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聚氯乙烯的生产、应用及发展前景

氯化聚氯乙烯的生产、应用及发展前景

一、氯化聚氯乙烯的生产应用及开发前景(论文文献综述)

孙治忠,张文学,刘元戎,裴英鸽,李开存,张宇琪[1](2020)在《PVC–C制备工艺进展及其应用》文中认为对制备氯化聚氯乙烯(PVC–C)树脂所用原料氯化专用PVC树脂情况进行了简介;重点介绍了溶液法、水相法和气固相法三种PVC–C的制备工艺;简述了PVC–C的主要应用领域,尤其是在管材方面的应用,并对比了PVC–C管材和其它塑料管材的主要性能;总结了国内主要的PVC–C生产厂家、各自产能与主要牌号;最后对PVC–C在我国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朱浩南[2](2020)在《CPVC及PVC合金的组成—相态—性能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CPVC(氯化聚氯乙烯)与PVC(聚氯乙烯)均为常用的树脂产品,并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高性能CPVC和PVC树脂产品的国产化应用仍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本文着眼于CPVC阻燃塑料和PVC汽车底涂料两个应用场景,对体系的力学性能、阻燃性能、流变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本文第三章针对CPVC阻燃塑料体系,采用阻燃剂预处理和多种阻燃剂复配两种方式对其进行了改性,得到不同阻燃剂预处理方式和不同阻燃剂种类和添加量对体系性能的影响规律;第四章针对PVC汽车底涂料体系,探究了树脂糊黏度、触变性能、凝胶化温度的影响因素,并给出可行的配方设计;第五章采用CPVC热分解反应动力学模型对CPVC的热解机理和Sb2O3的阻燃机理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建立浓度场方程耦合CPVC热分解反应动力学模型作为内部热源,实现了 CPVC热分解模型。本文第三章的研究发现,通过预制母粒的方法能最大程度地改善Sb2O3对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而超细化方法对体系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也具有一定的改善效果,因此认为预制母粒的方法对于Sb2O3的分散效果改善最明显。Mg(OH)2和Al(OH)3对于体系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都有劣化作用,而对拉伸模量和弯曲模量都有增强作用,满足填料补强的一般规律。加入Mg(OH)2和Al(OH)3的试样在烧蚀后结构致密,加入Sb2O3的试样在烧蚀后形成了膨松的炭化层,展现了氢氧化物阻燃剂与Sb2O3阻燃剂不同的阻燃机理。本文第四章的研究发现,体系中掺混树脂的加入会使黏度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而增塑剂对于黏度的影响是指数级别的,当增塑剂添加量为280份时体系黏度约为20000mPa·s。不同掺混树脂对体系的凝胶化温度没有太大影响,而纳米SiO2添加量对体系的触变性能影响是指数级的,因此可通过增加纳米SiO2添加量来弥补掺混树脂触变性能的不足。本文第五章中建立了一维热传导模型,并采用有限差分法对热传导泛定方程进行了求解。同时建立了 CPVC热分解反应动力学模型,并利用热重分析数据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了 CPVC热分解反应动力学参数,分析得出CPVC树脂在空气条件下的热分解过程分为两个一级反应阶段,并且Sb2O3阻燃剂主要是在第一个反应阶段通过促进CPVC脱HCl生成膨松炭层而起到阻燃作用。本文最后通过建立浓度场方程并耦合CPVC热分解反应动力学模型作为内部热源,实现了 CPVC热分解模型。

李震一[3](2020)在《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化工新材料产业被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发展重点,化工新材料日益成为地区抢夺发展高地的关键领域,正在呈现高速发展态势,其细分领域的氯化高分子材料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作为较早进入氯化高分子材料行业的企业,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多年的创新发展已占得先机,现已成为一家集生产、经营、研发和进出口贸易为一体的氯碱中下游产品生产商。其自主研发并生产的氯化聚氯乙烯(CPVC)树脂、高氯化聚乙烯(HCPE)树脂等主营产品具备良好的耐热性和耐酸碱性,品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建材、管材、管件、板材、电线电缆、防水卷材、粘合剂、涂料等二十多个领域,畅销美洲、东南亚、中东、印度、韩国等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但也应看到,受国际形势复杂性、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影响,以及国内环保政策和现有技术水平的限制,氯化高分子行业的市场需求和原材料供给波动较大,要想把握行业发展机遇,实现企业做大做强的长远发展目标,亟需对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全面分析,制定出适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指导企业实践。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案例研究、比较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采用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中的PEST四因素模型、波特“五力”模型、EFE(外部因素评价)矩阵和IFE(内部因素评价)矩阵、价值链等工具,充分考虑企业所在氯化高分子行业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对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的面临的机会与威胁、拥有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得出企业既面临着市场潜力巨大、行业补助利好等机遇,又面临着环保政策趋严、产品替代需求较低等威胁;既具备研发能力强、生产工艺先进成熟、市场份额占比较大等优势,又受到人才结构性短缺、资本运营效率较低、融资渠道较窄等劣势的制约。本文结合SWOT分析和企业使命、愿景和目标,从企业战略态势的角度得出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应采取增长型(扩张型)战略的结论,然后结合增长型战略和企业实际,制定了市场渗透战略和纵向一体化发展战略。最后,本文结合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价值链的重点环节,提出了以产研联盟拓宽原材料供给渠道、依托产品创新持续扩大生产规模、完善营销网络构建加快国内市场拓展的战略实施举措,以及加强资本运作效率、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建立高效运转的组织架构三项保障措施。本文的研究结果贴近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实际,对企业有针对性的指导作用。同时,在案例选择上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创新性,拓展了化工领域关于发展战略的研究,能够为同行业战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胡斌航[4](2020)在《三段式固体废弃物协同气化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处置已经逐渐成为制约我国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气化作为一种固体废弃物能量再利用的有效可行途径,在单独进行气化反应时,存在气化效率较低,气化炉稳定性较差,合成气中污染物含量较高等问题。相对于固体废弃物单独进行气化反应过程,生活垃圾与具有其他优势的原料协同气化过程中会产生协同作用,弥补了两种原料单独气化反应过程中的不足之处,突破了气化反应原料选择上的限制,丰富了协同气化原料和产品的选择,同时还可以提升气化反应过程碳的反应活性,有效控制焦油量的产生并降低二次污染物的排放。然而目前面向生活垃圾协同气化的工艺基本特性和协同作用机制的研究都较为匮乏。基于此,本课题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城市生活垃圾与高碱煤或生物质协同气化的三段式系统,旨在解决生活垃圾一级气化工艺所得合成气焦油、氯化氢和二恶英污染物含量高,热值低,工艺效率低下等问题。有望深入了解多级式协同气化工艺的基本特性和协同作用机制,为高含氯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提供一条可行性高的协同气化途径,并具有较强的市场化前景。本文首先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城市生活垃圾与高碱煤或生物质协同气化的三段式系统。采用高碱含量的煤焦或生物质热解焦炭同时作为焦油催化裂解的催化剂,脱除酸性HCl污染物的吸收剂和协同气化的反应物,将一体化气化系统分为三个反应器。结果发现,合成气的稳定产气组分为氢气41.9 vol.%,一氧化碳29.3 vol.%,甲烷7.49 vol.%,二氧化碳3.90 vol.%,计算的低位热值为12.2 MJ/Nm3。合成气产率最高达到1.57 Nm3/kg,从而获得最佳的冷煤气效率(89.4%)和碳转化效率(90.3%)。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氧化阶段的水蒸气气体浓度从15.7 g/Nm3增加到18.5 g/Nm3。氧化反应阶段排放的气体中水蒸气含量在ER为0.45时达到最大值18.1 g/Nm3,而在0.25的ER下水蒸气含量降至14.6g/Nm3。总体来说,H2含量、焦油含量和低位热值均随ER的升高而降低。在较高的还原温度下,可燃气体组分CO和H2含量的下降也直接导致了合成气低位热值的降低。协同气化系统的冷煤气效率、碳转化效率和合成气低位热值都随着还原温度的上升而逐渐降低,在还原温度为1000oC时分别降至55.4%、66.0%和10.6 MJ/Nm3。Boudouard反应和水煤气反应的强度比值在所有工况条件下均小于1,说明在三段式协同气化系统还原阶段中水煤气反应起了主导作用。然而,随着还原温度的不断升高,Boudouard反应相较于水煤气反应的占比越来越大,水煤气反应逐渐减弱。针对生活垃圾高含氯的特性,进一步研究了氯对复杂生活垃圾组分衍生焦炭反应活性和焦炭结构影响。选取三种典型的城市生活垃圾组分:淀粉类餐厨垃圾、木质素类木制品垃圾和纤维素类垃圾,系统性地研究了无机氯(NaCl)和有机氯(PVC),对相应热解焦炭的基本理化特性影响。此外,还研究了不同组分在共同热解过程中对相应热解焦炭活性和结构的交互作用影响。结果发现,无机氯通过抑制晶体C(002)和C(440)的形成从而削弱了热解焦炭的氧化反应活性,热解焦炭样品的表观活化能均小于其与PVC混合物的热解焦炭。对于木质素焦炭来说,PVC的添加会使其在拉曼光谱中的ID/IG的比值下降,C结构更趋于有序化。碱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在热解过程中挥发作用相对较为强烈。木质素与纤维素的交互作用提高了碳结构的有序度,导致木质素+纤维素焦炭样品中晶体碳峰C(100)的出现。拉曼光谱分析解释了淀粉和木质素的相互作用导致石墨畴的尺寸和厚度增大。而木质素与纤维素的相互作用使微晶的平面尺寸变小,而对石墨畴的厚度没有影响。另一方面,混合炭样品的能带面积比ID4/IG值均介于两个相应的单炭样品之间,说明sp2-sp3杂化过程并没有产生交互作用。基于三段式生活垃圾协同气化合成气基本特性分析,针对气化过程中两种关键污染物焦油和氯化氢的生成特性和脱除机理进一步分析。结果发现,在还原阶段采用高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含量的“准东”煤焦,可大大提高合成气品质,同时可将生活垃圾气化过程中两种关键性污染物焦油和HCl浓度控制在较低水平,最低可将合成气中焦油和HCl浓度分别降至9.56 mg/Nm3和17.4 mg/Nm3。金属氯化物结渣对煤焦反应活性的影响大于还原温度的提高对焦油高温热裂解反应的提高。在800oC还原温度下的焦油去除率达到了90.9%,而900oC还原温度下的焦油去除率降低至84.6%。金属吸附剂在捕捉HCl气体的能力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而减弱,并且CaCl2化合物在高温下稳定性较差。因为较高的温度(超过750oC)促进了CaCl2的分解反应,随之促进金属氧化物与HCl的可逆反应,从而推向逆向反应产生更多的HCl酸性污染物气体。在还原反应阶段,显然CaO对HCl的吸附作用在HCl脱除反应中起了主导作用。而在还原反应区,要同时进行高温催化裂解气化焦油和进行Boudouard反应以产生合成气,则需要高于800oC的还原温度。然后,这两种氯化物的颗粒自行熔化、团聚或胶合,导致放置在还原区里的煤焦床层物料发生坍塌。因此,随着还原温度从800oC逐渐升高到1000oC,还原反应后煤焦的BET比表面积由127.6m2/g降至74.9 m2/g。研究了三段式生活垃圾协同气化二恶英排放特性,以高碱含量煤炭和生物质炭两种不同的热解焦炭为还原区域的反应物,在三段式生活垃圾协同气化系统上研究了PCDD/Fs的排放特性。结果发现,还原反应阶段后,由于缺氧气氛和高温降解反应,二恶英毒性当量值在该三段式生活垃圾协同气化装置中可以控制在0.0680.085 ng I-TEQ/Nm3之间。二恶英的浓度和毒性当量均随还原反应温度从800oC升高到1000oC而降低,这是由于二恶英在350oC以上的高温降解反应增强所致,低氯PCDDs(TCDD和PeCDD)在还原阶段更容易转化为高氯PCDDs(HxCDD、HpCDD和OCDD),而稻壳焦炭则相反。还原反应过程中氯酚前驱物反应对稻壳热解焦炭样品的主导作用增强。煤焦还原反应倾向于生成高氯化度的二恶英,而稻壳焦炭还原反应更容易形成低氯化度的二恶英。还原段中水煤气反应,Boudouard反应等气化主体反应使得H2为主的重要合成气组分的浓度显着增加,这使得二恶英前驱物A和前驱物B分别降低,从而大大降低了两种二恶英的关键高毒性同系物2,4,7,8-TCDD和1,2,3,4,7,8-HxCDD的在所有毒性二恶英同系物中的占比。此外,HCl的减少对推动自由基逆向反应的作用大于H2的增加对推动自由基正向反应的作用,导致三段式生活垃圾协同气化实验中还原反应后二恶英的关键高毒性同系物1,2,3,7,8-PeCDD的下降。

