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重庆库区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的法律规制

提高重庆库区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的法律规制

一、重庆库区农村人口文化素质提高的法律调控(论文文献综述)

王鹏程[1](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完善重庆市三峡库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路径研究》文中认为乡村振兴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推动农村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宏伟战略。乡村振兴重在产业兴旺,产业兴旺关键在人才,其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即农民强则乡村强。因此,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和技能水平,便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本质要求。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对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村人力资本迫在眉睫,这对于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和落地生根意义重大。重庆市作为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有着“山城”的美誉,三峡库区的山区特色尤为突出,农村占地广、农村人口多、农业发展滞后等特点突出。本研究以重庆市三峡库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为研究对象,以人力资本、准公共物品、终身教育等理论为研究基础,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实证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重庆市三峡库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现状,找出重庆市三峡库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存在问题及其制约因素,提出完善重庆市三峡库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路径的对策建议。本研究由六部分构成。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章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首先界定了本研究涉及的几个概念,其次对人力资本、准公共物品、终身教育等理论进行了陈述。第三章重庆市三峡库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现状与问题。首先是详细论述了重庆市三峡库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现状及形势,其次是分析了技能培训政策体系层面的问题,如培训评估监管、培训课程设置、培训硬件师资等方面的问题,最后探讨了重庆市三峡库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产生问题的制约因素。第四章重庆市三峡库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和题项优化,构建影响因素量表及实证模型,并对影响因素展开回归分析,为后续研究提供思路。第五章完善重庆市三峡库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路径。首先构建了重庆市三峡库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总体框架,其次从完善运行机制、优化服务模式、加强支持保障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策略。第六章研究结论与展望。对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进行了总结研究,并就研究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作出了回应和展望。

贾慕昕[2](2019)在《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研究 ——以丰都、忠县、万州为例》文中认为三峡工程的建设对中国的社会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库区人居环境建设是三峡地区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的一次大平衡和大调整。自三峡工程2009年全面竣工以来,库区城市在经历移民迁居的动荡岁月后,开始进入新时期稳步发展的正常轨道。在近十年的时间里,相比于三峡工程建设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又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的社会经济、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旅游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随着后三峡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全面调整转型,三峡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发展面临诸如经济发展缓慢、生态问题频发、移民致富困难、人地关系紧张、社会矛盾凸显等深层次问题。本文按照“提出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从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总体变迁着手,对三峡库区腹心城市丰都、忠县、万州的人口与城镇化情况、移民安居情况、城市规划与建设情况、民生情况、生态环境情况、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旅游文化与遗产保护情况进行全面的跟踪调查。通过研究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共性特征和典型问题,总结出人地矛盾突出,生态环境脆弱是当前制约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发展的核心因素,并从人地关系失衡、人地关系失序、人地关系失控三个方面阐述了库区城市人地关系的具体特征,进而将“人地和谐”作为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发展目标。通过研究人地关系与人居环境基本理论,论文提出了人地关系与人居环境的耦合协同路径,在人地关系的语境下定义了人居环境的系统构成,同时运用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的思维方式,确定了“人地关系”视角下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然后针对三个靶区城市进行实证研究,基于评价结果综合分析,引入人地和谐度的概念,发现库区三个城市人居环境的人地关系和谐程度差异显着,进而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因城施策,差异发展的以协调人地关系为抓手的库区城市人居环境优化技术路线,最后依据优化思路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人居环境提升策略和实施措施。本文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和人地关系理论为指导,综合城市规划学、地理学、建筑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通过理论与实践分析相结合,为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优化与提升提供较为科学的思路。文章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绪论。本章介绍了选题的缘起、背景、目的和意义,对后三峡时期库区人居环境研究和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体系进行理论综述,并提出研究方法及主要框架内容。第二章:后三峡时期万州城市人居环境规划建设评述。涵盖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八个主要方面。第三章:后三峡时期丰都和忠县城市人居环境规划建设评述。涵盖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八个主要方面。第四章:“人地关系”视角下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过程与指标体系构建。第五章:针对丰都、忠县、万州城市人居环境的各项指标进行全面系统评价,并对评价结果加以统计分析。第六章:构建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优化技术路线。提出对丰都、忠县、万州人居环境提升策略及实施措施的一些探索。第七章:总结

周琎[3](2018)在《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理论与方法》文中研究指明社会基础设施是结构性社会关系的空间表现形式,是城镇化进程中缓解社会问题、改善市民生活质量及提高社会福利水平的城市空间载体。伴随新型城镇化进程,三峡库区进入后三峡时代,主要社会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故而,论文在三峡库区19个区县城市的城镇化进程时空背景下,以现实社会问题及人本需求为导向,将社会基础设施规划作为社会问题的治理途径,即通过城乡规划领域与系统协同论、社会学及经济学等融贯的交叉研究,以“现状问题析因—理论探索—数理模型—策略思考”为整体技术路线,运用文案逻辑、田野调查、相关计量和协调测度等综合研究方法,形成三峡库区区域、城市及社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的理论观及方法论的基本内容。(1)探索构建城乡规划领域以社会治理为目标的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理论框架(第2、3章)。研究表明,库区城镇化转型与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不协同、库区社会基础设施需求与规划建设不协同及库区社会基础设施供给与人本需求不协同分别是库区社会问题产生的具体诱因、物质因由及本质矛盾。构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与新型城镇化进程、人本需求三个系统的协同机制、推动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既是理论出路的主要实践策略,亦是库区社会问题的有效治理途径。(2)建构社会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协同状态诊断的技术路线和协调测度模型(第4章)。通过静态协调度模型对三峡库区2000-2014年面板数据测度,结果显示,从三峡工程建设整体协调时期(2000-2010年)到后三峡时代失调时期(2010-2014年),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与城镇化进程的协同状态从失调到基本协调再到失调、且呈现出失调趋势逐渐增大的时空变化表征。故此,提出了基于诊断结果的3种基本发展分类,以便针对不同类别的城市探讨具体协同规划策略。(3)提出基于适应性抉择模型的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区域协同规划的宏观调控框架和基于人本需求的城区具体设施协同规划策略(第5、6章)。在区域层面,以高等教育设施为例探讨了区域协同规划;在城市层面,以万州区为例,采用适应性抉择模型对社会基础设施的各个子系统进行规划时序识别,针对基础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及停车设施进行地域化的规划标准及设计方法研究;在社区层面,以长寿区三道拐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对社区文化设施进行基于需求的社会问题治理途径探索。基于以上研究,论文提出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的3点探索性策略:在现状建设实施方面,提出协同状态诊断模型来动态监控可能或已近出现的社会问题;在区域及城市层面通过适应性抉择模型对社会基础设施的各个子系统进行基于新型城镇化及经济发展阶段的协调配置,满足库区非正式经济模式的人本空间需求;在城市及社区层面试图对现行城市规划的规范标准和技术措施进行地域化,并提出空间布局规划策略,以实现社会基础设施的社会福利保障及社会问题的治理效应。综上,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与新型城镇化进程、人本需求不匹配所引起的社会学问题既有一定的时空特质,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学术普遍意义。论文尝试在三峡工程建设时期到后三峡时代新型城镇化这一特殊时段中,通过交叉学科复合构建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理论框架,解析社会基础设施与新型城镇化、人本需求的相关机制,建构起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社会基础设施“协同状态诊断—宏观调控框架—协同规划策略”的规划设计方法,同时探讨了基于需求满足的、社会基础设施分项规划的用地布局技术、实施管理与长效维护策略。

蔡进[4](2018)在《耕地资源贫困与农村多维贫困测度及耦合关系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文中认为贫困问题作为全人类面临亟待解决的共同问题,一直是各国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当前全球贫困态势复杂严峻,据世界银行统计,截止2015年底,全球仍有7.2亿人口处于贫困线水平以下。中国经过多年的大规模扶贫开发,农村中贫困人口大量锐减,贫困态势得到了有效缓解,但由于贫困人口基数大,扶贫开发任务依然艰巨,截止2015年底,农村中仍有5575万人处于贫困线水平以下。目前,中国农村的贫困形态已由经济发展落后、政策制度缺失形成的面上贫困,转变为由农户个体能力、特殊地理环境与资源要素条件约束下的地缘性贫困。对贫困问题的关注焦点也由以收入水平为标准的单维贫困向包括收入水平、教育医疗、公共服务和发展环境等方面的多维贫困转变。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农村贫困治理提供了重要契机,但农村中资源要素的匮乏成为阻碍贫困治理的重要障碍。随着资源贫困理论向各要素的深入发展,将“贫困”概念引入耕地资源,把耕地资源匮乏问题从自然领域引入社会经济领域,一方面,可以探索利用非工程措施解决耕地资源稀缺问题;另一方面,探索资源贫困与农村贫困在时空上的耦合关系与耦合机理,为耕地资源贫困与农村多维贫困的优化调控,以及基于耕地资源视角下的农村贫困治理模式提供新思路。目前,系统研究资源贫困的文献不多,特别是研究资源贫困与农村经济贫困耦合关系的相关文献更少,耕地资源稀缺性与农村贫困关系的研究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对农村多维贫困的研究在尺度上和测度指标体系上有待丰富和改善。本文基于资源贫困理论与农村贫困理论,在相关文献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界定了耕地资源贫困与农村多维贫困的概念与内涵,并借助ArcGIS、SPSS、GeoDa、Matalab、Eviews等空间分析与数据统计软件平台,运用动态加权求和法、多边形综合图示法、莫兰指数、地理探测器、耦合协调度模型、AR自回归模型等研究方法,分别刻画重庆市耕地资源贫困与农村多维贫困时空关联格局以及地域分异特征,探寻影响耕地资源贫困与农村多维贫困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剖析耕地资源贫困与农村多维贫困的耦合关系与耦合机理;构建耕地资源贫困与农村多维贫困耦合的优化调控策略,为基于耕地资源视角的农村贫困治理提供政策建议,以期促进区域耕地资源利用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论文的研究内容与主要结论包括:(1)界定耕地资源贫困的概念与内涵,构建耕地资源贫困测度指标体系,并运用动态加权求和法、Moran`s I、变异系数等研究方法,对重庆市及各区域耕地资源贫困的时空特征和空间关联格局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时间序列上,重庆市及各区县的耕地资源贫困程度呈现逐年缩小的趋势,但区域之间的差距逐步扩大;空间分布上,耕地资源贫困程度较轻的区县主要集中在区域Ⅰ和区域Ⅱ,贫困程度较深的区县主要集中在区域Ⅲ和区域Ⅳ;空间关联格局上,耕地资源贫困空间集聚特征显着,集聚效益不断增强,高高集聚区分布在区域Ⅲ和区域Ⅳ,低低集聚区分布在区域Ⅰ和区域Ⅱ,并且高值集聚中心逐步由区域Ⅳ向区域Ⅲ转移,低值集聚中心由区域Ⅰ向区域Ⅱ逐渐扩散。(2)在加入农户生计发展环境维度的基础上,构建农村多维贫困测度指标体系,并运用多边形综合图示法、地理探测器模型等研究方法,对重庆市及各区域农村多维贫困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时间序列上,重庆市农村多维贫困程度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各区县贫困程度均有所减轻且区县之间的差距逐年缩小;空间格局上,农村多维贫困的高水平和较高水平区县主要分布在区域Ⅲ和区域Ⅳ,低水平和较低水平区县主要分布在区域Ⅰ和区域Ⅱ;时空关联格局上,重庆市农村多维贫困存在空间集聚效应且逐年增强,主要以HH型和LL型正相关为主,HH型区县主要集中在区域Ⅲ,LL型区县主要集中在区域Ⅰ。农村多维贫困的地域分异主要受地形、到市中心距离、耕地质量、城镇化水平、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区域的主导因素有所不同。(3)在耕地资源贫困与农村多维贫困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二次方曲线、耦合度模型对重庆市及各区县耕地资源贫困与农村多维贫困的耦合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耦合水平上,重庆市耕地资源贫困与农村多维贫困呈现高水平耦合且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大部分区县呈现极度耦合水平,低度和中度耦合水平主要分布在区域Ⅲ和区域Ⅳ;耦合类型上,耕地资源贫困滞后型略多于农村多维贫困滞后型,前者主要分布在区域Ⅱ南部、区域Ⅳ,后者主要分布在区域Ⅱ北部、区域Ⅲ和区域Ⅰ,江津、南川、璧山、丰都、忠县、酉阳等6个区县由耕地资源贫困滞后型转变至农村多维贫困滞后型,九龙坡、北碚、开州、梁平、垫江等5个区县由农村多维贫困滞后型转变为耕地资源贫困滞后型。(4)在耦合机理概念与内容解构的基础上,运用AR回归模型与方差贡献率对耕地资源贫困与农村多维贫困的耦合关系进行检验,探讨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耦合发展的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从方差贡献率来看,耕地资源贫困对农村多维贫困的作用程度呈现波动减弱的趋势,而农村多维贫困对耕地资源贫困的作用程度逐年增长,这符合城市化过程中耕地资源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关系;AR模型检验结果表明,耕地资源贫困程度每提高1%,农村多维贫困程度增加的百分点呈现下降趋势,而农村多维贫困程度每提高1%,耕地资源贫困程度增加的百分点呈现上升趋势,与方差贡献率结果一致;从互动关系来看,耕地资源贫困程度加深将引起农业效益低下、土地撂荒、产业结构滞后、劳动力外流等问题,从而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村多维贫困风险。反之,农村多维贫困程度上升将引起农民生活水平下降、政府投资减少、劳动力外流、土地撂荒等问题,增加耕地资源贫困风险;耕地资源与农村多维贫困耦合关系受到区域经济发展、资源禀赋、区位条件、政府政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基于上述研究结论,为缓解耕地资源贫困与农村多维贫困程度,充分利用耕地资源进行农村贫困治理,提升耕地资源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适应力,提出优化调控措施。其中耕地资源贫困滞后地区优化调控措施包括:因地制宜开展土地整治工作,增加耕地面积和优化资源组合;强化“农田水路网”的投入,改善耕地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改善耕地资源所面临的环境质量;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高耕地资源贫困的社会适应能力。农村多维贫困滞后地区优化调控措施包括: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提升贫困地区农民生活水平;统筹区域之间资源要素流动,缓解区域之间农村贫困的差距;大力推进贫困地区易地扶贫搬迁,改善农村发展环境。论文的创新点包括:(1)基于资源贫困理论,界定了“耕地资源贫困”的概念与内涵,并对“耕地资源贫困”的时空分异和空间关联格局进行实证研究,丰富了资源贫困理论体系,为开展“耕地资源贫困”相关研究提供了方法借鉴;(2)改进了区域农村多维贫困测度指标体系,增加农村“发展环境”维度,并对农村多维贫困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拓展了农村多维贫困研究视角;(3)探寻了耕地资源贫困与农村多维贫困的耦合关系,揭示了耕地资源贫困与农村多维贫困的耦合机理,并提出基于耕地资源视角的贫困优化调控措施。

