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触式相对位移传感器

非接触式相对位移传感器

一、非接触相对位移传感器(论文文献综述)

潘建州,宋爱平,闫创,梅宁[1](2021)在《线激光位移传感器对蜗杆型面的快捷测量方法》文中研究指明提出了一种能够对蜗杆型面进行快捷准确检测的线激光式非接触测量方法。以线激光位移传感器为主体,构建了蜗杆综合偏差检测平台,能够快捷准确地对蜗杆型面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同时,基于四次最小二乘法构造出所测蜗杆的真实三维模型和方程表达式,并通过与蜗杆的理论模型进行计算比较,可得到蜗杆的多项几何尺寸偏差数据。这种蜗杆型面测量方法快捷、高效,得到的偏差数据准确可靠。

王超[2](2021)在《管路振动主动控制方法及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管路是流体传动、传输和控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系统元件,在化工、机械、航空航天和军工等领域中广泛应用。管路系统前后端的压缩机、往复泵等设备工作时会有周期性和间歇性的吸、排量,同时管路系统存在结构变化、流固耦合和流体情况复杂等问题,此外管路还可能受到地震、风力等冲击作用,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导致管路产生振动。管路振动不仅会引起结构疲劳失效,甚至会破坏管路结构,引发灾难性的生产和安全事故,因此对管路振动进行抑制至关重要。本文基于上述背景详细综述了管路振动的理论研究和控制应用研究,经过充足的比较和分析,提出了利用主动吸振器进行管路振动主动控制的方法,旨在对周期性激励导致的管路振动进行抑制。本文研究内容如下:(1)建立了径向非对称管路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模态分析。(2)基于主动吸振系统动力学方程和电磁作动器电压平衡方程研发了主动吸振器原理样机,测试了主动吸振器的固有频率等性能参数。(3)提出了抑制管路振动的主动控制方法并完成了仿真研究,主动控制方法采用PID闭环反馈控制算法,具体是对相对位移信号进行微分反馈得到控制信号,利用APDL完成了主动控制方法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主动控制方法对单频和多频激励下的管路振动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4)搭建了用于管路振动控制研究的实验平台,研发了用于激发管路单频和多频振动的电磁激振器,测试了电磁激振器的性能,包括单频和多频类方波激励实验。(5)实验研究了主动吸振器对管路振动的抑制效果,包括单频和多频类方波激励下的管路振动,对比了无控制、被动控制和主动控制的管路振动速度,实验结果表明主动吸振器及主动控制方法对单频和多频类方波激励下的管路振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赵震[3](2021)在《燃料电池载货车动力系统能量利用率提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燃料电池汽车通常是指动力系统由燃料电池与动力电池组成的“电-电”混合动力汽车,其中燃料电池为主要动力源,动力电池为辅助动力源。动力系统能量利用率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动力系统能耗量的大小,即整车等效氢耗量的大小和行驶里程的长短。提高动力系统能量利用率对燃料电池汽车的应用、推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提高燃料汽车电池动力系统能量利用率,主要从减少系统能量消耗和能量回收利用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优化动力系统能量管理策略,可实现燃料电池系统和动力电池系统能量输出的有效控制,减少动力系统能量的消耗。电动空调系统作为燃料电池车辆重要的辅助系统之一,在制热时能耗较高,严重影响了动力系统能量利用率。因此,可从优化整车动力系统能量管理策略和开发有效利用动力系统余热的整车集成式热管理系统上进行研究,实现动力系统能耗的减少。在燃料电池汽车行驶过程中,制动系统和悬架系统会消耗掉大量能量,对制动能量和悬架系统振动能量进行回收与利用,能够提高动力系统能量利用率。由于制动能量回收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燃料电池汽车领域,因此本文对悬架系统能量回收与利用展开深入研究。本文以燃料电池载货车为研究对象,以提高车辆动力系统能量利用率为研究目标,主要从优化整车动力系统能量管理策略,开发基于热泵的整车集成式热管理系统和利用压电材料回收悬架系统振动能量三个方面展开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燃料电池载货车动力系统拓扑结构与参数选型。基于目标车型整车设计要求,对驱动电机、燃料电池和动力电池进行参数匹配和选型,并进行燃料电池系统性能试验。通过Cruise软件,验证选型匹配结果的合理性。(2)燃料电池载货车动力系统能量管理策略优化。建立燃料电池载货车动力系统模型,设计模糊控制能量管理策略,实现对复合电源系统能量输出的控制。以整车动力系统能耗量最小为目标,利用多岛遗传算法,对模糊控制能量管理策略进行优化。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优化后模糊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优化方法的可行性。(3)整车集成式热管理系统。通过对热泵空调系统性能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热泵空调的集成式热管理系统,采用逻辑门限控制策略对系统的工作模式进行选择、切换,实现了对燃料电池、动力电池、驾驶室以及电机电气系统中热量的协同管理和对动力系统余热的有效利用,减少了空调系统制热时的能量消耗,提高了动力系统能量利用率。(4)压电馈能悬架系统研究。根据压电材料的发电特性和悬架系统振动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馈能悬架系统设计方案。通过对压电馈能装置刚度和阻尼系数的等效,建立双-质量压电馈能悬架系统振动模型。试验和仿真结果分析了馈能悬架系统的馈能特性,并验证了模型的可信性。同时,提出了一种基于低摩擦损耗、非接触磁力作用、高效的压电馈能方法。通过对压电馈能悬架系统振动模型的分析,揭示了馈能装置功率的非线性变化规律。进一步分析了回收能量对动力系统能量、动力系统能量利用率和行驶里程的影响。搭建馈能装置试验台并进行试验分析,探究馈能装置的输出电压和馈能功率特性,验证磁力激励模型的可信性及其建模方法的可行性。

