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优质蛋白玉米选育研究进展

四川优质蛋白玉米选育研究进展

一、四川优质蛋白玉米育种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易红华[1](2020)在《10个甜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文中提出鲜食甜玉米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经济效益显着,近年得到了迅猛发展。国家政策对种植业结构调整优化,消费者也越来越接受和喜爱鲜食甜玉米,育种家们也加大了对鲜食甜玉米种质的改良与创新力度。配合力是评价自交系价值及利用潜势的主要指标,是进行种质改良与种质创新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对自交系材料进行配合力分析,有助于育种者了解其遗传特性,从而提高育种工作效率。本研究对本单位培育的10个甜玉米自交系进行配合力分析,采用不完合双列杂交法,以4个甜玉米自交系为母本(P1:DH3534、H1019、WU353、H808),6个甜玉米自交系为父本(P2:ET1003、T5728、BT708、BT723、BT731、T9623),组配24个杂交组合,将这24个组合按3次重复的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田间试验,调查蒸煮品质、还原糖含量、水溶性糖含量、皮渣率、单株鲜穗产量、株高、穗位高、穗长、秃尖长、行粒数、穗行数、百粒重、出籽率等13个性状。通过配合力分析,为这10个自交系的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10个甜玉米自交系13个性状GCA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同一性状不同自交系的GCA效应值大小不一,有正向效应,也有负向效应。在特定性状上,自交系间GCA效应值有的差异极显着,有的差异却不显着。同一自交系在不同性状上表现出的GCA效应也不相同,在某一性状上是正向效应,而在另一性状上却表现为负向效应。没有任何一个自交系在某个性状GCA效应上均表现为正向效应或负向效应。本研究的10个甜玉米自交系中,DH3534在还原糖含量、单株鲜穗产量、穗长、行粒数、出籽率上均表现出较高的正向效应,DH3534在提高后代还原糖含量、单株鲜穗产量、穗长、行粒数、出籽率上将起到积极作用;H1019在蒸煮品质、还原糖含量、水溶性糖含量表现出较好的正向效应,而在秃尖长性状上又表现出非常低的负向效应,说明H1019在改善组配组合品质、提高满尖度上的机率大。DH3534和H1019特点突出,有较高的育种应用价值。2、遗传力估算结果表明,还原糖含量、皮渣率、行粒数、穗长、穗位高、株高、出籽率、水溶性糖含量、蒸煮品质狭义遗传力较高,选育甜玉米自交系时,这些性状宜在早代进行选择。单株鲜穗产量、秃尖长、穗行数、百粒重等性状,宜在晚代进行选择,特别是百粒重,受环境影响非常大,更要在晚代进行选择,可以改善选择效果。3、本研究中24个杂交组合,根据单穗产量及其他综合性状特殊配合力都较好的杂交组合为DH3534×T5728和DH3534×ET1003。若是单从蒸煮品质分析结果看,H1019×T5728、H1019×T9623是较好的组合。

潘光堂,杨克诚,李晚忱,黄玉碧,高世斌,兰海,李芦江,曹墨菊,唐祈林,付凤玲,周树峰,吴元奇,卢艳丽,林海建,沈亚欧,荣廷昭[2](2020)在《我国西南玉米杂种优势群及其杂优模式研究与应用的回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四川农业大学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直接从热带种质选育自交系与温带种质自交系杂交,将温、热带种质的优点结合到杂交一代的西南玉米育种新思路,从Suwan-1群体中成功选育了自交系S37(苏37),构建了"温带种质自交系×热带种质自交系"的杂优模式。在此基础上,不断总结西南玉米育种的成功经验,经过研究和发展,又提出将西南玉米育种用种质划分为Reid(瑞德)、Non-Reid(非瑞德)和Tropical(热带)3个类群,其两两组配,可构成"Reid×Non-Reid(浅丘、河谷组配模式)、Reid×Tropical和Non-Reid×Tropical(深丘、山区组配模式)"三角形杂优组配模式。本文系统回顾了我国西南玉米育种中热带种质利用、杂种优势群划分及杂优模式研究与应用的发展历程,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吴咏翔[3](2019)在《西南山地生态区新选育玉米杂交种对缓释复合肥的养分吸收利用》文中认为西南山地玉米生态区是我国玉米主产区之一,自然生态条件和农业生产条件较为特别多样,玉米育种目标除一般的高产、优质而外,还应强调对环境多样性的广泛适应性。缓释肥是一种养分释放速度与作物生长需肥规律基本吻合的新型复合肥,作为底肥施用后不再需要追肥,可有效节约作物生产的劳动力成本。然而,以往关于缓释肥作底肥一次性施用提高玉米产量和养分利用率的报道,大多只比较了各种缓释尿素与普通尿素作底肥一次性施用的差异,没有比较缓释尿素作底肥一次性施用与普通尿素分底肥和追肥多次施用的差异。少数施用的缓释复合肥作底肥的比较试验,其氮、磷、钾比例也不大符合玉米的吸收比例和需肥规律。本研究在品种区域试验的基础上,选择对西南山地丘陵生态区具有广泛适应性的2个新选育玉米杂交种,通过浸提实验测定养分释放速率,选择氮、磷、钾比例和释放速度接近玉米吸收比例和需肥规律的复合肥作一次性底肥,与同比例的一次性配方底肥和1底肥3追肥配方施肥,比较其对不同玉米杂交种的增产效益,以及养分利用率、残留率和挥发流失率,以期整合为良种良法的配套技术推广,以满足现代农业精确定量轻简化栽培技术的要求。