闵婕[5](2015)在《三峡库区典型区域农村聚落空间演化研究 ——以万州区为例》文中提出聚落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外在表征空间形式,是环境与文化信息最丰富的载体,农村聚落演化能深刻反映区域自然环境与社会文化的变迁。作为因三峡工程建设淹没大量耕地和聚落用地的三峡库区,其农村地域空间面临着耕地与建设用地适宜区域重叠、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程度粗放,生态环境破坏等严峻挑战。本论文选择位于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的重庆万州区为具体实证区域,研究时间置于三峡工程建设前后(19952012年),其农村聚落空间演化具有一般演变规律,又因为三峡主体工程建设和移民特殊背景使该区域具备不同于其它地区的发展,对其农村聚落进行空间演化研究,可丰富与完善农村聚落地理、乡村地理学理论,引导区域的“新农村建设”、“土地综合整治”的合理稳步进行,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论文在地理学科常用的“格局-动态-机制”研究范式基础上,将“格局”与“功能”作为农村聚落空间演化的基本属性和组成内容,以三峡水库蓄水前1995年、蓄水后2012年为主要研究时间节点,应用GIS空间分析、空间计量模型、景观生态学等研究方法,从农村聚落空间格局和功能两个方面探求万州区农村聚落空间的动态演变轨迹,解构万州区农村聚落空间演化的内在机理,探讨三峡库区农村聚落空间优化重构的路径策略。论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构建了“格局-功能”耦合关系的农村聚落空间演变研究的重要视角。在传统空间演变研究范式“格局-动态-机理”的基础上,将“格局”与“功能”作为农村聚落系统的基本属性和组成内容,农村聚落空间演变的过程实际上是农村聚落格局与功能相互作用的集中体现,格局是功能的空间载体,功能是格局的本质内容,按照格局与功能的动态演变、机理直至重构优化展开研究。(2)万州区农村聚落在三峡工程建设前后的空间演变呈多模式特征,其空间分布、用地规模和平面形态等演变具有明显的分异特征。①从1995年2012年,万州区农村聚落用地规模增加,空间呈“小规模大集聚”特征;斑块总个数减少,空间呈“西密东疏”分异特征;布局形态朝盲目扩张、沿路扩展形式增多。②农村聚落空间分布受道路指向愈加明显,而地形限制作用减弱。③农村聚落用地规模表现为东部快速增加、西部缓慢增加、中部区域逐渐减少的不同速特征;沿江和丘陵区域大部分村庄的农村聚落用地增加速度减缓、转出速度增加,山区的农村聚落用地则是增加和转出速度同向增加,变化明显。④通过农村聚落用地转移动态度以及在分布、形态、规模等要素演变特征基础上确定其空间演变模式,将万州区农村聚落空间演变模式划分为自然演变、加速演变、剧烈演变和三峡工程扰动等四个大类型和九个小类型,其中加速演变为最主要演变模式。(3)万州区农村聚落功能发展指数呈明显空间分异特征。万州区农村聚落功能在十七年期间从居住生活功能为主逐渐向多样化转变,空间分异明显。居住生活功能和非农业生产功能空间分布呈环状特征,农业生产功能空间破碎度高,功能总指数呈“城区沿江指数值高东部低,聚集效果明显”的空间特征,通过功能发展优势指数将万州区村级范围农村聚落功能划定为居住生活功能优势、农业产业功能优势、非农产业功能优势和均衡功能等4个大类型16个小类型。(4)万州区农村聚落空间格局与功能整体呈低度耦合协调特征。农村聚落空间格局与功能两者之间是相互促进和相互胁迫的双维关系。万州区农村聚落的格局与功能整体呈低度耦合协调阶段,城郊村和建制镇所对应的社区大部分为中高度耦合协调类型,具体表现为适度空间规模、较好区位条件和高功能指数;而远郊村和山区村则表现为低度耦合协调阶段,用地规模盲目增加,功能指数不高,交通基础设施较差,区位条件不好。(5)农村聚落格局演化和功能差异性发展是基于差别化的主导影响因子形成的。通过经典和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万州区农村聚落空间演化的影响因素及内在机理,结果显示:①地形因素在三峡工程建设期间对农村聚落空间演变并未表现出普遍的基础作用因素;交通和城镇中心等区位因子对于农村聚落空间演变具有强烈的空间吸引,但有其限定的影响范围;宏观政策制度调控和突变因素如城乡统筹、新农村建设、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等成为空间演化的重大外力和突变力。②城镇化、工业化、区位条件、政策制度调控成为城郊乡镇农村聚落空间变化的主导因素,在此因素作用下农村聚落发展或形成城镇转型的负向演变或加速正向演变模式。③受中低地形、人口密度、地均GDP等地形和人口经济因素的正向影响和三峡工程建设的负向影响,沿江乡镇的农村聚落空间演化或可形成自然农村聚落演变或突变演变模式。④丘陵区乡镇的农村聚落整体受中低地形和交通影响较大,常形成自然农村聚落演变和加速正向演变模式。⑤偏远山区或处于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的农村聚落,自然环境的制约性作用地位依然占有主导,在适当的人口和政策制度影响下,有可能形成自然演进、负向加速演进模式。(6)万州区农村聚落发展潜力整体处于一般发展水平,基于城乡统筹、突出主导功能等原则出发,将万州41个乡镇531村庄的农村聚落功能优化为82个城郊高度集约优化、53个特色产业发展优化、72个生态屏障区生态优化、68个生态修复保护优化、112个综合功能整合优化、144个居住服务提升优化六大类型区。从反映农村聚落发展潜力的发展基础、生产条件、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4个方面的指标,对万州农村聚落空间格局进行形态、区位、规模的调整优化,具体优化为95个城镇转型村落、60个重点发展型村落、219个适度发展型村落、111个限制发展型村落和46个迁移合并型村落。论文将农村聚落格局和功能有机结合,提出了格局是功能的空间载体,功能是格局的本质内容,构建了农村聚落空间格局与功能的动态演变、机理等研究框架。并通过实证方式提出了三峡库区农村聚落空间演变模式,包括自然演变、加速演变、剧烈演变和三峡工程扰动下的演变模式,为库区农村聚落空间演化的内在机理和空间优化重构提供了更好的前提研究基础,丰富了农村聚落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为库区农村聚落建设提供了实践依据。

