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HBV治疗现状

抗HBV治疗现状

一、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的近况(论文文献综述)

苟璐[1](2020)在《扶正驱邪方对抗病毒药停药后乙肝复发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扶正驱邪方对抗病毒药停药后乙肝复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科2016年12月~2018年12月就诊患者中共筛选出140例抗病毒药治疗停药后复发的乙肝患者,符合纳入标准的共60例,按临床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0例,予扶正驱邪方及恩替卡韦片治疗;对照组:30例,予恩替卡韦片治疗。除试验用药外,观察期间禁止加用其他保肝降酶类、抗肝纤维化类及对病毒复制和免疫功能有影响的药物。总疗程为24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第4、8、12、24周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HBV DNA结果,第12、24周HBV M、超声诊断无创肝纤维化检测,以及整个研究过程中的不良事件,评价两组治疗有效率及安全性。结果:1、试验组30例,剔除1例,实际29例;对照组30例,剔除2例,实际28例。两组患者治疗前基线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证候积分:治疗4、8、12、24周,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24周,试验组中医证候疗效率为75.86%;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率为57.14%,试验组疗效更佳(P<0.05)。3、ALT水平:治疗4、8、12、24周,两组ALT水平均呈下降趋势,与基线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试验组ALT复常率始终高于对照组;两组ALT复常率在第4、8、12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24周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HBV DNA:治疗4、8、12、24周,试验组的HBV DNA阴转率均高于对照组,但仅在第24周,两组HBV DNA阴转率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5、HBe Ag:治疗12、24周,HBe Ag血清学转换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但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6、FS值:治疗12周,两组FS值均下降,但与基线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4周,试验组FS值下降水平与基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FS值下降水平与基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24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总体疗效:24周治疗结束时,试验组总有效率89.65%,对照组总有效率60.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安全性:治疗前后及整个治疗观察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事件。结论:对抗病毒药停药后乙肝复发的再治疗,扶正驱邪方联合恩替卡韦片比单用恩替卡韦片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中医证候疗效率,提高总体疗效率,加快改善肝功能,显着提高HBV DNA的阴转率和ALT复常率,两者安全性均较高。但扶正驱邪方在HBe Ag血清学转换率、降低肝纤维化程度方面尚未发现明显优势。

陈阳[2](2019)在《中医辨证联合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联合恩替卡韦治疗HBe Ag阳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从病毒学、肝功能、免疫相关细胞因子、APRI、及生存质量等方面探讨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疗效。方法:收集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正大天晴公司提供),0.5mg/天,口服;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联合恩替卡韦(0.5mg/天)口服。两组患者均以24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及用药后第24、48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肝功能:治疗24、48周后,治疗组降低AST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免疫相关细胞因子:治疗48周后,治疗组降低IL-10、IL-2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纤维化指标:治疗24、48周后,治疗组降低肝脏弹性指数E值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治疗组降低APRI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病毒学指标:治疗48周时治疗组降低HBe Ag滴度下降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中医症候积分:治疗48周后,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效率,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SF-36量表:治疗48周后,治疗组改善一般健康(GH)、体能(PF)、身体疼痛(BP)、精力(VT)、心理健康(MH),精神影响(RE)方面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联合恩替卡韦治疗HBe Ag阳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具有较好临床疗效,有助于降低HBe Ag滴度、降低患者肝纤维化水平(从无创性评分方面)、降低部分炎症细胞因子,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王盼丽,黄正明[3](2013)在《替芬泰(Y101)抗肝炎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目的 :本文主要报导化药替芬泰(Y101)抗乙型肝炎作用的实验研究进展。方法 :通过相关资料以及各医药文献的查阅,对其现代实验研究的概况和展望进行归纳,整理,综述。结果 :因Y101是苗药马蹄金当中提取的有效成分(纯度99.8%),试验结果表明,Y101具有体内外抗HBV的作用,并且对两种化学性(CC14和D-Galn)肝损伤小鼠模型均有保肝降酶效果。结论 :Y101具有抗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保肝降酶的双重作用,值得进一步新药研发。

