特色小镇如雨后春笋般开始建设。2016年7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住建部联合颁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将特色小镇作为加快区域新发展、释放内需动力的战略选择,并提出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特色鲜明的小镇。同时《四川省“十三五”特色小城镇发展规划》中提出在2016年—2020年,要大力培育200个左右类型多样、充满活力、富有魅力的特色小城镇。成都市作为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市共有286个镇,常住人口1604.5万人,并且自然环境优美、区位优势明显,有着良好的绿色本底和丰富的人文传统,具有打造美丽宜居、各具特色的小城镇的基础条件。然而与我国最早建设特色小镇的杭州市相比,成都市特色小镇建设还存在一定差距与不足,因此重新审视成都市特色小镇建设现状,从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与问题,对目前成都市特色小镇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和实地调研法收集了成都市与杭州市特色小镇的相关资料,从特色小镇的概念、类型、功能出发,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区位理论、发展极理论为依据,分析成都市与杭州市特色小镇的发展现状。根据浙江省提出的特色小镇建设应以产业、功能、形态、机制四个方面为主体,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出成都市特色小镇在发展中目前所遇到的基建、资金、产业、人才等问题,并针对现在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即要创新制度供给、完善相关体制机制,科学规划小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升级融资方式、实现多种渠道融资,整合资源要素、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强化科技支撑、实施人才兴镇战略。

杭州市人民政府[5](2018)在《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杭州市之江文化产业带建设推进计划(2018—2022年)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杭政函[2018]102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杭州市之江文化产业带建设推进计划(2018—2022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2018年11月20日杭州市之江文化产业带建设推进计划(2018—2022年)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加快推进之江文化产业带建设,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之江文化产业带建设规划的通知》(浙政发[2018]27号)要求,特制定本推进计划。

黄磊[6](2019)在《税收政策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有了较为快速的发展,该行业的发展壮大对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有着积极的意义,在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农业现代化的支撑力量和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1]。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促使农业产业链条延长,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并提高农民收入,促进该行业成长,是平衡农产品产能过剩,减少农业产后损失,提高农产品综合利用率的有效途径。初期投资少、产品周期短、投资回报快是农产品加工业的价值属性,这决定其在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初、中期应被优先发展。我国高度重视农产品加工业的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和加快成长,但该行业在发展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低、农产品加工转化率特别是精深加工转化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较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该行业存在库存压力较大,副产物综合利用不高,企业资金缺口、人才缺口较大,进口农产品冲击国内市场等一系列问题。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各项激励经济的政策当中,税收政策无疑是影响其发展的最直接动因之一。税收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一种重要经济手段,在协调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基础产业建设等方面起到了有效的政策引导作用,任何产业发展与税收政策均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针对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需要,加快研究制定促进该行业发展的税收新政策,为农产品加工业的税收政策进行量体裁衣,是支持这个行业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当前,我国尚无系统地制定针对农产品加工业的税收政策,相关税收政策仅松散的限于部门规章和部分行政法规,且以减税惠税为主,税收的管控引领作用弱化。本文重点从税收政策对农产品加工业的影响角度入手,在详细梳理我国目前支持农产品加工业政策发展历程和深入分析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找到税收、农产品加工业的相互关系,并测算农产品加工业财务指标的变化对其行业发展的影响以及税收通过对财务指标的作用进而影响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效应程度,分税种分行业讨论税收对行业收入的作用,同时通过借鉴国外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先进经验,设计税收政策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促进机制,从而提出实现农产品加工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对策与建议。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第一,对农产品加工业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分析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税收影响行业发展的效应和税收影响行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理等相关理论基础,为通过制定税收政策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对支持该行业发展的税收政策演变过程进行分析,以时间为线索,根据政策出台的历史背景将政策支持的进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初始阶段、转型阶段、成熟阶段、完善阶段,每个阶段从国家宏观政策和具体税收政策两个维度进行梳理和特点总结,再着重分税种整理、评价现行促进农业、农产品加工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之后深入考察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时空特征,从总体发展、区域发展和子行业发展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对农产品行业总体现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性分析,通过计算区位熵来比较各子行业在我国七大区域的发展差异,通过计算各子行业的空间基尼系数来分析各行业的结构特征,从而掌握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趋势,为下文的进一步数理分析奠定了基础。