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大直”和“旺发”

区分“大直”和“旺发”

一、“大志”与“王法”辨(论文文献综述)

贾庆军,魏浩然[1](2022)在《方孝孺正统观下的族谱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方孝孺的正统观基于儒家礼义思想,核心是血缘家庭伦理,族谱为正统礼义思想的集中体现。方孝孺的族谱思想可分为两部分:一是族谱的基本理论,包括谱以载道说和谱本体论;一是族谱的具体实践,包括社会实践(睦族)和个人实践(君子)。在理论方面,方氏发展出了一套谱本体论:天下皆属于一宗,众谱终汇成一谱。族谱不再是低于先王之法、天道、古道思想的存在,甚至可以反过来说,被记录下来的先王之法、天道、古道都是谱的某种表现形式。

刁春辉[2](2021)在《“大统”天下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廖平“大统”经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以廖平的经学思想,特别是他的“大统小统”论为研究对象,“大统小统”论是廖平在他的经学三变时期提出的,在四变、五变中进行了理论完善。其定型基本是在他的五变时期。我们的研究集中于他定型期,即四变、五变时期的“大统论”。研究他的大统论试图解决两大主题:第一,廖平大统论中的改良经学与汉宋主流经学形态——郑学和朱子学相比,其在经学基本观念和处理方法上的差异;第二个主题是处理廖平大统论的时代性意义、实用性意义。我们的题目也明白的揭示出这两个主题,“大统天下时代的中国与世界”就是第二个主题,“廖平的经学研究”则是指的第一个主题。廖平作为一个经学家、思想家,不论在中国经学史中,还是在中国思想史中,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本文着重从几个方面对廖平经学的思想和价值进行了阐扬。首先,作者从廖平的着作中抽绎出他的“大统”制度论,并指出这种制度论实具有“宪制”意涵。廖平虽没有使用这一词语,但他将经学的性质类比为西方法政学,就已经透漏出他对经学“法典”性质的确认。廖平对此“宪制”的内容说明是特别广泛的。可以分为央地制度、中央官制和国际制度三个层面。其中,廖平的疆域论就包含了央地制度和国际制度两个方向的意涵。就央地制度而言,实际上廖平一直在谈的是天下体系中的“畿地”,随着王统、帝统、皇统疆域的逐次扩大,畿地所控制的范围也逐渐扩大,从原来的千里“王畿”变成三千里“帝畿”、六千里“皇畿”,而畿地之内的管理方式并不是松散的封建制,而更像是秦朝以后建立的普遍性的中央集权式郡县制。虽然皇、帝、王、伯被廖平建构成主要是经学的制度体系,但因为廖平信守的“经为百世之书”原则,经学的制度必会在历史中有所呈现,因此从秦朝统一后在全国推行的郡县制开始,实际上就是廖平经学中畿地制度的推行,并且从秦至清,中国所实行的郡县制范围是不断扩展的,这就对应于畿地从王畿到皇畿的转变,特别是清朝后期,通过将东北划省、新疆建省等举动,开始在边疆区域加强完善管理方式,确立了边疆郡县体制,这一体制在后来的共和国时代实际上也得到了继承。清朝在疆域和管理体制上所完成的事业在廖平经学中实际暗示了中国为未来天下“大统”时代的“皇畿”地位。同时,廖平也为郡县制在历史中国的长期施行提供了经学说明,在以往的经学思想史中,长期存在经制“封建”与史制“郡县”无法调和的矛盾,这也让深受经学影响的中国历史经常出现复封建的理论呼吁和现实行动。廖平的经学努力正是试图调和解决这种矛盾。在风雨如晦的年代,廖平依然坚信经学所代表的中国文化的价值标准和中国制度的治理价值。在国际秩序的制度建设上,经学依然有其丰富的智慧,实际上以中国为中心形成的东亚秩序就是一种“小统”实现,“小统”是“大统”的次级实现,是“大统”的“模范”。世界转入“大统”阶段,意味着新天下时代的到来,也就是整个世界都逐渐卷入到一个关联更加密切同时争斗也更加激烈的关系系统中,这样一个关系系统的初始阶段必然是各行其是的,但这种各自从自身利益出发,相互争夺占领生存资源和精神资源的权力意志的流行最终会让位于具有更高统领性的一体化进程。当然,这个一体化进程不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它首先是几个区域性组织的出现,也就是廖平所讲“帝”统的出现,多个“帝”统下的每一统都既是经济上的一体性化组织,也是政治上次序井然的区域治理性组织,更是在文明上达成了一定程度一致性的文明共同体。因其每个帝统下均有“帝畿”的存在,而“帝畿”就是那个区域内道德、文明的核心地域。但多个帝统的存在也表示这还是一个多核心的多元化“天下”,廖平对此的论述是在“九帝”说和“四帝”说,从“九帝”到“四帝”是这个多元化天下的进一步精简化发展,这也是文化、经济、社会进一步融合发展的结果。但“五帝”说的出现改变了天下格局,“五帝”格局乃是一中四方格局,此格局的出现预示尽管天下仍是多元天下,但普遍化、融合化的一统性思想和现实层面的政治经济综合实体已经出现,未来的大同化趋势不可避免的出现。所以最后会有“皇统”的出现。“皇统”是人学大统的最终实现,其本身也并非不再变化,而是仍有主客易位的“三统”循环,最终达至泰皇之局。第三,廖平从中央官制层面叙述了经典变化:从王统的三公制到帝统的五官制,最后到皇统的六官制,其中的核心经典是《王制》和《周礼》。廖平将《王制》文本次序进行了大幅改动,写就《王制订本》发行,其中的指导性思维是将《王制》中的官政思维凸显出来,通过对《王制》官制的叙述体现出中国政治哲学中养在教先、教为政鹄、民本政治、审慎政治等特点。廖平将《王制》三公设定为王统制度,将《周礼》五官设定为帝统制度,三公到五官的一个变化,体现了从王统到帝统的时代转变,即天下由《春秋》五千里天下变为《尚书》三万里天下,而中国从《春秋》的天下“中国”变为了“大统”时代的众多“中国”中的一员。中国在其中的变化则被广泛描述为从天朝上国成为了属于国际法体系下形式平等的万国之一的民族国家。而实际上,国际法下的国家虽然形式平等,但国家基于经济、军事、文化等的综合实力,自然有强弱大小之分,国际间的互为“夷狄”的状态不可避免,特别是在晚清刚刚接触西方的情况下。因此,廖平在经学官制上的变革有其现实政治上的明确目的,即优化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通过天子、三公五官职能体系的变革,构建天子、三公五官为中心的决策和行政体系,突出政权的公共性质,并且强调这背后所体现的纲常意识,既是建设统一高效的领导体系,也体现这一系统需通盘考虑国家整体利益的价值导向,同时亦强调制度运行的法度意识、责任意识。而其对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的具体职责的分化,则是体现廖平针对时代变化,提升国家能力,强化国家实力,提高人民生活,而其中六工、六府的论述更体现出他重视经济,强调国家工业发展能力的重要性。最后宗伯代司徒的变化则是他面临帝统、王统的时代变化,强调先进性教化先于普遍性教化,力图培养具有政治能力、共享价值追求的士人团体,这才是国家治理能力优化的关键所在。第四,廖平历来被认为是今文学家,但他的经学看法、经学诠释方向都祛除了今古文经学原来共有的历史化特征,也与朱熹为代表的内倾化的经学诠释方向相反对,可以说廖平的经学体系以解决今古问题为导向,但却采用了不同于原有诠释方式的解经方法,同时这一思想体系也涵容了宋学的教化问题,所以可以说廖平的经学思想体系是一综合今古、涵容宋学的综合性经学体系。在近代古今中西的学术激荡中,此一经学体系在总结经学史、认知中国历史、回应时局等各方面都在近代诸经学家的理论中是出类拔萃的。第五,廖平对现代经学的发展也是影响深刻的。现代今文学和古文学都共享着一个历史前提,即他们不再像他们的前辈经师一般,以三代圣王之制确立制度的权威性。古代的经师对于圣王时期的三代夹杂着历史的理性和信仰的元素,而现代经学家比较普遍地没有了对于三代的信仰意识,而这种三代理想信仰原来本是经学的基础,这种基础的消失则要求另一基础的填补。廖平为这一基础的确立提供了经学上的说明,他首先是通过孔子制作六经、古史渺茫击溃了对于三代的理想认识,进而代之以素王立法,从而巩固了经学对孔子的崇仰。古文学者或者在他的经学分类基础上固守原来对于三代的崇信,如老辈的柳诒徵、唐文治等,而对于现代的古文学家,则能够破除对三代制度的绝对信服,转而从历史经验肯定秦汉以后制度的适用性,这同样是基于廖平对三代时期的经学说明。从这一意义上,廖平的经学开启了现代经学制度经世的不同路径的起点。总之,廖平的经学是属于“新天下时代”的经学,他利用经学资源,结合时代感受,定义了时代,也重新定义了经学。他对“天下”的重新论述综合了他的经学认知、时代感知,他认为近代是一个新天下时代——帝统时代,这一个判断,现在依然适用,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他在制度层面全面说明了经学在央地关系、中央官制、国际体系的见解,在经学诠释方面不同于汉宋学术的诠释方向,影响了现代经学的发展。

