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保护老城传统风貌,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北京:保护老城传统风貌,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一、北京:保护旧城传统风貌 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论文文献综述)

王智洋[1](2021)在《空间视阈下当代中国历史街区的文化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保存有大量文物古迹、地方文脉并能较为完整体现出传统生活状态的历史街区,逐渐成为当下人们的关注焦点。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历史街区展开的相关改建工作,经历了由过往旧城改造中的拆旧建新与仿古热潮,向小尺度、微循环、渐进式有机更新的认知与实践转变。虽然其的主要模式与演化路径不断发展演进,但客观现实中政策规划、法律法规的缺失与商业要素的无序繁殖,依然在此过程中引发了地方文化消逝、群体认同淡化、商业开发同质化等一系列问题。究其原因,过往我国的历史街区改建遵循的多是一种“物质-精神”二元对立认知;其在将工作重心聚焦于历史街区物质形态与精神面貌的同时,却忽视了街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具有实用性、经验性、延续性特征的社会人文内涵。作为一种供人居住生活的空间形态,我国的历史街区具有着由物质性、精神性、社会性三重维度共同构成的空间结构属性;而当代城市更新背景下对之展开的文化建构,则是一种贯穿于其空间营建、空间叙事、空间消费环节的综合性空间生产活动。首先,对文物古迹外在形态风貌的修缮保护、对遗存布景等叙事景观的还原、与以物质为载体的消费活动,共同构成了历史街区文化建构中的物质空间维度。其次,精神空间维度的文化建构既是对历史街区中情感观念、集体认同、地方风俗等抽象要素的维系和延续,也包含着对隐藏于街区空间中的各种人文叙事文本的当代重置,并由此使之与当今大众的审美、怀旧、娱乐、教育等消费诉求相契合。最后,物质与精神层面的文化建构在历史街区的社会空间维度进一步交汇,并分别体现为对活态文化遗产的融合与传承、对社会生活状态的空间叙事再现,以及以体验性社会参与为基础的空间消费等不同层面。同时,由封闭的围合状态、生产逻辑的强势地位、传统地缘亲缘关系的隐退、原住民人口的大量迁出等引发的历史街区公共属性淡化、人际关联衰退、情感内核消散和消费精英化趋势等问题,在本质上均是一种空间异化现象。因此,空间视阈下展开的当代中国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理应处于一种辩证统一的状态之中。相关的实践工作不但要在历史街区物质性、精神性、社会性空间维度的融合交织中,凸显其的活态性、属人性本质与多层次、多环节的原真性内涵;也需在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等多元话语的互动、博弈与协调中,推动其相互补充、彼此制约并以此达成空间权益的动态平衡。

汤航[2](2021)在《旧城更新中传统风貌区的使用后评价研究 ——以重庆洪崖洞为例》文中指出中国城市发展经过30多年的“增量扩张”现已向“存量优化”转变,从以土地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核心,进入以有机更新为主的重要时期,旧城更新成为发展主题。立足品质提升,塑造地方特色,强调人文内涵,提升城市综合吸引力是各个城市当下的主要任务。城市更新中的传统风貌区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地域特色、人文内涵的核心展厅,是丰富市民生活,提升城市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议题下,提倡文化自信的首要任务是保护好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在以5G通信技术与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网络信息时代,如何利用大数据等信息化工具推动公众参与,了解人民需求,进而实现真正的“以人为本”,也是城市规划当下的重要任务。“存量规划”时代必是以人为本的时代,“赋权于市民”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已成为共识,在保护传统文化与民族智慧结晶——“传统风貌区”的过程中,需要更加重视使用者至下而上的反馈途径,开展对传统风貌区的使用后评价研究必不可少。本论文以重庆市洪崖洞传统风貌区为代表性案例,从使用者角度出发,在城乡规划学背景下,结合建筑学、环境行为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相关知识,建立了传统风貌区的使用后评价体系,开展了基于网络数据的先导性评价,以及基于现场的满意度评价和使用方式评价等三方面研究。研究表明使用者对传统风貌区的地域特色、交通环境与配套设施十分的关注,不同群体对空间需求差异明显,并据此进一步结合使用者需求提出旧城更新地段传统风貌区的保护更新策略。同时结合调查研究的实际情况,基于网络与现场调查各自的优点对使用后评价体系进行了修正,为将来传统风貌区使用后评价体系提供客观参考。

赵一博[3](2021)在《微更新理念下历史街区触媒式改造研究 ——以彭城古镇历史街区为例》文中指出随着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古城镇历史街区由于发展滞后,老街区人居环境落后、建筑环境破败、服务设施不足等问题导致其不能满足当下居民的生活需求,需要对其进行更新改造。同时古城镇历史街区作为城市记忆的表现载体,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城镇历史街区存在一定规模的历史建筑,或者存在复杂的产权关系,导致其不适合采取大规模的整体开发模式,需要对其进行保护。历史街区面临更新和保护双重难题。“城市触媒”作为指导城市更新设计的理论,其核心理念是从小尺度的原始触媒入手,通过可持续性渐进的方式,在不影响原有元素本质的情况下,激活其触媒载体,从而引导区域的连锁反应,达到提升整个区域活力的目的。本文以“微更新”理念为背景,以“城市触媒”理论为手段,构建触媒式微更新体系框架,触媒准备、触媒选择、触媒更新、触媒控制和引导,并创新性的针对街区中物质性触媒因子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式进行选取,精选出最具更新价值的触媒要素,发挥其触媒价值。并将此研究框架用于彭城古镇历史街区更新改造中,以期为其他历史街区更新改造提供借鉴。首先对彭城古镇历史街区中自然资源和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调研总结,并从街区现状和突出问题为出发点,选择街区物质性触媒载体为主要目标,将其划分为“点”、“线”、“面”状触媒因子,针对街区中物质性触媒因子进行定性价值分析。同时运用空间句法理论结合Depthmap软件对街区中物质性触媒因子进行整合度、选择度、连接度等变量的分析,并将其转化为空间意义层面的结果,最终根据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的方式筛选出最具更新意义的触媒因子作为首要更新对象。进而对不同类型的触媒因子提出针对性更新改造策略和设计意向,最后通过对彭城古镇历史街区更新活动进行后续的控制和引导,引导历史街区后续的更新改造设计,以期为之后彭城古镇街区的改造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陈黎辉[4](2021)在《福州市南公园历史地段保护与更新设计研究》文中指出作为城市历史文化重要展示窗口的历史地段,是城市文化与特色的集中体现。在城市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优化转型的背景下,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将迎来严峻考验与重大转机。历史地段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又该如何应对呢?本文以福州市南公园历史地段的现状问题总结和保护实态与困境为缘起,引起对历史地段保护与更新的思考。福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资源丰富,文化源远流长。南公园地段位于福州历史文化中轴线右侧,是福州近现代历史进程和中外商贸往来的重要见证地。南公园地段在《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作为历史建筑群类型的历史地段进行保护。如何在保护历史地段完整性与原真性的基础上,突显历史遗产的重要性,丰富地段功能、改善地段环境、传承地域文化、加强地段与城市生活的结合度。又如何在对历史地段进行保护的基础上,加强与城市更新相融合,实现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达到持续性的平衡,这正是本文积极探索的答案。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提出问题,首先对研究背景、对象、内容及意义进行阐述,其次对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相关名词概念进行界定,最后介绍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第二部分为理论基础,通过对国内外以及福州地区关于历史地段保护与更新的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进行总结,作为本文的研究基础和理论依据。第三部分为策略构建,对南公园历史地段进行实地调研,确定地段的现存问题与发展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地段更新与城市协同发展,地段风貌保护与传承,传统建筑保护与更新以及历史文化遗产再利用等四个方面的南公园历史地段针对性策略,用以指导后期南公园历史地段的保护与更新具体实践。第四部分为实践应用,在保护与更新原则与针对性策略的指导下探索性地对南公园历史地段进行保护与更新设计研究。首先,根据南公园地段自身优势与现状条件确定发展定位与更新目标;其次从总体布局、土地利用调整、功能结构等层面进行规划设计;最后,从地段肌理梳理、传统街巷格局传承、建筑分类保护、景观修复提升与历史文化遗产再利用等层面进行具体设计分析。本文以历史城区中保护等级较低的历史地段为研究对象,以参与的实际工程项目为基础对历史地段进行探讨分析,试图探索历史地段保护更新的模式,寻求历史地段活力复兴的策略。同时希望本次研究成果能为福州地区乃至全省、全国范围内的历史地段在保护与更新实践起到一定的现实指导与借鉴意义。图【89】表【17】参考文献【50】

