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比存储设备 (1970)

博比存储设备 (1970)

一、Boby储存装置(1970年)(论文文献综述)

黄吉,姜晓翔,甘霏斐[1](2021)在《FPSO国内外发展及市场展望》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全世界FPSO市场迎来了新一轮的繁荣。文章从FPSO系泊系统、上部模块和船体三大主要部分出发,介绍了FPSO这种船型的组成。结合不同时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船型,概述了FPSO的发展历程。最后,通过整理分析国内FPSO船型及其设计、建造和配套情况,为关键装备和技术国产化提供方向。通用型FPSO设计理念的提出和建造为FPSO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指引和借鉴。

潘登[2](2021)在《造孔剂法制备三维多孔铜集流体及其锂离子电池性能的研究》文中认为锂离子电池作为当前储能设备中的佼佼者,被广泛应用于交通工具、通讯设备、智能电力系统等多领域中,正在向着高容量和大功率密度的方向迈进。Sn负极由于其极高的理论容量(994m Ahg-1)远超目前的商业化石墨负极,被认为是极具研究和商业价值的可取代石墨的新一代负极材料。然而在其高理论容量的同时,由于Sn基负极的特性,在充放电过程中Li+的嵌入和脱出会引起Sn剧烈的晶格膨胀/收缩,对负极造成极大的破坏,使得负极粉化甚至破裂。采用多孔金属作为集流体是一种有效的缓解负极损坏的方式,在各种制备多孔金属的方法中,造孔剂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对设备要求低、孔结构可调、绿色环保的优点,本文使用基于粉末冶金的造孔剂法制备多孔Cu集流体,通过改变造孔剂的含量及粒径改变了集流体的孔隙率和孔径,测试其力学性能。结合化学沉积的方式制备多孔Cu集流体的Sn负极,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和循环性能测试。最后以热处理的方法对Sn负极进行改进,从而进一步优化了负极的循环性能。内容和结果如下:(1)采用的造孔剂为无水碳酸钾(K2CO3),利用粉末冶金的方式制备出孔隙率48.2%-81.7%,孔径213.36μm-760.75μm的多孔Cu集流体,造孔剂含量的增大提高了集流体的孔隙率,造孔剂粒径的降低可有效减小集流体的平均孔径。负极的放电比容量随着孔隙率的增加而增大,容量保持率随着孔径的减小而增大。(2)与铜箔集流体相比,多孔Cu集流体显着地提高了锂离子电池Sn负极的性能。充放电测试结果表明,在相同电流密度下,多孔Cu集流体大大提升了Sn负极的比容量,循环测试表明,在相同电流密度下,多孔Cu集流体提高了Sn负极的循环稳定性,在100次循环后,多孔Cu集流体更能保持其结构完整性。(3)集流体力学性能随着造孔剂含量增大而降低,当造孔剂含量超过70%的体积分数时,过大的造孔剂含量导致集流体力学性能变差,其结构无法支撑Sn体积变化带来的应力而断裂,循环稳定性急速降低。造孔剂粒径的减小,负极循环稳定性提升,但造孔剂粒径小于50-60目时,循环稳定性急剧恶化。造孔剂最佳的含量和粒径为70%的体积分数和50-60目,此时负极循环最稳定,容量保持率最高,为50.41%,初始放电比容量可达906.7 m Ahg-1。(4)对负极进行热处理能够进一步提高循环稳定性。当对负极进行150℃热处理2h时,放电比容量增加到952.1m Ahg-1,容量保持率升高到72.99%。当对负极进行500℃热处理2h时,放电比容量降低至862.6 m Ahg-1,容量保持率降低到57.04%,但仍然高于未经热处理的负极的容量保持率50.41%。最佳的热处理工艺为150℃热处理2h。

王方[3](2021)在《基于标准成本法A卷烟制造企业成本费用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周斌,石峰,周毅,李萌[4](2021)在《基于OCIMF规范的小型LNG运输船系泊兼容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小型LNG运输船主要用于国内港口间LNG卫星站运输,目前国内接收站大都仅能靠泊80000 m3以上大型LNG运输船,小型LNG运输船系泊兼容性分析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基于OCIMF规范对于小型LNG运输船的系泊兼容性进行分析,以国内某30000 m3 LNG运输船为目标船型,以该船靠泊尼日利亚某LNG码头终端为算例,确定船舶系泊方案并根据OCIMF规范标准进行核准。

