跷跷板运动疗法结合中药外敷治疗肩关节周围炎

跷跷板运动疗法结合中药外敷治疗肩关节周围炎

一、拉锯运动疗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肩关节周围炎(论文文献综述)

苏毅,朱俊琛,贺业霖[1](2021)在《针刺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基于针刺方式为基础治疗肩关节周围炎,通过联合灸法、运动疗法、刺络放血疗法、注射疗法、针刀疗法、中药外用疗法及肩关节松解疗法进行综述。结合上述研究,分析认为以针刺疗法为基础,联合多种方式综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在临床治疗中疗效明确,为今后针对不同患者筛选出最优的分期诊疗方案,提供更加精准与规范的临床治疗方法。

王莉灵[2](2021)在《灵龟八法配合常规针灸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采用灵龟八法配合常规针灸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通过观察患者肩周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Constant-Murley),科学、客观地评价灵龟八法配合常规针灸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进一步为临床推广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灵龟八法配合常规针灸:将患者就诊时灵龟八法所开之穴,配以肩髃、肩髎、肩前、肩贞、风池、大椎、阴陵泉。提插捻转得气后,留针持续30分钟,在留针期间使用神灯治疗仪照射患处。取针后依据患侧肩部情况选取大小适宜的火罐,闪火后将火罐叩于患侧肩痛点、天宗、肩贞、肩髃等部位,留罐10 min,期间注意询问、观察患者以防烫伤。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主穴:肩髃、肩髎、肩前、肩贞;辨证配穴:风池、大椎、阴陵泉;提插捻转得气后,留针持续30分钟,在留针期间用神灯治疗仪照射患处。取针后依据患侧肩部情况选取大小适宜的火罐,闪火后将火罐叩于患侧肩痛点、天宗、肩贞、肩髃等部位,留罐10 min,期间注意询问、观察患者以防烫伤。两组均每周针刺3次,拔罐1次,连续4周次为1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1个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间治疗前后肩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在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9例痊愈,21例好转,2例未愈,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痊愈3例,好转20例,未愈9例,总有效率71.8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VAS评分方面,两组均可以得到改善。治疗组在降低VAS评分方面显着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Constant-Murley评分方面,两组均可以得到改善。治疗组Constant-Murley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灵龟八法配合常规针灸组以及常规针灸组均能有效的降低VAS评分、提高Constant-Murley评分。(2)灵龟八法配合常规针灸降低VAS评分、提高Constant-Murley评分较常规针灸更为显着。(3)灵龟八法配合常规针灸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灸,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运用。

农国勇[3](2020)在《运动针法联合壮医经筋刺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课题旨在探讨运动针法联合壮医经筋刺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及血清中5-羟色胺含量变化的机理。客观、科学地探究运动针法联合壮医经筋刺法的临床有效性及5-羟色胺含量变化对肩周炎的影响,为今后选择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更有效的途径提供依据。方法:将60例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肩周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其中针灸组30例,采用运动针法联合壮医经筋刺法治疗,西药组30例,采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针灸组先予运动针法,即针刺主穴肩痛穴、颈痛穴、阳陵泉穴以及相应配穴合谷穴、列缺穴、后溪穴、外关穴,针刺的同时配合患侧肢体作前屈、外展、内旋等运动,30min后出针;出针后再予壮医经筋刺法,即运用拇指指尖或指腹作浅、中、深层次触诊,由轻而重,以摸、按、拿、循、触、弹拨、推按、揉捏等进行肩关节局部探查确定筋结点后,用毫针刺入筋结点,得气后迅速出针。每日治疗1次,治疗5天后休息2天,以5次为1疗程,共2个疗程。西药组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每次75mg,晚餐后服用,每日治疗1次,治疗5天后休息2天,以5次为1疗程,共2个疗程。分别对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肩关节功能量表评分(Melle评分)、血清5-羟色胺含量以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分析。结果:(1)两组治疗后VAS评分、Melle评分、血清5-羟色胺含量比较:针灸组VAS评分(1.60±2.04)、西药组VAS评分(5.00±2.86),针灸组Melle评分(1.90±2.17)、西药组Melle评分(5.03±2.26),针灸组血清5-羟色胺含量(0.28±0.01)、西药组血清5-羟色胺含量(0.52±0.06)。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5-羟色胺含量均降低,针灸组降低更明显。由上可知,两种方法均对VAS评分、Melle评分、血清5-羟色胺含量有改善作用,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运动针法联合壮医经筋刺法在改善肩周炎患者VAS评分、Melle评分、血清5-羟色胺含量方面优于双氯芬酸钠缓释片。(2)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相比,运动针法联合壮医经筋刺法组总有效率为96.67%,单纯西药组为66.6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运动针法联合壮医经筋刺法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优于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结论:运动针法联合壮医经筋刺法能有效缓解肩周炎患者疼痛,改善患者肩关节活动范围,治疗肩周炎患者疗效明显。运动针法联合壮医经筋刺法可有效抑制相关肽免疫反应活性的表达,抑制炎性反应从而阻碍5-羟色胺生成,最终降低患者血清中5-羟色胺含量。

