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动态报表的设计与应用

部门动态报表的设计与应用

一、科室动态报告单的设计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柏欣雨[1](2021)在《基于智能模板的消化内镜报告自动生成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目前,医疗健康进入大数据时代,很多医疗记录被电子化、数字化存储。随着大众对医疗健康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医疗检查与检查报告的质量受到普遍关注,是科学医疗诊断决策的重要依据。但是医疗检查报告的生成是一项非常复杂且繁琐的工作。为了保证报告内容是对医疗检查过程的完整、准确和规范的记录,需要对检查项目、检查内容和检查方法等使用标准医学术语进行规范记录。然而目前检查报告基本都是在检查结束后,由负责检查的医生完成记录,记录过程中缺乏标准化、智能化的辅助手段。这样的检查报告形成过程,导致报告的质量完全依赖于医生的检查水平和经验,报告质量难以得到控制和保障,报告里蕴含的医学知识也难以被利用。随着医学水平的进步与大众生活质量的提高,检查指标与检查人群数量均在日益提升,填写检查报告的工作量日益增大,这种费时费力的低效方法已经无法再满足当下大规模患者进行高质量检查的需求。针对医疗检查报告生成过程繁琐、质量不可控、效率低、利用率低等问题,本文以消化内镜检查为切入点,结合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研发内容,开展基于人工智能的消化内镜报告自动生成方法和系统的设计与研发工作,主要工作包括:1.针对报告生成质量不可控、利用率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智能模板构建方法。通过分析质量控制大数据中心的消化内镜报告记录,抽取出内镜报告中的实体、属性与实体和属性间的关系等知识。再根据抽取到的知识,构建消化内镜报告知识图谱。最终根据知识图谱,构建不同疾病不同症状特点的消化内镜报告模板,为报告辅助填写与报告自动生成提供依据。2.针对报告生成过程繁琐、效率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智能模板的消化内镜报告自动生成方法。该方法基于智能模板中蕴含的各属性值之间的关联关系与上下文关系,使医生选择合适的模板后只需要填写少量关键词后即可由智能模板自动生成其余部分的报告内容,让医生高效完成报告的填写。3.研发了基于智能模板的消化内镜报告自动生成系统。在系统中设计了数据录入、数据检索与数据分析三大模块,实现了基于智能模板的报告生成、基于智能模板的文本报告结构化和基于模板关键词的报告检索等功能,满足了医生高效进行报告生成与数据分析的系统使用需求。本文以区域消化内镜质量控制大数据中心为基础,采集了十余万条消化内镜报告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形成了八大类,共22种智能模板,并通过Spring Boot框架开发了基于智能模板的消化内镜报告自动生成系统,提供了报告辅助填写和报告自动生成等便于医生使用的功能,大大提高了医生工作效率。

陈家伟[2](2021)在《门诊检查调度研究及设施布局优化 ——以L医院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智能化软件、硬件设备,如智能药房管理系统、医院信息系统、多功能自助挂号机等,在各大医院的普及。曾经困扰医院的诸如病人挂号排队时间长,取药等待时间长等问题,已通过扩大服务能力的方式,初步得到改善。但在一些地方的综合性三甲医院门诊中,依然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三长一短”现象,即患者挂号候诊时间长、化验检查时间长、门诊收费取药时间长、医生诊疗时间短。另外,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患者所需要的各种检查数量也陡然增加,这都对医院门诊系统的正常运转提出了较大的考验。本文以L医院为例,对患者的门诊检查调度及门诊自助类设备布局情况进行了研究与优化。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首先,对患者的门诊检查流程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患者视角下门诊检查调度的规则,并与TSP问题进行了对比。通过将患者视角下门诊检查调度问题转换为TSP问题,从而构建了患者视角下门诊检查调度模型。之后,利用混合粒子群算法将求解过程予以实现,并将该算法与蚁群、遗传等算法进行了对比,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结合门诊的布局情况,最终确定了门诊患者在各楼层的最短行进路线。其次,从医院的视角对门诊检查调度再次进行了分析,确定了问题的调度原则,并与FOSSP问题进行对比。通过设定相关的假设条件,将医院视角下门诊检查调度问题转换成了柔性开放车间调度问题,从而建立了医院视角下的门诊检查调度模型。之后,利用遗传算法将求解过程予以实现,并通过测试算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最后,基于当前L医院的门诊布局和改造成本最小原则,利用Depthmap软件对L医院门诊1~3层进行了患者的空间动线模拟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门诊自助类设备的布局情况进行了改善。通过将改善前、后的布局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证明了改善后布局的合理性。

李杨[3](2020)在《基于IHE技术的移动医疗APP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医疗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移动医疗应用市场日益火热,成为各家医疗机构研究和发展的重点。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一些地方卫生主管部门、大型医院联合互联网企业正在积极推进更加成熟的业务模式。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异构的医疗信息系统在平台化建设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其中首要问题是系统之间兼容性差,数据难以跨平台使用。针对这些问题,国际相关组织发布了一系列医疗信息标准,其中以IHE技术框架为代表,其功能和效果得到了国际认可。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IHE技术和Android平台的移动医疗应用。文中首先说明了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并对IHE相关技术和Android平台下的开发原理进行了介绍。然后对当前用户最主要的需求进行调查,提出了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性能需求分析。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总体设计,通过对IHE技术框架中患者身份交叉索引和跨机构文档共享两种交互模型的深入学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患者身份识别、合并及信息共享的方案。采用患者身份交叉索引,通过PIX管理器在各个系统之间建立映射关系,合并患者身份标识。同时通过统一的文档注册实现异构系统信息的互访。然后完成了对APP各主要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包括客户端用户管理、预约挂号、在线支付、订单查询等。最后,本文还对客户端进行了功能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客户端功能运行正常,性能达到设计指标。通过对异构系统信息的整合,本文开发的移动医疗APP,可以减少对医院现有系统的改造,解决了患者识别依赖就诊卡,信息难以共享问题,实现了区域内“一卡通”的医疗服务。

