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旅游景区开发利用中的问题及对策

武汉旅游景区开发利用中的问题及对策

一、武汉市旅游景区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郑伯铭[1](2021)在《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机制研究 ——以玉龙雪山景区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旅游者消费方向发生转变,高质量、多样化旅游体验形式不断被开发,山地旅游成为市场热点。我国属于多山国家,山地旅游发展已久,但多数山地景区的发展质量都不高,如何推动山地景区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成为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要实现山地景区旅游的高质量发展,就应当追本溯源,明晰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互动机理,只有深刻把握动力源头,才能够因地制宜、对症下药,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刺激和强化驱动力。根据对现有研究的梳理总结,针对工业旅游、红色旅游、边境旅游等旅游业态的驱动机制研究较多,但缺乏对山地旅游驱动机制的研究,从高质量发展的视角构建山地旅游驱动机制的研究更是空白。因此,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地旅游目的地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变化及其机制研究”,尝试构建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机制及其评价模型,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研究空白,也有助于量化识别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的发展现状。文章首先对山地旅游、山地旅游高质量发展、旅游驱动机制的国内外研究动态、进展、热点等进行全面的梳理,并对山地旅游、山地旅游景区、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旅游驱动机制的相关基本概念进行阐述,厘清具体内涵与特征。以利益相关者、全面质量管理、系统动力学等理论为指导,应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范式从147篇相关研究论文以及期刊文章中扎取识别影响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因子,构建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的概念框架,分析各驱动力系统的作用机理,最终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架构完整的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综合评价模型,并以玉龙雪山景区为实证案例开展实证研究。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概念框架分为四层,从第一层到第四层分叉延伸,其中第一层也就是本文研究的核心,即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机制;第二层包含吸引力、推动力、支持力以及中介力四大驱动力系统;第三层包含14个驱动子系统;第四层包含了51个驱动因子。各层级之间属于隶属关系,层层递进,最终形成驱动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合力。2、吸引力驱动系统通过诱发山地旅游者的山地旅游动机,产生山地旅游需求,促进山地旅游者做出山地旅游决策,开展山地旅游活动;推动力驱动系统包含经济发展水平、旅游发展水平、市场需求、政府政策四大驱动子系统,四大驱动子系统彼此联系、彼此作用,共同推动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支持力驱动系统包含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子系统,其中硬环境指代基础硬件,起到基础支撑作用,软环境指代管理、服务等辅助环境,起到辅助提升的作用;中介力驱动系统则起到将山地旅游产品供给与市场需求有效对接的作用。3、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评价模型中各层级指标的权重计算结果显示,综合层(一级)当中吸引力(0.3835)权重占比最高,项目层(二级)中硬环境(0.1457)权重占比最高,方案层(三级)中业态与产品的独特性(0.0777)权重占比最高,说明以上三个指标在各自层级当中的重要性最高,是驱动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系统、子系统、因子。4、以玉龙雪山景区为实证案例,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玉龙雪山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玉龙雪山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现状整体评分为7.2287分,属于较高质量等级。总体来看,玉龙雪山景区仍有大部分驱动系统和因子未达到高质量等级,仍存在一定提升空间。最后,根据分析和评价结果,结合玉龙雪山景区实际现状,针对吸引力、推动力、支持力以及中介力四大驱动系统分别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

王滢[2](2020)在《全域旅游背景下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监管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已经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游客的需求也逐渐向多元化、个性化方向转变,游客对旅游管理、服务水平和产品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全域旅游是新时期我国旅游业的重大发展战略,既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全国旅游行业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促进旅游业自身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更是旅游业改善民生、提升幸福指数、服务人民群众的有效方式,符合世界旅游发展的共同规律和整体趋势,代表着现代旅游业发展的方向。全域旅游的景观全域优化、服务全域配套、治理全域覆盖、产业全域联动、成果全民共享的理念,不仅对A级旅游景区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同时也让A级旅游景区监管面临着由单一景区监管向适应全域旅游发展的监管转变。A级旅游景区是旅游活动的核心内容和空间载体,是旅游业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A级旅游景区监管工作是个综合性的监督管理工作,既是政府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抓手,同时还涉及相关职能部门、行业组织等。特别是在全域旅游背景下,要想有效强化A级旅游景区监管,促进其高质量发展,融入全域旅游发展大局中,必须要从体制机制改革入手,加强协同治理、产业融合,提升公共管理和服务水平。本文在对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监管现状、问题及成因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景区管理经验,提出了在全域旅游背景下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监管对策建议,包括优化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景区监管体制机制,改革景区管理机制,变革“门票经济”模式,促进A级旅游景区监管工作改革;由单一的旅游景区监管向综合的全域旅游监管转变,创新实施全域旅游示范工程,强化旅游公共服务网络体系建设,整合旅游形象宣传营销,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加强部门、产业及社会、行业协同,形成共同治理A级旅游景区的监管工作格局,引导A级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

吴冲[3](2020)在《空间生产视角下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及其机制研究 ——以陕西关中大遗址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十九大报告明确了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文化繁荣的重要意义,而大遗址作为重要历史文化资源,对建设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彰显城市与区域文脉、带动区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国75%以上的大遗址位于城郊及郊野地区,这些大遗址区往往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基础设施条件差,加之文物保护制度对工、农业生产实施严格控制,导致了大遗址区村庄普遍性的贫困问题,并且由于资本投入与文保限制的空间差异产生了遗址区村庄的不均衡发展,进而引发大遗址区社会冲突矛盾加剧和遗址区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的反思。在全面践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对于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紧迫性。大遗址区作为一个空间相对独立、管理部门权职交错、保护与利用影响交织、利益相关者众多的复杂地域系统,对于大遗址区乡村社会问题研究需要跳出传统的“绝对空间”思维,从社会与空间相互影响的辩证逻辑中寻求答案。“空间生产”理论既有助于解决传统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研究中“社会-空间”相互割裂的问题,也能够将大遗址区社会分化与空间不均衡纳入同一框架内进行讨论。因此本研究结合大遗址区发展中的实际情况,基于空间生产理论建立具体化分析框架,通过“社会-空间”辩证法从空间实践与社会变迁的交互作用中探寻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规律,以社会生产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角度揭示社会空间演变机制。首先,本文将空间生产理论与大遗址区现实情况相结合,建立大遗址区空间生产理论框架。在界定大遗址区空间范围与特征的基础上,基于“三元论”对大遗址区的社会空间本体划定,并论证空间生产理论在大遗址区的适用性,重点从权力、资本视角探寻遗址区“社会-空间”的辩证逻辑。其次,宏观上总结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发展特征。首先分析关中大遗址的分布特征及其自然环境特征,论证自然环境对大遗址区乡村的影响。