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校办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初探

福利校办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初探

一、福利校办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冯骁[1](2019)在《基于可持续供给的教育税收制度研究》文中指出教育经费作为支撑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其充足且可持续性的供给,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根本保障。教育经费对于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性无需赘述,可以说教育经费是教育发展的先行保障。而教育经费中,其重要的来源之一就是教育税收收入。税收作为国家宏观调控和收入分配调节的重要宏观经济工具,在教育经费筹集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视。纵观世界各国教育税收管理征收办法,许多国家是通过征收独立的教育税,或将如流转税或财产税等税收收入作为税基从中按比例划拨教育经费等方式,来保障本国教育经费的稳定供给和教育财政的稳定投入。在我国,教育经费收入尤其是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中,除了教育事业费和基本建设费外,以教育费附加为主,其他教育税收优惠政策为补充构成了教育税收制度,这种教育税收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育经费收入,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经费保障。但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存在诸多问题:第一,教育费附加由于本质上是一种行政性收费,而不是税收,存在很多法理层面的问题,这不仅为足额征收带来很多不确定性,也难以保障教育经费稳定的、可持续供给;第二,教育费附加征收的量很有限,难以为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收入;第三,教育费附加由于附加税的特性,导致了其地区差异非常明显,更加导致了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不宜于教育资源的高效公平分配。由此引申出全文的两大主干问题:一是教育税收理论框架下,为什么要征收教育税,从经济学和法律角度,教育税征收是否能推进我国教育事业进步。二是教育税收实践视角下,教育税收征收的可行性。我国教育费附加施行至今,取得了哪些成就,存在哪些问题,如何通过开征教育税来解决这些问题。本研究的思路:围绕核心问题“构建以教育税为核心的教育税收制度,保障教育经费的可持续供给”进行论述。由于“基于可持续供给的教育税收制度”是一个新课题,因此,本文尝试着构建一个系统、全面、符合逻辑的研究框架。除了研究文献综述外,研究沿着回答“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问题进行架构。首先,论文阐述了“教育税收制度的理论基础”,回答“为什么要建立教育税收制度”。运用公共经济学的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性理论等理论,说明教育税收的合理性。运用税收学的税收调控机理和税收法定理论,说明教育税收对教育活动的促进机理,以及建立法定的教育税收制度体系的意义;其次,论文剖析了“我国教育税收制度的现状与问题”,回答“我国教育税收制度现状如何”,揭示存在的问题;最后,论文回答了“怎样构建基于可持续供给的教育税收制度”,其中包括国外经验借鉴、制度设计和检验性实证等。结合研究思路,论文全文包括八章内容。第1章,导论。主要阐述了我国教育费附加政策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研究框架、研究方法等内容。第2章,文献综述。主要梳理了当前研究文献的特征、国内外教育税收相关研究。第3章,教育税收理论分析。分别从教育税收制度理论分析框架、教育税收经济学理论、教育税收调控机理、教育税收法理基础等方面,分析了开征教育税的理论依据。第4章,我国教育税收制度的现状分析。主要探讨了我国教育税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根源,从实践角度论证了构建教育税收制度的必要性。第5章,国外教育税收制度研究与启示。主要分析了国外教育税收制度实践、国外教育税收优惠制度实践,并获得相关启示。第6章,我国可持续供给的教育税收制度设计。这一章是在理论和现状分析、借鉴国外的教育税收制度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税收法理和教育税制度构建。其中主要包括教育税收法定理念、教育税收原则、教育税收要素界定、教育税收优惠设计、教育税收和财政支出关系等。第7章,实证分析:基于可持续供给的教育税收制度政策有效性验证。这一章主要运用两个模型进行实证,验证我国教育税收制度设计的有效性。即通过教育税收入灰色预测模型,模拟实证了教育税的收入规模;通过学区房Hedonic模型,回归运算得出了教育资源在教育税应税财产中的资本化比率。第8章,研究结论及建议。主要包括研究的主要结论、政策建议和研究展望。通过研究,本文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我国应开征以财产持有额为税基的教育税,并以此为核心构建我国的教育税收制度,以保障教育经费的可持续供给。