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耕地制度安排及政策执行的认识与思考

对我国耕地制度安排及政策执行的认识与思考

一、对我国农地制度安排及其政策实施的认识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瞿骊颖[1](2019)在《湖南省农村土地确权及其绩效评价研究 ——基于314份问卷分析》文中提出2013年起中央提出全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湖南省作为全国较早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的省份之一,计划必须在2018年全面完成任务。农村土地确权的落实程度和实施效果是我国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建设现代化农村的一大关键。湖南省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已正式开展五年,本研究为真切了解湖南省农村土地确权的落实程度、工作进展和政策效果,得出湖南省土地确权工作与中央政策实际落实程度是否有差距、有多大差距以及确权工作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相关调查和研究。根据湖南省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314份调查问卷,对湖南省土地确权问卷的样本情况、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进展情况、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内容完成情况、土地确权的作用和村民对土地确权的反响评价这五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存在土地确权进度慢,完成效果不理想;工作过程中出现违规和工作人员不负责;村庄宣传力度不够,村民对政策认知度低;工作存在不公正不公开;土地分配有差异,农民矛盾纠纷多6个问题。根据问卷建立了湖南省农村土地确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得出了湖南省农村土地确权总体绩效评价为一般。针对问题提出了提升基层干部和农民认识,做好土地确权宣传工作;要严格执行确权工作,坚持分级负责原则;要改善土地分配差异大,积极调解矛盾纠纷;确权工作公开公正,倾听民意不断改进4个建议。

陈飞[2](2018)在《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以红丰小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校的课程结构影响学生的素质结构。中国幅员辽阔,教育差异巨大,学校状况各异。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出现,完善并发展了国家统一规划的课程结构与价值空间,兼顾到学校教育和课程设置的差异和需要,使学校课程更好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校的优质发展。中国教育的突出问题体现在农村教育,农村教育的核心矛盾集中在学校教育,农村学校教育的最大短板当属于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底部攻坚,坚持补短板、强弱项、兜底线,着力解决好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育问题。其中,课程建设是关键突破口,校本课程开发是有利举措,对学生培养、学校改进、教育变革等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学界对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理论认识,结合对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现状考察,选择红丰小学为工具个案进行实证研究,可以发现:以红丰小学为代表的校本课程开发,体现了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正当性、现实必要性、实际可行性和基本落脚点,为认识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的属性、特征等提供了新的理论增长空间。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具有“三级课程”的功能代偿属性、“三农发展”的社会服务属性、“乡村文明”的文化弘扬属性、“乡土知识”的实践探究属性、“学生经验”的心理契合属性,体现出价值取向的为农性、课程文化的乡土性、课程结构的简约性、课程建设的协同性、课程实践的开放性特征。总的来看,以乡土文化认同为价值选择、以纵深推进改革为思维方式、以学校社区互动为发生机制、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教育追求、以教育质量提升为改革愿景、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服务定位,构成了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机制,具有促进学生成长、学校发展、社区建设、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系统性功能,符合国家战略、社会发展、教育改革、人才培养的总体定位。农村小规模学校正广泛存在并将继续存在。学校教育的社会基础和农村小规模学校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现状,决定了推进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需要,提升供给质量、提高供给效益、增强供给数量、优化供给方式是解决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矛盾的关键。进入新时代,农村小规模学校迎来崭新历史机遇和战略可能,在数量、质量、规模、效益等方面会产生深刻变化,其校本课程开发将会形成适应性变革,全面助力农村小规模学校的课程体系建设、学生个性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特色塑造和服务能力提升。

刘中海[3](2018)在《农村居民养老保险财政补贴的福利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9年9月,国务院开展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制度试点,到2012年基本实现了全覆盖。2014年2月,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合并实施,建立了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新农保制度的基础上,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农居保)制度应运而生,成为中国“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从制度设计来看,农居保基本沿用了新农保的制度框架,因此,也沿袭了财政补贴这一核心与特色。农居保财政补贴政策是从国家层面、政府层面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重大举措,对农居保的推行和持续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农村老年人口而言既具有保障基本生活、激励其参保缴费的直接作用,也起到调节收入分配、促进农村消费,从而提升农村社会福利水平、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的间接作用,意义重大。当前农居保财政补贴政策实施的效果如何?产生了哪些具体的福利效应?财政补贴发挥其福利效应的机理是什么?如何进一步调整优化财政补贴政策使其发挥更好的福利效应?这些问题的解答是关乎农居保制度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此,在充分考虑我国农村养老环境的前提下,本文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对农居保财政补贴的福利效应展开研究。首先,通过国内外文献综述与农居保财政补贴政策的演进与现状分析,以福利效应理论、底线公平理论、行为选择理论等为支撑,分析农居保财政补贴保障农民基本生活、调节收入分配、促进农村消费、激励农民参保缴费的作用机理,搭建农居保福利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然后,运用CHARLS全国微观调查数据以及实证调研数据,构建缴费、收益模型,固定效应模型与增量贴现效用模型等对农居保财政补贴保障农民基本生活、调节收入分配、促进农村消费、激励农民参保缴费的主要福利效应进行测算与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农居保财政补贴具有保障农民基本生活的福利效应,但实际保障水平严重偏低。基于长沙市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与供需平衡视角的养老金适度水平测算分析,目前农居保实际保障水平严重偏低。在现行制度的合理假设下,直至2030年,长沙市农居保制度平均水平不能实现“保基本”的政策初衷。设定在8%的基础养老金系数上,引入5%的个人缴费增长率,提高5%的基金收益率的假设下,至2030年可以实现较低层次的“保基本”目标;引入5%的缴费补贴率,提高10%的基础养老金调整系数,至2030年能够实现中等层次的“保基本”目标;提高参数为:r=5.5%,f=12%,g=5.5%,k=5.5%时,到2030年,能够实现较高层次的“保基本”目标。2.农居保财政补贴政策具有调节地区间收入分配和代际间收入分配的福利效应,但转移效应不平衡。农居保中央财政补贴有利于缩小东中西部收入差距,提高农村社会福利水平,具有正向收入再分配效应。受地方经济发展水平限制,地方财政补贴的地区间收入分配调节效应并不明显,并且如果农居保的养老金待遇水平长期保持不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地区调节效应的影响会变小。农居保的代际收入分配调节效应不平衡,参保农民越早参加农居保,养老金纯收益额越高,而转移率呈现出现先增加后减小的情形。对于同年龄的参保人来说,不同的缴费档次会带来不同的纯收入,参保农民选择的缴费档次越高,获得的收益也会不断增加,但是转移率却不断降低。3.农居保财政补贴对促进农民消费的时间趋势较弱,地区表现也不同。对领取养老金的农村家庭,基础养老金直接增加农村老人当期收入,也增加了农民未来收益预期,从而促进消费。随着农居保政策运行时间的增加,使得其缴费与收益的关系会日渐明确,对消费意愿的刺激作用消失,对未领取养老金的农村家庭消费具有挤出效应,制约农民的消费。农居保财政补贴对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农民消费均有促进作用,而且对中部地区的影响效应更大,但是对东部地区的农民的消费来说,其影响效应是不显着的。4.农居保财政补贴对农民参保缴费行为的激励效应有限,参保者绝大部分选择最低年缴费额缴费是一种理性选择。选择最低年缴费额缴费是多数农民参保的一种理性选择。相较于女性农民而言,男性农民缴费意愿较低;相较于较高收入的农民而言,收入较低农民选择的社保缴费额较低;相较于年龄较大的农民而言,较年轻农民并不会多缴费,年轻人的缴费意愿较低;虽然贫困地区的农民比富裕地区的农民存在着更高的参保意愿,可由于有限的缴费能力,贫困地区的农民更愿选择较低的缴费额。针对以上分析和通过实证研究反映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优化农居保财政补贴的政策建议:一要加大财政补贴支持力度,提高农民养老保障水平;二要平衡财政补贴地区差距,加强收入分配调节作用;三要加强财政补贴的可持续性,提高参保农民消费能力,四要增强财政补贴激励作用,促进农民积极参保缴费。