第二,从宏观层面上研究了农产品加工业、税收、农业和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发现这四个变量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运用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析方法,具体观察四个变量的作用模式、影响效果,发现税收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变化的贡献程度在是呈逐步上升的趋势,减税政策在短期内会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但长期来看会抑制该行业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与农业的发展存在一定的替代效应;从微观层面上研究了税收、总资产贡献率、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与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关系,运用面板数据构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模型。测算出这几个因素对农产品加工业各行业的影响程度,并研究税收对财务指标的作用效果和税收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效应,找到了税收促进农产品加工各行业的传导模式;从微观层面上分税种、分行业研究了具体税种作用于不同农产品加工子行业的效应,从总量和增速两个角度分析了各行业的税收特性,用计算出的各行业税负来衡量各行业的实际纳税水平,通过比较各行业的各税种税负找到该行业的生产行为特点。应用回归分析的方法,计算各税种税负与子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的相关系数和显着性,找到了各税种税收与行业发展的内在关系,为提出对各行业有针对性的税收政策建议提供依据。第三,研究部分发达国家在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方面的措施,通过对这些国家国情及农产品加工业实际情况的综合分析,了解国外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情况,借鉴这些国家的有效举措。对我国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税收政策进行优化设计和提出对策建议,通过之前实证分析的结果,建立税收政策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影响机制,对影响农产品加工业的税制税种提出改良建议,最后提出完善农产品加工业税收政策的对策建议和确保政策有效执行的税收征管保障措施。

郭细根[7](2017)在《多维空间视角下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与治理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化、工业化、分权化、信息化、城镇化发展城市区域化与区域城市化趋势更加明显,城市群在世界各地不断涌现。为顺应城市化发展规律中国新型城镇化规划将城市群确定为城市化主体形态,城市群成为国家参与全球和区域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自戈特曼大都市带学说建立以来都市圈、都市连绵区、超级城市区域、全球城市区域、巨型城市区域等城市群相近术语不断出现;当前从技术形态上识别与规划城市群成为研究重点,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尤其是空间的生产角度研究城市群近年逐渐增多。论文从空间的生产与空间关系出发,运用空间多维综合TPSNF(Territory 领域、Place 地方、Scale 尺度、Network 网络、Function 功能)分析框架抽象概括出城市群实体空间、网络空间、功能空间,揭示城市群多维空间内在关系,认为实体空间是极核,网络空间是通道,功能空间是结果,三者相互作用共同推动城市群成为城镇体系主要形态,起到了区域经济增长极的作用。论文以区县(含市辖区)为基本单元,运用多维综合TPSNF分析框架对政府作用明显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实体空间、网络空间、功能空间展开实证研究,包括都市区视角的城市群实体空间识别、分支企业投资的城市群网络空间联系、劳动功能分工的功能空间分析;立足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差异与不平等,探讨了TPSNF框架下政府如何运用尺度重构实现城市群空间的统一。实证研究与发现:(1)在都市区视角的实体空间识别中,利用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确定15个都市区,在此基础上识别城市群实体空间,提出长江中游城市群由核心区、扩展区、边缘区以及核心区内部的绿心组成,核心区包括武汉都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南昌九江都市区以及环线内所有地市,扩展区为除核心区外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家规划地域,边缘区为除核心区和扩展区外的湘赣鄂全境。长江中游城市群具有跨省域、多中心、环状圈层特点,这与2013年湘赣鄂三省内工矿、餐饮、银行大量POI数据核密度拟合结果高度吻合。(2)在分支企业投资的网络空间联系中,运用2013年湘赣鄂经济普查数据分离出母子公司并匹配地址,构建268×268联系矩阵,从区域内、全国以及行业层面,其中行业又细分制造业(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基础性服务业),研究城市群网络空间联系并用Arcgis软件将其可视化。联系以省内为主独立组团,武汉、长沙、南昌核心作用显着;跨省联系稀疏且以服务业居多、制造业联系并不明显;地理邻近性、行政等级和区位交通等在投资联系中起决定作用,对区外省域在长江中游及湘赣鄂投资作用更加突出,湖南与珠三角、江西与长三角、武汉与京津冀联系最为紧密。(3)在劳动空间分工的功能空间分析中,通过城市(地市、省会)、开发区(国家级、省级以及新区新城)以及产业企业(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500强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等不同尺度、不同主体展开分析;空间成本作用下开发区、产业、企业显着集聚、核心边缘结构明显,城市利用空间成本差异时功能定位存在竞争,关键在于形成合理化分工、做大做强优势产业。(4)在城市群治理与协调发展中,立足城市群空间差异与不平等,认为差异产生的根源在于自然、历史、经济等因素的累积叠加以及政府差异化政策的推行。272区县1999-2015年人均GDP的Theil指数2010年后逐渐变小表明城市群战略促使区域差异缩小,空间Markov转移概率表明区域发展马太效应的存在。TPSNF框架下包括柔性区域规划以及刚性行政区划在内的尺度重构成为城市群空间治理有效的工具手段;网络化成为城市群协调发展的重要策略,通过政府间合作、非政府组织培育以及基础设施完善和优化,有效推动了城市群空间的统一。

陈登[8](2017)在《成都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测度评价与空间分异研究》文中指出城市与乡村,是区域发展中两个非均质的空间经济单元,长期分割的的城乡二元体制和城市偏向的发展战略,导致我国城乡差距日益扩大,城乡关系日益失衡,城乡矛盾日益尖锐,使得城乡二元结构日益突出,“三农问题”日益严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同步实现的桎梏。作为城市化高级阶段的城乡一体化,对于当前进入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我国来说,它是逐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更是我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的有效途径,具有重大意义。作为一种新型城市化,有利于实现城乡之间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全国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一成都为研究区域,在分析和总结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基础之上,构建面向县域尺度的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测度指标体系,提出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数,并将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与GIS相结合,构建了一个城乡一体化发展空间分异研究框架。全面分析研究了成都市2004-2013年的城乡一体化实践,科学揭示了成都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空间分布格局及时空变化趋势、空间演化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并进一步因地制宜地提出了成都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继续推进建议。实证分析验证了该指标体系、指数和分析框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主要结论如下:(1)成都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在空间上整体呈现出非常明显的“梯次分布”空间集聚现象:越靠近中心城区,城乡一体化水平越高,但这一空间分布格局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深入被逐步打破,三圈层间的差距在逐步缩小。