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关系的辨析——再学习SNA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关系的辨析——再学习SNA

一、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关系辨析——再学习SNA有感(论文文献综述)

郝辑[1](2021)在《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格局与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全球化进程和工业文明负效应的集聚,全球生态问题愈发凸显,引发了人们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联合国在最新的人类发展报告中指出,衡量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不应只注重经济发展,而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2021年,联合国提出的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再次将生态问题引入,把生态问题放在了衡量新人类发展指数的重要位置。可持续发展是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的一大研究方向。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持续向上向好,人均收入大幅增加,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出现了居民收入差距拉大,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发展不均衡,资源和生态过度消耗等问题,人类发展水平畸轻畸重。其中,生态问题曾经一度成为影响中国发展质量的短板。对此,党的十八大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大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党的十九大又面向全世界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倡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成为我国持续推进建设发展、开展对外交往的重要指导思想。近年来,在党和国家大力治理、全体人民共同努力下,中国生态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整体发展趋势向上向好,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以此为突破口,收入、教育和医疗等领域也取得了长足进步,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为世界人类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区域发展水平不尽相同,各地区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也千差万别,这就为我们开展人类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了有益样本。研究表明,人类发展水平不仅与本地区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等综合因素有关,而且与周边地区的发展情况有关,忽视空间地理区位因素在人类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可能使研究结果出现偏差。因此,本文从空间分异格局角度分析不同省际、相近省际、相邻省际是否存在一致的发展规律和收敛性,以及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推动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提供意见建议。本文首先结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我国生态发展情况,利用德尔菲法反复筛选,确定生态指标;运用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将面板数据熵值评价法的标准化部分采用阈值替代,提出了“阈值+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的新算法,将AHP方法对各个指标产生的新权重与改进的熵值法组合,应用于后续的综合评价。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出的权威指数——人类发展指数(HDI—Human Development Index)的基础上,引入了生态指数,构建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HSDI—Hum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dex),弥补原有人类发展指数对于生态指标衡量测定的缺陷与不足,并围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为导向,构建了包含“总指数—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的中国省际层面可持续发展指数体系框架,对人类发展指数只关注健康、教育、收入的局限性进行了优化。从基于HDI的中国人类发展水平来看,中国的人类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各个地区的人类发展差距也越发突显。从基于HSDI的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来看,中国的生态质量呈现不断恶化的发展趋势,2010年以后的发展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省份内和省份间的生态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不同省份面临的生态问题也有差异。通过研究可以得出,本文构建的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体系是评价中国生态质量的重要指标,生态因素是影响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次,为进一步研究中国省际可持续发展水平,本文在对指标数据进行收集处理的基础上,通过α收敛、绝对β收敛、PS收敛和俱乐部收敛等方法,对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水平在空间上进行了收敛性分析。通过分析表明:中国各个省际不存在较明显的α收敛和绝对β收敛。从PS收敛的检验结果来看,对于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HSDI),b对应的估计系数t统计量为—26.1366,小于临界值,这说明HSDI不具有PS收敛特征;对于生态指数(EI),b对应的估计系数t统计量为—10.7075,小于临界值,这说明EI不具有PS收敛特征。对于俱乐部收敛结果来看,中国HSDI只存在3个类型的俱乐部收敛,EI存在8个俱乐部收敛。不难看出,经济发展与生态质量的高低情况不匹配,产生的正空间溢出效应和生态指数的收敛特征提高了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收敛速度和收敛程度。然后,应用Geoda、ArcGIS软件,利用Moran’s I指数、Moran散点图、LISA集聚图、雷达图等方法研究对中国31个省份(不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进行空间分异格局研究,研究发现,Moran’s I均为正且显着,在Moran散点图和LISA集聚图结果下,中国约四分之三的省份落在了高高集聚区(HH)和低低集聚区(LL)。其中,高高集聚区(HH)在2001年前后主要集中在海南、新疆、云南地区,到了2010年以后发生了空间格局变化,向京津冀、长三角和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这些省份是中国区域人类发展的“传统高地”。低高集聚区(LH)在2001年前后主要集中在福建、广西、四川等中部地区,到了2010年以后向新疆、浙江等省份发展。低低集聚区(LL)主要集中于中国的西部地区、少数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低低集聚区是省份最多的集聚区,大约在15个省份左右。髙低集聚区(HL)主要集中在西南、中部地区。说明中国省际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差异性并存。整体来看,全国发展趋势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分异格局,中国东高西低、沿海高、内陆低、东北高、西北低,具有“高高”聚集和“低低”聚集现象。局部来看,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增长速度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非均衡的空间分异格局将长期存在。最后,利用Stata软件对新构建的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体系进行面板回归分析,剔除不显着和不相关的指标,发现:中国的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呈现集聚状态;省际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分异格局存在一定的空间依赖性;整体上,具有较明显的空间分异性,呈现非均衡空间分布特征。同时,本文找到了影响31个省份的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影响因子,即:人均GDP、GDP增速、教育经费支出占比、人均社会保障支出、就业人数、医疗卫生机构数,并对其进行分类解读,提出进一步推进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在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的基础上,将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研究方法上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生态指标选择上将静态与动态相结合、数据分析上将宏观数据与微观数据相结合,采用文献分析、实证研究,运用德尔菲法、熵值法、层次分析法、地图分类法、空间效应格局研究法、面板回归等统计分析方法构建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体系,运用技术手段研究经济问题,宏观上站在可持续发展视角,微观上聚焦到我国各个省份,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本文的创新点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本文将原有的HDI、HPI等概念集成,增加了一个二级指标,即生态影响因子,构建了新的指数体系即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HSDI,研究了由三维到四维的转变。集合了技术经济领域研究的发展经济学前沿问题、生态学和地理学,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结合现阶段的人类发展指数(HDI)、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中国生态可持续发展现状及趋势,深入探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意义及理论价值。第二,本文形成了新的指数体系,在测算方法上引入了新的因子,提出了新的测算方法。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原有对HDI算法的基础上,将面板数据熵值评价法的标准化部分采用阈值替代,提出了“阈值+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的新算法。将层次分析法(AHP)对各个指标产生的新权重与改进的熵值法组合,应用于后续的综合评价。第三,运用上述产生的新算法,对中国31个省份(不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测评,应用Geoda、ArcGIS软件,利用Moran’s I指数、Moran散点图、LISA集聚图、雷达图等方法研究对中国31个省份进行空间分异格局研究,探寻中国各个省份的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空间收敛性、空间分异格局和空间分异规律。第四,为进一步探究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存在高低不同的差异原因,利用Stata软件面板回归方法分析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的影响因子,结合地域因素提出推动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探索了以往研究评价的盲区。本文的主要结论有以下六个方面:第一,为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加入生态因素势在必行。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不同地区的人类发展水平而言,可以借助指数评价体系来做分析,但之前的体系有所不足——即无生态指标要素。一个地区的生态指标是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缺乏这一因素会导致评价的精准度和客观性不够。在对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判断时,需要将生态因素引入其中,能够更为客观合理的反应发展程度。第二,本文形成了新的指数体系,在测算方法上引入了新的因子,并提出了新的测算方法。本文构建的中国省际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体系经过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AHP)的赋值赋权后,发现结果依然是客观的、公正的,这充分说明了构建的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体系的科学性。第三,本文将中国31个省份的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分为低等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6.45%)、中等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51.61%)、下高等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19.35%)、上高等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12.90%)、极高等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9.68%)五类,结果表明:中国各省人类发展可持续发展水平呈现不平衡性。通过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可以看出,中国各省人类发展可持续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极高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区域分布在直辖市和东部沿海城市,高等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以及中等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区域分布在中部地区以及西部地区。在同层次的内部各省中,极高人类可持续发展区间各省的差距小于高等人类可持续发展区间各省的差距,而高等人类可持续发展区间各省的差距又小于中等人类可持续发展区间各省的差距,这一表现为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的差距。收入指数以及教育指数在各区间内有很明显的地理位置规律,但是教育指数的地理位置规律并不明显。在高等人类可持续发展区,人们的健康指数差距较小,收入指数差距较大;但是在中等人类可持续发展区,人们的收入差距并没有明显的不同,而教育指数的差距很明显。根据指数对不同区域人们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同时与地理空间区位进行比较,从而得出较为科学、合理的观点。第四,通过空间分异格局来看,中国31个省份的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水平不存在整体收敛,但存在俱乐部收敛。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区域之间和区域内部的生态存在明显的地域差距,不同区域面临的生态问题不近相同。Moran’s I为正且显着,Moran散点图和LISA集聚图显示中国约有四分之三的省份集聚在高高集聚区(HH)和低低集聚区(LL),位于第二象限(LH)和第四象限(HL)的省份较少,位于第三象限(LL)的省份多于第一象限(HH)。说明中国省际人类可持续发展存在空间正自相关,将空间地理因素的影响考虑到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第五,经过本文面板回归研究发现,人均GDP、GDP增速、教育经费支出占比、人均社会保障支出、就业人数、医疗卫生机构数与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健康指数、教育指数、收入指数、生态指数具有正相关性。我们使用面板回归研究了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HSDI)、生态指数(EI)、健康指数、教育指数、收入指数的影响因素,由分析过程可知,模型回归的效果较好,R2均大于0.600,说明拟合度很好,其中,人均GDP与HSDI呈现正相关关系,人均GDP每提高1%,HSDI提高0.0222;GDP增速与HSDI呈现正相关关系,GDP增速每提高1%,HSDI提高0.0006;教育经费支出占比与HSDI呈现正相关关系,教育经费支出每提高1%,HSDI提高0.0016;人均社会保障支出与HSDI呈现正相关关系,人均社会保障支出每提高1%,HSDI提高0.0825;ln就业人数及ln医疗卫生机构数的估计系数为正且在0.05的显着性水平下可以拒绝原假设,这说明就业人数及医疗卫生机构数越高,HSDI就越高。从整体来看,人均GDP、GDP增速、教育经费支出占比、人均社会保障支出、就业人数及医疗卫生机构数越高,中国的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越高,可以说,以上因素构成了中国省际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影响因子。第六,新的指数评价体系可以为政府提供决策支撑。这也体现出了政府公共政策系统的社会价值,分析不同省区的发展水平以及发展状况,能够及时的对各区域政府公共政策的整体效果做出判断,这样政府在制定发展策略时便有了参考依据。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各地方政府可以鼓励地方统计局完善大数据,从而算得精准的生态指数,进而科学的指导地方开展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工作。

