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剥和喷施赤霉素对鲁北冬枣果实品质的影响

环剥和喷施赤霉素对鲁北冬枣果实品质的影响

一、环剥和喷施赤霉素对鲁北冬枣果实品质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杨磊,樊丁宇,靳娟,徐叶挺,周晓明,冯贝贝,郝庆[1](2019)在《环剥对灰枣果实中糖积累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研究环剥后枣果实发育过程中糖分含量的变化与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之间的关系,为改善枣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a生灰枣为对象,测定环剥后果实发育过程中糖分含量的变化和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结果】(1)灰枣环剥和对照的果实在整个发育过程中,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的含量变化基本一致,其积累随着果实的发育总体呈上升趋势。环剥明显提高了灰枣果实果糖、葡萄糖和果实发育后期的蔗糖含量。果实成熟期蔗糖显着高于果糖和葡萄糖的含量,灰枣果实以积累蔗糖为主。(2)环剥有助于提高环剥口愈合前(7月15日)果实内中性转化酶、蔗糖磷酸合成酶、蔗糖合成酶的活性。果实全红期至实成熟,环剥处理果实的蔗糖合成酶合成方向(SSs)活性显着高于对照,是环剥处理果实蔗糖含量高于对照的主要原因。【结论】环剥有利于果实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的积累,SSs活性对环剥处理果实的蔗糖代谢起主要调节作用。

王葳[2](2019)在《天津冬枣营养动态及与产量、品质和环剥的关系》文中指出冬枣作为一个优良的鲜食枣品种,因其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经济效益高等特性深受农户与消费者的喜爱。冬枣在全国引种栽植广泛,也是天津市主栽果树树种之一,主要分布在大港、静海等地区。但随着冬枣种植产业的迅速发展,出现了如管理粗放、过量施用化肥等问题,导致了冬枣产量和品质的下降。因此,研究冬枣低产的原因,确定营养缺乏的时期、缺素的种类和营养缺乏的程度,探究冬枣营养代谢机理,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上都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测定了不同冬枣园(高产园和低产园)土壤的基本养分情况(土壤p H、含盐量、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含量),以及各个物候期(萌芽展叶期、初花期、盛花期、果实发育期、果实膨大期、果实成熟期及落叶期)土壤中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铁、有效锰、有效硼和叶片中氮、磷、钾、钙、镁、铁、锰、硼的含量,通过研究分析各营养元素的变化规律及其与产量之间的相关性,为合理施肥和提高产量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通过测定枣树环剥与未环剥冬枣果实的单果重、果形指数、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研究环剥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1)高产园土壤中平均有机质含量及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均显着高于低产园。高产园土壤平均有机质含量为‘中量’水平,低产园为‘缺乏’水平;高、低产冬枣园土壤中平均全氮含量均为‘中量’水平;高产园土壤平均全磷含量为‘缺乏’水平,低产园为‘很缺’水平;高产园土壤平均全钾含量为‘丰富’水平,低产园为‘中量’水平。高产园土壤平均p H和含盐量均显着低于低产园,低产园土壤平均盐渍化程度较高。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全氮、全磷、全钾含量与产量呈正相关,土壤p H和含盐量与产量呈负相关,但均未达到显着水平。在冬枣园的生产管理中,建议增施用有机肥来提高土壤肥力,并及时补充磷肥。(2)从萌芽展叶期到落叶期,冬枣园土壤中碱解氮、速效钾、有效铁、有效锰含量呈上升趋势,有效磷、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硼含量呈下降趋势。高产园土壤中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镁、有效铁、有效锰、有效硼的年平均含量均高于低产园,而交换性钙的年平均含量为低产园高于高产园。相关性分析表明,初花期土壤中的有效磷和有效硼含量、盛花期土壤中的碱解氮含量,以及果实膨大期土壤中的有效磷和交换性钙含量与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萌芽展叶期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盛花期土壤中的有效硼含量、果实发育期土壤中的碱解氮含量,以及落叶期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与产量呈显着正相关,其余均未达到显着水平。初花期冬枣园土壤中营养元素含量与产量的相关性最高,其次是盛花期和果实膨大期。总之,低产园中缺乏多种营养元素,需要及时补充。其中,萌芽展叶期需要补施磷,花期需要补施氮、磷、和硼,果实发育期及膨大期需要补施氮和钙,落叶期需要补施磷。施肥的关键时期为花期前后。(3)从萌芽展叶期到落叶期,冬枣园叶片中氮、磷元素含量呈下降趋势,钾、钙、镁、铁、锰、硼元素含量呈上升趋势。高产园叶片中氮、磷、钾、钙、铁、硼元素的年平均含量均高于低产园,而铁、锰元素的年平均含量为低产园高于高产园。相关性分析表明,初花期叶片中钾元素含量和果实发育期叶片中的硼元素含量与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盛花期叶片中的钙元素含量和果实发育期叶片中的钾元素含量与产量呈显着正相关,其余均未达到显着水平。盛花期冬枣叶片中营养元素与产量的相关性最高,其次为初花期和果实发育期。因此,在冬枣园的生产管理中,可以通过叶片喷施的方法补充营养,且关键时期为花期和果实发育期。(4)枣树环剥后冬枣果实的平均单果重、平均果实硬度、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可溶性糖含量、平均糖酸比、平均维生素C含量均显着高于未环剥枣树;未环剥枣树的冬枣果实平均可溶性蛋白含量显着高于环剥枣树;枣树环剥对冬枣果实果形指数、可滴定酸含量无显着影响。在冬枣园的生产管理中,环剥是一项提高产量和果实品质的有效措施,但环剥也会对树体造成一定的损伤,因此建议在生产中通过结合其他配套技术,在保证产量和品质的同时减少对树体的伤害。

李洁[3](2019)在《生长调节剂对壶瓶枣(Ziziphus jujuba ‘Hupingzao’)果实转色调控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壶瓶枣裂果多发生在果实转色期,调控壶瓶枣果实发育过程使其转色期避开多雨季节是防控枣裂果的一条新途径。本试验以壶瓶枣为试材,在确定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GA3)和多效唑(PP333)可有效调控壶瓶枣果实转色期的基础上,结合转录组测序分析,重点研究了赤霉素和多效唑处理在调控壶瓶枣果实转色过程中对果实色素物质、内源激素和糖类代谢的影响,以探究壶瓶枣果实转色调控机制,为枣果实生长发育调控以及在生产上更加有效的防治枣裂果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赤霉素减缓了壶瓶枣果皮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比值的降低,在成熟期显着降低了果皮总酚和类黄酮含量;果实转色期间,赤霉素处理降低了壶瓶枣果实内源GAs、IAA和ZR含量,提高了ABA含量;在果实发育后期显着提高了壶瓶枣果实中可溶性总糖含量,蔗糖代谢酶净酶活性在壶瓶枣果实糖积累中起着重要作用。赤霉素处理的壶瓶枣果实差异表达基因总数为1565个,其中上调860个,下调705个,KEGG通路注释到的261个差异表达基因主要集中在淀粉和糖代谢通路(19个,占7.28%)、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13个,4.98%)以及与色素合成密切相关的苯丙素类生物合成通路(6个,2.3%)。赤霉素处理对花青素、黄酮等色素物质合成通路的关键基因均表现为下调作用。2.多效唑分别在果实转色前期和末期显着提高了壶瓶枣果皮类胡萝卜素、总酚和类黄酮含量;降低了内源IAA、GA、ABA含量始终,处理浓度不同对内源ZR含量影响效果不同;显着提高了壶瓶枣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多效唑处理条件下,蔗糖合成酶、蔗糖磷酸合成酶以及中性转化酶对壶瓶枣果实可溶性糖积累起着重要调控作用。多效唑处理的壶瓶枣果实差异表达基因总数为2,169个,其中上调820个,下调1,349个。注释到KEGG代谢通路的362个差异表达基因,首先集中在淀粉和糖代谢、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均为19个,占5.25%),其次是苯丙素类(17个,4.70%)、类黄酮(13个,3.59%)及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通路(10个,2.76%)。多效唑处理对花青素、黄酮等色素物质合成的关键基因均表现为上调作用。3.比较多效唑与赤霉素对壶瓶枣果实转色期的调节过程,发现多效唑调控壶瓶枣果实提前转色的作用途径主要体现在类黄酮等色素物质生物合成通路,而赤霉素处理在延迟壶瓶枣果实转色过程中,对壶瓶枣果实淀粉和糖代谢通路的影响最大。

