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世界徜徉在欢乐的时空

3G世界徜徉在欢乐的时空

一、3G世界徜徉于欢畅的时空(论文文献综述)

吴慧[1](2018)在《高中整本书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整本书阅读是近些年的热点话题,在2017年的新课标中以十五个任务群之首出现在语文界的视野,重磅敲打了当前以单篇选文教学为主、学生阅读深度欠佳的教学现状。整本书阅读因其内蕴的完整性、文本有一定长度和深度等特性能促进学生沉浸阅读,推动学生养成阅读习惯,使学生在完整的文化场中,推动认识和思维发展,成为备受瞩目的教学方式,与此同时,也由于它不同于单篇选文的教学方式,成为语文课程中融合听、说、读、写于一体的教学材料,助推了语文课程的改革。本文旨在从理论与实践出发,追溯整本书阅读发展源头,汲取营养,服务于当下的整本书阅读理论探究,推进当下整本书阅读的进程。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整本书阅读实践调查报告,分别从江苏省高中语文教师和高中学生的角度,对当前整本书阅读教学情况、学生阅读情况等进行详细调查,分析当前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方法的掌握、阅读想法等现状,了解当前整本书阅读教学及推进情况,挖掘当前整本书阅读推进的困境所在,以此作为后文整本书阅读推进工作要素的现实基础。第二个部分为整本书阅读源起和发展轨迹探究。本部分旨在追溯整本书阅读的发展轨迹,挖掘古代语文教育时期、近代语文教育时期、建国时期、新时期、新世纪等各个阶段整本书阅读发展的轨迹,了解整本书阅读在不同阶段的发展轨迹和名称变化,不同时期的教学研究、教学实践和教材编写上做出的探索等,探究整本书阅读的核心价值和本质所在。第三个部分为整本书阅读的价值和内容研究。在这一部分着重探究阅读整本的书对于学生学习及改变当前教学现状、完善课程结构、推动语文课程变革的价值;挖掘整本书阅读价值实现的前提和条件,探讨整本书阅读的学科定位,研究整本书的阅读内容,建构整本书阅读的体系,从学生学习心理、文本本身价值及语文学科特性等角度寻求整本书阅读书籍适切性的理论依据。第四个部分为整本书阅读理论基础上的实践研究,分析整本书阅读实践的要素等,从多个方面探讨整本书阅读推进中的关键因素,研究整本书阅读开展活动的实践路径,建构合理的评价体系,可以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并对当前的整本书阅读现状做出合理性的反思。当前整本书阅读在各方面的研究和推进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有待语文教师、学生、社会环境等方面形成合力,改善基础教育阶段的阅读现状,推动高中整本书阅读的进程。

翟传鹏[2](2013)在《媒介化时代文学生产批判》文中研究说明进入到21世纪,我们迎来了一个媒介化时代。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媒介在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也在改变着人们的文化生活环境。新媒介在给文学写作带来便利条件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挑战。“文学终结”的声音此起彼伏。媒介对社会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文学发生了哪些变化?如何评价文学现状?文学未来走向哪里?这些学界普遍焦虑的问题是本文写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绪论,提出本文试图解决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详细梳理,并阐明文本的研究思路、方法和意义。第一章融合与建构:媒介化时代与文学生产。本章对媒介、媒介化、媒介化社会等概念做出限定。全球化、消费主义、大众文化分别是媒介化社会形成的历史语境、时代语境和文化语境。新媒介的爆炸式增长是媒介化社会形成的内在动因。在媒介化时代,意义生产、文化传播遵循商品、媒介逻辑。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多元化,某种程度上为文学的再生产创造了契机。这一章评析了马克思、本雅明和伊格尔顿的艺术生产思想,认为用“文学生产”的理论能动态地分析文学写作、传播、接受、批评等全过程。