王秀芳[2](2021)在《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莫尔、圣西门、傅里叶,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主义的发展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巨大飞跃,但是从巴黎公社起义失败到苏东剧变的发生,也充分表征了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纵观社会主义走过的五百年历程,其中不乏思想家、政治家为此所提出的真知灼见,但是以科学家视角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理论却少之又少。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钱学森创立的,关于中国应该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21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观点和主张。这一学说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系统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为方法支撑,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促进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协调发展和高效管理为重点所进行的理论探索,是钱学森晚年学术思想的精华。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是一个内容极其广泛的理论学说,本论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指导下,以《钱学森书信》及其补编(15卷)以及《钱学森文集》(6卷)等为主要文本依据,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等多种方法,从广泛分散在书信、文集、讲话中提取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观点,在全面展现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真实面貌基础上,对这一理论进行概括总结、演绎分析。钱学森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规划主张始终围绕着三个问题进行:如何实现现代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内部各系统互相服务的问题。世界社会形态和三次社会革命观点,不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学说,深刻揭示了中国与世界发展的不同步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钱学森对于21世纪中国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进行了深入探索。四大领域九大建设主张对于新时代五位一体建设、教育发展和国防建设,尤其是对于创建健康中国、绿色中国、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等有重要启示与借鉴价值。社会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的倡导,对于推进信息革命背景下国家治理体系从任务能力型到系统效能型转变有重要意义。虽然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不是尽善尽美的理论学说,但至少为当今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路、一种方法、一种路径,而且经过实践的检验,其中的诸多理论学说已经得到了认可并被付诸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虽说其中的有些观点、理论尚存在争议,但依然不能掩盖这一思想所散发的光芒。

