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甘蔗主要害虫

云南甘蔗主要害虫

一、云南甘蔗主要害虫寄蝇(论文文献综述)

熊焰,王辉,周霞,王露露,王军,王健华,伍苏然[1](2021)在《甘蔗螟虫综合防治研究进展》文中认为介绍了我国蔗区主要甘蔗螟虫种类及甘蔗螟虫在甘蔗生长周期内的田间危害情况。根据国内外对甘蔗螟虫防治的研究成果,重点综述了甘蔗螟虫的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绿色防治技术集成及利用研究进展,指出甘蔗螟虫各单项防治措施效果的优缺点。提出各单项防治措施的研究方向:加大抗螟虫甘蔗品种的选育工作;加大田间试验以验证生物防治的实际防治效果,并挑选出适合大规模田间防治甘蔗螟虫的生物防治方法和生物防治剂;筛选高效、低毒、环境友好的杀虫剂;研究基于雌虫的诱杀技术和引诱剂;加强甘蔗螟虫行为及化学生态学的研究,并将各单项防治技术有机结合,建立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甘蔗螟虫防控技术体系等防治策略。

吴学峰[2](2020)在《昆虫野花带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昆虫野花带是一种通过混播方式配置不同功能植物形成群落组合的缓冲带区域,主要建植在农田、果园、菜地、道路两侧、滨水带等边缘地带,为提升作物传粉效率、控制虫害等发挥着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城市和乡村中为传粉者、害虫天敌提供蜜粉源与生境,改善城乡生境质量,强化害虫天敌支持系统,减少农药使用,改良修复城市土壤,净化水源,抑制杂草等。欧美发达国家最早在集约化农业生产中应用昆虫野花带并制定生态补偿等政策;发展中国家的昆虫野花带仍处于发展初期,缺少实际应用。为了解昆虫野花带在中国的应用基础条件,在北京近郊与远郊展开非作物生境与实验地设计群落样方调查,研究不同植物群落中节肢动物种类以及自然天敌功能团、传粉者功能团、害虫功能团以及中性昆虫功能团多样性分布的总体差异性与时序动态变化;分析植物群落多样性结构与节肢动物功能团的相关性;花期物候与节肢动物功能团关系;传粉者功能团在群落中的取食范围及不同类群的共同食源,明确不同蜜粉源植物对于不同类群节肢动物的重要性;分析花色、花量等植物关键功能性状与节肢动物物种丰富度的相关性。研究为中国的昆虫野花带发展奠定了实践基础,开拓了非作物生境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与设计的先河。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在京郊非作物生境设25个样点633个样方,调查得到草本植物共51科152属204种。不同农区和非作物生境类型生长的植物多样性不同。远郊浅山旱作农业区以及深山沟谷林果区非作物生境草本植物多样性最高,群落主要由本土植物构成,近郊是栽培植物群落占优势。林地、林缘生境中,中度干扰野生植物群落占总调查样点的61%;田埂及坡地生境中,56%的调查样点以中度干扰野生植物群落为主;道路及宅基地生境中,栽培植物为主,占72%;滨水生境中,40%的样点以低干扰野生植物群落为主。全部样方中共观测到传粉昆虫5目20科29属14691个,其中中华蜜蜂为主要传粉者,传粉者对于旋覆花、败酱、蓬子菜、长蕊石头花的平均访花频率最高,这四种植物是最具传粉者保育价值的本土草本植物。昆虫野花带实验地设8个原始样地和1个设计样地,共27个样方,共有植物20科38属42种,10次调查共观测到2纲10目65科100属109种节肢动物13450个。实验地昆虫野花带群落最多可容纳25种自然天敌、21种传粉者、9种害虫。在时序变化上,共计66.7%的昆虫野花带群落在5月达到了植物物种数和多样性指数最大值,此时传粉者功能团与植物物种丰富度有强相关性,5月后,各昆虫野花带群落传粉者功能团优势种时序变化间差别不大,西方蜜蜂及东方蜜蜂占据了所有季节实验地中核心传粉者地位,且随着昆虫野花带群落整体花期推进,资源可利用性渐次降低,传粉者功能团多样性水平呈现出明显先升后降趋势,而自然天敌及害虫功能团的多样性水平的趋势为5月略低,7-8月达到了观测峰值,推测与昆虫野花带群落盖度相关。以传粉者功能团为重点研究对象发现,昆虫野花带群落中蜜源植物及管状花冠和辐射对称花的植物被最多的传粉者类群所利用,其中,社会性蜂类的取食范围最大,生态位宽度达到了14.97,有25种蜜粉源植物都有被其觅食,其中优势物种为西方蜜蜂,其利用紫花甸苜蓿的个体比例高达0.11。蝇类与社会性蜂类共同取食资源种类在23种,占所有观测时段内蜜粉源植物总种数的92%。蝇类更偏好于白色花、社会性蜂类及食蚜蝇类更偏好于黄色、蓝紫色花,蝶类偏好于红色尤其是粉色的粉源植物,如美丽月见草等。大花量能吸引更多的社会性蜂类与食蚜蝇类,而小花量的植物能多为大花植物,更受蝶类、弄蝶类以及蛾类等鳞翅目昆虫喜好。京郊非作物生境中,栽培植物、本土植物对传粉者保育均有重要保护与应用价值,实验地的调查同时验证了植物多样性有助于提升传粉者等节肢动物功能团多样性,花色、花量等关键功能性状也适用于非作物生境昆虫野花带植物的筛选。仅就传粉者功能团一项指标来看,朝阳、昌平等近郊非作物生境夏秋季植物种类单一,传粉网络结构不稳定,设计的昆虫野花带为传粉者提供了连续性的多样食源供应,具有强效的传粉服务功能,因此近郊地区可以首选昆虫野花带作为农地非作物生境的改造目标。

