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PALAS自动轨道检测车

瑞士PALAS自动轨道检测车

一、瑞士PALAS自动化轨道检查车(论文文献综述)

王石磊,高岩,齐法琳,柯在田,李红艳,雷洋,彭湛[1](2020)在《铁路运营隧道检测技术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解铁路运营隧道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情况,梳理了隧道病害特点与检测方法,从表观状态、内部状态、几何形态、高精度地面移动检测机器人和数据信息化5个方面,分析了国内外检测技术现状,探讨了检测技术体系与发展方向。分析结果表明:表观状态检测主要有相机摄像和激光扫描技术,相机摄像系统适用于车载平台,检测速度达80 km·h-1,激光扫描系统结构精巧,检测速度约为5 km·h-1;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是表观病害识别的2种技术,拓展设计病害特征、提高识别效率、降低非病害因素干扰是图像处理技术进一步发展方向,计算机视觉推广关键在于构建行业级病害样本库;地质雷达是开展内部状态检测的关键技术,地耦型雷达速度约为10 km·h-1,空耦型雷达速度达80 km·h-1,空耦型雷达检测系统关键在于优化天线结构、信号增强、抑制电气化设施和机械系统振动干扰,地质雷达、红外热成像、超声层析成像、激光缺陷检测法等检测技术在探测范围、精度、效率等方面具有互补性,可构成多技术综合运用策略;几何形态检测主要有激光扫描、激光摄像、惯性测量技术,激光扫描测量精度高,速度约为10 km·h-1,激光摄像速度达60 km·h-1,提高激光摄像测量精度关键在于系统标定与振动补偿,可基于惯性测量深化研究开展仰拱上拱变形检测;发展和推广高精度地面移动检测机器人、检测数据信息化是与隧道规模相适应、状态精准管理相匹配的保障措施;检测技术体系建议由"车载式快速综合检测+原位与地面移动精确检测+数据信息化平台"3部分组成,未来发展方向应集中在空耦型雷达快速检测、复合变形快速精确测量、高精度地面移动检测、病害智能识别及多源数据融合分析等方面。

马时雨[2](2020)在《基于ARM的轨道外部几何参数测量装置的设计》文中研究指明轨道几何参数是轨道铺设、运营维护的重要参考指标。目前,在铁路后期维护中多使用轨检小车作为轨道检测工具。轨检小车可同时检测多个轨道几何参数,具有良好的测量精度与测量效率,能够在各种铁路区间进行参数检测。但是轨检小车也仍存在发展空间,轨检小车在进行轨道外部参数检测时通常使用全站仪方式进行检测,全站仪价格昂贵、布设复杂。因此,设计一种价格低廉,测量简单的轨道外部参数检测装置能够有效地降低测量成本。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单片机的轨道外部参数检测装置,使用激光测距的方法在降低测量成本,同时满足轨道几何参数检测所需的测量精度。首先梳理了国内外轨道参数测量的方法,设计了使用CPⅢ控制点的测量方案,并根据相关标准确定轨道几何参数检测所需的测量精度;根据测量方案选择传感器并对测量装置的机械结构进行设计,根据测量装置所需功能与传感器性能参数设计基于STM32芯片的硬件电路;根据测量装置的机械结构与测量方案,计算左右轨相对CPⅢ点的位置坐标,并以μC/OS-II操作系统为基础设计编写了能满足测量需求的软件程序;通过搭建实验平台,对测距单元进行了精度与重复性实验;使用原型机对CPⅢ点进行了性能实验,得到了轨道坐标、横向与高程偏差。测量结果满足轨道外部参数测量要求,从而验证了系统设计的准确性。

豆辉[3](2020)在《高速道岔心轨检测仪设计及其性能评估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从第六次大提速之后,高速铁路的建设得到了充分的发展,道岔结构也从原来的普通单开道岔,变成现在的可动心轨道岔,消除了有害空间,保证了高速列车通过道岔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但高速道岔作为高速铁路线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定期对其进行维护。目前,国内的轨检小车只是对基本轨进行检测,而国外虽有对高速道岔检测的小车,但因成本高昂没有普及。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在传统的轨检小车的基础上引入了机器视觉检测技术,以实现尖轨相对于基本轨位置和心轨相对于翼轨位置的检测,主要工作如下:(1)图像采集与处理技术是机器视觉检测技术的基础,检测仪利用图像采集系统将采集到的图像上传,但由于受到外界环境、光照以及车体振动等因素的影响,采集到的图像会出现失真现象,故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光条中心线提取之前,先进行一系列预处理操作。文中采用了一种基于Zhang-Suen与灰度重心法的融合算法,实验表明该算法的细化效果优于传统的11种细化算法,且提取到的光条中心线达到了亚像素级精度。(2)建立了高速道岔检测的数学模型,利用多种传感器分别测量轨距、超高以及里程等参数;同时,利用线结构光辅助机器视觉测量的原理检测尖轨、心轨的面差、间隙和轨头宽度等值。(3)在传统轨检小车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台高速道岔心轨检测仪,与T字形轨检小车不同的是,该检测仪的结构为Y字形,便于安装图像采集系统;同时,对检测仪的各个零部件进行了机械结构的设计,并对检测仪所需的检测设备进行了选型。为了验证本文所设计的高速道岔心轨检测仪的检测精度,通过在时速250km/h的18号道岔直线尖轨上进行测量实验,先采用人工测量的方法,即分别用面差尺测量面差、塞尺测量间隙以及钢尺测量轨头宽度,再利用高速道岔心轨检测仪进行检测,将两次检测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该检测仪的检测精度符合检测要求。

