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谷县居民食物结构变化及营养评价

甘谷县居民食物结构变化及营养评价

一、甘谷县居民食物结构变化及营养评估(论文文献综述)

韦军[1](2021)在《黄河流域甘肃段土地利用功能时空变化及其权衡/协同关系研究》文中指出基于土地多功能视角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利用转型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土地利用各功能的协同是保障区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当前,黄河流域甘肃段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面临调整土地利用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严峻挑战。因此,本文分析了2009-2018年黄河流域甘肃段土地利用功能时空变化、权衡与协同时空格局,并探讨了影响土地利用功能变化的驱动因子,以期为实现“三生”融合的区域高质量发展格局提供一定指导。研究结果表明:(1)土地利用功能时空变化特征:研究期间,黄河流域甘肃段“三生”功能水平变化各异,空间分异特征显着。具体变化而言,生产、生活功能总体呈现增长态势,空间上二者分布具有一定的空间重叠性,较高值区主要以兰白都市圈为核心并向周边逐渐扩散,其次以不同地级市中心为点状分布;生态功能略有下降,空间上呈“西南高中部低”的块状分布,空间集聚效应明显,较高值区集中在甘南黄河上游、祁连山东侧等部分地区,低值区分布在生态环境脆弱的陇中陇东黄土高原地区。(2)土地利用功能时序动态演进规律:全域尺度下,黄河流域甘肃段土地利用功能经历不同演化特征,均存在极化现象,且区域差距显着;局域尺度下,甘南黄河上游、中部沿黄地区、陇中陇东黄土高原地区土地利用功能核密度曲线分别在位置、峰度、波峰数量和拖尾上具有各自的演进形态,表明土地利用功能在不同区域内和不同时段的动态演进特征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方式在时空上共同作用的结果。(3)土地利用功能权衡与协同时空变化特征:时间尺度下,生产与生活功能存在增强型协同关系,生产、生活功能与生态功能均存在权衡关系。不同二级功能之间以权衡关系占主导,协同关系较少,但权衡作用强度较弱。空间尺度下,土地利用功能权衡与协同空间分布具有显着的空间集聚特征,空间格局随时间有一定变化,总体上比较稳定。相同功能的空间集聚作用更强,不同功能之间存在明显的权衡关系,协同、权衡类型以“抱团”分布为主,少有零星分布。(4)土地利用功能空间分异影响因素:生产功能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驱动逐渐占据主导,而对农业生产的依赖性逐渐下降,生活功能受人口密度影响最显着,生态功能受人类活动胁迫的影响逐渐加强,对森林覆盖率等自然生态的响应也有所增强。土地利用综合功能受生产、生活影响更强,但二者分别与生态功能交互后的影响力均强于单项功能,表明生态功能是生产、生活功能持续增强的前提和基础。(5)根据黄河流域甘肃段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功能区域差异、权衡与同时空格局,实行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产品主产区、城镇化地区的差异性、多元化的“三生”功能利用与管理策略,以实现土国土空间格局的优化,达到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高云亮[2](2021)在《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文中指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问题历来是学界研究的重点之一。在精准扶贫进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政治引领优势、统筹协调作用、资源整合功能是保证广大贫困村实现脱贫的重要动因,也是推动农村党建科学化的决定性因素。截止2019年底,我国已在533824个行政村建立党组织,覆盖率超过99%。1从基层党组织引领干部群众推进精准扶贫的实践来看,精准扶贫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发挥形成鲜明的交互促进特征:一方面,贫困村的扶贫必须依靠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坚强领导来推动、组织、实施;另一方面,精准扶贫又为农村基层党组织以提升功能为重点的自身建设提供了良好平台。目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扶贫工作已进入脱贫攻坚奔小康的战略决胜期,由于扶贫主体的自身能力因素、脱贫主体的内在动力因素、帮扶策略的试用匹配因素、扶贫保障的机制体制因素等方面的影响,精准扶贫的成效受到一定制约。在此种情形下,在今后的脱贫攻坚中如何才能有效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特定功能,如何才能强化农村党组织功能促进脱贫实效,如何理解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扶贫功能内涵,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如何实现等等,这些问题亟需提上重要日程,也是我们党巩固农村执政根基、加强自身建设、推动脱贫实现进程中必须解决的现实难题。从扶贫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历史演进来看,能够为新时代精准扶贫战略下科学高效地推进脱贫攻坚提供经验借鉴。扶贫救济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主要作用是组织推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提高农村土地产出率,承接落实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工代赈政策促进农村基础设施改善。扶贫开发阶段专门成立农村扶贫工作领导机构,增强了广大农村党组织的组织力和凝聚力,有效加强对农村扶贫工作的领导,承接落实贫困县独有的优惠政策,增强扶贫攻坚的驱动力。扶贫攻坚阶段以政府为主导、多元互促模式促进贫困人口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新世纪综合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格局中形成攻坚合力,以“一体两翼”战略建立农户参与式利益协调,以“多予、少取、放活”的强农惠农方针确立利益协调的行动导向。新时代精准脱贫阶段主要是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村委会主导、社会动员、群众参与的大扶贫工作格局,承接第一书记驻村制度安排,促进精准化脱贫与党的政策机制有效衔接,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内典型做法,呈现出脱贫攻坚与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的战略性、资源开发与整合的统筹性、制度政策与利益诉求衔接的科学性等特征。我们党通过探索与实践,不仅使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贫困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日益增强,更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显着加强,彰显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背景下脱贫攻坚的贫困治理价值。从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内涵看,在对政党功能作用理论展开历史考察的基础上,村级党组织履行功能时呈现出直接现实性、动态不均性、相对变易性、权责限定性、权威内生性等基本特点,分类分析了影响村级党组织功能的历史选择因素、制度机制因素、利益结构因素、干部能力因素和服务保障因素,在本体层面、载体层面、中接层面、取向层面、职责层面表现出不同的功能定位。以此为基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组织建设功能、经济发展功能、宣传教育功能、联系群众功能、整合动员功能、社会服务功能,建设性地提出生态建设功能供理论研讨;通过对习近平在精准扶贫中关于村党支部功能重要论述的话语分析,析理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这一特定条件下发挥的核心领导功能、队伍建设功能、致富引领功能、宣传扶志功能、资源整合功能、基础保障功能等实际功能;阐明了在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作用机制,为后文研究提供基本遵循。在对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进行实证分析时,一是以全国范围内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中的功能实现状况为标的,结合历史考察方法进行重点梳理。二是选取甘肃省陇南市、兰州新区的100个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调研对象,对其在精准扶贫中的功能状况开展实证研究。三是结合中观层面的功能实现状况和微观层面的调研走访结果,推证出精准扶贫进程中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功能主体本位化、功能结构固有化、功能方式单一化、功能策略浅表化、功能保障低效化等主要问题,并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深入探究问题成因。在脱贫攻坚背景下,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主要途径应当聚焦于以下五个方面。第一,以多元化为引领,拓展功能主体。以加强扶贫引领为指向创新农村党组织本体设置、以加强扶贫公开为导向健全党务村务监督主体、以加强扶贫领导为取向构建“一核多元”治理体系。第二,以科学化为原则,完善功能结构。重点是:坚持选育结合,完善力量结构;坚持培优训强,完善素质结构;坚持科学衔接,完善制度结构。第三,以多元化为要求,丰富功能方式。尤其是:坚持多元推动,统筹扶贫方式;坚持要素整合,统筹扶贫资源;坚持人才整合,统筹精英参与。第四,精准化为内涵,实施功能策略。必须着力于:推动精准识别,克服“漏桶效应”;推动精准施策,稳定脱贫成效;推动精准考核,完善评价机制。第五,以持续化为导向,加强功能保障。持续壮大村级积累,持续健全协调体系,持续强化服务保障,为实现脱贫攻坚奔小康提供强大支撑。从现实来看,广大农村地区当下乃至今后两年的扶贫攻坚工作具有极端特殊性:既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的收官阶段,也是既有脱贫成果的检验巩固阶段;既是实现全面小康的战略决胜阶段,也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现代化农业发展体系的布局强基阶段。值得指出的是,全面小康是一个大的历史范畴,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多维建设的有机统一,也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结果和归宿。因此,精准扶贫思想的最大价值并不仅仅局限于针对脱贫攻坚实践的指导意义,而在于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目标为统率,促成路线、方针、政策、举措、治理能力、具体工作等全方位的精准化,从根本上提升发展效能。这就要求我们立足于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彰显农村党组织的功能,以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着力点,带动农村“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立体、科学、渐进地融入全面小康社会。

