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二价双原子分子的解析势能函数

正二价双原子分子的解析势能函数

一、正二价双原子分子的解析势能函数(论文文献综述)

赵班池[1](2021)在《NO2分子超快解离动力学的实验和理论研究》文中认为实现分子结构演化的超快成像一直以来是强场领域物理学家所追求的目标,科研工作者们在电子散射、激光衍射技术的基础上不断深入探究分子结构超快成像的可能性,近些年超快电子束或超快激光这类新兴工具为分子结构演化的超快成像提供了更精确的时间分辨和更精细的空间分辨,从而可以更深入的了解分子及其结构演化的过程,也可以在更微观的层面操控化学反应。在亚飞秒时间尺度上实时观测分子键的断裂和生成是当前最重要的研究目标之一,而探索和发展分子结构超快成像方法则至关重要。复杂分子多次电离及库仑爆炸过程难以定量描述,但是借助时间分辨的泵浦探测实验技术,通过冷靶反冲离子动量成像谱仪(COLTRIMS)在超快强飞秒激光场诱导下对分子动力学过程的研究,可以对原子分子的结构变化进行细致的分析,值得深入研究。本论文针对非线性对称型三原子分子NO2,进行了两方面的实验,第一部分应用飞秒红外激光的泵浦探测方案对二氧化氮分子进行了时间分辨的动力学符合测量,通过提取产率最高的通道NO22+→NO++O+,清晰的重现了此解离通道随时间延迟发生的动力学变化;此解离通道包含三个主要的动能释放峰,我们首先研究了直接二次电离诱导库仑爆炸过程,通过多组态密度泛函方法计算了NO2解离势能曲线,发现这三种动能释放分布分别来源于解离过程中分子不同的键角构型,并基于势能曲线形状及解离位置的临界核间距提出了N-O键的断键机制;进一步的,我们研究了这一库仑爆炸过程随时间演化规律,发现当分子电离到一价母体离子时,键角迅速弛豫到最小值,然后发生飞秒尺度的键拉伸过程,大约800飞秒之后,键长趋近于解离极限,动能分布变化变慢。基于不同的势能曲线,我们可以定性的判定不同时刻键长的大小,提供直观的分子时间分辨的解离图像。同时发现不同的构型弛豫的时间尺度不同,存在变化非常缓慢的通道,6ps后动能仍然在缓慢降低。本工作通过时间分辨的库仑爆炸方案,结合分子解离势能曲线计算来描述解离性电离过程,清晰的揭示了NO2分子解离性电离随时间演化的过程。论文还研究了电子重散射诱导NO2分子库仑爆炸成像的实验,通过不同偏振条件的对比实验,发现离子的KER(Kinetic-energy Release)分布具有一定的偏振依赖特性,线偏振条件下的动能释放会更强,此特性与直线型分子OCS相似,但与H2O和D2O等相似V型分子的偏振依赖规律则完全相反。结合总动能与离子动量矢量夹角θ关联图,我们通过提取线偏光条件下能量大于30e V的高能离子碎片动量,重构NO2分子库仑爆炸时的构型,发现重构出的键长没有类似序列解离中键长拉伸的过程,而是通过协同解离直接发生库仑爆炸。应用重散射诱导库仑爆炸成像方法获取NO2分子的瞬态结构信息,并研究可能存在的电离诱导结构变化,优化实验条件与激光参数,可以进一步研究时间分辨的紫外光诱导的分子结构变化。

胡晓青[2](2020)在《复杂原子分子碰撞碎裂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原子分子的碰撞碎裂动力学吸引了大量理论和实验科学家的关注,许多开创性的成果被发表。然而这些工作主要局限于简单原子体系(如氢、氦、碱金属原子等)和简单分子体系(氢气、氧气、氮气、一氧化碳等),对于复杂的多电子原子和包含三个以及三个以上原子的分子体系,由于多体系统薛定谔方程无法精确求解,目前还缺乏可靠的理论来预测碰撞碎裂反应的截面信息以及解释碎裂过程物理机制。为此,我们需要发展新的理论方法和计算程序来解决这些问题。首先,针对复杂原子的电子碰撞电离碎裂过程,我们提出了一套处理碰撞后两个自由电子和一个离子之间三体关联作用的解决方案。我们将一阶扭曲波玻恩近似理论推广到了高阶,并着重考虑了出射过程中两个电子之间的关联作用(post-collision interaction)以及电子和原子/离子之间的极化作用。应用发展扭曲波方法,我们计算了入射电子能量分别为599.6 eV和200 eV时氖原子和氩原子的电子碰撞电离反应截面。相比之前的一阶扭曲波以及其他非微扰理论计算,我们的结果在截面形状和大小上都与实验结果符合得更好。我们的研究表明,基于量子微扰理论的高阶扭曲波方法也能给出高精度的电子碰撞电离绝对散射截面,特别是对一些复杂的多电子原子系统,该方法可以比基于密耦合(Close-coupling)展开的非微扰方法更精确、更高效。另外,我们还应用发展的方法研究了强场中原子的非次序双电离过程,理论结果比较精确地预测和解释了实验中观察到的微分截面极值的大小和结构,并验证了激光场中原子非次序双电离反应中包含的电子关联特性。由于该方法在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上具有很大优势,将来可以为国家战略武器和惯性约束聚变等领域研究开展大规模碰撞参数研制。其次,我们针对分子库仑爆炸和超快解离这样一个原子分子物理热点问题发展理论模型和计算程序,系统研究了 H2Ar3+、N2Ar3+和ArCO3+的库伦爆炸过程并讨论了库伦爆炸成像技术的适用性。当分子被重离子、电子或激光电离掉多个电子以后,分子离子将变得不稳定并可能发生库伦势主导的直接碎裂反应,即库伦爆炸。实验上通过库伦爆炸产生的多个碎片动量的符合测量,可以反推得到中性分子的初始结构,这种方法被称为库伦爆炸成像方法。我们应用发展的半经典/量子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并验证了库伦爆炸成像技术的有效性,模拟H2Ar3+、N2Ar3+和ArCO3+离子的三体库伦爆炸反应并得到了末态三个离子的动量关联信息。研究结果表明,对于H2Ar、N2Ar这样的对称电荷分布系统,库伦爆炸后三个碎片的动量关联信息确实可以反映初始时刻的中性分子结构。然而对于ArCO这样的非对称电荷分布系统,由于CO2+离子在Ar+的影响下会发生超快转动,在约100飞秒的时间内ArCO离子会从T型结构变为线型结构,这种超快转动机制导致ArCO3+在发生库伦爆炸前结构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因此,根据库伦爆炸成像技术得到的将不再是中性ArCO结构,而是发生转动后的ArCO3+结构。最后,我们理论结合实验研究了团簇二聚体单边双电离态的碎裂过程及该过程中能量和离子的转移机制。当电子、激光或者重离子与团簇发生作用时,可以产生单边双电离的团簇离子A2+·B,这些团簇离子的碎裂动力学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我们首先模拟了 He ·He2+的辐射电荷转移过程,通过考虑它的振动态分布以及不同态之间的偶极跃迁,我们得到了 He·He2+辐射电荷转移过程的动能释放谱,模拟结果与实验测量一致。我们也研究了 N2·Ar2+的解离过程,结果表明N2和Ar2+之间会发生快速的直接电荷转移反应并产生激发态的N2+离子,同时辐射电荷转移反应被抑制。此外,我们理论预言并在实验上发现了 N2Ar2+内部的重离子的转移过程,即N22+·Ar→N++NAr+。在该反应中,属于N2分子的N+被远距离的Ar原子俘获而发生转移,这种现象此前在理论和实验上从未被发现过,该工作对理解生物系统中重离子辐射损伤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的组织结构如下:第一章介绍本论文选题意义和相关工作的研究现状。第二章介绍了我们发展的复杂原子(e,2e)反应理论方法及相关研究结果。第三章我们开展了分子离子库伦爆炸理论研究并检验了库伦爆炸成像技术在分子二聚体中应用的可靠性。第四章介绍了单边双电离的分子二聚体碎裂过程中的能量、电荷、质子以及重离子的转移过程研究。最后一章是对所有研究工作的总结和展望。