戎卿文[4](2020)在《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论与方法的演进及其中国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预防性保护的概念自1950年代由布兰迪(Cesare Brandi)引介入建筑保护领域,理论与实践发展至今已逾半个世纪,始终在国际建筑遗产保护的前沿领域占有一席之地。预防性保护理论自2009年左右引介入中国学界,历经十年的发展与实践,目前在政策制定、科研和工程实践层面逐渐成为我国遗产保护领域的热点。然而,国内存在的问题亦比较显着,包括:对预防性保护概念的片面化、碎片化认识,重技术、轻理念,重硬件、轻软件,重单体、轻区域,更有因时髦而冠“预防性”之名者。这些问题使得国家的文化遗产政策和基础科研投入面临着可预见的风险。因此,历史地、科学地、系统地重新认识以欧洲为代表的国际建筑遗产的预防性保护,把握其历史脉络和未来发展方向,藉此建构中国的理论与方法,是建筑遗产保护学界的重要任务。本文第1章首先系统整理和深入阐述了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发展历程,基本廓清了预防性保护的概念,揭示出相关话语体系与国际实践网络的生成过程。第2、3章通过对大量历史文献、研究评述的解读,结合在欧洲相关国家与学术组织的实地调研与观摩,发现并提炼了1950年代以来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2条主要原生路径:1.以科学归纳、区域巡检与整体规划为特征的规划式保护;2.以高频度巡检与反馈行动为特征的预防性维护。本文考证发现,前者主要以意大利学者的理论与实践为代表,反映了意大利城市、建筑遗产思想的整体观;后者则主要以荷兰、比利时等国的理论与实践为代表,深层动因来自荷兰的社区联结运作模式和文化传统。1990年代以来,预防性保护与当代保护理论语境呈现出协同发展的趋势,更显着地呈现出其科学面向和工具理性的特点。在第4章,笔者洞悉到近三十年来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衍变与重构,其背后的趋势在于原生路径的交融与整合,以及对建筑保护运动在现当代发展的回应。本文提出并建构了P-MMI模式(P规划式—M监测、M日常维护、I巡检),对欧洲建筑遗产的预防性保护研究与实践项目进行评价,有效提炼出其发展路径与趋势;通过该模式观察到,1970年代的两条原生路径自1990年代以来逐渐发展、交融,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示范意义的综合性项目模式,包括:“风险地图”模式、“文化区”模式等,对中国形成了启发。面向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发展的新时期,本文第5章回顾指出,预防性保护引介入中国十年以来,并未得到系统性的学习和推广,但由于理念新颖、科技色彩浓厚,且与国内偏重硬件投入的科研运作模式相契合,预防性保护在重点建筑的监测领域有了较大发展。目前中国的预防性保护以对重点建筑的“科学保护”和预防监测见长,但忽视了区域面上的计划性预防,因此虽然在一些局部已具有“预防性”,但在宏观层面仍然是一种“应激性”保护;第5章后半部分进而以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的现行机制为基础,吸收国际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规律与进展,根据P-MMI模式,初步建构了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理论与方法。第6章以北京昌平区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实践对上述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应用研究。结语总结了本文提出并建构的当前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发展的路径:加强整体观,参照P-MMI模式,发展区域规划式预防性体系,保持硬件监测的优势,推动软件建设,强化巡检与日常维护行动,促使目前的“科技——应激——预防”模式向“科技——计划——预防”模式转化。本文成果既响应了国家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国的战略要求,也为国际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贡献了中国智慧。

康保卫[5](2019)在《基于多级证据推理融合的故障识别方法》文中指出面对复杂的工业系统,基于单传感器的工业设备状态监控已经不能够满足实际需求,采用多传感器进行状态监控是必然选择。由于传感器自身的测量误差、外界环境的影响以及系统故障状态的动态变化,通常导致在状态监测与诊断中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问题;另外,由于设备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且故障模拟通常代价较高,所以存在用于建立诊断模型的故障样本稀少、正常样本与故障样本不均衡的问题。为了解决以上“不确定性”和“不均衡”问题,在铁路轨道高低不平顺状态监测的实际背景下,本文提出基于多级证据推理融合的故障识别方法。轨道高低不平顺是轨道管理的重要指标之一,关系到列车运行的舒适度及安全性,有着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基于多级ER融合方法建立振动加速度数据与轨道高低不平顺幅值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模型,并且设计了相应的一种轨道高低不平顺故障识别硬/软件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综述工业系统故障诊断的背景意义及主要方法,分析了故障诊断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和“不均衡”问题。介绍了基于Dempster-Shafer(DS)证据理论的融合方法,并进一步引出了ER推理融合方法。对其根源、发展以及实际运用进行了详细阐述,说明了基于证据推理(ER)规则的信息融合方法的数学描述及推理原理。(2)提出基于多级ER融合的轨道高低不平顺故障识别方法。将多源振动特征作为ER融合模型的输入,将高低不平顺幅值作为模型的输出。利用k-NN算法从样本库中获取当前样本的k个近邻样本;将当前单源样本及其近邻样本激活的证据进行第一级(层)的融合,再将多个单源一级融合结果进行第二级(层)ER融合,根据融合结果估计轨道高低不平顺幅值。由于近邻历史样本参与融合诊断过程,可以有效解决工业背景中故障具有的“不确定性”和“不均衡”问题。(3)设计轨道高低不平顺故障识别系统。主要由嵌入式中央处理器、加速度计(ACC)数据采集、信息交互、机车位置信息、数据保存和交互显示界面共六个模块组成。通过加载多级ER融合模型算法,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数据采集、显示存储和不平顺幅值估计等功能进行了测试,从而建立了基于振动特征融合分析的轨道高低不平顺故障识别系统,为实际的工程应用奠定基础。