张旭鹏,卢新海,韩璟[4](2017)在《农地“三权分置”改革的制度背景、政策解读、理论争鸣与体系构建:一个文献评述》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综述农地"三权分置"理论的研究现状,以期深化对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理论研究和政策实施的认识,进而对中国农地制度变迁方向做出整体性判断和勾勒。研究方法:综合运用文献检索法和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学界对于三权分置改革的制度必然性、功能价值与积极效应的研究存在着共识,但是对于"三权分置"的政策表述、承包权和经营权的权源、性质和内容以及法律制度构建的研究却存在着分歧。研究结论:现阶段农地"三权分置"的政策逻辑和法律逻辑存在着违和性,学界对于"三权分置"的政策解读和法律解读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要想充分发挥"三权分置"政策的价值,就必须消除分歧,重叠共识,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法律调整和完善,最终实现政策安排和法律设计的完美相融。

钟婉心[5](2017)在《成都R公司生产人员的配置、考核和激励》文中提出本文研究的是农副产品企业人员管理问题,并以国内一家从事农副产品加工和销售的公司——成都R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成都R公司是一家成立于2010年的专业从事农副产品生产的企业,该公司目前拥有42名员工,年销售额逾3000万元。公司主要是以在农副产品产地收购原材料、加工、运回公司总部、根据客户要求进行二次加工销售的方式。由于产品的各个生产环节主要以手工为主,企业的竞争就是人员管理的竞争,做好生产人员的配置、考核、激励有助于企业发展,使企业获得最大的利益。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农副产品初加工这个行业的现状和前景做了分析;其次,介绍该公司的基本情况和管理现状,分析该公司的发展前景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应该重视的不仅仅是业务的扩大,人员管理已经是该公司在发展中的重点;然后,根据该公司人员管理已经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在人员配置、考核、激励机制三个方面存在一些缺陷,并且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极有可能产生影响;最后,综合分析人员配置、考核、激励机制相关理论并结合公司已有的方法,对于这三方面分别提出完善意见,从而建立一套适合该企业发展的,将人员配置、考核、激励相结合的体系。通过该公司人员管理体制的完善,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帮助企业维护客户和发掘新客户,为企业更大程度的提高获利能力。

何隽雅[6](2017)在《村庄整治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以开化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的主要目标是分析村庄整治这个政策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开化县2009年为分界点,2010年开化县村庄整治工作全面启动。将开化县(处理组)和常山县(对照组)前后五年乡镇层面的历史数据(即2004年至2008年,2010年至2014年)作为样本,运用倍差分模型对开化县村庄整治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1、选取2004年-2014年浙江省开化县和常山县30多个乡镇的面板数据来评估村庄改造政策的效果,结果表明村庄整治后对地方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加大村庄整治的力度,当地经济发展就更快。这说明在我国,村庄整治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能对我国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2、为了进一步验证村庄整治对地方经济发展是否存在显着的影响,选取开化县和常山县为处理组合对照组,运用倍差法对村庄整治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村长整治对地方经济发展产生了显着的促进作用。以农村经济收入代表地方经济发展的模型中,村庄整治的影响通过了1%水平显着性检验,以人均纯收入代表地方经济发展的模型中,村庄整治的影响通过了5%水平显着性检验,以乡镇总产值代表地方经济发展的模型中,村庄整治的影响通过了10%水平显着性检验。3、在分析过程中同时也发现,农村劳动力投入和耕地投入对地方经济发展也产生了显着影响。在以人均收入和农村经济收入代表地方经济发展的模型中,劳动力投入和耕地投入均通过了显着性检验,而农村种子化肥农药使用量没有通过显着性检验,表明农村种子化肥农药使用量对地方经济发展没有产生显着影响。