龚正[3](2019)在《分子动力学模拟预测工业流体的热力学性质的方法研究》文中指出由小分子流体、离子液体、溶液等组成的工业流体在软物质材料研发和化工过程设计中是不可或缺的。了解组成软物质的分子和离子在不同物理状态下的热力学性质和相行为是设计新材料和优化化工过程的基础。但是公开的文献和数据库中所能提供的数据非常有限,而在各种不同的物理环境下通过实验手段测量这些性质往往耗费巨大。近几十年来,计算化学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在材料科学、生命科学、药物设计、能源等领域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分子力学模拟通过统计力学原理从大量分子的微观状态得到体系的宏观热力学性质。对于某些体系,分子模拟已经能够实现定量预测。但是现有的文献中报道的对流体性质的计算一般局限于少数分子种类的某几种性质,所使用的力场也往往不兼容,对于不同分子类型以及其它性质的预测准确程度难以保证。使用分子模拟定量预测流体的热力学性质的难点主要在于分子力场的准确性和计算方法的适用性。分子力场是对体系真实势能面的简化描述,能否捕捉到体系的基本物理现象决定了力场是否能在不同的分子和物理状态下具有迁移性。计算方法的开发同样重要,其决定了是否能利用有限的计算资源得到具有良好收敛性的结果。针对这两个方面,本文探索了使用分子动力学模拟预测工业流体的性质的一套方法,以解决实验数据不充分的问题,为软物质材料研发和化工设计提供基础数据。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开发具有温度压力可迁移性的力场;优化基于模拟数据计算热力学和输运性质的方法;结合统一的力场和计算方法形成标准的计算模式,实施高通量分子模拟计算,并通过在线平台发布计算方法、力场参数和数据;以高通量计算数据为基础,开发人工神经网络,扩大预测范围。准确预测热力学性质的关键在于所使用的力场的精确性。由于常用的全原子力场往往使用常温常压下的实验热力学数据进行优化,本文首先探索了全原子力场的温度和压力迁移性。我发现常用的全原子力场在高温下都系统性地低估了分子间相互作用。分析发现这一问题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分子极化率随温度增加,二是流体的介电常数随温度下降,使得色散相互作用随之增加。为了使全原子力场能够在更大的温度范围内准确描述分子间相互作用,我将力场中的色散作用项写为温度的函数。对四类弱极性分子(烷烃、芳香烃、醚和醛酮)进行参数化,所得到的力场能够在100–600 K的温度范围内准确的预测密度、蒸发焓、等压热容和剪切粘度。通过使用大量实验数据同时拟合力场参数,得到了局部最优的参数组合并避免了过拟合,使力场具有更好的预测性能。除了温度迁移性,力场的压力迁移性同样重要。本文以多种支链烷烃分子为目标,探索了使用全原子力场预测高压粘度的可行性。我发现高压下,前面开发的力场严重高估了粘度。通过对比甲烷分子的等电子密度面,我发现了分子范德华表面不够光滑,导致分子间摩擦过大。通过缩短碳氢键有效键长,更好的重现了量化计算得到的等电子密度面。在不牺牲热力学性质的基础上,更好的预测了高压下的粘度。同时,描述范德华作用的Lennard-Jones势函数的排斥项的指数对高压动力学性质有显着影响。离子液体与分子液体的性质很不相同,分子间作用由静电相互作用主导。离子液体独特的性质赋予了其在吸附、催化、电化学等领域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将本课题组开发的TEAM全原子力场扩展到了离子液体体系,覆盖了常见的五大类阳离子和12种阴离子。对于离子液体,使用力场预测其动力学性质格外重要。本文研究了使用Green-Kubo方法和非平衡周期性微扰方法计算粘度的准确性和效率,发现周期性微扰方法能以五倍的效率达到和Green-Kubo方法相同的精度。对于复杂的电解质溶液体系,全原子模拟所能达到的时间和空间尺度有限,因而在模拟相分离、自组装等现象时遇到了困难。为了能够在更大尺度上模拟有钙镁离子参与的溶液中的物理化学过程,我开发了适用于氯化钙和氯化镁水溶液的粗粒化力场。电解质溶液中,反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对溶液结构和性质有着极大的影响。为了能够精确的描述反离子间的相互作用,我使用了随离子间距离变化的介电常数,并在势函数中引入了高斯函数来显式地描述离子的水合层间的排斥作用。渗透系数反应了溶液的非理想程度,我开发了通过粗粒化粒子的水合自由能计算渗透系数的方法,以渗透系数作为目标性质优化力场参数。作为对该力场的验证,我将该力场应用于模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氯化钙混合溶液,发现钙离子显着促进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胶束的聚集,且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倾向于不同的聚集机理。以上面的力场和计算方法的工作为基础,我开发了高通量计算框架,实现了自动化、无需人工干预的预测大量分子液体的热力学性质。该框架仅需要分子结构SMILES、温度和压力作为输入,实现了自动建模,自动模拟,自动判断模拟正确性、收敛性、精度,最后直接输出所需的热力学性质。该高通量计算框架首先被应用到逾800个烷烃分子上,预测得到的密度、蒸发焓、等压热容、气液相平衡、临界温度、临界密度和表面张力均达到了实验测量的精度,证明了通过力场模拟预测工业流体性质的可行性。我将上面开发的力场扩展到了更多的分子类型,覆盖了C、H、O、N、F、Cl、Br七种元素,并利用上面开发的高通量计算框架预测了逾10000个分子的热力学性质。大量的基础热力学数据应该对公众开放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因此我开发了热力学性质数据共享平台。该平台有三个主要功能,第一个功能是提供计算数据,可以使用不同的查询搜索并下载数据。第二个功能是下载分子模型和力场文件,以便重复和扩展计算。第三个功能是收集反馈和建议,可能是评论和建议或者是新的计算和实验数据。以高通量计算得到的大量数据为基础,我构建了神经网络模型,建立了分子结构与热力学性质之间的关联。在对烷烃分子的研究中,神经网络已可以达到力场模拟的精度,证明了通过神经网络进一步扩大预测的可行性。

李明[4](2019)在《彩色电气石颜色成因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气石是一种颜色丰富、鲜艳、浓郁的宝石矿物,色彩艳丽、多变是其成为宝石矿物的关键。电气石的矿物晶体化学组成复杂,其化学通式为XY3Z6[Si6O18][BO3]3V3W,往往含有多种过渡金属离子,其颜色成因机制长期以来是矿物学中的一个难题。对于电气石颜色成因机制的研究,既可以为电气石颜色的改善指明靶向、为电气石的鉴定检测提供诊断依据,也可以为电气石的成矿作用机制提供可靠的信息。论文系统深入地探究电气石颜色成因机制,运用CASTEP量子化学理论计算对电气石晶格及其过渡金属离子掺杂体系进行了研究,探究其光学性质和态密度特征;选取典型颜色的电气石晶体,利用电子探针(EPMA)、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粉晶衍射(XRD)、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红外吸收光谱(FTIR)、阴极射线发光(CL)方法对其进行研究,阐明其颜色的成因机制。电气石晶格及其过渡金属离子掺杂体系的量子化学理论计算结果表明,电气石晶体结构经过Y位或Z位过渡金属离子掺杂后,其带隙宽度缩小,有利于电气石对可见光的响应。带隙宽度的减小在Y位过渡金属离子掺杂时比Z位过渡金属离子掺杂时表现地更加明显。Y位的掺杂是带隙宽度减小的根本原因。Y位分别被Mn、Ni、Cu掺杂后,体系的主吸收峰明显向红光区移动,有利于体系颜色由粉红经黄向蓝色转变。电气石的颜色由占据晶体结构中Y位的过渡金属离子引起。理论计算研究与实验研究吻合地较好。除了在晶格中的占位,过渡金属离子的价态、配位阴离子的种类也影响电气石的颜色种类。粉红色由占据Y位与F配位的Mn2+引起;黄色由占据Y位与O配位的Ni2+引起;绿色是由占据Y位与O,OH,F配位的Fe3+引起;玫瑰红色由占据Y位与O,F配位的Mn2+和占据Y位与O配的Ni2+共同引起;蓝色由占据Y位与O,OH,F配位的Fe3+和占据Y位与F配的Mn2+共同引起;电荷转移往往发生在占据不同晶位的离子之间,没有探测到电气石晶体结构中Y位离子和Z位离子之间的电荷转移,电气石的颜色来自于占据晶体Y位的过渡金属离子的d-d电子跃迁。占据Z位的过渡金属离子并不直接使电气石产生颜色。一些过渡金属离子在彩色电气石中被探测到,但它们都占据晶体结构中的Z位。在粉色和黄色电气石中,Fe和Cr呈现为Fe3+和Cr3+;在玫瑰红色电气石中,Fe呈现为Fe3+;在蓝色电气石中,Cr呈现为Cr3+;在绿色电气石中,Mn,Ni,Cu呈现为Mn2+,Ni2+,Cu2+。电气石阴极射线下的发光特征与其化学组成和特征元素的化学状态吻合地较好。相对于有色样品,无色样品具有更高的晶体结晶度。有色样品晶体结晶度的降低,源于较多外来过渡金属元素的混入,这些杂质元素的混入,在降低了晶体结晶度的同时,为电气石带来颜色。电气石结晶度的降低,一定程度上利于电气石产生颜色。在有色样品中,随着晶胞参数的逐渐变大,电气石的颜色逐渐由红色系列向绿蓝色系列转变。电气石晶体结构中,[MO6]、[SiO4]、[BO3]、羟基和水分子基团均表现出良好的红外活性,但不同颜色电气石中的[MO6]基团和羟基的红外吸收峰在峰形、峰位值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由电气石结构中的八面体不同程度的畸变引起。除去占位、价态、配位阴离子的种类,Y位八面体的畸变影响致色过渡金属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进而影响电气石对可见光的选择性吸收。结构畸变导致的M-O距离变大会降低八面体场分裂参量值,使得电气石的颜色向深色方向移动。Z位八面体的结构畸变不直接影响颜色,但可以通过O3影响与之共棱的Y位八面体的畸变。