罗廷锦[3](2020)在《数字鸿沟与中国欠发达地区反贫困问题研究 ——以云南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贫困治理一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也是经济学特别是发展经济学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为了消除贫困,经济学界的先贤们不断探索致贫原因,并提出了诸多反贫困战略和对策,形成了众多反贫困理论。然而,很多反贫困理论和对策主要是基于经济学视角来研究贫困,把贫困看作是一种经济现象,仅从单一的经济维度来探讨贫困形成的原因及反贫困战略。其实,贫困是一个复合型概念,形成贫困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导致贫困的原因也在不断发展变化。进入21世纪,学术界掀起了从多维视角研究贫困问题的热潮,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反贫困理论,而且还对反贫困实践产生了积极影响。本文着力于数字鸿沟视角,应用解剖麻雀的研究方法,以点带面,问题为导向,以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最深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云南为例,理论联系实践,深入研究数字鸿沟与贫困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科学全面的分析数字鸿沟与贫困之间存在的静态、动态和空间相互作用关系,以及缩小数字鸿沟措施的减贫效应,探讨数字鸿沟对贫困的作用与影响,基于缩小数字鸿沟,提出相应的反贫困对策建议。现将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概述如下:1.梳理中国反贫困历程与国际组织反贫困计划。建国以来,中国通过6个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反贫困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即将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然而,脱贫攻坚工作的结束并不是扶贫的终点,而是一个新征程的开始,是如何防止返贫,巩固脱贫成果,缓解相对贫困,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的起点。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国际组织的反贫困计划,拓展扶贫思路,探索扶贫开发的新途径。在信息化社会,由于数字鸿沟拉大贫富差距,加深贫困,要消除贫困就必须首先消除横亘于前的数字鸿沟。2.以典型欠发达地区云南为例,通过统计数据和抽样调查,对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资本匮乏和基础设施落后已不是主要的致贫原因,虽然资金匮乏还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但进行扶贫资金投入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贡献率尤为重要。在信息社会,信息革命带来数字红利,助力反贫困工作的同时,贫困人口信息技术能力的匮乏已成为致贫的主要因素。3.使用FGLS和PAVR模型,检验和分析数字鸿沟与贫困的静态和动态关系。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计算出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综合指数。总体上,数字鸿沟与贫困指数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逐步缩小,但各地区缩小幅度不同,造成地区间差距在扩大,说明地区间数字鸿沟和贫富差距在进一步拉大。FGLS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数字鸿沟与贫困存在显着性正相关关系。PAVR检验结果显示,数字鸿沟与贫困不仅对自身产生正向冲击,贫困加深贫困,数字鸿沟加大数字鸿沟;数字鸿沟与贫困相互间也会产生正向冲击,数字鸿沟直接作用于贫困,加深贫困;贫困也同样作用于数字鸿沟,加大数字鸿沟。数字鸿沟与贫困不仅对各自当期产生影响,还会对相互间的滞后期产生作用。从FEVD检验结果来看,贫困对自身产生较大影响,并持续较长时间,说明治理贫困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贫困也对数字鸿沟产生较大、且持续较长时间的影响,加大数字鸿沟。数字鸿沟是影响贫困的重要因素,并对贫困产生较长时间的影响;数字鸿沟也会对自身产生较大影响,在没有外界干预的情况下,影响会持续较长时间。因此,贫困加大数字鸿沟,数字鸿沟进一步加深贫困,形成循环积累因果关系。4.使用双重差分法实证分析缩小数字鸿沟的减贫效应。结果显示,在信息化社会,缩小数字鸿沟对贫困产生显着性影响,缩小数字鸿沟能明显降低贫困程度,数字鸿沟变得越小,贫困程度也会变得越轻;随着时间的推移,缩小数字鸿沟的减贫效应逐渐增大;基础设施条件好、相对越富裕的地区,减贫效应越大。因此,缩小贫困地区的数字鸿沟,也是一条重要的减贫措施。5.使用Moran模型检验数字鸿沟与贫困的自相关性。结果显示,数字鸿沟与贫困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与空间聚集度成正比。随着时间的推移,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空间聚集度在逐步减弱,不过贫困聚集度减小的速度慢于数字鸿沟,说明贫困的治理难度大于缩小数字鸿沟。同时,由于数字鸿沟与贫困存在空间自相关性,使得较为贫困的地区如迪庆州、怒江州、昭通市等地的贫困得到进一步强化,较为富裕的地区如昆明市、玉溪市等地的贫困得到进一步减缓;信息化发展程度较低的地区,如怒江州、迪庆州等地的数字鸿沟进一步扩大,而信息化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如昆明市、玉溪市等地的数字鸿沟得到进一步缩小。所以,数字鸿沟与贫困同经济发展一样,区域间会形成“回波效应”,中心地带的发展会弱化属于从属地位的边缘地带和边远农村落后地区的发展,强化处于起支配地位的中心城市的发展,拉大二者间的信息差距和贫富差距。6.从空间计量的角度,加入空间权重,使用空间SDM模型对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空间依存与溢出效应进行检验分析。结果显示,空间分布上,数字鸿沟与贫困呈显着性正相关关系,数字鸿沟不仅显着性影响本地区的贫困,还通过溢出效应显着性影响邻近地区的贫困,贫困程度越深的地区,数字鸿沟对贫困的影响越大。收入水平和数字鸿沟一样,也对贫困具有显着性影响。数字鸿沟二级指标与贫困的SDM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应用和信息环境对贫困具有显着性影响,而信息意识对贫困的影响不显着。因此,需要加快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提高贫困地区居民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能力,缩小数字鸿沟,加速农村地区数字经济、电子商务等现代经济发展,让身处中心地带的发达地区的发展通过“扩散效应”惠及广大边远农村地区,缩小贫富差距,减小贫困地区数字鸿沟和贫困的外溢性。7.以问题为导向,基于前面的分析,本文从六个方面提出缩小数字鸿沟的反贫困对策建议,旨在为新时期脱贫攻坚,防止返贫,巩固脱贫成果,减缓相对贫困建言献策。

黄苗苗[4](2020)在《甘、青地区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及菌源传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由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Pst)引起的小麦条锈病是发生非常严重、对小麦生产最具破坏性的流行病害之一。甘肃和青海省是中国小麦条锈菌最重要的越夏区。深入了解小麦条锈菌遗传多样性及其区间菌源关系,对于病害测报和防治至关重要。本研究于2017年4月-2019年4月,在甘肃和青海省的18个区县采集了2763份小麦条锈菌标样,利用16对带有荧光标记的SSR引物对2763个小麦条锈菌分离物进行了基因标记。主要研究了春季流行期,甘肃和青海省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生殖模式及其在两省内部和两省间的传播路线、菌源关系;探讨了甘肃甘谷地区小麦条锈菌的群体动态和遗传结构;同时对晚熟春麦、自生麦苗和早播秋苗上采集的小麦条锈菌标样进行了群体遗传关系分析。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甘肃省小麦条锈病春季流行期,不同地区10个群体总的基因型多样性为0.825,尤其是徽县和清水群体,其基因型多样性为1。452份标样共鉴定出373个多基因座基因型(MLG),不同地区之间存在6个共享的MLG,其中2个MLG(MLG-285,MLG-288)在徽县和临洮群体之间共享,4个MLG依次在麦积和甘谷(MLG-42)、庄浪和临夏县(MLG-266)、临夏县和临洮(MLG-320)及文县和临洮(MLG-322)群体之间共享。甘肃地区小麦条锈菌春季传播路线为:东部庄浪地区可传播到中部临夏地区,陇南徽县、文县地区可传播到中部临洮地区。甘谷县小麦条锈菌总的基因多样性为0.91。16对引物共扩增出了110个位点。811份标样共鉴定出740个MLG,其中46个MLG重采了2-8次。南北山群体共享5个MLG表明小麦条锈菌在甘谷南北山区之间可传播迁移。甘谷县小麦条锈菌可在当地越夏越冬和传播迁移,且迁移模式与海拔高度无关。北山和南山的越夏群体在遗传结构上彼此不同,从川区采集的小麦条锈菌群体与山区春季或秋季采集的群体无明显的遗传关系。北山和南山不同海拔高度地区采集的条锈菌群体在春季、秋季和越夏期(自生麦苗上生存的条锈菌)均发现有性生殖现象,但在川区群体中未发现有性生殖。2.青海省小麦条锈菌群体同样具有丰富的基因型多样性(G=0.869),但相同地区的群体在不同季节的基因型多样性有差异,2018O-CB群体最高(G=0.970),2018S-JZ群体最低(G=0.706)。有3个MLG(MLG-251、MLG-305和MLG-292)在不同群体之间共享。不同季节的小麦条锈菌在西宁城北区、尖扎、贵德和互助地区之间存在频繁的基因交流。春季,尖扎地区是青海地区小麦条锈病始发地,菌源从尖扎传播到贵德,还可传播到互助、城北区等晚熟春麦区。夏季,条锈菌在互助地区晚熟春麦和贵德地区自生麦苗上越夏繁殖生成大量的条锈菌夏孢子。秋季,贵德地区秋苗的初始发病菌源主要来源于贵德和城北区自生麦苗上的越夏菌源,互助和城北区的晚熟春麦菌源也可直接传播到秋苗。3.甘肃和青海省1836份小麦条锈菌标样共检测到1596个MLG。甘肃和青海省群体之间存在3个共有MLG(MLG-655、MLG-1019和MLG-1039),这为两省菌源交流传播、迁移提供了分子证据。基因型频率测定结果表明,秋季的基因流动主要是从青海到甘肃,而春季则正好相反。秋季晚熟春麦的菌源可以直接传播到早播秋麦,而不必通过自生麦苗。小麦条锈病春季流行期,菌源在各群体之间交流频繁,甘肃地区与青海东部地区的传播路线以甘肃平凉、临夏到青海的传播为主,甘肃文县到青海的传播为辅。4.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甘谷、麦积、清水、文县、临洮、临夏县以及青海西宁城北区小麦条锈菌群体均存在有性生殖现象,有性生殖过程可发生在春季、秋季和越夏(自生麦苗上的小麦条锈菌)的不同海拔高度地区,对小麦条锈菌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

