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豆状核变性一例

肝豆状核变性一例

一、肝豆状核变性一例(论文文献综述)

许炎煌,范建高[1](2022)在《肝豆状核变性的限铜饮食治疗》文中指出目的长期以来,限铜饮食被认为是肝豆状核变性治疗管理的重点之一,但是支持这一观点的证据并不充足。基于该病的罕见性和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当前并无公开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对此进行过研究。鉴于人体对铜元素的吸收率随着膳食中铜元素含量的增加而降低,除非大量食用贝类和动物肝脏,"富铜膳食"并不显着增加铜元素的吸收。限铜饮食难以显着减少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铜元素蓄积,而这种饮食方案不仅管理困难而且限制了膳食种类,影响了营养不良患者的膳食治疗。药物治疗对于依从性良好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效果良好,通常无需过分限制含铜食物的摄入。

鲁伟峰,张燕丽,林霞,刘磊,张健,李军,周晓文[2](2021)在《以黄疸为首发表现的暴发型肝豆状核变性二例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暴发型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PICU收治的2例暴发型肝豆状核变性病例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诊治经过。结果 2例患儿均为女性, 分别12岁、10岁, 均以近期出现皮肤黄染为主要表现, 眼科查体见K-F环, 出现胆酶分离现象, 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 谷氨酰转肽酶升高而碱性磷酸酶正常范围, 血铜蓝蛋白降低, 尿铜升高, 合并溶血性贫血, 诊断明确后均予血浆置换、输注血制品, 糖皮质激素, 驱铜, 锌剂、钙剂等治疗, 病例1住院治疗14 d自动出院, 出院后1个月死亡, 病例2病程第7天行肝移植治疗, 随访1个月病情稳定。结论患儿出现胆酶分离现象, 胆红素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 谷氨酰转肽酶明显升高而碱性磷酸酶正常范围, 尤其合并溶血性贫血时需注意暴发型肝豆状核变性的可能, 尽快完善角膜K-F环、血清铜蓝蛋白、24小时尿铜、ATP7B基因等检查, 及时予血浆置换, 驱铜、锌剂、钙剂, 糖皮质激素等治疗, 必要时行肝移植。

袁相振,王晓平[3](2021)在《定量磁化率成像在肝豆状核变性诊断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改善肝豆状核变性的预后、减少致残的关键。常规磁共振序列很难发现肝豆状核变性脑部的早期病变,特别是对于临床前期患者。定量磁化率成像是近年来新开发的磁共振后处理技术,对脑部磁性金属的沉积十分敏感。定量磁化率成像能够对肝豆状核变性基底节区金属沉积进行定量分析,有望成为肝豆状核变性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的影像学技术。

熊复,蒯钰,谢双宇,张繁锦,徐静,胡语航,徐雪梅,皮光环,叶飘[4](2021)在《从2例患儿的不同结局探讨儿童肝豆状核变性筛查的必要性》文中研究指明对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例肝功能异常儿童进行生物化学及基因检测,2例患儿均确诊为肝豆状核变性,病例1以肝衰竭并溶血性贫血为主要表现,反复行人工肝治疗但病情无好转,家属放弃治疗后死亡;病例2体格检查发现肝功能异常,口服锌剂治疗后肝功能正常,随访近2年无不适。肝豆状核变性患儿出现临床症状后再就诊往往存在诊断延迟,因此有必要进行儿童肝豆状核变性的早期筛查。