刘亚军[5](2021)在《城市传统居住街区共享空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传统居住街区即是彰显城市风貌、城市历史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居民延续社会网络、传承市井文化、继承传统生活方式的重要场所。城市传统居住街区在长期发展中,凝聚了街区居民淳朴的生活方式,形成了街区特有的情感联系和认同感。街区中的公共空间作为街区人群活动的主体空间,有着链接居民社会关系的核心纽带作用。随着中国城市发展的步伐加快,城市传统居住街区也迎来了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城市传统居住街区由于形成时期长久,街区公共空间被严重挤占,公共空间功能与现代居民生活需求的矛盾愈发严重,街区公共空间整体品质的问题日益凸显。城市传统居住街区内不断出现居住环境质量低下、人口拥挤、乱搭乱建、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因此,大量城市传统居住街区面临着拆除重建的困境,街区内原生的街区传统风貌、空间肌理、市井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社会网络等也遭到破坏。文章首先从理论方面对传统居住街区、共享空间和日常生活进行定义,梳理了相关理论研究的概念和现状,并界定了本文对传统居住街区的研究范围,为下文的实践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文章针对城市传统居住街区的三种更新模式,归纳总结出三种更新模式的常用方法、优势和劣势。其次选取了北京菊儿胡同、桂林东西巷、镇江西津渡三个更新前具有传统居住街区特征的街区,从构建共享空间的角度并对其更新后效果进行评述,总结归纳出传统居住街区更新侧重点与不足。在探索具体设计实践中,从街区日常生活的主体、事件、时间和空间四个方面入手,以激发街区活力为总体目标,提出构建街区共享空间的重要性。在设计实践方面,选取镇江宝塔路街区为例,从人群共享、功能共享、时间共享和空间共享四个角度,提出构建街区共享空间的具体措施,以达到提升街区整体环境质量、激发街区活力、增进街区邻里关系的效果。

郑秋燕[6](2020)在《基于ANP的广州市恩宁路街区二期更新项目可持续评价》文中提出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的加快,城市将面临如交通拥挤、空气污染、资源紧张等问题,而城市的社区更新对于保护城市传统和文化、升级产业业态、完善公共设施、改善人居环境、强化社区认同等具有积极的意义。然而,在大拆大建的更新模式下,城市社区也面临着年轻人口外迁、地方产业衰落、环境恶化、社会萧条、地方特色、特点和场所感丧失等问题。因此,以城市更新为背景,探索历史文化街区的可持续更新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有机更新理论、社区营造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通过文献分析法、实地调研、专家问卷调查及ANP网络层次分析法,深入了解更新项目对城市的影响,以此构建历史文化街区可持续性评价体系,并通过整理广州市城市更新和恩宁路街区的发展历程,以恩宁路街区二期更新项目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具体的评价。最后研究认为,首先,恩宁路二期更新项目是在一期(永庆片区)的基础上,更大规模和范围的“微改造”,面对的环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问题更复杂,因此对后面的更新改造项目具有更典型的示范意义;其次,分析恩宁路街区二期更新项目在改造前后环境、经济和社会三方面的对比,运用可持续评价体系进行评价,剖析总结出该项目的成效和存在问题;第三,通过恩宁路二期更新项目的实证,阐释构建的可持续评价体系在历史文化街区上运用的实用性和可推广性。通过实证分析,本文提出的历史文化街区可持续评价体系和指标准则契合实际,能够很好地应用在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社区可持续更新的相关研究上。而且结合实例,发现“商业服务产业”是影响可持续评价结果的最重要因素,次之为经济可持续性指标中的“休闲娱乐产业”和“土地价值增长率”以及社会可持续性指标中的“街区满意度”和“街区认同感”,由此可见,经济可持续性仍在更新项目的可持续性评价中占据主要位置。最后,就恩宁路二期更新项目评价结果,提出城市规划角色摆正;产业结合文化传承,提升街区活力;以人为本,将“社区发展”理念融入城市更新这三方面建议。

