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pin 的表达及其诱导的抗烟草花叶病毒感染活性

Harpin 的表达及其诱导的抗烟草花叶病毒感染活性

一、Harpin的表达及其诱导抗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的活性(论文文献综述)

杨德丽[1](2021)在《细胞外ATP在壳聚糖诱导的生理反应中调控作用的研究》文中认为5’-三磷酸腺苷(ATP)可由细胞内释放到细胞外,形成细胞外ATP(extracellular ATP,eATP)。细胞外ATP作为信号分子通过特定的信号转导机制参与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细胞代谢和防御反应。本文以烟草悬浮细胞(Nicotiana tabacum L.cv.Bright Yellow-2)为实验材料,研究了细胞外ATP对壳聚糖诱导的ROS水平和PAL活性变化的影响;并以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为实验材料,研究了细胞外ATP对壳聚糖引起的ROS水平、气孔开度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结果如下:(1)以烟草悬浮细胞为实验材料发现,细胞外ATP能够调控壳聚糖引起的烟草悬浮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活性的变化。5至20μg·m L-1壳聚糖处理诱导了烟草悬浮细胞细胞内ROS水平逐渐增加。壳聚糖也诱导了PAL活性的增加,其活性在15μg·m L-1壳聚糖处理下达到峰值,此后有所降低。10至40μmol·L-1外源ATP处理未引起烟草悬浮细胞内ROS水平和PAL活性的显着变化。细胞外ATP水平则随壳聚糖浓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本文进一步分析了细胞外ATP对壳聚糖引起的ROS水平和PAL活性变化的影响。研究显示,外源施加20μmol·L-1ATP可以有效降低壳聚糖诱导的烟草悬浮细胞ROS水平上升,同时外源ATP也明显减缓了壳聚糖所诱导的PAL活性的上升。上述结果表明,细胞外ATP水平能够影响壳聚糖引起的ROS水平和PAL活性的变化。(2)以野生型(Col-0)和细胞外ATP受体(dorn1-3)缺失突变体拟南芥植株为实验材料发现,细胞外ATP能够调节壳聚糖诱导的拟南芥叶片ROS水平、气孔开度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100μg·m L-1壳聚糖处理导致野生型和突变型拟南芥植株ROS水平显着升高,且野生型ROS水平升高幅度高于突变型。壳聚糖处理也诱导了野生型拟南芥叶片气孔闭合,而较之野生型,突变型拟南芥叶片气孔对壳聚糖处理不敏感。在较低浓度的壳聚糖(25-50μg·m L-1)处理下,野生型拟南芥PSⅡ光化学水平有所提升,较之野生型,突变型拟南芥叶片PSⅡ光化学水平的提升幅度较大。而较高浓度的壳聚糖使拟南芥的光化学水平降低。说明壳聚糖诱导的ROS的产生、气孔的关闭以及叶PSⅡ的光化学水平变化受到了细胞外ATP的调控。综上可知,细胞外ATP在壳聚糖诱导的部分生理反应中发挥调控作用,该研究结果使我们对壳聚糖和细胞外ATP的生理学功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张志云[2](2021)在《原核表达产物TDP诱导烟草抗TMV的组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宿主范围广,传染性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农药依然是目前田间防治TMV的主要方法,但化学农药的滥用可能带来生态安全问题,因此开发环境友好的抗病毒生物农药具有重要意义。生物活性蛋白TDP来自于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体外喷施能使烟草植株抗病防御酶活性提高,并能抑制TMV在植株体内的增殖。相对于野生型烟草,转FTX271(TDP是FTX前体物质)烟草被病毒感染后表现出花叶症状减轻和延迟的现象。TDP蛋白具有开发成抗病毒生物农药的潜力,但是其抗病毒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本实验利用原核系统诱导表达TDP,其浓度可达484.126μg/m L。施用蛋白后摩擦接种TMV,通过q RT-PCR比较烟草不同时间抗性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合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学分析,探索TDP诱导普通烟(Nicotiana tabacum)K326抗TMV的分子机制。将TDP蛋白通过无针注射器注入普通烟K326叶片的背面,以PBS作为对照,在72 h后观察到注射部位周围组织坏死,因此TDP能引起普通烟的过敏反应(Hypersensitive response,HR)。其后设置4个不同处理组:喷施清水(1 m L)的健康烟草(CK);喷施TDP(250μg/m L,1 m L)的健康烟草(T);喷施清水24 h后接种TMV(CV);喷施TDP(250μg/m L,1 m L)24 h后接种TMV(TV)。通过q RT-PCR分析抗病防御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TDP蛋白可以诱导编码非病原相关蛋白(Nonexpressor of pathogenesis related protein 1,NPR1)、酸性病原相关蛋白(Acid pathogenesis related protein 1,PR1a)、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碱性病原相关蛋白(Basic pathogenesis related protein 1,PR1b)的基因上调表达。TV组中在病毒侵染后第五天NPR1和PR1a的表达量达到了CV组的5.4和11.7倍。TMV-CP定量结果表明TDP蛋白在病毒侵染后第1-7d内能显着抑制TMV的增殖(P<0.01),烟草花叶症状减轻,推测TDP能激活水杨酸(SA)途径介导的系统诱导抗性。药物施用后第7 d采集不同处理的叶片进行转录组和蛋白组分析,结果如下:1.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CK/CV、TV/CK、TV/CV分别筛选出1777、3149、2091个差异基因(Qvalue≤0.001)。在TV/CK及TV/CV组,编码病原相关蛋白(pathogenesis related protein,PR)、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萜烯环化酶(5-epiaristolochene synthase)、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的基因显着上调,谷胱甘肽代谢、异黄酮和类固醇的生物合成、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等通路均显着变化(P value<0.05);在CV组,光合作用代谢通路相对CK显着下调,TV组相对于CK光合作用代谢通路也显着下调,但相对于CV,则显着上调。以上结果表明TDP可在一定程度上修复TMV感染引起的光合作用损伤,并激活MAPK和水杨酸(SA)等植物抗病相关通路调控PR蛋白的表达,最终诱导烟草产生系统抗性。2.4D-LFQ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表明,CV/CK、TV/CK、TV/CV分别筛选出1190、894、478种差异蛋白(P value<0.05)。TDP处理后,两种与植物抗病相关代谢途径,即角质、软木脂和蜡的生物合成、以及倍半萜和三萜合成显着富集。与CV相比,TV组中几丁质酶、PAL、硫胺素合成酶(Thiamine synthase,THI)、过氧化氢酶、细胞色素P450上调表达。3.转录和蛋白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共有7456个基因和蛋白相关联,包括8种调控模式。对表达趋势相同的差异基因和蛋白进行KEGG分析,TDP蛋白诱导后苯丙烷途径中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450)、几丁质酶(Chitinase,CHI)、PAL的表达量显着升高(P value<0.05);黄酮类、查尔酮等增强烟草的防御能力的苯丙烷衍生物同样被诱导表达;还鉴定到了与修复光合作用相关的硫氧还超家族蛋白(Thioredoxin superfamily protein,THr),说明TDP蛋白可能通过THr的上调表达修复TMV对光合作用的影响。TDP蛋白激活NPR1和PRs介导的水杨酸信号通路,引起CAT、PR、PAL的表达量升高;TDP蛋白诱导叶绿体中的硫氧还蛋白表达,硫氧还蛋白对TMV感染烟草造成的光合作用损伤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并协同CAT清除细胞中的过氧化氢;在水杨酸和活性氧的作用下,细胞产生HR信号;CYP450与PAL共同促进苯丙氨酸代谢,CHI的上调说明黄酮类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增多。综合以上结果,烟草在TDP的作用下产生SAR,抑制了病毒的侵染,使烟草花叶症状减轻,为TDP蛋白的施用提供理论依据。

