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国土资源管理新局面

开辟国土资源管理新局面

一、为国土资源管理打开新局面(论文文献综述)

卢静达[1](2021)在《日本神话传说与民族信仰研究 ——以《古事记》神代卷为中心》文中认为神话与神道信仰是日本思想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而《古事记》作为神道原典,是该领域研究中最重要的文献资料之一。《古事记》是日本古代为规范皇权世系尊卑而编纂的官修典籍,融汇了神话传说、历史记事、文学作品、民间歌谣、宗教祭祀、地方风俗等多种内容,囊括了古代日本社会的各色面貌,对日本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对神道理论的形成,以及日本宗教思想的成熟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日本的神灵信仰不论是在早期发源阶段还是在后来的宗教化过程中,都牵涉到诸多问题,因而很难以一条主线完全呈现出在不同时期、地域内,不同外来宗教、文化影响下日本神灵信仰的完整形象。但可以明确的是,无论是在神灵信仰的形成期——融合渡来人文化、借助外来宗教理论形成《古事记》神代史,在神灵祭祀的发展期——追求“实用性”、着重强化自身体系和完善内部结构,还是在神道理论的成熟期——醉心于强调宗教的“民族性”精神、片面夸大自身民族优越性,都隐含着一条贯穿始终的思维逻辑,即日本宗教在完成了对外来文化、宗教理论的受容后,便随即开始了“去中心化”过程,淡化、否定神灵信仰中存在的外来因素,强调其民族性价值,并不断通过回溯上古神话来找寻或建构自己民族精神的“根”。以此为线索,本文以《古事记》神代卷文本为基础,结合考古学、民俗学、语言学等研究成果,从以下五个方面对日本神灵信仰的发展过程进行了考察。第一章主要梳理了《古事记》的成书背景、撰史动机,以及神代史的形成过程。通过对《古事记》神代卷的结构进行体系化分类,系统总结出了对后世神灵信仰影响较大的神话元素,并着重论述了神代史叙事中神话世界三层架构的内在原理和其中蕴含的神代思想多元化的特点。第二章分析了《古事记》成书以前“渡来人”与倭王权之间的关系,发现日本在与外来族群长期混融、与外来文化相互浸润的过程中,保存了中华文化中弥足珍贵的古色。同时,当外来的神灵崇拜与祭祀礼俗对日本固有的宗教传统产生冲击之时,日本为了追赶先进国家,开始大量借助外来文字和神话理论,与本土信仰相结合,建构起了一套独特的宗教文化体系。第三章论述了在通过编纂《古事记》将口传记事转为笔录文字之时,日本对汉文字背后所蕴含的哲学理论进行了深入思考和系统学习。《古事记》所载“创世”神话借助阴阳、道家思想提出了对“自然”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创生”神话又暗藏了以“秽”为禁忌、“祓”为手段、“罪”“罚”为结果的宗教法则。神代卷对世界本源和人类生死问题的终极探讨,奠定了日本民族宗教的理论基础。第四章剖析了《古事记》神话中以稻作农耕为基础的祭礼内涵,并以此还原了《古事记》中以众神为核心的祭祀之道,即神道的宗教发源。但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神道理论的建构并非一蹴而就,其先后经历了原始神道、神社神道、理论神道、国家神道和教派神道等发展阶段,并与儒佛等思想学说和宗教派别由最初的对立逐渐走向妥协、调和,最后形成了具有一定理论性、覆盖面极广的民族宗教思想体系。第五章重点对日本国家祭祀的形成和神道思想在后世的流变进行了解读,通过厘清祭祀礼俗由乡土民间传入宫廷系统、地方氏神转化为天皇族神的过程,发现其中隐含了神国正统思想中“神道”与“王道”意识的早期结合。而中世以后日本致力于对民族精神的发掘和建构,通过神道复古的实践,以及学界对神道思想中“原质”“古层”“古道”等核心观念的讨论,引发了日本对宗教“民族性”价值的追捧,更刺激了日本独立于中华体系之外的自立愿望的产生。尤其近代,神灵信仰被皇权政治恶用,成为皇国史观主导下民族核心价值的重要部分,这种意识形态的成因和影响是需要深入挖掘的。

张延曼[2](2020)在《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取得了显着进展,但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显着。城乡要素流动不顺畅,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发达城市和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带动力度发挥不足、带动意愿不强、带动机制不健全,致使当前城乡发展依然存在较大差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本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宗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积极探索城乡发展新动力、新方向、新模式。在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对城乡关系进行历史性、全面性梳理,并站在全局性、战略性高度,提出了推动中国发展迈上新台阶的“城乡融合发展”战略。随着2019年5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以及2019年12月29日国家发改委等18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工作的通知》并印发《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方案》等举措的陆续实施和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正越来越多地在制度层面上得到保障与支撑。新时代中国正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通过对当前中国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的深刻挖掘,有助于更好地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更好地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进而更好地助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是在补齐农村发展短板的基础上,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社会格局、释放乡村活力的迫切要求,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围绕对城乡差距现状的揭示,以及对差距形成因素的深层次剖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城乡之间、城乡各要素之间、城乡居民之间的各种协调、统筹、融合发展关系;对当前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存在的如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机制不健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体制不合理、城乡要素配置以及治理结构不均衡、城乡社会基本公共服务普惠机制不健全等等一系列制度问题的深入探讨,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思考:对于拥有几千年城乡渊源的文明古国而言,对于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的中国来说,如何能够在理论研究基础上加快实践创新的制度调整,找出一条有效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本文共有六章。第一章绪论部分。重点描述研究的时代背景和政策背景,挖掘研究的理论意义并阐明实践价值,对国内外关于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研究进行综述,并说明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同时对创新之处以及不足进行归纳总结。第二章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其一是对相关概念的梳理,按照历史逻辑对城乡关系、城乡二元结构、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以及城乡融合概念进行界定;其二阐述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的理论奠基:从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思想,列宁关于城乡发展制度的思想,毛泽东对城乡发展制度的探索,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理论;其三是对当代西方城乡融合理论与实践的反思和借鉴。这部分主要为论文提供理论支撑。第三章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乡发展的制度变迁历程。整个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城乡分割制度体系,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之前的城乡历经曲折发展进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新时代以来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的逐渐形成。这部分主要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城乡制度发展历史进行梳理。第四章当前中国城乡发展的制度性短板及原因探析。具体从现行制度下城乡发展差距的外在表现、当前城乡发展制度体系的不尽完善,以及城乡发展出现制度性短板的深层次原因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剖析。这部分主要阐述当前中国城乡发展制度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第五章构建与完善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这里针对前一章提到的现实问题,指出中国实施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必然性。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第二,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有利于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第三,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破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抓手;第四,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提供有效保障。这部分主要阐述在新时代中国发展中构建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必然选择。第六章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完善路径。首先,强调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做好“三农”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合理利用存量空间搞好城市建设,发展产业群推进新型城镇化,以及满足居民在城乡安居的自由选择。这部分首先从宏观上对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进行把握,而后分别从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的打通、进城务工人员基本权益保障制度的完善、城乡产业协同发展体制机制的建立健全三个角度,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该如何完善。

