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负责血液安全?

谁负责血液安全?

一、血液安全谁负责?(论文文献综述)

张喆,高瑜[1](2021)在《采供血机构信息安全现状调查》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抽样了解全国采供血机构信息化建设以及信息安全现状,为加强采供血机构信息安全管理水平提供可行的建议。方法通过向采供血机构发放不记名在线调查问卷表,对被抽样采供血机构的信息化建设情况、等级保护工作开展情况、信息系统各层次安全防范措施、信息化运维及应急响应等情况进行调研。共44家采供血机构参与本次调研。结果 44家采供血机构每采血人次平均信息化投入12.64元,中位数8.1元,信息安全投入约占信息化总投入的22.86%(2.89/12.64),信息化投入偏重一次性项目投入。信息化投入在基础设施投入与核心业务信息系统投入上基本相当。采供血机构的信息安全重视程度不断加强。结论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安全态势,采供血机构需要进一步完善信息安全框架,提高信息安全管理水平,以保障关键基础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保障献血者、用血者的隐私安全。

孙世萍[2](2020)在《刑事错案论》文中研究说明公平正义一直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然因一批冤错案的曝光,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不小的震动,并引发关于“错案”问题的激烈讨论,由此也拉开了第四轮司法体制改革的序幕。错案率作为检验司法体制改革成果的重要指标,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也许是出于对公平正义的极度渴望,也许是出于改革的迫切心情,人们几乎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对刑事错案的成因以及预防的研究中,而对于刑事错案的本来样貌却甚少关注,并出现刑事错案概念泛化、重事实认定轻法律适用等倾向。这非常不利于对刑事错案的正确认识,也不利于全面系统的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为此,我们有必要以更加冷静、理性的态度重新审视“错案”问题以及相关司法改革问题。本文从认识论出发,重新界定刑事错案的概念,进一步明确刑事错案的法律属性,厘清事实认定对象与法律适用对象的界限,并对法律适用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避开“错案预防”的习惯性视角,达到了正本清源的目的。在全面认识刑事错误的基础上,以此轮司法体制改革为切入点,在刑事错案本原中重新审视抑制刑事错案的路径与方法,并重点从法律安全区的提倡以及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和法官职业评价体系的完善等三个方面提出改革建议,为司法体制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提供参考。

杨江涛[3](2020)在《公安机关刑事执法规范化研究》文中指出刑事执法规范化是贯彻落实以审判为中心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推进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重要内涵,是确保新时代公安机关严格公正执法的重要途径,也是公安机关守护一方平安和服务人们群众的重要措施。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公安机关刑事执法规范化作为司法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对提高公安机关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有着现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第一部分是绪论。首先,通过对选题的背景进行简要介绍,明确了近些年我国关于刑事执法规范化推进的情况,即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与法治社会要求仍存在差距。其次,通过阐述公安机关性质、执法公权限制与公民私权保障,提出了以本题为视角进行研究的现实意义。再次,对国内外关于公安机关刑事规范执法研究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比,现有研究成果多从某一视角对公安机关执法权或公安机关执法标准化进行研究,比较分散。最后,结合实际,简要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方法。本文第二部分是公安机关刑事执法规范化的概述。首先,对执法与规范化概念进行了解释,明确了刑事执法规范化的基本要素,界定了刑事执法规范化的内涵。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权力范畴、义务范畴、责任承担等实施执法行为,既享有法定职权,也要履行法定义务。其次,从依法治国、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社会正义三个方面论证公安机关开展刑事规范执法的重要意义。法律赋予了公安机关刑事执法权,同时这种执法权也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运行;就人民群众而言,“公安机关规范执法”是保护自身权益的一道有力屏障;通过合法合理严格的刑事执法将抽象的公平正义直观地呈现为人们对实体和程序是否公正的一种价值判断,对更好的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有着重要且具体的作用。本文第三部分是公安机关刑事执法规范化有关规定解析。首先,介绍了公安机关刑事执法规范化的历史沿革。改革开放以前,执法人员缺少专业系统的执法培训,规范化水平相对较低;2008年“南京会议”正式部署执法规范化建设;2016年5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关于深化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意见》,标志着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治国方略,指导全国公安机关开展规范执法实践。其次,分析了公安机关刑事执法规范化现有规定及不足。《关于深化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关于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意见》、《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等文件出台,客观上掀起了公安刑事执法规范化的浪潮,但执法人员思想没有及时转变,制度不够完善仍制约着刑事执法规范化水平。本文第四部分是公安机关刑事执法规范化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刑事执法理念错位情况仍有存在。执法实践中被先入为主有罪推定的错误理念所干扰,存在追求办案结果,忽视程序规定等情况;没有正确处理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关系。其次,刑事执法依据不够完善。个案情况错综复杂,而刑事法律法规相对概括笼统,司法解释亦多集中于常见刑事犯罪且较为滞后。再次,刑事执法监督考评不够健全。内外部监督力度须进一步加强,考评机制须进一步完善。最后,刑事执法主体基础较为薄弱,执法保障不够充分。执法主体的思想政治素质、法律素养和专业化水平以及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有待提高;公安机关分布呈点多面广,各个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办案经费与办案场所等执法保障仍须加强。本文第五部分是对公安机关刑事执法规范化建设提出的对策及建议。首先,转变刑事执法理念,以增强法治观念为基,从执法理念转变上进行一次深层次洗礼。以审判为中心,着力提升侦查工作水平;坚持实体与程序并重,切实提高执法办案质量;尊重和保障人权,严格落实公正文明执法。其次,完善刑事执法的规范和指引。一是要完善多发、重大案件证据收集固定指引,二是要明确刑事执法过错出现以后的责任追究,严格追究过错责任应当成为防止任意行使权力的重要装置。再次,要健全刑事执法监督与考评。“学会在镜头前执法,习惯在监督下办案”,让权利在阳光下运行,真正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既能明确责任,又能约束公安机关刑事执法人员行为。最后,通过严把刑事执法人员“进口关”、强化专业化培训、提升心理和身体素质以期达到提高执法主体综合素质之目的,并通过加大经费保障、物质保障、信息化建设来不断加强刑事执法规范化保障。

