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塑料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

浅谈塑料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

一、谈塑料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邱碧薇,高润英,方文航[1](2021)在《新工科背景下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与课程思政建设》文中提出结合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和高等教育"新工科"建设要求,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科学思维及团队合作等综合能力,培养有理想、有担当的"工程型、创新性、国际化"的卓越工程人才,将是新时代的人才培养方向。本论文以工科专业课程"塑料成型新工艺"为例,详细分析了现有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针对性地从教学目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学方式和技术、课程思政、课程考核方面提出了改革方案。

张守魁[2](2020)在《工程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实现零距离教学》文中研究说明《工程训练》课程是《机械加工基础》课程的实践环节,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包括:两门课独立,时间不协调,内容结合不好,易产生相似障碍;认识性工程训练多,缺少大工程及开放性工程训练;实践需提高理论水平,理论教师需紧密联系实际;学生自主性、兴趣低。为此,以新工科建设为主导,提出零距离教学:教学体系包含四大模块(课程导入、理论授课、基本工程实践、开放性工程实践),两门课按一门课设计,理论与实践紧密相结合,现场教学,理论教师参加实践教学,同学组成学习小组互帮互学,学生与兴趣、与问题零距离;以高新技术、大工程、创新、实用性、开放性、大视野为出发点,讲课与实践同时交替进行。

赵仙花,史振萍,夏宇敬,王卫东[3](2020)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地方院校汽车类专业《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改革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针对"中国制造2025"在人才方面的需求和目前地方高校汽车类专业的《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结合课程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考核机制方面提出了改革措施。其课程改革可以为其他相关应用型技术基础课的改革提供一些参考,同时对汽车类专业的发展和改革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具有一定的参考,同时也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徐世东[4](2020)在《产教融合视域下数控实训项目库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永恒的主题,本文基于XX地区机械行业、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且地域分散的现状,结合由此给职业学校校外开展生产实训/实践带来的诸多不便,且多数职校学生在正式上岗前,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培训和跟岗学习,导致企业培养新人成本增加等等,建设性提出了构建数控实训项目库以对接企业产品的系统解决方案,通过进一步完善数控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深化“引企入教”改革,引导企业深度参与职业学校的教学实践。本文首先就数控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需求情况,开展了新一轮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构建了生产性实训校企合作教学方案和学生动态管理机制;其次,推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把“产学结合”作为提升学校教学的重要措施,将企业产品融入到数控实训项目库中;再次,采取借助1个平台(校企合作育人平台),建立2个团队(数控专业教学团队和技能大师团队),创建3个基地(“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外企业教室实训基地”和“智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等措施,数控专业课程实行一体化教学,项目选用企业的典型零件,建立了数控专业中级工、高级工、技师三级逐级提升的实训项目库,推进课程改革,形成“1+2+1”生产性实训教学模式,实现实训基地开放与共享、提升师资的技能水平等目标。上述举措对于职业教育和校企合作有着重要意义,一是做法创新:数控实训基地企业化的成功转型;二是课程建设创新:建立了企业产品导向的数控实训项目库,开发了贴标机、旋盖机、干燥机、积木螺杆等多套实训项目,作为实训教学、顶岗实习、课题开发、产品研发等项目资源。强调实践与理论的有机统一,突出了“产教融合”的教育理念,实现了“车间即教室、教师即师傅、学生即学徒、作品即产品”格局,丰富并凸显数控技能课程的重要地位,从而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增强就业竞争力。