时敏,唐璞,王知知,黄健华,陈学新[3](2020)在《中国寄生蜂研究及其在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文中认为寄生蜂是一类重要的寄生性天敌昆虫,种类繁多、习性复杂,在害虫生物防治和综合治理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产卵时,寄生蜂携带的毒液、多DNA病毒等寄生因子就会随之进入寄主体内,发挥调控寄主生长、发育、免疫、代谢、行为的作用,从而保障了寄生蜂后代的发育。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寄生蜂的系统分类、资源普查、生物学、生态学、寄主调控、人工繁殖、释放应用、田间保护和助增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和应用进行了概述和整理。

王云鹏[4](2020)在《玉米—绿豆间作方式对玉米和绿豆害虫及天敌发生的影响》文中提出本试验设计2:2(2行玉米与2行绿豆)处理、4:2(4行玉米与2行绿豆)处理、6:2(6行玉米与2行绿豆)处理及设计三者的随机处理(随机2:2、随机4:2和随机6:2)、绿豆包围玉米外侧种植共7个处理,在玉米4个关键生育期(大喇叭口期、灌浆期、乳熟期和成熟期),对玉米和绿豆上的主要天敌与害虫进行调查,统计分析了不同间作处理穗部害虫的发生量;利用群落生态学原理与方法,分析不同间作处理节肢动物的群落特征;测定不同间作处理玉米的产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处理害虫调查统计表明,亚洲玉米螟主要在玉米乳熟期发生,非间作区(空白对照)百株虫量最高可达85头/百株,2:2处理与4:2处理的卵块寄生率较高,幼虫量较少;棉铃虫在玉米灌浆期发生量大,各间作处理对棉铃虫的调控作用不甚明显,但以2:2处理效果较好;桃蛀螟发生晚于亚洲玉米螟,玉米乳熟期发生量最大,未发现有控制桃蛀螟较好的间作处理。2.在连续两年对玉米和绿豆群落的调查中,2018年天敌与害虫有1门、2纲、9目、33科、53种。天敌有27种,害虫有26种,害虫优势种为鳞翅目钻蛀类的桃蛀螟、亚洲玉米螟和棉铃虫等;捕食性天敌为优势类群,优势种为草间钻头蛛、八斑鞘腹蛛、圆蛛与鞍形花蟹蛛等。2019年共调查到2门、3纲、11目、39科、59种,害虫共计29种,钻蛀类如棉铃虫、亚洲玉米螟和桃蛀螟仍为优势害虫;天敌30种,以草间钻头蛛、八斑鞘腹蛛、异色瓢虫和龟纹瓢虫等为优势种。3.综合分析不同间作处理节肢动物群落特征发现,玉米与绿豆田节肢动物的个体数量与物种丰富度变化趋势不尽相同。2018年玉米田天敌数量在成熟期下降使得害虫发生量有所增加;2019年成熟期玉米田天敌发生量上升,有效控制并降低害虫发生量。绿豆田亦有相近的发生规律。群落多样性指数高的间作处理如2:2处理和4:2处理,主要天敌的优势度更高,主要害虫的优势度较低。4.对不同间作处理玉米的产量进行测定,2:2处理、随机2:2处理、4:2处理和随机4:2处理等4个处理的百粒重较高;随机4:2处理和4:2处理分别在2018年和2019年产量最高,与其他处理相比差异显着。