其次梳理关中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进程,分析展示利用工作对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的影响。最终总结关中大遗址区乡村发展的普遍性特征规律。一方面借鉴哈维的三次资本循环理论大致划分出关中大遗址区发展阶段,分析资本驱动下居民实现再生产的模式与途径。另一方面,探究在空间权力让渡与分化过程对村庄居民生产方式调整的影响。这一部分研究既为具体案例地研究提供广泛的素材与依据,也在实践层面论证了空间生产理论对大遗址区研究具备普遍适用性。然后,选取秦始皇陵、乾陵、桥陵、耀州窑、雍城五处大遗址区作为典型案例地研究,分析具体案例地村庄的社会空间演变规律与特征。空间上,以行政村为基本统计单元,从“人-地关系”、“人-人关系”两方面入手建立指标,采取生态因子分析法、社会空间分异指数明确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结构与分异特征。时间上,通过比对分析90年代、2000年、2010年、2018年四个时间段社会空间结构与分异状况,总结社会空间演变过程与特征,提炼出5种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模式。最后,在分析5种乡村社会空间演变模式中“人地关系”与“人人关系”变化特征规律基础上,进一步从资本视角分析保护利用影响下大遗址区空间资本累积过程,从权力视角解读利益相关者的相互关系,以及在各种制度性框架下居民为实现再生产而对自身生计模式调整过程,从资本与权力视角解析大遗址区社会空间生产的规律并总结社会空间演变机制,提出大遗址区乡村社会发展的优化建议。研究认为:(1)空间生产理论对于大遗址区研究具有普遍适用性,大遗址区乡村发展体现出哈维所说的三次资本循环特征,权力与资本所支配的“第三空间”影响着遗址区乡村物质环境转变与社会变迁。(2)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大多呈扇形同心圆圈层结构。并且根据其演变规律总结出旅游服务业发展型村庄、农业发展型村庄、传统农业村庄、工业化与城镇化带动村庄、采掘业控制型村庄等五种演变模式。(3)“人地关系”上,村庄聚落由原本单一的居住功能衍生出生产与消费职能,最终衍生出文化服务职能;“人人关系”上,早期村民自主生产或受雇于投资企业而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中期乡村空间资本价值提升,居民与外来经营户形成房屋租赁合作关系,最后由于文化资本外溢,居民与旅行社、经营户产生广泛的业务往来。综上,本研究提出资本投入空间生产实践是社会空间演变的原始动力,社会生产关系的转变是社会空间演变的内生因素,政府权力对利益群体的引导与规范是社会空间演变的外部驱动。面对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分异、社会分层愈演愈烈的趋势,本文选取大遗址区乡村为研究案例,探寻社会弱势群体在遗址保护与开发利用中如何实现自身再生产过程。在人本视角拓展了大遗址保护利用的研究广度,也进一步丰富了空间生产的微观领域研究。对我国大遗址周边地区出现的社会问题进行解析,希望借此为实现大遗址区乡村振兴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江永佺[4](2020)在《湖北省红色旅游空间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诗情[5](2020)在《木兰山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形成及保护利用协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木兰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扬子陆块北缘,行政区划属于湖北省武汉市,面积约360km2,是武汉市内最早申报成功的国家级地质公园。木兰山作为研究华北扬子板块的重要窗口,完整的保留了华北和扬子两大构造体系碰撞过程中形成的板块的缝合带,以及板块强烈的俯冲作用下由于构造剪切作用形成的变质杂岩,这些特殊的地质现象和岩体记录了区域洋壳的存在、消亡历史,陆块的拼合,岩浆活动和特殊的高压变质过程。园区内有武当岩群二岩组、耀岭河组、公安寨组等特殊的地质岩层、典型的蓝片岩地质剖面、世界闻名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带,这些地质遗迹在研究板块的地质活动特征和板块间动力作用方面都具有全球意义。木兰山石景山大面积的崩塌遗迹,是武汉地区代表性的崩塌遗迹之一,为研究崩塌构造的背景、岩性、成因、内外部动力等提供了珍贵的实地资料。木兰山蓝片岩形成具有国际代表意义,为岩石学、地貌学、构造地质学的研究提供了方向。论文基于对木兰山地质公园的自然地理和地质背景的研究,结合了实地勘察和GIS方法,确定了园区主要地质资源有5大类10类15亚类共104处。运用AHP、专家分析法和模糊分析法,计算出地质遗迹的等级。分析了地质遗迹最集中的区域几处典型的地质景观特征和成因,充分表明了这些地质遗迹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地质公园的开发保护中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提出了“地质资源保护-保护性利用-系统优化管理”的协调发展保护策略。

毕瑜[6](2020)在《日照市东港区旅游景区用地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日照市是新兴沿海城市,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迅速。东港区作为日照市的旅游空间主体,随着“旅游富市”战略的实施以及全域旅游的深入推进,旅游景区的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旅游景区用地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以东港区旅游景区用地问题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东港区旅游景区规模、类型、分布、等别等总体情况,刻画了旅游景区土地利用现状,探讨了旅游景区土地供给、开发、利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旅游景区用地问题的对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1)东港区旅游资源、旅游景区总体情况分析,东港区旅游业发展迅速,近年来景区数量和质量上都得到了相应提升。(2)东港区旅游景区项目日益增多、旅游景区用地规模越来越大,近年来旅游景区用地供需矛盾突显。(3)基于东港区典型景区案例土地批后监管分析,东港区旅游景区在土地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未批先建、批多建少等违法现象。(4)基于东港区典型景区案例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东港区旅游景区用地存在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情况。(5)基于东港区典型景区案例土地利用集约程度调查分析,东港区旅游景区土地开发利用形式较为粗放。为解决旅游景区用地问题,促进东港区旅游景区健康持续发展,本文提出以下建议:(1)灵活运用政策引导,根据“要素”跟着项目走的新土地政策要求,争取省级指标支持,缓解土地供需矛盾。(2)加强批后监管,对旅游景区用地存在的未批先建、违规改变土地用途、批少建多等违法行为进行严密管控。(3)加快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现多规融合,避免拟建、新建景区存在不符合土地规划的情况。(4)通过进行景区内部的布局优化、提质改造进一步提高原有景区的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

王雷[7](2020)在《湖北襄阳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红色旅游的兴起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客观需要,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襄阳在革命战争年代是湖北省五大革命老区、全国十二块革命根据地之一,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在国家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的背景下,全国和湖北省的红色旅游发展态势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开发襄阳红色旅游资源,打造红色旅游精品,对推动襄阳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截至目前,有关湖北襄阳红色旅游无论是研究文献还是实践研究都很少,这与蕴含着丰富红色旅游资源的襄阳不相适应,本文首次提出襄阳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为襄阳红色旅游开发起到一定的积极与帮助作用。本文研究首先在国内外关于红色旅游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实地深入襄阳红色旅游景区及相关部门调研,结合襄阳红色旅游开发利用的现状,归纳总结出当前存在的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投入不足、缺少统筹规划、产业发育程度低、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等主要问题;运用SWOT分析法,从襄阳红色旅游的优势、劣势、发展、挑战四个维度进行了分析,得出最佳组合策略;然后重点介绍了襄阳主要的红色旅游资源及其主要价值,分别采取定性、定量的方法对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再结合部分景区的调查问卷结果,对襄阳红色旅游的市场趋势、市场消费特征及市场定位等方面进行较为客观全面的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以加快襄阳红色旅游开发,提升游客旅游体验等为目标,提出适合襄阳红色旅游开发的对策,主要包括精品项目谋划、积极开发具有吸引力的红色旅游产品、加强统筹规划和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加大政策支持和基础设施投入、多措并举加大市场宣传营销力度以及注重人才开发管理,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等六个方面的内容。