张明钰[3](2021)在《智能聪有效组分的筛选及抗病毒研究》文中指出病毒几乎能侵染所有植物,且必须在寄主细胞内营寄生生活。由于植物没有完整的免疫系统,病毒病的防治较为困难。目前,对病毒病的防治仍然以化学防治为主,由于用量大、施药方式不科学,造成大量农药残留、作物药害、环境污染等一系列不良现象,且生产成本高,严重制约了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甚至危及人类健康。因此,寻找作用范围广,安全高效的抗植物病毒制剂是当前农业生产所必需的。智能聪(ZNC)是近几年从野生沙棘植株中分离得到的一株丝状真菌宛氏拟青霉(Paecilomyces variotii)经过发酵提取出来的一种超高活性的植物免疫诱抗剂。已有研究表明,ZNC具有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保护植物免受病原菌侵染的能力。由于ZNC是一种混合物,具体是哪种组分对增强植物抗病性起到关键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以马铃薯X病毒(PVX)和烟草花叶病毒(TMV)为防治对象,开展ZNC有效抗病毒组分的筛选及诱发植物抗病毒机制的研究,为植物免疫诱抗剂—ZNC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奠定了基础。主要结果与结论如下:(1)ZNC是由16种不同组分组成的混合物。将ZNC溶解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分离,结果显示ZNC是由16种不同的组分组成,并进一步纯化得到16种组分溶液,分别编号为F1-F16。(2)Fraction 8为ZNC最佳有效抗病毒组分。将ZNC的16种不同组分配制成浓度为100 ng/m L溶液,分别喷施本氏烟草,2 h后摩擦接种带有GFP标签的PVX病毒(PVX-GFP),以dd H2O处理为对照,在接种后第5 d观察发现,喷施Fraction 2、6、8、10、11、15的烟草GFP荧光强度均弱于dd H2O处理的,其中喷施Fraction 8的烟草GFP荧光强度最弱。利用实时荧光定量(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 RT-PCR)进一步定量测定了各处理植株系统叶中PVX-CP基因表达量,结果显示,喷施Fraction 8处理的烟草体内病毒含量最低。从而确定Fraction 8为ZNC最佳有效抗病毒组分。(3)Fraction 8对病毒具有显着的预防效果。选取长势一致的本氏烟草,分别做先喷施Fraction 8后接种PVX-GFP和先接种病毒后喷施Fraction 8,观察GFP荧光现象并检测病毒积累量。结果发现:先接种病毒再喷施Fraction 8,PVX-CP的表达量略低于喷施dd H2O的烟草植株,但差异不显着;而先喷施Fraction 8再接种病毒,PVX-CP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喷施dd H2O的烟草植株。上述结果表明ZNC的Fraction 8组分对病毒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4)Fraction 8抗病毒最佳使用浓度为150 ng/m L。将Fraction 8配制成5个浓度梯度,以dd H2O处理为对照,分别喷施本氏烟草,2 h后摩擦接种PVX-GFP。接种后第5 d观察GFP荧光现象并检测病毒积累量。结果发现,随着Fraction 8浓度的提高,荧光强度和植株内病毒的含量逐渐降低,浓度为150 ng/m L处理的荧光强度和病毒含量达到最低;且当浓度达150 ng/m L以上时,其荧光强度和病毒的含量不再呈现明显的降低趋势。从而确定Fraction 8抗病毒最佳使用浓度为150 ng/m L。(5)Fraction 8增强植物对烟草花叶病毒(TMV)的抗性。选取长势一致的本氏烟草,分别喷施dd H2O和Fraction 8,2 h后摩擦接种带有GFP标签的TMV(TMV-GFP)。接种后第8 d发现,喷施Fraction 8的本氏烟草荧光程度明显弱于dd H2O处理的本氏烟草。用q RT-PCR的方法检测不同处理下的本氏烟草植株中的TMV-CP基因表达量,结果与表型一致,表明Fraction 8对TMV也有同样的预防效果。上述结果说明,ZNC的Fraction 8组分可能对植物病毒病具有广谱抗性。(6)Fraction 8能够促进水杨酸的积累并激活SA信号通路。对Fraction 8和dd H2O分别处理不同时间的本氏烟草叶片进行液相色谱测定,结果显示,在各个时间点,喷施Fraction 8的叶片中SA含量均明显高于dd H2O处理,且随着时间延长不断积累,并在4 h时达到最高。q RT-PCR检测结果显示,SA信号通路的标志基因NPR1、PR1的表达水平明显提高,说明Fraction 8能够促进SA积累,并激活SA信号通路。(7)Fraction 8能够促进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积累。对喷施Fraction 8和dd H2O后的本氏烟草于不同时间取材,进行DAB染色和NBT染色。DAB染色结果显示,Fraction 8处理的叶片的染色深度明显强于dd H2O处理,且随着时间延长,颜色先变深后变浅,在4 h时染色程度最深,表明Fraction 8试剂能够明显促进过氧化氢的积累。NBT染色结果显示,Fraction 8处理的叶片的染色深度与dd H2O处理的差异不明显,且随着时间延长,颜色没有明显变化,表明Fraction 8不能促进超氧阴离子的积累。利用q RT-PCR的方法检测不同处理后本氏烟草中ROS合成与清除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随着时间的延长,植物中Rboh A和Rboh B等ROS合成基因的表达水平逐渐提高,4 h达到最高水平;同时CAT,SOD和APX等ROS清除基因的表达水平下降至较低水平,表明Fraction 8是通过促进ROS合成基因和抑制ROS清除基因的表达促进了ROS的积累。植物为了应对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细胞ROS信号与钙信号之间相互整合,并作出特异性响应。用荧光标记的Fluo-3AM对细胞内Ca2+进行评价,Fraction 8处理的保卫细胞中有显着荧光,表明Fraction 8可促进Ca2+内流,激活RBOHs进而产生ROS。综上结果表明,Fraction 8能够激活ROS信号通路,与增强植物抗病能力密切相关。(8)Fraction 8通过SA途径增强RNA沉默并诱发植物抗病毒。取转Nah G基因本氏烟草植株和非转基因本氏烟草,分别喷施Fraction 8和dd H2O,2 h后用p ROK-II::GFP瞬势侵染烟草叶片,在处理后的第3 d用Fusion FX SPECTRA多功能成像仪观察GFP的荧光强度。结果发现,非转基因本氏烟草植株经Fraction 8处理后的荧光强度明显弱于对照,而转Nah G基因本氏烟草植株经Fraction 8处理后的荧光强度与对照无明显差异;同时,对两种烟草分别喷施Fraction 8和dd H2O后接种PVX-GFP病毒,发现转Nah G基因本氏烟草在喷施Fraction 8后无明显预防效果。结果表明,Fraction 8可能通过SA信号途径增强RNA沉默并诱发病毒抗性。综上所述,本研究从ZNC混合物分离纯化出16种不同组分,确定了ZNC最佳抗病毒组分为Fraction 8,其最佳使用浓度为150 ng/m L,对植物病毒病具有显着的预防效果,且具有广谱抗性。抗性机理的研究显示,Fraction 8能够激活ROS信号通路,并通过SA信号途径增强RNA沉默,从而诱导植物产生抗病性。该研究为智能聪(ZNC)在植物抗病毒方面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奠定了基础。

