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潜在德育价值初探

统计学潜在德育价值初探

一、统计学中潜在的德育价值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周明洁[1](2020)在《社会不公信息摄入下大学生道德敏感性对道德判断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互联网应用的普及与发展让我国经济转型时期普遍存在的社会矛盾能够轻易地通过各种媒介迅速地传播出去,成为影响大学生道德发展的重要外部因素——社会不公信息。社会不公信息是反映社会不公现象的各类信息。社会深刻转型时期的社会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不公信息通过方便、快捷的媒介环境传播出去,刺激着大学生对整个社会道德氛围的感知和理解,进而内化为大学生自身稳定的道德认知,从而影响大学生的道德发展。道德敏感性是个体对道德情境中道德成分的敏锐感知和察觉,道德判断是指对道德情境中的道德行为进行是非判断的能力。道德敏感性和道德判断是社会不公信息作用于大学生道德发展的两个重要起始环节。具体而言,道德敏感性承担着对社会不公信息中不公成分的识别、察觉和解释,道德判断则承担着对社会信息是否不公及其不公程度的判定。大学生的道德敏感性影响着大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并共同促进道德行为的产生。现有研究中,社会不公信息的研究主要包括摄入不公信息所造成的个体心理情绪改变、道德认知变化和行为影响,鲜有更加细化地对社会不公信息与道德敏感性、道德判断的关系展开研究。基于此,本研究将社会不公信息作为外部环境变量引入道德研究(道德敏感性、道德判断领域)和道德建设领域,既对社会不公信息与大学生道德敏感性的关系展开研究,又进一步探究社会不公信息摄入下大学生道德敏感性对道德判断的影响,并为应对社会不公信息对大学生道德发展的影响提供有效策略。本文主要通过相关理论梳理、必要性分析、实证研究、直接影响分析、提出相应的德育对策等几个部分展开研究。首先,基于对相关研究现状的回顾总结,提出研究方向,将社会不公信息作为外部环境变量引入道德敏感性、道德判断领域。接着,依次展开符合社会心理学规范的实证研究:研究一,运用问卷调查法,考察社会不公信息会对大学生道德敏感性产生何种影响;研究二,采用实验研究法,考察社会不公信息摄入下大学生道德敏感性对道德判断的影响是否会产生变化。基于以上研究,可以发现社会不公信息对大学生道德敏感性存在显着影响,且摄入社会不公信息影响着道德敏感性对道德判断的作用,为本文的理论论证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为应对摄入社会不公信息对大学生道德发展的负面影响,本文有必要从社会支持、学校德育和自我教育三个方面提出有效对策:当前社会应控制社会不公信息的传播源头及途径,为大学生提供风险社会支持以消除恐惧文化;学校德育应放弃理想化的社会公正观教育,积极开展道德宽容教育和道德风险教育,并利用社会不公信息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敏感性和道德判断能力;大学生应积极调节自我道德情绪,增强自身社会参与,通过实践重建对社会的认同感和信任感。

栗小妮[2](2020)在《HPM视角下数学学科德育的案例研究》文中提出历史上,数学教育的价值观主要有两种倾向,一种倾向于强调数学的文化价值或者理性价值,一种倾向于强调数学的应用或者实用价值。随着工业和全球化的发展,各个国家都越来越重视数学课程对人的全方位发展的价值,认为数学的应用价值和多元文化价值同等重要。而我们国家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强调德育为先,要求将德育落实到各学科的教学中。对已有的关于学科德育、数学学科德育的研究梳理发现,虽然国内外对德育的定义不同,但均有研究涉猎数学学科的德育价值。有研究者提出“人性化”的数学教学是落实数学学科德育的基础。国内外不少研究者都探讨了数学学科的德育价值,给出了一些可行的实施策略。但是,这些研究多为经验总结或理论思辨,实证研究较少。数学史与数学教育(HPM),从1972年正式成为数学教育大会的一个学术领域开始,到现在已有四十多年,有不少研究者从理论和实践的视角研究了在中小学实践HPM课例对教师、学生的影响。通过对已有的核心期刊文献、学位论文的梳理发现,很多研究者调查了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对学生知识学习、情感、数学认识、品质养成等的影响,但大多以短期的个案研究为主,考察长期的案例研究对学生影响的较少。由于目前数学学科的德育内涵框架尚不清晰。所以,本研究基于以上各方面文献的分析,主要研究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教学对学生道德认识的影响。这里的道德认识是指学生对数学学科德育的认识。研究问题为:(1)构成数学学科德育的要素有哪些?(2)融入数学史的数学教学对学生的道德认识是否有影响,有何影响?其中,研究问题2又分为两个子问题,(1)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教学的前后,学生对数学学科德育的认识是否有变化?有什么变化?(2)若学生对数学学科德育认识有变化,造成变化的原因的什么?首先,通过专家访谈和教师开放性文件调查收集教师对数学学科德育的认识;然后,利用常人方法学和扎根理论的研究,进行三级编码,初步构建数学学科德育的内涵分类框架。利用访谈和开放性调查的数据编制问卷,经过两轮专家论证、修改和实施测试后,利用SPSS和AMOS统计软件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初步验证所构建的数学学科德育内涵分类框架的合理性。然后,按照HPM案例研究的流程进行数学史融入数学数学的案例研究,经过整体性多案例的预研究后,确定并完善了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体现数学学科德育的案例流程,制定了正式研究的计划,包括正式研究的研究对象和和教学主题,学生课后反馈评价问卷结构,随后进行了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教学的嵌入性单案例正式研究。本研究的基本研究结论为:(1)数学学科德育主要包括四个维度,为理性、人文、人格和责任。理性包括数学可以训练学生严密的思维,多角度思考问题,实事求是的品质等;人文包括数学可以培养学生辩证唯物思想、动态可误的数学信念、探索创新意识以及培养学生欣赏数学的美等;人格包括数学对学生意志力、个性品质等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审视和反思,学会换位思考,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等等;责任包括数学对文化自信、世界观、社会责任、数学情感等的培养。(2)量化研究发现,教学实践后,学生对数学学科德育价值四个维度的认识均有所增加,且理性和人格维度的增加具有统计学上的显着差异,人文和责任维度的增加没有统计学上的显着差异。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进行了案例的质性分析,研究造成学生对数学学科德育价值认识变化的原因。首先,七个主题教学的共同特征是教师都会利用数学史精心设计探究活动,让学生从多角度探究、思考解决问题,所以在多角度思考问题上学生体会比较深刻,由此又可以迁移到做事情的换位思考和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所以从微观的角度解释了学生对理性、人格维度的显着性变化。其次,总结性后测问卷共得到100条学生认为数学史对其影响的评价,其中理性出现20人次,再次说明了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是理性维度,大多数学生认为数学史让他们学会了多角度看待问题。最后,两个个案访谈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会忘记具体某一节课所讲述的具体内容,但他们认为数学史的融入对他们而言,最大的影响是拓宽了研究的思路,开阔了视野,学会了多角度思考问题,另外,两位学生也因数学史的融入而获得了不同的人格成长,进一步验证了量化研究的结果。基于以上研究结果,研究者认为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是落实“人性化”数学教育的有力抓手,有效探究活动的设计是促进学生主动思考的平台,数学学科德育的落实需要教师敏锐利用教学中的“德育点”。另外,本研究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后续仍然需要进一步的跨学科合作研究,完善数学学科德育内涵分类框架,并广泛进行教育取向的数学史研究,努力实现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常态化,并扩大研究对象范围,多维度考察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德育价值。

张睿[3](2020)在《教育戏剧在校园欺凌防治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以“酷凌行动”和“戏剧治疗欺凌预防干预项目”为例》文中提出在我国,校园欺凌因其危害校园安全、侵犯学生基本教育权利,以及对学生学习、社交与心理健康持续的负面影响受到了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校园欺凌防治成为了教育界持续关注的重要议题,如何在欺凌行为发生前进行预防、在欺凌行为发生后采取干预与应对措施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教育戏剧是一项同时具备艺术性与教育性的社会活动,通过开展各种生动形象的戏剧活动,在心理问题的舒缓、促进个体自我审视与表达上具有着较好的作用,能够通过特定情境的营造,促进个体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发展。这一形式在国外已经较为广泛地被运用到校园欺凌防治实践中,为我国更好地应对校园欺凌提供了经验借鉴。在此背景下,本选题对教育戏剧在校园欺凌防治中的应用策略进行研究。本文从欺凌发展阶段和教育戏剧形式这两个维度构建了本文的分析框架,选取教育剧场和戏剧治疗两种教育戏剧形式,以酷凌行动(CoolingConflict)和戏剧治疗欺凌预防干预项目(DramaTherapy-Bully-PreventionInterventionProgram)为例,分别探究反欺凌主题的教育剧场在欺凌行为发生前的应用策略和反欺凌主题的戏剧治疗在欺凌行为发生后的应用策略。本文运用案例分析法探究这两个研究对象在欺凌行为发展不同阶段所要解决的问题、采取的具体措施和最终实现的效果;运用文本分析法对两个反欺凌戏剧项目的应用过程及效果进行佐证;最后运用逻辑模型法提炼出两个研究对象关键的应用要素并进行逻辑化呈现。旨在为我国应对校园欺凌问题提供全新思路,为我国一线教育工作者应对欺凌问题提供国外项目经验的借鉴与参考。在对国外反欺凌戏剧项目进行研究与引介的基础上,本文明确了反欺凌主题的教育戏剧在提升学生认知、改善学生行为等方面的功能与作用,也分析了教育戏剧在我国校园欺凌防治领域中推行的局限性。为了进一步促进教育戏剧在我国校园欺凌防治工作中的推行与应用,提升我国校园欺凌防治效果,本文提出如下建议:政府应当加强教育戏剧课程化体系建设,在制定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完善教育戏剧课程标准与针对性的评估标准,扶持相关课程资源的研发;学校要重视教育戏剧与校园欺凌防治相融合的课程建设,促进课堂教学模式与评估方式的转变,在主题式学习与情景化学习的过程中运用教育戏剧手法,提升学生和教师应对校园欺凌问题的综合素养;社会层面要发挥各类教育戏剧专业团体与机构的外部支持作用,形成社会专业人士与学校的联动帮扶机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为校园欺凌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专业的教育戏剧培训与指导。