李梦媛[3](2021)在《中国古代书法雅俗观嬗变研究》文中提出“雅”“俗”作为审美范畴,在中国历史上被普遍用于人物臧否和艺文鉴评。“雅”有正统、官方、优美、文雅、典雅等含义,“俗”则有风俗、流俗、粗俗、浅俗、庸俗等含义。立足具体的历史语境,结合社会文化及时代思潮,古代书法雅俗观在其生成与递嬗中的意涵是不断变化、不断丰富的,而书法美的意义和价值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被证实。综合来看,古代书法“雅俗”品评主要体现在两个维度:聚焦于“书”,“雅俗”是对笔墨语言及风格形式的评价;聚焦于“书家”,“雅俗”是对主体精神及人格学养的评价;二者并不割裂。通过对历代书论的爬梳,雅俗观既是书家对雅正传统和书脉统绪的认定,又包涵着书家高雅的精神旨趣和超越尘俗的审美理想。关于书法“雅俗”的探讨,可追溯到东汉,魏晋南朝在对书法认识的不断深入中形成了诸多围绕“雅俗”的相关范畴、概念及命题。到了唐朝,随着唐太宗对王羲之的推崇,加之孙过庭等在理论上的进一步阐述,王羲之的书圣地位得到了确立,帖学的雅正传统得以明确;其后,张怀瓘较为客观且辩证的看待王羲之书法,对书法“雅俗”进行了进一步的理论辨析,并提出“与众同者俗物”。宋明书法雅俗观大抵呈现三种旨趣:其一,北宋文人极重“雅俗”区分,探讨围绕主体德性学问之“雅俗”展开,以书写自然、表达自我精神为“不俗”;其二,“道统”影响下,朱熹、郝经、赵孟頫等人求雅求正、崇尚古法,郑枃、项穆致力于对书法正脉及书学统绪的梳理与总结;其三,心学背景下,“真”“生”“拙”“丑”“奇”等范畴成为理论讨论重心,主体之真性情、真本色成为破“俗”的方法论。清代碑学范式下,传统书学观和品评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碑学的合法化也导致了书法雅俗观的丕变。由于“雅俗”意涵也不是恒定不变的,甚至在一定条件下还能相互转化,书法中还有着“过雅则俗”和“化俗为雅”的问题。

宗伟[4](2021)在《南朝诸王幕府与文学》文中研究说明南朝在政治上由门阀政治回归皇权政治,在文学上也由以家族为中心的文学集团向以诸王势力为中心的文学集团转变。南朝诸王幕府制度作为幕府制度发展的关键阶段,宗室诸王出镇地方州郡,建立军府、州府的幕府制度必然会对南朝文士仕宦及其文学活动产生巨大的影响。本论文的宗旨,即在于探讨南朝诸王幕府制度与南朝文学的关系,冀图在幕府制度的视域中,提供一个观察南朝文学的新角度。本论文南朝年限起自刘宋永初元年(420),迄于陈朝祯明三年(589),共计一百七十年。讨论对象则以此一百七十年间曾经入仕宋齐梁陈四朝宗室诸王幕府的文士为主。全文主体部分共分六章,附录辑录南朝诸王幕府及其文士并考辨个别文士的生平疑点。论文主要内容和观点分述如下:第一章论述两汉魏晋南朝幕府含义的嬗变,南朝宗室诸王出镇制度与南朝都督区的确立,南朝宗室诸王幕府王国属吏、军府、州府僚佐的职掌与品秩,分析宋齐梁陈四朝诸王幕府的时代特征及其成因。第二章论述南朝诸王幕府中的文化活动,探讨幕府文人与诸王的关系及其创作心态。南朝诸王作为当时最有权势的新贵,其幕府成为众多文士聚集的平台。在文化上,诸王会招聚文士编撰书籍,产生了像《世说新语》这样有影响力的着作,会在京城和方镇组织学术活动,传播儒家文化和佛教文化。幕府文士在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上对诸王的双重依赖,也使幕府文士进一步深化了南朝文士委琐的心态,在创作上形成相近的群体诗风。南朝诸王幕府对文学的影响是本论文写作的重点,第三章至第五章从整体上探讨诸王幕府对幕府文士群体创作的影响。在文学创作上,诸王幕府之内经常组织集体聚会活动,为幕府文士集体创作提供了一个平台,在这些群体创作活动中,幕府文士会比拼诗歌创作的技巧,在对仗、声韵等方面追新求奇,这些群体创作活动促进了唱和诗和咏物诗的发展,也产生了赋得诗这样适合群体创作的诗歌形式,在这些创作实践的基础上,最终孕育出宫体诗这一极具代表性的诗体,宫体诗从题材源流到创作实践都起于诸王幕府,然后成熟于宫廷之中。幕府文士随诸王出镇地方成为南朝文士长时段动态分布的新形式,幕府文士的送别诗对于建康周围送别地的书写使这些送别地成为具有送别意蕴的地理意象,行旅诗对于沿途景物、地名的描写也使这些地方山水成为有文字称记的文学景观,作于方镇内的景物诗展现了南朝州郡的山川楼亭等景观,展现了荆雍地区的民俗,也促进了南朝山水诗的发展。幕府文士在诸王幕府内的主要职事是为诸王写作章、表、教以及檄书等公文,这些公文沟通了诸王与朝廷的联系,也在幕府文士的仕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幕府文士接受诸王赏赐的物品,需要写作启文答谢,这些谢赐物品的启在南朝文章的骈俪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幕府文士在诸王幕府之内还会群体创作同题的咏物赋,这些同场竞技的辞赋创作活动促进了咏物赋的兴盛。第六章从个案上分析诸王对幕府文士个体创作的影响。幕府文士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对诸王的依附使诸王的审美趣尚对幕府文士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刘宋诸王对吴歌西曲和乐府舞曲的喜爱促使鲍照积极创作民歌和配舞的七言乐府,是形成鲍照诗风雕藻淫艳的因素之一。幕府中一些次等士族出身的文士性格孤傲狷介,长期仕途蹭蹬、沉沦下僚使吴均、何逊这些次等士族出身的幕府文士形成清拔有古气或饶贫寒气的诗风,迥异于京城的主流诗风。

赵紫文[5](2020)在《晚明草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是探究特定历史时期内特定书体发展的研究型论文,即以“晚明”为时间限定,以“草书”为研究对象。其中,“晚明”是社会发展及审美意识的重要转型期,“草书”是极具个性及表现力的书体。两者的交融,无论是形体还是审美,都形成了诸多极具特殊性的艺术现象。本文试以形体发展、审美风格、理论批评等问题为探究视角,根据史料文献及图版资料,在前贤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晚明社会变迁的迹象与草书发展的特性之间的关联性为切入点,深入晚明草书的表现形态及细节变化,阐释其嬗变与流变的规律。并试图深化对其发展特徵的认识,揭示影响这一时期草书发展的成因、变化及旨趣。文章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主要是对晚明草书发展的背景,及基于本体的诸多形态所进行的研究。所涉内容为:绪论部分是对晚明草书领域的学术研究情况所进行的梳理。同时,对相关概念、范围、方法等进行简要的阐释;第一章总体论述晚明草书继承与发展的背景及基本形态,从社会生态、书体生态、承袭的观念及途径等方面进行论述;第二章主要讨论晚明草书笔法形态的正统探索与个性延展的相关问题,从历代笔法流变中审视晚明草书家对笔法谱系的吸取情况,并探究晚明草书“正统笔法”观念的细微构成,以及各位书家之间笔法理念的差异化。同时对笔法的实践条件、类型、特徵等进行阐释,并对“个性化线变”的利弊进行辩证分析;第三章是针对晚明草书墨法形态的维度开拓与创造的研究,从晚明之前的墨法运用及理论中,总结墨法流变的规律与规约,并阐释晚明至清代对墨法突破与总结的特徵。以此考察墨法在晚明“泛化”的成因,并对晚明草书“创造性墨变”的维度及特徵进行探索;第四章主要涉及晚明草书字法形态的择用与形体再草化的问题。在深入草书字法的发展内涵,及晚明草书字法的发展状态中,对符号草法和形体字法的改造予以细致探究,总结了晚明草书草法中的一些形变规律和特点;第五章以晚明草书结体形态的奇异形变及空间特徵为主要研究内容。通过梳理从晋唐到晚明草书结体空间的流变,从单字、字组、长字组、纵向行形等角度,探讨草书结体空间的异变及奇异性;第六章主要讨论晚明草书章法与势的表现提升,及审美视域的拓展,通过设定参照系与测算参数的方式,对晚明草书章法的字间距问题进行寻绎。同时,对章法的欹正关系进行考察,通过“横中心倾角线”和“横行线律动”的方式进行尝试性阐释,得出数据和相关结论以辅助论述。另,对草书章法的区域对比与表现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笔势、体势等进行探究;第七章是从明代文艺思想与书学理论的同步关系出发,结合明代前期、中後期,书学理论的变化与特徵,对晚明草书相关的理论进行讨论。并以此为基础对晚明草书的历史地位进行重新分析。下编是为配合正文研究所编《晚明草书字形汇编》,收集了晚明董其昌、邢侗、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王铎以及傅山等书家的草书作品共420件,分为4100余个字头,共32220个草书字形。