姚俊婧[7](2020)在《广州大学城高校周边社区微更新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科研事业的迅速发展,以一些高等教育院校集聚在一起形成的大学城蓬勃发展起来。这些大学城有自然生成的,也有主动构建的,但无论是哪种形式,它都有一定的现状基础。其中以主动构建形成的广州大学城,在它的现状基础上保留了四个社区,分别为北亭社区、南亭社区、穗石社区和贝岗社区,这四个社区形成了广州大学城独有的特色,但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由于广州大学城的建设,保留社区的土地被征收,居民的生活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更,从以种植业、打渔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发展成了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再加上保留社区的发展缺乏规划性指导,导致社区出现商业无序发展、环境质量下降、公共设施缺乏、街巷肌理遭到破坏、建筑违法加建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居民的生活和大学城的整体风貌,亟需找到整治的办法。笔者经过对保留社区的深入调研,引入“城市更新”理念,以保护社区内传统风貌为前提,以社区与周边高校的和谐、协调发展为基础,探讨了保留社区的微更新策略,并作为邻校社区历史传统文化传承、环境治理、文化建设、校-村和谐发展提供研究参考。本文内容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阐述了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及研究的创新点。第二章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资料搜集,评述了四个保留社区的概况、特征及存在的问题。第三章分析了广州大学城和四个保留社区的发展定位、保留社区与周边高校的相互关系及保留社区未来的发展路线。第四章重点研究了城市更新相关理论、分析了国内外高校周边社区的微更新案例,为下一步的微更新策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五章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四个保留社区的微更新策略,包括微更新指导思想、目标、原则、内容、模式、特点、参与主体、议事机制、策略、设计探索及实施微更新之后的预期成效。最后为结语部分,总结了保留社区微更新的总体思想,并对微更新思想在保留社区中的实施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梳理与归纳,以广州大学城四个保留社区的微更新为例,提炼出社区微更新理念,将文化艺术元素融入到传统文化的更新保护中,为相关类型的社区治理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蒯新珏[8](2020)在《北京街巷胡同环境品质提升设计策略与工作路径研究 ——以北京香山买卖街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北京作为千年古都,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积累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如何保护古都的历史风貌,延续城市的历史脉络,同时又能实际地提高居民的生活环境,一直是北京城市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而街巷胡同,作为北京城市建设的基本单元,既是古都文化的见证,也是城市传统风貌特色的集中体现。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一系列改造和更新后,北京的城市形象日新月异,但在过去较为强调效率和经济性的建设思想下,城市风貌趋同化现象严重,构成城市独特魅力的大量街巷胡同逐渐消失在了现代化的高速建设中。随着对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再利用的理念进一步发展,同时城市内涵品质挖掘提升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如何有效延续北京街巷胡同的历史文脉和特色风貌,进一步提升其环境品质,符合时代特征和市民需求,仍需要系统地梳理与总结。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北京街巷胡同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文献研究、现状调研以及在香山买卖街环境提升项目中的设计实践经验尝试探讨在当前对于环境品质要求日益提高的时代背景下,北京街巷胡同如何在保持其风貌特征的同时进行品质提升的策略方法和工作路径。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首先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进行分析,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论述总结国内外研究与实践概况。第二部分对有关理论和当前北京街巷胡同改造更新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其中第二章着重对街巷空间环境品质的相关理论进行探索;第三章针对北京街巷胡同的演变发展进行分析,总结其基本特征以及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与矛盾;第四章提出北京现阶段街巷胡同环境品质提升工作的成效与不足,同时选取典型案例进行研究,探讨街巷胡同环境品质提升的策略方法。第三部分通过对实践案例的全过程研究分析进一步总结类似改造的实践策略和工作路径,第五章通过对以上的理论、原则、策略的探索,详细介绍北京香山买卖街环境品质提升的设计项目中适合其特色风貌修复及环境品质提升的探索性方案;第六章着重探讨香山买卖街环境品质提升工程中实际工作的开展方法以及工作路径的创新探索,并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教训。最后为结语部分,对上述研究进行总结,旨在为北京市当前及未来街巷胡同的环境品质提升工作提供恰当的理论依据及实践参考。

黎晓楠[9](2020)在《广州华侨新村历史文化街区公共空间保护与优化研究》文中指出华侨新村历史文化街区是广州唯一的当代型历史文化街区,它代表着广州50-60年代西方花园式规划及华侨住宅建筑本土化的实践,是广州城建史上的特例,也是广州市公布的26个传统历史文化街区之一。随着广州华侨新村周边的发展及内部的自发式更新,街区内的公共空间渐渐不能适应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及多元使用者的需求。如何在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风貌的前提下,结合使用者需求,为其公共空间的组织、物质环境的提升提出保护与优化原则与策略,是本次研究的实践意义所在。论文主要包括5个部分:第一章为引言部分,论述了本课题的选题背景、应用价值及科学意义。对相关概念、国内外关于历史文化街区公共空间保护与更新的研究现状、广州华侨新村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分析。为本课题提供了研究依据和理论支撑,提出本文研究方法与组织架构。第二章为广州华侨新村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概述。通过对已有的论文文献、期刊、报纸、地图等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将华侨新村发展沿革归纳为“开发期-停滞期-转型期-自主柔性更新期”4个阶段,从各时段的发展背景、区位变化、街区建设概况及社会空间结构进行了归纳分析,并对华侨新村初期规划及建筑特点进行简明的介绍,总结了华侨新村历史文化价值及其对应的公共空间,确定华侨新村公共空间的保护要素。第三章为广州华侨新村历史文化街区公共空间现状调研。通过实地调研、追踪记录、深度访谈等方式,对本街区区位、建筑文化资源、道路交通系统、公共活动节点、公共空间视觉界面以及公共生活6个方面进行了详实的调研和分析,进而总结了街区公共空间现状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保护与优化原则。第四章针对2020年2月公布实施的《华侨新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作解读,明确了本街区发展“文-商-旅-居”为一体的“SOHO典范社区”的目标。结合2017-2019年本街区内公共空间“微改造”实施与成果作梳理,提出上一阶段街区内“公共空间保护”与“公共空间优化”过程中有待改善的问题。第五章根据“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思路,针对第三、第四章提出的问题,从多元文化融合发展、空间环境保护提升、运行机制等不同角度,探讨了从中观到微观等不同层面介入本街区公共空间的空间设计方法,提出了适合本街区发展的公共空间保护与优化建议。

邹豪[10](2020)在《基于城市更新理念下临平旧城区景观改造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在城市化进程中许多旧城区开始无法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同时暴露出了基础设施水平低下、布局不合理、生活环境恶化、区域功能不足、传统风貌衰退等弊端。为保证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化发展、传统风貌及空间结构的延续,改善城市设施水平及环境质量,强化旧城区的综合功能,需要对旧城区实施推进计划性的改造及更新。在旧城改造以往的研究中,研究角度从集中于旧城宏观改造中渐渐转向旧城改造中居民生活环境,但对于环境景观改造相关的理论及实践研究较少,且城市更新中相关人员对于景观改造的认识也不足,相关规范及方法论也亟需完善。因此本文从临平旧城改造中的文化、空间、街巷、广场、建筑、绿地中的景观问题出发,对采用了城市更新理论指导的旧城改造工作进行了分析与总结,结果如下:(1)城市更新理念下的文化改造:改造中尊重城市旧文脉,挖掘和利用闲散用地,同时结合城市更新这一新改造理念,在旧城改造中起指导作用。(2)城市更新理念下的空间改造:改造中以空间形态要素为中心,强调重塑“步行优先权利”,将旧城中分散的空间通过街巷等廊道进行串联,打造系统且风貌统一的旧城空间结构。(3)城市更新理念下的街巷改造:通过在街巷改造中统筹考虑优化道路交通功能,串联沿线小巷,化零为整,将原有互相独立,风格不一的小巷及道路改造成为文化多样、风格统一、功能全面的旧城街巷组团。(4)城市更新理念下的广场改造:通过公共空间廊道将沿线各类开放广场空间串联在一起,使各种功能联系起来,促进了街道生活的多样性,使沿线步行交通更加便捷,使它们融合成为一处多功能的综合社区服务型场所。(5)城市更新理念下的建筑改造:建筑改造中建筑风格分类改造,融入历史特色元素,将原有狭窄杂乱的街道改造成了特色商业街道,同时展示了城市的历史形象魅力。(6)城市更新理念下的绿地改造:绿地系统改造通过城市更新理念把零散分布的绿地进行有机的串联,形成统一的绿地系统,丰富了城市微气候,提升了景观层次与背景。城市更新理论能够有效解决并提升临平旧城改造中存在的文化、空间、街巷、广场、建筑、绿地中的景观问题,证明了城市更新理论下的旧城改造方式在区域内的优越性,并为我国后续旧城景观改造的理论及实践提供少许有益的启发。

二、北京:保护旧城传统风貌 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保护旧城传统风貌 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论文提纲范文)

