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姿态与虚无之核——论张承志、北村、史铁生、圣伊曼纽尔和堂吉诃德

神圣姿态与虚无之核——论张承志、北村、史铁生、圣伊曼纽尔和堂吉诃德

一、神圣的姿态与虚无的内核——关于张承志、北村、史铁生、圣·伊曼纽和堂吉诃德(论文文献综述)

李倩楠[1](2021)在《宗教文化视域中的马丽华与北村创作比较研究》文中认为

闫艺馨[2](2021)在《史铁生的创伤体验与文学书写》文中研究表明创伤体验是作家创作的重要来源,并且是研究者们探索作者创作动机和作品表现的重要线索。史铁生对人生的思考,大多来源于疾病对他身心造成的双重创伤。本文以创伤理论为研究视野,探讨史铁生创伤的形成、创伤在作品中的体现,以及文学书写对史铁生创伤的疗救作用。本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绪论部分,主要是阐释选题的缘由及意义,表明写作的问题意识,梳理和评述迄今为止关于史铁生的研究成果,界定创伤的概念、梳理创伤理论的发展,并运用创伤理论、精神分析学、文艺心理学等相关理论,建构研究思路。正文部分:从史铁生创伤体验的形成,在作品中的体现,以及文学对其创伤的疗救三个方面展开。第一章探讨史铁生生命历程中的创伤体验,以及创伤是如何引导他思考并激发他强烈的创作冲动。本章主要从生活时代、肉体病痛和死亡体验三个角度出发,深入挖掘史铁生的创伤,首先分析特殊时代下的社会文化给史铁生造成的文化创伤,其次分析肉体病痛给史铁生带来的情感创伤,最后梳理死亡体验给史铁生造成的生命创伤。第二章分析史铁生的创伤体验在其作品中的具体体现。在复杂的创伤体验中,史铁生形成了一个善于思考的灵魂,并以写作的形式记录了自己的创伤。他将文化创伤以反思意识的形式呈现,汇聚成对革命、社会以及人性的反思;他将疾病创伤以宿命论的形式呈现,用一个个残疾的人物形象、一堵堵禁锢式的围墙书写对宿命的控诉;他又将死亡创伤以欲望意识的形式呈现,抒发生命对性与死的向往之情。第三章分析创伤体验对史铁生文学书写的意义。本章从史铁生写作的动因、文学观的形成和创伤书写的意义三个方面展开,分析文学对创伤的疗救作用。首先,史铁生通过写作找到了活着的价值,脱离了孤独的困境,努力疗救其精神创伤。其次,在书写创伤的过程中,史铁生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学观,他将写作看作是“记录生活”,让思想与肉体分离,实现心魂的交流。最后,史铁生在他的创伤体验中发现了人本困境,并在解决困境的过程中实现了文学对创伤的疗救。结语部分:创伤体验永恒地存在于人的生命历程之中。因此,疗救创伤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史铁生通过写作努力地治疗创伤,成功地实现了与命运和解,他在生命最后时刻的平静与豁达就是最重要的体现。史铁生离世后,他的思考继续向世界传达热情,安慰无数创伤中的读者。透过史铁生的创伤书写可以看到,文学创作确实有着疗救精神创伤的作用。最后指出论文存在的不足。

梁怡[3](2019)在《论神性视域下北村小说中罪与罚的书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村神性书写的重点是重新审视人性,将其人学认知置于基督教的框架下审视罪给人带来的精神困境。作家书写罪带来的罚与死,迫使人面对死亡并思考生命的意义,重构由神圣启示带来的救赎。其神性书写与人学本质不仅是一种思维的创新,更是精神的拓展。神性视域下的创作也对现代汉语诗学有重要启示,是文学对人学的溯源,文学对神学的皈依。因此,本论文认为北村的神性书写是重要的、特殊的。本文以北村作品中的罪与罚为分析重点,陈述其罪与罚书写的文本事实,分析对罪与罚的不同回应所带来的人物命运的差异,探索其背后的神学依托。文章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绪论介绍了选题缘起并对以往关于北村的研究进行综述,认为北村的神性书写虽然有广泛研究,但鲜有以其罪与罚的书写为研究重点的。第二部分是论文主体,第一章对罪行、罪性、罚、死亡进行了概念界定,分析了作家笔下书写的罪的感受及罚的意象;第二章阐述对罪与罚的不同回应下人物命运的差异,将人物命运分为悔改式命运、毁灭式命运及开放式命运;第三章分析这种差异背后的神性观照,通过作家的神学背景及其对圣经语言与故事的仿写进行阐述。第三部分也就是结论部分,分析了北村的神性写作对现代性的反思、对现代汉语诗学的贡献以及因为文化阻隔带来的书写尴尬。