邓炬洪[8](2020)在《从化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途径。在农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有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和促进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于拉动农村的GDP增长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另一方面对于促进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地进一步了解从化区当前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情况,本文从从化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出发,以政府、乡村旅游经营企业和村民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从化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试图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理论支撑,找出从化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究其成因,为从化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从而有效地推动从化区乡村旅游产业的长期有效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由七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对从化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研究的背景、意义以及研究思路,对国内外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进行阐述。第二部分对相关概念以及理论基础进行介绍,利益相关者理论是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对从化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介绍和分析,找出从化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主要针对从化区乡村旅游产业出现的问题,从利益相关者政府、企业和村民角度进行原因分析。第五部分通过分析国内关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成功的案例,江西婺源县和梅州雁南飞茶园两个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景区,探求找出成功的做法,为从化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提供经验上的借鉴。第六部分针对从化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状况,从利益相关者政府、企业和村民角度出发,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为政府以及利益相关者提供一定的价值参考。第七部分为结论与展望。本文采取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和案例分析法,通过阅读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对从化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进行分析研究,应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从化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阐述,围绕存在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本文研究从化区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推动从化区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对于巩固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有着重要的意义。

游琪[9](2019)在《自驾游链核结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驾游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国民休闲旅游的一种重要旅行方式,随着我国中产群体的日益扩大,国家法定假期制度的稳定,私家车、租赁车服务等普及,我国自驾游正在从起步阶段迈向规模发展阶段。自驾游市场需求侧的变化,呼吁着产业供给侧、政府监管侧予以相应程度的迎合。在学术研究里,针对“自驾游产业链”的研究,关注度还比较不足。本次论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自驾友好度理论”为基础,对自驾游产业链的概念和特征进行探讨,对自驾游产业链的产业要素进行梳理;其次,本次论文通过对自驾游产业链的研究,延伸、扩充了“自驾友好度理论”,使得“自驾友好度理论”更“易于量化且有据可循”。论文对自驾游产业链的研究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切入点:首先,论文探讨了自驾游产业链的概念与特征,以此确定了自驾游的三个关键要素为“人”、“车”、“路”,并界定出“人”、“车”是自驾游产业链的链核,以链核作为重要抓手,从而展开对自驾游产业链的研究;其次,论文根据“自驾友好度理论”和“产业聚集理论”,按空间划分出场景“出发地”、“道路上”、“目的地”,按时间划分出阶段“出发前”、“在路上”、“归来后”,将空间和时间应用场景合并为:“出发地”(出发前/归来后)、“道路上”(高速/国道省道)、“目的地”三个时空应用场景,并将这几个时空应用场景作为研究自驾游产业链的辅助条件。论文围绕“链核”在“时空场景”的产业聚集,推导出“自驾游产业链链核结构模型”,基于此,基本上形成了“自驾游产业链核结构”的内容。在“自驾友好度理论”中,相关指标进行分级赋值并通过分值衡量自驾游路线、自驾游出发地、自驾游目的地的“友好度”,本次论文在此基础上,根据自驾游产业要素与自驾游相关联程度,梳理出自驾游重要关联产业要素与一般关联产业要素,并根据重要关联、一般关联产业要素在三个场景的丰度,分析判断“出发地”(出发前/归来后)、“道路上”(高速/国道省道)、“目的地”各应用场景的“友好度”,论文又通过引入“2017年度中国自驾游年度路线评选”对“自驾游链核结构”的观点内容进行运用和验证,通过自驾游路线、自驾游出发地、自驾游目的地中重要关联产业要素与一般关联产业要素的匹配度、聚集度高低,分析路线、出发地、目的地“友好度”,证明“自驾游链核结构”的适用价值。“自驾游链核结构”不仅能作为自驾友好度的良好补充,应用于自驾游路线、自驾游出发地、自驾游目的地的评选,还能推动自驾游产业供给的完善,健全自驾游产业链条,使得自驾游客在自驾游过程中得到友好的体验。

魏超[10](2019)在《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研究 ——以武汉市黄陂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乡村旅游研究是近年来国内外旅游研究的热点。随着大众化旅游时代的到来,大城市边缘区依靠其独特的区位和交通优势,旅游发展呈快速增长态势,成为乡村旅游的核心载体。然而,随着旅游消费升级和区域旅游竞争的加剧,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着旅游产品同质化、业态滞后、空间布局混乱、用地紧张、管理不善、人才紧缺等现实问题,亟待转型发展。2018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提出,中国旅游业到了从高速增长阶段到优质旅游发展阶段的关键节点,旅游产业转型已迫在眉睫。乡村旅游转型是中国旅游产业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由资源主导开始向市场主导转变,特别是在旅游产品、市场导向和业态结构加速更替的新时代背景下,探讨大城市边缘区这一特殊地理区域的乡村旅游转型发展不仅是旅游地理学学科发展的内在需求,还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是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既包括乡村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的优化,也包括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全方位提升。乡村旅游转型与发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殊途同归,最终目的都是促进乡村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本研究尝试从系统层面着眼,从问题的本质出发,将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置于旅游地理学、乡村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文化学等多学科视野之中。通过理论探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以系统科学理论、城乡互动理论、区域发展理论、旅游转型理论等相关理论为指导,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综合分析法、社会调查法、案例研究法和定量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并以武汉市黄陂区为典型案例区,揭示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内在规律和阶段性经验。按照旅游人地关系“要素与格局——特征与问题——过程与机制——协调与优化”的逻辑主线,核心章节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七部分:第一部分为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对开展本研究所涉及的主要概念进行了界定,主要包括区域旅游、大城市、大城市边缘区、乡村与乡村旅游、旅游转型发展等。选取与研究主题密切相关的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如系统科学理论、城乡互动理论、区域发展理论、旅游转型理论等,为开展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理论探讨奠定基础。第二部分为国内外研究进展。重点梳理了乡村旅游、旅游转型、大城市边缘区旅游发展等方面的相关研究文献。通过研究综述,总结当前的研究现状,研究中存在的核心问题,亟待突破的内容,引出本研究的科学问题及研究意义。第三部分为转型背景下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离不开中国旅游转型大背景,旅游转型发展是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必由之路。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在市场消费、产品供给、空间结构、发展演化等方面具有显着的转型特征,发展类型非常多样化。与此同时,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面临旅游发展空间失衡、旅游产品有效供给不足、旅游企业非理性开发、发展促进机制不合理等诸多现实问题,从而引出对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的理论探究与实证分析。第四部分为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理论探究。根据系统科学的基本思想,将大城市边缘区作为一个整体地理单元和旅游目的地开展相关研究,从转型原则、转型目标、转型战略等层面提出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的总体思路。此外,明确提出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阶段、转型维度、影响要素和动力系统,建立对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的理论认知体系。第五部分为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过程、机理与模式。