赵路路[4](2021)在《面向焊缝表面缺陷检测的电涡流传感器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焊接作为一种常用的加工方法,被广泛的应用在各行各业中。由于在焊接过程中容易收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这将会使焊缝表面出现凹陷、咬边、裂纹(表面)、电弧擦伤、破口残留等表面缺陷。目前在对焊缝表面缺陷检测中,传统的接触式检测方法存在着检测速度慢和容易划伤表面等不足;常用的非接触检测方法在检测复杂形态及大型焊缝表面时也存在着局限性;因此开展面向焊缝表面缺陷检测的电涡流传感器开发,以实现焊缝表面缺陷在线检测,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本文在基于电磁场基础理论上,对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的等效电路进行了分析;通过使用ANSYS Maxwell仿真软件对所设计的传感器探头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分析,并通过实验对有限元仿真结果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接着进一步研究了线圈的激励频率、检测倾角和表面缺陷对仿真涡流密度和磁感应强度的影响。然后,研究了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的硬件结构,对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的各个电路模块进行了设计并制造出了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的样机;通过使用最小二乘法和单片机程序对所研制的电涡流位移传感器进行了实时的温度补偿,为了证实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经过温度补偿后的效果,对补偿后的电涡流位移传感器进行了线性度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经过温度补偿后的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线性度,且在常温下的线性度误差为±0.242%低于市场上±1%的线性度指标。最后,基于所研制的电涡流位移传感器,以检测焊缝的表面缺陷为目的,对整体的检测系统进行了初步设计,并在该设计的基础上对实验台进行了搭建;通过规划机械手臂的运动轨迹和对表面轮廓采集系统进行设计,可将电涡流位移传感器与机械手臂进行结合,并应用到焊缝表面缺陷检测中;为了验证该检测结果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本文使用METRASCAN 750-RTM非接触式3D激光扫描仪进行了验证。

邬佳琪[5](2020)在《基于数据融合的全地面起重机路面信息识别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全地面起重机起吊吨位大、越野性能好,广泛应用于城市和基础设施建设。路面等级和形态作为全地面起重机行驶过程中的主要激励,直接影响其平顺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准确地识别路面参数并对其悬架系统进行主动控制是全地面起重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结合企业项目对全地面起重机的路面识别技术进行了系统地研究,以五桥全地面起重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包含油气悬架系统的整车动力学模型,提出了基于数据融合技术的路面等级识别方法和车前路面感知系统,进行了全地面起重机路面识别试验。在综述国内外全地面起重机研究及路面识别方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并讨论了与全地面起重机相关的油气悬架系统研究以及与路面识别方法相关的数据融合技术、神经网络方法研究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了基于全地面起重机的路面识别方法研究方案。基于油气悬架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了考虑实际气体状态变化、温度等因素影响的五桥全地面起重机油气悬架系统数学模型,提出了三种油气悬架系统的互连方案,并应用AMESim仿真对三种方案在垂向、侧倾、俯仰及扭转振动状态下的刚度、阻尼特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全地面起重机的结构特点和工作特点分析了不同方案的适用性,将前后两部分独立、左右交叉相连的互连方案作为优选。建立了包含路面激励及油气悬架系统的全地面起重机整车动力学模型。基于Matlab/Simulink对动力学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得到了不同路面激励下的悬架及车身的响应。为验证整车动力学模型的可靠性,进行了五桥全地面起重机的行驶响应试验,验证了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提出了基于数据融合技术的路面等级识别方法,利用相关函数法对多个油缸内腔压力信号进行数据级融合,基于小波分解对融合后信号、油缸相对位移信号和质心加速度信号进行特征提取,采用监督局部切空间排列算法进行特征降维,最后利用神经网络的方法进行特征级融合完成路面等级识别。分析动力学模型的仿真结果,可知该方法可以准确地识别路面等级,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设计并搭建了路面等级评价试验平台和路面等级识别测试系统,对典型路面的路面等级进行评价分析,对车辆响应信号和路面等级识别结果进行采集,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路面等级识别方法可以准确地识别路面等级。设计了基于数据融合技术的全地面起重机车前路面感知系统,使用激光雷达、惯性测量单元和立体相机完成对车前路面信息的识别。使用激光雷达和惯性测量单元进行联合外参标定,基于ORB算法对立体相机采集的图像进行特征点提取和描述,进而求解相机的位姿变换,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对惯性测量单元和立体相机进行位姿融合。基于递归算法使用激光雷达对路面高程信息进行采集,对采集到的点云数据进行滤波处理后,采用概率引导的随机采样一致性算法剔除障碍点云,完成路面重构。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全地面起重机车前路面感知系统测试,对车前路面点云数据进行采集,试验结果验证了车前路面感知系统的有效性。综上所述,本文建立了包含油气悬架系统的全地面起重机动力学模型,基于数据融合技术提出了路面等级识别方法以及车前路面感知系统,设计并搭建了路面识别测试系统,通过该系统得到的试验数据验证了路面等级识别方法及车前路面感知系统的有效性。本文对全地面起重机路面识别技术的研究,为全地面起重机的平顺性主动控制提供了依据,对全地面起重机的智能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郑高铭[6](2020)在《三维振幅测量方法的研究与探讨》文中研究表明弹丸发射时火药急剧燃烧产生强大推力将弹丸弹出,此过程中产生的反推力、膨胀气流以及弹丸与筒内壁的碰撞都会使筒体产生剧烈振动,筒体振动的强烈程度将直接影响弹丸打击精度,从而减小杀伤力,因此对筒体的三维振幅测量是航天航空领域不可或缺的指标。