陈万斌,李玉艳,王孟卿,刘晨曦,毛建军,陈红印,张礼生[5](2019)在《草地贪夜蛾的天敌昆虫资源、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建议》文中提出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 E. Smith)是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重大农业害虫,具有迁飞快、寄主广、繁殖强、为害重、适生力强等特点。自2019年初入侵我国以来,现已蔓延到我国21个省(市、自治区),草地贪夜蛾将在我国定殖并呈现周年常态化发生态势,对我国玉米产业的发展构成严重威胁。本文综述了草地贪夜蛾的国内外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昆虫及其应用情况,并就我国天敌昆虫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以期为应用天敌昆虫防控草地贪夜蛾提供参考。

朱诚棋[6](2018)在《凤凰木夜蛾成虫生物学与信息化学物质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凤凰木夜蛾Pericyma cruegeri Butler是鳞翅目,夜蛾科的一种食叶害虫。近年来其大面积爆发,严重危害凤凰木Delonix reqia(Boj)Raf,由于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该虫易爆发成灾,严重破坏凤凰木的景观效果。本研究以凤凰木夜蛾、寄生蝇为对象,利用触角电位仪(EAG)、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并结合气相色谱-触角电位联用仪(GC-EAD)、风洞装置和“Y”型嗅觉仪的技术与方法,首次对凤凰木夜蛾的信息素和天敌寄生蝇的引诱化合物进行了研究,旨在寻找合适的凤凰木夜蛾性引诱剂、天敌引诱剂,为害虫的绿色防治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结果如下:1.凤凰木夜蛾成虫生物学本文对凤凰木夜蛾成虫羽化、求偶、交尾及产卵等行为进行了观察。在温度25±1℃,光暗周期L:D=14:10,相对湿度RH=75%80%的条件下,凤凰木夜蛾的羽化率为93.20%,羽化期为20 d左右,日羽化高峰在暗期后的3-5 h,雌蛾先于雄蛾羽化,雌雄性比为1.13:1。成虫在羽化后2 d达到性成熟,当日羽化的成虫不交尾,成虫一生只交尾一次,交尾高峰期发生在暗期4 h,光期不交尾,成虫日龄影响交尾行为,4日龄成虫交尾率最高,但随着成虫日龄增加,交尾时间延长。凤凰木夜蛾产卵方式为散产,产卵发生在暗期,产卵高峰期发生在进入暗期的5-6 h,此时间产卵量达到总产卵量的56.27%,未交尾雌蛾产卵不孵化。2.凤凰木夜蛾性信息素本研究中采用GC-EAD和GC-MS结合的分析方法分析凤凰木夜蛾雌蛾性腺粗提物,并且从雌蛾性腺粗提物中鉴定出三种组分:Z9-14:OH,Z9-14:AC和Z9E12-14:AC。这三种组分与标准化合物具有相同的保留时间以及特征离子碎片。用GC-EAD进一步对四个组分的标准化合物进行分析,雄虫对Z9-14:OH,Z9-14:AC和Z9E12-14:AC均有明显的触角电位反应,并且三种组分在雌蛾性腺中的比例约为2:5:3。3.凤凰木夜蛾主要寄生性天敌--寄生蝇引诱化合物寄生蝇Blapharalla munda Wiedemmann是凤凰木夜蛾主要寄生性天敌。通过利用气相质谱分析技术对凤凰木夜蛾幼虫体表挥发物进行分析,检测到在凤凰木夜蛾幼虫体表挥发物中,含有12种化合物,主要是蒎烯类、烷烃类化合物;有7种物质可以引起寄生蝇的触角电位反应,分别是1R-.alpha.-Pinene(5.15 min)、1S-.alpha.-Pinene(8.42 min)、壬醛(16.34 min)、葵醛(17.03 min)、正十三烷(22.34 min)、正十七烷(22.72 min)和正三十一烷(25.46 min)。在室内行为生测中,发现幼虫体表挥发物同样对寄生蝇拥有较强的引诱作用。