(2)不同年份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数动态变化率表明:2004年-2013年间,成都市的城乡一体化动态变化率不断增大,且第二、三圈层的变化率逐渐高于第一圈层,说明成都市的城乡一体化进程在不断加速,且变化的中心逐渐由第一圈层开始向第二和第三圈层蔓延,这充分表明成都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具有全面性和可持续性。(3)空间分异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市的城乡一体化空间结构正在由圈层式向轴向式和多核式过渡,造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在于成都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空间依赖性在减弱,而各圈层内部不同地区间的空间异质性在增强。(4)针对当前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成都市三圈层应分别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来继续推进区域城乡一体化进程,第一圈层需要进一步加快城乡社会一体化步伐,并提升城乡一体化的质量;第二圈层应该开始启动城乡社会一体化进程,并大幅度提升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一体化水平;第三圈层则是优先发展经济,加速推进区域城市化进程;此外,促进东西向早日形成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轴。本文的研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城乡一体化理论,深化了城乡一体化量化分析研究层次,有利于正确认识成都城乡一体化进程、科学把握其发展趋势,为成都市合理制定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提供支持,为其他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高翔[9](2017)在《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疆域辽阔、地理环境各异、少数民族众多,各族人民在不同的生产生活背景中创造出色彩斑斓的文化内容,它们是中国的底色,是驱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丰厚滋养,对其进行保护与开发利用意义重大。其中,宽广的海域、漫长的海岸线、为数众多的岛屿以及沿海而居的人民共同造就了我国历史悠久、形态各异的海洋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海洋文化的重要内容,反映了沿海居民在生产、生活、文学艺术、思想形态等方面的智慧,对其进行保护与开发是激发民族自信、弘扬海洋文化、形成文化生产力的重要途径。广西北部湾地区位于我国南疆,有钦州、北海、防城港三市临海,当地有客家、疍家、壮族、京族等不同群体沿海而居,又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海洋文化历史悠久,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众多、特色鲜明。然而,受现代化进程的影响,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土壤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保护与传承面临困境。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长期以来,广西北部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亟需转变思路,充分发挥文化生产力的驱动作用实现跨越式发展。旅游作为“朝阳产业”、“无烟产业”,具有绿色、劳动密集、乘数效应大等特点,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沿海居民生产生活的生动体现,能够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求知与文化体验需求,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也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以及“钦北防”三市的城市发展战略中都提到了保护海洋文化遗产、依托海洋资源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对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进行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研究背景与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主要从四个方面内容展开研究。其一是通过文献搜集与实地调研摸清了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概况,并按民间文学、传统表演与游艺、传统工艺与技能、民间信俗四个方面对其数量进行了统计;同时分析了遗产资源的分布与特点、旅游开发现状等基础问题。其二是从主体、客体、介体三个角度全面分析了广西北部湾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驱动因素,为后文提供指导思想与决策思路。其三是以相关理论为指导,从不同视角分析了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模式,对各种模式的涵盖范围、实施路径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其四是从旅游开发前、旅游开发中、旅游开发后三个阶段分析了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保障机制,以确保各种开发模式的有效执行与落实。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体系能有些许丰富与创新,对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能够提供参考与借鉴。

邓宇鹏[10](2015)在《增长极、发展极及其在东莞的表现》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认为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增长极与发展极是两组不同的概念。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增长极以工业区的形式出现,发展极以园区的形式出现。东莞的增长极和发展极都有自己的特点。

二、中国网络经济的发展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网络经济的发展极(论文提纲范文)

(1)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竞争力研究 ——中国东部沿海7省份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文献综述
        2.1.1 区域竞争力相关文献综述
        2.1.2 区域竞争力评价相关文献综述
        2.1.3 综合交通运输系统评价相关文献综述
    2.2 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理论概述
        2.2.1 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概念的演化及界定
        2.2.2 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构成要素分析
        2.2.3 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与区域发展关系
    2.3 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理论概述
        2.3.1 竞争优势理论
        2.3.2 比较优势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区域综合交通系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竞争力界定
        3.1.1 区域的界定
        3.1.2 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竞争力概念
        3.1.3 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竞争力构成要素
    3.2 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2.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
