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生物显微镜诊断虹膜黑色素瘤:病例报告

超声生物显微镜诊断虹膜黑色素瘤:病例报告

一、超声生物显微镜诊断虹膜黑色素瘤1例(论文文献综述)

王瑞雪[1](2021)在《超声睫状体成形术和睫状体冷冻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对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比较超声睫状体成形术(Ultrasound cyclo-plasty,UCP)与睫状体冷冻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的临床效果,并通过动物实验进一步探究两者术后的睫状体组织变化。方法(1)回顾性队列研究。分别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实施UCP和睫状体冷冻术的NVG患者,其中UCP组共纳入26例,26只眼;睫状体冷冻术组共纳入23例,23只眼。两组均开展为期6个月的临床研究,随访时间为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随访内容包括眼压测量(采用非接触式眼压计和goldman眼压计)、疼痛指数评定、眼前节照相及相关并发症的检查。此次研究的主要指标是手术成功(定义为最后一次随访时眼压较基线降低20%及以上,且>5mm Hg),次要指标是每次随访的平均眼压、术中及术后每次随访的疼痛指数和观察期间的所有并发症。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卡方检验、秩和检验、方差齐性检验等统计学分析。(2)在动物实验中,为18只新西兰兔建立慢性高眼压模型,将其平均分为UCP组和睫状体冷冻术组,两组分别严格按照临床要求实施单眼手术,观察术后睫状体的变化及相关基质金属蛋白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MMP-1)的表达,并用非术眼进行阴性对照。结果(1)眼压:UCP组和睫状体冷冻术组的平均基线眼压分别为54.6±9.7mm Hg和53.3±11.7mm Hg,随访6个月后UCP组降至30.3±9.4mm Hg,手术成功率为76%;睫状体冷冻术组降至30.4±9.1mm Hg,手术成功率达到77%,两者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每一次的随访中,两种手术的降压效果均保持平稳且未见明显区别(P均>0.05)。(2)疼痛指数:UCP相对于睫状体冷冻术对疼痛的缓解效果更为显着,两者术前疼痛指数分别为6.31±1.8和6.35±1.7,手术当晚UCP组疼痛指数降至4.08±1.7,而睫状体冷冻术组的患者疼痛指数降幅较小,为5.52±1.6。此后每次随访,两组差异均十分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并发症:在睫状体冷冻术组中,部分患者术后视力下降,甚至失去光感,而UCP术后无患者出现此种情况。与UCP相比,睫状体冷冻术的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更高且更复杂,其中视网膜脱离、葡萄膜炎等严重并发症均在睫状体冷冻术后的随访中出现。(4)动物实验:新西兰兔的睫状体组织学研究显示睫状体冷冻术后的睫状突由于低温处理发生萎缩,被完全破坏,MMP-1只分布于睫状肌中,而UCP术后的MMP-1在睫状体内有所保留,不仅睫状肌未受到超声的影响,睫状突基底部也保持正常,只有双层上皮细胞呈凝固性坏死。结论UCP和睫状体冷冻术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降压效果均较为明显,但是UCP的安全性更高,术后反应轻微,整体疗效更占优势。在无切口手术中,UCP有望成为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新选择,开创精确治疗新模式。

李栋军,顼晓琳,杨文利,王子杨,陈伟,赵琦,李逸丰,崔蕊,沈琳,魏文斌[2](2016)在《睫状体黑色素细胞瘤的超声诊断特征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睫状体黑色素细胞瘤的超声诊断特征,并与睫状体黑色素瘤进行鉴别。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5年9月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收治的睫状体黑色素细胞瘤患者22例(22只眼),同时选取同期就诊的睫状体黑色素瘤患者23例(23只眼)作为鉴别,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诊断确诊。分析所有患者的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及超声造影表现。结果:UBM检查显示21例睫状体黑色素细胞瘤中,呈高回声14例、中等回声4例、低回声3例,17例侵犯虹膜及房角,1例侵犯巩膜;15例睫状体黑色素瘤中,呈中等回声5例、低回声10例。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显示,22例睫状体黑色素细胞瘤中,形态呈梭形1例、半球形21例,15例病变内可见血流信号;23例睫状体黑色素瘤中,形态呈梭形1例、半球形15例、蕈状7例,22例病变内可见血流信号。超声造影检查显示,睫状体黑色素细胞瘤峰值强度低于睫状体黑色素瘤,平均渡越时间长于睫状体黑色素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睫状体黑色素细胞瘤的超声检查有一定的特点,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依据。