贾贺敬[3](2019)在《金融支持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金融规模-结构-效率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制造业的规模自2010年开始位居世界第一位,但是大而不强的问题始终突出,自主创新能力、质量效益水平、资源利用效率等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土地、劳动力等成本上升,制造业长期以来主要依赖要素投入和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产业升级的形势紧迫而艰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为推进制造业产业升级指明了目标和任务。作为市场经济活动中重要的资源配置手段,金融一直被认为是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的助推器。近年来,中央政府为了引导金融体系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推动制造业产业升级,相继制定并发布了一系列文件,对金融支持制造业转型升级作出了规划和安排,但时至今日,无论从数据统计还是运行状态来看,制造业面临的金融难题和资本困局并未能得有效纾解。本研究以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系统性的分析研究,用经济学的语言厘清以下重点问题:第一,金融支持制造业产业升级的作用机理和影响机制,特别是金融如何通过规模、结构和效率三个维度来影响制造业产业升级;第二,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内涵界定和测度;第三,金融的规模、结构和效率对制造业产业升级作用的数量关系;第四,是否存在适合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最优金融区间;第五,现有金融支持政策的效用情况以及新的政策建议。在逻辑安排上,本研究按照提出问题-理论分析-现状分析-实证分析-政策分析-总结结论的思路逐层推进。在研究方法上,采取了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整体分析与局部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以及统计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本研究通过构建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指数(CMUI)测度体系,对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情况和28个两位数行业及31个地区的产业升级情况进行了测度,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面板回归模型和门槛面板模型,运用固定效应面板回归和门槛效应回归的方法,结合理论分析与现状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一是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总体呈现“倒U”型分布,结构和效率因素占比逐渐增加;二是当前的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对于制造业产业升级的效用虽然显着,但方向均为负向,说明中国的实体经济和制造业产业升级对于金融的需求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金融资源在实体领域的供需矛盾和结构性错配仍非常突出,特别是在金融效率方面的短板尤为严重;三是金融规模具有显着的门槛效应,而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的门槛效应并不显着。回归得出的门槛值为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19%,大致相当于欧洲的水平(欧盟4.90%,欧元区4.60%,德国3.59%),而德国恰恰是制造业稳定发展、稳步升级的典型代表国家,无数的“隐形冠军”使得德国制造业始终保持竞争优势。实证计算出的门槛值与现实中的期望值不谋而合,进一步验证了只有金融规模保持在适当区间,才最有利于推进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假设是成立的;四是本研究认为金融体系是一个整体,由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三者有机构成且相辅相成,之所以三者都呈现出负向效应,是因为规模过度导致的结构失衡和金融资源被挤占引发的效率失灵,这也说明中国的金融体系尚需进行一系列有目的的调整和优化。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了现有金融支持制造业产业升级的政策效用未达预期的原因,认为政策施力方向不够明确、政策用力角度不够精准、政策发力层次不够清晰以及政策内容执行不够有力等是主要原因。因此,针对改善和优化金融支持制造业产业升级的政策,本研究提出了包括政策执行框架、政策内容框架、政策时序框架以及政策支撑和保障框架在内的政策框架体系,其中主要政策内容包括:一是构建以实体经济增长和关键产业(制造业)升级为“锚”的金融宏观调控机制,让金融回归本源,发挥其经济润滑剂的作用,真正实现在长周期视角下的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的联动协调,不再靠短期超发货币来解决本该是金融结构优化和金融效率提升的问题。二是推进国民经济和金融体系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序推进金融开放,通过建立竞争有序、规范统一的高效率的资本市场,形成对创新的全面支撑,让风险定价机制发挥作用,引导社会与经济实现良性发展,避免进一步的“脱实向虚”。三是针对制造业产业的特点,促进产业基金、融资租赁、供应链融资、应收账款融资和知识产权融资等领域加快发展,为制造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转型升级提供有效金融支持,使制造业真正成为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和强国之基,推动国民经济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高质量发展。

王亚芬[4](2017)在《宏观经济下统计分析的常见问题解析》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结构的逐步建成,宏观经济条件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要想提升整体分析结构和运行模型的有效性,就要针对具体问题进行集中分析,并且落实有效的统计分析模型,在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基础上,保证运行结构和运行层级之间能建立有效的信息互动,从根本上建构信息时代下企业统计分析的新型模式。本文从宏观经济条件下统计分析的内涵入手,对统计分析在宏观经济结构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集中阐释了系统存在的问题和优化对策,旨在为相关管理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杨海琴[5](2016)在《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将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作为对象的核算,源自业务、会计与统计核算,它是三大核算的综合展现。本文结合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基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宏观经济统计的作用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与说明。

