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法二氧化硅超细粉在顺丁橡胶中的应用

湿法二氧化硅超细粉在顺丁橡胶中的应用

一、湿法白炭黑超细粉在顺丁橡胶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明[1](2021)在《硅纤维填充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天然橡胶凭借其优异的回弹性、可塑性、耐疲劳性和可加工性等综合性能被广泛地应用在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中。由于纯天然橡胶的强度满足不了实际应用中的需求,因此需要向天然橡胶中加入各类补强材料,以进一步提升胶料的工艺性能、力学性能以及动态性能等。白炭黑以及炭黑是橡胶工业中用途比较广泛的两种补强材料,但是由于生产工艺较为复杂,价格普遍较高,且应用广泛的沉淀法白炭黑在生产过程中难以避免会产生酸性废液等,炭黑的生产还以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作为原料,而“中国制造2025”提出全面推行绿色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将成为未来重点发展的方向。综上所述,开发一种价格低廉且清洁环保的橡胶补强材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天然硅灰石纤维(后文简称硅纤维)是一种环保无毒、价格低廉的工业矿物,开发硅纤维作为补强材料有助于资源利用,且硅纤维可以有效降低轮胎的滚动阻力,提高橡胶的可加工性能,更适合用于制造绿色轮胎。本文主要探究了硅纤维的改性机理,通过实验研究了硅纤维对天然橡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探究了硅纤维的改性机理,并通过湿法改性实验研究了Si69、油酸钾两种改性剂对于天然硅纤维的改性效果的影响。通过研究改性剂种类以及用量对改性硅纤维活化指数的影响,确定每一种改性剂的最佳用量,以达到最佳改性效果。2、研究了硅纤维作为补强剂对于天然橡胶补强性能的影响。实验显示,硅纤维可使胶料的硬度以及定伸应力提高,并提高胶料的硫化速率。3、分析了不同粒径硅纤维对天然橡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重点探讨了粒径与天然橡胶各项综合性能之间的规律。通过四种粒径硅纤维填充天然橡胶的实验发现,当粒径为5.06μm时胶料的综合性能达到最佳。4、研究了硅纤维等质量份数替代白炭黑对天然橡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当用20份硅纤维代替20份白炭黑时,物理机械性能处于同一水平,但加工性能和填料的分散程度均有了提升,滚动阻力明显降低。5、研究了硅纤维等质量份数替代炭黑对天然橡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当用15份硅纤维代替等质量份炭黑时,初始剪切模量降幅约43%,Payne明显减弱,使用10份硅纤维替代10份炭黑时,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总体性能达到最佳。6、探究了不同的混炼工艺对硅纤维/天然橡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本实验证明与传统的机械共混法相比,湿法混炼工艺制备的硅纤维/天然橡胶复合材料其门尼黏度降低了75.27%,拉伸强度达到26.5MPa,压缩生热性能较好。综上所述,硅纤维作为橡胶工业的天然补强材料在提高橡胶综合性能的同时,还具有清洁环保、价格低廉的优势,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并对生产实际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王晓建[2](2021)在《异戊橡胶湿法混炼及其在航空轮胎部位胶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综合性能优异的天然橡胶是航空轮胎极为重要的战略物资,异戊橡胶因化学结构与天然橡胶相似,被誉为天然橡胶最理想的替代者,但异戊橡胶加工性能与力学性能与天然橡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本论文通过开发白炭黑/异戊橡胶湿法混炼技术,得到加工性能良好、力学性能可匹配天然橡胶的公斤级白炭黑/异戊橡胶湿法母炼胶。通过对比湿法胶配方胶与航空轮胎关键部位配方胶的性能差异,确定白炭黑/异戊橡胶湿法胶在航空轮胎部位胶中应用具备可行性,并结合部位胶性能的影响因素提出航空轮胎硫化参数精准确定的方法。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1.白炭黑/异戊橡胶湿法混炼技术开发。实验发现依靠高速机械剪切力,极性白炭黑在非极性溶剂正己烷中可以与偶联剂TESPT发生原位反应。利用该反应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优的白炭黑悬浮液制备技术参数。结合异戊橡胶工业化生产工艺流程确定了混合液的脱挥方式,打通了白炭黑/异戊橡胶湿法胶制备的工艺流程,并以此得到了公斤级湿法母炼胶,经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填料分散度进行检验,湿法胶中白炭黑分散等级可以达到最高等级10级。2.白炭黑/异戊橡胶湿法母炼胶在航空胎部位胶中应用可行性分析。首先进行了白炭黑湿法填充异戊胶、白炭黑干法填充异戊胶、白炭黑干法填充天然橡胶的性能对比,白炭黑湿法填充不仅能大幅度缩短混炼时间,更能提升异戊橡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湿法胶中白炭黑聚集体尺寸在100nm以下,干法胶中聚集体尺寸约1μm,白炭黑分散性的提升,弥补了异戊橡胶与天然橡胶之间差距,使其与天然橡胶干法胶性能持平。接着筛选出综合性能最优的炭黑,并与不同白炭黑填充量的湿法母炼胶进行复配,其中20份白炭黑与30份炭黑填充并用效果最佳。最后将湿法母炼胶等比例替代航空轮胎胎面胶、胎侧胶、胎体胶后发现,湿法胶最适合用作胎体胶。3.航空轮胎硫化工艺优化。通过详细探讨硫化三要素对部位胶性能的影响,得出低温长时间硫化可以提高配方胶性能的结论。使用橡胶加工分析仪应变扫描扭矩值对硫化橡胶100%应变内的定伸应力值进行定量计算,并将该计算方法用于实胎中检验,通过对轮胎内部胶片的性能检测,发现实测值与计算值相对误差较小,轮胎硫化时间缩短20min后,部件材料性能可得到明显提升。

陈思[3](2020)在《以重钙粉、页岩灰作为填充剂的橡胶加工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橡胶是一种具有弹性的材料,其制品被投入使用加工业、交通业和日用必需品等各个方面。其中再生胶是一种循环利用的低端橡胶,与生胶混合利用或单独加工制得橡胶制品价格低廉,胶料的性能较好,但仍然需要加入白炭黑、轻钙粉、重钙粉、陶土等填充剂,更好的发挥出胶料的的性能与价值。其中重钙粉和陶土成本较低,与胶料结合性较差,对胶料力学性能改善程度有限,因此本文对重钙粉进行表面改进,使其与橡胶融合性能更好,能够发挥出更好的补强性能。重钙粉表面有极易与水发生水合反应的不饱和Ca2+和CO32-,使重钙颗粒表面含有羟基,表面亲水,与高分子橡胶基体相容性差,补强效果不理想。为了克服重钙粉自身的缺点,本文提出对重钙粉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及包覆处理,实验表明:在采用湿法改性处理的重钙粉填充到天然胶过程中,四乙基溴化铵改性重钙粉效果最好,在此条件下制得的再生胶料,填充量为20份时,其硬度、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分别为55A、7.76MPa、365.94%。制备胶料力学性能优于未改性重钙粉胶料,与轻钙粉的补强效果相比,除了其断裂伸长率稍低,其它力学性能优于轻钙粉,接近白炭黑;改性重钙粉对工业再生胶的补强性较好,可应用到工业生产;在10%包覆比例下,包覆重钙粉表面性质、复合天然胶料的抗拉强度及断裂伸长率较相同填充量下未包覆重钙粉均有所明显提高。当填充量达到15份时,再生胶的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为分别为7.05MPa,270.8%,力学性能达到最佳,但未达到改性重钙粉的补强性能;包覆重钙粉的老化后,力学性能变化不太明显,其耐老性有所增强。另外,北票当地油页岩储量丰富,含油率约为5%,经过干馏炉提取页岩油后产生的灰渣量很大,会引起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由于页岩灰颗粒分布较宽,疏松多孔,具有良好的活性,本文提出采用表面改性处理页岩灰,制备成流动性较好的填充剂,满足各类橡胶制品的需要。实验表明:页岩灰作为填充剂的天然胶料抗拉强度随页岩灰目数增加而增强;在不同改性剂改性的页岩灰中,经1%CTAB改性的页岩灰与其他改性页岩灰相比活化度提高了15倍,在硫化加工过程中也具有较好的流动性、硫化速度较快、加工时间较短、生产效率高的特点;页岩灰填充到再生胶的拉伸数据对比发现,页岩灰补强填充效果优于轻钙粉,重钙粉,与改性重钙相当,低于白炭黑;在3:1、1:1、1:3三种复配比下,配制页岩灰与白炭黑作为填充剂分别填充天然橡胶,发现硫化时间能够比纯用白炭黑缩短,性能也能维持在较高水平,耐老化性能较好。