姜文筱[4](2021)在《基于黄瓜花叶病毒的多联弱毒疫苗创制及接种方案优化》文中研究指明植物受到病毒系侵染后,会引发自身的免疫反应,可以免受同种病毒的其它株系侵染的现象称为交叉保护作用。利用弱病毒(弱毒疫苗)防治靶标强毒是目前防治植物病毒病的一种有效措施,但目前缺乏能够有效防治烟草病毒病的多联疫苗,也缺少一个能够在田间接种弱毒疫苗时具有高接种效率的接种体系。黄瓜花叶病毒(CMV)宿主广泛,为害严重,是弱毒疫苗基础病毒载体的一个理想选择。本研究是基于黄瓜花叶病毒创制不同类型的二价和三价弱毒疫苗,并进行接种方案和疫苗载体的优化。利用实验室已有的弱毒疫苗,进行喷雾接种方式、疫苗保质期、疫苗与肥料结合使用的三方面分析,对疫苗接种方案进行优化。农杆菌直接喷雾接种普通烟,接种成功率为12.5%,直接喷雾接种剪叶后普通烟,一次喷雾接种成功率为80%、两次喷雾接种成功率为100%,剪叶后1小时直接喷雾1次,接种成功率为100%,说明剪叶处理有利于疫苗接种。农杆菌加入金刚砂后喷雾接种未剪叶普通烟,接种成功率为93.3%,表明金刚砂的加入明显提升接种效率。普通烟叶片正面和背面分别进行喷雾接种成功率的差别不大。因此,合适的接种方式为农杆菌混合金刚砂,喷雾接种处于剪叶状态的普通烟叶片正面一次,加强接种一次。农杆菌菌体静置实验表明,常温静置3天以内,均可以成功接种本氏烟。疫苗与肥料混合实验表明,叶面肥的使用降低疫苗的防效,而生物有机肥、高钙钾镁肥的使用,则对疫苗的防效有加成作用。疫苗的田间接种建议方案如下:含有弱毒疫苗的农杆菌菌液混合金刚砂,在烟草剪叶处理后进行1到2次喷雾接种。所用农杆菌为新鲜制备3天内的菌液。接种疫苗后,可施用生物有机肥或高钙钾镁肥加强弱毒疫苗交叉保护的效果。在CMV的2b蛋白提前终止突变体pCCFR2-2b PTII的基础上,分别插入马铃薯X病毒(PVX)的不同区域100 bp、150 bp保守片段,获得4个PVX 100型插入突变体和4个PVX 150型插入突变体,这些突变体与野生型CMVFnyRNA1和CMVFnyRNA3混合接种本氏烟,结果显示:所有的PVX 100 bp、150bp保守片段插入型突变体的插入序列均稳定存在,且表现出弱致病症状,对CMV和PVX具备良好的交叉保护效果。同类型的两种、三种、四种疫苗的混合处理的交叉保护效果呈逐步上升趋势。以pCCFR2-2b PTII为基础载体分别插入马铃薯X病毒(PVX)/马铃薯Y病毒(PVY)、马铃薯X病毒(PVX)/烟草脉带花叶病毒(TVBMV)、马铃薯Y病毒(PVY)/烟草脉带花叶病毒(TVBMV)三种组合,两种病毒各插入100 bp保守序列,获得3个三价弱毒突变体(pCCFR2-2b PTII-PX5890-5989PY617-716、pCCFR2-2b PTII-PX5890-5989TVB7600-7699和pCCFR2-2b PTII-PY617-716TVB7600-7699),这3个三价弱毒突变体分别与野生型CMVFnyRNA1和CMVFnyRNA3混合接种并测试对靶标病毒的防效,结果显示:三价弱毒突变体pCCFR2-2b PTII-PX5890-5989PY617-716兼抗CMV和PVX,对PVY具有一定程度的预防效果;pCCFR2-2b PTII-PX5890-5989TVB7600-7699兼抗CMV和PVX,对TVBMV防效不好;pCCFR2-2b PTII-PY617-716TVB7600-7699可预防CMV,对PVY和TVBMV防效不好。RNA病毒的RdRp的低保真性会造成某些突变的回复,对于弱毒疫苗的创制不利。针对这个问题,进行CMVFnyRdRp改造,以期获得高保真性RdRp并分析对突变的修复作用。将CMVFnyRNA2在RdRP(2a)编码框的第636位赖氨酸分别突变成丙氨酸、天冬氨酸、精氨酸和色氨酸,获得4个突变体(pCCFR2-2a-A636、pCCFR2-2a-D636、pCCFR2-2a-R636、pCCFR2-2a-W636),将RdRp突变体分别与野生型CMVFnyRNA1、突变型CMVFnyRNA3混合接种,结果显示:所有RdRp突变体不能改变突变体pCCFR3-ΔCP180F突变回复率(100%);RdRp突变体pCCFR2-2a-A636、pCCFR2-2a-D636不能改变突变体pCCFR3-TLSm1突变回复率(100%);RdRp突变体pCCFR2-2a-R636、pCCFR2-2a-W636可降低突变体RNA3-TLSm1的回复率(从87.5%到75%、50%)。说明,通过改造RdRp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某些突变体的突变修复率,即体现一定程度的RdRp保真性的提高。本研究为基于CMV的多联弱毒疫苗创制及应用提供了研究材料和数据支持,为田间弱毒疫苗的接种提供方法依据,为植物病毒病的防治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技术支持。

姬玉[5](2021)在《疫霉效应分子RxLR116和RxLR2932免疫诱抗功能的研究》文中提出效应分子是病原菌分泌的一类用来解除宿主武装并操纵宿主的生物活性物质,其若被寄主抗病蛋白识别则会激发寄主的免疫反应。RxLR效应分子为卵菌细胞质效应分子,其N端高度保守的RxLR-d EER基序负责将效应分子转运到宿主细胞内,序列高度趋异的C端负责发挥活性功能。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是一种传播迅速、破坏性强、寄主广泛、防治困难的植物病原卵菌,每年都会导致蔬菜生产行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植物免疫诱抗剂是新型的绿色生物防治剂,可以通过激活植物的免疫系统调节其新陈代谢,增强植物的抗病抗逆能力,符合国家“药肥双减”的战略需求。目前,新型植物免疫诱抗剂的研发正蓬勃发展,细菌效应分子Harpin的免疫诱抗作用显着,所以效应分子作为蛋白类免疫诱抗剂在防控植物病害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研究以烟草疫霉(phytophthora nicotianae)效应分子RxLR116和大豆疫霉(phytophthora sojae)效应分子RxLR2932为研究对象,对其免疫诱抗功能进行研究与分析。在运用农杆菌介导的瞬时表达技术明确其免疫诱抗活性后,通过原核表达系统制备了大量的高纯度蛋白溶液。本论文对效应分子RxLR116和RxLR2932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在本氏烟叶片上瞬时表达RxLR116和RxLR2932,结果显示两个基因均不会引起植物细胞坏死。(2)辣椒疫霉游动孢子侵染试验证明,RxLR116和RxLR2932均能够明显抑制辣椒疫霉的侵染。(3)为了明确RxLR116和RxLR2932引发寄主免疫抗性的关键功能域,分别构建了截短体RxLR116-25和RxLR116-44、RxLR2932-15和RxLR2932-58,通过辣椒疫霉游动孢子侵染试验确定了效应分子RxLR116的关键功能域存在于第116位到第159位氨基酸之中,效应分子RxLR2932的关键功能域存在于第131位到第188位氨基酸之中。(4)为了探索效应分子RxLR116和RxLR2932引起植物免疫的具体途径,我们进行了DAB染色和抗性基因检测试验,结果显示在辣椒疫霉侵染过程中RxLR116和RxLR2932会引起活性氧迸发,并通过q RT-PCR检测到PR1等4个免疫正相关抗性基因的上调表达。(5)进行亚细胞定位试验以明确效应分子发挥功能的位置,结果表明,RxLR116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xLR2932分布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6)明确效应分子具有免疫诱抗功能后,下一步我们进行了蛋白制剂的纯化。构建RxLR-p ET21b原核表达载体,使目的蛋白与载体的His标签融合,经转化诱导后使其在大肠杆菌中大量表达。通过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得到了高纯度、性质均一的RxLR116和RxLR2932及其截短体蛋白溶液。(7)通过热稳定性检测,验证了四个截短体的蛋白溶液均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本论文确定了RxLR116和RxLR2932的最佳纯化条件,明确了其能够激发植物免疫这一特性,并初步解释了其作用机制,同时也为植物免疫诱抗剂的研发提供了新型候选蛋白。