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肥料养分含量测定和浸提试验表明东临沂沃夫特复合肥有限公司生产的氮(N):磷(P2O5):钾(K2O)=20:8:12的沃夫特复合肥,养分含量及其释放速率基本符合玉米生长的养分需求和吸收规律。(2)一次性缓释复合底肥与一底三追配方肥之间单位面积产量差异不显着,但二者与一次性配方底肥的单位面积产量差异达极显着水平。由此说明,一底肥三追肥的传统施肥方式,只要氮、磷、钾比例搭配适当,也可满足玉米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但是,多次追肥操作,增加劳动力投入,不符合现代农业精确定量轻简化栽培的要求。(3)贵州三力种业有限公司新选育的玉米杂交种三力2178,在一次性施用缓释复合肥底肥的条件下产量最高(8084 kg/hm2),与其他11个施肥×杂交种的处理组合之间差异极显着,建议作为西南山地丘陵生态区玉米生产的主推技术。(4)方差分析表明4种施肥水平与3个杂交种之间存在交互作用,除不施肥对照及一次性配方底肥产量较低以外,一次性缓释复合底肥和一底三追肥配方肥与3个杂交种的6个处理组合,产量互有高低,说明不同杂交种的需肥特性和养分吸收利用规律不同,需要在区域试验后进一步的生产试验中比较不同技术处理的增产效果,良种良法配合推广。(5)所施肥料中氮、磷、钾的当季利用率、残留率和挥发流失率在3个施肥水平差异极显着。利用率以一次性缓释复合肥底肥最高,一底三追配方肥次之,一次性配方底肥最低;残留率以一次性配方底肥的最低,一次性缓释复合肥底肥次之,一底三追配方肥最高;挥发流失率以一底三追配方肥最低,一次性缓释复合肥底肥次之,一次性配方底肥最高。综上所述,一次性施用氮、磷、钾含量、比例和释放速率符合玉米生长发育需求的缓释复合肥作底肥,与适当的玉米杂交种配合,可以满足现代农业精确定量轻简化栽培的要求,并减少养分流失造成的环境污染,建议作为西南山地丘陵生态区玉米生产的主推技术。

毛熙岚[4](2019)在《新型玉米杂交种豫单112主要农艺性状的研究》文中认为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饲料和工业原料,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我国的玉米生产上品种繁多,但大面积推广的很少,且品种同质性强,遗传基础狭窄,不能满足实际生产对品种多样化的要求。豫单112是河南农业大学新近选育并通过审定的优良玉米杂交种,它不同于目前生产上推广的两大类型(郑单958类和先玉335类)品种,为了进一步弄清其遗传特性,更好地为育种和农业生产服务,本研究用郑单958、先玉335、豫单112以及包括其亲本在内来自5大杂种优势类群共26份自交系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密度对不同品种杂种优势的影响,分析比较了豫单112的特征特性并对其亲本进行了杂种优势类群的划分,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89个SSR标记分析了26份玉米自交系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豫单112的亲本自交系L217和L119A分别归于Lancast和唐四平头群两大杂种优势类群,其杂种优势模式为Lancast群×唐四平头群,为选配新的优势杂交种提供了理论依据;(2)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穗下节茎粗和地上第三节茎粗存在极显着的影响,不同遗传背景玉米材料和不同环境对植株生长发育影响较大;玉米穗部性状相关性分析表明,百粒重与穗长、穗粗和穗行数关系密切,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25、0.42和0.33;本研究结果显示豫单112的较适宜种植密度为75000株/ha;(3)豫单112及其亲本L217和L119A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2.19%、13.96%、11.67%;自交系L217和豫单112赖氨酸的含量较高,分别为0.45%和0.37%;豫单112的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显着高于推广面积较大的玉米品种郑单958,属于优质蛋白玉米品种。

冷益丰[5](2018)在《四川当前主要玉米种质杂种优势类群及产量配合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玉米(Zea mays L.)隶属于禾本科玉蜀黍属,作为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饲料及工业原料之一,广泛分布于全球各个国家,其产量和品质一直以来是玉米育种的主要目标。为了摸清新形势下四川玉米育种的种质特点,为未来四川玉米育种发展方向的确定提供参考,本研究以“十三五”四川省玉米育种攻关组8家骨干参加单位当前广泛使用的玉米骨干自交系为材料,通过简化基因组测序(genotyping by sequencing,GBS)分析自交系间的遗传关系、按照NCⅡ遗传交配设计配制杂交组合分析自交系的产量性状配合力效应、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策略对穗长等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GCA)靶点进行检测。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GBS技术在157份玉米自交系中开发了4,976个高质量SNP标记。SNP分子标记的等位基因变异为35个,平均为3.22个;基因多样性(gene diversity,GD)为0.14700.7512,平均为0.5066;多态性信息含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为0.13710.7107,平均为0.4132,展现出四川省当前玉米育种种质资源较为丰富的遗传变异。