刘伟岩[5](2020)在《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文中认为2008年经济危机后,为摆脱经济下行的轨道,美国、日本、德国先后提出了“重振制造业”(2009年)、日本版“第四次工业革命”(2010年)、“工业4.0”(2012年)等战略计划,而我国也于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领。这些战略规划的陆续出台拉开了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Io T)、人工智能(AI)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帷幕。而作为第二经济大国,我国应如何借助于这一难得机遇来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则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回顾日本走过的“路”可知,其也曾作为“第二经济大国”面临过相似的难题,且从中日经济发展历程比较和所面临的“三期叠加”状态来看,我国现阶段也更为接近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而日本却在当时的情况下借助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成功地推动了国内产业的改造升级。基于此,本文以日本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阶段锁定在其取得成功的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进而研究其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我国接下来要走的“路”提供极具价值的指引和借鉴。在对熊彼特创新理论以及新熊彼特学派提出的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产业技术范式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部门创新体系理论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本文借助于此从创新体系的视角构建了“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即:从整体产业体系来看,其属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过程,该过程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且两者间的匹配性决定着产业升级的绩效;而深入到具体产业来看,其又是通过催生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来实现的,对于此分析的最佳维度则是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同样地,两者间的匹配性也决定着各产业升级的成效。回顾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可知,其呈现出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重化型”化,70~80年代的“轻薄短小”化,以及90年代后的“信息”化。其中,“轻薄短小”化阶段是日本发展最为成功的时期,也是本文的研究范畴所在。分析其发生的背景可知:虽然效仿欧美国家构建的重化型产业结构支撑了日本经济“独秀一枝”的高速发展,但在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后,这一产业结构所固有的局限性和问题日渐凸显,倒逼着日本垄断资本进行产业调整;而与此同时,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恰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这种机遇对于后进国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机会均等”的,该国能否抓住的关键在于其国内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而日本战后近20年的高速增长恰为其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发展战略又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其积累了殷实的技术基础。在这一背景下,借助于上文所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后文从创新体系的视角解释了战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是如何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以及日本为何更为成功的。就整体产业体系而言,科技革命的发生必然会引致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进而推动产业升级,且这一过程是在由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创新主体联盟等构建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战后科技革命的发源地仍是美国,日本的参与借助的是范式转换过程中创造的“第二个机会窗口”,换言之,日本的成功得益于对源于美国的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研究,其技术经济范式呈现出“应用开发型”特点。而分析日本各创新主体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创新行为可以发现,无论是政府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等支持创新的行为,还是企业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遵循“现场优先主义”原则、实施“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以及培训在职人员等创新行为,或是大学和科研机构针对产业技术进行研究、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以及培养理工科高科技人才等行为,亦或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型的创新主体联盟联合攻关尖端技术、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等行为都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微电子技术发展潜力的。而这种“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间的相匹配正是日本能够更为成功地借力于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根因所在。进一步地从具体产业来看,科技革命引致的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表现为新兴技术转化为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和改造传统产业技术范式的过程,这也是科技革命“双重性质”的体现。而对这一层面的分析则要用到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在选取半导体产业和计算机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以及选取工业机器产业(以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为主)和汽车产业作为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机械产业的典型后,本文的研究发现:由于这些产业在技术体制、所处的产业链位置、所在的技术生命周期阶段等方面的不同,其产业技术范式是相异的,而日本之所以能够在这些产业上均实现自主创新并取得巨大成功就在于日本各创新主体针对不同的产业技术范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分别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而进一步比较各部门创新体系可知,日本政府和企业等创新主体针对“催新”和“改旧”分别形成了一套惯行的做法,但在这两类产业升级间又存在显着的差异,即:日本政府在“催新”中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均表现出了贯穿始终的强干预性,尤其是在计算机产业上;而在“改旧”中则干预相对较少,主要是引导已具备集成创新能力的“逐利性”企业去发挥主体作用。作为一种“制度建设”,创新体系具有“临界性”特点且其优劣的评析标准是其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日本能够成功地借力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经验就在于其不仅构建了与当时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而且注重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加速推进了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并推动了新旧产业的协调发展。但是,这种致力于“应用开发”的“追赶型”创新体系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基础研究能力不足,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以及政府主导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等,这也是日本创新和成功不可持续以致于在20世纪90年代后重新与美国拉开差距的原因所在。现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在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追赶先进国家的“机会窗口”的同时,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追跑”“齐跑”“领跑”并行发展的机遇,并为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会。由于相较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因此,必须构建极其重视基础研究且具有灵活性的国家创新生态体系,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以及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等。