马云[3](2020)在《基层重复信访问题治理研究 ——以H市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都在逐步提升,随之而来的矛盾也日益凸显,形成了新形势下的社会治理问题。当人民群众觉得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或者想在政治上表达看法的时候,信访便成为了最有效的途径。作为我国信访工作开展的基础,基层政府直接面对人民群众,在具体工作中面临着众多的压力和问题。重复信访作为困扰各级信访部门的难题,引起的社会关注度高,复杂性和无序性非常突出。重复信访者经常以“驻点”基层政府的方式出现,制约和影响了信访乃至其他工作的规范、有序开展,也对正常的社会秩序产生了重大影响。如果能将重复信访这个问题顺利解决,基层政府的社会治理工作便可减少一定的难度。本文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和社会安全阀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法和深度访谈,深入分析H市2015年-2019年的重复信访案例。研究发现H市重复信访的成因可以归为两个层面:信访者层面和政府层面,信访者需求不容易得到满足、坚持提出不合理诉求、认知有所偏颇、存在落后的信访观念,政府层面涉及到民主决策机制不够完善、信访问题治理模式粗放、治理主体单一、信访工作队伍力量薄弱、普法宣传实效化不足。它们并不是独立的诱发因素,重复信访的产生往往是多方共同作用的结果。要做好重复信访问题治理工作,基层政府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抓好道德文化建设,提升群众法治素养;坚持群众主体地位,完善基层民主决策;快速推进信息化发展,建立信访大数据平台;引入第三方参与机制,化解重复信访疑难问题;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增强信访工作合力;强化初信初访的办理;加强信访队伍建设,提高综合业务水平。研究旨在为信访工作更加有序有力推进提供一个有效的参考,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刘奕[4](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陈晨[5](2020)在《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及启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就意识形态领域的方向性、战略性问题作出部署。国家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的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对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灌输和教化提出了新的要求,突出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理论研究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研究围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展要求,针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新变化,结合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灌输和教化工作实际,将新马克思主义重要代表人物大卫·哈维的意识形态思想作为研究内容,以期在理论梳理归纳中,得到启示和借鉴意义。研究考察了哈维意识形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理论基础及阶段特征,深入到哈维资本积累理论、解放政治思想、政治哲学思辨等理论,找到了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主义政治哲学批判等理论视角,提炼了其中蕴含的以空间为核心的意识形态主要观点,特别是厘清了空间与传统意识形态的辩证关系,明晰了空间具有的意识形态性,作出了空间性通用矩阵的意识形态分析。基于对哈维意识形态思想的总体把握,研究尝试将其意识形态思想与马克思意识形态学说展开比较分析,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和观点出发,肯定了哈维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创新、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视域拓新、马克思主义解放政治思想内涵丰富等方面的学术贡献,也指认其存在对唯物史观历史本质解读偏差、对反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主体判断缺失、对城市空间意识形态祛魅构设简化等方面的理论局限。总体来看,哈维从空间出发对新时期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展开批判,为我们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更加隐蔽和复杂的斗争提供了启示,而其对空间意识形态属性的界定、对时空体验与意识形态转变关系的判断、对争取空间正义的构思等观点,对强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也具有借鉴价值。因此,本研究特别选取贯穿哈维理论思想始终的“空间”作为视角,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作出新的思考,提出:其一,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空间转向,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空间生产中国化实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空间正义观,有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基础;其二,发挥空间作为社会力量的能动性,强化对空间的政治文化形塑宣教和意识形态释义赋义,促进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空间生产的引领作用,在“三生空间”规划和发展的广泛领域贯彻党的正确主张和国家意志,有助于提高全体人民的认同感、幸福感和获得感,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其三,在空间演变趋势中须始终保持斗争精神,积极应对西方敌对势力借助景观社会、时空压缩、流动空间发起的更加隐蔽、更为复杂的意识形态挑战,开展更具艺术性、更为策略性的意识形态安全防御工作,维护好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三权”,把握好宣传思想工作的时度效,布局好党引领舆论导向的点线面,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阵地,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主动仗。

郭先登[6](2020)在《新时代完善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的路径选择》文中研究表明新时代背景下,要完善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应该创造科技经济、文化经济、多领域互融、安全环境等现代化经济新体系,形成拥有强大造血功能的可持续发展新形态;应该把握好陆域、海域、空域多维度同一的趋势性发展指向;应该以传承和发扬光大中华文明为源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深入推进"大美家园"向现代化善治性的科学规控跨越;应该精准瞄定新型城市圈群创造商品经济联合体的大趋势,构筑完整的城市、科技创新、港口物流、现代化产业等集群体系;应该以"一带一路"为纽带推进建立多方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多彩平等包容合作的大平台,不断创造以自贸区和自由港及新型园区与新高地等为主要承载空间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新形态。