基于SNP分子标记的群体结构分析将该批自交系群体划分为Ⅰ、Ⅱ、Ⅲ、Ⅳ4个亚群,即绵765等8份自交系划为Ⅰ群,18-599等63份玉米自交系与Mo17、齐319和掖478划为Ⅱ群,08-641等57份玉米自交系与丹340、B73和黄早4划为Ⅲ群,SCML104等20份玉米自交系划为Ⅳ群,其余9份自交系因与任何亚群的遗传相似性比例均低而划为混合亚群,其中Ⅱ、Ⅲ两亚群占比近80%。根据群内材料的系谱来源结合四川所在的生态位置属性,我们将Ⅰ、Ⅱ、Ⅲ、Ⅳ4个亚群分别命名为本地改良系(Impro-local)、温热I A群(Tem-tropic I A)、温热I B群(Tem-tropic I B)、热带改良系(Impro-tropic)。亚群间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Tem-tropic I B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最为丰富,Tem-tropic I A种质的遗传多样性较低。Impro-local种质和Impro-tropic种质间遗传关系较远,Tem-tropic I A种质和Tem-tropic I B种质间遗传关系最近。157份自交系群体的平均LD衰减距离为1.051.10Mb。本研究结果证实,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在育种过程中被大量引入到四川,形成了当前以温热种质为主的玉米育种资源。(2)四川当前主要玉米自交系的17个产量性状GCA效应在云南景洪和四川雅安鉴定结果表明:LH8012、T237、T278和T318具有较好的ELGCA效应,宜13B1-3和78599-211具有较好的BTLGCA效应,Y1018、Y1126、Y1114和绵1708具有较好的EDGCA效应,绵723、T309、C328、绵0232、Y1126、Y1018和绵1708具有较好的KRNGCA效应,08-641和SCML7275具有较好的KNRGCA效应,绵1834、T145、绵757和成自2142具有较好的CDGCA效应,绵0232和宜098具有较好的KLGCA效应,Y1114、热抗67、N29、T260和宜14A13具有较好的KWGCA效应,91(2)6983-0具有较好的KPRGCA效应,南942和德国X-02具有较好的KMGCA效应,Y1114和Y1018具有较好的EWGCA效应,Y1018和Y1114具有较好的KWPEGCA效应,承玉10号父本、宜14A2、南942和T96具有较好的CWGCA效应,Y1114和热抗67具有较好的HKWGCA效应,T318、苏湾1611、绵722、Y1126、Y1018、78599-211和绵1708具有较好的KTWGCA效应,91(2)6983-0、Y1018和Y1114具有较好的GYPPGCA效应,91(2)6983-0和Y1018具有较好的GYGCA效应。综合17个产量性状GCA评价,两个环境中产量性状GCA效应表现好且均衡的前十个自交系分别是Y0921、91(2)6983-0、T213、T42 L648、T71、Y1018、绵722、SCML30331、宜13B1-3和宜15B5。(3)635个测交组合就单株产量SCA而言,云南景洪试验点GYPPSCA位列前三位的杂交组合分别是双M9×LH8012、SCML7275×08WSC149-221、Y1018×Y1027,四川雅安试验点GYPPSCA位列前三位的杂交组合分别是宜ZB-8×Y1027、京科968母本×绵04185/SN8、T145×PH6WC。根据单株产量SCA效应对144份自交系进行聚类,结果表明:144份玉米自交系在云南景洪和四川雅安两个试验点均被分为4个类群,但两个环境中的聚类结果不尽相同。(4)通过云南景洪和四川雅安两个环境中的GCA鉴定,基于4,976个高质量SNP,综合考虑群体结构、亲缘关系等对产量性状GCA进行GWAS分析。运用GLM模型,在-Log10P>3.70(P<1/4,976)水平下,产量性状GCA在两个环境中共检测到239个SNP位点,分布于玉米110号染色体上,单个SNP可以解释10.90%29.21%的表型变异;其中:穗长GCA共关联到5个显着位点、秃尖长GCA共关联到1个显着位点、穗粗GCA共关联到29个显着位点、穗行数GCA共关联到1个显着位点、行粒数GCA共关联到3个显着位点、轴径GCA共关联到7个显着位点、粒长GCA共关联到1个显着位点、粒宽GCA共关联到1个显着位点、出籽率GCA共关联到8个显着位点、含水量GCA共关联到18个显着位点、单穗重GCA共关联到28个显着位点、单穗粒重GCA共关联到28个显着位点、单穗轴重GCA共关联到19个显着位点、百粒重GCA共关联到5个显着位点、容重GCA共关联到9个显着位点、单株产量GCA共关联到38个显着位点、小区产量GCA共关联到38个显着位点。在-Log10P>3.00(P<0.001)水平下,穗粗GCA、穗行数GCA和行粒数GCA等12个产量性状GCA在两个环境中同时被检测到的位点为25个。这些产量性状GCA关联SNP位点的开发有利于完善关联分析在玉米上的应用,同时为今后玉米的配合力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了参考。

法庆元[6](2018)在《优质蛋白玉米育种与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中研究指明发展优质蛋白玉米能有效促进畜牧业发展,优质蛋白玉米是玉米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资源品种。我国在优质蛋白玉米的选育和综合利用方面居世界领先水平。由于优质蛋白玉米生长的特殊性,在育种和生产应用方面有一定的技术要求,需要在推广应用中认真对待存在的问题,才能充分发挥优质蛋白玉米的生产优势。本文主要探讨了优质蛋白玉米育种和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期为促进优质蛋白玉米长足发展提供参考。