石淑伟[7](2015)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河北T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推进,整个社会全方位的进入改革深水区域,建设新型的城镇化已经是我国社会各界的共识,而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是解决我国的农村社会建设、农民生活转变和农业经济改革等问题,而目前在我国农村社会土地保障功能已经弱化,传统的孝道思想也在逐渐淡化,人口迁徙的速度加快,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乡村劳动人数缩减,加深了农村人口的老龄化程度,但是农民养老服务的需求却进一步加大,与此相对应的农村社会保障供给却提升有限,因此在推动建设“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农民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满意度,分析影响其满意度的因素,对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首先,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对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变迁进行回溯。主要研究范围是从1986年我国开始探索建立传统“老农保”开始,到2014年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为止。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分析近三十年来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的特征,寻找其制度变迁的原因。其次,采用问卷法和个案访谈法,以河北省T县作为案例进行实证调查研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河北省T县施行三年以来,获得了全县大多数农户的拥护,全县的参保率很高,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存在以下问题,如农民自身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认识不够、相关信息缺乏,保障水平太低,基层管理落后,经办人员业务素质不强,养老保险异地转移接续缺少有效的法律保障,集体补助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地方政府片面追求参保率等问题。通过收集河北T县的调查数据,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合的评估与分析。再次,从参保者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满意度的角度出发,通过设计满意度指标体系,在问卷中运用满意度量表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满意度进行评分,并且以顾客满意理论为基础,运用交叉分析法和决策分析法分析政策参与主体各方的互动关系,以及影响参保者满意度和其选择原因的各个影响因素,以期提高参保者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满意程度。最后,经过以上的分析研究,结合国内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经验及启示,本文建议要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要更加注重制度的公平和可持续,要注重参保的形式公平和保障的实质公平相统一,要完善个人养老、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国家养老等多种养老模式,要以农民的需求和农民的满意为向导,提供符合农民需要的养老服务,真正使得农民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胡明辉[8](2009)在《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研究》文中提出中国是一个人均土地资源稀少,人地关系矛盾尖锐的国家。在人口还在继续增长,而国土面积不可能增长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显得尤为重要。土地流转是实现农地规模经营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客观要求。为了促进土地的高效流转,就必须采用合理的土地流转模式。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针对我国当前土地流转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思路。首先,简述本课题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和土地流转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外对土地流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土地产权、土地流转制度效率,土地流转动因等方面,对土地流转具体操作模式和配套措施缺乏系统的研究。借鉴了从土地流转制度创新和土地产权变革两个方面进行土地流转模式构建的思路。其次,在明确土地流转运行模式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分别从我国农民自身、农业发展状况、现行土地制度、土地市场、国家管理、土地流转法制六个方面分析了土地流转模式产生问题的原因。只有从根源上解决土地流转模式运行中的问题,才能为构建土地流转合理模式创造必要的条件。再次,在阐述合理模式构建的目标、构建的原则和思路的基础上,构建我国不同地区土地流转的合理模式——以现代产权制度的建立为取向的土地股份制模式和以农村土地所有制的创新为核心的国有永佃模式。最后,提出了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合理模式实施条件和配套措施及土地股份制模式在项城市大李庄村实施的思路。

杨琦[9](2007)在《贵州省农地制度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制度的变迁和创新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只有富有激励的制度安排才能保证经济的快速稳定的发展。对于农地制度来说也是如此,农地制度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纵观新中国成立后贵州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历程,实际上就是一部农地制度变迁的历史,从土地改革到家庭承包制,贵州农村先后经历了土地农民所有、农民经营—农民所有、集体经营——集体所有、集体经营——集体所有、家庭经营的变迁,初步建立了一套基本适合贵州实际的农地制度体系。其间,无论是制度变迁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充分地体现了农地制度对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这个变迁史其实也是向效率更高的制度变迁探索的过程。本文在有关产权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及农地制度的国内外研究状况简要评述的基础上,对贵州农地制度变迁的历史进行了回顾,考察了不同阶段农地制度的演进、制度安排及制度绩效,对我省农地制度变迁进行了初步探讨。本文共分为八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简要阐述了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对国内外文献进行归纳与总结;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内容、主要创新点和不足。第二章阐述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基本理论。主要从农地产权制度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的角度,阐述农地制度变迁的基本理论。第三章主要是回顾了改革开放前贵州省农地产权制度的变迁。从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三个阶段,讨论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农地制度的演进、制度安排、制度的内在缺陷及绩效。第四章家庭承包制下的农地产权制度变迁,总结归纳了家庭承包制的经济绩效。第五章是家庭承包责任制后农地制度的发展,指出家庭承包责任制的缺陷,并提出下一步发展方向。第六章贵州省农地创新——“湄潭模式”产生的动因、创新内容、创新绩效等。第七章农地制度变迁中各利益集团的行为分析。各利益集团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基层干部、农民。他们之间的博奕与共同构成了农地制度变迁的形式和方向。第八章是结论,根据本文的研究,提出了四个结论:一是寻求最佳的经济绩效一直是农地制度变迁的终级目标。二是我省制度变迁具有典型的路径依赖特征。三是农地制度的创新方式有强制性和诱致性两种。四是农村土地制度变迁是相关利益集团博弈的结果。

白韶红[10](2007)在《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建设一个惠及十三亿人口的小康社会,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主要差距也在农村;我国80%以上的小学、64%以上的初中设置在农村,义务教育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省际及省内县际之间的差距较大并有扩大的趋势,我国农村教育面临严重困难。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是影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然而,现实的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资金滥用、挪用、使用效率低下,制度的安排对平衡各地财力、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的效果并不大。为此,论文就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建立一套规范、完善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论文主要以公共产品理论、公共财政理论及转移支付理论等为依据,结合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现实,分析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建立一套规范、完善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相关政策建议。论文的第一章绪论部分以分税制和税费改革为背景,提出了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的困境。第二章运用公共产品理论、公共财政理论及公共选择理论分析了农村义务教育的产品属性,提出了农村义务教育具有双重外部性的特点,为政府作为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主体的地位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从历史的角度全面考察了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管理体制的变革,揭示出现行农村义务教育财政管理体制的弊端,并结合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分析了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公平的现实。第四章从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的现状入手,对其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规范分析,并结合现实分析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的影响因素。第五章通过比较和分析西方几个主要发达国家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理论与实践,从而得出了几点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的经验。第六章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试图构建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的理论框架和模型。第七章对本文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建立一套规范、完善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政策建议。

