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道犯罪现状与对策

黑道犯罪现状与对策

一、黑社会犯罪现状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蔡军[1](2020)在《我国有组织犯罪企业化的现状、特点与原因再探》文中指出有组织犯罪的企业化趋势是我国社会重大转型期所面临的众多复杂犯罪现象之一。我国有组织犯罪的发展大概经历了三个时期,即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的形成期、20世纪90年代的快速发展期和21世纪至今的活跃期。在形成期,一些犯罪团伙开始注意筹集和扩大犯罪组织的资产,增加财力,并向经济领域渗透,但在总体上还是以暴力、胁迫等初级的犯罪手段积累血腥财富,犯罪活动没有脱离暴力性与传统刑事犯罪的范围;在发展期,越来越多的犯罪组织开始利用公开职业作掩护,向某些经济领域渗透;在活跃期,越来越多的犯罪组织开始向合法的经济领域渗透,向公司化、企业化方向发展。综合分析我国有组织犯罪企业化发展的过程与表现,可以归纳提炼出如下主要特征:起步晚但发展快,规模小但数量多;低级和高级、简单与复杂同时并存,呈现多样化特征;涉足领域广泛,非法经济和合法经济交织进行;暴力性色彩浓厚,升级转型快、再生能力强;集多种犯罪于一身,社会危害性大。我国有组织犯罪企业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组织犯罪的经济属性决定了企业化是有组织犯罪的最终结局;二是企业化发展是有组织犯罪集团满足自我生存发展需要的结果;三是企业化发展是犯罪市场化以及由此导致的犯罪组织化的产物;四是企业化发展是我国转型期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的副产品;五是有组织犯罪与企业、非法市场有着天然的联系,其"高度联合"性特征与公司企业制度很相似。

徐力[2](2021)在《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治理研究》文中认为

莫明华[3](2021)在《网络空间黑恶势力犯罪案件侦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刘玉玺[4](2021)在《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CIAM有组织犯罪情报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李白冰[5](2021)在《软暴力型黑恶势力犯罪侦查研究》文中指出

乌勒图力古尔[6](2021)在《呼和浩特市Y区公安机关扫黑除恶工作开展问题研究》文中指出

续梅[7](2021)在《网络黑恶势力犯罪的刑法规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央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全面开展,如今已经进入纵深推进的发展转换阶段,蛰伏于网络空间的黑恶势力成为了重点打击目标,由于网络因素的介入,网络黑恶势力犯罪的发展速度之快,方式手段之多,打击难度之大,与传统的黑恶势力犯罪均不可同日而语。目前我国刑法对于网络黑恶势力这一概念并无统一的定义,但随着犯罪分子利用信息网络实施黑恶势力犯罪的案件日益增多,这一概念近几年来频繁出现在新闻媒体的报道之中,引起了社会各界尤其是刑法学界的普遍关注,网络黑恶势力包括网络黑社会性质组织以及网络恶势力组织,并且具有组织成员非确定化、组织形式平等化、组织成员多样化的特征。与传统黑恶势力相比较,网络黑恶势力在经济特征、组织特征、行为特征以及危害性特征方面均有特殊的表现形式。与一般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犯罪模式不同,网络黑恶势力犯罪的犯罪模式包括以信息网络作为犯罪手段的犯罪模式以及以网络作为犯罪空间的犯罪模式,犯罪类型多样,既包括传统黑恶势力犯罪的网络化,也包括新型的网络黑产,此类犯罪不仅影响范围更广,并且危害后果更加广泛、难以计量且难以恢复。由于网络黑恶势力犯罪属于新兴的网络犯罪,目前针对此类犯罪的刑法规制不甚完备,罪名设置不完善,现有的传统罪名评价不足,部分行为难以入罪,无法追究单位责任,刑罚配置不完善,难以满足当前形势的需要,因此有待于刑法领域作出进一步的规制与完善,通过增加与网络黑恶势力犯罪相关的罪名设置、完善司法解释的规定、补充相关犯罪的法律规定、明确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以及实现刑罚配置上的多元化等手段来应对日益猖獗的网络黑恶势力犯罪,以期使网络黑恶势力犯罪的问题得到解决。