赵媛[4](2019)在《基于服务设计理论的医院自助服务终端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医院自助服务终端的出现极大地缩短了人们的就医时间,提高了人们的就医体验。然而在实际就医过程中,由于信息承载过多、交互操作不便、用户体验差等原因,自助服务终端不能完全满足用户自助就医的需求。因此,探索用户就医过程中的深层次需求,优化医院自助服务终端设计,提升用户就医满意度成为本文研究重点。本文以服务设计相关理论为基础,首先通过文献研究、用户访谈、实地调研等方法挖掘典型用户就医过程中的潜在需求,并运用Kano模型进行用户需求项重要度分析,确定用户需求层次和需求优先级,以此作为医院自助终端设计的设计基础。其次,对用户的就医流程、关键接触点和医院自助服务进行深入研究,梳理典型用户的就医流程,发现用户就医过程中的痛点和机会点,通过优化界面交互逻辑、整理信息承载内容和完善就医流程,设计出医院自助服务终端的服务蓝图,提出了服务流程的便利化、完整化策略,服务信息的合理化、精简化策略和服务系统的可视化、强交互策略,为后面的医院自助服务终端设计奠定基础。最后,结合之前的分析结果进行医院自助终端设计实践,详细做出医院自助服务终端的硬件模型和软件界面原型,从服务设计的角度为医院自助服务终端的设计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蔡清[5](2019)在《S妇幼保健院服务信息系统优化方案研究》文中指出新一轮的医药卫生体制在不断改革创新中,为进一步配合新体制的建立,加强我国乃至本市在卫生信息资源方面的规划,相应的提高信息化水平,实现不同的系统间数据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则需建设以医院服务信息平台为基础的新一代的服务信息系统。传统的信息系统采用的是一种典型的“烟囱式”条线的业务系统建设方式,存在着诸多弊端,新一代的服务信息系统不再是孤立的业务应用系统,而是整个医院服务信息化的业务应用体系中一个重要成员。本文的主要任务即是按照“顶层设计、分步实施,全面共享,继承以往,深化应用”的原则,设计并实现一个开放、可扩展的妇幼保健管理相关的服务信息系统。同时将结合现有建设现状和已有成果,从满足和适应妇幼保健业务改革和发展的需求出发,在系统总体框架、功能优化等方面,以数据交换、信息共享、业务协同为主要抓手实现妇幼保健业务信息化,为全国其他区域妇幼保健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意义。基于以上目的,论文构建了S妇幼保健院服务信息系统优化设计方案,该方案以妇幼保健服务和管理为核心,阐述了妇幼保健信息化的发展现状,简要说明了论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初步学习并了解了医院服务信息系统的概念、功能、系统架构等相关理论基础的内容。同时通过文献调查和研读法、访谈法以及统计分析法等各类研究方法,对S妇幼保健院服务信息系统进行深入研究。借助访谈提纲获取妇科、产科等实际使用工作人员对于信息化建设发展及现况相关的数据资料,并对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以调查表所获得的数据为基础,通过多角度的对比分析,了解各科室对现有S妇幼保健院服务信息系统的使用情况认知。并通过访谈交流的形式,根据现场交流的信息,分析和总结当前各科室实际使用工作人员提出的意见建议。在文献资料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梳理出S妇幼保健院服务信息系统优化设计方案。最后还对系统现阶段的不足提出了展望。经调查,现有的S妇幼保健院服务信息系统存在系统访问速度缓慢,缺少与医院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现有功能模块无法满足现有业务需求,以及数据利用功能较薄弱四个方面。为此,优化设计方案在完成基础设置环境的扩展和完善的基础上,依托医院服务信息平台对接医院信息系统。同时在系统功能需求方面,主要根据妇幼保健业务发展需求,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及需求,对标国际,形成统一的数据接口,并对现有业务数据加强统计查询和数据质控等功能。

陈妍[6](2019)在《广西某新建三级公立医院住院病历质量现状及管理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某新建三级公立医院住院病历质量现状的研究,分析该医院目前住院病历缺陷情况及病历质量纳入绩效考核后的管理干预效果,查找该医院管理上的薄弱环节,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和措施。方法:对广西某新建三级公立医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开业半年来的住院病历进行抽样检查,在4767份住院病历总体中,以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各科室约70%的住院病历3340份作为研究样本。运用文献研究法梳理政策制度及国内外病历质量管理概况,以访谈法深入了解医院住院病历质量现状、病历缺陷产生的原因及管理建议等,并用数理统计法中的描述统计法分析医院住院病历质量整体情况、T检验做手术科室和非手术科室平均每份病历缺陷的差异性比较、卡方检验分析病历质量纳入绩效考核后的管理干预效果。结果:1.抽查病历共检查出住院病历缺陷数有2100项,平均每份病历缺陷数量是0.629项。检查住院病历的七大项内容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其中入院记录缺陷数量最多,有573项,平均每份病历缺陷数最0.172项,构成比27.286%;书写基本要求出现缺陷数量最少,有30项,平均每份病历缺陷数量0.009项,构成比1.429%。2018年10 月至2019年3月每月甲级病案率分别是 58.929%、61.194%、78.116%、87.464%、87.313%、87.850%。2.从各类专科平均每份病历缺陷数量来比较,重症医学科4.619项/份,外科科室0.894项/份,内科科室0.679项/份,妇产科科室0.284项/份,儿科科室0.212项/份。手术科室和非手术科室平均每份病历缺陷数量的T检验结果显示,t=-0.510,P>0.05,没有统计学差异。科室单独比较,平均每份病历缺陷最多的三个科室是重症医学科4.619项/份、心胸/颅脑外科4.200项/份、康复科2.157项/份。3.病历质量纳入绩效考核前后,甲级病历构成比的卡方检验结果为,χ2=103.567,且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该管理措施起到提高住院病历质量的作用,病历质量纳入绩效考核后甲级病历明显增多。4.职能部门和临床科室人员访谈结果显示,该医院出现住院病历缺陷的原因主要与个人习惯和业务水平、病历系统、医院监管等有关,访谈人员提出的管理建议和对策是加强培训和管理、改善病历系统、职能部门与临床沟通、点评展示病历等。结论:该医院开业建设初期病历质量欠佳,经过绩效考核管理的干预,甲级病历数增多,甲级病案率提高,病历质量有所提高,住院病历书写越来越规范,但是要达到三级医院甲级病案率90%以上、无丙级病历的目标,还需要完善医院规章制度,加强绩效考核力度,加强环节病历监控,完善电子病历系统及模板,加强院科两级培训,提高医师的法律意识,让医师履行自身义务,并对住院病历质量持续改进。