首先对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总体分析,主要包括黄陂区基本概况、乡村旅游发展历程、乡村旅游发展成效、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等方面;其次,回顾总结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过程,分别从旅游产品转型、空间结构转型、参与主体转型、旅游效应转型四个方面进行重点阐述;再次,从转型影响要素、转型内部动力、转型总体思路等层面对黄陂区乡村旅转型进行机理分析;最后对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模式进行归纳,提炼出景区升级模式、社区提升模式、文化重构模式、主题休闲模式四大乡村旅游转型模式。第六部分为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典型案例。选取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最具代表性的木兰草原景区和杜堂村为典型案例点,以过程、机理、效应为研究切入点,总结得出传统景区和新型旅游村两种不同的乡村旅游转型发展模式。木兰草原转型发展模式是对黄阪乡村旅游转型的“景区升级模式”的重要实践,是企业主导、以景带村的典型案例;杜堂村转型发展模式是对黄陂区“社区提升模式”的重要实践,是村企联合,景村一体发展的典型案例。第七部分为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障碍、路径与趋势。明确提出黄陂区开展乡村旅游转型的“三大障碍、七大路径、三大趋势”。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面临制度障碍、需求障碍、能力障碍等不可回避的障碍因素。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路径包括创新理念,推进改革创新;丰富供给,促进产品升级;挖掘需求,细分消费市场;科学布局,优化空间结构;功能提升,重构地域功能;整合共生,增强区域合作;强化保障,完善转型机制等。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趋势包括: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旅游产业融合日益深入、旅游开发引导的乡村转型与重构等。通过对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系统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①大城市边缘区作为乡村旅游的核心承载区域,乡村旅游发展呈现“供需两旺”的特征,且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②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离不开中国旅游转型大背景,是区域旅游转型的重要内容。转型背景下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有其独有的特征和内在规律,并面临诸多现实问题;③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是一个多维、动态、综合的巨系统,在具体转型实施过程中,需要明确总体思路,做好阶段划分,明确转型维度,并结合影响要素、动力系统等建立系统的理论认知;④武汉市黄陂区是武汉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较早的区域,乡村旅游发展和转型条件较为成熟,具有研究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在对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总体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提炼出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过程、机理与模式;⑤微观层面对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典型景区和典型旅游村进行深入解析,总结归纳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的阶段性实证经验;⑥乡村旅游转型是“进行式”而非“完成式”,同时也是一个系统性、历史性进程,不能操之过急,不可一蹴而就,需遵循其内在发展规律。

二、武汉市旅游景区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武汉市旅游景区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机制研究 ——以玉龙雪山景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宏观经济开始转向,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
        二、高质量旅游体验需求增长迅速,山地旅游逐渐成为热点
        三、高质量发展是进入优质旅游新阶段的核心内容
        四、厘清和优化驱动机制是促进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五、山地旅游典型代表性的玉龙雪山景区高质量发展有待优化
    第二节 山地旅游发展现状与山地景区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山地旅游发展现状
        二、山地景区旅游发展普遍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四节 研究内容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二章 概念阐释、研究动态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阐释
        一、山地旅游
        二、山地旅游景区
        三、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
        四、旅游驱动机制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一、山地旅游研究
        二、山地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
        三、旅游驱动机制研究
    第三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二、系统动力学理论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
第三章 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构建与分析
    第一节 基于扎根理论方法的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构建
        一、资料收集与整理
        二、开放式编码
        三、主轴编码
        四、选择性编码
        五、理论饱和度检验
    第二节 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分析
        一、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吸引力驱动系统分析
        二、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推动力驱动系统分析
        三、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支持力驱动系统分析
        四、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中介力驱动系统分析
    第三节 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模型
第四章 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评价模型
    第一节 层次分析法应用概述
        一、构建层次分析结构
        二、构造判断矩阵
        三、层次单排序(计算权向量)与一致性检验
        四、层次总排序
    第二节 评价因子模型的框架构建
    第三节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一、专家问卷的发放
        二、数据处理
        三、一致性检验
        四、权重计算
        五、权重结果分析
    第四节 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评价模型的应用
        一、指标测度方法
        二、指标赋分标准
        三、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应用
第五章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现状分析与评价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发展历程
        一、起步阶段(1984—1992 年)
        二、基础夯实阶段(1992—1999 年)
        三、快速发展阶段(1999—2007 年)
        四、提质增效阶段(2007 年至今)
    第三节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现状
        一、吸引力驱动系统现状
        二、推动力驱动系统现状
        三、支持力驱动系统现状
        四、中介力驱动系统现状
    第四节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现状评价
        一、评级数据采集与分析
        二、模糊数学综合评价
    第五节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文资源开发利用不足
        二、业态产品相对传统单一
        三、与周边景区联动效果有待加强
        四、旅游收入来源单一
        五、人才队伍多样化水平不足
第六章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优化对策
    第一节 吸引力驱动系统优化策略
        一、充分挖掘景区资源
        二、丰富产品业态体系
        三、调节要素价格水平
    第二节 推动力驱动系统优化策略
        一、加强相关政策推动
        二、分析预测市场需求
    第三节 支持力驱动系统优化策略
        一、完善旅游设施建设
        二、加强智慧旅游建设
        三、强化景区联动水平
        四、提升景区综合管理水平
        五、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第四节 中介力驱动系统优化策略
        一、丰富宣传营销渠道
        二、加强与旅游中介机构合作
第七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节 主要创新之处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机制研究——权重咨询问卷
    附录B 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机制研究——专家打分问卷