(1)空间视阈下当代中国历史街区的文化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中国历史街区的变迁、现状及当下问题
    第一节 历史街区概念的内涵、外延与辨析
        一、历史街区概念的产生及演进
        二、对历史街区概念的辨析与定位
    第二节 我国过往历史街区工作实践的阶段性特征
        一、1949-1957:对历史街区议题的初步认知
        二、1958-1976:城市化建设停滞时期的历史街区工作
        三、1978-1989:政府主导下对城市老旧地带的福利性改造升级
        四、20 世纪90 年代:对城市展开的大规模拆旧建新浪潮
        五、21 世初期至今:对历史街区的小尺度、渐进式有机改建
    第三节 我国历史街区改建工作的主要模式、路径与当下困境
        一、我国历史街区工作的常规模式和演化路径
        二、当下我国历史街区改建工作存在的主要困境
第二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空间视角
    第一节 历史街区改建:从传统旧城改造到当代文化建构
        一、传统旧城改造背景下历史街区改建活动的缺陷
        二、当代城市更新背景下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空间属性
    第二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多重维度
        一、“物质-精神”二元空间观下的过往历史街区改建工作
        二、“空间三元辩证法”下历史街区的多重空间维度
        三、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空间的历史街区
    第三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多重环节
        一、当代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空间生产属性
        二、空间营建:对历史街区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融合
        三、空间叙事:对历史街区过往之事的还原、重置与再现
        四、空间消费:对社会转型中大众消费新兴诉求的契合与满足
第三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物质空间维度
    第一节 对街区空间中物质文化遗产的修缮与保护
        一、历史街区中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与特征
        二、历史街区物质文化遗产修缮保护的途径与方法
        三、历史街区物质文化遗产修缮保护的原则与目标
    第二节 对历史街区物质性景观的空间叙事还原
        一、历史街区物质空间维度的自然与人工叙事文本
        二、宏观:对整体肌理的空间叙事还原
        三、中观:对建筑遗存的空间叙事还原
        四、微观:对布景设施的空间叙事还原
    第三节 以物质为载体的历史街区空间消费
        一、历史街区空间消费的主要形式
        二、历史街区空间消费的主要场所
        三、历史街区空间消费的主要特征
    第四节 历史街区空间物质形制的封闭与失序
        一、“围合”状态下历史街区空间公共属性的消散
        二、生产逻辑与象征性符号主宰下的空间消费
第四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精神空间维度
    第一节 对街区空间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维系与延续
        一、历史街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类型与特征
        二、历史街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主题营建
    第二节 对历史街区精神场景的空间叙事重置
        一、历史街区精神空间维度的人文叙事文本
        二、从单一人文叙事文本到复合空间叙事场景
        三、对历史街区空间叙事中人文叙事场景的当代重置
    第三节 历史街区空间消费中的多重精神诉求
        一、审美与怀旧
        二、休闲与娱乐
        三、历史与文化教育
        四、遁世逃避
        五、品味展示与认同获取
    第四节 历史街区空间精神特质的消逝
        一、由传统地缘、亲缘关系向业缘关系转变所引发的精神破坏
        二、“非地方”状态下历史街区精神维度的同质化问题
第五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社会空间维度
    第一节 对历史街区空间中活态文化遗产的融合与传承
        一、历史街区中活态文化遗产在社会演进中的融合
        二、历史街区中活态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
    第二节 对历史街区社会生活状态的空间叙事再现
        一、历史街区社会空间维度的生活性叙事文本
        二、对历史街区社会中宏大事件与民间活动的当代再现
        三、时空叙事中的铺排、拼贴与并置
    第三节 以体验性社会参与为基础的历史街区空间消费
        一、体验性空间消费的社会维度
        二、异托邦空间:时空情境穿越中的异质消费体验
        三、阈限空间:从仪式走向世俗的节庆消费体验
        四、“后台”空间:集体社会交往中的互动消费体验
    第四节 历史街区空间社会功能与结构的变异
        一、“绅士化”进程中的空间功能置换与人口结构改变
        二、社会差异背景下的精英化倾向与消费区隔
第六章 空间视阈下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辩证统一
    第一节 历史街区改建中的空间异化
        一、物质形态与精神内涵的异化
        二、人的社会行为实践的异化
        三、由物质、精神和社会实践异化所引发的空间异化
    第二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中三重维度的辩证统一
        一、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活态性与属人性本质
        二、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多层次、多环节原真性内涵
    第三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中多元话语的辩证统一
        一、政治话语:从主导者向中介人的角色转型
        二、经济话语:于大众诉求和经济逻辑之间的平衡
        三、社会与文化话语:文化治理下的广泛社会参与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旧城更新中传统风貌区的使用后评价研究 ——以重庆洪崖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旧城更新
        1.3.2 传统风貌区
        1.3.3 使用后评价
    1.4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1.4.1 研究对象的选取
        1.4.2 研究范围的划定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6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传统风貌区”研究现状
        2.1.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2.1.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2.2“使用后评价”相关研究进展
        2.2.1 使用后评价的发展与理论
        2.2.2 国外使用后评价的相关研究
        2.2.3 国内使用后评价的相关研究与应用
第三章 使用后评价体系构建
    3.1 评价体系的推演
    3.2 使用后评价体系框架
    3.3 使用后评价的内容
        3.3.1 基于网络的先导性研究
        3.3.2 基于使用者的满意度评价
        3.3.3 基于空间的使用方式评价
第四章 洪崖洞更新改造与先导性评价
    4.1 洪崖洞传统风貌区的更新演变
        4.1.1 洪崖洞历史文化简介
        4.1.2 洪崖洞的价值论述
        4.1.3 洪崖洞的更新改造与设计策略
        4.1.4 洪崖洞更新改造的总体评价
    4.2 基于洪崖洞实时热度系统的先导性研究
        4.2.1 洪崖洞游客的时间分布规律
        4.2.2 洪崖洞游客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
    4.3 基于网络视觉数据的评价研究
        4.3.1 基于点评照片的使用者视觉偏好性分析
        4.3.2 基于各官方网站宣传照片对比研究
    4.4 基于网络文本数据的评价研究
        4.4.1 点评文本关键词总体评价分析
        4.4.2 点评文本关键词分类统计分析
第五章 满意度与使用方式评价
    5.1 问卷设计与数据采集
        5.1.1 问卷设计
        5.1.2 样本基本概况
    5.2 洪崖洞满意度评价数据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5.2.1 信度检验
        5.2.2 效度检验
    5.3 洪崖洞满意度评价综合分析
        5.3.1 总体分析
        5.3.2 基于使用者属性的洪崖洞满意度评价差异分析
        5.3.3 基于问卷发放方式的满意度差异研究
    5.4 洪崖洞满意度评价的指标体系
        5.4.1 满意度评价指标层次构建
        5.4.2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5.4.3 综合评价结果计算与分析
    5.5 洪崖洞使用方式评价
        5.5.1 主要活动空间行为类型
        5.5.2 各时段行为频次与强度
        5.5.3 活动注记的空间分布特征
第六章 综合评价结果与提升策略
    6.1 各阶段使用后评价小结
        6.1.1. 基于网络数据的先导性评价小结
        6.1.2 基于现场的满意度评价小结
        6.1.3 使用方式评价小结
    6.2 洪崖洞传统风貌区使用后评价总结
        6.2.1 外部交通方面
        6.2.2 内部交通方面
        6.2.3 景观风貌方面
        6.2.4 场所空间方面
        6.2.5 设施配置方面
        6.2.6 管理服务方面
        6.2.7 业态设置方面
    6.3 使用者特征与行为偏好总结
    6.4 洪崖洞提升改造策略
        6.4.1 交通改善策略
        6.4.2 景观风貌改善策略
        6.4.3 场所空间改善策略
        6.4.4 设施配置改善策略
        6.4.5 功能业态提升策略
        6.4.6 服务管理改善策略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旧城更新传统风貌区的更新改造策略
        7.1.2 旧城更新中传统风貌区的使用后评价体系
        7.1.3 使用者对传统风貌区的寄托与需求
    7.2 本研究的局限性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洪崖洞满意度评价现场调查问卷
附录 2:洪崖洞满意度评价网络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3)微更新理念下历史街区触媒式改造研究 ——以彭城古镇历史街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磁州窑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必要性
        1.1.2 历史街区发展面临的困境
        1.1.3 城市触媒理论对历史街区微更新指导作用
    1.2 国内外理论研究综述与实践历程
        1.2.1 历史街区相关研究
        1.2.2 “微更新”相关研究
        1.2.3 “城市触媒”理论相关研究
        1.2.4 国内外街区更新相关案例研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1.7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历史街区触媒式微更新体系构建
    2.1 微更新与触媒理论用于历史街区可行性分析
    2.2 历史街区触媒式微更新体系构建
    2.3 触媒准备
    2.4 触媒因子的选择
        2.4.1 选择的必要性
        2.4.2 物质性触媒元素的特征和选取原则
        2.4.3 物质性触媒载体的选取
    2.5 触媒空间的微更新
        2.5.1 “点”状触媒元素的微更新
        2.5.2 “线”状触媒元素的微更新
        2.5.3 “面”状触媒要素的微更新
    2.6 触媒反应的控制和引导
        2.6.1 触媒反应的控制
        2.6.2 触媒反应的引导
第3章 彭城历史街区文化资源及现状问题研究
    3.1 彭城历史街区基本概况及研究范围界定
        3.1.1 历史街区基本概况
        3.1.2 研究范围界定
    3.2 彭城历史街区文化资源
        3.2.1 发展沿革
        3.2.2 自然与物质文化资源
        3.2.3 非物质文化资源
    3.3 价值分析
        3.3.1 艺术文化价值
        3.3.2 历史价值
        3.3.3 经济价值
        3.3.4 科学价值
    3.4 街区现状及突出问题分析
        3.4.1 历史建筑遗存分布与现状
        3.4.2 现存格局与街巷肌理
        3.4.3 公共空间
        3.4.4 功能业态与服务设施
    3.5 街区整体发展目标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彭城历史街区触媒因子的选取
    4.1 “点”状触媒因子的选择
        4.1.1 街区“点”状触媒因子的定性分析
        4.1.2 街区“点”状触媒因子的定量分析
        4.1.3 街区“点”状触媒因子确定
    4.2 “线”状触媒因子的选择
        4.2.1 街区“线”状触媒因子的定性分析
        4.2.2 街区“线”状触媒因子定量分析
        4.2.3 街区“线”状触媒因子确定
    4.3 “面”状触媒因子的选择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彭城历史街区触媒空间的微更新
    5.1 “点”状触媒空间微更新
        5.1.1 建筑单体
        5.1.2 广场空间
        5.1.3 交通节点
    5.2 “线”状触空间的微更新
        5.2.1 街道空间
        5.2.2 巷弄空间
    5.3 “面”状触媒空间的微更新
        5.3.1 “面”状触媒空间更新策略
        5.3.2 “面”状触媒空间更新设计
第6章 彭城历史街区触媒反应的控制和引导
    6.1 触媒反应的控制
        6.1.1 前期触媒反应的控制
        6.1.2 中期触媒反应的控制
        6.1.3 后期触媒反应的控制
    6.2 触媒效应的引导
        6.2.1 文化旅游发展引导
        6.2.2 文化商业发展引导
        6.2.3 文化事件发展引导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4)福州市南公园历史地段保护与更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城市与地段发展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概况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历史地段与历史建筑群
        1.4.2 保护与更新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历史地段基础研究与案例分析
    2.1 历史地段研究现状
        2.1.1 国外研究现状
        2.1.2 国内研究现状
        2.1.3 福州市历史地段研究现状
    2.2 历史地段保护的相关理论研究
        2.2.1 历史性城市景观保护理论
        2.2.2 有机更新理论
        2.2.3 建筑类型学理论
    2.3 历史地段的保护与更新案例剖析
        2.3.1 案例选择评定标准
        2.3.2 案例一:福州市苍霞历史地段
        2.3.3 案例二:广州恩宁路永庆坊历史街区
        2.3.5 案例总结与启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南公园历史地段现状研究
    3.1 南公园历史地段概况
        3.1.1 现状介绍
        3.1.2 历史沿革
        3.1.3 地域文化价值
    3.2 宏观层面:地段整体空间关系现状
        3.2.1 区位特征
        3.2.2 用地性质
        3.2.3 路网结构
    3.3 中观层面:地段历史文化环境现状
        3.3.1 肌理特征
        3.3.2 街巷形态
        3.3.3 空间环境
    3.4 微观层面:地段历史遗存现状
        3.4.1 建筑概况
        3.4.2 历史环境要素
        3.4.3 非物质文化遗产
    3.5 南公园历史地段现状问题总结
        3.5.1 整体历史环境格局亟待重塑
        3.5.2 地段功能亟待调整提高活力
        3.5.3 人居景观环境品质亟待改善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公园历史地段保护与更新策略研究
    4.1 历史地段保护与更新原则
        4.1.1 整体性原则
        4.1.2 原真性原则
        4.1.3 多样性原则
        4.1.4 动态性原则
    4.2 宏观层面:地段与城市发展协同
        4.2.1 多地段协调发展
        4.2.2 地段功能调整
    4.3 中观层面:地段风貌保护与传承
        4.3.1 地段肌理的修复与调整
        4.3.2 传统街巷的保留与延续
        4.3.3 地段景观的优化与再生
    4.4 微观层面:建筑的分类保护与更新
        4.4.1 传统建筑的分类保护
        4.4.2 新建建筑的延续性设计
    4.5 历史文化遗产的再利用
        4.5.1 物质文化遗产
        4.5.2 非物质文化遗产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南公园历史地段保护与更新设计实践
    5.1 发展定位与更新目标
        5.1.1 发展定位
        5.1.2 更新目标
    5.2 整体规划设计
        5.2.1 总体规划
        5.2.2 土地利用
        5.2.3 功能结构
    5.3 地段肌理重构与淡化设计
        5.3.1 肌理重构——万寿河西侧地块
        5.3.2 肌理淡化——万寿桥地块
    5.4 传统街巷保护与更新设计
        5.4.1 传统街巷格局保护
        5.4.2 传统街巷交通布局更新
        5.4.3 传统街巷节点更新
    5.5 建筑保护与更新设计
        5.5.1 建筑分类保护方式
        5.5.2 建筑风貌控制
        5.5.3 建筑具体分类设计
    5.6 景观环境品质优化设计
        5.6.1 历史环境要素与景观结合
        5.6.2 地域性景观小品
    5.7 历史文化遗产的再利用设计
        5.7.1 物质文化遗产的再利用
        5.7.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再利用
        5.7.3 历史文化遗产展示路线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5)城市传统居住街区共享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1.城市传统居住街区价值认知的提升
        2.城市传统居住街区问题凸显
        3.“共享”成为城市传统居住街区发展的重要理念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四)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综述
        2.国外研究综述
        3.总结
    (五)研究内容和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六)研究框架
    (七)本章小结
二、相关理论研究
    (一)城市传统居住街区相关概念
    (二)日常生活相关概念
        1.日常生活的定义
        2.日常生活的内涵
    (三)共享空间相关概念
        1.共享空间的定义
        2.共享空间的内涵
    (四)城市传统居住街区共享空间理论研究
        1.街区共享空间的特点
        2.街区共享空间的类型
    (五)本章小结
三、城市传统居住街区更新模式分析
    (一)街区更新模式
        1.保护型
        2.整治型
        3.重建型
    (二)街区共享空间案例分析
        1.北京菊儿胡同
        2.桂林东西巷街区
        3.镇江西津渡街区
    (三)案例对比分析与问题总结
        1.案例对比分析
    (四)本章小结
四、城市传统居住街区共享空间设计策略
    (一)街区日常生活的构成
        1.街区主体
        2.街区活动事件
        3.街区使用时间段
        4.街区公共空间
    (二)街区共享空间的具体类型
        1.分隔空间
        2.分层空间
        3.分时空间
        4.分化空间
    (三)街区共享空间的设计原则
        1.适用人群多样性原则
        2.功能多样性原则
        3.使用时间多样性原则
        4.空间多样化原则
    (四)街区日常生活的设计方法
        1.人群共享设计方法
        2.功能共享设计方法
        3.时间共享设计方法
        4.空间共享设计方法
    (五)本章小结
五、城市传统居住街区共享空间设计实践
    (一)项目背景概述
        1.镇江城市概况
        2.街区概况
    (二)街区现状分析
        1.街区现状
        2.街区现状问题总结
    (三)街区共享空间设计实践
        1.街区共享空间节点选择
        2.构建人群共享空间
        3.塑造活动共享空间
        4.分时使用共享空间
        5.搭建弹性共享空间
    (四)街区共享空间运营模式
        1.政府层面
        2.街区层面
        3.街区居民层面
    (五)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致谢