李海燕[4](2020)在《基于循证的静脉血栓栓塞症护理预防方案构建与转化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构建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护理预防方案并进行临床转化应用,为规范我国VTE预防护理实践,保障VTE预防护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提供理论支持和依据。研究方法1.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某医院在院发生VTE的55例患者纳入VTE组,按照1:2的比例选择未发生VTE的108例纳入非VTE组,对两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筛选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同一医院在院期间发生VTE和非VTE患者共54例进行验证。2.现况调查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97名来自不同医院的护理人员进行VTE预防护理及管理现状调查。3.VTE护理预防方案构建:基于国内VTE护理预防实践现状,对相关循证指南进行文献检索,采用AGREEⅡ体系进行质量评价。再根据前期的情景分析研究提出的焦点问题,对证据进行提取、分析和综合,初步构建VTE护理预防方案。经多学科专家现场论证,形成VTE护理预防方案的终稿。4.临床转化应用的促进和障碍因素分析:通过问卷调查研究、质性研究、田野观察研究对临床转化应用的促进和障碍因素进行分析,从系统、护士和患者层面制定多项实施干预策略。5.VTE护理预防方案的实施及评价研究(1)临床试验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根据研究对象的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VTE护理预防方案实施前的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VTE护理预防方案实施护理。从证据实施的过程指标、结局指标和证据自身结局指标评估两组患者血栓风险评估率和评估及时率、护士对患者进行基础预防、物理预防措施相关健康教育的实施率;血栓风险评估准确率、术后物理预防措施的依从性、患者/家属对血栓预防知识的掌握得分情况;VTE的发生率、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和血管直径变化。其中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和不符合卡方检验的构成比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2)质性研究:对骨科参与VTE护理预防方案实施的11名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了解护士对方案实施的感受和评价。研究结果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呼吸道感染/呼吸衰竭、肝肾疾病、饮酒史、D-二聚体和Caprini血栓风险等级是患者院内发生VTE的风险因素,利用上述风险因素构建的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进行血栓风险评估、预防措施的实施和完善VTE护理预防相关病历记录是VTE护理预防的焦点问题。2.各大医院在VTE护理预防方面缺乏规范,部分医院对于VTE预防管理工作不够重视,部分护理人员对VTE预防知识掌握不足。3.基于循证的VTE护理预防方案构建:最终纳入13篇指南。其中有9份指南为“强烈推荐”,4份指南为“推荐”。将指南中的证据进行提取、综合和归纳,形成包括84项推荐意见的方案草案。12名专家对方案进行现场论证,对方案进行最终修订,确定推荐等级。其中,66项强推荐,7项弱推荐,7项暂不推荐,4项和其他项目进行方案合并。最终形成包括五个主题73项推荐的VTE护理预防方案。4.临床转化应用的促进和障碍因素分析(1)被调查的30名护士对VTE知识掌握情况得分为(45.09±13.73)分,护师及以上职称人员与护士职称人员的考核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调查表明,护士对VTE预防护理知识的掌握不足,医院进行VTE预防相关知识培训的重点应聚焦于低年资护士。(2)访谈发现,护士可以正确认识拟实施的VTE护理预防方案,对方案的转化应用存在医疗配合、抗血栓袜购买不便捷等顾虑,提出采用信息化让预防护理更便捷、宣教方式多途径等建议。(3)田野观察发现,血栓风险评估由医生完成,评估流程便捷,抗血栓袜由医生向患者或家属教育后外购获得。护士根据医嘱实施预防措施和健康教育。影响方案实施的障碍因素可能为护理工作量较大、护士未参与血栓风险评估、AES需要患者家属外购等。(4)基于对证据转化应用促进和障碍因素分析,从系统层面、护士层面和患者层面进行改革,制定10项促进转化应用的干预策略。5.VTE护理预防方案的实施及评价研究(1)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比、BMI、合并症、吸烟史、饮酒史、术前APTT、血小板计数、Caprini血栓风险评分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评估实施的过程指标:护士进行血栓风险评估率为100%,入院血栓风险评估及时率为87.94%,2项基础预防健康教育实施率为98.58%,6项AES相关健康教育实施率均在89%以上。(3)证据实施的结局指标: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前和术后血栓风险评估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后穿着AES的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家属对血栓预防知识的掌握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证据自身结局指标:对照组和试验组VT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照组院内发生VTE 1例(0.61%),出院后发生VTE 1例(0.61%),试验组未发生VTE。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前后下肢髂外静脉、股静脉、腘静脉的血流速度和血管直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腘静脉的血流速度变化接近有统计学意义,P=0.0576。(5)访谈发现,VTE护理预防方案的实施有助于规范临床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士专业价值的体现,在临床转化应用仍需不断的探索。研究结论本研究基于循证最佳证据构建的VTE护理预防方案,为临床护士预防VTE提供规范的护理实践参考依据。在临床转化应用后,提高了医护人员对血栓风险评估的及时率、准确率和患者对预防措施的依从性,促进患者对血栓预防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具有可行性。