2、教育税收制度理论框架由教育税收经济学理论、教育税收制度税收调控机理、教育税收制度法理三部分组成。在依法治国和税权法定角度下,通过经济学原理征得可观的税收收入,通过税收调控机理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3、当前我国教育税收制度问题的根源集中于两个层面:法理层面和税收调控层面。法理层面因为教育费附加的行政收费属性,导致法律治理不规范,许多内容和缺陷与当前我国部分法律精神相违背;税收调控层面,我国教育税收对教育活动影响因素不均衡,对教育活动调控缺乏主税种,对教育活动调控手段无创新,对教育活动调控力度不持续,对教育活动调控对象不平等。4、发达国家具有成熟的教育税收制度值得我国借鉴。国外在教育税层面,纳税主体和课税对象范围较广、教育税税率根据不同的课税对象分别设置、教育税收入由国家和地方共享、教育税税收优惠制度健全、教育税遵守税收法定原则;在教育税收优惠层面,政策多样覆盖面广、政府与个人的责任有机统一、对公私教育平等对待、注重对受教育者的税收优惠、鼓励教育机构自筹自支经费、有完善的教育捐赠激励机制。5、我国基于可持续供给的教育税收制度设计的核心在于征收教育税。征收教育税应该遵循以下原则:税基独立原则、税负均分原则、税源稳定原则、征管有效原则。教育税将以财产持有额为税基计征并通过合理的征管机制,合适的税收优惠,恰当的支出方式,保障我国教育税的收支合理有效,进而保障我国教育经费的可持续供给。6、实证分析印证了我国基于可持续供给的教育税收制度的有效性。通过教育税收入灰色预测模型,我们模拟出了教育税的收入规模预测结果,并得出两大结论,第一是教育税的增长速度优于教育费附加,第二是教育税在财政收入稳定性上优于教育费附加,证明教育税可以替代教育费附加,实现教育经费的可持续供给。通过学区房Hedonic模型,我们经过回归运算得出了教育资源在教育税应税财产中的资本化比率,通过对回归结果的分析,我们得出了教育税收制度可以形成教育资源不断优化合理分配的良性循环。本文可能的贡献在于:首先,本文选取了已有文献研究不足、现实又亟待解决的影响教育民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教育税收制度进行研究。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事业,是政府关注的最大民生事业之一,它关乎国家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政府办教育需要花钱,而且需要可持续供给,税收收入是教育经费可持续供给的重要保障。在我国以地方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下,教育税收对地方教育经费的可持续供给尤为重要。但长期以来,(1)我国实施的是以附加税(教育费附加)、辅以税收减免,来为地方提供教育经费的政策。按照法定税收原则,这种“附加税”作为行政性收费并不具备持续征收的法定效力。(2)我国还没有一个保障教育经费可持续供给的教育税收制度体系。近年来我国财产税改革设计,以及加大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支持力度,为建立以财产持有额为税基的主体税种的教育税收制度创设了可能。(3)已有文献多针对教育税收进行问题导向的研究,对我国的教育费附加政策,我国的教育财政转移支付,我国教育财政事权财权分权理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缺乏针对教育税收制度进行系统化、逻辑化、全面化的研究。其次,论文运用灰色模型(GM)预测和Hedonic模型回归研究方法,实证教育税收制度的有效性。目前我国关于教育税收的研究主要是采取文献与定性研究,尚未引入定量实证工具进行分析。本文基于教育经费可持续供给,在构建以财产持有额为税基的教育税作为主体税种的教育税收制度基础上,引入大量数理工具,通过验证性实证来分析教育税收制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1)论文使用灰色模型(GM)预测方法,选取山东省数据,对山东省未来教育税的收入规模进行了测算,从而得出了对教育财政收入来说,无论是增长速度还是稳定性方面,教育税都要优于当前我国的教育费附加制度。(2)论文使用Hedonic模型回归方法,选取山东省部分学区房数据,对学区房价格与教育资源分配之间的比例数量关系进行了测算,从而得出了教育资源会资本化于教育税应税财产,并通过教育税可以推进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与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从定量角度论证了教育税收制度的有效性。第三,论文提出的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论文在分析中国教育税收制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我国可持续供给的教育税收制度进行理论设计,并通过模拟实证和检验实证,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1)择机建立以教育税为主体税种的教育税收制度体系,教育税的税基选择财产作为主要税基并配套合适的税收减免等制度。(2)改变现有教育费附加由于行政收费属性导致的税收征管监管漏洞,完善针对教育税收的征收管理体系。(3)在建立规范教育税收制度中,需要完善的财产评估机制,而当前摆在我国财产税立法立制面前最大的困难就是财产的评估,本文结合教育税税基评估,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财产评估制度,明确了教育税税基评估的主体、方式、时间周期等,为教育税收制度及时落地奠定基础。

