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与TDP辐照悬铃治疗踝关节扭伤

针刺与TDP辐照悬铃治疗踝关节扭伤

一、针刺加TDP照射悬钟治疗踝关节扭伤(论文文献综述)

张铁鑫[1](2021)在《扁鹊神针对应刺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采取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比治疗组(扁鹊神针对应刺法组)与对照组(局部针刺组)的疗效差异,来探讨扁鹊神针对应刺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从而证实扁鹊神针对应刺法取穴精少,但却镇痛即效,极大程度缩短了疗程的优越性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自2020年1月~12月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针灸科、骨伤科门诊就诊的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72例,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扁鹊神针对应刺法治疗,即以“对位法”,踝对腕,当一侧踝关节扭伤时,寻找其对侧腕关节相对位置(压痛点)的穴位下针治疗。对照组则以针刺患处局部腧穴为主进行治疗。两组治疗均每日一次,3次为一个疗程,首次治疗后和一疗程后分别统计试验结果。通过观察视觉模拟评分(VAS)、踝关节肿胀度、踝关节评分标准(kofoed评分标准)治疗前后的变化与症状改善程度,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差异,综合各项指标,并运用统计学对研究数据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结果:治疗前受试患者年龄、性别、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踝关节肿胀度、踝关节标准评分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基线一致,具有可比性。1.治疗过程中两组各脱落6例。最后对照组30例,治愈5例,显效6例,有效1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0%;治疗组30例,治愈10例,显效9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治疗后,两组受试患者VAS评分、踝关节肿胀度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着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治疗方法均能缓解扭伤后的疼痛与肿胀。两组间对比,一个疗程后(尤其首次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踝关节肿胀度小于对照组,说明在疼痛的缓解与肿胀的减轻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治疗后,两组受试患者踝关节标准评分(Kofoed评分标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着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均能改善踝关节的症状,促进了踝关节功能的恢复。两组间对比,治疗一个疗程后(尤其首次治疗后),治疗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恢复功能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本研究显示扁鹊神针对应刺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此法取穴精少、镇痛即效、往往一针一穴,首次治疗后就会见效,极大程度缩短了疗程,有效地改善了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病理症状,未见不良反应。此法利于发挥针灸治疗急症的作用,为针灸治疗急症提供新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参考的价值。

陈韬,周鑫,高俊祎,李丹丹[2](2021)在《《针灸大成》中悬钟穴临床应用探析》文中研究表明《针灸大成》中关于悬钟穴的记载详尽丰富,涉及悬钟穴的定位、归经、操作、主治等。悬钟为足少阳胆经腧穴,又是八会穴之髓会,可用于治疗下肢痹证、痿证、痉证、中风、疟疾、热病、颤病、伛偻,也涉及皮肤病、精神病、肝胆疾病等,临床应用十分广泛。通过学习杨继洲对悬钟穴的针灸治法,可为临床运用悬钟穴提供理论基础,拓宽临床选穴思路。

高俊虎,刘建伟,韩旭,朴圣爱[3](2020)在《针灸治疗踝关节扭伤临床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踝关节扭伤是临床常见运动损伤疾患,急性期主要表现为肿胀、疼痛、瘀血和活动障碍,若治疗不当易发展为慢性病程合并关节劳损,治疗困难。中医将踝关节扭伤归属于"筋伤"范畴,针灸或针灸联合其他疗法对本病急慢性期治疗具有良好疗效。文章就针灸治疗踝关节扭伤的临床治疗现状进行综述,对于探求完善本病的规范化治疗,提高临床防治效果具有现实意义。