谢璐遥[5](2020)在《不含咖啡因的绿茶多酚对肥胖女童性早熟的预防作用研究》文中指出背景越来越多的儿童发生性早熟或青春期提前,女童发病率尤甚,这不仅对儿童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其成人时期的健康状况。目前,性早熟已成为继肥胖症之后的小儿内分泌第二大常见疾病,探究其防治的方式已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之一。肥胖,尤其是女童的肥胖,与性早熟的发生密切相关。脂肪细胞分泌的肽类激素——瘦素,作为性发育启动的关键因子,是肥胖与性早熟发生机制中的重要桥梁。茶多酚作为茶叶中的主要功效成分,已有较多研究发现其对肥胖及其相关慢性病均有防治作用,且研究发现茶多酚可降低肥胖动物或人群的瘦素水平。据此,我们推断茶多酚很可能在预防肥胖女童性早熟或性发育提前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但目前关于茶多酚的人群研究主要集中在成年人,很少关于儿童饮茶的报道,可能因为茶叶中的咖啡因会影响儿童的睡眠及精神状态等。而专家认为,不考虑咖啡因的作用,饮茶对于儿童而言,是一种健康的饮食行为。据此,本研究使用不含咖啡因的绿茶多酚对肥胖女童进行干预,来探索不含咖啡因的绿茶多酚对肥胖女童肥胖及性早熟的改善作用,为安全有效防治女童性早熟提供新思路和依据。目的1、探究不含咖啡因的绿茶多酚对肥胖女童体重的改善作用效果;2、探究不含咖啡因的绿茶多酚对肥胖女童性早熟或性发育提前的预防改善作用;3、评估不含咖啡因的绿茶多酚对肥胖女童的安全性。方法本临床研究为一项随机对照试验,招募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于新华医院临床营养科就诊的6-10岁的超重肥胖女童,随机进入茶多酚干预组或安慰剂对照组。茶多酚组女童每日给予400mg茶多酚胶囊,安慰剂组给予等剂量安慰剂,干预周期为12周。期间,两组均定期接受专业的饮食与运动健康指导,并要求每位研究对象在干预过程中饮食运动行为尽量保持一致。通过一般情况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干预前的基本情况及生活方式资料;通过体格检查,身体成分分析,B超检测子宫、卵巢、乳腺组织,骨龄检测,生化指标检测(包括性激素、微量元素、肝肾功能、炎症因子、性发育关键因子、血常规等)来收集研究对象干预前与12周干预后的肥胖相关指标、性发育指标和安全性指标;通过食物频率调查与24小时膳食回顾以及研究对象记录的饮食日记来了解研究对象的膳食情况。本研究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及卡方检验来比较干预前、后茶多酚组和安慰剂组肥胖相关指标、性发育指标和安全性指标之间的差异,采用配对t检验和配对卡方检验比较茶多酚组和安慰剂组肥胖指标、性发育指标及安全指标在干预前后自身的变化;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探究是否服用茶多酚对各项指标变化的影响。结果截止至2020年1月,完成12周干预的肥胖女童共62名(茶多酚组和安慰剂组各31名),对其干预前、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后显示:1、在肥胖指标方面,与干预前相比,12周干预后茶多酚组和安慰剂组女童身高、基础代谢率均显着增加,BMI、腰围、腰臀比、腰臀身高比均显着下降;茶多酚组女童的去脂体重显着增加,体脂百分比显着降低,而对照组这两项指标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生化指标方面,干预后茶多酚组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异常值人数均有下降,且血尿酸水平显着性下降,安慰剂组上述指标变化无统计学差异。控制混杂因素后,茶多酚组干预前后的体脂百分比变化较安慰剂组显着降低2.932%[β=2.932,95%CI:(0.214,5.650),p=0.035];茶多酚组的平均白介素-6水平变化比安慰剂组降低13.295pg/ml[β=13.295,95%CI:(5.539,21.052),p=0.006];茶多酚组的平均血尿酸水平变化比安慰剂组降低52.601μmol/L[β=52.601,95%CI:(2.520,102.681),p=0.040]。2、在性发育指标方面,与干预前相比,茶多酚组和安慰剂组女童乳房Tanner II期以上人数百分比均有所增加,且子宫体积均显着性增大;茶多酚组女童的左、右卵巢体积均显着性减小,且左卵巢出现卵泡>4mm的卵泡女童人数也有所下降,安慰剂组左、右卵巢体积有所增大,但变化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干预后的性激素指标均有所变化,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控制混杂因素,干预后,茶多酚组的平均右卵巢体积变化比安慰剂组降低1880.5mm^3[β=1880.505,95%CI:(61.861,3699.149),p=0.044],左卵巢体积变化比安慰剂组降低971.0mm^3[β=971.027,95%CI:(19.028,1923.027),p=0.046],性激素水平的变化依旧无统计学差异。3、安全性方面评估:茶多酚组和安慰剂组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均无不良事件的报告和退出,血清的微量元素水平变化、肝肾功能指标及血常规指标在组间及自身比较中无统计学差异且无异常值。结论不含咖啡因的绿茶多酚对肥胖女童肥胖指标和性发育指标均有改善作用,且女童补充12周400mg/d的DGTP安全且无不良反应。

李康德[6](2020)在《公安警务辅助人员的管理制度优化研究 ——以基层警务辅助人员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的公共安全管理制度中,警务辅助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制度,也是对治安行政辅助力量的重要补充。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警务辅助人员队伍也产生了许多问题与不足,而我们如何优化警务辅助人员的管理制度,符合当今社会形势,满足治安管理要求成了我们要解决的难题。我国治安行政部门主要是在公安机关,但在编民警的人力资源远远不能满足执法的需求,这就造成了基层承压过重,随着法制建设的日渐完善,伴随着的是执法成本增加,这就更加剧了基层公安的执法压力,而警务辅助人员力量作为执法力量的补充,警务辅助人员队伍的改革也势必随之进行。2017年公安警务辅助人员改革开始进行,如何改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文献资料了解中外警务辅助人员的历史及发展,结合警务辅助人员现状,提出警务辅助人员队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职业权限不明、二是收入待遇不高、三是素质参差不齐。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到了基层警务辅助人员作为执法力量的补充效果。从人力资源管理看,队伍参差不齐,绩效管理激励不足,管理制度守旧。从思想意识层面看,缺乏有效的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自我身份的认识程度不够。从福利待遇看,基层警务辅助人员承担着与正式民警相近的工作,但待遇堪忧,与相同待遇工作而言也更为辛苦,这就造成了警务辅助人员队伍留不住人才。从法律制度看,国家对于警务辅助人员并没有出台具体的规章制度,警务辅助人员的职业权限不明,其本身的权益更难得到保障。针对基层警务辅助人员现状,本文研究大量案例,根据各个地方对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制度的优化,从各个不同层面提出优化建议。一是在法律层面明确警务辅助人员的法律地位、执法权限与职责。二是细化警务辅助人员的管理规范,包括警务辅助人员的权利与义务、训练、教育等事项。三是开拓警务辅助人员的晋升渠道,对于优秀的警务辅助人员提供发展的空间。四是在警务辅助人员的待遇上加强财政支持,提升警务辅助人员的合理待遇,强化绩效激励,做到留得住人才,干的出成绩。