唐源[4](2020)在《聚合物胶乳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在胎面胶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轮胎在汽车行驶中起到缓冲、传递牵引力与制动力作用,由最原始的木头制品逐渐发展为高弹性橡胶制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们开始关注安全、节能、环保的高性能轮胎。本论文以平衡复合材料滚动阻力、抗湿滑性、耐磨性三方面性能(“魔三角”)为目标,利用聚合物-聚合物之间分子链缠结和相容性原则,设计制备了几种聚合物胶乳包覆改性的纳米二氧化硅(SiO2),研究了其作为填料制备的小轿车胎面配方胶的“魔三角”性能。通过探讨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以期设计合成出具有应用前景的表面改性纳米二氧化硅。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氯丁橡胶胶乳包覆改性纳米SiO2的制备及其在胎面胶中的应用研究采用液相原位修饰方法,首先合成了六甲基二硅氮烷(HMDS)修饰的纳米SiO2(表面按不同有机物含量分别命名为HB105、HB110、HB120),然后再利用氯丁橡胶(CR)胶乳梯度修饰SiO2,经喷雾干燥所得到的样品与溶聚丁苯橡胶(SSBR)和顺丁橡胶(BR)按一定配方比例共混,研究其对复合材料动静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仅利用HMDS修饰纳米二氧化硅虽然可明显提高复合材料耐磨性与抗湿滑性,但同时也增加滚动阻力,并不是理想的胎面胶填料。CR胶乳在水相中与SiO2为静电吸附作用,喷雾干燥后CR分子链蜷曲包覆在纳米二氧化硅表面。应变扫描结果显示CR改性后的复合材料Payne效应降低,二氧化硅分散性得到改善。经分析认为,CR的包覆作用降低了 SiO2表面极性并减少了 SiO2颗粒间直接接触的几率,同时减少硅羟基和硅羟基之间形成的氢键数量,从而削弱纳米SiO2在橡胶基体中的絮凝程度。HB110-2.5%CR/SSBR/BR较未改性复合材料拉伸强度提高20.4%,在不提高滚动阻力前提下,抗湿滑性提高26.7%,耐磨性提高7.3%,可较好地平衡“魔三角”性能。2.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胶乳改性纳米SiO2的制备及其在胎面胶中的应用研究采用液相原位修饰方法,首先合成HB110型和HB120型纳米SiO2,在此基础上梯度修饰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胶乳,经喷雾干燥所得到的样品与SSBR和BR密炼制备了橡胶复合材料,并对其动静态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图片表明改性后纳米二氧化硅粒径略有增加;随着EVA修饰量增加比表面积逐渐减小,表面羟基数减少,可一定程度上屏蔽硅羟基极性,增强纳米二氧化硅与橡胶相容性;应变扫描结果显示改性后纳米二氧化硅在橡胶中分散性有所改善;DMA曲线表明填料与橡胶界面结合作用提高,且改性后材料抗湿滑性(HB120系列)明显改善。HB120-7.5%EVA/SSBR/BR在不牺牲耐磨性的前提下降低滚动阻力11.3%,提高抗湿滑性23.0%。3.功能性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胶乳改性纳米SiO2的制备及其在胎面胶中的应用研究在第二部分研究内容基础上进一步设计合成了环氧基封端型EVA(EVA-E)、羧基封端型EVA(EVA-C)、胺基封端型EVA(EVA-A)以及羟基封端型EVA(EVA-H)包覆改性的纳米二氧化硅,研究了其对橡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并将前期可平衡“魔三角”的复合材料与市售纳米二氧化硅1165MP制备的复合材料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包覆在纳米二氧化硅表面的大分子避免了纳米二氧化硅颗粒间直接接触,团聚倾向减弱;功能性EVA所含极性基团与硅羟基之间形成氢键,可抑制二氧化硅颗粒间由氢键作用引起的团聚;扫描电子显微镜图片及应变扫描结果证实改性后的纳米二氧化硅在橡胶中分散性改善。与未改性复合材料相比,EVA-E改性的复合材料模量略有下降,抗湿滑性较高,耐磨性可提高31.0%;HB120-2.5%EVA-C/SSBR/BR抗湿滑性提高14.5%,耐磨性提高25.8%,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达到最佳值;HB120-5%EVA-A/SSBR/BR兼具高抗湿滑性和低滚动阻力,耐磨性与未改性复合材料相当;EVA-H改性复合材料动态力学性能良好,耐磨性随EVA-H修饰量增加而降低。与1165MP/SSBR/BR相比,改性纳米二氧化硅橡胶复合材料耐磨性更佳,最高可提高41.0%,在不明显提高滚动阻力情况下获得与其相当或更高的抗湿滑性;其中HB120-1%EVA-H/SSBR/BR复合材料较1165MP/SSBR/BR耐磨性提高32.7%、滚动阻力降低26.9%、抗湿滑性提高3.3%,在高性能小轿车轮胎胎面胶领域具有应用潜力。该制备工艺简单易操作、过程环保、适合大规模生产,研究结果为工业化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基础数据。

张庆斌[5](2020)在《煤系高岭土改性及其在橡胶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煤系高岭土储量远比非煤系高岭土丰富,在我国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煤系高岭土主要伴随煤矿的开采所堆积废弃,原料利用率低,容易造成资源浪费。目前高岭土主要的应用方面在陶瓷、纸张等方面,在橡胶填充的应用方面则相对较少。本文通过研究不同种类的高岭土对橡胶补强性能以及与不同填料之间的对比寻找煤系高岭土的优势与不足。采用干法改性,寻找煤系高岭土的最优改性剂、改性剂用量、改性时间来提升对橡胶的补强效果。并探究煤系高岭土在轮胎气密层和乘用车密封条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选用3种煤系高岭土、3种国内高岭土与2种国外高岭土,探究其对丁苯橡胶的补强性能的影响,并与其他常用橡胶填料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煤系高岭土中以G90产品的力学补强性能最佳,与国内产品中的北海高岭土BHK、强微粉的力学补强性能相当,但与国外产品snobrite75产品补强性能相比有所不足。在不同填料对比性能实验中,煤系高岭土G90补强性能上仅次于炭黑和白炭黑,而且远胜于碳酸钙、石榴石、硫酸钡、方解石等填料。但煤系高岭土胶料在断裂伸长率上要大于炭黑硫化胶。在回弹性能、压缩永久变形、压缩生热性能上要优于白炭黑胶料。在煤系高岭土的改性实验中,5种不同改性剂里,硅烷偶联剂KH550对煤系高岭土的改性效果最佳。但活化指数不能有效的评价高岭土对橡胶的补强效果,因此选用沉降体积和Zeta电位的方法进行预评价,由此确定硅烷偶联剂KH550的最佳改性剂用量为4%,改性时间为1min。由红外光谱法确定改性剂以化学键的方式结合在煤系高岭土上,在SEM扫描电镜上可以观察到改性高岭土与胶料的结合性和相容性提高。改性煤系高岭土填充丁苯橡胶的Payne效应降低,填料分散性能变好,力学性能综合最佳,拉伸强度可以提高至13.7MPa,提升约89%。对胶料的耐磨性有所提升,磨耗体积减少约18%。在轮胎气密层配方应用实验中,探究CM与BIIR并用比例和煤系高岭土用量对气密层胶料性能的影响。随着CM比例的增加,硫化时间变短,最高转矩MH上升,分解温度提高。但物理机械性能、耐热养老化性能、气密性能均下降。因此CM并用比例不宜过高,选用BIIR/CM的比例为90/10。由此基础上添加少量煤系高岭土,随着煤系高岭土用量的增加,对门尼、硫化、物理机械等性能均无较大影响,但对气密性能有提升作用,在添加6份煤系高岭土时气密性最佳,但超过6份时,透气系数出现突增。在乘用车密封条配方中,分别用煤系高岭土等质量和等体积替代炭黑进行了分析。煤系高岭土最大等质量替代炭黑的用量为50至55份之间,替代量的增加会导致物理机械性能和老化性能的下降,无法满足乘用车密封条标准。在替代量为50份时,经济成本每吨胶料可减少537元。在以等体积替代的方式进行替代后,与等质量替代所不同的是,断裂伸长率随着煤系高岭土替代量的增加而变大,其余性能变化趋势与等质量替代相同。在替代炭黑量为40至50份之间可满足乘用车密封条标准。即以53.6份煤系高岭土替代40份炭黑时,经济成本每吨胶料可节约356元左右。