孙婧[8](2021)在《农村黑恶势力犯罪的治理对策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对黑恶势力保持高压态势,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对农村黑恶势力犯罪的特点及其治理对策进行探讨,对于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犯罪具有实际意义。通过立体的防范和打击、惩治农村黑恶势力犯罪的方式,依靠法律、文化、经济、基层政权多方面的共同作用,把农村黑恶势力犯罪的形成和发展遏制在萌芽状态,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本论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分别阐述了研究背景、选题意义、选题的目的及价值,以及对文献的综述。第二部分是农村黑恶势力犯罪的现状及特征。论述了农村黑恶势力犯罪的现状。为农村黑恶势力分布广泛且数量多,活动范围以村、镇为主,以对抗型和渗透型两种类型为主及农村黑恶势力犯罪的发展变化态势。农村黑恶势力犯罪特征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样态:从组织特征上看,组织成员以宗族势力形成组织架构;从经济特征上看,呈现出“以黑护商”“以商养黑”的特征;从行为特征来看,“软暴力”的威胁、强迫呈现常态化;从危害性特征来看,向政治领域渗透侵蚀和把持基层政权。第三部分是惩治黑恶势力犯罪存在的问题。其主要体现在:一是农村黑恶势力犯罪查处难;二是农村黑恶势力犯罪刑事责任区分不够,没有在刑罚适用中体现差别;三是农村黑恶势力犯罪经济特征和保护伞存在认定难;四是农村社会治理相对滞后易滋生农村黑恶势力,农村法治文化不浓厚,村民自治管理模式上有待进一步探索,基层政权涣散,村霸和宗族恶势力把控基层政权,基层政权选举在实践中“走样”。第四部分是治理农村黑恶势力的建议。一是严密刑事法网,保持对农村黑恶势力犯罪的高压态势,通过加强农村黑恶势力犯罪刑事立法及司法解释工作;对黑恶势力犯罪理论进行重构;建议增加剥夺资格刑和财产刑,完善刑事立法;二是坚持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精准打击农村黑恶势力犯罪,要严格遵循农村黑恶势力犯罪取证的程序要求,坚持罪刑法定原则,准确把握构罪条件,根据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区别对待;三是厘清农村黑恶势力犯罪经济特征,摧毁保护伞,要准确认定农村黑恶势力犯罪的经济特征,明确充当农村恶势力“保护伞”行为的认定;四是完善农村社会治理体系建设,铲除黑恶势力滋生的土壤,主要是加强农村法治文化建设,全面推行村民自治,完善农村管理制度,促进乡村依法治理,加强农村法律服务供给,推进法治乡村建设。

唐萧栩[9](2021)在《农村黑恶势力犯罪防控问题研究》文中指出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部署开展了全国范围内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随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以及司法部发布了《关于办理黑恶势力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司法解释,为打击黑恶势力犯罪做出了更加明确、具体的规定。自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司法机关办理了一些黑恶势力犯罪案件,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了显着的阶段性成果。在这些案件之中,有一部分是农村黑恶势力的犯罪,当前对农村黑恶势力犯罪的认定是难点问题,导致了打击农村黑恶势力犯罪司法办案和制度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农村社会治安的改善程度,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保障程度,还不能完全契合现阶段打击农村黑恶势力犯罪的现实目标。在开展乡村振兴,亟需进一步肃清农村社会、经济环境的形势下,本文以农村黑恶势力犯罪打击的问题为引,从法学、社会学、政治学角度出发,通过农村黑恶势力犯罪概述、表现及危害、形成原因三个方面,分析我国防控农村黑恶势力犯罪中存在的基层组织治理、法律认定难点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控对策,以便在乡村振兴时代潮流下,继续为深入常态开展农村扫黑除恶工作提供参考。本文由前言及四个部分论述组成。在前言中,简要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以及农村黑恶势力犯罪的研究现状。在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结束之年,扫黑除恶工作逐渐转向常态化开展。在振兴乡村的大背景下,农村地区的扫黑除恶工作常态化开展,将有助于服务振兴乡村的大局,确保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振兴,基层政权的巩固和稳定。我国对农村黑恶势力犯罪的研究在学术中有了不少,国外也有很多学者基于我国的农村社会研究,对我国的农民犯罪现象进行剖析研究。纵观这些研究,农村黑恶势力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其与基层组织之间存在着难以割断的关联,这是农村黑恶势力与城镇黑恶势力的不同之处。在第一部分,阐述了农村黑恶势力的概念和特征。农村黑恶势力的界定,主要从人员结构的来源地和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地两个方面进行划分,其以横行乡里、欺压百姓为主要方式,宗族势力突出,综合这些特点,提出了农村黑恶势力的概念,其特征包括了地域性明显、组织成员复杂等特征。在第二部分,阐述了农村黑恶势力犯罪的表现形式及社会危害。农村黑恶势力主要通过群体对抗、暴力冲突来解决问题,有时也通过操控基层组织等软暴力形式。在对抗中采用了公开、有组织的壮大声势方式,但主要纠集者又隐于成员之中。农村黑恶势力犯罪多数是涉众型违法犯罪,容易造成法不责众的心态和法外之地的灰色地带,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普通人民群众的利益,对农村秩序、农村心理等方面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威胁基层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全。在第三部分,阐述了农村黑恶势力犯罪的成因。农村黑恶势力犯罪的形成,主要在农村法治体系建设不完善,农村基层组织涣散的情况下,加上农民在社会变迁中被非法手段争夺利益思维的侵蚀,农村黑恶势力为了在失衡的利益分配中获得更大的利益,就通过各种方式来侵吞农村资源和利益。而法律打击存在的薄弱之处,也成为了农村黑恶势力犯罪形成的原因之一。在第四部分,提出了对农村黑恶势力犯罪的防控对策。通过重建农村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建立完善的农村法治体系。加强基层组织能力建设,逐渐加强完善基层组织对农村社会、经济、文化建设的管理和引导,做好农村黑恶势力的预防和管控。在认定和打击犯罪案件难点方面,提出了通过大数据取证、准确认定农村黑恶势力的及其成员地位作用等方面,加强对农村黑恶势力犯罪的打击。通过综合治理、犯罪打击的有效方式,维护农村社会的长远健康发展。