张奇[6](2019)在《基于专家系统的铁路轨道维修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研究》文中指出铁路是近年来中国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的大动脉。铁路轨道是铁路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我国铁路路网规模的不断扩大,铁路行车的高速化和重载化,铁路运输对铁路轨道的稳定性状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铁路轨道的组成结构复杂,轨道状态影响因素及病害种类都具有多样性特点。工务部门缺乏对轨道状态准确判断的工具,维修方式粗放,信息化水平低,致使工务维修过程中容易产生“过度修”和“欠维修”。因此,研究铁路轨道维修决策支持问题,为工务部门提供高效的铁路轨道维修决策支持工具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针对有砟轨道,研究构建基于专家系统的铁路轨道维修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实现对铁路轨道维修的辅助决策支持。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完成了铁路轨道维修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需求分析。包括业务需求分析、功能需求分析和数据需求分析。(2)研究了铁路轨道维修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知识库设计方案。将获取的轨道维修知识从空间维和设备维进行整理,归纳了轨道网格或各设备部件的状态评定项目及相关参数。采用“框架+产生式”表示方法对轨道维修知识进行表示,并基于CLIPS规范进行编码实现。最后研究建立了系统知识库的组成结构。(3)研究了铁路轨道维修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推理机实现方案。首先采用了基于权值、阈值和可信度的规则表示方法来对铁路轨道维修规则进行表示。其次采用了不确定性推理算法进行系统推理机的推理算法设计,用以支持系统的推理计算。最后研究了系统推理机的控制策略,主要包括推理方式,冲突消解策略等。(4)完成了铁路轨道维修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原型系统设计、实现及系统验证。完成了原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包括原型系统的总体设计、详细功能设计、数据库设计以及系统的开发实现,并采用兰州铁路局的工务安全生产数据进行了系统验证。

王嘉伟[7](2019)在《应用数据压缩和即时通信技术的电磁探伤数据分析系统研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高铁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铁路运输量的大大提升,列车行车安全需要满足更高的要求,钢轨探伤是保障列车安全行驶的重要部分,传统的手推钢轨探伤小车已经很难满足现役钢轨检测需求,这将对检测速度高的探伤设备需求大大增加。目前我国主要应用的钢轨检测方法为超声波检测,该方法在检测时需要对钢轨使用耦合剂并与其密贴,严重影响探伤效率,很难满足未来高铁线路的探伤需求。而涡流检测具有无损、高速和非接触等特点,但当采用涡流检测对钢轨进行高速探伤时意味着会产生巨大的数据量,这将对采集数据的上传造成很大的困难。本文以电磁钢轨探伤技术为背景,重点阐述了针对电磁钢轨探伤数据的有损压缩算法设计和电磁探伤数据分析系统的开发。该系统将接收的探伤数据经过数据压缩上传到服务器中,工作人员可进入系统查看探伤数据及损伤结果。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研究了涡流检测的基本原理,详细阐述了信息论的基本概念及数据压缩主要性能指标,并分别研究了几种常见的无损压缩算法和有损压缩算法。(2)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电磁钢轨探伤仿真模型,分别对钢轨的横裂纹和鱼鳞纹损伤进行了探伤仿真,确定了磁感应强度与深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求解的数据进行解调,得到了有无损伤、不同损伤时检测值的关系以及相同损伤不同深度与检测值的关系。(3)搭建了电磁探伤数据压缩系统和电磁探伤信息平台。其中探伤数据压缩系统实现了控制电磁探伤数据的压缩、上传等功能。电磁探伤信息平台应用了 ECS服务器,设计了电磁探伤信息平台的数据库,并实现了电磁探伤信息平台的角色管理、实时监控探伤和查看历史数据的功能,整个系统也可应用在微信公众号中。(4)根据电磁探伤数据特点得到数据压缩方案,重点研究了对于钢轨探伤数值的旋转门(SDT)压缩算法。针对SDT算法对电磁钢轨探伤数据压缩的不足,提出了改进的旋转门压缩算法,并验证了使用改进旋转门压缩算法对探伤数据进行处理的可行性和效果。

申彦军[8](2019)在《高速铁路轨道精调方案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实现轨道的高平顺性,采用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简称轨测仪)或轨道检查仪(简称轨检仪)对轨道进行外业轨道检测。所得到的轨道检测数据由所配备的长轨精调软件处理后得到轨道精调方案,用以指导轨道精调。然而,轨测仪所配备的轨道精调软件均需要人机交互的手动调整,受软件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主观因素影响,对于相同的原始数据,不同操作人员得到的最终方案不同,从而导致最终的轨道质量也会不同。因此,究竟哪一套方案更优,优劣性程度如何,需要用科学的方法对轨道精调方案进行评价,实现不同人员所给轨道精调方案进行定量评价。论文以INS/GNSS轨道快速检测系统为例,研究了该系统在轨道长中短波方面的检测效果以及在工程应用方面的实际效果。对长轨精调软件内业数据处理方式方法进行详细介绍,以多指标综合评价思想为指导,探索适用的轨道精调方案评价指标与方法。首先,本研究结合长轨精调软件内业数据处理方式方法,严格遵循评价指标制定原则,建立了包括300m弦检测点间距平均值、300m弦检测点间距标准差、300m弦不平顺平均值、300m弦不平顺标准差、往返偏差较差平均值和往返偏差较差标准差共六项评价指标的轨道精调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以所制定的指标为研究对象,通过“功效系数法”无量纲函数处理指标,消除指标之间量纲的差异,采用“特征值”法对各项指标赋予不同的权值,突出各个评价指标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与地位,使评价结果更具有客观性和可信性,对无量纲化和赋权后的指标以线性加权和法合成从而对轨道精调方案定量评价。最后,对综合评价过程分析研究制定了综合评价等级划分体系,以百分制的综合评价结果为基础,将评价结果分为优、良和不合格三个等级。通过实例分析表明,论文所制定的评价指标与采用的评价方法能够对不同操作人员所给精调方案进行合理有效地评价。