(6)基于ANP的广州市恩宁路街区二期更新项目可持续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2.3 研究综合述评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的、方法、路线
        1.4.1 研究目的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历史文化街区更新可持续评价方法
    2.1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1 基本概念
        2.1.2 理论基础
    2.2 国内外历史文化街区可持续评价体系及评价指标汇总
    2.3 历史文化街区可持续评价体系构建
        2.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2.3.2 评价体系的构建
        2.3.4 评价指标准则及重要性程度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州市恩宁路街区二期更新项目概况
    3.1 广州市城市更新发展历程
        3.1.1 广州市城市更新的发展历程
        3.1.2 恩宁路及骑楼片区更新的发展历程
    3.2 恩宁路街区二期更新概况
        3.2.1 恩宁路街区总体概况
        3.2.2 恩宁路街区二期更新改造前后状况对比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州市恩宁路街区二期更新项目可持续评价
    4.1 调研数据
        4.1.1 问卷调查
        4.1.2 实地勘探
        4.1.3 实地访谈
    4.2 恩宁路街区二期更新项目评价结果
    4.3 恩宁路街区二期更新项目评价结果分析
        4.3.1 恩宁路街区二期更新成效
        4.3.2 恩宁路街区二期更新存在问题
    4.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建议
        (一)城市规划角色摆正,实现环境可持续
        (二)产业结合文化传承,提升街区活力,实现经济可持续
        (三)以人为本,将“社区发展”理念融入城市更新,实现社会可持续
    三、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1 历史文化街区可持续评价指标影响关系调查问卷
附录2 历史文化街区可持续评价指标重要程度调查问卷
附录3 广州市恩宁路街区二期更新改造评价问卷调查
附录4 广州市恩宁路街区二期更新改造评价访谈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广州大学城高校周边社区微更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大学城”的起源
        1.1.2 广州大学城现状
        1.1.3 广州大学城四个保留社区的历史背景
        1.1.4 广州大学城四个保留社区现状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相关文献综述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的内容
        1.4.2 相关概念
        1.4.3 研究的方法
        1.4.4 重点解决的问题
        1.4.5 研究的框架
    1.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章注释
第二章 广州大学城四个保留社区现状研究
    2.1 北亭社区概况、特征与问题
        2.1.1 北亭社区概况
        2.1.2 北亭社区特征
        2.1.3 北亭社区存在的问题
    2.2 南亭社区概况、特征与问题
        2.2.1 南亭社区概况
        2.2.2 南亭社区特征
        2.2.3 南亭社区存在的问题
    2.3 穗石社区概况、特征与问题
        2.3.1 穗石社区概况
        2.3.2 穗石社区特征
        2.3.3 穗石社区存在的问题
    2.4 贝岗社区概况、特征与问题
        2.4.1 贝岗社区概况
        2.4.2 贝岗社区特征
        2.4.3 贝岗社区存在的问题
    2.5 本章小结
    本章注释
第三章 广州大学城四个保留社区未来发展研究
    3.1 广州大学城与四个保留社区的发展定位分析
        3.1.1 广州大学城发展定位分析
        3.1.2 四个保留社区发展定位分析
    3.2 保留社区与周边高校的关系分析
        3.2.1 高校引导社区
        3.2.2 社区疏解高校
    3.3 影响保留社区发展的因素分析
        3.3.1 机构因素
        3.3.2 人群因素
    3.4 四个保留社区未来的发展路线
        3.4.1 北亭社区未来的发展路线
        3.4.2 南亭社区未来的发展路线
        3.4.3 穗石社区未来的发展路线
        3.4.4 贝岗社区未来的发展路线
    3.5 本章小结
    本章注释
第四章 国内外高校周边社区“微更新”案例研究
    4.1 城市更新相关理论研究
    4.2 基于社区治理下的日本高岛平小区微更新
        4.2.1 房屋租赁问题
        4.2.2 建立三者协会
        4.2.3 推行“地域货币”
    4.3 基于校-村合作下的深圳桂庙新村微更新
        4.3.1 房屋租赁问题
        4.3.2 居民与学生的互动
        4.3.3 建立创业园
    4.4 基于公共空间改造下的四川川音小区微更新
        4.4.1 公共空间功能的整合
        4.4.2 拆除违法加建的构筑物
        4.4.3 公共空间改造
    4.5 广州市村庄社区微改造案例
        4.5.1 黄埔村
        4.5.2 莲塘村
    4.6 案例总结
        4.6.1 微策略层面
        4.6.2 微设计层面
    4.7 本章小节
    本章注释
第五章 广州大学城高校周边社区微更新策略与设计实践探索
    5.1 微更新的指导思想、目标及原则
        5.1.1 指导思想
        5.1.2 微更新目标
        5.1.3 微更新原则
    5.2 微更新的模式及特点
        5.2.1 微更新的模式
        5.2.2 微更新的特点
    5.3 微更新的参与主体与议事机制
        5.3.1 参与主体
        5.3.2 议事机制
    5.4 微更新策略、设计探索及预期成效
        5.4.1 微更新在四个保留社区内的策略及设计探索
        5.4.2 微更新在四个保留社区内的预期成效
    5.5 本章小结
    本章注释
结语
    结论
    建议
    不足
    展望
参考文献
    学术着作
    学术期刊文献
    学位论文
    论文集
    报纸文章
    相关网址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的发表
致谢