翟崇光[4](2018)在《当代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与宗教研究史述评》文中指出从人类历史上看,任何一个民族,都曾有过宗教的印迹。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多宗教国家,各种宗教传统源远流长。纵然"不语怪力乱神"的儒家文化具有较强的世俗性,中国的本土道教混同民间信仰带有较强的功利性,被有些学者认为带有封建迷信色彩,但中国文化在孔子之前就有祭天、祭祖等远古宗教传统,中国各个少数民族都有着原生性宗教传统,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等外来宗教对汉族和少数民族也有深刻影响,已经成

王茹辉[5](2018)在《神的信仰与人的珍重—史铁生思想论》文中提出“史铁生是当代小说家中难得的自觉地为全人类写作和思想的作家”,他从一已的残疾生命体验参悟人残缺的本性和根本处境,找到了一条从有限到无限,从人性向神性的永恒超越之途。通观史铁生的所有作品,可以发现他的作品都是立足在神和人两个主题之上的。他在对不幸命运的冥思苦想中找到了自已的信仰,在对世俗人生的关切中发现人的“精神维度”的存在。既知神之伟大,又知人之艰难,既警惕着“造人成神”的狂妄,又不在无可选择的宿命之中沉沦,坦然接受不可更改的天命设置,努力发挥人的能动精神,敏锐地觉察个体的心魂困境,珍重个体的生命感受,为人们找寻一条皈依爱愿的终极之路,化解和弥补人之残缺造成的困境,这构成了史铁生思想的主要内容。本论文主体部分分为三章。分别从史铁生寻找信仰的心路历程、对人个体生命感受和精神维度存在的发现和肯定、以及人类的终极之路三方面论述史铁生的思想。第一章结合史铁生的创作历程,历时性梳理史铁生对自已苦难命运的态度,经历了从逃避、到接受、再到审美和感恩的三个阶段。他在面对苦难命运的过程中沉思默想,从自已一已的局限看到众生的残疾,同时运用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推理出无极之维、以及生成了自已对完美的造物主的存在的构想和信仰,最后将“人神恒距”作为自已的信奉。在“有限——无限”的对峙中,他彻底理解了苦难是永恒的必然的同时,也看到了一条永恒的向无极与神性努力的、向善向美完善自已的恒途。第二章主要从两个方面论述史铁生对个体生命的珍重。一是在写作之夜,他敏锐地倾听广大被遗忘、被符号化的心魂,用写作本身来对抗心魂的“不能承受之轻”。二是论述史铁生对人的精神维度存在的意义的发掘,他将其命名为“不实之真”,认为人所感知感受到的、并对人产生影响的,就是存在。他肯定了“梦”“梦想”等对人的重要作用,从这一精神层面意义上拓宽了人的生命维度。第三章从“爱”和““仟悔”两个角度论述了史铁生为人类指出的终极之路。史铁生的“忏悔思想”不是简单的宗教意义上对罪与恶的忏悔,而是比照着神性的完美,看到人性的残缺,从而能够保持谦卑、对一切个体和万事万物怀抱悲悯和理解,进一步完成对爱愿的信仰和皈依,这是他的信仰的方法论,是他经过笔耕不辍的思索后找寻到的人类的终极去路,这饱含着他对人的终极关怀之情。

金玉娇[6](2017)在《“爱”的超越与信仰 ——史铁生小说的精神世界》文中提出作为当代文学一个特殊存在,史铁生“他不属于任何潮流,他属于我们这个时代”,他又超于这个时代。他以知青文学享誉文坛,成为文学史的经典作家,又以极具思辨的写作而被称为哲思型作家。也许正是因为对于史铁生知青写作与哲思写作的固化认识,现有对于史铁生的研究更侧重阐释其宗教精神,却忽略了支撑其精神世界的核心词语——“爱”,及“爱”背后的现实关照。而事实上在这位当代文学精神标杆的作品中,凌空高蹈的抽象思想从来都是与粗砺残酷的现实世界交织在一起的。史铁生独舞在上帝与政治、务虚与务实之间,用独特的“爱”的信仰,连接起世界的两端。为此,笔者试图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最基本的阅读与体验出发,尝试从史铁生小说精神世界的核心词语——“爱”出发,对史铁生不同创作时期的小说进行重新解读,并着眼于作家“爱”的表现与“爱”的深度的分析,进而总结出史铁生小说“爱”的当代价值与意义。本论文除绪论、结语之外,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采用宏观到具体的视角来表述史铁生小说精神世界的核心词语——“爱”。如果说身体的残病是其精神探寻的起点,那么正是在不断与绝望斗争的过程中,史铁生的思考由个人的身体困境进而扩大到整个人类所陷入的精神困境,并在不断的探索中,发现“爱”的力量,从而“爱”成为其抵抗虚无的精神支柱。由博爱到“兄弟之爱”,再到爱情的渐进梳理,全面多维地展示了史铁生小说精神世界中“爱”的阐释的多义性与可能性。第二章主要论述史铁生小说“爱”的深度。在史铁生小说“爱”的背后是史铁生设身处地、感同身受的对于人类困境的思索:对于生命意义的追问与对于死亡的无限“猜想”,正是在思索中史铁生向着更深远的“爱”掘进,出现了重终极到重涉渡过程的转变,在转变的过程中其“爱”的精神也完成了向死而生的“超越”。第三章重点论述史铁生小说“爱”的当代价值与意义。史铁生小说中“超越”生与死的“爱”在90年代的精神废墟上作为“信仰”被建立起来。作为信仰其表现出的“在地性”、务虚与务实相结合、价值守成的特质,使史铁生的小说成为小众的文学遗产,也使史铁生成为文学史坐标中独特而重要的存在。