王梓屹[7](2020)在《重庆海关信息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信息安全已经与国土安全、经济安全等一样成为事关国家安全的领域。中国海关的信息化建设起步早、发展快,海关业务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海关的信息安全关系着我国进出口贸易监管、关税征收等方面的安全、平稳运行。重庆海关作为全国42个直属海关之一,虽然已经建立了较为全面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但是仍然存在组织机构设置不完善、隶属海关信息安全管理存在缺失、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人员信息安全意识不够强等多方面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文献研究、调查研究等方法系统全面地分析重庆海关的信息安全管理现状,深入查找存在的问题及问题的成因,研究探讨解决管理问题的对策措施,优化和完善重庆海关信息安全管理工作。论文分为七个部分。第一章,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思路和内容;第二章,详细界定了信息安全、信息安全管理和信息安全管理机制的具体定义及含义,并阐述了PDCA理论、信息安全管理理论和风险管理理论,作为支撑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从管理体系、技术体系和保障体系三个方面全面研究和分析重庆海关信息安全管理的机制和内容,并对重庆海关信息安全管理机的实际效果进行了分析、阐述;第四章,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形式真实、客观地了解重庆海关信息安全管理现状,以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风险点;第五章,结合上一章调查、访谈的情况,总结、分析出重庆海关在隶属机构管理、管理队伍、制度落实等方面存在的信息安全管理问题,并剖析问题的成因;第六章,针对重庆海关信息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有针对性地从提升信息安全管理主体结构与能力、强化信息安全技术保障作用、优化信息安全支撑措施及方式三个方面提出了完善对策;第七章,对论文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后续研究的目标和方向。

王伟方[8](2019)在《新时代如何做好党校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文中研究说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网信工作高度重视,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和重要丽措,党校作为培训轮训领导干部的红色阵地,更应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建立宋整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体系,创新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机制,筑牢守好网络安全政治护城河。本文就新时代如何做好党校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迚行了探讨,供相关读者参考。

陈小庆[9](2019)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东县洋口镇环境治理问题和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攀升,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农村面貌日新月异,各类园区纷纷涌现,特色小镇拔地而起,休闲农庄遍地开花。然而一些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时不加选择,只看经济指标,忽视生态指标,不仅严重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而且给长远发展埋下隐患。他们牢记经济工作是中心工作,永远是第一位的,环境问题只要不出事就可以放一放,循环往复以至于环境欠账越来越严重,并且呈现出由城市向农村转移之势,非法转移、倾倒危废的现象时有发生。本论文认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广大农村乘势而上的机遇,必将带来多方面的利好,为农业的大幅提升提供保障,为农村的全方位发展指明方向,为农民的经济自由保驾护航。同时也应当正视实现乡村振兴必然面临来自各方面的挑战,环境治理就是其中一大难题。本文以如东县洋口镇为研究对象,一方面是因为洋口镇作为江苏省强镇扩权的试点镇,在实现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不可避免遇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另一方面,洋口镇作为区镇合一的代表,如何正确对待化工园区、旅游度假区以及乡镇的关系,是选择此消彼长,还是选择共生共存,无论对政府还是对群众来说,都是一个绕不开的命题。本论文通过文献研究法、访谈法、比较分析法以及观察法,结合公共产品理论、服务型政府理论以及治理理论进行研究,对乡村振兴背景下环境治理的新要求进行了剖析,得出洋口镇环境治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治理主体单一;二是工作职责不清,部门联动不足;三是缺乏长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四是环境治理资金来源狭窄;五是治理理念落后。对比分析国外乡村环境治理及可持续发展的案例,得出农村环境治理需社会共同参与,整体施策、通力合作,机制健全、监督有力,增加资金投入力度以及用先进理念指导行动的启示,为洋口镇环境治理提供了有利的借鉴。本论文试图通过以下途径以提高洋口镇环境治理的效果:一是发展多元化环境治理主体;二是立体化监督,提高治理合力;三是完善产业规划,形成长效治理;四是扩大环境治理的资金来源;五是广泛宣传,提高环境治理的舆论效应。