俞亚萍[5](2020)在《高职院校教学名师能力素质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职院校的发展事关高等教育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是办好高职院校的当务之急。其中,通过对高职院校教学名师的能力素质及其内涵、维度等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为高职院校优秀教师培养和人力资源管理找到依据与标准,进而促进高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实现高职教育质量与办学水平的提升,是需要我们着力解决的重要课题。本研究以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和能力素质模型理论为研究理论基础。首先运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对样本区域20名获得省级及以上教学名师称号的高职教师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在成长为教学名师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经历,以及对教学名师的认识与定位;继而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编码,提炼出23类教学名师的能力素质特征要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职院校教学名师的能力素质模型。能力素质模型包括外显性能力素质和内隐性能力素质两大类。外显性能力素质有教学科研能力、管理能力、实践能力和发展能力。其中教学科研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指导学生、课堂教学、教学改革、科学研究五项特征要素;管理能力包括领导团队、沟通协调、统筹规划、合作分享、执行能力五项特征要素;实践能力包括校企合作、企业实践、竞赛指导三项特征要素;发展能力包括总结思考、学习提升、探索创新三项特征要素。内隐性能力素质有个性态度和内在动机。其中个性态度包括责任担当、锲而不舍、良好心态、上进心强四项特征要素;内在动机包括爱岗敬业、成就需要、目标追求三项特征要素。根据初步构建的能力素质模型,编制了《高职院校教师能力素质状况调查问卷》,内含每类能力素质特征要素的结构化问题,对123名高职院校教学名师和877名非教学名师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数据分析表明,问卷的结构和信效度良好,验证了高职院校教学名师能力素质模型的有效性,为研究高职院校教师能力素质提供了可靠的研究工具。通过对高职院校教学名师能力素质的现状分析,探讨了年龄、性别、学历、职称等变量对教学名师能力素质水平的影响,得出高职院校教学名师的能力素质具有显着性、内发性和特殊性特点。依据教学名师访谈资料的质性分析和问卷数据的量化分析结果,本研究认为影响教学名师成长的主要因素有发展平台、发展环境、关键人物和关键事件。发展平台主要包括学校层次、重点学科(专业)、高级别团队、岗位职务、高级别项目等因素;发展环境主要包括团队氛围、学校政策、职教背景、行业变化等因素;关键人物主要包括领导、导师、同事、专家、亲人等因素;关键事件主要包括职称提升、学历提升、发展机遇、职务提升等因素。依据上述研究结果,本研究尝试运用高职院校教学名师能力素质模型,对高职院校教师招聘甄选、绩效管理、职业规划、培训提升等人力资源管理环节进行创新优化,以提升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主要举措为运用能力素质模型对高职院校教师进行测评,测评结果可以作为招聘选拔教师以及对教师工作进行绩效管理的科学依据;高职教师可以根据能力素质测评结果,及时发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为职业生涯发展做好规划;高职院校可以针对岗位发展需求和在岗教师的能力素质现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促进高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陈荣源,刘欣,张忠厚,张晓静,韩琳,马丽[6](2019)在《《高分子材料成型工程》课堂教学方法的探索》文中指出《高分子材料成型工程》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核心课程,课程的知识体系综合性较强,开展《高分子材料成型工程》课程的交叉教学和课堂教学实践化,将加快实现教学过程实施的最优化,从专业学生的培养定位和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综合设计,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本文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高分子材料成型工程》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了探索性的阐述。

孙建芳,黄平,刘小康,徐晓,胡广华[7](2019)在《移动学习平台和翻转课堂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文中提出为了解决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缺乏预习、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采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出基于移动学习平台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改革。依托蓝墨云班课平台,将课前知识传递、课堂知识内化和课后知识巩固与拓展3个环节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性和创新性,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徐红,李泽全[8](2018)在《专题学习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以大学化学课程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为了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养的三维发展,我们探索了一种基于内容模块化的专题学习模式,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周洪福,温变英[9](2017)在《《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新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文中指出《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新技术》是在《聚合物加工机械》和《聚合物加工原理》两门本科专业课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门技术前沿性的新课程。该课程主要讲授当前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的新装备、新技术和新方法等,既可作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生拓宽专业知识面的专业选修课,也可作为材料加工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主干课。本文结合课程团队多年给研究生讲授《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新技术》专业主干课的经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四个方面介绍了开设这门课程的经验和体会。

何亮,徐百平,陈金伟,喻慧文,杨崇岭[10](2017)在《高职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思考》文中研究说明从塑料机械行业背景及人才需求入手,总结出了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的职业岗位及其岗位能力,在课程体系改革思路的指导下,论述了高职院校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实现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的开发。

二、谈塑料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塑料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新工科背景下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与课程思政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一、“塑料成型新工艺”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有局限性。
    2.教学内容更新慢
    3.课程重理论轻实践
    4.教学方式单一
    5.传统考核方式不科学
    6.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二、教学改革
    1.明确教学目标
    2.理论深入浅出
    3.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4.教学方式和技能改革
    5.课程思政元素的设计
    6.全过程化考核改革
三、结语

(2)工程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实现零距离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1《工程训练》与《机械加工基础》两门课程的现状
    1.1 概况
    1.2 现有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1.2.1《工程训练》与《机械加工基础》配合不好
        1.2.2《工程训练》与《机械加工基础》都易产生相似障碍[8]
        1.2.3 工程训练按工种分7个组等时同时循环进行,忽略了工艺综合主线
        1.2.4 教学学时少,工程训练不能新开教学项目
        1.2.5 学生自主性低,没有选择空间
2 零距离教学体系
3 工程理论与工程实践不脱节
    3.1 工程理论与工程实践紧密相结合
    3.2 讲课与实践同时交替进行
    3.3 主讲教师参加实践教学
4 以学生为中心
    4.1 教学导入
    4.2 培养学生自主选择能力
    4.3 学生与问题、与兴趣零距离
    4.4 同学组成学习小组互帮互学
5 结束语