火药燃烧瞬间产生浓烈黑烟,弹丸与筒体的碰撞以及弹丸出筒时筒内压力的释放都会产生轰鸣声,并伴随着刺眼的火光,在此环境下就对测量三维振幅的仪器及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弹丸弹出,筒体所受压力减小,导致物体与水平面倾角增大,筒体将产生缓慢抬高的趋势,并且不会回到起始点,此段抬高的位移属于低频信号,即为永久位移。本文针对上述恶劣环境下对三维振幅的测量以及对永久位移产生的问题,研究探讨了两种三维振幅测量方法:(1)基于绳索式位移传感器搭建振动位移测量平台,将筒体三维空间位置的变化转换为三维坐标的变动。该方法依据三球交会定位原理,以绳索式位移传感器出线点为球心、拉线伸出长度为半径画球,最终三球将交于两点,列出方程并利用MATLAB进行方程组解算;将三个传感器出线点置于三维空间坐标的X,Y,Z轴线上,能大大减少方程组计算量,提高了运算效率;解算出的数据结合ORIGIN数字滤波、平滑曲线、去零位等处理,最终转化为被测物体在空间三维坐标内的相对位移变化量。测试结果表明:此测量方法操作简单直观,方案价格低廉,在0100mm范围内,精度误差优于2mm,较好的解决了三维振幅位移变化的测量。(2)基于加速度计传感器感知筒体的加速度连续变化,后续通过对加速度分段积分得到振动位移变化曲线。通过对比传统的频域二次积分、时域二次积分、频域—时域混合积分探讨了基于时域积分的数据分段法,根据加速度感知曲线在时域上的不同特征进行分段积分,去除长时间时域积分的误差积累。根据每一段物体振动情况对数据进行不同的处理,最终利用时域积分得到位移曲线。通过对加速度数据的积分处理得到的振幅位移曲线与标准位移计实测数据对比,位移曲线最大峰值误差低于16%,永久位移误差低于20%,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数据分段法能较好反映筒口处真实振动位移趋势。

杨宁[7](2020)在《中低频冲击响应谱修正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水下非接触爆炸试验是检验舰船及舰载设备抗冲击能力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使用加速度传感器测量试验过程中设备基座的加速度响应计算得到的冲击响应谱是设备抗冲击能力设计校核工作的重要依据。直接获得的加速度数据往往含有趋势项误差,导致计算的冲击响应谱中低频谱线漂移,漂移后的谱值可能会比真实值大1-2个数量级,对设备考核造成影响。本文针对趋势项误差导致的冲击响应谱中低频谱线漂移问题,提出了两种中低频冲击响应谱修正方法,并开展冲击验证试验,检验该方法的有效性。舰载设备抗冲击试验中的冲击环境通常由加速度信号计算得到的冲击响应谱表征。研究了冲击环境测量技术发展现状,加速度传感器作为传统的振动信号测量手段,在冲击环境下测量数据中往往含有趋势项误差成分,导致冲击响应谱中低频谱线漂移,不能准确描述试验过程中的中低频冲击环境。为解决上述问题,研究人员研制了簧片仪、冲击摆和弹簧振子等中低频冲击环境测量装置,作为加速度传感器的补充测量手段。研究发现直接观测加速度信号中是否含有趋势项存在困难,通过对信号应用傅里叶变换分析和数值积分方法分析处理,发现含趋加速度信号中往往含有高能低频分量,积分得到的速度和位移曲线出现严重零漂问题。信号的长度会影响冲击响应谱中低频谱线的漂移情况,较短的冲击信号含有较少的趋势项成分,其中低频谱线的漂移情况也会随之得到改善。提出了傅里叶变换-弹簧振子修正方法和小波变换-弹簧振子修正方法两种中低频冲击响应谱修正方法,推导了两种方法在理论上的可行性与完备性。接着开展了修正方法冲击验证试验,试验数据分析表明,试验加速度数据中含有趋势项误差成分,弹簧振子在冲击试验过程中工作状态稳定,测得试验数据真实可靠。对试验数据应用上述两种修正方法开展修正工作,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两种修正方法均能够有效修正趋势项导致的冲击响应谱中低频谱线漂移问题,修正后的冲击响应谱回归低频谱线等位移特征,且高频谱线几乎未受影响。与傅里叶变换-弹簧振子修正方法相比,小波变换-弹簧振子修正方法具有更好的鲁棒性,修正能力更强,小波方法修正后的谱线斜率与标准6dB/oct斜率百分比最小为0.59%,修正后的谱线与弹簧振子等位移线的相关系数最大为0.9995,具有强相关性。修正后的冲击响应谱中低频谱线回归等位移特性,更准确的反映了冲击试验中低频冲击环境,为设备的评估校核工作提供了准确依据,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相当的应用价值。

张海柱[8](2020)在《基于无人机和3D DIC的钢桁架桥梁振动测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桥梁结构的动态位移是桥梁健康监测的基本测量参数。桥梁动态位移监测最重要的是对结构动力特性中的振动位移和频率这两个基本参数进行精确测量,鉴于目前的桥梁结构位移测量方法存在不同程度的缺点,有的不满足精度要求,有的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受到限制,因此本文开发了一种动态位移测量技术。本文采用两台无人机结合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法测量钢桁架动态位移,相比较于传统测量方法,本文的测量技术不但具有二维和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法的优点,而且扩大了三维数字图像处理相关法的应用范围,这种新型测量方法在实际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详细阐述了数字图像相关法的原理,总结了图像相关性匹配算法和分析了其影响因素,推导了振动信号频谱分析理论公式;在二维数字图像相关法的基础上阐述了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法的测量原理、摄像机成像原理、摄像机参数标定以及三维坐标计算等相关理论;针对一般的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测量技术在难以靠近或者危险的结构测量中难以布置摄像机的问题,使用无人机代替摄像机进行振动测量,通过单应性变换的图像校正方法解决了无人机在测量中飘动引起的测量误差问题,通过无人机图像校正以及摄像机标定原理获取无人机的摄像机内外参数。通过设置三维振动位移测量预实验来验证了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法的可靠性和精确性;在无人机图像校正中通过实验验证了基于单应性变换的图像校正方法的可靠性。本文研究将无人机应用于桥梁振动监测,设置了无人机和单反相机的二维数字图像相关的钢桁架振动测量实验,两台无人机和两台单反相机的三维数字图像相关的钢桁架振动测量实验。结果表明,无人机测量的振动位移与单反相机测量结果相吻合,两者的振动信号频谱分析得到的频率接近,相对误差较小,从而验证了无人机测量结构振动的可行性,扩大了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法的应用范围,可以在难以接近或者危险结构中使用无人机灵活地进行位移测量。本文的无人机摄影测量方法操作简单、稳定性好,可以将无人机摄影测量应用到实际工程中。