丁常胜[6](2015)在《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中的主要问题及完善措施》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中,宏观经济统计已经成为了完善国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手段,它不仅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还促进了我国政府统计制度的完善。因此,在经济信息爆炸化的今天,如何继续加强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成为越来越多有识之士需要关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具体措施。以期为当前的经济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邱叶[7](2014)在《基于SNA2008的中国R&D卫星账户编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发展方向的快速转变,反映自主研发能力的研究与实验发展(R&D)指标的地位愈显突出。另一方面,最新版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即SNA2008承认R&D活动的投资属性,将其划分到固定资产项目下的知识产权产品中,直接计入国内生产总值(GDP)。这项重大举措将对未来全球经济发展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因此,对R&D活动由过去的费用化处理转变为资本化处理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这也逐渐引起了国际组织、政府部门及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卫星账户建立的目的是对R&D活动予以综合描述和分析,使其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更好地衔接,追踪R&D活动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BEA)基于系统详细的统计数据,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将R&D活动进行资本化,多次更新并完善了美国R&D卫星账户,丰富了R&D统计核算的内容体系,有很强的参考价值。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其他成员国也在积极编制符合本国研发活动发展现状的R&D卫星账户。而中国R&D活动的数据统计工作开始时间较晚,R&D核算明显滞后于国际新标准。国内现有的文献主要集中在对R&D活动的投入绩效评价、R&D资本存量测算方法以及其他国家卫星账户编制的介绍等方面的研究,尽管部分学者提出建立中国R&D卫星账户的建议,但并未付诸实践。为适应经济转型要求和加快与国际新标准的接轨步伐,中国应尽快建立R&D卫星账户,完善R&D核算体系,使R&D投资活动能更快更好地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中心账户中。这也正是本文的研究对象。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绪论。介绍本文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研究的思路方法及框架以及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二章,R&D卫星账户的编制理论与现实基础。对R&D核算中的相关概念进行解析及界定,引入卫星账户的概念和功能,对目前R&D核算的国际标准和统计规范以及OECD成员国的R&D卫星账户编制情况进行详细介绍,奠定编制中国R&D卫星账户的基础。第三章,中国R&D卫星账户编制的理论体系与实践。本章为全文的重点部分。首先,强调了中国R&D卫星账户编制的原则。其次,从理论上分析了中国R&D卫星账户应涵盖的表格内容。第三,采用永续盘存法的思路,测算出中国1995-2012年的R&D资本存量,为后续的卫星账户编制提供数据基础。最后,利用整理后的资料初步编制出包括中国R&D活动人员支出表、中国R&D活动经费支出表、中国R&D活动经费支出分产业用途表、中国R&D活动直接产出统计表、中国R&D活动间接产出统计表、中国R&D活动经费来源与使用平衡表等在内的卫星账户。第四章,中国R&D卫星账户编制存在的难题。主要表现在R&D基础数据薄弱、指标分类不够细致、R&D资本存量核算存在困难、未建立完善的R&D统计指标体系四个方面。第五章,总结、建议与展望。根据前文总结出的编制中国R&D卫星账户存在的难点,针对性地提出了建立和完善R&D核算基础数据收集体系的政策建议。

杨永旭[8](2014)在《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的基本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宏观经济统计分析自出现以来一直处于细则不断完善、研究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并逐渐在我国的政府统计领域以及多个领域中占有独一无二的地位。然而,怎样使其获得较为快速地、科学地发展,这仍然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作为一个发展体系,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获得及时的解决,将会对统计学科的整体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本文通过对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发展历史进程进行分析,并对其内在的科学观点以及有关内容进行研究,以供广大从业人员参考。

陈积敏[9](2012)在《森林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对区域经济系统的影响研究 ——以森林水文为例》文中指出森林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是基于森林生态系统的自然特性,注重过程管理,在森林生态保护中,引入适应性管理理念,在环境逐步恶化的严峻局势下,强调对冲突和干扰进行适应性调整的一种管理方法。应该说,森林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是森林保护和集约经营的方向。本课题来源于国家林业局“948项目”(森林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模式与技术标准引进2009-4-44)的支撑,本研究基于其他子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研究范畴界定为森林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实施后,以森林水文为研究切入点,量化分析森林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后生态环境用水量对区域经济系统的影响。本研究以区域复杂生态系统理论、适应性管理理论和投入产出分析理论为基础,从资源、环境和人才三个方面,对森林生态系统和区域经济进行关联度分析。本文研究范畴界定为森林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实施后,在此范畴内系统分析了森林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适应性管理下研究区域生态功能,以及厘清森林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与区域经济系统之间的联动关系,并选取生态环境用水这一特征性关键要素,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进行量化测算森林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实施后的生态环境用水对区域经济系统产生的影响。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的实施,从森林植被生态需水量的角度,进行研究区域城市生态环境用水量的测算与调整。利用修正后的P-M公式,对研究区域的森林蒸散量进行测算,并推算区域森林生态环境用水量。同时,利用多目标优化模型,对城市生态环境用水量进行优化,调整城市生态环境用水量。2.构建和编制生态环境用水——社会经济投入产出表。基于传统社会经济投入产出表,将与生态环境用水有关的水资源使用/保护(WU/WP)和COD去除(e)等在生态用水环境账户内置,将生态环境用水WE(包括森林生态环境用水WEF和城市生态环境用水WEC)实行账户外挂共同构建生态环境用水——社会经济投入产出实物量表和价值量表等两种新形式投入产出量表。3.开展生态环境用水对社会经济的关联性分析。基于生态环境用水——社会经济投入产出量表,对生态环境用水的直接消耗,完全消耗和完全需求进行分析,反映生态环境用水相关账户对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力和感应度。同时,本文还着重对生态环境用水效益和效率进行分析,选择20个用水量较大部门(行业)的用水特性,按照高产出高消耗,高产出低消耗,低产出高消耗,低产出低消耗,高产出潜在高消耗等5个特性进行分类。以2007年为例,研究结果显示,纺织业部门用水特性属于高产出高消耗;农业,化学工业部门用水特性属于高产出潜在高消耗。4.构建生态环境用水——社会经济关联模型。基于Cobb-Dauglas生产函数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Kuznets Curve),构建生态环境用水——社会经济关联模型。假设在技术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引入社会资本存量(K)、劳动力人数(L)和生态环境用水(WE)构建模型,模型以江苏省1997,2002和2007生态环境用水——社会经济投入产出表为依据,用社会资本存量的测算方法测算社会资本存量。利用Eviews6.0对生态环境用水——社会经济关联模型进行多元非线性回归,回归得到的模型类型符合库兹涅茨理论曲线,本文将其命名为生态环境用水库兹涅茨曲线,并计算生态环境用水的最大经济合理值。