兰晶[4](2020)在《基于塞利格曼幸福理论的中小学教师幸福感提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幸福感是亿万中国人民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教师工作状态和教育质量有重要影响,而且关系到亿万青少年学生的学习、成长与幸福。“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好,则教育好,教育好,则国家好。教师幸福感对学生幸福感、家长幸福感和人民幸福感具有重要影响。在一定意义上说,教师幸福感是关系学生发展、人民幸福和国家富强的重要问题,研究和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将国际上最具权威性的马丁·塞利格曼幸福理论与中国教育实际相结合,运用于中小学教师幸福感研究,针对存在的实际问题制定了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与方法。首先,阐述了本研究的时代背景、目的及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技术路线以及核心概念的内涵,理清了研究思路;其次,对通过“中国知网”、“独秀”、“万方”、“超星”和“Springer”等中外数据库搜索到的关于教师幸福感的文献进行分析整理,使本研究建立在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第三,系统梳理了幸福理论与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对塞利格曼幸福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较详细地论述了马丁·塞利格曼的“真实的幸福”、“持续的幸福”和PERMA幸福模型,还将塞利格曼幸福理论与其他幸福理论进行了比较。第四,基于塞利格曼的持续幸福理论,编制了具有较好信度和效度的《中小学教师PERMA幸福感问卷》,在14所学校进行了问卷调查与访谈,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揭示出教师在积极情绪、意义、投入、人际关系、成就和总体幸福感六个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五,深入分析了引发这些问题的6个主要原因,即:1.全社会对中小学教师幸福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2.悲观性解释风格倾向阻碍中小学教师积极情绪的产生;3.身体上的高强度重复性工作影响了中小学教师心理上的投入;4.有待改进的学校管理导致中小学教师的人际关系紧张;5.职业认知冲突与低效能感严重影响中小学教师意义感形成;6.教师的功利性影响了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成就感。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与原因,主要基于塞利格曼的持续幸福理论和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提出了提升中小学教师幸福感的有效措施:一是提高对教师幸福感重要性的认识,全社会都要为教师的幸福感创造条件;二是在学校建立乐观性解释风格,增进教师的积极情绪;三是改善教育工作模式,提高教师工作投入的质量;四是通过加强和改进人际关系,培育积极教育共同体,共同提升共同体成员的幸福感;五是发现意义,高境界生存与奋斗;六是创建尊师爱师助师文化,增进教师的获得感与成就感;七是开展教师幸福心理咨询服务,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存在的各不相同的幸福心理问题。

闫昌锐[5](2019)在《系统德育论》文中认为德育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完成这一工程,不仅要在结构、目标、内容、管理等一系列问题上树立正确的认识和定位,而且要以德育系统整体为研究对象,建立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道德教育发展模式。改革开放以来,在科学的思想引领以及政治导向下,我国道德教育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当前由传统到现代转型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德育研究又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从整体上来看,传统研究比较注重于德育系统要素的单一研究、德育场域的局部研究以及德育过程的阶段性研究,而对于学校德育整体建构的系统性研究则开始的较晚,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学校德育系统虽然从形式上看比较完整,但德育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以及与社会和环境的交互性与适应性仍有待增强。我国德育系统的整体建构发展缓慢,关键是缺乏具有方法论指导意义的理论,为“系统建设”提供既满足时代发展需要又适应道德教育规律等特殊要求的指导。系统科学来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其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的提出确立了系统科学的学科地位,使人们对系统整体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科学的高度,并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以相对论、量子论为基础,系统科学逐步突破传统科学的物质观、还原观、时空观,逐步从自然科学领域过渡到社会人文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思维方式与研究范式的变革。系统科学引入道德教育研究,不仅在认识论上,要求我们要充分把握德育系统主体、过程及结果的组织复杂性问题,而且在研究方法与思维方式上为我们提供了更为清晰的研究视角,使人们的研究视域从追求道德教育的实体性、确定性、程序性、阶段性等转向关注德育系统的生成性、混沌性、过程性、整体性上来。这对于揭示德育系统的发展运行机制,探索德育系统建构的创新路径具有重要意义。以系统科学理论及其思想和原理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工具来考察学校德育系统的要素、结构、环境等基本范畴,探讨系统论视野下学校德育系统存在的困境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整体建构学校德育系统的路径及其优化的策略,是本文的核心思想。基于此,论文在整体上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系统论视野下学校德育系统的要素解析,这是德育系统整体构建及其优化的基础。系统由要素构成,道德教育作为复杂系统,它包括要素、层次以及环境三大基础子系统。其中要素子系统包括主体要素、过程要素及形态要素;层次子系统包括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不同学段;环境系统包括家庭德育环境、学校德育环境以及社会德育环境。三大子系统横向耦合,纵向贯通、深度推进,共同构成了德育系统的三维立体模型。通过对德育系统的耦合机制、竞争与协同机制、控制机制以及超循环反馈机制来分析德育系统的整体性、非线性、自组织性等复杂性特征。第二,系统论视野下德育系统的困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这是学校德育系统整体构建及其优化的依据。基于德育系统的三维模型,研究发现德育系统在要素系统、层次系统以及环境系统中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是德育要素缺乏耦合。具体表现在主体要素的割裂化、过程要素的破碎化以及形态要素的断裂化;其次是德育系统层次衔接不当。主要表现在德育目标缺乏连贯性,德育内容缺乏递进性、德育方法缺乏过渡性等问题;再次是德育系统与环境协同缺失。从学校环境来看,教学与学习环境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制度德育环境异化、硬件设施环境德育功能较弱。从家庭德育环境方面来看,存在家庭的价值导向、教育观念、及教育期望与学校存在一定的冲突,导致家庭与学校相互推倭德育责任等。从社会环境方面来看,存在学校正面引导与社会不道德现象的冲突。通过对如上问题的探讨,从传统德育观念、政策制度的价值取向、德育管理的缺陷以及德育主体的制约等方面分析了德育系统问题存在的原因。第三,系统论视野下学校德育系统的整体建构及其优化策略。实现德育系统功能的整体性涌现,必须做到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要促进德育要素的高度耦合,重视德育要素的整体性、把握过程要素的关系性和关注形态要素的全息性,实现部分与整体的内在统一;其次,要加强大、中、小学德育过程的衔接,具体包括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队伍等方面的衔接,以推动德育系统的层次性功能跃迁,实现德育系统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再次,要营造道德教育的高效场域,促进家庭、学校、社会德育的协同发展,形成道德教育的合力。

许卫霞[6](2019)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提高学生社会责任的研究》文中认为中学阶段是学生个体价值取向确立和稳定的重要时期。当学生具有责任意识,并做出责任行为时,就能这一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从而产生自我认同。这对于学生个性的完善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生物作为自然学科的一门基础学科,在保护环境、关爱生命、健康生活等方面对学生的教育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对社会、经济、人类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生物学科在保护环境、关爱生命、健康生活等方面对学生的教育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中将“社会责任”作为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基于生物学社会责任这一核心素养,探讨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生物学社会责任的教学策略,以期能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社会责任。本文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首先,论述了本课题的研究现状以及理论基础。其次,运用问卷调查分析了在生物教学中学生生物学社会责任的培养现状,并对教师进行了访谈调查,从教师的角度来更全面了解学生生物学社会责任的培养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对生物学必修部分中潜在的关于社会责任内容进行了梳理与分析,然后根据调查的结果提出有可能提高学生生物学社会责任的教学策略。最后,通过教学实践来检验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的有效性和可行性。通过培养学生生物学社会责任的实践研究,总结出以下结论:根据前后对比,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后,实验班的生物学社会责任水平总体上优于对照班的生物学社会责任水平,说明通过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生物科学史、STSE教学、合作学习等教学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社会责任。