刘东波[4](2020)在《南少林松解手法配合活血散敷贴治疗肩周炎后期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南少林手法配合活血散敷贴及功法锻炼治疗肩周炎后期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观察其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为肩周炎后期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将2017年12月到2019年10月期间主要来自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并符合肩周炎诊断标准、纳入标准,选取60例患者,根据简单随机化方法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试验组采用南少林手法配合活血散敷贴及功法锻炼的中医联合疗法,对照组则采用推拿手法配合功能锻炼及扶他林软膏外涂的西医治疗肩周炎的临床常用疗法干预。两组均以肩关节疼痛(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ROM)、肩关节功能障碍症状评分(JOA)为观察指标。治疗前均健康宣教,两组除特殊情况外均每周治疗1次,4周为1个疗程,并应用统计软件SPSS20.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比较治疗前后同组及组间观察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1.两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较同组治疗前均有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种治疗方法均能减轻患者的疼痛。治疗后试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南少林手法配合活血散敷贴及功法锻炼的中医联合疗法能够更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疼痛。2.两组治疗后ROM较同组治疗前均有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改善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治疗后试验组ROM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南少林手法配合活血散敷贴及功法锻炼的中医联合疗法能够更有效地恢复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3.两组治疗结束后JOA评分较同组治疗前均有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种治疗方法均能够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障碍。治疗后试验组JO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南少林手法配合活血散敷贴及功法锻炼的中医联合疗法能够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障碍。4.两组治疗结束后,总体疗效分析如下: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90.00%,试验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南少林手法配合活血散敷贴及功法锻炼的中医联合疗法能够获得更好的疗效。结论以南少林手法配合活血散敷贴及功法锻炼的中医联合疗法治疗肩周炎后期功能障碍的患者,能够更好地改善肩关节的活动度及缓解肩部疼痛,且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评分,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俊俊[5](2020)在《基于中医养生典籍的新编导引方对中老年慢性肩痛患者的康复效果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随着国家全民健身的推进,“体医融合”已成为国家战略。体育与医学融合、体育与健康结合是提高身体体质,促进健康生活的重要途径,疾病的预防远远大于治疗。本研究充分挖掘中医养生导引治疗肩部疼痛的巨大潜能,发挥中医治未病的优势。从中医养生典籍中选取记载治疗肩痛的导引方,创编一套针对性强、简单易学的康复肩痛的导引方,并从多个角度观察新编导引方对慢性肩痛患者的康复疗效,探讨新编导引方对慢性肩部疼痛的防治作用,以期提供一种适合中老年肩痛患者锻炼的安全有效的运动方法。研究对象方法:以四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中心,在周边的社区、居民健身活动中心招募45岁至74岁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中老年人40例,运用EXCEL软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0例,对照组20例。实验组进行每周2次,每次60分钟,为期12周的新编导引功法的运动干预,对照组在保持原有的生活方式基础上开展健康知识主题教育讲座。将肩关节疼痛变化、肩关节活动功能、肌力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患者焦虑状态、生活质量作为次要评价指标。用Constant-Murley量表对肩关节功能进行评分,用状态-特质焦虑(STAI)量表对患者焦虑状态进行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运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应用SPSS23.0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内数据统计分析比较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数据统计分析比较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中Wann-Whitney U检验,等级资料运用秩和检验。研究结果:1.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基本资料:年龄、性别、病程和实验前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状态-特质焦虑(STAI)评分、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经统计学分析,显示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2.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结果2.1实验组与对照组运动干预前后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后,实验组的疼痛评分明显升高,且实验前后疼痛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实验前后疼痛评分变化较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实验组与对照组运动干预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后,实验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升高,且实验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实验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变化较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实验组与对照组运动干预前后肩关节角度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后,实验组的肩关节角度评分明显升高,且实验前后肩关节角度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实验前后肩关节角度评分变化较小,评分差异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2.4运动干预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肌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前后两组各自组内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肌力评分略有提高,但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运动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总体疗效效率评定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状态-特质焦虑(STAI)评分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运动干预前后状态焦虑评分、特质焦虑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后,实验组状态焦虑评分、特质焦虑评分明显降低,且实验前后状态焦虑评分、特质焦虑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实验前后状态焦虑评分、特质焦虑评分变化较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SF-36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运动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后,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高,且实验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实验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较小,且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基于中医养生典籍的新编导引方能够有效缓解中老年慢性肩痛患者的疼痛症状,增加肩关节的活动范围,提高肩关节活动功能。2.基于中医养生典籍的新编导引方能够有效改善中老年慢性肩痛患者的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对心理状态的调节起到一定积极作用。3.基于中医养生典籍的新编导引方能够有效改善中老年慢性肩痛患者身体、心理等方面的体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4.基于中医养生典籍的新编导引方可以作为改善慢性肩关节疼痛患者的辅助治疗方式进行推广。