肖新成[6](2015)在《重庆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研究 ——基于农户参与、政府主导的视角》文中指出现代农业的专业化、产业化、集约化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也打破了传统的种植业与养殖业之间物质和能量循环。我国农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大量生产资料的投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取得的。大量的研究表明,化肥、农药的过量施用、畜禽养殖粪便的无序排放、农村生活污水和固体垃圾的随意处置、不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农村居民环境意识落后、农村环境管理主体缺位以及农业环境管理政策不完善皆是导致农村面源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农村面源污染已成为流域水体富养化的主要来源,严重威胁到饮用水源的安全和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客观上需要解决农业经济发展、农业资源有效利用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然而,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管理的政策与措施相对于日益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显得力不从心。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农业环境管理制度和政策的有效供给是改变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二元结构的有效途径。现有研究中,关于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内在关系、农业面源污染源头防治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以及农业生态管理的公共政策体系研究不足。因此,提高农户的环境认知与参与意识等措施,客观评价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完善和构建适合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农业环境政策体系,对维护农业生态系统平衡,切实解决中国农业发展中面临的环境污染等突出问题,还原农业生态文明,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研究以重庆三峡库区为研究区域,在文献研读与综述的基础上,以农业经济学、土地资源学、环境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等学科理论为指导,以农业面源污染的发生机理和流域水质安全性为研究起点,从微观层面阐释农户的环境认知与意识、农户化肥施用决策和清洁农业生产技术采纳行为与持久采纳意愿,剖析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微观主体行为。从宏观层面对农业和农村经济政策体系进行内涵廓清,定性分析农业政策体系影响农业面源污染的方式和程度;构建指标体系,定量分析农业面源污染与农业经济政策之间的关系,进而探讨三峡库区农业经济发展的环境效率、污染物的影子价格及影响因素;从中观层面,以调整和优化重庆三峡库区农业种植结构为例,从土地资源约束、各种农作物种植的比例、农作物清洁生产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出发,使农业种植业达到经济最优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要求,分析农业结构调整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作用。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识别重庆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的关键源区和重点污染源,采用污染排放系数法,测算1998-2011年间重庆三峡库区21个区县的农业化肥、畜禽养殖和农村生活污染源COD、NH3-N、TN、TP的平均排放量、排放强度及其时空分异特征;根据DPSIR框架原理,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评价2000-2011年流域水资源安全程度。(2)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分析农户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对农户参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意愿的影响,以及参与意愿对农户的实际参与行为的影响。运用PCE半参数模型,实证分析农户的农业面源污染减排的支付意愿与影响因素。(3)通过实地调查,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和双变量Probit模型,深入分析典型区域农户过量施肥的危害认知、规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4)利用涪陵区种植业农户的调查数据,综合评价农户从事传统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的了解与认知;运用多元probit回归模型,分析农户农业清洁生产技术采纳的关联效应与影响因素,将农户环境认知的综合评价数据纳入计量模型,考量农户环境认知对农业清洁生产技术釆纳的影响。(5)系统梳理当前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政策和农业环境政策,定量分析相关政策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利用库区重庆段2000-2012年间的面板数据,采用参数化方向性距离函数,从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分析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效率和影子价格及其影响因素。(6)基于农业经济效益最优和农业面源污染物控制的双重目标,运用线性规划模型,对重庆三峡库区种植业结构和清洁农业生产的规模进行优化设计。相关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重庆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排放量及其对流域水资源安全的影响。重庆三峡库区1998-2011年期间的COD、NH3-N、TN和TP平均排放量分别449551.65、91646.4、134076.92和61651.66t;平均排放强度分别为4.45、0.91、1.91和0.61-2.29t/hm2。其中,库尾都市核心区排放量小、排放强度较低;库中平行岭谷种养殖稳定区,各类污染物排放量不大;腹地山地丘陵种植业与养殖业产污频繁区排放量和排放强度最大。2000-2011年期间流域水资源安全程度分为两个阶段:2000-2005年水资源安全综合指数从0.468下降到0.243,安全等级从一般安全下降到很不安全;2005-2011年水资源安全综合指数从0.243上升到0.689,水资源安全等级从很不安全上升到相对比较安全。2.农户参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意愿与行为分析。农户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对参与农业面源污染调控意愿有显着的影响;农户参与农业面源污染意愿越强,其发生参与调控行为的可能性就越高;农户对农村周边生态环境状况的感知也是影响农户参与农业面源污染调控行为的重要因素;农户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之间的相关程度较高,且农户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具有一定的支付意愿。通过分析农户对过量化肥施用危害认知与规避意愿,发现榨菜主产区农户化肥使用技术效率为0.571,即有42.9%的化肥无法被作物利用与吸收,化肥过量施用174.15kg?hm-2。大部分农户认为,过量施肥有危害,这种危害主要是会减少产量,但是农户对过量施肥造成的环境危害认识不深刻,对危害规避意愿也不强烈。农户对过量施肥危害认知主要受农户教育水平、从事农业生产的年限、化肥施用技术培训、兼业经营等因素的影响;农户的危害规避意愿主要受农户教育水平、从事农业生产的年限、化肥施用技术培训、兼业经营、家庭从事农业劳动力人数、有机肥的使用、榨菜地块质量、地块类型、地块碎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3.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行为与持久采纳意愿分析。农户对清洁生产技术有一定的认知,但是农户采纳清洁生产技术的意愿相对而言还比较低。受访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是否村干部、农户技术风险的偏好程度、家庭农业劳动力数量、家庭农业总收入和种植规模对农业清洁生产技术采纳具有正向影响;信息的可获取性对清洁生产技术采纳影响不显着;测土配方施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得到了大部分农户的认可,已被广大农户采纳;农户对农传统农业产生的环境污染有一定的认知,但是要让农户采纳清洁生产技术,必须减少他们农业生产的成本,且同时能增加产出与收益。4.农业发展政策与环境政策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从回归结果来看,农业产业化经营政策、国家财政对化肥和粮食的直接补贴政策与农业面源污染排放量存在正向关系;农业技术推广补贴、农业生态工程建设、种植业结构调整和测土配方施肥政策对农业面源污染排放量存在负向影响;农业科技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和农业环保投入对农业面源污染不存在显着的相关性。这些政策指标中,测土配方施肥与4种污染物的相关性最强且符号为负,说明测土配方技术能够有效削减农业面源污染。种植业结构调整也与4种污染物存在较强的负相关。2000-2012年期间,库区重庆段农业面源污染平均排放效率为0.6499,并且在此时间段内,排放效率呈现“V”形波动状态。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效率最高的是库尾都市核心区,其次是库尾都市外围区和库尾低山丘陵区,效率最低的是库中平行岭谷区。库区TN、TP、COD和NH3-N4种污染物的平均影子价格分别为0.3729、0.0326、0.1371和0.0533万元/t。从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效率和影子价格来看,库中平行岭谷区、腹地沿江山地丘陵区和库区腹地外围山地区农业面源污染排放的效率低,污染物的影子价格高,它们是库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重点地区。5.基于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种植业结构优化。通过线性规划模型确立了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下的农业种植结构优化路径,库区重庆段农作物净收益最大化的优化路径为:库区重庆段粮食生产用地应保持在123.35×104hm2左右,蔬菜用地保持在33.09×104hm2,烟草、水果、茶用地应维持在16.15×104hm2;应保证现有稻、麦农作物种植规模,缩减玉米和大豆的种植面积和比例;在农作物生产过程中应大力推广清洁生产技术,须扩大粮食生产中稻、麦、油料作物、玉米和大豆的种植测土配方施肥面积,适当增加有机茶、烟草和水果的种植面积;大力发展蔬菜清洁生产,推广有机蔬菜种植,加强设施蔬菜生产基地的建设。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源头防治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需要从落实农业发展政策和农村环境保护政策、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合理规划布局农业产业结构、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建立微观主体行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等方面着手。明确政府职责与相关制度保障、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民技术教育与培训体系、拓展农业技术扩散渠道建设、完善农民参与环境管理环境等是促进农户参与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扩散的可行的政策措施。

孙海波[7](2014)在《重庆地区农民收入增长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重庆作为西南地区唯一的直辖市,有着大城市、大农村与大山区、大库区融为一体的社会经济特征,要实现农民人均收入翻两番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在当前经济高速增长到增速放缓的新常态下,存在很大的困难。为此,本文以重庆地区农民收入增长问题为对象,尝试系统地探索农民收入的增长机理,为出台增加农民收入政策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除了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方法与思路外,重点梳理了国内外理论研究和实践方面的相关文献,在吸收和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定本文的研究框架。第二章是本文开展农民收入增长机理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报酬递增原理、人力资本理论和政府经济职能三个方面。报酬递增是农民收入增长的源泉,运用报酬递增原理主要尝试从经济理论上解释收入增长之谜,人力资本是实现报酬递增的基础,而在这个实现过程中还需要政府经济职能的正常发挥。第三章主要是介绍重庆市农民收入的现状,并通过比较分析寻找重庆地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特征,并进一步发现制约重庆地区农民收入增长的关键要素。从第四章到第六章是本文的重点,分别从重庆地区农民自身的人力资本、农业现代化以及农村发展三个层次,分析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内在关联,以此发现重庆农民收入增长的机理。第四章首先从定性的角度分析了人力资本的四个侧面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有机联系,然后运用重庆农民收入的统计数据定量分析了两者之间的联系,在参考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重庆农民人力资本改良的政策措施。第五章首先定性分析了现代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的关系,然后实证分析了农业经营收入与农业现代化进程之间的关系,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重庆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政策建议。第六章首先分析了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之间的联系,然后分别从农村企业发展、农村城镇化两个方面实证分析了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增长的机理,在吸收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重庆农村发展的政策建议。第七章是研究结论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文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系统性地从农民人力资本、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三个层次,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研究了重庆地区农民收入增长机理,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由于收入增长源于技术进步和专业分工,而目前的统计指标还无法满足实证分析的需要。因此,本文的研究还存在不足之处。构建一个包含农民人力资本、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的综合性数理模型,探讨农民增收机理将作为下一阶段的研究任务。

宋思曼[8](2013)在《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理论与重庆构建国家中心城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家中心是一个大国范围内能级最高的中心城市,在全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领域发挥引领、集聚、辐射、控制、影响和带动的作用与功能,在国家战略布局中是区域发展的空间支点,是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重要门户。国家中心城市是基于国情与国家战略中国特色的城市等级规划概念,是对中心城市经典理论和世界城市理论的发展。国家中心城市发展的本质是实现其特定的城市的功能。国家中心城市的主导功能体现为“1+3+1”的结构体系:政治功能是关键因素,经济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是主要内容,枢纽功能是基础。本论文以全球的开放视野,进行了大量的比较研究,提炼和总结了五大主导功能的概念内涵、作用原理和发展特征,提出了普遍意义上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实现的路径,初步构建了国家中心城市的功能理论框架。论文围绕“1+3+1”的功能体系建立了评价国家中心城市的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有助于国家中心城市的研究更加系统化与科学化。重庆是我国内陆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其地缘特征、特殊市情、规模基础、国家战略的特殊地位和后发型成长优势,都使重庆构建国家中心城市的道路存在与其他沿海地区国家中心城市较大差异性。论文研究并提出,重庆构建国家中心城市要在政治功能上充分发挥政策优势、策划发展重点,在经济功能方面结合传统工业城市和农村区域面积大的特点确定符合自身实际的三次产业发展的结构目标和方向,在社会功能方面要重视人口规模集聚与人口结构优化的路径,在文化功能方面重点完善物质的与非物质的文化及其产业发展规划,在枢纽功能方面突出构建内陆联通世界的交通与信息网络的开放策略。

魏晓芳[9](2013)在《三峡人居环境文化地理变迁研究》文中提出三峡人居环境在历史的进程中经历了漫长的缓变和急剧的突变,与此同时,文化地理也随之变迁。三峡地区曾因壮丽的峡谷风光闻名于世,又因最大的水利工程令世人瞩目,然而在气势恢宏的背后,三峡人居环境却始终不尽如人意,文化环境的建设速度远远比不上物质空间的建设速度。不论是在有关三峡的学术研究中,亦或是城乡规划设计中,还是在实际的移民搬迁城镇建设中,文化都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文化之于地区发展的促进力量不仅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反而成为地域发展的阻碍。基于这种背景,在“”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引领下,论文希望通过研究,建立体系、梳理历史、探寻机制、提出对策,促使三峡地区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活力的新兴文化得以发展。论文在人居环境科学体系下,以“文化”为核心、文化变迁过程及规律为对象,以“古代—今日—未来”的时间线索与“面—线—点”的空间层次,以“基础研究—>现象研究—>规律研究—>对策研究——>实践研究”的逻辑思路,运用多学科的综合方法,通过梳理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历史脉络,揭示其地域扩展过程及规律,探讨其文化地理变迁机制,提出三峡人居环境的和谐文化发展对策,开展三峡地区不同空间层次的人居环境规划与建设实践,丰富三峡人居环境的研究领域,为三峡人居环境的规划与实施提供依据,从而全面提升三峡人居环境品质。在基础研究中,论文第二章尝试构建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文化地理研究的理论体系,解析三峡文化的组成。论文解析了人居环境语义下文化与文化地理,初步构建了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的文化地理研究理论体系,并用类型学解析了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三峡地区文化的构成。在现象研究上,论文的第三、四章研究了三峡地区文化的兴起与发展,及主要文化形态的地域扩展过程。论文回顾了三峡文化的缘起;阐述了三峡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地理形成与发展过程;分析了三峡主要文化形态的历史地域扩展过程;总结了人居环境空间语境下三峡文化历史发展的特点。在规律研究中,论文的第五章进行了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地理变迁机制研究,阐述了人居环境建设的文化地理变迁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影响文化变迁的各级因素,并探寻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下的变迁规律、解析变迁机制;归纳并探讨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地理变迁模式。在对策研究上,论文第六章提出了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发展对策,即三峡地区文化地理区划与协调、文化生命周期的认知与调控、文化价值的评估与提升,从地域文化的空间和谐、时间可持续与保持先进性三个方面提出了三峡地区文化地理区划方法、文化生命周期调控方法与地域文化价值多维评估方法等理论与方法。最后,在实践研究中,论文第七章提出从物质空间规划到文化空间规划的技术思路,建立文化地理数据库、开展文化空间规划、构建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以实现三峡地区文化和谐、可持续与积极地发展;并通过不同人居环境空间层次的规划与建设案例来实践对策方法。