申雅恋[5](2021)在《血浆置换在暴发性肝豆状核变性中的临床应用》文中认为血浆置换已广泛用于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在暴发性肝豆状核变性中,血浆置换是安全有效的,且是药物治疗无效或肝移植前的有效治疗手段。血浆置换可单独使用也可与驱铜药联合使用,以更好地治疗暴发性肝衰竭产生的一系列致死性并发症。本文现对血浆置换在暴发性肝豆状核变性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陶禹[6](2021)在《116名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位点分析》文中认为研究背景及目的: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由于ATP7B基因突变导致铜在肝脏及其他脏器沉积从而造成脏器损害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其全球发病率约为1:3万‐1:10万。本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收集2012年12月至2020年8月就诊于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门诊及住院被明确诊断为肝豆状核变性的患者的临床数据,包括年龄、性别、首发症状、凝血常规、肝功、铜生化、K-F环及基因检测等相关结果,对其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进行分析,探究各临床表型的临床特征及与基因突变的关系。研究方法:通过获得患者本人或监护人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我们共收集了116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基本信息、首发症状、血常规、凝血常规、肝功、血清铜、铜蓝蛋白、24小时尿铜、K-F环及基因突变位点等资料。其中31名患者的血清样本送至基因检测中心,进行高通量基因测序,找出突变位点,并查找ATP7B基因数据库,与目前已经发现的基因突变位点对比,以期发现新的基因突变位点。本研究应用R 4.0.2对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卡方检验比较各指标在分型之间的差异。当双侧P<0.05,本研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此明确各临床表型的特征。研究结果:1、我们对收集的116名患者的基本信息进行总结分析,根据首发症状及临床表现分成肝型(80,69.0%)、脑型(18,15.5%)、混合型(18,15.5%),肝型患者起病年龄相对较早,34.6%的肝型患者在7-14岁起病,脑型及混合型患者多于15-35岁起病(分别占各表型总人数的83.3%和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对该116名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进行肝功能指标分析,其中肝型患者的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升高明显,呈双向升高趋势,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81.6(50.9,127.1),81(32.2,160.4),脑型患者的AST及ALT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29.2(21.2,44),27(18.2,37),混合型患者的AST及ALT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37(27.5,55),23.7(19.8,41.1),肝型患者的肝脏损伤程度最重,混合型患者次之,脑型患者肝损伤最轻。AST及ALT在不同临床表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型患者的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水平在三组中最高,为190.6(97.5,287.4),脑型及混合型患者ALP水平分别为89.3(71.2,160.2),79(63.6,104.3),且ALP水平在不同临床表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肝型患者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水平为1.89(1.35,2.29),脑型患者FBG为2.15(1.67,2.43),混合型患者FBG水平为1.63(1.08,1.98),不同临床表型与FBG水平之间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脑型患者(ceruloplasmin,CP)水平为0.02(0.02,0.02),肝型及混合型患者CP水平分别为0.04(0.02,0.07),0.05(0.03,0.06),且肝型与脑型、脑型与混合型患者的C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本研究中共有85名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行K-F环检测,结果表明肝型患者K-F环阳性率为45.2%,脑型患者K-F环阳性率为100%,混合型患者K-F环阳性率为66.7%,且K-F环阳性率在各临床表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12名暴发性肝衰竭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中有8名患者为女性(66.7%),血清转氨酶以AST升高为主,ALP水平明显降低,所有患者的ALP/TBi L<2,有4名患者AST/ALT>4。其中24h尿铜、血清铜及血清游离铜水平明显升高,且血清游离铜水平越高,患者预后越差。共有7名暴发性肝衰竭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预后评分≥11分,预后评分>11分的3名患者ALP低于40U/L,且肝移植是最佳治疗方案。7、于31例行ATP7B基因检测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共检测出21种突变位点,分别为c.3818C>T、c.2621C>T、c.1708-5T>G、c.2294A>G、c.3517G>A、c.2930C>T、c.2333G>T、c.2975C>T、c.3305T>C、c.2447+5G>T、c.2906G>A、c.3443T>C、c.1543+1G>T、c.3877G>A、c.3889G>A、c.3809A>G、c.3859G>A、c.4066-6C>T、c.3104G>T、c.2755C>G、c.3056A>C,全部为杂合突变,其中复合杂合突变占54.8%。共发现2种热点突变,分别是8号外显子Arg778Leu(c.2333G>T)(29.1%)和11号外显子A874V(c.2621C>T)(19.4%)。8号外显子上c.2294A>G突变位点倾向于发生在肝型患者中。共发现1种新发突变位点,即c.1708-5T>G,该基因突变位点位于4号内含子。8、21个基因突变位点中主要包括错义突变17种(81%),剪接突变1种(4.8%),临床意义不明突变3种(14.2%),所有突变位点均为杂合突变,有17名患者被检测出2个及以上基因突变位点,即复合突变,占总人数的54.8%,其余14名患者只有1个基因突变位点,即占总人数的45.2%。8名年龄≤14岁的暴发性肝衰竭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ATP7B基因突变均为杂合子突变,以复合杂合子突变为主(60%)。其中有2例年龄均为14岁的患者发生了16号外显子的c.3517G>A基因突变。结论:1、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在年龄、AST、ALT、K-F环、CP及FBG方面在不同临床表型患者中存在差异。2、发现吉林地区两种热点突变,分别是8号外显子Arg778Leu(c.2333G>T)和11号外显子A874V(c.2621C>T)。共发现1种新发突变位点,为c.1708-5T>G。8号外显子上c.2294A>G突变倾向于发生在肝型患者中。发生16号外显子的c.3517G>A基因突变的患者更倾向于发生暴发性肝衰竭型肝豆状核变性。3、暴发性肝衰竭型肝豆状核变性发病女性患者居多,患者以AST升高为主,ALP降低明显,预后评分>11分的3名患者ALP低于40U/L。血清铜、血清游离铜及24h尿铜明显升高,血清游离铜越高,患者预后越差。其中暴发性肝衰竭型肝豆状核变性预后评分≥11分的患者,肝移植是最佳治疗方案。