姜宏亮[9](2020)在《精密测量仪器缓冲平台设计及仿真分析》文中提出舰船在海上作战时会遭受来自水下、空中爆炸产生的强烈冲击,这种高强度的冲击会对舰船及舰载设备产生极大的破坏,特别是水下爆炸对舰船的破坏更为严重。水下爆炸引发的瞬态载荷不但能够对舰船结构产生极大的破坏,而且还会使精密的舰载设备失灵甚至直接损毁,严重的影响舰艇的战斗力和生命力。因此,各国海军把研究方向逐渐转移到增强舰船及舰载设备的抗冲击能力上,其中水下爆炸试验和冲击试验是验证舰船及设备的抗冲击能力的主要方式。试验过程中需要对试验目标和冲击环境等进行数据采集,以便后期进行分析研究。因此,试验数据的测量工作是冲击实验中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整个试验的成败。试验数据的测量是通过一些精密测量仪器完成的,而这些测量仪器的抗冲击能力较弱,受到强冲击后极容易失灵或损毁,直接导致冲击试验的失败。为保证精密测量仪器的抗冲击防护能力,现设计一种以钢丝绳隔振器作为缓冲元件的双层缓冲平台,通过双层缓冲的方式为冲击实验中的精密测量设备提供抗冲击保护。本文首先从隔振、抗冲击理论研究和钢丝绳隔振器的理论研究出发,总结出隔振、抗冲击相关原理以及钢丝绳隔振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并且介绍隔振器隔冲性能的评价方法和选型原则;其次根据现有实验设备和测量条件,设计几种对钢丝绳隔振器性能进行测量的夹具,极大程度提高了钢丝绳隔振器的测量精度和工作效率。通过对钢丝绳隔振器进行准静态、动态、冲击实验,分析结构参数、热处理、外部激励对钢丝绳隔振器性能的影响,同时证明了钢丝绳隔振器具有良好的隔振、抗冲击性能;然后分别建立单层隔振模型和双层隔振模型,通过对单层隔振模型进行仿真实验,总结出位移响应和加速度响应随固有频率的变化规律。根据钢丝绳隔振器的非线性特性,建立具有软刚度特性的非线性双层隔振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并对动力学方程进行数值求解,分析双层隔振系统上层系统与下层系统质量比、刚度比、隔振器阻尼、刚度系数等结构参数对双层隔振系统的隔冲性能的影响,结果证明:采用软化刚度特性的隔振器作为缓冲元件具有良好的抗冲击能力;最后以仿真求解总结出的双层隔振系统性能变化规律为参考,设计出缓冲平台实体模型并仿真分析。根据仿真结果分析缓冲平台结构参数和输入激励等条件发生变化时,缓冲平台性能的变化规律。通过仿真实验证明了以钢丝绳隔振器作为缓冲元件的双层缓冲平台方案的可行性,从三折线谱中可以发现该缓冲平台的缓冲效果十分明显。。本文的相关研究对钢丝绳隔振器在抗冲击领域的应用和非线性双层缓冲平台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王梦宇[10](2020)在《DIP技术在轨道动位移监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翻浆冒泥作为常见的重载铁路路基病害,产生原因较为复杂,具有周期性和定点性的特点。病害处钢轨在列车荷载作用下垂向位移幅值增加,严重时威胁行车安全。长期监测钢轨垂向位移对指导线路养护、保障列车安全行驶,掌握翻浆冒泥病害形成过程,分析成因机理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监测方法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图像处理(Digital Image Processing,DIP)技术的结构位移监测方法。使用红外感应相机拍摄被测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运动过程,编写动态视频处理程序,通过处理监测视频获取被测结构位移变化信息。该方法属于非接触测量,避免了与被测结构接触产生的监测误差,具有实时、远程无人监测的特点,适用于重载铁路钢轨动位移的长期监测。主要研究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实际监测需要,确定监测系统的组成。主要硬件包括红外感应相机、镜头、太阳能供电系统、监测板,其中监测板标靶设计为灰度与背景对比明显的圆形标靶;选择Matlab软件编写动态监测视频处理程序。(2)编写基于DIP技术的动态视频处理程序。技术流程为监测视频读取与分帧处理,感兴趣区域选取,数字图像灰度化、降噪、二值化,边缘检测、数字形态学处理、亚像素边缘定位、标靶圆识别,计算被测结构像素位移量和转换系数,获取被测结构在物理空间下的位移时程曲线。(3)通过试验室静态、动态监测试验,验证基于DIP技术的位移监测方法具有可行性,监测精度满足土木工程测量要求;确定使用最优圆拟合算法识别定位标靶圆,提取数字图像特征信息。通过对比试验,分析监测精度与拍摄距离、标靶圆半径、镜头光轴与监测板所在平面夹角、亮度等影响因素的关系。(4)在包神铁路瓷窑湾站翻浆冒泥病害处,使用基于DIP技术的位移监测方法获取钢轨在列车荷载作用下垂向位移时程曲线,验证监测方法的实用性。

二、非接触相对位移传感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非接触相对位移传感器(论文提纲范文)

(1)线激光位移传感器对蜗杆型面的快捷测量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线激光位移传感器对蜗杆型面快捷测量机构的设计
    1.1 线激光位移传感器测量蜗杆的原理
    1.2 线激光蜗杆综合测量平台的整体结构
2 蜗杆理想模型的建立
    2.1 ZA蜗杆理想齿面方程的建立
    2.2 ZA蜗杆理想齿廓方程的建立
3 蜗杆的多项偏差分析
    3.1 蜗杆测量前对中的方法
    3.2 线激光位移传感器所测数据的坐标转化方法
    3.3 蜗杆偏差分析的具体方法
        3.3.1 蜗杆实际齿廓的一般方程计算方法
        3.3.2 蜗杆的齿形偏差计算方法
        3.3.3 蜗杆的齿距偏差计算方法
4 蜗杆的测量实验
    4.1 实验准备
    4.2 数据分析程序
    4.3 蜗杆偏差分析实验
5 结论

(2)管路振动主动控制方法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管路振动理论研究
        1.2.2 管路振动控制应用研究
    1.3 本文工作内容
第2章 管路系统有限元模型模态分析
    2.1 管路横向振动动力学方程
    2.2 管路振动的有限元法
        2.2.1 管路系统的有限元分析步骤
        2.2.2 管路系统的有限元建模
        2.2.3 ANSYS与 APDL命令流简介
    2.3 管路系统模态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主动吸振器原理样机和控制方法的研究
    3.1 主动吸振器数学模型
        3.1.1 主动吸振系统动力学方程
        3.1.2 电磁作动器电压平衡方程
    3.2 主动吸振器原理样机
        3.2.1 主动吸振器刚度阻尼
        3.2.2 主动吸振器结构
        3.2.3 电磁作动器
        3.2.4 振动传感器
        3.2.5 剖分式法兰
    3.3 主动控制系统
        3.3.1 控制器
        3.3.2 功率放大器
        3.3.3 速度传感器
        3.3.4 数据采集设备