杨发坤[10](2013)在《重庆新农村建设中人力资本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央针对中国“三农”问题提出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农村政策,是改变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的终极目标是让农村居民过上富裕、健康、文明的幸福生活。全国各地政府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重点工作都是在关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深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而对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重视程度还不够,农村人力资本水平低下已经成为制约当下新农村建设一个重要瓶颈。重庆市是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推进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重庆市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和民族地区于一体,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统筹城乡发展任重道远。重庆市要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除了要加大对农村物质资本的投入外,还重点加强是需要大量的较高素质农村人力资本。本文以重庆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人力资本问题为研究对象,结合重庆市农村人力资本在教育、培训、医疗保健、迁移方面的实际状况,探索农村人力资本如何影响重庆新农村建设,并根据新农村建设对人力资本的需求状况提出农村人力资本开发与投资的政策建议,进而为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开发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本文力求通过研究来厘清几个问题:重庆新农村建设中人力资本主要问题是什么?农村人力资本为什么出现这些问题?农村人力资本是如何影响、制约重庆新农村建设的?如何突破重庆新农村建设中人力资本的瓶颈?如何统筹城乡人力资本投资与开发,改变由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实现城乡人力资本双向流动?本文用多方搜集数据和资料来进行实证分析,借鉴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国内外农村人资本培育的先进经验,为重庆市正在进行的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本研究共分九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简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主要内容、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并对国内外关于新农村建设、农村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等研究进行综述。第二章: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主要介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理论、人力资本基本理论、统筹城乡发展理论,本文将运用三大理论来对研究问题展开分析与讨论。第三章:新农村建设中人力资本作用与内在机理分析。主要介绍了农村人力资本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同时,比较全面地分析了农村人力资本在教育、培训、迁移就业、医疗健康方面影响新农村建设的内在机理,并创建了农村人力资本影响新农村建设内在机理模型图。第四章:重庆新农村建设中人资本需求分析。运用德尔菲(Delphi)法对重庆新农村建设最需要的人才进行了判断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重庆要建设好社会新农村需要人力资本包括:大量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高水平的农村公共管理人才;社会事业单位人才,如农业科技推广人才、教育、医疗卫生人才;市场经营管理人才,如市场营销人才、市场规划人才、市场策划人才、市场开拓人才、物流人才;农业生产实用人才。第五章:重庆新农村建设中人力资本现状分析。从重庆市农村人力资本总体情况、农村基础教育情况、农村人力资本职业技能培训情况、农村医疗保健情况、农村人力资本流动状况五方面进行描述分析;为了全面呈现出重庆农村人力资本的现实状况,本章运用了大量统计数据和笔者的问卷调查数据,并与北京、上海、天津进行了对比研究。第六章:重庆农村人力资本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在对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教育、培训、医疗保健、人口迁移四个方面对当前重庆市农村人力资本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归纳;并从经济环境障碍、制度政策障碍、思想意识障碍资金投入障碍等方面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原因探析。第七章:重庆农村人力资本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实证分析。为研究重庆农村人力资本建设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情况,本文建立了四个线型模型,分别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及村容整洁作为四个方程模型的因变量,将教育、培训、医疗保健、转移作为四个方程的自变量,以此分析农村人力资本的四个方面如何影响新农村建设的四个部分。方程模型是将重庆农村人力资本包含的教育、培训、保健、转移四个方面加总,分别验证其对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影响情况。第八章:国外经验与借鉴。其他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对农村人力资源的教育和培训,从基础教育到职业技能培训、技术推广、进修深造等,都有一套完整的教育培训体系。本文主要介绍美国、英国、日本、韩国四个国家农村建设的经验以及在农村教育、农民培训、农村人口迁移、医疗保障方面的经验,为重庆城乡统筹发展中新农村建设寻找出路。第九章:重庆新农村建设中人力资本投资的政策建议。依据“农村人才是第一资源”、“统筹城乡人才资源”、“本地培养与外部引进相结合”、“农村人才终身教育与培训”四大原则,针对重庆农村人力资本主要问题分别提出政策建议。