邓弟蛟[6](2020)在《中国宗祠剧场及其演剧活动调查研究(上)》文中研究说明祠堂是我国传统建筑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建筑类别,蕴含有珍贵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信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血缘伦理、宗族观念、祖先崇拜、建筑艺术和典章制度。而传统剧场作为古代民众的公共娱乐场所,又蕴含丰富的社会文化、美学精神、礼乐思想和道德理念。总体而言,中国宗祠剧场产生于明代,至清代趋于繁荣,民国时期走向衰落。明代宗祠剧场的产生,与夏言奏请嘉靖皇帝放宽对民间祭祖限制的奏疏密切相关,该奏疏对民间宗祠的建设以及宗族的发展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是明代宗祠剧场产生的外在原因。此外,一方面,戏曲艺术本身的发展,推动了传统剧场在建筑形制上的进一步完善,而宗祠中“内神”与“外神”的共同祭祀,使的宗祠建筑更具庙宇建筑特性,因此民众在宗祠的建筑形制上,对庙宇剧场建筑形制加以借鉴。另一方面,明代家乐盛行,使得观众更青睐于私有化的观演场所,是明代宗祠剧场产生的内在原因。现存的三十六座明代宗祠剧场中,戏台建筑不饰雕刻,质朴大方。从宗祠剧场的修建来看,明代中后期,民众剧场观念淡泊,许多宗祠戏台为后期补修。从现存宗祠剧场的分布来看,江西地区占现存明代宗祠剧场的一半之多,这与明代弋阳腔的流行有很大关系。清代宗祠剧场走向繁荣,主要是由于清代中后期“花部”崛起,为宗祠剧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统治阶级认识到戏曲的教化作用,默许甚至主导在宗祠里面修建戏台,实行高台教化。此外,随着清朝政权的巩固,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也为宗祠剧场的修建提供了经济保障。总体而言,清代宗祠剧场呈现出南方多、北方少的分布特点。这一方面与宗祠数量本身就存在南方多、北方少的实际情况相关,另一方面,则是南北方的民众在神灵信仰上存在较大差别。南方以家族祖先崇拜为主,而北方则以公众神灵崇拜为主。清代宗祠剧场的发展,不仅表现为宗祠剧场的数量有所增加,还包括戏台建筑地域性特征明显,尤其是“晴雨台”的出现,使戏曲演出活动不再受到天气的影响。而“雨厅”的修建,是继“看楼”之后,民众对观演场所改革后的结果,意味着宗祠剧场中的演剧活动,由“娱神”向“娱人”方向转变。其次,清代宗祠剧场建筑形制还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表现出民众审美能力的提升和建筑技术的完善。至民国时期,宗祠剧场走向衰落,不仅宗祠剧场的开始数量减少,宗祠中演剧活动的规模和频率也有所下降,同时剧场的建筑形制也没有明显的改进和突破。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近代化生产方式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宗族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族田走向衰落。同时,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宗族管理制度受到了严厉的批判。加上民国时期战乱不断,宗祠失去了政府和法律有效的保护,没收和异化祠堂的现象严重,宗祠剧场的功能明显削弱。在建筑形制方面,传统宗祠剧场在选址上崇尚“风水”,其选址往往蕴含天人合一、刚柔相济的哲学思想。在平面布局上,根据宗祠剧场中戏台与宗祠其他建筑的关系,可以分为“分离式”和“一体式”两种布局形式。在纵向布局上,宗祠剧场中轴线上由南往北依次为大门、戏台、享堂和寝堂,东西两侧为看楼。戏台台基略低于享堂,享堂台基略低于寝堂,而看楼二层则与戏台表演区基本处于同一平面。这种一层高于一层的纵向布局,既体现了对祖先的尊敬和崇拜,又反映了民众对观演关系的改进。宗祠剧场的演剧活动主要包括祭祀演剧、修祠续谱演剧、人生仪礼演剧、科举中榜演剧和罚戏等五种类型。其演出的剧目主要有庆贺戏、历史戏、公案戏、爱情戏、生活戏等。其中,历史戏和公案戏尤为民众喜爱,但庆贺戏则是宗祠剧场演剧的特色所在。从演剧目的上看,宗祠剧场的演剧活动具有教化民众、娱乐族人以及祭祀祖先等多重目的。从演出规模上看,宗祠剧场的戏曲演出活动,规模较大,具有持续性的特点。此外,从演剧时间上看,宗祠剧场的演剧活动明显受到农事活动的制约。与宗祠剧场中族人热衷于观看戏曲演出的情况不同,在一些族谱族规中,对于禁止家族妇女“烧香看戏”、族人职业选择中的“优伶”禁忌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同时,有的族谱对于“夜戏”的演出活动也加以禁止。与前两条戏曲“禁忌”所不同的是,“夜戏”演出虽然被官方训令和族规所禁止,但“夜戏”演出的剧目则常见于宗祠剧场的舞台题记中,呈现出官方与民间、族规与现实互相博弈的特征。

韩少春[7](2020)在《苏舜钦家世生平与文学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主要包括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论述现当代学者对苏舜钦的研究状况,指出其得失,阐发本论文的撰写理念和学术价值。第二部分为前两章,主要探讨苏舜钦的家族世系,揭示其对苏舜钦的双重影响。阐析苏舜钦的生平行状,对苏舜钦在“庆历新政”中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对“进奏院事件”的实质以及苏舜钦的心态变化进行再度反思,剖释皇权专制与它们的密切联系。第三部分为三四五章,主要探析苏舜钦的文学主张,对苏舜钦在“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重新界定。紧扣苏舜钦的诗文创作,阐析其诗风变化与文风变化的一致性,并探索其发生变化的原因,指出它们与苏舜钦心态变化的联系。第四部分为六章,主要揭示苏舜钦与北宋中期作家心态变化与文风变化的相似性,彰显苏舜钦在北宋文坛的典型意义与引领作用。本论文主要有以下突破:第一,填补了苏舜钦研究的一些空白。如对苏易简、苏耆、苏舜元仕履的编年,对苏氏家族姻亲关系的考论,对苏舜钦的家族背景对于他的双重影响的揭示,对苏舜钦应试历程、三到长安、八旅淮楚的论证,对苏舜钦交游对象的分类,对苏舜钦诗风演化进程的剖析等。第二,纠正或深化了前人的一些思想认识。如探讨了“铜山”对苏舜钦家族的特殊意义,指出了“盐泉说”存在的不足。揭示了专制皇权才是“进奏院事件”的真凶,贪污、党争都是表象。论证了苏舜钦不仅是“庆历新政”的急先锋,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行者。辨明了《石曼卿诗集序》的真正作者乃是苏舜钦而非石介等。第三,彰显了苏舜钦在北宋文坛的典型地位。无论是苏舜钦的尴尬处境、心态变化,还是诗风变化、文风变化在北宋都很有代表性。由讲求“气格”到讲求“韵度”,这不仅是苏舜钦个人的创作轨迹,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代表着整个北宋文学的发展走向。第四,明确了“唐宋之变”的核心及其对宋代文学研究的意义。认为要对宋代文学有一准确认识,必须紧紧抓住“唐宋之变”的核心,也即皇权统治的高度专制。君臣共治只是假象,“异论相搅”“分权相制”才是本质。正因皇权专制的特色极为突出,君臣力量的对比极为悬殊,因此才使广大文人虽满怀理想,奋力拼争,可是却一无所为,动辄得咎。北宋文人所以会由北宋中期的慷慨兼济、崇尚“气格”一变而为中期之后的独善自适、崇尚“韵度”,北宋中期文人所以均有这样一个前后变化,可以说与北宋君臣关系的巨变都有深切的联系。

刘珊珊[8](2020)在《昭明太子东宫学士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昭明太子东宫学士这一群体是萧统文学集团的核心力量,对其进一步研究是对萧统文学集团研究的深入和细化,同时他们作为当时文坛的重要作家,其作品风格的变化与当时文坛的发展轨迹多有相似,相关研究对南朝文学研究的深化也有一定的助推意义。本文分为五个章节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首先是对昭明太子东宫学士群体界定问题之探讨。昭明太子东宫学士是指在昭明太子东宫任职并在史书上记载有学士职位头衔的文人:明山宾、殷芸、殷钧、陆倕、张率、到洽、谢举、刘孝绰、王筠、张缅、王规、张缵、王锡共十三人。其中重点论述“昭明太子东宫十学士”是一个历时性的指称,受东宫学士职位更替的影响,经历一定的时间积累而形成的,又由于成员的名气和声誉在历代文人的传播下逐渐固定下来。第二章对昭明太子东宫学士仕履行迹的稽查考述。对各学士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梳理,也对一些存在的问题作出了考论,展示了梁代上层知识分子的仕宦浮沉,也从侧面反映着当时注重擢拔寒门子弟的人才政策影响下各方势力的力量升降。第三章对昭明太子东宫学士交游活动的考述。从群体性和个体间两个维度进行阐述,群体性交游包括游宴侍作、游览赋作和编撰典籍三个方面;个体间的交游包括成员间的交游和与其他文人的交游,既着眼于群体交流也重视个体沟通,促进了对昭明太子东宫学士文学创作和理论形成轨迹的认识。第四章对昭明太子东宫学士的文学作品分析。分析了其作品中的诗、赋和文三大类。其诗歌创作有赠答唱和、侍宴应制、赋体咏物、山水游览和闺阁怨情五种,各富特征。赋从其结构特征、题材内容和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分析,文的研究以现存数量较多的书、铭、启、表和议五种来窥探在文笔初分阶段东宫学士对不同应用文体的写作特征。最后探讨昭明太子东宫学士与梁代文坛的互动。在审美取向发生转变、帝皇醉心文学和群体创作趋同的梁代文坛大环境的影响下,昭明太子东宫学士形成了尚通且变、丽则言约和吟咏性情的审美趣尚。昭明太子东宫学士处于永明诗风未歇、宫体诗风未至的过渡阶段,他们继承了永明新体诗的风范,尊崇着典雅之调,又下启了宫体之风,成为这时期梁代文坛主流思潮的缩影。