吴桐[6](2020)在《高比能锂离子电池正极及锂硫电解液的制备和改性研究》文中指出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绿色清洁能源储存装置已经实现商品化并应用到各个领域当中。随着新能源车的飞速发展,对电池比能量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开发具有高比能量的锂二次电池刻不容缓。通过开发一种具有高比能量、制备工艺简单、价格低廉且安全性能高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是最直接的解决方式。此外,与商品化的锂离子电池相比,锂硫电池具有极高的理论能量密度有望成为下一代储能装置。近年来,科研工作者对锂硫电池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非常丰富的成果,但锂硫电池若想实现商品化仍需要进一步完善。目前,锂硫电池发展的最大阻碍是多硫化物的飞梭效应、硫及其放电产物近乎绝缘、且反应过程中较大的体积变化,这些问题会导致锂硫电池容量较低、库伦效率低、循环寿命差。合理的设计锂硫电池正极材料能够提高锂硫电池导电性,抑制多硫化物飞梭效应,从而达到改善锂硫电池电化学性能的目的。同时,针对锂硫电池电解液的改性也能够改善锂硫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因此,本论文展开了如下工作:1.钒掺杂的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橄榄石型磷酸锰铁锂(LiMn1-yFeyPO4)由于具有较高的工作电压(4.1 V)和理论比容量(170 mAh g-1),优异的稳定性和原材料价格低廉,是高比能量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候选之一,然而其较低的电子电导率及离子迁移率限制其产业化发展。因此本论文使用固相球磨法制备了碳包覆的3%钒掺杂的LiMn1-yFeyPO4(y=0.2)。通过对所合成的材料进行结构分析,钒以三价态取代了材料中的Fe2+,这种掺杂取代伴随着Fe空位的形成,而材料中的锰仍处于二价态,所组成的材料化学式为LiMn0.8Fe0.2-0.045V0.03(?)0.015PO4,其中(?)为铁空位。钒掺杂极大的提高了材料的电子电导率,并将锂离子扩散系数提高两倍,因此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我们期待这个工作能够为之后元素掺杂改善磷酸锰铁锂提供一些数据参考。2.双壳结构的聚吡咯/黑色二氧化钛/硫复合材料作为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抑制多硫化物飞梭和提高正极的导电性是提高锂硫电池电化学性能的有效途径。在此我们合成了一种对多硫化物具有较强吸附能力的载硫体材料。电极的活性材料(b-TiO2/S@PPy)是由硫注入到中空球构成的,中空球的内层是由具有氧缺位的黑色二氧化钛(b-TiO2)颗粒堆积而成,外层由聚吡咯(PPy)包覆而成。b-TiO2层的特殊结构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来缓解硫的体积膨胀并且对多硫化物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同样,外部的PPy层不仅可以提高正极材料的导电率,还可以通过化学吸附来抑制多硫化物的飞梭。以b-TiO2/S@PPy为正极组装的锂硫电池在0.1 C倍率下具有较高的首次放电比容量(1374 mAh g-1)、良好的循环稳定性(20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保持910 mAh g-1)和良好的倍率性能(在2 C倍率下放电比容量为725 mAh g-1)。3.四硫富瓦烯作为氧化还原媒介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在锂硫电池中引入氧化还原介质(RM),能够降低Li2S反应时的能垒,提高锂硫电池的放电比容量,改善锂硫电池的循环性能。本论文中首次将四硫富瓦烯(TTF)添加入常规的锂硫电池醚类电解液中,所加入的TTF能够加快电子传导提高锂硫电池的反应速率。同时在充放电过程中能够促进Li2S的氧化还原反应并使不可逆沉积的Li2S重新加入至反应中提高了Li2S的利用率,减缓了活性物质硫的损失。使用商品化的有序介孔碳(CMK-3)制备的高硫含量(69%)的复合材料作正极,在0.1 C倍率下,添加TTF的电解液组装的锂硫电池首次放电比容量能够达到1359 mAh g-1并且循环100次后放电比容量仍保持在850 mAh g-1以上。4.溴化铟作为双功能添加剂在锂硫电池高给电子类电解液中的应用锂硫电池在高给电子类电解液中其反应中间体为S3·-离子,其稳定性要远高于在低给电子电解液中的S42-离子。并且在高给电子类电解液中锂硫电池的反应速率更快。但在高给电子类电解液中金属锂腐蚀严重,锂硫电池无法进行长循环。因此本文选择在高给电子类电解液(DMA)中加入溴化铟(InBr3),通过在金属锂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In层可以有效的保护金属锂,使锂硫电池在高给电子类电解液中实现长循环。

肖海娇[7](2020)在《远达公司废气回收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化纤行业是我国“十一五”规划期间重点支持的行业,而粘胶短纤维又是化纤行业重点发展的种类之一。粘胶短纤维是化纤行业内在国际上有较优势的品种,同时也是比较稀缺的纺织材料。唐山三友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粘胶短纤维生产商,在新征地上建设生产20万吨/年功能性、差别化粘胶短纤维生产线的废气回收项目。粘胶短纤维生产线的废气回收工艺主要是采用二硫化碳吸附回收及硫化氢碱洗工艺,对废气中的二硫化碳气体和硫化氢进行回收处理,分别得到粘胶纤维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化工原料二硫化碳和具有广泛用途的化工原料硫氢化钠。论文对废气回收项目的生产工艺及设备、储存设施方面进行安全评价,通过对物料危险、有害因素及生产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得出需重点防范的主要危险是二硫化碳的火灾、爆炸。依据废气回收工艺过程、物质、主要设备和操作条件等,研究该系统固有的危险、有害因素,预测主要事故种类。根据分析结果,划分出评价单元,进行定性、定量评价,确定各评价单元危险、有害因素和主要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危险、有害程度。最后进行安全条件评价结果的综合分析,根据各单元评价结果,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图4幅;表22个;参46篇。