        3.2.3 具体评价指标的阐释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竞争力的评价与分析
    4.1 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竞争力的评价
        4.1.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4.1.2 评价指标的组合赋权
    4.2 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竞争力的分析
        4.2.1 评价得分计算
        4.2.2 聚类特征分析
        4.2.3 协调性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竞争力提升对策
    5.1 Ⅰ类地区的对策建议
    5.2 Ⅱ类地区的对策建议
    5.3 Ⅲ类地区的对策建议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6.1.1 研究结论
        6.1.2 研究创新点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信贷减贫及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思路
    第四节 研究方法、结构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二、逻辑与结构
        三、数据来源
    第五节 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简要评述
        三、国外研究现状
        四、国外研究简要评述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贫困
        二、反贫困
        三、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
        四、金融扶贫与信贷减贫
        五、龙头企业
        六、兼业农户
    第三节 理论基础
        一、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二、贫困与反贫困理论
        三、要素分配理论
        四、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五、信贷配给理论
第三章 信贷减贫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第一节 发达国家信贷减贫经验
        一、美国的减贫方式
        二、韩国的减贫方式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信贷减贫经验
        一、孟加拉的减贫经验
        二、小额信贷2.0模式
    第三节 其他国家信贷减贫经验
        一、其他主要发达国家减贫经验
        二、其他主要发展中国家减贫经验
    第四节 经验总结与评价
第四章 我国信贷减贫的历史进程、成效及问题
    第一节 我国信贷减贫的基础环境
        一、信贷减贫的外部环境变迁
        二、信贷减贫的政策环境变迁
    第二节 我国信贷减贫的历史实践
        一、扶贫贴息贷款的实施
        二、扶贫小额贷款的实施
    第三节 当前我国的信贷减贫实践
        一、信贷减贫的政策体系
        二、信贷减贫的资金支持体系
        三、多样化的金融支持形式
    第四节 当前信贷在农村地区的投入情况
        一、涉农信贷资金分布
        二、从农村存贷款余额分析资金流出
        三、信贷资金在扶贫中的作用
    第五节 新金融形式的补充
        一、互联网金融在农村的布局
        二、农村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必要性
        三、金融科技的作用
        四、农业供应链金融顺势发展
    第六节 我国信贷减贫效应的总结与评价
第五章 信贷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机制及弹性分析
    第一节 信贷对农户收入的间接作用机制
        一、模型构建
        二、模型分析
        三、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户收入关系
    第二节 信贷对农户收入的直接作用机制
        一、正规金融直接作用分析
        二、非正规金融直接作用分析
        三、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作用机制的关系分析
        四、信贷发挥作用的配合机制分析
    第三节 信贷对农户收入的弹性分析
        一、思路和方法
        二、模型、变量和数据
        三、实证结果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信贷对农户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数据基本情况
        一、数据来源与概况
        二、所使用的调查问卷说明
        三、数据描述性分析
    第二节 农户贫困的影响因素及信贷减贫方式分析
        一、理论分析
        二、变量选取
        三、模型选择
        四、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第三节 农户收入与信贷的关联分析
        一、概述
        二、变量统计特征
        三、模型选择
        四、模型估计结果
    第四节 主要结论
第七章 信贷支持产业化扶贫的典型案例
    第一节 菏泽牡丹产业发展案例
        一、菏泽牡丹产业介绍
        二、信贷对菏泽牡丹产业的作用分析
        三、信贷支持牡丹产业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第二节 龙头企业与贫困县携手并进的“镇平模式”
        一、合作背景
        二、关于“产业+资本”项目运作模式
        三、以信贷为纽带的收益模式
        四、正在实施的“想念农场”模式
    第三节 信贷支持产业化扶贫的评价
        一、信贷支持产业化扶贫的不足
        二、信贷支持产业化扶贫的成功经验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结论
        一、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信贷的减贫作用
        二、信贷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关联程度低
        三、信贷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四、信贷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的减贫效果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厘清信贷与政府的边界
        二、加强信贷对农业产业的支持深度
        三、加强农村组织与配套设施对信贷的支持
        四、以市场化为基础强化信贷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支持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3)高速公路点-轴型系统下的产业园区选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高速公路点轴理论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选址问题研究现状
        1.2.3 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方法概述
    2.1 点轴理论
        2.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2 点轴理论的理论基础
        2.1.3 点轴理论的主要内容
    2.2 模糊集理论
        2.2.1 模糊集的理论基础
        2.2.2 三角模糊数
        2.2.3 三角形隶属度函数
    2.3 证据推理理论
        2.3.1 证据推理理论的提出
        2.3.2 证据推理理论的基本概念
第三章 高速公路点-轴型系统的构建
    3.1 高速公路点-轴型系统中的“点”
        3.1.1 点的界定
        3.1.2 点的等级划分
        3.1.3 点的吸引范围
    3.2 高速公路点-轴型系统中的“轴”
        3.2.1 轴的界定
        3.2.2 轴的影响范围
    3.3 高速公路点-轴型系统发展轴分析
    3.4 高速公路点-轴型系统效应分析