唐雪[7](2019)在《基于颜色识别的POCT检测仪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体外诊断(In Vitro Diagnosis,IVD)是指在人体之外,通过对人体血液、体液、组织等进行检测获取临床诊断信息,进而判断疾病或机体功能的产品和服务。即时检测(Point of Care Testing,POCT)仪器,因携带方便、操作便捷、检测快速、成本较低等优点,成为体外诊断产品的一个重要分支。针对市面上现有POCT检测仪产品存在检测种类单一、检测精度不高等问题,论文采用基于颜色识别的方法,设计一款适应多种项目种类检测、低浓度检测、支持清洁度检测的POCT检测仪,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论文对当前的POCT检测仪进行了研究,完成了POCT检测仪系统的设计。论文通过设计图像采集程序,完成图像的扫描和传输,实现快速检测功能、实现多种项目种类检测功能,利用改进的二值化算法,实现清洁度检测,并完成了软件界面设计,实现人机交互。论文主要贡献有:(1)针对检测浓度不够低的问题,论文根据试纸颜色和结构特性,设计了一种基于二值化算法结合颜色信息数据的浓度检测算法,有效克服了光照导致的图像颜色差异的影响,同时提升了检测的最低浓度。(2)针对检测项目种类单一的问题,论文设计了学习训练模型建立新项目浓度特征与试纸反应颜色之间的映射关系,使得系统通过训练可以用于新增项目的检测,从而扩大了检测项目种类。(3)针对光照因素导致卡槽中污渍范围不易判断的问题,论文根据污渍检测原理,分析比较了分块计算均方差算法、边缘检测算法以及二值化算法,对二值化算法进行改进,设计了一种克服光照影响的自适应二值化算法,能有效检测卡槽中的污渍区域。本系统与市面上现有产品比较,最低浓度由0.5ng/ml提升到0.3ng/ml,并增加了多种项目检测功能,系统人机交互界面友好,具有一定的扩展性和自适应性,整体运行流畅,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王博雅[8](2019)在《事故隐患查治四化体系构建及其关键技术 ——以金属矿山为例》文中提出2014年12月正式实施的新版《安全生产法》对于隐患排查治理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其中第三十八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当前,我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行动依旧面临排查不彻底的现象,安全检查存在盲区漏洞,隐患排查整治不到位,隐患排查工作缺少相应的查治办法引导企业开展隐患查治工作,各行业对事故隐患的排查工作具有盲目性,各行业企业无法从大量存在的事故隐患中借鉴经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简称“事故隐患”)大量存在于各行各业,就像一颗隐藏的地雷,随时威胁着企业的安全生产、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本文以事故隐患为研究对象,经过对事故隐患进行科学性、综合性的分析与研究,针对事故隐患的认定分析及治理方法进行了创新研究,提出并设计事故隐患查治四化体系,为隐患查治工作提供参考,对改善安全生产状况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通过对事故隐患基础概念、研究现状的研究,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建立适用于各行业的事故隐患辨识认定模式、设计标准事故隐患基础数据库结构、制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规范;其次,规范事故隐患的排查和报告模式,在此基础上开发和设计适用于安全生产的事故隐患查治工具;然后结合生产实际和安全生产要求,在互联网技术支撑下引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系统,设计信息化平台主要功能;最后通过对信息化系统中录入的历史隐患条目进行数据统计,挖掘有效信息,指导企业进一步识别高频隐患,查找隐藏在隐患背后的管理缺陷。通过四个板块的有机结合,构建事故隐患查治四化体系,形成一套综合、全面的隐患查治体系,可以为实际生产活动中的隐患查治工作提供标准的、规范的查治手段和指引流程。为验证事故隐患查治四化体系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本文以金属矿山行业为例,主要选取了Z金属矿山进行实证研究,在该金属矿山内开展隐患查治工作,采集各类隐患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实证研究表明,本文建立的事故隐患查治四化体系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便捷性,适用于企业进行事故隐患查治工作,能够系统、高效、便捷地实现企业的有效安全管理。

何小菁[9](2018)在《病历档案管理模式演进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病历档案是医务人员临床思维和经历智慧的结晶。病历档案管理发展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已经具有较长的历史,我国现代病历档案管理历经近百年历史。归纳此近百年病历档案管理的发展历史,总结病历档案管理发展规律,对于掌握病历档案管理发展历史脉络,把握病历档案管理发展趋势,同时对于医疗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病历档案管理法律法规,医疗机构管理者和病历档案管理部门制定病历档案管理规定,医务人员重视病历产生与运行过程,以及具体到每个病历档案管理员开展病历档案工作、科学管理病历档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病历档案管理是医疗机构管理的组成部分。1921年北京协和医院建立我国现代病历档案管理史上的第一家病案室,开启我国集中统一管理病历档案的新篇章。依据档案管理理论,将病历档案管理划分为实体管理与信息管理两个主要部分。病历档案管理的演进与发展一直是围绕着病历档案实体管理与信息管理开展相关工作。作者将病历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与病历档案管理相关的特定事件相结合,首次将1921年至今的近百年病历档案管理历史划分为四个主要的阶段。历经百年的病历档案管理历史中,不变的是病历档案管理的客体,相对变化的病历档案管理的流程、内容和任务。管好病历档案、写好病历档案、建好病历档案和用好病历档案具有各自明确的病历档案管理内容,分别对应不同的管理阶段与管理模式。作者以病历档案管理内容的演进与发展为主线,结合信息管理发展阶段理论、档案管理理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全程管理理论、数据管理理论和档案模式管理理论,结合信息技术在病历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实际运用情况,归纳出四个阶段对应的四类病历档案管理模式。论文主要对国内外病历档案管理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论证研究的必要性,以及阐述涉及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研究意义等。