媒介化时代的“文学生产”是“他律性”的,不同于之前“文学创造”的“自律性”。第二章延宕与泛化:文学性质与形态的异变。本章对文学内在性质和外在形态的变化进行了论证。文学的审美属性消退,让位于商品属性。文学审美物化、泛化,逐渐以消费为导向,表现为日常生活审美。当下文学、尤其是网络文学显示出平面化特征,表现为深度感丧失,文学性减弱。但文学性没有消亡,随着图像浸入文学文本,文学性进入影像,意义迅速增殖,文学性泛化。文学的存在形态发生了改变,本雅明意义上的“光晕”消逝,“震惊”效果强化,原创性文学发生巨大危机。“机械”复制模式变得更加复杂,文学的虚拟化存在形态多样。图像改造了传统的文学文本,使文学增加了冗余,降低了熵值。第三章碰撞与整合:边缘化与平面化的作家。本章对作家地位、角色定位和创作心态进行了分析。新媒介的出现使作家生产力大幅度提升,纸媒的分化使传统作家失去了平台。作家在当下丧失了主流话语权,处于边缘化的境地,作家创作心态发生了较大变化。作家群体呈现出较大分化,“前媒介作家”和“媒介化作家”区别显着,网络写手群体崛起。作家的时空观发生明显变化,新媒介使距离趋零,带来了深度情感的消失;绵延的时间形态呈现为空间状态,空间转向在先锋文学中有所体现。受消费市场的影响,作家在创作过程中自觉向媒介逻辑靠拢,追求一种快感写作,“凝神冥想”为“心神涣散”所取代。网络作家被重新部落化,这种共时状态的部落化使作家产生了类似于布鲁姆的历时性“影响的焦虑”。“明星作家”起到了意见领袖的作用,但其自身定位极不清晰。在与媒介的关系中,作家大多倾向于与媒介合流,这造成了作家自主意识的缺如,创作的媚俗化倾向被凸显。作家在公共领域失声,这呼唤着公共知识分子的出现。第四章娱乐与消费:媒介化时代的文学传播与接受。本章表述了文学传播现象,探讨了读者的接受心态。在信息爆炸的媒介化时代,文学消费多样化,接受群体分层化,纯文学阅读迅速没落,大众追求快感,阅读层次不高。文学创作尤其是小说创作,以影像为导向的倾向明显。小说改编成影视的过程是一个逐渐抹平作家个体意识的“注水”过程。点击量成为网络文学生产的推动力与评价标准,造成了网络文学的超长文本结构。写手和读者在创作中双向互动,使网络文学最后成为一种同质化的文学形态。低门槛的网络文学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写作中来,但作品质量普遍偏低。第五章丧失与涅盘:文学生产机制的重组与批评的变异。本章探讨文学生产机制问题,以及文学批评所发生的变异和所面临的挑战。在媒介化时代,传统文学生产机制趋于崩溃,青春文学、大众读物、网络文学、民营出版异军突起。跟风写作成潮,类型化作品迭出不穷。文学批评的边界变得愈加模糊,批评极度扩张,批评场斗争激烈,这呼唤着新的文学批评标准的出现。结语,总结全文,呼应文章初始提出的问题。技术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新技术的出现促使媒介场发生巨变,这些变化也使文学生产发生重大危机。文学的外在形态和内在性质都发生了变化,但文学不会终结。文学是关乎意义、关乎感情、关乎语言、关乎美的,只要人的感情不消散、追求意义的愿望不消退、审美能力不消失、语言能力不消亡,文学就不会终结。

张瀛戈[3](2013)在《施尼特盖《第一大协奏曲》的戏剧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阿尔弗雷德·施尼特盖是着名的俄罗斯现代作曲家。俄罗斯音乐学家赫洛波娃称施尼特盖于1976-77年所创作的复风格作品《第一大协奏曲》为“器乐戏剧”。本论文参照施尼特盖所隐含的戏剧观念,以戏剧理论中“戏剧的逻辑模式”为理论支撑,探究该作品之乐器(“角色”与“角色关系”)、风格化主题(“情境-事件”)、音乐语言运动(“动作”)、主题承载的乐器之对抗(“冲突”)、体裁与结构(“情境-具体时空环境”)五个层面的戏剧性特征,并探索该作品作为“器乐戏剧”的潜在可能性,进而解读施尼特盖更深层次的哲学观念和精神境界,以及在20世纪多元音乐文化语境中的艺术蕴涵。全文共分四章,研究内容涉及戏剧与戏剧性的基本内容、施尼特盖的生存语境及戏剧观念、《第一大协奏曲》的创作语境以及音乐本体(器乐、风格化主题、音乐语言、体裁、结构等)的具体表现形式。第一章关注于戏剧(包含戏剧要素)与戏剧性的基本内涵;施尼特盖、《第一大协奏曲》的存在语境,以及对音乐要素与戏剧要素之对应作出解释;第二章以“角色遭遇事件”为核心观察点,阐释《第一大协奏曲》中乐器作为“角色”的塑造,与主题作为“事件”的象征;第三章以“冲突在动作中实现”为观察点,论述《第一大协奏曲》器乐“冲突”的构建过程与音乐语言运动的演变发展;第四章将作品的结构、体裁视作音乐中“音”的客观环境,来探究“情境”中“具体时空环境”的制约作用。最后的结论在前四章论述与分析基础上,总结概括《第一大协奏曲》音乐的逻辑进程、戏剧性特征,以及在20世纪现代语境中的多元表现。