    附录C 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机制研究——游客打分问卷
致谢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2)全域旅游背景下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监管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与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综述
        1.4.2 国内研究综述
    1.5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1.5.1 概念界定
        1.5.2 理论基础
第二章 全域旅游背景下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监管现状
    2.1 四川省全域旅游发展概况及对A级旅游景区监管工作新要求
        2.1.1 四川省全域旅游发展概况
        2.1.2 发展全域旅游对四川A级旅游景区监管工作的新要求
    2.2 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监管现状
        2.2.1 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发展概况
        2.2.2 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监管现状
    2.3 调查研究工作的思路、设计与实施
        2.3.1 调查研究工作的思路
        2.3.2 调查问卷的设计
        2.3.3 调查的实施与结果
第三章 全域旅游背景下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3.1 全域旅游背景下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1 重评定轻监管
        3.1.2 监管部门协同治理意识不强
        3.1.3 部门监管职能交叉
    3.2 全域旅游背景下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监管工作问题成因分析
        3.2.1 缺乏长效动态监管机制导致A级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3.2.2 协同治理机制不健全难以形成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监管合力
        3.2.3 A级旅游景区监督管理体制复杂造成景区运营意识不强
第四章 国内外旅游景区监管经验及借鉴
    4.1 国内A级旅游景区监管经验
        4.1.1 兄弟省市A级旅游景区监管经验
        4.1.2 四川省内部分地区A级旅游景区监管特点及成效
    4.2 国外旅游景区监管模式经验
        4.2.1 美国国家公园管理模式经验
        4.2.2 英国国家公园管理模式经验
        4.2.3 德国国家公园管理模式经验
        4.2.4 日本国家公园管理模式经验
    4.3 国内外景区监管经验借鉴
第五章 全域旅游背景下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监管对策研究
    5.1 优化管理体制机制促进A级旅游景区监管工作改革
        5.1.1 创新景区监管体制机制促进景区资源保护和综合利用
        5.1.2 改革景区管理机制鼓励多种投资主体参与旅游景区开发
        5.1.3 变革“门票经济”模式推动A级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
    5.2 由单一的旅游景区监管向综合的全域旅游监管转变
        5.2.1 政府主导创新实施全域旅游示范工程
        5.2.2 打破旅游公共服务网络体系建设中的区域和行业监管壁垒
        5.2.3 整合形象宣传增强A级旅游景区影响力和竞争力
    5.3 协同治理优化A级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监管工作格局
        5.3.1 部门协同统筹制定促进A级旅游景区发展的激励政策
        5.3.2 产业协同促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5.3.3 社会及行业协同提升A级旅游景区产品供给能力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一 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监管调查问卷
    附件二 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监管暗访表

(3)空间生产视角下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及其机制研究 ——以陕西关中大遗址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主要概念界定
        1.1.1 大遗址与大遗址区
        1.1.2 大遗址保护与展示利用
        1.1.3 社会空间
        1.1.4 乡村与乡村社会空间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社会空间演变相关基础研究
        1.3.2 社会空间生产的相关研究
        1.3.3 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与社会空间演变研究
        1.3.4 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研究
        1.3.5 相关研究述评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理论基础
        2.1.1 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价值与影响相关理论
        2.1.2 乡村聚落发展的相关理论
        2.1.3 传统“社会-空间”二元对立分析理论
        2.1.4 空间生产理论及其相关延伸理论
    2.2 空间生产理论对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研究的适用性与独特性
        2.2.1 空间生产理论导向下大遗址区社会发展的时空观转变
        2.2.2 空间生产理论对于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研究的适用性
        2.2.3 空间生产理论应用于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研究的独特性
    2.3 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生产分析方法
        2.3.1 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生产的主体及其作用
        2.3.2 大遗址区乡村空间生产的“社会-空间”辩证逻辑
        2.3.3 “三元论”导向下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的分析方法
第三章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经济发展及其空间生产特征
    3.1 关中大遗址数量及展示利用情况在全国范围内的比较
        3.1.1 关中大遗址的数量与分布在全国范围的比较
        3.1.2 关中大遗址展示利用工作在全国范围的比较
    3.2 关中大遗址区自然环境因素与乡村社会经济发展
        3.2.1 关中地区自然环境与大遗址分布
        3.2.2 关中大遗址类型及选址产生的大遗址区自然条件差异
        3.2.3 大遗址区自然环境对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经济的影响
    3.3 关中大遗址保护利用因素与乡村经济社会发展
        3.3.1 关中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进程与保护利用模式
        3.3.2 关中大遗址保护利用对乡村社会经济的影响
    3.4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生产特征
        3.4.1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中资本循环特征
        3.4.2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管理制度变迁特征
        3.4.3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空间实践特征
        3.4.4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中产业变化特征
    3.5 关中大遗址区类型划分与社会经济特征
        3.5.1 关中不同自然条件禀赋的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特征
        3.5.2 关中不同影响力级别的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特征
        3.5.3 关中不同发展阶段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特征
第四章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过程与特征
    4.1 案例地选取与数据获取
        4.1.1 典型案例地选取
        4.1.2 数据获取
    4.2 分析方法与指标体系构建
        4.2.1 分析方法与步骤
        4.2.2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4.2.3 空间生产理论下的指标体系
    4.3 案例地大遗址保护利用及其大遗址区乡村概况
        4.3.1 秦始皇陵大遗址保护利用与遗址区乡村概况
        4.3.2 乾陵大遗址保护利用与遗址区乡村概况
        4.3.3 桥陵大遗址保护利用与遗址区乡村概况
        4.3.4 雍城大遗址保护利用与遗址区乡村概况
        4.3.5 耀州窑大遗址保护利用与遗址区乡村概况
    4.4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结构与分异
        4.4.1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主因子及其空间分布
        4.4.2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结构
        4.4.3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分异
    4.5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结构特征的提取
        4.5.1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的共性特征