二、重庆库区农村人口文化素质提高的法律调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庆库区农村人口文化素质提高的法律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完善重庆市三峡库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关于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一)国外农村人力资本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二)国外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二、国内关于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与实践研究
        (一)国内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二)国内农村劳动力技能教育培训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实证分析法
        二、研究思路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可能创新之处
        一、研究内容
        二、可能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乡村振兴
        二、农村劳动力
        (一)农村劳动力内涵
        (二)农村劳动力分类
        (三)农村劳动力特点
        三、技能培训
        (一)技能培训内涵
        (二)技能培训形式
        四、三峡库区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人力资本理论
        二、准公共物品理论
        三、终身教育理论
        四、合作主义理论
第三章 重庆市三峡库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现状与问题
    第一节 重庆市三峡库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现状及形势
        一、重庆市三峡库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现状
        (一)开设专题培训班点
        (二)开发平台培训服务
        (三)开展合作培训模式
        二、重庆市三峡库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面临的形势
        (一)农村经济由一产向二三产融合发展转变
        (二)农业技术由传统手工艺向职业技能转变
        (三)农村发展由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战略转变
    第二节 重庆市三峡库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调研情况
        一、重庆市三峡库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状况调查问卷的设计
        二、重庆市三峡库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访谈范围及过程
    第三节 重庆市三峡库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调研分析
        一、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政策体系不完善
        (一)缺乏培训激励政策
        (二)缺乏培训评估政策
        (三)缺乏培训监管政策
        (四)缺乏培训分级政策
        二、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服务体系不健全
        (一)缺乏严谨的培训计划,教学教材不时新
        (二)缺乏科学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不合理
        (三)缺乏规范的实训锻炼,教学方法不实用
        三、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基础保障不到位
        (一)培训教师数量质量不高
        (二)培训教师准入机制不全
        (三)培训机构设施设备不足
    第四节 重庆市三峡库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制约因素
        一、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二、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保障性经费不充足
        三、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专业性机构不健全
        四、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参与性意识不强烈
第四章 重庆市三峡库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影响因素的抽样分析
    第一节 重庆市三峡库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影响因素访谈
        一、重庆市三峡库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设计
        二、重庆市三峡库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影响因素确定
    第二节 重庆市三峡库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影响因素量表设计及测试
        一、量表确定与数据收集
        (一)量表的确定
        (二)数据收集
        二、项目分析
        三、预测试分析与正式问卷的形成
        (一)信度分析
        (二)效度分析
    第三节 重庆市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影响因素正式量表确定及检验
        一、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影响因素排序
        二、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问卷的信度效度检验
        (一)问卷的信度检验
        (二)效度检验
        三、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一)技能培训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二)培训满意度与技能培训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第四节 实证结论分析
第五章 完善重庆市三峡库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路径
    第一节 重庆市三峡库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路径构建
        一、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路径构建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按需科学培训
        (二)坚持针对适用培训
        (三)坚持全员全面培训
        二、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路径构建的逻辑框架
    第二节 重庆市三峡库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路径体系
        一、开展多形式的综合技能培训体系建设
        二、实施跨区域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建设
        三、构建高效率的技能培训网络体系建设
    第三节 重庆市三峡库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运行机制
        (一)强化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监督考核机制
        (二)完善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经费投入机制
        (三)建立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供给需求机制
        二、优化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服务模式
        (一)创新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办学模式
        (二)健全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服务网点
        (三)完善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管理服务
        三、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支持保障
        (一)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组织领导
        (二)夯实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基础保障
        (三)优化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社会环境
第六章 研究主要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主要结论
        一、创新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模式
        二、完善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机制
        三、夯实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队伍
        四、强化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管理
    第二节 研究展望
        一、进一步扩大样本调查范围
        二、进一步加大实践调查深度
        三、进一步增大研究变量数量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状况调查问卷
附录二 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2)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研究 ——以丰都、忠县、万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缘起
    1.2 研究范围与研究对象
        1.2.1 研究对象的学术内容
        1.2.2 研究对象的空间范围
        1.2.3 研究对象的时间范围
    1.3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1.3.1 基本概念阐述
        1.3.2 相关基础理论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后三峡时期库区人居环境相关研究
        1.4.2 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方法及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 万州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情况定性评述
    2.1 人口与城镇化情况
        2.1.1 人口变化分析
        2.1.2 城镇化水平分析
    2.2 移民安居情况
        2.2.1 城市住区分类
        2.2.2 移民住区调研
    2.3 城市规划建设情况
        2.3.1 总体规划编制与实施
        2.3.2 城市用地规模分析
        2.3.3 城市用地布局分析
        2.3.4 城市空间结构分析
        2.3.5 城市建设问题分析
    2.4 民生情况
        2.4.1 经济发展分析
        2.4.2 产业结构分析
        2.4.3 人民收入分析
    2.5 生态环境情况
        2.5.1 城市生态格局
        2.5.2 现状环境质量
    2.6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2.6.1 交通基础设施
        2.6.2 市政基础设施
    2.7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
    2.8 旅游文化与遗产保护情况
    2.9 本章小结
3 丰都、忠县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情况定性评述
    3.1 丰都人居环境建设情况调查研究
        3.1.1 人口与城镇化情况
        3.1.2 移民安居情况
        3.1.3 城市规划建设情况
        3.1.4 民生情况
        3.1.5 生态环境情况
        3.1.6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3.1.7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
        3.1.8 旅游文化与遗产保护情况
    3.2 忠县人居环境建设情况调查研究
        3.2.1 人口与城镇化情况
        3.2.2 移民安居情况
        3.2.3 城市规划建设情况
        3.2.4 民生情况
        3.2.5 生态环境情况
        3.2.6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3.2.7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
        3.2.8 旅游文化与遗产保护情况
    3.3 本章小结
4 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体系研究
    4.1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特征与问题总结
        4.1.1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共性特征
        4.1.2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典型问题
    4.2 基于人地关系的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体系构建
        4.2.1 人地关系的基础认知研究
        4.2.2 人地关系与人居环境的耦合协同
        4.2.3 人地关系视角下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模型设计
        4.2.4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评价建设要素的确定
        4.2.5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方法的确定
    4.3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4.3.2 评价指标体系借鉴
        4.3.3 具体评价指标释义
        4.3.4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4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调查问卷设计
    4.5 本章小结
5 后三峡时期丰都、忠县、万州人居环境建设评价与分析
    5.1 丰都人居环境建设评价与分析
        5.1.1 人类社会系统
        5.1.2 地域环境系统
        5.1.3 支撑体系系统
    5.2 忠县人居环境建设评价与分析
        5.2.1 人类社会系统
        5.2.2 地域环境系统
        5.2.3 支撑体系系统
    5.3 万州人居环境建设评价与分析
        5.3.1 人类社会系统
        5.3.2 地域环境系统
        5.3.3 支撑体系系统
    5.4 评价结论
        5.4.1 评价结果综合分析
        5.4.2 人地和谐程度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优化思路与提升策略研究
    6.1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优化思路
    6.2 丰都人居环境提升策略与措施
        6.2.1 提质挖潜:提升服务水平,加快城市转型
        6.2.2 文化引领:发扬传统文化,营建尚善鬼城
        6.2.3 新旧协同:新区集约发展,旧城有机更新
    6.3 忠县人居环境提升策略与措施
        6.2.1 生态保育:保护资源环境,加强生态补偿
        6.2.2 功能提升:改善基础设施,补齐城市短板
        6.2.3 错位发展:依托城市资源,建设美丽乡村
    6.4 万州人居环境提升策略与措施
        6.4.1 山水融城:美化山水环境,重塑三峡客厅
        6.4.2 空间整合:统筹城乡区域,促进多规融合
        6.4.3 品质建设:创新城市发展,增强城市内涵
    6.5 本章小结
7 总结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C指标参考标准及依据
    D指标权重计算过程
    E调查问卷设计
    F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3)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理论与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选题的确定
        1.1.1 选题的切入点
        1.1.2 选题背景与时空范围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对象的选取
        1.2.1 三峡库区社会问题的界定及梳理
        1.2.2 源于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社会问题研究
        1.2.3 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的调控对象维度
        1.2.4 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的协作空间层次
        1.2.5 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的核心关系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社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研究
        1.3.2 城乡规划视野的协同规划研究
        1.3.3 社会基础设施的协同规划研究
        1.3.4 三峡库区的相关研究
        1.3.5 已有研究小结及评述
    1.4 选题的研究逻辑及技术框架
        1.4.1 论文的逻辑结构与研究方法
        1.4.2 论文的研究框架及主要内容
2 困境与成因: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梳理
    2.1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及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辨识
        2.1.1 社会基础设施的概念辨识
        2.1.2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的功能细分
        2.1.3 城镇化的演进及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2.1.4 三峡库区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层次
    2.2 三峡库区城镇化转型特征及问题
        2.2.1 人口城镇化:移民驱动型过渡至平稳聚集型
        2.2.2 经济城镇化:经济逐步转型,但工业化低于城镇化
        2.2.3 社会城镇化:社会事业逐步复苏、生活水平稳步提升
        2.2.4 生态环境城镇化:生态破坏型转向为生态保护型
        2.2.5 土地空间城镇化:移民政策迁建型过渡至人居环境改善型
        2.2.6 小结:库区城镇化转型对社会基础设施所需与日俱增
    2.3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及问题
        2.3.1 文化设施设施现状:偏重大中型设施,欠缺社区级设施
        2.3.2 教育设施建设现状:布局均等性欠佳,单体可拓性较差
        2.3.3 医疗卫生设施现状:空间布局不均,就医条件落后
        2.3.4 社会福利设施现状:设施种类单一,数量质量偏低
        2.3.5 其他社会基础设施现状:补充建设得当,但仍相对欠缺
        2.3.6 小结: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与城镇化进程矛盾渐生
    2.4 三峡库区城市居民对社会基础设施的需求调查
        2.4.1 以人为本的社会福利需求提升对社会基础设施的影响
        2.4.2 基于人本需求的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供需调查概况
        2.4.3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供需调查反馈及问题小结
        2.4.4 三峡库区受访者对各类社会基础设施的需求度
        2.4.5 小结: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已逐渐难以满足人本需求
    2.5 源于社会基础实施供需矛盾的社会问题产生本因
        2.5.1 库区城镇化转型与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不协同是具体诱因
        2.5.2 库区社会基础设施需求与规划建设不协同是物质因由
        2.5.3 库区社会基础设施供给与人本需求不协同是本质矛盾
    2.6 小结:社会基础设施规划不协同是库区社会问题的产生缘由
3 内涵与构架: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理论
    3.1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的理念释出
        3.1.1 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理念构建的要义
        3.1.2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的原理
        3.1.3 基于系统论的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本质探索
    3.2 社会基础设施与新型城镇化、人本需求协同发展的关系建立
        3.2.1 核心价值趋同—国家政策的指引
        3.2.2 目标诉求同质—社会福利的需求
        3.2.3 空间载体同构—需求的物质供给
    3.3 社会基础设施与新型城镇化、人本需求的相关机制研究
        3.3.1 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对三峡库区新型城镇化的拉力机制
        3.3.2 新型城镇化对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推动机制
        3.3.3 新型城镇化对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保障机制
    3.4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的理论框架探索
        3.4.1 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理论基础
        3.4.2 新型城镇化进程协同:协调发展及社会经济学理论
        3.4.3 规划编制协同:社会基础设施规划相关理论
        3.4.4 人本需求协同:生理与心理需求理论
        3.4.5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规划的三维协同理论框架
    3.5 小结: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是库区新型城镇化的治理途径
4 表征与分类: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状态诊断
    4.1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与新型城镇化协同状态诊断方式
        4.1.1 传统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评价方式:实时监控性较弱
        4.1.2 基于协调测度的社会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协同状态诊断框架
    4.2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体系的构建及效验
        4.2.1 社会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体系研究
        4.2.2 社会基础设施系统的界定及指数选取
        4.2.3 新型城镇化系统的界定及指数选取
        4.2.4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体系构建
        4.2.5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体系效验
    4.3 基于协调测度的库区社会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协同状态诊断
        4.3.1 三峡库区SI-Ur体系协调度的评估框架
        4.3.2 三峡库区SI-Ur体系协调度的计量评估
        4.3.3 三峡库区SI-Ur体系协调度的时空表征
    4.4 基于协同状态诊断结果的三峡库区城市发展类型划分
        4.4.1 良性协调发展型
        4.4.2 初步互动萌芽型
        4.4.3 低度协调改进型
    4.5 小结:社会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协同状态诊断是规划基础
5 宏观调控策略: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区域协同规划
    5.1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区域协同规划的必然性
        5.1.1 基于宏观调控调控的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区域规划抉择
        5.1.2 基于社会福利提升的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区域规划抉择
    5.2 三峡库区区域城镇化阶段及城镇体系布局预判
        5.2.1 三峡库区区域城镇化及工业化阶段预判
        5.2.2 三峡库区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历程梳理
        5.2.3 基于系统论的库区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理论探索
        5.2.4 三峡库区区域城镇体系空间布局模式探讨
    5.3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区域规划适应性抉择模型建构
        5.3.1 三峡库区区域社会基础设施适应性抉择模型构建
        5.3.2 基于阶段性相关的库区社会基础设施适应性识别
        5.3.3 基于阶段性识别的库区区域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抉择
    5.4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区域协同规划:以区域性教育设施为例
        5.4.1 三峡库区区域性教育设施现状及问题
        5.4.2 三峡库区区域性教育设施协同规划机制
        5.4.3 三峡库区区域性教育设施协同规划路径
    5.5 小结:宏观层面的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以调控为主要途径
6 中观协作治理: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城区协同规划
    6.1 基于适应性抉择模型的三峡库区城市社会基础设施规划识别
        6.1.1 三峡库区城市社会基础设施适应性抉择的要义
        6.1.2 三峡库区区县社会基础设施的适应性识别
        6.1.3 三峡库区区县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抉择
        6.1.4 三峡库区城市社会基础设施适应性抉择结果
    6.2 低度协调改进型城市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以万州区为例
        6.2.1 万州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及问题概纳
        6.2.2 基于治理入学难问题的基础教育设施协同规划研究
        6.2.3 基于治理就医难问题的医疗卫生设施协同规划研究
        6.2.4 基于治理停车难问题的停车设施协同规划策略
    6.3 基于需求分析的社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研究
        6.3.1 基于人本需求的协同规划必要性探讨
        6.3.2 基于人本需求的社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框架
        6.3.3 基于文化复建的社区文化设施协同规划:以三倒拐历史街区为例
    6.4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与难点
        7.2.1 创新点
        7.2.2 难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1 三峡库区城市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2.1 社会基础设施发展方针政策的演变
    附录3.1 库区高等院校及职业教育学校一览表
    附录4.1 库区可用立体式停车设施及特点一览表
    附录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4)耕地资源贫困与农村多维贫困测度及耦合关系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耕地资源的稀缺性评价研究
        1.2.2 农村多维贫困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1.2.3 耕地资源与农村贫困的关系研究
        1.2.4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关键问题
        1.3.1 研究内容
        1.3.2 关键问题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1.5.1 研究区概况
        1.5.2 研究区划分
        1.5.3 数据来源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界定
    2.1 理论基础
        2.1.1 资源贫困理论
        2.1.2 资源“诅咒”理论
        2.1.3 空间贫困理论
        2.1.4 贫困形成理论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贫困
        2.2.2 耕地资源贫困
        2.2.3 农村多维贫困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重庆市农村耕地资源贫困测度及空间格局研究
    3.1 研究思路与方法
        3.1.1 研究思路
        3.1.2 研究方法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权重的确定
        3.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2.2 主客观综合权重的确定
    3.3 耕地资源贫困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3.3.1 时间序列上动态演变特征
        3.3.2 空间分布上的特征与变化
        3.3.3 各子系统贫困时空分布特征
    3.4 耕地资源贫困指数的空间关联格局分析
        3.4.1 全局空间关联格局分析
        3.4.2 局部空间关联格局分析
        3.4.3 耕地资源贫困空间自相关原因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重庆市农村多维贫困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4.1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4.1.1 研究思路
        4.1.2 研究方法
    4.2 农村多维贫困的维度和指标选取
        4.2.1 指标选取原则
        4.2.2 指标的选取
    4.3 农村多维贫困时空分异特征分析
        4.3.1 时间序列上农村多维贫困变化
        4.3.2 空间分布上农村多维贫困变化
        4.3.3 各维度贫困的空间分布特征
    4.4 农村多维贫困地域分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4.4.1 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4.2 农村多维贫困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分析
    4.5 农村多维贫困时空间关联格局分析
        4.5.1 全局空间关联格局分析
        4.5.2 局部空间关联格局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重庆市耕地资源贫困与农村多维贫困耦合关系研究
    5.1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5.1.1 研究思路
        5.1.2 研究方法
    5.2 耦合评价指标体系与共生关系检验
        5.2.1 耦合评价指标体系
        5.2.2 共生关系检验
    5.3 耦合水平的时空变化特征
        5.3.1 整体上耦合水平动态分析
        5.3.2 各区域耦合水平动态分析
        5.3.3 各区县耦合水平动态分析
    5.4 耦合类型的时空变化特征
        5.4.1 数量变化与空间分布特征
        5.4.2 耕地资源贫困滞后型地区的时空演变
        5.4.3 农村多维贫困滞后型地区的时空演变
    5.5 典型县域分析
        5.5.1 城口县:耕地资源贫困滞后型
        5.5.2 潼南区:农村多维贫困滞后型
        5.5.3 巫山县:双贫困同步-协调发展型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重庆市耕地资源贫困与农村多维贫困耦合机理研究
    6.1 研究思路与方法
        6.1.1 研究思路
        6.1.2 研究方法
    6.2 耦合机理的概念及内容解构
        6.2.1 耦合机理的概念与内涵
        6.2.2 耦合机理的内容解构
    6.3 耕地资源贫困与农村多维贫困耦合作用关系检验
        6.3.1 协整检验与方差贡献率
        6.3.2 基于AR模型的作用关系评价
    6.4 耕地资源贫困与农村多维贫困互动关系分析
        6.4.1 耕地资源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6.4.2 耕地资源贫困对农村多维贫困的胁迫和倒逼作用
        6.4.3 农村多维贫困对耕地资源贫困的胁迫和倒逼作用
    6.5 耕地资源贫困与农村多维贫困耦合动力机制分析
        6.5.1 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6.5.2 资源禀赋的制约作用
        6.5.3 区位条件的限制作用
        6.5.4 政府政策的导向作用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重庆市耕地资源贫困与农村多维贫困耦合优化调控
    7.1 耦合优化调控的目标
        7.1.1 降低耕地资源贫困与农村多维贫困程度
        7.1.2 缓解区域农村贫困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7.1.3 提升耕地资源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适应水平
    7.2 不同耦合类型地区的优化调控措施
        7.2.1 耕地资源贫困滞后型地区的调控措施
        7.2.2 农村多维贫困滞后型地区的调控措施
        7.2.3 双贫困同步协调发展型地区的调控措施
    7.3 耕地资源视角下的农村扶贫模式探讨
        7.3.1 耕地流转助推农村扶贫模式
        7.3.2 承包地抵押贷款助推农村扶贫模式
        7.3.3 土地整治助推农村扶贫模式
        7.3.4 “地票”交易助推农村扶贫模式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的结论
    8.2 研究的创新点
    8.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5)三峡库区典型区域农村聚落空间演化研究 ——以万州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聚落
        1.2.2 农村居民点
        1.2.3 农村聚落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
        2.1.1 乡村地理学理论
        2.1.2 人地关系理论
        2.1.3 人类聚居学与人居环境理论
        2.1.4 景观生态学理论
        2.1.5 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
    2.2 国内外农村聚落地理研究进展
        2.2.1 国外农村聚落地理研究进展
        2.2.2 国内农村聚落地理研究进展
        2.2.3 三峡库区农村聚落相关研究
    2.3 研究述评
3 分析框架与研究区概况
    3.1 分析框架
        3.1.1 概念模型
        3.1.2 概念模型特征
        3.1.3 农村聚落格局与功能关系解析
    3.2 研究区选择依据
        3.2.1 具备库区农村聚落平面形态各异的典型自然因素
        3.2.2 城乡收入差异明显,城乡二元结构问题较严重
        3.2.3 三峡工程影响大且有代表性
        3.2.4 具备反映社会转型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素
        3.2.5 区位、交通优势明显
        3.2.6 转型期的生态地位特殊性
    3.3 万州区自然及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3.3.1 自然条件概况
        3.3.2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3.4 万州区历史时期行政区划及聚落空间演变概况
        3.4.1 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调整
        3.4.2 在各历史时期聚落演变过程
    3.5 数据来源与处理
        3.5.1 研究环境设置
        3.5.2 资料评估与处理
    3.6 本章小结
4 万州区农村聚落空间格局演化
    4.1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4.1.1 研究思路
        4.1.2 研究方法
    4.2 农村聚落分布演变特征识别
        4.2.1 农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
        4.2.2 空间分布受交通影响加大
        4.2.3 空间分布受地形影响减弱
    4.3 农村聚落规模演变特征识别
        4.3.1 用地规模空间特征
        4.3.2 村域农村聚落用地空间规模演变特征
        4.3.3 人.规模普遍增加,空间差异较大
    4.4 农村聚落形态演变特征识别
        4.4.1 农村聚落景观形态从较规则到不规则
        4.4.2 农村聚落平面形态扩展特征各异
    4.5 农村聚落空间演变模式探索
        4.5.1 自然演变模式
        4.5.2 加速演变模式
        4.5.3 剧烈演变模式
        4.5.4 三峡工程扰动模式
    4.6 本章小结
5 万州区农村聚落功能与格局耦合协调评价
    5.1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5.1.1 研究思路
        5.1.2 功能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
        5.1.3 农村聚落功能指数评价方法
        5.1.4 格局与功能耦合协调评价方法
    5.2 农村聚落功能定性分析
        5.2.1 居住生活功能演变
        5.2.2 生产功能演变分析
    5.3 农村聚落功能定量分析
        5.3.1 农村聚落功能评价过程
        5.3.2 结果分析
        5.3.3 村域范围农村聚落功能类型划分
    5.4 农村聚落空间格局与功能耦合关系探索
        5.4.1 不同区位格局下的农村聚落功能指数分析
        5.4.2 不同规模格局下的农村聚落功能指数分析
        5.4.3 不同功能类型下的农村聚落空间格局分析
        5.4.4 农村聚落空间格局与功能耦合协调结果
    5.5 本章小结
6 万州区农村聚落空间演化的影响因素评价
    6.1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6.1.1 研究思路
        6.1.2 研究方法
    6.2 农村聚落空间演化的单一影响因素研究
        6.2.1 自然环境系统
        6.2.2 市场经济与技术发展系统
        6.2.3 宏观政策制度调控系统
        6.2.4 突变因素
    6.3 农村聚落空间演化的综合影响因素研究
        6.3.1 综合影响因素指标的选取
        6.3.2 空间自相关特征确定
        6.3.3 全局回归分析
        6.3.4 局部空间回归分析
        6.3.5 农村聚落空间演化多样化路径
    6.4 本章小结
7 万州区农村聚落空间优化调控策略
    7.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7.2 农村聚落空间优化重构的目标导向
        7.2.1 以人为本,望山见水铭乡愁
        7.2.2 格局合理,功能多样的农村聚落系统
        7.2.3 生态保护与库区乡村产业共同发展
        7.2.4 城乡共生,和谐持续发展
    7.3 万州区农村聚落功能优化重构设计
        7.3.1 农村聚落功能优化重构原则
        7.3.2 农村聚落功能优化类型及路径设计
        7.3.3 万州区农村聚落功能优化类型分区
    7.4 万州区农村聚落空间格局优化重构设计
        7.4.1 优化重构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7.4.2 优化重构内容
        7.4.3 优化重构类型
    7.5 万州区农村聚落空间格局优化调控的保障建议
        7.5.1 统筹相关规划,实现多规融合,引导农村聚落用地空间重构设计
        7.5.2 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工作,消除城乡人.流动障碍
        7.5.3 充分利用地票制度等惠农政策,提高农村聚落用地集约度
    7.6 本章小结
8 结论、创新与研究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之处
    8.3 讨论与展望
        8.3.1 讨论
        8.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的文章及主持、主研的课题