胡长慧[7](2019)在《国土空间集聚的格局及演变过程研究 ——以宁波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国土空间是宝贵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目前,我国城乡建设的空间布局存在不合理现象,曾出现过于密集或过于分散的两种极差倾向,使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态环境保护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鉴于此,迫切需要在全面系统认知国土空间集聚的理论基础上,对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组织特征及其演变规律进行深入研究,以利于国家和地区对国土开发的空间布局按客观规律进行必要的合理调控。论文首先阐明了研究的选题、目的意义以及基本思路,通过对国内外国土空间集聚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与总结,找出研究的切入点。在对国土空间集聚的概念、影响机制、测度依据、空间组织特征以及演变规律进行全面系统认知的基础上,从全域、区域和局部三个视角,构建了基于程度、格局与过程三位一体的国土空间集聚分析框架。基于此框架,以宁波市为例,首先,从时间维度对国土空间集聚程度进行综合测算,从全域视角揭示国土空间集聚的整体水平。其次,基于兴趣点大数据,综合运用点格局空间分析法从空间分布特征、集聚方向、集聚尺度效应、空间组织四个方面对不同区域、不同功能类型的国土空间集聚格局进行空间识别,从区域视角刻画国土空间集聚的格局。然后,选取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两个指标,借助栅格数据,运用探索性空间分析法对人口和经济空间演变进行全局和局部自相关分析,从局部视角探寻国土空间集聚格局演变的内在规律。针对转型期对国土空间开发与利用的客观需求以及新时期国土空间结构优化的战略重点,提出切实可行的优化措施及其配套政策。研究结论主要包含四个方面。其一,从全域视角来看,宁波市国土空间集聚程度呈阶段性变化特征,整体集聚水平趋于提高;在长三角城市群梯度范围内处于中等集聚水平,属于支点型城市,集聚能力还可进一步提升。其二,宁波市国土空间分布形态整体呈“中密周疏”特征,分布趋势沿“西北-东南”方向,具有显着的方向性。各等级集聚区分布以三江口为核心向外围蔓延,呈现明显的距离衰减规律,空间组织特征具有“向江性”、“向海性”,属于一核多心型国土空间集聚格局。其中,市区国土空间集聚格局呈一核多心型,各等级集聚区分布呈大集聚的空间组织特征,以三江口核心地带为中心,并沿主要交通干道呈放射状向外围扩展,表现为明显的向江性;外围县市国土空间集聚格局呈单中心型,各等级集聚区分布呈大集聚小分散的特征,且主要分布在建成区,市域北部组团与宁波中心城区互动较为明显且已形成一条轴状集聚带,而市域南部组团则相对独立。各功能类型空间分布均呈现集聚的态势,其标准差椭圆分布趋势沿西北-东南方向,而不同功能类型空间的集聚峰值和空间尺度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商服空间集聚尺度最小,工业空间集聚尺度最大,客观反映了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竞争规律。居住空间和商服空间的集聚区分布与宁波市国土空间整体分布格局较为一致,具有明显的“中心-外围”分布特征;工业空间的集聚区主要在三江口外围呈集中连片式分布,余姚和慈溪两市与中心城区间形成两条带状集聚带;公服空间和开敞空间的集聚区总体分布呈“大集聚”格局,以三江口为焦点成片状集聚,并在各县市区呈零星散点分布。其三,从局部视角来看,三个时期,宁波市街道(乡镇)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的空间分布均呈现显着的正相关,具有较强的空间关联性。人口空间和经济空间集聚格局演变均表现出明显的空间跳跃特征,其中,人口密度的高高集聚区除市区中心、余姚和慈溪的部分地区在20年时间里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外,有相当一部分地区都发生跃迁;而经济密度的高高集聚区由中心城区向外围梯度扩展,继而又向中心城区回缩。整体而言,人口和经济空间集聚格局的演变趋势由不一致逐渐转变为一致;两个空间均呈高高集聚态势,且高高集聚区分布的范围也较吻合,其中,三江口、镇海-北仑片区以及余姚和慈溪两市均是空间集聚的主要区域。其四,根据宁波市国土空间单中心的锁定作用仍显着高于多中心疏散“磁力”的集聚现状,提出重点培育外围副中心/组团、差异化发展市域南北部业态、构建区域一体化交通网络、提升各级集聚区内部活力等切实可行的优化措施来提升国土空间集聚发展能力。研究结果表明,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多方法综合分析能够较好地刻画国土空间利用的空间属性,不仅论证了国土空间集聚与城市土地价值及其地域分异规律的联系,而且较为客观、全面地展现了宁波市国土空间集聚的组织特征及模式,可为该市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及其相关政策和指标落地提供具有可行性的建议。