        3.4.1 区域可达性
        3.4.2 土地租用成本
    3.5 高速公路点-轴型系统的发展方向
        3.5.1 对高速公路“点”的培育
        3.5.2 高速公路与城市交通的衔接
        3.5.3 高速公路交通与区域发展极一体化
第四章 产业园区选址决策模型
    4.1 选址考虑影响因素
    4.2 备选选址选择原则
    4.3 选址指标体系构建
        4.3.1 指标体系
        4.3.2 指标体系权重确定
    4.4 定性指标评价
        4.4.1 评价等级权重确定
        4.4.2 确定模糊评分隶属度
        4.4.3 基于D-S证据推理的综合评分
    4.5 定量指标评价
        4.5.1 可达性
        4.5.2 经济点辐射强度
        4.5.3 土地租用成本
    4.6 选址决策模型综合评分
第五章 实例应用
    5.1 SY市高速公路点-轴型系统现状分析
        5.1.1 点的现状分析
        5.1.2 轴的现状分析
    5.2 产业园区概况
    5.3 产业园区备选选址确定
    5.4 备选选址综合评分
        5.4.1 定性指标综合评分
        5.4.2 定量指标评分
        5.4.3 综合评分结果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4)成都市特色小镇发展现状与提升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研究述评
    三、研究方法
    四、论文主要内容
    五、研究创新之处
        (一)研究对象创新
        (二)研究视角创新
第二章 特色小镇的概念、类型、功能与理论依据
    一、特色小镇的概念
    二、特色小镇的类型
        (一)科技型小镇
        (二)农业型小镇
        (三)文旅型小镇
        (四)产业型小镇
    三、特色小镇的功能
        (一)产业功能
        (二)文化功能
        (三)旅游功能
        (四)社区功能
    四、理论依据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二)区位理论
        (三)发展极理论
第三章 成都市与杭州市特色小镇发展现状
    一、成都市特色小镇发展现状
        (一)郫都区德源镇:产镇融合
        (二)大邑县安仁镇:博物馆小镇
        (三)郫都区三道堰镇:景镇融合
        (四)龙泉驿区洛带镇:古镇旅游
        (五)新都区新繁镇:统筹城乡综合改革示范区
        (六)双流区黄龙溪镇:农业生产休闲旅游综合体
        (七)郫都区安德镇:加工食品类地理标志产品
    二、杭州市特色小镇发展现状
        (一)梦想小镇:互联网创业
        (二)妙笔小镇:高端制造业
        (三)云栖小镇:大数据产业
第四章 成都市与杭州市特色小镇比较分析
    一、产业比较分析
    二、功能比较分析
    三、形态比较分析
    四、机制比较分析
第五章 成都市特色小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顶层设计不完善,制度保障有待加强
    二、融资渠道不完善,发展后续动力不足
    三、城镇特色不突出,主导产业带动力弱
    四、地产化开发严重,土地资源利用不足
第六章 成都市特色小镇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创新制度供给,完善相关体制机制
    二、科学规划小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三、升级融资方式,实现多种渠道融资
    四、整合资源要素,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五、强化科技支撑,实施人才兴镇战略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B:特色小镇名单

(6)税收政策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1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4.2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产品加工业
        2.1.2 税收政策
        2.1.3 税收效应
    2.2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2.2.1 发展极理论
        2.2.2 不平衡增长理论
        2.2.3 经济起飞理论
        2.2.4 产业布局理论
    2.3 税收政策作用行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2.3.1 市场失灵理论
        2.3.2 减税政策对产业发展的先导理论
        2.3.3 税收优惠的乘数理论
        2.3.4 税收政策的供给理论
    2.4 税收影响行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理
        2.4.1 税收影响单企业和单行业的作用机理
        2.4.2 税收影响行业规模的作用机理
        2.4.3 税收影响各行业要素分布的作用机理
    2.5 本章小结
3 我国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发展进程
    3.1 税收政策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初始阶段
        3.1.1 国家层面的宏观政策
        3.1.2 税收方面的具体优惠政策
    3.2 税收政策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转型阶段
        3.2.1 国家层面的宏观政策
        3.2.2 税收方面的具体优惠政策
    3.3 税收政策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成熟阶段
        3.3.1 国家层面的宏观政策
        3.3.2 税收方面的具体优惠政策
    3.4 税收政策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完善阶段
        3.4.1 国家层面的宏观政策
        3.4.2 税收方面的具体优惠政策
    3.5 支持农产品加工业的税收政策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3.5.1 增值税方面
        3.5.2 企业所得税方面
        3.5.3 其他税种方面
        3.5.4 现行税收政策中存在的问题
    3.6 本章小结
4 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时空特征分析
    4.1 行业总体发展的时序变迁特征
        4.1.1 总产值和资产总额的变迁情况
        4.1.2 主营业务收入的变迁情况
        4.1.3 纳税额和从业人数的变迁情况
    4.2 农产品加工各行业的空间聚集分布特征
        4.2.1 测算方法
        4.2.2 数据选取
        4.2.3 农产品加工业各区域的区位熵分析
    4.3 农产品加工业各行业的结构与特征分析
        4.3.1 各行业的结构特征
        4.3.2 测度方法和数据选取
        4.3.3 农产品加工各行业的空间基尼系数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农产品加工业、税收、农业、经济增长间互动影响效应实证分析
    5.1 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简介
        5.1.1 VAR模型的构造
        5.1.2 VAR模型最佳滞后期数的确定
        5.1.3 协整检验
        5.1.4 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
        5.1.5 方差分解
    5.2 指标选取与数据预处理
        5.2.1 变量的选取
        5.2.2 模型的假设
        5.2.3 数据的来源与预处理
    5.3 数据的描述与检验
        5.3.1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5.3.2 各变量平稳性检验
        5.3.3 模型定阶
    5.4 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的构建
        5.4.1 Johansen协整检验
        5.4.2 脉冲响应分析
        5.4.3 方差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税收对农产品加工业整体发展影响效应的实证分析
    6.1 面板数据模型(Panel Data)简介
        6.1.1 面板数据模型的优势