齐向颖[5](2020)在《“丝绸之路”甘肃段传统民居建筑艺术及民俗文化研究》文中认为“丝绸之路”是我国古代从长安出发至欧洲的商贸之路,为沿线地区及国家间的文化沟通、商贸经济等做出了突出贡献。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语言、民俗等均有较大差异,这些差异也对民居建筑及民俗文化产生了影响,这种影响引发了不少专家学者的研究。甘肃作为“丝绸之路”向西的必经路段,自古就是丝路重镇和黄金地段,其狭长的版图跨越了不同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以及文化环境,在这种影响下也就孕育了多样化的传统民居。该段的传统民居作为甘肃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不仅丰富了“丝绸之路”境内段的传统民居建筑形式,也体现出本地域文化特色,反映着当地民居建筑的形制、装饰风格以及居住民俗习惯。在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的基础之上,本文着重对甘肃段传统民居建筑形制、艺术特征及居住民俗文化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首先,对各个地区民居建筑以田野调研法进行了大量且细致的实地调研,获取了丰富且宝贵的资料。针对已选定的调查对象采取了照片资料搜集、测量民居形制、绘制建筑图纸和现场采访记录等,进行了一手资料汇集,为本项研究奠定下良好的基础。其次,对甘肃段传统民居建筑及其艺术是本文研究重点,主要是从民居建筑的院落形制、基本结构、形态特征及装饰艺术等进行分析,并对甘肃段四个区域,包括陇南、陇中、河西及陇东。分析各个地区民居实例,提取其特征并将其与周边相邻地区民居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最后,基于对四个区域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居住民俗文化,结合居住民俗对民居建筑的影响,从而更为全面地总结甘肃段四个区域的民居建筑特征,并为民居能够更好的传承与保护提供基础资料,为后续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周涛[6](2020)在《天水地区传统民居绿色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传统民居的绿色经验是劳动人民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尝试积累的智慧结晶。在当前建筑能耗巨大的现实背景之下,研究传统民居的绿色经验,不仅有利于传承我国传统绿色建筑文化,而且有助于寻求当代绿色建筑本土化的发展道路。然而伴随着建筑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和加快,绿色经验连同传统民居建筑正在逐渐消失。通过当代绿色建筑理念反观传统民居,分析总结其中的绿色经验并加以科学验证,对其薄弱环节进行补充,将传统民居的绿色经验运用到当代乡村住宅建筑设计创作中,是推动当代乡村住宅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地区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研究传统民居的绿色经验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天水地区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多学科综合研究及比较研究法对天水传统民居的绿色经验进行研究。首先建立了传统民居绿色经验的研究框架。通过比较绿色建筑概念及评价体系指标,明确了绿色建筑的核心内涵与外沿,进而以之为基本视点,审视传统民居的绿色内涵,确定其绿色经验的研究价值,从而对天水传统民居绿色经验进行分层级、分系统的研究。以研究框架为依据,在调研区域内,遵循地形地貌的多样性、自然气候的差异性及聚落属性的差异性等原则选取了8个传统聚落样本,充分考虑合院空间形式、建筑布局形式、建筑形式以及建造技术等方面的差异性与代表性,选取了传统聚落内的传统民居样本。在确定聚落、院落及建筑单体层级的具体调研内容的基础上,对天水传统民居绿色经验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根据调研成果,详细分析解读了天水传统民居在聚落层级、院落层级、建筑单体层级这三个层级上适应自然气候、适应地形地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具体绿色经验。在此基础上,系统总结天水传统民居建筑的绿色经验。通过将天水传统民居绿色经验与我国现行评价标准相关指标的对标分析,对传统民居绿色经验进行科学验证,从而得出绿色经验中具备绿色优势的部分,并且发现其中的缺陷和不足。通过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了当代绿色技术对传统民居绿色性能的提升方法以及传统绿色经验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策略。本文的研究有利于实现绿色建筑的本土化,为创造满足当代生活的绿色乡村民居提供指导和借鉴,实现民居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孟令冉[7](2020)在《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耦合调控研究》文中提出乡村发展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保障乡村生态系统健康,促进乡村功能协调是保护乡村本底、改善乡村生活、增进农民福祉和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同时也是解决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突出矛盾和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结合多时相遥感影像数据、实地调研数据和年鉴统计等数据,采用RS、GIS空间分析、模型评价、地理探测、拟合诊断和统计分析等技术方法,归纳完善了乡村生态系统构成与理论框架,对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演变及其空间格局特征,县域、镇域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及其时空分异,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特点、耦合协调发展状况及其耦合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通过实地调研梳理凝练了不同类型乡村发展模式,提出了乡村空间优化策略和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路径。主要结论如下:(1)明确了乡村生态系统的概念,从复合生态系统的角度全面分析了乡村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与功能。梳理总结了乡村生态系统研究的理论基础,并从地理学的范畴归纳了乡村生态系统研究的学科体系,提出了乡村生态系统研究的综合理论框架。在研究区乡村发展背景方面,以乡村发展历史脉络为主线理清了江苏省乡村发展的生态过程及其响应特征。首先,根据全生命周期理论将江苏省乡村发展过程划分为5个不同阶段,剖析了江苏省乡村发展的历史脉络及其演化特征。然后,从农业资源区划、经济区划视角分析了江苏省乡村聚落、人口、资源、经济和生态环境等生态系统多要素发展现状及空间分异,总结了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的响应特征。(2)从复合生态系统的角度构建了县域、镇域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框架和评价模型,提出了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等级划分与类型识别方法,剖析了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及其时空分异特征。2015年,江苏省57个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总体得分介于0.6856-0.8818之间,健康状况总体较好,自北向南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分异特征。乡村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各子系统健康等级空间分布集聚性较好,团簇分布明显。在13种不同健康类型中,健康型县域主要分布在苏南和苏中地区,非健康型则以苏北县域为主,区域社会经济水平对乡村生态系统健康影响最为显着。就镇域尺度来看,1984-2017年,吴中区乡村发展总体表现出由工业主导型到农业主导型并逐渐向服务主导型转变的历史发展路径。各镇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得分在0.5562-0.8417之间,总体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乡村景观和自然子系统是造成近年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进一步研究得出,不同发展类型乡村生态系统健康驱动因子与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类型具有显着一致性,说明城镇化过程中随着乡村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乡村性质和功能正逐渐衰退。(3)构建了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评价体系、评价模型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剖析了江苏省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及其耦合协调发展特征,揭示了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的耦合机理与作用机制。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总体较弱,处于良性耦合的发展阶段,但乡村“三生”功能的耦合协调度总体一般,多以初级和中级协调为主,呈现出“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异特征,乡村生活功能对乡村“三生”功能的影响最为显着。相比而言,吴中区各镇域乡村“三生”功能总体呈逐渐增强趋势,但乡村生产、生态功能相对较弱,乡村“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度相对较好,发展较为均衡。基于此,选取地理探测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测度了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拟合关系,构建了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发展理论框架,从“外部环境和内部要素耦合”与“内部要素-功能-系统层级耦合”两方面剖析了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的耦合机理。同时,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和原理,构建了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发展的系统动力模型,揭示了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发展主要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4)梳理凝练了不同类型乡村发展模式,提出了乡村生态空间优化策略和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路径。首先,根据江苏省乡村自然资源要素、地貌类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传统历史文化等特点选取24个典型调研乡村并划分为5种类型,分析了不同类型乡村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空间格局特征,并以乡村产业结构为依据将江苏省乡村发展模式归纳凝练为3大类、8个亚类,总结了不同模式乡村发展的特点。然后,围绕乡村居民生产、生活基本情况,政策认知,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发展预期4个方面,以乡村居民为主体,分别对江苏省以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导的5个典型乡村开展调查问卷与访谈,剖析了乡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分别从功能协调和产业融合层面提出了乡村生态保护与空间优化策略和乡村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路径。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是系统外部环境与内部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以乡村自然要素为代价的社会经济提升必然会导致乡村功能失调和景观退化。