        4.5.2 关中各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的差异性特征
    4.6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的演变与分异过程
        4.6.1 90年代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结构与分异
        4.6.2 2000年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结构与分异
        4.6.3 2010年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结构与分异
    4.7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的演变规律与演变模式
        4.7.1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主因子的变化
        4.7.2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分异指数的变化
        4.7.3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结构的演变
        4.7.4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模式的提炼与比较
第五章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生产的影响因素
    5.1 人地关系: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生产方式的调整
        5.1.1 内圈层:旅游服务型村庄生产方式调整
        5.1.2 中圈层Ⅰ:农业发展型村庄生产方式调整
        5.1.3 中圈层Ⅱ:传统农业型村庄生产方式调整
        5.1.4 外圈层Ⅰ:工业化或城镇化村庄生产方式调整
        5.1.5 外圈层Ⅱ:采掘业控制型村庄生产方式调整
    5.2 人人关系: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生产关系的转变
        5.2.1 内圈层:旅游服务型村庄社会生产关系转变
        5.2.2 中圈层Ⅰ:农业发展型村庄社会生产关系转变
        5.2.3 中圈层Ⅱ:传统农业型村庄社会生产关系转变
        5.2.4 外圈层Ⅰ:工业化或城镇化村庄社会生产关系转变
        5.2.5 外圈层Ⅱ:采掘业控制型村庄社会生产关系转变
    5.3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生产过程中资本循环的逻辑解释
        5.3.1 大遗址区乡村农业相关的资本累积
        5.3.2 大遗址区乡村工业化或城镇化中的资本累积
        5.3.3 大遗址区乡村旅游服务业中的资本累积
    5.4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生产过程中权力关系变迁的逻辑解释
        5.4.1 大遗址区乡村空间生产主体的利益诉求
        5.4.2 三次资本循环中大遗址区利益主体权力的空间化
        5.4.3 三次资本循环中管理制度调整与空间主体利益关系的互馈
第六章 空间生产视角下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机制
    6.1 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的基本动因
        6.1.1 大遗址展示利用的溢出效应
        6.1.2 资本增殖性的内在驱动
    6.2 大遗址区空间生产主体对乡村社会空间的作用路径
        6.2.1 政府对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作用路径
        6.2.2 市场对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作用路径
        6.2.3 地方社区对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作用路径
    6.3 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的动力机制
        6.3.1 资本投入空间生产实践是原始动力
        6.3.2 居民生产关系调整转变是内生驱动
        6.3.3 权力对利益群体的引导与规范是外部动因
第七章 空间生产视角下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发展建议
    7.1 优化的原则与价值判断
        7.1.1 保护还是发展
        7.1.2 谁的乡村
        7.1.3 谁的遗址
    7.2 明确各利益主体的空间权力边界
        7.2.1 政府的职能定位与权力边界
        7.2.2 顺应资本循环规律的市场引入
        7.2.3 乡村社区发展权力的赋予
    7.3 空间公平正义的实现途径
        7.3.1 共建共享的空间实践
        7.3.2 开发利用共同参与的制度
        7.3.3 基于空间公平的补偿机制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村庄资料统计问卷
    附录二 :居民家庭统计问卷
    附录三 :文管部门访谈提纲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1.发表学术论文
    2.参与项目获奖情况
致谢

(5)木兰山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形成及保护利用协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依据
        1.1.1 地质公园是进行地学研究的理想平台
        1.1.2 项目支撑
        1.1.3 地质公园发展的需要
    1.2 选题的意义
        1.2.1 有助于探索木兰山区域的地球演化历史
        1.2.2 丰富了地区的蓝片岩的研究内容
        1.2.3 对于地区遗迹调查和评价,明确资源的价值
        1.2.4 对木兰山地质公园的科学开发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D”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的定义
        1.3.2 “I”地质遗迹形成机制的研究
        1.3.3 “E”地质遗迹分类与评价方法研究
        1.3.4 “M”地质遗迹保护管理研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区域地学背景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气候条件
        2.1.2 水系
        2.1.3 动植物资源
        2.1.4 土壤
    2.2 地质背景
        2.2.1 地层
        2.2.2 区域构造背景
        2.2.3 地貌类型
        2.2.4 岩石
        2.2.5 区域演化简史
第3章 主要地质遗迹的类型及成因分析
    3.1 地质遗迹类型
        3.1.1 地质遗迹类型分类
        3.1.2 主要地质遗迹景观描述
    3.2 主要地质遗迹的特征及成因分析
        3.2.1 蓝片岩
        3.2.2 崩塌地貌
        3.2.3 崩塌洞穴-风洞
    3.3 小结
第4章 地质遗迹评价
    4.1 评价的原则
    4.2 评价的方法
    4.3 评价的步骤
        4.3.1 基于AHP法创建指标权重
        4.3.2 模糊综合分析法
    4.4 评价的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地质遗迹保护利用协调研究
    5.1 地质公园保护与利用现状分析
        5.1.1 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5.1.2 开发利用现状
        5.1.3 管理问题
    5.2 地质资源保护与协调利用对策
        5.2.1 公园保护与利用协调理念
        5.2.2 保护中的协调对策
        5.2.3 保护性利用模式
        5.2.4 系统优化管理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日照市东港区旅游景区用地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分析界定
        2.1.1 旅游景区
        2.1.2 旅游景区用地
        2.1.3 旅游景区规划
    2.2 基础理论
        2.2.1 土地利用理论
        2.2.2 区位理论
        2.2.3 土地供需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3章 东港区旅游业发展分析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地理状况
        3.1.2 经济社会状况
        3.1.3 土地资源现状
    3.2 东港区旅游资源概况
        3.2.1 自然旅游资源
        3.2.2 人文旅游资源
    3.3 东港区旅游业发展状况
        3.3.1 政策驱动旅游业发展
        3.3.2 政府主导旅游业进步
第4章 东港区旅游景区现状分析
    4.1 旅游景区数量与分布
    4.2 旅游景区用地类型及结构
    4.3 典型旅游景区分析
        4.3.1 刘家湾赶海园景区
        4.3.2 凤凰措景区
        4.3.3 泉山云顶景区
    4.4 旅游业发展问题
        4.4.1 服务水平差异较大
        4.4.2 项目特色不够突出
        4.4.3 旅游景区季节性闲置
        4.4.4 景区集群效果不良
第5章 东港区旅游景区用地问题及归因分析
    5.1 东港区旅游景区用地问题
        5.1.1 旅游景区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突出
        5.1.2 旅游景区用地较为粗放
        5.1.3 旅游景区违法用地现象突出
        5.1.4 旅游景区用地规划管控不到位
    5.2 旅游景区用地问题归因分析
        5.2.1 旅游景区用地外部因素
        5.2.2 旅游景区用地内部因素
第6章 东港区旅游景区用地问题对策建议
    6.1 优化完善规划体系
        6.1.1 建立“多规合一”的空间规划体系
        6.1.2 编制科学、全面的旅游规划
    6.2 提高旅游景区用地审批效率
    6.3 加强旅游景区用地批后监管
        6.3.1 完善景区用地法律法规
        6.3.2 提升景区用地监管力度
    6.4 探索旅游景区用地新模式
        6.4.1 促进产业融合
        6.4.2 打造景区合作链