邓晓雷[4](2018)在《生长素调控棉花蔗糖代谢的生理生化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棉花作为重要的纤维作物,提高棉纤维的品质和产量一直都是棉花育种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方向。植物内源激素作为关键的信号调控因子,在棉花发育的各个阶段扮演重要角色,本研究采用的IF11转基因材料,其生长素含量在棉纤维起始发育阶段适度上调,进而使棉纤维的品质和产量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蔗糖不仅作为纤维素合成过程中重要的中间过渡产物,同样可以作为信号调控分子影响棉纤维发育过程中的蔗糖代谢,改变相关反应酶的活性,进而影响纤维素的合成,最终影响棉纤维的品质和产量。本研究采用20 mg·L-1的外源IAA溶液处理冀棉14(JM14)和陆地棉标准系TM-1种子,并结合IF11内源IAA含量特异性上调的特点,从外源施加和内源调控两个方面研究特定时期生长素和蔗糖含量以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变化,以及对种子萌发,苗期生长,叶片光合作用,棉纤维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等方面的影响,探究IAA含量动态变化与蔗糖代谢之间的关系,以期更深入地研究IAA和蔗糖代谢在棉纤维发育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为改良纤维品质和提高产量提供基础的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本研究对比其它测定植物激素(赤霉素、生长素和脱落酸)和可溶性糖(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的方法,并结合试验结果精确度的要求,从改良样品提取方法,色谱条件等方面入手,优化建立快速测定激素和可溶性糖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绘制成相应的标准曲线,回归曲线R2值都在0.999以上,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2)通过采用20 mg·L-1外源生长素引发棉花种子,重点研究了发芽期间、苗期及盛花期的芽和叶片中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等可溶性糖含量以及酸性转化酶、中性转化酶、蔗糖磷酸合成酶和蔗糖合成酶等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IAA引发棉花种子,提高了种子萌发期与苗期叶片的IAA含量,可显着促进种子萌发,缩短平均发芽时间,显着提高苗期生物量和叶片光合速率,并对发芽期间及苗期叶片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等可溶性糖含量以及酸性转化酶、中性转化酶、蔗糖磷酸合成酶和蔗糖合成酶等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增加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对盛花期叶片光合速率及可溶性糖含量与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均没有明显影响。因此可认为IAA引发棉花种子的效应主要发挥在发芽期间与苗期,对中后期无明显效应;IAA可能参与棉花可溶性糖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调控。(3)通过研究转iaa M种质材料IF11与JM14和TM-1的苗期和盛花期叶片光合作用,棉花叶片、胚珠和纤维中激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IF11由于iaa M基因在棉纤维起始发育时期特异性启动,导致开花前0~5天的胚珠内生长素含量显着高于JM14和TM-1,进而明显促进棉纤维的起始发育,并对纤维发育期间的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等可溶性糖含量以及酸性转化酶、中性转化酶、蔗糖磷酸合成酶和蔗糖合成酶等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增加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纤维品质和产量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同时发现盛花期叶片的光合作用也有相应的提高,但对苗期叶片光合速率及可溶性糖含量与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均没有明显影响。另外通过纤维和种子发育过程中糖分含量的动态变化,发现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相互竞争碳源的关系。

王武,罗友进,胡佳羽,周孝清,孙协平,陈元平[5](2017)在《云阳引种冬枣生态适应性分析及栽培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于2011—2016年观察记载云阳引种冬枣的生长发育情况,分析与评价冬枣在云阳地区栽培适应性。结果表明,云阳气候条件能够满足冬枣植株和果实的生长发育,冬季07.2℃低温基本满足冬枣植株自然休眠的需冷量,但夏季高温(>35℃)会对果实生长发育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生长期内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和充沛的降水量为冬枣的花期、果实生长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气象条件。冬枣萌芽期提前至3月上旬,成熟期提前至9月上旬,落叶期延后至11月中旬。果实生育期110115d,年生长周期为240270d,休眠期缩短。结论:冬枣可以在云阳地区海拔400800m地区引种栽培和示范推广。