王树龙[4](2020)在《北京市朝阳区在校大学生踝关节扭伤患病率及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踝关节扭伤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疾病与多发疾病,踝关节扭伤在所有关节扭伤中位列第一,在常见的运动相关性下肢损伤位列第二,约占所有肌肉骨骼系统损伤的2%,约占骨科急诊的6%-12%。在英国,急诊中约有3%-5%是踝关节扭伤,相当于每天发生5600次踝关节扭伤或每年100-150万次踝关节扭伤。无论是高水平的运动员还是普通人,都可能因为运动不慎或者行走时注意力不集中等原因发生踝关节的扭伤。关于踝关节扭伤的流行病学调查,无论国内外都更多集中于运动员方面,国内关于普通人群的的踝关节扭伤的流行病学调查更是处于空白状态。国外的大多流行病学数据通过急诊就诊系统得出的踝关节扭伤的发病率,具有明显的片面性,不能完全的反应真实生活中踝关节的患病率。高校大学生作为人群中重要的一部分,运动量相对较大,了解其患病情况意义重大。统计北京市朝阳区在校大学生踝关节扭伤的患病率,并筛选北京市朝阳区在校大学生踝关节扭伤可能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拓展踝关节扭伤的研究边界,并为踝关节扭伤的干预方案及防治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研究目的调查北京市朝阳区在校大学生踝关节扭伤患病率,分析、研究本区影响在校大学生踝关节扭伤的主要因素,为其日后公共卫生领域、学校以及社会制定健康教育提供参考建议,为有关部门制定疾病预防措施提供相应的科学依据。研究方法在北京市朝阳区四所大学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情况、生活学习情况、平时运动情况、既往相关疾病史、最近一次受伤时的具体情况,治疗及预后等。采用Epidata数据库进行数据双录入,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不同性别、年龄的样本量分布;使用X2检验进行朝阳区在校大学生踝关节扭伤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以P值小于0.05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将P值小于0.05的影响因素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建立回归模型;模型采用后退法(LR),纳入标准0.05,获得各变量的OR值及95%可信区间值(95%CI)。研究结果530名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有效问卷501份,其中有过踝关节扭伤的人数为113名,踝关节扭伤的总体患病率为22.55%;113名踝关节扭伤患者中男大学生有41名(36.28%),女大学生72名(63.72%)。21岁以下年龄组发生过踝关节扭伤的为80人,患病率为23.05%,21岁以上年龄组发生过踝关节扭伤的为33人,患病率为21.43%。单因素X2分析显示:朝阳区大学生踝关节扭伤组与非踝关节扭伤组中与性别有统计学差异(X2=4.389,P<0.05),与BMI有统计学差异(X2=27.058,P<0.001),与是否爱穿高跟鞋有统计学差异(X2=4.389,P<0.05),与每周参加体育运动次数有统计学差异(X2=11.023,P<0.05),与每周运动时长有统计学差异(X2=14.360,P<0.05),与平时主要参加的体育运动类型有统计学差异(X2=25.659,P<0.05),与单腿平衡实验是否大于30s有统计学差异(X2=34.203,P<0.001),与既往是否有下肢损伤相关病史有有统计学差异(X2=6.042,P<0.05),与既往是否有足踝相关病史有统计学差异(X2=7.984,P<0.05)。将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采用后退法(LR)最终得出:BMI指数低是踝关节扭伤的保护因素(OR值0.378,OR95%CI=0.203-0.704);爱穿高跟鞋是踝关节扭伤的危险因素(OR值2.302,OR95%CI=1.135-4.668);每周低频次参加体育运动是踝关节扭伤的保护因素(OR值0.476,OR95%CI=0.303-0.748);有足踝部相关病史是踝关节扭伤的危险因素(OR值7.567,OR95%CI=1.03-55.565);单腿平衡实验>30s是踝关节扭伤的保护因素(OR值0.147,OR95%CI=0.061-0.356)。结论本研究结论如下:1.北京市朝阳区大学生踝关节扭伤患病率较高,会成为日益加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对于大学生踝关节扭伤应该得到社会、公共卫生领域、学校等的足够重视;2.通过研究发现得出,BMI指数低、每周低频次参加体育运动、单腿平衡实验>30s是踝关节扭伤的保护因素,而爱穿高跟鞋、有足踝部相关病史是踝关节扭伤的危险因素;3.要提高在校大学生对于踝关节扭伤的重视,要树立健康的运动观念,在参加体育运动,强身健体的同时,注意在运动及日常生活中对于踝关节的保护;一旦发生踝关节的扭伤要尽可能及早寻求专业的足踝医生评估与治疗,以免迁延失治,延误病情,增加治疗的难度及困难,为以后得身心健康遗留隐患。