张晓光[10](2010)在《从可持续发展看企业投资项目决策中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文中认为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永恒话题,企业在经营决策时也应遵循可持续发展这一战略,本文从什么是可持续发展这一角度出发,从这一角度联系到企业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从这点上进行阐述,通过与微观经济统计的对比,知道了宏观经济统计的分析在企业投资项目决策中的重要性,企业要对其加强分析,最后阐述了从可持续发展上如何实施企业在投资项目决策中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

二、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关系辨析——再学习SNA有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关系辨析——再学习SNA有感(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格局与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人类发展指数概述
        2.1.2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概述
        2.1.3 空间效应概述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生态文明理论
        2.2.2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 人类发展理论
        2.2.5 区域间非均衡发展理论
    2.3 相关文献回顾
        2.3.1 国内研究现状
        2.3.2 国外研究现状
        2.3.3 现有文献述评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与中国省际人类发展现状
    3.1 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
        3.1.1 人类发展指数编制原则
        3.1.2 人类发展指数计算方法
        3.1.2.1 1990 年至2009 年的人类发展指数
        3.1.2.2 2010 年至今的人类发展指数
    3.2 人类发展指数重要纪年及最新发展情况
        3.2.1 人类发展指数重要纪年
        3.2.2 人类发展指数最新发展情况
    3.3 中国省际人类发展现状比较
        3.3.1 中国人类发展指数横向对比分析
        3.3.2 中国人类发展指数纵向对比分析
        3.3.3 中国人类发展指数国际对比分析
        3.3.4 中国东三省人类发展指数对比分析
        3.3.4.1 健康维度比较分析
        3.3.4.2 教育维度比较分析
        3.3.4.3 收入维度比较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体系构建
    4.1 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指标
    4.2 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体系构建
        4.2.1 指数体系的构建原则
        4.2.2 指数体系的指标内涵
        4.2.3 指数体系的筛选与确立
        4.2.3.1 德尔菲法
        4.2.3.2 熵值法
        4.2.3.3 层次分析法(AHP)
        4.2.3.4 改进的面板数据熵值评价法
        4.2.4 指数体系计算公式与计算结果
        4.2.4.1 AHP专家评分结果
        4.2.4.2 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体系评价结果
    4.3 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与人类发展指数省际排名差异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空间发展趋势研究
    5.1 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空间收敛趋势的检验方法
        5.1.1 α收敛
        5.1.2 绝对β收敛
        5.1.3 PS收敛模型
        5.1.4 俱乐部收敛检验方法
    5.2 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空间收敛趋势的实证分析
        5.2.1 整体收敛检验
        5.2.2 俱乐部收敛检验
        5.2.3 俱乐部合并检验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格局研究
    6.1 空间自相关测度方法
        6.1.1 全局Moran’s I指数
        6.1.2 Moran散点图
        6.1.3 LISA集聚图
    6.2 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现状分析
        6.2.1 数据来源
        6.2.2 整体态势
        6.2.3 发展现状
        6.2.4 空间依赖性分析
        6.2.5 类型评定
    6.3 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6.3.1 基于全局Moran’sI指数的空间分异
        6.3.2 基于Moran散点图的空间分异
        6.3.3 基于LISA集聚图的空间分异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及对策建议
    7.1 数据来源
    7.2 数据处理
        7.2.1 影响因素的变量选择
        7.2.2 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7.2.2.1 全国范围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7.2.2.2 东部、中部、西部区域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7.3 面板回归及影响因素分析
        7.3.1 HSDI的面板回归及影响因素
        7.3.2 生态指数的面板回归及影响因素
        7.3.3 健康指数的面板回归及影响因素
        7.3.4 教育指数的面板回归及影响因素
        7.3.5 收入指数的面板回归及影响因素
    7.4 提升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
        7.4.1 建立跨区合作制度,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7.4.2 提高城市建设和城镇化水平,推进社会均衡化发展
        7.4.3 着眼缩小贫富差距,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7.4.4 持续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公平建设
        7.4.5 加大医疗卫生投入,提升医疗保险普惠度
        7.4.6 提升绿色发展意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局限性
    8.4 展望
        8.4.1 基于新算法的实证研究
        8.4.2 HSDI计算精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8.4.3 人类可持续发展仍是未来研究重点
        8.4.4 对于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体系的模型改进问题
参考文献
附表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意义、不足
第一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发展轨迹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逻辑
        一、资本主义的入侵催生了近代国家观念和科技救国思潮的产生
        二、二十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践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与影响因素
        一、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二、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形成过程
        一、萌生阶段(1930-1955):在救国思想主导下,初步接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努力掌握专业知识
        二、发展阶段(1956-1981):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系统工程思想逐步成熟
        三、成熟阶段(1982-1996):在邓小平理论的影响下,开始用社会工程思想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四、完善阶段(1997-2009):在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影响下,以“钱学森之问”为标志继续思考国家重点领域的发展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钱学森关于时代发展特征的分析
    第一节 对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一):“科学技术”视角
        一、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不断发展
        二、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大科学”发展态势
        三、把握产业革命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第二节 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二):“世界社会形态”视角
        一、世界社会形态是世界历史发展到信息革命时代的阶段性特征
        二、信息化、差异化、资本化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
        三、钱学森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解读
    第三节 对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重大任务的认识
        一、第一次社会革命奠定了当前中国发展的制度优势、思想优势
        二、第二次社会革命亟需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协调发展的问题
        三、主动为第三次社会革命作准备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战略对策
        一、 “时代差”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
        二、科技立国重要性日益凸显
        三、用系统视角分析时代问题
    第五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内容
        一、基本理念与创新主张
        二、方法支撑和具体运用
        三、主要框架及基本内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瞄准新兴产业革命推动国家产业不断升级
        二、加强三大经济学研究助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三、运用系统工程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四、创造性地提出人民体质建设主张
    第二节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一):大力开展“科技经济建设”
        一、科技是21 世纪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核心
        二、发挥社会主义国家优势大力推进科技经济建设
        三、建设主动型“宏观控、微观放”的科技经济管理体制
        四、依靠伦理、管理、法理规约科技经济行为
    第三节 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二):重视发展“人民体质建设”
        一、从整体的角度规划人民体质建设
        二、深入研究人体科学
        三、推进医学改革
        四、关心重视老龄人口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钱学森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必要性
        二、钱学森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三、研究社会主义精神财富创造事业的学问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思想建设是“主观表现”