任锐[7](2013)在《高淀粉玉米杂交组合的筛选及其亲本的系统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高产高淀粉玉米育种为主攻方向,选用15个淀粉含量较高及农艺性状优良、产量较高的自交系,以高淀粉玉米品种四单19为对照。采用NC Ⅱ遗传交配设计方法进行组配,对54个杂交组合的淀粉含量及其它品质性状、农艺性状与对照进行比较分析。以期筛选出高产高淀粉含量的优良玉米杂交组合,并对其15个亲本优良自交系的各品质及农艺性状进行配合力测定。进而进行总配合力效应的聚类分析,同时采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进行分子聚类,对优良自交系进行类群划分及评价,为丰富高产高淀粉玉米种质资源以及对资源材料的评价提供技术支撑。本论文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本研究以优良玉米杂交种四单19(粗淀粉含量为74.52%,单穗粒重为230g)为对照,通过对54个杂交组合的9个农艺性状和4个品质性状进行对比分析,并经方差分析筛选出3个高产高淀粉含量组合,分别为PH09B×B73(粗淀粉含量为75.53%,单穗粒重为244.52g)、L09-07×B73(粗淀粉含量为74.68%,单穗粒重为236.42g)、L09-07×掖478(粗淀粉含量为75.20%,单穗粒重为242.85g)。2、对亲本各性状进行了配合力测定,并相应选出每个性状中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较高的亲本及组合。粗淀粉含量一般配合力正向效应值大小排序为:B73、吉853、PH2VK、PH224、PH09B、掖478、掖107、L09-07。单穗籽粒重一般配合力正向效应值排序为;PH09B、L09-07、Mo17、PH224、GY246、掖478、吉853、L09-09;结合各组合的特殊配合力分析得知:组合L09-07×掖478相比组合PH09B×B73、 L09-07×B73在产量、淀粉含量等性状上优势表现更强。3、采用总配合力效应进行的聚类与分子聚类结果大致相同,在第一大类中都将亲本PH09B. L09-21、L09-09、PH2VK、PH224、PH6JM、B73、掖478聚在一起,该类群属Reid群。分子聚类中第二类群与总配合力聚类的第三类群相似,都将GY237与吉853聚在一起,该类群属塘四平头群。分子聚类第四类群与总配合力聚类的第二类群相似,该类群属Lancaster群。所不同的是在分子聚类中掖107被单独聚为一类,而总配合力聚类中被归在第一类群中。GY246在总配合力聚类分析中与L09-11、L09-07和Mo17聚在一起,而在分子聚类中GY246与GY237、吉853聚在一起。分子聚类中第一类群与第二、三、四类群亲缘关系较远,说明可用第一类群的亲本与其它类群亲本进行组配,获得较强杂种优势组合。

白鹏飞[8](2011)在《o2近等基因系杂交组合及对应亲本杂交组合的主成分和配合力分析》文中提出普通玉米胚乳蛋白质结构不合理,所以改良普通玉米的不足一直是育种家努力的目标。本研究利用18个o2近等基因系(o2-NILs)和与其对应的18个农艺性状优良具有代表性的普通玉米自交系,各组配33对杂交组合。2009年冬季于海南、2010年春季于北京和山东3个试验点种植,本文对这3个试验点的o2-NILS和普通玉米自交系这两个类型杂交组合的产量和农艺性状进行比较,主要结果如下:1.对3个试验点两个类型组合的产量和农艺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根据3个点两个类型主成分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累计方差贡献率,结果发现,除海南点普通类型和山东点普通类型性状主成分分析需要6个主成分才能包含所有田间及室内考种性状信息外,北京点(o2/nor)类型、海南点o2类型和山东点o2类型均需要5个主成分就可以使方差贡献率达到85%以上,且可包含产量及农艺性状表现的所有信息。2.对3个试验点o2类型组合的产量和农艺性状进行了主成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个试验点o2类型利用平均连锁聚类分析方法,根据协方差矩阵特征根将北京点的33个组合分别分为4类;海南点分为5类;山东点分为4类。分为同类的组合性状表现一致。3.两个类型产量和各农艺性状的方差分析显示,只有基因型与两个类型互作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两个类型的产量和各农艺性状GCA效应值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只有地点之间的各农艺性状方差差异均不显着,说明这些性状受环境的影响较小。SCA与两个类型互作的方差表明,产量和各农艺性状均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说明两个类型之间的SCA差异较明显。4.两个类型的产量比较显示,o2-NILs杂交组合平均产量在北京试验点、海南试验点和山东试验点比普通玉米组合分别低13.75%、10.51%和17.54%,3个试验点平均低13.94%,o2-NILs组合整体产量低于普通玉米组合。两个类型的各农艺性状比较显示,o2-NILs杂交组合各性状均值低于普通自交系杂交组合。推论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出籽率和百粒重等这些与产量相关性状的降低,有可能最终导致o2-NILs组合产量低于普通玉米组合。5.比较两个类型的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o2对自交系的百粒重和含水量GCA影响较大,其它性状的GCA在18个自交系中的变化均没有超过50%。o2-NILs和普通玉米的组合中,产量SCA效应值均较高的组合是CAL58(o2/nor)×吉477(o2/nor),未来育种中应关注此组合。