张静[7](2021)在《基于线粒体自噬通路探讨肝豆灵改善Wilson病TX小鼠神经元损伤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探讨细胞自噬与Wilson病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的相关性,及肝豆灵(GDL)治疗改善WD患者神经功能的机制,分析自噬与WD神经功能损害的相关性及中成药肝豆灵在改善WD患者神经功能、自噬方面的功效,以期为GDL改善神经功能损害提供更为有效的临床试验依据。2.通过动物实验建立Wilson病TX模型小鼠模型,观察GDL对TX小鼠行为学、线粒体自噬影响,探讨肝豆灵治疗Wilson病的改善神经元损伤的药效机制和作用靶点。方法1.随机化选取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首次确诊的WD患者,并选择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纳入研究的WD患者分为两组:肝豆灵组(GDL组),西药对照组(Control组);每组30例。肝豆灵组:二巯基丙磺酸钠(DMPS)+肝豆灵;西药组:DMPS治疗;治疗时间:8疗程(64天),8天/疗程;肝豆灵组:DMPS(第1-6天)+补锌(第7、8天)+肝豆灵;肝豆灵剂量0.09g/kg/day,3次/日服用,DMPS,5mg/kg/day,每日静滴一次,至第二周逐渐加量至20mg/kg/day。西药组为DMPS单独治疗,间歇期予以补锌。对比其中医证候积分(TCMS),GAS,BI,p62、LC3,及24小时尿铜等。2.随机选取3组TX小鼠:模型组(Wilson组)、青霉胺组(DPA)、肝豆灵组(GDL),13只/组。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为DL小鼠,13只/组。GDL组:予以肝豆灵药液灌胃,0.486 g/kg/d;DPA组:予以青霉胺0.09 g/kg/d灌胃;早晚各一次。Control组予以等量的0.9%氯化钠灌胃。8周后,行Morris水迷宫、悬挂实验及爬杆测试。运用ELISA检测SOD、GSH-PX、MDA水平,流式细胞学检测ROS的释放、线粒体膜电位变化,HE染色观察细胞损伤及神经元凋亡,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自噬状况,免疫荧光技术、qRT-PCR技术及WB技术分别检测pinkl、parkin、FUNDC1、NIX、p62、LC3 水平。结果1.临床研究:①TCMS:自组治疗前后比较,与基线相比,两组TCMS评分均于治疗4疗程后开始下降(P<0.01);组间相比,GDL组TCMS于8疗程后下降明显(P<0.05)。②GAS及BI量表:自组治疗前后比较,GDL组治疗后,WD患者GAS评分第2疗程后轻度下降(P>0.05);至8疗程后,GAS分数下降明显(P<0.01)。Control组GAS评分2疗程后轻度上升;但无显着差异(P>0.05);至4疗程后开始下降,至8疗程时间点,评分下降明显(P<0.01)。组间相比较:于8疗程时间点,GDL组改善明显(P<0.05)。与GAS趋势相反,两组BI评分呈逐渐上升趋势(P<0.01);8疗程后,GDL组上升更为显着(P<0.05)。③血清p62及LC3:自组治疗前、后比较:在治疗初期(2疗程),GDL组及Control组血清p62呈下降趋势(P<0.01),后转而上升(4疗程),至8疗程仍呈进一步上升趋势(P<0.01)。与p62趋势相反,治疗初期(2疗程),LC3呈上升趋势(P<0.01),后转而下降,至8疗程下降显着(P<0.01)。组间比较:两组WD患者基线基本一致(P>0.05);但与健康组比较,血清p62下降显着,血清LC3上升明显(P<0.01);8疗程后GDL组改善最为明显(P<0.01)。④p62及LC3Ⅱ mRNA:自组治疗前、后比较,GDL组及Control组p62mRNA均上升显着(P<0.05)。与p62mRNA趋势相反,LC3Ⅱ下降明显(P<0.01)。组间比较,两组WD患者基线基本一致(P>0.05);与健康组比较,p62mRNA显着降低,LC3Ⅱ mRNA上升明显(P<0.01);疗后8周,GDL组改善最为明显(P<0.05)。⑤LC3Ⅱ与TCMS及神经功能相关性研究:LC3Ⅱ mRNA水平与TCMS、GAS呈正相关(P<0.01,P<0.05)。同时,LC3Ⅱ mRNA与BI呈负相关(P<0.01)。⑥24小时尿铜与铜蓝蛋白:治疗整个疗程,铜蓝蛋白水平均无显着变化;两组24小时尿铜均变化明显,2疗程后尿铜排出迅速升高,4疗程后驱铜量渐减少(P<0.01);两组同时间点比较,均有差异(P<0.05或P<0.01)。⑥肝肾功能:在治疗初期(2疗程),两组ALT、AST均轻度上升(P<0.05),4疗程后基本回到基线水平(P>0.05);TBIL与ALB均显着改善(P<0.01),GDL组TBIL改善尤为明显(P<0.05)。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肾功能均维持稳定,无显着变化(P>0.05)。⑦白细胞及血小板:GDL组WBC水平一直维持稳定(P>0.05),Control组在治疗后第2疗程时处于下降趋势,4疗程时下降尤为显着(P<0.01);至8疗程后轻度上升,但仍低于基线水平(P<0.05)。两组血小板均维持稳定,整个治疗过程无变化(P>0.05)。2.实验研究(1)行为学:①Morris水迷宫:与Control组相比较,Wilson组TX小鼠定位巡航时间明显延长(P<0.01),穿越平台频次减少(P<0.01)。与Wilson组相比,GDL组定位巡航时间明显减少(P<0.01),穿越平台频次增多(P<0.01)。②悬挂实验:与Control组比较,Wilson组抓握能力显着下降(P<0.01);与Wilson组相比,GDL组抓握能力显着上升。③爬杆实验:与Control组相比,Wilson组爬杆所消耗的时间明显增多(P<0.01);与Wilson组比较,GDL组小鼠所消耗的时间明显减少(P<0.01)。(2)细胞自噬影响:①HE染色:Control组DL小鼠海马细胞,形状规整呈圆形。Wilson组凋亡细胞数目明显增多。GDL组细胞基本规整,偶见少量凋亡。②透射电镜观察自噬:Wilson组中神经元细胞中线粒体数量明显减少,电镜下大量空泡样线粒体;内质网粗细不一,形态不规整,并大量的断裂;神经元细胞核形态欠规则,细胞内自噬体明显增多;肝豆灵干预后,线粒体数目增多,内质网无明显肿胀,但神经元细胞内仍可见少量线粒体空泡化。③免疫荧光检测p62、LC3的水平:与Control组相比,Wilson组LC3 阳性细胞明显增多,p62减少(P<0.01);与Wilson组相比较,药物干预组(青霉胺、肝豆灵)的Wilson病模型小鼠的LC3阳性神经元表达率明显下降,p62显着上升(P<0.05)。④qRT-PCR技术检测p62、LC3Ⅱ mRNA表达:与Control组相比较,Wilson组海马区LC3Ⅱ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1),p62水平显着下降;与Wilson组相比较,GDL组Wilson病模型小鼠的LC3IImRNA表达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1),p62水平显着上升(P<0.05)。⑤免疫印迹技术检测p62、LC3Ⅱ/Ⅰ蛋白含量表达:与Control组相比较,Wilson组海马区LC3Ⅱ/Ⅰ比值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p62表达下降(P<0.01);与Wilson组相比较,GDL组LC3Ⅱ/Ⅰ比值降低(P<0.05),p62上升显着(P<0.01)。(3)线粒体自噬通路的调节作用①流式细胞探针术检测海马区ROS释放及JC-1水平:与Control组相比较,Wilson组ROS释放水平显着上升,JC-1水平下降(P<0.01);与Wilson组相比较,GDL组ROS释放水平显着下降,JC-1显着上升(P<0.01)。②ELISA方法检测线粒体SOD,GSH-PX,MDA水平:与Control组相比,Wilson组线粒体SOD、GSH-PX水平下降显着(P<0.01),MDA上升明显(P<0.01)。与Wilson组相比,GDL组线粒体SOD、GSH-PX升高明显(P<0.01),MDA降低显着(P<0.01)。③qRT-PCR检测小鼠线粒体蛋白基因pinkl、parkin、NIX、FUNDC1 mRNA的水平变化:与Control组相比较,Wilson组pinkl、parkin、NIX、FUNDC1 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多(P<0.01);与Wilson组相比较,GDL组线粒体pink1、parkin、NIX、FUNDC1 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1)。④免疫印迹技术检测pinkl、parkin、NIX、FUNDC1蛋白含量表达:与Control组相比较,Wilson组海马区线粒体蛋白pink1、parkin、NIX、FUNDC1表达水平明显增多(P<0.01);与Wilson组相比较,GDL组线粒体通路蛋白pink1、parkin、NIX、FUNDC1表达明显下降(P<0.01)。结论1.脑型WD患者LC3、p62水平上升显着,考虑可能自噬与WD神经功能的损害关系密切,肝豆灵干预治疗可显着抑制其WD患者细胞自噬的过度激活。2.WD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与其LC3II mRNA表达具有相关性;肝豆灵可显着改善WD神经功能,考虑与抑制细胞自噬关系密切。3.WD模型小鼠存在大量的神经元细胞损伤,线粒体破坏明显,LC3、p62水平上升显着,肝豆灵可调控其LC3、p62的表达,改善神经元损害。4.细胞内ROS水平显着上升,JC-1下降明显;线粒体SOD、GSH-PX下降显着,MDA水平上升明显;而基于线粒体蛋白通路蛋白pinkl、parkin、NIX、FUNDC1及mRNA水平变化显着,考虑为线粒体通路介导的自噬参与WD神经元损伤的发生与发展。5.肝豆灵通过降低WD小鼠氧化应激水平,降低ROS释放,调节pink1、parkin、NIX、FUNDC1蛋白及基因水平的表达,进而抑制WD模型小鼠线粒体过度自噬,减轻神经元细胞水肿,降低神经元损伤;其干预机制考虑可能为肝豆灵可通过抑制线粒体自噬,改善神经元损伤。