作者在厘定病历档案、病历档案管理和病历档案管理模式概念的基础之上,明确病历档案管理模式定义,分析四个病历档案管理阶段的内容与病历档案管理模式之间的关系,以及阐述信息管理发展阶段理论、档案管理理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全程管理理论、数据管理理论和档案模式管理理论等理论在各个章节中的具体应用。作者将1921年至1981年期间的病历档案管理历史时期确定为病历档案实体管理阶段,此阶段通过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和供应等环节实现管好病历档案。建立病案室,医院实现对病历档案进行集中统一管理,为医院的医务人员可以提供病历档案实体。此阶段,病历档案管理的所有业务流程都是在病案室内进行。这一阶段病历档案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病历档案实体进行科学管理,实现管好病历档案。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和供应前后环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实现管好病历档案的实体管理模式,主要是为医疗机构内部医疗业务、科学研究等提供实体利用服务,体现为病历档案的备查、备考和凭证作用。病历档案实体管理无法对病历档案的形成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导致病历归档之后,发现病历档案内涵质量不高或存在缺陷时无法弥补。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强劲发展,医疗业务增长提速,病历档案数量快速增加,利用病历档案的频率与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1982年卫生部从国家层面第一次颁布《全国医院工作条例》和《全国省地市综合性医院病案管理工作基本要求》分别从医院管理和病历档案管理两个层次对病历档案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全国省地市综合性医院病案管理工作基本要求》,将全程管理的理念运用于病历档案管理。这便要求病历档案管理部门需要在原有病历档案实体管理的基础之上,要走出病案室与临床业务部门进行交流、沟通,规划、指导、监督和协助医务人员写好病历。病历档案管理部门将病历档案管理职能前移到诊断治疗、检验检查和护理服务等病历运行阶段。病历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范围不再局限在病案室,工作流程需要在原有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和供应的基础之上,超前到临床业务阶段,通过规划、指导、监督和协助等管理内容,控制病历的产生与运行,实现写好病历档案。写好病历档案纳入病历档案管理范畴,标志着病案档案管理正式进入全程管理模式阶段,规划、指导、监督和协助等成为病历档案管理不可或缺的内容。病历档案管理模式下,病历档案的利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展,医院之外的利用开始呈现上升趋势。2002年全国卫生信息化工作会议通过《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年》,同年卫生部印发《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病历档案管理进入信息管理时代。病历档案信息管理借助于电子病历系统,成为深化卫生改革、卫生事业发展,以及病历档案管理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不仅病历档案数量增长加快,而且医疗、教学、科研和社会利用等都对病历档案信息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病历档案全程管理模式关注病历档案内涵为主的管理内容,但是仅关注全程管理病历档案已经不能适应新阶段的快速、及时响应病历档案信息需求;另外由于缺乏系统规划,以前所建的病历档案与医院信息系统之间,病历档案信息无法实时共享,形成了病历档案信息孤岛。病历档案管理的窘境,客观上需要病历档案管理部门寻求新的管理方法和信息技术改善病历档案信息孤岛现象。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建好病历档案,便成为病历档案管理工作的新任务。病历档案管理需要在原有模式基础上,寻求新的解决方案。利用电子病历系统建好病历档案,可以为临床医疗服务、医院管理和社会各界快速、及时提供病历档案信息服务。同时,借助电子病历系统,采集、组织、存储、传递和利用病历档案信息,实现建好病历档案的病历档案信息管理模式,可以提高运行病历内涵质量,提高归档病历档案的管理效率,既可以满足病历档案实体管理要求又可以实现病历档案全程管理需求。随着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召开,以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颁布,如何“用好病历档案”便成为病历档案管理部门需要解答的新问题。健康管理要求病历档案跨医疗机构共享,为居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利用病历档案的主体将不再局限于一个医疗机构、一个病人,而是需要将病历档案信息纳入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与公共卫生机构协同共建共享病历档案,产生的病历档案信息服务于居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病历档案的形式也不断拓展,由文本向图形、影像、音频、视频、多媒体、传感信号,从单系统数据向大数据转换,并且出现从一个医疗机构向多个医疗机构转换,从医疗机构向医疗机构与公共卫生机构协同转换;病历档案数据为全生命周期的预防、治疗、康复和自主健康管理一体化的健康管理提供信息服务。通过病历档案数据生产和挖掘,服务居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给病历档案管理带来了新的内容。病历档案数据不断丰富,病历档案管理精细至数据层面,病历档案数据管理的结果将会不断提升病历档案的知识价值。病历档案数据管理一方面会将管理的对象向组成病历档案信息的数据转移;另一方面会提升病历档案管理结果的价值,通过病历档案知识生产,充分挖掘病历档案的价值。作者对近百年的病历档案管理历史进行系统梳理,明确提出,可以依据典型事件划分病历档案管理阶段,且各个阶段对应不同的病历档案管理模式;每个病历档案管理发展阶段具有明确的管理内容。基于病历档案管理二元性特点,在理出管好、写好、建好、用好这一发展主线基础之上,进一步指出病历档案管理的空间范围逐渐扩大、作用越来越大,流程更加复杂,由实体管理不断向信息管理演进与发展的规律。病历档案管理模式演进与发展的内在发展动力是不断满足病历档案信息需求。作者关于病历档案管理演进与发展研究的成果,对于医疗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医院管理者、医务人员和病历档案管理员掌握病历档案发展规律具有指导意义。