孙婷婷[7](2016)在《终极价值之思—史铁生与北村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比较”研究主要包含两种途径:对比和类比。对比强调不同之处的探讨,而类比则注重相同特点的归纳。通过对比可以使两个事物的独特之处得到彰显,类比则能够使我们加深对比较之物的共通规律和模式的认识。本文将立足于当代两位作家史铁生和北村的“神性写作”共通特点,着重对两位作家的终极价值共同追求和不同书写进行对比研究。史铁生和北村都是当代较有名气的作家,他们的创作都关注人的生存困境,注重人的终极关怀问题。在他们为数不多(相对于其他当代高产作家)的作品中,都有很大一部分表现出对人类终极价值关怀的主题。本文就是利用这一主题作为切入点,来考察两位作家在各自的人生思考和创作中,对这一主题的表达的共通点和不同之处,以此也试图对当代文学的终极关怀精神做一管窥。基于这一思考,本文的探讨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当代学者们对史铁生和北村创作的研究的成果以及二者的对比研究情况,并综述本课题的研究意义。除此以外,绪论部分还对“终极关怀”和“终极价值”等术语做了一些界定和区分,以便于后文的分析。第二部分为论文的主体部分,主要为四章:第一章从作家的外部生存背景方面来考察史铁生和北村走向终极价值叩问的因缘,抓住“肉身”这个关键词,分析史铁生和北村崇尚终极价值关怀的根源。第二章,从史铁生和北村具体的思想历程入手,分析二者如何经由对死亡的思考和洞察获得了生存的启示,从而获得终极价值的启发。论述对死亡的思考和认识促使二人走向对终极价值的答案的寻获。第三章具体分析了史铁生和北村所信靠的不同的终极价值答案,从二者的创作来考察他们对终极价值答案的相同的叙述模式和不同的表达。第四章则是分析史铁生和北村基于不同的价值选择,二者在创作中呈现的共同追求——良知写作,以及创作中呈现出的不同的面貌。肯定两位作家在当代文坛的创作价值,并分析二者的不足之处,稍带提出建设意见。第三部分为结语部分,主要对史铁生和北村的创作进行总结评价,以及对新时期类似史铁生和北村的作家们的创作展望。