        3.3.5 控制系统电路
    3.4 主动吸振器固有频率测试
    3.5 安装主动吸振器后管路系统模态和谐响应分析
    3.6 主动控制方法及其仿真
        3.6.1 主动控制方法
        3.6.2 仿真计算及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用于管路振动控制的主动吸振器实验研究
    4.1 实验管路系统
        4.1.1 实验管路
        4.1.2 管路系统固有频率测试
        4.1.3 安装主动吸振器后管路系统固有频率测试
    4.2 电磁激振器及其性能实验
        4.2.1 非简谐周期性激励
        4.2.2 电磁激振器
        4.2.3 电磁激振器性能实验
    4.3 主动吸振器管路振动控制实验研究
        4.3.1 主动控制方法实现
        4.3.2 单频类方波激励下的管路振动控制实验
        4.3.3 多频类方波激励下的管路振动控制实验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工作汇总
    5.2 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3)燃料电池载货车动力系统能量利用率提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能量管理策略
        1.2.2 整车集成式热管理系统
        1.2.3 压电馈能悬架系统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燃料电池载货车动力系统设计与匹配
    2.1 动力系统拓扑结构
    2.2 动力系统匹配与选型
        2.2.1 驱动电机选型
        2.2.2 燃料电池选型与测试
        2.2.3 动力电池选型
    2.3 参数匹配验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燃料电池载货车动力系统模糊控制能量管理策略优化
    3.1 燃料电池载货车动力系统建模
        3.1.1 燃料电池模型
        3.1.2 动力电池模型
        3.1.3 驱动电机模型
        3.1.4 整车动力学模型
    3.2 基于模糊控制的能量管理策略
        3.2.1 模糊控制基本原理
        3.2.2 模糊控制能量管理策略设计
    3.3 整车椭球基函数神经网络近似模型建立
        3.3.1 设计变量的选取
        3.3.2 椭球基函数神经网络整车近似模型建立与验证
    3.4 基于多岛遗传算法的模糊控制能量管理策略优化
        3.4.1 多岛遗传算法
        3.4.2 多岛遗传算法流程
        3.4.3 优化过程及结果分析
    3.5 仿真分析
        3.5.1 功率跟随型能量管理策略
        3.5.2 仿真工况
        3.5.3 仿真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热泵的燃料电池载货车集成式热管理系统研究
    4.1 热泵空调系统性能分析
        4.1.1 热泵空调系统工作原理
        4.1.2 热泵空调系统性能试验分析
    4.2 整车集成式热管理系统的设计
        4.2.1 整车集成式热管理系统设计
        4.2.2 整车集成式热管理系统匹配与建模
        4.2.3 整车逻辑门限控制策略
    4.3 整车集成式热管理系统性能分析
        4.3.1 驾驶室热管理性能分析
        4.3.2 电机余热可利用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压电馈能悬架系统研究
    5.1 压电材料发电基础理论
        5.1.1 压电材料特性
        5.1.2 压电效应
        5.1.3 压电方程
        5.1.4 压电发电系统工作模式与结构
    5.2 新型压电馈能悬架系统研究
        5.2.1 新型压电馈能悬架系统建模
        5.2.2 新型压电馈能悬架系统模型验证
        5.2.3 新型压电馈能悬架系统馈能功率特性分析
    5.3 基于非接触磁力作用压电馈能悬架系统研究
        5.3.1 磁力作用压电馈能悬架系统建模
        5.3.2 磁力作用压电馈能悬架系统馈能功率特性分析
        5.3.3 样机试制与试验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面向焊缝表面缺陷检测的电涡流传感器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焊缝表面检测技术的方法概述
        1.2.1 传统焊缝表面缺陷检测
        1.2.2 无损焊缝表面缺陷检测
    1.3 电涡流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1.3.1 涡流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1.3.2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的研究现状
    1.4 论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工作
        1.4.1 研究意义
        1.4.2 主要工作
第二章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的理论及分析方法
    2.1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2.2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的等效电路
    2.3 涡流强度与激励频率和检测距离的关系
    2.4 趋肤效应和趋肤深度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ANSYS Maxwell的有限元仿真分析
    3.1 探头线圈的理论分析
        3.1.1 线圈阻抗和品质因数的计算
        3.1.2 探头线圈的尺寸设计
    3.2 探头的有限元仿真分析
        3.2.1 电磁场有限元仿真软件
        3.2.2 仿真模型的建立
        3.2.3 网格划分
        3.2.4 设置激励及边界条件
        3.2.5 电磁场后处理
    3.3 实验验证
        3.3.1 实验装置
        3.3.2 实验结果及对比分析
    3.4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的涡流密度及磁感应强度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ECS样机的设计和测试