陶鹏[5](2019)在《锕系元素与多硫族元素结合的等电子体体系功能性理论研究》文中指出通过量子化学计算,对锕系元素的配合物进行分子模拟和理论计算,已解决了许多在实验上难以实现的分子体系并得到相应的结构参数。锕系元素与多硫族元素结合的等电子体体系研究在时下已成热点领域,比如对锕系元素的最高氧化态数的探究也是当前的热点领域之一。锕系元素的过氧化物形态在生物体内的动力学研究也备受关注。本文先从能量上考虑并选择一系列的金属四氧化物的基态结构,并发现不同的中心金属在不同定义电荷下的变化趋势是相似的。通过键频率分析和LBO分析发现这两者变化趋势是一致的,还通过NAO分析发现该系列四氧化物各部分的氧化态与配体氧原子的1S轨道能之间的关系,而且,在这系列分子中,锕系元素处于高氧化态时成键不再时依靠5f价层失去电子,而是由6p轨道失去。时至今日,对铀酰-salophen的合成以及功能性应用研究已是备受关注。而对于硫族元素取代的铀酰等电子体与salophen结合的配合物研究尚且空白。本文通过Guassian09软件,使用DFT方法和后HF的方法探究了硫族元素取代的铀酰等电子体的存在可能性,并找出这些分子的基态结构。通过自然布居分析,ELF分析和NBO分析对其电子结构和成键强度及类型进行了探讨,发现在这些体系中U原子与各个硫族元素形成的都是共价键,但随着原子序数增加,这些体系中成键强度就越低。还使用LOBA方法来确定独立的硫族元素取代的铀酰等电子体中的每个原子的氧化态,其中U原子呈现的都是正六价。还发现通过轨道能求得的亲电指数所遵循的规律是:UO22+<OUS2+<US22+<OUSe2+<SUSe2+≈USe22+。通过这一系列结果发现,独立的硫族元素取代的铀酰等电子体的总原子序数越高,其越难以单独存在。通过将硫族元素取代的铀酰等电子体分别与salophen结合进行模拟计算,再用均方根偏差衡量了这些分子整体结构的相对改变程度,发现SUSe2+-salophen改变程度最大。通过分子轨道能得出这些分子的一些量化性质,以便于再去探究对药物的识别有一个基础。

何飘[6](2018)在《四唑类高氮含能化合物设计、合成与机理研究》文中认为四唑化合物具有高氮含量、正生成热、稳定性好、产物清洁、易调节修饰等优点,为了探索新型高能钝感绿色含能材料,本论文以四唑高氮含能化合物为研究对象,全面开展分子设计、制备表征、性能预估及测试、反应机理等系列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以四唑为基本骨架,构造长氮链(N≥6)分子结构,引入丰富的含能基团,首次设计了4个系列的24种新型四唑类高氮含能化合物。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对其进行几何优化、电子结构、振动分析等研究;并采用经验公式预估其密度、生成热、含能性质及撞击感度。结果表明,大部分化合物的生成热在1000 k J/mol以上,其中HNBTz Tr最高达1625.31 k J/mol。TNTz Tr、HNBTz Tr、N10-1和N10-3的密度与CL-20(2.04 g/cm3)相当。大多数化合物的爆热高于CL-20(1567 cal/g),其中N10-10最高为1833 cal/g。爆速范围为8.60~9.94 km/s,爆压范围为32.04~47.30 GPa。8种新化合物(DNOTz Tr、TNTz Tr、HNBTz Tr、DNABTz、N10-1、N10-3、N10-9和N10-10)的爆炸性能相当于HMX(D=8.75 km/s,P=34.70 GPa),其中零氧平衡分子(TNTz Tr、HNBTz Tr和N10-10)相当于CL-20(D=9.38 km/s,P=44.10 GPa),有望成为高能绿色含能材料候选物。(2)以1,1’-二硝氨基-5,5’-联四唑(DNABT)为基础,首次设计并合成了7种新型DNABT高氮含能离子盐。通过元素、红外、质谱表征其分子结构,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首次获得其晶体结构,运用DSC技术研究其热稳定性,基于等键反应和Born-Haber能量循环计算其生成热,借助EXPLO5 6.01软件理论估算其爆炸性能,并测试其撞击感度和摩擦感度。结果表明,DNABT含能离子盐具有正生成热(407.0~1377.9 k J/mol),其中三氨基胍盐(4)最高;密度范围为1.62~1.77 g/cm3,其中碳酰肼盐(5)最高;相比于中性分子,这些盐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180.0~210.5oC),其中胍盐(1)最高;它们具有较高的爆速(8.18~8.71 km/s)和爆压(24.3~32.3 GPa),以及适宜的撞击感度(2.5~4.9 J)和摩擦感度(40~120 N);其中,三氨基胍盐(4)、碳酰肼盐(5)和3,4-二氨基-1,2,4-三唑盐(6)的综合性能优异,有望成为RDX替代物。(3)理论研究了四唑并四唑、三唑并双四唑和四嗪并双四唑的叠氮成环反应机理。利用DFT方法计算了各驻点的几何优化、NBO电荷和振动频率,采用SCRF理论及PCM模型探究了溶剂对反应的影响,通过IRC验证了各反应的过渡态,并获得了反应的势能曲线,采用TST计算得到了速率常数及阿伦尼乌斯方程。结果表明,叠氮基关环形成四唑反应,电子由母体转移到叠氮基以促进成环,反应能垒均在40 kcal/mol以下,表明理论上可行;两步关环反应中,大多数均是第一步反应更容易,且1,2,4-三唑比1,2,3-三唑容易反应,第二步反应受到电子和空间的影响相对较难;极性溶剂DMSO能够降低反应能垒,尤其对第一步关环作用明显;叠氮基转动反应的能垒十分低,表明3,6-二叠氮-1,2,4,5-四嗪以及中间产物均存在顺反异构。所获得的动力学数据,为叠氮成环反应的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刘洁宇[7](2018)在《基于过渡金属氧化物电催化剂的理性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在能源存储和转换器件的开发过程中,过渡金属氧化物是替代贵金属催化氧还原反应(ORR)和析氧反应(OER)的一类非常有前景的材料。理论计算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式极大地缩短了催化剂的研发周期。理论计算当中,无论是ORR反应还是OER反应,都涉及到中间体O*,OH*和OOH*在表面的吸附。这些含氧粒子的吸附不是独立的,而是满足一定的线性关系。线性关系决定了OR(E)R的过电势存在理论极限。为了打破线性关系,寻找催化性能更好的过渡金属氧化物,本论文研究了莫来石SmMn2O5的ORR性能;经过表面修饰的NiFe水滑石的OER性能;氮掺杂石墨烯与钴基尖晶石NiCo2O4复合材料的双功能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含氧中间体在纯相莫来石SmMn2O5表面的吸附满足线性关系,因而SmMn2O5的过电势仍然在理论极限范围内。经过单原子Au或者NiO纳米颗粒修饰的NiFe水滑石(分别命名为sAu/NiFe LDH和NiO/NiFe LDH)改变了中间体在表面的吸附,二者分别通过掺杂和构造三维吸附位点打破了线性关系。氮掺杂石墨烯中的吡啶氮与NiCo2O4中的Co成的钴-吡啶氮键调节了中间体在OR(E)R过程中的吸附,改善了双功能催化性能。本论文的工作为发展高效电催化剂提供了新的思路。主要内容如下:(1)莫来石SmMn2O5氧还原性质的研究2012年,莫来石材料被应用于一氧化氮NO的催化氧化。随后的工作阐明过渡金属中d电子容易和外来含氧粒子反应,并且有中等强度的结合能,这是高效NO催化性能的起源。基于这一观点,可以猜测莫来石SmMn2O5同样可应用于ORR催化。通过理论计算,本文预测了莫来石SmMn2O5在ORR环境下的稳定性及(001)表面的活性。发现含氧中间体倾向于补全Mn的八面体或者金字塔晶体场,其吸附满足线性关系。计算了各反应位点的电催化活性。得到了预测电化学性能的火山图,在氧的结合能为3.4 eV左右时,过电势为0.43 V。实验上,制备出纯相莫来石纳米棒,经过各类电化学性能表征,测得起始电位为0.817 V。连续运行20000 s性能衰减5%,而Pt/C衰减了15%,证明莫来石在碱性ORR环境中良好的稳定性。(2)NiFe水滑石的高效OER催化能力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其性能可以通过负载单原子Au进一步增强。本论文通过理论计算研究了sAu/NiFe LDH催化性能的起源。结果表明,表层的LDH原位转化为羟基氧化物,其中边缘的Fe为活性位点。吸附在Fe周围的单原子Au改变了催化活性位周围的电荷分布,调节了含氧中间体在表面的吸附特性。实验证明,sAu/NiFe LDH通过单原子Au修饰(0.4 wt%),OER性能提高六倍,实验测得的过电势为0.21 V,理论计算值为0.18 V。(3)NiO/NiFe LDH中,中间体可以吸附在NiO和NiFe LDH的界面结构处,不同的中间体与界面形成的化学键不同。因此,每一种中间体的吸附能可以独立调节,提供了打破线性关系的可能性。同时,界面处的Ni4+在催化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DFT+U计算得到的过电势为0.2 V。实验中当电流为30mA cm-2时,过电势为0.205 V。可以与目前最好的OER催化剂媲美。该结果验证了线性关系可以通过构造合适的界面结构打破,从而提升OER性能。(4)之前的研究普遍认为,过渡金属离子的OER性能较好,但是催化ORR的能力较差。氮掺杂石墨烯能有效催化ORR,但是在OER强氧化性的环境中稳定性不够。复合材料往往能结合两种材料的优势,通过两者之间的协同作用提高催化性能。基于这一观点,本论文从理论计算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吡啶氮、吡咯氮和石墨氮与NiCo2O4中Co离子的成键情况,以及对ORR/OER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吡啶氮和Co形成钴-吡啶氮键,与近邻的Ni协同提升了OR(E)R性能。吡咯氮和金属钴的成键非常微弱,因而对催化性能提升影响很小。石墨氮由于自身的n型掺杂特性导致无法与NiCo2O4表面的金属结合。实验中采用激光脉冲辐照法制备出相应的样品,证明了钴-吡啶氮成键的存在和对OR(E)R的重要作用。