梅俊飞[6](2020)在《改性白炭黑/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白炭黑(Si O2)是橡胶工业中消耗量仅次于炭黑的无机填料。在轮胎胶料配方中加入白炭黑,可使轮胎具有更低的滚动阻力和更高的抗湿滑性,由白炭黑补强填充橡胶制造的轮胎有“绿色轮胎”之称。然而,白炭黑表面存在大量羟基,极性较大,与非极性橡胶的相容性较差,难以分散,制备的复合材料各项性能均不理想。本文旨在改善白炭黑与天然橡胶(NR)的相容性,提高白炭黑在NR基体中的分散程度,同时提高白炭黑/NR的界面性能,制备综合性能优异的白炭黑/NR复合材料。基于此开展了以下工作:(1)在乙醇溶液中对白炭黑进行表面改性,通过硅烷偶联剂KH560将油胺(OA)接枝到白炭黑表面。通过FTIR光谱、TGA、水接触角和TEM-Mapping多种表征手段证实了油胺成功接枝到了白炭黑的表面,成功制备了改性白炭黑(Si O2-g-OA)。Si O2-g-OA的疏水性相比Si O2有了较大的提高,水接触角超过140°,通过TGA曲线分析计算接枝率为10.05%。(2)采用传统的机械共混制备了不同填充量的Si O2-g-OA/NR复合材料,研究了Si O2-g-OA对NR性能的影响。采用橡胶加工分析仪(RPA)、拉伸试验机、阿克隆磨耗机、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Si O2-g-OA/NR复合材料的硫化性能、静态力学性能、磨耗性能、橡胶加工性能、动态机械性能和白炭黑在NR基体中的分散情况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显示,Si O2-g-OA/NR复合材料的硫化性能能得到明显改善、力学性能显着提升、加工性能及磨耗性能都有所改善,填充量为30 phr时Si O2-g-OA/NR的拉伸强度达到最大,33.34 MPa;此外与Si O2/NR相比,当填充量达到30 phr及以上时,Si O2-g-OA/NR复合材料拥有更低滚动阻力和更高的抗湿滑性。(3)使用不同硅烷偶联剂(KH560-OA、KH560-ODA、KH570、Si69和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对白炭黑进行湿法改性,然后采用机械共混的方法分别制备改性白炭黑/NR复合材料,填充量均为30 phr,并研究了不同硅烷偶联剂制备的白炭黑对NR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KH560-OA改性所得的Si O2-g-OA与NR的相容性较好,拉伸强度达到最大,阿克隆磨耗体积较低,综合性能最佳。与KH560-ODA的改性效果相比较证实了油胺中的双键的确与NR基体发生了共硫化,撕裂强度和磨耗性能有所提高。(4)KH560-OA与KH560-ODA中的亚氨基在混炼过程中可以结合硬脂酸,进一步降低白炭黑的极性,促进白炭黑在NR基体中的分散。综合以上发现,通过KH560将不饱和烃基引入白炭黑表面的改性方法可以提高白炭黑与NR基体的相容性的同时,增强白炭黑与NR基体的相互作用。采用该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综合性能较好,可用于制备性能优异的绿色轮胎。

解佳楠[7](2019)在《新型填料与炭黑、白炭黑的杂化改性及在橡胶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微硅粉是一种从合金材料冶炼的烟气中回收的新型环保填料,其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本文对微硅粉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将填充微硅粉与N330的天然橡胶进行了性能对比。同时,研究了微硅粉用量对轮胎胎面胶及胎侧胶的加工性能、物理机械性能及动态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微硅粉在绿色轮胎中的应用前景。另外,制备了白炭黑/微硅粉杂化填料,研究了不同方法制备的杂化填料对胶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F1和SF2微硅粉均为粒径较大的光滑圆球,表面活性较低。微硅粉形成结合胶的能力远低于炭黑N330,因此硫化胶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低于N330补强的NR,但硫化胶的弹性更高,动态生热更低。将微硅粉与炭黑或白炭黑杂化、并用,应用在轮胎胎面胶和胎侧胶中,发现硫化胶的某些性能如拉伸强度、耐磨性等性能会降低。但同时,加入微硅粉也会改善胶料的加工性能,降低胶料的动态生热,改善胎面胶的抗湿滑性并降低滚动阻力。微硅粉能在不显着降低胶料性能的前提下,部分替代轮胎胶料中的炭黑或白炭黑,来达到改善性能和降低综合成本的目的。白炭黑/微硅粉杂化填料中,白炭黑粒子部分覆盖于微硅粉表面并将微硅粉粒子连接在一起。与填充干法共混杂化填料的胶料相比,填充湿法共混杂化填料的混炼胶加工性能更好,Payne效应更弱。同时,硫化胶具有更好的耐磨性、更低的压缩疲劳温升、优异的抗湿滑性及低的滚动阻力。填充HB200/SF2杂化填料的胶料和填充1165MP/SF2杂化填料的胶料相比,前者的加工性能更好、Payne效应更弱,硫化胶具有更高的拉伸强度、定伸应力和硬度以及更低的动态生热,而后者具有更好的加工安全性、耐磨性和抗湿滑性。

孙崇志[8](2019)在《高性能轮胎胎面用橡胶复合材料组成、微观结构与性能间关系的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以及人们对资源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具有节油和低固体颗粒物排放特点的高性能绿色轮胎已经成为轮胎行业科技进步的重中之重。本论文围绕着汽车轮胎胎面用橡胶材料的高性能化,研究并揭示了基体橡胶分子链结构、填料聚集态结构、橡胶复合体系的多层次多尺度结构对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溶聚丁苯橡胶(SSBR)和顺丁橡胶(BR)是制备绿色轮胎的重要原材料,清晰阐述并明确橡胶分子链结构与宏观性能间的关系,是实现橡胶分子结构适宜性调控的关键。论文中,将具有不同链结构的SSBR和BR应用于胎面胶中,细致考察了橡胶大分子链结构对复合体系中填料的分散、填料-橡胶界面相互作用以及硫化胶动静态性能的影响;此外,将经过表面化学修饰、具有不同结构参数的白炭黑作为主增强填料填充到胎面胶中,研究了表面修饰白炭黑在橡胶基体中的分散特性以及对综合性能的影响,揭示了橡胶材料的组成-结构-“魔三角”性能之间的关系。提高轮胎胎面胶的耐磨性能可以延长轮胎的寿命、降低运输成本,还能有效减少能源消耗和有害颗粒物的排放。为此,本论文在传统阿克隆磨耗试验机基础上做出改进,对比研究了以不同分子结构的生胶、不同结构参数的白炭黑为变量的胶料在不同工况下的耐磨性能,阐明了磨耗量-摩擦面形貌之间的对应关系。对SSBR分子链进行适当的官能化改性,通过官能团与白炭黑形成氢键作用可以达到改善白炭黑粒子在橡胶基体中的分散性以及与橡胶基体的相容性的目的。论文中,从SSBR分子结构设计出发,在阴离子活性聚合过程中,采用1-(4-二甲氨基苯基)-1-苯基乙烯和1,1-双(4-二甲氨基苯基)乙烯对SSBR进行链端、链中官能化改性,得到了不同胺基官能化的SSBR,并将其作为基体应用到了白炭黑增强的胎面胶复合材料中。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三维同步辐射X射线测试以及原子力显微镜(AFM)结果表明,白炭黑通过与胺基官能团的氢键作用,实现了白炭黑粒子更好的分散,并形成了更厚的界面结合层,有效改善了橡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分子模拟的理论分析结论也很好地验证了胺基官能化的实验结果。此外,本论文还采用了粗粒度分子动力学(CGMD)模拟的手段,探索了纳米颗粒在官能化聚合物基体中的自组装行为。结果表明,在特定的剪切速率范围(γthr<γ<γc)内,官能化聚合物会诱导球形纳米粒子(NPs)自组装成一维连接结构,且能在停止剪切后保持稳定,从而揭示了在混炼和停放实验过程中,官能化SSBR的官能基团与填料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影响关系机制。轮胎在行驶过程中,要承受外部周期性动态载荷的作用,非线性粘弹性本构关系随之变化,如何清晰地表征疲劳过程中橡胶材料微观结构演变,并建立这种结构演变与动态性能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中,采用X射线三维成像和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了大变形、长时间循环剪切作用下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粘弹性演变对性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大变形的循环剪切作用下,橡胶纳米复合材料中填料粒子的松散聚集体首先被破坏,受限橡胶分子释放,使得弹性模量下降。随着增强粒子间橡胶分子的不断浸入,粒子聚集颗粒间的范德华力作用减弱,强聚集体被破坏,进而提出了橡胶分子可连续插入增强粒子间并取向,从而获得更高强度的新增强机制。此外,还考察了具有二维片层结构的还原氧化石墨烯/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粘弹性随填料用量、剪切应变、剪切时间的变化规律。除一些传统填料可增强橡胶材料外,稀土元素具有独特的电子结构,拥有特殊性质的稀土化合物在橡胶复合材料中具有潜在应用。论文中,采用共沉淀-喷雾干燥结合法制备了粒径约50~60 nm的超细氧化钐粒子,然后采用硬脂酸,通过表面化学吸附及弱键合作用对氧化钐粒子进行改性。实验结果表明,与未改性体系相比,稀土填充的橡胶复合材料中,改性氧化钐粒子团聚现象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力学性能得以提升,这主要是归因于橡胶复合材料受力时稀土元素的空f轨道能与橡胶分子之间形成“瞬时巨大络合物”。此外,论文中,依据稀土配位化学制备了稀土促进剂—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钐,并用其替代传统促进剂CZ、促M,应用于高性能轮胎硫化促进体系。实验结果表明,添加稀土促进剂的体系的硫化活化能更低,可以在低于传统促进剂体系的硫化温度下硫化,且硫化胶具有更高的抗裂纹增长能力以及更低的滚动温升,非常适用于轮胎厚制品的长时间硫化。据此,提出了稀土促进剂低温硫化促进机理:稀土 4f电子层能级丰富,配位能力强,可与橡胶中硬脂酸或碱性化合物形成更多的配位键,从而弱化了稀土-硫键的键能,能够在较低的反应温度下对橡胶进行硫化。