    4.1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的硬件系统结构
    4.2 电路模块的设计
    4.3 测量电路与PCB板的设计
    4.4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的样机与调试
    4.5 温度漂移分析及温度补偿方法
        4.5.1 温度漂移的来源
        4.5.2 温度补偿的方法
    4.6 温度补偿系统的设计
        4.6.1 原始数据采集
        4.6.2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多项式拟合
        4.6.3 嵌入式温度实时补偿
        4.6.4 线性度测试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验研究及结果分析
    5.1 在线焊缝表面缺陷检测系统的设计
    5.2 UR机器人的运动轨迹规划
    5.3 基于LabVIEW的焊缝表面轮廓采集系统
        5.3.1 数据采集及处理
        5.3.2 数据结果
    5.4 激光扫描仪检测焊缝表面缺陷
        5.4.1 系统组成的介绍
        5.4.2 原始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5.4.3 实验结果
    5.5 对比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5)基于数据融合的全地面起重机路面信息识别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油气悬架研究现状
        1.2.2 数据融合技术研究现状
        1.2.3 路面识别技术研究现状
        1.2.4 现存问题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全地面起重机油气悬架模型及互连方案分析
    2.1 全地面起重机主要结构组成
    2.2 油气悬架系统模型的建立
        2.2.1 蓄能器模型
        2.2.2 互连式油气悬架数学模型
    2.3 五桥全地面起重机悬架互连方案
        2.3.1 油气悬架刚度特性分析
        2.3.2 油气悬架阻尼特性分析
    2.4 五桥全地面起重机互连式油气悬架系统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全地面起重机不同等级路面行驶平顺性仿真
    3.1 路面模型的建立
        3.1.1 路面不平度的研究方法
        3.1.2 建立路面模型
    3.2 五桥全地面起重机整车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3.2.1 建立整车动力学数学模型
        3.2.2 建立整车动力学仿真模型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神经网络的路面等级识别及验证
    4.1 信号预处理
        4.1.1 基于相关函数的压力信号融合
        4.1.2 小波变换
    4.2 基于监督局部切空间排列算法的特征降维
        4.2.1 局部切空间排列算法
        4.2.2 监督局部切空间排列算法
    4.3 路面等级的神经网络识别
        4.3.1 RBF神经网络路面等级识别
        4.3.2 ANFIS神经网络路面等级识别
        4.3.3 LVQ神经网络路面等级识别
    4.4 路面等级识别算法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全地面起重机路面识别试验研究
    5.1 路面等级评价试验
        5.1.1 路面高程信息采集
        5.1.2 信号预处理
        5.1.3 功率谱密度计算
        5.1.4 道路等级评价试验结果
    5.2 全地面起重机的路面等级识别试验
        5.2.1 硬件系统搭建
        5.2.2 路面等级识别系统
        5.2.3 全地面起重机行驶响应结果
    5.3 悬架系统模型及动力学模型验证
        5.3.1 油气悬架系统模型验证
        5.3.2 全地面起重机动力学模型验证
    5.4 路面等级识别试验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数据融合技术的车前路面识别方法与试验
    6.1 车前路面感知系统
        6.1.1 硬件系统搭建
        6.1.2 传感器标定
    6.2 基于数据融合的激光雷达实时姿态估计
        6.2.1 双目视觉的位姿测量
        6.2.2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姿态估计
        6.2.3 激光雷达姿态校正
    6.3 车前路面信息的测量与重构
        6.3.1 基于递归算法的路面点云采集
        6.3.2 路面点云数据预处理
        6.3.3 基于概率引导的随机采样一致性算法的路面重构
    6.4 基于全地面起重机的车前路面识别试验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
    7.1 主要工作和成果
    7.2 本文的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6)三维振幅测量方法的研究与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振幅测量技术现状
    1.3 加速度位移积分国内外现状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2 绳索式位移传感器三球交会定位法
    2.1 总体方案设计
    2.2 测量原理
        2.2.1 三球交会定位法的应用
        2.2.2 三球交会定位法优化
    2.3 绳索式位移传感器
        2.3.1 绳索式位移传感器原理
        2.3.2 绳索式位移传感器结构
    2.4 测量装置系统设计
        2.4.1 测量支架设计
        2.4.2 测点工装设计
    2.5 本章小结
3 加速度积分数据分段法
    3.1 总体方案设计
    3.2 加速度计
        3.2.1 加速度计原理
        3.2.2 加速度计选型
        3.2.3 压阻式加速度计结构的理论分析
    3.3 积分算法
        3.3.1 时域积分
        3.3.2 频域积分
        3.3.3 频域—时域混合积分
        3.3.4 分段积分
    3.4 本章小结
4 实验验证与分析
    4.1 三球交会定位法实验验证与分析
        4.1.1 实验平台的搭建
        4.1.2 验证与结果分析
    4.2 数据分段法实验验证与分析