何增华[5](2020)在《针刺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根据目前临床与日常生活中日渐多发的急性踝关节扭伤(ASS),考虑到临床中针对ASS的中西医治法繁杂、量效参差不齐,并且常因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选择不当而极易遗留踝关节疼痛、活动障碍等后遗症的情况,依据在长期的针灸临床实践中,越来越多的的研究证明针刺运动疗法对于各种急慢性疼痛的突出疗效,以及考虑到目前临床中运用针刺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研究尚存在方案设计、评价标准、疗效阐释等方面的不足之处的这一特点,须进一步丰富针刺运动疗法在治疗ASS方面的临床资料、评价其确切疗效、探索疗效确切的针灸方案;故本课题设计试验将“针刺运动疗法”与“单纯针刺”治疗ASS进行疗效对比,探讨针刺运动疗法较常规单纯针刺在针对ASS的治疗中是否存在明确疗效优势。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6例ASS确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在选穴、护理等基础条件以致的前提下,对照组给予常规普通单纯针刺治疗,治疗组给予运动疗法针刺治疗,治疗时间30分钟/次,1次/日,1个疗程,为期12天,自患者初诊起,连续治疗4天;后于第六日开始隔日治疗1次,共4次,合计治疗8次。在治疗阶段的前、中、后(治疗前、第1次治疗结束,第4次治疗结束、最后1次治疗结束)各进行疗效评估,本课题采取的评估方法为:对患者临床症状通过不同量表进行统计总结,对前后差异进行分析,本课题采用3种量表:目前较公认的“中医临床症状评分”、美国足踝协会的“AOFAS踝-后足评分表”以及“VAS痛觉量表”。因现行踝关节不同症状评分表,均不同程度存在评分主观性,故本课题所有相关评测指标皆由同一课题组人员评估,以尽可能减少误差。治疗结束后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分析,进行疗效评估。结果:1.首先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础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两组受试对象无显着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2.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在组内、组间进行“中医临床症状评分”、“AOFAS评分”以及“VAS评分”数据分析。得出各组数据差距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3.主要结局治标以“中医临床症状评分”为主要参考,分别对两组的中医临床症状评分进行组内对比,治疗前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经治疗后,两组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组间对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4.治疗8次(第12天)后针刺运动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90.00%,高于对照组;针刺运动组总显效率86.67%,对照组50.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运动组对急性踝关节扭伤的总体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组。

吴赫喧[6](2019)在《针刺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电针结合PRICE疗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2周的临床疗效,客观评价电针结合PRICE疗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并旨在为电针结合PRICE疗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本课题患者均来自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和广州市中兴运动损伤康复医院的骨伤科急诊2017年03月至2018年02月期间就诊的患者,根据入选标准,纳入合格的治疗组受试者共105例。105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PRICE+针刺组(55例)和PRICE组(50例),在课题实施观察中脱落和剔除2例,实际完成103例,其中PRICE+针刺组54例,PRICE组49例。给予全部患者运动创伤后的PRICE五大护理,即保护原则(Protection,P)、休息原则(Rest,R)、冰敷原则(ICE,I)、压迫原则(Compression,C)以及抬高原则(Elevation,E)。对PRICE+针刺组(55例)患者经行电针治疗。采用邱茂良编写的《中国针灸治疗学》中对踝部扭伤的治疗取穴,主穴为太溪、昆仑,选用规格1.5寸毫针,加电针5分钟后,用密波代替疏波,电流逐渐增强,最终刺激强度取决于患者的耐受性。每天1次,每次30分钟,一周5次,一周为一疗程,连续治疗2周。(2)治疗1周、2周后对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采用踝关节评分分级系统标准评价;使用下肢功能量表(LEFs)主观评估踝关节功能;使用ActivPalTM专业体育活动记录器(Pal Technologies,Glasgow,UK)评估体育活动水平。(3)诊断性超声扫描(Episcan-1-200高频超声扫描系统Longport International Ltd,PA)将用于检查受伤和未受伤脚踝的横向结构。(4)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以及治疗后5周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TNF-α,IL-6含量。结果:(1)踝关节功能治疗2周后对踝关节功能评估,参照文献对踝关节评分分级系统标准评价(表格3)。其中PRICE+针刺组良30例,可19例,差5例;PRICE组良10例;可31例;差8例。临床疗效PRICE+针刺组优于PRICE组(P=0.001)。平均而言,PRICE+针刺组的参与者在每个时间点的功能上表现更好,整体治疗效果有利于PRICE组。在第1和第2周,PRICE+针刺组的疗效均显着。对于休息时疼痛、活动性疼痛或肿胀,临床疗效PRICE+针刺组优于PRICE组(P=0.001)。(2)下肢功能治疗1周后,PRICE+针刺组和PRINCE组下肢功能水平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PRICE+针刺组,PRICE组下肢功能水平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PRICE+针刺组,在下肢功能水平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见表5和图2。(3)活动疼痛结果PRICE+针刺组,PRICE组治疗前活动疼痛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间患者活动疼痛结果没有可比性。治疗1周后,PRICE+针刺组和PRICE组活动疼痛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PRICE+针刺组和PRICE组活动疼痛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PRICE+针刺组在降低活动疼痛结果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见表6和图3。(4)静息疼痛结果PRICE+针刺组,PRICE组治疗前静息疼痛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间患者静息疼痛结果没有可比性。治疗1周后,PRICE+针刺组和PRICE组静息疼痛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PRICE+针刺组和PRICE组活动疼痛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PRICE+针刺组在降低静息疼痛结果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见表7和图4。(5)肿胀程度PRICE+针刺组,PRICE组治疗前肿胀程度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间患者肿胀程度结果没有可比性。治疗1周后,PRICE+针刺组和PRICE组肿胀程度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PRICE+针刺组和PRICE组肿胀程度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PRICE+针刺组在降低肿胀程度结果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见表8和图5。(6)体育活动水平PRICE+针刺组,PRICE组治疗前体育活动水平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间患者体育活动水平结果没有可比性。治疗1周后,PRICE+针刺组和PRICE组体育活动水平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PRICE+针刺组和PRICE组体育活动水平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PRICE+针刺组在降低体育活动水平结果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见表9和图6。(7)卡尔森评分结果PRICE+针刺组,PRICE组治疗前卡尔森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间患者卡尔森评分结果没有可比性。治疗1周后,PRICE+针刺组和PRICE组卡尔森评分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PRICE+针刺组和PRICE组卡尔森评分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PRICE+针刺组在降低卡尔森评分结果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见表10和图7。(8)血清TNF-α含量PRICE+针刺组,PRICE组治疗前血清TNF-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间患者血清TNF-α含量没有可比性。治疗1周后,PRICE+针刺组和PRICE组血清TNF-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PRICE+针刺组和PRICE组血清TNF-α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PRICE+针刺组在降低血清TNF-α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见表11和图8。(8)血清IL-6含量PRICE+针刺组,PRICE组治疗前血清IL-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间患者血清IL-6没有可比性。治疗1周后PRICE+针刺组和PRICE组血清IL-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PRICE+针刺组和PRICE组卡尔森评分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PRICE+针刺组在降低血清IL-6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见表12和图9。结论:与标准功能干预相比,踝关节扭伤后结合电针治疗可显着改善踝关节功能。我们还发现有证据表明,针刺治疗在受伤后一周后可以进行更多的举重运动。临床疗效针刺结合PRICE能显着促进急性踝关节扭伤的恢复。