顾恒星[9](2017)在《铁水脱硫尾渣作功能填料制备橡胶的工艺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为解决钢渣利用附加值低的问题,本文基于在橡胶填料中的应用,考察不同钢渣的基本性质,选择铁水脱硫尾渣为研究对象,开展用铁水脱硫尾渣作功能填料制备橡胶的工艺及性能研究:考察了铁水脱硫尾渣作填料对橡胶性能的影响,研究了铁水脱硫尾渣对丁苯橡胶的补强作用机理、铁水脱硫尾渣的改性及用改性后铁水脱硫尾渣制备丁苯橡胶的性能。开发出铁水脱硫尾渣作不同填料制备阻燃输送带覆盖胶的新工艺。按照橡胶填料的制备要求系统研究了宝钢不同产出环节和处理工艺所排出钢渣的基本性质(化学组成、密度、易磨性、游离钙含量、矿物组成、活性指数)以及这些钢渣作橡胶填料的可行性,得出以下结论:(1)宝钢不同产出环节和处理工艺所排放钢渣(铁水脱硫尾渣、铸余渣、转炉热泼渣、转炉滚筒渣、电炉热泼渣、电炉滚筒渣)的化学组成与传统橡胶填充剂硅酸钙的组分类似,其中铁水脱硫尾渣较其他钢渣具有密度最小、易磨性最好、游离氧化钙含量最高、补强矿物组分较多以及活性较高的特性,最适合作为制备橡胶填料的原料。(2)铁水脱硫尾渣的45μm水洗筛余物含量、吸油值、水溶物的质量分数、105℃挥发物质量分数均符合作为橡胶填料的标准要求,其水悬浮液pH值为碱性,对橡胶硫化具有促进作用。研究铁水脱硫尾渣作填料对橡胶性能的影响,测试分析了铁水脱硫尾渣与炭黑配比、铁水脱硫尾渣细度、硫化时间、硫化促进剂配比等因素对天然橡胶和丁苯橡胶性能的影响,发现:(1)铁水脱硫尾渣作填料的丁苯橡胶的性能整体优于天然橡胶,当铁水脱硫尾渣/炭黑的配比为20:30(重量份),铁水脱硫尾渣细度为1000目(比表面积为1165.10 m2/kg),硫化时间为25min,硫化促进剂NS:硫磺=1:1.75(重量份)时,掺入铁水脱硫尾渣的丁苯橡胶的抗拉强度达到20MPa以上,综合性能最佳。(2)铁水脱硫尾渣细度过大或过小均会造成铁水脱硫尾渣在天然橡胶和丁苯橡胶中的分散性与相容性变差,导致力学性能降低。运用模糊群子论原理建立了铁水脱硫尾渣粒度分布评价模型,研究了铁水脱硫尾渣对丁苯橡胶的补强作用机理,发现:(1)铁水脱硫尾渣粒度分布评价模型y/(1-y)(28)K1((10)r1x/(1-x))/(1(10)r21(-x)/x)及其非线性拟合结果r1/r2的变化规律与掺加不同细度铁水脱硫尾渣的丁苯橡胶材料的拉伸强度变化一致。(2)掺加铁水脱硫尾渣的丁苯橡胶材料的硫化过程分为焦烧期、热硫化期和平坦期。在焦烧期,铁水脱硫尾渣可提供碱环境改善丁苯橡胶的流动性,其多孔结构有利于物理吸附橡胶分子链;在焦烧期与热硫化期,铁水脱硫尾渣中的Ca2SiO4持续水化生成C-S-H凝胶,增加丁苯橡胶的粘度,达到对丁苯橡胶补强的效果。设计5因素(硬脂酸用量、无水乙醇用量、硅烷K550用量、搅拌速度、反应温度)的均匀试验方案,采用半干法工艺对铁水脱硫尾渣进行初步改性,测试掺加改性铁水脱硫尾渣后丁苯橡胶的力学性能。在此基础上,对比研究用非线性回归和BP神经网络两种理论优化方法,进一步提升丁苯橡胶力学性能优化的有效性和指导准确性。结果证明:(1)基于非线性回归确定的最优改性工艺参数(硬脂酸用量为4.4%、无水乙醇用量为21.7%、硅烷K550用量为3.5%、搅拌速度为638 r/min、反应温度为72°C)与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的最优改性工艺参数(硬脂酸用量为4.5%、无水乙醇用量为22.1%、硅烷K550用量为3.4%、搅拌速度为606 r/min、反应温度为70°C)极为接近,用两种方法预测的丁苯橡胶综合力学性能与采用这两种方法确定的改性工艺所制备的丁苯橡胶的实际综合力学性能相当。(2)采用非线性回归和BP神经网络模型指导铁水脱硫尾渣的改性和丁苯橡胶的力学性能提升均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指导准确性。为揭示铁水脱硫尾渣的改性作用机理,对比分析了改性前后铁水脱硫尾渣的结构组成和休止角变化,以及改性铁水脱硫尾渣、不掺填料的丁苯橡胶、掺加最优改性铁水脱硫尾渣的丁苯橡胶材料的矿物组成变化,观测了未改性铁水脱硫尾渣、改性铁水脱硫尾渣、掺未改性铁水脱硫尾渣的丁苯橡胶材料、掺最优改性铁水脱硫尾渣的丁苯橡胶材料的微观形貌,发现:(1)改性后硅烷K550与硬脂酸吸附在铁水脱硫尾渣表面,通过化学作用使铁水脱硫尾渣的表面结构发生改变,降低了铁水脱硫尾渣的休止角,改善其在丁苯橡胶内的流动性能。(2)丁苯橡胶对改性铁水脱硫尾渣进行了有效包裹,KH550和硬脂酸提高了铁水脱硫尾渣的分散性,较好地改善了铁水脱硫尾渣与丁苯橡胶的界面融合。将细度为600目1000目的未改性和改性铁水脱硫尾渣分别替代炭黑、硅铝炭黑和氢氧化铝等填料以及作为低卤阻燃协调剂,开展用铁水脱硫尾渣作填料制备阻燃输送带覆盖胶工业化应用试验,测试了不同硫化条件下阻燃输送带覆盖胶的性能,发现:(1)在密炼工艺下,当硫化温度为145℃,硫化时间为10min时,添加30份铁水脱硫尾渣的阻燃输送带覆盖胶力学性能、磨耗、阻燃性能均满足标准要求。该工艺配方可少使用10份炭黑、15份氢氧化铝和4份硫化促进剂。(2)当硫化温度为145℃,硫化时间为45min时,用15份铁水脱硫尾渣作阻燃协调剂的低卤阻燃输送带覆盖胶的力学性能、阻燃性能和磨耗均符合标准要求。

李花婷,赵天琪,陈名行[10](2016)在《绿色轮胎与橡胶新材料》文中提出自20世纪90年代初米其林公司提出"绿色轮胎"这一概念以来,绿色轮胎的发展备受关注.绿色轮胎早期只是轮胎市场销售用语,这种轮胎与普通轮胎相比,具有非常低的滚动阻力.低滚动阻力轮胎会减少车辆燃料消耗,从而降低汽车排出尾气对大气的污染,因此绿色轮胎以"最佳环境保护"为产品目标[13].随着节能环保、减少碳排放世界性话题讨论越来越热烈,绿色轮胎概念的阈值得到进一步扩展.绿色轮胎不仅仅指低滚动阻力节省燃油的轮胎,从对原材料的环保要求到生产工艺过程的环保节能,再到