(8)北京街巷胡同环境品质提升设计策略与工作路径研究 ——以北京香山买卖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存量优化: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
        1.1.2 实践探索:街巷整治工作的开展
    1.2 相关概念
        1.2.1 街巷胡同
        1.2.2 环境品质
    1.3 研究对象选择
        1.3.1 北京街巷胡同
        1.3.2 香山买卖街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方法与内容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内容
        1.6.3 研究框架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街巷空间环境品质的理论探索
    2.1 街巷空间相关理论概述
        2.1.1 街道美学理论
        2.1.2 街道活力理论
        2.1.3 新城市主义理论
        2.1.4 场所精神理论
    2.2 环境品质相关理论概述
        2.2.1 人居环境科学和“有机更新”理论
        2.2.2 环境品质内涵解析
        2.2.3 环境品质构成框架
    2.3 工作路径相关理论概述
        2.3.1 公众参与理论
        2.3.2 使用状况评价理论(POE)
第三章 北京街巷胡同的发展梳理
    3.1 北京街巷胡同的历史沿革
        3.1.1 古代北京街巷胡同
        3.1.2 近代北京街巷胡同
    3.2 北京街巷胡同的基本特征
        3.2.1 空间特征
        3.2.2 功能特征
        3.2.3 文化特征
    3.3 北京街巷胡同的现状
    3.4 北京街巷胡同面临的问题
        3.4.1 空间使用矛盾
        3.4.2 界面破坏严重
        3.4.3 管理体制落后
        3.4.4 保护意识不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北京街巷胡同环境品质提升的困境与对策
    4.1 街巷胡同环境品质提升依据
        4.1.1 政策法规对街巷胡同环境品质提升的要求
        4.1.2 城市发展对街巷胡同环境品质提升的要求
        4.1.3 使用者对街巷胡同环境品质提升的要求
    4.2 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改造更新案例分析
        4.2.1 政府主导模式下的改造更新
        4.2.2 跨界融合模式下的改造更新
        4.2.3 小结
    4.3 现阶段北京街巷胡同环境品质提升工作的成效
        4.3.1 改善街巷胡同环境风貌
        4.3.2 明晰街巷治理权责划分
        4.3.3 搭建多元主体协同共治
    4.4 现阶段北京街巷胡同环境品质提升工作的困境
        4.4.1 城市长期发展与短期形象塑造的矛盾
        4.4.2 标准化的环境整治与风貌特色的矛盾
        4.4.3 提升城市形象与改善居民生活的矛盾
    4.5 北京街巷胡同环境品质提升对策与建议
        4.5.1 设计策略
        4.5.2 工作路径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香山买卖街环境品质提升的现状基础与设计策略
    5.1 香山买卖街研究概况
        5.1.1 区位分析
        5.1.2 历史沿革
        5.1.3 空间结构
        5.1.4 绿化现状
        5.1.5 人口特征
    5.2 香山买卖街现状问题
        5.2.1 特色风貌缺失,建筑质量较差
        5.2.2 空间竞争严重,行人步行不畅
        5.2.3 商业业态低端,各类设施缺乏
    5.3 香山买卖街环境品质提升设计策略
        5.3.1 整理街巷"U"型空间,保护空间肌理
        5.3.2 以人为本,提升街道通行效率及体验
        5.3.3 恢复传统街巷的建筑风貌及特色语言
        5.3.4 精细化设计表达传统街巷的文化内涵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香山买卖街环境品质提升的工作路径及实施反馈
    6.1 工作路径
        6.1.1 工作周期
        6.1.2 “一户一议,一户一案”工作方法
        6.1.3 施工结合设计调整
    6.2 实施成果与目标的差异
        6.2.1 基础设施对传统风貌的破坏
        6.2.2 政府利益与私人利益的交锋
        6.2.3 商业活动对环境品质的影响
    6.3 使用状况评价
        6.3.1 游客使用状况评价
        6.3.2 住户及商户使用状况评价
    6.4 反思与总结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附录 A 问卷调查表(游客版)
附录 B 问卷调查表(居民版)