王雨莲[5](2020)在《吡咯烷酮配体改性Cu基催化剂用于乙炔氢氯化反应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结构特点决定了运用乙炔氢氯化反应来制得氯乙烯是国内生产PVC的主要方法。传统的Hg Cl2催化剂有毒且易挥发,对环境和人类造成严重的危害,随着全球社会对环保的日益重视,开发一种绿色环保、活性较高且稳定的无汞催化剂迫在眉睫。本文以研发高活性和稳定性的负载型Cu基催化剂为目标,利用配体配位的形式,使用吡咯烷酮配体改性Cu基催化剂,并在乙炔氢氯化反应中测试其催化性能,利用一系列表征方法和理论计算探究吡咯烷酮配体对Cu基催化剂的促进作用。首先,探讨了Cu-吡咯烷酮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和作用机理,在T=180℃,GHSV(C2H2)=180 h-1,V(HCl)/V(C2H2)=1.2反应条件下,16%Cu Cl-0.25NMP/SAC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最好,C2H2的初始转化率达到98.3%,反应12 h后降至97.4%,对VCM的选择性保持在99%以上。对12%Cu Cl-0.25NMP/SAC催化剂的寿命评价显示,在215 h的反应时间下,乙炔转化率维持在99.1%以上,展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XRD、BET、TEM、TGA、H2-TPR及XPS表征结果表明:NMP配体的添加,能有效促进Cu物种的分散性,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反应过程中金属颗粒的团聚、积碳的形成和活性物种的还原,使活性组分Cuα+的价态得以稳定,从而使Cu基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增强。接着,探究了吡咯烷酮配体对Cu基催化剂的改性机理。催化活性结果表明Cu Cl2和Cu Cl为前驱体的催化剂活性相差小于2%,因此构建了Cu Cl、Cu Cl团簇、Cu Cl2和Cu Cl2团簇作为模型进行DFT理论计算,计算结果显示在盐酸中能稳定存在的Cu Cl2模型更能合理地解释催化剂性能优异的原因。可以发现Cu与NMP中的O可以形成稳定的配位结构,稳定了活性组分Cuα+的价态,从而提高了Cu基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这也与FT-IR和Raman表征相吻合。DFT理论计算表明,NMP配体增强了催化剂对反应物HCl的吸附,有效降低了对反应物C2H2和产物VCM的吸附,可以有效抑制反应过程中积碳的生成,增强Cu基催化剂的稳定性和寿命。本文的研究对配体改性Cu基催化剂催化乙炔氢氯化反应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此基础上,今后的研究应该进一步探究高活性且稳定的Cu基催化剂的方法。

王俊程[6](2020)在《PVC氯化原位接枝及共混制备木材/PVC胶粘剂、结构与性能》文中指出本论文采用两种方式制备木材/PVC胶粘剂,一是采用氯化原位接枝的方法——聚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CPVC-cg-MAH),作为胶粘剂主体;二是采用氯化聚氯乙烯(CPVC)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共混制备。对于CPVC-cg-MAH的制备不同于以往高温引发,而是采用低温紫外光引发。论文探究了低温条件下,紫外光引发和热引发的贡献。通过1H-NMR分析,发现在低温紫外光能促进MAH的接枝,甚至使接枝速率高于氯取代速率;大分子链的氯取代速率随温度上升而提高;隔离剂SiO2的加入量也会对CPVC-cg-MAH的结构产生一定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SiO2加入量为12份时,最有利于CPVC-cg-MAH的接枝;溶剂为胶粘剂提供良好的流动性,帮助胶粘剂渗入被粘材料内部,提高粘结性能。对于CPVC-cg-MAH这一特殊结构的聚合物,单一溶剂很难满足完全溶解的需求。本课题针对这一问题,根据溶解度参数相近原则,提出四氢呋喃/1,2-二氯乙烷型复合溶剂,它能够完全溶解CPVC-cg-MAH,提供优良的溶解性能。作为胶粘剂,粘合强度非常重要,本论文就木材/PVC的胶粘强度作为重点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影响胶粘剂的粘合强度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聚合物结构、粘合剂组成、粘合工艺等因素。本课题采用1H-NMR、FTIR、GPC、SEM、拉力试验机以及旋转黏度计等实验设备和酸碱滴定等实验方法表征了接枝共聚物的结构,包括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链结构、氯含量、接枝率等,建立了结构与粘合强度等性能的依赖关系;同时溶剂中四氢呋喃比例、固含量、SiO2份数等对粘合剂粘合性能的影响也被讨论。综合以上实验结果,提高四氢呋喃比例会明显改善粘合剂流动性从而提高粘合强度;适当的提高氯含量以及接枝率亦会明显提高粘合强度;胶粘剂的固含量在12%左右,隔离剂SiO2用量在12份左右,无压制板温度为110℃时,粘合板材的粘合强度最好。最后,为方便工业化实施,对共混型胶粘剂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利用已工业化、方便可得的CPVC和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进行共混原位聚合,形成海岛结构,在相界面两相聚合物形成互穿,达到高粘合效果。共混胶粘剂的制备主要对制备过程进行初探,论证了制备过程的可行性,对产物的聚集态结构,及其跟随影响因素产生的结构变化进行了初步表征。该部分内容以探究其规律为主,并提出观点。