本文以乡村生态系统综合理论框架为指导,创新性地构建了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框架与评价模型,剖析了县域、镇域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及时空演变特征,揭示了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的耦合机理与作用机制,并通过实地调研凝练了不同类型乡村发展模式,提出了契合实际的乡村生态空间优化策略和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路径。本文研究为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提供了可行性的思路与方法,研究结果对于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张晓娇[8](2020)在《农业生产多样性对居民营养状况的影响 ——来自湖北省农村居民调查实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国,粮食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目前我国粮食基本实现了供需平衡,保障了口粮的自给安全。然而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收入不断提高,居民膳食结构和营养状况发生很大改变,对粮食安全提出了新要求,粮食安全内涵拓展到“所有食物的营养安全”,在“吃得饱”的同时要求“吃的好”和“吃得健康”。当前粮食安全研究中关于居民营养、农业与营养关系、食物生产系统等的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基于2019年5-7月湖北省农村实地调研得到的微观数据,首先分析了不同农村腹地居民的食物消费习惯和膳食结构,采用中国膳食平衡指数评价湖北省农村三个区域居民膳食质量。然后,从农业生产的直接食物消费影响路径构建农业生产多样性影响农村居民营养的分析框架,采用直接估计法,从膳食多样性、能量摄入、蛋白质供能比和脂肪供能比四个营养指标实证检验农业生产多样性与农村居民营养的关系,并探讨了农村居民家庭收入和居民营养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湖北省农村居民膳食质量处于中度失衡状态,摄入不足和摄入过量并存,主要是谷薯类、禽肉类和烹饪调料类摄入过量,水果类和奶及奶制品类摄入量不足。不同地区食物摄入量失衡存在显着差异,建始县的膳食不均衡情况较为严重,中度失衡的居民占比较大,崇阳县膳食摄入较为理想,地区风俗习惯、地理位置因素是造成膳食差异的主要原因。(2)从农产品直接消费路径看,在整体上,家庭农业生产多样性对家庭成员的膳食多样性和蛋白质摄入量有积极作用。在农村居民的不同收入组别间,家庭农业生产多样性对居民的营养影响存在差异,除较高收入组外,家庭农业生产多样性均有利于促进不同收入组的膳食多样性;在最低收入组、中等收入组和最高收入组中,农业生产多样性与居民蛋白质的摄入量呈正相关;在最低收入组和中等收入组中,农业生产多样性与居民脂肪摄入呈显着负相关,但在较低收入组中二者显着正相关。种植业收入占农业收入比重大的家庭其成员膳食多样性较大,能量摄入和脂肪供能比均增加,但与蛋白质的供能比呈负相关。养殖业收入比重与居民膳食多样性成反比。(3)从收入影响路径来看,农业生产规模化的家庭农业生产多样性低,农业收入高。家庭总收入和农业收入均对个人膳食多样性、能量和脂肪摄入量有显着的积极影响,收入的增加有利于居民购买富含蛋白质的动物性食物和豆制品,但同时也增加了农村居民脂肪摄入量,在湖北农村居民脂肪供能比高达42.95%的情况下,过多的脂肪摄入不利于身体健康。(4)市场是影响农村居民营养的重要因素,市场对膳食多样性指标和蛋白质供能比均存在显着正相关,且仅从模型估计系数看,其作用均强于农业生产多样性的作用。基于本研究结果,作者认为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以提升农村居民食物消费与营养质量:第一,政府需要通过膳食知识普及等干预活动,推广营养相关知识,引导农村居民转变消费观念,逐步建立平衡膳食模式。第二,要着力提升农村居民综合素质,拓展农村居民非农就业空间,帮助农村居民实现多元创收。第三,注重农村自留地的开发利用,鼓励农村居民发展庭院种植和养殖,适当发展多样化的自给自足型农产品。第四,因势利导、结合地方特色新建多元性、多功能的农贸市场,丰富食物供给。

刘鹏举[9](2020)在《农村居民膳食状况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四川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健康中国”和“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背景之下,我国农村居民膳食状况不容乐观。四川省作为“中国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属于典型的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其农村居民膳食状况在全国农村居民的膳食状况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以四川省为例对农村居民膳食状况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对于改善我国农村居民食物消费和膳食营养,提高农村居民膳食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归纳了农村居民膳食状况理论,并分析了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现状和面临的突出问题。根据四川省经济发展水平、地形特征、人口结构等因素,选取成都、内江、雅安三市的农村地区,在2018年7月-8月期间,对400多位农村居民开展借助3天24h膳食回顾法及称重法的实证调研。基于实地调研数据,借助四川省农村居民膳食平衡指数(SR-DBI)和《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对四川省农村居民膳食状况进行评价;运用LASSO方法筛选出农村居民膳食状况的经济、社会、家庭、个体和营养健康5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基于膳食状况分析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提出对农村居民膳食状况改善的政策建议。从年度消费数据分析来看,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村居民膳食状况取得很大改善,但依然面临突出问题。如四川省农村居民:1)食物消费方面,粮食和蔬菜消费不断减少,其他食物消费不断增加,但与《中国居民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目标相比,肉类和粮食消费偏多,水果摄入严重不足;2)膳食营养摄入方面,能量摄入明显减少,脂肪摄入增加,蛋白质摄入趋于稳定,但与《中国居民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目标相比,能量摄入不足,脂肪摄入过多,蛋白质摄入严重不足。从实地调研的日消费数据分析来看,四川省农村居民膳食状况为消费结构不平衡,营养摄入量不合理。主要表现为:1)根据SR-DBI评价得出,食物消费不足与消费过量同时并存,90.76%的居民对建议“少吃”的食物消费过量,超过90%的居民对建议“多吃”的食物消费不足;2)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量(2013)》对比得出,75%的居民能量摄入不足、47%的居民蛋白质摄入不足、所有的居民硒元素摄入不足,44%的居民碳水化合物摄入过量、90%的居民脂肪摄入过量。从影响因素分析来看,LASSO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四川省农村居民膳食状况的因素中,除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个体因素影响外,膳食决策者的营养健康(KAP)因素也比较显着。具体为:增加食物支出、参与医保、增加家庭养殖数量、决策者营养健康认知正确(K)、决策者的营养健康态度积极(A)会有助于膳食状况平衡合理;但增加总收入、增加种植面积、提高受教育水平、决策者的营养健康行为(P)不一定改善膳食状况。不同地区膳食营养摄入存在明显差异。基于上述结论,本研究提出四条改善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政策建议:1)改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升农村居民福利水平;2)针对性开展营养健康教育,丰富宣传科普形式;3)探索拓宽增收渠道,增加食物消费支出;4)积极学习膳食营养知识,优化食物消费结构。

张艺馨[10](2020)在《乡村幼儿园聘任教师健康教育胜任力研究》文中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孩子们要文明精神,野蛮体魄。”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是幼儿阶段的首要任务,是实现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实现,需要教师对幼儿健康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准确把握和深入理解。在当前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情况下,乡村幼儿园所占比重较大的聘任教师的健康教育胜任力水平能否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需求,是值得关注的问题。论文首先梳理了幼儿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与此同时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145位乡村幼儿园聘任教师健康教育胜任力水平进行了调查研究,且对10位乡村幼儿园管理者的管理水平进行了了解。关于乡村幼儿园聘任教师健康教育胜任力水平的问卷,主要涉及了教师在幼儿健康教育需求评估、规划、实施、评价、资源及沟通与支持等六个方面的问题,关于聘任教师和管理者的访谈内容分别以乡村幼儿园健康教育实施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及提升聘任教师健康教育胜任力水平的建议为主。论文就乡村幼儿园聘任教师健康教育胜任力水平这一问题展开研究。论文第一部分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了乡村幼儿园聘任教师健康教育胜任力水平的现状,通过分析得出结论,乡村幼儿园聘任教师健康教育胜任力处于中等水平。第二部分主要针对乡村幼儿园聘任教师健康教育胜任力水平的现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分析了影响其健康教育胜任力水平的因素,乡村幼儿园聘任教师可以通过提高自己的学历、专业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等措施来提高自身健康教育胜任力水平,反之则会限制其健康教育胜任力水平的提升。第三部分在乡村幼儿园聘任教师健康教育胜任力水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出发提出了相关建议。从宏观角度上来说,政府可以加大扶持力度,为乡村幼儿园配备齐全的硬件设施,并组织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培训活动来提高乡村幼儿园聘任教师健康教育胜任力水平;另外,各高校应合理设置健康教育相关课程,加强学前专业学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从微观角度上来说,乡村幼儿园聘任教师及管理者应转变其固有的旧观念,积极主动的学习健康知识来提高自身健康教育胜任力水平,从而使乡村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质量得到提高。

二、甘谷县居民食物结构变化及营养评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甘谷县居民食物结构变化及营养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黄河流域甘肃段土地利用功能时空变化及其权衡/协同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与评述