李佩瑜[9](2020)在《《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浙江图书馆藏《历朝杭郡诗辑》清稿本四十卷,是丁丙仿吴颢《国朝杭郡诗辑》编纂体例,在《武林耆旧集》残本内容的基础上纂1而成的一部地域性通代诗选集。《诗辑》以“人、传、诗”的形式收録杭郡一地六朝迄明的诗人2625位,诗作5720首,小传2487条。其中,卷一至卷三十二爲南朝至明代科名与闲人;卷三十三爲闺秀艺伎;卷三十四爲名流寄寓;卷三十五至卷三十七爲僧人;卷三十八至卷三十九爲道士;卷四十爲无名氏与仙鬼謡谚。《诗辑》立足於乡邦文献的挖掘和整理,与《国朝杭郡诗辑》前後相续,展现杭郡一地诗歌繁荣昌盛的历史风貌,凸显杭州地区的自然山水、人文景观、地域文化等特色。整理研究此书能爲杭郡文献的存续补遗、诗史的谱系构建、文学的地域特色研究发挥重要作用,是一部从文献、文学、文化等方面对杭郡地区都非常重要的地域诗歌总集。本文主要分研究编和文献编两大部分。研究编包含绪论、正文。绪论部分主要对《历朝杭郡诗辑》的版本作详细介绍并阐明其研究价值及意义。目前学界还未对《历朝杭郡诗辑》有过任何的整理爬梳,更无具体的作品介绍和详细系统性的研究,可借鉴《国朝杭郡诗辑》系列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历朝杭郡诗辑》展开深入的研究。正文部分包含四章,从文本、内容及其价值等方面进行介绍和研究。第一章阐述了丁丙编纂《诗辑》的社会背景与个人机缘。其中,论证了《国朝杭郡诗辑》系列和《武林耆旧集》二者对《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的重要影响,揭示其内在联系。第二章从内容样貌与收録标准两方面阐释《诗辑》的基本体例。内容样貌包括了内容形式与编排次序;收録标准包括收録范围、收诗标准、收传原则。其中,收诗标准与丁丙的诗学倾向密不可分。第三章从诗歌的来源、题材和小传的来源、内容两大主体部分对《诗辑》着録的内容进行全面详细地展现。第四章揭示了《诗辑》的文献、文学、史料价值及地域文化特色。文献编是对《历朝杭郡诗辑》四十卷的整理点校。附録部分爲《历朝杭郡诗辑》中,人物介绍条目所提及诗集诗稿的名目存録整理。

袁静[10](2020)在《李昭玘诗文校注》文中认为李昭玘(?-1126)字成季,自号乐静居士。北宋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神宗元丰二年(1079)中进士第,授徐州教授,李清臣荐为秘书省正字、校书郎,累官提点永兴、京东、京西路刑狱,坐元符党夺官。徽宗初,召为右司员外郎,迁太常少卿,起居舍人。崇宁元年(1102)罢主管鸿庆宫,入元佑党籍,居闲十五年。钦宗靖康元年(1126),复以起居舍人召,已卒。李昭玘治政有为,胸度夷旷。李昭玘着有《乐静集》三十卷,今存二十九卷。现存版本有四,均为清代抄本,《全宋诗》、《全宋文》辑佚《乐静集》外诗文,共得诗歌74题97首,文章218篇。李昭玘诗文版本较少,但从宋至清(元代无)仍有十余种选本、总集收录其作品,笔者对其版本及载录进行整理。李昭玘生年未见明确记载,但据李昭玘文中“成童”、“于今四十年”、“某与晁君少同学而齿差长”、“为童时,以闻先生道德文章”等关键词句,大胆推测并搜集资料考证其生年约为1043年至1048年间。李昭玘诗文共系年110篇,可系年诗为12题19首;可系年文91篇。李诗均不见作者署以创作时间,李文自署创作时间18篇,经考索系出73篇。李昭玘诗歌按内容可分为酬唱赠答诗、羁旅行役诗、哀悼诗、日常闲适诗。李诗在创作上善用典故、托物言志,并形成了平淡、清丽的诗歌风格。李昭玘散文可分为议论文、政治论文和四六公文。议论文“才赡意广”,政论文观点鲜明,说古论今,四六公文,博古切今、琢削稳密。李昭玘诗文中展现其思想动向。为官与居闲两段时期李昭玘分别奉守着儒家和道家两家的思想,并受宋代理学影响深重,这也清晰的体现在其诗文创作中。李昭玘诗文校注,以《四库全书》本《乐静集》为底本,以道光四年东武刘氏味经书屋清抄本、陆心源抄本、《全宋诗》中卷一二八九至卷一二九一李昭玘诗、《全宋文》中卷二六○五至卷二六一七李昭玘文为参校本,辅以宋元明清重要总集、选本,对李昭玘现存诗文中的地名、人名、官名、典章制度、典故及重要词语进行注释整理,以期有助于后来研究。

二、“大志”与“王法”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志”与“王法”辨(论文提纲范文)

(1)方孝孺正统观下的族谱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族谱思想的源泉:正统观
    (一)《春秋》中的正统观
    (二)“中古说”中的正统观
二、正统观指导下的族谱思想
    (一)谱以载道说和谱本体论
        1. 谱以载道(天理、天道)说
        2. 谱本体论
    (二)族谱的具体实践
        1. 族谱的社会实践:睦族
        2. 族谱的个人实践:培养君子或有德之人
三、结语