魏超[8](2019)在《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国土空间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宝贵家园,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资源、国民生存和从事各种活动的场所和环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以相对紧缺的资源禀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长期快速的城镇化导致生活空间迅猛扩张,城镇周边大量沃土良田和生态用地被无情吞噬,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随着工业化的深入推进,采矿、电镀、冶金等工矿企业废气、废水和废渣的肆意排放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固有的国土资源利用观念注重资源的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对资源生态属性的重视度不足。当国土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产生冲突时,资源开发带来的经济效益往往凌驾于生态环境之上。面对自然资源约束紧迫、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突出的地位。随后,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报告指出,中国不仅要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由此可见,如何解决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快速转型中存在的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低效、混乱及资源环境代价沉重等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命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国土空间利用总体要求,并将提高国土空间利用质量、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举措。现有国土空间利用质量研究多侧重国土空间某个方面开展研究,对国土空间利用的协调性考虑不足,因此,本研究基于生态文明理念将生产空间利用、生活空间利用和生态空间利用置于同等重要的层面,不以牺牲某一空间的利用质量为代价,换取另一种空间利用质量的快速提升,而是追求多维协调、整体进步的协调发展状态。首先,论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之上,从国土空间利用的本质内涵出发,结合生态文明理念对国土空间利用的指导与要求,构建了基于功能导向的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理论框架;随后,构建了基于“数量-质量-协调-障碍”路径的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研究方法体系,对国土空间利用类型、国土空间利用质量、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度以及国土空间利用障碍因子开展全面系统研究;最后,以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省份——湖北省为例开展实证研究,并提出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对策建议。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研究理论框架与方法体系构建本研究首先系统梳理了国土空间利用相关的概念和理论,认知了国土空间利用的本质内涵;然后,探究了生态文明理念的历史渊源与时代内涵,明确了生态文明理念对国土空间利用的要求;最后,剖析了国土空间利用的功能属性,构建了基于功能导向的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理论框架。本研究从宏观尺度开展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相关研究,借助三生功能来衡量国土空间利用质量的高低,摆脱了宏观尺度上三生空间难以精确划分的困境,形成了基于功能导向的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理论框架,为生态文明背景下如何开展国土空间利用相关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在理论框架构建的基础上,本研究构建了基于“数量-质量-协调-障碍”路径的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研究方法体系。首先,以地类图斑为单元全面铺开探究国土空间利用类型的时空变化规律;然后,聚焦到市域尺度开展国土空间利用质量评价研究;紧接着,基于评价结果查明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状态;最后,厘清制约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的短板。该方法体系能够对国土空间利用开展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可以为国土空间利用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路径。(2)国土空间利用类型时空演变分析开展国土空间类型时空演变分析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国土空间类型变化的原因和过程,同时也能揭示出国土空间类型对人类活动程度的响应规律。本研究基于土地利用现状数据,采用单一功能识别的方法划分了生产空间(简称“PS”)、生活空间(简称“LS”)和生态空间(简称“ES”),借助国土空间利用类型转移矩阵和区域重心理论查明了国土空间利用类型的时空变化过程及相互转换规律。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湖北省ES占主导地位,LS比例最小;LS和ES在研究期间持续扩张,PS不断被压缩;PS和ES之间的转化最为显着,PS向LS的转化呈现加速状态;湖北省ES重心位于几何重心的西部偏北地区,PS和LS的重心位于几何重心的东部偏南地区,且LS重心偏移几何重心的距离大于PS重心;湖北省三生空间在南北方向上的均衡性大于东西方向;三生空间的重心在研究期间均朝几何重心方向有不同程度的迁移,表明湖北省三生空间在空间分布上的均衡性均有不同程度提升;从市域层面上看,湖北省各区域的LS比例在研究期间均有不同程度提升,PS和ES的比例有升有降;武汉城市圈国土空间类型变化比例整体高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各地区国土空间类型转化呈现出“PS和ES相互转化占主导,LS转入比例不可忽视,LS转出比例非常低”的特点。(3)国土空间利用质量时空分异特征首先,本研究基于国土空间利用的本质内涵,结合生态文明理念对国土空间利用的要求,秉承科学性、系统性、代表性、针对性、独立性、可操作性和可比性原则构建了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国土空间利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主客观复合权重;最后,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测算国土空间利用质量数值,并依据标准划分各地区的国土空间利用质量等级。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湖北省生产空间利用质量()、生活空间利用质量()和国土空间利用综合质量()在研究期间均持续提升,且2006-2016年间的提升幅度大于1996-2006年阶段,生态空间利用质量()在1996-2011年间稳步提升,却在2011-2016年间突然下降;湖北省各地区间国土利用质量差异最大是,差异最小的是;湖北省国土空间利用质量的重心均位于几何重心的东部偏南地区,且东西向上的不均衡性强于南北向,其中,重心偏移几何重心的距离最大,重心偏移的距离最小;研究期间,和在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上的空间均衡性均有所提升,和在东西向的空间均衡性有所提升,南北向的均衡性有所减弱;从市域层面上看,湖北省最高的始终是武汉市,最低的是神农架林区(1996-2011)和荆州市(2016),最高是武汉市(1996、2006-2016)和黄石市(2001),最低的是恩施州(1996、2011)、咸宁市(2001-2006)和神农架林区(2016);最高是神农架林区(1996、2016)、十堰市(2001、2011)和荆门市(2006),最低的是武汉市(1996-2006)、黄石市(2011)和鄂州市(2016);最高的是鄂州市(1996)、十堰市(2001)和武汉市(2006-2016),最低的是神农架林区(1996-2001)和荆州市(2006-2016)。(4)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度时空分异特征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状态由、和间的协调发展程度决定,只有三者相互协调,同步提升,才能说明国土空间利用是协调发展的。本研究基于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的内涵,构建了改良的耦合度模型和协调发展度模型,对国土空间利用耦合度()和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度()进行测算,并依据标准划分协调发展等级。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湖北省在1996-2006年间小幅度先降后升,在2006-2016年间大幅提升;在1996-2006年间小幅提升,在2006-2016年间大幅提升;湖北省各地区之间的差距先小幅增加后大幅下降,各地区之间的差距变化规律与相似,但变化幅度小于同期的;湖北省和的重心均位于几何重心的东部偏南地区,东西向的不均衡性强于南北向,且的整体偏移距离大于;研究期间,和的重心均朝几何重心发生位移,表明和的在空间分布上趋向均衡。从市域层面上看,湖北省最高的地区始终是武汉市,最低的地区始终是神农架林区;湖北省最高的地区仍始终是武汉市,最低的地区是神农架林区(1996-2011)和荆州市(2016)。(5)国土空间利用质量障碍度诊断本研究构建了包含三个层级障碍因子的障碍度诊断模型,对影响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的障碍因子进行全面诊断,厘清了制约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的短板,进而有的放矢,差别化调控不同区域的国土空间利用发展策略。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针对一级障碍因子,湖北省对的障碍度最大,且在研究期间持续增加;的障碍度先增加后持续减小,整体障碍度呈下降态势;的障碍度先持续减小后迅速提升到更高水平。从市域层面上看,仅武汉市和鄂州市的障碍度是下降的;所有地区的障碍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各地区的障碍度有升有降。2016年,湖北省二级障碍因子障碍度从高到低依次为A2、A1、A3、B2、C1、B1、B3、C3和C2;从市域层面上看,湖北省所有地区的B2障碍度均有所下降;仅武汉市的A2障碍度有所下降;仅鄂州市的A3障碍度有所下降;仅武汉市的B1障碍度有所提升;仅鄂州市的C2障碍度有所提升;C1障碍度2降15升;C3障碍度3降14升;B3的障碍度4降13升;A1的障碍度7升10降。针对三级障碍因子,障碍度排名前十的障碍因子障碍度之和在研究期间持续增加,其中,代表的障碍因子占主导,总障碍度呈下降趋势,呈现出“数量减少,首位坚挺”的特征;代表的障碍因子占比和总障碍度均小幅度先增后减,呈现出“整体稳定,排位后移”的特征;代表的障碍因子占比在1996-2011年间变化不大,在2011-2016年间突然翻倍,总障碍度先小幅降低后大幅增加,呈现出“数量增加,排位前移”的特征。最后,本研究基于障碍度诊断结果提出了具体改进措施。(6)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对策建议如何提升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水平是国土空间利用质量评价的最终落脚点,本研究基于研究结果,针对湖北省国土空间利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宏观层面提出湖北省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对策建议。本研究主要从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区域及产业发展战略布局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三个方面提出湖北省国土空间优化的对策和建议。

张春华,孙政平,施俊杰,张梅,刘颖璠,郝俊峰[9](2018)在《矿产资源叠置区综合勘查开发对策建议——以鄂尔多斯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深入研究鄂尔多斯市矿产资源赋存特点与勘查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影响综合勘查开发的问题,主要有:矿业权设置平面上交叉重叠,作业主体相互制约;勘查程度参差不齐,开发时序缺乏科学规划与落实;行业垄断严重,地质资料共享难;叠置资源综合勘查开发缺乏顶层设计,相关技术、规范尚不完善。对策建议:(1)打破行业垄断,清理现有矿业权,打开矿产资源综合勘查开发新空间;(2)整合作业主体、地方注册,创建矿产资源综合勘查开发新模式;(3)创新驱动,科技引领,支撑矿产资源综合勘查开发新局面;(4)分区施策,示范引领,保障矿产资源安全与高效利用;(5)创新体制机制,协调综合勘查开发新局面。