左一立[6](2021)在《超敏蛋白制备及在葡萄抗霜霉病上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葡萄霜霉病是葡萄发病率及染病率极高的一种病害,目前应对葡萄霜霉病的主要措施为化学药剂防治。但是,使用大量化学农药不仅会影响果品质量安全,而且还会导致生态环境污染。因此,生产上急需一种安全高效、环境友好型的新型生物农药。目前研究表明,超敏蛋白是一种新型环保类微生物蛋白农药,其产品无毒性,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和增强植物抗病性,同时更有效的提高果品质量。本试验通过制备高效的超敏蛋白,研究其在防治葡萄霜霉病中的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试验超敏蛋白为来自于丁香假单胞菌丁香致病变种的HRP和Hrp Z,两者之间核苷酸同源性为37.62%,氨基酸同源性为16.75%。发现超敏蛋白Hrp Z和Hrp Z_K(Hrp Z的C端214个氨基酸)的最佳诱导表达条件为温度28℃、IPTG诱导剂浓度0.5mmol/L、诱导时间6 h。超敏蛋白HRP最佳表达条件为温度37℃、IPTG诱导剂浓度0.5 mmol/L、诱导时间6 h。HRP、Hrp Z和Hrp Z_K对应的原核诱导蛋白总浓度为0.68mg/ml、1.07 mg/ml和1.18 mg/ml。2.超敏蛋白HrpZ、HrpZ_K和HRP在烟草叶片上产生过敏性坏死反应,HRP、Hrp Z、Hrp Z_K稀释100倍时坏死斑最大,Hrp Z、Hrp Z_K稀释500倍时坏死斑比对照大但明显小于100倍。同时,超敏蛋白在葡萄上也有明显超敏反应。3.以田间‘泽香’葡萄为材料,将超敏蛋白Hrp Z、Hrp Z_K、HRP分别稀释100倍、500倍、1000倍,从7月初开始每15天对葡萄叶片进行喷施处理,发现喷施超敏蛋白对葡萄霜霉病有防治效果。尤其是,Hrp Z_K稀释100倍处理后,病情指数最低为4.85%,比对照降低7.05%。此外,喷施超敏蛋白有助于提高霜霉病危害下叶片光合作用,Hrp Z稀释100倍处理后叶片净光合速率在17μmol左右,比对照高29.3%。喷施超敏蛋白Hrp Z、Hrp Z_K100倍稀释液,叶片Fv/Fm和Plabs分别比对照提高4.3%、4.25%和12.3%、20.7%。喷施超敏蛋白Hrp Z 100倍稀释液,叶片POD和SOD酶活性显着高于对照,分别比对照高52%和33.1%。Hrp Z_K 100倍稀释液处理后,叶片POD和SOD酶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36.1%和28.9%。4.通过摩擦接种霜霉病,评价了超敏蛋白对霜霉病发病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超敏蛋白稀释液对葡萄霜霉病均有显着防治效果。喷施超敏蛋白Hrp Z、Hrp Z_K 100倍稀释液,叶片病情指数分别比对照降低33.4%和38.9%。超敏蛋白提高了霜霉病危害下葡萄叶片抗氧化物酶酶活性,并且抑制MDA含量在葡萄叶片中的积累。喷施超敏蛋白Hrp Z 100倍稀释液后接种霜霉病,叶片POD和SOD酶活性均显着高于对照,分别比对照提高66.7%和9.2%。喷施Hrp Z_K 100倍稀释液后接种霜霉病,叶片POD、SOD酶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45%、9.2%。Hrp Z、Hrp Z_K 100倍稀释液处理下,叶片MDA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54.2%和58%。5.测定不同超敏蛋白对储藏期葡萄病害的影响,结果表明Hrp Z和HRP 100倍稀释液能减少葡萄果实烂果率,提高了果实贮藏期间的抗病能力。超敏蛋白Hrp Z稀释100倍处理的果实烂果率最低,30 d时烂果率仅2.67%,第45 d和60 d时烂果率在20%-25%左右,比对照降低20%以上。

余武秀,申继忠[7](2021)在《植物病毒病和抗病毒剂》文中认为概述了植物病毒病的发现历史、种类、传播方式、危害症状、防治方法以及抗病毒剂的发展,并为未来抗病毒剂的开发提供了建议。

常瑞[8](2021)在《原核表达dsRNA提取方法效果评价及稳定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原核诱导表达dsRNA在有害生物防治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通过原核诱导发酵产生dsRNA成本低廉,但表达dsRNA浓度、产量无法衡量,使得该方法在鞘翅目昆虫基因功能研究中还存在不足;dsRNA易受核酸酶降解,使得其稳定性以及降解检测技术研究有待丰富。因此,本研究以720bp绿色荧光蛋白(GFP)为模板,构建不同长度、不同GC含量的p ET-2p-dsgfp、L4440-dsgfp表达载体;其次以体外合成dsgfp为对照,比较分析4种方法提取dsgfp纯度,运用内标混合纯dsgfp法计算提取方法损失率、分析p ET-2p-dsgfp以及L4440-dsgfp表达量以初步确定dsgfp的最佳提取方法和相对最优表达载体;最后对室温环境下EP管静置、马铃薯叶片涂抹dsgfp降解产物进行电泳灰度分析以及Chip-seq测序技术以获得相对稳定的dsgfp。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人工合成了5组目的片段分别为:201bp长度的30%GC含量的GFP(简称201-30GC,下同)、201-50GC、423-30GC、423-50GC、423-70GC。将其分别克隆至p ET-2p、L4440载体,获得p ET-2p-dsgfp以及L4440-dsgfp表达载体,灰度分析发现p ET-2p-dsgfp表达量高于L4440-dsgfp。2、以体外合成dagfp为空白对照进行多重方差分析,其中提取纯度最高的是Trizol法和酚氯仿法,A260/A280、A260/A230均值分别可达1.83、1.79;1.78、2.1;运用内标混合纯dsRNA方法检测Trizol法、酚氯仿法、RNA-easy提取液和75%酒精沉淀法的损失率分别为23.88%、21.44%、32.3%和37.62%;用酚氯仿法分别提取1ml诱导菌液发现两种载体表达同一dsgfp浓度具有显着差异(P<0.05),p ET-2p-dsgfp和L4440-dsgfp可分别诱导发酵产生8.7~24.39μg/ml、7.48~22.47μg/ml dsgfp。进一步说明p ET-2p-dsgfp表达能力高于L4440-dsgfp。3、室温环境下单因素方差统计得出423-70GC较稳定。运用Chip-seq技术测序发现423-70GC成功比对序列百分比为1794109(3.37%)、平均比对质量分数为40.23均优于其他dsgfp,进一步表明423-70GC稳定性最好。

王晴[9](2021)在《病毒启动的核酸感受器信号通路及其对睾丸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背景与目的:多种病毒可以感染睾丸,但诱导睾丸炎并严重损害睾丸功能的主要是RNA病毒,其中的机制尚不清楚。本论文集中研究病毒RNA与DNA在睾丸Sertoli和Leydig细胞中启动的天然免疫信号通路及其对睾丸功能的影响,并比较了其它几种细胞(HeLa细胞、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以及15P-1细胞)中病毒RNA与DNA诱导的天然免疫反应。材料与方法:以C57BL/6J、Toll样受体(Tlr3)基因敲除(Tlr3-/-)小鼠、IFN-β启动刺激因子1(Ips-1)基因敲除(Ips-1-/-)小鼠以及Sting基因突变(Stinggt/gt)小鼠为模型,分离原代睾丸Sertoli和Leydig细胞以及腹腔巨噬细胞。利用病毒RNA类似物poly(I:C)与DNA类似物HSV60处理小鼠及原代细胞;HE染色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Real-time qRT-PCR定量分析基因的表达水平;ELISA测定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和睾酮的浓度;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分析蛋白的表达水平和细胞分布;并结合RNA干扰技术研究相关基因的功能。结果:原位注射poly(I:C)破坏精子发生,而注射HSV60对精子发生无影响。Poly(I:C)启动TLR3和IPS-1信号通路,激活NF-κB,从而诱导Sertoli和Leydig细胞产生促炎细胞因子TNF-α和IL-6,损害血睾屏障(BTB)和睾酮合成。其中,TNF-α是损伤睾丸细胞功能的关键因子。与此相反,HSV60主要通过激活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信号通路诱导Ⅰ型干扰素和抗病毒蛋白的表达,但对细胞功能无明显影响。我们进一步证明,感染Sertoli和Leydig细胞后,寨卡病毒(ZIKV)比单纯疱疹病毒2(HSV-2)诱导更高水平的TNF-α和IL-6,并损害细胞功能。此外,poly(I:C)也可以在HeLa细胞、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以及15P-1细胞中诱导高水平的TNF-α和IL-6。结论:Poly(I:C)激活TLR3和IPS-1信号通路,诱导天然免疫反应,而HSV60通过STING通路诱导天然抗病毒应答。TLR3与IPS-1信号通路的激活可损伤精子发生、破坏BTB结构以及抑制睾酮合成,而STING通路对睾丸功能没有明显影响。此外,poly(I:C)在HeLa细胞、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以及15P-1细胞中也诱导高水平炎症因子。这可能是RNA病毒容易诱导炎症的机制之一。