        一、思想指导: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二、 理论研究:思维科学、系统科学、社会科学加行为科学是关键
        三、技术手段:思想政治社会工程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客观表现”
        一、 “中国文化是强大的国力”
        二、传统文化的扬弃主张
        三、建设21 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四、21 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张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较早进行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研究
        二、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主张
        三、主张建立行政科学理论体系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一):政体建设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看法与主张
        二、行政机构必须因时因事进行调整
        三、建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行政工作体系
        四、总体设计部:现代国家智库建设的雏形
        五、中央科学技术委员会:加强科学技术的综合管理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二):法律建设
        一、法治以实现对社会和国家的最佳治理为目的
        二、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系统工程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系统工程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三):民主制度建设
        一、为完善基本民主制度献计献策
        二、探索落实民主集中制的方法路径
        三、开展人民政协学研究助力协商民主
    第五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四):党的建设
        一、钱学森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建议和主张
        二、钱学森关于领导科学及领导干部的培养主张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钱学森关于地理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及基本主张
        一、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
        二、地理建设的主要内涵
        三、地理建设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国土工程
        一、把交通建设作为地理建设之本
        二、在“尊重”和“创造”基础上开展水利建设
        三、发展沙产业、林产业、草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四、加快现代城市建设
        五、推进重点地区发展
    第三节 地理建设(二):生态环境保护
        一、国家再生资源委员会:规划资源回收利用
        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三、灾害学研究:科学防治自然灾害
        四、城市学研究:山水城市发展主张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钱学森关于教育、科技、外交、国防发展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一、教育是第一位的大事
        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三、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
        四、开展大成智慧教育
    第二节 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一、党要不断提升科技领导力
        二、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
        三、面向群众开展科普宣传
    第三节 积极践行和平外交政策
        一、平等是外交的基础
        二、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三、贯彻世界范围内的群众路线
        四、大力维护国家安全
    第四节 推进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
        一、认真研究21世纪国防建设重点问题
        二、加强战略战术运用确保打赢现代战争
        三、顺应国际军事变革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评价与当代价值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贡献
        一、以系统理论创新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问题
        二、深入阐明了科学技术推动国家进步发展的作用机理
        三、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中的难点和热点献计献策
        四、解读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某些重要论断和观点
        五、提出并尝试破解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发展问题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特点
        一、科学家的理想性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二、技术方法的科学性与具体场景的适用性
        三、学理上的逻辑性与实践中的有限性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评价
        一、性质上:它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阶段性:它是还不成熟、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三、实践上: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四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教育启示
        一、树立求真求实态度,认真研究国家发展中的各类问题
        二、汲取人物思想智慧,助力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三、注重资源开发利用,挖掘展现先进群体精神风貌
        四、贯彻立德树人方针,实现高等教育道德性与知识性逻辑的统一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强化科学家队伍的国家观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金融支持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金融规模-结构-效率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制造业
        1.2.2 产业升级
        1.2.3 金融支持机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重点和难点
        1.5.1 研究重点
        1.5.2 研究难点
    1.6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6.1 研究的创新之处
        1.6.2 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2章 论文研究的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2.1 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综述
        2.1.1 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内涵和研究视角
        2.1.2 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实现路径和影响因素
        2.1.3 金融支持制造业产业升级
    2.2 对现有文献研究的评述
    2.3 金融支持制造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2.3.1 金融发展理论
        2.3.2 最优金融结构理论
第3章 金融对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基本作用机制分析
    3.1 金融对制造业厂商升级的作用机制
        3.1.1 影响制造业厂商升级的因素
        3.1.2 金融影响制造业厂商升级的机制
    3.2 金融对制造业产业升级作用机制的分析
        3.2.1 金融规模对制造业产业升级的作用机制
        3.2.2 金融结构对制造业产业升级的作用机制
        3.2.3 金融效率对制造业产业升级的作用机制
    3.3 金融对制造业产业升级的作用机制框架
第4章 金融支持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现状分析
    4.1 金融支持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强度分析
        4.1.1 货币体系支持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强度分析
        4.1.2 间接融资体系支持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强度分析
        4.1.3 直接融资体系支持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强度分析
    4.2 金融支持制造业产业升级的效度分析
        4.2.1 金融支持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整体效度分析
        4.2.2 金融支持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分行业效度分析
    4.3 金融支持制造业产业升级过程中的存在问题
        4.3.1 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面临的瓶颈
        4.3.2 金融支持制造业产业升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第5章 金融支持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实证分析
    5.1 制造业产业升级的测度与分析
        5.1.1 对制造业产业升级测度方法的回顾
        5.1.2 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内涵重构
        5.1.3 制造业产业升级指数的测度
        5.1.4 对制造业产业升级指数的分析
    5.2 实证分析的研究假设
        5.2.1 金融对典型制造业企业升级的影响机制
        5.2.2 研究假设的提出
    5.3 面板回归模型实证
        5.3.1 模型设定
        5.3.2 数据选取
        5.3.3 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5.3.4 实证结果分析
    5.4 门槛面板模型实证
        5.4.1 门槛面板模型的基本原理
        5.4.2 门槛模型设定及估计方法
        5.4.3 门槛效应检验
        5.4.4 门槛效应结果分析
第6章 金融支持制造业产业升级的政策框架分析
    6.1 金融支持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政策的总体框架
        6.1.1 现有金融支持制造业产业升级政策效用未达预期的原因分析
        6.1.2 发达国家金融支持制造业产业升级的经验借鉴
        6.1.3 金融支持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政策体系设计
    6.2 金融支持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政策的内容框架
    6.3 金融支持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政策的时序框架
    6.4 金融支持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政策的执行框架
    6.5 金融支持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政策的支撑和保障框架
第7章 结论和研究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后记