顾林[8](2015)在《信仰与救赎—史铁生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史铁生是文学家中杰出的思想者,他的思想具有明确一贯的主题。在个体生命的层面,基于对生命三大根本困境的认识,即命运之无常、死亡之必然、孤独之不可逃避,史铁生对命运、死亡与孤独进行了探索,而爱情拯救孤独,由此孤独与爱情联系在一起;在社会政治层面,则是史铁生对人道主义思想的阐发;同时其创作后期以基督教上帝观为核心的信仰探索也体现了他社会政治层面的现实关切。这些主题涉及生命的本源性问题及社会、国族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信仰与救赎”成为一根主线在个体救赎与群体救赎两个层面将这些问题串联起来。本文由绪论、本论六章、补编一章及结语构成。绪论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选题意义,论述了从信仰的角度对史铁生的思想进行探索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第二部分对当前国内外关于史铁生的研究进行了归纳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三方面申明了本论文的创新之处;第三部分简单陈述了本论文的逻辑结构和思路。第一章题为“爱命运”——史铁生的命运观。联系他痛苦的肉身境遇,指出他早年对绝望处境的坦诚书写是有意义的,其表明一个人敢于直面生命的悲剧而不是逃避。并联系蒂利希的思想对绝望的意义作了本体论上的阐发,指出对绝望的接受,本身就是信仰,体现了存在的勇气,不过史铁生基于肉身境遇关于命运初步的理性探索尚无哲学家超然的理性气质。史铁生关于命运的进一步探索则是受到圣经中约伯故事的启发,由此领悟到一种涉及宇宙整体与作为部分之个体关系的形而上学。藉此形而上学,他论证了人类苦难存在的必然合理性,阐扬了一种更为释然的面对命运的态度。但针对其在苦难问题上形而上学的预设和演绎,又提出了两点反思。第二章题为意义与永恒——史铁生的死亡哲学。在1986年的《我之舞》中,史铁生第一次对死亡展开理性的探索。但是他由否定绝对的虚无,继而否定死是虚无,从而推证出“我”不死,只是一种逻辑性的自洽,其论证没有充足有效性;而在以1999年开始发表的“病隙碎笔”系列为代表的作品中,他的论述摆脱了逻辑抽象性,有了更为具体的内涵。他将论述的重点放到了“我”上,提供了以下思路:一是佛教的“无我”观;一是基于一种建立在等级序列上的宇宙观和历史观所提出的“小我”融入“大我”以获得永恒的思路,但这一思路却使得意义与永恒之间构成了一种循环论证;不过,史铁生随后的作品所阐发的关于意义与永恒的新的认知,则启发我们意识到“我”之不死,“我”之永恒是建立在对生命意义的道德认知上。永恒指向质的而非量的无限性,它是精神人格的永恒,而非生物学意义上的无限,由此证明了其思想在救赎论上的有效性。史铁生坚信“我”之不死,也是因为他相信人确有灵魂而灵魂不死,他为此提供了几条实证思路;同时,他也从道德意义上论证了灵魂不死这一信念的重要性。而爱与求知应该成为生命最基本、最重要的主题,是史铁生的死亡哲学给予我们的重大启示。第三章题为孤独与爱的救赎——史铁生的爱情观。孤独意识具有二重性,这也体现了人本质的二重性:一方面,人需要走出孤独,走向群体;另一方面,人又需要确认他的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由此人需要在群体中享有自我内在的封闭性,也即人有渴望孤独的内在需求。史铁生强调第一方面,却忽略了第二方面,这是他在孤独与爱情的探讨中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在其生命境遇中,他领悟到残疾与爱情是上帝向人类隐喻的两条最本质的人性密码,在孤独的意义上,残疾即指人间的防备、歧视等造成的人心灵上的压迫和损伤。他在前后期一系列的探索中都表达了消除人间防备、歧视的强烈渴望,但伴随而来的却是孤独是人之宿命的悲观体认。在此基础上,他指出唯有爱才能拯救孤独,而基于对人之孤独的救赎,他的爱指向了广博的爱愿,博爱是难以实现的理想,爱情是其中可实现的部分,由此他通过对爱情的探讨去表达消除孤独的渴望。但爱情的理想远景既然指向了博爱,便陷入了“爱情能否n对n”的难题。在《爱情问题》、《务虚笔记》、《我的丁一之旅》中他对这一问题的探讨逐次推进,但终未能得出令人信服的答案。论文最后联系弗洛姆的观点,回顾反思史铁生的思想,指出其在爱情难题上陷入困境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思路。第四章题为“上帝”与政治——史铁生的人道主义思想。史铁生社会政治层面的关切是以他的人道主义思想为核心的。