云雪艳[6](2017)在《高韧性、高选择透过性聚乳酸薄膜的制备及其对果蔬的气调保鲜效果》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中,从分子链设计角度引入对CO2选择透过较高的聚乙二醇(PEG)和聚己内脂(PCL)柔性聚合物作为中间嵌段,合成PLLA-PEG-PLLA(PLGLxGy)和PLLA-PCL-PLLA(PLCLxCy)两种三嵌段共聚物,旨在同时提高PLLA的韧性、加工性能、对CO2的渗透性、CO2/O2选择透过性以及水蒸气透过性,使其满足生鲜果蔬自发气调包装特性的要求。通过调节嵌段共聚物的嵌段长度比例、相容性等因素制备韧性强、结晶速度快、适合樱桃番茄和草莓保鲜包装的PLLA共聚物薄膜。在一定的贮藏环境下薄膜依靠自身气体渗透性能自发建立和维持较理想气氛条件,最终达到延长果蔬保鲜期的目的。(1)首先以双羟基PEG作为引发剂,通过丙交酯开环反应制备PLGLxGy三嵌段共聚物。研究了 PEG嵌段分子量和两端PLLA链段长度的变化以及成膜条件对PLLA力学性能和结晶性能的影响。通过热压熔融结合不同温度的固化处理,制备结晶型和无定型两种薄膜样品。DSC、WAXD结果都表明PLLA和PEG链段在无定型样品中表现出较好的相容性,而结晶型样品中二者发生了微相分离现象,但PEG嵌段在两种样品中均处于无定型状态。无定型样品的最大断裂伸长率可达600%,结晶型样品的断裂伸长率低于无定型样品,但仍然保持30%以上。PLLA共聚物的结晶速度加快,PLLA的加工成型周期缩短到6 min。说明柔性PEG链段的嵌入极大提高了 PLLA的柔韧性,缩短加工成型时间。(2)结合密闭和渗透系统法测定樱桃番茄和草莓两种不同呼吸类型果实的呼吸速率,根据Michaelis-Menten呼吸速率和动态平衡方程推导适于两种果实自发气调包装材料的CO2和O2透过率、CO2/O2选择透过比和薄膜面积。在理论推导基础上,选择对CO2具有较强选择分离性的PEG对PLLA进行改性,调整其透气性和CO2/O2选择透过性。结果表明PLGL75G20薄膜比纯PLLA薄膜具有更好的CO2/O2选择分离性和水蒸气通透性。Michaelis-Menten呼吸速率和动态平衡方程推导结果表明,使用一定面积的包装薄膜可以使包装内的CO2和O2处于适宜于果蔬包装的浓度范围内,且在使用较小面积薄膜时,较纯PLLA膜相比,PLGL75G20薄膜内的理论气体浓度范围更加接近于理想气调浓度。根据这一理论推导结果推测PEG可以起到调节PLLA的气调包装性能的效果。(3)以乙二醇为引发剂,合成出分子量约为20000的PCL,再以PCL为引发剂制备出PLCLxCy三嵌段共聚物,通过溶液浇铸法制备薄膜。对比PLCLxCy和PLGLxGy薄膜包装性能,研究PLCLxCy不相容体系和PLGLxGy相容体系中的PCL和PEG嵌段对PLLA嵌段的力学性能、相分离状态和对水蒸气、CO2渗透及CO2/O2选择透过性的影响。DSC、ATR-FTIR、WAXD和TEM结果表明,在两种薄膜中PCL和PEG嵌段均处于无定型状态,PLLA嵌段结晶度仅分别为4.3~7.2%和5.4~11.5%,整体嵌段物几乎处于无定型状态。PCL嵌段对PLLA嵌段的聚集的干扰大于PEG,PLCLxCy体系中出现相分离状态,其尺寸约8 nm左右,而PLGLxGy的相分离尺寸约3nm左右。PLLA嵌段在PLGLxGy薄膜内的有序排列程度大于PLCLxCy,相分离程度随中间嵌段分子量的增加而变大。PEG对CO2的优异的溶解扩散性赋予嵌段共聚物较好的CO2渗透性,对O2的透过性影响微弱。材料在低温时对CO2/O2具有极高选择透过性,选择透过比随中间嵌段分子量的增大而变大,但温度升高选择透过性降低。纯PLLA膜的C02/02选择透过比约为3,当中间嵌段的分子量为20000时,PLCL35C20和PLGL35G20薄膜的选择比分别升高到6.7和12.4。这是因为两种薄膜中存在大量微相分离结构,提高PLLA嵌段共聚物的韧性的同时也成为气体渗透通道和C02/02选择透过的"闸门"。(4)结合果蔬包装理论推导,选用选择透过比较高的PLGxG20系列完全生物可降解薄膜用于樱桃番茄的低温自发气调。发现樱桃番茄贮藏品质受成熟衰老和贮藏环境的综合作用影响。但与无包装组和PLLA包装组相比,嵌段物薄膜包装内维持了相对低O2高CO2的微环境,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果实品质的下降和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包装内部O2浓度较小范围内波动,基本上不受PLGLxGy中PEG含量变化的影响。而CO2的浓度随着PEG含量的增加明显减少。这是因为PEG的引入对PLLA共聚物的O2渗透性影响较小,而对CO2渗透性影响显着。PLGL35G20膜的EMAP包装在贮藏6天后达到较适宜樱桃番茄保鲜的3~5%CO2和3~4%O2平衡气体浓度,20天内果实维持了较好的感官品质和营养成分。(5)采用单轴拉伸取向工艺制备纯PCL流延薄膜,拉伸膜具有适宜透气性、高CO2/O2选择透过比和良好水蒸气渗透性。在对草莓进行自发气调保鲜时,与PA/PE和PE包装组相比,在28天内PCL包装内维持相对稳定的1.2~4.2%CO2和3~7%02气氛组成,低温贮藏20天内PCL组的草莓维持较好的感官品质和营养成分。利用PCL作为中间链段制备出PLCLxCy共聚物,选用包装特性较好的PLCL35C20薄膜对草莓进行自发气调包装,并对比其与PLLA和PLGL25G20薄膜的保鲜效果。PLLA包装的草莓在过高CO2浓度和极低O2浓度下的感官和品质迅速降低。PLGL35G20及PLCL35C20薄膜包装内的C02含量呈现小幅度升高趋势,而后达到了 5~10%相对平衡状态至贮藏结束。其中,PLCL35C20包装内的CO2浓度略高些,O2含量则在12天至贮藏结束维持5~8%的范围。PLCL35C20和PLGL35G20包装各自依靠薄膜不同的渗透性和选择透过性结合草莓呼吸作用维持了包装内适宜的湿度和低O2高CO2的气氛环境。抑制了果实呼吸作用,延缓了草莓的衰老进程,感官品质保持几乎相同,但PLCL3520包装组的草莓失重率仅是PLGL35G20包装的1/2左右。

仇振华[7](2016)在《南方冬枣丰产、优质栽培调控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南方冬枣是指从北方冬枣中选育出适于南方地区栽培的系列冬枣新品种,由于其果实肉质酥脆,风味浓甜,品质优异,近年在湖南、江西、贵州等南方地区得到迅速发展。在实际生产中,提高嫁接成活率、解决梢果矛盾,提高坐果率与果实品质,为当今南方冬枣丰产优质栽培的关键技术问题。为此,本文以南方冬枣为试材,进行了南方冬枣育苗砧木选择与嫁接方法、不同生态因素下的冬枣光合作用、不同施肥处理的果实产量与品质以及枣吊控旺与环剥之果实调控技术研究,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解决南方冬枣嫁接育苗成活率降低问题是其栽培的基础环节。不同砧木对嫁接成活率与出圃率影响较大,其嫁接成活率高低依次为:北酸枣>南酸枣>归圃苗,以北方酸枣嫁接成活率和出圃率均最高,分别达到了 95.33%、90.2%。说明南方冬枣以采用北酸枣为砧木最适宜。在不同嫁接时间,以4—5月底嫁接的成活率最低(60%);6月中下旬至7月底嫁接成活率最高,达95%以上;而8月中旬至10月上旬嫁接成活率又呈下降趋势,平均成活率为91%。嫁接方法中,以切接法最好,其成活率和出圃率最高,分别达95%、90%。(2)不同生态因素对南方冬枣光合作用影响较大。脆熟期南方冬枣预备枝的净光合速率高于结果枝。净光合速率上位叶>中位叶>下叶位;平地净光合速率大于坡地;露地栽培光合速率上升快于避雨栽培,达到峰值后,下降速率也较慢。南方冬枣不同叶位、不同天气、不同地形条件、不同栽培模式下出现单峰或旗形曲线,没有“午休”现象。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子为光照、温度、湿度及叶片的蒸腾速率。(3)不同施肥处理对南方冬枣的光合特性及其果实产量与品质影响差异明显。施用富硒生物菌肥+硫酸钾三元复合肥对提高光合效能、提高产量、改善果实品质效果最佳,其次是施用菌剂+硫酸钾三元复合肥,然后是有机肥+硫酸钾三元复合肥,而菌肥和菌剂混合施用的效果不如施用腐熟鸡粪对照。富硒生物菌肥+硫酸钾三元复合肥的施用,可显着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该处理亩产达1086kg,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达27.2%,总糖高达19.98%,可滴定酸达0.24%,Vc高达553mg/100g,综合性状高。(4)枣吊控旺、树体环剥等果实调控处理对于南方冬枣具有显着保果增产效果。以枣吊留取平均长度30cm时的平均挂果数和亩产量值最高,分别达到了 2.8个和1102.4kg。喷施生长抑制剂具有显着抑制枣吊生长、促进开花效果。以PBOG效果最佳,处理后枣吊平均长度仅9.1cm,枣吊花数达54朵,比对照增加59%。枣树环剥以花开45%时效果最佳,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糖、Vc含量最高,分别达到23.9%、30.1%、350.1 mg/100g;环剥后环剥口愈合时间以32 d最佳,其坐果率最高,达2.66%,株产最高,达8.3 kg;环剥Ⅱ级主枝+留营养枝时,单果重、产量及可溶性糖均为最高,分别达到22.8 g、9.7 kg/株、23.9%;环剥宽度为枝干直径的1/6时对果实产量和品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由此形成“三控三促”的果实调控技术。