        1.2.1 土地利用功能概念和内涵
        1.2.2 土地利用功能评价
        1.2.3 土地利用功能权衡与协同研究
        1.2.4 研究进展评述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自然条件
    2.3 社会经济状况
    2.4 国土空间利用现状
第三章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1 数据来源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范围
        3.2.2 土地利用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3 土地利用功能测度方法
        3.2.4 土地利用功能动态演进特征分析方法
        3.2.5 土地利用功能权衡与协同时空特征分析方法
        3.2.6 土地利用功能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第四章 土地利用功能时空演变分析
    4.1 土地利用功能空间分异特征
        4.1.1 生产功能空间分布特征
        4.1.2 生活功能空间分布特征
        4.1.3 生态功能空间分布特征
        4.1.4 土地利用综合功能空间分布特征
    4.2 土地利用功能时序动态演进规律
        4.2.1 生产功能动态演进特征
        4.2.2 生活功能动态演进特征
        4.2.3 生态功能动态演进特征
第五章 土地利用功能权衡与协同时空变化分析
    5.1 土地利用功能权衡与协同时间变化分析
        5.1.1 生产、生活、生态功能权衡与协同关系
        5.1.2 不同二级功能之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
    5.2 土地利用功能权衡与协同空间格局分析
        5.2.1 相同土地利用功能
        5.2.2 不同土地利用功能
第六章 土地利用功能演变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6.1 土地利用功能演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6.1.1 土地利用功能影响因子探测
        6.1.2 土地利用功能之间交互探测
    6.2 土地利用功能提升策略
        6.2.1 “三生”功能管控建议
        6.2.2 权衡与协同区域管控建议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7.1 讨论
    7.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2)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1.1 选题缘起
        1.1.1 选题缘由
        1.1.2 问题意识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梳理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2.3 研究成果评析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一章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的理论依据
    1.1 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思想
        1.1.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反贫困思想
        1.1.2 列宁的反贫困思想
        1.1.3 毛泽东的反贫困思想
        1.1.4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反贫困思想
        1.1.5 习近平新时代精准扶贫战略思想
    1.2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理论分析
        1.2.1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概念
        1.2.2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内涵
        1.2.3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原理
        1.2.4 马克思主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理论
    1.3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理论分析
        1.3.1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特殊性分析
        1.3.2 精准扶贫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相互关系分析
        1.3.3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基本内涵分析
        1.3.4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作用机制分析
第二章 扶贫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历史考察
    2.1 扶贫救济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78 年一1985 年)
        2.1.1 组织领导功能:有力推动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改革
        2.1.2 政策执行功能:促进农村贫困地区商业发展
        2.1.3 统筹协调功能:带动农村贫困群众就业增收
        2.1.4 资源整合功能:助力农村基础设施显着改善
    2.2 扶贫开发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86 年一1993 年)
        2.2.1 成立农村扶贫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功能的新起点
        2.2.2 落实专项帮扶计划:加强政策承接功能的着力点
        2.2.3 纳入贫困县惠顾序列:加强致富引领功能的关键点
    2.3 扶贫攻坚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94 年一2000 年)
        2.3.1 统筹农村“三位一体”扶贫力量
        2.3.2 推动建立农村多元互促扶贫模式
        2.3.3 带领农村群众开展内源扶贫
    2.4 综合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2001 年一2011 年)
        2.4.1 全力构建农村大扶贫格局
        2.4.2 在“一体两翼”战略中推进农户参与式扶贫
        2.4.3 以“多予、少取、放活”确立行动导向
        2.4.4 在“双轮驱动”中增强农村贫困群众生活保障
    2.5 精准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2012 年一2020 年)
        2.5.1 扶贫领导作用持续强化
        2.5.2 功能实现特征更加鲜明
        2.5.3 引富带富成就广受认同
        2.5.4 党建扶贫经验值得推广
第三章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实证分析
    3.1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的个案研究
        3.1.1 样本选择
        3.1.2 现实表现
    3.2 精准扶贫中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主要问题
        3.2.1 功能主体中的本位化问题
        3.2.2 功能结构中的固有化问题
        3.2.3 功能方式中的单一化问题
        3.2.4 功能策略中的浅表化问题
        3.2.5 功能保障中的低效化问题
第四章 精准扶贫中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思考
    4.1 以多元化为方向,拓展功能主体
        4.1.1 以加强致富引领为指向,创新农村党组织本体设置
        4.1.2 以加强党群联系为导向,健全党务村务监督主体
        4.1.3 以加强农村治理为取向,构建“一核多元”治理体系
    4.2 以科学化为原则,完善功能结构
        4.2.1 坚持选育结合,完善力量结构
        4.2.2 坚持培优训强,完善素质结构
        4.2.3 坚持科学衔接,完善制度结构
    4.3 以多样化为要求,丰富功能方式
        4.3.1 实施多元推动,促成扶贫路径多样化
        4.3.2 实施资源整合,促成要素配给多样化
        4.3.3 实施人才战略,促成精英参与多样化
    4.4 以精准化为内涵,实施功能策略
        4.4.1 推动精准识别,克服“漏桶效应”
        4.4.2 推动精准施策,稳定脱贫成果
        4.4.3 推动精准考核,完善评价机制
    4.5 以持续化为导向,加强功能保障
        4.5.1 持续壮大村级积累
        4.5.2 持续健全协调体系
        4.5.3 持续强化服务保障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3)数字鸿沟与中国欠发达地区反贫困问题研究 ——以云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1.2.1 研究内容及框架
        1.2.2 研究方法
        1.2.3 创新点
        1.2.4 研究不足
第二章 反贫困理论及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贫困
        2.1.2 反贫困
        2.1.3 数字鸿沟
    2.2 反贫困理论的阐释
        2.2.1 促使资本形成的反贫困理论
        2.2.2 促使结构转换的反贫困理论
        2.2.3 促进人力资本形成的反贫困理论
        2.2.4 综合反贫困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 国外研究
        2.3.2 国内研究
        2.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第三章中国反贫困实践及国际组织反贫困计划
    3.1 建国以来中国反贫困实践概述
        3.1.1 “救济式扶贫”(1949-1978)
        3.1.2 体制改革推动扶贫(1978-1985)
        3.1.3 区域大规模开发扶贫(1986-1993)
        3.1.4 整村推进扶贫攻坚(1994-2000)
        3.1.5 综合开发攻坚扶贫(2001-2010)
        3.1.6 精准定点脱贫攻坚(2011-)
    3.2 国际组织反贫困计划:传统扶贫向数字扶贫转变
        3.2.1 世界银行
        3.2.2 联合国
        3.2.3 世界经济论坛
        3.2.4 对中国反贫困的启示
第四章 云南案例: 欠发达地区贫困与数字鸿沟现状分析
    4.1 云南的反贫困历程
    4.2 贫困现状分析
        4.2.1 已脱贫人口收入情况
        4.2.2 贫困人口分布情况
        4.2.3 贫困地区收入与消费情况
        4.2.4 贫困人口的年龄和健康状况
        4.2.5 贫困人口的职业和家庭构成
        4.2.6 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及医疗服务状况