赵震[10](2018)在《基于Android平台的预约挂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人们的日常健康需要不断地加大提升。但是,现在的医疗系统体制中产生出一些结构性的矛盾:一直沿用过来的老一套医疗服务模式和人们习以为常的看病习惯,而这些都导致卫生医疗服务“三长一短”的问题日趋突显,“看病累”“看病难”、“看病烦”已经变成了当今社会的焦点问题。而伴随着这些问题的产生,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各地的公立医院陆续推出了窗口预约、电话预约、网络预约、自助挂号终端和公共服务平台等预约挂号服务,但是医院这一系列预约挂号方式也有如:地点、工具的诸如限制性。而随着4G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的普及使用率越来越高,许多服务行业都陆续地推出了方便实用的移动客户端,以能够让民众的日常生活更加便捷为宗旨,而我们所熟知的医疗系统在手机自动化信息化这一块还相当薄弱。本文研究并设计了基于Android移动平台的预约挂号系统。首先根据查阅的国内外目前的研究成果梳理了Android系统和移动客户的应用两方面的专业技术。而后基于框架和数据库体系的开发环境,对系统的受众群体进行了主体受众分析、功能需求分析、方案可行性分析,而设计开发上本次设计的Android客户端模式是建立在C/S结构模式上的,Web管理端则是采用了B/S结构模式。Android客户端所使用的是MVC三层架构模式、UI界面开发技术和SOCKET通信,并且封装了一个网络会话模型。系统功能主要包括用户注册、微信登入、挂号预约、医院信息查看、语音提示功能。使用HTTP协议和socket通讯来支撑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采用DES加密算法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不被抓包与网络窃取,其数据封装使用的是轻量级数据格式JSON,能够让数据在传输上的资源开销减少很多、使得其传输效率更加高效。采用JSON格式作为服务器端数据传输的格式,和Android移动终端共用同一后台处理程序,采用Spring,MyBatis技术。依照Win8系统的扁平化风格而采用Android API的组件进行设计,构建完成这款移动客户端平台。实验及运行结果表明,本次设计开发的基于Android的预约挂号系统,在以Android为平台的智能移动手机中运行稳定,在测试中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实现了可移动的查询与预约功能,解决了医疗双方的需求,让用户能随时随地都能通过手机客户端进行预约挂号,缩短预约挂号的时间用以来方便民众、减少病人的等候时间给医患双方带来便利。

二、科室动态报告单的设计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室动态报告单的设计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智能模板的消化内镜报告自动生成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本文主要工作
    1.3 本文组织结构
第2章 相关研究
    2.1 医学命名实体识别
        2.1.1 基于词典和规则的方法
        2.1.2 基于统计机器学习的方法
        2.1.3 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
    2.2 医学关系抽取
    2.3 医学文本分类
    2.4 医疗报告自动生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知识图谱的模板构建技术
    3.1 模板构建整体流程
        3.1.1 报告模板定义
        3.1.2 报告模板总体构建思路与流程
    3.2 消化内镜报告知识抽取方法
        3.2.1 数据预处理
        3.2.2 语料标注与词典构建
        3.2.3 分词与词向量构建
        3.2.4 消化内镜报告知识抽取模型
    3.3 消化内镜报告知识图谱构建方法
    3.4 模板的构建方法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消化内镜报告自动生成技术
    4.1 报告自动生成流程
    4.2 模板的智能推荐
    4.3 报告文本关联挖掘
    4.4 报告自动生成示例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1 系统整体设计
    5.2 系统功能设计
    5.3 数据库设计
    5.4 详细设计与实现
        5.4.1 报告自动生成模块
        5.4.2 文本报告结构化模块
        5.4.3 报告检索模块
    5.5 系统测试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门诊检查调度研究及设施布局优化 ——以L医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门诊调度研究现状
        1.2.2 门诊布局优化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1.4 论文架构
第2章 相关背景及理论基础
    2.1 L医院基本概况
    2.2 TSP问题简述
        2.2.1 TSP问题的定义
        2.2.2 TSP问题的求解
    2.3 FOSSP问题简述
        2.3.1 FOSSP问题的定义
        2.3.2 FOSSP问题的求解
    2.4 Depthmap软件简述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患者视角下的门诊检查调度模型构建及求解
    3.1 患者检查流程
    3.2 患者视角下的门诊检查调度问题分析
        3.2.1 调度原则的确定
        3.2.2 与TSP问题的对比
    3.3 患者视角下的门诊检查调度模型的构建
    3.4 患者视角下的门诊检查调度模型的求解
        3.4.1 算法实现
    3.5 实例仿真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医院视角下的门诊检查调度模型构建及求解
    4.1 医院视角下的门诊检查调度分析
        4.1.1 调度原则的确定
        4.1.2 与FOSSP问题的对比
    4.2 医院视角下的门诊患者调度模型的构建
    4.3 遗传算法实现
        4.3.1 个体编码
        4.3.2 种群初始化
        4.3.3 适应度函数与选择操作
        4.3.4 交叉操作
        4.3.5 变异操作
        4.3.6 进化逆转操作
        4.3.7 算法的总体流程
    4.4 测试算例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L医院门诊自助类设备的布局优化
    5.1 L医院门诊布局情况分析
    5.2 基于Depthmap软件的人流动线模拟
    5.3 L医院设施布局的改善分析
        5.3.1 门诊1 楼的改善分析
        5.3.2 门诊2、3 楼的改善分析
    5.4 调整后患者空间动线的分析
    5.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3)基于IHE技术的移动医疗APP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国外发展状况
        1.2.2 国内发展状况
    1.3 移动医疗应用的概念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系统开发相关技术
    2.1 Android平台介绍
        2.1.1 Android系统的构成
        2.1.2 Android应用基本组件
    2.2 MVC框架模式
    2.3 通信机制研究
    2.4 数据库
    2.5 IHE技术框架
        2.5.1 IHE技术框架介绍