曾彤[6](2020)在《缪刺“列缺”穴配合运动疗法干预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近年来,肩周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涨的趋势,且肩周炎疼痛发作时剧痛难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中医对肩周炎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单因素干预多见,多因素综合疗法不常见。针灸是中医疗法中最常用于肩周炎的治疗方式,针灸疗法中又有选穴和刺法的不同,常规针刺多见、缪刺疗法少见。为了寻求更为积极有效的治疗方式,本研究通过对比观察缪刺列缺穴配合运动疗法与针刺患侧列缺配合运动疗法干预肩周炎的临床疗效,从而对肩周炎治疗的针灸干预方法进行优化,为肩周炎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课题选取2019年3月-2020年1月就诊于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门诊,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且中医证型属于风寒湿痹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60例符合本课题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单盲的试验设计方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缪刺列缺穴配合运动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患侧列缺穴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操作方法:观察组: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上肢,穴区皮肤酒精常规消毒后,用1.0寸一次性针灸针(规格:0.25×30mm)先在健侧列缺穴斜刺进针0.2-0.5寸,针尖朝向肩部,行捻转提插泻法,得气后,嘱患者上举、外展、外旋患侧肩关节,慢慢扩大活动幅度,活动10分钟后,常规针刺患部肩贞、肩髃、肩髎、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后溪等穴,行捻转提插泻法,得气后留针30min。对照组: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上肢,穴区皮肤酒精常规消毒后,用1.0寸一次性针灸针(规格:0.25×30mm)先在患侧列缺穴斜刺进针0.2-0.5寸,针尖朝向肩部,行捻转提插泻法,得气后,行肩关节活动及患部针刺方法同观察组。以上两组每日治疗一次,10日为一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收集观察指标数据。以上60例患者均采用疼痛评分量表VAS、PPI评分及肩关节活动量表Melle评分3个观察指标。疗效评价标准采用《中医病证疗效诊断标准》对风寒痹阻型肩周炎疗效判定。采用统计软件SPSS23.0进行数据统计。研究内容:(1)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和治疗前VSA、PPI、Melle评分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可比性;(2)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PPI、Melle评分进行比较,分析两种治疗方式对肩周炎的疼痛和关节活动度改善;(3)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PPI、Melle评分差值进行比较,分析两种治疗方式对于改善肩周炎的疼痛和关节活动度的疗效差异。根据以上各项数据观察内容,通过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改善肩关节功能及其临床疗效差异,对不同针灸方式干预肩周炎的疗效进行对比评价,为肩周炎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其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VAS、PPI、Melle评分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两组VAS、PPI、Melle评分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说明两种针灸干预方式在改善肩周炎的疼痛和功能障碍方面均有良好的效果。3.两组治疗前后VAS、PPI、Melle评分差值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VAS、PPI、Melle评分差值与对照组治疗前后VAS、PPI、Melle评分差值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提示在改善肩周炎的疼痛和功能障碍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4.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的比较,观察组的愈显率为53.4%、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的愈显率为30%、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愈显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本研究表明,缪刺列缺穴配合运动疗法和针刺患侧列缺穴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均有良好的镇痛效应和改善肩关节功能的作用,且缪刺列缺穴配合运动疗法在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及临床疗效方面均优于针刺患侧列缺穴配合运动疗法,从而对肩周炎的针灸治疗方法进行优选,为肩周炎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刘庆雪[7](2020)在《肩痹汤配合“六步法”功能锻炼治疗急性期冻结肩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肩痹汤配合“六步法”功能锻炼治疗急性期冻结肩的临床疗效,探讨肩痹汤及“六步法”功能锻炼的作用机制,并为该种疗法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与临床依据。方法:收集从2018年12月-2020年01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伤科门诊部就诊并符合此次研究纳入标准的急性期冻结肩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口服“肩痹汤”中药单味颗粒,每日1剂,用200ml开水冲开后,早晚餐后半小时分服。对照组患者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每日2次,1次1粒,早晚餐后半小时服用。两组患者均进行“六步法”功能锻炼,每日2次,每次各做10遍。“六步法”功能锻炼后即刻予以冰敷患肩20min。两组均以2w为一个疗程,连续观察4w。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病变肩别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2w后,治疗4w后的VAS疼痛评分、CM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临床疗效,再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变肩别的一般资料及治疗前的VAS疼痛评分、CM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治疗前后两组内VAS疼痛评分、CM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经统计学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种疗法在缓解肩部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提高肩关节活动度方面,均有一定疗效。2.治疗2w后、治疗4w后两组间患者VAS疼痛评分、CM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经统计学分析得:P<0.01,有显着差异。说明:在缓解肩部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提高肩关节活动度方面,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得:Z=-2.116,P=0.034,P<0.05,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96.67%和83.33%,说明:治疗组总体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肩痹汤配合“六步法”功能锻炼和塞来昔布配合“六步法”功能锻炼对急性期冻结肩患者均有治疗效果。但前者疗效更佳,在缓解肩部疼痛、改善肩部功能、提高肩关节活动度方面具有显着优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