(9)广州华侨新村历史文化街区公共空间保护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广州旧城更新的新阶段
        1.1.2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
        1.1.3 广州历史文化街区“微改造”现状
        1.1.4 广州华侨新村个案的特殊性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
        1.3.1 历史文化街区
        1.3.2 历史街区
        1.3.3 城市公共空间
        1.3.4 历史文化街区公共空间
    1.4 研究对象及范围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范围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5.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1.5.2 国内历史文化街区研究
        1.5.3 历史文化街区公共空间相关研究
        1.5.4 广州华侨新村相关研究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广州华侨新村历史文化街区概述
    2.1 街区历史沿革
        2.1.1 (1954—1965年):开发时期
        2.1.2 (1966—1976年)停滞期
        2.1.3 (1977—1991年)转型期
        2.1.4 (1992年—2020年):自主柔性更新期
    2.2 华侨新村规划与住宅建筑特点
        2.2.1 规划特点
        2.2.2 住宅建筑及庭院特点
    2.3 华侨新村公共空间历史文化价值
        2.3.1 华侨新村历史文化价值
        2.3.2 华侨新村公共空间保护要素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州华侨新村历史文化街区公共空间现状调研
    3.1 街区区位分析
    3.2 街区建筑资源调查分析
        3.2.1 建筑现状概况
        3.2.2 历史文化建筑资源
        3.2.3 历史建筑现状
        3.2.4 遗存历史风貌建筑现状
    3.3 街区道路调查分析
        3.3.1 道路系统
        3.3.2 停车现状
    3.4 公共活动节点调查分析
        3.4.1 步行栈道
        3.4.2 休憩/健身节点
        3.4.3 商业性广场及口袋公园
    3.5 公共空间视觉界面
        3.5.1 建筑界面
        3.5.2 围墙界面
        3.5.3 底界面
        3.5.4 绿化
        3.5.5 公共基础服务设施
    3.6 公共生活调研
        3.6.1 建筑功能及业态分析
        3.6.2 使用人群组成
        3.6.3 使用者活动特点
        3.6.4 使用者访谈
    3.7 广州华侨新村公共空间现状问题
        3.7.1 交通组织网络有待完善
        3.7.2 公共活动空间不足
        3.7.3 公共空间历史文化形象急需加强
        3.7.4 公共空间与“文-商-旅-居”的矛盾
    3.8 广州华侨新村公共空间保护与优化原则
        3.8.1 适度原则
        3.8.2 混合共享原则
        3.8.3 普及而便捷的公众参与原则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州华侨新村历史文化街区公共空间保护与优化方法探讨
    4.1 广州华侨新村公共空间更新目标
    4.2 《华侨新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目标与内容梳理
        4.2.1 发展目标
        4.2.2 业态分区
        4.2.3 “见缝插针、微改造”更新手法
        4.2.4 “2020版保护利用规划”特点分析
    4.3 华侨新村“微改造”项目
        4.3.1 公共活动绿地的增加及改造
        4.3.2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改造
        4.3.3 其他基础物质环境提升
        4.3.4 华侨新村“微改造”模式
    4.4 公共空间“保护”与“优化”存在的问题
        4.4.1 公共空间保护存在的问题
        4.4.2 公共空间优化存在的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州华侨新村历史文化街区公共空间保护与优化的若干建议
    5.1 多元文化融合策略
        5.1.1 优化活动节点的资源关联
        5.1.2 强化出入口的外部形象
        5.1.3 组建多层次的“微中心”格局
    5.2 构建公共空间环境保护分类改造设计指引
        5.2.1 优化街巷空间功能
        5.2.2 延续特色视觉界面空间
        5.2.3 营造混合型活动节点
        5.2.4 改善生活性邻里节点
        5.2.5 提升基础环境设施
    5.3 保障运行机制持久性的探讨
        5.3.1 建立长效运行机制
        5.3.2 多元灵活的公众参与形式
        5.3.3 微小渐进的更新方法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访谈提纲
附录二 图表目录索引
    图录
    表录
    图表录
附录三 研究生期间论文发表
后记