雷禹[7](2019)在《健康传播视域下新媒介使用对医患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上海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中国医患纠纷日益增多,伤医事件频发,医师执医环境恶化,医患关系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高风险领域之一。伴随新媒介快速发展以及社会日趋媒介化,医患关系不仅遭遇新挑战,也面临新机遇。随着健康中国战略与健康上海政策施行,在当前社会与数字媒介环境下,新媒介使用日趋深刻影响医患行为,健康传播范式发生转变。学术界认识到,在医患关系中,医患双方互相依赖,彼此需要,进行着密不可分的医疗活动,医患行为在助推医患关系的发展中有着非常显性的重要作用,新媒介对于医患行为影响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可以为新媒介使用如何改善医患关系提供研究基础。然而,健康传播视野下的相关研究非常匮乏,缺陷比较明显。现有研究文献中,核心概念界定有待辩证;其次,不够重视平衡医患双方研究,尤其忽视新媒介使用对于医者行为的影响研究,医患行为研究框架与模式偏重患者;其三,研究方法上偏重思辨,定量研究甚少,而且主要局限于新闻报道文本分析;其四,定量研究方法运用相当单一,变量设置比较简单,不足以描述医患双方新媒介使用对其行为影响的复杂状态。因此,在医患双方新媒介使用影响其行为的路径与机制这一重要问题上,目前并没有事实充分的发现,以及基于事实的论证,亟待深化研究,以有切实而又系统的发现,以及据此进行深入的探索。有鉴于此,在上海市医学专家与医疗行政部门大力支持下,本研究基于媒介系统依赖理论与计划行为理论,运用问卷调查与结构方程模型,通过上海案例研究,立足于当前新媒介发展迅捷、高度渗透并影响医患行为这一历史性大背景,聚焦于医患行为,考究重要影响因子,建构纵横交错的变量模型,以揭示新媒介使用对于医患行为的一系列彼此关联的重要影响,发掘影响产生的路径与机制,以期填补新媒介与医患行为实证研究空白,实质性地推进这一学术研究领域,为新媒介视域下改善医患关系研究,以及健康传播理论研究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学术文献。本研究主要采用实证调查的方法开展探究。在理论支撑层面,本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媒介依赖理论,以结构方程模型为分析框架来探讨与医患双方个体——患者与医者两方个体新媒介使用行为对其就医行为与执医行为产生影响的机制,着重探讨此影响的路径通道、中介变量,以及调节变量对路径的作用等。在实证调查层面,本研究建立关于医患双方个体新媒介使用行为与医患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模型,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医患研究模型假设、现状发现假设、影响关系假设、影响路径假设。根据假设,本研究对新媒介使用行为、就医态度与行为、执医态度与行为等相关变量,进行维度的选择与确定,确定核心变量——自变量“新媒介使用行为”,因变量“就医行为”与“执医行为”。后两者维度分别是“参与认知度”、“信任度”、“依从度”、“尊重度”,以及“尊重度”、“信任度”、“忠诚度”、“激情度”;前者根据不同使用主体,确定患者自变量维度是“新媒介信息依赖度”与“新媒介技术依赖度”,医者自变量维度是“新媒介依赖度”;通过征求专家意见并反复修改后,形成医患两个版本的问卷。抽样采用书面问卷与网络问卷相结合的方式,问卷发放覆盖各类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医院等上海医疗机构共计近30家单位。在对获取的医患数据进行清理、质量控制及信效度分析检验后,采用频数统计、交互分类、多元回归分析、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根据数据分析结果,采用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一一验证医患双方新媒介使用行为现状发现的系列假设,即对理论模型中相关变量进行数据分析与假设验证。由此发现医患双方各变量本身的强弱程度、各变量与新媒介相关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可能影响各变量的个体属性因素,进而发现新媒介使用行为对医患行为影响路径中各环节分别受到作用的因素,为之后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影响路径与探讨影响机制提供数据支持。在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分析验证后发现,新媒介使用对就医行为与执医行为确实具有重要影响,但这种影响并非直接的,而是通过影响一些中介因素继而影响到行为。另外,个体属性对影响具有调节作用。就患者而言,“新媒介使用行为”对“就医行为”的影响路径主要是通过影响就医态度,继而影响就医行为意向,最终影响就医行为。此外,患者的性别、年龄、学历、收入、健康状况等人口学属性均会对此影响路径产生一定的调节作用。就医者而言,“新媒介使用行为”对于医者“执医行为”的影响作用有三条实现路径:其一,通过影响执医态度,继而影响执医行为;其二,通过影响社会支持,继而影响执医行为;其三,通过影响社会支持,继而影响自我效能感,最后影响执医行为。此外,医者人口学属性中仅性别与收入对以上影响路径产生调节作用,但作用较为微弱。由影响作用实现路径分析可见:新媒介作为健康传播工具与渠道,在患者就医行为与医者执医行为干预方面,不仅潜力显着,而且具有现实可行性。根据相关验证结论,本研究进行深入讨论与思考,探讨新媒介冲击下医患沟通行为的健康传播范式嬗变,探索提升新媒介使用行为对医患行为影响路径畅通度的方案,探究新媒介影响医患行为的路径障碍,如新媒介造成医患认知鸿沟、医患话语权失衡,以及新媒介报道失范等,并结合影响路径相应提出利用新媒介干预医患行为的构想,进而提出提升医患素养、重建医患信任、建构医患舆论场、定位媒介角色等一系列手段的建议,为在健康传播视域下结合新媒介,规范与引导医患行为寻求现实径路,为医疗卫生等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学术参考。

谢继华[8](2018)在《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数据是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过程中不断演进的一种客观存在,伴随着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大数据更是信息爆炸积累到了一个引发变革的程度的产物,是量变引起质变的结果。个体在互联网上既是数据的消费者又是数据的生产者,大规模生产、分享、应用数据的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大数据数量大、类型多、速度快、价值密度低等重要特征使其成为宝贵的信息资源,彰显着巨大的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在高校,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每个人都是大数据的制造者、传播者、使用者和分析对象。在大数据蓬勃发展,多元文化相互影响的社会主义新时代,如何科学高效、合理合法地利用大数据,挖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层次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不仅关乎青年的成长成才,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与国家的前途。毫无疑问,大数据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加准确的数据背景和丰富可靠的教育方法及技术手段,提高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科学性。与此同时,大数据所带来的网络环境、技术手段的快速发展和巨大变化也给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施加了新的压力。因此,立足于大数据视阈,识别大数据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种种机遇和挑战,利用大数据来科学发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构建大数据视阈下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系统,从而顺应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规律和新要求,推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成为当前不得不深入研究并加以解决的重大问题。论文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案例与实证分析,文献分析和大数据技术等方法,将大数据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二者紧密联系在一起,探讨在大数据视阈下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方法,发现和把握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构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系统,进而推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论文在对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理论基础和现实状况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系统,并进一步采取结构化系统分析的方法对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系统进行了层层分解的深入研究。具体包括:首先,论文在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等基本范畴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相关思想资源、理论基础进行了系统诠释和归纳总结。论文指出马克思主义为大数据运用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确立了价值导向、逻辑起点、功能导向和建设方向,大数据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技术手段和实现途径,大数据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和传播的技术手段。其次,论文在对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现实基础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现实可能。论文指出,当前及未来社会,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网络环境变化翻天覆地,高校传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显现诸多的问题与不足,在面临大数据重大机遇和挑战的时代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有待创新、方法有待提升、技术有待进步。因此,在大数据视阈下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来自时代的召唤,也是来自现实的要求。第三,论文在分析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系统构建的基本思路、任务、目标及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了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系统构架。论文指出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系统由内及外由理念、机制、路径和载体等要素所构成,它们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征及功能。大数据视阈下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应从这四个层面展开。第四,论文探讨了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创新。论文指出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创新是系统创新的核心,是引导其他几个层面创新的关键。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创新应着力于树立全域育人理念、树立聚焦与再现的价值理念,以及树立定制化与定量化交融的理念。第五,论文探讨了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创新。针对不同成因、动机以及复杂相关性所形成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依赖,论文首先从思维突破、制度优化、自适应动态分析等角度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在大数据视阈下高校传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路径依赖”突破的最佳或最短路径的求解;其次,从教育内容层面的聚类筛选、识别界定,资源层面的动态配置,再到最后方法层面的协同联合,从理论到案例,从观念到实施,层层递进,利用大数据更新快、预测强、精准聚合、多维共享等特点,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以更生动、易接受、效果好的形式传递给学生,实现从“数据读心”到“留身入心”,再到“知心交心”,最后引导学生“修养有心”,将路径创新落实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阵地中。第六,论文探讨了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创新。论文指出可以通过大数据平台架构、大数据技术突破与创新,以及大数据技术、互联网与新媒介的有机对接来推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创新。最后,论文探讨了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创新。论文通过对“兴趣簇”和“贡献值”的分析,提出了“激励相容”和“绩效促进”的激励机制;通过对教育评估、反馈模型的分析,提出了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动态评估反馈”机制;通过对技术安全、伦理道德、个人隐私等的分析,提出了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安全保障机制。综上所述,论文在基于理论研究和现实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系统构架,并依次对其理念创新、路径创新、载体创新和机制创新等系统层面进行层层剖开、详细论述,以期能为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有益的支撑和借鉴。