陆振飞[8](2020)在《冻结肩的CTA在体解剖测量及临床研究》文中认为背景:冻结肩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累及人群较多,症状重,影响相关人群的生活质量。但目前其诊断尚认为是排除性的临床诊断,有认为影像学检查无特殊表现,故存在诊断治疗上存在主观指标过重,客观指标少的情况,困扰诊治水平的提高。随着数字重建技术的发展和对疾病病理认识的深入,逐步发现冻结肩在影像学检查中有特异性的直接征象,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本研究采用CTA(CT造影)的技术,从影像学研究和数值测量,并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冻结肩的疗效,来探讨其在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和作用。目的:1.对肩关节痛患者行CTA检查,和对照组比较筛选出特异性指标,并计算相关诊断效能数据,探讨CTA在冻结肩中的诊断价值,并利用测得的CT图像,在体测量包含软骨的肱骨头解剖数据,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比较,进一步丰富该人群的基础数据。2.对冻结肩患者行基于中医辨证分型的非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评价其安全性、有效性。并将临床结果和CTA数值做相关性研究,初步探讨CTA对冻结肩临床分级和预后的作用。方法:1.通过检索相关文献、请教名老专家等方式,系统整理总结关于冻结肩中西医的认识和诊疗进展。2.入组在我院门诊诊断为冻结肩并行CTA检查者65例,观察和测量以下指标:在斜矢状位观察CHL(喙肱韧带)及RI(肩袖间隙、旋转间隙)显示情况及CHL厚度值,RI的宽度,在斜冠状位上观察腋囊的宽度及内外侧壁厚度。并与82例非冻结肩患者及12例健康志愿者的CTA图像比较。分析在上述指标上的差异。3.基于49例冻结肩患者的全肱骨+肩关节造影的CT图像。通过三维重建软件重建肱骨头(包含软骨),来测量相关解剖数据:肱骨头的曲率半径(RC)、关节面厚度(TAS)、关节面直径(DAS)、TAS/RC比、表面弧度(SA)、肱骨头颈干角(IA)、肱骨头后倾角(RA)、内偏心距(MO)、后偏心距(PO)。同国内外既往的解剖数据相比较,并分析相关差异。4.对65例冻结肩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为风寒湿型、瘀滞型、气血虚型三组,对相关数据归类和分类统计,研究辨证分型和临床评分、CT测值数据的相关关系。5.对该65例冻结肩患者行非手术治疗,根据中医证型区别,采用相应的中药口服,并联合关节腔注射三联针、外敷消肿膏和关节活动度锻炼。观察治疗效果,评价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6.对62例行CTA检查并行临床评估的冻结肩患者,将其治疗前后的临床数据(肩关节被动活动度,VAS评分、ASES评分)和具有特异性直接征象的CTA数据(RI闭塞情况,腋囊的宽度及内外侧囊壁厚度)行统计学相关分析比较。探讨CTA对冻结肩临床分级和预后的作用。结果:1.系统地阐述了冻结肩的中西医认识的联系与区别,了解了目前的诊治进展,加深了对冻结肩中西医结合诊治的认识与见解。2.通过和对照组比较,发现了一系列具有特异性的CTA直接征象:腋囊的宽度及内外侧囊壁厚度以及RI闭塞率方面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并且在观察者间信度一致度高,说明具有相关的诊断价值,其中RI完全闭塞具有高度特异性表现,利用尤登指数计算的诊断分界值为4.5mm(腋囊宽度),5.6mm、5.2mm(内侧和外侧关节囊厚度),而CHL在CTA上显示率较低,测量不准,不能提供明确的诊断信息。3.将在体解剖学测量数据:肱骨头的曲率半径(RC)、关节面厚度(TAS)、关节面直径(DAS)、TAS/RC比、表面弧度(SA)、肱骨头颈干角(IA)、肱骨头后倾角(RA)、内偏心距(MO)、后偏心距(PO),和既往文献健康志愿者的比较,冻结肩患者在肱骨头尺寸及角度方面无改变,提示该疾病患者肱骨头形态是正常的,但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比较,特别是关节软骨在内的解剖数据比较;和西方人的肱骨头解剖学数据相比,存在诸多差异。4.对65例患者资料研究统计表明,风寒湿型患者占比最多,气血虚型患者的年龄和病程较其他两型为大;在CT测值方面,风寒湿型的内侧关节囊较气血虚型者为厚;在VAS评分上,风寒湿型和瘀滞型明显较气血虚型高。说明冻结肩的辨证分型与年龄、病程、CTA表现有一定关联性,和临床上的评分指标也有一定的相关性。5.根据中医证型区别,采用相应的中药口服,并联合关节腔注射三联针、外敷消肿膏和关节活动度锻炼,共有62例完成随访,发现三组患者的疗效佳,治疗后较治疗前在肩关节被动活动度,VAS评分、ASES评分三个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体现了中医药治疗效验价廉的优点。6.62例冻结肩患者的RI区闭塞程度和治疗前的肩关节外旋活动受限程度及VAS评分有弱相关性。其腋囊内侧壁的厚度及腋囊缩小和治疗前的肩关节的活动度和ASES评分有中等偏弱的相关性。结论:1.CTA对冻结肩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能够提供影像学的诊断依据和数据,包括腋囊的宽度及内外侧囊壁厚度以及RI闭塞情况方面,其观察者间信度一致度高,其中RI完全闭塞具有高度特异性表现,利用尤登指数计算的诊断分界值为4.5mm(腋囊宽度),5.6mm、5.2mm(内侧和外侧关节囊厚度)。冻结肩患者在肱骨头尺寸及角度方面无改变,提示该疾病患者肱骨头形态是正常的,但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比较,特别是关节软骨在内的解剖数据比较。2.冻结肩的辨证分型与年龄、病程、CTA表现(内侧囊壁厚度)有一定关联性,和临床上的评分指标也有一定的相关性。基于辨证分型的非手术治疗(中药口服,结合关节腔注射三联针、外敷消肿膏和关节活动度锻炼),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体现了中医药治疗效验价廉的优点。通过统计发现RI区闭塞程度和肩关节外旋活动受限程度及VAS评分有弱相关性。腋囊内侧壁的厚度及腋囊缩小和肩关节的活动度和ASES评分有中等偏弱的相关性。复查CTA的患者,其腋囊宽度与治疗后的肩关节的活动度和ASES评分有中等偏弱的相关性。