纪晴,石倩倩,周军,胡孟豪,石卓功,段安安,和润喜[8](2016)在《环剥与环割处理对冬枣生长结果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文中指出以8年生冬枣为试材,研究不同时期环剥与环割对冬枣生长结果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旨在为改进枣树的栽培技术和提高枣树的产量与枣果质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主干环剥及主枝环割适宜在盛花期即开花30%50%时进行,可明显提高冬枣果实及花序坐果率,提高产量;环剥与环割后果实的维生素C、总酸、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环剥处理后的枣果总糖含量较环割处理高,硬度较环割处理低,果实品质更好;盛花后期即开花60%80%进行环剥与环割,可提高枣果纵横径及单果质量,促使果实膨大,所以在栽培中可结合盛花期进行环剥、环割后,在盛花后期根据树势情况进行2次环剥、环割处理;木质化枣吊的坐果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纵横径和单果质量均高于脱落性枣吊,说明在生产中应注意培养木质化枣吊,这是提升枣果产量及品质的有效方法。

刘倩[9](2014)在《大荔冬枣高效栽培模式及配套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陕西省大荔县独特的气候、土壤条件,非常适宜冬枣栽培。本文以大荔冬枣为研究对象,比较系统地调查和研究了大荔冬枣的气候适宜性、物候期、果实经济性状、结实性状以及栽培模式和配套栽培技术等内容,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比较大荔县与冬枣原产地的气象资料(主要包括气温、降水、相对空气湿度、≥10℃有效积温、日照时数、无霜期)发现,引种地大荔与原产地河北黄骅、山东沾化的各气象条件都比较相似,但大荔气温高、春季气温回升快、昼夜温差大。所以,大荔的自然条件更适宜冬枣栽培。大荔冬枣与原产地冬枣物候期观察发现,无论是萌芽期、抽枝展叶期、花期、还是果实发育期及果实成熟期,大荔冬枣均比原产地冬枣提前,果实成熟期比原产地提早约30天。冬枣果实品质分析发现,大荔冬枣在果个大小、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等方面均超过原产地冬枣,大荔冬枣果实品质整体上优于原产地冬枣。截止2013年底,大荔红枣栽培面积45万亩,其中冬枣21.5万亩,水枣23.5万亩。冬枣的栽培面积比水枣少8.5%,产量却比水枣高33.3%,年产值约是水枣的6.7倍,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大荔冬枣栽培模式有两种,即露地冬枣和设施冬枣两类,其中后者有冷棚、防雨棚和日光温室三种。露地、冷棚和防雨棚的冬枣树形均为自然开心形,株行距分别为2.0×3.0m、1.5×3.0m和2.0×3.0m;日光温室的冬枣树形为主干型(一种特殊的自由纺锤形),株行距为1.0×2.0m。露地枣园管理较粗放,树高差异较大,介于1.5~2.8m;设施栽培管理规范,能够根据设施类型控制树体高度在2.0~2.3m之间。设施类型与棚体结构比较发现,冷棚立柱为水泥柱,纵间距约1.5~2.0m,横间距约3m,拱干为竹子或塑钢,压杆为竹竿,棚长多为90~120m,跨度9m或12m,肩高1.7~1.8m,顶高2.3~2.5m;防雨棚立柱为水泥柱,拱干为竹子或塑钢,压杆为竹竿,长约80~120m,跨度8~12m,棚高2.3~2.5m;日光温室立柱为木柱,棚架为钢竹结构,土墙厚1m,棚长60~90m,跨度8.0~12.5m。经济效益分析发现,不同栽培模式的产投比冷棚>日光温室>露地>防雨棚,产值从高到低依次为日光温室>冷棚>防雨棚>露地,其经济效益为日光温室>冷棚>防雨棚>露地,分别是露地冬枣的6.2倍、2.1倍和1.4倍。研究总结出一套不同栽培模式的配套关键技术,其中主要包括枣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包括冬剪和夏剪;设施棚内温湿度控制;以及花期管理;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生物防治和物理、化学防治相结合;果实分批采收,提高采摘效率。

韩建伟[10](2014)在《冬枣结果习性及高温诱导多倍体的研究》文中认为冬枣(Ziziphus jujuba Mill.Dong zao)是公认的优良鲜食枣树品种,本论文在对冬枣开展座果规律、保果措施、种子萌发以及生殖生物学等方面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首次利用“树木非离体枝芽加热处理装置(ZL200610113448.X)"探索高温诱导选育枣树多倍体的技术体系,并取得了初步进展,为今后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结果如下:(1)冬枣座果具有较强的规律性,表现在:不同方位果枝座果率有很大差异,其中,南部外围的果枝座果率最高,果吊比可达0.78,北部内堂座果率最低。不同枝龄的果枝座果情况差异显着,3年生以上枝条的座果率明显高于新生枝条。受环境和遗传因素的影响,不同级次花序发育成果实的概率有所差异,冬枣成果主要发生在1级花和2级花。冬枣有效座果部位主要集中在枣吊的中间节位,其他节位座果量所占比例不足10%。(2)冬枣座果率与水肥供给时期密切相关,盛花期是灌水、施肥和环剥处理以提高座果率的最佳时期。盛花期喷施不同浓度的赤霉素、硼酸和2,4-D均能够不同程度上提高果吊比,起到保花保果的作用。但同时,喷施赤霉素和2,4-D均使果实含仁率降低,且施用浓度越高含仁率越低;而喷施浓度为2.0g/L硼酸既可提高座果率,也可保证较高的含仁率。(3)冬枣鲜种的萌发率仅为5.5%,种子需要经历后熟才能正常萌发,贮藏120天后萌发率可达58.6%,之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萌发率降低;种子的生活力随贮藏时间的增加而降低,贮藏360天后具有生活力的种子比例从96.8%下降到74.5%。种壳既通过机械阻碍作用干扰种子萌发,也阻碍种仁对水分的吸收。试验发现:破壳处理后,种子萌发率为74.5%,显着高于未破壳的54.5%;并且经浓硫酸软化后,种子吸水速率明显提高,24小时达到饱和,而未经处理的种子吸水速率较低。试验中所采用的3种药剂均能促进种子萌发,但不同的浓度和处理时间对冬枣种子萌发作用效果不同,其中,经0.2mg/L的6-BA浸种24h效果最好,冬枣种子萌发率可达85%以上(4)冬枣单花发育过程中,外部形态与雌雄配子的发育具有一定的时序性,可通过观察单花的外部形态或雄配子的发育时期来判断雌配子的发育时期。单花从开始雷裂至花瓣展平期,是小孢子发育成成熟花粉的过程,此时雌配子体正处于单核胚囊期向四核胚囊期的发育过程。因此,高温诱变时可以选择处于裂蕾至花瓣展平期花期的花朵进行处理。(5)本试验没能成功获得多倍体枣树,但在枣树高温诱导多倍体的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枣树耐高温性较强,短时间的较低温度处理对枝条未造成损伤,但当温度高于40。C时,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对果枝的损伤程度逐渐增大。高温诱变处理影响果实的含仁率,即使较低温度和短时间的处理也会使得果实含仁率降低;与处理时间的变化相比,温度的变化对含仁率的影响更为明显。因此,枣树高温诱导多倍体实验中,在保证座果率的前提下,可尽量延长处理时问,以保证在有效的时间内能处理更多的花序,进而获得更多的种仁