朱晴[3](2015)在《超声诊断眼球占位性病变的临床价值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超声诊断眼球占位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门诊及住院患者50例,均为单眼发病,行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探讨超声诊断的价值。结果睫状体黑色素细胞瘤、脉络膜黑色素瘤、视网膜母细胞瘤、睫状体黑色素瘤,以及脉络膜转移癌及脉络膜血管瘤均可于彩色超声图像上显示,但虹膜黑色素瘤、视网膜下出血未见明显彩色血流;超声检查与手术诊断结果具有一致性。结论眼球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诊断,采用超声检查,准确性有保障,可作为临床辅助诊断工具,值得在临床诊断中推广应用。

刘显勇,张平,李永平,刘荣娇,林菁,颜建华[4](2015)在《睫状体无色素上皮腺瘤诊治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睫状体无色素上皮腺瘤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病理学特征、手术治疗及预后。方法对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在2004年10月至2010年10月经病理检查证实的5例睫状体无色素上皮腺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采用局部板层巩膜睫状体或板层巩膜睫状体前脉络膜切除法治疗,2例肿瘤较大者联合玻璃体切割术。结果 5例患者中,男性1例,女性4例;右眼4例,左眼1例,年龄28~46岁,平均38岁,均以视力下降为主诉入院。眼部检查见虹膜根部后方占位、局部虹膜向前隆起,肿瘤由虹膜后方进入瞳孔区,呈灰白色,有时呈半透明状,血管较丰富;均伴晶状体混浊、3例伴晶状体移位。UBM检查显示肿瘤位于睫状体,呈中高回声不均质实性圆形或类圆形肿物,游离缘边界清楚;2例肿瘤较大者合并虹膜囊肿。眼部B超检查示球内前段中高回声边界清楚的类圆形肿物。组织病理学检查:肿物无包膜,瘤细胞为多边形或梭形,呈条状或腺管样排列,胞浆淡染,其内无色素,核呈圆形或梭形,无异型性。免疫组化:Vimentin(+),S100(+)、CK(+),HMB45(-)。经平均随访5.5年,4例视力0.6或以上,1例无光感。全部病例保存眼球,肿物无复发。结论睫状体无色素上皮腺瘤属少见病,可借助UBM等早期发现和诊断,采用手术切除肿物保存眼球的治疗方法效果理想。

刘敏,赵华,强军,赵骏,刘丽[5](2011)在《超声检查和眼底血管造影在葡萄膜转移癌诊断中的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超声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在葡萄膜转移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9例(9只眼)葡萄膜转移癌病例的超声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8例脉络膜转移癌,1例虹膜转移癌。结果脉络膜转移癌者A超扫描为中-高强度反射且波峰不规则;B超检查为眼球后极部或视盘周围呈扁平状隆起的内回声不均病灶并伴有病灶周围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眼底血管造影早期表现为无脉络膜背景荧光的暗区,而后逐渐显现斑点状高荧光,晚期荧光融合增强呈斑驳样。虹膜转移癌者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可见虹膜实质层的广泛增厚隆起,边缘较整齐,内回声较均匀呈中等强度。结论超声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在葡萄膜转移癌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尤其对于不典型病例,与其他脉络膜占位性病变难区分的时候,应注意其眼底典型的表现以及影像学的特点,减少误诊、漏诊。

李娟[6](2011)在《UBM观察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先兆期疗效》文中研究指明目的:UBM观察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先兆期的疗效。方法:我们于2009年1月至2010年3月,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或先兆期的住院患者62例(62眼)进行前瞻性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行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B组行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C组行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周边虹膜切除术。观察并比较3组术后视力、眼压、房角分级、UBM相关指标和术后并发症等的变化。结果:术后12个月发现:A、B、C组患者的前房角(Scheie分级法)均显着增宽(P<0.05),三组间的房角分级无显着性差异(P>0.05);A组中央前房深度、小梁睫状体距离无明显变化(P>0.05),房角开放距离500和小梁虹膜角较术前增大(P<0.05),B、C组术后中央前房深度、房角开放距离500、小梁虹膜角、小梁睫状体距离较术前均增大(P<0.05);A组中央前房深度、房角开放距离500、小梁睫状体距离及小梁虹膜角明显低于B、C组(P<0.05),B、C组间的中央前房深度、房角开放距离500、小梁睫状体距离和小梁虹膜角无显着性差异(P>0.05);三组平均眼压无显着变化(P>0.05),三组间的平均眼压无明显差异(P>0.05);A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无显着提高(P>0.05),B、C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均显着提高(P<0.05), A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显着低于B、C组, B、C组间最佳矫正视力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 UBM检查可以弥补眼部传统检查的不足,能够清晰的显示并精确的测量自然状态下的眼前节结构,对探讨青光眼发病机制、选择手术方式及判断手术预后均有很大的价值。2.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或先兆期的有效方法。3.在增加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或先兆期患者的前房角宽度、中央前房深度、小梁睫状体距离及提高术后视力的效果方面,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优于激光周边虹膜造孔术;4.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和先兆期中不需要再做周边虹膜切除术。