尹晓云[10](2016)在《陕西华—太地区金矿找矿模型与深部三维定量预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时间和科技的发展,近年来,国内外矿产资源形势日益严峻,对深部隐伏矿体的寻找也更为迫切,三维成矿预测技术方法已日渐成为研究工作的重点。华山-太峪口地区位于我国重要的金成矿带小秦岭金矿地区。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年来矿田被大力开采,该地区金矿田的地表及浅部的矿产资源已近枯竭,许多金矿的采金量也严重萎缩。为此,该地区已经被列入为国土资源部的危机矿山接替资源的勘查重点项目区之一。作为小秦岭成矿带的重点区域,华山-太峪口地区金矿产资源新局面打开的关键为深部和外围找矿,所以结合新的技术方法对本研究区的资源潜力进行全面的深入的预测评价是势在必行的。对华山-太峪口地区金矿带的深部预测研究为该地区的进一步预测研究工作提供先行的方向和打下基础。使得研究区域的研究程度进一步提高,在缓解矿山可持续开发中资源储量日益短缺的现状及促进潼关等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次论文研究主要包括研究区的三维地质建模和深部矿产资源的预测评价工作。全面的收集了华山-太峪口地区金矿田的地质、矿产、科研等成果资料,以区域内0m标高以上的范围为建模部分,建立研究区的三维实体模型。根据已有的地质资料数据以及研究区内的地层、岩体、断裂等地质体的展布及产状特征,利用三维建模软件Surpac建立研究区的地层、岩体、断裂、矿脉等三维模型。依据区域成矿规律以及地质、物化探等信息,构建研究区的找矿模型,并利用“立方体模型”方法对区域成矿有利因素进行定量化统计分析,建立研究区的定量化找矿模型。根据预测结果,在研究区圈定了13个成矿有利区域,并对区域的矿产资源量进行初步估算,且对预测工作进行了概率评价。本次研究实现了研究区的三维模型建立及三维成矿预测工作,通过三维实体模型和块体模型实现了研究区的定位、定量、定概率的预测评价工作,对研究区的深部成矿有利空间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开展区域深部和外围找矿提供理论支持和勘查建议。

二、为国土资源管理打开新局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为国土资源管理打开新局面(论文提纲范文)

(1)日本神话传说与民族信仰研究 ——以《古事记》神代卷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课题的缘起与方法
    二、研究现状的回顾
第一章 《古事记》神话溯源
    第一节 《古事记》的成书过程
        一、《古事记》的成书背景
        二、《古事记》神代卷的形成
    第二节 《古事记》神代卷的结构
        一、天孙降临系神话
        二、出云系神话
        三、日向系神话
        四、伊势系神话
第二章 《古事记》以前的“渡来人”与文字受容
    第一节 古史文献中的“渡来人”与倭王权
        一、《古事记》成书前的“渡来人”
        二、邪马台国论争与九州王朝溯源
    第二节 日本文化的载体:汉文的接受与变容
        一、文字体系的传承期
        二、文字体系的定型期
第三章 《古事记》中的“自然”与“生死”
    第一节 《古事记》中的“自然”观念
        一、《古事记》中的“混沌”思想
        二、《古事记》中的阴阳五行思想
        三、《古事记》中的“创世”与“创生”
    第二节 《古事记》中的生死意识
        一、基于日神信仰的“祓秽”意识
        二、《延喜式》中的“罪”与“罚”
        三、《古事记》“他界观”中的“黄泉”与“常世”
第四章 《古事记》中的祭祀礼俗与“神道”的形成
    第一节 《古事记》中的“稻作”与“祭祀”
        一、稻作农耕的传入
        二、祭祀礼俗的产生与变迁
    第二节 “神”的形象与“神道”的确立
        一、“神”的特征与神格
        二、“神道”理论的成立
第五章 国家祭祀与神道思想的再探讨
    第一节 氏神祭祀与王权意识的变化
        一、氏神信仰的流变
        二、国家祭祀的统合
    第二节 神道的“虚构”与“变装”
        一、神国正统思想中的“神道”与“王道”
        二、复古神道的出现与神道思想的历史演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2)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政策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城乡关系
        2.1.2 城乡二元结构
        2.1.3 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与城乡融合
    2.2 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理论奠基
        2.2.1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发展思想
        2.2.2 列宁关于城乡融合发展的思想
        2.2.3 毛泽东对城乡发展的理论探索
        2.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理论
    2.3 当代西方城乡融合理论与实践的反思和借鉴
        2.3.1 空间社会学理论对中国城乡发展的影响
        2.3.2 当代西方城乡融合实践反思与参考借鉴
    2.4 小结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乡发展的制度变迁历程
    3.1 新中国成立后(1949-1978):城乡分割体制的形成以及固化
        3.1.1 “工业为主导,农业为基础”国民经济总方针的执行
        3.1.2 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的建立推动了城乡分割体制的形成
        3.1.3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强化加剧了城乡分割体制的固化
    3.2 改革开放后(1978-2012):城乡固化状态在曲折发展中破冰
        3.2.1 家庭承包制的推进与乡镇企业的崛起缓解了城乡关系
        3.2.2 城市及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的政策激化了城乡再度分离
        3.2.3 城乡统筹与城乡一体化不断打破城乡二元的固化状态
    3.3 新时代以来(2012-至今):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逐渐形成
        3.3.1 “三农”政策的实施力度不断加大
        3.3.2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双轨推进
        3.3.3 城乡发展逐步走向全面融合新格局
    3.4 小结
第四章 当前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制度性短板及原因探析
    4.1 现行制度下城乡发展差距
        4.1.1 城乡居民在收入、消费与就业上的差距
        4.1.2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运行及管护投入差距
        4.1.3 城乡教育资源投入以及家庭教育的差距
        4.1.4 城乡医疗服务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差距
    4.2 当前城乡发展的制度体系不尽完善
        4.2.1 城乡人口和土地要素治理体系失衡
        4.2.2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管护不统一
        4.2.3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机制不健全
        4.2.4 城乡产业布局和发展平台不够完善
    4.3 城乡发展出现制度性短板的原因分析
        4.3.1 历史上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生及影响
        4.3.2 理论上对西方城乡发展的认识出现偏差
        4.3.3 实践中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呈复杂性
    4.4 小结
第五章 构建与完善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
    5.1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5.1.1 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的打通是根本
        5.1.2 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是目标
        5.1.3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实现是途径
        5.1.4 城乡普惠金融服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保障
    5.2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有利于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5.2.1 有利于实现工业现代化在城乡之间的双向突破
        5.2.2 有利于发挥农业现代化促发展的根基保障作用
        5.2.3 有利于利用信息化为现代化建设注入新鲜活力
        5.2.4 有利于推进新型城镇化为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
    5.3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破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抓手
        5.3.1 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把握城乡融合发展方向
        5.3.2 在农业和农村优先发展中打破城乡失衡困局
        5.3.3 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打造城乡特色融合模式
        5.3.4 在改革发展稳定中坚持人民群众的共享发展
    5.4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5.4.1 城乡产业融通发展制度促进发展的平衡化充分化
        5.4.2 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5.4.3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维护社会稳定发展
    5.5 小结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完善路径
    6.1 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6.1.1 做好“三农”工作推动乡村振兴
        6.1.2 合理利用存量空间搞好城市建设
        6.1.3 发展产业群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6.1.4 满足居民在城乡安居的自由选择
    6.2 打通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
        6.2.1 加强城乡居民户籍统一管理
        6.2.2 完善城乡人口双向自由流动
        6.2.3 放宽农村集体土地入市条件
        6.2.4 构建工商资本持续入乡机制
    6.3 完善进城务工人员基本权益保障制度
        6.3.1 推进进城务工人员平等就业同工同酬
        6.3.2 健全进城务工人员基本住房保障制度
        6.3.3 确保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公平教育
        6.3.4 完善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体制机制
    6.4 建立健全城乡产业协同发展体制机制
        6.4.1 构建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培育机制
        6.4.2 搭建特色小镇联结城乡发展平台
        6.4.3 创建农业产业园区促进城乡融合
        6.4.4 实现城乡生产与消费多层次对接
    6.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和致谢