金鹰[9](2019)在《运动疗法结合“4+1”功能锻炼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观察运动疗法结合“4+1”功能锻炼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取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推拿科门诊及住院的粘连期肩周炎患者60例,采用随机分组原则,将60例粘连期肩周炎患者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的肩部主观症状、肩关节功能和肩关节活动的变化。根据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肩关节Neer功能评分的评定标准以及有效率,对两组治疗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两组的治疗疗效是否有差别。结果1.根据统计学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比较,P>0.05,无差异性,具有可比性。2.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疼痛、功能、活动范围、解剖比较,经统计分析均P>0.05,无差异性,具有可比性。3.经2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疼痛、功能、活动范围比较,经统计分析P<0.05,有显着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在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可见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1)临床观察指标说明运动疗法结合“4+1”功能锻炼对改善粘连期肩周炎的症状及体征,有显着的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2)运动疗法结合“4+1”功能锻炼在改善粘连期肩周炎疼痛、功能、活动范围方面明显优于常规推拿手法。

仲丛丹[10](2019)在《肩痛穴透阳陵泉配合运动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课题意在探究和讨论肩痛穴透阳陵泉配合运动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通过对肩痛穴透阳陵泉配合运动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观察,客观、科学地探究肩痛穴透阳陵泉配合运动疗法在临床上的有效性,进一步推广中医疗法治疗本病的优势,为以后医者治疗肩周炎提供更有效的临床方法。方法:将吉林省中医院针灸科门诊和疗区的72例病人按就医时间的先后顺序,按照随机对照分组原则,将纳入试验合格的全部对象,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治疗组:采用肩痛穴透阳陵泉配合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时间:每日针刺一次,每次留针30分钟,7次为一个疗程,共4个疗程,疗程间间隔1天。分别对两组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VAS评分、Melle评分进行疗效评定,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患肩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具有可比性。组间比较:治疗前VAS评分、治疗中VAS评分及治疗后VAS评分两两比较中两组均无差别,P>0.05,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前MELLE评分、治疗中MELLE评分及治疗后MELLE评分两两比较中,治疗后Melle评分组间比较中,P<0.05,,有统计学差异。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的VAS评分、MELLE评分都较治疗前的VAS评分、MELLE评分有明显差别,两组均P<0.001,提示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病人在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度方面治疗前后均有显着性差别。疗效比较:肩痛穴透阳陵泉配合运动组:共30例病人,治愈5例、显效15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是90%,常规针刺组:共30例病人,治愈3例、显效7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是83.33%。两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差异。结论:对于肩周炎的治疗时间及症状改善方面,肩痛穴透阳陵泉配合运动疗法均优于常规针刺疗法。

二、拉锯运动疗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肩关节周围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拉锯运动疗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肩关节周围炎(论文提纲范文)

(1)针刺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单一针刺
    1 针刺取穴
    2 针刺手法方式
联合疗法
    1 联合灸法治疗
    2 联合运动疗法治疗
    3 联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
    4 联合注射疗法治疗
    5 联合针刀疗法治疗
    6 联合中药外用疗法治疗
    7 联合肩关节松解疗法治疗
结语和展望