他从“叛徒”的困境、“我们”的位置中,看到了人道主义应有之义,并联系基督文化、基督精神对人道主义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进行了深入辨析。在他看来,政治问题和“上帝”信仰是不可分的,人道之上有“神在”、有“天命”,只有站在信仰的高度,才能真正击中时弊,找到出路。第五章题为“看不见而信”——史铁生的上帝观(一)。在后期,史铁生以基督教上帝观为核心阐发了他对信仰的认识。他的信仰观主要从两个方面启发了我们的思考:一是认识论上,他强调“看不见而信”,也即强调信仰的非理性特质,这是本章要阐述的问题;二是在救赎论的意义上,强调人神距离说,这是下一章的内容。在史铁生笔下,始终有两种上帝的形象:一是创世主、一是救世主。在早中期多是创世主的形象,而在后期,救世主的形象与精神得到了格外强调,正体现了他对基督文化与基督精神的赞赏。基于基督教“三位一体”的学说,史铁生通过救世主的存在领悟到创世主冷漠背后的恩慈,从而在不自由的宿命下找回了人的自由,并由此阐述了信仰的真意。但上帝的存在也即上帝的本体论问题是谈论上帝不可回避的问题,却没有引起史铁生特别的重视。他简单明了地指出信仰的本义是“看不见而信”,因为信仰在于人的信心、信念,一旦要求实证,就谈不上是信仰;同时,理性的有限也使之无能论证信仰。在他的作品中,上帝是以一正一反两条思路自然呈现的:正向的思路是,由对人之有限的认识,推到了无限之在,而这无限之在,即指上帝;反向的思路是指他基于救赎的意义强调了上帝存在的必要与价值。但这两条思路只建立了上帝存在的可能性及上帝存有的价值,却尚未建立起其真实性。而不能在心中建立起上帝的真实性,对于某些人而言,便无法真正地走近上帝信仰。但上帝的真实性终是不可证明的,在现代基督教思想家约翰.希克的启发下,我们由关于上帝存在的推论的健全性转换成对史铁生上帝信仰之合理性的研究。在这种考察中,我们看到了一种扩大了的经验和理性的范畴。正是在这广义的理性和经验里,史铁生的上帝信仰具有了合理性,也为我们走近上帝信仰提供了启示。第六章题为“人与神有着无限的距离”——史铁生的上帝观(二)。基于对人力有限的客观认识,更主要是基于对人性之恶的洞察及对中国历史、文化与现实的认识,史铁生在救赎论的意义上,突出强调了“人神距离说”,人与神的距离具体便体现在人力、人性、人智的有限或残缺与神的全能、绝对的圆满与美善的比照。史铁生明确指出他的“人神距离说”是在刘小枫的《走向十字架上的真》中找到的答案,他的这一思想也确实会让人联想到刘小枫在书中极为推崇的卡尔.巴特的思想。但通过与卡尔.巴特思想的比照可以发现,卡尔.巴特极端的神人隔绝理论无限地贬低了人,彻底取消了人的主体性;而史铁生在“人神距离说”的视野下,对有限(人)和无限(神)的辩证论述,则在认识论而根本上是生存本体论的意义上,建构了一种关于人的自由的辩证法,在神设定的“不自由”下,导向了人的超越的主体性。同时,基于社会现实的解决方案,我们将史铁生的“人神距离说”与别尔嘉耶夫以个体人格自由为核心的思想进行比较,以期引起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即病根是在极权文化上,还是根本源于人的奴性意识?最后针对学界关于史铁生是个无神论者或无神论意义上的泛神论者的普遍观点提出进一步的思考,指出从认识论的角度,我们无法对史铁生是否相信上帝作出准确判断,但从救赎论的角度,也是基于史铁生自己的明确表述,我们可以给史铁生一个准确的赋名,即史铁生是一个宗教精神的信仰者,这也是学者们的普遍共识。史铁生的信仰观尽管是在耶佛的比照下,以基督教上帝观为核心进行阐发的,但他信仰的并非某一具体宗教而是一种宗教精神,文中从五个方面对其宗教精神进行了概述。补编是史铁生的佛教思想,史铁生对信仰观的阐述是在耶佛的比照下展开的,不过佛教思想经常是被作为反例来运用的。但总体来看,史铁生所批评的并非原旨意义上的佛教思想,而是流于世俗化、功利化的民间信仰,由此他对佛教的批判有失公允,这是需要指出并加以澄清的。按照史铁生的论述逻辑,应把其对佛教的认识放在上帝观的两章,但在具体论述中会破坏这两章的逻辑和结构平衡,因此将之作为补编。史铁生基于他的信仰观,对佛教的理性主义、佛教的“灭欲说”以及佛教的功利性提出了他的批评。不过,在他的论述中,我们看到其思想及精神实质与大乘佛教是契合的,大乘佛教的的利他精神、忧悲情怀也正是史铁生明确表示赞赏的。而从大乘佛教思想出发,能够激发我们对佛教的积极认识,以此也能回应史铁生对佛教的质疑。结语题为“未完成式”——思想的文学性书写。对史铁生的信仰之路作出总结,指出理性的精神是其主要的特征,也是其思想及思想的探索之于我们的最大意义;同时,就思想与文学性书写的关系,在昆德拉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比照下,对史铁生的创作进行了简单的考察,指出在如何更好地融合思想的表达与文学性书写的关系上,史铁生的艺术探索仍是“未完成式的”,值得我们在此问题上继续思考。