(2)“大统”天下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廖平“大统”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言
    一、选题缘起
    二、廖平生平与着述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基本问题说明:题目与章节解义
    六、创新点说明
第一章 民族危机下的近代经学流派
    第一节 晚清古文经学的经世策——以孙诒让和曹元弼为例
        一、《周礼政要》——孙诒让的经世书
        二、孝为政教本原:曹元弼的经世策
        三、古文经学的经世特点
    第二节 作为理学家的唐文治的性理救世说
        一、性理为本
        二、性理学的救世之策
        三、国性与天下
    第三节 宋育仁的经学与建国
        一、《孝经》:文明的发生
        二、《周礼》:政治文明的创设
        三、《春秋》:宋育仁的天下
    第四节 廖平时代的经学发展
第二章 廖平的“大统”天下
    第一节 大统先声:廖平的王统疆域论
        一、小王天下的疆域与结构
        二、小王天下与《谷梁》《王制》
        三、大王天下的疆域
        四、小王、大王之局的中国、天下变化
    第二节 新天下时代——大统“九帝”说
        一、方三万里之新天下
        二、九千里一州说
        三、各为中国、互为四夷:大统格局的起始九帝说
        四、九帝说与文明冲突论
    第三节 九帝后的帝统天下格局
        一、四帝天下
        二、五帝天下
        三、二帝天下
    第四节 大同的实现——皇统天下
        一、皇统的天下结构
        二、皇统天下的三皇之局
    第五节 秦制的经学说明:廖平大同天下的王畿制度
        一、古代对秦制的认识
        二、廖平的秦制认识
        三、学校与选举
        四、王畿封国——秦制肯定的关键
        五、廖平肯定秦制的现实意图
第三章 大统新天下时代的中国中央官制
    第一节 作为小统论的《王制》中央官制
        一、廖平改定《王制》的过程
        二、天子之礼
        三、《王制》之冢宰
        四、《王制》之司空
        五、《王制》之司马
        六、《王制》之司徒
    第二节 廖平《王制》官制的制度精神
        一、官政
        二、养在教先,教为政鹄
        三、为民政治
        四、审慎政治
    第三节 帝统中央官制
        一、古代的《周礼》冬官论
        二、廖平帝制五官说的确立过程
        三、天六人五之职官结构
        四、官联结构与官属结构
        五、帝制五官
    第四节 大争时代的制度选择——从王制三公到帝制五官的经学治理意图
        一、帝统时代的性质
        二、冢宰之变
        三、天子之变
        四、司空代冢宰义
        五、民智与士智——司徒教化之责的更替
        六、小结
    第五节 皇制大同时代的官制:六相制度
        一、由人而天:皇统官制的性质
        二、皇制六官
        三、六官与帝制五官、王制三公
    总论
第四章 经学史中的廖平经学
    第一节 从汉代经学的历史化特征看廖平经学的性质
        一、郑玄经学:经学的历史方法
        二、汉代今文经学:寓言与微言
        三、廖平经学的性质重订
    第二节 修身之义与典制之书——从廖平与朱熹的经学观比较看廖平的经学史意义
        一、修身与典制:朱熹与廖平对经学主旨的认知差异
        二、《大学》与《王制》:朱子与廖平的经学文本纲领
        三、朱子、廖平经学体系建构的完成
        四、廖平、朱子经学范式的意义
    第三节 新天下时代的廖平经学特质
        一、经学体系的主动建构
        二、经学独立性的看重与建设
        三、廖平经学对中国历史的积极性理解
        四、国家富强、民族独立的价值与天下主义的关怀
第五章 廖平经学与现代
    第一节 现代经学的制度经世路径—廖平与现代经学的关系
        一、行意与史佚:《今古学考》之后
        二、孔子制度抑或儒者理想——现代今文家谈中国制度
        三、中国制度的历史辩护——现代古文家谈中国制度
        四、现代经学的经世之路与中国的制度选择
    第二节 廖平经学与传统学术发展的可能性
        一、复兴中的中国
        二、廖平经学“大统论”的当代可能性
总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中国古代书法雅俗观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课题之选题缘起
    二、本课题之相关研究概述
    三、本课题之研究问题与内容
    四、本课题之研究路径及方法
第一章 “雅俗”之文化原论
    第一节 何为“雅”“俗”
        一、“雅”之义
        二、“俗”之义
    第二节 先秦时期关于“雅”“俗”命题的郄视
        一、“由礼则雅”“中和”:儒家雅俗观及其对雅正审美的基奠
        二、“独异于人”“贵真”:道家雅俗观及其对脱俗审美的妊育
第二章 汉唐:书法雅俗观的萌蘖与生成
    第一节 “离经而趋俗”:赵壹“雅俗”的提出及其反艺术立场
    第二节 魏晋“雅”的意涵构成
        一、“规矩”“工巧”:“雅”与“法”
        二、“书乃吾自书”:魏晋风度与雅士的贵族精神
    第三节 南朝“优劣”论辩中的书法雅俗观
        一、“锺、张、羲、献”:“妍雅”与“古雅”的公案
        二、“寒乞”与“一纸不可得”:士庶身份与雅俗评判
    第四节 唐代雅俗观的多维度阐发
        一、“尽善尽美”:唐太宗与书法雅正传统的确立
        二、“文质彬彬”:孙过庭“雅”的旨趣
        三、“妙各有最”“众同者俗”:张怀瓘雅俗批评的发微
第三章 宋明:书法雅俗观的发展与衍化
    第一节 “唯不可俗”:北宋文人的雅趣范式与反俗精神
        一、对书法传统的承续及对新楷模的推扬
        (一)《淳化阁帖》以“二王”为雅正经典
        (二)欧阳修统绪意识下的书学救弊
        (三)苏、黄对传统的认识及对颜真卿继正脉的阐扬
        二、“与秋霜争严”“万卷书气象”:德性学问向度的雅俗标准
        三、文人的雅趣之旨与“不俗”的核心表达
        (一)“举措自若”:贵“自然”
        (二)“不践古人”:以“精神为上”
    第二节 道统的深化与以“正”为雅的统绪观的发展
        一、“游艺不苟”“自然而中”:朱熹的道学立场与书学正统观
        二、“心正”“则古”:郝经、赵孟頫论书的雅正之度
        三、《衍极》与《书法雅言》:书法正统谱系的梳理与总结
    第三节 “圣人气象不在圣人而在我”:正统观的动摇与雅俗观的变奏
        一、“真”“生”“拙”“丑”:“违礼从情”的“貌俗心雅”
        (一)徐渭“越俗越雅”论与书学“求真面”的脱俗主张
        (二)董其昌以“生”破“熟俗”
        (三)傅山“宁拙毋巧”的雅俗观
        二、“以奇为正”与“正极奇生”:对“奇正”的不同诠释
        (一)董其昌以“正局”为俗、以“奇宕”为雅
        (二)傅山“正入变出”理论的拈出
        三、“奴”:作为“俗”的内涵流变与士人反“奴俗”的话语表征
第四章 清代:范式的变革与书法雅俗观的捩变
    第一节 经典另立:前碑派雅俗观的质疑与反叛
        一、金石考证的遗惠与对汉碑的推崇和美感赋予
        二、对正统权威之“雅”的非议与推重非名家的审美转向
    第二节 秩序重塑:碑学视野下雅俗观的建构
        一、从阮元对“书统”的新排列看其对雅俗的诠释
        二、包世臣碑帖观中的雅俗倾向
        (一)“篆分遗意为上”与“以右军为至奇”:评判的两面性
        (二)以俗为雅:火镰店招牌字“优入妙品”
        三、康有为“碑学入缵大统”下的雅俗观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南朝诸王幕府与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南朝诸王幕府制度与诸王文学集团
    第一节 两汉魏晋南朝幕府含义的嬗变
        一、边塞征伐将军的办公府署
        二、朝廷辅政大将军的衙署
        三、地方军政长官的府署
        四、诸公及位从公可开府者的雅称
    第二节 南朝宗室诸王出镇制度与都督区
        一、南朝宗室诸王出镇制度
        二、南朝都督区的形成
    第三节 南朝诸王幕府僚佐的职掌与品秩
        一、南朝宗室诸王的王国属吏
        二、州府吏
        三、军府吏
    第四节 以诸王幕府为中心的文学集团的盛衰及其成因
        一、刘宋诸王幕府文学集团不盛的成因
        二、齐梁时期诸王幕府文学集团繁盛的成因
        三、陈代诸王幕府文学集团的衰落及其成因
第二章 南朝诸王幕府中的文化活动与文士心态
    第一节 南朝诸王幕府中的文化活动
        一、组织文士抄录与撰写书籍
        二、组织宣讲儒学与佛学的活动
    第二节 幕府文士与诸王的关系及其创作心态
        一、幕府文士与诸王的关系
        二、幕府文士的心态与创作
    第三节 幕府文士的工作内容与生活方式
        一、幕府文士的工作内容
        二、幕府文士的生活方式
第三章 南朝诸王幕府诗人的诗作题材与宫体诗的产生
    第一节 南朝诸王幕府与唱和诗的发展
        一、南朝诸王与文士的唱和活动
        二、南朝诸王幕府唱和诗的特点
        三、南朝诸王幕府唱和诗的价值与影响