    4.3 致贫原因统计分析
        4.3.1 缺少技能和能力已成为致贫的主因素
        4.3.2 教育落后迟滞信息技术发展加剧贫困
        4.3.3 贫困人口主动“丧失”劳动能力
    4.4 贫困地区数字鸿沟现状分析
        4.4.1 贫困地区信息基础设施落后
        4.4.2 贫困地区信息设备使用效率低
        4.4.3 信息使用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分析
    4.5 数字红利与数字鸿沟对贫困的影响
        4.5.1 数字红利加速反贫困
        4.5.2 数字鸿沟加深贫困
第五章 数字鸿沟与贫困的静态与动态关系实证分析
    5.1 贫困的测度与指标构建
        5.1.1 贫困单一测度指标
        5.1.2 多维度贫困指标
        5.1.3 贫困测度指标构建与解释
    5.2 数字鸿沟的测度与指标构建
        5.2.1 数字鸿沟测度指标变化与发展
        5.2.2 数字鸿沟测度指标构建与解释
    5.3 数字鸿沟与贫困指数计算与结果
        5.3.1 数字鸿沟与贫困综合指数的计算
        5.3.2 数字鸿沟与贫困综合指数结果分析
    5.4 数字鸿沟与贫困静态关系实证分析
        5.4.1 静态关系估计选择
        5.4.2 FGLS估计结果及分析
        5.4.3 实证结论
    5.5 数字鸿沟与贫困动态关系实证分析
        5.5.1 PVAR模型及检验步骤
        5.5.2 平稳性检验
        5.5.3 滞后阶数确定
        5.5.4 GMM估计
        5.5.5 脉冲响应分析
        5.5.6 FEVD检验
        5.5.7 实证结论
    5.6 缩小数字鸿沟减贫效应实证分析
        5.6.1 模型的选择
        5.6.2 数据来源及变量选择
        5.6.3 实证结果分析
        5.6.4 实证结论
第六章 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空间关系实证分析
    6.1 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空间计量研究
        6.1.1 空间数字鸿沟
        6.1.2 空间贫困
    6.2 模型的选择
        6.2.1 空间自相关模型
        6.2.2 SDM模型
        6.2.3 空间权重矩阵
    6.3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6.3.1 数据来源
        6.3.2 选择变量说明
    6.4 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空间SDM检验与分析
        6.4.1 空间自相关检验
        6.4.2 空间SDM实证结果分析
    6.5 实证结论
第七章 缩小数字鸿沟,防止返贫的对策建议
    7.1 重视缩小数字鸿沟的减贫效应,健全防止返贫的长效保障机制
        7.1.1 减缓贫困需要缩小数字鸿沟
        7.1.2 建立健全缩小数字鸿沟的组织保障长效机制
    7.2 补齐信息技术教育短板,提高贫困地区居民信息素养能力
        7.2.1 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和培训
        7.2.2 加大人力资本开发
        7.2.3 着力优化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7.3 完善贫困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缩小接入鸿沟
        7.3.1 加大贫困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
        7.3.2 完善农村信息应用服务平台
    7.4 强化信息应用与保护,减小使用鸿沟
        7.4.1 完善信息应用条件
        7.4.2 加强信息监管与保护
    7.5 加快智慧农村、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农村数字经济
        7.5.1 加快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
        7.5.2 构建统一完备的城乡信息服务体系
        7.5.3 完善农村数字化物流集散中心建设
    7.6 强化信息扶贫与其他扶贫措施融合,提高扶贫成效
        7.6.1 信息技术与产业扶贫融合
        7.6.2 信息技术与教育扶贫融合
        7.6.3 信息技术与金融扶贫融合
        7.6.4 信息技术与医疗救助融合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1978-2020年扶贫标准、全国绝对贫困人口数及贫困发生率
    附录-2 2016-2019年云南省贫困县分布情况
    附录-3 2016-2019年云南省深度贫困县分布情况
    附录-4 2016-2018年云南各地州市贫困村分布变化情况
    附录-5 深度贫困地区怒江州2018年居民收入基本情况
    附录-6 云南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分布情况
    附录-7 信息扶贫典型案例
    附录-8 农村居民互联网及信息使用现状调查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与导师主持的研究课题

(4)甘、青地区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及菌源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缩略语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引言
    2 小麦条锈菌研究现状
    3 小麦条锈病流行及研究现状
        3.1 甘、青地区小麦条锈病研究现状
        3.2 甘肃甘谷县地理及小麦条锈病流行简介
    4 分子标记技术在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4.1 小麦条锈菌遗传多样性研究
        4.2 RAPD技术在小麦条锈菌研究中应用
        4.3 AFLP技术在小麦条锈菌研究中应用
        4.4 SSR技术在小麦条锈菌研究中的应用
        4.5 PSR在小麦条锈菌研究中的应用
    5 选题依据与意义
        5.1 选题依据
        5.2 主要研究内容
        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甘肃省小麦条锈菌遗传多样性及菌源传播分析
    前言
    第一节 甘谷县小麦条锈菌季节迁移、繁殖模式及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1.1 采样区域、标样采集和孢子的繁殖
        1.2 小麦条锈菌DNA提取和微卫星位点的PCR扩增
        1.3 数据处理与群体遗传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位点信息
        2.2 甘谷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
        2.3 群体繁殖方式分析
        2.4 条锈菌群体菌源关系
        2.5 群体细分模式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节 甘肃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及菌源春季传播路线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甘肃地区条锈菌标样采集
        1.2 小麦条锈菌DNA提取和微卫星位点的PCR扩增
        1.3 数据处理与群体遗传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位点信息
        2.2 甘肃省不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2.3 甘肃省小麦条锈菌群体之间的菌源关系
        2.4 甘肃小麦条锈菌群体的生殖模式分析
        2.5 群体细分模式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青海省小麦条锈菌遗传多样性及菌源传播分析
    前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青海地区条锈菌标样采集
        1.2 小麦条锈菌基因组DNA的提取及微卫星位点的PCR扩增
        1.3 数据处理与群体遗传分析
    2 结果
        2.1 位点信息
        2.2 青海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
        2.3 条锈菌群体菌源关系
        2.4 连锁不平衡测试
        2.5 群体细分模式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甘、青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比较及菌源传播分析
    前言
    第一节 甘、青地区小麦条锈菌监测及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点及标样采集
        1.2 小麦条锈菌基因组DNA的提取及微卫星位点的PCR扩增
        1.3 数据处理与群体遗传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甘肃、青海地区6 个试验点小麦条锈病监测
        2.2 小麦条锈菌遗传多样性水平
        2.3 甘肃与青海小麦条锈菌群体菌源关系
        2.4 甘肃、青海小麦条锈菌群体繁殖方式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节 甘、青地区小麦条锈菌的流行传播、季节间遗传差异和重组水平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1.1 甘、青地区小麦条锈菌标样采集
        1.2 甘青地区小麦条锈菌DNA的提取和微卫星PCR扩增
        1.3 数据处理与群体遗传分析
        2 结果
        2.1 位点分析
        2.2 不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2.3 连锁不平衡测试
        2.4 小麦条锈菌群体间的遗传分化和基因流
        2.5 群体细分模式
        3 讨论
        4 小结
第五章 全文结论与研究展望
    1 全文结论
    2 创新点
    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5)“丝绸之路”甘肃段传统民居建筑艺术及民俗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进展
        1.3.2 国外研究进展
    1.4 研究范围、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范围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 “丝绸之路”甘肃段传统民居建筑艺术概述
    2.1 甘肃省地理人文及传统民居分布
        2.1.1 地理人文特征
        2.1.2 传统民居分布
    2.2 甘肃传统民居概况
        2.2.1 传统民居建筑类型划分
        2.2.2 传统民居建筑布局形式
        2.2.3 传统民居建筑艺术特征
        2.2.4 各区域民居特征
    2.3 本章小结
3 甘肃陇南地区民居建筑艺术特征分析
    3.1 陇南地区民居建筑基本特征
        3.1.1 分布