肖芳斌,董亚萍,张冬生,宋莉,赵德刚[10](2021)在《转ChIFN基因烟草的TMV抗性与生长及光合特性》文中认为烟草感染烟草普通花叶病毒(TMV)后可引起叶片畸形并出现花斑枯斑,严重影响烟草品质。前期将具有抗病毒和细胞生长调节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鸡干扰素糖蛋白编码基因(ChIFN)遗传转化烟草进行TMV抗性研究。对获得的T2代ChIFN-α、ChIFN-γ以及它们的杂交F1代ChIFN-αγ三种转基因烟草(TP)进行鉴定,并分析TP烟草与其野生型亲本(WT)之间的TMV抗性及生长发育差异。结果表明,外源ChIFN基因在T2代和F1代TP烟草中稳定表达,以TPR5、TPG4和TPRG2植株中的重组干扰素(rChIFN)累积量最高,分别为rChIFN-α27.05 ng·L–1、rChIFN-γ29.52 ng·L–1、rChIFN-αγ52.64 ng·L–1。TMV侵染离体培养叶片24 h时,三种TP烟草的病毒量分别比WT烟草低14.87%、8.72%和14.36%。TMV接种后, TPR5、TPG4、TPRG2烟草的同期叶绿素a和叶绿素总量降幅均低于WT, 12 h时叶绿素b的保持能力为TPRG2>TPG4>TPR5>WT, 0~24 h时三种TP烟草叶片的类胡萝卜素降幅均低于同期WT。TMV侵染处理的三种TP烟草发芽率分别比WT高36.67%、50.00%、52.00%,发芽势分别高19.59%、28.00%、31.33%。转ChIFN基因烟草对TMV具有良好的抗性。种子萌发实验表明TP烟草种子萌发提前约5 d。三种TP烟草25 d移栽幼苗的株高分别比WT增加5.18%、23.29%和44.71%,具有株高生长优势; TP和WT型烟草的叶绿素、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等光合参数无显着差异。研究结果可为抗TMV病毒的转ChIFN基因烟草应用提供依据。

二、Harpin的表达及其诱导抗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的活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Harpin的表达及其诱导抗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的活性(论文提纲范文)