二、对我国农地制度安排及其政策实施的认识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我国农地制度安排及其政策实施的认识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湖南省农村土地确权及其绩效评价研究 ——基于314份问卷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理论意义
        1.1.4 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3.4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农村土地确权的概念
        2.1.2 农村土地确权的内容
        2.1.3 农村土地确权的功能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产权理论
        2.2.2 委托代理理论
        2.2.3 制度变迁理论
第三章 我国农村土地确权的政策及演变
    3.1 我国农村土地确权的演变
        3.1.1 农村土地确权的演变第一阶段
        3.1.2 农村土地确权的演变第二阶段
    3.2 我国农村土地确权的政策
        3.2.1 我国农村土地确权的政策及规定
        3.2.2 湖南省农村土地确权的政策及规定
第四章 湖南省农村土地确权的现状及问题
    4.1 湖南省土地确权的现状
        4.1.1 湖南省农村土地确权总体进展
        4.1.2 湖南省土地确权工作计划
        4.1.3 湖南省农村土地确权的调查情况
    4.2 湖南省农村土地确权中存在问题
        4.2.1 土地确权工作进度较慢,完成情况不太理想
        4.2.2 土地确权工作执行中出现违规,部分工作人员不负责
        4.2.3 村庄宣传力度不够,村民对政策认知度低
        4.2.4 土地确权工作中存在不公开不公正的情况
        4.2.5 存在土地分配差异,村民矛盾纠纷多
        4.2.6 存在村民对土地确权不满意的情况
第五章 湖南省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的绩效评价
    5.1 湖南省农村土地确权绩效评价方法及指标选择
        5.1.1 绩效评价方法简介
        5.1.2 湖南省农村土地确权绩效评价指标选择
    5.2 湖南省农村土地确权绩效评价分析
        5.2.1 湖南省农村土地确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5.2.2 湖南省农村土地确权绩效评价结果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对策建议
        6.2.1 提升基层干部和农民认知,做好土地确权宣传工作
        6.2.2 严格执行确权工作,坚持分级负责原则
        6.2.3 改善土地分配差异大,积极调解矛盾纠纷
        6.2.4 确权工作公开公正,倾听民意不断改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2)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以红丰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研究背景
        (一)教育隐忧: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困境
        (二)矛盾转变: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勃兴时代
        (三)校本课程: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变革途径
        (四)经验基础: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实践探索
    二、研究缘起
        (一)田野调查的心灵触动
        (二)项目合作的研究契机
        (三)地域文化的资源优势
        (四)红丰小学的矢志不移
    三、研究问题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的未来发展与应然取向
        (二)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正当性与落脚点
        (三)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的基本属性与表现特征
        (四)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的机制与动力
    四、研究目的
        (一)结合新时代教育发展导向,分析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未来样态
        (二)聚焦案例学校的校本探索,揭示校本课程的本质属性与特征
        (三)紧扣案例学校的实践机制,呈现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与路径
        (四)回归实事求是的理性批判,阐明校本课程开发的立场与价值
    五、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1.挖掘农村小规模学校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增长点
        2.拓展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学术认识的共有观念
        3.揭示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潜在思维方式
        4.试探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应然发展取向
        (二)实践意义
        1.探究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路径
        2.总结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体系
        3.塑造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经典案例
        4.共享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有益经验
第一章 农村小规模学校研究与发展的概况考察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研究与概观
        (一)聚焦宏观领域的研究概览
        (二)指向具体问题的研究分析
        (三)辅以方法运用的深入探讨
    二、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界说与发展
        (一)学术语境中的农村小规模学校
        1.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描述性界说
        2.农村小规模学校的规定性界说
        (二)文化差异中的农村小规模学校
        (三)政策输导中的农村小规模学校
        (四)现实分布中的农村小规模学校
    三、农村小规模学校的优势与困境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社会价值
        1.方便农村适龄学生就学
        2.保证城乡教育机会公平
        3.服务农村社区文化建设
        4.推动乡土文化继承发扬
        (二)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本体优势
        1.教育组织形式简单有效
        2.教育管理方式灵活便捷
        3.教育成本投入优化集约
        4.教育改进创新空间显着
        (三)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育困境
        1.教育要素的驱动力低下
        2.学校课程的执行力薄弱
        3.办学条件的保障力不足
        4.外部环境的限制力显着
        (四)农村小规模学校的课程困境
        1.课程设置结构的不合理
        2.课程实施程度的不充分
        3.课程资源支持的不充足
        4.课程价值发挥的不全面
    四、农村小规模学校矛盾的特殊性
        (一)教育供给性需求极为突出
        (二)教师结构性缺编十分普遍
        (三)学生公共性知识相对有限
        (四)学校教育性资源格外匮乏
第二章 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的理论认识
    一、校本课程的架构与基础
        (一)校本课程的架构
        1.课程权力范畴的校本课程
        2.课程价值范畴的校本课程
        3.课程实践范畴的校本课程
        (二)校本课程的基础
        1.作为影响因素的校本课程基础
        2.作为基础学科的校本课程基础
        3.作为理论基础的校本课程基础
    二、校本课程的本质与形式
        (一)校本课程的本质
        1.学科内容本质观与校本课程
        2.实践活动本质观与校本课程
        3.知识经验本质观与校本课程
        (二)校本课程的形式
        1.课程的基本类型与标准
        2.校本课程的形式与特征
    三、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一)校本课程的开发
        1.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考察
        2.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
        3.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
        (二)校本课程的实施
        1.校本课程实施的内涵解析
        2.校本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
        3.校本课程实施的价值生成
    四、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的理论探讨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的属性
        1.“三级课程”的功能代偿属性
        2.“三农发展”的社会服务属性
        3.“乡村文明”的文化弘扬属性
        4.“乡土知识”的实践探究属性
        5.“学生经验”的心理契合属性
        (二)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的特征
        1.价值取向的为农性
        2.课程文化的乡土性
        3.课程结构的简约性
        4.课程建设的协同性
        5.课程实践的开放性
第三章 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思路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1.研究案例的同质性
        2.研究成本的集约性
        3.学校发展的持续性
        4.红丰小学的示范性
        (二)研究方法的运用
        1.个案研究法
        2.参与式观察
        3.访谈研究法
        (三)研究思路的设计
        1.理论的研究思路
        2.实证的研究思路
        3.整合的研究思路
        (四)研究伦理的说明
        1.资料使用范围与保存
        2.红丰小学名义与授权
        3.访谈对象权益与保护
        4.学术研究规范与责任
    二、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过程
        (一)三次农村教育大调研的感知
        (二)廿七位乡村教师的深度访谈
        (三)两个月案例学校的扎根研究
        (四)若干次师生日常的交流对话
        (五)红丰村落的民间走访与调查
        (六)分类型调研资料的整理分析
        (七)多领域学科专家的悉心指导
        (八)六个月实践认识的理论提升
第四章 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写照
    一、红丰小学与社会历史文化环境素描
        (一)红丰小学的社会环境
        1.红丰小学的地理概况
        2.红丰小学的优势条件
        (二)红丰小学的发展实况
        1.红丰小学的历史演变
        2.红丰小学的师生队伍
        3.红丰小学的优势条件
        4.红丰小学的发展限度
        (三)红丰小学的教育信条
        1.完善自我、善待他人的校训
        2.立志博学、和谐创新的校风
        3.求真求实、求新求效的教风
        4.勤读勤问、勤记勤练的学风
    二、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历史沿革
        (一)理想的萌芽:应该给农村孩子怎么样的教育
        (二)艰难的探索:如何办好服务农村孩子的教育
        (三)瓶颈的突破:协同群众办好人民期待的教育
        (四)系统的运行:打造有质量谋个性的学校教育
        (五)良性的循环:发展绿色创新生态文明的教育
    三、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写照
        (一)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立论依据
        1.统筹三级课程体系的必然选择
        2.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价值诉求
        3.推动学校优质发展的战略需要
        4.发挥服务农村建设的教育规定
        (二)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理念
        1.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
        2.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解读
        (三)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
        1.为了师生的全面发展
        2.为了组织的健康发展
        3.为了文化的繁荣发展
        4.为了社会的富强发展
        (四)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培养目标
        1.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
        2.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目标
        3.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学段目标