二、环剥和喷施赤霉素对鲁北冬枣果实品质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环剥和喷施赤霉素对鲁北冬枣果实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环剥对灰枣果实中糖积累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 料
    1.2 方 法
        1.2.1 环剥处理
        1.2.2 样品采集
        1.2.3 糖提取和测定
        1.2.4 酶提取
        1.2.5 酶活性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环剥对果实发育过程中蔗糖代谢相关糖分含量的影响
    2.2 环剥对果实发育过程中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2.3 环剥处理枣果实糖积累与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相关性
3 讨 论
4 结 论

(2)天津冬枣营养动态及与产量、品质和环剥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冬枣简介
        1.1.1 冬枣的品种特性
        1.1.2 冬枣的经济价值
        1.1.3 冬枣的栽培现状
    1.2 果树矿质营养研究
        1.2.1 营养诊断研究进展
        1.2.2 土壤养分对果树生长的影响
        1.2.3 果树叶片中营养元素的动态变化
    1.3 环剥对果树生长发育的影响
        1.3.1 环剥的作用机理
        1.3.2 环剥对果树生长的影响
        1.3.3 环剥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1.4 天津市冬枣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高、低产冬枣园土壤和叶片中营养元素的年变化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园概况
        2.1.2 试材采集及处理
        2.1.3 试验方法
        2.1.4 数据处理及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高、低产冬枣园土壤养分基本情况
        2.2.2 高、低产冬枣园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年变化
        2.2.3 高、低产冬枣园叶片中营养元素的年变化
        2.2.4 土壤p H、含盐量及基本养分与产量的相关性
        2.2.5 不同时期冬枣园土壤中营养元素与产量的相关性
        2.2.6 不同时期冬枣叶片中营养元素与产量的相关性
    2.3 讨论
        2.3.1 土壤pH、含盐量及基本养分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2.3.2 冬枣园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年变化及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2.3.3 冬枣叶片中营养元素的年变化及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环剥对冬枣果实品质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园概况
        3.1.2 试材采集及处理
        3.1.3 试验方法
        3.1.4 数据处理及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环剥对冬枣果实单果重的影响
        3.2.2 环剥对冬枣果实果形指数的影响
        3.2.3 环剥对冬枣果实硬度的影响
        3.2.4 环剥对冬枣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3.2.5 环剥对冬枣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3.2.6 环剥对冬枣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
        3.2.7 环剥对冬枣果实糖酸比的影响
        3.2.8 环剥对冬枣果实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3.2.9 环剥对冬枣果实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生长调节剂对壶瓶枣(Ziziphus jujuba ‘Hupingzao’)果实转色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前言
    1 枣生产概述
    2 果实发育与成熟研究进展
        2.1 果实发育成熟的生理生化研究
        2.2 果实发育成熟的分子水平研究
    3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实发育成熟调控中的应用
    4 研究目的和意义
    5 研究内容
第一部分 壶瓶枣果实延迟转色机理
    第一章 赤霉素对壶瓶枣果实转色及品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赤霉素处理对壶瓶枣果实转色期的影响
        2.2 赤霉素处理对壶瓶枣果实品质的影响
        2.3 赤霉素处理对壶瓶枣果实生长的影响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章 赤霉素对壶瓶枣果实转色过程中果皮色素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赤霉素处理对壶瓶枣果皮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2.2 赤霉素处理对壶瓶枣果皮总酚含量的影响
        2.3 赤霉素处理对壶瓶枣果皮类黄酮含量的影响
        2.4 赤霉素处理对壶瓶枣果皮花色苷含量的影响
        2.5 赤霉素处理的壶瓶枣果实色素相关差异表达基因KEGG注释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赤霉素对壶瓶枣果实转色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赤霉素处理对壶瓶枣果实生长转色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2.2 赤霉素处理的壶瓶枣果实激素相关差异表达基因KEGG注释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赤霉素对壶瓶枣果实转色过程中糖代谢的影响
        第一节 壶瓶枣果实糖积累类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赤霉素对壶瓶枣果实转色过程中糖含量的影响
        2.2 赤霉素对壶瓶枣果实转色过程中相关糖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3 讨论
        3.1 壶瓶枣果实糖积累
        3.2 蔗糖代谢相关酶在枣果实糖积累中的作用
        4 小结
        第二节 赤霉素处理对壶瓶枣果实转色过程中糖积累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赤霉素处理对壶瓶枣果实生长转色过程中糖和淀粉含量的影响
        2.2 赤霉素处理对壶瓶枣果实生长转色过程中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2.3 赤霉素处理条件下壶瓶枣果实糖含量与相关代谢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2.4 赤霉素处理的壶瓶枣果实淀粉和糖代谢相关差异表达基因KEGG注释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壶瓶枣果实提前转色机理
    第一章 多效唑对壶瓶枣果实转色及品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多效唑处理对壶瓶枣果实转色期的影响
        2.2 多效唑处理对壶瓶枣果实品质的影响
        2.3 多效唑处理对壶瓶枣果实生长的影响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章 多效唑对壶瓶枣果实转色过程中果皮色素物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多效唑处理对壶瓶枣果皮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2.2 多效唑处理对壶瓶枣果皮总酚含量的影响
        2.3 多效唑处理对壶瓶枣果皮类黄酮含量的影响
        2.4 多效唑对壶瓶枣果皮花色苷的影响
        2.5 多效处理的壶瓶枣果实色素相关差异表达基因KEGG注释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多效唑对壶瓶枣果实转色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多效唑处理对壶瓶枣果实生长转色过程中4种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2.2 多效唑处理的壶瓶枣果实激素物质的差异表达基因KEGG注释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多效唑对壶瓶枣果实转色过程中糖代谢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多效唑对壶瓶枣果实生长转色过程中糖含量的影响
        2.2 多效唑对壶瓶枣果实生长转色过程中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2.3 多效唑处理条件下壶瓶枣果实可溶性糖和相关代谢酶的关系
        2.4 多效唑处理的壶瓶枣果实淀粉和糖代谢相关差异表达基因KEGG注释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壶瓶枣果实转色调控的RNA-Seq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与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BMKCloud有参转录组分析(www.biocloud.net)
    2 结果与分析
        2.1 RNA质检和文库质检
        2.2 转录组数据与参考基因组序列比对
        2.3 SNP分析
        2.4 基因结构优化分析
        2.5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2.6 关键候选基因筛选及qRT-PCR验证
    3 讨论
    4 小结
研究结论
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Abstract
致谢