(1)细胞外ATP在壳聚糖诱导的生理反应中调控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细胞外ATP的研究进展
        1.1.1 细胞外ATP的发现
        1.1.2 细胞外ATP的来源
        1.1.3 细胞外ATP的受体
        1.1.4 细胞外ATP的信号转导
        1.1.5 细胞外ATP的生理功能
    1.2 壳聚糖的生理功能及研究进展
        1.2.1 壳聚糖的简介
        1.2.2 壳聚糖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及植物防御反应
        1.2.3 壳聚糖对植物植物生理活动的影响
        1.2.3.1 壳聚糖对植物活性氧的影响
        1.2.3.2 壳聚糖对植物苯丙氨酸解氨酶的影响
        1.2.3.3 壳聚糖对气孔运动的影响
        1.2.3.4 壳聚糖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1.3 研究内容及目的
第2章 细胞外ATP对壳聚糖诱导的细胞ROS和PAL活性变化的影响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材料的培养
        2.1.2 材料的处理
        2.1.3 细胞内ROS水平的测定
        2.1.4 细胞PAL活性的测定
        2.1.5 细胞eATP水平的测定
        2.1.6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壳聚糖和外源ATP对细胞内ROS水平和PAL活性的影响
        2.2.2 壳聚糖对细胞胞外ATP水平的影响
        2.2.3 外源ATP对壳聚糖诱导下细胞内ROS和PAL活性的影响
    2.3 讨论
    2.4 小结
第3章 细胞外ATP对壳聚糖诱导的叶片ROS及相关生理反应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的培养
        3.1.2 材料的处理
        3.1.3 叶片ROS的测定
        3.1.4 叶片气孔开度的测定
        3.1.5 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3.1.6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壳聚糖对野生型和突变型拟南芥叶片ROS的影响
        3.2.2 壳聚糖对野生型和突变型拟南芥叶片气孔开度的影响
        3.2.3 壳聚糖对野生型和突变型拟南芥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3.3 讨论
    3.4 小结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4.1 主要结论
        4.1.1 细胞外ATP影响壳聚糖诱导的植物细胞ROS的水平和PAL活性升高
        4.1.2 细胞外ATP影响壳聚糖诱导的植物叶片ROS水平、气孔开度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
    4.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主要符号对照表
致谢
附录A 壳聚糖处理下拟南芥气孔开度变化
个人简介和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原核表达产物TDP诱导烟草抗TMV的组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TMV概述
    1.2 天然抗病毒物质研究
        1.2.1 细菌来源抗病毒活性物质
        1.2.2 真菌来源抗病毒活性物质
        1.2.3 放线菌来源抗病毒活性物质
    1.3 活性物质抗病毒作用机制研究
        1.3.1 抑制病毒侵染、增殖
        1.3.2 激活植物免疫系统介导的抗性
    1.4 组学与植物抗病研究
        1.4.1 转录组学与植物抗病研究
        1.4.2 蛋白质组学与植物抗病研究
        1.4.3 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关联分析
    1.5 TDP蛋白研究进展
    1.6 研究内容与意义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意义
        1.6.3 研究创新点
    1.7 技术路线
第2章 重组蛋白TDP诱导烟草抗TMV特性分析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1.3 试剂配制方法
    2.2 实验方法
        2.2.1 蛋白纯化及浓度测定
        2.2.2 植物材料准备
        2.2.3 重组蛋白TDP诱导烟草HR反应
        2.2.4 重组蛋白TDP介导的系统抗性分析
        2.2.4.1 TDP的施用及烟草RNA提取
        2.2.4.2 抗病相关基因与TMV-CP定量分析
        2.2.4.3 数据处理
        2.2.4.4 烟草病情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TDP蛋白SDS-PAGE分析及浓度测定
        2.3.2 引物特异性检测
        2.3.3 TDP诱导烟草产生过敏反应分析
        2.3.4 烟草抗病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2.3.5 不同处理组TMV的复制情况分析
        2.3.6 病情指数调查分析
    2.4 讨论与小结
第3章 重组蛋白TDP诱导烟草抗TMV转录组分析与验证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试剂
        3.1.3 实验方法
        3.1.3.1 重组蛋白TDP对烟草的处理及病毒接种
        3.1.3.2 核酸提取、文库构建和测序
        3.1.3.3 数据过滤及参考基因组比对
        3.1.3.4 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
        3.1.3.5 差异基因的qRT-PCR验证及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测序数据过滤分析
        3.2.2 参考基因组比对
        3.2.3 基因定量分析
        3.2.4 差异基因分析
        3.2.5 差异基因聚类分析
        3.2.6 CK/ CV差异基因功能分析
        3.2.6.1 CK/ CV GO富集分析
        3.2.6.2 CK/ CV KEGG通路分析
        3.2.7 CK/ TV差异基因功能分析
        3.2.7.1 CK/ TV GO富集分析
        3.2.7.2 CK/ TV KEGG通路分析
        3.2.8 CV/ TV差异基因功能分析
        3.2.8.1 CV/ TV GO富集分析
        3.2.8.2 CV/ TV KEGG通路分析
        3.2.9 q RT-PCR验证测序结果
    3.3 讨论与小结
第4章 重组蛋白TDP诱导烟草抗TMV蛋白质组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试剂
        4.1.3 实验方法
        4.1.3.1 重组蛋白TDP对烟草的处理及病毒接种
        4.1.3.2 蛋白提取及胰酶酶解
        4.1.3.3 质谱分析
        4.1.3.4 数据库搜索
        4.1.3.5 生物信息学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蛋白定量及差异蛋白
        4.2.2 样品重复性检验
        4.2.3 CK/CV差异表达蛋白功能分析
        4.2.3.1 CK/CV差异蛋白GO注释分析
        4.2.3.2 CK/CV差异蛋白亚细胞定位
        4.2.3.3 CK/CV差异表达蛋白KEGG通路分析
        4.2.4 TV/CK,TV/CV差异表达蛋白功能分析
        4.2.4.1 TV/CK,TV/CV差异蛋白GO注释分析
        4.2.4.2 TV/CK,TV/CV差异蛋白亚细胞定位
        4.2.4.3 TV/CK,TV/CV差异蛋白KEGG分析
    4.3 讨论与小结
第5章 转录组与蛋白组关联分析
    5.1 实验材料
    5.2 生物信息学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定量比较分析
        5.3.2 定量相关性分析
        5.3.3 差异表达转录本及蛋白筛选
        5.3.4 差异表达转录本和蛋白的KEGG分析
    5.4 讨论与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智能聪有效组分的筛选及抗病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植物病毒病
        1.1.1 植物病毒病的危害
        1.1.2 植物病毒病的种类
        1.1.3 植物病毒防治策略
    1.2 植物诱导抗性
        1.2.1 植物免疫系统
        1.2.2 植物诱导抗性的作用机制
        1.2.2.1 组织病理学机制
        1.2.2.2 生理生化机制
        1.2.2.3 分子机制
    1.3 植物免疫诱抗剂
        1.3.1 植物免疫诱抗剂的概述
        1.3.2 植物免疫诱抗剂的应用
    1.4 RNA沉默与植物防御病毒的研究
        1.4.1 RNA沉默的发现
        1.4.2 RNA沉默的途径
    1.5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免疫诱抗剂—智能聪
        2.1.2 病原及植物材料
        2.1.3 质粒、菌株
        2.1.4 酶及各种生化试剂
        2.1.5 实验仪器
        2.1.6 工具软件与数据库
        2.1.7 PCR引物
    2.2 材料准备及处理
        2.2.1 本氏烟草的种植与处理
        2.2.2 农杆菌介导的瞬时侵染烟草
        2.2.3 马铃薯X病毒的活化与保存
        2.2.4 本氏烟草的处理和取材方法
        2.2.5 培养基
    2.3 试验方法
        2.3.1 智能聪各组分的分离纯化
        2.3.2 植物总RNA的提取
        2.3.3 反转录合成cDNA
        2.3.4 实时荧光定量PCR
        2.3.5 水杨酸检测
        2.3.6 长波紫外灯的使用
        2.3.7 活性氧检测
        2.3.7.1 DAB染色检测过氧化氢的积累
        2.3.7.2 NBT染色检测超氧阴离子的积累
        2.3.8 钙离子信号的检测
        2.3.8.1 本氏烟草叶片细胞内Fluo-3AM的装载
        2.3.8.2 双光子共聚焦显微镜的使用流程
        2.3.9 荧光强度的量化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ZNC不同组分的分离纯化
    3.2 ZNC的有效抗病毒组分的筛选
    3.3 不同浓度Fraction8 对病毒的防治效果
    3.4 Fraction8 不同处理方式对病毒的防治效果
        3.4.1 先接种病毒后喷施Fraction8 的防治效果
        3.4.2 先喷施Fraction8 后接种病毒的防治效果
    3.5 Fraction8 增强植物对烟草花叶病毒(TMV)的抗性
    3.6 Fraction8 诱导植物抗病毒机制研究
        3.6.1 Fraction8 能够促进水杨酸的积累并激活SA信号通路
        3.6.2 Fraction8 能够促进ROS的积累
        3.6.3 Fraction8 能够促进Ca~(2+)内流
        3.6.4 Fraction8 可能通过SA途径增强RNA沉默并诱发抗病毒性
4 讨论
    4.1 Fraction8 对病毒具有显着的预防效果
    4.2 Fraction8 诱发植物抗病毒的机制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4)基于黄瓜花叶病毒的多联弱毒疫苗创制及接种方案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烟草病毒病
        1.1.1 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 CMV)
        1.1.1.1 生物学特性
        1.1.1.2 CMV基因组
        1.1.2 马铃薯 X 病毒(potato virus X,PVX)
        1.1.2.1 生物学特性
        1.1.2.2 PVX基因组
        1.1.3 马铃薯 Y 病毒(potato virus Y,PVY)
        1.1.3.1 生物学特性
        1.1.3.2 PVY基因组
        1.1.4 烟草脉带花叶病毒(tobacco vein banding mosaic virus, TVBMV)
        1.1.4.1 生物学特性
        1.1.4.2 TVBMV基因组
    1.2 烟草病毒病的综合防治
        1.2.1 农业防治
        1.2.1.1 栽培措施防病
        1.2.1.2 选育抗病品种
        1.2.3 生物防治
        1.2.3.1 RNAi技术
        1.2.3.2 卫星RNA介导病毒抗性
        1.2.3.3 植物细胞工程技术
        1.2.3.4 .弱毒疫苗
        1.2.4 化学防治
    1.3 病毒的接种方法
        1.3.1 摩擦接种
        1.3.2 浸润接种
        1.3.3 浸根接种
        1.3.4 针刺接种
        1.3.5 喷雾接种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
        2.1.1 质粒、菌株及毒源
        2.1.2 供试植物
        2.1.3 分子生物学试剂
        2.1.4 实验仪器及设备
        2.1.5 引物和测序
    2.2 试验方法
        2.2.1 植物总RNA提取
        2.2.1.1 Trans Zol up法
        2.2.1.2 水饱和酚法
        2.2.2 RT-PCR
        2.2.3 重叠PCR
        2.2.4 DNA片段的胶回收
        2.2.5 酶切反应
        2.2.5.1 Sma I酶切
        2.2.5.2 Bam HⅠ酶切
        2.2.6 连接反应
        2.2.7 重组法构建质粒
        2.2.8 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2.2.9 大肠杆菌DH5α的转化
        2.2.10 菌落PCR
        2.2.11 质粒提取
        2.2.12 农杆菌GV3101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2.2.13 农杆菌GV3101 的转化
        2.2.14 病毒接种方法
        2.2.14.1 农杆菌注射法
        2.2.14.2 机械摩擦法
        2.2.14.3 喷雾接种
3 结果与分析
    3.1 弱毒疫苗接种方案的优化
        3.1.1 喷雾接种
        3.1.1.1 农杆菌菌液直接喷雾接种
        3.1.1.2 农杆菌菌液混合金刚砂喷雾接种
        3.1.2 农杆菌保质期的评估
        3.1.2.1 延长农杆菌菌体重悬静置的处理
        3.1.2.2 延长农杆菌集菌后的保存时间
        3.1.3 弱毒疫苗与肥料结合使用的评估
    3.2 兼抗CMV/PVX的双联疫苗制备
        3.2.1 PVX插入型突变体的构建
        3.2.2 PVX插入型突变体的生物学效应
        3.2.2.1 单个PVX插入型突变体的生物学效应
        3.2.2.2 两个PVX插入型突变体混合接种的生物学效应
        3.2.2.3 多个PVX插入型突变体混合接种的生物学效应
        3.2.2.4 普通烟接种单个PVX插入型突变体的生物学效应
        3.2.3 PVX插入型突变体对CMV/PVX的交叉保护评估
        3.2.3.1 单个PVX插入型突变体接种的交叉保护评估
        3.2.3.2 两个PVX插入型突变体混合接种的交叉保护评估
        3.2.3.3 多个PVX插入型突变体混合接种的交叉保护评估
        3.2.3.4 普通烟接种单个PVX插入型突变体的交叉保护评估
    3.3 三联弱毒疫苗制备
        3.3.1 兼抗CMV/PVX/PVY的三联弱毒疫苗制备
        3.3.1.1 PVX/PVY插入型CMV RNA2 弱毒突变体的构建
        3.3.1.2 PVX/PVY插入型CMV RNA2 弱毒突变体的生物学效应
        3.3.2 兼抗CMV/PVX/TVBMV的三联弱毒疫苗制备
        3.3.2.1 PVX/TVBMV插入型CMV RNA2 弱毒突变体的构建
        3.3.2.2 PVX/TVBMV插入型CMV RNA2 弱毒突变体的生物学效应
        3.3.2.3 PVX/TVBMV插入型CMV RNA2 弱毒突变体的交叉保护评估
        3.3.3 兼抗CMV/PVY/TVBMV的三联弱毒疫苗制备
        3.3.3.1 PVY/TVBMV插入型CMV RNA2 弱毒突变体的构建
        3.3.3.2 PVY/TVBMV插入型CMV RNA2 弱毒突变体的生物学效应
        3.3.3.3 PVY/TVBMV插入型CMV RNA2 弱毒突变体的交叉保护效果评估
    3.4 针对CMV_(Fny)RdRp的基础载体改造
        3.4.1 基于CMV_(Fny)RNA2的RdRp突变体构建
        3.4.2 RdRp突变体与CMV_(Fny)RNA2 混合接种
        3.4.3 RdRp突变体与RNA3 TLS突变体混合接种
        3.4.4 RdRp突变体与RNA3 CP缺失突变体混合接种
4 讨论
    4.1 弱毒疫苗喷雾接种方案
    4.2 多剂疫苗混合预防效果优于单剂
    4.3 三价弱毒疫苗交叉保护效果比较
    4.4 RdRp突变体对提高保真性的效果分析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引物列表
    附表2 质粒列表
致谢