吴佳瑶,倪静,吴媛媛,方剑乔[7](2018)在《针灸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针灸在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方面有疗效好,无毒副作用,经济等优点。本文通过检索2007年至2017年间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F)、PUBMED三大数据库有关针灸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相关文献,对针灸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针灸治疗方法、临床疗效等进行分析和概述,为急性踝关节扭伤的针灸治疗提供客观的科学研究依据。

吴冕[8](2018)在《针刺结合中药外敷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为评价针刺结合中药外敷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疗效,通过与单纯针刺治疗本病对比二者疗效差异,从而为针刺结合自拟中药外敷方应用于本病治疗提供实践依据,丰富急性踝关节扭伤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结合中药外敷治疗组(简称针药组)和针刺治疗组(简称针刺组),每组各30例。针刺组选取申脉、丘墟、阿是穴(患侧),养老(健侧)为主穴,配穴属足少阳经筋取悬钟、足少阴经筋取然谷、足太阴经筋取商丘,养老穴行运动针法5分钟后留针30分钟,余穴常规针刺并留针30分钟,1次/天;针药组在针刺组治疗基础上行中药外敷治疗,将自制膏药以阿是穴为中心进行贴敷,6小时/次、1次/天。两组治疗均6天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7天、治疗第14天以压痛VAS评分、肿胀度评分、Kofoed评分为观察指标综合评价临床疗效。结果1.患踝压痛VAS评分:治疗前针药组和针刺组压痛VAS评分经t检验,t=0.56,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针药组治疗第7天、14天VAS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t=3.57、t=8.4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刺组治疗第7天、14天VAS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t=2.44、t=6.7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7天和第14天,针药组和针刺组压痛VAS评分经t检验,t=2.05、t=3.21,P<0.05,说明治疗第7天和第14天,针药组患踝压痛改善优于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患踝肿胀度评分:治疗前针药组和针刺组肿胀度评分经t检验,t=0.49,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针药组治疗第7天、14天肿胀度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t=6.91、t=14.9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刺组治疗第7天、14天肿胀度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t=3.43、t=8.0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7天和第14天,针药组和针刺组肿胀度评分经t检验,t=3.22、t=3.12,P<0.05,说明治疗第7天和第14天,针药组患踝肿胀度评分改善优于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患踝Kofoed评分:治疗前针药组和针刺组Kofoed评分经t检验,t=0.61,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针药组治疗第7天、14天Kofoed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t=5.30、t=8.9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刺组治疗第7天、14天Kofoed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t=2.98、t=6.9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7天和第14天,针药组和针刺组Kofoed评分经t检验,t=3.01、t=2.94,P<0.05,说明治疗第7天和第14天,针药组患踝Kofoed评分改善优于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临床疗效:经2个疗程治疗后,针药组患者痊愈16例、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针刺组患者痊愈9例、显效4例、有效1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0.0%。两组经Ridit检验z=2.41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针刺结合中药外敷和单纯针刺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均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二者均能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踝压痛、肿胀、功能障碍。2.针刺结合中药外敷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治疗,二者在改善患踝压痛、肿胀、功能障碍方面差异明显,针刺结合中药外敷改善程度更加突出。3.针刺结合中药外敷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疗效确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可作进一步临床推广。