(3)“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地方院校汽车类专业《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中国制造2025”概述
2 汽车类专业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2.1 机械制造课程地位和作用
    2.2《机械制造课程》教学现状
3 机械制造基础教学改革策略
    3.1 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
    3.2 整合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3.3 创新教学方法
    3.4 以校企深度合作为突破口,提升实践教学质量
    3.5 建立过程考核+结果考核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
4 结语

(4)产教融合视域下数控实训项目库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宏观层面:产教融合下合作机制的研究
        1.3.2 中观层面:产教融合下场所空间的建立
        1.3.3 微观层面:企业导向下产品库的建立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企业产品导向下的数控实训项目库构建理论分析
    2.1 数控实训项目库的内涵
        2.1.1 数控实训项目
        2.1.2 企业产品实训库
    2.2 数控实训项目库的特点
        2.2.1 真实性
        2.2.2 阶段性
        2.2.3 功能多样性
    2.3 数控实训项目库的意义
        2.3.1 促进企业全面支持和参与中职教育
        2.3.2 有利于缩短毕业生就业适应期
        2.3.3 增强学生兴趣、提升技能
        2.3.4 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2.3.5 促进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
        2.3.6 有利于实现学校设施设备功能最大化
    2.4 数控实训的教育教学理论依据
        2.4.1 情境学习理论
        2.4.2 行动导向理论
        2.4.3 教学做合一理论
第三章 数控人才培养调研分析
    3.1 调研背景
    3.2 调研目的
    3.3 调研设计
        3.3.1 调研思路
        3.3.2 调研方式
    3.4 结果与分析
        3.4.1 人才需求分析
        3.4.2 企业对核心技能要求分析
        3.4.3 岗位群分析
        3.4.4 数控人才培养分析
第四章 数控实训项目库开发方案分析
    4.1 基于职业能力校企共同体的开发
    4.2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外企业教室实训基地”的开发
        4.2.1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生产性实训校企合作教学方案
        4.2.2 “校外企业教室实训基地”
    4.3 数控智慧互动实训室的开发
        4.3.1 智慧互动实训室建设目标
        4.3.2 智慧互动实训室实施思路
    4.4 教师团队的职能开发
    4.5 学生动态管理机制的开发
        4.5.1 生产性实习的总体要求
        4.5.2 生产性实训的组织和管理
        4.5.3 对参加生产性实训学生的基本要求
        4.5.4 学生实习岗位的调整
        4.5.5 学校对参加生产性实训实习的学生考核
第五章 数控实训项目库内容构建
    5.1 数控专业职业能力应用分析
    5.2 数控实训项目的实现过程——以“剪切块零件”为例
        5.2.1 分析企业零件
        5.2.2 提出工艺改进思路
        5.2.3 工艺改进实施过程
        5.2.4 项目取得成效
    5.3 数控实训项目库的发展
        5.3.1 数控实训项目库的建立
        5.3.2 数控实训项目选择
        5.3.3 数控实训项目制定
    5.4 数控实训项目库的应用延伸
        5.4.1 编写完成了数控活页教材
    5.5 以数控项目库构建数控人才培养模式
第六章 数控实训项目库应用实践与评估反馈
    6.1 数控实训项目库应用示例——以“旋盖机固定板零件加工”为例
        6.1.1 基于企业工作情境的教学过程
        6.1.2 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创新应用
        6.1.3 贴近企业标准的教学评价
        6.1.4 创新成效
    6.2 师资力量明显增强
    6.3 校企合作深度拓展
    6.4 人才培养质量显着提升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 参与的科研项目
    4 实用新型专利
学位论文数据集