蒯义峰[9](2017)在《班主任离岗意愿研究 ——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采用假设验证性的量化研究方法,以工作要求-资源模型为理论基础,实证分析了工作特征(即具体工作要求和具体工作资源)对班主任离岗意愿的影响。研究由两部分构成。在第一部分,研究者以188名高中班主任为样本,编制了班主任工作要求-资源问卷。研究结果表明,班主任工作要求包括工作超负荷、成绩压力、角色冲突、加班要求和学生安全压力;班主任工作资源包括学校支持、年级领导支持、同事帮助、家长理解、物质和社会回报。在第二部分,研究者以356名高中班主任为样本,简单描述了班主任工作特征的现状和班主任离岗意愿的现状,重点检验了工作要求各维度和工作资源各维度对班主任离岗意愿的影响。就现状调查而言,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整体而言在岗班主任教师己经有了辞去班主任工作的想法,班主任总体的工作特征是高要求低资源。就工作要求各维度和工作资源各维度对班主任离岗意愿的影响来说,多元线性回归发现,在班主任工作要求中,工作超负荷和角色冲突对班主任离岗意愿具有正向影响力,且角色冲突对班主任离岗意愿的影响力更大;在班主任工作资源中,学校支持、年级领导支持、物质和社会回报对班主任离岗意愿具有负向影响力,且物质和社会回报对班主任离岗意愿的影响力更大。这说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的双过程假设(即能量损耗过程和动机激发过程)能够应用于班主任群体。此外,由于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发现工作要求可能在工作资源对班主任离岗意愿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研究者建构了从工作资源到班主任离岗意愿的中介效应模型对此进行验证。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工作超负荷和角色冲突完全中介了学校支持对班主任离岗意愿的负向影响力,角色冲突部分中介了年级领导支持对班主任离岗意愿的负向影响力,工作超负荷部分中介了物质和社会回报对班主任离岗意愿的负向影响力。这一发现扩展了工作要求-资源模型已有的路径关系,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对工作要求和工作资源之间关系的认识。就局限性而言,本研究存在数据来源单一、横断数据收集、未包含个人资源变量,以及取样局限在江苏苏中某地级市和普通高中等问题。未来进一步的研究,可在研究模型中增加个人资源变量,通过多个来源收集数据或从纵向上收集数据,对工作要求各维度和工作资源各维度对班主任离岗意愿的影响进行进一步探究,同时加入其他地区和其他学段的班主任以验证影响机制的普适性,并对可能的干预方案和措施进行实证验证。

张治[10](2017)在《大数据背景下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文中提出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两依据一参考”的高考改革基本方向。新一轮的改革聚焦综合素质评价,力图从评价环节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因此,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成为当下高考综合改革最热的话题之一。但是,综合素质评价在社会共识、实践操作、政策效应、技术支持等方面还缺乏深入研究,教育各方亟待更为明确的方向引导。全面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对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与生涯规划、对高中学校办学改进、对高等学校科学遴选和社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都至关重要。从“素质”到“综合素质”,对学生评价的研究一直在发展。如何运用学习科学和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为学习者创造能充分反映学生生活和未来实际的评价体系,这是国内外教育系统面临的巨大挑战。教育与新技术的创新融合,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评价系统不但是改进学习的关键,而且将为各类教育机构改革提供数据支持。在面对新生代学习者和以大数据技术为核心的信息社会背景下,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和内容都发生了深刻变革,评价的内容和形式是否也需要变革?大数据如何用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呢?该做什么才能把综评政策的理想化成全体教育相关人的共同愿景?这是事关我国新时期教育综合改革成败的大事。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分析,本项目以大数据技术背景下的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在学业水平考和高考的制度体系下再推“综评”?政策背后的价值导向是什么?大数据技术如何支持综合素质评价?从博弈论的视角分析政策的效应,分别从政策视角、学术视角、技术视角论证综评该做什么、怎么做、评价结果怎么用等问题。本研究以上海市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行动为研究场景,理论研究与实践行动相结合,采用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力求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创造性解决问题。研究中通过文献梳理和理论分析,探寻综合素质评价的内涵与本质,通过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案例剖析等方法,透视综合素质评价的推进现状、得失成败,通过访谈活动和问卷调查了解高等学校对综评的基本态度和应用方法,通过软件工程设计等方法进行了基于大数据的综评模型构建。研究发现:1、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概念存在多种解读,综评必须在共同愿景的基础上变非合作性博弈为合作性共生,博弈局中人必须以学生的健康、个性、全面、可持续发展为共同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2、上海市的综合素质评价系统是建立在学生成长记录册基础上的电子变体,政策试行下的综合素质评价是可见的、易测量的、有规模的结构化数据,可以实现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写实性记载,初步汇聚成学生成长数据系统,实现从无到有、从纸质到电子的跨越,在“政府保真、高校保用”的机制下,充分发挥了综评的引导功能,促进了学生公益社会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等课程的开展,具有巨大的进步意义;3、研究发现上海市的综评制度在数据的全面性和学生个性诊断方面存在制度和技术性问题,平时成绩的权重加大,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在形成性评估、个性发展和生涯规划方面尚未形成有效机制,不利于形成分类基础上分层遴选。4、研究认为虽然上海的综评注重高中学校特色指标的建立,但是高中学校相对比较被动,综评在服务学校办学改进和形成特色方面作用有限,在促进政府基于数据的教育治理上还需要进一步挖掘。在系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作者尝试构建一个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理想化的综合素质评价模型——多源多维综合素质评价模型,该模型以大数据技术为支撑,面向新生代的学习者,将科学决策思维、综合素质评价与在线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数据相整合,通过对多个维度的结构性数据和非结构性数据的获取和处理,实现面向过程的学习分析和教育服务监控,基于科学可用的数据模型和技术工具,实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和教育大数据应用的双重价值融合,最终实现技术支持下的评价变革愿景。模型还结合已有的信息技术平台案例分析了学生综合素质成长大数据采集、分析和挖掘表达的可行性。本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导论部分介绍开展本研究的背景,分析研究目的与意义,提出研究问题,并陈述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概念界定与基本假设,通过梳理理论,论证了综合素质评价的概念、本质和意义,结合普通高中定位的分析,提出研究假设。第三章综合素质评价的政策演变与发展,从学理上、从社会和教育背景下分析其教育价值导向和政策形成脉络,并比较研究国际经验,为开展综评的实践寻找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第四章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基础,以上海市综评制度改革实践为案例,剖析了上海市综评制度设计、技术实现、取得成效和存在问题。第五章基于大数据的综合素质评价模型构建,尝试设计了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多源多维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模型,并通过相关技术案例论证模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模型构建的基础上,分析了综合素质评价操作模型的使用条件、方法、政策和技术建议等。第六章简述了本研究的基本结论、研究创新点及未来展望。