芮蕾[10](2021)在《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程序性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8年1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决定在全国开展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通过对专项斗争阶段350份裁判文书以及10个庭审视频的分析,发现黑社会性质组织具有组织结构复杂、组织经济活动涉及多领域、组织行为暴力性以及社会危害性等实体特征。新阶段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的实体特征对程序适用提出了新要求:一是诉讼效率强化需求显着;二是组织财产结构认定不清晰,财产处置规范化需求增加;三是组织行为暴力性突出,人员保护紧迫性需求凸显。在专项斗争阶段,一方面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处理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如“由人到案”侦查模式的转变、检察机关注重侦查的提前介入、合议庭审理全覆盖、认罪认罚率较高、集中宣判提高社会治理效能等。另一方面,在审前阶段,存在职能管辖存在冲突、证据收集困难、侦查监督途径有限等问题;在审判阶段,存在刑事辩护效果不理想、言词证据审查困难,以及案件公开率低等问题;另外,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中,财产处置程序分散、“继续追缴”的后续程序规定空白,以及涉案财产性质认定缺乏证据等问题也非常突出。针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程序适用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应该积极探索解决措施,以便高效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具体方法如下:一是强化管辖协作机制;二是加强行政证据向诉讼证据的转化;三是通过探索分类化的提前介入机制提高案件监督的效果;四是通过保障律师参与庭审的权利,确保指派辩护的辩护时间等措施来提高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辩护的实质性;五是落实直接言词原则以消除案件过于依赖言词证据的不利影响;六是规范案件的信息公开;七是通过构建专门化涉案财产处理程序、规范“继续追缴”后续程序以及涉案财产性质认定严格遵循定罪标准来完善涉黑财产的处置程序。