柳志[2](2008)在《高校应税劳务以及应税货物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4年《关于教育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4]39号)第五条第2款规定取消下列税收优惠政策:"《关于学校办企业征收流转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4]156号)第3条第1款和第3款,关于校办企业生产的应税货物,凡用于本校教学科研方面的,免征增值税;校办企业凡为本校教学、科研服务提供的应税劳务免征营业税的规定。"通知发布之后,现在关于高校应税劳务以及应税货物方面的税收优惠又有什么新规定,新税收优惠政策又存在着什么问题以及应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李晶[3](2007)在《以税收政策助推高校校办企业发展》文中提出本文主要探讨促进高校校办企业的税收政策问题。得益于国家诸多扶持和鼓励政策,校办企业迅速地建立和发展起来,但同时也引发了不少问题。面临着第二次的发展与飞跃,校办企业亟需税收政策的扶持与引导。针对目前我国高校校办企业改制的现状及改制进程,本文提出了相关的税收政策建议。

宋建军[4](2006)在《我国高等学校税收政策研究》文中指出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将高等教育推到了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前沿,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要依赖于大量的高素质人才。高等学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执行机构,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为了提高国民整体素质,顺应知识经济潮流以期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提出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明确提出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批拔尖创新人才,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变为人才资源优势。然而,我国现实国情是穷国办大教育,加之正处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高等学校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在教育财政继续作用空间不大的情况下,应该充分发挥税收政策的作用,促进高等学校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本文立足于高等学校,运用教育经济学学、公共经济学、税收学等知识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上系统分析了高等学校税收政策。首先分析了高等教育属性、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学校特殊性、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的地位与作用,为高等学校税收政策研究做好铺垫,接着详细阐述了高等学校税收政策含义、理论依据、现实依据和政策效应;其次梳理了我国高等学校税收政策发展脉络,紧紧围绕高等学校提供教育劳务、高校校办企业、后勤社会化、高校科研、社会资本进入高校等普遍需要从税收上需要明确的确重点问题展开探讨,避免了落入从税种上逐条分析的老套路。并通过对上述问题的认真分析,提出了当前高等学校税收政策存在的弊端:对提供教育劳务获取税收优惠条件限制过严;校办企业税收优惠被削弱;后勤税收政策缺乏持续性;对高校科研税收激励不够、对社会资本进入高校引导不够等。其次,对国外高等学校领域税收政策作比较分析,并得到一些启示:税收政策既要直接给予高等学校税收支持,又要鼓励家庭和个人的高等教育投资行为,还要激励对高等学校的捐赠行为。最后结合我国高等学校改革与发展现状,在认真分析现行高等学校税收政策不足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经验提出了以下几点措施:放宽高等学校提供教育劳务获取税收优惠条件限制;继续给予高等学校校办企业尤其是校办科技企业税收优惠;改革高等学校后勤税收政策;加大对高等学校科研的税收激励力度;充分发挥税收引导效应,励社会资本进入高等学校等。除此之外,从税收立法的角度提出了高等学校税收政策要规范化、系统化和优化税收优惠方式、扩大税收优惠范围等措施。

成刚[5](2006)在《促进教育发展的税收优惠研究》文中指出教育税收优惠是间接增加教育经费的重要手段。我国目前实行的税收优惠政策在受教育者个人、民办学校、校办企业、教育捐赠上存在着一些不足。我国的教育税收优惠政策应在以下方面进行改进:加大对受教育者的税收优惠力度;调整民办教育税收政策;逐步取消校办企业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和个人的教育捐赠。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6](2006)在《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地方税务局税收减免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文中认为 各区、县地方税务局,各分局,市局各业务处室:为贯彻落实《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税收减免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5〕129号,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规范我市地税系统减免税管理流程和完善减免税管理工作机制,

翟志华[7](2004)在《我国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的改革》文中研究说明现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存在着产业税收优惠政策与产业发展序列不相适应、地区税收优惠政策结构不合理、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不完善、缺乏对鼓励投资项目的优惠政策等问题,需明确思路,以产业政策为导向,调整地区税收优惠政策,调整涉外税收优惠政策,实施对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清理各种抑制鼓励投资项目的税收政策,整顿地方政府自行制定的先征后返政策,确保税负公平,真正发挥税收对国民经济的调节作用。