王丽佳,杨志云,王宪波[4](2013)在《中药单体成分对慢性乙型肝炎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策略及进展》文中认为对慢性乙型肝炎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中药单体研究近况进行综述。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2000-01/2012-9关于中药单体对慢性乙型肝炎免疫调节作用研究的文章,以"慢性乙型肝炎;中药单体;免疫调节机制"为检索词检索到126篇文章,进行归纳综述。应用体内体外实验已筛选出如白背叶根、黄芪甲苷、高三尖杉酯碱等多种中药单体成分,其作用机制与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复制、调节T细胞亚群、促进树突状细胞(DC)成熟、调节Toll-like受体表达、调节肝细胞凋亡信号等密切相关。中药单体在慢性乙型肝炎免疫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研究还存在如:药源和制剂质控问题、缺乏大规模循证医学研究、以及缺乏较长期疗效研究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仍任重而道远。

王永英,徐学君[5](2012)在《阿德福韦酯治疗肝脏疾病的临床研究近况》文中研究指明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体内其他多个器官组织损坏的一种传染病。HBV可形成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和重型肝炎,且与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HBV抵抗力较强,但65℃10 h、煮沸10 min或高压蒸汽均可灭活HBV,环氧乙烷、戊二醛、过氧乙酸和碘伏对HBV也有很好的灭活

王常松,周嘉鹤,吴银盘,刘清华[6](2010)在《从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总体策略看中医治疗优势与存在的问题》文中研究说明慢性乙型肝炎是医学界治疗的难题,中医治疗乙肝作用究竟如何?本文拟依据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总策略,谈谈中医治疗的优势与不足。

周振宇[7](2010)在《茅莓提取物抗乙肝病毒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茅莓提取物(乙酸乙酯部分)抗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作用。方法体外实验将对数生长期的HepG 2.2.15细胞分为7组,分为空白对照组: 10% FBS的RPMI1640培养基;茅莓提取物组: 400、200、100、50 mg/L;阳性对照组:拉米夫定(10-6mol/L);溶媒对照组:1%二甲基亚砜(DMSO)。每个浓度设3复孔,每孔20μL ,37℃, 5% CO2分别孵育72、96h后,ELISA法测定培养基上清液中HBsAg与HBeAg的表达。体内实验采用PCR技术筛选3日龄阳性麻鸭(DHBV)50只,将麻鸭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茅莓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和拉米夫定组,于用药前、用药第7、14、21天及停药后第3、7天,取各组麻鸭静脉血,作鸭血清DNA斑点杂交,计算鸭血清DHBV-DNA密度,最后一次取血后取肝脏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体外实验结果显示,茅莓提取物各剂量组HBsAg和HBeAg表达均下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呈现出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体内实验显示,空白对照组动物血清HBV-DNA水平未见变化(与用药前比较,P>0.05),拉米夫定组血清HBV-DNA于21d明显减低(与用药前比较,P<0.05)。茅莓提取物各剂量组21天疗程各时点血清DHBV-DNA未见变化(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肝脏病理检查示各组并无明显差别。结论茅莓提取物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主要是通过其原形发挥作用,该原形在麻鸭体内经过代谢后,失去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

戴瑛,赵军宁,宋军,王晓东,邓治文,易进海[8](2009)在《芍药甘草汤有效成分群(芍甘多苷)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芍药甘草汤有效成分群(芍甘多苷)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方法:采用体外乙型肝炎病毒转染HepG2.2.15细胞培养试验观察芍甘多苷对HBsAg、HBeAg排泌及HBV-DNA表达的影响;采用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感染鸭体内试验观察芍甘多苷对血清DHBVDNA和DHBsAg滴度的影响。结果:芍甘多苷体外无明显细胞毒性作用浓度下,在第4天、第8天对HBV转染的HepG2215细胞株排泌HBsAg、HBeAg以及2215细胞HBV-DNA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感染鸭体内试验,芍甘多苷88、264、528mg/kg口服可以显着降低鸭血清中的DHBV DNA和DHBsAg滴度,停药后7天仍可保持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芍甘多苷在体外和体内均有显着抗HBV活性作用。