杜昆[9](2013)在《身份认同与后新时期知识分子小说》文中指出1990年代以降,随着社会、文化的深刻转型,知识分子的地位和角色问题日益突显出来,作为其表征,一方面,“知识分子是什么”、“知识分子何为”等问题一直是思想理论界的论争对象;另一方面,知识分子小说叙事呈现出非常繁盛的状态,并产生了较大的文学和社会影响。认同理论对这些问题和现象具有很强的阐释能力。本文围绕后新时期作家身份认同与知识分子小说叙事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个中心论题,分析作家的身份认同对小说叙事的主题、策略、文体、伦理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然后分析小说叙事对作家认同建构的作用和意义。导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的缘起和意义、主要研究成果和现状、相关核心概念、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以及研究思路。第一章,根据后新时期作家的生存语境、思想资源、自我陈述及小说内容,把他们的身份认同划分为边缘认同、启蒙认同、文学认同和宗教认同,并且阐述这四种身份认同的基本内涵。第二章,分析后新时期知识分子小说的身份主题即中心话语。知识分子小说作家依据自己的人生体验和身份认同,主要讲述了知识分子的启蒙身份的坚守与隐退、世俗身份的突显与迷障、审美身份的溃败与守持、宗教身份的诉求与偏执这四种身份话语。在书写知识分子主人公的各种身份抉择、身份困境的过程中,作家表达了对知识分子及其自身的审视和反思。第三章,分析后新时期知识分子小说的叙事策略、叙事伦理和文体风格。疾病叙事是知识分子小说的一种重要却被轻视的叙事策略,疾病隐喻存在着“性别分工”,即男性知识分子的身心疾病常起因于政治和经济问题,而女性知识分子的疾病则往往与性别政治有关。小说的结尾失去了“希望原理”,这表明作家对于乌托邦精神的溃败和式微已经达成了一致,创作主体自身也普遍缺乏乌托邦精神。小说的文体总体上趋向于通俗化和娱乐化,新时期之初创造出来的“精英文体”至此已经衰败,但通过文人化、哲理化、跨文体等特征得以变异和发展。第四章,文学话语实践作为知识分子小说作家的存在方式与认同建构的重要方式,让创作主体在一定程度上寻找到了意义感和归属感;同时,小说叙事也限定了作家话语实践的形式、方向和成效,使其文学认同与其它身份认同之间构成了悖论关系。小说家既需要向知识分子身份归位,又要坚守文学身份,以实现其现实诉求和审美诉求。结语,概述后新时期知识分子小说的意义和共有的叙事盲点,并指出本课题研究的不足之处。