杨怀文[7](2015)在《我国农业害虫天敌昆虫利用三十年回顾(上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参阅了从1985—2014近30年有关我国农业害虫天敌昆虫利用发表的文献,尤其是发表在中国生物防治学报的文章。从天敌资源的调查与分类、优势天敌的人工繁殖与释放、与繁殖和释放相关的基础研究、成功的天敌昆虫引进、生物防治技术应用策略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进展进行了简要回顾。期望此文能使读者了解近30年来我国生防前辈所作出的贡献,和后辈继往开来的创新成就;认识农业害虫天敌昆虫在我国农林业生产曾发挥的作用。由于此文篇幅较长,分上、下两篇发表。天敌资源的调查与分类、优势天敌的人工繁殖与释放归为上篇,与繁殖和释放相关的基础研究、成功的天敌昆虫引进、生物防治技术应用策略研究归为下篇。

田先娇[8](2015)在《云南甘蔗螟害的发生与防治》文中指出甘蔗螟虫主要有黄螟、条螟、二点螟、大螟等,条螟初孵幼虫群集于心叶取食,形成花叶,渐大后侵入蔗茎为害;大螟为害幼茎造成枯心苗;黄螟、二点螟侵入蔗茎为害会造成螟害节,影响生长,降低糖分,受伤部分易引起赤腐病菌侵入为害。本文总结了云南甘蔗螟虫的发生与危害状况,分别从螟虫种类、植期多样化、气候、环境变化等5方面分析螟害发生原因。并结合目前蔗区螟虫危害严重、暴发面广的特点,提出以化学防治为主、物理防治和农业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李文凤,尹炯,黄应昆,申科,罗志明,王晓燕,单红丽[9](2014)在《云南蔗区甘蔗螟虫种群结构动态与防控对策》文中研究指明为科学有效防控甘蔗螟虫,笔者在查阅历史资料和调查研究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云南蔗区甘蔗螟虫的种类、种群结构及动态,明确了云南蔗区甘蔗主要螟虫的分布区域、发生危害,揭示了影响甘蔗螟虫种群结构动态和猖獗的原因,并根据其发生危害特点,提出通过建立健全甘蔗检疫制度,切实加强甘蔗引种检疫,深入系统研究甘蔗螟虫新种群,建立甘蔗螟虫预警监测体系,积极开展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切实加强天敌资源保护利用等对策措施,可科学有效防控甘蔗螟虫,减少为害损失。

李文凤,单红丽,黄应昆,尹炯,王晓燕,罗志明,申科,张荣跃[10](2013)在《云南甘蔗主要病虫害发生动态与防控对策》文中研究指明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结合当前云南甘蔗生产实际,分析探讨了甘蔗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动态;并针对主要病虫害及其发生危害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及建议。

二、云南甘蔗主要害虫寄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甘蔗主要害虫寄蝇(论文提纲范文)

(1)甘蔗螟虫综合防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农业防治
    1.1 加强田间管理
    1.2 间作、套作或轮作
    1.3 选育健康种苗
2 物理防治
    2.1 灯光诱杀
    2.2 不育技术
        2.2.1 辐射不育
        2.2.2 化学不育
3 生物防治
    3.1 寄生性天敌
    3.2 捕食性天敌
    3.3 病原微生物
    3.4 性信息素
4 化学防治
5 绿色防控技术集成
6 展望