    第二节 齐梁诸王幕府与咏物诗的兴盛
        一、南朝诸王幕府中的咏物诗创作
        二、齐梁诸王幕府中咏物诗的开拓与新变
        三、齐梁诸王幕府咏物诗的价值意义与影响
    第三节 梁陈诸王幕府与赋得诗的兴盛
        一、梁陈两代的赋得诗人与赋得诗作
        二、竟陵王幕府文士与赋得诗起源的关系
        三、萧纲、萧绎幕府与梁代赋得诗
        四、陈代幕府中的文友之会与赋得诗
    第四节 宫体诗——南朝诸王幕府诗歌的终极走向
        一、宫体诗题材溯源与刘宋乐府民歌
        二、宫体诗与竟陵王幕府咏物诗
        三、梁代诸王幕府与宫体诗的形成与流播
第四章 南朝诸王幕府中的诗歌创作与地域文化
    第一节 南朝诸王幕府与文士送别诗
        一、诸王幕府中的送别活动
        二、幕府文士送别诗的情感表现
        三、建康送别诗中地理意象的书写与形成
    第二节 南朝诸王幕府与文士行旅诗
        一、诸王幕府文士的行旅诗
        二、幕府文士行旅诗中的凄凉意象描写与情感表现
        三、幕府文士的行旅诗与长江沿岸景观的书写
    第三节 南朝诸王幕府中的方镇景物诗
        一、南朝诸州方镇景物的书写
        二、方镇景物书写与山水诗的发展
        三、诸王幕府中描写荆雍地区祭祀民俗的诗歌
第五章 南朝诸王幕府中的诸体文章
    第一节 南朝诸王幕府文士的代笔公文
        一、章、表、教——幕府文士的日常公文
        二、檄与书——幕府文士襄助藩王的戈矛
        三、代笔公文在幕府文士仕途中的功用
    第二节 南朝诸王幕府中的笺、疏与启
        一、幕府中笺、疏的功能与特点
        二、南朝诸王幕府中的启
        三、谢赐物品启的价值及其意义
    第三节 诸王幕府中的书、诔、碑、行状等文章
    第四节 诸王幕府中的咏物赋创作及其特点
第六章 南朝诸王幕府中次等士族文士的独特诗风
    第一节 论鲍照历仕诸王与诗歌创作的关系
        一、刘宋诸王的审美趣味与鲍照创作吴歌西曲的关系
        二、刘宋诸王的审美趣味与鲍照学习七言乐府诗的关系
    第二节 论诸王幕府中次等士族文士的仕途与诗风
        一、“吴均不均,何逊不逊”本事考辨
        二、幕府中次等士族文士仕途失路之悲
        三、失路文士的个性诗风
结语
附录一 南朝诸王幕府及其文士叙录
附录二 南朝诸王及文士生平疑点考辨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5)晚明草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上编:专题研究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一) 晚明草书的特质需要多维探索与系统研究
        (二) 晚明草书的深入研究需要“书体”与“字体”理论相结合
        (三) 研究中的“过誉”与“误读”需要以批评的视域重新思考
        二、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一) 书法史论中涉及晚明草书研究的成果
        (二) 草书体研究中涉及晚明草书研究的成果
        (三) 以晚明草书家为研究对象的成果
        三、概念界定及研究范围
        (一) “晚明”的界定及研究书家的范围
        (二) “草书”的界定及研究材料的范围
        四、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框架
        (二) 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晚明草书继承与发展的背景及基本形态
        第一节 晚明草书继承与发展的社会生态
        一、繁荣与衰飒——经济结构变化下的社会转型
        二、僭越与世俗——政治力量失衡下的士人行为转变
        三、彰异与抒发——文艺思想与美学观念下的草书“抒情化”倾向
        四、递传与趣尚——文人圈层对刻帖及草书鉴藏的关注
        第二节 晚明草书继承与发展的书体发展背景
        一、草书形体潦草化的滥觞阶段
        二、草书的发生与形成阶段
        三、草书的形定与调整阶段
        四、草书的标准确立与突破阶段
        五、草书风格的延展与探索阶段
        第三节 晚明草书继承的观念及途径
        一、法崇魏晋独宗羲献——晚明草书继承的理想观念
        二、融合汉唐延扩宋元——晚明草书继承的实践途径
        三、汲取同代承延为继——晚明草书对明前中期草书特徵的汲取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晚明草书笔法形态的正统探索与个性延展
        第一节 古法再造:草书笔法的流传及明代对笔法谱系的接受
        一、草书笔法的流变述略
        二、明代对草书笔法谱系的接受
        第二节 晚明草书“正统笔法”观念及其构成
        一、董其昌、邢侗草书笔法正统意识的构建及坚守
        二、张瑞图、倪元璐、黄道周草书笔法正统观念的构建
        三、王铎、傅山的草书笔法正统观念的多维构成
        第三节 晚明草书家个体笔法理念的差异化
        一、“平淡”与“雄强”——董其昌与王铎草书笔法理念的比较
        二、董其昌的“疑问”——董其昌对张瑞图新型笔法的态度
        三、“遒”“媚”之间——倪元璐与黄道周笔法理念的侧重
        四、“用笔”与“信笔”——关于王铎与傅山草书笔法理念中“随意性”的探讨
        第四节 晚明草书笔法的实践延展
        一、晚明草书实践条件与笔法的关联性
        二、晚明草书笔法实践的类型及特徵
        三、晚明草书笔法“个性化线变”的价值与缺失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晚明草书墨法形态的维度开拓与创造
        第一节 聚墨成形:魏晋至晚明时期墨法理念流变的阶段性
        一、魏晋至唐对墨法观念的基础构建
        二、唐代墨法的整体渐变
        三、元至明前中期的自觉反思与调试
        四、晚明至清代对墨法的突变及总结
        第二节 晚明草书墨法在实践中“泛化”的成因
        一、物体条件方面的因素
        二、草书家主观能动方面的作用
        第三节 晚明草书“创造性墨变”的维度及特徵
        一、“淡墨”非“淡”
        二、“浓重焦渴”施以“力感”
        三、“涨墨”与“破墨”的利弊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晚明草书字法形态的择用与再草化
        第一节 美草法之最奇:草书字法的内涵及晚明字法的特徵
        一、晚明之前草书字法的发展状态
        二、晚明草书字法意识及特徵
        第二节 晚明草书符号草法的择用与改造
        一、主要符号
        二、其他符号
        第三节 晚明草书形体字法再草化的类型
        一、极简草化
        二、极繁草化及楷行化
        三、异写形变及奇异草化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晚明草书结体形态的奇异形变及空间特徵
        第一节 因时相传:晋唐到晚明草书结体空间演化规律述略
        一、从“简炼组合”到“缭绕连绵”
        二、从“衡匀合度”到“矛盾对冲”
        三、从“点线结合”到“点线成面”
        第二节 晚明草书单字结体的形变与奇异性
        一、字形:展大与形扩
        二、部件:位移与逾越
        三、结体:缭绕与支离
        四、空间:疏密与缩放
        第三节 晚明草书字组结体的构成类型及特徵
        一、均称平衡类
        二、动态变化类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晚明草书章法与势的表现提升及审美视域的拓展
        第一节 晚明草书章法的字间距构成问题寻绎
        一、设定参照系与参数的测算方法
        二、以参数视角考察晚明草书章法的字间距情况
        第二节 晚明草书章法的欹正关系探微
        一、“横中心倾角线”和“横行线律动”
        二、从横向律动角度看晚明草书的欹正对立
        第三节 晚明草书章法的区域对比与表现力
        一、区域平衡的逐步突破
        二、微观与宏观空白的营造
        第四节 晚明草书势的嬗变与审美视域的拓宽
        一、晚明草书势的类型及特徵
        二、晚明草书审美视域拓宽的成因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晚明草书理论形态的构建及其历史地位
        第一节 明代文艺思想与书学理论的关系
        一、文艺思想对明代书学理论的影响
        二、明代前期及中後期书学理论的特徵
        第二节 承袭与转化:晚明草书相关理论述评
        一、新古两极:徐渭、项穆
        二、遵古纳新:董其昌、邢侗、赵宦光、李日华
        三、依古反思:王铎、黄道周、傅山
        第三节 推崇与思索:晚明草书的历史地位
        本章小结
    附表:《本文研究所见晚明草书作品表》
    参考文献
        一、图版资料
        二、古代文献
        三、现代着作
        四、学位论文
        五、期刊文章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後记
下编:《晚明草书字形汇编》
    一、介绍
    二、凡例
    三、索引
    四、正文