宋成玮[8](2021)在《基于临床大数据的中药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数据挖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目的通过对就诊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中心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信息进行收集,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索中医药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用药特点和辨证用药规律,优化治疗方案,更好的指导临床实践。2方法通过检索医院信息系统(HIS)及电子病历系统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入住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中心的HLD患者,根据纳排标准,共纳入病例840例,按照就诊的时间顺序排序,获取性别、年龄、入院病历、病程记录、出院病历、病案首页、医嘱处方、中医药治疗等相关信息,共获取中药处方1071个,从收集的数据中提取出有价值、可分析的信息,并加以分析利用。将收集好的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并运用SPSS Modeler 18.0及SPSS Statistics 25.0,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总结并概括其中的规律。3结果3.1症状及证型分析常见的症状有肢体抖动、言语含糊、泛恶流涎、口苦口臭、屈伸不利、饮水呛咳、反应迟钝等症,证型以痰瘀互结证和湿热内蕴证最常见。3.2中药及证型分析通过收集得出20味高频药物,分别是:大黄、黄连、半枝莲、黄芩、穿心莲、丹参、萆薢、泽泻、莪术、郁金、金钱草、茯苓、陈皮、白术、姜黄、片姜黄、石菖蒲、白芍、当归、黄芪。不同证型的高频药物使用略有差异。3.3性味归经分析性味归经中,涉及最多的药性是寒性、温性,药味最多是苦味、甘味,归经最多见于肝、肺、胃、脾经。3.4数据挖掘结果分析运用Apriori算法得出运算结果,临床常用的药对是黄连→大黄、半枝莲→黄连、大黄→半枝莲、大黄→黄芩、大黄→穿心莲、大黄→丹参、大黄→萆薢、大黄→泽泻、黄连→莪术、大黄→莪术、大黄→郁金、大黄→茯苓、丹参→金钱草、大黄→陈皮;三项关联规则中常用药组为黄芩、大黄→半枝莲;黄芩、黄连→半枝莲;黄芩、黄连→大黄;半枝莲、黄连→大黄;黄芩、半枝莲→大黄;四项关联规则中常用药组为黄芩、黄连、大黄→半枝莲;穿心莲、黄连、大黄→黄芩;穿心莲、黄连、大黄→半枝莲。聚类分析可聚为6类:C1:大黄、黄连;C2:半枝莲、黄芩、穿心莲;C3:丹参;C4:萆薢;C5:白芍、黄芪、当归、石菖蒲、片姜黄;C6:姜黄、白术、陈皮、泽泻、莪术、郁金、茯苓、金钱草。主成分因子分析可提取5个公因子,F1:大黄、黄连、半枝莲、黄芩、萆薢、穿心莲、金钱草;F2:石菖蒲、白芍、当归、黄芪;F3:丹参、泽泻、莪术、郁金;F4:茯苓、白术、陈皮;F5:片姜黄、姜黄。4结论4.1治疗HLD最常用中药为大黄;最常用药物分类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及补益药;4.2HLD中药使用以寒、温性为最常见药性,苦、甘味为最常见药味,归经最多见于肝、肺、胃、脾经;4.3关联规则、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因子分析体现出肝豆汤、肝豆灵汤常应用于HLD的治疗,且以活血、化瘀、清热、利湿、祛痰、补气、补血、理气等治则为主。