任桂明[8](2016)在《氧化铝氢化同素效应及FeH2分子势能函数研究》文中认为密度泛函是一种以多电子、多核体系的电子结构及总能量为研究对象,以量子力学为理论基础的理论方法,它在凝聚态及化学等领域应用广泛,主要用于研究分子和凝聚态体系的结构等性质。密度泛函理论是目前多种领域中电子结构计算的常用方法。过渡金属氢化物如FeH2在氢化、烷烃活化反应的催化等方面存在价值,FeH2分子的光谱在恒星大气中被发现,它对研究恒星的演化也有价值,以及铝的化合物,如Al2O3和铝的氢化物在化学反应和火箭推进技术中广泛应用。故而,近年来关于金属氢化物和作为稀土的铝的氧化物的性质和应用研究备受关注。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方面的内容是:双原子分子和三原子分子及其离子体系的势能函数,主要包括AlO中性分子,±1价阴阳离子,±2价阴阳离子和FeH分子,这六个分子或分子离子的势能函数及其解析表达式,由这些势函数的代数式为基础,推导出相应的光谱数与函数拟合参数的关系,由它们计算出这些分子及分子离子的光谱常数,根据多体展开方法讨论和重构了二氢化铁基态的势能面,得到了该分子势函数的代数式。第二方面的内容是:研究氢化氧化铝过程中,焓的改变和熵的改变及吉布斯能的改变量,以及这些改变量与温度的关系,研究该过程中氢的平衡压随温度改变的趋势,及其中如果参与反应的为氢同位素,这种趋势间的关系。分析了氧化铝与三个氢原子结合为三氢化三氧化二铝过程中氢气吸附的同位素效应。本学位论文的第一研究内容又可以划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内容为:用多密度泛函,多体微扰和组态间相互作用等方法来比较研究AlO中性分子,±1价阴阳离子,±2价阴阳离子的平衡几何构型及用B3LYP和BP86两个密度泛函方法研究了它们的势能函数,并通过四参数Murrel-Sorbie函数,八参数Murrell-Sorbie函数和Z-W函数拟合并得到势能函数的解析表达式,比较了这三种解析势能函数拟合不同类型势能函数的优劣。第二部分内容为:研究了FeH和FeH2中性分子的势能函数及其解析表达式。首先运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在6-311++g**基组水平上对这两个中性分子的多个自旋多重度下的最低能量构型进行了预测,研究发现FeH2和FeH的稳定结构有明显的自旋极化效应现象,也就是说这两个分子中如果原子的自旋结构不同,其分子体系的稳定构型及其物理性质都均受到显着影响。研究表明二氢化铁基态属C2v点群。本学位论文由H2分子的基态和FeH基态的势函数代数式为FeH2多体势函数中的双体项,用多体展式方法,推导并重构了FeH2基态中性分子的势函数的解析形式。根据得到的基态FeH2三原子解析势函数讨论该分子的离解通道,结果表明:H+FeH反应得到属于C2v点群的中性基态FeH2分子这个反应通道有一深度为4.68e V的势阱,该反应通道上有一个势垒,也就存在一个过渡态和一个亚稳态。这个亚稳态是一个H-Fe-H形状的配位化合物分子。化学反应通道Fe+H2→HFeH过程中的焓变△H=-0.08305 e V,因而该反应通道为放热反应。铁被两氢以大略145?角度分别靠近的通道上没有势垒,它为一无势垒通道反应。也就是说论文中讨论的三个反应通道都是合理的。为研究铁储氢及铁氢化合物在催化等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及铁氢化合物的光谱表征指认提供理论参考。本文的第二个体系研究为:Al2O3+3/2H2→Al2O3H3反应的氢同位素效应。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B3LYP方法在6-311++G(d,p)基组上对Al2O3H3中性分子的基态构型和中性分子Al2O3M3及M2(M=H,D,T)分子体系的总电子能量E、定容热容Cv及其熵S进行了理论预测,讨论认为Al2O3固体吸附氢、氘和氚的反应过程中,有同位素排代效应,并且与文献报道的钛等金属对氢气及其同位素气体的排代结论刚好相反。本文预测的这种排代效应非常微弱,当温度升高就趋于消失了。