        2.5.2 IHE交互模型
        2.5.3 患者标识交叉索引模型
        2.5.4 PIX各角色事务流程
        2.5.5 跨机构文档共享模型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移动医疗需求分析
    3.1 系统可行性分析
        3.1.1 技术可行性分析
        3.1.2 索引识别在移动医疗中的应用场景
    3.2 系统需求分析
        3.2.1 功能性需求分析
        3.2.2 非功能性需求
    3.3 系统功能划分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的总体设计
    4.1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4.2 数据库表设计
        4.2.1 关键数据库表
        4.2.2 数据库表关系
    4.3 患者身份识别算法设计
        4.3.1 字段筛选与匹配
        4.3.2 患者身份匹配算法设计
    4.4 医疗信息共享方案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
    5.1 功能模块设计
        5.1.1 用户管理模块设计
        5.1.2 预约挂号模块设计
        5.1.3 支付模块设计
        5.1.4 订单管理模块设计
        5.1.5 价格查询模块设计
        5.1.6 报告查询模块设计
    5.2 功能模块实现
        5.2.1 用户管理功能实现
        5.2.2 预约挂号功能实现
        5.2.3 支付功能实现
        5.2.4 订单管理功能实现
        5.2.5 价格查询功能实现
        5.2.6 报告查询功能实现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测试
    6.1 功能测试
    6.2 性能测试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工作总结
    7.2 后续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基于服务设计理论的医院自助服务终端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医院自助服务的兴起与发展
        1.1.2 服务设计介入公共自助服务领域
    1.2 医院自助服务设计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2章 服务设计理论与医院自助服务终端概述
    2.1 服务设计理论相关概述
        2.1.1 服务设计概念
        2.1.2 服务设计要素
        2.1.3 服务设计的方法与流程
    2.2 医院自助服务终端概述
        2.2.1 医院自助服务终端概述
        2.2.2 医院自助服务终端种类和用途
        2.2.3 医院自助服务终端市场发展前景
        2.2.4 医院自助服务终端结构组成
    2.3 服务设计在医院自助服务中的应用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用户自助就医过程中的需求研究与分析
    3.1 目标用户自助就医调研分析
        3.1.1 目标用户问卷调研
        3.1.2 目标用户访谈分析
        3.1.3 典型用户就医流程行为分析
        3.1.4 目标用户需求总结
    3.2 其他利益相关者需求调研分析
    3.3 基于Kano模型的医院自助服务系统需求重要度分析
        3.3.1 Kano模型分析方法概述
        3.3.2 用户需求归纳
        3.3.3 问卷设计与数据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服务设计理论的医院自助服务终端应用分析
    4.1 医院自助服务终端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4.2 目标用户自助就医体验地图构建
        4.2.1 用户体验地图构建方法
        4.2.2 目标用户自助就医体验地图
        4.2.3 自助就医体验地图中机会点分析
    4.3 医院自助服务终端的服务设计原则
        4.3.1 以患者就医体验为核心的设计原则
        4.3.2 整合就医服务系统的设计原则
        4.3.3 软硬件的易操作性与易用性原则
    4.4 医院自助服务终端的服务蓝图规划设计
    4.5 医院自助服务终端的服务设计策略定位
        4.5.1 服务流程的便利化、完整化策略
        4.5.2 服务信息的合理化、精简化策略
        4.5.3 服务系统的可视化、强交互策略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医院自助服务终端方案服务设计实践
    5.1 现有产品调研分析
        5.1.1 服务功能和产品造型分析
        5.1.2 调研总结及现有问题分析
    5.2 华山医院自助服务终端设计定位
        5.2.1 用户需求项与设计关键点对应关系分析
        5.2.2 医院自助服务终端功能定位
    5.3 医院自助服务终端硬件设计与研究
        5.3.1 使用场景分析
        5.3.2 产品设计原则
        5.3.3 产品设计方案
        5.3.4 产品色彩和材质
        5.3.5 产品人机尺寸
    5.4 医院自助服务终端界面设计与研究
        5.4.1 界面设计原则
        5.4.2 医院自助服务终端页面原型设计
        5.4.3 视觉稿设计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附录7

(5)S妇幼保健院服务信息系统优化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现状
        1.3.2 国内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主要研究方法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医院服务信息系统的概念及功能
        2.1.1 基本概念
        2.1.2 系统功能
    2.2 医院服务信息系统的特点
        2.2.1 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
        2.2.2 实现业务数据共建共用
        2.2.3 实现区域业务高效协作
    2.3 医院服务信息系统架构及数据源模式
        2.3.1 系统架构
        2.3.2 技术架构
        2.3.3 数据来源的一般模式
3 S妇幼保健院服务信息系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S妇幼保健院概况
    3.2 现有服务信息系统建设情况
        3.2.1 建设基本情况介绍
        3.2.2 功能模块
    3.3 现有服务信息系统运行情况调研
        3.3.1 调研对象和内容
        3.3.2 调研结果
    3.4 现有服务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