李花[4](2012)在《格奥尔格·菲利普·泰勒曼音乐的社会接受度演变及其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音乐家个体在文化史长河中的地位或价值,是通过其艺术创造及其身后的影响这一延续性来体现的。也就是说,音乐家的作品其自身品格,与其时社会文化生态的相适固然是一个重要参数,然而,这些被创造物在音乐家身后,其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力是否还具有持续性,则又是另一个重要参数。也正是后者,使音乐家得以成就不朽之名。事实上,音乐通史中被史家择选进来的,都必须是在当代和历代两个层面上发挥过影响力的人物。但人们也会看到,并不是所有历史人物,其创作都能在身后的历时性过程中保有长盛不衰的影响力。而其中还有些个体,其作品的影响力,首先在身后不久便渐渐淡化,甚或消隐,然却又在另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中被重新认识,使之重展曾一度被遮蔽的光彩。这既是一个历史学问题,同时又是一个社会学问题,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对它的研究必具有深远意义。本文以泰勒曼作为个案,旨在探讨其生前身后的社会接受度演变,及促成其演变的诸种因素。从而将这一现象置放在一个立体的时空场域中加以阐释解读,试图窥探作为隶属于文化现象中的音乐现象其与社会演进、环境变更的协同与受制关系。本文包含三个章节:第一章,泰勒曼其人其乐。在这一章中将简介泰勒曼的人生经历和他的音乐创作;第二章,泰勒曼音乐社会接受度的演变。分别从18世纪的辉煌到19世纪的沉寂、直至20世纪多元文化矛盾并存下的复苏,横跨这三个时间的维度来进行宏观概述;第三章,泰勒曼音乐社会接受度演变的因素分析。分别从社会大环境、艺术观念、审美趣味、音乐传播、消费群体等诸因素其各自在历史中的变迁情况来进行阐述,试图在这些因素分析中能给出导致泰勒曼音乐的社会接受度演变成因的一些合理解释。

张蕊[5](2011)在《自主课程的理论基础研究 ——教育学、心理学、哲学与人才学视角》文中研究指明自主课程作为一种新的课程理念,它的产生和发展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宽广和深厚的理论基础。自主课程需要从教育学、哲学、心理学等与之最为相关的基础学科中来印证其存在和设置的合理性和必然性。自主课程要获得自身理论和实践的深层次发展,更要从这些基础理论学科中汲取有益于其成长和发展的基本观点和原理来用于自身的构建,包括其课程性质与功能的定位以及课程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的指导,从而构建一个比较成熟、完善的自主课程理论体系。本研究所考察和探讨的自主课程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哲学、人才学四个方面,本论文内容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包括本论文的研究缘起、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方法及相关研究的综述。第二章聚焦“主体性教育、生命教育、生本教育、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三大教育理念(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后现代主义和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观”等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些有价值的观点以及课程理念的转变与教学理论的革新,来论证自主课程的理论基础和阐述它们对自主课程的启示。第三章试图通过对“多元智能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的阐发,为自主课程建立其心理学基础。同时,在吸收这些理论的基础上,为形成自主课程自身的理论框架作出努力。第四章从当代哲学思想中汲取力量来阐述自主课程的哲学基础,从“人性论、生命哲学、尼采哲学以及存在主义哲学”等角度来解读和审视自主课程的合理性和深层内涵,铸就和完善其理论基础。第五章主要以“毛泽东青少年时期的自主课程”和“张海迪英语自主课程及自主学习”为研究对象,进行个案研究,探讨和总结他们自主课程的特点,更为以后将人才学作为研究自主课程的重要研究领域做一些尝试。