付婷[9](2013)在《若干蛋白质与配体识别分子机制的理论计算》文中提出蛋白质主要是通过结构变化及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发挥生物学功能。目前,理论计算已经成为研究蛋白质功能的有效手段。蛋白质结构的动态变化及其与配体间结合自由能的准确计算,是分子模拟研究蛋白质功能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综合利用同源模建、量子化学、分子动力学模拟及结合自由能计算等理论计算方法,分别研究了野生型aIIbβ3整合素及其几种重要突变体与配体RGD的结合能力,Aurora A与两种小分子抑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式,不同二价阳离子对牛痘相关激酶构象的影响,以及考察了不同电荷模型对蛋白质与配体结合自由能计算的影响。主要内容包括:1、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和结合自由能计算相结合的方法,证实了将αIIbβ3整合素中β3整合素252位上的Ala突变成Asp时,会导致配体的结合能力下降;当同时合并一个ADMIDAS残基(D126A或D127A)突变时,配体的结合能力增强;而同时合并两个ADMIDAS残基(D126A/D127A)突变时,配体的结合能力基本消失。2、采用基于GPU加速的长时间尺度分子动力学模拟和结合自由能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高亲和力抑制剂HPM和低亲和力抑制剂2JZ与Aurora A的结合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范德华相互作用是抑制剂与Aurora A结合的主要驱动力,而非极性溶剂化能也提供了轻微的有利贡献。HPM具有更高亲和力的原因是能够与Aurora A产生更强的疏水作用,并且与Aurora A中的残基Argl37之间形成了稳定的氢键作用。3、采用同源模建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探讨二价金属离子Mg2+和Mn2+,对牛痘相关激酶(VRKs)家族三个成员(VRK1,VRK2和VRK3)的结构稳定性和动态行为的影响,模拟结果证实活性位点处Mg2+的结合有助于稳定VRK1和VRK2的结构,Mn2+稳定VRK2的结构,而无论有无金属离子的结合,假激酶VRK3的结构都非常稳定。4、分别考察了AM1(Austin Method, version1)-BCC(Bond Charge Correction), MNDO(Modified Neglect of Diatomic Differential Overlay), PM5(Parameterisation Model, version5), MUL(MuIliken), CM2(Charge Model2), CM3(Charge Model3), RESP (Restrained Electrostatic Potential)和QM/MM(Quantum Mechanics/Molecular Mechanics)这八种不同电荷模型,对MM/PBSA方法计算蛋白质与配体结合自由能准确性的影响。三个测试体系的计算结果显示MNDO电荷比较适合于PKB(Protein Kinase B)体系,QM/MM电荷比较适合于CDK2(Cyclin-Dependent Kinases2)体系,而所考察的八种电荷模型对结构差异很大的配体绑定到不同蛋白质的复合物体系预测效果不佳。由以上结果可知,αⅡbβ3整合素中Ala252残基与配体的结合能力有关;疏水作用和氢键作用在Aurora A与配体结合中发挥重要作用;金属离子对VRKs家族三个成员的结构稳定性发挥不同的作用;电荷模型是影响MM/PBSA方法计算准确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刘振[10](2013)在《铬系催化剂乙烯和炔烃齐聚机理的分子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Phillips铬系催化剂仍是一种主要的工业聚乙烯催化剂,生产着超过一千万吨以上的高密度聚乙烯产品。经过50多年的发展,Phillips催化剂的活性中心结构、氧化价态及其聚合机理至今未能解明,Phillips铬系催化剂引发乙烯配位聚合的重要特征是不需要烷基金属助催化剂。根据文献报道,Cr(II)OH+(或Cr(Ⅲ)O+)可以引发乙烯二聚生成1-丁烯,Phillips铬系催化剂还可以引发炔烃的环三聚,以上两种齐聚反应的引发过程中也均不需要烷基金属助催化剂。因此,针对该两个引发体系的齐聚机理研究,将可能为Phillips铬系催化剂活性中心及其引发机理的深入认识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本论文通过计算机分子模拟手段,采用两种铬基阳离子催化剂、Cr(Ⅱ)/SiO2团簇模型以及负载型Phillips铬系催化剂活性中心模型对铬系催化剂催化乙烯和炔烃的齐聚反应机理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本文首先研究了乙烯在Cr(Ⅱ)OH+和Cr(Ⅲ)O+阳离子催化剂上进行配位以及发生二聚的反应机理。乙烯与二价Cr(Ⅱ)OH+|阳离子可以形成8种配合物Cr(Ⅱ)OH+·(C2H4)n (n=1-5),其中五乙烯-铬配合物在更高的计算精度下向四乙烯-铬配合物发生了转化。而乙烯与三价Cr(Ⅲ)O+]阳离子形成的7种配合物Cr(Ⅲ)O+·(C2H4)n (n=1-5)在本文选取的计算条件F都能稳定存在。Cr(Ⅱ)OH+(?)和Cr(Ⅲ)O+阳离子催化的乙烯二聚在引发过程中发生了乙烯-铬配合物由高自旋势能面向低自旋势能面的跃迁。在低自旋势能而上,Cr(Ⅱ)OH+和Cr(Ⅲ)O+阳离子催化的乙烯二聚反应是按照金属环状反应机理进行的,这否定了先前文献报道的相关卡宾反应机理提案。根据能量延展模型理论对两种催化体系下的乙烯二聚反应路径的计算结果表明,二价Cr(Ⅱ)OH+|阳离子对乙烯二聚反应的催化活性要远高于三价Cr(Ⅲ)O+|阳离子催化体系,这与文献中的实验报道结果一致。在研究Phillips铬系催化剂催化炔烃环三聚反应机理之前,本文针对Phillips铬系催化剂活性中心Cr(Ⅱ)/SiO2团簇模型,采用多组态活性空间二阶微扰法(CASPT2)计算了Cr(Ⅱ)/SiO2团簇单重杰和五重态间的能隙(1-5ΔE),并以此为参照对210种DFT泛函进行了测试。计算结果表明,非杂化DFT泛函在计算Cr(Ⅱ)/SiO2团簇的1-5ΔE能隙时,按以下交换泛函的顺序给出的1-5ΔE能隙数值依次增大:PW91, TPSS, mPW, PBEh, wPBEh, PBE<B<G96<PKZB<O<BRx;而按以下相关泛函的顺序给出的1-5△E能隙数值依次增大:PL<VWN<VWN5<LYP, V5LYP<B95<P86<KCIS<PKZB<VP86<PW91<TPSS<PBE。这也就是说,交换泛函PW91与相关泛函PL结合组成的非杂化DFT泛函PW91PL给出的1-5ΔE能隙值最小,而BRx与PBE组合给出的1-5ΔE能隙最大。以上测试的180种非杂化DFT泛函给出的14ΔE能隙值与CASPT2的值均不致。针对杂化泛函的测试结果表明,含有28%Hartree-Fock交换能的杂化泛函B3PW91*与CASPT2的值一致,从而能够适用于Cr(Ⅱ)/SiO2团簇体系的计算。在B3PW91*理论水平下,本文采用Cr(Ⅱ)/SiO2团簇对乙炔、丙炔的环三聚反应机理的研究结果表明,Cr(Ⅱ)/SiO2团簇催化的乙炔或者丙炔的环三聚反应在高自旋五重态势能面上的催化活性极低。由于Cr(Ⅱ)/SiO2团簇五重态和三重态间的能隙高达40.9kcal/mol,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自旋跃迁反应的发生,而乙炔或者丙炔单体在铬活性中心上的配位降低了配合物不同自旋态间的能隙,使得反应可以从高自旋五重态势能面向邻近的三重态势能面发生跃迁。此后,在自旋三重态势能面上乙炔和丙炔的环三聚反应均是按照[4+2]环加成反应机理进行的,这否定了文献中报道的相关[2+2+2]一步法环加成反应机理提案。特别地,本文在研究乙炔环三聚反应机理时,分别考察了单自旋跃迁与双自旋交叉的乙炔环三聚反应机理。在研究丙炔环三聚机理时,本文通过采用Phillips铬系催化剂负载化活性中心模型,考察了硅胶载体表面对丙炔环三聚催化活性及其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硅胶载体的引入更有利于生成1,3,5-三甲基苯。与简化的Cr(Ⅱ)/SiO2团簇相比,Phillips铬系催化剂负载化活性中心模型对丙炔环三聚反应表现出更高的催化活性。

二、正二价双原子分子的解析势能函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正二价双原子分子的解析势能函数(论文提纲范文)