(2)昆虫野花带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昆虫野花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
        1.1.1.昆虫野花带对农业生态系统的支持服务
        1.1.2.昆虫野花带对农业生态系统的调节服务
        1.1.3.昆虫野花带对农业生态系统的提供服务
        1.1.4.昆虫野花带在农业景观中的文化服务
    1.2.昆虫野花带景观生态学研究
    1.3.昆虫野花带种植及植物群落研究
    1.4.昆虫野花带规划设计与建植管理研究
        1.4.1.昆虫野花带景观特征
        1.4.2.昆虫野花带景观构成
        1.4.3.昆虫野花带具体分类
        1.4.4.昆虫野花带设计原则与方法
        1.4.5.昆虫野花带建植管理
    1.5.昆虫野花带在各国的政策发展研究
        1.5.1.英国
        1.5.2.瑞士、比利时
        1.5.3.美国
2 京郊非作物生境与传粉者调查研究
    2.1.调查内容与方法
        2.1.1.调查区域及样点选取
        2.1.2.草本植物群落调查
        2.1.3.传粉昆虫观测
    2.2.结果分析
        2.2.1.非作物生境草本植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2.2.2.非作物生境传粉昆虫多样性分析
        2.2.3.不同类型草本植物群落对昆虫的作用分析
    2.3 结论与讨论
3 昆虫野花带群落节肢动物功能团多样性研究
    3.1.研究内容与方法
        3.1.1.样地、样方基本情况
        3.1.2.节肢动物观测与收集
        3.1.3.节肢动物多样性评测
    3.2.结果分析
        3.2.1.昆虫野花带群落中节肢动物物种多样性
        3.2.2.节肢动物功能团时序动态变化分析
    3.3.结论与讨论
4 昆虫野花带群落中植物与节肢动物功能团关系研究
    4.1.研究内容与方法
        4.1.1.样地、样方植物群落概况
        4.1.2.植物花期物候观测
        4.1.3.节肢动物相关的植物关键功能性状测定
        4.1.4.植物-传粉者互作关系
    4.2.结果分析
        4.2.1.植物群落多样性构成特征及其与节肢动物群落关系
        4.2.2.传粉者功能团动态与花期物候关系
        4.2.3.植物-传粉者互作及生态位关系
        4.2.4.植物关键功能性状与节肢动物功能团多样性的关系
    4.3.结论与讨论
5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图版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3)中国寄生蜂研究及其在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寄生蜂的分类和资源发掘
    1.1 寄生蜂的分类研究
    1.2 寄生蜂的资源发掘
2 寄生蜂的生物学
    2.1 幼蜂发育
    2.2 寄主选择
    2.3 寄主适合度
    2.4 寄生效率
    2.5 行为学特性
        2.5.1 母代雌蜂的照料行为
        2.5.2母蜂的学习经历
        2.5.3 雄性蜂的争斗行为
        2.5.4 寄生蜂的视觉和嗅觉
    2.6 飞行和扩散
3 寄生蜂的生态学
    3.1 生物因素
        3.1.1 种间竞争
        3.1.2植物次生代谢物质与挥发物
        3.1.3 微生物
        3.1.4中性昆虫
        3.1.5转Bt基因抗虫作物
    3.2 非生物因素
        3.2.1 温湿度
        3.2.2 光照和颜色
        3.2.3 化学农药
        3.2.4 其他因素
4 寄生蜂对寄主生理、发育、生殖、行为的调控
    4.1 寄生因子及功能
        4.1.1 毒液
        4.1.2 多DNA病毒
        4.1.3 畸形细胞
        4.1.4 其他因子
    4.2 寄生蜂对寄主免疫、代谢、发育、生殖、行为的影响
        4.2.1 对寄主免疫的影响
        4.2.2 对寄主营养代谢的影响
        4.2.3 对寄主内分泌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4.2.4 对寄主生殖的影响
        4.2.5 对寄主抗逆性的影响
        4.2.6 对寄主行为的影响
5 寄生蜂的人工繁殖
    5.1 替代寄主
    5.2 补充营养
    5.3 低温贮藏
    5.4 滞育调控
    5.5 其他因素
6 生物防治技术与策略
    6.1 寄生蜂的人工释放
        6.1.1 单种天敌释放
        6.1.2 多种天敌联合释放
    6.2 寄生蜂的保护和助增
        6.2.1 作物间作
        6.2.2 种植蜜源植物
        6.2.3 植物支持系统和生态调控
7 总结和展望