Issey[6](2004)在《3G世界徜徉于欢畅的时空》文中指出 如果说,互联网使人类徜徉于信息的海洋,那么即将到来的第三代移动通信,将使网络充盈整个大气层,人们获取信息,就象呼吸空气一样:随时随地,吐故纳新。与3G 的带宽相比,目前的2G 就如高速公路旁的羊肠小道。手机掉线、无线网络十次有八次连不上,是否让你气急败坏?进入3G 世界后,你将不会为此烦恼。3G 的无线网络传输速率将达到每秒384K,几乎可以和ADSL 相媲美。因此,用3G 手机通话,不仅不会掉线,通话质量也会更清晰,在繁华闹市区打电话,也像在家里一样。羡慕中世纪神话中那神奇的水晶球吗?只需念一句咒语,就能看到自己想见的人。3G 手机,让每个人都

二、3G世界徜徉于欢畅的时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3G世界徜徉于欢畅的时空(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整本书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第一章 高中整本书阅读现状调查报告
    第一节 高中整本书阅读现状分析
        一、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二、高中整本书阅读现状
    第二节 整本书阅读活动开展情况分析
        一、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二、高中整本书阅读活动情况
    第三节 整本书阅读的困境
        一、高考导向的课程体制
        二、互联网文化的冲击
        三、缺乏优质阅读环境
        四、学生阅读习惯所致
        五、教师自身能力限制
第二章 整本书阅读的探源和发展轨迹研究
    第一节 中国古代整本书阅读的概况(-1902)
    第二节 中国近代整本书阅读的萌芽与成长(1902-1949)
        一、近代语文课程设置中的整本书阅读
        二、近代语文教育整本书阅读研究与实践
    第三节 建国后时期整本书阅读的彷徨与呐喊(1949-1978)
        一、建国后语文课程设置中的整本书阅读
        二、建国后语文教育中的整本书阅读研究与实践
    第四节 新时期整本书阅读的艰难推进(1978-2000)
        一、新时期语文课程设置中的整本书阅读
        二、新时期语文教育中的整本书阅读研究与实践
    第五节 新世纪整本书阅读的突围(2000-至今)
        一、新世纪语文课程设置中的整本书阅读
        二、新世纪语文教育中的整本书阅读研究与实践
第三章 高中整本书阅读的价值和内容研究
    第一节 整本书阅读的价值
        一、构建完整文化场,推动认识和思维的发展
        二、建构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
        三、涵养个人性情,渲染人生底色
        四、培养阅读共同体,打开课堂密码
        五、完善课程结构,推动语文课程变革
    第二节 整本书阅读价值实现的前提和条件
        一、学科定位
        二、整本书阅读的课程建设
        三、外在环境支持
    第三节 整本书阅读的内容研究
        一、适合高中生的整本书阅读书籍
        二、从精读中读开来
        三、来自调查中的书单
    第四节 整本书阅读体系建构的方略
        一、整本书阅读体系建构的理论依据
        二、整本书阅读的方法
第四章 高中整本书阅读的要素和实践研究
    第一节 整本书阅读实践的关键要素
        一、整本书阅读的主导——教师
        二、整本书阅读的主体——学生
    第二节 整本书阅读的实践路径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制定教学目标
        三、阅读活动设计策略
        四、整本书阅读评价
    第三节 整本书阅读的反思
        一、整本书阅读研究的反思
        二、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的反思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媒介化时代文学生产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评述