(10)基于城市更新理念下临平旧城区景观改造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旧城改造政策需求
        1.1.2 旧城问题日益严重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2.1 理论意义
        1.2.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1.1 文献整理
        1.4.1.2 实地调查
        1.4.1.3 比较分析
        1.4.1.4 归纳总结
        1.4.2 研究框架
2 相关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城市更新理念
        2.1.1.1 城市更新理念
        2.1.1.2 有机更新理念
        2.1.2 旧城景观改造概念
        2.1.2.1 旧城概念
        2.1.2.2 旧城改造概念
        2.1.2.3 旧城景观改造概念
    2.2 旧城景观改造的研究综述
        2.2.1 旧城景观改造的必要性
        2.2.2 城市更新下旧城景观改造的内容
        2.2.2.1 文化思想
        2.2.2.2 空间布局
        2.2.2.3 街巷景观
        2.2.2.4 建筑景观
        2.2.2.5 广场景观
        2.2.2.6 绿地景观
        2.2.3 展望
        2.2.3.1 研究趋势
        2.2.3.2 已有研究的不足
3 城市更新理念下旧城景观改造思路
    3.1 旧城景观改造案例研究
        3.1.1 沈阳皇姑区景观改造
        3.1.1.1 案例概况
        3.1.1.2 设计策略
        3.1.1.3 总结
        3.1.2 法国巴约纳景观改造
        3.1.2.1 案例概况
        3.1.2.2 设计策略
        3.1.2.3 总结
        3.1.3 上海新天地景观改造
        3.1.3.1 案例概况
        3.1.3.2 设计策略
        3.1.3.3 总结
        3.1.4 案例小结
    3.2 城市更新理念下旧城景观改造的策略
        3.2.1 文化:传承文化,更新理念
        3.2.1.1 地域文化的传承
        3.2.1.2 改造理念的更新
        3.2.2 空间:调整结构,串联空间
        3.2.2.1 空间结构的调整
        3.2.2.2 零散空间的整合
        3.2.3 街巷:优化交通,提升体验
        3.2.3.1 交通功能的优化
        3.2.3.2 沿线环境的提升
        3.2.4 广场:整合空间,升级功能
        3.2.4.1 开放空间的整合
        3.2.4.2 空间功能的升级
        3.2.5 建筑:延续风格,协调风貌
        3.2.5.1 传统风貌的延续
        3.2.5.2 周边风貌的协调
        3.2.6 绿地:以人为本,修复生态
        3.2.6.1 满足人居的需求
        3.2.6.2 生态环境的修复
    3.3 本章小结
4 临平旧城区景观改造中的考察与分析
    4.1 临平旧城区概况
        4.1.1 区位与境域
        4.1.2 项目选址
    4.2 临平旧城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2.1 资源现状分析
        4.2.1.1 历史文化
        4.2.1.2 空间布局
        4.2.2 存在的景观问题
        4.2.2.1 传统文化缺失
        4.2.2.2 空间结构不合理
        4.2.2.3 街巷承载力下降
        4.2.2.4 建筑风貌较差
        4.2.2.5 广场功能不足
        4.2.2.6 绿地覆盖面不广
        4.2.2.7 总结
5 城市更新理念下临平旧城区景观改造设计实践
    5.1 设计理念
    5.2 设计内容
        5.2.1 文化景观改造——旧城文化改造
        5.2.1.1 地域文化的复兴
        5.2.1.2 城市更新思想的指导
        5.2.2 空间景观改造——山水慢行环建设
        5.2.2.1 项目概况
        5.2.2.2 设计构思与方法
        5.2.2.3 项目总结
        5.2.3 街巷景观改造——背街小巷改造
        5.2.3.1 项目概况
        5.2.3.2 设计构思与方法
        5.2.3.3 具体设计
        5.2.3.4 项目总结
        5.2.4 广场景观改造——文化艺术长廊打造
        5.2.4.1 项目概况
        5.2.4.2 设计构思与方法
        5.2.4.3 具体设计
        5.2.4.4 项目总结
        5.2.5 建筑景观改造——北大街沿街立面建设
        5.2.5.1 项目概况
        5.2.5.2 设计构思与方法
        5.2.5.3 具体设计
        5.2.5.4 项目总结
        5.2.6 绿地景观改造——口袋公园建设
        5.2.6.1 项目概况
        5.2.6.2 设计构思与方法
        5.2.6.3 具体设计
        5.2.6.4 项目总结
6 结语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图表索引
致谢

四、北京:保护旧城传统风貌 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论文参考文献)

  • [1]空间视阈下当代中国历史街区的文化建构[D]. 王智洋. 南京艺术学院, 2021(01)
  • [2]旧城更新中传统风貌区的使用后评价研究 ——以重庆洪崖洞为例[D]. 汤航. 西北大学, 2021(12)
  • [3]微更新理念下历史街区触媒式改造研究 ——以彭城古镇历史街区为例[D]. 赵一博.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4]福州市南公园历史地段保护与更新设计研究[D]. 陈黎辉.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5]城市传统居住街区共享空间研究[D]. 刘亚军.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6]基于ANP的广州市恩宁路街区二期更新项目可持续评价[D]. 郑秋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7]广州大学城高校周边社区微更新策略研究[D]. 姚俊婧. 广州大学, 2020(02)
  • [8]北京街巷胡同环境品质提升设计策略与工作路径研究 ——以北京香山买卖街为例[D]. 蒯新珏. 中央美术学院, 2020(01)
  • [9]广州华侨新村历史文化街区公共空间保护与优化研究[D]. 黎晓楠. 广州大学, 2020(02)
  • [10]基于城市更新理念下临平旧城区景观改造策略研究[D]. 邹豪.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北京:保护老城传统风貌,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