卜广庆[10](2018)在《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是一个新开论域,同时也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因而,当下深度犁耕与倾力研究马克思的责任政府思想,不仅对于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的本真呈现,而且对于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的与时俱进,以及对于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中国化进程的深入推进,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人们也许会从线性思维出发,基于马克思缺少责任政府形式化文本的客观事实,而武断地认为马克思并没有责任政府的思想。但,无论是从马克思哲学品性的层面理解,还是从思想史两种解读方法(文本法与脉络法)的层面检视,都不能得到马克思没有责任政府思想的结论。人们也许会将理想目标与现实追求相混淆,基于“马克思扬弃政府思想与责任政府主张”间的二元悖逆,从而质疑马克思的责任政府思想。殊不知扬弃政府的主张是马克思站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高度而提出的理想性目标;责任政府思想则是马克思立足无产阶级国家政府建设而提出的过程性要求。因而,两者之间并不构成“逻辑矛盾”。人们也许会认为:诉诸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的研究,乃为迎合当下责任政府研究热潮之需,似有为马克思脸上“贴金”之嫌,然而,翻看《法兰西内战》一文,我们则可对“为研究而研究”的指责“释怀”。传统责任政府即为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的历史参照。传统责任政府是由商品经济生产方式所催生的,其实践最早可追溯到18世纪上半叶的英国——以沃尔波尔首相的辞职为标志。尽管我们不否认这种政府体制的历史意义:不仅在人类政治文明史上开创了“政府负责”的新纪元,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人类政治文明的进程:尽管我们不能抹杀启蒙思想家从民主理念出发为其所作的理论贡献:主权论为其奠定了理念基石;契约论为其奠定了法理基石;权力合法论为其奠定了价值基石。但通观传统责任政府的理论与实践,则不难发现:不论是其理论根基——抽象的民主理论、还是其制度设计——权力分立的制度架构、抑或是其政府实践——维护资本逐利逻辑以及有产者利益的实质,不仅与责任政府的称谓难以匹配,而且难掩其“虚假责任制”的本质。这些既是马克思不待见传统责任政府的因由,同时也是马克思重塑责任政府思想的根本触发点。马克思立足实践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一者,从实践哲学的关系思维出发:一方面,基于世界为我的关系,揭橥责任发源的内在机理——利益关系(共同利益与利益矛盾)是主导责任发源的始基;另一方面,立足我为世界的关系,从实践的反思性思维出发,揭示人类社会责任规范的进步主义趋向。二者,马克思在颠覆黑格尔国家决定社会历史观的基础上,立足社会决定国家的历史观,将政府起源及其责任发初置于利益关系中考察,并在显明政府二元责任结构(阶级责任与社会责任)的同时,定格政府以人为本的责任经纬与归宿;三者,马克思立足人类历史变迁的客观规律,从人类社会的五大历史形态出发,揭示了政府责任异化与复归的历史演进。当然,由于政府具有阶级属性,因而,阶级分析法是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以贯之的方法论。马克思基于巴黎公社的伟大实践,从实证之维凝练了责任政府的本质特征:责任政府的人民性;责任政府的廉价性;以及政府责任的规制性。当然,马克思在为我们揭示无产阶级责任政府本质特征的同时,也为我们在今天判断责任政府的生成提供了价值基准:前提性判准——政府责任来源的合民意性;过程性判准——政府责任履践的合法律性;结果性判准——政府责任履践的合效率性。由于巴黎公社既非中世纪意义上的“公社”,也非波拿巴的第二帝国,更非梯埃尔的国防政府,而是无产阶级政府。而无产阶级政府的根本属性,体现并昭示着公社对于传统责任政府的内在超越价值:根本制度之超越——真正民主制取代虚假民主制;制度基础之超越——生产资料共同占有取代生产资料私人所有;治理方式之超越——社会自治取代官僚统治;履责方式之超越——“透明政府”取代“神秘政府"。马克思对于传统责任政府展开的病理解剖与深刻批判,以及对于巴黎公社的热情讴歌与竭力颂扬,是同其伦理情怀紧密关联的。马克思紧紧围绕政府的责任客体,也即“为了谁”的伦理宗旨,立足政府“人为性”与“为人性”的界面,从“人为何指" "人性为何”以及“合乎人性”三个层面,揭示了政府的责任情怀、责任本分以及创生责任政府的现实路径。由于马克思伦理学的品性:不是在抽象或直观意义上言说道德,而是在科学人道主义的立场上言及道德;不是在个体本位之下畅谈道德,而是在社会本位之上论及道德;不是在非阶级性的意义上空论道德,而是直陈道德的阶级属性;不满“坐而论道”,而是突出强调“起而行之”,由此不仅敞显了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的高远立意、博大情怀与价值诉求,而且使得马克思责任政府的伦理思想呈现出“温暖的红色”与“冰冷的红色”的双色基调。马克思的责任政府思想对于塑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责任政府的价值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其启示与教益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1)坚守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宗旨——这是一条红线问题,显明了责任政府所应恪守的原则底线;(2)解放与发展生产力,尽可能多的增加社会生产力的总和——这是一个任务问题,点明了我国责任政府建设的重点所在;(3)责任政府建设“始终在路上”——这是一个规律问题,指明了当代责任政府建设的长期性与艰巨性;(4)改革与完善政府的责任制度,批判借鉴与吸收东西方责任政府建设的有益经验——这是一个态度问题,言明了责任政府建设所应具有的开放性心态与创新精神。在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的指导下,立足我国社会转型的现实境遇,致思当下责任政府研究的主题与任务——建构底线意义上责任政府的务实目标,以及打造多元并重的政府责任模式,则是学人们应予关注的重点。

二、血液安全谁负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血液安全谁负责?(论文提纲范文)

(1)采供血机构信息安全现状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2 结果 (表1~14)
3 讨论