        3.4.1 系统访问速度不能保证业务使用的及时性
        3.4.2 与医院信息系统缺少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
        3.4.3 系统功能无法满足现有业务需要
        3.4.4 系统数据利用功能较薄弱
4 S妇幼保健院服务信息系统优化方案
    4.1 S妇幼保健院服务信息系统优化目标
    4.2 S妇幼保健院服务信息系统优化设计
        4.2.1 硬件基础设施优化设计
        4.2.2 医院信息系统对接优化设计
        4.2.3 各模块业务流程优化设计
        4.2.4 统计分析模块功能优化设计
5 S妇幼保健院服务信息系统优化方案实施保障措施
    5.1 组织保障
    5.2 资金保障
    5.3 制度保障
        5.3.1 技术人员管理制度
        5.3.2 信息管理监控制度
    5.4 技术保障
        5.4.1 内部人员配备保障
        5.4.2 外部技术支持保障
    5.5 培训保障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广西某新建三级公立医院住院病历质量现状及管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相关概念界定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资料来源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内容
    2.4 研究方法
    2.5 质量控制
3.结果
    3.1 医院住院病历质量总体情况
    3.2 病历书写主要缺陷
    3.3 各类别科室住院病历缺陷情况
    3.4 病历质量纳入绩效考核后干预效果分析
    3.5 医务人员关于住院病历质量现状及管理对策的访谈结果
4.讨论
    4.1 某新建医院住院病历质量整体分析
    4.2 某新建医院不同专科住院病历质量有差异
    4.3 纳入绩效考核后病历质量提高
    4.4 访谈医务人员关于住院病历质量现状及管理的分析
    4.5 某新建医院住院病历质量管理薄弱环节
    4.6 提高某新建医院住院病历质量的有效对策
5.全文总结
    5.1 小结
    5.2 特色与创新性
    5.3 不足与局限性
参考文献
6.附录
7.综述
    参考文献
8.致谢
9.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基于颜色识别的POCT检测仪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1.4 论文的章节安排
2 相关理论及技术
    2.1 TWAIN协议
    2.2 二维条码识别技术
    2.3 OpenCV计算机视觉库
    2.4 本章小结
3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3.1 需求分析及设计要求
        3.1.1 需求分析
        3.1.2 设计要求
    3.2 系统硬件平台介绍
    3.3 系统软件方案设计
    3.4 本章小结
4 系统软件设计
    4.1 软件流程
    4.2 图像采集
    4.3 项目识别
    4.4 试纸检测相关算法设计
        4.4.1 试纸测试带/控制带检测分割
        4.4.2 浓度特征值计算
        4.4.3 浓度曲线拟合
        4.4.4 卡槽清洁度检测
    4.5 数据库设计
        4.5.1 数据库需求分析
        4.5.2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4.5.3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4.5.4 数据库物理结构设计
        4.5.5 数据库实施
    4.6 软件界面设计
        4.6.1 界面总体框架设计
        4.6.2 界面设计与布局
        4.6.3 功能界面设计
        4.6.4 界面软件实现
    4.7 本章小结
5 系统测试与效果评价
    5.1 系统总览
    5.2 测试方案
    5.3 系统功能测试
    5.4 系统性能测试
    5.5 系统实现效果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下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与发明专利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竞赛及获奖情况
    C.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8)事故隐患查治四化体系构建及其关键技术 ——以金属矿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相关法规现状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存在问题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事故隐患查治四化体系研究
    2.1 理论基础
        2.1.1 事故隐患基本概念
        2.1.2 本质安全与超前预防原理
        2.1.3 海因里希事故致因理论
        2.1.4 事故致因“4M”要素理论
    2.2 事故隐患查治四化体系
        2.2.1 四化体系构建
        2.2.2 隐患查治对象
    2.3 本章小结
3 事故隐患辨识认定“标准化”
    3.1 事故隐患辨识认定模式
        3.1.1 事故隐患分类
        3.1.2 专业板块划分
        3.1.3 认定流程制定
    3.2 基础数据库结构框架
    3.3 重大事故隐患的认定标准
        3.3.1 编制依据
        3.3.2 重大事故隐患认定标准
    3.4 本章小结
4 事故隐患排查报告“规范化”
    4.1 事故隐患排查
        4.1.1 基本思想
        4.1.2 基本原则
    4.2 事故隐患报告
        4.2.1 报告模式
        4.2.2 报告机制
    4.3 排查治理工具
    4.4 本章小结
5 事故隐患整改治理“信息化”
    5.1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系统
    5.2 主要功能设计
    5.3 系统角色
    5.4 本章小结
6 事故隐患管理分析“数据化”
    6.1 统计分析工具设计
    6.2 事故隐患统计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实证研究
    7.1 项目概况
    7.2 事故隐患辨识实例
        7.2.1 金属矿山专业板块划分
        7.2.2 金属矿山数据库
        7.2.3 金属矿山重大隐患认定清单
    7.3 隐患查治系统功能展示
    7.4 隐患空间分布图展示
    7.5 事故隐患数据统计分析实例
    7.6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9)病历档案管理模式演进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病历档案