        6.4.3 探索土地储备资源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对策建议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湖北襄阳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的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及思路
    五、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
第2章 襄阳红色旅游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襄阳红色旅游发展现状
    二、襄阳红色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旅游资源的开发深度不够,产品单一,主题不具备特色
        (二)景区开发投入不足,配套基础设施薄弱
        (三)景区各自为阵,缺乏区域统筹规划,难以树立旅游品牌
        (四)红色旅游产业发育程度低,未发挥带动效应
        (五)景区从业人员素质较低,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第3章 襄阳红色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一)红色资源数量众多,文化内涵丰厚
        (二)社会经济条件和旅游市场发展较好
        (三)红色旅游资源与其他旅游资源组合条件良好
        (四)具备发展红色旅游的有利区位条件
    二、劣势分析
        (一)缺少全方位的规划
        (二)缺乏专业化旅游人才队伍
        (三)管理体制和管理意识还存在障碍
    三、发展机遇
        (一)旅游市场的需求
        (二)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四、挑战分析
        (一)周边区域竞争激烈
        (二)环境硬约束日趋明显
        (三)客源市场的挑战
        (四)其他方面挑战
    五、总体分析
第4章 襄阳红色旅游资源调查与分析评价
    一、红色旅游资源介绍
        (一)襄阳红色旅游资源概况
        (二)主要价值
    二、红色旅游定性和定量评价
        (一)旅游资源定性分析
        (二)旅游资源综合定量评价
第5章 襄阳红色旅游市场分析
    一、旅游市场趋势分析
        (一)我国旅游业加快转型
        (二)旅游发展的目标多元化
        (三)红色旅游市场发展前景明朗
    二、游客属性和行为特点调查分析
        (一)游客客源市场
        (二)游客身份属性
        (三)游客出游目的及方式
        (四)游客出游时间
        (五)游客消费情况
        (六)展陈方式偏好
    三、红色旅游市场消费特征和定位分析
        (一)市场消费特征分析
        (二)市场定位分析
第6章 加快襄阳红色旅游开发的对策研究
    一、精品项目谋划
        (一)襄阳红色主题游
        (二)省内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三)省外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二、开发特色商品和游客体验产品,不断增强红色旅游吸引力
        (一)深度开发体验型、参与型和娱乐型的旅游产品
        (二)积极开发和设计特色红色旅游商品
    三、树立品牌战略,加强统筹规划和资源整合开发
        (一)加强全域红色旅游景区的统筹规划
        (二)丰富开发模式,整合全域旅游资源
    四、加大政策支持和基础设施投入
        (一)制定产业就业扶持政策,加大资金整合力度
        (二)完善投融资体制,拓宽融资渠道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
    五、多措并举加大市场宣传营销力度
        (一)强化旅游广告宣传
        (二)细分市场,开展精准营销
        (三)围绕主题经常性开展活动
    六、注重人才开发与管理,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一)加大红色旅游人才培养力度
        (二)提高服务质量,整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结语
参考文献
调查问卷
致谢

(8)从化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3 国内研究综述
        1.3.4 文献评述
    1.4 主要的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创新之处
    1.6 本章小结
2 概念界定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乡村旅游的概述
    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1 基本内容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应用
    2.3 本章小结
3 从化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3.1 从化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3.1.1 旅游资源方面
        3.1.2 客源资源方面
        3.1.3 市场资源方面
        3.1.4 政策资源方面
    3.2 从化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2.1 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水平不高
        3.2.2 乡村旅游产业结构不合理
        3.2.3 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缓慢
        3.2.4 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效益不理想
    3.3 本章小结
4 从化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1 政府宏观调控不力
        4.1.1 市场监管力度不到位
        4.1.2 公共产品供应不足
        4.1.3 政策扶持带动不全面
    4.2 企业发展意识薄弱
        4.2.1 企业经营规模不大
        4.2.2 产品营销策划不完善
        4.2.3 忽视品牌效应建设
    4.3 村民主体作用不突出
        4.3.1 村民参与度低
        4.3.2 环境保护意识差
    4.4 本章小结
5 国内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成功案例研究
    5.1 案例1—江西婺源
        5.1.1 江西婺源发展概况
        5.1.2 经验借鉴
    5.2 案例2—梅州雁南飞茶田
        5.2.1 梅州雁南飞茶田发展情况
        5.2.2 经验借鉴
    5.3 本章小结
6 从化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对策
    6.1 政府完善产业扶持
        6.1.1 加强市场监管力度
        6.1.2 健全公共服务体系
        6.1.3 强化产业政策引导
    6.2 企业注重自身发展
        6.2.1 拓宽融投资渠道
        6.2.2 加强专业人才培育
        6.2.3 促进产品推介发展
    6.3 村民凸显主体作用
        6.3.1 积极投入参与建设
        6.3.2 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自驾游链核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一、自驾游市场发展迅速
        二、国家及各地方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
        三、自驾游产业链的完善是自驾游健康发展的基石
    第二节 选题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问卷访谈法
        三、案例实证法
        四、GIS空间分析法
    第四节 总体思路介绍
    第五节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自驾游产业链研究综述
    一、自驾游客
        (一)自驾游客市场的总体态势
        (二)游客特征方面的研究
        (三)自驾游动机方面的研究
        (四)消费行为方面的研究
        (五)自驾游市场存在问题方面的研究
    二、自驾游车辆
        (一)汽车保有量方面的研究
        (二)租车方面的研究
        (三)汽车后市场方面的研究
    三、“在路上”供给侧要素
        (一)露营地方面研究
        (二)住宿方面的研究
    四、综述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核心概念
        一、自驾游的基本概念
        二、自驾游产业链的概念
    第二节 基础理论
        一、自驾友好度理论
        二、产业关联效应理论
        三、产业聚集理论
        四、旅游体验理论
        五、系统理论
        六、协作系统理论
        七、共生理论
第四章 自驾游产业链分析构建
    第一节 自驾游产业链核结构分析
        一、自驾游产业链的链核
        二、链核的表现形式
        三、产业要素在时空场景聚集分析
        四、自驾游链核与自驾游时空场景关系
        五、产业链要素类型分析
        六、自驾游产业链核结构构建
    第二节 自驾游产业链结构分析
        一、基本条件假设
        二、三大场景中自驾游产业要素分析
        三、自驾游产业链核结构
第五章 自驾游链核结构的应用
    第一节 自驾游链核结构在精品自驾路线评选中的应用
        一、“中国自驾游路线评选”介绍详见附录A
        二、36条精品自驾路线自驾游产业要素
    第二节 链核结构在出发地、目的地自驾友好度评价中的应用
        一、36城的产业匹配现状
        二、36城友好度评价
    第三节 36 条精品路线、36 城市自驾游产业链发展存在问题
        一、自驾游重要关联产业要素数量不足,削弱了对自驾游市场的引导力
        二、自驾游重要关联产业要素分布不均,制约了要素资源的价值发挥
        三、自驾游相关产业要素有待提升升级
        四、自驾游产业链发展模式有待探讨和改进
    第四节 36 条精品自驾路线、36 城市自驾游产业链完善对策建议
        一、加强自驾路线与自驾游专业网站的合作建设
        二、相关经营企业及主管部门应适时推动自驾游产业要素的流动分布
        三、提升自驾游组织部门的产品供给水平
        四、完善道路自驾游产业
        五、提升露营地的旅游吸引力
        六、自驾游产业发展模式的改进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结论
        二、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节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一、研究的局限