刘后奋[8](2003)在《综合性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情况的调查与思考》文中研究说明

许建国[9](2003)在《“两法合并”中应考虑的税收优惠和税收征管问题》文中指出

陈新文,王昕,刘正芳[10](2003)在《对有关税收政策执行情况的调查分析》文中提出

二、福利校办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利校办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可持续供给的教育税收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核心概念界定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文献特征
    2.2 国内教育税收相关研究
    2.3 国外教育税收相关研究
    2.4 文献评述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教育税收制度理论基础
    3.1 教育税收制度理论分析框架
    3.2 教育税收经济学理论
    3.3 教育税收法理基础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教育税收制度的现状分析
    4.1 我国教育税收制度沿革
    4.2 我国教育税收制度现存问题
    4.3 我国教育税收制度问题根源剖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国外教育税收制度研究与启示
    5.1 国外教育税制度实践
    5.2 国外税收优惠制度实践
    5.3 国外教育税收制度研究启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我国可持续供给的教育税收制度设计
    6.1 教育税开征的基本原则
    6.2 教育税的税收要素界定
    6.3 教育税的税收优惠设置
    6.4 教育税与财政支出的关系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实证分析:基于可持续供给的教育税收制度政策有效性验证
    7.1 模拟实证:教育税财政充足性定量分析
    7.2 检验实证:教育税收对教育资源分配影响分析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2)高校应税劳务以及应税货物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应税劳务以及应税货物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立法现状
二、高校应税劳务以及应税货物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问题
    1、从事非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如部分民办高校, 不能享受与从事学历教育的高校同等条件的税收优惠待遇
    2、现行的应税劳务的税收优惠政策不能适应高校联合办学机制发展的要求
    3、取消校办企业应税货物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 可能产生不公平的征税效果
三、高校应税劳务以及应税货物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的完善思路

(3)以税收政策助推高校校办企业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校办企业的两次发展历程
    (一)校办企业的初次发展
    (二)校办企业的二次发展
二、校办企业与税收的相关性分析
    (一)国家相关政策对于校办企业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
        1. 国家政策的引导是校办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前提
        2. 税收优惠政策对校办企业的早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3. 宽松的创业环境激发了高校科技人员转化科技成果的积极性
    (二)高校校办企业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相应的贡献
        1. 校办产业发展迅速,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2. 校办企业以科技创新,带来了更多的税源
        3. 校办企业转化大量的科技成果,带动了社会技术进步
        4. 校办企业分流员工,补充了地方财政收入
        5. 校办企业上缴利润,弥补了教育经费的不足
三、校办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分析
    (一)校办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沿革
    (二)校办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分价
四、促进高校校办企业二次发展的税收政策
    (一)建立学校投资退出机制的税收政策
    (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税收政策
    (三)促进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
    (四)促进高校与校办企业共同发展的税收政策