        2.1.2 病历档案管理
        2.1.3 病历档案管理模式
    2.2 理论基础
        2.2.1 档案管理理论
        2.2.2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
        2.2.3 全程管理理论
        2.2.4 数据管理理论
        2.2.5 信息管理发展阶段理论
        2.2.6 档案管理模式理论
第三章 病历档案实体管理模式(1921-1981)
    3.1 建立病案室标志进入病历档案实体管理阶段
    3.2 病历档案实体管理阶段的主要内容
        3.2.1 收集
        3.2.2 整理
        3.2.3 鉴定
        3.2.4 保管
        3.2.5 供应
    3.3 病历档案实体管理模式的分析
        3.3.1 病历档案实体管理模式的定义
        3.3.2 病历档案实体管理模式的特点
        3.3.3 病历档案实体管理模式的不足
    3.4 本章结语
第四章 病历档案全程管理模式(1982-2001)
    4.1 两个文件标志进入病历档案全程管理阶段
    4.2 病历档案全程管理阶段的主要内容
        4.2.1 规划
        4.2.2 指导
        4.2.3 监督
        4.2.4 协助
    4.3 病历档案全程管理模式的分析
        4.3.1 病历档案全程管理模式的定义
        4.3.2 病历档案全程管理模式的特点
        4.3.3 病历档案全程管理模式的不足
    4.4 本章结语
第五章 病历档案信息管理模式(2002-2015)
    5.1 一个纲要标志进入病历档案信息管理阶段
        5.1.1 《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年》要求建好电子病历系统
        5.1.2 电子病历系统的四个发展阶段
        5.1.3 电子病历系统数据库的类型
        5.1.4 建设电子病历系统的目标与任务
        5.1.5 电子病历系统的三类功能
        5.1.6 电子病历系统应具备的条件
        5.1.7 病历档案信息化管理带来的变革
    5.2 病历档案信息管理阶段的主要内容
        5.2.1 采集
        5.2.2 组织
        5.2.3 存储
        5.2.4 传递
        5.2.5 利用
    5.3 病历档案信息管理模式的分析
        5.3.1 病历档案信息管理模式的定义
        5.3.2 病历档案信息管理模式的特点
        5.3.3 病历档案信息管理模式的不足
    5.4 本章结语
第六章 病历档案数据管理模式(2016—)
    6.1 进入病历档案数据管理阶段的两个标志性事件
    6.2 病历档案数据管理阶段的主要内容
        6.2.1 数据生产
        6.2.2 数据挖掘
    6.3 病历档案数据管理模式的分析
        6.3.1 病历档案数据管理模式的定义
        6.3.2 病历档案数据管理模式的特点
    6.4 本章结语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病历档案信息需求与信息技术驱动病历档案管理模式演进与发展
        7.1.2 随着病历档案管理模式演进与发展,病历档案管理内容不断丰富
        7.1.3 随着病历档案管理模式演进与发展,病历档案管理能力不断提升
    7.2 研究贡献
    7.3 研究展望
        7.3.1 研究不足
        7.3.2 研究展望
附件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10)基于Android平台的预约挂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2 系统相关技术和开发工具简介
    2.1 C/S结构
    2.2 Android
    2.3 SQLite
3 预约挂号系统需求分析
    3.1 可行性分析
        3.1.1 技术可行性
        3.1.2 经济可行性
        3.1.3 使用可行性
        3.1.4 社会可行性
    3.2 系统用例图分析
    3.3 系统业务流程
    3.4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3.4.1 Android客户端
        3.4.2 web医生端
        3.4.3 web管理员端
4 预约挂号系统系统设计
    4.1 系统总体设计
    4.2 系统结构设计
        4.2.1 系统体系架构
        4.2.2 系统采用的设计模式
    4.3 功能模块设计
        4.3.1 数据传输处理模块
        4.3.2 用户预约模块
        4.3.3 用户挂号模块
        4.3.4 就诊前后模块
        4.3.5 用户账户模块
        4.3.6 消息通知模块
    4.4 数据库设计
        4.4.1 数据库类型
        4.4.2 科室表
        4.4.3 医生表
        4.4.5 预约表
        4.4.6 挂号表
        4.4.7 排队信息表
5 预约挂号功能实现
    5.1 系统开发环境与运行环境
    5.2 系统功能模块实现
        5.2.1 登录功能实现
        5.2.2 预约功能实现
        5.2.3 挂号功能实现
        5.2.4 排队信息功能实现
        5.2.5 消息通知功能实现
6 系统测试
7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科室动态报告单的设计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智能模板的消化内镜报告自动生成系统设计与实现[D]. 柏欣雨. 山东大学, 2021(12)
  • [2]门诊检查调度研究及设施布局优化 ——以L医院为例[D]. 陈家伟.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3]基于IHE技术的移动医疗APP设计与实现[D]. 李杨.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4]基于服务设计理论的医院自助服务终端设计研究[D]. 赵媛. 华东理工大学, 2019(01)
  • [5]S妇幼保健院服务信息系统优化方案研究[D]. 蔡清. 江苏大学, 2019(05)
  • [6]广西某新建三级公立医院住院病历质量现状及管理对策研究[D]. 陈妍. 广西医科大学, 2019(03)
  • [7]基于颜色识别的POCT检测仪设计与实现[D]. 唐雪. 重庆大学, 2019(01)
  • [8]事故隐患查治四化体系构建及其关键技术 ——以金属矿山为例[D]. 王博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9]病历档案管理模式演进与发展研究[D]. 何小菁. 南京大学, 2018(04)
  • [10]基于Android平台的预约挂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赵震. 江西财经大学, 2018(06)

标签:;  ;  ;  ;  ;  

部门动态报表的设计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