二、湿法白炭黑超细粉在顺丁橡胶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湿法白炭黑超细粉在顺丁橡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硅纤维填充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硅纤维用于橡胶行业的研究背景
    1.2 硅纤维概述
        1.2.1 硅纤维的晶体结构
        1.2.2 硅纤维的性质
    1.3 填料的表面改性
        1.3.1 表面化学改性
        1.3.2 表面包覆改性
        1.3.3 沉淀反应改性
        1.3.4 机械力化学改性
    1.4 橡胶补强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炭黑
        1.4.2 白炭黑
        1.4.3 硅纤维
        1.4.4 其他补强材料
    1.5 补强机理的发展及天然橡胶复合材料制备工艺
        1.5.1 补强机理的发展
        1.5.2 补强材料/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1.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1.6.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6.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2 硅纤维的改性机理及补强机理
    2.1 概述
    2.2 硅纤维的改性机理
        2.2.1 硅烷偶联剂改性硅纤维的机理
        2.2.2 油酸钾改性硅纤维的机理
    2.3 硅纤维的补强机理
    2.4 本章小结
3 硅纤维改性及硅纤维填充天然橡胶的实验研究
    3.1 主要材料与设备
    3.2 性能测试
        3.2.1 X射线衍射测试
        3.2.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试
        3.2.3 门尼黏度测试
        3.2.4 硫化特性测试
        3.2.5 硬度测试
        3.2.6 力学性能测试
        3.2.7 Payne效应测试
        3.2.8 三维形貌测试
        3.2.9 粒度测试
        3.2.10 流动性测试
        3.2.11 耐磨性测试
        3.2.12 动态力学测试
        3.2.13 密度测试
        3.2.14 压缩生热测试
        3.2.15 活化指数测试
    3.3 实验方案
        3.3.1 硅纤维改性的方案
        3.3.2 硅纤维对天然橡胶补强性研究的实验方案
        3.3.3 硅纤维粒径对胶料影响研究的实验方案
        3.3.4 硅纤维替代白炭黑份数对复合材料性能影响研究的实验方案
        3.3.5 硅纤维替代炭黑份数对胶料性能影响研究的实验方案
        3.3.6 混炼工艺对胶料性能影响研究的实验方案
    3.4 本章小结
4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4.1 硅纤维改性的结果与讨论
        4.1.1 改性前硅纤维的表征结果
        4.1.2 硅烷偶联剂及不同用量硅纤维改性效果影响的结果与讨论
        4.1.3 油酸钾及不同用量对硅纤维改性效果影响的结果与讨论
    4.2 硅纤维对天然橡胶补强性研究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4.2.1 硅纤维对天然橡胶门尼黏度及硫化特性的影响
        4.2.2 硅纤维对天然橡胶力学性能的影响
        4.2.3 硅纤维对天然橡胶Payne效应的影响
    4.3 硅纤维粒径对胶料性能影响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硅纤维粒径的表征
        4.3.2 硅纤维粒径对胶料门尼黏度及硫化特性的影响
        4.3.3 硅纤维粒径对胶料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4.3.4 硅纤维粒径对胶料Payne效应的影响
        4.3.5 硅纤维粒径对胶料动态机械性能的影响
    4.4 硅纤维替代白炭黑份数对胶料性能影响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4.4.1 硅纤维替代白炭黑份数对胶料门尼黏度及硫化特性的影响
        4.4.2 硅纤维替代白炭黑份数对胶料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4.4.3 硅纤维替代白炭黑份数对胶料Payne效应的影响
        4.4.4 硅纤维替代白炭黑份数对胶料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4.5 硅纤维替代炭黑份数对胶料性能影响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4.5.1 硅纤维替代炭黑份数对胶料门尼黏度及硫化特性的影响
        4.5.2 硅纤维替代炭黑份数对胶料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4.5.3 硅纤维替代炭黑份数对胶料Payne效应的影响
        4.5.4 硅纤维替代炭黑份数对胶料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4.6 混炼工艺对胶料性能影响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4.6.1 混炼工艺对胶料门尼黏度及硫化特性的影响
        4.6.2 混炼工艺对复合材料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4.6.3 混炼工艺对胶料Payne效应的影响
        4.6.4 混炼工艺对胶料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4.6.5 混炼工艺对胶料压缩生热的影响
    4.7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与展望
    本文所做工作
    本文主要结论
    创新点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

(2)异戊橡胶湿法混炼及其在航空轮胎部位胶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轮胎产业技术
        1.1.1 轮胎产业技术概述
        1.1.2 轮胎制造原材料
        1.1.3 轮胎制造工艺
    1.2 轮胎用天然橡胶
        1.2.1 天然橡胶概述
        1.2.2 天然橡胶聚集态结构
        1.2.3 天然橡胶性质
        1.2.4 天然橡胶补强
        1.2.5 天然橡胶在高端轮胎中的应用
        1.2.6 国内天然橡胶资源现状
    1.3 异戊橡胶
        1.3.1 概述
        1.3.2 聚合催化体系
        1.3.3 异戊橡胶凝聚技术
        1.3.4 异戊橡胶与天然橡胶的差别
        1.3.5 异戊橡胶供需现状与应用前景
    1.4 论文研究创新性
第2章 白炭黑/异戊橡胶湿法混炼工艺
    2.1 前言
    2.2 实验原材料与仪器设备
    2.3 白炭黑悬浮液制备
        2.3.1 强剪切原位改性验证
        2.3.2 悬浮液制备技术参数确立
    2.4 白炭黑/异戊橡胶混合液干燥
        2.4.1 白炭黑/异戊橡胶混合液不同脱挥方式对比
        2.4.2 不同白炭黑填充份数的分散性
    2.5 小结
第3章 白炭黑/异戊橡胶湿法母炼胶性能
    3.1 前言
    3.2 实验原材料与仪器设备
    3.3 白炭黑不同方式填充异戊橡胶与天然橡胶性能对比
    3.4 湿法母炼胶配方胶的加工性能与力学性能
        3.4.1 不同炭黑填充异戊橡胶性能差异
        3.4.2 炭黑分散性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3.4.3 湿法母炼胶基础配方性能
    3.5 白炭黑/异戊橡胶湿法母炼胶生产型配方胶性能
    3.6 小结
第4章 航空轮胎硫化工艺优化
    4.1 前言
    4.2 实验原材料与实验设备
    4.3 硫化三要素对部位胶性能的影响
        4.3.1 硫化压力对胶料性能的影响
        4.3.2 硫化温度与硫化时间对胶料性能的影响
    4.4 实验室条件下非等温硫化过程的模拟与验证
    4.5 橡胶加工分析仪判定硫化程度
    4.6 轮胎硫化时间优化与部位胶性能验证
    4.7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3)以重钙粉、页岩灰作为填充剂的橡胶加工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橡胶简介
    1.2 重钙粉
    1.3 页岩灰
    1.4 填料表面处理
    1.5 橡胶填料的补强理论研究
    1.6 橡胶复合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研究
    1.7 选题目的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原料、仪器与材料分析表征
    2.1 实验原料
    2.2 实验仪器
    2.3 天然胶的加工方法
    2.4 再生胶的加工方法
    2.5 力学性能测试采用标准及方法
    2.6 页岩灰的成分测定
    2.7 无机填料的改性评价表征
第三章 表面改性重钙粉作为填充剂的橡胶加工性能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3.1 改性试验操作步骤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 改性重钙粉与其他填料补强性对比
    3.4 老化拉伸性能
    3.5 改性重钙的中试实验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包覆重钙粉作为填充剂的橡胶性能及机理研究
    4.1 包覆实验方法
    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 包覆重钙粉与其他填料补强性对比
    4.4 老化拉伸性能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页岩灰以及改性页岩灰作为填充剂的橡胶性能及机理研究
    5.1 改性页岩灰的实验方法
    5.2 实验结果分析
    5.3 不同目数页岩灰对天然胶力学性能的影响
    5.4 页岩灰与其他填料补强性能对比
    5.5 页岩灰的作用机理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页岩灰与白炭黑复配填充剂的橡胶性能研究
    6.1 复配填料实验过程
    6.2 补强数据分析
    6.3 老化拉伸性能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校期间学术成果