程朝阳[9](2019)在《轨道不平顺低速检测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轨道检测是及时掌握轨道几何形位、指导工务养护、保证铁路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本文针对轨检车低速下轨道不平顺检测的失真现状,开展理论原因、算法流程和实测数据分析,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案,并设计可以快速计算的适用于低速检测的短波滤波器。论文的主要内容有:(1)本文建立惯性基准法的物理模型,分析惯性基准法的传递函数,结果表明质量块上的加速度传感器主要反映频率较低的长波不平顺,而质量块与底座之间的相对位移传感器主要反映频率较高的短波不平顺。针对惯性基准法建立振动方程,分析不同参数的系统在不同频率的外激励作用下,系统输入、输出之间的关系。(2)时域截止频率为固定值的抗混叠滤波器,幅频特性在时间域固定。轨道检测系统空间等间隔采样,故抗混滤波器的空间幅频特性与速度参数相关。本文建立方程组,并对系数进行泰勒展开,利用数学软件求解线性方程组,设计了对应的补偿滤波器。(3)结合惯性基准法理论,分析京沪联调联试某先导段实际检测数据中的高低加速度计、高低位移计,轨向加速度计、轨向位移计,通过实际数据的频谱计算结果验证上文惯性基准法物理模型的分析结论,并从实际数据的角度分析轨道不平顺低速检测结果失真的原因。(4)在理论分析和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高低不平顺低速检测方法,即基于陀螺仪的轨道高低不平顺检测;试验表明该方法所需要的传感器数量少,系统简洁,设备安装简单,可有效改善低速检测结果失真,是一种高效的测量方法。(5)结合上述分析及验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惯性检测原理且采用互补滤波的方式融合加速度计和陀螺仪测值的方法,并且通过改变积分方式减小低速检测下的积分误差,实验验证上述方法可有效降低轨道不平顺低速检测结果的失真。(6)本文分析了工程常用窗函数性质及余弦类窗函数一阶、二阶分量的频谱,完成了二阶、三阶、四阶矩形窗级联的最优化窗长级配设计,并利用最小二乘法完成了矩形窗级联基窗长和截频最优化匹配,设计适用于轨道不平顺检测的短波滤波器。

王杰[10](2017)在《提高DWL-48型捣固稳定车作业精度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虽然目前我国时速250km/h的有砟高速铁路捣固作业已经采用了国内最先进、精度最高的DWL-48型捣固稳定车[29],但是随着我国高速铁路不断发展,对有砟高速铁路维修标准进一步提高,而且对维修后线路的作业精度保持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的DWL-48型捣固稳定车施工作业方法和施工组织已不能完全满足,需要进一步提高其作业精度;DWL-48型捣固稳定车起拨道弦线的长度均不足20m,采用长度不足20m的传统物理弦线检测维修线路,无法有效的消除轨道长波不平顺。DWL-48型捣固稳定车配置二维激光准直系统[24]只能在长大直线段进行作业,无法在曲线地段进行作业,而且其对光效率较低,准备时间较长;施工现场需要DWL-48型捣固稳定车重复作业多次,效率低下;尚不能高效率的采集并利用高速铁路绝对测量数据指导DWL-48型捣固稳定车对高速有砟线路进行捣固稳定施工;针对上述现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如何提高DWL-48型捣固稳定车作业精度,以便其能更好的满足现场施工作业的要求。本文针对如何提高DWL-48型捣固稳定车作业精度[29],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部分内容的研究:重点调研了国内外CPⅢ系统与固定点系统,国内外有砟高速铁路的捣固现状和主要存在的问题。主要从高速铁路轨道精度要求高;DWL-48型捣固稳定车起拨道弦线的长度均不足20m,采用长度不足20m的传统物理弦线检测维修线路,无法有效的消除轨道长波不平顺;二维激光准直系统,只能在长大直线段进行作业,无法在曲线地段进行作业,而且其对光效率较低,使用率较低;高速铁路对维修后线路的作业精度保持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尚不能高效率的采集并利用高速铁路绝对测量数据指导DWL-48型捣固稳定车作业这五个方面说明课题开展的必要性。介绍了我国轨道几何状态检测指标和检测标准和我国目前捣固车施工作业精度评判、验收现状,提出了相关验收建议。研究如何通过改进DWL-48捣固稳定车施工作业方法和优化施工组织,来提高作业精度。结合DWL-48型捣固稳定车现场施工作业具体环节,通过数字化捣固施工技术和优化捣固施工组织,来提高捣固车作业精度。DWL-48型捣固稳定车自身设备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作业的精度,结合现场的实际,通过相对测量作业法的的分析和设备状态检修关键技术两方面进行研究,通过现场对设备的拨道控制系统、起道控制系统、捣固控制系统、发动机作业油门设备的关键部件进行保养,更换和调试,确保设备的优良状态,从而保证其作业精度。研究新型捣固车前端数据测量方法,来提高DWL-48型捣固稳定车的作业精度。主要对新型曲线激光检测系统、前端惯性测量和数字化技术应用等两种技术路线,分别结合DWL-48型捣固稳定车本身起拨道系统,研究提高DWL-48型捣固稳定车作业精度的可行性。

二、瑞士PALAS自动化轨道检查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瑞士PALAS自动化轨道检查车(论文提纲范文)

(1)铁路运营隧道检测技术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铁路运营隧道病害特点与检测方法
    1.1 病害特点
        1.1.1 拱墙衬砌
        1.1.2 隧底结构
    1.2 检测方法
2 表观状态检测
    2.1 车载式设备应用及发展状况
    2.2 数据处理与病害识别
3 内部状态检测
    3.1 地质雷达
    3.2 红外热成像
    3.3 超声层析成像
    3.4 激光缺陷检测
    3.5 多检测技术融合使用
4 几何形态检测
    4.1 激光扫描式检测
    4.2 激光摄像式检测
    4.3 惯性测量式检测
5 高精度地面移动检测机器人
6 检测数据信息化
7 检测技术体系及发展方向
    7.1 检测技术体系
    7.2 发展方向
        7.2.1 隧道内部状态快速无损检测技术
        7.2.2 隧道复合变形快速精确测量技术
        7.2.3 原位及地面移动精确检测技术
        7.2.4 检测数据快速智能识别技术
        7.2.5 多源检测数据信息化及管理平台