张德贵[9](2010)在《六个热带亚热带玉米群体适应性改良进展及遗传多样性变化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中叶以来,利用具有丰富遗传变异的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拓宽玉米遗传改良和杂种优势利用的种质基础已成为国内外玉米育种者的共识。对于遗传基础狭窄的中国来说,利用外来种质,特别是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来改良和拓展现有种质的基础显得尤为重要。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在温带地区种植通常表现出不适应性,如雌雄开花不协调、空秆率高等,大多不能作为直接选系的原始材料,这是玉米具有光周期敏感性造成的。为了使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适应温带生态条件,需要进行种质的适应性改良。在群体改良方案中,混合选择法既可以保持群体内的遗传变异,又可以防止近交衰退。许多热带、亚热带玉米群体通过混合选择法进行改良获得了良好效果。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原作物育种与栽培研究所)采用控制双亲授粉的混合选择法成功改良了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的两个亚热带优质蛋白玉米基因库POOL33和POOL34,改良后的基因库分别被命名为中群13和中群14。本研究以POOL33和POOL34及其改良群体中群13和中群14、热带玉米群体POB43和SUWAN-1、亚热带群体POB69和POB70的原始群体CO及采用控制双亲授粉混合选择法改良的不同轮次群体为材料,通过2年2点试验分析其在适应性改良过程中开花期及其它农艺性状的选择响应,同时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各个群体不同轮次的遗传多样性变化情况,揭示热带亚热带玉米群体不同轮次间遗传变异水平和适应性的改良效果,为其进一步改良和在玉米育种中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热带环境(海南)下,同一群体的不同轮次多数性状差异不显着;在温带环境(北京)下,开花期等大多数性状在同一群体的不同轮次差异显着或极显着,多数性状对混合选择发生了显着的相关响应,主要表现为:(1)开花期提前、ASI缩短,热带群体POB43和SUWAN-1的抽丝期分别从99.2d和90.7 d缩短为79.5 d和76.2 d,平均每轮提前4.9 d和3.6 d,散粉期从90.8 d和77.8 d缩短为76.7 d和74.7 d,平均每轮提前3.5 d和0.8 d,抽丝散粉间隔(ASI)分别从8.3 d和12.8 d缩短为2.8 d和3.5 d,平均每轮缩短1.4 d和2.3 d;亚热带群体,POB69和POB70的抽丝期分别从78.3 d和81.8 d缩短为69.2 d和69.0 d,平均每轮提前2.3 d和3.2 d,散粉期分别从71.0 d和72.5 d缩短为67.5 d和68.0 d,平均每轮提前0.9 d和1.1 d,抽丝至散粉间隔(ASI)分别从7.3 d和9.3 d缩短为1.7 d和2.7 d,平均每轮缩短为1.4 d和1.7 d。抽丝期和散粉期的选择响应幅度不同,散粉期提前的幅度较小,因而散粉至抽丝间隔(ASI)缩短。开花期性状的选择响应和RD值随改良轮次增加而降低。(2)植株高度和穗位逐渐降低,热带群体POB43和SUWAN-1的株高分别从378,8cm和310.0cm降低至334.1cm和301.2cm,平均每轮分别降低11.2cm和2.2cm;穗位分别从213.1cm和179.6cm降低至176.1cm和166.2cm,平均每轮分别降低9.3cm和3.4cm;亚热带群体POB69和POB70的株高分别从301.2cm和287.5cm降低至270.3cm和263.2cm,平均每轮分别降低7.7cm和6.1cm,穗位从144.8cm和142.3cm分别降低至131.9cm和131.6cm,平均每轮降低3.2cm和2.7cm。(3)产量、出籽率和结穗率大幅度提高,热带群体POB43和SUWAN-1的出籽率分别从62.8%和81.4%提高至81.1%和80.7%,平均每轮分别提高4.58%和-0.18%,结穗率分别从36.1%和71.0%提高至85.1%和85.0%,平均每轮分别提高12.3%和4.4%,籽粒产量分别从1232.1 kg/hm2和3693.7公斤/hm2提高至6228.2公斤/hm2和5726.9公斤/hm2;亚热带群体POB69和POB70的出籽率分别从77.7%和79.4%均提高至82.7%,平均每轮分别提高1.25%和0.83%,结穗率分别从68.1%和58.6%均提高至86.9%,平均每轮提高4.7%和8.6%,产量分别从3419.3 kg/hm2和2642.8 kg/hm2提高至4559.0 kg/hm2和4624.3kg/hm2,平均每轮分别提高284.93kg/hm2和508.30kg/hm2。(4)穗部性状及其它农艺性状大多数存在一定的相关响应,但群体不同,响应方向和响应程度不同。(5)测交种的开花期也在提前,株高穗位降低,产量逐步提高。2.用40对SSR引物对24份玉米群体的DNA样本进行扩增,用全自动DNA遗传分析仪的SSR荧光标记检测。40对SSR引物在所有的供试材料中都有多态性,共检测出343条等位基因变异,每对引物检测出的等位基因数为3(nc133等)-17(phi090等)条,平均每个位点8.575个。每个SSR的多态性信息量(PIC)的变幅为0.257-0.899,平均值为0.747;多样性指数(Shannon-weaver指数(H))分布范围为1.038-2.494,平均值为1.657。