        (五)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内容
        1.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文本教材
        2.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主题队会
        3.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生物标本
        4.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校园植物
        (六)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实施的活动形式
        1.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整合实施
        2.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承接实施
        3.校本课程的分类组织专项实施
        4.校本课程的外部协同联动实施
        (七)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实施的质量评价
        1.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实施的评价理念
        2.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实施的评价准则
        3.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实施的评价对象
        4.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实施的评价方式
第五章 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反思
    一、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成效
        (一)教育风貌得到历史性革新
        (二)学生人格获得个性化培养
        (三)教师角色发生研究性质变
        (四)课程体系走向结构性优化
        (五)学校文化实现生态性塑造
    二、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实践的保障机制
        (一)校长领导的科学有力
        (二)教育文化的高度认同
        (三)师资队伍的团结合作
        (四)外部组织的协同联动
        (五)社区资源的灵活运用
    三、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实践的现实挑战
        (一)教育资本的供给总量不足
        (二)校园空间的拓展能力有限
        (三)师资队伍结构性问题凸显
        (四)课程开发的高位引领欠缺
    四、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实践的优化策略
        (一)拓宽办学资本融合渠道,缓解教育资本总量不足
        (二)建设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拓展学校域外教育空间
        (三)合理布局教育任务分工,建立对口实习支持体系
        (四)打造农村学校研究基地,形成农村教育理论引领
    五、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实践的塑造空间
        (一)长白山林海人文地理研究
        (二)民族风俗与特色文化研究
        (三)社会产业与旅游文化研究
        (四)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研究
第六章 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理性审视
    一、基于乡土文化认同的价值选择
        (一)乡土文化认同对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正当性
        (二)乡土文化认同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必要性
        (三)乡土文化认同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战略支撑性
        (四)乡土文化认同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可行性
    二、基于纵深推进改革的思维方式
        (一)纵深推进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需要
        (二)纵深推进校本课程开发的逻辑理路
        (三)纵深推进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方式
        (四)纵深推进校本课程开发的优势效应
    三、基于学校社区互动的发生机制
        (一)学校与社区互动促进教育发展的现实意义
        (二)学校与社区互动对农村学校改进的必要性
        (三)学校与社区互动实现校本课程开发的需要
        (四)学校与社区促进校本课程开发的互动机制
    四、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追求
        (一)人的个性发展对全面发展的地位和作用
        (二)学校教育与校本课程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三)校本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实然价值
        (四)校本课程推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应然走向
    五、基于教育质量提升的改革愿景
        (一)新时代对教育公平发展和教育质量提升的召唤
        (二)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对农村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三)农村教育深化改革对农村学校变革的现实需要
        (四)农村学校优质改进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诉求
    六、基于美丽乡村建设的服务定位
        (一)美丽乡村建设对农村教育发展的战略引领
        (二)农村教育发展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社会意义
        (三)美丽乡村建设对农村学校教育的特色塑造
        (四)校本课程开发对美丽乡村建设的价值实现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结论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判断
        (二)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认识
        (三)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机制
        (四)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重审
    二、校本课程助益农村学校教育的研究展望
        (一)新时代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历史机遇
        (二)新时代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战略可能
        (三)校本课程在农村学校变革中的未来展望
        (四)校本课程在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取向
    三、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反思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创新尝试
        1.丰富了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理论视角
        2.拓展了农村教育研究体系的重要分支
        3.形成了一般性的思维方式和理论指导
        (二)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总体不足
        1.缺乏对不同类型农村小规模学校差异性的关注
        2.缺少对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历史的一般性考察
        (三)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深化空间
        1.开展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分类指导研究
        2.开展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追踪调查研究
        3.开展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创新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3)农村居民养老保险财政补贴的福利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概念界定
        2.1.1 农村居民养老保险
        2.1.2 农居保财政补贴政策
        2.1.3 福利效应
    2.2 理论基础
        2.2.1 福利效应理论
        2.2.2 底线公平理论
        2.2.3 分配正义理论
        2.2.4 行为选择理论
        2.2.5 外部效应理论
    2.3 分析框架
        2.3.1 农居保财政补贴保障生活效应的作用机理分析
        2.3.2 农居保财政补贴调节分配效应的作用机理分析
        2.3.3 农居保财政补贴促进消费效应的作用机理分析
        2.3.4 农居保财政补贴激励参保缴费效应的作用机理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农居保财政补贴政策的演进与现状分析
    3.1 农居保财政补贴政策的演进分析
        3.1.1 老农保财政补贴缺位缺失阶段
        3.1.2 新农保财政补贴探索发展阶段
        3.1.3 农居保财政补贴统一确立阶段
    3.2 农居保财政补贴政策的现状分析
        3.2.1 财政补贴支持力度不够,实际保障水平比较低
        3.2.2 财政补贴地区投入不均,收入分配调节不到位
        3.2.3 财政补贴可持续性不强,促进消费作用不显着
        3.2.4 财政补贴激励效果不佳,农民参保缴费不理想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农居保财政补贴保障生活效应的测算与分析——以长沙市为例
    4.1 农居保财政补贴保障水平测算
        4.1.1 基本假设
        4.1.2 基于替代率的农居保财政补贴“保基本”效应测算
        4.1.3 农居保财政补贴的替代率测算
        4.1.4 替代率测算结果分析
    4.2 需求角度的农居保财政补贴保障水平适度下限测算
        4.2.1 长沙市农居保财政补贴政策的实施情况
        4.2.2 农居保财政补贴适度水平测算方法
        4.2.3 测算模型构建
        4.2.4 数据选取与下限水平测算
    4.3 供给角度的农居保财政补贴理论水平预测
        4.3.1 养老金供给的精算模型
        4.3.2 养老金供给理论水平测算
        4.3.3 养老金供给理论水平与适度水平的比较
    4.4 实现农居保财政补贴“保基本”目标的改革情景模拟
        4.4.1 模拟思路
        4.4.2 参数调整与结果预测
        4.4.3 结论与建议
第5章 农居保财政补贴调节分配效应的测算与分析
    5.1 农居保财政补贴地区间分配效应的测算
        5.1.1 农居保财政补贴地区间分配的基本现状
        5.1.2 农居保财政补贴地区间分配效应的微观测算
        5.1.3 农居保财政补贴地区间分配效应的预测模型
        5.1.4 农居保财政补贴地区间分配效应的预测结果
    5.2 农居保财政补贴代际间分配效应的测算
        5.2.1 参数假设与模型测算
        5.2.2 农居保财政补贴代际间分配效应的测算结果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农居保财政补贴促进消费效应的测算与分析
    6.1 数据说明及变量描述
        6.1.1 数据来源
        6.1.2 变量选取
    6.2 模型构建与检验方法
        6.2.1 理论建模
        6.2.2 模型选择
        6.2.3 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的Hausman检验
    6.3 农居保财政补贴促进消费效应的模型估计
        6.3.1 关键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6.3.2 整体家庭样本的消费效应
        6.3.3 不同参保家庭样本的消费效应
        6.3.4 对不同收入阶层农民消费的影响
        6.3.5 对不同地区农民消费的影响
    6.4 实证结果分析与本章小结
第7章 农居保财政补贴对农民参保缴费激励效应的测算与分析
    7.1 农居保财政补贴激励效应测算的研究设计
        7.1.1 研究说明与数据来源
        7.1.2 调查流程及问卷设计
        7.1.3 农居保财政补贴政策下农民参保缴费选择说明
    7.2 农居保财政补贴激励效应的测算模型
        7.2.1 受试农民时间偏好的估计方法
        7.2.2 两县农民时间偏好的估计结果
        7.2.3 贴现效用模型构建
        7.2.4 农民参保行为描述与变量设置
    7.3 农居保财政补贴激励效应的测算结果
        7.3.1 农民参保缴费行为模拟
        7.3.2 模型参数校准
        7.3.3 模拟结果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对策建议、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8.1 对策建议
        8.1.1 加大财政补贴支持力度,提高农民养老保障水平
        8.1.2 平衡财政补贴地区差距,加强收入分配调节作用
        8.1.3 加强财政补贴可持续性,提升参保农民消费水平
        8.1.4 增强财政补贴激励作用,促进农民积极参保缴费
    8.2 研究结论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在学期间的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清单
附录B 《居民时间偏好与风险偏好问卷调查》