(4)聚合物胶乳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在胎面胶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橡胶功能化改性
    1.2 加工方式的优化
        1.2.1 传统开炼
        1.2.2 密炼
        1.2.3 湿法混炼
    1.3 补强填料
        1.3.1 碳族填料
        1.3.2 无机填料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5 研究目的与内容
第2章 氯丁胶乳修饰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及其在胎面胶中的应用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材料与配方
        2.2.2 主要仪器及设备
        2.2.3 氯丁橡胶包覆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粉体材料的制备
        2.2.4 纳米二氧化硅/溶聚丁苯/顺丁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
    2.3 测试与表征
        2.3.1 纳米二氧化硅结构与形貌
        2.3.2 系列氯丁橡胶改性纳米二氧化硅/橡胶复合材料表征
    2.4 结果与讨论
        2.4.1 二氧化硅结构参数
        2.4.2 二氧化硅颗粒形貌观察
        2.4.3 硫化性能分析
        2.4.4 静态力学性能分析
        2.4.5 二氧化硅分散性表征
        2.4.6 应变扫描分析
        2.4.7 溶胀平衡分析
        2.4.8 动态热机械分析
        2.4.9 耐磨性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胶乳修饰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及其在胎面胶中的应用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及配方
        3.2.2 主要仪器及设备
        3.2.3 EVA包覆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粉体制备
        3.2.4 纳米二氧化硅/溶聚丁苯/顺丁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
    3.3 测试与表征
        3.3.1 纳米二氧化硅结构表征
        3.3.2 EVA系列纳米二氧化硅橡胶复合材料表征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纳米二氧化硅结构参数
        3.4.2 二氧化硅形貌分析
        3.4.3 FT-IR表征纳米二氧化硅表面结构
        3.4.4 硫化性能分析
        3.4.5 FT-IR表征EVA改性纳米二氧化硅橡胶复合材料
        3.4.6 应力应变曲线分析
        3.4.7 橡胶复合材料脆断面扫描分析
        3.4.8 应变扫描分析
        3.4.9 动态热机械分析(DMA)
        3.4.10 耐磨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功能性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胶乳修饰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及其在胎面胶中应用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及配方
        4.2.2 主要仪器及设备
        4.2.3 功能性EVA/纳米二氧化硅粉体材料制备
        4.2.4 纳米二氧化硅/溶聚丁苯/顺丁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
    4.3 测试与表征方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环氧基封端型EVA (EVA-E)包覆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及橡胶复合材料
        4.4.2 羧基封端型EVA (EVA-C)包覆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及橡胶复合材料
        4.4.3 胺基封端型EVA (EVA-A)包覆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及橡胶复合材料
        4.4.4 羟基封端型EVA (EVA-H)包覆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及橡胶复合材料
        4.4.5 聚合物修饰纳米二氧化硅/SSBR/BR与1165MP/SSBR/BR对比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致谢