王臣[8](2019)在《基于化工装置风险集成的化工园区安全距离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化工园区作为石油化工产业集约化、工业化发展的一种生产模式,具有生产连续化、资源利用率高等优点。但园区内聚集了大量的化工装置,极易发生连锁事故,并且生产原料、产品多是危险有害物质,其风险高度集中,对周边脆弱性目标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因此,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化工园区内外部安全距离确定方法,把控园区风险,保障周边区域人员的生命与财产安全,是园区建设者、管理者、政府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化工园区”为研究对象,开展园区安全距离的研究。化工园区安全距离包括:化工装置间安全间距以及化工园区与外部防护目标的安全距离。首先,将园区的化工装置划分为若干单元,采用危险度评价法选取高度、中度风险等级的装置纳入研究范围。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根据事故后果模型,运用MATLAB软件模拟计算各装置不同事故场景下的事故后果。并结合阈值模型,判断初始事故场景,是否会导致周边装置失效,计算其多米诺半径以及扩展概率。其次,在传统的事件树分析法基础上,采用梯形模糊数对概率不确定分支事件模糊处理,从而得到化工装置不同场景下的事故发生概率。为了使个人风险值更贴近园区的实际情况,从预防性安全措施和事故减缓性安全措施两方面考虑,引入了风险抵消系数,修正个人风险理论模型。基于上述研究,针对化工园区的多风险情况,结合场论,建立基于区域风险场的化工装置风险集成模型。运用MATLAB软件,实现模型的程序化计算。提出以化工装置多米诺半径作为装置间的安全间距,并且在火灾场景下同时考虑防火间距。根据区域风险分布,得到脆弱性目标处的风险值,与化工装置个人可接受风险标准比较,判断外部安全防护距离是否合理。构建了一套系统、全面的化工园区安全距离确定方法。最后,选取甘肃省兰州市某化工园区,将研究成果应用于该化工园区安全距离的确定,计算出园区化工装置安全间距以及判断与周边脆弱性目标的外部安全防护距离是否合理。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优化布局措施建议,为园区的扩建、改建提供理论依据。

石磊[9](2016)在《镍基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能源的消耗,发现新的、高效的能源储存装置刻不容缓。而电极材料的制备和它的微观形貌都将对能源储存装置的性能产生极大的影响。在众多材料中,镍基材料是一种应用很广和很有前景的电极材料。其中,氢氧化镍的理论比电容达到2082 Fg-1,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本文以镍基材料,氢氧化镍,镍锰氢氧化物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了他们在能源储存装置方向的应用。通过与石墨相氮化碳或者碳布基底复合,调控其微观形貌,进而提供更加方便的电子通道,来改善能源储存装置的电化学性能。最后,对其反应机理进行了相应的探讨。(1)通过马弗炉高温法制备了石墨相的氮化碳,利用制备好的石墨相氮化碳作为基底和醋酸镍作为镍源,在180℃的水热条件下反应得到g-C3N4/Ni(OH)2复合电极材料。通过结构,组成,形貌和电化学分析对g-C3N4/Ni(OH)2复合电极材料在电化学方面的应用做了探究。结果表明:单一片状的Ni(OH)2,由于其表面能太高,不稳定,当引入g-C3N4作为基质时,自组装形成了3D花状结构的g-C3N4/Ni(OH)2复合电极材料,3D花状结构可以增加其与电解液的有效接触面积,促进了电解液离子和电子在电化学储能材料中的快速转移,进而提供快速的充放电过程,在0.5 Ag-1的电流密度下,电容高达505.6 Fg-1。(2)对于镍基材料镍锰氢氧化物的制备条件进行了分析探讨。分别探究了温度和镍锰元素比例对镍锰氢氧化物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和不同比例的镍锰元素对镍锰氢氧化物电极材料的结构影响较大。最终可以得出最佳制备条件,在100℃,镍锰元素比例为3:1时可以得到性能优异的电化学电极材料。(3)依据第三章的结果,在100℃下,镍锰元素一定比例下,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了镍锰氢氧化物二元电极材料。系统研究了不同碱源(HMTA和UREA)对电极材料特性的影响。通过一系列表征对所获得的二元电极材料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特性进行了探讨。最终得到:当碱源为HMTA的情况下,可以得到蜂窝状的镍锰氢氧化物,并且其在5 mA cm-2的电流密度下,电量达2.687 C cm-2(2239 Fg-1)。为了更加进一步的探究NiMn-LDH这种材料在电化学方向的应用,基于这种电极材料,组装了一个非对称的超级电容器——NiMn-LDH/CC//EACC-3,在1.5 mA cm-2的电流密度下,器件NiMn-LDH/CC//EACC-3的电容达104.9 mFcm-2。

赵飞宇[10](2016)在《碱面条(热干面)生产工艺技术研究及关键装置设计》文中研究指明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品行业伴随着当今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不断进步,尤其是作为主食中的面条。制面行业的发展俨然已成为整个食品行业发展的缩影。在中国的长江流域,人们习惯在面条中加入适量的碱,用于改善口感。目前,碱面条的生产大多数依赖于作坊式制作,虽然符合大众对手工制作食品一贯的偏好,但是生产效率低下,在现如今人工成本日益增长的现状下,更加制约了其推广发展。因此,必须探求能够实现全自动化生产碱面条的方法。碱面条属于鲜湿面,生产工艺路线较为复杂,且目前大多为手工制作,完全引进国外鲜湿面自动化生产线,已经过实践的验证,效果并不理想。本文主要根据碱面条的手工制作工艺,研究适合于全自动化生产碱面条的生产工艺技术,并且针对其中关键的工艺流程,设计出符合工艺要求的装置。首先,根据手工制作碱面的工艺流程,制定出符合自动化生产要求的工艺路线,并且对设备进行总体布局。其次,根据工艺路线,本文针对碱面条的关键工艺流程:定长切断及裹卷面皮。设计出符合工艺要求的自动化切断卷面装置,并且对此装置中的各模块进行了详细的设计以及结构优化。最后,根据所设计的装置绘制工程图,由相关企业负责生产制造,并且进行安装调试工作。实践证明,基于本研究而研制的碱面条全自动化生产线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生产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稳定性强等特点。