(4)玉米—绿豆间作方式对玉米和绿豆害虫及天敌发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玉米主要穗部害虫概述
        1.1.1 桃蛀螟
        1.1.1.1 桃蛀螟生物学与发生危害特征
        1.1.1.2 桃蛀螟的自然天敌及其生物防治
        1.1.2 亚洲玉米螟
        1.1.2.1 亚洲玉米螟生物学及其发生危害特征
        1.1.2.2 亚洲玉米螟的自然天敌及其生物防治
        1.1.3 棉铃虫
        1.1.3.1 棉铃虫生物学及其发生危害特征
        1.1.3.2 棉铃虫的自然天敌及其生物防治
        1.1.4 东方黏虫
        1.1.4.1 东方黏虫生物学及其发生危害特征
        1.1.4.2 东方黏虫的生物防治
    1.2 间作与土壤养分利用及虫害发生的研究进展
        1.2.1 玉米间作的生理学基础
        1.2.2 玉米间作与抗虫的关系
    1.3 间作与作物产量的关系
    1.4 间作对作物田节肢动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点
    2.2 试验材料
    2.3 玉米和绿豆种植与调查方法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2.4.1 玉米穗部害虫与玉米螟卵块统计方法
        2.4.2 玉米田与绿豆田节肢动物群落特征分析
        2.4.3 玉米考种与测产的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间作处理亚洲玉米螟发生量
        3.1.1 2018 年各间作处理亚洲玉米螟发生量
        3.1.2 2019 年各间作处理亚洲玉米螟发生量
        3.1.3 小结
    3.2 不同间作处理棉铃虫发生量
        3.2.1 2018 年各间作处理棉铃虫发生量
        3.2.2 2019 年各间作处理棉铃虫发生量
        3.2.3 小结
    3.3 不同间作处理桃蛀螟发生量
        3.3.1 2018 年各间作处理桃蛀螟发生量
        3.3.2 2019 年各间作处理桃蛀螟发生量
        3.3.3 小结
    3.4 不同间作处理亚洲玉米螟卵块寄生率
        3.4.1 2018 年各间作处理亚洲玉米螟卵块寄生率
        3.4.2 2019 年各间作处理亚洲玉米螟卵块寄生率
        3.4.3 小结
    3.5 节肢动物群落物种组成与相对多度
        3.5.1 2018 年节肢动物群落物种组成与相对多度
        3.5.1.1 2018 年节肢动物群落物种组成
        3.5.1.2 2018 年节肢动物群落相对多度
        3.5.2 2019 年节肢动物群落物种组成与相对多度
        3.5.2.1 2019 年节肢动物群落物种组成
        3.5.2.2 2019 年节肢动物群落相对多度
        3.5.3 小结
    3.6 不同时期玉米与绿豆田天敌与害虫的优势度与优势种
        3.6.1 2018 年玉米与绿豆田天敌与害虫的优势度与优势种
        3.6.1.1 2018 年玉米田天敌与害虫的优势度与优势种
        3.6.1.2 2018 年绿豆田天敌与害虫的优势度与优势种
        3.6.2 2019 年玉米与绿豆田天敌与害虫的优势度与优势种
        3.6.2.1 2019 年玉米田天敌与害虫的优势度与优势种
        3.6.2.2 2019 年绿豆田天敌与害虫的优势度与优势种
        3.6.3 小结
    3.7 不同时期玉米与绿豆田节肢动物的群落特征
        3.7.1 不同时期玉米与绿豆田节肢动物调查数量
        3.7.2 2018 年玉米与绿豆田节肢动物的群落特征指数
        3.7.2.1 2018 年玉米田节肢动物的群落特征
        3.7.2.2 2018 年绿豆田节肢动物的群落特征
        3.7.3 2019 年玉米与绿豆田节肢动物的群落特征
        3.7.3.1 2019 年玉米田节肢动物的群落特征
        3.7.3.2 2019 年绿豆田节肢动物的群落特征
        3.7.4 小结
    3.8 不同间作处理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3.8.1 2018 年不同间作处理玉米百粒重及产量
        3.8.2 2019 年不同间作处理玉米百粒重及产量
        3.8.3 小结
4 讨论
    4.1 玉米主要害虫的发生动态
    4.2 不同处理绿豆田的益害比
    4.3 影响田间害虫发生的因素
        4.3.1 天气因素对害虫发生的影响
        4.3.2 种植布局对害虫发生的影响
        4.3.3 取样方式对害虫发生的影响
        4.3.4 防治措施对害虫发生的影响
    4.4 玉米-绿豆间作对天敌促进作用的机制探讨
    4.5 不同间作处理的节肢动物群落特征差异
        4.5.1 群落多样性
        4.5.2 生境多样性与生境管理