        3.1.2 基本特征
    3.2 陇南地区民居建筑实例分析
        3.2.1 陇南-谈家大院
        3.2.2 陇南-康县民居
        3.2.3 天水-张庆麟故居
        3.2.4 天水-张七院
        3.2.5 天水-外家院
    3.3 本章小结
4 甘肃陇中地区民居建筑艺术特征分析
    4.1 陇中地区民居建筑基本特征
        4.1.1 分布
        4.1.2 基本特征
    4.2 陇中地区民居建筑实例分析
        4.2.1 兰州-罗家大院
        4.2.2 兰州-青城镇72号院
        4.2.3 兰州-周前村52号院
        4.2.4 兰州-河口古镇c-12号
        4.2.5 临夏-沙尕楞巷107号
        4.2.6 定西-安氏故居
    4.3 本章小结
5 甘肃河西地区民居建筑艺术特征分析
    5.1 河西地区民居建筑基本特征
        5.1.1 分布
        5.1.2 基本特征
    5.2 河西地区民居建筑实例分析
        5.2.1 武威-贾坛故居
        5.2.2 武威-韩家院
        5.2.3 武威-满家院
        5.2.4 张掖-高总兵府
        5.2.5 张掖-文庙巷32号
        5.2.6 张掖-明粮仓
        5.2.7 敦煌-南仓
    5.3 本章小结
6 甘肃陇东地区民居建筑艺术特征分析
    6.1 陇东地区民居建筑基本特征
        6.1.1 分布
        6.1.2 基本特征
    6.2 陇东地区民居建筑实例分析
        6.2.1 平凉-北大街民居
        6.2.2 平凉-雷家大院
        6.2.3 庆阳-前院后窑院
        6.2.4 庆阳-地坑窑
        6.2.5 庆阳-宁县张氏宅院
    6.3 本章小结
7 甘肃各个地区与周边地区传统民居的对比
    7.1 陇南地区与陕南和四川相邻地区的对比
        7.1.1 民居形态对比
        7.1.2 院落形制对比
        7.1.3 建筑构造对比
        7.1.4 装饰艺术对比
    7.2 陇中地区与青海和宁夏相邻地区的对比
        7.2.1 民居形态对比
        7.2.2 院落形制对比
        7.2.3 建筑构造对比
        7.2.4 装饰艺术对比
    7.3 河西地区与内蒙古和新疆相邻地区的对比
        7.3.1 民居形态对比
        7.3.2 院落形制对比
        7.3.3 建筑构造对比
        7.3.4 装饰艺术对比
    7.4 陇东地区与陕北和宁夏相邻地区的对比
        7.4.1 民居形态对比
        7.4.2 院落形制对比
        7.4.3 建筑构造对比
        7.4.4 装饰艺术对比
    7.5 本章小结
8 甘肃传统居住民俗文化特征
    8.1 居住民俗文化概述
    8.2 居住民俗文化特征
        8.2.1 院落选址文化
        8.2.2 民居建造文化
        8.2.3 建筑布局文化
        8.2.4 建筑装饰文化
        8.2.5 室内陈设文化
    8.3 本章小结
9 结语
    9.1 结论
    9.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丝绸之路”甘肃段田野调研行程及随行人员列表
    附录2 :“丝绸之路”甘肃段现存古代建筑数量统计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6)天水地区传统民居绿色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农村住宅能耗过高的困境
        1.1.2 我国对乡村发展绿色建筑的重视
        1.1.3 传统民居绿色经验延续的迫切需要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传统民居
        1.3.2 绿色经验
        1.3.3 传统民居绿色经验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1.4.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
        1.4.2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 传统民居绿色经验研究框架
    2.1 绿色建筑视角下的传统民居
        2.1.1 绿色建筑概念辨析
        2.1.2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2.1.3 传统民居——初级阶段的绿色建筑
    2.2 传统民居绿色经验的表现内容
        2.2.1 地形地貌的适应性
        2.2.2 自然气候的适应性
        2.2.3 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2.3 传统民居绿色经验的表达层级
        2.3.1 宏观——聚落层级
        2.3.2 中观——院落层级
        2.3.3 微观——建筑单体层级
    2.4 本章小结
3 天水地区传统民居概况及绿色经验调研
    3.1 天水地区传统民居形成背景
        3.1.1 地形地貌与聚落形态
        3.1.2 自然气候与建筑形态
        3.1.3 自然资源与建筑材料
        3.1.4 历史背景与聚落属性
    3.2 天水地区传统民居特征
        3.2.1 合院空间
        3.2.2 建筑形式
        3.2.3 建造技术
    3.3 调研范围
    3.4 调研对象
        3.4.1 传统聚落样本选取
        3.4.2 传统民居样本选取
    3.5 调研内容
        3.5.1 聚落层级绿色经验调研内容
        3.5.2 院落层级绿色经验调研内容
        3.5.3 建筑单体层级绿色经验调研内容
    3.6 调研成果
    3.7 本章小结
4 天水地区传统民居绿色经验探析
    4.1 聚落层级的绿色经验分析
        4.1.1 适应地形地貌的选址规划经验
        4.1.2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布局理念
        4.1.3 适应自然气候的规划理念
    4.2 院落层级的绿色经验分析
        4.2.1 适应日照的策略与方法
        4.2.2 适应温度的措施
        4.2.3 适应风环境的院落设计
        4.2.4 适应降雨的技术与措施
        4.2.5 微气候营造的措施
        4.2.6 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
    4.3 建筑单体层级的绿色经验分析
        4.3.1 适应日照的策略与方法
        4.3.2 适应温湿度的技术与措施
        4.3.3 适应风环境的技术与措施
        4.3.4 适应降雨的技术与措施
        4.3.5 材料选择措施——就地取材
        4.3.6 材料应用方法——因材施用
        4.3.7 材料循环策略——节约材料
        4.3.8 可再生能源利用
        4.3.9 适应地形地貌的策略与方法
    4.4 天水地区传统民居绿色经验总结
        4.4.1 聚落层级的绿色经验总结
        4.4.2 院落层级的绿色经验总结
        4.4.3 建筑单体层级的绿色经验总结
    4.5 本章小结
5 天水地区传统民居绿色经验对标分析及当代应用
    5.1 基于绿色评价标准的传统绿色经验对标分析
        5.1.1 安全耐久
        5.1.2 健康舒适
        5.1.3 生活便利
        5.1.4 资源节约
        5.1.5 环境宜居
        5.1.6 提高与创新
    5.2 当代绿色技术对传统民居绿色性能的提升
        5.2.1 太阳能的高效利用
        5.2.2 生活废物收集处理
        5.2.3 室内光环境的改善
        5.2.4 生土墙的当代改良
    5.3 传统民居绿色经验在当代乡村住宅设计的应用
        5.3.1 聚落层级的传承与创新
        5.3.2 院落层级的传承与创新
        5.3.3 建筑单体层级的传承与创新
    5.4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图目录
    表目录
    附录一 甘谷县觉皇寺村传统民居绿色经验调研成果
    附录二 甘谷县蔡家寺村传统民居绿色经验调研成果
    附录三 甘谷县南坡寺村传统民居绿色经验调研成果
    附录四 甘谷县上街村传统民居绿色经验调研成果
    附录五 武山县家坡村传统民居绿色经验调研成果
    附录六 武山县上下街村传统民居绿色经验调研成果
    附录七 清水县梅江村传统民居绿色经验调研成果
    附录八 麦积区胡家大庄村传统民居绿色经验调研成果
致谢

(7)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耦合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乡村生态系统构成与理论框架
    2.1 乡村生态系统的结构
    2.2 乡村生态系统的特征
    2.3 乡村生态系统的功能
    2.4 乡村生态系统研究的理论框架
    2.5 本章小结
3 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演变及其空间格局特征
    3.1 研究区概况
    3.2 乡村发展历史脉络及其演变特征
    3.3 乡村生态系统发展现状及其空间分异
    3.4 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响应与问题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复合评估框架的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4.1 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框架与分析方法
    4.2 江苏省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得分与空间梯度特征
    4.3 江苏省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空间分布特征
    4.4 江苏省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类型划分
    4.5 本章小结
5 不同发展类型典型镇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演变
    5.1 典型镇域研究的目的与选取依据
    5.2 镇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框架与分析方法
    5.3 吴中区土地利用及乡村发展类型时空演变特征
    5.4 吴中区镇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时空演变特征
    5.5 吴中区乡村生态系统健康与乡村发展类型关系及影响因子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基于“三生”功能视角的乡村生态系统耦合机制分析
    6.1 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过程分析
    6.2 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评价体系与耦合分析方法
    6.3 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时空分异特征
    6.4 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度分析
    6.5 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度影响因素分析
    6.6 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机制分析