    三、本文研究思路
第一章 融合与建构:媒介化时代与文学生产
    第一节 理解媒介化时代
        一、媒介,媒介化,媒介化社会
        二、媒介化时代的历史与文化语境
        三、中国媒介化社会的特点
    第二节 文学生产:概念与本文的落脚点
        一、马克思的艺术生产思想
        二、本雅明的艺术生产思想
        三、伊格尔顿的审美意识形态生产理论
        四、媒介化时代文学生产的外在语境
第二章 延宕与泛化:文学性质与形态的异变
    第一节 媒介化时代文学性质的变化
        一、阿喀琉斯之踵:受伤的文学审美属性
        二、审美泛化与日常生活审美
        三、文学性的泛化
    第二节 媒介化时代文学形态的变化
        一、数字复制与“光晕”的消逝
        二、图像增殖、网络化与传统文本形态的变革
第三章 碰撞与整合:边缘化与平面化的作家
    第一节 文学生产方式变革与作家心态的变化
        一、作家生产方式的变革
        二、市场导向与作家创作心态的变化
        三、作家群体的整合与分流:作家、写手与明星
    第二节 时空观的变化与快感写作
        一、趋零距离与心神涣散
        二、时间形态空间化
        三、平面化写作与快感写作
        四、重新部落化与“影响的焦虑”
    第三节 公共领域与知识分子角色转化
        一、作为意见领袖的明星作家
        二、“媚俗”与作家自我的沦丧
        三、作家与媒介的尴尬关系:合谋或被利用
        四、将媒介作为公器:还原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
第四章 娱乐与消费:媒介化时代的文学传播与接受
    第一节 娱乐和影像引导下的文学消费与受众选择
        一、信息爆炸与文学消费的多样化
        二、接受群体的分化与分众传播
        三、纯文学阅读的没落、大众阅读的泛滥与快感文化的兴盛
    第二节 注水:从纸媒到影视
        一、迎合:以影视为目的的小说创作
        二、媾合:抹平独立意识的影视改编
        三、如何注水:以作为小说、电影的《白鹿原》为例
    第三节 失调:从虚拟到实体
        一、阅读、点击量与网络文学的超长文本结构
        二、双向互动与网络文学的同质化
        三、从虚拟转为实体——以《后宫·甄嬛传》为例
第五章 丧失与涅盘:文学生产机制的重组与批评的变异
    第一节 媒介化时代的文学生产机制的重组
        一、传统文学生产机制的崩溃
        二、新的文学生产机制的形成
        三、类型化文学的生产与跟风写作
    第二节 媒介化时代文学批评的扩张与转向
        一、文学批评的衰落与扩张
        二、文学批评标准之争:以“韩白之争”为个案
        三、媒介化时代有无文学“经典”?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施尼特盖《第一大协奏曲》的戏剧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历史和现状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戏剧、施尼特盖与《第一大协奏曲》
    第一节 戏剧的戏剧性
        一、戏剧及其要素概念
        二、戏剧性内涵
    第二节 施尼特盖与《第一大协奏曲》
        一、施尼特盖
        (一) 社会语境中的作曲家
        (二) 现代音乐创作语境中的作曲家
        (三) 电影音乐创作语境中的作曲家
        二、《第一大协奏曲》创作语境
        三、施尼特盖戏剧观隐现
    第三节 器乐音乐中戏剧与音乐要素的对应
第二章 “情境—事件”与“角色”塑造
    第一节 风格-主题的设置——“事件”发生
        一、风格化主题—“事件”命名
        二、现代风格
        (一) “自我”主题—“精神核心事件”
        (二) 众赞歌主题—“附属核心事件”
        三、浪漫风格
        (一) 生动、活泼的儿童圣歌主题—“多功用事件”
        (二) 十二音华尔兹主题—“多效果事件”