张玉妹[9](2021)在《肝豆状核变性基底神经节功能障碍的神经环路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课题研究目的主要是利用功能磁共振技术分析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基底神经节亚区与全脑其他脑区之间有没有发生功能连接改变,并探讨这种改变与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认知障碍之间的联系,为研究肝豆状核变性神经发病机制发挥作用。方法:本课题招募了19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Wilson,s Disease,WD)和24例与之匹配的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首先利用功能磁共振采集所有被试的静息态数据。然后用m ICA工具箱以纹状体为mask分割HCP数据,得到基底神经节12个亚区。再算出这12个亚区与全脑体素的功能连接,再对上述结果做双样本t检验,以p≤0.001、cluster size>160显示两组被试有统计学差异的大脑区域图。最后选择几组显着差异的脑区与临床认知评分量表(MMSE,TBPM,EBPM)行相关性分析,从而研究肝豆状核变性与认知障碍之间的联系。结果:相较于HC组,WD组基底神经节12个亚区(ROI)与全脑体素的功能连接发生显着改变,大都表现为功能连接减弱。每个亚区功能连接改变有所差异,改变最多的脑区位于左右侧丘脑、左右侧额上回、左右侧小脑,左右侧中扣带回以及左侧岛叶。左侧背侧壳核后部(ROI2)与全脑体素功能连接相较于HC组未发现显着的统计学差异。相关分析发现,WD组左侧腹侧壳核前部(ROI4)与丘脑的功能连接值与TBPM量表呈显着性负相关(r=-0.571,P=0.021),左侧腹侧壳核前部(ROI4)与左侧岛叶的功能连接值与TBPM量表呈显着性负相关(r=-0.474,P=0.039),左侧背侧壳核前部(ROI10)与丘脑的功能连接值与EBPM量表呈显着性正相关(r=0.584,P=0.008),左侧背侧壳核前部(ROI10)与左侧岛叶的功能连接值与EBPM量表呈显着性正相关(r=0.632,P=0.009),其他差异脑区的功能连接值没有发现与临床和神经心理学评分量表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基底神经节亚区的功能连接模式存在明显差异,这为WD的神经影像学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而且基底神经节某些亚区与丘脑和岛叶之间异常的功能连接与前瞻性记忆障碍有关,符合前瞻性记忆“双通道”假说。