贺麟桀[9](2016)在《创伤膏加弹力绷带外固定治疗踝关节外侧副韧带Ⅰ、Ⅱ度损伤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是踝关节和使其稳定的重要结构,在临床上踝关节损伤非常多见,发病率在关节及韧带损伤中排第一。若治疗不当,恢复不良,踝关节不能达到健康时的稳定,易产生反复扭伤,从而继发关节黏连、创伤性关节炎等后遗症,从而造成踝关节功能障碍。中医药膏方在骨科创伤急症应用中有良好的疗效,同时兼具经济负担低、使用较为方便等优点。创伤膏兼具活血、止痛、通络、消肿、祛瘀等作用,在治疗挫伤、扭伤等创伤急症方面效果显着。但是缺乏在临床应用数据、安全性等方面令人信服的数据及研究支持。研究目的:创伤膏是中国中医研究院骨研所老一辈骨伤专家几十年的集体智慧结晶,其由多味中药组成,有着成千上万次的临床应用经验,并在消肿止痛方面起到了极其出色的疗效。创伤膏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急性软组织损伤所致的局部软组织肿胀、疼痛,具有活血化瘀、利水消肿、通络止痛的作用。踝关节外侧韧带是维持踝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其损伤在临床上非常多见,常未予以重视,因治疗不当,造成踝关节不稳定,容易反复扭伤,久而久之可继发关节粘连或创伤性关节炎,造成踝关节功能障碍。故为进一步拓展创伤膏的临床应用价值,特开展本题研究其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临床研究。研究此次课题的意义是在通过观察创伤膏配合弹力绷带外固定治疗踝关节外侧副韧带Ⅰ、Ⅱ度损伤,与扶他林配合弹力绷带治疗的对比,比较两者在治疗中对患者消肿、止痛、功能活动的恢复的影响。从而得到以下几点目的:1、探索治疗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积极适当的方法;2、提高疗效,拓展创伤膏在临床上的应用;3、改善预后防止后遗症等产生。研究方法:取60例2015年2月~2016年2月于我院骨科急诊就诊的闭合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Ⅰ、Ⅱ度损伤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治疗组用创伤膏配合弹力绷带,对照组用扶他林配合弹力绷带,疗程均为两周,观察一周时和两周时踝关节的疼痛、压痛、肿胀,运动受限指数和Kaikkonen踝关节损伤功能评分。最后分析和评价治疗效果。研究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对于治疗急性踝关节Ⅰ、Ⅱ度损伤均有明显的治疗效果(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一周后对于肿胀以及关节活动的恢复疗效更强,对比结果表明试验组消肿效果更好,能使患者更早的进行关节活动锻炼。研究结论:通过本次课题研究,我们发现创伤膏配合弹力绷带在治疗踝关节外侧副韧带Ⅰ、Ⅱ度损伤上有着显着的疗效,对比扶他林,有着消肿快,恢复关节基本活动、功能快的优势,能明显缩短治疗时间使患者能更早期的行恢复性锻炼,同时作为中医外用药,也体现了中医的特色,发挥了中医的优点。