(2)刑事错案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及创新之处
    四、研究的逻辑结构和主要内容
第一章 刑事错案概述
    第一节 “错误”基本问题研究
        一、错误的含义
        二、错误的基本特征
        三、认定错误的方法
    第二节 刑事错案的认识冲突
        一、司法实践对刑事错案的认识冲突
        二、法学理论对刑事错案的认识冲突
        三、刑事错案认识冲突的根源分析
    第三节 刑事错案概念重构
        一、刑事错案的主体
        二、刑事错案的主观要素
        三、刑事错案的客体
        四、刑事错案的对象
        五、刑事错案范畴外其他错误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多元法律价值对刑事错案的影响
    第一节 刑事错案中涉及的基本法律价值冲突问题
        一、秩序及冲突
        二、平等及冲突
        三、效益及冲突
        四、价值冲突的调和及对刑事错案的影响
    第二节 刑事错案中涉及的诉讼法律价值冲突问题
        一、实体正义
        二、程序正义
        三、诉讼法律价值对刑事错案的影响
    第三节 法律原则中价值冲突对刑事错案的影响
        一、无罪推定原则
        二、一事不再理原则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刑事错案中事实认定问题
    第一节 事实认定的手段——证据
        一、证据裁判原则的确立
        二、证据及其对刑事错案的影响
        三、证据规则及其对刑事错案的影响
    第二节 事实认定的程度——证明标准
        一、证明标准的界定
        二、证明标准的立法选择对刑事错案的影响
        三、证明标准的兑现对刑事错案的影响
    第三节 事实认定的证明方式——自由心证
        一、自由心证原则的确立
        二、自由心证的实现对刑事错案的影响
        三、自由心证的抑制对刑事错案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刑事错案中法律适用问题
    第一节 法律适用中事实问题的界限
        一、法律问题与事实问题的界限
        二、构成要件事实中的法律问题
        三、违法阻却事实的法律问题
        四、责任阻却事实的法律问题
        五、量刑事实的法律问题
    第二节 法律适用中“法律空间”的影响因素
        一、法律规范
        二、法律解释与解释法律
        三、刑事审判中的自由裁量权
    第三节 法律适用效果的认定
        一、认定对象
        二、认定标准
        三、认定方法
        四、认定主体
        五、认定结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刑事错案的消解
    第一节 法律适用错误的消解——法律安全区之提倡
        一、构建法律安全区的必要性
        二、法律安全区的构成
        三、法律安全区的实现
    第二节 事实认定错误的消解——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之完善
        一、诉讼程序对刑事错案的抑制机理
        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对刑事错案的影响
        三、相关诉讼制度对正确适用法律的影响
    第三节 价值冲突调和主体的规制——法官职业评价体系之完善
        一、我国法官职业责任体系检视
        二、国外法官职业责任体系探析
        三、法官职业伦理评价体系之提倡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3)公安机关刑事执法规范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选题的背景
    (二)选题的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本文的研究思路
二、公安机关刑事执法规范化概述
    (一)公安机关刑事执法规范化的内涵
        1.执法与规范化的概念
        2.公安机关刑事执法规范化的内涵界定
        3.公安机关刑事执法规范化的基本要素
    (二)公安机关刑事执法规范化的意义
        1.公安机关刑事执法规范化是依法治国的题中之意
        2.公安机关刑事执法规范化是保障公民权利的内在要求
        3.公安机关刑事执法规范化是社会正义的具体体现
三、公安机关刑事执法规范化有关规定解析
    (一)公安机关刑事执法规范化的历史沿革
    (二)公安机关刑事执法规范化现有规定及不足
四、公安机关刑事执法规范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刑事执法理念错位
        1.有罪推定思维定势须破除
        2.重实体轻程序观念须转变
        3.重打击轻人权认识须摒弃
    (二)刑事执法的规范和指引不够完善
        1.执法的规范和指引不够完善
        2.执法过错责任认定模糊
    (三)刑事执法监督考评不健全
        1.内外部监督存在不足,力度须进一步加强
        2.考评方式不够科学,机制须进一步完善
    (四)刑事执法主体基础薄弱
        1.执法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还有待提高
        2.刑事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和专业化水平有待提升
        3.执法人员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有待提高
    (五)刑事执法保障不充分
        1.执法办案经费与现实需求仍有差距
        2.执法办案场所仍须加强改造升级
五、公安机关刑事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转变刑事执法理念
        1.以审判为中心,着力提升侦查工作水平
        2.坚持实体与程序并重,切实提高执法办案质量
        3.尊重和保障人权,严格落实公正文明执法
    (二)完善刑事执法的规范和指引
        1.完善多发、重大案件证据收集固定指引
        2.明确刑事执法过错责任追究
    (三)健全刑事执法监督与考评
        1.强化刑事执法内外部监督
        2.科学制定执法质量考评机制
    (四)提高刑事执法主体综合素质
        1.要逐步提高公安机关刑事执法人员进口条件
        2.要强化刑事执法人员专业化培训
        3.要提升刑事执法人员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五)加强刑事执法规范化保障
        1.加强公安机关刑事执法工作的经费保障
        2.加强公安机关刑事执法工作的物质保障
        3.加强公安机关刑事执法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保障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基于循证的静脉血栓栓塞症护理预防方案构建与转化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基本概念界定及文献回顾
    一、基本概念界定
    二、理论基础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部分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案
    四、技术路线
    五、保护人权措施
第三部分 情景分析研究
    一、在院发生VTE患者病例对照研究
    二、国内VTE预防护理的现况调查
    三、小结
第四部分 基于循证的VTE护理预防方案的构建研究
    一、VTE预防指南的检索与质量评价
    二、指南内容分析
    三、基于循证的VTE护理预防方案初步构建
    四、VTE护理预防方案的专家论证
第五部分 临床转化应用的促进和障碍因素分析
    一、护士对VTE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
    二、护士对VTE护理预防方案态度和认识的访谈
    三、实践现状的田野观察研究
    四、实施干预策略的制定
第六部分 VTE护理预防方案的实施及评价研究
    一、VTE护理预防方案实施的临床试验研究
    二、护士对VTE护理预防方案实施感受的质性访谈
第七部分 总结
    一、结论
    二、研究的创新点
    三、研究的局限性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附 录
    附录1 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表
    附录2 住院患者出血风险评估表
    附录3 院内发生VTE患者资料收集表
    附录4 住院患者VTE预防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5 AGREEⅡ量表
    附录6 关于构建静脉血栓栓塞症护理预防方案的专家小组会议意见征询表
    附录7 VTE防治护理知识考试试卷
    附录8 护士访谈知情同意书
    附录9 黄色血栓风险等级警示牌
    附录10 VTE防治护理措施记录单
    附录11 VTE预防相关的三项操作流程和考评标准
    附录12 VTE预防相关健康教育单页和视频
    附录13 血脉护通公众号
    附录14 住院患者静脉血栓预防相关信息采集知情同意书
    附录15 住院患者血栓预防护理信息调查表
    附录16 住院患者VTE预防相关知识问卷调查表
文献综述 静脉血栓栓塞症物理预防措施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致谢

(5)不含咖啡因的绿茶多酚对肥胖女童性早熟的预防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主要缩略词
绪论
第一部分 绿茶多酚对肥胖女童体重的改善作用分析
    1.资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第二部分 绿茶多酚对肥胖女童性早熟的预防作用分析
    1.资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第三部分 不含咖啡因的绿茶多酚对肥胖女童的安全性评估
    1.资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活动