        6.1.2 面板数据混合回归模型
        6.1.3 面板数据变截距模型
        6.1.4 面板数据变系数模型
    6.2 变量与数据
        6.2.1 指标的选取
        6.2.2 研究标的的确定与基础数据
    6.3 面板数据描述与检验
        6.3.1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6.3.2 单位根检验结果
        6.3.3 协整检验结果
        6.3.4 面板模型选择的Hausman检验结果
        6.3.5 面板模型选择的F检验结果
    6.4 模型的估计结果分析
        6.4.1 模型的构建及回归结果分析
        6.4.2 按行业分组三个因素对销售收入影响
        6.4.3 按行业分组纳税额对三个因素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7 各税种对农产品加工各行业影响效应的实证分析
    7.1 农产品加工业总体纳税情况
        7.1.1 选取数据说明
        7.1.2 总体纳税情况
    7.2 农产品加工业各子行业的分税种税负
        7.2.1 流转税类税负
        7.2.2 收益税类税负
        7.2.3 财产和行为税类税负
        7.2.4 资源税类和其他税税负
    7.3 各税种税负对各子行业的影响
        7.3.1 测算方法和数据选取
        7.3.2 各税种税负对食品类工业影响
        7.3.3 各税种税负对纺织类工业影响
        7.3.4 各税种税负对木材类工业影响
        7.3.5 各税种税负对纸品类工业影响
        7.3.6 各税种税负对橡塑类工业影响
    7.4 本章小结
8 外国政府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8.1 国外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实践
        8.1.1 美国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的实践经验
        8.1.2 欧盟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的实践经验
        8.1.3 日本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的实践经验
    8.2 国外农产品加工业税收政策经验分析
        8.2.1 重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
        8.2.2 采取多手段农产品保护政策
        8.2.3 灵活科学的财政扶持政策
        8.2.4 重视发展农业经济合作组织
        8.2.5 注重农产品加工业现代化发展
    8.3 国外农产品加工业税收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8.3.1 将税收支持法律化制度化
        8.3.2 加快建立税收政策长效机制
        8.3.3 着眼产业链条实施多元化支持政策
        8.3.4 建立健全农产品加工业安全保障机制
        8.3.5 提高农产品加工业科技创新能力
        8.3.6 遵守并充分利用国际贸易规则
    8.4 本章小结
9 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税收政策设计和对策建议
    9.1 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税收政策总体思路
        9.1.1 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目标内涵
        9.1.2 完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税收政策的基本原则
        9.1.3 税收政策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机制设计
    9.2 农产品加工业税制税种结构的改良改进
        9.2.1 税制结构优化的原则与目标
        9.2.2 农产品加工业的税种改良策略
        9.2.3 针对农产品加工业各类税种的改进措施
    9.3 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发展的税收对策
        9.3.1 税收扶持基础设施建设
        9.3.2 税收优化产业布局,鼓励集群发展
        9.3.3 税收加快科研创新和行业转型升级
        9.3.4 税收推进先进业态发展
        9.3.5 税收保障企业管理和食品安全
        9.3.6 税收注重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9.4 确保政策有效执行的税收征管保障措施
        9.4.1 坚持税收法定原则
        9.4.2 强化税收政策执法
        9.4.3 完善税收监督体系
    9.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7)多维空间视角下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与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技术路线
        1.2.2 研究内容框架
        1.2.3 研究数据方法
    1.3 主要创新之处
第二章 城市群研究综述与进展
    2.1 城市群的涌现
        2.1.1 城市群的形成发展
        2.1.2 城市群涌现的原因
    2.2 城市群研究脉络与相近概念辨析
        2.2.1 城市群研究脉络
        2.2.2 相近概念的辨析
    2.3 当前城市群研究主要内容与热点
        2.3.1 当前研究主要内容和重点
        2.3.2 长江中游城市群研究进展
    2.4 存在的不足与新的方向
第三章 城市群多维空间的TPSNF分析框架
    3.1 城市群空间的本质
        3.1.1 空间与空间的生产
        3.1.2 城市群空间的本质
    3.2 城市群TPSNF分析框架与多维空间建构
        3.2.1 传统区域研究的多维线性分析
        3.2.2 区域空间关系TPSN多维综合
        3.2.3 TPSNF框架下城市群多维空间建构与抽象
    3.3 城市群多维空间的不平等与统一
        3.3.1 动力源自城市群增长极功能发挥
        3.3.2 尺度重构是空间统一的工具手段
        3.3.3 网络成为空间统一的路径通道
    3.4 小结
第四章 都市区视角下城市群实体空间识别
    4.1 研究区概况
        4.1.1 自然地理环境
        4.1.2 社会经济发展
        4.1.3 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家战略
    4.2 都市区与城市群发展及内在关系
        4.2.1 城市实体地域人口的统计
        4.2.2 都市区与城市群发展分布
        4.2.3 都市区是城市群产生基础
    4.3 长江中游城市群实体空间范围与结构特征
        4.3.1 15个都市区界定及其空间集聚分布
        4.3.2 城市群跨省、多中心、圈层化特征
        4.3.3 实体空间高度吻合POI数据的拟合
    4.4 小结
第五章 分支企业投资的城市群网络空间联系
    5.1 城市群网络空间与企业投资
        5.1.1 网络社会崛起与城市群网络空间
        5.1.2 企业投资联系与企业网络构建
        5.1.3 分支企业投资联系数据处理与方法
    5.2 城市群多尺度分行业的分支企业投资联系
        5.2.1 城市群区域内省域组团化显着
        5.2.2 城市群与全国省域差异化联系
        5.2.3 行业总体与细分的多样化网络
    5.3 城市群网络空间结节性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5.3.1 网络空间结节性呈核心边缘格局
        5.3.2 影响企业投资结节性的原因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劳动空间分工下城市群功能空间分析
    6.1 劳动空间分工与城市功能定位
        6.1.1 劳动空间分工
        6.1.2 城市差异化功能定位
        6.1.3 省会核心增长极功能
    6.2 开发区劳动空间分工
        6.2.1 开发区的区内集聚分布
        6.2.2 空间成本主导产业发展
        6.2.3 开发区合作与转型发展
    6.3 地方化特色产业企业集聚发展
        6.3.1 产业集群要素类型的梯度发展
        6.3.2 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发展新动能
        6.3.3 龙头企业与创新企业的空间集聚
    6.4 小结