二、黑社会犯罪现状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黑社会犯罪现状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7)网络黑恶势力犯罪的刑法规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网络黑恶势力犯罪概述
    (一)网络黑恶势力的概念和特征
        1.网络黑恶势力的概念
        2.网络黑恶势力的特征
    (二)网络黑恶势力与传统黑恶势力的比较认定
        1.经济特征方面
        2.组织特征方面
        3.行为特征方面
        4.危害性特征方面
    (三)网络黑恶势力犯罪与一般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比较
        1.一般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模式
        2.网络黑恶势力犯罪的模式
    (四)网络黑恶势力犯罪的类型及危害
        1.网络黑恶势力犯罪的类型
        2.网络黑恶势力犯罪的危害
二、网络黑恶势力犯罪刑法规制方面的问题
    (一)罪名设置不完善
    (二)传统罪名评价不足
    (三)部分行为无法评价
        1.法益保护范围不足
        2.部分行为难以入罪
    (四)无法追究单位的刑事责任
        1.直接实施违法行为的单位
        2.网络平台供应商
    (五)刑罚配置不完善
        1.刑罚种类单一
        2.刑罚惩罚力度过轻
三、网络黑恶势力犯罪刑法规制方面的完善建议
    (一)增加与网络黑恶势力犯罪相关的罪名设置
    (二)完善网络黑恶势力犯罪的司法解释
        1.传统罪名关键词网络背景下的再解释
        2.传统罪名僵化入罪标准的再解释
    (三)补充完善相关犯罪的法律规定
        1.增加对个人法益以及集体法益的保护
        2.合理调整部分罪名的入罪标准
    (四)明确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
        1.直接实施违法行为的单位的责任
        2.网络平台供应商的责任
    (五)实现刑罚配置的多元化
        1.增加资格刑的设定
        2.网络黑恶势力犯罪从重处罚的设定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农村黑恶势力犯罪的治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选题意义
    二、选题目的及价值
    三、文献综述
    四、农村黑恶势力犯罪的界定
一、农村黑恶势力犯罪的现状及特征
    (一) 农村黑恶势力犯罪的现状
        1. 农村黑恶势力犯罪分布广泛且数量多
        2. 农村黑恶势力犯罪活动范围以村、镇为主
        3. 农村黑恶势力犯罪以对抗型和渗透型两种类型为主
        4. 农村黑恶势力犯罪的发展变化态势
    (二) 农村黑恶势力犯罪特征
        1. 形成组织成员以宗族势力为主的组织架构
        2. 呈现出“以黑护商”“以商养黑”的经济特征
        3. “软暴力”的威胁、强迫的行为特征呈现常态化
        4. 具有向政治领域渗透侵蚀和把持基层政权的巨大危害性
二、惩治农村黑恶势力犯罪存在的问题
    (一) 农村黑恶势力犯罪查处难
    (二) 农村黑恶势力犯罪刑事责任区分不够
    (三) 农村黑恶势力犯罪经济特征和保护伞存在认定难
        1. 农村黑恶势力犯罪经济特征认定难
        2. 农村黑恶势力犯罪“保护伞”行为认定难
    (四) 农村社会治理相对滞后易滋生农村黑恶势力
        1. 农村法治文化建设和村民自治管理模式上有待进一步探索
        2. 村霸和宗族恶势力把控基层政权
        3. 基层政权选举在实践中“走样”
三、对农村黑恶势力犯罪治理的建议
    (一) 严密刑事法网,保持对农村黑恶势力犯罪的高压态势
        1. 加强农村黑恶势力犯罪刑事立法及司法解释工作
        2. 对黑恶势力犯罪理论进行重构
        3. 建议增加剥夺资格刑和财产刑
    (二) 坚持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精准打击农村黑恶势力犯罪
        1. 严格遵循农村黑恶势力犯罪取证的程序要求
        2. 根据罪刑法定原则把握构罪条件
        3. 根据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区别对待
    (三) 厘清农村黑恶势力犯罪经济特征,摧毁保护伞
        1. 准确认定农村黑恶势力犯罪的经济特征
        2. 明确充当农村恶势力犯罪“保护伞”行为的认定
    (四) 完善农村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提高对农村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的预防和整治能力
        1. 加强农村法治文化建设和推行村民自治
        2. 完善农村管理制度和促进乡村依法治理
        3. 加强农村法律服务供给和推进法治乡村建设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9)农村黑恶势力犯罪防控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的情况
        2.国外研究的情况
    (三)研究方法
        1.案例分析法
        2.比较分析法
        3.理论分析法
一、我国农村黑恶势力犯罪问题概述
    (一)农村黑恶势力犯罪的界定
        1.黑恶势力犯罪概念的由来
        2.农村黑恶势力犯罪的定义
    (二)农村黑恶势力犯罪的特征
        1.黑恶性质犯罪的特征
        2.农村黑恶势力犯罪的特征
二、农村黑恶势力犯罪的表现形式及社会危害
    (一)农村黑恶势力犯罪的表现形式
        1.以群体对抗的形式实施犯罪
        2.公开、有组织的实施暴力冲突
        3.主要组织者逐渐隐蔽化
        4.对抗及漠视法律法规
        5.操纵、侵蚀基层组织
    (二)农村黑恶势力犯罪的社会危害性
        1.对农村社会发展造成严重破坏
        2.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3.对农村政治安全形成持续威胁
        4.对农村法治进程造成极大损害
三、农村黑恶势力犯罪的成因分析
    (一)农村黑恶势力犯罪形成的经济原因
        1.多方利益群体争夺引发农村黑恶势力犯罪
        2.特殊农村群体通过黑恶势力犯罪实现经济利益需求
    (二)农村黑恶势力犯罪形成的社会原因
        1.农村社会治安管控体系建设不完善
        2.农村基层组织涣散缺乏有效治理
    (三)农村黑恶势力犯罪形成的文化原因
        1.农村传统价值观被侵蚀腐坏
        2.农村宗族文化的根深蒂固
    (四)农村黑恶势力犯罪形成的法律原因
        1.取证手段与打击农村黑恶势力犯罪形势需求不相匹配