(4)宏观经济下统计分析的常见问题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宏观经济下统计分析内涵概述
二、宏观经济下统计分析在统计发展中的作用
三、目前宏观经济下统计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宏观经济下统计分析发展结构不健全
    (二) 宏观经济下统计分析统计特性运用不完善
    (三) 宏观经济下统计分析方法滞后
四、完善宏观经济下统计分析路径
    (一) 积极融合大数据时代的发展需求
    (二) 有效建构完整的统计指标体系
    (三) 强化体制改革和宏观调控能力
    (四) 严格调整市场运行基准
    (五) 实行更加贴合实际的统计原则
五、结束语

(5)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特点
    (一)系统性
    (二)层次性
    (三)多样性
二、宏观经济对核算国民经济体系的发展
三、结语

(7)基于SNA2008的中国R&D卫星账户编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Contents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2.3 国内外研究综合评述
    1.3 本文研究思路、方法及主要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主要框架
    1.4 可能创新点与不足
        1.4.1 可能创新点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2. R&D卫星账户的编制理论与现实基础
    2.1 R&D核算相关概念的界定与分类
        2.1.1 R&D核算相关概念的界定
        2.1.2 R&D活动的类别
    2.2 OECD的R&D核算
        2.2.1 R&D人员的测算
        2.2.2 R&D支出的测算
    2.3 卫星账户的概念与功能
    2.4 OECD成员国的R&D卫星账户编制情况
3. 中国R&D卫星账户编制的理论体系与实践
    3.1 中国R&D卫星账户的编制原则
    3.2 中国R&D卫星账户的理论架构
    3.3 R&D核算的资本化测算及其原理
    3.4 中国R&D卫星账户的初步编制
4. 中国R&D卫星账户编制存在的难题
    4.1 R&D基础数据薄弱
    4.2 指标分类不够细致
    4.3 R&D资本存量测算存在困难
    4.4 未建立完善的R&D统计指标体系
5. 总结、建议与展望
    5.1 总结
    5.2 建议
        5.2.1 R&D核算调查体系的构建
        5.2.2 不断丰富和完善R&D统计内容
        5.2.3 各部门的协调与合作
        5.2.4 企业的R&D核算
    5.3 展望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的基本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产生
二、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历程
    2.1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发展历程
    2.2西方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发展过程
    2.3我国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发展过程
三、结语