    6.7 本章小结
7 江苏省乡村发展模式与生态系统健康调控
    7.1 不同类型乡村发展调研与模式凝练
    7.2 村民认知的乡村发展问题分析
    7.3 功能协调的乡村生态保护与空间优化策略
    7.4 产业融合的多尺度乡村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路径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农业生产多样性对居民营养状况的影响 ——来自湖北省农村居民调查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粮食安全营养概念的发展与居民膳食营养评价研究
        1.3.2 关于居民膳食与营养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1.3.3 农户农业生产多样性与营养的关系研究
        1.3.4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数据
        1.4.1 研究内容
        1.4.2 主要研究方法
        1.4.3 数据来源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2 农户农业生产多样性与居民营养关系的一般逻辑
    2.1 农业作为食物的主要来源
    2.2 农业作为食品支出的收入来源
    2.3 农业对营养影响的其他路径
3 湖北省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特征与营养状况评价
    3.1 农村居民样本基本特征
    3.2 农村居民营养状况评价
        3.2.1 农村居民膳食结构
        3.2.2 不同地区DBI_16能量水平比较
        3.2.3 农村不同地区膳食质量分布
        3.2.4 农村居民主要膳食模式分布
4 家庭农业生产多样性对居民营养的直接影响——农户家庭消费部分
    4.1 模型构建和指标选取
        4.1.1 模型构建
        4.1.2 指标选取
    4.2 农业生产多样性与营养的关系检验
        4.2.1 农业生产多样性与居民营养的关系
        4.2.2 不同收入等级下农业生产多样性与居民营养的关系
        4.2.3 农业生产多样性与特定食物组的关系
        4.2.4 农业生产类型和营养的关系
    4.3 农业生产多样性-膳食-营养讨论
5 收入对农村居民营养的影响
    5.1 家庭总收入与居民营养的关系
    5.2 家庭农业收入与居民营养的关系
    5.3 农业生产多样性-收入-营养讨论
        5.3.1 家庭收入和居民营养的关系
        5.3.2 农业生产多样性和收入的关系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提升农村居民食物消费与营养质量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A 2019 年湖北省农村农业生产-农户营养调查问卷
附录 B 膳食知识调查
附录 C 村镇基本情况调查
附录 D 食物价格调查
主要发表文章
致谢

(9)农村居民膳食状况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四川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综述
        1.2.1 农村居民膳食状况研究
        1.2.2 膳食状况影响因素
        1.2.3 小结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内容
    1.6 创新点与不足
        1.6.1 创新点
        1.6.2 不足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膳食状况
        2.1.2 家庭食物决策者
    2.2 理论基础
        2.2.1 需求相关理论
        2.2.2 消费相关理论
        2.2.3 膳食平衡理论
第三章 农村居民膳食状况及面临的突出问题
    3.1 食物消费状况及面临的问题
        3.1.1 全国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状况及问题
        3.1.2 四川省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状况及问题
    3.2 膳食营养摄入状况及面临的突出问题
        3.2.1 全国农村居民膳食营养摄入状况及问题
        3.2.2 四川省农村居民膳食营养摄入状况及问题
    3.3 小结
第四章 四川省农村居民膳食状况实证分析
    4.1 受访者概况
        4.1.1 家庭特征
        4.1.2 个体概况
    4.2 四川省农村居民膳食状况
        4.2.1 食物消费状况
        4.2.2 膳食营养摄入状况
    4.3 四川省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状况评价
        4.3.1 四川省农村居民膳食平衡指数(SR-DBI)构建
        4.3.2 SR-DBI对食物消费评价结果
    4.4 四川省农村居民膳食营养摄入状况评价
    4.5 小结
第五章 四川省农村居民膳食状况影响因素分析
    5.1 LASSO回归基础
        5.1.1 LASSO的模型构建
        5.1.2 变量设定及处理
        5.1.3 R软件运行
    5.2 影响食物消费的回归结果与分析
        5.2.1 食物消费的LASSO回归结果
        5.2.2 影响食物消费的因素分析
    5.3 影响膳食营养摄入的结果与分析
        5.3.1 膳食营养摄入的LASSO回归结果
        5.3.2 影响膳食营养摄入因素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1.1 基于年度食物消费数据
        6.1.2 基于实地每日食物消费数据
        6.1.3 基于影响因素分析
    6.2 建议
        6.2.1 改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升农村居民福利水平
        6.2.2 针对性开展营养健康教育,丰富宣传科普形式
        6.2.3 探索拓宽增收渠道,增加食物消费支出
        6.2.4 积极学习膳食营养知识,优化食物消费结构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10)乡村幼儿园聘任教师健康教育胜任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缘起
        1. 国家对健康教育的重视
        2. 乡村幼儿园对健康教育的忽视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意义
    (三) 核心概念界定
        1. 乡村幼儿园
        2. 聘任教师
        3. 健康教育/学前儿童健康教育
        4. 胜任力
    (四) 文献综述
        1. 健康及健康教育理论的梳理
        2. 幼儿教师胜任力的相关研究
    (五) 理论基础
        1. 休伯曼教师生涯发展五阶段论
        2. 信息传播理论
    (六)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一、乡村幼儿园聘任教师健康教育胜任力水平的现状及特征
    (一) 胜任力现状
        1. 现状分析
        2. 维度分析
    (二) 乡村幼儿园聘任教师健康教育胜任力水平特征
        1. 公办园教师水平高于民办园教师
        2. 从教时间长的聘任教师水平高
        3. 学历高的教师水平高
        4. 收入对教师水平无影响
二、影响乡村幼儿园聘任教师健康教育胜任力水平的因素
    (一) 教师因素
        1. 教师所学专业
        2. 教师的教龄
        3. 教师年龄
        4. 教师所在园的性质
        5. 教师自身的努力
    (二) 幼儿园因素
        1. 管理者对健康教育的忽视
        2. 园本培训
        3. 硬件条件
        4. 家园合作
三、提高乡村幼儿园聘任教师健康教育胜任力水平的建议
    (一) 聘任教师及管理者转变观念,提升专业素质
        1. 聘任教师及管理者转变观念,全面学习幼儿健康知识
        2. 聘任教师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幼儿情绪变化
        3. 聘任教师加强幼儿饮食健康教育,关注幼儿饮食习惯
        4. 幼儿园管理者制定本园的聘任标准
    (二) 政府及幼儿园应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
        1. 政府部门组织开展健康教育讲座
        2. 政府为乡村幼儿园教师推荐适宜的健康教育学习书目
        3. 政府组织乡村幼儿园聘任教师去优质幼儿园学习
        4. 政府及幼儿园对非学前教育教师要有针对的进行培训
        5. 幼儿园加强有关健康教育的园本培训
        6. 幼儿园提高聘任教师自制玩教具和体育活动器材的能力
    (三) 政府采取多种措施,改善幼儿园硬件条件
    (四) 幼儿园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健康教育活动中的家园合作
    (五) 教育部门合理设置高校课程,提高学生专业能力
    (六) 疫情反思:健康素养才是最基础的素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Ⅰ
附录Ⅱ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四、甘谷县居民食物结构变化及营养评估(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河流域甘肃段土地利用功能时空变化及其权衡/协同关系研究[D]. 韦军.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2)
  • [2]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D]. 高云亮. 兰州大学, 2021(11)
  • [3]数字鸿沟与中国欠发达地区反贫困问题研究 ——以云南为例[D]. 罗廷锦.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1)
  • [4]甘、青地区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及菌源传播研究[D]. 黄苗苗. 甘肃农业大学, 2020
  • [5]“丝绸之路”甘肃段传统民居建筑艺术及民俗文化研究[D]. 齐向颖.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6]天水地区传统民居绿色经验研究[D]. 周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7]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耦合调控研究[D]. 孟令冉.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8]农业生产多样性对居民营养状况的影响 ——来自湖北省农村居民调查实证[D]. 张晓娇.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9]农村居民膳食状况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四川省为例[D]. 刘鹏举.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10]乡村幼儿园聘任教师健康教育胜任力研究[D]. 张艺馨. 天水师范学院, 2020(06)

标签:;  ;  ;  ;  ;  

甘谷县居民食物结构变化及营养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