颜省乐[9](2009)在《柴叶合剂抗乙型肝炎病毒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柴叶合剂体内抗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和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HB V)的作用及对ConA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的ALT、AST、TNF-α、IL-8的影响,为研究和开发新的抗乙肝药物提供理论及实验依据。【方法】:(1)体内抗DHBV的作用:选1日龄广州麻鸭80只接种鸭乙肝病毒,随机分为病毒对照组、柴叶合剂20g/kg、10 g/kg、5g/kg,小柴胡汤20 g/kg、10 g/kg、5g/kg及拉米夫定20mg/kg。每组8只,各组雏鸭均灌胃14天。于用药前(T0)、用药14天(T14)及停药后3天(P3)分别采血,采用斑点杂交法检测血清DHBV-DNA的含量,同时检测肝组织病理变化。(2)体外抗HBV的作用:以不同浓度的药物作用HePG 2.2.15细胞,收集培养上清,用ELISA法侧定HBsAg,HBeAg,并计算药物对抗原的抑制率、半数有效浓度(IC50)和治疗指数(TI)。(3)柴叶合剂对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NIH小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柴叶合剂大、中、小剂量组(20g/kg,10g/kg,5g/kg),联苯双酯组(150mg/kg)治疗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小鼠于实验首日上午尾静脉注射ConA 20mg/kg,4h后各组开始灌胃给药,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均灌等量生理盐水,次日晨开始第二次给药,第三天给药后4h第二次尾静脉注射ConA20mg/kg,24 h后取摘眼球取血,搜集血清-20℃冻存待测。【结果】:(1)体内抗DHBV的作用:柴叶合剂在给药后第14天和停药后第3天,鸭血清DHBV-DNA水平均明显下降,与给药前自身比较及病毒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着性(P<0.01)。小柴胡汤大剂量与拉米夫定(3Tc)血清DHBV-DNA滴度总体水平明显降低。停药后3天拉米夫定血清DHBV-DNA滴度有回升现象,与给药前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而柴叶合剂各剂量组DHBV-DNA滴度总体回升现不明显,说明柴叶合剂有明显抑制鸭乙肝病毒的作用。(2)体外抗NBV的作用:在半数毒性浓度下,柴叶合剂浓度为250μg/ml,125μg/ml,62.5μg/ml,31.25μg/ml,15.6μg/ml时对HePC 2.2.15胞分泌HBsAg的抑制率分别为70.15%,67.24%,55.6%,46.06%,20.47%,其治疗指数(TI=TC50/IC50)为5.2;对HBeAg的抑制率分别为55.37%,46.25%,40.11%,31.47%,17.52%,其TI值为2.1。而小柴胡汤对HepG2.2.15细胞分泌HBsAg的抑制率在125μg/ml浓度以上均高于50%,其50%抑制率(IC50)为105.7μg/ml,TI为3.8。对HepG2.2.15细胞分泌HBeAg的抑制率在250μg/ml浓度之间均高于50%,其50%抑制率(IC50)为229.8μg/ml,TI为1.7。柴叶合剂对HBeAg、HBsAg的TI均大于2,为高效低毒的抗HBV药物。(3)柴叶合剂对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柴叶合剂各剂量组ALT,AST活性均有降低,TNF-α,IL-8等参与肝损伤的介质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说明柴叶合剂对Con-A免疫性肝损伤均有保护作用。【结论】:1.柴叶合剂对2.2.15细胞分泌的HBsAg,HBeAg均有抑制作用,对HBeAg的抑制作用明显;其作用明显优于小柴胡汤组。2.柴叶合剂对鸭血清中DHBV-DNA的复制有明显抑制作用,停药后病毒反弹现象没有拉米呋啶组明显。3.柴叶合剂对Con-A免疫性肝损伤均有保护作用,能降低ALT,AST及下调血清中炎症介导因子TNF-α,IL-8水平。说明柴叶合剂对慢性乙肝的治疗作用体现了抗病毒与调节免疫等“扶正祛邪”的组方机理。

孔祥廉,林慧,盖丽丽,梅全喜[10](2009)在《中医药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综述了近几年来中医药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显示出中医药具有抗乙型肝炎病毒、降低血清胆红素及转氨酶、抗肝纤维化、改善肝功能、调节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等作用。指出在今后的研究中,统一中医诊断标准和疗效标准,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多种疗法,充分发挥中医药的治疗优势,以缩短疗程提高临床疗效。

二、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的近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的近况(论文提纲范文)