饶志红[10](2021)在《肝豆灵汤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治疗脑型肝豆状核变性吞咽障碍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肝豆灵汤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NMES)对脑型肝豆状核变性(Wilson disease,WD)吞咽障碍痰瘀互结证的影响,评价其临床疗效;探讨电视X线透视检查(video fluoroscopic swallowing study,VFSS)对脑型WD吞咽障碍的诊断及临床指导意义。方法:(1)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型WD吞咽障碍痰瘀互结证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详细记录入组患者的病程、临床表现等资料。并招募30例健康人员作为正常组。(2)对照组给予基础排铜联合NMES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肝豆灵汤治疗。7日为一个疗程,共4个疗程。正常组不用任何药物干预。(3)受试者在治疗前及第4个疗程结束后均完善VFSS,在进行检查时,使用4种不同性状的造影剂(1号造影剂为泛影葡胺注射液,2号造影剂为稀状硫酸钡,3号造影剂为糊状硫酸钡,4号造影剂为馒头或面包夹硫酸钡)完成吞咽动作,观察不同性状造影剂分别通过口腔期及咽期的时间。(4)分别于实施方案之前及经治疗第4个疗程末,对受试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洼田饮水试验、标准吞咽障碍评估量表(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及24小时尿铜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VFSS结果比较:与正常组相比,四种不同性状的造影剂通过口腔期的时间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口腔期使用1号造影剂时,经治疗4个疗程后,治疗组和对照组造影剂通过口腔期所耗费的时间均下降(P<0.05),而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口腔期使用其它三种不同性状的造影剂时,4个疗程治疗后两组造影剂通过口腔期所耗费的时间均明显下降(P<0.01),同时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1)。(2)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积分均有下降(P<0.01);治疗后治疗组积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1)。(3)洼田饮水试验比较: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评分均有上升(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评分较对照组上升更明显(P<0.01)。(4)SSA比较: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评分均有下降(P<0.01);治疗后治疗组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1)。(5)24小时尿铜比较: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尿铜均有上升(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尿铜较对照组上升更明显(P<0.01)。结论:(1)脑型WD吞咽障碍痰瘀互结证患者在吞咽过程中容易在口腔期或咽期出现异常,其中早期吞咽障碍的患者以口腔期为主;对于早期吞咽障碍患者,临床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通过VFSS可以发现其在口腔期造影剂通过时间延长,同时可以观察到口腔内吞咽反射动作启动异常,及早对症治疗,改善预后。(2)肝豆灵汤联合NMES可以改善脑型WD吞咽障碍痰瘀互结证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洼田饮水试验评分、SSA评分,有利于体内铜离子的排泄,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3)与单一采用NMES治疗脑型WD吞咽障碍痰瘀互结证患者相比,肝豆灵汤联合NMES治疗本病的方案临床疗效更加明显,能够显着改善患者吞咽功能。

二、肝豆状核变性一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肝豆状核变性一例(论文提纲范文)

(1)肝豆状核变性的限铜饮食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铜元素吸收的生理过程
2 铜元素吸收的调控机制
3 限铜饮食未必合理
4 限铜饮食的潜在危害
5 总结与展望

(4)从2例患儿的不同结局探讨儿童肝豆状核变性筛查的必要性(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1
        1.1.1 主诉
        1.1.2 现病史
        1.1.3 既往史及家族史
        1.1.4 体格检查
        1.1.5 辅助检查
        1.1.6 诊疗经过
    1.2 病例2
        1.2.1 主诉
        1.2.2 现病史
        1.2.3 既往史及家族史
        1.2.4 体格检查
        1.2.5 辅助检查
        1.2.6 诊疗经过
2 讨论

(5)血浆置换在暴发性肝豆状核变性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肝豆状核变性简介
2 血浆置换史及相关机制
3 血浆置换在暴发性肝豆状核变性中的临床应用
    3.1 适应证
    3.2 应用指征
    3.3 置换体积和频率
    3.4 停止时间
    3.5 不良反应
    3.6 血浆置换在肝豆状核变性中的应用基础
    3.7 血浆置换在肝豆状核变性中的临床实践