(4)农地“三权分置”改革的制度背景、政策解读、理论争鸣与体系构建:一个文献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农地“三权分置”改革的制度背景
    2.1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演进逻辑
    2.2“三权分置”改革的制度必然性
3 农地“三权分置”改革的政策解读
    3.1“三权分置”的政策表述
    3.2“三权分置”的功能价值与积极效应
4 农地“三权分置”改革的理论争鸣
    4.1“三权分置”权利结构界定
    4.2“三权分置”中土地承包权权属定位
    4.3“三权分置”中土地经营权性质解读
    4.4“三权分置”中承包权和经营权的权利内容
5 农地“三权分置”改革的体系构建
6 结论与展望

(5)成都R公司生产人员的配置、考核和激励(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
    1.4 论文框架
    1.5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人本管理的理论工具
        2.1.1 人本管理的基本概念
        2.1.2 人本管理的要素
        2.1.3 人本管理发展的四个阶段
        2.1.4 人本管理的基本理念与内容
        2.1.5 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分为四个阶段
    2.2 人员配置的基本理论
        2.2.1 人员配置的基本概念
        2.2.2 人员配置的程序
        2.2.3 人员配置的方法
    2.3 人员考核的基本理论
        2.3.1 人员考核的基本概念
        2.3.2 人员考核的内容与结构
        2.3.3 人员考核的方法及程序
        2.3.4 人员考核的作用
    2.4 人员激励的基本理论
        2.4.1 人员激励机制的基本概念
        2.4.2 人员激励机制的特点
        2.4.3 人员激励机制的常用方法
        2.4.4 人员激励机制的作用
第三章 成都R公司简介
    3.1 成都R公司现状和发展
        3.1.1 成都R公司基本情况
        3.1.2 成都R公司发展规划
    3.2 成都R公司产品介绍
    3.3 成都R公司组织机构介绍
第四章 成都R公司生产人员管理存在的问题
    4.1 成都R公司人员管理问题调研方法
    4.2 成都R公司人员配置现状
    4.3 成都R公司存在的问题分析
        4.3.1 人员流失问题的调查分析
        4.3.2 员工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4.3.3 生产绩效问题的调查分析
    4.4 成都R公司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4.4.1 人员配置不合理
        4.4.2 绩效考核制度不健全
        4.4.3 缺乏适合的激励机制
第五章 成都R公司生产人员管理体系的改善
    5.1 人员配置制度的改善
        5.1.1 岗位分析与员工胜任力的分析
        5.1.2 生产线上员工工作重新优化配备
    5.2 考核体系的健全
        5.2.1 考核制度的单一到多元化
        5.2.2 考核制度的制度健全和执行力度的加大
    5.3 激励机制的建立
        5.3.1 物质激励的继续
        5.3.2 精神激励的不可忽略
        5.3.3 培训激励作为新的催化剂
第六章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村庄整治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以开化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关于村庄整治的背景及原因
        1.2.2 国内有关村庄整治对地方发展的影响
        1.2.3 国外有关村庄整治的原因
        1.2.4 国外村庄整治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1.2.5 综合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特色与难点
2 开化县村庄整治实施与成效
    2.1 开化县村庄整治的发展过程
    2.2 开化县村庄整治实施状况
    2.3 开化县村庄整治的成效
    2.4 本章小结
3 开化县地方经济发展状况
    3.1 开化县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3.2 开化县三大产业发展状况
    3.3 本章小结
4 开化县村庄整治对地方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4.1 村庄整治对地方经济发展影响的理论分析
    4.2 实证方法(DID模型)
    4.3 实证模型、变量与样本的选取
        4.3.1 实证模型
        4.3.2 变量与样本选取
    4.4 实证结果与分析
5 结论及政策建议
    5.1 主要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
        5.2.1 发挥政策功能,理清整体脉络
        5.2.2 合理编排规划,展现乡村新风貌
        5.2.3 挖掘村落文化,妆点乡村生活
        5.2.4 注重产业发展,激发村庄活力
        5.2.5 培育文明乡风,树立幸福导向
参考文献
致谢