(6)中国宗祠剧场及其演剧活动调查研究(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概念的界定
    三、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章 中国宗祠的发展沿革
    第一节 先秦以前的宗庙
    第二节 从两汉墓祠到唐代家庙
    第三节 从宋元家祠到明清祠堂
第二章 明代宗祠剧场的出现
    第一节 明代宗族制与宗祠的普及
    第二节 明代宗祠剧场的产生
    第三节 明代宗祠剧场的特征
第三章 清代宗祠剧场的繁荣
    第一节 清代宗族制与宗祠的兴盛
    第二节 现存清代宗祠剧场
    第三节 清代宗祠剧场的发展
第四章 民国宗祠剧场的衰落
    第一节 民国宗族制度的变革
    第二节 现存民国宗祠剧场
    第三节 民国宗祠剧场式微缘由
第五章 宗祠剧场的建筑形制
    第一节 宗祠选址与平面布局
    第二节 宗祠剧场的建筑结构
    第三节 宗祠剧场的装饰艺术
第六章 宗祠剧场的演剧活动
    第一节 宗祠剧场的演出类型
    第二节 宗祠剧场的演出内容与声腔
    第三节 宗祠剧场的演出特点
第七章 族谱中的戏曲禁忌
    第一节 禁止家族妇女“烧香看戏”
    第二节 族人职业选择中的“优伶”禁忌
    第三节 明令禁止与屡禁不止的“夜戏”演出
第八章 家族戏班与庙宇剧场的互动——以修水县三元班为例
    第一节 三帝殿及其神灵考述
    第二节 庙宇剧场与家族戏班的互动
    第三节 神养戏:三元班的生存策略
第九章 乡村宗族与地方社会的管理——以云阳县彭氏宗祠为个案考察
    第一节 彭氏宗祠及彭氏家族
    第二节 蓝大顺之乱
    第三节 乡村宗族与地方社会的管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国现存宗祠剧场
附录二 中国宗祠剧场碑刻摘录
附录三 中国宗祠剧场戏台题记摘录
附录四 族谱所载戏剧史料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7)苏舜钦家世生平与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苏舜钦家族世系考辨
    第一节 苏舜钦祖籍家世考辨
        一、“铜山说”的提出及依据
        二、“盐泉说”的提出及依据
        三、从家族世系看铜山对苏氏家族的意义
        四、苏氏祖籍应为“铜山”而非“盐泉”
    第二节 苏舜钦之祖苏易简考辨
        一、苏易简仕履编年
        二、苏易简着作考
    第三节 苏舜钦之父苏耆考辨
        一、苏耆仕履编年
        二、苏耆着作考
    第四节 苏舜钦之兄苏舜元考辨
        一、苏舜元仕履编年
        二、苏舜元着作考
        三、苏舜元名胜遗迹考
    第五节 苏舜钦祖孙三代之姻亲支属考
        一、苏舜钦家族成员考
        二、苏耆岳父王旦家族考
        三、苏舜钦岳父郑希甫、杜衍家族考
        四、苏舜宾岳父韩亿家族考
        五、苏舜钦祖孙三代主要姻亲关系示意图
    第六节 苏氏家族的壮大及对苏舜钦的影响
        一、宋代门阀的生态变化
        二、苏氏家族壮大的原因
        三、苏舜钦的家族背景对其人生轨迹的影响
第二章 苏舜钦生平行迹考辨
    第一节 苏舜钦生平三考
        一、苏舜钦应试之路考
        二、苏舜钦三到长安考
        三、苏舜钦八旅淮楚考
    第二节 苏舜钦交游考
        一、苏舜钦与王益柔等“进奏院案”官员
        二、苏舜钦与范仲淹等“政治革新”官员
        三、苏舜钦与穆修等“诗文革新”官员
        四、苏舜钦与韩综等“亲族友朋”官员
    第三节 苏舜钦在庆历新政中所扮演的角色
        一、觉醒较早,率先呼吁
        二、出谋划策,督导引领
        三、改革激切,态度鲜明
        四、措施得力,更合实际
        五、“庆历新政”时期苏氏家族与苏舜钦的呼应
    第四节 进奏院事件新考
        一、进奏院事件的发生背景
        二、进奏院事件的内在本质
        三、宋仁宗所以拿苏舜钦开刀的真实原因
        四、前人有关“进奏院事件”的认识及局限
    第五节 苏舜钦的晚年心态
        一、怡然自得,独善其身
        二、埋首治学,崇尚内圣
        三、沧浪精神,千秋旗帜
第三章 苏舜钦与北宋诗文革新理论的发展
    第一节 苏舜钦之前的诗文革新思想
        一、力倡孔孟荀扬韩柳之文,以古为师
        二、以仁义为道,高度强调“道”的重要性
        三、道以文传,对“文”“道”关系的再发明
        四、重视言教,崇尚文学的教化功能
        五、抒写真情实理,反对人为造作
    第二节 《石曼卿诗集序》作者考辨
        一、从苏石文集的成书看序文的作者
        二、宋代人有关序文归属的记载不可信
        三、从具体交游看序文的作者
        四、从序文内容看序文的作者
    第三节 苏舜钦对杜集的整理及先驱意义
        一、北宋初期杜诗的沉沦
        二、苏舜钦对杜集的发现与整理
        三、两宋杜集编纂第一人
        四、苏舜钦辑杜对宋代学杜浪潮的先驱意义
    第四节 苏舜钦的诗文革新思想对前人的突破
        一、对石尹欧地位的再审视
        二、苏舜钦在文、道、物关系的认识上对前人的突破
        三、对发愤着书、诗穷而工现象的再发明
        四、强调对社会人生的真切感知与情感的诚挚
        五、对豪迈壮大诗风的积极提倡、热切呼吁
第四章 苏舜钦的诗歌创作及诗风变化
    第一节 苏舜钦前期诗歌创作的思想内容
        一、反映百姓的贫穷与苦难生活
        二、对西北战事的挂怀与焦虑
        三、忧念国家安危,批评朝廷过失
        四、渴望建功立业,慨叹有才难展
        五、对立身原则的思索与感悟
        六、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咏赞
    第二节 苏舜钦前期诗歌的艺术追求
        一、重情任气,崇尚气格的抒情特征
        二、讥时论政,崇尚辩议的议论化特征
        三、锐意开拓,志越前人的才学化特征
        四、以文为诗,形式自由的散文化特征
        五、豪健沉挚,变中有定的风格特征
    第三节 苏舜钦后期诗歌内容的转换
        一、对现实世界的不平与愤懑
        二、对知心朋友的感念与眷恋
        三、对自然山水的欣赏与陶醉
        四、对隐逸生活的渴慕与咏歌
        五、对家乡功业的想望与牵挂
    第四节 苏舜钦后期诗歌艺术的变化
        一、从重气格到讲韵度
        二、由长于议政到善说物理
        三、议论化、才学化与散文化对律诗的浸染
        四、从豪健豪犷到豪逸超逸
第五章 苏舜钦的散文创作及艺术成就
    第一节 针贬时弊,有感而作的政论
        一、规劝皇帝要心存危机,勤于政务,广纳贤言
        二、主张皇帝要疏远凡近,放权臣下,信用贤才
        三、呼吁皇家要率先垂范,国家敛财应先官后民
        四、希望朝廷严格赏罚,使赏不滥出,罚不妄加
        五、力陈防边要内外兼顾,反对贪冒,以守为主
        六、极言群臣要奋发有为,忠鲠敢言,匡君之失
        七、敦促执政要大胆用人,引贤自助,奖拔后进
    第二节 功德并重,褒贬鲜明的碑传
        一、对不畏于俗的独立节操的高度赞誉
        二、对不惧威权的抗争精神的大力揄扬
        三、对惩恶扬善的正义情怀的热情歌颂
        四、对勤政多才的朝廷能吏的由衷肯认
        五、对勇于担当的家国情怀的真诚仰慕
        六、对鄙财轻利的好义之行的挚切激赏
        七、对孝友仁爱的人伦道德的反复咏叹
    第三节 前重兼济,后倡独善的杂文
        一、借土木兴建阐治国理念
        二、借临别赠言述立身原则
        三、借致书报谢明待上之道
        四、对奏邸之狱的悲情陈诉
        五、对内圣之理的剖辩阐说
        六、对独善之乐的讴歌陶醉
    第四节 苏舜钦的散文艺术及风格变化
        一、夹叙夹议,重情尚气的政论
        二、注重剪裁,偏爱述奇的碑传
        三、巧于立意,理胜识远的杂文
        四、长于铺陈,引经据典的才学化特征
        五、引骈入散,骈散结合的节奏美追求
        六、苏舜钦的文风与诗风变化的相似性
第六章 苏舜钦在北宋文坛的典型意义
    第一节 苏舜钦与宋代文人的政治困境
        一、前人有关“唐宋变革”的论述及不足
        二、宋代科举改革与官僚队伍的构成及身份变化
        三、宋代言官权力的强化及其对宰执百官的监察
        四、宋代党争的实质及专制皇权对它的操纵利用
        五、叠床架屋彼此制约的宋代官制及其利弊得失
        六、苏舜钦政治悲剧的历史意义
    第二节 苏舜钦与宋代文人的心路历程
        一、宋代文人的出身变化对其政治心态的影响
        二、宋代文人的心路历程与皇权专制的关系
        三、宋代文人的心态变化与宋代理学追求内圣的思想情怀
        四、苏舜钦的心态变化对于认识宋代文人心路历程的意义
    第三节 从苏舜钦看北宋中期诗歌的发展走向
        一、梅尧臣的诗风变化
        二、欧阳修的诗风变化
        三、王安石的诗风变化
        四、苏东坡的诗风变化
        五、苏舜钦的诗风变化在北宋中期的代表性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8)昭明太子东宫学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昭明太子东宫学士具名问题
    第一节 昭明太子东宫学士的主要属性
        一、昭明太子东宫学士群的形成
        二、昭明太子东宫学士的属性
        三、与萧统集团的联系与区别
    第二节 “昭明太子十学士”名目考辨
        一、“昭明太子十学士”存疑辨
        二、“昭明太子十学士”存在考
第二章 昭明太子东宫学士仕履行迹考述
    第一节 昭明太子东宫学士中的高门大族
        一、侨姓士族——琅琊王氏、陈郡谢氏和陈郡殷氏
        二、江东望族——吴郡陆氏和张氏
    第二节 昭明太子东宫学士中的新兴士族
        一、外戚贵族——范阳张氏
        二、武力强宗——彭城刘氏、彭城到氏和平原明氏
第三章 昭明太子东宫学士交游考述
    第一节 群体性交游考述
        一、游宴侍作
        二、游览赋作
        三、典籍编撰
    第二节 个体间交游考述
        一、东宫学士与其他文人
        二、东宫学士间的交往
第四章 昭明太子东宫学士诗文创作
    第一节 昭明太子东宫学士诗歌创作
        一、赠答唱和
        二、侍宴应制
        三、赋体咏物
        四、山水游览
        五、闺阁怨情
    第二节 昭明太子东宫学士的赋与文
        一、赋
        二、文
第五章 昭明太子东宫学士与梁代文坛互动
    第一节 梁代文坛走向
        一、审美取向变化
        二、帝王醉心文学
        三、群体创作趋同
    第二节 梁代文坛对昭明太子东宫学士的影响
        一、尚通且变
        二、丽则约言
        三、吟咏情性
    第三节 昭明太子东宫学士对文坛走向的影响
        一、接续永明风范
        二、尊崇典雅之调
        三、下启宫体之风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昭明太子东宫学士行年
附录2 萧统东宫学士表
附录3 昭明太子东宫学士诗文存量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9)《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研究编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价值
    第一章 《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缘起
        第一节 杭郡的社会文化环境
        一、官方政策对民间的影响
        二、地域意识日渐凸显
        三、乡邦文献的需要
        第二节 丁丙的编纂机缘
        一、不忍文献纸毁帙散
        二、藏书、刊刻、编者的身份优势
        三、契机出现:《武林耆旧集》
        小结
    第二章 《历朝杭郡诗辑》基本体例
        第一节 文本体例
        一、文本形式
        二、编排次序
        第二节 收録体例
        一、诗人收録范围
        二、诗歌收録标准
        三、小传遴选原则
        小结
    第三章 《历朝杭郡诗辑》内容概述
        第一节 《诗辑》收诗情况
        一、诗作来源
        二、内容题材
        第二节 《诗辑》选传情况
        一、小传来源
        二、小传内容
        小结
    第四章 《历朝杭郡诗辑》价值
        第一节 《诗辑》的文献与校勘价值