(3)基层重复信访问题治理研究 ——以H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价值
        1.3.2 现实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思路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行政信访
        2.1.2 非行政信访
        2.1.3 重复信访
        2.1.4 重复信访者
    2.2 理论基础
        2.2.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2.2.2 社会安全阀理论
第3章 H市重复信访情况调查
    3.1 H市信访工作运行概述
        3.1.1 H市信访部门的职能、机构设置情况
        3.1.2 H市信访接待工作流程
    3.2 H市重复信访统计分析(2015-2019)
        3.2.1 以“年份”为统计维度的数据分析
        3.2.2 以“渠道”为统计维度的数据分析
        3.2.3 以“问题性质”为统计维度的数据分析
        3.2.4 以“问题分类”为统计维度的数据分析
    3.3 H市重复信访典型案例
        3.3.1 维权型上访
        3.3.2 谋利型上访
        3.3.3 无理上访
    3.4 H市重复信访典型案例基本数据分析
第4章 H市重复信访的成因分析
    4.1 信访者层面的重复信访成因分析
        4.1.1 信访者的需求不容易得到满足
        4.1.2 信访者坚持提出不合理诉求
        4.1.3 信访者的认知有所偏颇
        4.1.4 信访者存在落后的信访观念
    4.2 政府层面的重复信访成因分析
        4.2.1 民主决策机制不够完善
        4.2.2 信访问题治理模式粗放
        4.2.3 信访问题治理主体单一
        4.2.4 信访工作队伍力量薄弱
        4.2.5 普法宣传实效化不足
第5章 H市重复信访治理对策
    5.1 抓好道德文化建设,提升群众法治素养
        5.1.1 加强对群众的道德教育
        5.1.2 全面推进精神文化建设
        5.1.3 广阔渠道开展普法宣传
    5.2 坚持群众主体地位,完善基层民主决策
    5.3 快速推进信息化发展,建立信访大数据平台
    5.4 引入第三方参与机制,化解重复信访疑难问题
        5.4.1 发挥社工“社会安全阀”作用
        5.4.2 律师参与化解涉法涉诉信访问题
    5.5 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增强信访工作合力
    5.6 强化初信初访的办理
    5.7 加强信访队伍建设,提高综合业务水平
第6章 结论与不足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H市2015年-2019年重复信访典型案例
附录B 信访工作者访谈提纲

(4)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5)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及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
第2章 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的形成
    2.1 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1.1 后现代主义转向中的经济与文化转变
        2.1.2 新自由主义思潮中的政治美学化过程
        2.1.3 新帝国主义权力领土与资本逻辑矛盾
    2.2 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者的意识形态思想
        2.2.2 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空间转向理论
    2.3 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形成阶段及特点
        2.3.1 地理学逻辑实证研究阶段(1961-1973)
        2.3.2 转向马克思主义研究阶段(1973至今)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的理论视角
    3.1 基于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意识形态批判
        3.1.1 资本积累中分工、竞争与垄断悖论
        3.1.2 新帝国主义中私有化与霸权的矛盾
        3.1.3 资本主义环境生态与政治经济合谋
    3.2 基于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3.2.1 时空修复理论作用限度
        3.2.2 不平衡地理发展的危机
        3.2.3 城市企业主义转型谬误
    3.3 基于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解放政治思想
        3.3.1 作为替代方案构思的“辩证乌托邦理想”
        3.3.2 作为社会变革力量的“类存在物的潜力”
        3.3.3 作为集体意识前提的“生命之网的隐喻”
        3.3.4 作为革命联合基础的“反叛建筑师行动”
    3.4 基于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政治哲学思辨
        3.4.1 地理决定论与地缘政治解析
        3.4.2 忠诚、身份与政治信仰辨析
        3.4.3 社会过程的话语辩证法论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的主要内容
    4.1 时空与意识形态的关联
        4.1.1 构成社会力量的时间与空间
        4.1.2 时空体验中的身体和政治人
        4.1.3 意识形态对时空压缩的回应
    4.2 空间的意识形态性论证
        4.2.1 空间的意识形态属性
        4.2.2 空间意识形态的特性
        4.2.3 空间与传统意识形态
    4.3 空间矩阵意识形态分析
        4.3.1 空间性通用矩阵模型的意识形态属性
        4.3.2 马克思理论空间矩阵的意识形态功能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的理论评析
    5.1 大卫·哈维与马克思意识形态思想的比较分析
        5.1.1 意识形态概念性质的使用方面
        5.1.2 意识形态与自然科学关系方面
        5.1.3 反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主体方面
    5.2 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的理论贡献
        5.2.1 创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的理论武器
        5.2.2 扩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视域
        5.2.3 丰富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思想的理论内涵
    5.3 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的理论局限
        5.3.1 对于唯物史观的历史本质存在解读偏差
        5.3.2 反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斗争主体判断缺失
        5.3.3 对城市空间意识形态祛魅构设过于简化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启示
    6.1 以空间理论与空间实践发展深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基础性建设
        6.1.1 延深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
        6.1.2 深入空间生产中国化实践,夯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经济基础
        6.1.3 培育践行空间正义价值观,筑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文化基础
    6.2 以思想政治的空间形塑宣教促进提升意识形态凝聚力与引领力
        6.2.1 强化政治文化空间赋义释义,增进全体人民社会主义情感认同
        6.2.2 延展宣传思想工作空间视域,增加全体人民社会主义价值认同
        6.2.3 倡导三生空间协调发展理念,增强全体人民社会主义道路认同
    6.3 以把握新时期空间演变趋势特征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
        6.3.1 干预景观社会价值隐蔽渗透,维护好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三权”
        6.3.2 回应时空压缩思想活跃变化,把握好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时度效
        6.3.3 介入流动空间信息交互扩散,布局好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点线面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A 大卫·哈维简介