(5)疫霉效应分子RxLR116和RxLR2932免疫诱抗功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疫霉效应分子研究进展
        1.1.1 效应分子概述
        1.1.2 RxLR效应分子研究进展
        1.1.2.1 烟草疫霉RxLR效应分子
        1.1.2.2 大豆疫霉RxLR效应分子
        1.1.3 效应分子与植物互作机制
    1.2 辣椒疫霉概述
        1.2.1 辣椒疫霉的形态特征
        1.2.2 辣椒疫霉的发病环境与症状
        1.2.3 辣椒疫霉的防治
    1.3 植物免疫诱抗剂
        1.3.1 植物免疫诱抗剂的原理
        1.3.2 植物免疫诱抗剂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供试菌株与植物
        2.1.2 载体与感受态
        2.1.3 生化试剂
        2.1.4 相关仪器
        2.1.5 相关试剂配制
    2.2 实验方法
        2.2.1 生物信息学分析
        2.2.2 引物设计
        2.2.3 总RNA 的提取和cDNA 的合成
        2.2.3.1 总RNA的提取
        2.2.3.2 cDNA的合成
        2.2.4 基因扩增
        2.2.4.1 PCR扩增
        2.2.4.2 胶回收
        2.2.5 构建载体
        2.2.5.1 双酶切
        2.2.5.2 连接
        2.2.5.3 转化
        2.2.5.4 重组载体的验证
        2.2.6 重组蛋白质粒的提取
        2.2.7 农杆菌GV3101 转化
        2.2.8 农杆菌介导的瞬时表达
        2.2.9 台盼蓝染色及水合氯醛脱色
        2.2.10 辣椒疫霉游动孢子侵染
        2.2.11 DAB染色
        2.2.12 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2.2.13 亚细胞定位
        2.2.14 荧光定量PCR
        2.2.15 重组蛋白的表达
        2.2.15.1 重组蛋白的试表达
        2.2.15.2 重组蛋白的大量表达
        2.2.16 重组蛋白的纯化
        2.2.16.1 亲和层析
        2.2.16.2 离子交换层析
        2.2.16.3 凝胶过滤层析
        2.2.17 重组蛋白晶体培养
3 结果与分析
    3.1 生物信息学分析
        3.1.1 RxLR116 生物信息学分析
        3.1.2 RxLR2932 生物信息学分析
    3.2 RxLR116、RxLR2932 基因克隆与载体构建
    3.3 RxLR116、RxLR2932 自身功能验证
    3.4 辣椒疫霉游动孢子侵染
    3.5 关键功能域分析
        3.5.1 构建截短体
        3.5.2 RxLR116 关键功能域分析
        3.5.3 RxLR2932 关键功能域分析
    3.6 RxLR116、RxLR2932 激发的植物免疫途径分析
    3.7 亚细胞定位分析
        3.7.1 RxLR116 及其截短体亚细胞定位
        3.7.2 RxLR2932 及其截短体亚细胞定位
    3.8 RxLR116、RxLR2932 试表达
    3.9 重组蛋白纯化
        3.9.1 RxLR116 蛋白纯化
        3.9.2 RxLR2932 蛋白纯化
    3.10 蛋白质三维结构预测
    3.11 截短体蛋白纯化
        3.11.1 RxLR116 截短体纯化
        3.11.2 RxLR2932 截短体纯化
    3.12 热稳定性检测
4 讨论
    4.1 效应分子功能特性的研究
    4.2 效应分子纯化特性的研究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超敏蛋白制备及在葡萄抗霜霉病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微生物蛋白类农药研究进展
        1.1.1 微生物蛋白类农药研究概述
        1.1.2 Bt杀虫晶体蛋白
        1.1.3 隐地蛋白
        1.1.4 激活蛋白
        1.1.5 超敏蛋白
        1.1.5.1 超敏蛋白的产生
        1.1.5.2 超敏蛋白分子结构和特点
        1.1.5.3 超敏蛋白关键功能区域研究
        1.1.5.4 超敏蛋白生物学功能
        1.1.5.5 超敏蛋白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1.2 植物免疫诱导抗性研究进展
        1.2.1 植物免疫诱导研究概述
        1.2.2 植物防御反应信号转导途径
        1.2.2.1 水杨酸防御信号途径
        1.2.2.2 茉莉酸和乙烯防御信号途径
        1.2.2.3 脱落酸防御信号途径
    1.3 葡萄霜霉病研究概述
        1.3.1 葡萄霜霉病的起源与分布
        1.3.2 葡萄霜霉病的症状
        1.3.3 葡萄霜霉病的生物学特性
        1.3.4 葡萄霜霉病的侵染循环
        1.3.5 影响葡萄霜霉病发生与流行的因素
        1.3.5.1 外界环境条件
        1.3.5.2 品种抗病性
        1.3.5.3 病原菌
        1.3.5.4 农业措施
        1.3.6 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措施
        1.3.6.1 农业防治
        1.3.6.2 化学防治
        1.3.6.3 生物防治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超敏蛋白基因
        2.1.2 菌株及质粒
        2.1.3 酶、试剂盒及生物化学试剂
        2.1.4 培养基
        2.1.5 仪器与耗材
    2.2 试验方法
        2.2.1 超敏蛋白的制备
        2.2.1.1 原核表达载体构建
        2.2.1.2 大肠杆菌细胞诱导表达
        2.2.1.3 SDA-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2.2.2 蛋白浓度的测定
        2.2.3 超敏蛋白对烟草的过敏性坏死反应
        2.2.4 超敏蛋白对田间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
        2.2.4.1 试验处理
        2.2.4.2 测定方法
        2.2.5 超敏蛋白对接种霜霉病葡萄的影响
        2.2.5.1 试验处理
        2.2.5.2 测定方法
        2.2.6 超敏蛋白对葡萄果实的贮藏效果
    2.3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超敏蛋白的来源
        3.1.1 超敏蛋白HRP
        3.1.2 超敏蛋白HrpZ
        3.1.3 超敏蛋白HrpZ_A、HrpZ_K
        3.1.4 HRP和HrpZ的同源性
    3.2 超敏蛋白原核表达载体构建
    3.3 超敏蛋白诱导表达条件优化
        3.3.1 超敏蛋白HRP诱导条件优化
        3.3.2 超敏蛋白HrpZ诱导条件优化
        3.3.3 超敏蛋白HrpZ_A和HrpZ_K诱导条件优化
    3.4 蛋白浓度测定
    3.5 超敏蛋白在烟草上的过敏性坏死反应
    3.6 超敏蛋白在葡萄叶片上的过敏性坏死反应
    3.7 超敏蛋白防治田间葡萄霜霉病的效果评价
        3.7.1 喷施超敏蛋白对葡萄叶片霜霉病病情指数的影响
        3.7.2 超敏蛋白对葡萄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3.7.3 喷施超敏蛋白对葡萄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3.7.4 喷施超敏蛋白对葡萄叶片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3.8 超敏蛋白对接种霜霉病葡萄病情指数的影响
        3.8.1 喷施超敏蛋白对葡萄叶片接种霜霉病的抑制作用
        3.8.2 喷施超敏蛋白对葡萄叶片接种霜霉病后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3.8.3 喷施超敏蛋白对叶片接种霜霉病后的MDA含量的影响
    3.9 喷施超敏蛋白对葡萄储藏期病害发生的影响
4 讨论
    4.1 超敏蛋白原核表达及在烟草和葡萄上的超敏反应
    4.2 超敏蛋白对葡萄抗病性的作用
    4.3 超敏蛋白对葡萄储藏期病害发生的影响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7 致谢