(2)基于ARM的轨道外部几何参数测量装置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轨道检测研究现状
        1.2.2 国内轨道检测研究现状
    1.3 轨道外部参数测量方法
        1.3.1 GNSS法
        1.3.2 全站仪法
    1.4 本章小结
2 测量方案设计
    2.1 有砟轨道CPⅢ控制点介绍
    2.2 轨道外部参数测量方案
        2.2.1 测量方法概述
        2.2.2 测量单元方案概述
    2.3 本章小结
3 测量算法与误差分析
    3.1 算法设计
        3.1.1 点A在坐标系OXZ坐标值求解
        3.1.2 点A在坐标系O_2X_2Z_2坐标值求解
        3.1.3 点O_2在坐标系O_1X_1Z_1坐标值求解
        3.1.4 点A在坐标系O_1XZ坐标值求解
        3.1.5 轨距影响修正
        3.1.6 点M、N在坐标系OEN坐标值求解
        3.1.7 点M、N高程坐标值求解
    3.2 人工对准误差分析
        3.2.1 第一种状态误差计算
        3.2.2 第二种状态误差计算
    3.3 系统传递误差
        3.3.1 传递误差分析
        3.3.2 传递误差计算
    3.4 本章小结
4 硬件与软件设计
    4.1 机械结构设计
    4.2 测量单元选型
        4.2.1 激光测距单元的选型
        4.2.2 转角测量单元的选型
        4.2.3 超高倾角测量单元的选型
        4.2.4 轨距测量单元的选型
        4.2.5 里程测量单元的选型
        4.2.6 转角驱动单元的选型
    4.3 电气硬件设计
        4.3.1 ARM芯片简介
        4.3.2 主控电路设计
        4.3.3 AD转换电路设计
        4.3.4 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4.3.5 LCD电路设计
    4.4 ARM软件设计
        4.4.1 μC/OS-II操作系统的移植
        4.4.2 数据采集程序设计
        4.4.3 AD转换程序设计
        4.4.4 SD卡程序设计
        4.4.5 参数计算程序设计
        4.4.6 电机控制程序设计
        4.4.7 LCD程序设计
    4.5 本章小结
5 试验
    5.1 试验目的
    5.2 选型试验
        5.2.1 激光传感器测距性能试验
        5.2.2 激光传感器重复性试验
        5.2.3 被测物误差分析
        5.2.4 测量入射角度误差分析
    5.3 性能试验
        5.3.1 试验过程
        5.3.2 数据对比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高速道岔心轨检测仪设计及其性能评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大型轨检车研究现状
        1.2.2 便携式轨检设备研究现状
        1.2.3 计算机视觉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2 线结构光辅助机器视觉测量原理
    2.1 线结构光测量原理
    2.2 摄像机透视投影模型
        2.2.1 针孔成像模型
        2.2.2 四大坐标系
        2.2.3 坐标系转换
    2.3 双目立体视觉测量
        2.3.1 双目立体视觉三维测量原理
        2.3.2 双目立体视觉数学模型
    2.4 相机标定
        2.4.1 靶标平面与其图像平面之间的映射矩阵
        2.4.2 摄像机参数矩阵优化
        2.4.3 摄像机成像矫正
    2.5 本章小结
3 图像预处理与光条中心提取
    3.1 图像预处理
        3.1.1 图像灰度化
        3.1.2 平滑处理
        3.1.3 图像二值化
        3.1.4 去除小面积区域
    3.2 激光条纹中心线的提取
        3.2.1 传统的激光条纹中心线提取算法
        3.2.2 Zhang-Suen与灰度重心法的融合算法
        3.2.3 不同提取方法的计算结果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高速道岔检测的数学模型
    4.1 高速道岔拟定检测项目
        4.1.1 轨距测量
        4.1.2 超高测量
        4.1.3 里程测量
    4.2 心轨检测的数学模型
        4.2.1 面差
        4.2.2 间隙
        4.2.3 宽度
    4.3 本章小结
5 高速道岔心轨检测仪设计
    5.1 检测仪总体方案设计
        5.1.1 车体结构设计
        5.1.2 走行系统设计
        5.1.3 推杆组件设计
        5.1.4 图像采集系统设计
    5.2 检测仪测量机构设计
        5.2.1 轨距测量机构设计
        5.2.2 超高测量机构设计
        5.2.3 里程测量机构设计
    5.3 传感检测系统设计
        5.3.1 轨距传感器
        5.3.2 超高传感器
        5.3.3 里程传感器
        5.3.4 图像采集系统
    5.4 本章小结
6 实例验证与检测仪性能分析
    6.1 实例验证
    6.2 误差分析
        6.2.1 误差来源
        6.2.2 误差分析
    6.3 消除误差的方法
    6.4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论与方法的演进及其中国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的背景与由来
    0.2 研究意义
    0.3 国内外研究综述
    0.4 研究方法
    0.5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1 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时空网络生成:概念、话语与定义
    1.1 两个关键词:“预防性(preventive)”与“规划式(planned)”
    1.2 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与可移动文物、考古遗址预防性保护的区别
    1.3 定义的认识变迁与内涵的进一步界定
    1.4 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发展的时间脉络
    1.5 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国际网络的生长
    小结: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定义、话语以及国际网络的生成
2 从整体规划控制出发:欧洲“规划式”预防性保护的原生路径
    2.1 艺术作品的潜在统一性:布兰迪的艺术与史实评价
    2.2 突破单一对象的保护思路:从布兰迪到乌勒巴尼
    2.3 新世纪的可持续综合性设计方法:斯特法诺·戴拉·托雷的“文化区”理念与实践
    2.4 1964和1975——意大利预防性保护思想与威尼斯宪章、整合式保护的时间耦合
    小结:“规划式”——整体性思维下的预防性保护
3 从行动与反馈出发:欧洲预防性维护方法的原生路径及其多元求解
    3.1 百年修复实践为根基:荷兰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定期检查和维护
    3.2 预防性维护与风险管理:英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实践
    3.3 文物古迹监护组织最成功的追随者:比利时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实践