        4.2.1 实验平台的搭建
        4.2.2 积分算法的对比与分析
        4.2.3 分段积分算法的验证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中低频冲击响应谱修正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冲击响应谱的应用
    1.3 冲击响应谱修正方法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冲击环境测量及冲击信号分析
    2.1 冲击环境描述方法
        2.1.1 冲击响应谱基本概念
        2.1.2 冲击响应谱计算方法
    2.2 冲击环境测量技术
        2.2.1 加速度传感器
        2.2.2 簧片仪
        2.2.3 冲击摆
        2.2.4 弹簧振子
    2.3 信号对于冲击响应谱的影响
        2.3.1 信号趋势项误差对于冲击响应谱的影响
        2.3.2 信号长度对于冲击响应谱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低频冲击响应谱修正方法提出
    3.1 傅里叶变换-弹簧振子修正方法
        3.1.1 傅里叶变换与伪速度冲击响应谱关系
        3.1.2 弹簧振子等位移线修正傅里叶变换幅值谱
    3.2 小波变换-弹簧振子修正方法
        3.2.1 小波理论
        3.2.2 小波参数的选取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双波冲击试验机冲击验证试验
    4.1 试验方案确定
        4.1.1 理想正负双正弦加载
        4.1.2 冲击验证试验系统组成
        4.1.3 试验步骤
    4.2 试验工况信息
    4.3 试验数据分析
        4.3.1 冲击加速度数据分析
        4.3.2 弹簧振子数据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低频冲击响应谱修正方法应用
    5.1 傅里叶变换-弹簧振子修正方法的应用
        5.1.1 傅里叶变换-弹簧振子修正方法的MATLAB实现
        5.1.2 弹簧振子等位移线
        5.1.3 数据修正结果分析
    5.2 小波变换-弹簧振子修正方法的应用
        5.2.1 小波变换-弹簧振子修正方法的MATLAB实现
        5.2.2 数据修正结果分析
    5.3 修正效果对比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8)基于无人机和3D DIC的钢桁架桥梁振动测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桥梁振动监测方法
        1.2.1 接触式测量手段
        1.2.2 非接触式测量手段
    1.3 数字图像相关法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二维数字图像相关监测法
        1.3.2 三维数字图像相关监测法
        1.3.3 无人机结合数字图像相关监测法
    1.4 本文主要的研究思路与工作内容
        1.4.1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1.4.2 本文主要工作内容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二维数字图像相关法的测量原理及误差分析
    2.1 引言
    2.2 图像预处理基础
        2.2.1 视频剪辑
        2.2.2 灰度化处理
        2.2.3 图像增强
    2.3 DIC测量理论
        2.3.1 基本原理
        2.3.2 测量系统
    2.4 影响因素分析
        2.4.1 系统误差
        2.4.2 随机误差
    2.5 频谱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法及系统参数标定
    3.1 引言
    3.2 摄像机成像原理
        3.2.1 相关坐标系的定义
        3.2.2 相关坐标系的转换
        3.2.3 线性摄像机模型
        3.2.4 非线性摄像机模型
    3.3 3DDIC测量理论
        3.3.1 基本原理
        3.3.2 立体匹配
        3.3.3 极线校正
        3.3.4 时序匹配
        3.3.5 分析流程
    3.4 摄像机参数标定理论
        3.4.1 投影矩阵
        3.4.2 单应性矩阵
        3.4.3 内参数求解
        3.4.4 外参数求解
        3.4.5 参数标定步骤
    3.5 三维位移测量预实验
        3.5.1 实验现场
        3.5.2 实验步骤
        3.5.3 数据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无人机摄影测量的关键技术研究
    4.1 引言
    4.2 无人机飞行姿态
        4.2.1 姿态角变换的影响
    4.3 无人机图像校正理论
        4.3.1 单应性变换理论
        4.3.2 校正效果验证实验
        4.3.3 无人机相对运动
    4.4 无人机的摄像机标定理论
        4.4.1 无人机标定理论
        4.4.2 无人机标定实验
    4.5 双无人机结合3DDIC的摄影测量
        4.5.1 双无人机测量
        4.5.2 无人机测量流程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无人机和单反相机的钢桁架振动测量实验
    5.1 引言
    5.2 实验模型
    5.3 实验设备
    5.4 二维振动测量实验结果与分析
        5.4.1 实验工况设置
        5.4.2 软件参数设置
        5.4.3 实验过程设置
        5.4.4 实验结果处理与分析
    5.5 三维振动测量实验结果与分析
        5.5.1 实验工况设置
        5.5.2 实验准备工作
        5.5.3 实验现场设置
        5.5.4 实验结果处理与分析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全文总结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9)精密测量仪器缓冲平台设计及仿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舰船抗冲击研究现状
        1.2.2 隔振系统研究发展
        1.2.3 钢丝绳隔振器隔振与冲击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振动与抗冲击理论及钢丝绳隔振器研究