李书纳,刘晓峰,姚静静[10](2013)在《急性踝关节扭伤的非药物疗法》文中研究说明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中医非药物疗法有冷敷疗法,刺络拔罐疗法,火针疗法,针刺疗法,推拿疗法以及电针配合短超波、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等,急性踝关节扭伤时,依据损伤的程度采用一种或多种疗法。

二、针刺加TDP照射悬钟治疗踝关节扭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针刺加TDP照射悬钟治疗踝关节扭伤(论文提纲范文)

(1)扁鹊神针对应刺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一、文献综述
    1.1 现代医学对踝关节扭伤的研究
        1.1.1 研究背景
        1.1.2 踝关节扭伤的损伤机制
        1.1.3 踝关节扭伤的生物力学分析
        1.1.4 现代医学对急性踝关节扭伤的治疗
    1.2 祖国医学对急性踝关节扭伤的研究
        1.2.1 祖国医学对急性踝关节扭伤的认识
        1.2.2 祖国医学对急性踝关节扭伤的治疗
    1.3 扁鹊神针对应刺法
        1.3.1 扁鹊神针对应刺法的理论基础
        1.3.2 扁鹊神针的配穴方法
        1.3.3 扁鹊神针的现代临床应用
    1.4 结语
二、临床研究
    2.1 研究对象
        2.1.1 技术路线
        2.1.2 诊断标准
        2.1.3 急性踝关节扭伤的分度标准
        2.1.4 纳入标准
        2.1.5 排除标准
        2.1.6 中止、脱落、剔除标准
        2.1.7 中止、脱落、剔除病例的处理
    2.2 研究方法
        2.2.1 病例来源:
        2.2.2 病例分组方法:
        2.2.3 针具
        2.2.4 选穴
        2.2.5 操作方法
        2.2.6 疗程
    2.3 观察指标
        2.3.1 VAS评分(详见附录1)
        2.3.2 关节肿胀度—以患肢肿胀中心与健侧相同位置周径之差
        2.3.3 踝关节评分标准-—踝关节评分(Kofoed评分标准)(详见附录2)
        2.3.4 总疗效判定标准
    2.4 统计方法
    2.5 数据统计结果
        2.5.1 基线资料比较
        2.5.2 两组VAS评分比较
        2.5.3 两组关节肿胀度评分比较
        2.5.4 两组Kofoed评分比较
        2.5.5 总体疗效比较
三、讨论
    3.1 何为扁鹊神针对应刺法
    3.2 扁鹊神针对应刺法的特点
    3.3 选用扁鹊神针对应刺法治疗急性踝关节的扭伤的中医依据
    3.4 选用扁鹊神针对应刺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现代医学理论依据
    3.5 疗效分析
    3.6 不足与展望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2)《针灸大成》中悬钟穴临床应用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穴位的定位
2 穴位的针灸方法
3 穴位的作用
    3.1 总论
    3.2 各论
        3.2.1 下肢疾病
        3.2.2 中风
        3.2.3 疟疾
        3.2.4 热病
        3.2.5 皮肤病
        3.2.6 出血类疾病
        3.2.7 肝胆疾病
        3.2.8 其他疾病
4 结语

(3)针灸治疗踝关节扭伤临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针灸疗法
    1.1 常规针灸疗法
        1.1.1 踝三针
        1.1.2 董氏奇穴
    1.2 针刺运动疗法
    1.3 电针疗法
    1.4 围刺疗法
    1.5 刺血疗法
    1.6 浮针疗法
    1.7 小针刀疗法
2 针灸联合其他疗法
    2.1 针灸联合药物外用治疗
    2.2 针灸联合手法治疗
    2.3 针灸联合物理治疗
    2.4 综合疗法治疗
3 结语