(6)新时代完善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的路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 言
二、新时代完善新格局,要精准瞄定与把握好不断创造新形态的趋势性发展指向
    (一)突出创造科技经济、文化经济可持续发展新形态
    (二)突出创造多领域、多产业、多行业互融的可持续发展新形态
    (三)突出创造金融证券业和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新形态
    (四)突出创造共享经济可持续发展新形态
    (五)突出创造拥有安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新形态
三、新时代完善新格局,要精准瞄定与把握好陆域、海域、空域多维度同一的趋势性发展指向
四、新时代完善新格局,要精准瞄定与把握好建设“大美家园”持续前行的趋势性发展指向
    (一)提供建设“大美家园”的新智慧、新方案
    (二)建设“大美家园”以传承和发扬光大中华文明为源泉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深入推进文明城市建设
    (四)建设“大美家园”要向现代化善治性的科学规控跨越
五、新时代完善新格局,要精准瞄定与把握好新型城市圈群创造商品经济联合体的趋势性发展指向
六、新时代完善新格局,要精准瞄定与把握好以“一带一路”为纽带推进建立多方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趋势性发展指向
    (一)需要不断提高深刻认识“一带一路”大战略的理论意义和世界意义的水平
    (二)需要加快建立以“一带一路”为纽带、打造多方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多彩平等包容合作的大平台
    (三)需要不断创造以自贸区和自由港及新型园区与新高地等为主要承载空间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新形态

(7)国土空间集聚的格局及演变过程研究 ——以宁波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选题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章节安排与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评述
    2.1 文献梳理思路
    2.2 城市空间理论回顾
        2.2.1 研究脉络
        2.2.2 思想渊源
    2.3 国外研究进展
        2.3.1 空间集聚的影响机制研究
        2.3.2 空间集聚的定量测度研究
        2.3.3 空间集聚的格局研究
        2.3.4 空间集聚的演变过程研究
    2.4 国内研究进展
        2.4.1 空间集聚的影响机制研究
        2.4.2 空间集聚的定量测度研究
        2.4.3 空间集聚的格局研究
        2.4.4 空间集聚的演变过程研究
    2.5 研究述评
        2.5.1 研究总体评述
        2.5.2 本研究的切入点
3 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3.1 国土空间集聚的概念与内涵
        3.1.1 基本概念辨析
        3.1.2 国土空间集聚的概念界定
        3.1.3 国土空间集聚的内涵解读
    3.2 国土空间集聚的影响机制
        3.2.1 理论基础
        3.2.2 影响因素分析
    3.3 国土空间集聚的测度依据
        3.3.1 国土空间集聚目标与测度标准
        3.3.2 定量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3.4 国土空间集聚格局及其演变规律
        3.4.1 国土空间集聚格局的空间组织
        3.4.2 国土空间集聚过程的演变规律
    3.5 分析框架
    3.6 本章小结
4 国土空间集聚水平的综合测度
    4.1 案例区选取与数据基础
        4.1.1 案例区选取依据
        4.1.2 研究尺度选择
        4.1.3 数据收集与预处理
    4.2 研究区概况
        4.2.1 自然资源概况
        4.2.2 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研判
        4.2.3 城市功能定位
        4.2.4 城市规划及未来发展战略
    4.3 综合测算方法
        4.3.1 指标标准化
        4.3.2 指标权重系数计算
        4.3.3 集聚指数综合测算
    4.4 国土空间集聚水平的总体评价
        4.4.1 测算结果
        4.4.2 国土空间集聚水平的时序变化
        4.4.3 与类比城市的相对集聚情况
    4.6 本章小结
5 国土空间集聚格局的空间刻画
    5.1 空间刻画方法
        5.1.1 最近邻指数
        5.1.2 标准差椭圆
        5.1.3 Ripley’s K函数
        5.1.4 核密度估计法
    5.2 不同区域国土空间集聚格局
        5.2.1 空间分布类型
        5.2.2 集聚方向
        5.2.3 集聚尺度效应
        5.2.4 空间组织模式
    5.3 不同功能类型国土空间集聚格局
        5.3.1 空间分布类型
        5.3.2 集聚方向
        5.3.3 集聚尺度效应
        5.3.4 空间组织模式
    5.4 本章小结
6 国土空间集聚过程的演变特征
    6.1 集聚过程辨识方法
        6.1.1 空间权重矩阵
        6.1.2 全局Moran’s I统计
        6.1.3 局部Moran’s I统计
    6.2 全局自相关分析
        6.2.1 空间关联程度演变
        6.2.2 空间集聚的一致性
    6.3 局部自相关分析
        6.3.1 人口空间集聚的演变特征
        6.3.2 经济空间集聚的演变特征
        6.3.3 空间集聚格局演变的一致性
    6.4 本章小结
7 国土空间集聚发展的优化策略
    7.1 转型期对国土空间开发与利用的客观需求
        7.1.1 经济发展阶段转变的需求
        7.1.2 空间治理能力提升的需求
        7.1.3 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需求
        7.1.4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需求
    7.2 新时期国土空间结构优化的战略重点
        7.2.1 推进国土空间增长转型
        7.2.2 引导产业结构调整
        7.2.3 实现空间绩效最大化
        7.2.4 构建高质量人居环境
        7.2.5 建立城乡融合空间格局
    7.3 宁波市国土空间集聚格局优化的具体措施
        7.3.1 重点培育外围副中心/组团
        7.3.2 差异化发展市域南北部业态
        7.3.3 构建区域一体化的交通网络
        7.3.4 加强土地混合开发利用
    7.4 配套政策保障
        7.4.1 规划政策
        7.4.2 人口政策
    7.5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8.2 创新之处
    8.3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8)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评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创新点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生态文明
        2.1.2 国土空间
        2.1.3 三生空间
        2.1.4 国土空间利用质量
        2.1.5 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理论
        2.2.2 人地协调发展理论
        2.2.3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2.2.4 精明增长理论
        2.2.5 人居环境理论
        2.2.6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国土空间利用内涵解析
        2.3.1 生态文明理念的历史渊源与时代内涵
        2.3.2 生态文明理念对国土空间利用的指导与要求
第三章 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理论框架构建
    3.1 国土空间利用的功能属性
        3.1.1 引入三生功能的必要性分析
        3.1.2 三生功能内涵辨析
        3.1.3 三生功能系统影响因素分析
    3.2 基于功能导向的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理论框架构建
        3.2.1 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理论框架构建思路
        3.2.2 基于功能导向的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机理
第四章 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研究方法体系构建
    4.1 国土空间利用类型变化研究
        4.1.1 国土空间利用现状分析
        4.1.2 国土空间利用类型划分方法
        4.1.3 国土空间利用类型时空演变研究方法
    4.2 国土空间利用质量评价研究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2 指标权重值的计算
        4.2.3 国土空间利用质量评价方法
    4.3 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状态研究
        4.3.1 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模型构建
        4.3.2 协调发展水平等级划分标准
    4.4 国土空间利用质量障碍因子诊断与识别
        4.4.1 国土空间利用质量障碍因子层级构建
        4.4.2 障碍度诊断模型构建
第五章 实证研究
    5.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5.1.1 研究区概况
        5.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5.2 湖北省国土空间利用类型时空演变分析
        5.2.1 湖北省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分析
        5.2.2 湖北省三生空间时空演化分析
        5.2.3 湖北省市域三生空间时空演化分析
    5.3 湖北省国土空间利用质量时空分异特征
        5.3.1 国土空间利用质量评价指标权重结果
        5.3.2 湖北省国土空间利用质量整体水平分析
        5.3.3 湖北省国土空间利用质量时空演变分析
    5.4 湖北省国土空间利用协调性分析
        5.4.1 耦合度与协调发展度整体水平分析
        5.4.2 湖北省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度时空演变分析
    5.5 湖北省国土空间利用质量障碍因子诊断与识别
        5.5.1 一级障碍因子障碍度变化分析
        5.5.2 二级障碍因子障碍度变化分析
        5.5.3 三级障碍因子识别及障碍度变化分析
    5.6 湖北省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对策建议
        5.6.1 严格执行国土空间用途管,实现国土空间有序利用
        5.6.2 实施“一芯两带三区”布局,推动湖北省高质量发展
        5.6.3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破解生态环境难题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9)矿产资源叠置区综合勘查开发对策建议——以鄂尔多斯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鄂尔多斯市矿产资源禀赋特征
2 主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情况
    2.1 勘查现状
    2.2 开发利用现状
3 存在的问题
    3.1 矿业权设置平面上交叉重叠, 作业主体相互制约
    3.2 勘查程度参差不齐, 开发时序缺乏科学规划与落实
    3.3 行业垄断严重, 地质资料共享难
    3.4 叠置资源综合勘查开发缺乏顶层设计, 相关技术、规范尚不完善
4 对策建议
    4.1 打破行业垄断, 清理现有矿业权, 打开矿产资源综合勘查开发新空间
    4.2 整合作业主体、地方注册, 创建矿产资源综合勘查开发新模式
    4.3 创新驱动, 科技引领, 支撑矿产资源综合勘查开发新局面
    4.4 分区施策, 示范引领, 保障矿产资源安全与高效利用
    4.5 创新体制机制, 协调综合勘查开发新局面