王柏林[7](2019)在《碳表面化学调控机制下乙炔氢氯化反应非汞催化剂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碳材料表面的界面性质对催化剂的设计及研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碳基材料所负载的金催化剂及非金属催化剂被广泛的应用在多种催化反应中。然而,碳材料表面复杂的含氧官能团和含氮官能团限制了人们对碳材料表面不同官能团物理化学性质的认识,也阻碍了碳基催化剂在多相反应中反应机理的研究。此外,制备过程绿色化,化学状态稳定且成本低廉的非汞催化剂是未来催化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在乙炔氢氯化法制备氯乙烯产业中,金催化剂和非金属催化剂被认为是工业上即将淘汰的汞基催化剂的潜在替代者。因此,该类催化剂的设计及研发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论文主要在:金基催化剂的活化、碳载体表面化学性质的调控以及氮掺杂碳催化剂的反应机制等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金催化剂的活化机制。以王水制备的典型的金基催化剂,在催化剂的制备过程中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及生态危害。采用水制备的金催化剂因为金属分散性差,活性物种不稳定的缺点导致催化剂性能较差。本论文采用一种更为绿色的制备技术,通过有机王水活化以水为溶剂制备的金催化剂。活化后的金催化剂催化性能显着提高。活化过程中有机王水中的含硫和含氮物种对碳表面的阳离子金活性中心起到了的氧化和锚定作用。第二,碳载体表面化学性质的调控。金催化剂的高昂制备成本一直是限制金催化剂工业化应用的重要原因。本论文通过在碳载体表面引入羰基,利用羰基和金物种的强相互作用(-318.1 kJ·mol-1),成功制备了单原子金催化剂,降低了金催化剂的高昂制备成本。同时,在上述研究过程中,发现碳载体表面的官能团可以通过硫物种的引入进行选择性调控。详细的实验和表征结果说明硫物种的引入,占据了碳表面吡啶氮的生成位点,抑制了催化剂制备过程中吡咯氮向吡啶氮的转化,成功制备了具有单一吡咯氮官能物种的碳基材料。第三,氮掺杂碳催化剂的反应机制研究。本论文以上述制备的具有不同官能团的碳基材料为催化剂,以乙炔氢氯化反应为探针反应,系统的研究了氮掺杂碳催化剂的反应机制,揭示反应过程中的活性位及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当碳材料表面仅具有单一的官能团时(吡咯氮或者吡啶氮),反应遵循E-R机理。当碳材料表面存在混合氮官能团时,反应遵循L-H机理,并且,随着反应的逐渐失活,反应机理由L-H机理转变为以吡咯氮为活性位点的E-R机理。综上所述,碳表面化学性质的有效调控,对催化剂活性中心的设计影响显着。合理的调控和理解碳表面不同官能团的化学性质和催化活性对进一步优化和发展碳基催化剂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

刘悦[8](2019)在《生物基碳材料高效催化乙炔氢氯化合成氯乙烯研究》文中指出聚氯乙烯(PVC)作为目前产量最大的通用塑料,与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和聚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统称为五大通用树脂。氯乙烯是制备聚氯乙烯的单体,它的工业化生产路线主要有乙炔法和乙烯法两条,由于我国资源富煤贫油的特点,目前我国氯乙烯工业主要使用乙炔法。但是,乙炔氢氯化反应制备氯乙烯过程中使用的催化剂氯化汞有毒,高温下不稳定,易挥发,会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影响人类健康。因此开发廉价易得的无汞催化剂是我国煤基聚氯乙烯行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任务。本论文主要针对这个问题,开发了两种廉价易制备的生物碳多孔氮掺杂材料催化剂用于乙炔氢氯化反应,两种催化剂具备优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表现出一定的工业应用前景。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竹子加工后废料为原料,以氯化锌为活化剂,丙烯酰胺为氮源,通过简单的“一锅法”工艺,无需添加任何金属,制备得到了竹基生物质氮掺杂碳催化剂,应用于乙炔氢氯化反应中。我们对催化剂制备过程进行了优化,探究了氮掺杂量、活化剂用量和煅烧温度等制备工艺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催化剂活性评价测试表明,在反应温度为200?C,乙炔空速为1.0 mL/(min?g)的反应条件下,乙炔初始转化率高达95%,氯乙烯选择性大于98%,反应50小时后乙炔转化率仍保持在90%以上,表现出很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并且我们对催化剂进行了一系列材料表征,BET(氮气等温吸附-脱附曲线)和SEM(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竹基氮掺杂催化剂N-BC具备特殊的纤维管状物理结构,并且活化剂氯化锌成功在材料内部进行了拓孔,使得N-BC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EA(元素分析)、ICP(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FT-I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PS(光电子能谱分析)等结果均表明,氮成功掺杂入了碳骨架中,改变了电子传递能力;利用XPS结果分析了N-BC材料中的碳氮化学态,发现其中吡啶氮含量很高,除此外,还存在一定的含氧官能团;TPD(程序升温吸附分析)结果有力地解释了N-BC催化剂高活性是由于其对反应物的吸附量和吸附强度较大。2.在对竹基氮掺杂多孔碳催化剂的研究基础上,我们以豆子榨油后得到的豆粕这种高氮含量的生物质为原料,不需要外加氮源,只需活化剂拓孔即制备得到了豆粕基多孔碳催化剂SBMCs,并将之用于催化乙炔氢氯化反应。我们筛选了各种活化剂和活化剂的用量,以及煅烧温度对SBMCs催化活性的影响,发现以氯化锌为活化剂,用量为豆粕0.5和1.0倍,煅烧温度为500和600?C条件下得到的催化剂活性最高。结果表明,SBM-1.0Zn-600在反应温度为200?C,乙炔空速1.0 mL/(min?g)的评价条件下,乙炔初始转化率高达99%,反应120 h后乙炔转化率还保持在96%以上,未见明显失活。我们还对SBM-0.5Zn-600进行了稳定性评价,发现其乙炔转化率在反应320 h后,还保持在90%左右,未见明显失活,表现出一定的工业化应用前景。我们对得到的SBMCs催化剂进行了一系列材料表征,发现虽然未外加氮源,但SBMCs中存在较高氮含量,并且由于氮来自于豆粕原料本身,所以氮掺杂过程较外加氮源的碳氮材料,其掺杂量更大,分布更均匀,掺杂质量更高。除此外,我们发现SBMCs中存在的氮化学态主要为吡咯氮和吡啶氮,以往的研究表明此两种氮是催化乙炔氢氯化反应的主要活性位点。