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群体的改良群体与原始群体相比,遗传多样性未发生显着变化。(1)40对SSR引物在POOL33、POOL34、POB43、SUWAN-1、POB69和POB70的改良群体C4检测到的基因数目分别为104、111、105、107、108和101,与其原始群体CO检测到等位基因数目(分别为98、114、87、88、106和102)差别不明显。(2)计算六个群体的平均多态性信息量PIC值,POOL33、POOL34、POB43、SUWAN-1、POB69和POB70的改良群体C4的平均PIC值分别为0.411、0.400、0.395、0.394、0.423和0.366,与各自原始群体C0的平均PIC值(分别为0.346、0.420、0.333、0.359、0.422和0.363)相比,没有降低。(3)计算六个群体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POOL33、POOL34、POB43、SUWAN-1、POB69和POB70的改良群体C4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287、1.281、1.286、1.283、1.284和1.279,与各自原始群体C0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274、1.281、1.285、1.281、1.287和1.274)无明显差异。(4)从各改良群体与原始群体间的遗传相似系数来看,POB43各轮次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分布在0.755-0.845之间,SUWAN-1各轮次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分布在0.732-0.848之间,POB69各轮次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分布在0.700-0.793之间,POB70各轮次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分布在0.726-0.819之间;利用遗传相似系数对24个群体进行聚类,发现POB43、SUWAN.1和POB69的原始群体CO分别和各自的改良群体C1-4聚在了一类,而POB70的原始群体和改良群体C1-3聚在了一类,C4没有聚在一起。结论:利用控制双亲授粉混合选择法改良热带、亚热带群体可有效提高其在温带的适应性,缩短ASI,降低株高和穗位,提高结穗率和产量等,同时可有效地保持其丰富的遗传变异。这些改良群体为提高我国温带玉米遗传变异和杂种优势利用水平提供有效的种质材料。

王霞,马燕斌[10](2008)在《我国玉米品质育种综述》文中研究表明该文综合阐述了我国玉米营养品质育种和特用玉米品质育种,优质蛋白玉米、高油玉米、甜玉米、糯玉米、高直链淀粉玉米、爆裂玉米、青饲青贮玉米、笋玉米等,育种研究进展和育种技术情况,认为要通过提高玉米的综合利用能力来拉动玉米的生产,提高玉米生产效益。

二、四川优质蛋白玉米育种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川优质蛋白玉米育种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10个甜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我国玉米发展现状
    1.2 甜玉米研究概述
    1.3 甜玉米育种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1.4 配合力测定方法
2 目的意义
3 材料与方法
    3.1 技术路线图
    3.2 试验材料
    3.3 试验设计
    3.4 性状考察
    3.5 统计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组合间差异显着性检验
    4.2 配合力方差分析
    4.3 亲本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分析
    4.4 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分析
    4.5 遗传参数估算
5 讨论
    5.1 配合力在育种上的应用
    5.2 10个甜玉米自交系一般配合力
    5.3 10个甜玉米自交系特殊配合力
    5.4 10个甜玉米自交系13个性状遗传参数
    5.5 重庆甜玉米育种的设想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我国西南玉米杂种优势群及其杂优模式研究与应用的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玉米杂优类群、杂优模式研究应用的简要回顾
2 西南玉米区热带种质Suwan-1的应用与“温带种质自交系×热带种质自交系”杂优组配方式的实践
3 西南玉米育种3个杂优类群间“三角形”杂优组配模式表述的提出及其发展
4 西南玉米杂优类群与杂优模式发展
    4.1 杂优类群与杂优模式的相对稳定
    4.2 热带种质的深入挖掘与创新利用

(3)西南山地生态区新选育玉米杂交种对缓释复合肥的养分吸收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玉米品种对环境多样性的广泛适应性
    1.2 社会经济发展对玉米栽培技术变革的要求
    1.3 玉米对矿质养分的吸收利用
    1.4 缓释肥料在玉米生产上的应用
    1.5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与技术路线
2 材料和方法