        (三) 探戈主题—“反讽事件”
        四、巴洛克风格
        (一) 托卡塔主题与恋旧的无调性小夜曲主题—“美好回忆事件”
        (二) 回旋曲主题—“借古讽今的挣扎性事件”
        (三) 《蝴蝶劫》主题—“憧憬性事件”
        五、“事件”的贯穿发展
    第二节 作为“角色”的器乐
        一、器乐之“角色”象征
        (一) 主奏部—“主角”
        (二) 合奏部—“群众”
        二、器乐之“角色关系”
        三、“角色”—乐器的“性格”变化
第三章 “冲突”在“动作”中实现
    第一节 器乐的“冲突”
        一、“外部冲突”
        (一) 风格—主题转换的时间“冲突”
        1. 浪漫与现代风格间的“冲突”
        2. 巴洛克与浪漫风格间的“冲突”
        3. 现代与巴洛克风格间的“冲突”
        (二) 风格—主题对峙的空间“冲突”
        1. 巴洛克与浪漫风格间的“冲突”
        2. 现代与浪漫风格间的“冲突”
        3. 三种风格间的“冲突”
        二、“内部冲突”
        (一) 风格—主题转换的时间“冲突”
        1. 同一风格间的“冲突”
        2. 同一主题间的“冲突”
        (二) 风格—主题对峙的空间“冲突”
    第二节 “冲突”预现之“矛盾激化”因素
        一、作为过渡的“场面”铺垫
        二、作为收束的“场面”铺垫
    第三节 器乐“冲突”之解决与“角色动作”的戏剧性
第四章 “情境—具体时空环境”与作品体裁、结构
    第一节 大协奏曲体裁
        一、现代音乐语境中的大协奏曲体裁
        二、大协奏曲体裁在施尼特盖六部《大协奏曲》中的运用
        三、展露于《第一大协奏曲》的施氏“体裁内涵”
    第二节 以戏剧结构解读音乐结构
        一、作为组曲的套曲曲式
        (一) “前奏曲”
        (二) “托卡塔”
        (三) “宣叙调”
        (四) “华彩段”
        (五) “回旋曲”
        (六) “后奏曲”
        二、音乐情绪的拱形性
        (一) “前奏曲”与“后奏曲”——“起拱”
        (二) “托卡塔”与“回旋曲”——“拱肩”
        (三) “宣叙调”与“华彩段”——“拱顶”
        三、与戏剧结构相契合的潜在性
        (一) 突击式结构类型
        (二) 链条式的运动形态
        四、以“高潮”看结构的集中统
结论
    一、《第一大协奏曲》音乐的逻辑进程
    二、《第一大协奏曲》作为“器乐戏剧”的潜在可能性
    三、20世纪多元音乐文化语境中的施尼特盖《第一大协奏曲》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4)格奥尔格·菲利普·泰勒曼音乐的社会接受度演变及其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泰勒曼其人其乐
    第一节 泰勒曼的生活经历
        一、音乐学徒
        ㈠ 马格德堡时期
        ㈡ 西尔德斯海姆中学时期
        ㈢ 莱比锡大学时期
        二、宫廷乐师
        ㈠ 索劳与艾森纳赫时期
        ㈡ 法兰克福时期
        ㈢ 汉撒共和国-汉堡时期
        三、婚姻与家庭
    第二节 泰勒曼的音乐创作及文化特质
        一、泰勒曼音乐创作概述
        ㈠ 内容选材与所涉体裁
        ㈡ 泰勒曼与德意志音乐传统
        ㈢ 泰勒曼音乐中的法国风格趣味
        二、泰勒曼音乐的文化特质
        ㈠ 信仰背景与宗教因素
        ㈡ 世俗精神与审美趣味
第二章 泰勒曼音乐社会接受度的演变
    第一节 辉煌时代
        一、泰勒曼音乐在18世纪的特殊地位
        ㈠ 泰勒曼音乐的传播与接受情况
        ㈡ 同时代人的反应
        二、同时代三位德意志音乐大师的比较
        ㈠ 生平际遇
        ㈡ 音乐风格
        ㈢ 三人交集
    第二节 百年沉寂
        一、演出的锐减
        二、出版物的稀少
        三、否定式的评论
        四、巴赫在19世纪的命运