二、Boby储存装置(1970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Boby储存装置(1970年)(论文提纲范文)

(1)FPSO国内外发展及市场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1 FPSO的组成
    1)发电与配电系统
    2)生产辅助系统
    3)公用系统
    4)消防救生系统
02 FPSO的发展
03国内FPSO的发展
04结束语

(2)造孔剂法制备三维多孔铜集流体及其锂离子电池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锂电池概述
        1.2.1 锂电池的介绍与其发展历程
        1.2.2 锂离子电池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1.3 Sn基负极研究背景及现状
        1.3.1 Sn基负极材料
        1.3.2 Sn基负极用多孔集流体的研究背景及现状
    1.4 多孔金属集流体的研究现状
        1.4.1 无序多孔金属集流体的制备
        1.4.2 有序多孔金属集流体的制备
    1.5 课题研究意义和工作内容
第二章 实验工艺及测试
    2.1 实验材料和设备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设备
    2.2 多孔集流体制备实验步骤
    2.3 形貌结构表征
        2.3.1 孔隙率和孔径测试
        2.3.2 形貌表征
        2.3.4 相组成分析
        2.3.5 能谱分析
    2.4 性能测试
        2.4.1 力学性能测试
        2.4.2 循环伏安测试
        2.4.3 恒流充放电测试
第三章 不同造孔剂含量(体积分数)制备多孔铜集流体及其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
    3.1 实验部分
        3.1.1 不同造孔剂含量的多孔铜集流体的制备
        3.1.2 不同造孔剂含量的多孔铜集流体Sn负极的制备
        3.1.3 不同造孔剂含量的多孔铜集流体Sn负极组装电池
    3.2 结果与讨论
        3.2.1 不同造孔剂含量的多孔铜集流体宏观形貌
        3.2.2 多孔铜集流体相组成分析
        3.2.3 不同造孔剂含量的多孔铜集流体孔隙率及力学性能
        3.2.4 不同造孔剂含量的多孔铜集流体Sn负极的宏观/微观形貌
        3.2.5 多孔铜集流体Sn负极相组成和能谱分析
        3.2.6 多孔铜集流体Sn负极循环伏安和首次充放电曲线
        3.2.7 不同造孔剂含量的多孔铜集流体Sn负极循环性能
        3.2.8 不同造孔剂含量的多孔铜集流体Sn负极循环后微观形貌表征
        3.2.9 多孔铜集流体改善Sn体积膨胀机理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造孔剂粒径制备多孔铜集流体及其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
    4.1 实验部分
        4.1.1 不同造孔剂粒径的多孔铜集流体制备
        4.1.2 不同造孔剂粒径的多孔铜集流体Sn负极的制备
        4.1.3 不同造孔剂粒径的多孔铜集流体Sn负极组装电池
    4.2 结果与讨论
        4.2.1 不同造孔剂粒径的多孔铜集流体形貌
        4.2.2 多孔铜集流体相组成分析
        4.2.3 不同造孔剂粒径的多孔铜集流体孔径及力学性能
        4.2.4 不同造孔剂粒径的多孔铜集流体Sn负极宏观形貌
        4.2.5 多孔铜集流体Sn负极相组成和能谱分析
        4.2.6 不同造孔剂粒径的多孔铜集流体Sn负极首次充放电曲线
        4.2.7 不同造孔剂粒径的多孔铜集流体Sn负极循环性能
        4.2.8 不同造孔剂粒径的多孔铜集流体Sn负极循环后微观形貌表征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孔铜集流体Sn电极的热处理及其锂离子电池性能
    5.1 实验部分
        5.1.1 负极的制备
        5.1.2 热处理工艺
        5.1.3 组装电池
    5.2 结果与讨论
        5.2.1 不同热处理工艺的多孔铜集流体Sn负极形貌
        5.2.2 不同热处理工艺的多孔铜集流体Sn负极相组成和能谱分析
        5.2.3 不同热处理工艺的多孔铜集流体Sn负极循环伏安测试
        5.2.4 不同热处理工艺的多孔铜集流体Sn负极首次充放电曲线
        5.2.5 不同热处理工艺的多孔铜集流体Sn负极循环性能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4)基于OCIMF规范的小型LNG运输船系泊兼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OCIMF介绍
2 船舶资料信息
3 码头参数信息
4 系泊计算分析
5 结语