(1)NO2分子超快解离动力学的实验和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强场电离
        1.1.1 多光子电离
        1.1.2 隧穿电离
        1.1.3 越垒电离
        1.1.4 阈上电离
    1.2 三步模型及其相关的典型强场物理过程
    1.3 分子在强场中的解离
        1.3.1 分子离子解离动力学
        1.3.2 库仑爆炸
    1.4 时间分辨的库仑爆炸成像
第二章 实验装置
    2.1 飞秒激光系统
    2.2 符合测量系统
        2.2.1 真空系统
        2.2.2 超声气体分子束
        2.2.3 质谱仪
        2.2.4 粒子探测器
    2.3 实验装置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
    2.4 离子-离子符合通道的分辨及筛选
第三章 时间分辨的二氧化氮分子解离动力学
    3.1 研究背景
    3.2 实验条件以及数据筛选
    3.3 NO_2分子泵浦探测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时间分辨二氧化氮分子动力学
        3.3.2 NO_2分子角分布
        3.3.3 NO_2分子势能曲线的计算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二氧化氮高能离子成像
    4.1 研究背景
        4.1.1 三体库仑爆炸牛顿图
        4.1.2 达利兹(Dalitz)图
    4.2 实验装置
    4.3 实验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复杂原子分子碰撞碎裂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复杂原子分子碰撞碎裂动力学研究现状
        1.2.1 (e,2e)反应的研究现状
        1.2.2 分子碎裂动力学研究现状
    1.3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复杂原子(e,2e)反应的理论研究
    2.1 引言
    2.2 碰撞基本理论和DWBA理论
        2.2.1 三重微分散射截面
        2.2.2 标准DWBA理论
        2.2.3 DWBA理论的数值计算
        2.2.4 DWBA理论适用性分析
    2.3 电子-电子关联(PCI)对(e,2e)反应绝对散射截面的影响
        2.3.1 PCI作用的修正模型
        2.3.2 PCI作用的精确处理
        2.3.3 PCI作用对Ne原子中能(e,2e)反应绝对散射截面的影响
        2.3.4 PCI作用对Ar原子中能(e,2e)反应绝对散射截面的影响
    2.4 电子-核的极化作用对(e,2e)反应绝对散射截面的影响
        2.4.1 精确的极化势模型
        2.4.2 修正的极化势模型
        2.4.3 电子-核的极化作用对Ar原子(e,2e)反应绝对散射截面的影响
    2.5 强场中原子非次序双电离中的电子-电子-离子关联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库伦爆炸碎裂动力学理论研究
    3.1 引言
    3.2 模拟方法及结构计算方法
        3.2.1 模拟流程图
        3.2.2 耦合簇单双激发方法
    3.3 稀有气体二聚体的库伦爆炸
    3.4 H_2Ar~(3+)的三体库伦爆炸模拟
    3.5 N_2Ar~(3+)的三体库伦爆炸模拟
        3.5.1 N_2~(2+)的快速解离机制
        3.5.2 N_2Ar势能面和振动波函数计算
    3.6 ArCO~(3+)的三体库伦爆炸模拟
        3.6.1 单体CO~(2+)的解离机制
        3.6.2 团簇二聚体中CO~(2+)的解离机制
        3.6.3 ArCO~(3+)的两体碎裂模拟
        3.6.4 ArCO~(3+)的三体碎裂模拟
        3.6.5 实验验证
        3.6.6 普适性推广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分子二聚体单边双电离态的碎裂动力学研究
    4.1 引言
    4.2 高激发单边双电离态计算方法
        4.2.1 组态相互作用方法
        4.2.2 组态空间的选择
        4.2.3 计算结果验证
    4.3 单边双电离态He~(2+)- He的RCT反应
    4.4 单边双电离态Ar~(2+)- N_2的碎裂机制研究
    4.5 N_2~(2+)- Ar碎裂过程中的重离子转移现象
        4.5.1 N_2~(2+)- Ar碎裂过程的理论研究
        4.5.2 N_2~(2+)- Ar碎裂过程的中重离子转移的实验验证
        4.5.3 离子转移机制的普适性研究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

(3)分子动力学模拟预测工业流体的热力学性质的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分子模拟方法
        1.2.1 统计热力学基本原理
        1.2.2 蒙特卡洛模拟
        1.2.3 分子动力学模拟
        1.2.4 分子力学力场
        1.2.5 热力学性质计算
    1.3 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第二章 全原子力场的温度和压力迁移性研究
    2.1 全原子力场温度迁移性
        2.1.1 温度相关的色散作用
        2.1.2 力场参数开发
        2.1.3 力场验证
    2.2 全原子力场压力迁移性
        2.2.1 模型与计算方法
        2.2.2 模型优化
        2.2.3 高压粘度预测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针对离子液体体系的全原子力场开发
    3.1 模型与计算方法
    3.2 单离子结构
    3.3 热力学性质
    3.4 液体结构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粗粒化力场描述电解质水溶液体系
    4.1 模型与计算方法
    4.2 液体结构和热力学性质
    4.3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氯化钙水溶液中的聚集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通量力场模拟预测烷烃的热力学性质
    5.1 高通量计算方法
    5.2 高通量计算结果
        5.2.1 液相性质
        5.2.2 气液相平衡
    5.3 高通量预测精度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高通量力场模拟驱动的液体热力学性质数据库
    6.1 高通量力场模拟
        6.1.1 力场开发
        6.1.2 性质预测
    6.2 分子模拟数据库
    6.3 机器学习
        6.3.1 前馈神经网络
        6.3.2 指纹选择
        6.3.3 性质预测
        6.3.4 分子指纹–分子的局部结构和整体结构
    6.4 本章小节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彩色电气石颜色成因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矿物颜色的认知
        1.1.1 颜色的基本概念
        1.1.2 矿物的颜色
    1.2 电气石颜色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电气石的成因
        1.2.2 电气石晶体化学组成对颜色的影响研究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电气石晶体结构特征
    2.1 电气石的晶格位置
    2.2 电气石的团簇结构
第三章 电气石光学性质及体系态密度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3.1 多电子体系的薛定谔方程
        3.1.1 非相对论近似
        3.1.2 Born-Oppenheimer近似
        3.1.3 轨道近似
    3.2 密度泛函理论
    3.3 基函和赝势
    3.4 交换一关联能函数近似
    3.5 电气石晶体结构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3.5.1 CASTEP软件包功能简介
        3.5.2 原子簇的选择与计算模型
    3.6 电气石晶格中微量元素对光学性质的影响
    3.7 微量元素对电气石态密度的影响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颜色电气石的微量元素组成特征
    4.1 电气石颜色结构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特征
        4.1.1 实验方法
        4.1.2 电气石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特征
    4.2 电气石化学组成的电子探针分析
        4.2.1 实验方法
        4.2.2 电气石晶体的化学组成特征
        4.2.3 电气石化学组成对颜色的影响
    4.3 电气石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4.3.1 实验方法
        4.3.2 电气石的特征元素组成及其化学状态
        4.3.3 特征元素化学状态对电气石颜色的影响
    4.4 彩色电气石的阴极发光分析
        4.4.1 实验方法
        4.4.2 电气石的阴极发光特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彩色电气石晶体的精细结构特征
    5.1 电气石晶体精细结构的X射线衍射分析
        5.1.1 实验方法
        5.1.2 彩色电气石晶体的X射线衍射特征
        5.1.3 不同颜色电气石的精细结构特征
    5.2 电气石晶体精细结构的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5.2.1 实验方法
        5.2.2 彩色电气石的红外光谱特征
        5.2.3 彩色电气石主要结构基团的振动特征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5)锕系元素与多硫族元素结合的等电子体体系功能性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英文缩略语索引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理论方法
    2.1 理论基础
        2.1.1 Hartree-Fock方法
        2.1.2 HF能量的一阶解析递推公式
        2.1.3 耦合簇方法
    2.2 密度泛函理论
        2.2.1 密度泛函色散矫正(DFT-D)
    2.3 计算与分析软件简介
        2.3.1 Guassian
        2.3.2 Multifwn
第三章 对金属的四氧化物(MO4,M=Th,Pa,U,Am,Cm和Eu)的电子结构,氧化态和稳定性研究
    3.1 引言
    3.2 理论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MO4(M=Eu,Th,Pa,U,Am和Cm)的结构特征
        3.3.2 频率分析
        3.3.3 成键和氧化态分析
        3.3.4 相对稳定性
    3.4 结论
第四章 硫族元素取代的铀酰等电子体理论研究
    4.1 引言
    4.2 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选择最低能结构并优化
        4.3.2 谐振频率分析
        4.3.3 氧化态与键合分析
        4.3.4 电子结构分析
        4.3.5 拓扑分析
        4.3.6 分子轨道分析
        4.3.7 与salophen结合的铀酰等电子体
    4.4 结论
第五章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成果目录
致谢