王阳[10](2012)在《北村和辛格小说比较研究》文中提出面对信仰坍塌的当下社会,北村能够勇于正视存在、正视生命意义,把当下人面临的灵魂困境用一种真实的方式揭露出来,并启示我们怎样解决灵魂困境获得一种完满的人生。大部分作家只是最大限度描述人类在此世的生存苦难,却没有给出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法,生活在拜金时代的我们需要一些别样的声音去召唤我们沉睡的心灵。北村深情地呼唤生活在无信仰的物化世界之中的同胞们,只有信入一种永恒的存在才能获得一种丰盈的生命力。北村创作的独特意义在于他深刻洞察出欠缺是全部人生存的本性,一个人无法通过自己走向人性的完整。北村能够对人类灵魂困境体察得如此深入,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犹太作家辛格的影响。近些年,从比较视角对北村小说创作进行研究的综合性文章非常少,特别是将北村与外国作家进行比较。在梳理诸多对北村的研究和评论中,北村小说与外国小说进行深入对比研究还属空白状态,基于这种空白,让我思考到如果深入探析犹太作家辛格对北村转型后创作的影响,以及通过中西对比角度来研究反观北村的创作将会是一个很好的论文创新点。辛格的文学创作风格、价值观和上帝观都对北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从北村和辛格小说比较研究入手,以辛格为参照,将更加客观、公正地评析北村在当今文坛的独特意义,以及深入理解文学存在的本质意义。

二、神圣的姿态与虚无的内核——关于张承志、北村、史铁生、圣·伊曼纽和堂吉诃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神圣的姿态与虚无的内核——关于张承志、北村、史铁生、圣·伊曼纽和堂吉诃德(论文提纲范文)