二、统计学中潜在的德育价值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统计学中潜在的德育价值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不公信息摄入下大学生道德敏感性对道德判断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标和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理论概述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道德敏感性的概念界定
        二、道德判断的概念界定
        三、社会不公、社会不公信息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公正观
        二、道德四成分模型理论和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三、公平理论、态度改变理论和社会信息传播理论
第二章 社会不公信息摄入下道德敏感性对道德判断影响研究的必要性分析
    第一节 应对摄入社会不公信息负面影响的必要性
        一、摄入社会不公信息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现实条件
        二、应对社会不公信息的摄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三、应对社会不公信息的摄入是提高大学生道德发展水平的现实需要
    第二节 将社会不公信息引入道德敏感性、道德判断领域的必要性
        一、道德敏感性是社会不公信息作用于个体道德发展的初始环节
        二、道德判断是社会不公信息作用于个体道德发展的重要判定环节
        三、道德敏感性作用于道德判断并共同促进个体的道德发展
第三章 社会不公信息摄入下大学生道德敏感性对道德判断影响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整体研究的基本思路
        一、研究一的设计思路
        二、研究二的设计思路
    第二节 社会不公信息对大学生道德敏感性影响的数据分析
        一、亲身经历过的社会不公对大学生道德敏感性影响的数据分析
        二、亲友经历过的社会不公对大学生道德敏感性影响的数据分析
        三、社会不公信息的影响程度对道德敏感性影响的数据分析
    第三节 社会不公信息摄入下大学生道德敏感性对道德判断影响的数据分析
        一、大学生道德敏感性对道德判断影响的数据分析
        二、摄入社会不公信息对大学生道德判断影响的数据分析
        三、摄入社会不公信息和大学生道德敏感性对道德判断影响的数据分析
第四章 社会不公信息摄入下大学生道德敏感性对道德判断的影响分析
    第一节 社会不公信息对大学生道德敏感性的影响分析
        一、基于道德敏感性情绪反应的影响:从正向移情走向负向移情
        二、基于道德敏感性察觉因子的影响:从提高察觉频率走向道德盲视
        三、基于道德敏感性惩罚倾向的影响:从强烈惩罚意愿转向惩罚无用倾向
    第二节 社会不公信息摄入下大学生道德敏感性对道德判断的影响分析
        一、大学生道德敏感性对道德判断具有显着影响
        二、摄入社会不公信息和大学生道德敏感性共同作用于道德判断
第五章 社会不公信息摄入下的大学生道德发展应对策略
    第一节 社会支持策略
        一、信息源头改善
        二、信息传播控制
        三、提供风险支持
    第二节 学校德育策略
        一、改善社会公正观教育
        二、重视道德宽容教育
        三、重视道德风险教育
        四、利用社会不公信息培养道德敏感性
        五、利用社会不公信息培养道德判断能力
    第三节 自我教育策略
        一、自我情绪调节,增加心理弹性
        二、加强社会参与,注重知行合一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2)HPM视角下数学学科德育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多元数学教育价值取向的需要
        1.1.2 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需要
        1.1.3 落实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1.1.4 HPM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需要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4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学科德育的相关研究
        2.1.1 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的可能
        2.1.2 学科德育的提出
        2.1.3 学科德育的研究
        2.1.4 学科德育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2.2 数学与德育关系的研究
        2.2.1 “人性化”的数学教育的提出
        2.2.2 国家课标或大纲中的数学学科德育目标
        2.2.3 国内外数学学科德育的研究
        2.2.3.1 国外
        2.2.3.2 国内
        2.2.4 小结
    2.3 HPM与学生数学学习的研究
        2.3.1 国外相关研究
        2.3.1.1 理论探讨
        2.3.1.2 教学实践研究
        2.3.2 国内相关研究
        2.3.2.1 理论探讨
        2.3.2.2 教学实践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3.1 研究方法
    3.2 研究设计与流程
    3.3 研究对象
        3.3.1 开放性问卷调查对象
        3.3.2 教师访谈对象
        3.3.3 问卷调查对象
        3.3.4 案例研究参与教师和学生
    3.4 数据收集和处理
        3.4.0 数据收集
        3.4.1 数据编码
        3.4.2 数据分析
    3.5 研究伦理
第4章 数学学科德育内涵分类框架的构建
    4.1 数学学科德育内涵要素的提取
        4.1.1 专家型教师访谈数据开放性编码
        4.1.2 调查问卷数据开放性编码
        4.1.3 关联性编码
        4.1.4 主轴编码
    4.2 数学学科德育内涵分类框架的验证
        4.2.1 量表的内容编制
        4.2.2 探索性因素分析
        4.2.3 验证性因素分析
        4.2.4 信度
        4.2.5 效度
第5章 HPM案例研究
    5.1 预研究
        5.1.1 案例1——反比例函数
        5.1.2 案例2——实数
        5.1.3 案例3——平行线的判定1
        5.1.4 案例4——角的和差倍
        5.1.5 案例5——三角形中位线
        5.1.6 案例6——完全平方公式
        5.1.7 小结
    5.2 正式研究
        5.2.1 案例1 分析——平行线判定1
        5.2.2 案例2 分析——有理数乘法
        5.2.3 案例3 分析——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5.2.4 案例4 分析——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5.2.5 案例5 分析——勾股定理
        5.2.6 案例6 分析——三角形一边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及推论
        5.2.7 案例7 分析——向量的分解
第6章 HPM案例研究结果与分析
    6.1 量化分析
    6.2 质性分析
    6.3 个案访谈分析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7.1 研究结论
        7.1.1 初步构建了数学学科德育内涵分类框架
        7.1.2 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教学对学生道德认识的影响
    7.2 研究启示
    7.3 研究局限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初始问卷题项
附录2 试测问卷题项
附录3 正式问卷题项
附录4 学生总结性后测问卷及学生回答
作者简历与在学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教育戏剧在校园欺凌防治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以“酷凌行动”和“戏剧治疗欺凌预防干预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概念界定
        (一)教育戏剧
        (二)校园欺凌
    四、文献综述
        (一)教育戏剧相关研究
        (二)校园欺凌相关研究
        (三)教育戏剧应用于校园欺凌防治的相关研究
        (四)已有研究评述
第二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一)研究对象介绍
        (二)选取理由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框架
        (一)欺凌发展阶段之维
        (二)教育戏剧形式之维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方法
        (一)案例分析法
        (二)文本分析法
        (三)逻辑模型法
        (四)研究方法间的互证
    六、研究创新点
第三章 反欺凌主题的教育剧场在欺凌行为发生前的应用策略
    一、欺凌行为预防阶段要解决的问题
        (一)发展潜在欺凌者的移情能力和情绪管理技能
        (二)增强潜在旁观者的群体认同感与个人责任感
        (三)提高潜在被欺凌者的社会能力与社交技能
    二、反欺凌主题的教育剧场在欺凌行为发生前的应用:以酷凌行动为例
        (一)“坐针毡”与“思路追踪”:潜在欺凌者的认知重塑
        (二)“论坛剧场”:潜在旁观者的互动融入
        (三)“第四幕”:潜在被欺凌者的能力建构
    三、反欺凌主题的教育剧场在欺凌行为发生前的应用效果
        (一)项目自评
        (二)项目他评
        (三)项目局限与不足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反欺凌主题的戏剧治疗在欺凌行为发生后的应用策略
    一、欺凌行为善后恢复阶段要解决的问题
        (一)调动受欺凌者的负面情绪
        (二)正确引导受欺凌者的心理防御机制
        (三)提高受欺凌者参与社交的意愿和能力
    二、反欺凌主题的戏剧治疗在欺凌行为发生后的应用:以DT-B-PIP项目为例
        (一)热身游戏与“新词汇”:受欺凌者的情绪表达与释放
        (二)木偶戏与面具制作:受欺凌者的自我反思与审视
        (三)“建造堡垒”与角色扮演:受欺凌者的社交能力建构
    三、反欺凌主题的戏剧治疗在欺凌行为发生后的应用效果
        (一)项目自评
        (二)项目他评
        (三)项目局限与不足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一)预防阶段:反欺凌主题的教育剧场能够促进学生情感能力与关系技能的提升
        (二)善后恢复阶段:反欺凌主题的戏剧治疗能够改善受欺凌者的社交行为和自我效能感
    二、教育戏剧在我国校园欺凌防治中推行的局限性
        (一)观念层面:应试教育体系中功利化思维根深蒂固
        (二)师资层面:缺少同时具备教育学和教育戏剧素养的教师
        (三)实际应用层面:缺少教育戏剧在欺凌防治领域的本土经验借鉴
    三、促进教育戏剧在我国校园欺凌防治领域应用的建议
        (一)政府层面:强调宏观指导,加强体系建设
        (二)学校层面:实施全校性的整体变革策略
        (三)社会层面:校内校外联动,依托社会力量
    四、本研究的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酷凌行动的相关素材
    附录二 DT-B-PIP项目的相关素材
后记