(5)煤系高岭土改性及其在橡胶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高岭土概述
        1.1.1 高岭土简介
        1.1.2 高岭土的分类与资源分布
        1.1.3 煤系高岭土
    1.2 高岭土的表面改性技术
        1.2.1 煅烧改性
        1.2.2 偶联剂改性法
        1.2.3 表面包覆改性
        1.2.4 插层法改性
    1.3 高岭土改性效果预评价
        1.3.1 活化指数法
        1.3.2 沉降体积法
        1.3.3 湿润接触角法
        1.3.4 红外光谱分析法
    1.4 高岭土在橡胶中的应用
        1.4.1 橡胶/高岭土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1.4.2 橡胶/高岭土复合材料的气体阻隔性能研究进展
    1.5 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1.5.1 课题研究目的
        1.5.2 课题研究意义
        1.5.3 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煤系高岭土补强性研究
    2.1 概述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原材料
        2.2.2 主要设备与仪器
        2.2.3 实验配方
        2.2.4 试样制备
        2.2.5 性能与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不同高岭土补强性能对比
        2.3.2 不同填料补强性能对比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煤系高岭土的改性研究
    3.1 概述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原材料
        3.2.2 主要设备与仪器
        3.2.3 实验配方
        3.2.4 试样制备
        3.2.5 性能与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改性剂种类的研究
        3.3.2 改性剂KH550用量的研究
        3.3.3 改性时间的研究
        3.3.4 FT-IR红外光谱分析
        3.3.5 拉伸断面SEM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煤系高岭土在轮胎气密层中的应用
    4.1 概述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原材料
        4.2.2 主要设备与仪器
        4.2.3 实验配方
        4.2.4 试样制备
        4.2.5 性能与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BIIR/CM并用比对气密层胶料性能影响
        4.3.2 高岭土填充量对气密层胶料性能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煤系高岭土在乘用车密封条中的应用
    5.1 概述
    5.2 实验部分
        5.2.1 主要原材料
        5.2.2 主要设备与仪器
        5.2.3 实验配方
        5.2.4 样品制备
        5.2.5 性能与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煤系高岭土等质量替代炭黑替代量的确定
        5.3.2 煤系高岭土等体积替代炭黑替代量的确定
        5.3.3 经济效益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改性白炭黑/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前言
    1.2 天然橡胶概述
        1.2.1 天然橡胶简介
        1.2.2 天然橡胶的性质及应用
    1.3 白炭黑概述
        1.3.1 白炭黑简介
        1.3.2 白炭黑的分类及制备方法
        1.3.3 白炭黑的表面特性
    1.4 白炭黑/橡胶复合材料的研究
        1.4.1 硅烷偶联剂改性
        1.4.2 聚合物接枝改性
        1.4.3 醇酯法改性
        1.4.4 表面包覆改性
        1.4.5 离子液体改性
        1.4.6 助剂负载
        1.4.7 白炭黑与其他填料并用
    1.5 白炭黑/NR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1.5.1 机械混炼
        1.5.2 湿法混炼
        1.5.3 溶胶-凝胶法
    1.6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1.6.1 研究意义
        1.6.2 实验设计与原理
        1.6.3 研究内容
2 油胺改性白炭黑的制备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2 改性白炭黑的制备
        2.2.3 测试与表征
        2.2.3.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
        2.2.3.2 热重分析(TGA)
        2.2.3.3 激光粒度分析
        2.2.3.4 水接触角(WCA)测量
        2.2.3.5 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TEM)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新型硅烷偶联剂的结构表征
        2.3.2 改性白炭黑SiO_2-g-OA的表征
        2.3.2.1 FTIR光谱分析
        2.3.2.2 不同用量的KH560-OA对接枝率和粒径分布的影响
        2.3.2.4 TEM-mapping分析
    2.4 小结
3 KH560-OA改性白炭黑对天然橡胶性能的影响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2 (改性)白炭黑/NR复合材料的制备
        3.2.3 测试与表征
        3.2.3.1 硫化特性
        3.2.3.2 机械性能测试
        3.2.3.3 磨耗性能测试
        3.2.3.4 橡胶加工分析(RPA)
        3.2.3.5 动态机械热分析(DMTA)测试
        3.2.3.6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硫化特性分析
        3.3.2 物理与机械性能分析
        3.3.3 磨耗性能分析
        3.3.4 橡胶加工分析
        3.3.5 硫化胶动态热机械性能分析
        3.3.6 复合材料的形貌分析
    3.4 小结
4 不同偶联剂改性白炭黑对天然橡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2 不同偶联剂改性白炭黑的制备
        4.2.3 不同偶联剂改性白炭黑/NR复合材料的制备
        4.2.4 测试与表征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硫化特性分析
        4.3.2 物理与机械性能分析
        4.3.3 磨耗性能分析
        4.3.4 RPA分析
        4.3.5 硫化胶动态热机械性能分析
        4.3.6 硫化胶断面形貌分析
        4.3.7 KH560-OA/KH560-ODA促进白炭黑在NR中的分散机理
    4.4 小结
5 结论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新型填料与炭黑、白炭黑的杂化改性及在橡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绿色轮胎概述
    1.2 绿色轮胎用橡胶概述
        1.2.1 天然橡胶(NR)
        1.2.2 溶聚丁苯橡胶(SSBR)
        1.2.3 稀土顺丁橡胶(NdBR)
    1.3 绿色轮胎用填料概述
        1.3.1 炭黑
        1.3.1.1 炭黑概况
        1.3.1.2 炭黑结构、特性及应用概况
        1.3.1.3 炭黑改性概况
        1.3.2 白炭黑
        1.3.2.1 白炭黑概况
        1.3.2.2 白炭黑结构、特性及应用概况
        1.3.2.3 白炭黑改性概况
    1.4 微硅粉概述
        1.4.1 微硅粉的形成
        1.4.2 微硅粉的基本性质
        1.4.3 微硅粉的应用概况
        1.4.3.1 微硅粉在混凝土中的应用
        1.4.3.2 微硅粉在耐火材料中的应用
        1.4.3.3 微硅粉在化学工业的应用
        1.4.3.4 微硅粉在橡胶工业的应用
    1.5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1.5.1 课题的研究目的
        1.5.2 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微硅粉在橡胶中的基础应用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原料
        2.2.2 实验配方
        2.2.3 实验设备
        2.2.4 试样制备
        2.2.5 性能测试
        2.2.5.1 微观形态观察
        2.2.5.2 粒径分析及BET吸附特性分析
        2.2.5.3 红外分析
        2.2.5.4 结合橡胶含量测定
        2.2.5.5 门尼粘度测试
        2.2.5.6 硫化特性测试
        2.2.5.7 动态流变学测试
        2.2.5.8 硫化胶物理机械性能测试
    2.3 两种微硅粉的微观形态与结构分析
        2.3.1 两种微硅粉的微观形态及粒径
        2.3.2 两种微硅粉的BET吸附特性
        2.3.3 两种微硅粉的红外谱图
    2.4 不同填料种类对天然橡胶性能的影响
        2.4.1 不同填料对NR混炼胶的结合橡胶含量的影响
        2.4.2 不同填料对NR混炼胶的门尼粘度的影响
        2.4.3 不同填料对NR混炼胶的硫化特性的影响
        2.4.4 不同填料填充的NR混炼胶的Payne效应分析
        2.4.5 不同填料对NR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微硅粉在轮胎中的应用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原料
        3.2.2 实验配方
        3.2.3 实验设备
        3.2.4 试样制备
        3.2.5 性能测试
        3.2.5.1 微观形态观察
        3.2.5.2 结合橡胶含量测定
        3.2.5.3 门尼粘度测试
        3.2.5.4 硫化特性测试
        3.2.5.5 动态流变学测试
        3.2.5.6 硫化胶物理机械性能测试
    3.3 微硅粉用量对半钢胎胎面胶性能的影响
        3.3.1 微硅粉用量对半钢胎胎面胶结合胶含量的影响
        3.3.2 微硅粉用量对半钢胎胎面胶门尼粘度的影响
        3.3.3 微硅粉用量对半钢胎胎面胶硫化特性的影响
        3.3.4 微硅粉用量对半钢胎胎面胶中填料分散的影响
        3.3.5 微硅粉用量对半钢胎胎面胶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3.3.6 微硅粉用量对半钢胎胎面胶动态性能的影响
    3.4 微硅粉用量对全钢胎胎面胶性能的影响
        3.4.1 微硅粉用量对全钢胎胎面胶结合胶含量的影响
        3.4.2 微硅粉用量对全钢胎胎面胶门尼粘度的影响
        3.4.3 微硅粉用量对全钢胎胎面胶硫化特性的影响
        3.4.4 微硅粉用量对全钢胎胎面胶中填料分散的影响
        3.4.5 微硅粉用量对全钢胎胎面胶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3.4.6 微硅粉用量对全钢胎胎面胶动态性能的影响
    3.5 微硅粉用量对胎侧胶性能的影响
        3.5.1 微硅粉用量对胎侧胶结合胶含量的影响
        3.5.2 微硅粉用量对胎侧胶门尼粘度的影响
        3.5.3 微硅粉用量对胎侧胶硫化特性的影响
        3.5.4 微硅粉用量对胎侧胶中填料分散的影响
        3.5.5 微硅粉用量对胎侧胶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3.5.6 微硅粉用量对胎侧胶屈挠疲劳性能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共混改性方法处理的白炭黑/微硅粉杂化填料对胎面胶性能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原料
        4.2.2 实验配方
        4.2.3 实验设备
        4.2.4 试样制备
        4.2.5 性能测试
        4.2.5.1 微观形态观察
        4.2.5.2 粒径分析及BET吸附特性分析
        4.2.5.3 红外分析
        4.2.5.4 门尼粘度测试
        4.2.5.5 硫化特性测试
        4.2.5.6 动态流变学测试
        4.2.5.7 硫化胶物理机械性能测试
    4.3 两种白炭黑的对比分析
    4.4 湿法共混改性处理的白炭黑/微硅粉杂化填料SEM图
    4.5 不同共混改性方法对胶料性能的影响
        4.5.1 不同共混改性方法对胶料门尼粘度的影响
        4.5.2 不同共混改性方法对填料分散情况的影响
        4.5.3 不同共混改性方法对胶料硫化特性的影响
        4.5.4 不同共混改性方法对硫化胶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4.5.5 不同共混改性方法对硫化胶动态性能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高性能轮胎胎面用橡胶复合材料组成、微观结构与性能间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课题背景
    1.3 高性能轮胎性能要求
        1.3.1 低滚动阻力
        1.3.2 抗湿滑性
        1.3.3 耐磨性
    1.4 高性能轮胎用原材料
        1.4.1 溶聚丁苯橡胶(SSBR)
        1.4.2 顺丁橡胶
        1.4.3 炭黑
        1.4.4 白炭黑
        1.4.5 石墨烯
        1.4.6 石墨烯的制备以及对橡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1.5 橡胶复合材料的多尺度网络结构与性能间关系
        1.5.1 橡胶复合材料增强机理
        1.5.2 填料粒子增强橡胶的因素
        1.5.3 填料网络结构的演变
        1.5.4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计算机模拟研究
        1.5.5 填料粒子自组装行为
    1.6 稀土化合物在橡胶领域的主要应用
        1.6.1 稀土配合物的特点
        1.6.2 稀土类硫化促进剂
        1.6.3 稀土氧化物在橡胶中的应用
    1.7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1.8 本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材料及配方
        2.1.1 原材料及试剂
        2.1.2 基本配方表
    2.2 实验设备及测试仪器
    2.3 实验工艺过程
        2.3.1 不同溶聚丁苯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
        2.3.2 不同顺丁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
        2.3.3 不同白炭黑填充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
        2.3.4 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的合成
        2.3.5 石墨烯填充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
        2.3.6 纳米氧化钐的制备及改性
        2.3.7 稀土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
    2.4 性能测试与表征
        2.4.1 橡胶分子及微观结构表征
        2.4.2 橡胶性能测试
第三章 绿色轮胎用溶聚丁苯、顺丁橡胶、白炭黑结构参数与胎面胶“魔三角”性能关系研究
    3.1 引言
    3.2 生胶微观结构对橡胶材料性能的影响
        3.2.1 生胶微观结构参数
        3.2.2 生胶结构对胎面胶硫化特性的影响
        3.2.3 生胶结构对体系填料分散的影响
        3.2.4 生胶对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3.2.5 生胶结构对填料-橡胶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3.2.6 生胶结构对胎面胶抗湿滑性能的影响
        3.2.7 生胶结构对胎面胶耐磨性能的影响
    3.3 表面修饰白炭黑对胎面胶性能的影响
        3.3.1 表面修饰白炭黑的制备和结构参数
        3.3.2 表面修饰白炭黑填充胎面胶的硫化性能
        3.3.3 表面修饰白炭黑在胎面胶中的分散
        3.3.4 表面修饰白炭黑填充胎面胶的静态力学性能
        3.3.5 表面修饰白炭黑填充胎面胶的动态力学性能
    3.4 表面修饰白炭黑填充胎面胶的耐磨性能
        3.4.1 干、湿条件下表面修饰白炭黑补强胎面胶磨耗性能分析
        3.4.2 滑-滚动条件下表面修饰白炭黑补强胎面胶磨耗性能分析
        3.4.3 模拟水泥摩擦面下表面修饰白炭黑补强胎面胶磨耗性能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的制备、表征及其与白炭黑复合的研究:实验和分子动力学模拟
    4.1 引言
    4.2 胺基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的合成
    4.3 白炭黑/胺基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复合体系的微观结构表征
        4.3.1 白炭黑/胺基官能化SSBR复合体系的断面形貌(SEM)
        4.3.2 白炭黑/官能化丁苯橡胶复合体系中白炭黑的空间分布
    4.4 白炭黑与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基体间的界面作用
    4.5 白炭黑/官能化SSBR硫化胶的静态力学性能
    4.6 白炭黑/官能化SSBR体系硫化胶的动态力学性能
    4.7 末端硅氧烷官能化对白炭黑/SSBR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4.7.1 硅氧烷基SSBR的合成与结构
        4.7.2 白炭黑/硅氧烷基SSBR中填料的分散
        4.7.3 白炭黑/硅氧基SSBR复合材料的静态力学性能
        4.7.4 白炭黑/硅氧基SSBR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
    4.8 官能化丁苯橡胶/白炭黑纳米复合体系的结构与性质-分子模拟
        4.8.1 模型及模拟方法
        4.8.2 结果与讨论
    4.9 官能化聚合物体系中稳定剪切流下纳米粒子的自组装行为
        4.9.1 模型及模拟方法介绍
        4.9.2 模拟结果与讨论
    4.10 小结
第五章 循环剪切作用下橡胶复合材料的网络结构演变
    5.1 引言
    5.2 白炭黑增强橡胶复合材料循环剪切过程中的动态性能变化
    5.3 白炭黑增强橡胶材料的微观结构演变一动态性能关系与机制
        5.3.1 循环剪切作用对白炭黑粒子分散的影响
        5.3.2 模拟方法
        5.3.3 模拟结果
    5.4 还原氧化石墨烯增强橡胶材料的微观结构演变-动态性能关系与机制
        5.4.1 rGO/天然橡胶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的表征
        5.4.2 rGO对天然橡胶各项性能的影响
        5.4.3 rGO/NR橡胶复合材料循环剪切作用下的动态网络结构的演变
    5.5 小结
第六章 稀土元素在胎面胶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研究
    6.1 前言
    6.2 超细氧化钐的制备、表征以及改性
        6.2.1 共沉淀-喷雾干燥结合法制备超细氧化钐
        6.2.2 前驱体及煅烧产物的XRD分析
        6.2.3 前驱体的TGA分析
        6.2.4 超细氧化钐的改性
    6.3 不同尺寸氧化钐粒子/SSBR/NR硫化胶性能测试
        6.3.1 微米级氧化钐粒子/SSBR/NR硫化胶的力学性能
        6.3.2 超细Sm_2O_3/SSBR/NR硫化胶的力学性能
        6.3.3 改性超细Sm_2O_3/SSBR/NR硫化胶的力学性能
    6.4 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钐的合成与表征
        6.4.1 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钐的制备工艺
        6.4.2 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钐的结构表征
    6.5 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钐的硫化促进特性及机理分析
    6.6 促进剂类型对SSBR/NR硫化胶性能的影响
        6.6.1 促进剂类型和用量对SSBR/NR硫化胶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6.6.2 促进剂类型对SSBR/NR硫化胶抗裂纹增长性能的影响
        6.6.3 促进剂类型对硫化胶的动态生热的影响
    6.7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9)铁水脱硫尾渣作功能填料制备橡胶的工艺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绪论
    1.1 引言
    1.2 无机矿物用做橡胶填料的研究现状
        1.2.1 碳酸钙类
        1.2.2 粘土类
        1.2.3 工业废渣类
    1.3 无机矿物粉体表面改性技术研究现状
        1.3.1 表面改性工艺
        1.3.2 表面改性剂
    1.4 无机矿物粉体补强橡胶机理研究现状
    1.5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分析测试方法及试验原料
    2.1 分析测试方法
        2.1.1 物料常规性质检测方法与仪器
        2.1.2 橡胶材料性能检测方法
        2.1.3 试验用试剂
        2.1.4 其他常规仪器设备
    2.2 试验原料
        2.2.1 钢渣
        2.2.2 橡胶
        2.2.3 橡胶填料
3.不同钢渣用做橡胶填料的基础性质研究
    3.1 概述
    3.2 研究方法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3.1 各种钢渣的化学组成
        3.3.2 各种钢渣的堆积密度
        3.3.3 各种钢渣的易磨性
        3.3.4 各种钢渣的游离氧化钙含量
        3.3.5 各种钢渣的矿物组成
        3.3.6 各种钢渣的胶砂活性指数
        3.3.7 铁水脱硫尾渣用做橡胶填料其它性质
    3.4 本章小结
4.铁水脱硫尾渣作填料对橡胶性能影响
    4.1 概述
    4.2 研究方法
        4.2.1 铁水脱硫尾渣的准备
        4.2.2 铁水脱硫尾渣/天然橡胶材料制备
        4.2.3 铁水脱硫尾渣/丁苯橡胶材料制备
    4.3 结果及分析
        4.3.1 铁水脱硫尾渣/炭黑配比对天然橡胶材料的性能影响
        4.3.2 铁水脱硫尾渣细度对天然橡胶材料的性能影响
        4.3.3 硫化时间对掺入铁水脱硫尾渣的天然橡胶材料的性能影响
        4.3.4 铁水脱硫尾渣/炭黑配比对丁苯橡胶材料的性能影响
        4.3.5 铁水脱硫尾渣细度对丁苯橡胶材料的性能影响
        4.3.6 硫化促进剂配比对丁苯橡胶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
        4.3.7 硫化时间对掺入铁水脱硫尾渣的丁苯橡胶材料的性能影响
    4.4 本章小结
5.铁水脱硫尾渣补强丁苯橡胶的机理研究
    5.1 概述
    5.2 模糊群子论
        5.2.1 模糊群子理论的基本原理
        5.2.2 颗粒分布的群子模型理论
    5.3 基于模糊群子论的铁水脱硫尾渣粒度分布对丁苯橡胶性能的影响
        5.3.1 铁水脱硫尾渣的粒度分布测试
        5.3.2 模糊群子论的运行方法
        5.3.3 结果与分析
    5.4 铁水脱硫尾渣对丁苯橡胶的补强机理
        5.4.1 掺加铁水脱硫尾渣的丁苯橡胶材料的硫化曲线
        5.4.2 在丁苯橡胶不同硫化阶段铁水脱硫尾渣的的结构组成变化
    5.5 本章小结
6.铁水脱硫尾渣的改性及丁苯橡胶的力学性能优化
    6.1 概述
    6.2 均匀试验设计
    6.3 性能测试与评价
        6.3.1 性能测试
        6.3.2 综合力学性能
    6.4 均匀试验设计结果
        6.4.1 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和硬度测试
        6.4.2 综合力学性能评价
    6.5 非线性回归模型优化
        6.5.1 非线性回归模型分析
        6.5.2 非线性回归优化结果
    6.6 BP神经网络模型优化
        6.6.1 BP神经网络模型分析
        6.6.2 BP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
        6.6.3 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与优选
        6.6.4 BP神经网络优化
    6.7 本章小结
7.铁水脱硫尾渣的改性作用机理研究
    7.1 概述
    7.2 性能表征及测试
    7.3 测试结果及分析
        7.3.1 改性前后铁水脱硫尾渣的组成结构变化
        7.3.2 改性前后铁水脱硫尾渣粉体流动性能的变化
        7.3.3 微观机理分析
    7.4 本章小结
8.铁水脱硫尾渣作填料制备阻燃输送带覆盖胶的工艺与材料
    8.1 概述
    8.2 铁水脱硫尾渣替代硅铝炭黑作填充剂制备阻燃输送带覆盖胶的应用实验
        8.2.1 配方设计与材料制备
        8.2.2 性能测试分析
    8.3 密炼工艺下铁水脱硫尾渣替代氢氧化铝制备阻燃输送带覆盖胶的应用实验
        8.3.1 配方设计与材料制备
        8.3.2 性能测试分析
    8.4 用改性铁水脱硫尾渣制备阻燃输送带覆盖胶的应用实验
        8.4.1 配方设计与材料制备
        8.4.2 性能测试分析
    8.5 铁水脱硫尾渣作阻燃协调剂制备低卤阻燃输送带覆盖胶的应用实验
        8.5.1 配方设计与材料制备
        8.5.2 性能测试分析
    8.6 本章小结
9.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本论文工作的主要创新点
    9.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博士研究生学习阶段科研成果
附录2 优化模型程序
致谢