(2)灵龟八法配合常规针灸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现代医学对肩周炎的认识
        1.1 肩周炎的流行病学
        1.2 肩周炎的发病因素
        1.3 肩周炎的发病机制
        1.4 现代医学对肩周炎的治疗
        1.4.1 口服药物疗法
        1.4.2 注射药物疗法
        1.4.3 康复疗法
        1.4.4 手术治疗
    2 中医学对肩周炎的认识
        2.1 中医对肩周炎病名的认识
        2.2 中医学对肩周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2.3 肩周炎的中医分型
        2.4 中医治疗
        2.4.1 中药治疗
        2.4.2 针灸治疗
        2.4.3 其他治疗
    3 灵龟八法
        3.1 灵龟八法的概述
        3.2 灵龟八法的组成
        3.3 灵龟八法开穴推算方法
        3.4 灵龟八法的运用
    4 小结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2.1 病例来源
        2.2 诊断标准
        2.2.1 中医诊断标准
        2.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2.2.3 西医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剔除和脱落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分组方法
        3.2 盲法
        3.3 治疗方法
        3.3.1 治疗组
        3.3.2 对照组
        3.4 观察指标
        3.5 统计学方法
    4 结果及分析
        4.1 基线资料比较
        4.2 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4.3 治疗前后Constant-Murley评分比较
        4.4 临床疗效比较
        4.5 安全性分析
    5 讨论
        5.1 灵龟八法镇痛作用探讨
        5.2 灵龟八法治疗肩周炎依据
        5.3 针刺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依据
        5.4 针刺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选穴依据
        5.5 拔罐疗法的理论依据
        5.6 TDP神灯治疗的作用机理
    6 研究结果分析
        6.1 一般资料
        6.2 治疗前后观察指标结果分析
        6.2.1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6.2.2 两组患者Constant-Murley评分比较
        6.2.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7 不足与展望
第三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中医治疗肩周炎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3)运动针法联合壮医经筋刺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2 治疗方法
        2.1 针灸组
        2.2 西药组
        2.3 观察指标
        2.4 疗效判定
    3 统计学处理
    4 结果
        4.1 一般资料比较
        4.2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4.3 两组治疗前后Melle评分比较
        4.4 两组治疗前后5-羟色胺含量比较
        4.5 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
        4.6 安全性观察结果
第二部分 讨论
    1 中医对肩周炎的认识
        1.1 概念
        1.2 病因病机
        1.3 中医对肩周炎的治疗概况
    2 西医对肩周炎的认识
        2.1 概念
        2.2 肩周炎的病因特点
        2.3 西医对肩周炎的治疗现状
    3 运动针法选择依据
        3.1 运动针法的概念
        3.2 运动针法的临床应用
        3.3 选穴依据
    4 壮医经筋刺法选择依据
        4.1 壮医经筋刺法的概念
        4.2 壮医经筋刺法的临床应用
    5 运动针法联合壮医经筋刺法的临床应用
    6 选择双氯芬酸钠缓释片作为对比的依据
    7 选择5-羟色胺作为观察指标的依据
    8 研究结果分析
        8.1 VAS评分、Melle评分结果分析
        8.2 血清中5-羟色胺含量下降结果分析
        8.3 临床疗效结果分析
    9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9.1 问题
        9.2 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近十年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4)南少林松解手法配合活血散敷贴治疗肩周炎后期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临床资料
    1 病例来源
    2 病例分组
    3 诊断标准(参照 199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4]
    4 纳入标准
    5 排除标准
    6 剔除标准
    7 脱落标准
第二章 研究方法
    1 研究分组
    2 具体研究方案
    3 观察指标
    4 安全性与不良反应观测
    5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分析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ROM比较
    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JOA评分比较
    5 两组总体疗效比较
第四章 讨论
    1 中医对肩周炎后期的认识
    2 西医对肩周炎后期的认识
    3 肩周炎的治疗现状与本课题提出的实际意义
    4 南少林松解手法配合活血散敷贴治疗肩周炎后期功能障碍的机理与优点
    5 临床结果评价
    6 安全性分析
    7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基于中医养生典籍的新编导引方对中老年慢性肩痛患者的康复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文献综述
    2.1 创编导引方的典籍筛选及简要概述
    2.2 肩关节痛的研究概况
        2.2.1 肩关节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2.2.2 肩痛的阶段分型
        2.2.3 肩痛治疗方法的研究概况
    2.3 传统运动功法治疗肩痛的研究概况
    2.4 小结
3.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受试者来源
        3.1.2 诊断标准
        3.1.3 纳入标准
        3.1.4 排除标准
        3.1.5 剔除、脱落标准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咨询法
        3.2.3 实验法
        3.2.4 数理统计法
4.研究结果
    4.1 基于中医养生典籍新编导引方的创编
        4.1.1 新编导引方的创编原则
        4.1.2 新编导引方的创编理论基础
        4.1.3 新编导引方的创编步骤
    4.2 受试者基本情况测试结果
    4.3 肩关节功能评分(Constant-Murley)结果
        4.3.1 肩关节疼痛(VAS)评分比较
        4.3.2 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比较
        4.3.3 肩关节角度(ROM)评分比较
        4.3.4 肌力评分(MMT)比较
        4.3.5 两组总体疗效比较
    4.4 状态-特质焦虑(STAI)评分比较
    4.5 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比较
5.分析与讨论
    5.1 新编导引方对慢性肩痛患者肩关节功能的影响
    5.2 新编导引方对慢性肩痛患者心理状态调节的影响
    5.3 新编导引方对慢性肩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6.结论
7.研究不足与展望
8.致谢
9.参考文献
10.附录
    附录一 新编导引方动作图文说明
    附录二 参加者健康档案
    附录三 Constant-Murley肩功能评定量表
    附录四 状态-特质焦虑量表
    附录五 生活质量量表
    附录六 科研知情同意书