    4.6 不同间作处理的玉米产量
5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5)草地贪夜蛾的天敌昆虫资源、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草地贪夜蛾天敌昆虫资源
    1.1 寄生性天敌昆虫
    1.2 捕食性天敌昆虫
2 天敌昆虫在草地贪夜蛾综合防治中的应用
    2.1 国外应用天敌昆虫防治草地贪夜蛾的情况
    2.2 目前国内在应用天敌昆虫防控草地贪夜蛾方面的研究进展
3 我国在天敌昆虫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4 我国天敌昆虫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6)凤凰木夜蛾成虫生物学与信息化学物质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凤凰木夜蛾国内外分布
    1.2 凤凰木夜蛾的生物学特性
    1.3 寄主植物及危害特点
    1.4 凤凰木夜蛾的防治
    1.5 昆虫性信息素
        1.5.1 昆虫性信息素的基本概念
        1.5.2 昆虫释放性信息素的性别和虫态
        1.5.3 昆虫释放性信息素的部位
    1.6 昆虫性信息素的研究方法
        1.6.1 性信息素提取方法
        1.6.2 性信息素成分的鉴定
        1.6.3 性信息素的活性测定
    1.7 昆虫性信息素的应用
        1.7.1 害虫发生期的监测
        1.7.2 大量诱捕法
        1.7.3 交尾干扰
        1.7.4 区分近缘种
        1.7.5 害虫检疫
    1.8 天敌引诱信息化合物
    1.9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括
    2.2 仪器、试剂及其他耗材
    2.3 供试虫源
        2.3.1 凤凰木夜蛾幼虫
        2.3.2 寄生蝇
    2.4 供试植物
    2.5 试验方法
        2.5.1 凤凰木夜蛾形态特征及生物学观察
        2.5.2 凤凰木夜蛾成虫生殖行为学
        2.5.3 凤凰木夜蛾电生理研究
        2.5.4 凤凰木夜蛾性信息素活性成分鉴定
        2.5.5 凤凰木夜蛾天敌引诱信息化合物的研究
    2.6 数据统计处理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凤凰木夜蛾形态特征与生物学观察
        3.1.1 凤凰木夜蛾形态特征观察
        3.1.2 凤凰木夜蛾雌雄蛹鉴定
        3.1.3 凤凰木夜蛾成虫生殖系统解剖
    3.2 凤凰木夜蛾成虫生殖行为学
        3.2.1 凤凰木夜蛾羽化行为
        3.2.2 凤凰木夜蛾羽化时辰节律
        3.2.3 凤凰木夜蛾日羽化节律
        3.2.4 凤凰木夜蛾雌蛾求偶行为及节律
        3.2.5 成虫交尾行为及交尾节律
        3.2.6 凤凰木夜蛾的产卵节律
        3.2.7 凤凰木夜蛾的成虫寿命
    3.3 凤凰木夜蛾电生理研究
        3.3.1 凤凰木夜蛾性信息素提取
        3.3.2 不同日龄雄蛾对雌蛾性腺粗提物EAG反应
        3.3.3 雄蛾对不同日龄暗期3h雌蛾腺体粗提物的EAG反应
        3.3.4 风洞实验
    3.4 凤凰木夜蛾性信息素活性成分鉴定
        3.4.1 凤凰木夜蛾雌蛾性腺粗提物GC-EAD分析
        3.4.2 凤凰木夜蛾雌蛾性腺粗提物GC-MS分析
        3.4.3 雄虫对性信息素活性化合物标准样品的GC-EAD和GC-MS验证
    3.5 凤凰木夜蛾天敌引诱信息化合物的研究
        3.5.1 寄生蝇的形态特征
        3.5.2 寄生蝇蛹变化过程
        3.5.3 寄生蝇趋性实验
        3.5.4 凤凰木夜蛾幼虫体表挥发物鉴定
4 结论与讨论
    4.1 凤凰木夜蛾形态特征及生物学
    4.2 凤凰木夜蛾成虫生殖行为学
    4.3 凤凰木夜蛾电生理研究
    4.4 凤凰木夜蛾性信息素活性成分
    4.5 凤凰木夜蛾天敌及其引诱化合物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图)
附录 B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7)我国农业害虫天敌昆虫利用三十年回顾(上篇)(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1.1 生物防治队伍的组建
    1.2 生物防治项目的设立
    1.3 天敌昆虫的大规模应用
2 天敌资源的调查与分类
    2.1 全国性的天敌普查
    2.2 天敌昆虫的分类专着
    2.3 重要害虫的天敌昆虫资源调查
3 优势天敌的人工繁殖与释放
    3.1 最大规模应用的天敌——赤眼蜂
    3.2 较大规模应用的寄生蜂
    3.3 重要捕食性天敌的繁殖与利用
    3.4 大规模应用的重大林木害虫天敌昆虫
    3.5 捕食螨的大量繁殖与商品化