(1)扶正驱邪方对抗病毒药停药后乙肝复发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技术路线图
    三、研究材料
        (一)诊断标准
        1.西医诊断标准
        2.中医辨证标准
        (二)病例纳入标准
        (三)病例排除标准
        (四)病例剔除标准
    四、研究方法
        (一)试验设计
        (二)随机分组方法
        (三)药物使用方法
        (四)疗程
        (五)主要观察指标
        1.一般资料指标
        2.主要疗效性指标
        2.1 中医证候积分
        2.2 理化检査指标
        3.安全性指标
        4.疗效评价标准
        4.1 总体疗效评价
        4.2 中医证候疗效评价
        (六)不良反应应对
        (七)统计学方法
    五、结果
        (一)病例入组情况
        (二)治疗前两组患者基线水平比较
        1.治疗前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性别方面比较
        2.治疗前两组患者合并基础病比较
        3.治疗前两组患者在抗病毒药物使用种类及疗程方面比较
        4.治疗前两组患者在ALT、AST、ALB、TBIL、HBV DNA、FS及中医证候积分基线水平比较
        (三)治疗后的情况比较
        1.两组ALT比较
        1.1 两组ALT水平比较
        1.2 两组ALT复常率比较
        2.两组HBV DNA阴转率比较
        3.两组HBeAg血清学转换率比较
        4.两组FS值比较
        5.两组总体疗效比较
        6.两组中医证候比较
        6.1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6.2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四)不良反应记录及安全性比较
    六、讨论
        (一)西医对抗病毒药停药复发CHB的研究
        1.西医对抗病毒药停药复发CHB发病机制的研究
        2.西医治疗抗病毒药停药复发CHB的现状
        2.1 抗病毒治疗
        2.2 免疫治疗
        2.3 保肝治疗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CHB的优势
        (三)选择ETV作为阳性对照药物的意义
        (四)对扶正驱邪方组方的探讨
        1.扶正驱邪方的组方理论探讨
        2.扶正驱邪方组方药物现代药理学研究
        (五)扶正驱邪方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1.对ALT的影响
        2.对HBV DNA的影响
        3.对HBeAg的影响
        4.对FS值的影响
        5.对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6.对总体疗效的影响
        7.安全性分析
结论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慢乙肝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一、中医对慢乙肝病因病机的认识
    二、中医治疗
        (一)中医内治法
        1.辨证论治
        2.定法定方
        3.单、复方制剂
        (二)中医外治法
    三、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2)中医辨证联合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English abstract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
引言
1.研究技术路线
2.研究对象
    2.1 病例来源
    2.2 诊断标准(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脱落标准:
    2.6 数据采集
3.研究方案
    3.1 治疗方案
    3.2 观察指标
    3.3 综合疗效判定:《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标准》
    3.4 数据统计分析
4.研究结果
    4.1 病例入组情况
    4.2 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
    4.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的比较
    4.4 免疫性指标(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IL-2、IL-10)
    4.5 病毒学指标
        4.5.1 HBsAg48周血清学转换情况
        4.5.2 HBeAg 治疗后血清学转换情况
        4.5.3 HBeAg下降滴度
        4.5.4 HBV-DNA 治疗后转阴率
        4.5.5 HBV-DNA病毒载量比较
    4.6 肝脏纤维化无创性指标的比较
        4.6.1 两组患者E值
        4.6.2 两组患者APRI
    4.7 中医症候积分的比较
    4.8 SF-36量表前后各维度积分
5.部分讨论
    5.1 中医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认识
        5.1.1 病名
        5.1.2 中医对肝的认识
        5.1.3 中医对其病因的认识
        5.1.4 中医对其病机的认识
        5.1.5 中医对乙肝辨证论治的认识
        5.1.6 中药在治疗慢乙肝中的应用
        5.1.7 中医药的抗肝纤维化
    5.2 慢性乙型肝炎的现代发展研究
        5.2.1 慢性乙型肝炎的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研究
        5.2.2 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与细胞因子
        5.2.3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
        5.2.4 HBsAg在 HBV诊断中的应用
        5.2.5 HBeAg在 HBV诊断中的应用
        5.2.6 乙肝临床疗效评价的进展
6.研究不足及展望
7.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医学综述 中医药抗肝硬化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4)中药单体成分对慢性乙型肝炎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策略及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医对慢乙肝的认识
2 中药单体对慢乙肝的免疫调节机制
    2.1 中药单体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作用
        2.1.1 抑制HBV-DNA复制, 抑制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 , 乙型肝炎e抗原 (HBeAg) 分泌
        2.1.2 抑制cccDNA复制
    2.2 中药单体调节T细胞亚群
        2.2.1 调节Thl/Th2类细胞因子比例平衡
        2.2.2 提高CD8+CTL水平
    2.3 促进树突状细胞 (DC) 成熟
    2.4 调节Toll-like受体表达
    2.5 调节肝细胞凋亡信号
3 小结