(6)缪刺“列缺”穴配合运动疗法干预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引言
历史回顾
1.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与选择标准
    1.2 病例选择标准
2.观察方法
    2.1 选穴和定位方法
    2.2 操作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疗效判定标准
    2.5 资料整理与统计
3.研究结果
    3.1 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3.2 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3.3 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4 结论
4.讨论
    4.1 研究对象的选择依据
    4.2 现代医学对肩周炎的认识
    4.3 中医学对肩周炎的认识
    4.4 缪刺法的相关论述
    4.5 “列缺”选穴依据
    4.6 运动针法的相关论述
    4.7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答辩委员会成员
个人简介

(7)肩痹汤配合“六步法”功能锻炼治疗急性期冻结肩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中医学对冻结肩的认识
        1.1 病名及症状的记载
        1.2 病因病机
        1.2.1 内因
        1.2.2 外因
        1.2.3 病机
        1.3 辨证分型
        1.4 中医对冻结肩的治疗
        1.4.1 中药疗法
        1.4.2 针灸疗法
        1.4.3 小针刀疗法
        1.4.4 推拿疗法
        1.4.5 练功疗法
        1.4.6 综合疗法
    2.现代医学对冻结肩的认识
        2.1 冻结肩的病名
        2.2 肩关节的解剖结构
        2.3 冻结肩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2.3.1 病因
        2.3.2 发病机制
        2.4 冻结肩的分型与分期
        2.4.1 分期
        2.4.2 分型
        2.5 现代医学对冻结肩的治疗
        2.5.1 药物疗法
        2.5.2 物理疗法
        2.5.3 运动疗法
        2.5.4 肩关节松解疗法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诊断标准
        1.2.2 西医诊断标准
        1.2.3 纳入标准
        1.2.4 排除标准
        1.2.5 中止标准
        1.2.6 脱落标准
    2.研究方法
        2.1 分组
        2.2 治疗方法
    3.疗效评价
        3.1 评分指标
        3.1.1 肩部疼痛评价
        3.1.2 肩关节功能评价
        3.1.3 肩关节活动度测量
        3.2 观察指标
        3.3 安全指标
    4 统计方法
    5 统计结果
        5.1 一般资料
        5.1.1 两组患者性别差异分析
        5.1.2 两组患者年龄差异分析
        5.1.3 两组患者病程差异分析
        5.1.4 两组患者病变肩别差异分析
        5.2 观察指标分析
        5.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5.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MS评分比较
        5.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度比较
        5.2.4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5.2.5 安全性报告
第三部分 讨论
    1.肩痹汤的组方依据和现代药理研究
        1.1 组方依据
        1.2 方药组成
        1.3 组方解析
        1.4 现代药理学研究
    2.“六步法”功能锻炼的来源及作用
        2.1 “六步法”功能锻炼的来源
        2.2 “六步法”功能锻炼的作用
    3.冰敷的重要性及作用
第四部分 结语
    1.结论
    2.不足
        2.1 研究设计方面
        2.2 研究样本方面
        2.3 研究观察指标方面
    3.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冻结肩的中西医诊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致谢