(6)重庆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研究 ——基于农户参与、政府主导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农业面源污染形成的机理及其成因研究
    1.2 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定量测算与评价研究
    1.3 农业经济发展与面源污染关系研究
    1.4 农户环境意识、生产经营行为与农业面源污染关系的研究
    1.5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措施研究
    1.6 研究小结
第2章 绪论
    2.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2.1.1 研究的背景
        2.1.2 研究的意义
    2.2 研究目标与内容
        2.2.1 研究目标
        2.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思路与方法
        2.3.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2.3.2 主要研究方法
    2.4 研究区域选择
        2.4.1 地理位置及基本情况
        2.4.2 农村、农业发展概况
        2.4.3 生态态势
    2.5 数据获得与处理
        2.5.1 农业与农村层面数据获取
        2.5.2 农户层面数据采集
第3章 农业面源污染负荷测算与流域水质安全性评价
    3.1 研究方法
        3.1.1 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测算方法
        3.1.2 农业面源污染的预测方法
        3.1.3 DPSIR模型和水资源安全性评价方法
    3.2 重庆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空间解析
        3.2.1 农业面源污染物总体排量放分析
        3.2.2 重庆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排放强度分析
        3.2.3 种植业污染物排放量与排放强度区域分异分析
        3.2.4 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量与排放强度的区域分异
        3.2.5 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物排放量
        3.2.6 重庆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分区分类与控制
    3.3 重庆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排放量预测
        3.3.1 高排放与低排放情况下的农业化肥污染排放量预测
        3.3.2 高排放与低排放情况下的畜禽养殖污染排放量预测
        3.3.3 高排放与低排放情况下的农村生活污染排放量预测
        3.3.4 农业面源污染物质总体排放量预测
    3.4 农业面源污染对流域水资源的安全性影响与评价
        3.4.1DPSIR模型下流域水资源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
        3.4.2 模型检验及数据分析
        3.4.3 流域水资源安全性评价结果
    3.5 本章结语
第4章 农户对农业面源污染的认知、行为及支付意愿分析
    4.1 农户对农业面源污染认知、行为与意愿分析
        4.1.1 理论分析框架
        4.1.2 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说
        4.1.3 变量选择、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
    4.2 计划行为理论模型检验与实证结果分析
        4.2.1 问卷的信度、效度检验与探索性因子分析
        4.2.2 验证性因子分析
        4.2.3 结构方程模型的适配性检验
        4.2.4 结果分析
    4.3 农户对面源污染控制支付意愿的实证分析
        4.3.1 实证结果分析
        4.3.2 农户面源污染支付意愿的测算
        4.3.3 研究结论
    4.4 本章结语
第5章 农户对过量施肥的危害认知与规避意愿的实证分析
    5.1 研究假设与调查方案设计
        5.1.1 农户化肥合理施用量的假设
        5.1.2 调查方案设计
    5.2 农户化肥过量施用现状、危害认知与规避意识的影响因素分析
        5.2.1 不同农户个人特征的农户化肥施用量分析
        5.2.2 不同经营特征的农户化肥施用量分析
        5.2.3 不同地块特征的农户化肥施用量分析
        5.2.4 农户对合理施肥、过量施肥危害的认知及规避意愿分析
    5.3 模型设定与实证分析结果
        5.3.1 榨菜种植户化肥施用技术效率测算
        5.3.2 榨菜种植户化肥过量施用危害认知与规避意愿影响因素的模型设定
    5.4 实证分析结果
        5.4.1 随机前沿C-D生产函数回归结果与化肥过量施用量测算
        5.4.2 影响农户化肥过量施用的危害认知与规避意愿因素的分析结果
    5.5 本章结语
第6章 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行为及可持久性的实证分析
    6.1 理论分析、描述性统计与研究方法
        6.1.1 理论分析
        6.1.2 样本描述性统计
    6.2 研究方法
        6.2.1 影响农业清洁生产技术采纳的多元p robit回归模型
        6.2.2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可持久性的结构方程模型
    6.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6.3.1 多元probit模型的实证检验与结果
        6.3.2 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检验与结果
    6.4 本章结语
第7章 农业政策、经济发展及其环境效应分析
    7.1 农业政策演变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
        7.1.1 农业经济发展政策
        7.1.2 农业环境政策的演变
        7.1.3 农业经济发展与环境政策对农业面源污染影响的实证分析
    7.2 农业面源污染的排放效率
        7.2.1 变量选取、模型构建和数据来源
        7.2.2 研究结果
        7.2.3 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效率分析
    7.3 农业面源污染影子价格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7.3.1 农业面源污染影子价格测算
        7.3.2 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效率和影子价格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7.4 本章结语
第8章 基于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种植业结构优化分析
    8.1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下农业种植结构优化模型的构建
        8.1.1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总量约束
        8.1.2 耕地面积约束
        8.1.3 土地类型利用约束
        8.1.4 需求约束
        8.1.5 种植比例约束
        8.1.6 清洁生产技术推广应用约束
        8.1.7 非负约束
    8.2 模型相关参数的界定
        8.2.1 重庆三峡库区农作物净收益参数
        8.2.2 重庆三峡库区农业种植面源污染控制总量
        8.2.3 重庆三峡库区农作物种植污染排放系数
        8.2.4 粮食需求约束与种植面积约束
        8.2.5 种植业比例和清洁生产推广技术应用约束
    8.3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下农业种植结构优化结果与分析
    8.4 本章结语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2.1 农业面源污染源头控制的总体思路
        9.2.2 政府协同、农户参与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政策体系构建
    9.3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点
    9.4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7)重庆地区农民收入增长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农民收入问题研究文献述评
        1.3.1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2 国外解决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的政策及实践
        1.3.3 国内外研究文献及政策实践的评价
    1.4 研究方法及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2 研究收入问题的理论基础
    2.1 报酬递增思想
        2.1.1 报酬递增的内涵
        2.1.2 报酬递增思想的主要内容
    2.2 人力资本理论
    2.3 政府经济职能
        2.3.1 古典自由主义的政府经济职能
        2.3.2 干预主义和政府职能
        2.3.3 新古典综合学派的政府经济职能
        2.3.4 新自由主义的政府经济职能
3 重庆市农民收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3.1 重庆市自然地理与国民经济发展概况
        3.1.1 重庆市自然地理及行政区划
        3.1.2 重庆市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3.2 重庆市农民收入历时演变
        3.2.1 重庆市农民收入的现状及其变化
        3.2.2 重庆市农民收入水平的比较分析
    3.3 重庆市农民收入结构及其变化趋势
        3.3.1 重庆市农民收入变化的特征
        3.3.2 重庆市农民收入结构变化趋势分析
    3.4 重庆市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4 重庆市农村人力资本与农民增收
    4.1 人力资本投资促进农民增收的机理
        4.1.1 一般性的基础教育与收入增长
        4.1.2 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促进农民增收
        4.1.3 健康保健与营养对收入的促进
        4.1.4 人力资本的流动能力对收入的促进
        4.1.5 重庆市农村民人力资本与农民增收的实证分析
    4.2 重庆市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及特征
        4.2.1 农村人力资源的基本情况
        4.2.2 农村人力资源的政府培育
        4.2.3 重庆市农村人力资源培育存在的问题
    4.3 国外农民人力资本投资的经验与启示
        4.3.1 国家农民知识化政策
        4.3.2 农民职业教育政策
        4.3.3 国外农民人力资本投资的启示
    4.4 政府行为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4.4.1 加强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
        4.4.2 加强服务于农民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
        4.4.3 改善与优化农村卫生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
        4.4.4 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5 重庆市现代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
    5.1 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机理
        5.1.1 现代农业的内涵与特征
        5.1.2 现代农业的本质
        5.1.3 现代农业与农民增收
    5.2 重庆市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
        5.2.1 农业发展现状
        5.2.2 农业产业增加值的变化与收入增长
        5.2.3 重庆现代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的实证分析
        5.2.4 重庆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5.3 国外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借鉴
        5.3.1 国外现代农业组织模式
        5.3.2 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
        5.3.3 农业补贴与支持政策
        5.3.4 国外农业支持政策的启发
    5.4 重庆市政府行为与现代农业发展
        5.4.1 构建合适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5.4.2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
        5.4.3 大力发展地方特色优势农业
        5.4.4 加大政府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
6 重庆市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
    6.1 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机理
        6.1.1 农村企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机理
        6.1.2 农村新型城镇化促进农民增收的机理
    6.2 农村企业的发展与农民收入
        6.2.1 农村企业发展现状
        6.2.2 农村企业发展与农民工资收入增长
        6.2.3 农村企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的实证分析
        6.2.4 农村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6.3 农村新型城镇化进程与农民收入增长
        6.3.1 重庆市农村城镇化现状及其趋势
        6.3.2 重庆市新型城镇化进程与农民增收
        6.3.3 新型城镇化进程与农民增收的实证分析
        6.3.4 重庆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6.4 国外政府农村发展支持政策与启示
        6.4.1 欧盟支持农村发展政策
        6.4.2 韩国政府的农村发展政策
        6.4.3 巴西与印度的农村发展支持政策
        6.4.4 国外农村发展与建设的经验
    6.5 重庆市农村经济发展对策
        6.5.1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
        6.5.2 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建设
        6.5.3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6.5.4 重庆市农村工业发展对策
        6.5.5 重庆农村新型城镇化对策
7 研究结论及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人力资本投资促进农民增收
        7.1.2 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
        7.1.3 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个人简介
相关成果清单
致谢