(6)公安警务辅助人员的管理制度优化研究 ——以基层警务辅助人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提出问题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现状
        1.3.2 国外现状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调研
        1.4.2 实地考察法
        1.4.3 归纳推理
    1.5 技术路线
2 基层公安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制度概述及现状
    2.1 我国基层公安警力现状及警务辅助人员力量重要作用。
    2.2 我国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制度法律依据
    2.3 我国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制度及现状
3 我国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3.1 警务辅助人员的行政权力问题
    3.2 警务辅助人员的身份定位问题
    3.3 我国警务辅助人员缺乏完整的监督体系
4 国内外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制度对我国的借鉴和启示
    4.1 国外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制度的概述
    4.2 国外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制度优点及借鉴
    4.3 国内的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制度改革政策借鉴
5 优化我国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制度的几点建议与构想
    5.1 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制度的优化需先从根本着手做到有法可依
        5.1.1 应明确警务辅助人员的法律地位。
        5.1.2 应明确警务辅助人员的行政权力、行政责任和行政权利。
    5.2 建立警务辅助人员辞退制度
        5.2.1 辞退机制的意义
        5.2.2 辞退机制的法律依据
        5.2.3 辞退机制的优化
    5.3 建立警务辅助人员的考评制度
    5.4 警务辅助人员晋升渠道优化
    5.5 警务辅助人员的培训制度优化
    5.6 警务辅助人员监督制度的优化
        5.6.1 监督制度完善的重要性
        5.6.2 警务辅助人员监督体系的优化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重庆海关信息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信息安全
        2.1.2 信息安全管理
        2.1.3 信息安全管理机制
    2.2 理论基础
        2.2.1 PDCA理论
        2.2.2 信息安全管理理论
        2.2.3 风险管理理论
第3章 重庆海关信息安全管理的现状分析
    3.1 重庆海关机构及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概况
        3.1.1 重庆海关机构概况
        3.1.2 重庆海关信息化建设概况
    3.2 重庆海关信息安全管理的机制与内容
        3.2.1 重庆海关信息安全管理机制的框架
        3.2.2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3.2.3 信息安全技术体系
        3.2.4 信息安全支撑体系
    3.3 重庆海关信息安全管理的效果
        3.3.1 构建了较为完备的管理组织机构
        3.3.2 建立了较为健全的管理制度
        3.3.3 具备了较为有力的保障能力
第4章 重庆海关信息安全管理调查分析
    4.1 调查方案设计与样本选择
        4.1.1 调查方案设计
        4.1.2 样本选择
    4.2 一般人员问卷分析
        4.2.1 内网客户端管理情况
        4.2.2 身份认证介质管理情况
        4.2.3 教育宣传情况
        4.2.4 信息安全意识情况
    4.3 兼职技术员问卷分析
        4.3.1 兼职技术员队伍情况
        4.3.2 兼职技术员工作及培训情况
第5章 重庆海关信息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5.1 重庆海关信息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5.1.1 信息安全管理人员数量与能力存在不足
        5.1.2 信息安全管理人员队伍不稳定
        5.1.3 隶属海关信息安全管理存在缺失
        5.1.4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不到位
        5.1.5 内部人员信息安全意识存在不足
    5.2 重庆海关信息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5.2.1 信息安全管理的组织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不够完善
        5.2.2 缺乏长效的信息安全管理人员录用、培养、使用机制
        5.2.3 信息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不到位
        5.2.4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5.2.5 信息安全检查的范围和力度不够
第6章 完善重庆海关信息安全管理的对策
    6.1 提升信息安全管理主体结构与能力
        6.1.1 设立隶属海关信息安全专职管理部门及岗位
        6.1.2 完善信息安全管理人员录用和培养机制
        6.1.3 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6.1.4 强化信息安全宣传教育力度
    6.2 强化信息安全技术保障作用
        6.2.1 持续推动新技术在信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6.2.2 探索建立隶属海关信息安全技术体系
        6.2.3 通过建立数据备份中心强化数据安全管理
    6.3 优化信息安全支撑措施及方式
        6.3.1 完善内部人员信息安全考核指标体系
        6.3.2 提升信息安全事件应急能力
        6.3.3 引入第三方力量组织开展安全检查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东县洋口镇环境治理问题和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一) 选题的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 国外研究综述
        (二) 国内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访谈法
        (三) 比较分析法
        (四) 观察法
    四、研究内容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
        (一) 乡村振兴
        (二) 生态宜居
        (三) 环境治理
    二、理论基础
        (一) 公共产品理论
        (二) 服务型政府理论
        (三) 治理理论
第三章 如东县洋口镇环境治理现状
    一、如东县洋口镇基本概况
    二、如东县洋口镇环境治理现状
        (一) 治理措施
        (二) 治理成效
第四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东县洋口镇环境治理问题与原因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环境治理的新要求
        (一) 环境治理更强调防治并举
        (二) 充分发挥生态环境这一生产要素
        (三) 与乡村振兴中的其他要素有机统一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东县洋口镇的主要环境治理问题
        (一) 治理主体单一
        (二) 工作职责不清,部门联动不足
        (三) 缺乏长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四) 环境治理资金来源狭窄
        (五) 治理理念落后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东县洋口环境治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 社会参与不充分
        (二) 治理行为缺乏合力
        (三) 重经济发展,轻环境治理
        (四) 专项财政资金吃紧
        (五) 理念相冲突,信息不对称
第五章 国外乡村环境治理及可持续发展的案例与启示
    一、国外农村环境治理及可持续发展案例
        (一) 韩国新村运动
        (二) 日本造町活动
        (三) 印度“农业革命”
        (四) 德国的农村发展政策
        (五) 加拿大的“村规民约”
    二、经验启示
        (一) 社会共同参与
        (二) 整体施策,通力合作
        (三) 机制健全,监督有力
        (四) 增加资金投入力度
        (五) 用先进理念指导行动
第六章 完善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东县洋口镇环境治理的对策
    一、发展多元化环境治理主体
        (一) 增强企业的主体地位
        (二) 鼓励社会组织广泛参与
        (三) 经济激励农民主动参与
    二、立体化监督,提高治理合力
        (一) 落实属地政府监管
        (二) 部门联合执法监督
        (三) 探索司法监督途径
    三、完善产业规划,形成长效治理
        (一) 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二) 发展生态农业
    四、扩大环境治理的资金来源
        (一) 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
        (二) 与其他公益事业相结合
    五、广泛宣传,提高环境治理的舆论效应
        (一) 通过主题活动提高公众治理意识
        (二) 通过专项活动夯实治理效果
结论
参考文献
访谈附录1
访谈附录2
访谈附录3
访谈附录4
访谈附录5
访谈附录6
访谈附录7
访谈附录8
访谈附录9
访谈附录10
致谢