(7)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河北T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关于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研究综述
        1.2.2 国内关于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方法和框架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论文的框架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分析
    2.1 概念界定
        2.1.1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2.1.2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满意度
        2.1.3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认知度
        2.1.4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政策评估
    2.2 理论分析
        2.2.1 制度变迁理论
        2.2.2 顾客满意理论
        2.2.3 公平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调查方案设计
        2.3.1 调查的对象与目的
        2.3.2 问卷的设计与修正
        2.3.3 调研的取样与组织实施
第三章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历史回溯
    3.1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历程
        3.1.1 传统“老农保”阶段(1986年-2002年)
        3.1.2 地方“新农保”阶段(2002年-2009年)
        3.1.3 全国“新农保”阶段(2009年-2014年)
        3.1.4 全国“城乡居保”阶段(2014年—至今)
    3.2 我国农保政策特征分析
        3.2.1 传统“老农保”政策特征分析
        3.2.2 地方“新农保”政策特征分析
        3.2.3 全国“新农保”政策特征分析
        3.2.4 全国“城乡居保”政策特征分析
        3.2.5 制度变迁的意义
第四章 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满意度的实证研究
    4.1 实证调研地区的总体情况概述
        4.1.1 调研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情况概述
        4.1.2 问卷调研基本情况分析
    4.2 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4.2.1 高参保率但缴费水平低
        4.2.2 高龄农民积极参保但低龄消极参保
        4.2.3 责任主体多元化但责任承担分散化
        4.2.4 惠农政策多样但转移衔接无序
第五章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满意度评估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5.1 满意度评估指标体系设计
        5.1.1 顾客满意度模型
        5.1.2 满意度评价指标设计
    5.2 满意度指标的测评
        5.2.1 满意度指数
        5.2.2 指标权重的测定
        5.2.3 满意度分值测评
        5.2.4 指标计算结果分析
    5.3 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5.3.1 对制度的满意度情况分析
        5.3.2 对制度内容设置的熟悉度情况分析
        5.3.3 对经办机构的满意度情况分析
        5.3.4 对制度认知度的情况分析
        5.3.5 对制度实施效果的情况分析
    5.4 对制度满意度影响因素的交叉分析和决策分析
        5.4.1 对缴费档次的交叉分析和决策分析
        5.4.2 对政策认知度的交叉分析和决策分析
        5.4.3 对政策满意度的交叉分析和决策分析
        5.4.4 对制度设置满意度的交叉分析和决策分析
        5.4.5 对经办机构满意度的交叉分析和决策分析
第六章 国内外农保政策实施的相关经验及启示
    6.1 国内农保政策实施的相关经验及启示
        6.1.1 东部地区农保政策实施的相关经验
        6.1.2 中部地区农保政策实施的相关经验
        6.1.3 西部地区农保政策实施的相关经验
        6.1.4 国内农保政策实施的相关经验的启示
    6.2 国外农保政策实施的相关经验及启示
        6.2.1 美国农保政策实施的相关经验
        6.2.2 德国农保政策实施的相关经验
        6.2.3 日本农保政策实施的相关经验
        6.2.4 国外农保政策实施的相关经验的启示
第七章 进一步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建议
    7.1 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农保制度
        7.1.1 建设“以人为本,看得见故乡”的新农村
        7.1.2 统一城乡户籍制度和完善“金保工程”
    7.2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要更加公平和可持续
        7.2.1 注重参保形式公平与保障实质公平的有机结合
        7.2.2 加强多元责任主体间的责任共担意识
        7.2.3 完善惠农政策间的整合、转移和衔接机制
    7.3 完善多种养老模式且提供多样化的农村养老服务
        7.3.1 合理发展多元化的农村养老模式
        7.3.2 提供符合农民需要的养老服务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研究局限和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8)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的方法
第2章 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2.1 土地流转的一般概念
    2.2 农村土地流转的研究范围
        2.2.1 农村土地流转的涵义
        2.2.2 农村土地流转的构成要素
        2.2.3 农村土地流转的模式
    2.3 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研究的相关理论
        2.3.1 土地市场理论
        2.3.2 土地产权理论
        2.3.3 地租地价理论
        2.3.4 制度变迁理论
        2.3.5 规模经营理论
    2.4 国外农村土地流转模式
        2.4.1 日本农村土地流转模式
        2.4.2 美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
        2.4.3 法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
        2.4.4 运行模式比较及借鉴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的现状与问题
    3.1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的发展现状
        3.1.1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背景及方向
        3.1.2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概况
        3.1.3 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主要模式
    3.2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存在的问题
        3.2.1 形成过程自发性
        3.2.2 构建步骤不规范
        3.2.3 推进过程障碍多
        3.2.4 操作过程不民主
        3.2.5 实施中市场化不充分
        3.2.6 收益分配不合理
    3.3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
        3.3.1 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较强
        3.3.2 农业发展阶段比较利益低
        3.3.3 联产承包责任制制度缺陷
        3.3.4 农村土地市场发育不完善
        3.3.5 国家宏观调控力度不够
        3.3.6 农村土地流转法规不完备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合理模式构建
    4.1 合理模式构建的目标
    4.2 合理模式构建的原则
        4.2.1 有偿使用的原则
        4.2.2 保农为农的原则
        4.2.3 效率优先的原则
        4.2.4 农地农用的原则
        4.2.5 市场配置的原则
        4.2.6 因地制宜的原则
    4.3 合理模式构建的思路
        4.3.1 稳定土地承包权
        4.3.2 增强农业生产效益
        4.3.3 改革联产承包责任制
        4.3.4 完善农村土地市场体系
        4.3.5 增强宏观调控管理力度
        4.3.6 加强农地流转法制建设
    4.4 合理模式的构建
        4.4.1 土地使用权的股份化
        4.4.2 国有永佃模式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合理模式的实施
    5.1 合理模式实施的条件
        5.1.1 土地股份制实施的条件