(4)基于塞利格曼幸福理论的中小学教师幸福感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关于幸福的研究综述
        (二)关于幸福感的研究综述
        (三)关于教师幸福感的研究综述
        (四)已有研究的不足与启示
    四、核心概念界定
        (一)幸福
        (二)幸福感
        (三)教师幸福感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访谈法
    六、研究技术路线
        (一)概念辨析与理论梳理阶段
        (二)现状分析阶段
        (三)发现问题与策略提出阶段
第一章 塞利格曼的幸福理论
    一、塞利格曼的幸福理论与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一)习得性无助理论的提出
        (二)从习得性无助到习得乐观
        (三)创建积极心理学
        (四)把幸福作为积极心理学的重要内容
    二、塞利格曼的幸福理论提出与完善
        (一)塞利格曼的幸福1.0理论
        (二)塞利格曼的幸福2.0理论
        (三)塞利格曼幸福理论的基本原理
    三、塞利格曼幸福理论与积极教育运动
    四、塞利格曼幸福理论与其他幸福理论相比的优势与价值
        (一)塞利格曼幸福理论适应新时代中国人的幸福需求
        (二)塞利格曼幸福理论对以往西方幸福思想的超越
        (三)塞利格曼幸福理论与中国传统幸福观具有一定的适切性
        (四)塞利格曼幸福理论更具有整合性和持续性
        (五)塞利格曼幸福理论更具有操作性和研究价值
        (六)塞利格曼幸福理论在教育教学与管理方面具有指导性
    五、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小学教师幸福感调查设计
    一、中小教师幸福感问卷的项目编制
        (一)积极情绪维度的项目编制说明
        (二)投入维度的项目编制说明
        (三)关系维度的项目编制说明
        (四)意义维度的项目编制说明
        (五)成就维度的项目编制说明
    二、中小学教师幸福感问卷初始问卷形成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被试
        (三)研究工具
        (四)研究过程
    四、中小学教师幸福感问卷正式问卷的确立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工具
        (四)研究过程
    五、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小学教师幸福感调查过程与统计分析
    一、调查对象
        (一)中小学教师幸福感问卷调查对象
        (二)中小学教师PERMA幸福感访谈对象
    二、调查工具
        (一)自编中小学教师幸福问卷
        (二)自编中小学教师幸福感访谈提纲
    三、数据处理与资料整理
        (一)数据处理与方法
        (二)资料整理方法
    四、统计分析
        (一)中小学教师总体幸福感现状
        (二)中小学教师幸福感各维度与总体幸福感在年级上差异分析
        (三)中小学教师幸福感各维度与总体幸福感在学校类型上的差异分析
        (四)中小学教师幸福感各维度与总体幸福感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
        (五)中小学教师幸福感各维度与总体幸福感在教龄上的差异分析
        (六)中小学教师幸福感各维度与总体幸福感在婚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七)中小学教师幸福感各维度与总体幸福感在职称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八)中小学教师幸福感各维度与总体幸福感在工资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九)中小学教师幸福感各维度与总体幸福感在担任行政职务变量差异分析
        (十)中小学教师幸福感各维度与总体幸福感在担任班主任变量上差异分析
        (十一)中小学教师幸福感各维度与总体幸福感在学历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十二)中小学教师幸福感各维度与总体幸福感在学科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十三)中小学教师教授学生数量对幸福感各维度的回归分析
        (十四)中小学教师幸福感各维度对总体幸福感的回归分析
        (十五)中小学教师幸福感各维度比较分析
    五、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小学教师幸福感存在的问题
    一、中小学教师总体幸福感存在的问题
        (一)仍有相当比例的中小学教师感到不幸福
        (二)婚姻和家庭经济收入会严重影响中小学教师的总体幸福感
        (三)教师缺少对幸福感的科学认识
    二、中小学教师积极情绪维度存在的问题
        (一)年工资收入3-5万元的中小学教师幸福感最低
        (二)教龄对中小学教师积极情绪影响呈“U”型趋势
        (三)婚姻对中小学教师积极情绪的影响比较复杂
        (四)高中教师积极情绪得分最低
        (五)中级职称的中小学教师积极情绪的得分较低
    三、中小学教师投入维度存在的问题
        (一)老教师不愿意尝试新的思想与技术
        (二)较低的工资收入制约着教师的工作投入
    四、中小学教师关系维度存在的问题
        (一)教龄增加对中小学教师人际关系呈负面影响
        (二)中小学教师与家庭成员人际关系紧张
        (三)中小学教师与家长的矛盾较多
    五、中小学教师意义维度存在的问题
        (一)中小学教师工作境界有待提高
        (二)初高中教师的意义感较低
    六、中小学教师成就维度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教师感到努力工作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二)部分教师职业成就体验较少
第五章 中小学教师幸福感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全社会对中小学教师幸福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一)在政府关于教师的文件中对幸福感的重视程度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学校关注学生的快乐,没有予以教师幸福同等的重视
        (三)家长只关心自家孩子的幸福,很少关心教师的幸福
        (四)社会在谈及教育时,只关心教育质量,却很少关心教师的幸福
    二、悲观性解释风格倾向阻碍中小学教师积极情绪的产生
        (一)中小学教师缺乏情绪管理意识与方法
        (二)中小学教师看待问题过于消极
        (三)消极的工作环境加深中小学教师消极认知的形成
    三、身体上的高强度重复性工作影响了中小学教师心理上的投入
        (一)重复性的工作与生活的冲突造成教师投入较低
        (二)教师普遍体力投入多、智力和情感投入相对不足
    四、有待改进的学校管理导致中小学教师的人际关系紧张
        (一)紧张的工作氛围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
        (二)师生关系和家校关系不和谐导致教师人际关系紧张
    五、职业认知冲突与低效能感严重影响中小学教师意义感形成
        (一)职业认知冲突导致教师对职业感到茫然
        (二)教师的职业效能感较低
    六、教师的功利性影响了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成就感
        (一)部分中小学教师将自己与学生的成就绝对化地联系起来
        (二)部分中小学教师缺少对自己教学的反思
第六章 基于塞利格曼幸福理论提升教师幸福感的主要策略
    一、提高对教师幸福感重要性的认识,全社会都要为提高教师的幸福感创造条件
        (一)重视教师幸福是德政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为教师的幸福提供更好的经济保障
        (三)为教师幸福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
    二、在学校建立乐观解释性风格,增进教师的积极情绪
        (一)教师要学习和掌握ABCDE情绪调节技术,增进积极情绪
        (二)教师要学会运用突出优势练习增进积极情绪管理
        (三)教师要运用“美好的一天”技术,增进每一天的快乐与幸福
    三、改善教育工作模式,提高教师工作投入的质量
    四、通过加强和改进人际关系,培育积极教育共同体,提升共同体成员的幸福感
        (一)教师要掌握感恩拜访
        (二)校长和教师需要学习并经常使用有效赞美策略
        (三)以开放思维培育积极教育共同体
    五、发现意义,高境界生活与奋斗
        (一)教师应有较高的人生境界
        (二)教师要加强三件好事练习
        (三)教师要增强自己的专业情意,在“每天更好一点”的修炼中,逐步提高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的境界
    六、创建尊师爱师助师文化,增进教师的获得感与成就感
    七、开展教师幸福心理咨询服务,解决幸福问题,促进其蓬勃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小学教师幸福感初测问卷
附录二 中小学教师幸福感正式问卷
附录三 中小学教师幸福感访谈提纲
附录四 附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系统德育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 理论背景
        (二) 现实背景
        (三) 政策背景
    二、文献综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已有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及框架
第一章 系统科学及其理论渊源
    一、系统科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 系统科学的产生
        (二) 系统科学的发展
    二、系统科学的内涵
        (一) 系统的概念内涵
        (二) 系统科学的基本范畴
        (三) 系统的分类
    三、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
        (一) 整体性原理
        (二) 层次性原理
        (三) 开放性原理
        (四) 自组织性原理
    四、系统科学的应用
        (一) 系统科学的生物学应用
        (二) 系统科学的管理学应用
        (三) 系统科学的经济学应用
        (四) 系统科学的物理学应用
        (五) 系统科学的社会学应用
        (六) 对德育系统研究的启示
第二章 德育系统的理论建构
    一、德育系统的内涵
        (一) 概念界定
        (二) 三维模型
    二、德育系统的结构
        (一) 要素结构
        (二) 层次结构
        (三) 环境结构
    三、德育系统运行机制
        (一) 德育系统运行机制的内涵
        (二) 德育系统运行机制的内容
第三章 系统论视野下的德育困境
    一、德育系统构成要素缺乏耦合
        (一) 主体要素割裂化
        (二) 过程要素断裂化
        (三) 形态要素破碎化
    二、德育系统层次衔接不当
        (一) 目标衔接缺乏连贯性
        (二) 内容衔接缺乏递进性
        (三) 方法衔接缺乏过渡性
    三、德育系统与环境协同缺失
        (一) 学校德育环境育人能力欠缺
        (二) 家校德育环境协同性不强
        (三) 学校引导与社会道德冲突
第四章 德育困境的根源分析
    一、传统德育模式的限制
        (一) 价值取向的工具化
        (二) 思维观念的简单化
        (三) 德育运作的秩序化
    二、德育政策专业化水平不高
        (一) 政策目标强调共性忽视个性
        (二) 政策制定过程缺乏程序正义
        (三) 政策内容的专业化不强
    三、德育管理的缺陷
        (一) 德育管理的限制
        (二) 德育评价因素
    四、德育主体的制约
        (一) 德育师资专业化水平低
        (二) 忽视学生德性成长规律
        (三) 家长道德教育素养欠缺
第五章 完善德育系统的对策建议
    一、促进德育要素的高度耦合
        (一) 重视德育要素的整体性
        (二) 把握过程要素的关系性
        (三) 关注形态要素的全息性
    二、加强德育过程的有效衔接
        (一) 加强德育目标衔接
        (二) 深化德育内容衔接
        (三) 促进德育师资衔接
    三、营造道德教育的高效场
        (一) 创建“三位一体”德育模式
        (二) 创新学校德育环境
        (三) 增强家庭德育意识
        (四) 整合社会德育资源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6)高中生物教学中提高学生社会责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社会责任教育的缺失
        1.1.2 素质教育和核心素养的要求
        1.1.3 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1.2 研究意义
        1.2.1 补充了从生物教学角度对学生社会责任的研究
        1.2.2 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1.3.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社会责任的相关概念与理论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责任
        2.1.2 社会责任
        2.1.3 高中生物学社会责任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学习和教学理论
        2.2.2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2.2.3 STSE教育理论
第三章 学生生物学社会责任现状调查研究
    3.1 调查研究的整体设计
        3.1.1 调查目的
        3.1.2 问卷编制
        3.1.3 实施方法
        3.1.4 数据处理
    3.2 调查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3.2.1 维度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3.2.2 维度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3.2.3 维度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3.2.4 维度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3.3 教师访谈调查
        3.3.1 访谈提纲设计
        3.3.2 访谈结果分析
第四章 培养学生生物学社会责任的实践研究
    4.1 高中生物学中关于社会责任内容的梳理与分析
        4.1.1 基于维度一对高中生物学内容的分析
        4.1.2 基于维度二对高中生物学内容的分析
        4.1.3 基于维度三对高中生物学内容的分析
        4.1.4 基于维度四对高中生物学内容的分析
    4.2 提高学生生物学社会责任的教学策略
        4.2.1 生物科学史教学策略
        4.2.2 STSE教学策略
        4.2.3 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4.2.4 引导学生科学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4.3 提高学生生物学社会责任的教学实践
        4.3.1 教学实践目的
        4.3.2 教学实践对象
        4.3.3 教学实践方法
        4.3.4 教学实践案例
    4.4 实施效果与反馈
        4.4.1 维度一后测结果与分析
        4.4.2 维度二后测结果与分析
        4.4.3 维度三后测结果与分析
        4.4.4 维度四后测结果与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反思
    5.1 研究结论
    5.2 反思与展望
        5.2.1 反思
        5.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高中生生物学社会责任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健康传播视域下新媒介使用对医患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上海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实意义
        三、研究理论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路径
        一、研究对象
        二、主要研究问题
        三、研究路径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篇章结构
        一、研究思路
        二、技术路线
        三、篇章结构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运用模型
        一、文献研究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德尔菲专家咨询法
        四、定量分析法
        五、结构方程模型方法
    第五节 创新性与可行性
        一、研究创新性
        二、研究可行性
    第六节 研究难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健康传播
        一、概念范畴
        二、历史演进
        三、理论框架
    第二节 医患行为
        一、概念界定
        二、理论范式
        三、行为沟通模式
        四、医患行为量表
    第三节 媒介与医患
        一、历史与发展
        二、框架与文本
        三、作用与影响
        四、成因与对策
    第四节 文献评析
        一、研究视角
        二、理论框架
        三、研究方法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第一节 理论框架
        一、媒介系统依赖理论
        二、计划行为理论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维度的选择
        一、新媒介依赖度的概念
        二、医患行为的定义
        三、医患行为的维度
第四章 医患新媒介感知模式实证调查设计
    第一节 样本选取与采集
        一、样本选取
        二、数据来源
    第二节 问卷编制
        一、变量的选取
        二、研究量表标度的选择
        三、患者量表纬度构建与编制
        四、医者量表纬度构建与编制
        五、已有量表的参考与选择
        六、问卷设计与修整
    第三节 研究模型与研究假设
        一、患者理论模型修正
        二、患者研究假设建立
        三、医者理论模型修正
        四、医者研究假设建立
第五章 数据质量评估与统计
    第一节 数据统计与整理
        一、患者数据的整理与质量控制
        二、医者数据的整理与质量控制
    第二节 CR值的计算与判定
        一、患者数据的CR值判定
        二、医者数据的CR值判定
    第三节 探索性因子分析
        一、患者数据探索性因子分析的适合性检验
        二、患者数据探索性因子分析过程及结果
        三、医者数据探索性因子分析的适合性检验
        四、医者数据探索性因子分析分析过程及结果
    第四节 信度分析
        一、患者问卷的信度分析
        二、医者问卷的信度分析
    第五节 效度分析
        一、患者问卷的效度分析
        二、医者问卷的效度分析
第六章 新媒介视域下的医患行为现状分析
    第一节 医患双方样本构成分析
        一、患者基本情况
        二、医者基本情况
    第二节 医患双方新媒介使用习惯分析
        一、患者新媒介使用时间与渠道
        二、患者新媒介使用时间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三、医者新媒介使用时间与渠道
        四、医者新媒介使用时间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第三节 医患新媒介信任度分析
        一、患者新媒介信任度
        二、患者新媒介信任度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三、医者新媒介信任度
        四、医者新媒介信任度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第四节 医患新媒介依赖度分析
        一、患者新媒介依赖度
        二、患者新媒介依赖度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三、医者新媒介依赖度
        四、医者新媒介依赖度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五、医患新媒介依赖度与新媒介信任度关系分析
    第五节 医患双方自我效能感分析
        一、患者自我效能感程度
        二、患者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三、医者自我效能感程度
        四、医者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五、医患自我效能感与新媒介变量相关度
    第六节 医患双方社会支持分析
        一、患者社会支持获得程度
        二、患者社会支持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三、医者社会支持获得程度
        四、医者社会支持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五、医患社会支持与新媒介变量相关度
    第七节 就医现状与执医现状
        一、医患态度与意向现状
        二、医患态度与意向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三、医患态度与新媒介变量相关度
        四、医患行为现状
        五、医患行为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第八节 新媒介视域下医患行为现状
        一、新媒介视域下医患行为感知
        二、医患行为和谐度
        三、患者就医现状发现假设验证一览
        四、医者执医现状发现假设验证一览
第七章 新媒介使用对医患行为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第一节 患者结构方程模型假设的验证
        一、患者结构方程模型图
        二、患者结构方程模型拟合度
    第二节 患者影响关系假设的验证
    第三节 患者影响路径假设的验证
    第四节 患者影响的调节变量的验证
        一、性别属性的影响
        二、年龄属性的影响
        三、学历属性的影响
        四、收入属性的影响
        五、健康状况的影响
        六、新媒介信任度的影响
    第五节 医者结构方程模型假设的验证
        一、医者结构方程模型图
        二、医者结构方程模型拟合度
    第六节 医者影响关系假设的验证
    第七节 医者影响路径假设的验证
    第八节 医者影响的调节变量的验证
        一、性别属性的影响
        二、年龄属性的影响
        三、学历属性的影响
        四、收入属性的影响
        五、职称的影响
        六、新媒介信任度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结论与探析
        一、医患行为及其和谐度的现实印证
        二、新媒介使用行为影响医患行为的路径确定
        三、医患行为影响路径中变量的相关性确认
    第二节 讨论与思考一:新媒介冲击下医患沟通的健康传播范式的嬗变
        一、新媒介的冲击:医患受众习惯与传受渠道发生转变
        二、文化碰撞与交融:健康传播范式遭遇困境与冲突
        三、“微”变革与元创新:医患沟通健康传播模式发生转换与重构
    第三节 讨论与思考二:新媒介使用行为对医患行为影响路径畅通度的提升方案
        一、患者新媒介使用行为对其就医行为影响路径畅通度的提升
        二、医者新媒介使用行为对其执医行为影响路径畅通度的提升
    第四节 讨论与思考三:新媒介“人际网络”中医患行为的沟通噪音
        一、医患认知鸿沟
        二、医患信任降低
        三、医患话语权失衡
        四、媒介报道失范
    第五节 对策与建议:健康传播范式转换下医患行为和谐度提升的现实径路
        一、提升医患个体素养
        二、重建医患信任关系
        三、建构医患话语舆论场
        四、准确定位媒介角色
    第六节 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设计的不足与展望
        二、研究测量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项目
致谢
附录一: 患者新媒介使用行为(新媒介依赖度)量表
附录二: 医者新媒介使用行为(新媒介依赖度)量表
附录三: 患者就医态度量表
附录四: 患者就医行为意向量表
附录五: 患者就医行为量表
附录六: 医者执医态度量表
附录七: 医者执医行为量表
附录八: 医患自我效能感量表
附录九: 医患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附录十: 健康传播视域下新媒介使用对医患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调查问卷(患者使用)
附录十一: 健康传播视域下新媒介使用对医患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调查问卷(医者使用)