(10)绿色轮胎与橡胶新材料(论文提纲范文)

1绿色轮胎技术
    1.1绿色轮胎设计
    1.2绿色轮胎工艺
2橡胶原材料
    2.1天然橡胶(NR)
    2.2丁苯橡胶(SBR)
    2.3聚丁二烯橡胶(BR)
    2.4热塑性弹性体
    2.5其他材料
3国内外政策法规
    3.1轮胎标签法规
    3.2环保法规
    3.3轮胎行业准入条件
    3.4绿色轮胎技术规范
    3.5绿色轮胎原材料推荐指南
4展望
推荐阅读文献
补充材料

四、湿法白炭黑超细粉在顺丁橡胶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硅纤维填充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王晓明.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2]异戊橡胶湿法混炼及其在航空轮胎部位胶中的应用研究[D]. 王晓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3]以重钙粉、页岩灰作为填充剂的橡胶加工性能研究[D]. 陈思. 沈阳化工大学, 2020(02)
  • [4]聚合物胶乳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在胎面胶中的应用研究[D]. 唐源. 河南大学, 2020(04)
  • [5]煤系高岭土改性及其在橡胶中的应用研究[D]. 张庆斌.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6]改性白炭黑/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梅俊飞. 海南大学, 2020(02)
  • [7]新型填料与炭黑、白炭黑的杂化改性及在橡胶中的应用[D]. 解佳楠. 青岛科技大学, 2019(11)
  • [8]高性能轮胎胎面用橡胶复合材料组成、微观结构与性能间关系的研究[D]. 孙崇志.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9]铁水脱硫尾渣作功能填料制备橡胶的工艺及性能研究[D]. 顾恒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1)
  • [10]绿色轮胎与橡胶新材料[J]. 李花婷,赵天琪,陈名行. 科学通报, 2016(31)

标签:;  ;  ;  ;  ;  

湿法二氧化硅超细粉在顺丁橡胶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