    2.1 隔振系统理论
        2.1.1 隔振系统的基本原理
        2.1.2 隔振系统的传递率
    2.2 冲击隔离系统理论
        2.2.1 冲击隔离的基本理论
        2.2.2 冲击隔离研究方法
        2.2.3 设备隔冲性能评价方法
        2.2.4 隔振器刚度特性
    2.3 钢丝绳隔振器的原理及选型设计
        2.3.1 钢丝绳隔振器隔振原理及特性
        2.3.2 钢丝绳隔振器选型
    2.4 动刚度计算基本原理
        2.4.1 理想单自由度系统动刚度
        2.4.2 钢丝绳隔振器动刚度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钢丝绳隔振器力学特性实验研究
    3.1 试验夹具设计
    3.2 钢丝绳隔振器准静态实验研究
        3.2.1 准静态实验目的
        3.2.2 准静态实验测量原理及工况
        3.2.3 准静态实验装置及夹具
        3.2.4 准静态实验数据处理及分析
    3.3 钢丝绳隔振器振动实验
        3.3.1 振动实验目的
        3.3.2 振动实验原理及测量方法
        3.3.3 振动实验设备及步骤
        3.3.4 振动实验数据记录及分析
    3.4 钢丝绳隔振器冲击实验
        3.4.1 冲击实验目的
        3.4.2 冲击实验测量方法
        3.4.3 冲击实验内容及步骤设计
        3.4.4 冲击实验数据记录及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隔振系统模型仿真与分析
    4.1 单层隔振模型建立及仿真
    4.2 双层隔振模型建立及仿真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缓冲平台模型设计及仿真
    5.1 缓冲平台模型设计
        5.1.1 缓冲平台设计步骤
        5.1.2 缓冲平台模型设计
    5.2 缓冲平台模型仿真计算
        5.2.1 刚度比变化对性能的影响
        5.2.2 脉冲变化对性能的影响
        5.2.3 脉宽变化对性能的影响
        5.2.4 脉冲、脉宽同时变化对性能的影响
    5.3 缓冲平台模型缓冲效果评价
    5.4 本章小节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10)DIP技术在轨道动位移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以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传统钢轨位移监测方法
        1.2.2 基于DIP技术的位移监测方法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监测系统组成及空间坐标转换
    2.1 位移监测系统组成
        2.1.1 数字图像采集设备
        2.1.2 监测板设计
        2.1.3 软件处理系统
    2.2 坐标系及转换关系
    2.3 监测相机校核
        2.3.1 张正友标定法
        2.3.2 标准尺寸法
        2.3.3 光学畸变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DIP技术的位移监测原理
    3.1 图像数字化
    3.2 数字图像读取与感兴趣区域选择
    3.3 数字图像预处理
        3.3.1 数字图像灰度化
        3.3.2 数字图像降噪
        3.3.3 数字图像二值化处理
    3.4 数字图像特征信息提取
        3.4.1 边缘检测
        3.4.2 数字形态学处理
        3.4.3 亚像素边缘定位
        3.4.4 标靶圆识别
    3.5 位移量计算原理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监测方法的精度与可行性验证
    4.1 静态监测试验
        4.1.1 试验设计
        4.1.2 试验结果与分析
    4.2 动态监测试验
        4.2.1 试验系统介绍
        4.2.2 试验工况设计
        4.2.3 ROI区域选取对运行效率的影响
        4.2.4 试验数据处理
        4.2.5 监测结果
        4.2.6 评价指标计算与分析
        4.2.7 运行效率比对
    4.3 对比试验
        4.3.1 试验设计
        4.3.2 监测数据处理与评价指标计算
        4.3.3 半径参数分析
        4.3.4 角度参数分析
        4.3.5 拍摄距离参数分析
        4.3.6 亮度参数分析
    4.4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DIP技术的位移监测方法在工程中的应用
    5.1 工程概况
        5.1.1 气候条件
        5.1.2 工程地质
        5.1.3 病害调查
    5.2 监测工点选选择及仪器布设
    5.3 动态监测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非接触相对位移传感器(论文参考文献)

  • [1]线激光位移传感器对蜗杆型面的快捷测量方法[J]. 潘建州,宋爱平,闫创,梅宁. 机械传动, 2021(08)
  • [2]管路振动主动控制方法及实验研究[D]. 王超. 浙江大学, 2021(09)
  • [3]燃料电池载货车动力系统能量利用率提高研究[D]. 赵震.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4]面向焊缝表面缺陷检测的电涡流传感器开发[D]. 赵路路.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5]基于数据融合的全地面起重机路面信息识别技术研究[D]. 邬佳琪. 吉林大学, 2020(01)
  • [6]三维振幅测量方法的研究与探讨[D]. 郑高铭. 中北大学, 2020(12)
  • [7]中低频冲击响应谱修正方法研究[D]. 杨宁. 沈阳工业大学, 2020(01)
  • [8]基于无人机和3D DIC的钢桁架桥梁振动测量研究[D]. 张海柱.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6)
  • [9]精密测量仪器缓冲平台设计及仿真分析[D]. 姜宏亮. 沈阳工业大学, 2020(01)
  • [10]DIP技术在轨道动位移监测中的应用研究[D]. 王梦宇.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非接触式相对位移传感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