(2)史铁生的创伤体验与文学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理论
    四、研究思路
第一章 史铁生创伤体验的形成及其形态
    第一节 特殊时代的文化创伤
        一、时代见证者的童年创伤
        二、时代参与者的青年创伤
        三、时代反思者的中年创伤
    第二节 肉体病痛的情感创伤
        一、病榻的禁锢
        二、亲情的负担
        三、爱情的歧视
        四、善意的伤害
    第三节 向死而生的生命创伤
        一、体验死亡的焦虑
        二、母亲离世的伤怀
第二章 创伤体验在史铁生文学创作中的表现
    第一节 文化创伤与反思意识
        一、热血革命中的反思
        二、淳朴民风中的反思
        三、苦难积淀后的反思
    第二节 情感创伤与宿命意识
        一、残疾形象的刻画
        二、禁锢意象的书写
        三、悲剧意识的体现
    第三节 生命创伤与欲望意识
        一、性(爱)欲望
        二、死欲望
第三章 创伤体验对史铁生文学书写的意义
    第一节 创伤体验与史铁生文学创作的动因
        一、 “写作是为了不至于自杀”
        二、在文学中远离孤独
        三、寻找“脱困”的方式
    第二节 创伤体验与史铁生文学观的形成
        一、写作是记录生活
        二、写作是思考挣脱束缚
        三、写作是心魂的交流
    第三节 创伤书写与史铁生的精神救赎
        一、深刻揭示生命的真相
        二、自主建构生命的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
致谢

(3)论神性视域下北村小说中罪与罚的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北村作品中罪与罚的书写
    第一节 罪与罚的定义
        一、圣经视域下的罪与罚
        二、罪行与罪性
    第二节 罪与罚的书写
        一、犯罪的感受
        二、罚的意象
        三、疾病
第二章 北村小说对罪与罚的不同回应与人物命运的差异
    第一节 悔改式命运
        一、信心
        二、悔改
    第二节 毁灭式命运
        一、堕落与毁灭
        二、自杀与发疯
    第三节 开放式命运——在路上
第三章 北村小说对罪与罚不同回应背后的神性观照
    第一节 神学对文学投射
        一、世界观的三重性:乐园、人间、深渊
        二、终极救赎的确信
    第二节 《圣经》文本对作家创作的影响
        一、伊甸园情节
        二、启示型人物的塑造
        三、《圣经》语言与情节的模仿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神的信仰与人的珍重—史铁生思想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神的信仰:不被神明过问的孩子找到了神
    第一节 深渊境遇与面墙之思
    第二节 “认命”到“知命”
    第三节 “人神恒距”是最终的信奉
第二章 人的珍重:个体生命感受的认同
    第一节 写作之夜——个体心魂存在的烛照
    第二节 肯定“精神维度”的存在
第三章 终极之路:爱与忏悔
    第一节 皈依爱愿
    第二节 “忏悔是信仰在现实中的最高境界”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6)“爱”的超越与信仰 ——史铁生小说的精神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史铁生小说精神世界的核心词语——“爱”
    第一节 博爱
    第二节“普天之下皆兄弟”
    第三节 爱“自己”
第二章 史铁生小说“爱”的深度
    第一节 困境中生命意义的追问
    第二节 死亡的“猜想”
    第三节 向死而生
第三章 史铁生小说“爱”的当代价值与意义
    第一节“爱”的信仰与重建
    第二节“爱”的信仰的“在地性”
    第三节 小众的文学遗产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
在学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7)终极价值之思—史铁生与北村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北村与史铁生的比较研究目的、方法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终极关怀”与“终极价值”的界定
第一章 不同的肉身经历,同样的灵魂诉求:终极思考的因缘
    第一节 史铁生迫于受难的肉身,获得超越性思考
    第二节 北村抛开沉重的肉身,向往精神的超越
第二章 “向死而生”与“我死了为什么我还活着”:死的体悟开启终极价值之思
    第一节 死是一个结束,也是生的开始
    第二节 死作为唯一的真相,引起对生的思考
第三章 “人生的意义在于过程”与“活着是为神”:终极价值答案的给出与证明
    第一节 生存困境:史铁生和北村笔下的世界和人
    第二节 救赎之路:“过程论”与“为神而活”
第四章 “写作之为心魂”与“写作之为神”:终极视域下史铁生和北村的写作观
    第一节 史铁生为心魂的写作
    第二节 北村为神的写作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信仰与救赎—史铁生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本文的创新之处
        (一)研究现状
        (二)本文的创新之处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
第一章“爱命运”——史铁生的命运观
    一、生命的悲剧意识
    二、绝望的意义
        (一)极端境遇与坦诚的书写
        (二)接受命运:原罪与宿命
    三、“爱命运”
        (一)约伯的启示
        (二)两点反思
第二章 意义与永恒——史铁生的死亡哲学
    一、死亡不是虚无,“我”不死
    二、“无我”:“我”在万物,万物在“我”
    三、永恒的渴望:“小我”融入“大我”
    四、意义与永恒
    五、灵魂不死的道德性确证及实证思路
    六、由死观生:永恒即是当下
第三章 孤独与爱的救赎——史铁生的爱情观
    一、孤独意识的二重性
    二、孤独与爱情
        (一)人性密码:残疾与爱情
        (二)宿命的孤独
        (三)爱情的救赎
    三、爱情悖论:爱与性的哲思演绎
        (一)爱情是属灵的
        (二)爱情可否n对n?
        1、《爱情问题》:孤独与爱情的悖论
        2、《务虚笔记》:L的爱情
        3、《我的丁一之旅》:理想的双刃剑
        4、爱情是一种信仰或一项决断
第四章“上帝”与政治——史铁生的人道主义思想
    一、“叛徒”的难题
    二、“我们”的位置
    三、真正的人道主义
第五章“看不见而信”——史铁生的上帝观(一)
    一、两种上帝:创世主与救世主
    二、“看不见而信”
    三、上帝信仰的合理性
        (一)宇宙的不确切性
        (二)“精神-经验”的证明
        (三)“深渊”境遇
第六章“人与神有着无限的距离”——史铁生的上帝观(二)
    一、人神距离说
        (一)三点认识
        (二)自由的辩证法
    二、病根是极权文化还是奴性意识?
    三、宗教精神的信仰者
        (一)非无神论者
        (二)宗教精神
第七章 补编 史铁生的佛教观
    一、佛教的“更为究竟”
    二、佛教的“灭欲”
    三、佛教信仰的功利性
    四、史铁生佛教思想之总结
    五、基于大乘佛教思想的回应
结语“未完成式”——思想的文学性书写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9)身份认同与后新时期知识分子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二、主要概念辨析
    三、研究现状与本文写作理路
第一章 后新时期作家身份认同的起源和类型
    第一节 后新时期作家的生存语境和思想资源
    第二节 边缘认同:市场时代的自我定位
    第三节 启蒙认同:知识分子身份的延续与新变
    第四节 文学认同:安身立命的精神归宿
    第五节 宗教认同:信徒身份与作家身份的悖论
第二章 后新时期知识分子小说的身份话语
    第一节 启蒙身份的坚守与隐退
    第二节 世俗身份的突显与迷障
    第三节 审美身份的溃败与守持
    第四节 宗教身份的诉求与偏执
第三章 后新时期知识分子小说的叙事分析
    第一节 后新时期知识分子小说的疾病叙事
    第二节 乌托邦精神的式微和嬗变:结尾的意义
    第三节 “精英文体”的式微和变异
第四章 后新时期知识分子小说作家的叙事认同
    第一节 记忆、话语与叙事主体的认同建构
    第二节 叙事伦理与叙事主体的认同悖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北村和辛格小说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辛格对北村的创作影响
    一、 北村的创作转型和辛格对其的影响
    二、 辛格文学创作风格对北村的影响
    三、 辛格价值观和上帝观对北村的影响
第二章 北村和辛格小说的主题和人物比较
    一、 北村和辛格的小说主题比较
        (一) 北村和辛格小说对“恶”的审视
        (二) 北村和辛格小说中的爱情主题
        (三) 北村和辛格小说中的宗教信仰主题
    二、 北村和辛格的小说人物比较
        (一) 北村和辛格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二) 北村和辛格小说中的忏悔者形象
        (三) 北村和辛格小说中的反叛者形象
第三章 北村和辛格的小说艺术比较
    一、 北村和辛格的小说意象比较
    二、 北村和辛格的小说人物内心独白比较
    三、 《圣经》对北村和辛格小说的艺术影响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神圣的姿态与虚无的内核——关于张承志、北村、史铁生、圣·伊曼纽和堂吉诃德(论文参考文献)

  • [1]宗教文化视域中的马丽华与北村创作比较研究[D]. 李倩楠. 山东大学, 2021
  • [2]史铁生的创伤体验与文学书写[D]. 闫艺馨.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论神性视域下北村小说中罪与罚的书写[D]. 梁怡. 厦门大学, 2019(08)
  • [4]当代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与宗教研究史述评[J]. 翟崇光. 阿来研究, 2018(01)
  • [5]神的信仰与人的珍重—史铁生思想论[D]. 王茹辉.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6]“爱”的超越与信仰 ——史铁生小说的精神世界[D]. 金玉娇. 沈阳师范大学, 2017(01)
  • [7]终极价值之思—史铁生与北村的比较研究[D]. 孙婷婷. 安徽大学, 2016(10)
  • [8]信仰与救赎—史铁生思想研究[D]. 顾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5(12)
  • [9]身份认同与后新时期知识分子小说[D]. 杜昆. 南京师范大学, 2013(08)
  • [10]北村和辛格小说比较研究[D]. 王阳.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2(04)

标签:;  ;  ;  ;  ;  

神圣姿态与虚无之核——论张承志、北村、史铁生、圣伊曼纽尔和堂吉诃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