(6)116名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位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综述
    2.1 肝豆状核变性
        2.1.1 概述
        2.1.2 流行病学
        2.1.3 铜代谢及发病机制
        2.1.4 临床表现
    2.2 肝豆状核变性诊断流程及标准
    2.3 肝豆状核变性治疗
    2.4 预后及预防
    2.5 基因检测的研究现状
    2.6 结语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资料
        3.1.1 研究对象
        3.1.2 纳入标准
        3.1.3 资料收集
    3.2 研究方法
第4章 研究结果
    4.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4.2 患者基本资料分析
        4.2.1 一般资料比较
        4.2.2 首发症状分析
        4.2.3 肝功能指标分析
        4.2.4 K-F环阳性情况分析
        4.2.5 铜生化指标分析
        4.2.6 凝血指标分析
    4.3 FWD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4.3.1 FWD患者基本资料
        4.3.2 FWD患者实验室检查改变
    4.4 基因突变结果分析
        4.4.1 基因突变位点解释
        4.4.2 基因突变与临床表型的关系
        4.4.3 基因突变与发病年龄的关系
        4.4.4 FWD患者基因突变情况
第5章 讨论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基于线粒体自噬通路探讨肝豆灵改善Wilson病TX小鼠神经元损伤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综述一 肝豆状核变性中医药研究概况
        1 Wilson病的概况
        2 中医学对Wilson病的认识
        2.1 病因病机
        2.2 辨证论治
        3 中医药治疗WD的研究概况
        3.1 肝豆灵片(GDL)
        3.2 肝豆汤(gandou decoction, GDD)
        3.3 肝豆扶木汤(GDFMT)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线粒体自噬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研究进展
        1 细胞自噬的概况
        2 线粒体自噬
        2.1 PINK1/parkin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
        2.2 FUNDC1介导的线粒体自噬
        2.3 NIX/BNP3L介导的线粒体自噬
        3 线粒体自噬与神经变性疾病探讨
        3.1 线粒体自噬与阿尔茨海默病(AD病)
        3.2 线粒体自噬与帕金森病(PD)
        3.3 线粒体自噬与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
        3.4 线粒体自噬与WD
        4 中医药调控自噬在中枢神经的研究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WD患者自噬与神经功能的相关性及肝豆灵的干预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方案
        1.2 研究对象
        1.3 诊断标准
        1.4 研究病例纳入标准
        1.5 研究病例排除标准
        1.6 伦理声明
    2 实验方法
        2.1 治疗干预方式
        2.2 实验药品
        2.3 指标观察
        2.4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两组治疗前基本资料描述
        3.2 肝豆灵对WD患者中医证候评分(TCMS)的影响
        3.3 肝豆灵对WD患者神经功能(GAS量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I)影响
        3.4 肝豆灵对WD患者自噬水平的影响
        3.5 自噬与TCMS及WD神经功能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3.6 肝豆灵对24小时尿铜和铜蓝蛋白(CER)水平影响
        3.7 肝豆灵对WD患者血清ALT,AST,TBIL,ALB的影响
        3.8 肝豆灵对WD患者Cr,BUN水平的影响
        3.9 肝豆灵对WD患者WBC、PLT的影响
        3.10 不良反应分析
    4 讨论
        4.1 肝豆灵对WD中医证候的影响
        4.2 肝豆灵对WD神经功能的影响
        4.3 肝豆灵对WD患者自噬的影响
        4.4 自噬指标与WD患者GAS评分、TCMS及BI指数的相关性分析
        4.5 肝豆灵对WD患者24小时尿铜的影响
        4.6 肝豆灵对WD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
        4.7 肝豆灵对WD患者白细胞、血小板的影响
    5 结论
    6 本研究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第一节 Wilson病TX小鼠行为学评价及肝豆灵的干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实验药物及实验材料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实验动物样本
        2.2 一般情况
        2.3 行为学
    第二节 肝豆灵对Wilson病TX小鼠细胞自噬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饲养、分组、灌胃药物
        1.2 实验动物取材
        1.3 检测方法及实验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HE染色结果观察
        2.2 透射电镜观察自噬
        2.3. 免疫荧光观察p62、LC3的表达
        2.4 qRT-PCR检测p62、LC3Ⅱ mRNA的表达
        2.5 WB技术检测自噬p62和LC3蛋白的表达
    第三节 肝豆灵对Wilson模型小鼠线粒体通路的调节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饲养、分组、灌胃药物
        1.2 实验动物取材
        1.3 检测方法及实验指标
        2 结果
        2.1 流式细胞学检测线粒体ROS及膜电位JC-1的变化
        2.2 酶免疫实验检测小鼠线粒体SOD、GSH-px、 MDA的水平变化
        2.3 qRT-PCR检测小鼠线粒体蛋白pinkl、parkin、 NIX、FUNDClmRNA的水平变化
        2.4 WB技术检测小鼠线粒体蛋白pinkl、parkin、NIX、FUNDC1的水平变化
    第四节 讨论
        1 肝豆灵对WD模型TX的行为学影响
        1.1 动物模型的选择
        1.2 TX小鼠行为学研究
        1.3 肝豆灵对TX小鼠行为学的影响
        2 肝豆灵对WD细胞自噬的影响
        2.1 自噬在WD中的研究
        2.2 肝豆灵对神经元细胞自噬的影响
        3 肝豆灵对WD神经元细胞线粒体自噬通路的调控作用
        3.1 肝豆灵对线粒体ROS释放、膜电位及线粒体氧化应激的调控作用
        3.2 肝豆灵对TX小鼠神经元细胞线粒体自噬关键蛋白及基因的调控作用
        4 结论
        6 本研究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附录