    3.4 德国和丹麦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研究与实践简述
    3.5 预防性维护路径的适应性推行:“MOWA现象”与不同借鉴者
    小结: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两条重要的原生路径
4 批判性反思:1990 年代以来建筑遗产保护运动的衍变与预防性保护的发展
    4.1 1990 年代以来建筑遗产保护运动的衍变与重构
    4.2 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念和方法的反思与转变
    4.3 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科学面向与工具理性
    4.4 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P-MMI模式建构与模式整合
    小结: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衍变与P-MMI模式建构
5 国际语境中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论与方法初步建构的尝试
    5.1 国际语境中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发展
    5.2 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实践的回顾:基于P-MMI模式的观察
    5.3 规划式预防性保护(P)理论与方法的初步建构与总体框架
    5.4 巡检(I)理论与方法的初步建构
    5.5 培育日常维护(M)的制度与支撑体系
    5.6 监测(M)体系的适应性建设策略
    5.7 中国背景下规划式的预防性保护(PPC)框架延展的思考
    小结:国际语境中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论与方法P-MMI框架初步建构的思考
6 北京昌平区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实践应用研究
    6.1 北京昌平区作为预防性保护实践案例的意义和代表性
    6.2 北京昌平区规划式的预防性保护框架构思
    6.3 北京昌平区遗产风险地图绘制与生态敏感性初步评价
    6.4 由北京昌平区推及一般情形的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P-MMI思考
    小结:基于保护管理规划的预防性保护构思
结语
附录
    附录1 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相关的主要国际会议
    附录2 欧盟系列研发框架计划FP1-8 中与建筑预防性保护或其强调的风险防范、监测等内容相关的研究项目
    附录3 欧盟系列研发框架计划(FP)以外的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相关主要研究项目
    附录4 国际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相关研究与实践大事记
    附录5 “全球战略”的提出到“5C”目标的确定
    附录6 荷兰乌特勒支省文物古迹监护组织(MOWA-Utrecht)的检查记录样本(建筑平面标示)
    附录7 比利时MOWAv(安特卫普)和英国Maintain our Heritage使用的检查清单
    附录8 比利时MOWAv的培训方案
    附录9 译文:文化遗产的风险地图
    附录10 建筑遗产预防性与规划式维护典型工作流程
图表来源
参考文献
    1 )中文文献
    2 )德文文献
    3 )英文文献
    4 )意大利文文献
    5 )荷兰文文献
    6 )西班牙文文献
    7 )法文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基于多级证据推理融合的故障识别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工业系统故障诊断方法综述
        1.2.1 基于故障机理的故障诊断定性分析方法
        1.2.2 基于模型分析的故障诊断方法
        1.2.3 基于数据驱动的故障诊断方法
    1.3 基于证据理论的信息融合方法综述
        1.3.1 基于条件化证据更新的信息融合故障诊断方法
        1.3.2 基于区间值信度结构的信息融合故障诊断方法
        1.3.3 基于证据推理与置信规则库的信息融合故障诊断方法
    1.4 问题的提出与本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2章 基于证据推理的信息融合基本原理
    2.1 引言
    2.2 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的基本原理
    2.3 基于证据推理(ER)的组合规则基本原理
    2.4 基于证据推理的多证据ER融合基本原理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多级ER融合的轨道高低不平顺故障识别方法
    3.1 引言
    3.2 轨道高低不平顺故障评价方法以及实例分析
    3.3 基于多级ER融合的轨道高低不平顺故障识别方法
        3.3.1 基于似然函数归一化的参考证据矩阵构造方法
        3.3.2 基于k-NN的历史样本扩充方法
        3.3.3 样本激活证据的获取以及多级ER融合
    3.4 多级ER融合模型中证据可靠性与重要性参数的计算方法
        3.4.1 基于趋势分析的证据可靠性参数求取方法
        3.4.2 证据重要性权重等模型参数的优化
    3.5 基于轨道高低不平顺故障评价混淆矩阵的识别结果评价
    3.6 轨道高低不平顺故障识别实验以及不同方法的对比分析
        3.6.1 多源振动特征参考证据矩阵的构造
        3.6.2 典型测试样本的融合推理流程展示
        3.6.3 不同方法下故障识别结果的对比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轨道高低不平顺故障识别系统设计
    4.1 引言
    4.2 轨道高低不平顺故障识别系统整体介绍
    4.3 轨道高低不平顺故障识别系统硬件设计
        4.3.1 嵌入式中央处理模块
        4.3.2 加速度计(ACC)数据收集模块
        4.3.3 机车位置信息模块
    4.4 轨道高低不平顺故障识别系统软件设计
        4.4.1 加速度计采集模块软件设计
        4.4.2 机车位置信息模块软件设计
        4.4.3 嵌入式中央处理器模块软件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内容总结
    5.2 研究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基于专家系统的铁路轨道维修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铁路轨道维修决策支持的研究现状
        1.2.2 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现状
    1.3 既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及问题的提出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主要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理论
        2.1.1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定义
        2.1.2 知识基本概念
        2.1.3 专家系统基本理论
    2.2 铁路轨道网格化管理理论
        2.2.1 网格化理论定义与划分
        2.2.2 网格化理论在本文中的应用