(8)冻结肩的CTA在体解剖测量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第一章 祖国医学对冻结肩的认识
        1.1 中医学对冻结肩病名的认识
        1.2 中医学对冻结肩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中医学对冻结肩的辩证分型
        1.4 中医学治疗冻结肩的方法及进展
    第二章 现代医学对冻结肩的认识
        2.1 现代医学对冻结肩的历史概述和定义
        2.2 冻结肩的流行病学和易患因素
        2.3 冻结肩的功能解剖和病变机制
        2.4 冻结肩的病理表现
        2.5 冻结肩的影像学概述
        2.6 冻结肩的鉴别诊断
        2.7 冻结肩的临床分期
        2.8 冻结肩的治疗及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第一章 CTA在冻结肩中的诊断价值
        前言
        1 资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比较
        2.2 RI闭塞情况
        2.3 腋囊数据测量
        2.4 CHL厚度
        2.5 RI宽度
        2.6 各项指标的观察者间信度
        2.7 各项指标的诊断效能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章 基于CTA的冻结肩在体解剖测量研究
        前言
        1 资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肱骨头的测量结果
        2.2 关节面的偏心距和成角
        2.3 与身高和性别的关系
        2.4 与国内外解剖学研究的比较
        2.5 肱骨头与当前市售假体的比较
        3 讨论
        4 研究局限性及展望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第一章 冻结肩中医证型与CTA及症状关系分析
        前言
        1 资料和方法
        1.1 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1.2 纳入标准
        1.3 一般资料
        1.4 观察指标及方法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证型分布结果
        2.2 各证型一般资料特点
        2.3 各证型CT测值分布特点
        2.4 各证型临床指标分布特点
        3 讨论
    第二章 基于中医辨证分型的冻结肩非手术治疗的短期疗效观察
        前言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情况
        2.2 肩关节活动度比较
        2.3 VAS及ASES评分比较
        2.4 症候评分比较
        2.5 疗效情况
        2.6 11例CTA复查病例的相关分析
        3 讨论
    第三章 CTA与冻结肩临床症状分级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前言
        1 资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CTA数据与治疗前后VAS、ASES评分的相关性
        2.2 CTA数据与治疗前后关节活动度的相关性
        2.3 11例获得CTA复查数据与治疗后临床数据的相关性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全文总结与展望
综述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表
附录1 伦理审查意见
附录2 知情同意书1
附录3 知情同意书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9)运动疗法结合“4+1”功能锻炼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临床资料
    (一) 研究临床对象来源
    (二) 诊断标准
        1. 中医诊断标准
        2. 西医诊断标准
        3. 西医临床分期标准
    (三) 病例纳入标准
    (四) 病例排除标准
    (五) 剔除标准
    (六) 退出及脱落标准
    (七) 脱落病例的处理
二、研究方法
    (一) 样本量估算
    (二) 试验设计
    (三) 随机方法分组
    (四) 治疗方案
    (五) 疗效评价
    (六) 统计学处理
三、临床资料统计分析
    (一) 患者性别分布比较(人)
    (二) 患者年龄分布比较(岁)
    (三) 患者病程比较(月)
四、治疗结果统计分析
    (一)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的比较
    (二)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Neer功能评分的比较
    (三)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Neer功能评分总分的比较
    (四) 两组疗效的比较
    (五) 安全性分析
五、分析与讨论
    (一) 粘连期肩周炎的发病机制
        1. 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2. 现代医学对粘连期肩周炎的研究
    (二) 疗效分析
        1. 功能锻炼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疗效
        2. 推拿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疗效
        3. 运动疗法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疗效
    (三) 研究方法分析
    (四) 治疗方法分析
    (五) 研究结果分析
    (六)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10)肩痛穴透阳陵泉配合运动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1 现代医学对肩周炎的认识和研究进展
        1.1 概述
        1.2 病因病机
        1.3 发病特点
        1.4 目前现代医学对肩周炎的治疗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 中医学对肩周炎的认识和研究进展
        2.1 病名来源
        2.2 病因病机
        2.3 症候分型
        2.4 辩证分经
        2.5 临床治疗
临床研究
    1 研究材料
        1.1 临床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及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
        2.2 采用仪器
        2.3 操作方法
        2.4 观察指标
        2.5 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统计学分析
        3.2 研究结果分析
        3.3 安全性分析
讨论
    1 选题依据
    2 选穴依据
    3 疗效的结果与探讨
    4 不足与展望
    5 小结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四、拉锯运动疗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肩关节周围炎(论文参考文献)

  • [1]针刺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研究进展[J]. 苏毅,朱俊琛,贺业霖.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1(12)
  • [2]灵龟八法配合常规针灸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的临床研究[D]. 王莉灵.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运动针法联合壮医经筋刺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D]. 农国勇.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4]南少林松解手法配合活血散敷贴治疗肩周炎后期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D]. 刘东波.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5]基于中医养生典籍的新编导引方对中老年慢性肩痛患者的康复效果研究[D]. 李俊俊. 上海体育学院, 2020(01)
  • [6]缪刺“列缺”穴配合运动疗法干预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 曾彤.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5)
  • [7]肩痹汤配合“六步法”功能锻炼治疗急性期冻结肩的临床研究[D]. 刘庆雪.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0(03)
  • [8]冻结肩的CTA在体解剖测量及临床研究[D]. 陆振飞.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9]运动疗法结合“4+1”功能锻炼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 金鹰.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9(01)
  • [10]肩痛穴透阳陵泉配合运动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D]. 仲丛丹.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跷跷板运动疗法结合中药外敷治疗肩关节周围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