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用“从前”

滥用“从前”

一、“曾几何时”的误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力,张剑英,仵兆琪[1](2022)在《语言特区理论视域下诗歌文体对新闻标题语言的影响》文中提出诗歌文体作为语言特区的一个重要区块,是语言发展演化的重要源泉,其高度概括、简约凝练等特点与标题语言有着很多相通之处,而且在实践中已有不少诗词佳句进入新闻标题中。因此新闻工作者在制作标题时需要充分考虑语言的简洁性和创新性,恰当使用新词新语,力求写出诗化的标题,以增强新闻的吸引力、提高新闻的阅读量。

武东[2](2022)在《“曾几何时”是何时?》文中研究指明经常有人误用这个词,比如小捕快写的这段演讲稿……建设美丽家乡人人有责亲爱的父老乡亲们:你们是否知道,我们的彩虹县过去是什么模样?曾几何时,这里是一片荒芜,渺无人烟。是我们的先祖来到了这片土地上,勤勤恳恳开荒耕种,才有了今天的良田。十年前,这里还只是一个又穷又破的小村庄,先辈们响应号召,亲手搭建起一座座房屋,铺出一条条道路,这才建成了我们的县城。

李淑章[3](2019)在《成语误用例析》文中认为这篇文章讲讲常见的成语误用现象,根据不同成语的不同特点,除都要讲清楚其含义外,有的还要举例:有的只举正例或反例;有的则既举正例,也举反例。1.曾几何时: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经常被误解为以前或曾经的意思。反例:曾几何时,我们也是生气勃勃的小伙子呀!正例:我们原来也是生气勃勃小伙子呀,曾几何时就变成老头了!2.罪不容诛:指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足以抵偿。经常被误解为虽有罪,却不应当处死。

卓亚城[4](2017)在《“曾几何时”用法考辨》文中研究说明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情况下,成语意思一旦形成,不容易发生改变。但是也有少量的成语,其意思会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发生变化,这种变化逐渐被大众所接受,慢慢取代了它的最初意思,"曾几何时"就是这样一个成语。本文通过对辞书"曾几何时"注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考察,梳理"曾几何时"意义和用法的演变,把它的几种常见用法进行归纳,从而探索其误用频率高和新义产生的原因。

孙红霞[5](2016)在《说“曾几何时”的规范》文中研究表明"曾几何时"本为"时间过去没有多久"之义,但常被误解,被当做"长期以来""很久以前"等意义使用。本文指出该词的意义、使用的语境及格式,以期能为语文教学提供明确的参考。

芜崧[6](2016)在《也谈“曾几何时”的语义、音步及注释》文中研究说明"曾几何时"的本义(传统用法)表示"时间没过多久";新义之一表示"不知在(是)什么时候"或"不知从何时起";新义之二表示"曾经有一段时间"或"曾经在某个时间段",其成因是"曾几何时"中的"曾"是曾经之义,而且"曾经"常常引出时间;"曾几何时"的音步是"2+2"而不是"1+2+1",常用于句首充当全句的时间修饰语;词典对"曾几何时"的注解存在各种问题。

宁和[7](2016)在《误用成语考辨》文中指出成语误用是生活、学习中常见的现象。本文通过考辨三个易误用的成语,解释导致误用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避免成语误用的关键做法——考究字、词义以及由字词组合而成的成语整体意义,力求见微知着,促动中学语文成语教学,进一步强调成语的规范使用。

赵永成[8](2014)在《如何正确使用“曾几何时”?》文中指出"曾几何时"是一个使用频率颇高的成语,打开谷歌,键入"曾几何时",竟然获得1000多万个结果。这或许是因为它文言色彩浓,显得古色古香,使用它可以使语言显得典雅。可是,各种媒体上误用、滥用这个成语的现象俯拾即是,不胜枚举。许多语言工作者写了大量辨析的文章,但收效甚微。许多此类评论文章往往不能击中要

韩延明[9](2012)在《“曾几何时”:误用频率之最》文中认为请看以下数例:(1)曾几何时,他是一个多么富有爱心和正义感的青年,如今却因为一件琐事顿起杀人恶念,最终锒铛入狱,令人扼腕叹息!(2012年8月30日央视"社会与法"频道)(2)曾几何时,我们的飞豹战机出击钓鱼岛全体船员哭成一片!(2012年8月3日"新浪网")(3)钓鱼岛对着祖国母亲说:妈妈我是钓鱼岛!曾几何时,我躺在妈妈温柔的臂弯里,和