(7)植物病毒病和抗病毒剂(论文提纲范文)

1 植物病毒和病毒病
    1.1 对病毒病的认识历史[1-3]
    1.2 植物病毒的概念[2]
    1.3 常见植物病毒及病毒病简介
    1.4 植物病毒的生活史
    1.5 植物病毒的传播[2,5]
    1.6 植物病毒病症状[2]
    1.7 植物类病毒和卫星病毒[6]
2 植物病毒病防治方法[1-5]
3 防治植物病毒病的抗病毒剂[7]
    3.1 毒氟磷
    3.2 宁南霉素(ningnanmycin)
    3.3 利巴韦林(病毒唑)[8,9]
    3.4 辛菌胺
    3.5 病氰硝(GU188)
4 总结与展望

(8)原核表达dsRNA提取方法效果评价及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绿色荧光蛋白
        1.1.1 绿色荧光蛋白的发现
        1.1.2 绿色荧光蛋白的结构与性质
        1.1.3 绿色荧光蛋白的改进
        1.1.4 绿色荧光蛋白的应用
    1.2 双链RNA(dsRNA)
        1.2.1 dsRNA的开发
        1.2.2 dsRNA的生产
        1.2.3 dsRNA的稳定性
    1.3 RNA干扰
        1.3.1 RNAi原理
        1.3.2 dsRNA的递送方式
        1.3.3 基于dsRNA的 RNAi技术的应用
        1.3.4 dsRNA病毒的检测方法
    1.4 原核表达RNA提取方法概述
    1.5 测序技术的发展
    1.6 研究内容、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构建双链RNAdsRNA原核表达载体及其诱导表达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2.1.1 实验材料
        2.1.2 主要试剂
        2.1.3 仪器与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dsgfp基因设计合成
        2.2.2 HT115(DE3)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2.2.3 目的片段PCR扩增及回收
        2.2.4 L4440载体与pET-2p载体线性化
        2.2.5 L4440-gfp与 pET-2p-gfp重组载体的构建与转化
        2.2.6 L4440-gfp与 pET-2p-gfp重组载体鉴定
        2.2.7 L4440-dsgfp与 pET-2p-dsgfp表达载体的构建、转化
        2.2.8 L4440-dsgfp与 pET-2p-dsgfp诱导表达
        2.2.9 Image J灰度分析
        2.2.10 数据统计与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目的片段PCR扩增
        2.3.2 L4440载体与pET-2p载体线性化
        2.3.3 L4440-gfp与 pET-2p重组质粒鉴定
        2.3.4 L4440-dsgfp与 pET-2p-dsgfp表达载体转化
        2.3.5 L4440-dsgfp与 pET-2p-dsgfp诱导表达
        2.3.6 Image J灰度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4 种原核表达双链RNA的 dsRNA提取方法质量和效率比较
    3.1 实验材料与设备
        3.1.1 实验材料
        3.1.2 主要试剂
        3.1.3 仪器与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dsgfp的体外合成
        3.2.2 Trizol法提取原核诱导表达dsgfp
        3.2.3 酚氯仿法提取原核诱导表达dsgfp
        3.2.4 RNA-easy提取液原核诱导表达dsgfp
        3.2.5 75%酒精沉淀法提取原核诱导表达dsgfp
        3.2.6 内标混合法检测提取方法损失率
        3.2.7 检测pET-2p-dsgfp和 L4440-dsgfp产量
        3.2.8 数据统计与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提取pET-2p-dsgfp质粒浓度检测
        3.3.2 目的片段扩增及回收浓度检测
        3.3.3 体外合成dsgfp
        3.3.4 体外合成dsgfp浓度、纯度检测
        3.3.5 四种提取方法纯度统计分析
        3.3.6 四种提取方法电泳检测
        3.3.7 内标混合纯dsgfp检测损失率
        3.3.8 基于pET-2p、L4440 表达dsgfp产量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dsgfp在室温下的降解程度研究及Chip-seq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试剂
        4.1.3 仪器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dsgfp室温放置
        4.2.2 电泳检测
        4.2.3 Image灰度分析
        4.2.4 室温放置dsgfp的 Chip-seq分析
        4.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dsgfp放置电泳
        4.3.2 Image J灰度分析
        4.3.3 室温放置dsgfp的 Chip-seq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讨论
    5.1 构建原核表达dsgfp载体
    5.2 不同方法提取原核诱导表达dsRNA
    5.3 dsgfp室温放置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9)病毒启动的核酸感受器信号通路及其对睾丸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第一部分: Sertoli细胞中核酸感受器信号通路
    第二部分: Leydig细胞中核酸感受器信号通路
    第三部分: 核酸激活的HeLa、腹腔巨噬及15P-1细胞天然免疫反应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病毒感染对生殖的影响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
致谢

(10)转ChIFN基因烟草的TMV抗性与生长及光合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2.1 GUS组织化学染色及PCR鉴定
        1.2.2 r Ch IFN蛋白的ELISA检测
        1.2.3 TMV的ELISA检测
        1.2.4 叶绿素测定
        1.2.5 TMV侵染萌发种子
        1.2.6 植物生长指标测定
        1.2.7 光合性能指标检测
2 实验结果
    2.1 转基因烟草的鉴定
    2.2 转基因烟草的TMV抗性
    2.3 转基因植株的生长发育
    2.4 转Ch IFN基因烟草的光合性能
3 讨论
    3.1 转Ch IFN基因烟草的TMV抗性
    3.2 转基因烟草的萌发与生长优势

四、Harpin的表达及其诱导抗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的活性(论文参考文献)

  • [1]细胞外ATP在壳聚糖诱导的生理反应中调控作用的研究[D]. 杨德丽. 西北师范大学, 2021(12)
  • [2]原核表达产物TDP诱导烟草抗TMV的组学分析[D]. 张志云. 南昌大学, 2021
  • [3]智能聪有效组分的筛选及抗病毒研究[D]. 张明钰.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4]基于黄瓜花叶病毒的多联弱毒疫苗创制及接种方案优化[D]. 姜文筱.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5]疫霉效应分子RxLR116和RxLR2932免疫诱抗功能的研究[D]. 姬玉.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6]超敏蛋白制备及在葡萄抗霜霉病上的应用[D]. 左一立. 山东农业大学, 2021
  • [7]植物病毒病和抗病毒剂[J]. 余武秀,申继忠. 世界农药, 2021(05)
  • [8]原核表达dsRNA提取方法效果评价及稳定性分析[D]. 常瑞. 喀什大学, 2021
  • [9]病毒启动的核酸感受器信号通路及其对睾丸功能的影响[D]. 王晴.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
  • [10]转ChIFN基因烟草的TMV抗性与生长及光合特性[J]. 肖芳斌,董亚萍,张冬生,宋莉,赵德刚. 植物生理学报, 2021(04)

标签:;  ;  ;  ;  

Harpin 的表达及其诱导的抗烟草花叶病毒感染活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