(6)四唑类高氮含能化合物设计、合成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四唑类含能化合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氨基取代四唑类含能化合物
        1.2.2 硝氨基取代四唑类含能化合物
        1.2.3 硝基及多硝基取代四唑类含能化合物
        1.2.4 四唑-N-氧化物
        1.2.5 联四唑类含能化合物
        1.2.6 偶氮四唑类含能化合物
        1.2.7 联氨四唑及联四唑胺类含能化合物
        1.2.8 三唑联四唑类含能化合物
        1.2.9 其他双环四唑类含能化合物
        1.2.10 四唑类含能化合物的理论研究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计算原理与方法
    2.1 量子化学方法简介
        2.1.1 量子化学基本方程
        2.1.2 Hartree-Fork方法
        2.1.3 Post Hartree-Fork方法
        2.1.4 密度泛函理论
    2.2 基函数类型
        2.2.1 Slater型基函数(STO)
        2.2.2 Gaussian型基函数(GTO)
        2.2.3 高斯基组
        2.2.4 Correlation-Consistent基组
    2.3 化学反应基本理论
        2.3.1 反应势能面
        2.3.2 传统过渡态理论(TST)
        2.3.3 自洽反应场(SCRF)
    2.4 含能材料性能估算方法
        2.4.1 密度的估算方法
        2.4.2 生成热的估算方法
        2.4.3 爆热的估算方法
        2.4.4 爆速爆压的估算方法
        2.4.5 撞击感度的估算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新型四唑类高氮含能化合物的分子设计
    3.1 引言
    3.2 零氧平衡多硝基取代四唑并三嗪化合物的分子设计
        3.2.1 几何结构优化
        3.2.2 电子结构性质
        3.2.3 振动频率分析
        3.2.4 含能性质计算
        3.2.5 撞击感度预测
    3.3 类FOX-7构型含氧取代四唑化合物的分子设计
        3.3.1 几何结构优化
        3.3.2 电子结构性质
        3.3.3 振动频率分析
        3.3.4 含能性质计算
        3.3.5 撞击感度预测
    3.4 长氮链结构多基团取代偶氮四唑化合物的分子设计
        3.4.1 几何结构优化
        3.4.2 电子结构性质
        3.4.3 振动频率分析
        3.4.4 含能性质计算
        3.4.5 撞击感度预测
    3.5 硝氨基双环四唑化合物的分子设计
        3.5.1 几何结构优化
        3.5.2 电子结构性质
        3.5.3 振动频率分析
        3.5.4 含能性质计算
        3.5.5 撞击感度预测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二硝氨基联四唑高氮离子盐的合成、表征和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试剂与仪器
        4.2.1 试剂
        4.2.2 仪器
    4.3 二硝氨基联四唑高氮离子盐的合成
        4.3.1 HCl乙醚溶液的制备
        4.3.2 硝化试剂N_2O_5的制备
        4.3.3 1,1'-二硝氨基-5,5'-联四唑钾盐的合成
        4.3.4 1,1'-二硝氨基-5,5'-联四唑高氮离子盐的合成
    4.4 二硝氨基联四唑高氮离子盐的波谱性质
        4.4.1 1,1'-二硝氨基-5,5'-联四唑高氮离子盐的质谱分析
        4.4.2 1,1'-二硝氨基-5,5'-联四唑高氮离子盐的红外光谱分析
    4.5 二硝氨基联四唑高氮离子盐的晶体结构
        4.5.1 1,1'-二硝氨基-5,5'-联四唑胍盐(DNABT·G)
        4.5.2 1,1'-二硝氨基-5,5'-联四唑氨基胍盐(DNABT·AG)
        4.5.3 1,1'-二硝氨基-5,5'-联四唑二氨基胍盐(DNABT·DAG)
        4.5.4 1,1'-二硝氨基-5,5'-联四唑三氨基胍盐(DNABT·TAG)
        4.5.5 1,1'-二硝氨基-5,5'-联四唑碳酰肼盐(DNABT·DAU)
        4.5.6 1,1'-二硝氨基-5,5'-联四唑3,4-二氨基-1,2,4-三唑盐(DNABT·DATr)
        4.5.7 1,1'-二硝氨基-5,5'-联四唑乙二胺盐(DNABT·EDA)
    4.6 二硝氨基联四唑高氮离子盐的性能研究
        4.6.1 热稳定性分析
        4.6.2 生成热计算
        4.6.3 爆炸性能预估
        4.6.4 感度性能测试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四唑类高氮含能化合物的叠氮成环反应机理研究
    5.1 引言
    5.2 取代四唑及并四唑气相中的叠氮成环反应机理
        5.2.1 几何结构优化
        5.2.2 NBO电荷分布
        5.2.3 振动频率分析
        5.2.4 反应路径分析
        5.2.5 反应速率常数
    5.3 三唑并双四唑气相中的叠氮成环反应机理及溶剂影响
        5.3.1 几何结构优化
        5.3.2 NBO电荷分布
        5.3.3 振动频率分析
        5.3.4 反应路径分析
        5.3.5 反应速率常数
        5.3.6 溶剂对反应的影响
    5.4 四嗪并双四唑DMSO溶剂中的叠氮成环反应机理
        5.4.1 几何结构优化
        5.4.2 NBO电荷分布
        5.4.3 振动频率分析
        5.4.4 反应路径分析
        5.4.5 反应速率常数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5-取代二氮烯基四唑的分解反应机理
附录 B 附图和附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作者简介