    2.1 不同缓释复合肥养分含量和释放速度测定
        2.1.1 材料
        2.1.2 复合肥养分浸提
        2.1.3 凯氏定氮法测定氮含量
        2.1.4 钼锑抗比色法测定磷含量
        2.1.5 氢氧化钠熔融法测定钾含量
    2.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2.2.1 材料
        2.2.2 试验地概况
        2.2.3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2.2.4 取样调查
    2.3 植株和土壤养分含量测定
        2.3.1 土壤样品有机质含量测定
        2.3.2 植株和土壤样品全氮含量测定
        2.3.3 土壤样品速效氮含量测定
        2.3.4 植株和土壤样品全磷含量测定
        2.3.5 土壤样品速效磷含量测定
        2.3.6 植株和土壤样品全钾含量测定
        2.3.7 土壤样品速效钾含量测定
    2.4 养分吸收利用率计算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缓释复合肥养分含量和释放速率
    3.2 不同施肥处理及杂交种的产量表现
    3.3 不同施肥处理及杂交种养分吸收利用率
4 讨论
    4.1 关于缓释复合肥的养分释放速率
    4.2 关于缓释复合肥的增产效益
    4.3 缓释复合肥利用率、残留率和挥发流失率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新型玉米杂交种豫单112主要农艺性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玉米种质资源创新研究的重要性
        1.1.1 国内外种质资源利用的现状
        1.1.2 玉米种质资源创新方法
        1.1.3 我国玉米种质资源创新成果
    1.2 玉米杂种优势的利用
        1.2.1 杂种优势的经典假说
        1.2.2 玉米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进展
    1.3 种植密度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1.3.1 种植密度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1.3.2 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第二章 豫单112亲本自交系的杂种优势类群划分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计与方法
        2.1.3 数据整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各杂交组合产量相关性状方差分析
        2.2.2 产量性状相关性分析
        2.2.3 各杂交组合产量相关性状回归分析
        2.2.4 各杂交组合产量性状聚类分析
        2.2.5 杂交组合及其亲本的产量配合力分析
        2.2.6 基于分子标记豫单112 的亲本遗传关系分析
    2.3 小结
第三章 不同密度下玉米有关性状杂种优势分析
    3.1 材料和方法
        3.1.1 供试材料
        3.1.2 试验设计与方法
        3.1.3 性状的的测定方法
        3.1.4 统计分析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材料的影响
        3.2.2 不同玉米品种的杂种优势分析
        3.2.3 不同玉米材料品质的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利用SSR标记划分杂种优势类群
    4.2 豫单112 亲本杂种优势类群的划分
    4.3 不同密度条件下对玉米植株的影响
    4.4 豫单112 及其亲本籽粒品质的分析
参考文献
ABSTRACT

(5)四川当前主要玉米种质杂种优势类群及产量配合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玉米种质资源的形成与利用
        1.1.1 玉米的起源与驯化
        1.1.2 玉米的传播与分布
        1.1.3 玉米的种质多样性与分类
        1.1.4 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的利用现状
    1.2 DNA分子标记与测序技术的发展
        1.2.1 分子标记的类型
        1.2.2 传统(一代)测序技术简介
        1.2.3 高通量(二代)测序技术的突破
        1.2.4 第三代测序技术的发展
        1.2.5 各类测序技术的广泛应用
    1.3 植物性状配合力与杂种优势群划分
        1.3.1 配合力的概念
        1.3.2 配合力的测定及评价
        1.3.3 配合力在植物中的研究概况
        1.3.4 玉米产量相关性状配合力的研究进展
        1.3.5 基于配合力的玉米杂种优势群划分
        1.3.6 基于分子标记的玉米类群划分
    1.4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其对重要性状的研究进展
        1.4.1 连锁不平衡(LD)的概念及原理
        1.4.2 影响连锁不平衡(LD)的因素