江罗[9](2018)在《化工尾废气制备电子气体低汞催化剂研究及系统工业应用》文中认为催化剂无汞化是发展方向,但受制于昂贵的制备成本和较低的催化活性,因此难以工业化。目前通过催化剂低汞负载、汞再生及回收是汞减排的主要手段。化工尾废气的处理逐渐从无害化变为化工资源的再利用,尤其资源高值化,成为更先进的发展方向。利用低汞催化剂将PVC副产氯化氢尾废气中乙炔杂质转化为氯代烃,结合连续精馏将轻、重组分杂质脱除的工艺制备电子级氯化氢(HCl),是实现尾废资源高值化及减少汞排放的有效途径。电子级氯化氢气体主要应用于半导体硅片外延工艺,控制HCl气体杂质含量是从尾废气体中制备电子级HCl气体的关键指标。由于乙炔(-84℃)与氯化氢(-85℃)沸点非常接近,通过催化反应使乙炔转化为氯乙烯(-13.9℃),再通过精馏方法脱除杂质是最为有效的方法。因此乙炔氢氯化反应中所使用低汞催化剂的高效、稳定是整个工艺的关键技术。载体活性炭的物性对催化剂活性中心的负载分布有着较大影响,对催化剂性能有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在制备活性炭载体过程中,通过改变褐煤(HM)和宁夏太西煤(TX)比例、炭化温度、KOH活化剂比例、活化温度、活化时间、添加辅助活化剂Fe304等因素,考察其对活性炭孔结构及孔径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TX有利于活性炭微孔的形成,HM则有利于活性炭中孔的增加;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活性炭比表面积先增后减,在450℃时达到最高的1882 m2/g,孔容达到最大值1.09 cm3/g,中孔比例为59.8%;随着KOH添加比例(R)的增加,活性炭比表面积在R=2.0%时达到最高的1995 m2/g,孔容达到最大值1.38 cm3/g,中孔比例达到65.1%;在活化温度为T=800℃时,比表面积及孔容能够达到较优的1908 m2/g和1.23 cm3/g,同时中孔率、活性炭强度及活性炭收率也能达到一个较佳值;在活化时间为40 min时,比表面积及孔容能够达到2054 m2/g和1.39 cm3/g,同时活性炭强度及收率也较优;辅助活化剂Fe304的添加将活性炭比表面积及中孔率分别增加至2195 m2/g及72.3%,有助于提高活性炭的中孔率,同时也能增强活性炭强度。本文采用多步骤负载活性中心工序,提高其在载体表面及孔道中的分散性,这一方法对提高催化剂整体性能有着明显的作用。不同催化剂载体研 究 表 明,催 化 剂 活 性 顺 序 为 K-TX-O<K-WG-O<K-S20-O<K-S40-O<K-Fe0.8-O,中孔率高的活性炭载体有利于催化剂活性的提高,添加活化剂Fe304后形成的孔结构有利于增强催化剂寿命;添加辅助剂氯化钾,能够将载体中微孔“堵住”,提高催化剂活性中心氯化汞的分散性。同时氯化钾能与氯化汞形成共价配合物增强固汞效果,将催化剂活性下降时间从140小时提高到180小时;通过多次负载法浸渍活性中心氯化汞,使得其分散性得到提高,杂质乙炔剩余含量由0.38 ppm下降至0.29 ppm。在优化反应条件下,反应温度为140℃、氯化氢质量空速为0.4 h-1、反应压力不低于0.5 MPa时,催化剂活性最佳,能将原料中乙炔降低至0.1 ppm以下,达到催化反应除杂要求指标。通过对部分失活催化剂及完全失活催化剂的原位红外研究发现,部分失活催化剂失活原因主要是有机物在活性炭载体孔道内的累积,包覆载体表面的活性中心,从而降低了催化剂中活性中心的催化作用,使得催化剂性能下降,完全失活催化剂则还伴随着氯化汞的大量流失。本文利用高纯氯化氢强极性特征,在高温下与有机物形成键合作用,并将其带离载体孔道及活性中心表面,从而恢复催化剂相应活性。原位红外研究再生过程发现,随着再生过程的进行,部分失活催化剂中有机物得到逐步脱除,催化剂载体孔道得到逐步释放,催化活性有所升高;通过考察再生温度、再生氯化氢空速、再生时间等参数得出,优化再生条件为温度220℃、氯化氢空速500 h-1,时间60 hr;通过对完全失活催化剂进行原位氯化氢再生后再体外补汞的研究可知,完全失活催化剂经过体外再生后,其催化性能达到新鲜催化剂水平,寿命与新鲜催化剂相差约12%,再生效果明显。本研究将活性炭载体制备、低汞催化剂制备及催化反应-精馏工艺相集成的技术应用于制备电子用氯化氢中。经过模拟计算,在优化的脱轻组分精馏塔中,在塔板数为28,进料温度为17℃,回流进料比为2.3,经济能耗Y值达到最小,系统条件最优。在脱重组分精馏塔中,当塔板数达到16时,重组分杂质含量下降到设计规格以下,此时进料塔板最优为第12块,回流比为0.45。工业化产品HCl杂质组分达到电子级氯化氢国家标准值以下,满足微纳电子使用要求。连续生产的氯化氢产品稳定性分析结果为,氧、甲烷、一氧化碳、乙炔等杂质Cpk值均大于1.67,氮、二氧化碳、水分杂质Cpk值处于1.33与1.67之间,整体工艺处于A级水平。集成工艺已成功应用在淄博万达利电子氯化氢工业装置中,为国内外电子企业提供数百吨产品。

杨璐[10](2018)在《粘合剂用氯化聚氯乙烯的制备、表征及性能》文中指出本论文以悬浮法制备的SG-8型通用型聚氯乙烯树脂(PVC)为原料,采用气固相法制备高氯含量、高溶解性的氯化聚氯乙烯(CPVC),并研究CPVC结构与溶解性的对应关系。本课题首先采用热引发方式进行固相氯化,考察了氯含量和反应温度对反应过程的影响。根据不同反应条件(氯含量(反应时间)、温度和氯气流量)下制备的CPVC其溶液的透明性,探究CPVC溶液透明性随反应条件变化的规律。采用凝胶含量测定、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氢谱(1H-NMR)、气相凝胶色谱(GPC)、扫描电镜(SEM)、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EDS)和比表面积测试(BET)等表征方法对CPVC的分子结构(凝胶含量、偏氯结构、分子量及分布等)和聚集态结构(颗粒形貌、比表面积及孔隙体积等)进行了表征;详细讨论了分子量及分布、凝胶含量、偏氯及双键含量、颗粒形貌、比表面积及孔隙体积等对CPVC溶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子量及分布、凝胶含量、偏氯及双键含量越小,CPVC的溶解性越好;产物颗粒形貌越粗糙、比表面积及孔隙体积越大,其溶解性越好。CPVC结构表征的结果揭示了CPVC溶液状态随反应条件变化的本质。其次,本课题采用紫外光辅助进行气固相氯化反应,对比有无紫外光照射条件下的反应速率、CPVC的溶解性等发现:紫外光照射下氯化反应速率明显增加、CPVC的溶解度以及溶液透明性提高;CPVC颗粒内外氯化均匀性增加、偏氯和凝胶含量减少,从而使其溶解性得到明显改善;不同反应条件下(氯含量、反应温度和氯气通量)制备的CPVC,其溶解度以及溶液透明性均好于无紫外光辅助的CPVC。根据自由基反应机理,建立了紫外光照射下反应动力学方程,并得以验证。最后,以CPVC粘合剂,对金属材料(铝箔)、非极性材料(聚丙烯(PP))、极性材料(聚氯乙烯、聚酰亚胺膜、聚对苯二甲酸膜(PET)、木板)之间,以及不同材料与木板之间进行粘合,然后对其粘合性能进行测试;用CPVC对PVC装饰纸和木板进行粘合,对其耐水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CPVC对极性材料的粘合强度明显好于金属材料和非极性材料;CPVC溶液对PVC壁纸与木板的粘合效果明显好于CPVC膜。

二、氯化聚氯乙烯的生产应用及开发前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氯化聚氯乙烯的生产应用及开发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PVC–C制备工艺进展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氯化专用PVC树脂
2 PVC–C树脂制备工艺
    2.1 溶液法
    2.2 水相法
    2.3 气固相法
3 PVC–C国内生产厂家
4 应用领域
5 我国PVC–C树脂的发展前景