(4)生长素调控棉花蔗糖代谢的生理生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植物发育中的蔗糖代谢
        1.1.1 植物发育中糖分的种类
        1.1.2 植物发育中蔗糖的运输
        1.1.3 植物发育中蔗糖代谢的作用
    1.2 棉花发育过程中的蔗糖代谢
        1.2.1 种子发芽阶段
        1.2.2 苗期
        1.2.3 蕾期
        1.2.4 开花结铃期
        1.2.5 吐絮成熟期
    1.3 棉纤维发育过程中的蔗糖代谢
        1.3.1 棉纤维的发育过程
        1.3.1.1 纤维分化起始阶段
        1.3.1.2 细胞迅速伸长阶段
        1.3.1.3 次生壁合成阶段
        1.3.1.4 纤维成熟阶段
        1.3.2 棉纤维发育中蔗糖代谢的作用
    1.4 植物激素和蔗糖代谢
        1.4.1 植物激素信号和蔗糖信号
        1.4.2 植物激素与蔗糖代谢的关系
        1.4.2.1 生长素与蔗糖代谢
        1.4.2.2 赤霉素与蔗糖代谢
        1.4.2.3 细胞分裂素与蔗糖代谢
        1.4.2.4 脱落酸与蔗糖代谢
        1.4.2.5 乙烯与蔗糖代谢
        1.4.2.6 其他生长调节剂与蔗糖代谢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2 激素和可溶性糖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研究
    2.1 激素的高效液相测定方法
        2.1.1 材料和方法
        2.1.1.1 试验材料
        2.1.1.2 主要试剂
        2.1.1.3 主要仪器
        2.1.1.4 激素含量测定
        2.1.1.5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色谱条件
        2.1.1.6 绘制激素标准曲线
        2.1.2 数据处理
    2.2 可溶性糖的高效液相测定方法
        2.2.1 材料和方法
        2.2.1.1 试验材料
        2.2.1.2 主要试剂
        2.2.1.3 主要仪器
        2.2.1.4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2.2.1.5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色谱条件
        2.2.1.6 绘制可溶性糖标准曲线
        2.2.2 数据处理
    2.3 讨论与小结
3 外源IAA引发对棉花发育各个阶段蔗糖代谢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主要仪器和器材
        3.1.3 主要试剂
        3.1.4 试验方法
        3.1.4.1 种子引发处理及发芽试验
        3.1.4.2 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平均发芽时间测定
        3.1.4.3 生物量测定
        3.1.4.4 根长、苗高和子叶大小测定
        3.1.4.5 光合速率测定
        3.1.4.6 激素含量测定
        3.1.4.7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3.1.4.8 蔗糖合成酶、蔗糖磷酸合成酶和转化酶活性测定
        3.1.5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外源IAA引发对棉花种子发芽阶段的影响
        3.2.1.1 平均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平均发芽时间
        3.2.1.2 发芽第7天的表型性状
        3.2.1.3 内源激素含量
        3.2.1.4 可溶性糖含量
        3.2.1.5 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
        3.2.2 外源IAA引发对棉花苗期表型性状的影响
        3.2.3 外源IAA引发对棉花苗期和盛花期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
        3.2.3.1 光合速率
        3.2.3.2 PN-PAR光合响应曲线
        3.2.4 外源IAA引发对苗期和盛花期叶片中激素含量的影响
        3.2.5 外源IAA引发对苗期和盛花期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3.2.6 外源IAA引发对苗期和盛花期叶片中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3.2.7 外源IAA引发对棉花纤维发育阶段的影响
        3.2.7.1 棉纤维和胚珠发育过程中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3.2.7.2 棉纤维和胚珠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动态变化
        3.2.7.3 棉纤维和胚珠发育过程中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3.2.8 外源IAA引发对棉花纤维发育阶段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3.3 讨论与小结
4 外源iaaM基因对棉花各生育阶段蔗糖代谢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主要仪器和器材
        4.1.3 主要试剂
        4.1.4 试验方法
        4.1.5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外源iaaM基因对棉花苗期表型性状的影响
        4.2.2 外源iaaM基因对棉花苗期和盛花期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
        4.2.2.1 光合速率
        4.2.2.2 PN-PAR光合响应曲线
        4.2.3 外源iaaM基因对棉花苗期和盛花期叶片中激素含量的影响
        4.2.4 外源iaaM基因对棉花苗期和盛花期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4.2.5 外源iaaM基因对棉花苗期和盛花期叶片中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4.2.6 外源iaaM基因对棉花纤维发育阶段的影响
        4.2.6.1 棉纤维和胚珠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动态变化
        4.2.6.2 棉纤维和胚珠发育过程中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4.2.6.3 棉纤维和胚珠发育过程中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4.2.7 外源iaaM基因对棉花纤维发育阶段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4.3 讨论与小结
参考文献

(5)云阳引种冬枣生态适应性分析及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点及材料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冬枣不同产区气象参数对比分析
    2.2 冬季低温需冷量的统计分析
    2.3 不同温度类型的分析统计
    2.4 其他气候因子的统计分析
    2.5 物候期
    2.6 生长结果习性
3 主要栽培技术要点
    3.1 土壤改良
    3.3 水分管理
    3.4 施肥
    3.5 整形修剪
    3.6 花期管理
    3.7 果园间作或生草
    3.8 病虫害防治
4 结论