(5)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决议书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一般分析
    2.1 科技革命的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2.1.1 科技革命的概念
        2.1.2 战后科技革命研究范围的界定
    2.2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及研究范围界定
        2.2.1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
        2.2.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研究范围界定
    2.3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2.3.1 熊彼特创新理论
        2.3.2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2.3.3 产业技术范式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基于创新体系视角的分析框架
    3.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机理
        3.1.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本质:技术经济范式转换
        3.1.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催新”与“改旧”
    3.2 创新体系相关理论
        3.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3.2.2 部门创新体系理论
    3.3 以创新体系为切入点的分析视角
        3.3.1 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3.3.2 部门创新体系与产业技术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与背景
    4.1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
        4.1.1 战前科技革命成果推动下日本产业的“重化型”化(20世纪50-60年代)
        4.1.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轻薄短小”化(20世纪70-80年代)
        4.1.3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后)
    4.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背景
        4.2.1 重化型产业结构的局限性日渐凸显
        4.2.2 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为日本提供了机遇
        4.2.3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经济基础
        4.2.4 日本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奠定了技术基础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分析
    5.1 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载体:日本国家创新体系
    5.2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5.2.1 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
        5.2.2 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
        5.2.3 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
        5.2.4 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5.2.5 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
    5.3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5.3.1 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5.3.2 遵循技术创新的“现场优先主义”原则
        5.3.3 实行考虑市场因素的“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
        5.3.4 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
        5.3.5 重视对在职人员的科技教育和技术培训
    5.4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5.4.1 从事与产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5.4.2 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
        5.4.3 培养了大量的理工类高科技人才
    5.5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5.5.1 产学官联合攻关尖端技术
        5.5.2 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
        5.5.3 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
    5.6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评析
        5.6.1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5.6.2 “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战后科技革命催生日本主要新兴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6.1 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与日本部门创新体系
    6.2 微电子技术催生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6.2.1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6.2.2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6.2.3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6.2.4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6.2.5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6.3 计算机技术催生下日本计算机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6.3.1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6.3.2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6.3.3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6.3.4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6.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的匹配性评析
        6.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半导体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4.2 部门创新体系与计算机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4.3 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战后科技革命改造日本主要传统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7.1 科技革命改造传统产业的本质: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
    7.2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工业机器自动化的发展
        7.2.1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7.2.2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7.2.3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7.2.4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需求因素
    7.3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汽车电子化的发展
        7.3.1 汽车电子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7.3.2 汽车电子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7.3.3 汽车电子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7.3.4 汽车电子化中的需求因素
    7.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的匹配性评析
        7.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工业机器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4.2 部门创新体系与汽车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4.3 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与教训
    8.1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
        8.1.1 构建了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