(2)CPVC及PVC合金的组成—相态—性能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课题背景
    1.3 CPVC树脂简介及其基本性能
        1.3.1 CPVC树脂简介
        1.3.2 CPVC性能特点
    1.4 CPVC的结构与合成工艺
        1.4.1 CPVC分子结构
        1.4.2 CPVC树脂合成工艺
    1.5 CPVC树脂加工与改性
        1.5.1 热稳定剂
        1.5.2 润滑剂
        1.5.3 抗冲改性剂
    1.6 CPVC树脂的应用
        1.6.1 管件管材
        1.6.2 阻燃材料
        1.6.3 涂料和黏合剂
        1.6.4 电力电缆护套
    1.7 CPVC燃烧机理研究
        1.7.1 CPVC热分解机理
        1.7.2 燃烧机理
    1.8 阻燃剂概述
        1.8.1 阻燃增塑剂
        1.8.2 金属氢氧化物
        1.8.3 锑系阻燃剂
        1.8.4 锡系阻燃剂
        1.8.5 硼系阻燃剂
        1.8.6 磷系阻燃剂
        1.8.7 其他阻燃剂
    1.9 汽车底涂料简介
        1.9.1 汽车底涂料的作用
        1.9.2 汽车底涂料发展现状
        1.9.3 汽车底涂料性能指标
    1.10 PVC底涂料组成
        1.10.1 PVC糊树脂
        1.10.2 增塑剂
        1.10.3 填料
    1.11 PVC底涂料增塑机理
    1.12 汽车底涂料制备方法
        1.12.1 传统搅拌法
        1.12.2 真空搅拌法
        1.12.3 真空研磨搅拌法
    1.13 PVC掺混树脂简介
        1.13.1 PVC掺混树脂作用
        1.13.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14 PVC掺混树脂降黏机理
    1.15 PVC掺混树脂技术指标
    1.16 PVC掺混树脂制备方法
        1.16.1 本体聚合法
        1.16.2 悬浮聚合法
    1.17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18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料与助剂
    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2.3 CPVC阻燃试样制备流程
        2.3.1 混料
        2.3.2 塑化开炼
        2.3.3 压片
        2.3.4 切割
    2.4 PVC底徐料试样制备流程
        2.4.1 预混
        2.4.2 制糊
        2.4.3 静置熟化
        2.4.4 制备试片
    2.5 实验流程
    2.6 测试方法与标准
        2.6.1 静态热稳定性测试
        2.6.2 动态热稳定性测试
        2.6.3 热失重分析测试
        2.6.4 凝胶化温度测试
        2.6.5 增塑剂析出(挥发)测试
        2.6.6 拉伸性能测试
        2.6.7 弯曲性能测试
        2.6.8 冲击性能测试
        2.6.9 动力粘度测定
        2.6.10 触变性能测试
        2.6.11 UL94垂直燃烧测试
        2.6.12 极限氧指数
        2.6.13 扫描电镜测试
第三章 CPVC阻燃体系性能研究
    3.1 概述
    3.2 原料分析
    3.3 阻燃剂复配体系研究
        3.3.1 配方设计
        3.3.2 力学性能
        3.3.3 燃烧现象
        3.3.4 小结
    3.4 阻燃剂加入方式研究
        3.4.1 两种改性方式
        3.4.2 Sb_2O_3粉末粒径分析
        3.4.3 力学性能
        3.4.4 冲击断面形貌
        3.4.5 燃烧现象
        3.4.6 小结
第四章 PVC汽车底涂料的性能研究
    4.1 概述
    4.2 基本配方设计
    4.3 体系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4.3.1 糊树脂/掺混树脂比例对黏度的影响
        4.3.2 增塑剂添加量对黏度的影响
        4.3.3 小结
    4.4 掺混树脂对体系触变性能的影响
    4.5 掺混树脂对体系凝胶化温度的影响
    4.6 SiO_2添加量对体系触变性能的影响
    4.7 小结
第五章 CPVC热分解模拟
    5.1 热传导过程
        5.1.1 模型建立
        5.1.2 热量控制方程
        5.1.3 解析法求解泛定方程
        5.1.4 模拟TGA升温过程
        5.1.5 有限差分法求解泛定方程
    5.2 热分解反应动力学
        5.2.1 建立模型
        5.2.2 热重分析
        5.2.3 求解动力学参数
    5.3 热解过程
        5.3.1 模型建立
        5.3.2 求解模型
        5.3.3 算法流程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3)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框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与分析工具
    1.4 本文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企业战略理论概述
        2.1.1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概述
        2.1.2 国外企业战略理论相关文献述评
        2.1.3 国内企业战略理论相关文献述评
    2.2 企业发展战略理论及相关文献述评
        2.2.1 企业发展战略理论概述
        2.2.2 企业发展战略相关文献述评
        2.2.3 化工企业发展战略相关文献述评
第3章 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3.1 宏观环境分析
        3.1.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3.1.2 经济环境分析
        3.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3.1.4 技术环境分析
    3.2 行业环境分析
        3.2.1 高分子行业现状
        3.2.2 氯化高分子行业市场现状
    3.3 行业竞争分析
        3.3.1 现有竞争者的竞争
        3.3.2 新进入者的威胁
        3.3.3 替代品的威胁
        3.3.4 供应商的谈判能力
        3.3.5 购买者的谈判能力
    3.4 外部因素评价矩阵
第4章 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4.1 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概况
        4.1.1 发展历程
        4.1.2 组织架构
        4.1.3 经营现状
    4.2 企业资源分析
        4.2.1 有形资源
        4.2.2 无形资源
        4.2.3 人力资源
    4.3 企业能力分析
        4.3.1 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价值链描述
        4.3.2 基于价值链的企业能力分析
    4.4 企业核心能力分析
        4.4.1 技术层面:生产制造能力
        4.4.2 创新层面:产品创新能力
    4.5 内部因素评价矩阵
第5章 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选择和制定
    5.1 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SWOT分析
        5.1.1 优势分析
        5.1.2 劣势分析
        5.1.3 机会分析
        5.1.4 威胁分析
    5.2 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的愿景和使命
    5.3 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目标和定位
        5.3.1 战略目标
        5.3.2 战略定位
    5.4 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选择
第6章 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实施与保障
    6.1 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实施
        6.1.1 以产研联盟拓宽原材料供给渠道
        6.1.2 依托产品创新持续扩大生产规模
        6.1.3 完善营销网络构建加快国内市场拓展
    6.2 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保障
        6.2.1 加强资本运作效率
        6.2.2 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6.2.3 建立高效运转的组织架构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附录 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三段式固体废弃物协同气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固体废弃物处置现状
        1.1.1 固体废弃物的来源及产量
        1.1.2 固体废弃物的组分特征
        1.1.3 固体废弃物热处置方法
    1.2 固体废弃物协同气化技术
        1.2.1 气化炉型影响
        1.2.2 运行工况影响
        1.2.3 协同作用机制
        1.2.4 污染物控制
    1.3 新型协同气化方案研究现状
        1.3.1 气化和合成气净化一体化
        1.3.2 热解和气化集成
        1.3.3 气化和燃烧集成
    1.4 目前研究存在的关键问题
    1.5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三段式生活垃圾协同气化基础特性
    2.1 实验材料及方法
        2.1.1 实验物料及制备
        2.1.2 实验原料预处理
    2.2 三段式协同气化装置介绍
    2.3 测试方法及实验工况
        2.3.1 热重分析法
        2.3.2 氯元素测定法
        2.3.3 气相色谱分析
        2.3.4 固相热解焦炭分析
    2.4 主要产物产率分析
    2.5 主要影响因素
        2.5.1 热解温度的影响
        2.5.2 空气当量比的影响
        2.5.3 还原温度的影响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氯对生活垃圾热解焦炭反应活性和焦炭结构影响
    3.1 实验材料及方法
        3.1.1 实验物料准备
        3.1.2 实验样品制备方法
    3.2 无机氯对焦炭结构和活性影响机理
        3.2.1 焦炭微观结构分析
        3.2.2 焦炭反应活性分析
        3.2.3 焦炭碳结构分析
    3.3 有机氯对焦炭结构和活性影响机理
        3.3.1 焦炭氧化反应活性
        3.3.2 焦炭结构SEM分析
        3.3.3 焦炭结构拉曼分析
    3.4 不同组分废弃物的交互影响
        3.4.1 焦炭能谱分析
        3.4.2 焦炭活性分析
        3.4.3 焦炭结构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三段式生活垃圾协同气化焦油及氯化氢协同脱除研究
    4.1 实验材料及方法
        4.1.1 实验物料及制备
        4.1.2 测试方法及条件
    4.2 焦油污染物的排放特性分析
        4.2.1 焦油含量分析
        4.2.2 还原温度的影响
    4.3 氯化氢污染物的排放特性分析
        4.3.1 HCl含量分析
        4.3.2 还原段煤焦吸附HCl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三段式生活垃圾协同气化二恶英排放特性研究
    5.1 实验材料及方法
        5.1.1 实验装置及过程
        5.1.2 二恶英采样方法及实验物料制备
        5.1.3 二恶英预处理及测试方法
    5.2 二恶英浓度和毒性当量分析
        5.2.1 还原温度的影响
        5.2.2 煤焦和稻壳焦的对比
    5.3 二恶英同系物分布
        5.3.1 毒性当量分布
        5.3.2 氯酚前驱物在还原段生成二恶英机理分析
        5.3.3 二恶英浓度分布
        5.3.4 PCDF/PCDD及氯化作用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三段式生活垃圾协同气化工艺流程设计
    6.1 工艺流程设计
        6.1.1 处理对象
        6.1.2 装置介绍
        6.1.3 流程方法
    6.2 设备平台介绍
        6.2.1 生活垃圾机械生物预处理设备
        6.2.2 智能炉排垃圾热解焚烧设备
        6.2.3 循环流化床垃圾气化焚烧设备
        6.2.4 生活垃圾催化还原设备
    6.3 技术可行性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7.1 全文研究总结
    7.2 本研究的创新点
    7.3 进一步的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及作者简历