        二、研究的展望
附录 A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10)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研究 ——以武汉市黄陂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1.3 政策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设计
        1.3.1 案例选择
        1.3.2 研究目标
        1.3.3 研究内容
        1.3.4 研究方法
        1.3.5 技术路线
        1.3.6 资料获取
2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区域旅游
        2.1.2 大城市
        2.1.3 大城市边缘区
        2.1.4 乡村与乡村旅游
        2.1.5 旅游转型发展
    2.2 理论基础
        2.2.1 系统科学理论
        2.2.2 城乡互动理论
        2.2.3 区域发展理论
        2.2.4 旅游转型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国内外研究进展
    3.1 乡村旅游研究
        3.1.1 国外研究进展
        3.1.2 国内研究态势
        3.1.3 研究评述
    3.2 旅游转型研究
        3.2.1 国外研究进展
        3.2.2 国内研究态势
        3.2.3 研究评述
    3.3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3.3.1 国外研究进展
        3.3.2 国内研究态势
        3.3.3 研究评述
    3.4 本章小结
4 转型背景下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
    4.1 中国旅游转型背景与政策演进
        4.1.1 中国旅游转型的背景
        4.1.2 中国旅游转型的政策演进
    4.2 区域旅游转型的必要性与战略价值
        4.2.1 区域旅游转型的必要性
        4.2.2 区域旅游转型的战略价值
    4.3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特征
        4.3.1 市场消费特征
        4.3.2 产品供给特征
        4.3.3 空间结构特征
        4.3.4 发展演化特征
    4.4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类型
        4.4.1 依据乡村旅游发展资源划分
        4.4.2 依据乡村旅游产品和功能划分
        4.4.3 依据乡村旅游投资主体划分
    4.5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面临问题
        4.5.1 旅游发展空间失衡
        4.5.2 旅游产品有效供给不足
        4.5.3 旅游企业非理性开发
        4.5.4 发展促进机制不合理
    4.6 本章小结
5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理论探究
    5.1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总体思路
        5.1.1 转型原则
        5.1.2 转型目标
        5.1.3 转型战略
    5.2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阶段划分
        5.2.1 初始阶段
        5.2.2 发展阶段
        5.2.3 成熟阶段
    5.3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维度
        5.3.1 旅游产品维度
        5.3.2 空间结构维度
        5.3.3 参与主体维度
        5.3.4 旅游效应维度
    5.4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影响要素
        5.4.1 供给要素
        5.4.2 需求要素
        5.4.3 支持要素
        5.4.4 技术要素
    5.5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动力系统
        5.5.1 需求系统
        5.5.2 中介系统
        5.5.3 引力系统
        5.5.4 支持系统
    5.6 本章小结
6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过程、机理与模式
    6.1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总体分析
        6.1.1 黄陂区基本概况
        6.1.2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历程
        6.1.3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成效
        6.1.4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6.1.5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
    6.2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过程
        6.2.1 旅游产品转型
        6.2.2 空间结构转型
        6.2.3 参与主体转型
        6.2.4 旅游效应转型
    6.3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机理
        6.3.1 转型影响要素
        6.3.2 转型内部动力
        6.3.3 转型总体思路
    6.4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模式
        6.4.1 景区升级模式
        6.4.2 社区提升模式
        6.4.3 文化重构模式
        6.4.4 主题休闲模式
    6.5 本章小结
7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典型案例分析
    7.1 典型案例选取
    7.2 旅游景区转型发展的过程与机理——以木兰草原为例
        7.2.1 木兰草原概况
        7.2.2 木兰草原转型发展过程
        7.2.3 木兰草原转型发展机理
        7.2.4 木兰草原转型发展效应
    7.3 旅游村转型发展的过程与机理——以杜堂村为例
        7.3.1 杜堂村概况
        7.3.2 杜堂村转型发展过程
        7.3.3 杜堂村转型发展机理
        7.3.4 杜堂村转型发展效应
    7.4 案例研究对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启示
    7.5 本章小结
8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障碍、路径与趋势
    8.1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障碍
        8.1.1 制度障碍
        8.1.2 需求障碍
        8.1.3 能力障碍
    8.2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路径
        8.2.1 创新模式,推动改革创新
        8.2.2 丰富供给,促进产品升级
        8.2.3 挖掘需求,细分消费市场
        8.2.4 科学布局,优化空间结构
        8.2.5 功能提升,重构地域功能
        8.2.6 整合共生,增强区域合作
        8.2.7 强化保障,完善转型机制
    8.3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趋势
        8.3.1 产品创新: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
        8.3.2 产业融合:旅游产业融合日益深入
        8.3.3 乡村重构:旅游开发引导乡村转型与重构
    8.4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研究创新之处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9.3.1 研究不足
        9.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四、武汉市旅游景区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机制研究 ——以玉龙雪山景区为例[D]. 郑伯铭.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2]全域旅游背景下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监管问题及对策研究[D]. 王滢.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4)
  • [3]空间生产视角下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及其机制研究 ——以陕西关中大遗址区为例[D]. 吴冲. 西北大学, 2020(07)
  • [4]湖北省红色旅游空间优化研究[D]. 江永佺. 湖北大学, 2020
  • [5]木兰山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形成及保护利用协调研究[D]. 王诗情. 湖北大学, 2020(02)
  • [6]日照市东港区旅游景区用地问题及对策研究[D]. 毕瑜.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7]湖北襄阳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 王雷.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8]从化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 邓炬洪.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20(07)
  • [9]自驾游链核结构研究[D]. 游琪.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10]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研究 ——以武汉市黄陂区为例[D]. 魏超.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武汉旅游景区开发利用中的问题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