(8)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基本范畴界定与相关文献综述
        1.2.1 网络思政教育及其相关研究
        1.2.2 大数据及其相关研究
        1.2.3 大数据视阈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结构、主要内容和拟创新之处
        1.4.1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1.4.2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思想梳理
    2.1 中国古代思想教育中关于数据研究的思想资源
        2.1.1 “数”到“数量”再到“数据”的认知
        2.1.2 对数据注重运算与发明相关工具的方法实践
        2.1.3 数据研究与人际结合,探究事物之根,彰显哲学智慧
    2.2 西方社会思想教育中关于数据研究的思想资源
        2.2.1 “万物皆数”到“逻辑演绎”
        2.2.2 致力算法与探索记“数”系统
        2.2.3 数据研究开启理性认识科学方法论
        2.2.4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数据研究方法
    2.3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关于数据研究的理论基础
        2.3.1 马克思恩格斯对思想政治教育数据方法论的形成与发展
        2.3.2 列宁对思想政治教育数据思想的继承与创造
        2.3.3 中国共产党人对思想政治教育数据思想的认识与贡献
        2.3.4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关于数据研究的理论意义启示
第三章 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现实基础
    3.1 高校传统网络思政教育发展的状况及特点
        3.1.1 高校传统网络思政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及特点
        3.1.2 高校传统网络思政教育发展的主要制约
    3.2 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变革及特征
        3.2.1 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3.2.2 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变革
        3.2.3 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3.3 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3.3.1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网络思政教育面临的时代机遇
        3.3.2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
第四章 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系统构建思路
    4.1 构建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系统的基本设想
        4.1.1 基本思路和主要目标
        4.1.2 基本原则
    4.2 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
        4.2.1 理念
        4.2.2 机制
        4.2.3 路径
        4.2.4 载体
    4.3 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4.3.1 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系统的结构
        4.3.2 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系统的功能
第五章 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创新
    5.1 树立全域育人理念
        5.1.1 实现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
        5.1.2 实现数据支撑与“享、碰、推、嵌”的有机结合
        5.1.3 实现“资源整合”和“部门循环”的有机结合
    5.2 树立聚焦与再现的价值理念
        5.2.1 实现“让数据多跑腿”与“让育人少弯路”的结合
        5.2.2 实现核心引导、管理少数、服务多数的有机结合
        5.2.3 实现数据可视化叙事与育人过程再造的结合
    5.3 树立定制化与定量化交融的理念
        5.3.1 实现数据对接和数据量化有机结合
        5.3.2 实现从工业化课堂教育到个性化定制教育的转变
        5.3.3 实现从定性化教育经验积累到定量化教育引导
第六章 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创新
    6.1 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路径依赖”突破
        6.1.1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思维突破
        6.1.2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优化
        6.1.3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动态自适应
    6.2 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实施路径创新
        6.2.1 教育内容的聚类筛选、识别界定及案例实践
        6.2.2 教育资源的动态配置及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与案例分析
        6.2.3 内容实施的协同联动及案例实践
第七章 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创新
    7.1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数据平台架构
        7.1.1 搭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数据载体硬件平台
        7.1.2 搭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载体系统平台
        7.1.3 搭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载体共享平台
    7.2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数据技术突破
        7.2.1 突破前端采集壁垒,开源高校网络思政数据入口
        7.2.2 突破中端数据分析,延展高校网络思政数据深度
        7.2.3 突破后端产品匮乏,打造高校网络思政数据生态
    7.3 大数据技术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介的有机连接
        7.3.1 构建“大思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体系
        7.3.2 创建基于网络行为分析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第八章 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创新
    8.1 大数据视阈下主体参与节点的激励机制构建
        8.1.1 大数据视阈下主体参与节点的激励机制构建
        8.1.2 基于“兴趣簇”分析的“激励相容”机制
        8.1.3 基于“贡献值”分析的“绩效促进”机制
    8.2 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动态评估反馈机制探索
        8.2.1 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模型构建
        8.2.2 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反馈机制
    8.3 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安全保障机制
        8.3.1 构建技术安全保障机制
        8.3.2 完善伦理道德保障机制
        8.3.3 完善个人隐私保护机制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9)班主任离岗意愿研究 ——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
        1.1.2 班主任岗位"失宠"
    1.2 文献综述
        1.2.1 教师不愿意当班主任的研究视角
        1.2.2 教师不愿意当班主任的影响因素
        1.2.3 教师不愿意当班主任的研究方法
        1.2.4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构想
        1.3.1 研究视角的选择
        1.3.2 理论模型的确定
    1.4 核心概念
        1.4.1 班主任工作要求
        1.4.2 班主任工作资源
        1.4.3 班主任离岗意愿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理论模型、研究假设与研究方法
    2.1 工作要求-资源模型
        2.1.1 工作要求-资源模型概述
        2.1.2 双过程假设
    2.2 研究假设
    2.3 研究方法
        2.3.1 研究样本
        2.3.2 数据收集
        2.3.3 测量工具
        2.3.4 数据分析程序和方法
第三章 班主任工作要求-资源问卷编制
    3.1 问卷编制缘起
    3.2 维度确定
        3.2.1 维度确定的方法
        3.2.2 维度的初步确定
        3.2.3 维度的专家审核
    3.3 测量项目确定
        3.3.1 测量项目的来源
        3.3.2 测量项目的专家审核
    3.4 预调查
        3.4.1 调查工具
        3.4.2 样本和数据收集
    3.5 预调查数据分析
        3.5.1 项目分析
        3.5.2 探索性因子分析
        3.5.3 信度检验
        3.5.4 效标关联效度检验
    3.6 问卷编制结果
第四章 正式调查数据分析
    4.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4.2 测量模型检验
        4.2.1 测量模型检验的方法
        4.2.2 测量模型检验的结果
    4.3 描述性统计分析
        4.3.1 背景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4.3.2 班主任工作要求和工作资源描述性统计分析
        4.3.3 班主任离岗意愿描述性统计分析
    4.4 假设检验
        4.4.1 数据检核
        4.4.2 多元回归分析
第五章 分析与讨论
    5.1 工作要求和工作资源对班主任离岗意愿的影响
        5.1.1 工作超负荷和角色冲突的影响
        5.1.2 年级领导支持、物质和社会回报的影响
        5.1.3 学校支持、年级领导支持、物质和社会回报的作用路径
        5.1.4 其他工作要求和工作资源的影响
    5.2 研究结论
    5.3 本研究的理论贡献
        5.3.1 对班主任研究的贡献
        5.3.2 对工作要求-资源模型的贡献
    5.4 本研究的实践启示
    5.5 本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背景变量对班主任离岗意愿的影响
附录B: 班主任工作感受调查问卷
科研成果
后记