(5)吡咯烷酮配体改性Cu基催化剂用于乙炔氢氯化反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氯乙烯的基本性质和用途
        1.1.1 氯乙烯的定义及理化性质
        1.1.2 氯乙烯的用途
    1.2 氯乙烯的生产工艺概述
        1.2.1 电石乙炔法
        1.2.2 乙烯法
        1.2.3 乙炔-乙烯法
        1.2.4 乙烷法
    1.3 乙炔氢氯化无汞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1.3.1 液相催化剂
        1.3.2 固相金属催化剂
        1.3.3 固相非金属催化剂
    1.4 负载型铜配合物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1.5 本文研究工作的提出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仪器
    2.2 催化剂制备方法
    2.3 催化剂表征方法
        2.3.1 X射线衍射仪(XRD)
        2.3.2 高分辨场发射透射电镜(TEM)
        2.3.3 比表面积及孔容分析(BET)
        2.3.4 热重分析(TGA)
        2.3.5 程序升温还原(H_2-TPR)
        2.3.6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2.3.7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2.3.8 拉曼光谱(Raman)
    2.4 催化活性评价体系
        2.4.1 催化剂评价装置
        2.4.2 分析方法与评价指标
    2.5 DFT计算方法
第3章 负载型Cu-吡咯烷酮催化剂的研究
    3.1 引言
    3.2 催化剂性能评价
        3.2.1 溶剂的选择
        3.2.2 吡咯烷酮配体的筛选
        3.2.3 铜负载量的优化
        3.2.4 Cu/NMP摩尔比的优化
    3.3 12%Cu-0.25NMP/SAC催化剂的表征分析
        3.3.1 形貌分析(XRD、TEM)
        3.3.2 比表面积及孔容分析(BET)
        3.3.3 积碳分析(TGA)
        3.3.4 还原性能分析(H_2-TPR)
        3.3.5 铜物种的价态分析(XPS)
    3.4 12%CuCl-0.25NMP/SAC催化剂的寿命测试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NMP配体改性Cu基催化剂的机理研究
    4.1 引言
    4.2 不同铜价态前驱体的催化剂性能评价
    4.3 配位结构的表征分析
        4.3.1 FT-IR分析
        4.3.2 Raman分析
    4.4 DFT模拟探究NMP配体提高催化活性的机理
        4.4.1 CuCl模型
        4.4.2 CuCl团簇模型
        4.4.3 CuCl_2模型
        4.4.4 CuCl_2团簇模型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PVC氯化原位接枝及共混制备木材/PVC胶粘剂、结构与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CPVC与 CPVC-cg-MAH
        1.1.1 CPVC概述
        1.1.1.1 CPVC的生产工艺
        1.1.1.2 PVC的改性
        1.1.2 CPVC-cg-MAH概述
        1.1.2.1 CPVC-cg-MAH的理化性质与性能
        1.1.2.2 CPVC-cg-MAH的结构与表征
    1.2 氯化原位接枝概述
        1.2.1 氯化原位接枝接枝原理
        1.2.2 氯化原位接枝产物的结构特点
        1.2.3 氯化原位接枝的应用
        1.2.3.1 抑制小分子的迁移
        1.2.3.2 改善相容性
        1.2.3.3 胶粘剂与涂料领域
    1.3 木材胶粘剂的研究进展
    1.4 PVC胶粘剂的研究进展
    1.5 CPVC与 PMMA的共混及其表征
    1.6 高聚物的溶解
        1.6.1 高聚物的溶解过程
        1.6.2 高分子在溶剂中溶解度的判定
        1.6.3 溶剂的选择
        1.6.3.1 “相似相容”原则
        1.6.3.2 溶解度参数相近原则
        1.6.3.3 Huggins参数小于1/2 的原则
        1.6.3.4 溶剂化原则
    1.7 胶粘剂的黏附机理
    1.8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内容及创新性
第二章 PVC/木材胶粘剂——CPVC-cg-MAH的制备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原料
        2.2.2 主要仪器设备
        2.2.3 实验装置的建立
        2.2.4 实验步骤及相关表征
        2.2.4.1 CPVC-cg-MAH的合成
        2.2.4.2 接枝率的测定
        2.2.4.3 氯化原位接枝产物粒径的表征
        2.2.4.4 扫描电镜(SEM)表征
        2.2.4.5 核磁共振氢谱
        2.2.4.6 分子量及分布测试
        2.2.4.7 凝胶含量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SiO_2对氯化原位接枝的影响
        2.3.1.1 SiO_2加入量对产物接枝率(GD)的影响
        2.3.1.2 SiO_2对产物粒径的影响
        2.3.1.3 SiO_2/MAH混合的微观形貌
        2.3.2 低温紫外光引发制备CPVC-cg-MAH
        2.3.2.1 低温紫外光引发反应速率
        2.3.2.2 低温紫外光引发对分子结构的影响
        2.3.3 低温紫外光引发与高温引发的比较
        2.3.3.1 反应过程分析
        2.3.3.2 反应速率的比较
        2.3.3.3 链结构比较
        2.3.3.4 接枝率比较
        2.3.3.5 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
        2.3.3.6 高温与低温紫外光引发产物的凝胶含量与双键含量分析
        2.3.3.7 高温和低温紫外光引发模型的建立
    2.4 结论
第三章 CPVC-cg-MAH粘合强度及影响因素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原料
        3.2.2 主要设备及仪器
        3.2.3 胶粘剂的制备
        3.2.4 剥离样板的制备
        3.2.5 相关测试及表征
        3.2.5.1 黏度测试
        3.2.5.2 粘合强度测试
        3.2.5.3 扫描电镜(SEM)表征
        3.2.5.4 氯含量的计算
        3.2.5.5 分子量及其分布测试
        3.2.5.6 接枝率的测定
        3.2.5.7 核磁共振氢谱
    3.3 结果与讨论
        3.3.1 CPVC-cg-MAH溶剂的选择
        3.3.1.1 单一溶剂
        3.3.1.2 复合溶剂
        3.3.1.3 复合溶剂与单一溶剂粘合性能比较
        3.3.2 复合溶剂中四氢呋喃比例对粘合强度的影响
        3.3.3 固含量对粘合性能的影响
        3.3.4 SiO_2对粘合强度的影响
        3.3.5 氯含量对粘合强度的影响
        3.3.6 接枝率对粘合强度的影响
        3.3.7 压制温度对粘合强度的影响
        3.3.8 压制时间对粘合强度的影响
        3.3.9 热引发以及紫外引发对粘合强度的影响
        3.3.10 CPVC-cg-MAH胶粘剂粘合模型的建立
    3.4 结论
第四章 CPVC/PMMA原位聚合胶粘剂的制备、表征与性能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原料
        4.2.2 主要设备及仪器
        4.2.3 溶液法CPVC/PMMA胶粘剂的制备
        4.2.3.1 实验装置
        4.2.3.2 具体实验步骤
        4.2.4 固相法制备CPVC/PMMA胶粘剂
        4.2.4.1 实验装置
        4.2.4.2 具体实验步骤
        4.2.5 固相法制备CPVC-cg-MAH/PMMA和 CPVC-cg-MMA/PMMA胶粘剂
        4.2.6 相关表征与测试
        4.2.6.1 粘合强度测试
        4.2.6.2 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
        4.2.6.3 CPVC/PMMA的红外光谱(FT-IR)表征
        4.2.6.4 CPVC/PMMA的 DSC表征
        4.2.6.5 CPVC/PMMA的扫描电镜(SEM)表征
        4.2.6.6 CPVC/PMMA的凝胶含量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CPVC/PMMA胶粘剂的制备工艺
        4.3.1.1 不同引发剂用量下MMA的转化率与时间的关系
        4.3.1.2 CPVC对 PMMA转化率的影响
        4.3.1.3 MMA的转化率对粘合强度的影响
        4.3.1.4 不同引发剂用量对粘合强度的影响
        4.3.1.5 不同引发剂用量PMMA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
        4.3.1.6 小结
        4.3.2 CPVC/MMA固相原位聚合
        4.3.2.1 不同MMA加入量对CPVC/PMMA粘合强度的影响
        4.3.3 CPVC/PMMA结构分析
        4.3.3.1 CPVC/PMMA的红外光谱(FT-IR)分析
        4.3.3.2 CPVC/PMMA相容性
        4.3.3.3 CPVC/PMMA的分子量及其分布
        4.3.3.4 CPVC/PMMA的凝胶含量分析
        4.3.3.5 CPVC/PMMA的微观形貌
        4.3.3.6 CPVC/PMMA聚合体系的反应过程
        4.3.4 CPVC接枝共聚物/PMMA聚合体系的表征与性能
        4.3.4.1 CPVC接枝共聚物与PMMA的相容性
        4.3.4.2 CPVC接枝共聚物与PMMA聚合体系的粘合强度分析
        4.3.4.3 CPVC接枝共聚物与PMMA聚合体系的分子量及其分布分析
    4.4 结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7)碳表面化学调控机制下乙炔氢氯化反应非汞催化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氯乙烯生产概述
    1.2 金催化剂研究概况
        1.2.1 金催化剂的优势及挑战
        1.2.2 金催化剂该性之金属协同效应
        1.2.3 金催化剂该性之配位络合
        1.2.4 金催化剂该性之载体修饰
        1.2.5 金催化剂该性之离子液体引入
        1.2.6 金催化剂发展现状总结
    1.3 非金属催化剂研究概况
        1.3.1 碳材料
        1.3.2 其它材料
        1.3.3 非金属催化剂发展现状总结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方案
    1.6 预期目标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前言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2.3 催化剂的制备
        2.3.1 有机王水OAR活化的金催化剂的制备
        2.3.2 双氧水参与的金催化剂的制备
        2.3.3 氮掺杂碳负载金催化剂的制备
        2.3.4 氮掺杂碳催化剂的制备
    2.4 催化剂的表征
        2.4.1 孔道结构分析
        2.4.2 表面形貌分析
        2.4.3 原子价态分析
        2.4.4 表面含氧官能团分析
    2.5 催化性能评价
第三章 乙炔氢氯化Au/AC催化剂的活化机制研究
    3.1 前言
    3.2 催化性能评价
    3.3 有机王水处理前后对金基催化剂的晶体结构影响
    3.4 有机王水处理前后对金基催化剂的表面组成影响
    3.5 有机王水处理前后对金基催化剂的价态和还原性能影响
    3.6 有机王水处理前后对金基催化剂的吸附性能影响
    3.7 金基催化剂的再生
    3.8 小结
第四章 单原子金催化剂的稳定机制:金属-含氧官能团的界面效应
    4.1 前言
    4.2 碳载体表面金的存在状态
    4.3 碳载体表面的含氧官能团对金基催化剂的影响机制
    4.4 碳载体表面的的含氧官能团对金基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影响
    4.5 碳载体表面的的含氧官能团对金基催化剂的吸附性能影响
    4.6 催化剂的再生
    4.7 小结
第五章 碳表面官能团的调控机制及其负载金催化剂的反应机理研究
    5.1 前言
    5.2 氮掺杂碳材料的形貌表征
    5.3 碳表面含氮官能团的调控机制
    5.4 氮掺杂碳材料负载金基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评价
    5.5 含氮官能团对金催化剂的电子结构影响
    5.6 含氮官能团对金催化剂的吸附还原性能影响
    5.7 含氮官能团对金催化剂的烧结性能影响
    5.8 小结
第六章 氮掺杂碳催化剂的的构建及其反应机制研究
    6.1 前言
    6.2 硫物种和比表面积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6.3 氮掺杂碳催化剂的反应机理
    6.4 氮掺杂碳催化剂的失活机理
    6.5 氮掺杂碳催化剂的反应位点
    6.6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学位论文数据集