第七章 TPSNF框架下城市群空间治理与协调发展
    7.1 长江中游城市群多维空间不平等及其原因
        7.1.1 长江中游城市群多维空间的不平等
        7.1.2 自然、历史、经济差异累积叠加是内在动力
        7.1.3 政府差异化政策制订实施成为强大外部推力
    7.2 TPSNF框架下尺度重构成为城市群空间治理有效工具
        7.2.1 尺度重构是空间治理有效工具
        7.2.2 柔性空间规划政策的引导塑造
        7.2.3 刚性行政区划调整成制度保障
    7.3 长江中游城市群协调发展的网络化策略
        7.3.1 政府合作网络平台搭建
        7.3.2 非政府组织网络的培育
        7.3.3 基础设施网络完善优化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1.1 实体空间跨省、多中心、圈层化显着
        8.1.2 网络空间省域组团与差异化外部联系
        8.1.3 功能空间成本差异产生要素空间集聚
        8.1.4 尺度重构促进城市群多维空间的统一
    8.2 政策建议
        8.2.1 利用城市群的集聚扩散、缩小区域发展的差异
        8.2.2 加强跨省社会经济联系、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
        8.2.3 发挥各级政府积极作用、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8)成都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测度评价与空间分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现状
        1.2.2 国内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现状
        1.2.3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安排
2 城乡一体化发展概述
    2.1 城乡关系的历史变迁
    2.2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实依据
    2.3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基础
        2.3.1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2.3.2 城乡空间发展理论
        2.3.3 城乡互动发展模式理论
    2.4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科学内涵
        2.4.1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涵义
        2.4.2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内容
    2.5 本章小结
3 成都市城乡一体化基础与发展模式分析
    3.1 研究区域简介与数据来源
        3.1.1 成都行政区划简介
        3.1.2 数据来源
    3.2 成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本底条件分析
    3.3 成都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分析
        3.3.1 非农人口比例偏低
        3.3.2 区域发展极不均衡
        3.3.3 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突出
        3.3.4 城乡居民生活差距逐渐拉大
    3.4 成都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
        3.4.1 农民向城镇集中
        3.4.2 工业向园区集中
        3.4.3 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
    3.5 本章小结
4 城乡一体化发展测度评价方法设计
    4.1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测度评价
        4.1.1 城乡一体化发展测度的必要性
        4.1.2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4.2 城乡一体化发展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4.2.1 测度指标的选取原则
        4.2.2 测度指标的确定方法
        4.2.3 测度指标的选取
        4.2.4 城乡一体化发展测度指标体系
    4.3 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数
        4.3.1 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数的提出
        4.3.2 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数的动态变化率
        4.3.3 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数的重大意义
    4.4 城乡一体化发展测度方法的选择
        4.4.1 测度方法的分类
        4.4.2 常用指标赋权方法
        4.4.3 因子分析法的确定
    4.5 因子分析法
        4.5.1 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
        4.5.2 因子分析数学模型
    4.6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测度步骤
        4.6.1 数据标准化处理
        4.6.2 因子分析法适用性检验
        4.6.3 公因子提取与旋转
        4.6.4 公因子得分
        4.6.5 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数的综合集成
    4.7 本章小结
5 城乡一体化发展空间分异研究框架构建
    5.1 城乡一体化发展空间分异
        5.1.1 城乡一体化发展空间分异
        5.1.2 城乡一体化发展空间分异研究的重要性
    5.2 空间分异研究
        5.2.1 传统空间分异研究
        5.2.2 基于ESDA-GIS的空间分异研究
    5.3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空间分布格局揭示
        5.3.1 聚类分析
        5.3.2 分级统计图法
    5.4 基于ESDA-GIS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空间分异分析方法
        5.4.1 空间插值
        5.4.2 全局Moran指数
        5.4.3 局部Moran指数
        5.4.4 Moran散点图
    5.5 本章小结
6 成都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分析
    6.1 成都市2004-2013城乡一体化发展测度实施
        6.1.1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6.1.2 样本数据集因子分析法适用性检验
        6.1.3 城乡一体化发展公因子提取与命名
        6.1.4 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数及其动态变化率计算
    6.2 成都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空间分布及其时空变化趋势
        6.2.1 成都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梯次空间分布格局
        6.2.2 成都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时空变化趋势
    6.3 成都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测度评价结果的验证
    6.4 成都市2004-2013年城乡一体化发展空间分异分析
        6.4.1 成都市2004-2013年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空间分异
        6.4.2 成都市2004-2013年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空间依赖性分析