(10)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
    第一节 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研究的必要性
    第二节 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扫描
        二、国内研究现状概览
    第三节 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的研究理路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价值
第二章 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研究之前提设问
    第一节 形式化文本与实质性思想之关联辨析
        一、问题:马克思责任政府形式化文本的缺失是否意味着实质性思想的空场
        二、原因:马克思哲学非学院哲学的品性决定其不会纠结于形式化文本问题
        三、结论:马克思缺少责任政府的形式化文本决不表明其实质性思想的缺失
    第二节 扬弃政府与责任政府思想之悖逆疏解
        一、马克思扬弃政府的思想
        二、两者“悖逆化”的消解
    第三节 《法兰西内战》文本与责任政府思想
        一、《法兰西内战》与责任政府思想之关联
        二、《法兰西内战》文本解读的两维旨趣
第三章 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之历史参照
    第一节 传统责任政府的历史发轫
        一、传统责任政府的历史发源及其实质意涵
        二、责任政府与自然经济形态的绝缘性剖析
        三、责任政府与市场经济形态的亲缘性揭示
    第二节 传统责任政府的理论滥觞
        一、主权论定格了人民的权力主体地位,奠定了政府对人民负责的理念基石
        二、社会契约论明晰了政府的责任坐标,构筑了政府对人民负责的法理基石
        三、权力合法论诱生了政府的恒常责任,夯实了政府对人民负责的价值基石
    第三节 传统责任政府的弊病梳理
        一、立基理论的瑕疵
        二、制度设计的痼疾
        三、责任实践的缺陷
第四章 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之宏观透视
    第一节 分析视角——关系思维与责任发源
        一、实践思维与理解责任的科学进路
        二、马克思对于责任发源的深邃理解
        三、马克思关于责任特性的概要说明
    第二节 解析框架——国家与市民社会"谁为本位"
        一、政府责任的对象性范畴说明
        二、政府与社会二元关系的澄明
        三、马克思社会本位观下的政府责任经纬
    第三节 责任演进——政府公共责任的异化与复归
        一、前政治社会“作为非国家机构”的政府责任
        二、政治社会:作为国家机构的政府责任及其演化
        三、后政治社会:政府消融于社会与社会充分自治
    第四节 研究方法—阶级分析法
        一、阶级实质与无产阶级责任政府
        二、无产阶级责任政府的历史创生
        三、去阶级分析法责难的理论回应
第五章 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之价值意蕴
    第一节 马克思意义上的责任政府——无产阶级政府
        一、现实批判意义上的必然
        二、思想发展意义上的必然
        三、经验实证意义上的确证
        四、实践偏差上的问题澄清
    第二节 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之哲学探因
        一、实践唯物主义地基之上的责任政府
        二、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的总体性征
    第三节 马克思责任政府之特征思想
        一、责任政府的人民性
        二、责任政府的廉价性
        三、政府责任的规制性
    第四节 马克思责任政府之判准思想
        一、前提性判准政府责任来源的"合民意性"
        二、过程性判准政府责任履行的"合法律性"
        三、结果性判准政府责任践履的"合效率性"
    第五节 马克思责任政府之超越思想
        一、政治制度之超越
        二、经济基础之超越
        三、治理方式之超越
    第六节 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之纠结问题
        一、责任重心:专政还是民主
        二、实质指认:误解还是栽赃
第六章 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之伦理追问
    第一节 马克思新哲学观下的政府责任伦理
        一、基于实践哲学之上的马克思伦理学
        二、马克思伦理学视野下的政府责任伦理
    第二节 马克思责任政府伦理思想之界面
        一、政府的人为性与政府的为人性
        二、政府为人性的解析及内在关联
    第三节 人为何指与政府责任情怀
        一、人为何指攸关政府责任党性
        二、马克思人为何指的思想历程
        三、人的显明与政府的价值基调
    第四节 人性为何与政府责任本分
        一、人性为何关乎政府责任主旨
        二、马克思人性为何的思想诠释
        三、人的自由本性与政府责任本分
    第五节 合乎人性与创生责任政府
        一、马克思对合乎人性生存方式的远景展望
        二、非人性生存方式的真相揭示与根源剖析
        三、无产阶级自创责任政府则是历史的必然
    第六节 马克思责任政府伦理思想之总结
        一、马克思责任政府伦理思想的总体品性
        二、马克思责任政府伦理思想的鲜明特色
第七章 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之当代价值
    第一节 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之教益与启示
        一、宗旨问题:红线不容僭越
        二、任务问题:思想不容教条
        三、发展问题:规律不容违背
    第二节 中国责任政府建设之时代境遇与研究聚焦
        一、时代境遇:社会处于转型时期
        二、责任现状:政府负面责任频发
        三、研究任务:聚焦政府负面责任
        四、研究取向:本土化与理性致思
    第三节 中国责任政府建设之底线思维
        一、现代意义上责任政府之层级划分
        二、底线意义上责任政府之选择因由
        三、底线意义上责任政府之建构重心
    第四节 中国政府责任模式之务实致思
        一、类型学意义上的政府责任模式
        二、影响责任模式选择的变量分析
        三、我国政府责任模式的历史沿革
        四、政府多元责任并重的理性思考
附录: 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的发展历程研究
参考文献
后记

四、血液安全谁负责?(论文参考文献)

  • [1]采供血机构信息安全现状调查[J]. 张喆,高瑜. 中国输血杂志, 2021(07)
  • [2]刑事错案论[D]. 孙世萍. 黑龙江大学, 2020(03)
  • [3]公安机关刑事执法规范化研究[D]. 杨江涛.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7)
  • [4]基于循证的静脉血栓栓塞症护理预防方案构建与转化应用研究[D]. 李海燕.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2)
  • [5]不含咖啡因的绿茶多酚对肥胖女童性早熟的预防作用研究[D]. 谢璐遥.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6]公安警务辅助人员的管理制度优化研究 ——以基层警务辅助人员为例[D]. 李康德.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8)
  • [7]重庆海关信息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 王梓屹. 西南大学, 2020(01)
  • [8]新时代如何做好党校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J]. 王伟方.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19(09)
  • [9]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东县洋口镇环境治理问题和对策研究[D]. 陈小庆. 苏州大学, 2019(06)
  • [10]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卜广庆.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标签:;  ;  ;  

谁负责血液安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