        8.1.2 重视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
        8.1.3 加速推进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
        8.1.4 借力科技革命的“双重性质”推动新旧产业协调发展
    8.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教训
        8.2.1 创新体系的基础研究能力不足
        8.2.2 创新体系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
        8.2.3 政府主导下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对我国的启示
    9.1 新一轮科技革命给我国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
        9.1.1 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机会窗口”
        9.1.2 为我国新兴产业“追跑”“齐跑”与“领跑”的并行发展提供机遇
        9.1.3 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机会
    9.2 构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相匹配的创新体系
        9.2.1 构建国家创新生态体系
        9.2.2 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
        9.2.3 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
        9.2.4 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
    9.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6)高比能锂离子电池正极及锂硫电解液的制备和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引言
    1.2 锂离子电池简介
        1.2.1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2.2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1.2.2.1 层状结构
        1.2.2.2 尖晶石结构
        1.2.2.3 橄榄石结构
        1.2.3 高比能密度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的发展
    1.3 锂硫电池简介
        1.3.1 锂硫电池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3.2 锂硫电池存在的问题
        1.3.3 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研究进展
        1.3.3.1 非极性材料/硫复合材料
        1.3.3.2 极性材料/硫复合材料
        1.3.4 锂硫电池电解液研究进展
        1.3.4.1 溶剂的选择
        1.3.4.2 锂盐的选择
        1.3.4.3 添加剂
    1.4 本文选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
    2.2 实验仪器
    2.3 物化性能表征
        2.3.1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
        2.3.2 拉曼光谱分析
        2.3.3 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分析
        2.3.4 磁性分析
        2.3.5 热重分析
        2.3.6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
        2.3.7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2.3.8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2.3.9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2.4 锂离子电池及锂硫电池的组装
        2.4.1 电极的制备
        2.4.2 电解液的制备
        2.4.3 电池的组装
    2.5 电化学性能的表征
        2.5.1 恒流充放电测试
        2.5.2 间歇式恒流滴定测试
        2.5.3 循环伏安测试
        2.5.4 电化学阻抗测试
第三章 钒掺杂的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LMFP和V-LMFP材料的制备
        3.2.2 结构和形貌表征
        3.2.3 电化学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结构及形貌
        3.3.2 LMFP和V-LMFP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锂硫电池双壳结构的聚吡咯/黑色二氧化钛/硫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中空TiO_2球的制备
        4.2.2 w-TiO_2/S和b-TiO_2/S球的制备
        4.2.3 b-TiO_2/S@PPy正极材料的制备
        4.2.4 材料的组分,结构及形貌的表征
        4.2.5 锂硫电池电化学性能测试
        4.2.6 材料对多硫化物的吸附性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前驱体材料及复合材料的物化表征
        4.3.2 b-TiO_2/S@PPy的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4.3.3 b-TiO_2/S@PPy材料对多硫化物吸附性测试及在充放电循环中的作用机理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四硫富瓦烯作为氧化还原媒介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CMK-3/S复合材料的制备
        5.2.2 不同TTF含量的锂硫电池电解液的制备
        5.2.3 不同电解液组装的锂硫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5.2.4 电池循环后极片的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CMK-3/S复合材料的物化表征
        5.3.2 TTF对Li_2S的氧化作用的研究
        5.3.3 TTF添加的电解液组装的锂硫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5.3.4 100次循环后锂硫电池极片的物化表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溴化铟作为双功能添加剂在锂硫电池高给电子类电解液中的应用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高硫含量的CMK-3/S复合材料的制备
        6.2.2 电解液的制备
        6.2.3 锂硫电池电化学性能测试
        6.2.4 电池循环后金属锂的表征
    6.3 结果与讨论
        6.3.1 CMK-3/S复合材料硫含量
        6.3.2 首次循环后金属锂负极表面的物化表征
        6.3.3 由InBr_3/DMA电解液组装的锂硫电池电化学性能研究
        6.3.4 10次循环后金属锂表面的物化表征
        6.3.5 锂锂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总结
    7.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7)远达公司废气回收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关于粘胶纤维产生废气的处理方法
    1.3 国内外关安全评价的研究
        1.3.1 国外关于安全评价方面的研究现状
        1.3.2 国内关于安全评价方面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目的、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第2章 远达粘胶短纤维生产废气危害分析
    2.1 粘胶短纤维生产工艺简介
        2.1.1 关于原液工序的相关工艺介绍
        2.1.2 关于纺练车间相关工艺介绍
        2.1.3 关于酸站车间相关工艺介绍
    2.2 粘胶纤维生产过程废气回收主要技术工艺
    2.3 粘胶短纤维废气回收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2.3.1 危险有害因素概况
        2.3.2 粘胶短纤维废气回收项目物质危险性识别
        2.3.3 粘胶短纤维废气回收风险识别
        2.3.4 粘胶短纤维废气回收项目危险有害因素分布汇总
        2.3.5 粘胶短纤维废气回收项目重大危险源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废气回收项目安全评价单元划分及评价方法选择
    3.1 安全评价单元的划分
        3.1.1 安全评价单元划分原则
        3.1.2 安全评价单元划分理由
        3.1.3 安全评价单元划分结果
    3.2 安全评价方法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废气回收危险程度定性定量分析
    4.1 废气回收项目危险程度定性分析
    4.2 废气回收项目危险程度定量分析
    4.3 二硫化碳发生火灾爆炸的伤亡范围的模拟计算
        4.3.1 定量评价模型(池火灾)
        4.3.2 定量评价模型(蒸汽云)
        4.3.3 定量评价模型(扩展蒸汽)
    4.4 远达粘胶纤维项目二硫化碳储罐区模拟评价结果
    4.5 远达粘胶纤维项目二硫化碳储罐区模拟评价结果分析
        4.5.1 池火灾模型评价结果分析
        4.5.2 蒸气云爆炸模型评价结果分析
        4.5.3 沸腾液体扩展蒸气爆炸模型评价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废气回收技术与安全对策
    5.1 从技术方面考虑的对策
    5.2 从安全角度方面考虑的对策