(9)森林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对区域经济系统的影响研究 ——以森林水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论文图清单
论文表清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战略地位
        1.1.2 环境问题的重视:森林生态系统备受关注
        1.1.3 发展观的演变:从无限增长观到可持续发展观
    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课题研究目的
        1.2.2 课题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评价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研究的主要技术线路
    1.6 课题研究的方法
        1.6.1 调查研究法
        1.6.2 数量研究方法
第二章 :基础理论
    2.1 区域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2.2 适应性管理理论
    2.3 投入产出分析理论
第三章 :森林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与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研究
    3.1 森林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资源——经济
    3.2 森林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环境——经济
    3.3 森林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人才——经济
    3.4 总结
第四章 :适应性管理对老山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与分析
    4.1 生态功能要素分类
    4.2 老山生态功能分区
    4.3 适应性管理对老山生态功能的影响
        4.3.1 对老山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4.3.2 对老山区域森林资源的影响
        4.3.3 对老山区域水资源的影响
    4.4 总结
第五章 :森林生态需水研究
    5.1 生态需水的概念及辨析
        5.1.1 国外生态需水概念的界定
        5.1.2 国内生态需水概念的界定
        5.1.3 生态需水概念辨析
        5.1.4 森林生态需水相关概念
    5.2 森林生态需水研究概况
        5.2.1 森林生态需水量的宏观定量研究
        5.2.2 森林生态需水量计算原理和方法研究
        5.2.3 基于信息技术,结合森林植被生态理论对区域生态需水量研究
        5.2.4 其他方面的研究
    5.3 森林植被生态需水计算方法
        5.3.1 水量平衡法
        5.3.2 直接计算法
        5.3.3 间接计算法
        5.3.4 修正后的彭曼公式
        5.3.5 其他测算方法
    5.4 基于 P-M 公式的老山林场森林植被生态用水定额测算
        5.4.1 Penman-Monteith 公式演替
        5.4.2 P-M 模型的参数测算方法与结果分析
        5.4.3 潜在蒸散量 ET0的测算
        5.4.4 老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森林植被蒸散定额ETf及生态意义
    5.5 结果讨论
    5.6 结论
第六章 :城市生态环境用水量的测算与调整
    6.1 模型的建立
        6.1.1 生态环境用水量特性及概念
        6.1.2 理论框架
        6.1.3 模型的构建
    6.2 研究区概况
    6.3 浦口区生态环境用水量的测算结果与调整
        6.3.1 参数测算
        6.3.2 测算结果与调整
    6.4 结语
第七章 :生态环境用水——社会经济投入产出理论及框架构建
    7.1 生态环境用水投入产出的概念
        7.1.1 投入产出的概念
        7.1.2 生态环境用水投入产出的概念
        7.1.3 编制生态环境用水投入产出表的作用
    7.2 传统的投入产出分析表
    7.3 生态环境用水——社会经济投入产出表
    7.4 生态环境用水——社会经济投入产出表核算模型
        7.4.1 生态环境用水——社会经济投入产出实物核算模型
        7.4.2 生态环境用水——社会经济投入产出价值核算模型
        7.4.3 生态环境用水——社会经济总量平衡方程
    7.5 生态环境用水——社会经济投入产出核算重要参数
        7.5.1 完全消耗系数
        7.5.2 完全需求系数
        7.5.3 影响力系数
        7.5.4 感应度系数
第八章 :生态环境用水——社会经济投入产出表的编制
    8.1 编制的方法与步骤
        8.1.1 编制方法
        8.1.2 编制步骤
    8.2 研究范畴、数据来源及结构框架
        8.2.1 研究范畴
        8.2.2 数据来源
        8.2.3 结构框架
    8.3 生态环境用水——社会经济投入产出表数据的确定
        8.3.1 水资源保护(WP)部门数据的确定
        8.3.2 水资源使用(WU)部门数据的确定
        8.3.3 污水治理部门(WZ)数据确定
        8.3.4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部门数据(用水实物量)的确定
        8.3.5 COD 去除量(e)数据的确定
        8.3.6 生态环境用水量(WE)部门数据的确定
第九章 :生态环境用水和社会经济之间的关联度分析
    9.1 用水量权重部门与其他产业关联分析
        9.1.1 影响力分析
        9.1.2 感应度分析
        9.1.3 关联综合分析
    9.2 生态环境用水效率和效益分析
        9.2.1 生态环境用水效率分析
        9.2.2 生态环境用水效益分析
        9.2.3 生态环境用水特性综合评价
    9.3 生态环境用水与区域经济之间的联动分析
        9.3.1 模型构建
        9.3.2 参数确定
        9.3.3 模型运行及分析
第十章 :结论及展望
    10.1 结论
        10.1.1 研究区域森林植被生态需水和城市生态环境用水量的测算与调整
        10.1.2 编制并分析生态环境用水——社会经济投入产出表
        10.1.3 生态环境用水对区域经济系统的影响
    10.2 创新之处
        10.2.1 编制生态环境用水——社会经济投入产出表探讨生态环境用水对社会经济影响的分析路径
        10.2.2 在生态环境用水框架下,分析社会经济各部门生态环境用水情况
        10.2.3 森林生态系统对经济系统的影响的模拟量化模型的构建及演绎效果分析
    10.3 不足之处
    10.4 展望及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附表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与博士论文相关的文章
详细内容摘要

(10)从可持续发展看企业投资项目决策中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二、企业投资项目决策中的经济统计分析
三、实施企业投资项目决策中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
四、结语

四、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关系辨析——再学习SNA有感(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格局与影响因素研究[D]. 郝辑. 吉林大学, 2021(02)
  • [2]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D]. 王秀芳. 兰州大学, 2021(09)
  • [3]金融支持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金融规模-结构-效率的视角[D]. 贾贺敬. 天津财经大学, 2019(07)
  • [4]宏观经济下统计分析的常见问题解析[J]. 王亚芬. 统计与管理, 2017(02)
  • [5]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作用[J]. 杨海琴. 现代国企研究, 2016(10)
  • [6]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中的主要问题及完善措施[J]. 丁常胜.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5(21)
  • [7]基于SNA2008的中国R&D卫星账户编制研究[D]. 邱叶. 江西财经大学, 2014(03)
  • [8]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的基本问题研究[J]. 杨永旭. 现代经济信息, 2014(09)
  • [9]森林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对区域经济系统的影响研究 ——以森林水文为例[D]. 陈积敏. 南京林业大学, 2012(10)
  • [10]从可持续发展看企业投资项目决策中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J]. 张晓光. 现代经济信息, 2010(22)

标签:;  ;  ;  ;  ;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关系的辨析——再学习SNA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