(10)陕西华—太地区金矿找矿模型与深部三维定量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矿产资源预测评价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矿产预测研究现状
        1.2.2 研究区矿产预测研究现状
    1.3 研究区金矿田以往工作概况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找矿模型
    2.1 研究区概况
        2.1.1 研究区范围
        2.1.2 自然地理经济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2.2.1 区域地层
        2.2.2 区域构造
        2.2.3 区域岩浆岩
        2.2.4 区域矿产特征
    2.3 研究区找矿模型
第3章 研究区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
    3.1 建模软件简介
    3.2 建模工作流程
    3.3 建模资料收集与整理
        3.3.1 地质矿产图
        3.3.2 勘探线剖面
        3.3.3 钻孔数据
        3.3.4 地球化学数据
        3.3.5 其他资料
    3.4 研究区三维模型
        3.4.1 研究区地表模型
        3.4.2 研究区范围实体模型
        3.4.3 地层三维模型
        3.4.4 岩体三维模型
        3.4.5 构造三维模型
        3.4.6 矿脉三维模型
        3.4.7 矿体三维模型
        3.4.8 钻孔模型
第4章 研究区成矿信息定量分析与提取
    4.1 立方体模型的建立
    4.2 立方体模型最佳单元尺度估计
    4.3 成矿信息分析与提取
        4.3.1 有利地层信息提取
        4.3.2 岩体信息提取
        4.3.4 构造信息提取
        4.3.5 地球化学找矿信息
第5章 研究区深部矿产预测
    5.1 预测系统简介
    5.2 定量化预测模型
    5.3 三维成矿预测
        5.3.1 三维证据法
        5.3.2 三维信息量法
        5.3.3 预测结果分析
        5.3.4 靶区圈定
        5.3.5 预测资源量估算
    5.4 预测精度评价
    5.5 研究成果集成
第6章 结论
    6.1 结果分析
    6.2 存在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四、为国土资源管理打开新局面(论文参考文献)

  • [1]日本神话传说与民族信仰研究 ——以《古事记》神代卷为中心[D]. 卢静达.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研究[D]. 张延曼. 吉林大学, 2020(08)
  • [3]基层重复信访问题治理研究 ——以H市为例[D]. 马云. 南昌大学, 2020(01)
  • [4]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5]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及启示研究[D]. 陈晨.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4)
  • [6]新时代完善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的路径选择[J]. 郭先登. 山东财经大学学报, 2020(01)
  • [7]国土空间集聚的格局及演变过程研究 ——以宁波市为例[D]. 胡长慧. 浙江大学, 2019(02)
  • [8]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D]. 魏超.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9]矿产资源叠置区综合勘查开发对策建议——以鄂尔多斯市为例[J]. 张春华,孙政平,施俊杰,张梅,刘颖璠,郝俊峰.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8(07)
  • [10]陕西华—太地区金矿找矿模型与深部三维定量预测[D]. 尹晓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4)

标签:;  ;  ;  ;  ;  

开辟国土资源管理新局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