(5)阿德福韦酯治疗肝脏疾病的临床研究近况(论文提纲范文)

1 药理作用
    1.1 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
    1.2 间接免疫调节作用
    1.3 抗肝纤维化作用
2 临床应用
    2.1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2.2 治疗肝硬化
    2.3 肝移植术后HBV再感染的治疗
    2.4 对LAM耐药的治疗
3 联合用药
4 不良反应
5 小结

(7)茅莓提取物抗乙肝病毒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1 茅莓提取物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的实验研究
    1.1 材料
    1.2 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1.5 结论
2 茅莓提取物体内抗鸭乙型肝炎病毒的实验研究
    2.1 材料
    2.2 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结论
3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芍药甘草汤有效成分群(芍甘多苷)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药物
    1.2 细胞及动物
        1.2.1 细胞:
        1.2.2 重庆麻鸭:
    1.3 试剂
    1.4 仪器
    1.5 方法
        1.5.1体外乙型肝炎病毒转染HepG2 2.2.15细胞培养试验
        1.5.2 鸭乙型肝炎病毒 (DHBV) 感染鸭体内试验[4]
2 结果
    2.1 体外乙型肝炎病毒转染HepG2 2.2.15细胞培养试验
        2.1.1 药物毒性作用
        2.1.2 芍甘多苷体外抗病毒作用
    2.2 鸭乙型肝炎病毒 (DHBV) 感染鸭体内试验
        2.2.1 血清DHBV DNA滴度改变情况
        2.2.2 血清DHBsAg OD值改变情况
3 讨论

(9)柴叶合剂抗乙型肝炎病毒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正文
    上篇 文献研究
        1.乙型肝炎病毒的致病特点
        2.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的研究概况
        3.中医药防治病毒性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
        4 小柴胡汤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理论与实验基础
    下编 实验研究
        第一节 柴叶合剂体外抑制HBV的作用
        第二节 柴叶合剂抗鸭乙肝病毒作用
        第三节 柴叶合剂对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中医药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药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
2 中药降低血清胆红素作用
3 中药降低血清转氨酶作用
4 中药抗肝纤维化、改善肝功能作用
5 中药纠正蛋白代谢紊乱作用
6 中药调节免疫功能作用
7 中药促进肠蠕动, 消除腹胀作用
8 中药促进消食、减轻纳少厌油的作用
9 中药治疗肝硬化所致腹膜炎的作用

四、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的近况(论文参考文献)

  • [1]扶正驱邪方对抗病毒药停药后乙肝复发的影响[D]. 苟璐.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2]中医辨证联合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研究[D]. 陈阳.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3]替芬泰(Y101)抗肝炎的研究进展[A]. 王盼丽,黄正明. 中国医药教育论坛-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第三届三次理事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专辑, 2013
  • [4]中药单体成分对慢性乙型肝炎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策略及进展[J]. 王丽佳,杨志云,王宪波.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3(07)
  • [5]阿德福韦酯治疗肝脏疾病的临床研究近况[J]. 王永英,徐学君. 安徽医药, 2012(02)
  • [6]从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总体策略看中医治疗优势与存在的问题[J]. 王常松,周嘉鹤,吴银盘,刘清华. 辽宁中医杂志, 2010(04)
  • [7]茅莓提取物抗乙肝病毒的实验研究[D]. 周振宇. 桂林医学院, 2010(02)
  • [8]芍药甘草汤有效成分群(芍甘多苷)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研究[J]. 戴瑛,赵军宁,宋军,王晓东,邓治文,易进海.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9(03)
  • [9]柴叶合剂抗乙型肝炎病毒实验研究[D]. 颜省乐.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9(10)
  • [10]中医药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研究进展[J]. 孔祥廉,林慧,盖丽丽,梅全喜. 时珍国医国药, 2009(03)

标签:;  ;  ;  ;  ;  

抗HBV治疗现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