    5.3 从火灾爆炸方面考虑的危险对策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基于化工装置风险集成的化工园区安全距离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安全距离设定依据
        1.2.2 安全距离确定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风险集成国内外研究现状
        1.2.4 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2 基于区域风险场的化工装置风险集成模型
    2.1 化工装置危险性分析
        2.1.1 化工装置危险单元选取
        2.1.2 化工装置危险事故类型分析
    2.2 化工装置事故后果模型的选取及建立
        2.2.1 火灾模型
        2.2.2 爆炸模型
        2.2.3 毒物扩散模型
        2.2.4 个体死亡概率
    2.3 化工装置多米诺效应分析
        2.3.1 多米诺半径
        2.3.2 目标装置损害概率分析
    2.4 化工装置事故发生概率
        2.4.1 传统事件树
        2.4.2 梯形模糊数的概念与运算法则
        2.4.3 不确定事件模糊化处理
    2.5 风险抵消系数
        2.5.1 预防性安全措施修正系数
        2.5.2 事故减缓性安全措施修正系数
    2.6 化工装置风险集成模型的建立
        2.6.1 利用风险场分析的假设
        2.6.2 风险场的建立
        2.6.3 基于区域风险场的风险集成模型
    2.7 本章小结
3 化工园区安全距离的确定
    3.1 基本原则
    3.2 化工装置安全间距
    3.3 化工园区外部安全防护距离
        3.3.1 风险可接受准则
        3.3.2 个人可接受风险标准的确定
        3.3.3 外部安全防护距离
    3.4 本章小结
4 实例研究
    4.1 园区概况
        4.1.1 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
        4.1.2 气象条件
    4.2 基于区域风险场的化工装置风险集成模型应用
        4.2.1 园区化工装置危险单元的确定
        4.2.2 化工装置事故后果分析
        4.2.3 化工装置事故发生概率分析
        4.2.4 化工装置多米诺效应分析
        4.2.5 风险抵消系数
        4.2.6 区域风险场的风险集成
    4.3 安全距离分析
        4.3.1 化工装置安全间距
        4.3.2 外部安全防护距离
    4.4 优化布局措施建议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风险集成计算程序(部分)
附录 B:概率不确定分支事件专家打分表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9)镍基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能量储存装置概述
        1.2.1 锂离子电池
        1.2.2 超级电容器
    1.3 镍基材料简介
        1.3.1 氢氧化镍
        1.3.2 镍锰氢氧化物
    1.4 本论文选题意义和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实验药品,仪器设备和表征方法
    2.1 实验材料的制备
        2.1.1 实验药品
        2.1.2 仪器设备
    2.2 目标产物的表征方法
        2.2.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2.2.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2.2.3 热重(TG)分析
        2.2.4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分析
        2.2.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2.3 电化学性能测试
        2.3.1 工作电极的制备
        2.3.2 电化学性能表征
第三章 花状氢氧化镍/氮化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石墨相氮化碳的制备
        3.2.2 g-C_3N_4/Ni(OH)_2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花状Ni(OH)_2/g-C_3N_4复合材料的结构组成和微观形貌表征
        3.3.2 花状Ni(OH)_2/g-C_3N_4复合电极材料电化学表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条件下的镍锰氢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不同水热温度下镍锰氢氧化物的合成
        4.2.2 不同镍锰比例下镍锰氢氧化物的合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水热温度对NiMn-LDH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4.3.2 不同比例的反应物对反应产物性能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蜂窝状镍锰氢氧化物/碳布柔性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碳布的活化
        5.2.2 NiMn-LDH的制备
        5.2.3 电化学活化碳布(EACC-3)的制备
        5.2.4 非对称超级电容器NiMn-LDH/CC//EACC-3的制备
        5.2.5 测试表征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碱面条(热干面)生产工艺技术研究及关键装置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制面行业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制面行业国外发展现状
        1.2.2 制面行业国内发展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1.3.1 本文研究的内容
        1.3.2 本文研究的意义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概念设计理论综述及应用
    2.1 产品总体方案的概念设计
        2.1.1 机械产品设计过程简介
        2.1.2 概念设计简介
        2.1.3 概念设计的本质
        2.1.4 概念设计的过程模型
    2.2 概念设计中的模糊评价
        2.2.1 模糊评价法简介
        2.2.2 模糊评价法基本方法
        2.2.3 基于模糊评价法对切刀驱动机构进行方案评价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碱面条生产工艺技术的研究
    3.1 工艺路线综述
        3.1.1 工艺路线简介
        3.1.2 工艺路线的分类
    3.2 食品工厂工艺设计
        3.2.1 食品工厂工艺设计概述
        3.2.2 食品工厂生产工艺流程设计
        3.2.3 食品工厂车间设备布局工艺设计
    3.3 碱面条生产工艺路线的制定
        3.3.1 碱面条手工制作工艺路线概述
        3.3.2 碱面条生产工艺路线的设计原则
        3.3.3 碱面条自动化生产工艺流程改进
        3.3.4 碱面条自动化生产工艺流程制定
    3.4 碱面条生产车间设备布局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碱面条生产线关键装置设计
    4.1 碱面条面皮切断裹卷装置概述及设计要求
        4.1.1 碱面条面皮切断裹卷装置概述
        4.1.2 碱面条面皮切断裹卷装置设计要求
    4.2 碱面条面皮切断裹卷装置结构设计
        4.2.1 碱面条面皮切断裹卷装置总体布局设计
        4.2.2 面皮输送装置设计
        4.2.3 定长切断面皮装置设计
        4.2.4 辊模储存装置设计
        4.2.5 面皮裹卷装置设计
        4.2.6 机架装置设计
    4.3 碱面条面皮切断裹卷装置关键零件动力学分析
        4.3.1 动力学分析概述
        4.3.2 模态分析概述
        4.3.3 碱面条面皮切断裹卷装置关键零件模态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碱面条生产线关键装置组装及调试
    5.1 碱面条生产线关键装置组装
    5.2 碱面条生产线关键装置调试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附录2: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四、Boby储存装置(1970年)(论文参考文献)

  • [1]FPSO国内外发展及市场展望[J]. 黄吉,姜晓翔,甘霏斐. 船舶工程, 2021(12)
  • [2]造孔剂法制备三维多孔铜集流体及其锂离子电池性能的研究[D]. 潘登.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3]基于标准成本法A卷烟制造企业成本费用管理研究[D]. 王方. 兰州交通大学, 2021
  • [4]基于OCIMF规范的小型LNG运输船系泊兼容性分析[J]. 周斌,石峰,周毅,李萌. 船舶物资与市场, 2021(05)
  • [5]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D]. 刘伟岩. 吉林大学, 2020(03)
  • [6]高比能锂离子电池正极及锂硫电解液的制备和改性研究[D]. 吴桐.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1)
  • [7]远达公司废气回收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D]. 肖海娇.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8]基于化工装置风险集成的化工园区安全距离及应用研究[D]. 王臣. 重庆科技学院, 2019(10)
  • [9]镍基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D]. 石磊. 暨南大学, 2016(02)
  • [10]碱面条(热干面)生产工艺技术研究及关键装置设计[D]. 赵飞宇. 武汉轻工大学, 2016(06)

标签:;  ;  ;  ;  ;  

博比存储设备 (1970)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