        5.1.2 国用永佃制实施的条件
    5.2 合理模式实施的对策和建议
        5.2.1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5.2.2 加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5.2.3 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5.3 案例——河南省项城市大李庄村土地流转合理模式选择与实施
        5.3.1 大李庄村总体概况
        5.3.2 股份合作制实行的现实必要性
        5.3.3 股份合作制实施的具体步骤
    5.4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9)贵州省农地制度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立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论文选题依据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
    1.5 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1.6 创新点和不足
2.农地制度变迁的基本理论
    2.1 农地产权制度理论
    2.2 制度变迁理论
3.改革开放前贵州省农地制度变迁回顾及评价(1951年—1984年)
    3.1 土地改革时期的农地制度与绩效(1951年—1952年)
    3.2 合作化时期的农地制度与绩效(1952年—1958年)
    3.3 人民公社时期的农地制度与绩效(1958年—1984年)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地制度与绩效
    4.1 家庭承包责任制的阶段演进
    4.2 家庭承包制下农地制度变迁的诱致性
    4.3 家庭承包制下农地制度的绩效
5.家庭承包责任制后农地制度的发展(1984年—至今)
    5.1 现行农地制度的调整与强化
    5.2 家庭承包制下农地制度的缺陷
    5.3 现行农地制度的发展方向
6.农地制度创新——"湄潭模式"的建立
    6.1 农地制度改革的动因分析
    6.2 农地制度改革试验的主要内容
    6.3 农地制度创新的制度绩效
    6.4 "湄潭模式"的土地产权制度安排
    6.5 "湄潭模式"土地制度的评价与推广
    6.6 "湄潭模式"土地制度创新的诱致性
7.农地制度变迁中各利益集团的行为分析
    7.1 "委托—代理"理论
    7.2 国家(中央政府)
    7.3 地方政府
    7.4 (社区)基层干部利益集团
    7.5 农民利益集团
8.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0)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的目的
    1.4 研究的方法
2 农村义务教育的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新《义务教育法》的相关规定
        2.1.2 财政转移支付与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的相关概念
    2.2 农村义务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分析
        2.2.1 公共产品的含义
        2.2.2 外部性的含义
        2.2.3 农村义务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定位
    2.3 农村义务教育的双重外部性分析
        2.3.1 农村义务教育对投资主体而言的外部性
        2.3.2 农村义务教育对受教育者而言的外部性
    2.4 农村义务教育的政府投资主体分析
    2.5 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的理论依据
3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及经费投入不公平分析
    3.1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历史考察
    3.2 现行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资体制的主要问题
    3.3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
    3.4 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不公平
        3.4.1 我国区域、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
        3.4.2 城乡间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差异
        3.4.3 地区间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公平
        3.4.4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省际间与省内县际间不平衡
4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现状及效果评价
    4.1 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的现状
        4.1.1 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的内容
        4.1.2 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的现状
    4.2 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的政策实施效果
        4.2.1 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效果
        4.2.2 专项转移支付的效果
        4.2.3 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的效果
    4.3 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
        4.3.1 从政策供给的角度考察供给能力和供给意愿
        4.3.2 从政策需求的角度分析需求意愿和影响因素
5 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5.1 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的国际比较
        5.1.1 义务教育经费在各级政府间的分担模式
        5.1.2 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的比较
    5.2 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的国际经验借鉴
6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的理论框架与模型设计
    6.1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的理论框架
        6.1.1 转移支付的目标
        6.1.2 转移支付的原则
        6.1.3 转移支付的主体责任划分
        6.1.4 转移支付的形式
        6.1.5 转移支付的特征
        6.1.6 转移支付的过渡方案
    6.2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的模型
        6.2.1 模型的假定和理论内涵
        6.2.2 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模型的构建与思路
7 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7.3.1 论文的创新之处
        7.3.2 研究的不足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对我国农地制度安排及其政策实施的认识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湖南省农村土地确权及其绩效评价研究 ——基于314份问卷分析[D]. 瞿骊颖.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8)
  • [2]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以红丰小学为例[D]. 陈飞.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1)
  • [3]农村居民养老保险财政补贴的福利效应研究[D]. 刘中海. 湖南大学, 2018(06)
  • [4]农地“三权分置”改革的制度背景、政策解读、理论争鸣与体系构建:一个文献评述[J]. 张旭鹏,卢新海,韩璟. 中国土地科学, 2017(08)
  • [5]成都R公司生产人员的配置、考核和激励[D]. 钟婉心. 电子科技大学, 2017(02)
  • [6]村庄整治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以开化县为例[D]. 何隽雅. 浙江农林大学, 2017(03)
  • [7]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河北T县为例[D]. 石淑伟.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5(02)
  • [8]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研究[D]. 胡明辉. 燕山大学, 2009(07)
  • [9]贵州省农地制度变迁研究[D]. 杨琦. 贵州大学, 2007(05)
  • [10]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问题研究[D]. 白韶红. 重庆大学, 2007(06)

标签:;  ;  ;  ;  ;  

对我国耕地制度安排及政策执行的认识与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