(8)生物基碳材料高效催化乙炔氢氯化合成氯乙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聚氯乙烯简介
        1.1.1 聚氯乙烯市场需求
        1.1.2 氯乙烯的性质
    1.2 氯乙烯的生产工艺
        1.2.1 乙烯法
        1.2.2 乙炔法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1 金属催化剂的研究
        1.3.2 非金属催化剂的研究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2.1.1 主要原料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催化剂制备
        2.2.1 催化剂氮掺杂活性炭的制备
        2.2.2 催化剂竹粉基氮掺杂碳材料的制备
        2.2.3 催化剂豆粕基氮掺杂碳材料的制备
    2.3 催化剂表征
        2.3.1 氮气等温吸附-脱附曲线(BET)
        2.3.2 多晶粉末X射线衍射仪(XRD)
        2.3.3 拉曼光谱分析(Raman)
        2.3.4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
        2.3.5 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2.3.6 元素分析(EA)
        2.3.7 程序升温吸附分析(TPD)
        2.3.8 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RTEM)
        2.3.9 热重分析(TG)
        2.3.10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R-IR)
        2.3.1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
    2.4 催化剂评价
第三章 N-BC催化乙炔氢氯化反应的研究
    3.1 引言
    3.2 催化剂制备
    3.3 催化剂评价
        3.3.1 竹粉基和活性炭载体对比
        3.3.2 氮掺杂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3.3.3 煅烧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3.3.4 活化剂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3.3.5 反应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3.3.6 催化剂的稳定性评价
    3.4 催化剂表征
        3.4.1 催化剂组成成分分析(EA&ICP)
        3.4.2 催化剂孔结构表征(BET)
        3.4.3 催化剂拉曼谱图(Raman)
        3.4.4 催化剂X射线衍射分析(XRD)
        3.4.5 催化剂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3.4.6 催化剂扫描电镜和高分辨透射电镜(SEM&HRTEM)
        3.4.7 催化剂程序升温吸附分析(TPD)
        3.4.8 催化剂热重分析(TG)
        3.4.9 催化剂红外谱图分析(FR-IR)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SBMCs催化乙炔氢氯化反应的研究
    4.1 引言
    4.2 催化剂制备
    4.3 催化剂评价
        4.3.1 豆粕基和活性炭载体对比
        4.3.2 活化剂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4.3.3 活化剂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4.3.4 煅烧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4.3.5 催化剂稳定性评价
    4.4 催化剂表征
        4.4.1 催化剂组成成分分析(EA&ICP&XPS)
        4.4.2 催化剂孔结构表征(BET)
        4.4.3 催化剂拉曼谱图(Raman)
        4.4.4 催化剂X射线衍射分析(XRD)
        4.4.5 催化剂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4.4.6 催化剂扫描电镜和高分辨透射电镜(SEM&HRTEM)
        4.4.7 催化剂红外谱图分析(FR-IR)
        4.4.8 催化剂程序升温吸附分析(TPD)
        4.4.9 催化剂热重分析(TG)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9)化工尾废气制备电子气体低汞催化剂研究及系统工业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氯化氢气体
        1.2.1 含C_2H_2杂质HCl尾气的来源
        1.2.2 含乙炔HCl尾废气气国内生产现状
    1.3 含乙炔HCl尾气处理现状
    1.4 电子工业用氯化氢生产方法
        1.4.1 原料合成法制备电子级氯化氢
        1.4.2 尾气吸附法制备电子级氯化氢
        1.4.3 尾气连续精馏法制备电子级氯化氢
        1.4.4 国内外电子级氯化氢制备进展
    1.5 催化剂及其活性炭载体
        1.5.1 汞及其氯化物催化剂的特点
        1.5.2 汞催化剂现状及发展策略
        1.5.3 低汞催化剂开发及汞污染控制
    1.6 汞催化剂活性炭载体
        1.6.1 载体活性炭孔结构调节
    1.7 汞催化剂的失活与再生
    1.8 本论文研究主要目的及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载体活性炭、低汞催化剂制备所用试剂、仪器设备和方法
        2.1.1 实验原料及所用设备
        2.1.2 活性炭载体及低汞催化剂制备方法
    2.2 催化剂活性评价及反应产物组分分析
        2.2.1 催化剂活性评价
        2.2.2 反应产物组分分析
    2.3 活性炭载体及催化剂表征技术
    2.4 活性炭性载体性能测定
        2.4.1 亚甲基蓝吸附量测定
        2.4.2 碘吸附量测定
        2.4.3 四氯化碳吸附率测定
        2.4.4 活性炭强度测定
        2.4.5 活性炭活化收率测定
    2.5 电子级氯化氢产品的分析
        2.5.1 产品DID色谱分析方法
        2.5.2 水分杂质分析方法
        2.5.3 产品杂质稳定性分析
第三章 低汞负载量载体设计及制备
    3.1 配煤比例的影响
        3.1.1 原煤的分析
        3.1.2 活性炭载体的制备
        3.1.3 N_2吸脱附表征结果及分析
        3.1.4 SEM表征结果及分析
        3.1.5 亚甲基蓝吸附结果及分析
        3.1.6 碘吸附值、四氯化碳吸附率结果及分析
        3.1.7 活性炭强度测定结果及分析
    3.2 炭化温度的影响
        3.2.1 活性炭载体的制备
        3.2.2 N_2吸脱附表征结果及分析
        3.2.3 SEM表征结果及分析
        3.2.4 亚甲基蓝吸附结果及分析
        3.2.5 碘吸附值、四氯化碳吸附率结果及分析
        3.2.6 活性炭强度测定结果及分析
    3.3 KOH比例的影响
        3.3.1 活性炭的制备
        3.3.2 XRD表征结果及分析
        3.3.3 N_2吸脱附表征结果及分析
        3.3.4 SEM表征结果及分析
        3.3.5 亚甲基蓝、碘吸附值、四氯化碳吸附率结果及分析
        3.3.6 活性炭强度测定结果及分析
    3.4 活化温度的影响
        3.4.1 活性炭的制备
        3.4.2 N_2吸脱附表征结果及分析
        3.4.3 亚甲基蓝、碘吸附值、四氯化碳吸附率结果及分析
        3.4.4 活性炭收率及强度测定结果及分析
    3.5 活化时间的影响
        3.5.1 活性炭的制备
        3.5.2 N_2吸脱附表征结果及分析
        3.5.3 亚甲基蓝、碘吸附值、四氯化碳吸附率结果及分析
        3.5.4 活性炭收率及强度测定结果及分析
    3.6 辅助活化剂Fe_3O_4的影响
        3.6.1 活性炭的制备
        3.6.2 XRD表征结果及分析
        3.6.3 N_2吸脱附表征结果及分
        3.6.4 SEM表征结果及分析
        3.6.5 亚甲基蓝、碘吸附值、四氯化碳吸附率结果及分析
        3.6.6 活性炭强度测定结果及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低汞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活性评价
    4.1 活性炭载体的影响
        4.1.1 活性炭载体的选择
        4.1.2 低汞催化剂的制备
        4.1.3 N_2吸脱附表征结果及分析
        4.1.4 XRD表征结果及分析
        4.1.5 SEM表征结果及分析
        4.1.6 TG表征结果及分析
        4.1.7 催化剂活性评价结果及分析
        4.1.8 催化剂寿命评价结果及分析
    4.2 添加辅助剂KCl的影响
        4.2.1 含添加剂低汞催化剂的制备
        4.2.2 N_2吸脱附表征结果及分析
        4.2.3 XRD表征结果及分析
        4.2.4 SEM表征结果及分析
        4.2.5 TG表征结果及分析
        4.2.6 催化剂活性评价结果及分析
        4.2.7 催化剂寿命评价结果及分析
    4.3 分步浸渍氯化汞的影响
        4.3.1 催化剂的制备
        4.3.2 N_2吸脱附表征结果及分析
        4.3.3 XRD表征结果及分析
        4.3.4 SEM表征结果及分析
        4.3.5 TG表征结果及分析
        4.3.6 催化剂活性评价结果及分析
        4.3.7 催化剂寿命评价结果及分析
    4.4 催化剂反应条件的研究
        4.4.1 反应温度的影响
        4.4.2 反应空速的影响
        4.4.3 反应压力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失活催化剂的原位及体外补汞再生
    5.1 部分失活催化剂的物理表征
        5.1.1 EDS表征结果及分析
        5.1.2 N_2吸脱附表征结果及分析
        5.1.3 SEM表征结果及分析
        5.1.4 TG表征结果及分析
        5.1.5 FT-IR表征结果及分析
    5.2 部分失活催化剂的原位再生、表征及活性评价
        5.2.1 催化剂的原位再生及傅里叶红外谱图
        5.2.2 再生催化剂EDS表征结果及分析
        5.2.3 N_2吸脱附表征结果及分析
        5.2.4 TG表征结果及分析
        5.2.5 再生后催化剂活性、寿命评价结果及分析
    5.3 部分失活催化剂再生条件的研究
        5.3.1 再生温度的影响
        5.3.2 氯化氢空速的影响
        5.3.3 再生时间的影响
    5.4 完全失活催化剂的物理表征
        5.4.1 EDS表征结果及分析
        5.4.2 N_2吸脱附表征结果及分析
        5.4.3 TG表征结果及分析
    5.5 完全失活催化剂的体外再生、表征及活性评价
        5.5.1 氯化氢再生后EDS表征
        5.5.2 氯化氢再生后N_2吸脱附表征结果及分析
        5.5.3 TG表征结果及分析
        5.5.4 体外补汞后催化剂活性及寿命评价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低汞催化剂工业制备及反应-精馏工业化集成
    6.1 高中孔率活性炭的工业化制备
        6.1.1 配煤及磨粉工序
        6.1.2 煤粉混捏、成型工序
        6.1.3 炭化工序
        6.1.4 活化工序
    6.2 低汞催化剂的工业化制备
    6.3 精馏系统的理论模拟
        6.3.1 物性方法的选择
        6.3.2 氯化氢原料组成分析
        6.3.3 工艺流程模拟
        6.3.4 精馏设计产能及杂质指标
    6.4 脱轻精馏系统设计
        6.4.1 理论塔板数的影响
        6.4.2 进料板位置的影响
        6.4.3 进料原料温度的影响
        6.4.4 回流-进料比的影响
        6.4.5 脱轻精馏系统的参数优化
    6.5 脱重精馏系统设计
        6.5.1 理论塔板数的影响
        6.5.2 进料板位置的影响
        6.5.3 回流比的影响
    6.6 尾废气工业化制备微纳电子用氯化氢
        6.6.1 工业化流程及设备控制
        6.6.2 反应工艺开车准备
        6.6.3 精馏系统操作
    6.7 氯化氢产品质量分析
        6.7.1 产品杂质组分稳定性分析
        6.7.2 化学组分杂质使用模拟分析
        6.7.3 电子级氯化氢销售市场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10)粘合剂用氯化聚氯乙烯的制备、表征及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国内外氯化聚氯乙烯的发展现状
        1.1.1 国外氯化聚氯乙烯的发展现状
        1.1.2 国内氯化聚氯乙烯的发展现状
    1.2 氯化聚氯乙烯的生产工艺
        1.2.1 溶液法
        1.2.2 水相悬浮法
        1.2.3 气固相法
        1.2.4 小结
    1.3 氯化反应机理
    1.4 CPVC的性能及应用
        1.4.1 CPVC基本性能
        1.4.2 CPVC的应用
    1.5 PVC原料选择
    1.6 溶剂的选择
        1.6.1 “相似相容”原则
        1.6.2 溶解度参数相近原则
        1.6.3 Huggins参数小于1/2的原则
        1.6.4 溶剂化原则
    1.7 粘合剂的黏附机理
        1.7.1 机械结合理论
        1.7.2 吸附理论
        1.7.3 扩散理论
        1.7.4 化学键结合机理
        1.7.5 静电机理
    1.8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1.9 本课题的创新点
第二章 固相法制备粘合剂用CPVC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实验装置组成
        2.2.4 CPVC的制备
        2.2.5 氯气流量的表征
        2.2.6 CPVC氯含量的测定
        2.2.7 溶解度的测定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反应条件对HCl增量(△HCl)与氯含量关系的影响
        2.3.1.1 氯含量
        2.3.1.2 反应温度
        2.3.2 CPVC溶液
        2.3.2.1 氯含量(反应时间)
        2.3.2.2 反应温度
        2.3.2.3 氯气流量
    2.4 本章结论
第三章 氯化聚氯乙烯的结构表征以及对溶解性影响的探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原料及设备
        3.2.2 凝胶含量的测试
        3.2.3 FT-IR表征
        3.2.4 ~1H-NMR表征
        3.2.5 分子量及分布测试
        3.2.6 扫描电镜(SEM)测试
        3.2.7 体式显微镜测试
        3.2.8 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EDS)测试
        3.2.9 比表面积测试仪(BET)
        3.2.10 CPVC理论分子量的计算
        3.2.11 CPVC中Cl/C比值计算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分子量与溶解性
        3.3.2 凝胶含量与溶解性
        3.3.3 偏氯、双键结构与溶解性
        3.3.4 颗粒形貌与溶解性
        3.3.5 氯含量与溶解性
        3.3.6 反应温度与溶解性
        3.3.7 氯气流量与溶解性
        3.3.8 影响CPVC结构的因素
        3.3.8.1 氯含量
        3.3.8.2 温度
        3.3.8.3 氯气流量
    3.4 本章结论
第四章 紫外光引发下CPVC溶解性能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原料及设备
        4.2.2 紫外光辅助CPVC的制备
        4.2.3 溶解度的测定
        4.2.4 凝胶含量的测试
        4.2.5 FT-IR表征
        4.2.6 ~1H-NMR表征
        4.2.7 分子量及分布测试
        4.2.8 体式显微镜测试
        4.2.9 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EDS)测试
        4.2.10 比表面积测试(BET)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紫外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4.3.2 紫外光对CPVC溶解性能的影响
        4.3.3 动力学方程式的建立
        4.3.4 紫外光下不同反应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4.3.5 紫外光下反应条件对CPVC溶液状态的影响
        4.3.5.1 反应温度
        4.3.5.2 氯气流量
        4.3.5.3 紫外光强度
    4.4 本章结论
第五章 CPVC粘合性能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原料及仪器
        5.2.2 溶解
        5.2.3 被粘材料表面的处理
        5.2.4 涂覆
        5.2.5 热压
        5.2.6 裁样
        5.2.7 粘合强度测试
        5.2.8 耐水性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CPVC对不同材料的粘合性能
        5.3.2 CPVC对不同材料与木板之间的粘合性能
        5.3.3 CPVC对PVC壁纸的耐水性能
    5.4 本章结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氯化聚氯乙烯的生产应用及开发前景(论文参考文献)