    2.3 不确定性推理理论
        2.3.1 不确定性推理基本概念
        2.3.2 规则中不确定性的来源
    2.4 本章小结
3 铁路轨道维修智能决策支持系统需求分析
    3.1 系统业务需求分析
        3.1.1 铁路轨道维修业务简介
        3.1.2 系统业务需求
    3.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3.3 系统数据需求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铁路轨道维修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知识库研究
    4.1 铁路轨道维修知识
        4.1.1 轨道网格
        4.1.2 钢轨
        4.1.3 轨枕
        4.1.4 道床
        4.1.5 联结零件
    4.2 铁路轨道维修知识表示的方法
        4.2.1 一般知识表示方法
        4.2.2 铁路轨道维修知识的表示
    4.3 系统知识库组成结构
        4.3.1 轨道状态库
        4.3.2 状态判定规则库
        4.3.3 解释机制记忆库
    4.4 本章小结
5 铁路轨道维修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推理机研究
    5.1 基于权值、阈值和可信度的规则表示方法
        5.1.1 可信度CF定义
        5.1.2 基于权值、阈值和可信度的规则表示
    5.2 推理计算方法
        5.2.1 不确定性推理算法
        5.2.2 推理计算实例
    5.3 控制策略
        5.3.1 模式匹配与RETE算法引入
        5.3.2 主要控制策略
        5.3.3 推理流程
    5.4 本章小结
6 原型系统设计及系统实现
    6.1 系统总体设计
        6.1.1 系统设计目标
        6.1.2 总体结构设计
        6.1.3 系统技术架构
        6.1.4 总体功能结构设计
    6.2 系统详细功能设计
        6.2.1 基础数据管理
        6.2.2 知识库管理
        6.2.3 轨道状态评定
        6.2.4 维修计划编制
        6.2.5 作业质量评价及反馈
    6.3 系统数据库设计
        6.3.1 数据库设计思想
        6.3.2 数据库表列表
        6.3.3 数据库表结构设计
        6.3.4 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
    6.4 系统实现
        6.4.1 原型系统采用的软件及接口技术
        6.4.2 原型系统功能界面展示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工作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应用数据压缩和即时通信技术的电磁探伤数据分析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钢轨探伤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钢轨探伤设备的发展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发展趋势
    1.3 数据压缩理论的发展
        1.3.1 理论概述
        1.3.2 研究现状
        1.3.3 发展趋势
    1.4 即时通信的发展
        1.4.1 理论概述
        1.4.2 发展现状及趋势
        1.4.3 即时通信在电磁钢轨探伤中的应用
    1.5 数据压缩在电磁探伤中的应用
    1.6 论文结构内容及工作安排
2 电磁探伤与数据压缩理论
    2.1 电磁探伤原理
        2.1.1 涡流检测原理
        2.1.2 电磁钢轨探伤传感器分析
    2.2 数据压缩基本理论
        2.2.1 信息论
        2.2.2 数据压缩主要性能指标
        2.2.3 数据压缩分类
    2.3 常用数据压缩算法
        2.3.1 霍夫曼编码
        2.3.2 LZ系列算法
        2.3.3 矩形波串法与后向斜率法
        2.3.4 死区压缩算法
    2.4 本章小结
3 电磁钢轨探伤仿真及分析
    3.1 有限元建模方法研究
    3.2 电磁钢轨探伤有限元模型搭建及仿真
        3.2.1 钢轨表面缺陷的选择
        3.2.2 电磁钢轨探伤模型搭建及参数设置
        3.2.3 网格剖分及求解
    3.3 数据处理和分析
        3.3.1 仿真数据解调
        3.3.2 仿真数据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探伤数据压缩系统与电磁探伤信息平台设计
    4.1 电磁探伤系统架构
        4.1.1 电磁钢轨探伤系统
        4.1.2 探伤数据压缩系统与电磁探伤信息平台设计
    4.2 探伤数据压缩系统实现
        4.2.1 硬件控制平台结构及选型
        4.2.2 Linux系统移植
        4.2.3 数据通信设计
    4.3 电磁探伤信息平台实现
        4.3.1 服务器与数据库配置
        4.4.2 角色管理系统
        4.3.3 探伤数据监控系统
        4.3.4 历史数据图形化显示
        4.3.5 微信公众平台开发
    4.4 本章小结
5 数据压缩算法的改进与验证
    5.1 数据压缩在电磁探伤中的应用
        5.1.1 电磁探伤数据的压缩方案
        5.1.2 SDT算法
    5.2 改进的旋转门压缩算法
        5.2.1 改进算法的基本原理
        5.2.2 探伤数据预处理
        5.2.3 探伤数据改进SDT步骤
    5.3 数据压缩实验分析
    5.4 探伤数据压缩验证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论文结论
    6.2 论文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8)高速铁路轨道精调方案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轨道静态检测技术
        1.2.2 轨道静态检测数据处理技术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1.4 论文的组织与安排
第2章 轨道快速检测技术及内业数据处理
    2.1 INS/GNSS的轨道快速检测系统
        2.1.1 系统组成和测量方法
        2.1.2 系统测量技术原理
    2.2 INS/GNSS的轨道快速检测效果分析
        2.2.1 长波检测效果分析
        2.2.2 中波检测效果分析
        2.2.3 短波检测效果分析
        2.2.4 工程实例效果分析
    2.3 内业数据处理过程
第3章 轨道精调方案评价
    3.1 综合评价的基本过程
    3.2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
        3.2.1 评价指标选择原则
        3.2.2 评价指标制定
    3.3 指标无量纲化函数
        3.3.1 无量纲化方法
        3.3.2 无量纲化方法选择
    3.4 指标定权
        3.4.1 定权方法
        3.4.2 指标权重计算
    3.5 指标合成模型
        3.5.1 合成模型
        3.5.2 合成模型选择
        3.5.3 综合评价等级划分
第4章 软件研制与算例
    4.1 软件开发平台与运行环境
        4.1.1 软件开发平台
        4.1.2 软件运行环境
    4.2 功能分析