(8)云南甘蔗螟害的发生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一、发生与危害状况
二、螟害加重原因分析
    (一)螟虫种类多,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不一
    (二)甘蔗种植体制多样化
    (三)气候、环境差异大
    (四)化学农药使用不合理
    (五)甘蔗生产农户分散经营,无法统防统治
三、防治措施
    (一)创建虫害预警体系
    (二)化学防治
    (三)物理防治
    (四)生物防治
    (五)农业防治
四、关于螟害防治的建议

(9)云南蔗区甘蔗螟虫种群结构动态与防控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云南蔗区甘蔗螟虫种类、种群结构及动态
2 影响甘蔗螟虫种群结构动态和猖獗的原因
    2.1 引种制度不健全, 甘蔗引种未实行严格检疫
    2.2 作物结构多元化, 复种指数高
    2.3 虫害长期累积, 虫口密度过大
    2.4 蔗农对甘蔗螟虫的危害认识不足, 防治意识差, 缺少有效的预防措施
    2.5 重新植轻宿根蔗管理, 有利于甘蔗螟虫发生, 整体防控效果不理想
3 防控对策
    3.1 建立健全甘蔗检疫制度, 切实加强甘蔗引种检疫
    3.2 深入系统研究甘蔗螟虫新种群, 为制定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3.3 建立甘蔗螟虫预警监测体系, 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
    3.4 积极开展物理防治、生物防治, 切实加强天敌资源保护利用

(10)云南甘蔗主要病虫害发生动态与防控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甘蔗主要虫害类群及发生动态
    1.1 甘蔗螟虫
    1.2 甘蔗地下害虫
    1.3 甘蔗赭色鸟喙象
    1.4 甘蔗绵蚜
    1.5 甘蔗蓟马
    1.6 甘蔗粘虫
2 甘蔗主要病害发生动态
    2.1 甘蔗宿根矮化病
    2.2 甘蔗黑穗病
    2.3 甘蔗褐条病
    2.4 甘蔗叶焦病
    2.5 甘蔗梢腐病
    2.6 甘蔗花叶病
3 防控对策
    3.1 切实加强甘蔗引种检疫, 严防病虫随种苗传播蔓延
    3.2 抓好监测预警, 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
    3.3 加强技术培训, 提高农户病虫灾害防治能力
    3.4 大力开展专业化防治服务、推进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
    3.5 积极培育和种植抗病虫品种
    3.6 大力推广使用脱毒健康种苗
    3.7 积极开展物理防治、生物防治

四、云南甘蔗主要害虫寄蝇(论文参考文献)

  • [1]甘蔗螟虫综合防治研究进展[J]. 熊焰,王辉,周霞,王露露,王军,王健华,伍苏然. 南方农业学报, 2021
  • [2]昆虫野花带设计与应用研究[D]. 吴学峰.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中国寄生蜂研究及其在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应用[J]. 时敏,唐璞,王知知,黄健华,陈学新. 应用昆虫学报, 2020(03)
  • [4]玉米—绿豆间作方式对玉米和绿豆害虫及天敌发生的影响[D]. 王云鹏.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2)
  • [5]草地贪夜蛾的天敌昆虫资源、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 陈万斌,李玉艳,王孟卿,刘晨曦,毛建军,陈红印,张礼生.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9(05)
  • [6]凤凰木夜蛾成虫生物学与信息化学物质初步研究[D]. 朱诚棋.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7]我国农业害虫天敌昆虫利用三十年回顾(上篇)[J]. 杨怀文.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5(05)
  • [8]云南甘蔗螟害的发生与防治[J]. 田先娇. 福建农业, 2015(08)
  • [9]云南蔗区甘蔗螟虫种群结构动态与防控对策[J]. 李文凤,尹炯,黄应昆,申科,罗志明,王晓燕,单红丽. 农学学报, 2014(08)
  • [10]云南甘蔗主要病虫害发生动态与防控对策[J]. 李文凤,单红丽,黄应昆,尹炯,王晓燕,罗志明,申科,张荣跃. 中国糖料, 2013(01)

标签:;  ;  ;  ;  ;  

云南甘蔗主要害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