  • [1]PVC–C制备工艺进展及其应用[J]. 孙治忠,张文学,刘元戎,裴英鸽,李开存,张宇琪. 工程塑料应用, 2020(12)
  • [2]CPVC及PVC合金的组成—相态—性能关系研究[D]. 朱浩南.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3]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李震一. 山东大学, 2020(05)
  • [4]三段式固体废弃物协同气化的研究[D]. 胡斌航. 浙江大学, 2020(07)
  • [5]吡咯烷酮配体改性Cu基催化剂用于乙炔氢氯化反应的研究[D]. 王雨莲. 天津大学, 2020(02)
  • [6]PVC氯化原位接枝及共混制备木材/PVC胶粘剂、结构与性能[D]. 王俊程.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7]碳表面化学调控机制下乙炔氢氯化反应非汞催化剂的研究[D]. 王柏林.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2)
  • [8]生物基碳材料高效催化乙炔氢氯化合成氯乙烯研究[D]. 刘悦. 上海大学, 2019(03)
  • [9]化工尾废气制备电子气体低汞催化剂研究及系统工业应用[D]. 江罗. 北京化工大学, 2018(06)
  • [10]粘合剂用氯化聚氯乙烯的制备、表征及性能[D]. 杨璐. 青岛科技大学, 2018(10)

标签:;  ;  ;  

氯化聚氯乙烯的生产、应用及发展前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