    第三节 现代复苏
        一、研究状况
        二、乐谱出版
        三、唱片发行
第三章 泰勒曼音乐社会接受度演变的因素分析
    第一节 泰勒曼音乐在18世纪风行的条件
        一、德意志城市生活氛围
        ㈠ 政治与经济环境
        ㈡ 生活取向与娱乐风尚
        ㈢ 社交场所与音乐传播
        二、音乐消费群体
        ㈠ 社会身份
        ㈡ 宗教背景
        ㈢ 艺术与音乐审美观念
        三、泰勒曼的个性与社会活动能力
        ㈠ 积极进取
        ㈡ 圆熟通达
        ㈢ 善于自荐
        ㈣ 商业意识
        ㈤ 把握机遇
        ㈥ 豁达品性
    第二节 泰勒曼音乐在19世纪沉寂的原因
        一、德意志城市生活氛围
        ㈠ 政治与经济环境
        ㈡ 生活取向与娱乐风尚
        ㈢ 社交场所与音乐传播
        二、音乐消费群体
        ㈠ 社会身份
        ㈡ 艺术观念
        ㈢ 音乐趣味
    第三节 泰勒曼音乐在20世纪得以复苏的原因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城市音乐生活氛围
        ㈠ 生活取向与娱乐风尚
        ㈡ 社交场所与音乐传播
        二、音乐消费群体
        ㈠ 社会身份
        ㈡ 艺术观念
        ㈢ 音乐趣味
        三、音乐学术风潮
        ㈠ 学术导向
        ㈡ 仿古演奏
        ㈢ 新的聆听方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㈠ 20 世纪录制发行的泰勒曼唱片目录
附录㈡ 20 世纪刊印出版的泰勒曼作品乐谱
后记

(5)自主课程的理论基础研究 ——教育学、心理学、哲学与人才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核心概念的界定
        1.1.1 自主课程
        1.1.2 自主课程的理论基础
    1.2 研究缘起
    1.3 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1.3.1 理论意义
        1.3.2 应用价值
    1.4 文献综述
    1.5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1.5.1 创新点
        1.5.2 难点
    1.6 研究思路与方法
        1.6.1 研究思路
        1.6.2 研究方法
第2章 自主课程的教育学基础
    2.1 主体性教育理论与自主课程
        2.1.1 主体性教育的内涵、目的与自主课程
        2.1.2 主体性教育的课程观对自主课程的启示
        2.1.3 主体间性教育:自主课程新的价值支点和发展趋势
    2.2 生命教育与自主课程
        2.2.1 自主课程:顺应"生命教育"的呼唤
        2.2.2 自主课程:生命教育的重要课程载体
    2.3 自主课程:让课程走向生本
        2.3.1 生本教育"起点非零"的儿童观:自主课程合理性的重要依据
        2.3.2 自主课程:"教皈依学"的生本教育教学观的再度印证
        2.3.3 自主课程与生本教育的课程观一脉相承
    2.4 后现代主义及概念重建主义:自主课程的课程学基础
        2.4.1 后现代主义与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观的总体特征
        2.4.2 后现代主义与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观:自主课程的课程学基础
    2.5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与自主课程
        2.5.1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学习观对自主课程的启示
        2.5.2 自主课程展现了人本主义课程观的特点
        2.5.3 "非指导性教学"对自主课程课程实施的启示