(8)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理论与重庆构建国家中心城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选题背景
        1.1.2 学术意义
        1.1.3 实践价值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与实践发展
        1.2.1 国内国家中心城市理论研究
        1.2.2 国内国家中心城市实践发展
        1.2.3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1.2.4 国外相关实践发展
        1.2.5 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研究综述及其学术视角
    1.3 研究的学术取向与研究方法
        1.3.1 学术取向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技术路线与内容安排
    1.5 研究创新点
2 国家中心城市内涵与功能
    2.1 中心城市与国家中心城市
        2.1.1 中心城市基础理论
        2.1.2 国家中心城市的理论核心
    2.2 世界城市与国家中心城市
        2.2.1 现代世界城市特征
        2.2.2 世界城市五大学说
        2.2.3 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方向
    2.3 城市功能意义的引入
        2.3.1 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
        2.3.2 城市功能的意义
        2.3.3 城市功能的内容
    2.4 国家中心城市功能体系
        2.4.1 基于西方特色的城市功能体系
        2.4.2 中国城市的发展特征
        2.4.3 中国城市的政治功能地位
        2.4.4 基于中国特色的城市功能体系
        2.4.5 国家中心城市“ 1+3+1”功能关系
    2.5 国家中心城市内涵
    2.6 中国规划发展国家中心城市的必要性
    2.7 本章小结
3 国家中心城市政治功能
    3.1 政治功能的内涵
    3.2 政治功能的表现与特征
        3.2.1 较高等级政治地位
        3.2.2 国家战略部署重地
    3.3 政治功能的作用原理
    3.4 重庆政治功能演变与战略意义
        3.4.1 重庆政治功能演变
        3.4.2 重庆国家战略意义
    3.5 重庆政治功能可利用优势与发展重点
        3.5.1 上海浦东新区发展启示
        3.5.2 重庆政治功能可利用优势与发展重点
    3.6 本章小结
4 国家中心城市经济功能
    4.1 经济功能的内涵
    4.2 经济功能的表现与特征
        4.2.1 全国高占比经济总量
        4.2.2 高占比较的三次产业
        4.2.3 机体丰厚的第二产业
        4.2.4 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
        4.2.5 独特的金融中心地位
    4.3 经济功能的作用原理
    4.4 经济功能的实现途径
        4.4.1 知识经济促进产业升级
        4.4.2 三次产业高端向发展
        4.4.3 二次产业集群式发展
    4.5 重庆经济功能的发展演变
        4.5.1 重庆经济功能发展演变
        4.5.2 传统工业城市基础
        4.5.3 服务业腾飞的机遇
    4.6 重庆经济功能实践突破与发展路径
        4.6.1 构建现代农业体系
        4.6.2 高端装备制造业集群
        4.6.3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4.6.4 商务会展产业发展
        4.6.5 金融中心创新发展
    4.7 重庆经济发展预测
    4.8 本章小结
5 国家中心城市社会功能
    5.1 社会功能的内涵
    5.2 社会功能的表现与特征
        5.2.1 集聚性与城市规模
        5.2.2 开放性与外来人口
        5.2.3 知识性与智力人群
    5.3 社会功能的作用原理
    5.4 社会功能的实现途径
        5.4.1 树立开放城市的发展理念
        5.4.2 创造知识人群的发展环境
    5.5 重庆开放的城市社会传统
    5.6 重庆社会功能实践突破与发展路径
        5.6.1 建设开放高地吸纳国际人口
        5.6.2 改革户籍制度集聚市内人口
        5.6.3 建成教育高地提高人口素质
    5.7 重庆城市规模预测
    5.8 本章小结
6 国家中心城市文化功能
    6.1 文化功能的内涵
    6.2 文化功能的表现与特征
        6.2.1 多元的文化生态
        6.2.2 丰富的文化设施
        6.2.3 发达的文化经济
    6.3 文化功能的作用原理
    6.4 文化功能的实现途径
        6.4.1 加强物质文化设施规划与建设
        6.4.2 扩大非物质文化的影响与辐射
    6.5 重庆历史文化名城的解读
    6.6 重庆文化功能实践突破与发展路径
        6.6.1 重庆建筑风格与城市风貌特色
        6.6.2 公共文化设施规划
        6.6.3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6.6.4 巴渝文化体验旅游
    6.7 本章小结
7 国家中心城市枢纽功能
    7.1 枢纽功能的内涵
    7.2 枢纽功能的表现与特征
        7.2.1 综合型交通枢纽
        7.2.2 高等级枢纽地位
        7.2.3 高效的联运系统
    7.3 内陆枢纽的世界联通方式
        7.3.1 内陆与沿海枢纽差异
        7.3.2 内陆与世界的联通方式
    7.4 重庆综合枢纽功能判定
        7.4.1 综合枢纽的辐射范围
        7.4.2 综合枢纽功能的判定
    7.5 重庆枢纽功能实践突破与发展路径
        7.5.1 完善枢纽机场综合规划
        7.5.2 规划空-铁-港联运系统
    7.6 本章小结
8 国家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8.1 经典指标体系借鉴
        8.1.1 弗里德曼世界城市指标体系
        8.1.2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指标体系
        8.1.3 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指标体系
        8.1.4 国家中心城市指标体系及权重
    8.2 经典指标体系评述
    8.3 评价指标设计依据与思路
    8.4 国家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8.4.1 国家中心城市的 21 个评价指标
        8.4.2 国家中心城市评价指标的量化
        8.4.3 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指标评定模型
        8.4.4 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指标试测算验证
    8.5 本章小结
9 构建国家中心城市的重庆城市空间发展战略
    9.1 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功能空间体系
    9.2 坚持多中心组团式的空间发展模式
    9.3 以紧凑集约规划塑造大疏大密格局
    9.4 两江四岸规划提升主城的空间品质
    9.5 为大事件预留城市发展用地的空间
    9.6 本章小结
10 结语
    10.1 研究结论
    10.2 研究不足
    10.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9)三峡人居环境文化地理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索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定位
        1.1.4 研究意义
    1.2 主要研究对象与内容
        1.2.1 研究对象与范围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重点与难点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关于文化及文化变迁的研究
        1.3.2 人类聚居与人居环境相关研究
        1.3.3 关于三峡文化地理以及人居环境的相关研究综述
        1.3.4 大河流域水利建设与文化变迁的经验与教训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本章小结
2 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文化地理研究的理论体系构建
    2.1 人居环境语义下的文化与文化地理
        2.1.1 文化的释义
        2.1.2 文化地理的释义
        2.1.3 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2.2 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的文化地理变迁研究体系构建
        2.2.1 文化地理在人居环境学科中的地位与作用
        2.2.2 人居环境理论与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的文化地理研究对象
        2.2.3 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的文化地理研究方法
        2.2.4 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的文化地理变迁研究框架
    2.3 三峡人居环境体系下文化的组成——类型学解析
        2.3.1 不同分类方式的文化组成
        2.3.2 物质文化:被人文化的人景观与底蕴深厚的人工产物
        2.3.3 非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
    2.4 本章小结
3 三峡地区文化的兴起与发展研究
    3.1 三峡文化的缘起
        3.1.1 长江三峡的形成:地理变迁,沧海桑田
        3.1.2 三峡文化源起的地理区位与自然环境
        3.1.3 三峡文化源起的早期人类活动
    3.2 三峡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地理形成与发展过程
        3.2.1 史前文化:考古学的发现——人类始祖
        3.2.2 先秦文化:治水神话、“夔子国”、“诸巫”部落出现
        3.2.3 秦汉文化:灭巴楚、置郡县、开道路、移民众
        3.2.4 魏、晋、南北朝文化:战火不断、移民众多、物产丰富
        3.2.5 隋唐宋文化:分区分级行政管理、移民带来人口增长、文化经济迅速发展
        3.2.6 元明清代文化:战事火不断,“湖广填四川”
        3.2.7 近、现代文化:“陪都”使得文化主力通过三峡西迁
        3.2.8 当代文化:三峡工程、百万大移民、新城镇建设
    3.3 人居环境空间语境下三峡文化历史发展的特点
        3.3.1 三峡文化历史的悠久性
        3.3.2 三峡文化积淀的多样性
        3.3.3 文化空间扩展的复杂性
    3.4 本章小结
4 三峡文化的地域扩展过程研究
    4.1 地理环境对三峡文化形态的影响显着
        4.1.1 三峡地区人地关系的特点
        4.1.2 三峡地区文化受到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影响显着
        4.1.3 文化与环境的适应状况
    4.2 三峡文化地域扩展因子分析
        4.2.1 交通方式的进步
        4.2.2 通讯方式的改变
    4.3 三峡地区主要文化形态的地域扩展过程分析
半山—> 山顶'>4.3.1 农耕文化:河谷—> 半山—> 山顶
交融 <—东'>4.3.2 巴楚文化:西—> 交融 <—东
村落—> 城镇'>4.3.3 巫鬼文化:山里—> 村落—> 城镇
陆(山路)—>空(立体现代交通)'>4.3.5 交通文化:水(水路)—>陆(山路)—>空(立体现代交通)
自种养、屋里酿'>4.3.6 饮食文化:地里挖、山里采、水里捕—> 自种养、屋里酿
    4.4 本章小结
5 三峡人居环境文化地理变迁机制研究
    5.1 人居环境建设的文化地理变迁的基本理论
        5.1.1 文化变迁的概念理解
        5.1.2 文化变迁的类型
        5.1.3 三峡地区人居环境建设文化地理变迁的特殊性
    5.2 影响文化变迁的因素分析
        5.2.1 外部因素:自然、社会、经济、科技
        5.2.2 内部因素:人类认知、文化自身
    5.3 三峡文化变迁的力学分析
        5.3.1 动力:牵引力
        5.3.2 阻力:约束力
    5.4 文化的传承方式及载体的变迁
        5.4.1 静态传承及其载体变迁
        5.4.2 动态传承及其载体变迁
        5.4.3 文化传承方式的发展趋势
    5.5 各种因素与力相互作用下的变迁机制
        5.5.1 时间、空间多维审视:三峡地区文化地理的时空间衰减机制
        5.5.2 三峡地区文化变迁的机制:普遍机制+地域机制
    5.6 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地理变迁模式探讨
        5.6.1 三峡古代人居环境建设的文化地理变迁模式
        5.6.2 三峡当代人居环境建设的文化地理变迁模式
    5.7 本章小结
6 三峡人居环境文化建设的规划对策研究
    6.1 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愿景与实现思路
        6.1.1 和谐文化——文化区划
        6.1.2 可持续文化——文化生命周期
        6.1.3 积极文化——文化价值
    6.2 空间和谐:三峡地区的文化地理区划与协调
        6.2.1 文化区的划分
        6.2.2 三峡地区在中国文化区中的位置
        6.2.3 三峡文化区内亚文化区的划分
        6.2.4 文化区划与人居环境规划的协同
    6.3 时间可持续:文化生命周期的认知与调控
        6.3.1 生命周期理论的及其在人居环境领域应用的可能性
        6.3.2 文化生命说
        6.3.3 文化生命阶段的判别与调控
        6.3.4 文化生命周期与人居环境规划生命周期的协同
    6.4 保持先进性:文化价值的评估与提升
        6.4.1 文化价值评估的作用
        6.4.2 文化价值评估体系的构建
        6.4.3 文化价值评估与人居环境规划的协同
    6.5 本章小结
7 从物质空间规划到文化空间规划——三峡地区人居环境规划案例与实践
    7.1 文化对地区发展的重要性与传统空间规划文化性的缺失
        7.1.1 文化对地区发展的重要性
        7.1.2 传统空间规划文化性的缺失
    7.2 从物质空间规划到文化空间规划的方法探讨
        7.2.1 建立文化地理数据库,形成三峡地区文化地理图谱
        7.2.2 开展文化空间规划,提升物质环境的文化功能
        7.2.3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们文化需求
    7.3 三峡地区人居环境规划的实践与案例
        7.3.1 注重空间和谐与城乡统筹的城市(镇\乡)总体规划案例与实践
        7.3.2 重在保护与发展的三峡历史文化古镇人居环境规划实践
        7.3.3 基于文化体验的三峡地区现代居住形态规划设计实践
        7.3.4 突出文化符号的建筑形态设计实践
    7.4 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7.4.1 三峡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7.4.2 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7.4.3 地域文化与全球化的关系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文化”是人居环境科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8.1.2 三峡地区文化地理变迁史反映地区的人居环境变迁
        8.1.3 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地理变迁机制是一种混合机制
        8.1.4 提出实现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目标及其实现对策
    8.2 创新点、难点与主要贡献
        8.2.1 创新点:梳理过程、揭示机制;归纳模式;提出路径
        8.2.2 难点:数据之难,方法之难
        8.2.3 主要贡献:厘清关系、发现规律;梳理过程、提出对策
    8.3 不足与展望
        8.3.1 不足之处:综述不全、方法不新、数据不够
        8.3.2 后续研究展望:构建文化图谱,跟踪文化变迁,研究品质提升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C. 地方文化资料收集(节选)