郑雨[10](2012)在《媒体上容易用错的词语》文中认为笔者在近几年的文字校对工作中发现,在报刊、电视及网络媒体上,有一部分词语,由于含义比较特殊,不少人对这些词语望文生义,产生了错误的理解,并在实践中误用较多。本文对其中20个比较常用又容易误用的词语进行整理,逐一进行辨析,供大家参考。1,"七月流火"天气凉2005年7月,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率团访问大陆,并于7月12日应邀在中国人民大学发表演讲。人大校长纪宝成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词:"七月流火,但充满热情的岂止是天气……"纪校长想用"七月流火"来形容当时天气的酷热,但他的这一用典出现了错误。"七月流火"出自《诗经·国风·豳风》:"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

二、“曾几何时”的误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曾几何时”的误用(论文提纲范文)

(1)语言特区理论视域下诗歌文体对新闻标题语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语言特区的属性和区域
二、诗歌文体的语言特点及其影响新闻标题语言的理论基础
    (一)诗歌文体简洁的语言特点符合新闻标题的表达要求
    (二)诗歌文体的创新属性为新闻标题创作注入活力
        1.诗歌文体的创新属性
        第一,词语方面的创新现象。
        第二,诗歌对句法方面的创新也起着很大的作用。
        2.创新性语言是新闻标题成功的必备条件
三、诗歌文体对新闻标题语言影响的具体表现
    (一)创新词语充实新闻标题语言的词汇
    (二)诗化句式增强新闻标题的艺术魅力
    (三)用韵和对仗等语言技巧增强新闻标题吸引力
四、诗歌文体的语言特征对新闻工作者的启示
    (一)提高自身诗词修养,提升标题诗化感知力
    (二)增强诗歌语言甄别能力,做好新闻舆论引导工作

(4)“曾几何时”用法考辨(论文提纲范文)

一、曾几何时”的基础义及传统用法
二、“曾几何时”的新用法
     (一) 表示过去的某一段时间
        1. 中国人们反抗侵略的正义斗争, 曾几何时得到了世界上许多国家和人民的帮助。
        2. 曾几何时他们在天涯海角发誓, 海枯石烂永不变心。
     (二) 表示未来的某一段时间
        1. 曾几何时, 中国的GDP能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相提并论之时, 也是国民们扬眉吐气之日。
        2. 今天的野狼峪, 沟壑纵横, 曾几何时, 就将“天堑变通途”。
     (三) 用来引出一种新状况
        1. 北京的四合院工人是中国北方传统民居的代表, 是中国文化中最具典型的模型, 但是曾几何时, 高楼大厦代替了四合院, 千年文化韵味荡然无存。
        2. 中国古代哲学把天当作神, 可以决定人的命运。曾几何时, 人们不再信奉所谓的命运安排, 坚信个人的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四) 用来引出一种旧状况
        1. 曾几何时, 人类向大自然挑战, 已经把竞技比勇的场地转到了高山峡谷, 激流险滩。
        2. 曾几何时, 中国的外汇储备微乎其微, 但是现在, 却成了外汇头号富翁。
三、“曾几何时”新用法产生的原因
     (一) 与辞书对“曾几何时”的释义不统一有关
     (二) 与“曾”的统读有关
     (三) 与“曾几何时”的结构划分有关
     (四) 没有弄清楚使用对象、范围或条件

(6)也谈“曾几何时”的语义、音步及注释(论文提纲范文)

一、“曾几何时”的传统用法( 本义)
二、“曾几何时”的新用法及其成因
三、“曾几何时”的语音节奏及语法功能
    1.“曾几何时”的语音节奏
    2.“曾几何时”的语法功能
四、词典对“曾几何时”释义( 本义) 存在的问题
    1.“曾”的局部义与“曾几何时”的整体义不符
    2. 例句与释义不符
    3. 举例不完整
    4. 重要的标点符号不对

(7)误用成语考辨(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2望文生义
3以今度古
4断章取义
5结语

四、“曾几何时”的误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语言特区理论视域下诗歌文体对新闻标题语言的影响[J]. 张力,张剑英,仵兆琪. 中州大学学报, 2022(01)
  • [2]“曾几何时”是何时?[J]. 武东. 七彩语文, 2022(05)
  • [3]成语误用例析[J]. 李淑章. 新闻论坛, 2019(06)
  • [4]“曾几何时”用法考辨[J]. 卓亚城. 北方文学, 2017(15)
  • [5]说“曾几何时”的规范[J]. 孙红霞. 学语文, 2016(03)
  • [6]也谈“曾几何时”的语义、音步及注释[J]. 芜崧.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16(04)
  • [7]误用成语考辨[J]. 宁和.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6(03)
  • [8]如何正确使用“曾几何时”?[J]. 赵永成. 语文学习, 2014(04)
  • [9]“曾几何时”:误用频率之最[J]. 韩延明. 语文月刊, 2012(11)
  • [10]媒体上容易用错的词语[J]. 郑雨. 新闻前哨, 2012(08)

标签:;  ;  ;  

滥用“从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