齐冬梅,何为民,罗清礼[7](2009)在《睫状体占位病变23例临床病理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睫状体占位病变的临床特点和组织病理学特征,为临床提供诊断和治疗依据。方法从1981~2007年间收治的23例睫状体占位病变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睫状体占位病变均为肿瘤,位于睫状体的病变14例(60.87%),位于睫状体和脉络膜的病变9例(39.13%)。按组织来源分类:色素细胞来源肿瘤18例(78.26%),其中恶性黑色素瘤16例(69.56%),黑色素细胞瘤2例(8.70%);神经源性肿瘤2例(8.70%),髓上皮瘤和神经鞘瘤各1例(4.35%);睫状体神经上皮来源肿瘤1例(4.35%),为无色素上皮腺瘤;平滑肌瘤1例(4.35%);鳞状细胞癌1例(4.35%)。结论睫状体占位病变以恶性黑色素瘤居首位,了解其临床特征,辅助检查和组织病理学特点,有助于作出准确的诊断和处理。

王适宜[8](2009)在《不同后房型人工晶体位置的超声生物显微镜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采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nic biomicroscope,UBM)观察两种不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posterior chamber intraocularlens,PC-IOL)术后不同时期在眼内的偏心量、倾斜度、前房深度、人工晶体袢的确切位置和人工晶体袢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评价这两种后房型人工晶体在眼内的稳定性。方法本研究选择自2008年6月至2009年1月在湘雅医院眼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取及后房型人工晶体囊袋内(连续环形撕囊、6mm大小、居中)植入的44例(45只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第1组21例(21只眼)患者,囊袋内植入三片式折叠人工晶体;第2组23例(24只眼)患者,囊袋内植入一片式折叠人工晶体,术后1周、1月测量眼压、采用超声生物显微镜测量两种后房型人工晶体在眼内的偏心量、倾斜度、前房深度、观察人工晶体袢的确切位置和人工晶体袢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果1.术后各组1周与1月的偏心量、倾斜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时,比较两组的偏心量、倾斜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时,比较两组的偏心量、倾斜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各组1周与1月的前房深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时,比较两组前房深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时,比较两组前房深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1周时发现1例眼压高于21 mmHg,为囊袋内植入,术后1月时两组各有1例眼压高于21mmHg,为人工晶体不对称患者。4:术后1周发现少量皮质残留1眼(2%),术后1月时无明显变化。结论1.一片式折叠人工晶体较三片式折叠人工晶体在眼内具有更好的稳定性。2.UBM能对人工晶体袢的位置及其对周围组织的影响进行很好的观察。

李军[9](2008)在《超声生物显微镜在眼外伤继发性青光眼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测眼外伤继发性青光眼患者的眼前节变化,研究眼外伤继发性青光眼的原因,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在眼外伤继发性青光眼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选择2003年8月至2007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眼外伤继发性青光眼的患者90例90眼。(2)使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对所有患者进行双眼眼前节组织扫描并保存图像。(3)对所有患者进行传统眼科B超检查,适合病例进行前房角镜的检查。(4)分析每项检查结果,列出每项检查结果所能反映的继发青光眼的原因,对比超声生物显微镜和传统眼科B超及前房角镜对病因的检出情况。(5)选取眼外伤后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病例测量患眼及对侧健眼的前房深度(ACD)、房角开放距离500(AOD500)、小梁虹膜夹角(θ1)、睫状体厚度(CBT)、睫状突厚度(CPT)、小梁睫状体距离(TCPD)。(6)对眼外伤后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例的患眼及健眼UBM生物测量值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1)超声生物显微镜在眼外伤继发性青光眼的病例中可以清晰显示前房积血、房角后退、房角粘连、睫状体异物、晶状体悬韧带断裂、晶状体不全脱位、植入性虹膜囊肿等继发青光眼的原因。(2)传统眼科B超可以显示前房大量积血、晶状体脱位等继发青光眼的原因。(3)前房角镜可以显示房角后退、房角粘连、植入性虹膜囊肿等继发青光眼的原因。(4)眼外伤后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病例在高眼压状态下,患眼较对侧健眼ACD、AOD500、CBT、CPT、TCPD明显增加,θ1明显增大。结论:(1)超声生物显微镜在眼外伤继发性青光眼的病例中有极好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在眼内积血、屈光介质混浊时,可以准确反映眼前节组织的外伤情况,帮助明确继发性青光眼的原因,指导临床治疗。(2)眼外伤后继发闭角型青光眼在发作时睫状体水肿,睫状体位置前移,前房变浅,房角变窄,阻碍房水外流,促使眼压升高。