(4)北京市朝阳区在校大学生踝关节扭伤患病率及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学对踝关节扭伤病因、病机认识及治疗进展
        1. 中医学对于踝关节扭伤的病因认识
        2. 中医学对于踝关节扭伤的病机认识
        2.1 脏腑病机
        2.2 经络病机
        2.3 筋骨病机
        3. 踝关节扭伤的中医治疗进展
        3.1 中药内服
        3.2 中药外治疗法
        3.3 针灸治疗
        3.4 手法治疗
        3.5 中医综合疗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踝关节扭伤的流行病学研究与损伤机制
        1. 踝关节扭伤的流行病学研究
        1.1 踝关节扭伤的发病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1.2 踝关节扭伤的经济负担
        1.3 踝关节扭伤后的长期随访
        1.4 踝关节扭伤与慢性踝关节不稳的关系
        1.5 踝关节扭伤与踝关节炎的关系
        2. 踝关节扭伤的损伤机制
        2.1 踝关节解剖特点
        2.2 踝关节容易在跖屈位发生扭伤的原因
        2.3 踝关节容易在内翻位发生扭伤的原因
        参考文献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标
        2.1 总体目标
        2.2 具体目标
    3. 研究意义
研究方法
    1. 抽样原则与统计学方法
    2. 样本量的计算
    3. 调查工具
    4. 调查内容
    5. 预调查
    6. 问卷信度、效度与质量控制
    7. 纳入标准
    8. 排除标准
    9. 资料汇总与统计分析
    10. 相关概念
    11. 整体流程图
研究结果
    1 问卷应答者组成
    2 调查朝阳区大学生的一般人口学特征
    3 调查朝阳区在校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
    4 调查朝阳区在校大学生的平时运动情况
    5 既往相关疾病病史
    6 朝阳区在校大学生踝关节扭伤统计情况
        6.1 朝阳区男、女大学生各个年龄踝关节扭伤的患病率
        6.2 朝阳区男、女大学生踝关节扭伤患病率在不同年龄组及性别组的分布
    7 各因素与朝阳区在校大学生踝关节扭伤的单因素分析
        7.1 朝阳区在校大学生一般人口学特征与踝关节扭伤的单因素分析
        7.2 朝阳区在校大学生生活、学习情况与踝关节扭伤的单因素分析
        7.3 朝阳区在校大学生运动情况与踝关节扭伤的单因素分析
        7.4 朝阳区在校大学生既往相关疾病病史与踩关节扭伤的单因素分析
    8 各因素与朝阳区在校大学生踝关节扭伤的多因素分析
    9 113名踝关节扭伤大学生受伤时的具体情况、治疗及预后
讨论
    1. 北京市朝阳区在校大学生踝关节扭伤的流行现状
    2. 朝阳区在校大学生一般人口学特征与踝关节扭伤的的关系
        2.1 踝关节扭伤与性别、BMI的关系
    3. 朝阳区在校大学生生活、学习情况与踝关节扭伤的的关系
        3.1 踝关节扭伤与高跟鞋的关系
    4 朝阳区在校大学生平时运动情况与踝关节扭伤的的关系
        4.1 踝关节扭伤与每周运动次数、足踝部正常的平衡能力的关系
    5. 朝阳区在校大学生既往相关疾病病史与踝关节扭伤的的关系
        5.1 踝关节扭伤与足踝部相关病史的关系
    6.113名踝关节扭伤大学生受伤的具体情况、治疗及预后情况分析
结论
创新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关于大学生踝关节扭伤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

(5)针刺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急性踝关节扭伤的认识
        一、踝关节扭伤定义
        二、流行病学分析
        三、解剖特点与发病机制
        四、基因关联
        五、病理改变
        六、临床症状
        七、西医治疗
    第二节 中国传统医学对急性踝关节扭伤的认识
        一、中医辩证
        二、中医治疗
    第三节 针刺运动疗法与恢刺法
        一、针刺运动疗法
        二、恢刺法
    第四节 针刺运动疗法的概述
        一、针刺运动疗法的中医传统立论根据
        二、针刺运动疗法的现代机理研究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对象
        一、病例来源和分析
        二、诊断标准
        三、纳入病例标准
        四、排除病例标准
        五、剔除和脱落标准
        六、涉及医学伦理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随机化分组
        二、设置对照
        三、样本量估算
        四、临床观察表
        五、技术路线图
        六、治疗方法
        七、不良事件处理
        八、观察方法
        九、疗效标准
        十、主要结局指标
        十一、次要结局指标
        十二、统计方法
    第三节 研究结果
        一、一般资料统计
        二、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
        三、不良反应
第三章 讨论
    第一节 临床研究与设计探讨
    第二节 针刺运动疗法的理论依据
        一、针刺运动疗法的主要理论基础-经筋理论
        二、经筋的含义
        三、经筋病的表现
        四、经筋病的治疗
    第三节 探讨针刺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
    第四节 选穴依据
    第五节 针刺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结果分析
        一、组间比较
        二、组内比较
    第六节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6)针刺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对急性踝关节扭伤的认识
        一、对急性踝关节扭伤的认识
        二、对病因的认识
        三、对诊断的认识
    第二节 急性踝关节扭伤的机制研究概况
        一、活动范围
        二、强度
        三、姿势控制
        四、功能性任务
        五、行走
        六、跳跃-着陆
    第三节 急性踝关节扭伤的治疗研究概况
        一、对治疗的认识
        二、对预防的认识
    第四节 针灸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研究概况
        一、普通针刺法
        二、特殊的毫针刺法
        三、温针灸法
        四、电针法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对象
        一、病例来源
        二、病例纳入
        三、分组
        四、治疗方法
        五、观察指标
        六、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
    第二节 指标完成情况
        一、病例基本情况
        二、临床疗效观测
        三、主要结果测量
        四、次要结果指标
        五、其它结果测量
    第三节 讨论
        一、针刺疗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
        二、PRICE疗法
        三、下肢功能量表(LEFs)
        四、疼痛
        五、局部肿胀
        六、ActivPal~(TM)专业体育活动记录器评估体育活动水平
        七、诊断性超声扫描
        八、血清TNF-α,IL-6含量
        九、社会价值
        十、研究的局限性
        十一、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1:统计学处理合格证明
详细摘要