        第二节 《诗辑》的文学价值
        第三节 《诗辑》的史料价值
        第四节 《诗辑》的地域文化特色
        小结
    结语
文献编
    《历朝杭郡诗辑》点校凡例
    《历朝杭郡诗辑》
附録 《历朝杭郡诗辑》存録诗集诗稿
徵引文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李昭玘诗文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李昭玘研究现状综述
        (一)生平研究
        (二)文学创作研究
        (三)李昭玘研究有待解决的问题
    二、李昭玘诗文版本及载录情况
        (一)《乐静集》版本情况
        (二)李昭玘诗文载录情况
    三、关于李昭玘生年问题之探讨
    四、李昭玘的思想
    五、李昭玘的诗歌创作
        (一)诗歌内容
        (二)诗歌艺术手法及风格
    六、李昭玘的散文创作
    七、李昭玘诗文创作之价值与不足
凡例
李昭玘诗
    卷一
        游白鹤观
        从张圣途乞石
        送王子中南归筠州
        送徐州举人赴省试
        送李容甫归北都
        雪堂诗寄子瞻
        谢刘主簿见和乞石诗
        昂昂千里驹
        泛泛水中凫
        飞鸿亭
        驱雀行
        春日游西池
    卷二
        观江都王画马
        暮冬书怀赠次膺四首
        出郭闲步
        寇彦时自历下归携古铁刀白石压尺见赠因以二诗答之
        右白石压尺
        右古铁刀
        次韵庭玉弟暮春作
        戏赠阎汉臣庙令
        又戏赠汉臣
        睡起
        病中闻雨
        吊刘孝嗣
        经睢阳有感
        南游道中
        舟行阻雨
        道中书怀三首
        过盱眙宿慈氏寺
        宿慈氏遥碧斋有感
        天长道中
        久雨
        南峰闲步
        登龙游寺
        过虹县有作
        过淮
        登平山堂
        泊扬州城外
        赠盱眙令王邦直
        还家有作
    卷三
        和程适正见赠二首
        北园书事三首
        赠子常二首
        赠故人刘器之待制
        早秋书事二首
        齿落
        发白有感
        早秋
        赠汉臣
        八月十五日夜大雨
        九月八日雨作
        北园偶成二首
        送春
        有客携扇欲予题字,因以一绝答之
        和鲍辇七夕四绝
        十月晦过舍弟庭玉处,见诸人棋战方酣,顷之复过,集者皆散,独一枰尚在窗户閴然,因成三篇呈子常汉臣
        御试宿集英殿雨过有作呈敏甫学士
        子常生日无以为寿,偶得团茶一饼,因书拙诗一首藉之以献
        迎驾
        喜晴寄张使君
        无咎哀辞二首
        送次膺赴诏二首
        次膺哀辞三首
        雨后二篇
        赠汉老侄琴
        某氏挽辞二首
    卷四
        《全宋诗》辑佚李诗
        摘果
        培花
        赞潏(yù)水先生
        春日游金明池
        观刘孝嗣写真
        观画
        深山
        诗一首
        中顶
        回马岭
        句(三)
李昭玘文
    卷五
        记陵冢
        录僧惠泉事迹
        跋秦系诗
        记白鹤泉
        辨戏马台
        记残经
        记刘向冢
        录张祜诗
        说二洪
        录德宗诗
    卷六
        济州真武殿记
        徐州巽台记
        真乐堂记
        葬遗骸记
        任城修佛殿记
        负日轩记
    卷七
        勅谥灵慧大师传
        送吴秀才归汶上序
        晁伯均字序
        晁子安字序
        燕游十友序
    卷八
        潞州戒焚死榜
        祭枯骸文
        祭晁次膺文
        祭晁无咎文
    卷九
        问默
        书邓先生石几
        跋阁本法帖
        跋三代款识
        跋东坡真迹
        跋郭填诸帖
        跋孟仲宁画莲社图
        跋石曼卿诗后
        书六逸四畅画本
        戏答阎子常悲墨
        书笔工王玠
    卷十
        上眉阳先生
        上苏黄门
        上孙莘老
        上孙莘老求先人埋铭
        上颜朝奉
    卷十一
        上郓州安抚刘莘老相公书
        答刘秀才求先博士墓志书
        代贺方回上李邦直书
        代贺方回请见书
        代四兄求荐举书
    卷十二
        贺太皇太后生辰表
        贺皇帝即位表
        贺太皇太后表
        进奉贺皇帝登宝位上绢表
        谢吿谕表
        贺册皇太后表
        贺册皇太妃表
        进贡绫表
        贺兴龙节表
        慰皇帝表
        慰太皇太后表
        贺玉玺表
        贺元符改元表
    卷十三
        贺皇帝即位表
        贺生皇太子表
        谢永兴路提刑到任表
        谢京东西路提刑到任表
        谢移京东东路提刑到任表
        知沧州谢上表
        谢落秘阁校理表
        谢降授承议郎表
        谢复官表
        谢出籍表
        谢八宝赦转官表
    卷十四
        代人贺元圭表
        代济州命官学生道僧耆老请皇帝封泰山乞车驾经幸本州表
        第二表
        第三表
        代贺平泸贼表
        代知徐州马大夫谢上表
    卷十五
        贺河中府经略游龙图
        与虢州孙学士
        上开封府蒋待制
        贺新潭州张学士
        贺新郢州韩待制
        上事谢监司
        与交代先状
        谢赵判监
        移京东东路提刑谢丰侍郎
        沧州到任谢韩丞相
    卷十六
        答王贤良
        上执政求外任
        回谢马状元
        贺吴正言
        贺吴盐运转官
        贺李资深中丞
        贺李邦直舍人
        贺范龙图移庆州
        贺胡学士加职知桂府
        上李邦直
    卷十七
        谢徐州范教授
        回兖州知府
        贺转运使
        上南京丰侍郎
        永兴提刑谢到任
        贺交代改官
        谢漕使
        移京东西路宪谢丞相
        同前谢曾枢密
        谢交代上官正言
    卷十八
        谢运使学士
        答留台沈大夫
        回致仕毕大夫
        贺济州太守礼上
        济倅问候
        沂宿太守问候
        沂宿通判问候
        提刑问候
        贺荆王
        贺淮阳知军到任
        谢漕州吕孝廉
        谢黄尚书
    卷十九
        贺游龙图冬
        贺两府正
        贺提举冬
        贺邻郡守倅冬
        回外邑宰冬
        贺监司正
        贺运司正
        贺曾端明正
        贺孙学士正
        贺邻郡冬
        贺李邦直正
        回诸州通判冬
        回安抚冬
        回两府冬
    卷二十
        谢及第
        谢举幕职
        谢举太学博士
        谢馆职
        代庭玉弟谢吕大资举县令
        代谢荐
        又代谢荐
        代谢改官
    卷二十一
        贺门下司马相公
        贺平章文太师
        贺左仆射相公
        到任谢右仆射
        谢大漕
        贺南京知府
        贺吴运使转官
        贺右丞
        代石职方答交代
        代人上两府问候
        代贺方回谢举换文
        代人谢安抚
        代人谢副漕
        代人谢两府
    卷二十二
        哲宗兴龙节疏右语
        僖祖忌疏
        太宗忌疏
        仁宗忌疏
        神宗小祥功德疏
        神宗忌疏
        神宗小祥开启道场疏
        章献明肃皇后经疏
        神宗皇帝斋疏
        孝明皇后忌疏
        皇帝天宁节功德疏
    卷二十三
        祈水退青词
        灵惠疏
        诸庙文
        河伯文
        僧道道场
        谢灵惠疏
        灵惠塔祈晴疏
        灵惠塔祈雨疏
        谢雨疏
        天庆观祈雪青词
        灵惠塔疏
        祈雪禳火青词
    卷二十四
        济州天宁请观禅师开堂疏
        天宁请化老住持疏
        天宁请首座赞直传法开堂疏
        同前
    卷二十五
        用相
        知人
        省台寺监
        治吏上
        治吏下
    卷二十六
        重外
        属民
        取士
        政录
    卷二十七
        试馆职策一道
    卷二十八
        王仲远墓志铭
        荣起之墓志铭
        李奉议墓志铭
        成州使君李公墓志铭
        蓬莱县君赵氏墓志铭
        晁次膺墓志铭
    卷二十九
        吴彦律墓志铭
        傅主簿墓志铭
        吕正臣墓志铭
        宋故益州路诸州军水陆计度转运使直史馆护军赐紫金鱼袋赠尚书工部侍郎李公神道碑
        张纯臣墓志铭
        仁寿县君蔺氏墓志铭
    卷三十
        寿安县君卞氏墓志铭
        察推阎公行状
        赵知录墓志铭
        张广叔墓表
        阎宗一墓志铭
    卷三十一
        《全宋文》辑佚李文
        承天节道场疏
        西京无畏三藏前开启谢雨道场疏
        贺郊祀改元肆赦表
        贺李帅启
        贺刘侍郎除帅启
        签判到任谢上位启
        跋于氏藏兰亭
        宋故乐平郡君赵氏墓志铭
        宋故宜春县主赵氏墓志铭
        八阵论
附录
    附录1 李昭玘可系年诗文编目
    附录2 《钦定四库全书》集部三、别集类二《乐静集》提要
    附录3 李邴《乐静公文集后序》
    附录4 陆心源《影宋本乐静集跋》
    附录5 《乐静集》刘喜海跋
    附录6 《文献通考》附文
    附录7 《直斋书录解题》附文
    附录8 《宋史》卷三四七《李昭玘传》
    附录9 苏轼《与李昭玘一首》
    附录10 苏轼《答李昭玘》
    附录11 苏辙《答徐州教授李昭玘书》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大志”与“王法”辨(论文参考文献)

  • [1]方孝孺正统观下的族谱思想研究[J]. 贾庆军,魏浩然.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2(02)
  • [2]“大统”天下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廖平“大统”经学研究[D]. 刁春辉. 山东大学, 2021(11)
  • [3]中国古代书法雅俗观嬗变研究[D]. 李梦媛.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4]南朝诸王幕府与文学[D]. 宗伟.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5]晚明草书研究[D]. 赵紫文. 吉林大学, 2020(04)
  • [6]中国宗祠剧场及其演剧活动调查研究(上)[D]. 邓弟蛟.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9)
  • [7]苏舜钦家世生平与文学研究[D]. 韩少春. 陕西师范大学, 2020
  • [8]昭明太子东宫学士研究[D]. 刘珊珊. 闽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D]. 李佩瑜.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10]李昭玘诗文校注[D]. 袁静.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5)

标签:;  ;  ;  ;  

区分“大直”和“旺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