        6.4.3 成都市2004-2013年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空间异质性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成都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7.1 成都市2004-2013年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成就
    7.2 成都市2004-2013年城乡一体化发展公因子分析
        7.2.1 城乡一体化发展结构
        7.2.2 城乡一体化发展速度
        7.2.3 城乡一体化发展效率
        7.2.4 城乡一体化发展质量
    7.3 成都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继续推进对策
    7.4 本章小结
8 总结与展望
    8.1 论文总结
    8.2 论文主要贡献及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的科研工作与成果
    一. 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二. 科研成果
致谢

(9)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非物质文化遗产
        2.1.2 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
        2.1.3 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文化资本理论
        2.2.2 点轴开发理论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5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第3章 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现况
    3.1 广西北部湾地区概况
    3.2 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概况
        3.2.1 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与数量
        3.2.2 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与特点
    3.3 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现状
        3.3.1 取得的成绩
        3.3.2 存在的问题
第4章 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驱动因素
    4.1 主体因素
        4.1.1 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吸引力
        4.1.2 经济利益的驱使与追求
        4.1.3 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需要
        4.1.4 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4.2 客体因素
        4.2.1 社会经济的发展
        4.2.2 旅游需求的转变
        4.2.3 国家海洋文化发展的需要
        4.2.4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需要
        4.2.5 广西沿海城市发展战略的需要
    4.3 介体因素
        4.3.1 政府政策法规的支持
        4.3.2 广告和口碑效应
        4.3.3 新闻传媒的推广
        4.3.4 学术研究的指导
        4.3.5 成功经验的借鉴
第5章 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
    5.1 基于遗产资源分布的“点轴”开发模式
        5.1.1 培育三个发展极
        5.1.2 构建一条发展轴
        5.1.3 打造两片辐射区
    5.2 基于遗产资源类型的“差异”开发模式
        5.2.1 民间文学旅游开发模式
        5.2.2 传统表演与游艺旅游开发模式
        5.2.3 传统工艺与技能旅游开发模式
        5.2.4 民间信俗旅游开发模式
    5.3 基于旅游开发主体的“协同”开发模式
        5.3.1 政府主导型
        5.3.2 企业主导型
        5.3.3 居民主导型
    5.4 基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时序”开发模式
        5.4.1 起步阶段:原生与展示并存
        5.4.2 成长阶段:整合与创新并重
        5.4.3 成熟阶段:开发与保护并进
第6章 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保障机制
    6.1 旅游开发前
        6.1.1 加大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力度
        6.1.2 完善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发展规划
    6.2 旅游开发中
        6.2.1 协调旅游开发中各参与主体的利益关系
        6.2.2 培养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管理人才
    6.3 旅游开发后
        6.3.1 深化广西北部湾旅游发展地域协同合作
        6.3.2 注重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品牌营销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成果
    7.2 研究的不足之处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10)增长极、发展极及其在东莞的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一、经济增长不等于经济发展
二、增长极与东莞的工业区
    ( 一) 增长极的内涵与特点
    ( 二) 东莞工业区的发展与问题
三、发展极与东莞的园区
    ( 一) 发展极的内涵与特点
    ( 二) 东莞园区的现状与特点
        1. 开始时间比工业区晚。
        2. 园区正逐步成为新的 “中心”。
        3. 东莞园区正在逐步提高服务竞争水平。
        4. 东莞的园区都具有很好的气候条件和生态条件。
        5. 园区作为新城市空间的硬件基本具备,软件尚需加强。
四、结语

四、中国网络经济的发展极(论文参考文献)

  • [1]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竞争力研究 ——中国东部沿海7省份案例研究[D]. 马信辉. 山东大学, 2021(12)
  • [2]信贷减贫及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D]. 常玉栋.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3]高速公路点-轴型系统下的产业园区选址研究[D]. 蒋宁静. 长沙理工大学, 2019(07)
  • [4]成都市特色小镇发展现状与提升对策研究[D]. 许强.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5]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杭州市之江文化产业带建设推进计划(2018—2022年)的通知[J]. 杭州市人民政府. 杭州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8(12)
  • [6]税收政策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D]. 黄磊.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7]多维空间视角下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与治理研究[D]. 郭细根.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4)
  • [8]成都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测度评价与空间分异研究[D]. 陈登. 武汉大学, 2017(06)
  • [9]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D]. 高翔. 桂林理工大学, 2017(06)
  • [10]增长极、发展极及其在东莞的表现[J]. 邓宇鹏.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15(04)

标签:;  ;  ;  ;  ;  

中国互联网经济的发展非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