(6)高韧性、高选择透过性聚乳酸薄膜的制备及其对果蔬的气调保鲜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采后果蔬生理变化机制
        1.2.1 果蔬的化学组成
        1.2.2 果蔬采后呼吸与衰老
        1.2.3 结露和蒸腾现象
    1.3 果蔬保鲜技术的现状
        1.3.1 化学保鲜
        1.3.2 生物技术保鲜
        1.3.3 物理保鲜
    1.4 果蔬气调保鲜技术
        1.4.1 气调保鲜原理
        1.4.2 主动气调
        1.4.3 被动气调
    1.5 高分子材料的包装特性及其对果蔬气调保鲜效果的影响
        1.5.1 高分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1.5.2 高分子薄膜的气体透过性及影响因子
        1.5.3 高分子包装材料在生鲜食品保鲜包装中的应用
    1.6 生物可降解包装材料概述
    1.7 生物可降解性聚(L-乳酸)
        1.7.1 PLLA的合成方法
        1.7.2 PLLA的力学性能
        1.7.3 PLLA的结晶性能
        1.7.4 PLLA的气体透过性能
        1.7.5 PLLA在生鲜食品包装中的应用
    1.8 研究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方案
        1.8.1 存在的问题
        1.8.2 研究目的
        1.8.3 研究方法
        1.8.4 拟解决关键科学问题以及创新点
    1.9 本文研究内容
        1.9.1 提高PLLA的韧性和加工性能
        1.9.2 基于果蔬自发性气调保鲜的PLLA嵌段共聚物薄膜的设计
        1.9.3 调节PLLA的透湿性、气体透过性及CO_2/O_2选择透过性
        1.9.4 薄膜果蔬保鲜效果的评估
2 PEG嵌段对PLGLxGy共聚物薄膜的结晶性能和韧性的影响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PLGLxGy嵌段共聚物的合成
        2.2.2 PLGLxG20共聚物热压薄膜的制备
        2.2.3 热压薄膜性能测试与表征
    2.3 结果分析与讨论
        2.3.1 PLGLxG20嵌段共聚物的分子量特性
        2.3.2 热压薄膜WAXD分析
        2.3.3 非等温结晶行为
        2.3.4 等温结晶行为
        2.3.5 POM分析
        2.3.6 拉伸性能分析
        2.3.7 拉伸断裂面形态分析
        2.3.8 DMA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可降解聚乳酸薄膜的果蔬自发性气调包装膜的设计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薄膜制备
        3.2.2 樱桃番茄和草莓呼吸速率测定
        3.2.3 薄膜测试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樱桃番茄呼吸强度的测定与模拟计算
        3.3.2 果蔬呼吸速率与理想EMAP包装薄膜气体渗透性的确立
        3.3.3 樱桃番茄和草莓的EMAP包装薄膜的最佳气体渗透性的理论推导
        3.3.4 生物可降解聚乳酸包装薄膜的透气性优化
        3.3.5 Michaelis-Menten呼吸速率方程预测EMAP包装薄膜面积
        3.3.6 实验气调平衡浓度下果实呼吸速率预测EMAP包装薄膜面积
    3.4 本章小结
4 PEG嵌段对PLLA的气体透过性及选择透过性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PLGLxGy嵌段共聚物的合成
        4.2.2 PLGLxGy嵌段共聚物薄膜的制备
        4.2.3 共聚物薄膜性能测试与表征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共聚物的分子及分子量分布特性
        4.3.2 共聚物薄膜的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4.3.3 嵌段物薄膜的WAXD图谱分析
        4.3.4 DSC及透射电镜分析
        4.3.5 共聚物薄膜的CO_2和O_2透过性及选择透过性分析
        4.3.6 不同湿度条件下共聚物薄膜的O_2透过性
        4.3.7 共聚物薄膜的水蒸气透过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PLGLxG20嵌段物薄膜在樱桃番茄自发气调保鲜中的应用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5.2.1 薄膜制备原料及方法
        5.2.2 樱桃番茄的包装
        5.2.3 樱桃番茄贮藏品质测试与表征
    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5.3.1 藏期间樱桃番茄包装内CO_2和O_2含量变化
        5.3.2 贮藏期间樱桃番茄感官品质变化
        5.3.3 贮藏期间樱桃番茄感官色度变化
        5.3.4 贮藏期间樱桃番茄失重率变化
        5.3.5 贮藏期间樱桃番茄硬度变化
        5.3.6 贮藏期间樱桃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
        5.3.7 贮藏期间樱桃番茄维生素C含量变化
        5.3.8 樱桃番茄贮藏中菌落总数变化
    5.4 本章小结
6 单轴拉伸聚己内酯薄膜的制备及其在草莓保鲜中的应用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与方法
        6.2.1 拉伸薄膜薄膜制备原料及方法
        6.2.2 草莓包EMAP包装
        6.2.3 拉伸薄膜性能测试与表征
        6.2.4 草莓贮藏品质测试与表征
    6.3 材料性能分析与讨论
        6.3.1 拉伸薄膜的WAXD分析
        6.3.2 薄膜表面微观结构
        6.3.3 薄膜的机械性能
        6.3.4 薄膜的CO_2和O_2渗透性能
        6.3.5 薄膜的水蒸气渗透性能
    6.4 贮藏期间草莓品质变化
        6.4.1 包装内O_2和CO_2变化
        6.4.2 贮藏第十天格包装组草莓及切面图
        6.4.3 草莓品质理化测试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亲疏水性嵌段共聚物薄膜的包装特性及其在草莓EMAP包装中的应用
    7.1 引言
    7.2 实验材料与方法
        7.2.1 PLGL35Gy和PLCL35Cy嵌段物合成及薄膜制备
        7.2.2 包装袋的制备及草莓的包装
        7.2.3 薄膜性能测试与表征
        7.2.4 草莓贮藏品质测试与表征
    7.3 材料性能分析与讨论
        7.3.1 PLGL35Gy和PLCL35Cy系列嵌段共聚物的分子量特性
        7.3.2 薄膜的ATR-FTIR光谱分析
        7.3.3 DSC结果分析
        7.3.4 WAXD结果分析
        7.3.5 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分析
        7.3.6 薄膜气体透过性能分析
        7.3.7 拉伸测试结果分析
    7.4 草莓品质测试分析结果与讨论
        7.4.1 贮藏期间包装内CO_2和O_2含量变化
        7.4.2 贮藏期间草莓感官品质变化
        7.4.3 贮藏期间草莓色度变化
        7.4.4 贮藏期间草莓的失重率变化
        7.4.5 贮藏期间草莓硬度变化
        7.4.6 贮藏期间草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
        7.4.7 贮藏期间草莓维生素C含量变化
        7.4.8 贮藏期间草莓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变化
        7.4.9 草莓细胞形态显微镜图
        7.4.10 贮藏期间草莓菌落总数变化
    7.5 本章小结
8 全文结论及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7)南方冬枣丰产、优质栽培调控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枣的研究概况
        1.1 枣产业概况
        1.2 冬枣产业概况
        1.3 南方冬枣产业概况
    2 冬枣栽培研究进展
        2.1 土壤改良与清园
        2.2 南方冬枣栽植与育苗技术
        2.3 冬枣光合作用研究
        2.4 冬枣施肥技术
        2.4.1 有机肥的利用
        2.4.2 无机肥的利用
        2.4.3 微生物肥-生物菌肥的利用
        2.4.4 肥料与枣树光合能力的相关性
        2.5 冬枣果实优质调控技术
        2.5.1 整形与修剪
        2.5.2 环剥与环割
        2.5.3 防虫杀菌
    3 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3.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3.3 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不同砧木及嫁接方法对南方冬枣嫁接育苗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砧木种类对嫁接育苗效果的影响
        2.2.2 不同嫁接时期对嫁接育苗效果的影响
        2.2.3 不同嫁接方法对嫁接育苗效果的影响
    2.3 讨论
第三章 不同生态因素对南方冬枣光合作用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南方冬枣脆熟期结果枝与预留枝的净光合速率比较
        3.2.2 南方冬枣不同地形条件下结果枝的净光合速率比较
        3.2.3 南方冬枣不同栽培模式的净光合速率比较
        3.2.4 南方冬枣净光合速率与主要影响因素间的关系
    3.3 讨论
第四章 不同施肥处理对南方冬枣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施肥处理对南方冬枣光合作用的影响
        4.2.2 不同施肥处理对南方冬枣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4.3 讨论
第五章 南方冬枣果实调控技术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材料
        5.1.2 试剂与工具
        5.1.3 试验方法
        5.1.3.1 抹芽摘心处理方法
        5.1.3.2 控吊促花处理方法
        5.1.3.3 控旺促果处理方法
        5.1.3.4 果树生长指标及产量的测定
        5.1.3.5 果实品质指标测定
        5.1.3.6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抹芽摘心
        5.2.2 控梢促花
        5.2.2.1 不同药剂对枣吊控旺效果
        5.2.2.2 不同药剂处理对枣吊促花效果
        5.2.3 控旺促果
        5.2.3.1 不同环剥处理对南方冬枣开花坐果的影响
        5.2.3.2 不同环剥处理对果树产量的影响
        5.2.3.3 不同环剥处理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5.3 讨论
全文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创新点
    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环剥与环割处理对冬枣生长结果及果实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点概况
    1.2 试验材料
    1.3 试验设计与方法
    1.4 调查方法
        1.4.1 坐果率统计
        1.4.2 样品采集
        1.4.3 测定方法
        1.4.4 试验棚空气温度及湿度测定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阶段环剥与环割对冬枣果实坐落率和花序坐果率的影响
    2.2 不同阶段环剥与环割对冬枣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
    2.3 不同阶段环剥与环割对冬枣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2.4 试验棚内温湿度状况
3 结论与讨论