    2.6 三大教育理念(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学习化社会)与自主课程
        2.6.1 三大理念的内涵及内在逻辑关系
        2.6.2 自主课程:提升学习者终身学习能力的学校课程模式的必然选择
        2.6.3 三大理念的核心价值:应成为自主课程的根基所系
        2.6.4 三大理念视角下设置自主课程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必然性
第3章 自主课程的心理学基础
    3.1 多元智力理论:自主课程重要的心理学基础
        3.1.1 自主课程:多元智力理论视角下的合理性
        3.1.2 多元智力理论对自主课程的启示
        3.1.3 自主课程:多元智力理论视角下的独特功能与价值
    3.2 人本主义心理学对自主课程的启示
        3.2.1 "自我实现":自主课程的终极价值追求
        3.2.2 人本主义的创造观及其对自主课程的必然选择与启示
    3.3 认知心理学与自主课程
        3.3.1 "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及其对自主课程的必然选择
        3.3.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自主课程
第4章 自主课程的哲学基础
    4.1 自主课程:人性论诠释之角度
        4.1.1 人的本质说与自主课程
        4.1.2 人的存在方式与自主课程
    4.2 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对自主课程设置的启示
        4.2.1 自主课程的深层涵义:来自"生命冲动说"的启示
        4.2.2 自主课程:"绵延说"的独特解读
        4.2.3 "直觉体验"对自主课程的启示
    4.3 自主课程:尼采哲学的审视和解读
        4.3.1 自主课程:尼采人性观的解读
        4.3.2 尼采的"权利意志"及"超人学说":自主课程全新的价值视点
        4.3.3 自主课程——"重估"教育中的价值:"一切价值的重估"的启示
    4.4 存在主义哲学与自主课程
        4.4.1 存在主义的"存在"和"自由选择"意蕴对自主课程的启示
        4.4.2 自主课程:存在主义课程观关照下的个性化课程
第5章 自主课程的人才学视角
    5.1 人才学:自主课程新的研究方向和领域
    5.2 毛泽东青少年时期自主课程个案研究
        5.2.1 毛泽东青少年时期自主课程的内容体系
        5.2.2 毛泽东青少年时期自主学习的学习目的
        5.2.3 毛泽东青少年时期自主课程的学习策略
        5.2.4 个案反思
    5.3 张海迪英语自主课程及自主学习个案研究
        5.3.1 研究背景和目的
        5.3.2 张海迪英语自主课程的内容体系
        5.3.3 张海迪英语自主课程的学习策略
        5.3.4 个案启示与反思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四、3G世界徜徉于欢畅的时空(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整本书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D]. 吴慧.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2]媒介化时代文学生产批判[D]. 翟传鹏.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3)
  • [3]施尼特盖《第一大协奏曲》的戏剧性研究[D]. 张瀛戈. 上海音乐学院, 2013(02)
  • [4]格奥尔格·菲利普·泰勒曼音乐的社会接受度演变及其因素分析[D]. 李花. 星海音乐学院, 2012(10)
  • [5]自主课程的理论基础研究 ——教育学、心理学、哲学与人才学视角[D]. 张蕊. 信阳师范学院, 2011(11)
  • [6]3G世界徜徉于欢畅的时空[J]. Issey. 数码世界, 2004(Z1)

标签:;  ;  ;  ;  ;  

3G世界徜徉在欢乐的时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