(7)基于过渡金属氧化物电催化剂的理性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OR(E)R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1.2.1 OR(E)R反应机理和理论研究方法
        1.2.2 OR(E)R反应中的线性关系和预测性能的火山图
        1.2.3 OR(E)R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1.2.4 OR(E)R催化剂指示符的发展
    1.3 OR(E)R催化剂面临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1.4 本章小结及本论文的工作介绍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第一性原理基础理论
        2.1.1 薛定谔方程
        2.1.2 玻恩-奥本海默(Born-Oppenheimer)近似
        2.1.3 单电子近似
        2.1.4 Hartree-Fock近似
    2.2 密度泛函理论
        2.2.1 电子密度
        2.2.2 托马斯-费米(Thomas-Fermi)模型
        2.2.3 Hohenberg-Kohn定理
        2.2.4 Kohn-Sham方程
        2.2.5 局域密度近似(LDA)
        2.2.6 广义梯度近似(GGA)
    2.3 DFT+U方法
    2.4 范德瓦尔斯修正
    2.5 计算软件简介
第三章 锰基莫来石SmMn_2O_5高效氧还原性质的研究
    3.1 前言
    3.2 计算和实验方法
    3.3 锰基莫来石SmMn_2O_5电化学性能的理论预测
        3.3.1 SmMn_2O_5块体的性质
        3.3.2 莫来石(001)表面的性质
        3.3.3 含氧中间体在SmMn_2O_5表面的吸附
        3.3.4 SmMn_2O_5电化学性能的理论模拟
    3.4 锰基莫来石SmMn_2O_5电化学性能的实验验证
        3.4.1 SmMn_2O_5的材料表征
        3.4.2 SmMn_2O_5电化学性能测试
    3.5 结论和展望
第四章 负载单原子Au的Au/NiFe水滑石高效析氧性质的研究
    4.1 前言
    4.2 计算和实验方法
    4.3 负载单原子Au的Au/NiFe水滑石电化学性能的理论预测
        4.3.1 ~sAu/NiFe LDH的电化学性能理论计算
        4.3.2 ~sAu/NiFeOOH的电化学性能理论计算
    4.4 负载单原子Au的Au/NiFe水滑石电化学性能的实验验证
        4.4.1 负载单原子Au的Au/NiFe水滑石的表征
        4.4.2 负载单原子Au的Au/NiFe水滑石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4.5 结论和展望
第五章 负载NiO纳米颗粒的NiFe水滑石高效析氧性能的研究
    5.1 前言
    5.2 计算和实验方法
    5.3 负载NiO纳米颗粒的NiFe水滑石高效析氧性能的理论预测
        5.3.1 NiO/NiFe LDH界面结构的OER性能理论计算
        5.3.2 NiO/NiFe LDH界面结构的OER性能对比理论计算
    5.4 负载NiO纳米颗粒的NiFe水滑石高效析氧性能的实验验证
        5.4.1 负载NiO纳米颗粒的NiFe水滑及对比样品的表征
        5.4.2 负载NiO纳米颗粒的NiFe水滑石及对比样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5.4.3 NiO/NiFe LDH复合材料中催化活性位点的研究
    5.5 结论与展望
第六章 钴基尖晶石NiCo2O4与氮掺杂石墨烯复合材料的高效双功能电催化剂研究
    6.1 前言
    6.2 计算和实验方法
    6.3 尖晶石NiCo_2O_4和氮掺杂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理论预测
        6.3.1 NiCo_2O_4块体的性质
        6.3.2 尖晶石NiCo_2O_4和氮掺杂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理论计算
    6.4 尖晶石NiCo_2O_4和氮掺杂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实验验证
        6.4.1 复合材料NiCo/Pyri-NG以及对比样品的表征
        6.4.2 复合材料NiCo/Pyri-NG以及对比样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6.5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氧化铝氢化同素效应及FeH2分子势能函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方法及理论基础概述
    1.1 分子体系的势能函数
    1.2 用量子力学方法讨论分子体系的势函数
        1.2.1 构造组态状态波函数
        1.2.2 对称性匹配的分子轨道(molecular orbital,MO)
        1.2.3 关于电子的相关效应
        1.2.4 二阶多体微扰MP2方法
        1.2.5 密度泛函
        1.2.6 原子分子轨道的基函数
    1.3 对称性对讨论原子分子的意义
2 AlO,FeH,H_2及FeH_2分子势能
    2.1 双原子核体系分子的势能与核间距的关系
        2.1.1 光谱数据与体系的力学常量的关系
        2.1.2 双原子分子或离子体系势能与核间距关系的函数形式
        2.1.3 Murrell-Sorbie函数
    2.2 AlO,H_2,FeH双原子核分子或离子分析势函数
        2.2.1 AlO及其阴阳离子基态及较低能态的势函数及红外谱
        2.2.3 结论
    2.3 FeH和FeH_2中性分子的势能函数及其自旋极化
        2.3.2 FeH及FeH_2的较低能量构型及其势能函数的解析表达式
        2.3.2.1 FeH及FeH_2分子不同自旋多重度的较低能量构型及其自旋极化效应
        2.3.2.2 五重自旋态的基态FeH_2中性分子离解通道解析
        2.3.2.3 多体展式方法对中性FeH_2分子基态的解析势函数研究
        2.3.3 结论
3 氧化铝在氢化过程中的同位素效应研究
    3.1 氢化Al_2O_3过程的理论研究
    3.2 化学反应Al_2O_3(s)+3/2M_2(g)→Al_2O_3M_3(s)(a)( M= H, D ,T )的热力学关系
    3.3 结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9)若干蛋白质与配体识别分子机制的理论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目录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计算生物学概论
    1.2 蛋白质的结构研究
    1.3 蛋白质与配体之间的分子识别
    1.4 蛋白质与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1.4.1 氢键
        1.4.2 离子键
        1.4.3 疏水作用
        1.4.4 范德华相互作用
    1.5 理论方法
        1.5.1 同源模建
        1.5.2 量子化学
        1.5.3 力场
        1.5.4 分子力学
        1.5.5 分子动力学模拟
        1.5.6 结合自由能计算
    1.6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2 氨基酸突变对整合素αIIbβ3与配体RGD结合亲和力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蛋白质结构
        2.2.2 分子动力学模拟
        2.2.3 MM/GBSA方法进行结合自由能计算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整合素β3 I结构域野生型及突变体的动力学模拟的平衡评估
        2.3.2 整合素β3 I结构域野生型及突变体的RMSF以及DCCM分析
        2.3.3 PCA分析
        2.3.4 氢键分析
        2.3.5 结合自由能计算
        2.3.6 金属离子结合位点的构象重排
    2.4 本章小结
3 Aurora A与抑制剂结合模式的分子机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蛋白质结构的准备
        3.2.2 Graphical Processors(GPUs)分子动力学模拟
        3.2.3 MM/PBSA结合自由能计算以及MM/GBSA能量分解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MD模拟的系统稳定性
        3.3.2 结构叠加分析
        3.3.3 结合自由能计算
        3.3.4 Aurora A与抑制剂之间的结合模式分析
        3.3.5 Aurora A与抑制剂之间的结合自由能的残基分解
    3.4 本章小结
4 二价阳离子对牛痘相关激酶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蛋白激酶结构域的构建
        4.2.2 分子动力学模拟
    4.3 结果与讨论
        4.3.1 VRKs激酶结构域体系的平衡
        4.3.2 VRKs激酶结构域模拟体系局部结构的波动
        4.3.3 主成分分析
        4.3.4 氢键分析
        4.3.5 VRKs在动力学上整体结构的改变
    4.4 本章小结
5 不同电荷模型对蛋白质和配体结合亲和力的影响
    5.1 引言
    5.2 计算方法
        5.2.1 体系的准备
        5.2.2 电荷模型和结构优化
        5.2.3 MM/PBSA计算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结构各异复合物的MM/PBSA计算
        5.3.2 PKB体系MM/PBSA计算
        5.3.3 CDK2体系MM/PBSA计算
        5.3.4 三个体系预测效果的小结
        5.3.5 不同电荷模型的比较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及展望
7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10)铬系催化剂乙烯和炔烃齐聚机理的分子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铬系催化剂
        1.2.1 Phillips铬系乙烯聚合催化剂
        1.2.2 Phillips铬系均相模型催化剂研究
        1.2.3 Phillips铬系催化剂乙烯聚合机理的分子模拟研究
        1.2.4 Phillips铬系催化剂炔烃环三聚研究
    1.3 炔烃环三聚反应机理
        1.3.1 炔烃环三聚反应机理研究进展
        1.3.2 炔烃环三聚反应中存在的自旋交叉现象
    1.4 课题的提出、目的和意义
    1.5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计算化学中的理论方法
    2.1 发展历史
    2.2 量子化学中的基本方法与概念
        2.2.1 从头算计算方法
        2.2.2 密度泛函理论
        2.2.3 基组函数与基组重叠误差
        2.2.4 反应势能面
        2.2.5 电子自旋交叉
        2.2.6 催化反应的能量延展模型理论
        2.2.7 Dewar-Chatt-Duncanson模型
    2.3 本文采用的理论方法
第3章 Cr(Ⅱ)OH~+阳离子催化乙烯二聚反应机理研究
    3.1 引言
    3.2 计算细节
        3.2.1 Cr(Ⅱ)OH~+·(C_2H_4)_n配合物
        3.2.2 Cr(Ⅱ)OH~+阳离子催化的乙烯二聚反应机理
    3.3 结果与讨论
        3.3.1 Cr(Ⅱ)OH~+阳离子催化剂
        3.3.2 Cr(Ⅱ)OH~+·(C_2H_4)_n(n=1-5)配合物
        3.3.3 基组重叠误差以及DFT泛函对配位能的影响
        3.3.4 自旋五重态势能面上的乙烯二聚反应机理
        3.3.5 自旋跃迁反应
        3.3.6 自旋三重态势能面上的乙烯二聚反应机理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Cr(Ⅲ)O~+阳离子催化乙烯二聚反应机理研究
    4.1 引言
    4.2 计算细节
    4.3 结果与讨论
        4.3.1 Cr(Ⅲ)O~+阳离子催化剂
        4.3.2 Cr(Ⅲ)O~+·(C_2H_4)_n(n=1-5)配合物
        4.3.3 自旋四重态势能面上的乙烯二聚反应机理
        4.3.4 自旋跃迁反应
        4.3.5 自旋二重态势能面上的乙烯二聚反应机理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Phillips催化剂催化乙炔环三聚反应机理的DFT研究
    5.1 引言
    5.2 计算细节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基于Cr(Ⅱ)/SiO_2团簇模型的DFT泛函测试
        5.3.2 Cr(Ⅱ)/SiO_2·(C_2H_2)_n(n=1-3)配合物
        5.3.3 自旋五重态势能面上的乙炔环三聚反应机理
        5.3.4 自旋跃迁反应
        5.3.5 自旋三重态势能面上的乙炔环三聚反应机理
        5.3.6 自旋交叉反应对乙炔环三聚反应催化活性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Phillips催化剂催化丙炔环三聚反应机理的DFT研究
    6.1 引言
    6.2 计算细节
    6.3 结果与讨论
        6.3.1 Cr(Ⅱ)/SiO_2·(C_3H_4)_n(n=1-3)配合物
        6.3.2 自旋五重态势能面上的丙炔环三聚反应机理
        6.3.3 自旋跃迁反应
        6.3.4 自旋三重态势能面上的内炔环三聚反应机理
        6.3.5 温度条件以及硅胶载体对内炔环三聚反应的影响
        6.3.6 自旋污染分析
        6.3.7 Phillips催化剂活性中心上铬碳键的形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全文总结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7.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7.3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研究成果一览表
附录2 作者简介

四、正二价双原子分子的解析势能函数(论文参考文献)

  • [1]NO2分子超快解离动力学的实验和理论研究[D]. 赵班池. 吉林大学, 2021(01)
  • [2]复杂原子分子碰撞碎裂动力学研究[D]. 胡晓青.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2020(01)
  • [3]分子动力学模拟预测工业流体的热力学性质的方法研究[D]. 龚正.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4]彩色电气石颜色成因机制研究[D]. 李明.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2)
  • [5]锕系元素与多硫族元素结合的等电子体体系功能性理论研究[D]. 陶鹏. 南华大学, 2019(01)
  • [6]四唑类高氮含能化合物设计、合成与机理研究[D]. 何飘. 北京理工大学, 2018(07)
  • [7]基于过渡金属氧化物电催化剂的理性设计[D]. 刘洁宇. 南开大学, 2018(03)
  • [8]氧化铝氢化同素效应及FeH2分子势能函数研究[D]. 任桂明. 西华大学, 2016(05)
  • [9]若干蛋白质与配体识别分子机制的理论计算[D]. 付婷. 大连理工大学, 2013(07)
  • [10]铬系催化剂乙烯和炔烃齐聚机理的分子模拟研究[D]. 刘振. 华东理工大学, 2013(06)

标签:;  ;  ;  ;  ;  

正二价双原子分子的解析势能函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