        2.认定标准的模糊使农村黑恶势力犯罪难以打击
        3.农村黑恶势力犯罪组织成员作用区分难
四、对农村黑恶势力犯罪的防控对策
    (一)优化农村经济发展的环境,减少犯罪的发生诱因
        1.找准农村经济发展规律,精准实施保护
        2.拓宽农村经济发展渠道,保障平等共享
        3.加强农村无业青少年的就业引导管理
    (二)加强农村社会的综合治理,压缩犯罪的衍生空间
        1.提升基层组织治理能力
        2.做好农村黑恶势力犯罪的预防管控
    (三)推动乡村文化的创新发展,构建健康的心理体系
        1.结合法治要求开展精神文明建设
        2.对农村宗族进行引导和管理
    (四)健全打击犯罪的司法措施,发挥刑罚的惩教作用
        1.加强对农村黑恶势力犯罪的取证
        2.把严把准农村黑恶势力的认定标准
        3.准确认定农村黑恶势力组织成员的地位作用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10)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程序性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研究方法
一、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实体特征对诉讼程序的影响
    (一)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概念
    (二)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实体特征
        1.组织特征
        2.经济特征
        3.行为特征
        4.危害性特征
    (三)新时期办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程序新要求
        1.诉讼效率强化需求显着
        2.财产处置规范化需求增加
        3.人员保护紧迫性需求凸显
二、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审前阶段程序适用
    (一)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审前阶段程序适用特征
        1.“由人到案”的侦查模式转变
        2.检察机关注重侦查的提前介入
    (二)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审前阶段程序适用困境
        1.职能管辖冲突
        2.证据收集困难
        3.侦查监督途径有限
    (三)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审前阶段程序适用困境之破解
        1.强化管辖协作机制
        2.加强行政证据向诉讼证据的转化
        3.探索分类化提前介入监督机制
三、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审判程序适用
    (一)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审判程序适用特征
        1.合议庭审理全覆盖
        2.认罪认罚率较高
        3.集中宣判提高社会治理效能
    (二)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审判程序适用问题
        1.刑事辩护效果不理想
        2.言词证据审查困难
        3.案件公开率低
    (三)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审判程序适用问题之应对
        1.提高辩护实质化
        2.落实直接言词原则
        3.规范案件信息公开
四、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的财产处置程序
    (一)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财产处置现状
    (二)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涉案财产处置程序存在的问题
        1.财产处置程序分散
        2.“继续追缴”的后续程序规定空白
        3.涉案财产性质认定缺乏证据
    (三)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涉案财产处置机制的完善
        1.构建专门化涉案财产处置程序
        2.规范“继续追缴”的后续程序
        3.涉案财产性质认定严格遵循定罪标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基本情况
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四、黑社会犯罪现状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有组织犯罪企业化的现状、特点与原因再探[J]. 蔡军. 刑法论丛, 2020(03)
  • [2]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治理研究[D]. 徐力.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 [3]网络空间黑恶势力犯罪案件侦查研究[D]. 莫明华.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1
  • [4]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CIAM有组织犯罪情报模型研究[D]. 刘玉玺.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1
  • [5]软暴力型黑恶势力犯罪侦查研究[D]. 李白冰.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1
  • [6]呼和浩特市Y区公安机关扫黑除恶工作开展问题研究[D]. 乌勒图力古尔.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7]网络黑恶势力犯罪的刑法规制[D]. 续梅.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8]农村黑恶势力犯罪的治理对策研究[D]. 孙婧.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0)
  • [9]农村黑恶势力犯罪防控问题研究[D]. 唐萧栩.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10]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程序性问题研究[D]. 芮蕾.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标签:;  ;  ;  ;  ;  

黑道犯罪现状与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