(8)基于临床大数据的中药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数据挖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中医认识
        1.1 病名
        1.2 中医病因病机
        1.3 中医辨证分型
    2 西医认识
        2.1 西医病名
        2.2 病因及发病机制
        2.3 临床分型
    3 治疗
    4 小结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选择
    2 研究方法
        2.1 数据收集
        2.2 性别统计
        2.3 年龄统计
        2.4 症状分布特点
        2.5 证型分布特点
        2.6 中药分布特点
        2.7 不同证型中药分布特点
        2.8 不同分型的中药分布特点
        2.9 药物性味归经规律
    3 讨论
        3.1 性别、年龄与证型分析
        3.2 症状及证型分析
        3.3 中药及证型分析
        3.4 药物性味归经分析
第三部分 数据挖掘研究
    1 关联分析
        1.1 基本概念和算法
        1.2 关联分析结果
    2 聚类分析
        2.1 基本概念
        2.2 高频药物聚类分析
    3 主成分因子分析
        3.1 基本概念
        3.2 主成分因子分析结果
    4 讨论
        4.1 关联规则结果
        4.2 聚类分析结果
        4.3 主成分因子分析结果
    5 导师经验:化痰祛瘀之法治疗肝豆状核变性
    6 创新点
    7 展望与不足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肝豆状核变性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9)肝豆状核变性基底神经节功能障碍的神经环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大脑功能分离和功能整合
        1.1.2 大脑结构及功能
        1.1.3 肝豆状核变性概述
    1.2 研究现状
        1.2.1 肝豆状核变性认知障碍研究现状
        1.2.2 肝豆状核变性临床神经影像学研究现状
    1.3 本文所做工作及内容安排
2 功能磁共振成像
    2.1 磁共振成像原理
    2.2 功能磁共振成像原理
    2.3 功能磁共振扫描参数介绍
    2.4 功能磁共振成像类型
        2.4.1 任务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2.4.2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2.5 本章小结
3 资料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肝豆状核变性组(WD组)
        3.1.2 健康对照组(HC组)
        3.1.3 纳入和排除标准及剔除标准
    3.2 数据采集
        3.2.1 仪器选择
        3.2.2 扫描流程
        3.2.3 扫描序列和参数配置
    3.3 数据处理
        3.3.1 mICA分割
        3.3.2 数据预处理
    3.4 数据分析
        3.4.1 功能连接分析
        3.4.2 统计分析
        3.4.3 相关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结果与讨论
    4.1 结果
        4.1.1 WD组和HC组纹状体亚区功能连接差异
        4.1.2 显着异常脑区与临床和神经心理学评分量表相关性分析
    4.2 讨论
    4.3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肝豆状核变性与前瞻性记忆概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10)肝豆灵汤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治疗脑型肝豆状核变性吞咽障碍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1 引言
2 临床资料
    2.1 病例来源
    2.2 诊断标准
    2.3 病例纳入标准
    2.4 病例排除标准
    2.5 病例脱落与剔除标准
    2.6 伦理学
3 研究方法
    3.1 临床分组
    3.2 治疗药物及方法
4 疗效指标观察
    4.1 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
    4.2 量表指标
    4.3 临床检查指标
        4.3.1 入院常规检查
        4.3.2 安全性指标
        4.3.3 24小时尿铜
5 统计分析
6 结果
    6.1 不同性状造影剂通过口腔期时间的变化
    6.2 不同性状造影剂通过咽期时间的变化
    6.3 肝豆灵汤对1号造影剂通过口腔期时间的影响
    6.4 肝豆灵汤对2号造影剂通过口腔期时间的影响
    6.5 肝豆灵汤对3号造影剂通过口腔期时间的影响
    6.6 肝豆灵汤对4号造影剂通过口腔期时间的影响
    6.7 肝豆灵汤对1号造影剂通过咽期时间的影响
    6.8 肝豆灵汤对2号造影剂通过咽期时间的影响
    6.9 肝豆灵汤对3号造影剂通过咽期时间的影响
    6.10 肝豆灵汤对4号造影剂通过咽期时间的影响
    6.11 肝豆灵汤对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6.12 肝豆灵汤对洼田饮水试验的影响
    6.13 肝豆灵汤对SSA的影响
    6.14 肝豆灵汤对24小时尿铜的影响
    6.15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7 讨论
    7.1 西医对WD的研究
        7.1.1 WD的临床表现及发病机制
        7.1.2 脑型WD的临床表现
        7.1.3 脑型WD吞咽障碍的发病机制
    7.2 中医对WD的研究
        7.2.1 中医对WD的认识
        7.2.2 脑型WD吞咽障碍的病因病机
        7.2.3 脑型WD吞咽障碍痰瘀互结证的中医药治疗
    7.3 肝豆灵汤方药的药理研究
    7.4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治疗脑型WD吞咽障碍的研究
    7.5 肝豆灵汤治疗后的相关结果分析
        7.5.1 肝豆灵汤对VFSS的影响
        7.5.2 肝豆灵汤对中医证候积分量表的影响
        7.5.3 肝豆灵汤对洼田饮水试验量表的影响
        7.5.4 肝豆灵汤对SSA的影响
        7.5.5 肝豆灵汤对24小时尿铜的影响
    7.6 不良反应事件的影响
8 结论
9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药治疗吞咽障碍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四、肝豆状核变性一例(论文参考文献)

  • [1]肝豆状核变性的限铜饮食治疗[J]. 许炎煌,范建高.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22(01)
  • [2]以黄疸为首发表现的暴发型肝豆状核变性二例临床分析[J]. 鲁伟峰,张燕丽,林霞,刘磊,张健,李军,周晓文.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21(12)
  • [3]定量磁化率成像在肝豆状核变性诊断中的应用[J]. 袁相振,王晓平.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21(09)
  • [4]从2例患儿的不同结局探讨儿童肝豆状核变性筛查的必要性[J]. 熊复,蒯钰,谢双宇,张繁锦,徐静,胡语航,徐雪梅,皮光环,叶飘.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2021(02)
  • [5]血浆置换在暴发性肝豆状核变性中的临床应用[J]. 申雅恋.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2021(02)
  • [6]116名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位点分析[D]. 陶禹. 吉林大学, 2021(01)
  • [7]基于线粒体自噬通路探讨肝豆灵改善Wilson病TX小鼠神经元损伤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D]. 张静.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基于临床大数据的中药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数据挖掘研究[D]. 宋成玮.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9]肝豆状核变性基底神经节功能障碍的神经环路研究[D]. 张玉妹.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10]肝豆灵汤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治疗脑型肝豆状核变性吞咽障碍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研究[D]. 饶志红.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肝豆状核变性一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