陈倩,孙兴怀,王嘉健,宋月莲,陈荣家[10](2006)在《睫状体肿瘤的超声生物显微镜影像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睫状体肿瘤的超声生物显微镜影像学改变,为此类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2002年7月~2005年7月经病理证实的睫状体肿瘤患者9例9眼,其中恶性黑色素瘤5例,黑包素细胞瘤2例,髓上皮瘤1例,转移癌1例所有病例术前行超声生物显微镜影像(ultrasoundbiomicroscopy,UBM)检查,对肿瘤采集射状切面和横断面图像结果睫状体恶性黑色素瘤的 UBM 影像均呈近似或典型"蕈佯"外观伴声衰减,基底部存在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黑色素细胞瘤1例与黑色素瘤表现类似,另1例为圆顶状中高回声肿块伴轻度声衰减,1例转移癌呈类圆形低到中等回声肿块伴有卫星灶。1例髓上皮瘤呈睫状冠部中高回声连续性肿块,伴多发性囊样无回声区结论睫状体肿瘤的 UBM 影像特征依肿瘤性质不同而各具特征,UBM 能够对睫状体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临床依据。

二、超声生物显微镜诊断虹膜黑色素瘤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声生物显微镜诊断虹膜黑色素瘤1例(论文提纲范文)

(1)超声睫状体成形术和睫状体冷冻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前言
2.研究对象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6.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超声睫状体成形术与青光眼治疗
    参考文献

(2)睫状体黑色素细胞瘤的超声诊断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仪器和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UBM检查结果
    2.2 CDFI结果
    2.3 超声造影结果
3 讨论

(3)超声诊断眼球占位性病变的临床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超声诊断结果
    2.2 手术治疗情况
3 讨论
    3.1 脉络膜黑色素瘤诊断与鉴别
    3.2 脉络膜及其病变的诊断与鉴别
    3.3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诊断与鉴别

(6)UBM观察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先兆期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英文缩写词索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论文附图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8)不同后房型人工晶体位置的超声生物显微镜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手术步骤
    2.3 主要仪器
    2.4 检查方法
    2.5 统计学处理
第三章 结果
    3.1 视力
    3.2 偏心量
    3.3 倾斜度
    3.4 前房深度
    3.5 人工晶体位置
    3.6 皮质残留
    3.7 眼压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超生生物显微镜及其在眼科临床中的应用
致谢

(9)超声生物显微镜在眼外伤继发性青光眼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超声生物显微镜诊断虹膜黑色素瘤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超声睫状体成形术和睫状体冷冻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对照研究[D]. 王瑞雪.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2]睫状体黑色素细胞瘤的超声诊断特征分析[J]. 李栋军,顼晓琳,杨文利,王子杨,陈伟,赵琦,李逸丰,崔蕊,沈琳,魏文斌. 肿瘤影像学, 2016(04)
  • [3]超声诊断眼球占位性病变的临床价值分析[J]. 朱晴. 中外医疗, 2015(24)
  • [4]睫状体无色素上皮腺瘤诊治分析[J]. 刘显勇,张平,李永平,刘荣娇,林菁,颜建华.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5(05)
  • [5]超声检查和眼底血管造影在葡萄膜转移癌诊断中的价值[J]. 刘敏,赵华,强军,赵骏,刘丽.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1(09)
  • [6]UBM观察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先兆期疗效[D]. 李娟. 南华大学, 2011(11)
  • [7]睫状体占位病变23例临床病理分析[J]. 齐冬梅,何为民,罗清礼.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09(10)
  • [8]不同后房型人工晶体位置的超声生物显微镜临床观察[D]. 王适宜. 中南大学, 2009(04)
  • [9]超声生物显微镜在眼外伤继发性青光眼中的应用研究[D]. 李军. 山东大学, 2008(01)
  • [10]睫状体肿瘤的超声生物显微镜影像分析[J]. 陈倩,孙兴怀,王嘉健,宋月莲,陈荣家.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6(05)

标签:;  ;  ;  ;  ;  

超声生物显微镜诊断虹膜黑色素瘤:病例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