(7)针灸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疗法
    1.1 针刺法
    1.2 温针灸法
    1.3 电针法
2 结语

(8)针刺结合中药外敷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剔除及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疗程及评价节点
        2.4 注意事项
    3 疗效观察标准
        3.1 患踝压痛VAS评分标准
        3.2 患踝肿胀度评分标准
        3.3 患踝Kofoed评分标准
        3.4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4 统计分析
    5 治疗结果
        5.1 治疗后两组患者患踝压痛VAS评分比较
        5.2 治疗后两组患者患踝肿胀度评分比较
        5.3 治疗后两组患者患踝Kofoed评分比较
        5.4 临床疗效评价比较
讨论
    1 急性踝关节扭伤的认识
        1.1 现代医学对急性踝关节扭伤发病机制的认识
        1.2 现代医学对急性踝关节扭伤治疗的认识
        1.3 中医学对急性踝关节扭伤病因病机的认识
        1.4 经络学说对急性踝关节扭伤证治分型的认识
    2 针刺结合中药外敷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理论探讨
        2.1 针刺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依据
        2.2 针刺取穴、操作依据
        2.3 中药外敷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依据
        2.4 中药外敷方组方依据
    3 疗效评价标准
    4 临床结果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患踝压痛VAS评分标准
    附录2 患踝肿胀度评定标准
    附录3 患踝Kofoed评分标准
    附录4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9)创伤膏加弹力绷带外固定治疗踝关节外侧副韧带Ⅰ、Ⅱ度损伤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表
文献综述
    现代医学的研究现状
    中医学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前言
研究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疗效判定
    4 统计方法
    5 结果分析
结果及讨论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急性踝关节扭伤的非药物疗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冷敷疗法
2 刺络拔罐疗法
3 火针疗法
4 针刺疗法
5 推拿疗法
6 其他疗法
7 结论

四、针刺加TDP照射悬钟治疗踝关节扭伤(论文参考文献)

  • [1]扁鹊神针对应刺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疗效观察[D]. 张铁鑫.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针灸大成》中悬钟穴临床应用探析[J]. 陈韬,周鑫,高俊祎,李丹丹. 亚太传统医药, 2021(05)
  • [3]针灸治疗踝关节扭伤临床研究进展[J]. 高俊虎,刘建伟,韩旭,朴圣爱. 中医药学报, 2020(08)
  • [4]北京市朝阳区在校大学生踝关节扭伤患病率及相关因素分析[D]. 王树龙.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针刺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临床疗效观察[D]. 何增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6]针刺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研究[D]. 吴赫喧.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7]针灸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研究进展[J]. 吴佳瑶,倪静,吴媛媛,方剑乔. 中国中医急症, 2018(11)
  • [8]针刺结合中药外敷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研究[D]. 吴冕.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8(11)
  • [9]创伤膏加弹力绷带外固定治疗踝关节外侧副韧带Ⅰ、Ⅱ度损伤的临床疗效研究[D]. 贺麟桀.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10]急性踝关节扭伤的非药物疗法[J]. 李书纳,刘晓峰,姚静静. 河南中医, 2013(08)

标签:;  ;  ;  ;  ;  

针刺与TDP辐照悬铃治疗踝关节扭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