(9)大荔冬枣高效栽培模式及配套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冬枣栽培概况
        1.1.1 冬枣概况
        1.1.2 冬枣引种栽培现状
        1.1.3 大荔县冬枣栽培情况
    1.2 国内外果树设施栽培研究进展
        1.2.1 国外果树设施栽培概况
        1.2.2 我国果树设施栽培概况
        1.2.3 鲜食枣设施栽培概况
    1.3 果树设施栽培关键技术研究
        1.3.1 果树设施栽培的主要设施类型
        1.3.2 果树设施栽培的关键技术
    1.4 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的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大荔冬枣气侯适宜性研究
        2.2.1 冬枣原产地主要气候特征
        2.2.2 冬枣物候期比较
        2.2.3 气象资料分析
        2.2.4 果实性状测定
    2.3 大荔冬枣栽培模式研究
        2.3.1 大荔县红枣栽培情况调查
        2.3.2 大荔冬枣栽培模式对比
        2.3.3 大荔冬枣经济效益分析
    2.4 大荔冬枣栽培关键技术研究
        2.4.1 露地栽培关键技术
        2.4.2 设施栽培关键技术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大荔冬枣气侯适宜性分析
        3.1.1 大荔冬枣与原产地冬枣物候期比较
        3.1.2 大荔与冬枣原产地气候因子比较
        3.1.3 大荔冬枣与原产地冬枣果实性状比较
    3.2 大荔冬枣栽培模式分析
        3.2.1 大荔县红枣栽培情况调查
        3.2.2 大荔冬枣栽培模式比较
        3.2.3 大荔冬枣经济效益分析
    3.3 大荔冬枣栽培关键技术
        3.3.1 露地栽培关键技术
        3.3.2 防雨棚栽培关键技术
        3.3.3 冷棚栽培关键技术
        3.3.4 日光温室栽培关键技术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2.1 大荔冬枣气侯适宜性分析
        4.2.2 大荔冬枣设施栽培模式
        4.2.3 大荔冬枣露地栽培模式
    4.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10)冬枣结果习性及高温诱导多倍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植物多倍体育种方法
        1.1.1 自然突变选择多倍体
        1.1.2 物理方法诱导多倍体
        1.1.3 化学药剂诱导多倍体
        1.1.4 原生质体融合获得多倍体
        1.1.5 胚乳培养法获得多倍体
    1.2 枣树多倍体育种
        1.2.1 自然多倍体选择
        1.2.2 树体诱导多倍体
        1.2.3 组织培养诱导多倍体
    1.3 多倍体的鉴定
        1.3.1 形态学鉴定
        1.3.2 细胞学鉴定
        1.3.3 分子水平的鉴定
    1.4 枣树生物学特性及管理技术
        1.4.1 枣树生物学特性
        1.4.2 枣树栽培管理技术
    1.5 枣树多倍体育种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1.5.1 枣树多倍体育种面临的问题
        1.5.2 解决途径
    1.6 本研究的目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2 冬枣座果规律的调查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地概况
        2.1.3 试验方法
        2.1.3.1 不同部位座果规律的调查
        2.1.3.2 不同枝龄座果规律的调查
        2.1.3.3 花序不同级次花成果规律的调查
        2.1.3.4 枣吊不同节位座果规律的调查
        2.1.3.5 数据统计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部位对座果规律的影响
        2.2.2 不同枝龄对果吊比的影响
        2.2.3 不同级次花序花的成果规律
        2.2.4 枣吊不同节位的座果规律
    2.3 小结
3 单花外部形态与雌雄配子发育的对应关系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2.1 花序的采集及固定
        3.1.2.2 雌雄配子发育过程的观察
    3.2 冬枣单花外部形态及雌雄配子发育时期的观察
        3.2.1 冬枣开花各时期观察
        3.2.2 小孢子及雄配子的发育
        3.2.3 大孢子及雌配子的发育
    3.3 小结
4 提高冬枣座果率的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1.2.1 环剥和追肥对冬枣果吊比的影响
        4.1.2.2 灌水时期对冬枣果吊比的影响
        4.1.2.3 喷施药剂对冬枣果吊比及含仁率的影响
        4.1.2.4 数据统计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环剥和追肥对冬枣果吊比的影响
        4.2.2 灌水时期对冬枣果吊比的影响
        4.2.3 喷施药剂对冬枣果吊比和含仁率的影响
    4.3 小结
5 冬枣种子萌发育苗的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1.2.1 贮藏时间对冬枣发芽和生活力影响的测定
        5.1.2.2 破壳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5.1.2.3 种子吸水率的测定
        5.1.2.4 不同药剂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5.1.2.5 测量指标
        5.1.2.6 数据统计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贮藏时间对冬枣发芽和生活力的影响
        5.2.2 破壳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5.2.3 种子吸水率的测定
        5.2.4 不同药剂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5.3 小结
6 高温诱导多倍体的研究
    6.1 试验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试验地概况
        6.1.3 试验方法
    6.2 种子的收集、育苗及多倍体检测
        6.2.1 种子的收集及育苗
        6.2.2 多倍体检测
    6.3 结果与分析
    6.4 小结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7.2.1 枣树座果规律问题的探讨
        7.2.2 判别高温诱导处理时期的探讨
        7.2.3 冬枣保果措施的探讨
        7.2.4 种子休眠及育苗技术的探讨
        7.2.5 高温诱导多倍体问题的探讨
参考文献
附图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四、环剥和喷施赤霉素对鲁北冬枣果实品质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环剥对灰枣果实中糖积累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J]. 杨磊,樊丁宇,靳娟,徐叶挺,周晓明,冯贝贝,郝庆. 新疆农业科学, 2019(07)
  • [2]天津冬枣营养动态及与产量、品质和环剥的关系[D]. 王葳. 天津农学院, 2019(08)
  • [3]生长调节剂对壶瓶枣(Ziziphus jujuba ‘Hupingzao’)果实转色调控机制研究[D]. 李洁. 山西农业大学, 2019
  • [4]生长素调控棉花蔗糖代谢的生理生化机制研究[D]. 邓晓雷. 浙江大学, 2018(05)
  • [5]云阳引种冬枣生态适应性分析及栽培技术[J]. 王武,罗友进,胡佳羽,周孝清,孙协平,陈元平. 中国南方果树, 2017(04)
  • [6]高韧性、高选择透过性聚乳酸薄膜的制备及其对果蔬的气调保鲜效果[D]. 云雪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7(11)
  • [7]南方冬枣丰产、优质栽培调控关键技术研究[D]. 仇振华. 湖南农业大学, 2016(08)
  • [8]环剥与环割处理对冬枣生长结果及果实品质的影响[J]. 纪晴,石倩倩,周军,胡孟豪,石卓功,段安安,和润喜. 经济林研究, 2016(04)
  • [9]大荔冬枣高效栽培模式及配套技术研究[D]. 刘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2)
  • [10]冬枣结果习性及高温诱导多倍体的研究[D]. 韩建伟. 北京林业大学, 2014(11)

标签:;  ;  ;  ;  ;  

环剥和喷施赤霉素对鲁北冬枣果实品质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