(10)重庆新农村建设中人力资本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的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逻辑框架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研究思路与逻辑框架
    第三节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资料收集与技术路线
        三、创新点
    第四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综述
        二、关于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综述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
        一、基本概念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的历史背景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
    第二节 人力资本理论
        一、相关概念
        二、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观点
        三、人力资本积累方式
    第三节 统筹城乡发展理论
        一、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基础
        二、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
        三、统筹城乡发展的内容
第三章 新农村建设中人力资本作用及需求分析
    第一节 农村人力资本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机理分析
        一、农村人力资本是决定农村生产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二、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是农民生活宽裕和收入增加的重要推力
        三、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是乡风文明与村容整洁的内在要求
        四、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是农村民主管理的重要保障
    第二节 农村人力资本影响新农村建设的内在机理
        一、农村人力资本影响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内在机理
        二、农村人力资本影响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内在机理
第四章 重庆市新农村建设中人力资本需求分析
    第一节 重庆农村人力资本需求类型
        一、农村人力资本需求分析方法介绍
        二、重庆新农村建设中人力资本需求类型
    第二节 重庆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目标
        一、重庆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目标总体思路
        二、重庆人才发展主要指标介绍
        三、重庆市农村基层人才发展规划
第五章 重庆新农村建设中人力资本现状分析
    第一节 重庆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力资本基本状况
        一、重庆市农村人口总体情况
        二、重庆农村人力资本区域分布
        三、重庆农村人力资本结构特征
    第二节 重庆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力资本教育状况
        一、重庆市农村居民受教育总体情况
        二、重庆市农村义务教育情况
        三、重庆农村职业教育情况
    第三节 重庆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力资本培训投资状况
        一、国家农村人力资本培训政策
        二、重庆市农村人力资本培训工程
        三、重庆市农村居民参加培训的基本情况
    第四节 重庆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力资本医疗健康状况
        一、重庆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情况
        二、重庆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现状分析
        三、重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情况
    第五节 重庆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力资本迁移状况
        一、重庆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
        二、重庆农村劳动力转移结构特征
        三、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分布
第六章 重庆新农村建设中人力资本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重庆新农村建设中人力资本主要问题分析
        一、重庆农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重庆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力资本培训主要问题
        三、重庆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力资本医疗卫生主要问题
        四、重庆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力资本迁移主要问题
    第二节 原因分析
        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经济环境因素
        二、思想认识不到位——观念障碍因素
        三、缺乏制度保证——政策障碍因素
        四、资金投入不足——经费障碍因素
        五、资源约束下的政府偏好——政策执行障碍因素
第七章 重庆农村人力资本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实证分析
    第一节 指标选用与计算
        一、自变量指标的选取与介绍
        二、因变量指标的选取与介绍
        三、指标计算结果汇总分析
    第二节 指标相关性检验
        —、相关性检验方饼绍一皮尔义关系数
        二、相关性检验结果分析
    第三节 模型建立与结果分析
        一、模型建立
        二、结果分析
第八章 国外经验与借鉴
    第一节 美国
        一、美国农村建设基本情况
        二、美国高度重视农村教育发展
        三、美国的农民培训
        四、美国的社会保险制度
        五、美国农村劳动力转移
    第二节 英国
        一、英国农村发展概况
        二、英国农村教育体系
        三、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者医疗卫生保障体制
        四、国家工业化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第三节 日本
        一、日本农村发展概况
        二、开展多层次的农村教育
        三、实现了社会保障的城乡一体化
        四、日本农村劳动力转移
    第四节 韩国
        一、韩国“新村运动”发展历程
        二、韩国农民教育与培训
    第五节 经验借鉴
        一、完善的法律体系保障人力资本开发
        二、充足的资金保障推进农村人力资本开发
        三、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
        四、高度重视对农民的教育与培训
        五、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者医疗卫生保障体制
        六、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与乡镇企业发展,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内在机理结论
        二、重庆农村人力资本需求结论
        三、重庆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力资本主要问题与原因
        四、国外经验总结
    第二节 重庆新农村建设中人力资本发展的战略原则
        一、坚持“农村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原则
        二、坚持“统筹城乡人才资源”的原则
        三、坚持“本地培养与外部引进相结合”的原则
        四、坚持“农村人才终身教育与培训”的原则
    第三节 重庆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政策建议
        一、统筹城乡公共教育资源配置,提升农村教育发展水平
        二、大力推进农村职业培训,提升农村居民职业技能水平
        三、大力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提升农村居民生命健康水平
        四、做好农村劳动力迁移工作,合理配置农村劳动力资源
主要参考文献
附件1:重庆农村人力资本问卷调查表
附件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附件3:重庆市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
致谢

四、重庆库区农村人口文化素质提高的法律调控(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完善重庆市三峡库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路径研究[D]. 王鹏程.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研究 ——以丰都、忠县、万州为例[D]. 贾慕昕. 重庆大学, 2019(01)
  • [3]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理论与方法[D]. 周琎. 重庆大学, 2018(04)
  • [4]耕地资源贫困与农村多维贫困测度及耦合关系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D]. 蔡进. 西南大学, 2018(01)
  • [5]三峡库区典型区域农村聚落空间演化研究 ——以万州区为例[D]. 闵婕. 西南大学, 2015(03)
  • [6]重庆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研究 ——基于农户参与、政府主导的视角[D]. 肖新成. 西南大学, 2015(03)
  • [7]重庆地区农民收入增长问题与对策研究[D]. 孙海波. 北京林业大学, 2014(03)
  • [8]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理论与重庆构建国家中心城市研究[D]. 宋思曼. 重庆大学, 2013(02)
  • [9]三峡人居环境文化地理变迁研究[D]. 魏晓芳. 重庆大学, 2013(02)
  • [10]重庆新农村建设中人力资本问题研究[D]. 杨发坤. 复旦大学, 2013(02)

标签:;  ;  ;  ;  ;  

提高重庆库区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的法律规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