        4.2.1 软件系统设计
        4.2.2 软件评价流程
    4.3 实例分析
结论与展望
    1.主要结论
    2.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9)轨道不平顺低速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概述
    2.1 轨道不平顺动态检测背景
    2.2 轨道不平顺动态检测的国内外现状
        2.2.1 国内轨检系统发展现状
        2.2.2 国内轨检系统关键技术发展现状
        2.2.3 国外轨检系统发展现状
    2.3 轨道几何参数检测项目概述
    2.4 论文的主要工作
3 惯性基准法原理分析
    3.1 惯性基准法基本原理
    3.2 惯性基准法物理模型参数分析
    3.3 惯性基准法低速检测分析
    3.4 惯性基准法传感器数据处理流程
    3.5 本章小结
4 惯性基准法实测数据分析
    4.1 轨道质量指数统计分析
        4.1.1 数字式轨道系统TQI统计分析
        4.1.2 某A型轨道系统TQI统计分析
        4.1.3 某A型、B型及数字式轨道系统TQI统计分析
    4.2 轨道质量指数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基于陀螺仪的低速检测算法
    5.1 弦测法
    5.2 基于陀螺仪的高低不平顺检测
        5.2.1 俯仰角与高低不平顺
        5.2.2 逆滤波
    5.3 俯仰陀螺信号处理
        5.3.1 算法流程
        5.3.2 补偿滤波
        5.3.3 消除趋势项
        5.3.4 逆滤波复原
    5.4 试验验证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互补滤波的低速检测算法
    6.1 高低、轨向检测的惯性基准法数学模型
        6.1.1 高低测量模型
        6.1.2 轨向测量模型
    6.2 惯性基准法的改进
        6.2.1 改进加速度计积分方式
        6.2.2 使用陀螺仪替代加速度计
        6.2.3 采用互补滤波对替代加速度计的陀螺仪分量进行补偿
    6.3 实验室结果对比
    6.4 本章小结
7 低速滤波器设计
    7.1 数字滤波器基本理论
    7.2 工程常用窗函数的频谱分析
        7.2.1 汉宁窗分量频谱分析
        7.2.2 汉明窗分量频谱分析
        7.2.3 布莱克曼窗分量频谱分析
        7.2.4 工程常用窗函数分析小结
    7.3 轨道检测系统短波长滤波器最优化设计
        7.3.1 矩形窗级联窗长级配最优化设计
        7.3.2 矩形窗级联基窗长、截频最优化关系
        7.3.3 本章小结
8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提高DWL-48型捣固稳定车作业精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必要性
    1.2 国内外铁路线路绝对坐标系统
    1.3 我国有砟高速铁路的捣固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4 国外有砟高速铁路的捣固现状和主要存在的问题
    1.5 本章小结及主要研究内容
2 捣固车施工作业质量的评价
    2.1 我国轨道几何状态评价指标
        2.1.1 短波不平顺
        2.1.2 中波不平顺
        2.1.3 长波不平顺
    2.2 我国轨道几何状态检测标准
        2.2.1 日常运营标准
        2.2.2 动态验收标准
    2.3 线路静态轨道几何状态测量技术综述
    2.4 当前国内高铁线路捣固车作业验收手段
    2.5 本章小结
3 改进DWL-48 捣固车施工作业方法和优化施工组织
    3.1 DWL-48 捣固车数字化捣固施工作业方法
    3.2 数字化捣固施工作业技术
        3.2.1 数字化捣固作业前期准备工作
        3.2.2 数字化捣固施工作业流程
        3.2.3 数字化捣固施工的关键技术
    3.3 优化施工组织
        3.3.1 提高DWL-48 型捣固稳定车作业后的精度和稳定性的因素
        3.3.2 特殊地段作业技术和作业中自检
        3.3.3 DWL-48 型捣固稳定车各号位施工中注意事项
    3.4 现场试验
    3.5 本章小结
4 设备状态检修技术
    4.1 相对测量作业法的的分析
    4.2 设备状态检修关键技术
    4.3 本章小结
5 曲线激光系统提高DWL-48 型捣固稳定车作业精度可行性研究
    5.1 系统简介
        5.1.1 激光发射小车
        5.1.2 激光接收小车
        5.1.3 无线遥控发射装置
        5.1.4 水平与垂直跟踪机构
    5.2 基本检测原理
    5.3 测控软件
        5.3.1 线路线型参数输入
        5.3.2 测控点参数设置
        5.3.3 原始数据调试窗口
    5.4 主要技术特点
    5.5 施工作业使用及模式
    5.6 原理试验
    5.7 现场初步试验
    5.8 本章小结
6 惯性测量装置提高DWL-48 型捣固稳定车作业精度的可行性研究
    6.1 系统简介
        6.1.1 系统构成
        6.1.2 测量原理
        6.1.3 数据处理与实现
        6.1.3.1 数据处理流程
        6.1.3.2 姿态与坐标转换
    6.2 原理试验
        6.2.1 性能试验
        6.2.1.1 重复性
    6.3 捣固车装车方案
    6.4 作业模式及主要技术特点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详细摘要

四、瑞士PALAS自动化轨道检查车(论文参考文献)

  • [1]铁路运营隧道检测技术综述[J]. 王石磊,高岩,齐法琳,柯在田,李红艳,雷洋,彭湛.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20(05)
  • [2]基于ARM的轨道外部几何参数测量装置的设计[D]. 马时雨.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0(01)
  • [3]高速道岔心轨检测仪设计及其性能评估的研究[D]. 豆辉.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4]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论与方法的演进及其中国实践[D]. 戎卿文. 东南大学, 2020
  • [5]基于多级证据推理融合的故障识别方法[D]. 康保卫.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6]基于专家系统的铁路轨道维修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 张奇.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7]应用数据压缩和即时通信技术的电磁探伤数据分析系统研制[D]. 王嘉伟.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8]高速铁路轨道精调方案评价方法研究[D]. 申彦军.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9]轨道不平顺低速检测技术研究[D]. 程朝阳.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9(08)
  • [10]提高DWL-48型捣固稳定车作业精度的研究[D]. 王杰.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7(03)

标签:;  ;  

瑞士PALAS自动轨道检测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