(4)我国高等学校税收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篇章结构
第2章 高等学校税收政策研究的理论构架
    2.1 高等教育与高等学校
        2.1.1 公共财政视角下的高等教育属性分析
        2.1.2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等学校
        2.1.3 高等教育与高等学校的地位和作用
    2.2 高等学校税收政策理论依据及效应分析
        2.2.1 高等学校税收政策释义
        2.2.2 高等学校税收政策理论依据
        2.2.3 高等学校税收政策现实依据
        2.2.4 高等学校税收政策效应分析
第3章 我国高等学校税收政策分析
    3.1 我国高等学校税收政策沿革
        3.1.1 “税不进校”阶段
        3.1.2 初步创建阶段
        3.1.3 逐步调整阶段
    3.2 我国高等学校税收政策现实考察
        3.2.1 教育劳务税收政策
        3.2.2 校办产业税收政策
        3.2.3 后勤税收政策
        3.2.4 科研税收政策
        3.2.5 社会资本进入高校税收政策
    3.3 我国现行高等学校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3.3.1 高校教育劳务:税收优惠条件设置过严
        3.3.2 高校校办企业:税收优惠削弱
        3.3.3 高校后勤:税收政策缺乏连贯性
        3.3.4 高校科研:缺乏税收鼓励
        3.3.5 社会资本:税收引导不够
        3.3.6 高校税收政策存在的其他问题
第4章 高等学校税收政策国际比较
    4.1 国外有关高等学校税收政策介绍
        4.1.1 美国
        4.1.2 英国
        4.1.3 加拿大
        4.1.4 荷兰
        4.1.5 其他国家
    4.2 几点启示
第5章 完善我国高等学校税收政策的设想
    5.1 完善我国高等学校税收政策的基本原则
        5.1.1 税收激励原则
        5.1.2 公平与区别对待相结合原则
        5.1.3 借鉴吸收与立足国情相结合原则
    5.2 完善我国高等学校税收政策的具体设想
        5.2.1 教育劳务:放宽获取税收优惠的限制条件
        5.2.2 校办企业:继续给予税收优惠
        5.2.3 高校后勤:力促后勤社会化改革
        5.2.4 高校科研:加大税收激励力度
        5.2.5 社会资本:发挥税收引导效应
        5.2.6 其他措施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促进教育发展的税收优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的教育税收优惠政策
二、其他国家教育税收优惠情况
三、我国教育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问题
    1、教育机构和受教育者错位。
    2、民办学校税收优惠缺位。
    3、校办企业税收优惠越位。
    4、社会和个人教育捐赠税收优惠不到位。
四、改进我国教育税收优惠政策的建议
    1、加大对受教育者的税收优惠力度。
    2、在区分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的基础上,调整民办教育税收政策。
    3、逐步取消校办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4、鼓励社会和个人的教育捐赠。

(7)我国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的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税收优惠政策
        1. 高新技术产业和技术进步的税收优惠政策设计不当
        2. 农业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问题
        3. 对能源、交通产业缺乏税收优惠政策支持
    (二)地区税收优惠政策
    (三)外资税收优惠政策
        1. 税收严重流失
        2. 内外投资税负不公,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国内投资
        3. 全面优惠型的税收政策与国家产业政策相矛盾
        4. 税收优惠形式过于单一,政策界限模糊,容易造成外商的偷税逃税
    (四)中小企业、校办企业和民政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五)鼓励性投资税收优惠政策
        1. 资本扣除和利息费用扣除不完全
        2. 企业技术消耗扣除严重不足
    (六)地方自行制定的先征后返政策
二、对我国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的改革建议
    (一)改革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的基本思路
    (二)税收优惠政策应当服从产业政策导向
        1. 强化高新技术产业及技术进步的税收优惠政策
        2. 对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的企业给予统一的税收优惠政策
        3. 调整对校办企业和民政福利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4. 扩大并完善能源、交通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三)调整地区税收优惠政策的方向
        1. 采取谨慎措施清理东部地区的优惠政策
        2. 区分不同产业,制订西部地区的税收优惠政策
    (四)调整涉外税收优惠政策
    (五)实施对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
    (六)清理各种抑制鼓励性投资的税收政策
    (七)清理整顿地方政府自行制定的税收先征后返政策

(9)“两法合并”中应考虑的税收优惠和税收征管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税收优惠政策的问题
    (一) 缩小内外资企业的优惠差别
    (二) 取消内资企业一般性税收优惠
    (三) 调整税收优惠导向
    (四) 规范税收优惠方式
二、关于企业所得税的征管问题
    (一) 明确企业所得税的征收方式及缴纳期限
    (二) 明确企业所得税的纳税地点
    (三) 明确征收机关

四、福利校办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可持续供给的教育税收制度研究[D]. 冯骁.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1)
  • [2]高校应税劳务以及应税货物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研究[J]. 柳志. 现代商业, 2008(23)
  • [3]以税收政策助推高校校办企业发展[J]. 李晶. 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06)
  • [4]我国高等学校税收政策研究[D]. 宋建军. 湖南大学, 2006(06)
  • [5]促进教育发展的税收优惠研究[J]. 成刚.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6(08)
  • [6]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地方税务局税收减免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J].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 北京市人民政府公报, 2006(13)
  • [7]我国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的改革[J]. 翟志华.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04(02)
  • [8]综合性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 刘后奋. 税务纵横, 2003(10)
  • [9]“两法合并”中应考虑的税收优惠和税收征管问题[J]. 许建国. 税务研究, 2003(07)
  • [10]对有关税收政策执行情况的调查分析[J]. 陈新文,王昕,刘正芳. 安徽税务, 2003(03)

标签:;  ;  ;  ;  ;  

福利校办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