(5)高职院校教学名师能力素质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价值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价值
    第二节 核心概念
    第三节 研究问题、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论文架构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教学名师的研究
        二、关于高职院校教师能力素质的研究
        三、关于高职院校教师能力素质模型的研究
        四、已有研究的不足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二、能力素质模型理论
第二章 高职院校教学名师能力素质模型构建
    第一节 教学名师能力素质模型构建设计
        一、模型构建方法
        二、模型构建对象
        三、模型构建流程
    第二节 教学名师能力素质模型构建结果
        一、外显性能力素质
        二、内隐性能力素质
        三、高职院校教学名师能力素质模型
    第三节 教学名师能力素质模型特征要素内涵解析
        一、教学科研能力
        二、管理能力
        三、实践能力
        四、发展能力
        五、个性态度
        六、内在动机
    第四节 分析与讨论
第三章 高职院校教学名师能力素质模型验证及现状分析
    第一节 教学名师能力素质模型验证
        一、验证设计
        二、验证结果
        三、分析与讨论
    第二节 教学名师能力素质现状分析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结果
        三、分析与讨论
第四章 高职院校教学名师成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教学名师成长影响因素数据统计
        一、编码统计
        二、问卷量化统计
    第二节 发展平台因素分析
        一、学校层次
        二、重点学科(专业)
        三、高级别团队
        四、岗位职务
        五、高级别项目
        六、其他
    第三节 发展环境因素分析
        一、团队氛围
        二、学校政策
        三、行业发展
        四、职教背景
    第四节 关键人物因素分析
        一、领导
        二、导师
        三、同事
        四、专家
        五、亲人
    第五节 关键事件因素分析
        一、职称提升
        二、学历提升
        三、发展机遇
        四、职务提升
        五、其他
    第六节 分析与讨论
第五章 高职院校教学名师能力素质模型的应用分析
    第一节 招聘甄选优秀职教师资
        一、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招聘甄选特点
        二、能力素质测评方法
        三、招聘甄选的流程与方法设计
    第二节 有效管理岗位工作绩效
        一、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绩效管理特点
        二、绩效管理的流程与方法设计
        三、绩效管理的举例分析
    第三节 合理规划教师职业生涯
        一、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教师职业规划特点
        二、职业规划的流程与方法设计
    第四节 科学设计培训提升体系
        一、基于能力素质模型教师培训的特点
        二、培训提升体系的流程与方法设计
    第五节 分析与讨论
研究结论
    第一节 主要结论与创新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附录
    附录一:高职院校教学名师访谈提纲
    附录二:高职院校教学名师访谈协议
    附录三:高职教师能力素质状况调查问卷
    附录四:高职教师成长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
后记

(6)《高分子材料成型工程》课堂教学方法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提高对高分子材料成型工程课程的重视度与学习兴趣
2 高分子材料成型工程课程体系交叉教学
3 高分子材料成型工程课程的课堂教学实践化
4 结语

(7)移动学习平台和翻转课堂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存在问题
2 基于移动学习平台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
3 基于云教学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
4 结语

(8)专题学习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以大学化学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专题学习过程
    (一) 专题内容选定及学习流程
    (二) 专题学习的质量保证
    (三) 专题学习的具体过程
    (四) 专题学习中的困难
    (五) 以小组为单位的成绩展示及反思
    (六) 专题学习评价
二、专题学习效果

(9)《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新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教学目的明确
2 教学内容组织
    2.1 创作编写新课程教材
    2.2 创新推行模块化教学
3 教学方法实施
    3.1 三种方法结合, 生动理论教学
        (1) 互动案例教学法
        (2) 学生研究课题结合法
        (3) 加工技术新旧对比法
    3.2 两种路径并行, 强化实践教学
    3.3 信息技术助阵, 形象灵活教学
4 教学效果的反馈
5 结语

(10)高职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专业建设背景及人才需求分析
2 人才培养目标确定
3 以专业核心课程为基础, 构建高职专业课程体系
    3.1 打牢基础, 稳固专业基础能力
    3.2 融合岗位技能, 强化专业核心能力
    3.3 顶岗真实岗位, 训练学生专业综合能力
    3.4 工学结合, 用手思考的实训课程体系
    3.5 精心打造, 工匠精神与创新精神融汇其中
4 学生就业职业发展
5 总结

四、谈塑料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工科背景下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与课程思政建设[J]. 邱碧薇,高润英,方文航.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 2021(07)
  • [2]工程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实现零距离教学[J]. 张守魁. 铸造设备与工艺, 2020(06)
  • [3]“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地方院校汽车类专业《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改革研究[J]. 赵仙花,史振萍,夏宇敬,王卫东. 河北农机, 2020(07)
  • [4]产教融合视域下数控实训项目库构建研究[D]. 徐世东.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5]高职院校教学名师能力素质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D]. 俞亚萍.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2)
  • [6]《高分子材料成型工程》课堂教学方法的探索[J]. 陈荣源,刘欣,张忠厚,张晓静,韩琳,马丽. 广州化工, 2019(13)
  • [7]移动学习平台和翻转课堂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 孙建芳,黄平,刘小康,徐晓,胡广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9(05)
  • [8]专题学习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以大学化学课程为例[J]. 徐红,李泽全. 化工高等教育, 2018(03)
  • [9]《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新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周洪福,温变英. 高分子通报, 2017(12)
  • [10]高职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思考[J]. 何亮,徐百平,陈金伟,喻慧文,杨崇岭.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3)

标签:;  ;  ;  ;  ;  

浅谈塑料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