(10)大数据背景下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普通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成为高考改革的焦点之一
        二、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在理论认识和实践操作层面亟待正本清源
        三、现代信息技术为开展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提供了技术的支撑
        四、公共政策的效能必须在博弈论的背景下来分析和设计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国内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现状
        二、国外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现状评述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问题及思路
        一、研究问题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内容概念图
        五、研究可行性分析
    第五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法
        二、政策理论分析法
        三、问卷调查法
        四、统计法
        五、访谈法
        六、案例分析法
        七、软件工程方法
第二章 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基础及研究假设
    第一节 综合素质评价相关概念的内涵解读
        一、何为“素质”
        二、何为“综合”
        三、何为“综合素质”
        四、何为“评价”
        五、何为“综合素质评价”
    第二节 普通高中功能的一般分析
        一、高中的定义
        二、高中的教育功能定位
    第三节 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意义
        一、完善人才选拔制度:分层与分类
        二、完成学校职能的有效对接:高中与高校
        三、促进高中特色办学目标的实现
        四、推动考试与评价制度改革、落实素质教育
        五、具备五个比较优势
        六、普通高中开展综合素质评价的一般性与特殊性分析
    第四节 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基础
        一、哲学基础
        二、脑科学基础
        三、心理学基础
        四、教育评价学基础
        五、我国综合素质评价政策与经典理论的对比分析
    第五节 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假设
        一、社会各界对综合素质评价的概念理解上存在显着差异
        二、学校在综合素质评价的操作层面存在显着差异
        三、个体与组织在公共政策面前存在激烈的博弈
        四、综合素质评价在已有的评价政策之间存在复杂的互补和重叠关系
        五、高中综评政策的理想实现需要架构在合适的政策体系内
        六、综合素质可测可评,大数据技术为实现综评的理想提供了可能
第三章 综合素质评价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综合素质评价提出的时代背景
        一、社会背景——综合素质成为新的社会通行证
        二、教育背景——基于素质的教育改革逐步展开
    第二节 国内综合素质评价政策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一、酝酿与奠基阶段(1985-2001)
        二、形成与推广阶段(2002年-2013年)
        三、反思与深化阶段(2013年至今)
    第三节 国外“综合素质评价”的启示
        一、国外“综评”:学业考试与质量监测制度
        二、国外“综评”:糅合在高等学校招生制度中
        三、国外“综合素质评价”典型案例对我国的启示
    第四节 我国综合素质评价的价值导向
        一、落实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评价机制问题
        二、改进高考招生中的信度和公平问题
    第五节 我国综合素质评价与学业水平考试之间的关系
        一、学业水平考试的产生背景
        二、学业水平考试的发展历史
        三、综合素质评价和学业水平考试的关系
第四章 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现状调查——以上海市为例
    第一节 我国各省市已有的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分析
        一、各省市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比较
        二、国内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困境与问题
    第二节 上海市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开展的基础调查
        一、问卷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二、问卷调研对象分析
        三、问卷调查结果的对比分析
        四、问卷调查数据的归类分析
        五、问卷调查数据的建模分析
        六、问卷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新时期上海市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策略选择
        一、《上海市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试行)》指导实践
        二、建立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
        三、加快高校招生模式转型
    第四节 上海市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现状分析
        一、信息系统客观记录学生综合素质信息
        二、高等学校对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应用的态度与诉求
        三、三方博弈推动综合素质评价发展
    第五节 上海市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成效与问题
        一、上海市高中综评方案的探索成效
        二、上海市综合素质评价存在的潜在问题分析
第五章 基于大数据的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模型构建
    第一节 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一、必要性分析
        二、大数据技术用于综合素质评价的可行性分析
    第二节 多源多维综合素质评价模型的理论框架
        一、数据采集系统:大数据采集的“上帝之眼”
        二、数据的清洗
        三、数据的挖掘分析模型
        四、数据的利用和挖掘
        五、学习结果性数据模型——以SOLO评价法为例
        六、评价结果分类使用——学生、教师、高校、学校、政府
    第三节 模型实施的技术路经
        一、技术支撑体系
        二、技术实现框架
        三、数据中心构建
        四、指标体系构建
    第四节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多源多维综评模型实践案例分析
        一、支撑平台介绍
        二、平台探索成果
    第五节 多源多维综合素质评价模型实施建议
        一、实施条件
        二、模型应用面临的问题
        三、未来展望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厘清综合素质评价的本质内涵:综合素质评价的概念需存异求同
        二、系统梳理综合素质评价历史使命与政策价值导向
        三、全面审视上海市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实践工作进步与局限
        四、初步构建了基于大数据的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多源多维模型
        五、透视围绕综合素质评价展开的博弈现实与演变规律
    第二节 研究创新
        一、研究主题的创新
        二、研究内容的创新
        三、研究方法的创新
    第三节 研究展望
        一、应该充分发挥政策指挥棒的正效应,期待更多机制体制的创新
        二、智能数据激发深度学习的未来刚刚展开,亟待技术的突破
        三、综评大数据的深度应用刚刚开始,期待深度挖掘
参考文献
    一、学术期刊
    二、学位论文
    三、专着
    四、外文文献
    五、其他类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关于《上海市学生成长记录册》的问卷调查(教师问卷)
    附录二: 关于《上海市学生成长记录册》的问卷调查(学生问卷)
    附录三: 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高校招生负责人调查问卷
    附录四: 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同济大学各学院负责人调查问卷
    附录五: 上海市建议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学科类奖励或证书项目
    附录六: 上海市建议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体育比赛项目
    附录七: 上海市建议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艺术比赛
    附件八: 上海市建议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科技比赛
    附录九: 上海市学校记录管理工作一览表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四、统计学中潜在的德育价值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不公信息摄入下大学生道德敏感性对道德判断的影响研究[D]. 周明洁.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2]HPM视角下数学学科德育的案例研究[D]. 栗小妮. 华东师范大学, 2020
  • [3]教育戏剧在校园欺凌防治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以“酷凌行动”和“戏剧治疗欺凌预防干预项目”为例[D]. 张睿.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4]基于塞利格曼幸福理论的中小学教师幸福感提升研究[D]. 兰晶.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5]系统德育论[D]. 闫昌锐.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6]高中生物教学中提高学生社会责任的研究[D]. 许卫霞. 温州大学, 2019(01)
  • [7]健康传播视域下新媒介使用对医患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上海案例研究[D]. 雷禹. 上海大学, 2019(02)
  • [8]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 谢继华. 电子科技大学, 2018(09)
  • [9]班主任离岗意愿研究 ——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D]. 蒯义峰.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10]大数据背景下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D]. 张治.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4)

标签:;  ;  ;  ;  ;  

统计学潜在德育价值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