        1.4.3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发展
        1.4.4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基本方法
        1.4.5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应用
    1.5 本研究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的意义
        1.5.2 技术路线
        1.5.3 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基于SNPs的四川当前玉米种质的遗传特征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DNA样品制备
        2.1.3 玉米GBS文库构建与测序
        2.1.4 SNP基因型鉴定
        2.1.5 SNP统计分析
        2.1.6 亲缘关系评估
        2.1.7 群体结构分析
        2.1.8 连锁不平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基因组DNA提取
        2.2.2 Illumina xten测序
        2.2.3 参考基因组序列比对
        2.2.4 SNP的鉴定与筛选
        2.2.5 SNP特征分析
        2.2.6 Kinship分析
        2.2.7 群体结构分析
        2.2.8 主成分分析
        2.2.9 系统发育树分析
        2.2.10 亚群间遗传多样性分析
        2.2.11 连锁不平衡分析
    2.3 讨论与结论
        2.3.1 GBS提供经济高效的基因分型技术
        2.3.2 四川当前玉米育种种质的遗传多样性
        2.3.3 四川当前玉米育种自交系群体的连锁不平衡距离
        2.3.4 四川当前玉米种质的杂种优势模式与利用
第三章 四川当前玉米种质的产量配合力评价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杂交组合配制
        3.1.3 田间试验设计
        3.1.4 产量相关性状调查
        3.1.5 性状资料的整理与描述
        3.1.6 表型差异显着性检验
        3.1.7 产量性状配合力分析
        3.1.8 表型相关性分析
        3.1.9 杂种优势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杂交组合产量性状的群体表现
        3.2.2 组合间的表型方差分析
        3.2.3 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
        3.2.4 亲本配合力效应与杂交组合表型的相关性
        3.2.5 144个自交系的综合评价
        3.2.6 杂种优势分析及杂优类群划分
    3.3 讨论与结论
        3.3.1 玉米产量性状及其配合力相关性
        3.3.2 配合力评价中测验种的选择
        3.3.3 四川当前育种自交系配合力评价与后续应用
        3.3.4 四川当前玉米育种自交系的杂优类群划分
第四章 玉米产量性状配合力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田间试验和性状调查
        4.1.3 基因型鉴定
        4.1.4 亲缘关系、LD和群体结构评估
        4.1.5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关联分析模型的选取
        4.2.2 产量性状GCA显着位点
        4.2.3 两个环境中的一致性GCA位点
        4.2.4 本研究中产量GCA位点与早期结果的比较
    4.3 讨论与结论
        4.3.1 适合关联分析表型性状的选择
        4.3.2 关联分析群体构建
        4.3.3 LD大小及模型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4.3.4 玉米产量相关性状配合力位点研究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讨论
    5.1 四川当前玉米种质的遗传结构
    5.2 四川当前玉米种质的产量性状配合力
    5.3 基于四川当前玉米种质的GCA分子位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优质蛋白玉米育种与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优质蛋白玉米育种和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1.1 育种中存在的问题
    1.2 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2.1 亲本及杂交种在出苗、苗期长势等方面与普通杂交玉米相比有一定差异。
        1.2.2 出苗时顶土能力弱。
        1.2.3 穗粒腐病严重。
        1.2.4 种植中出现品质下降情况。
        1.2.5 产量与优质蛋白玉米控制基因突变体O2表达相关。
        1.2.6 广适、高产优质蛋白玉米品种较少。
    1.3 销售中存在的问题
2 对策
    2.1 在育种上开展基因的鉴定、收集及引种工作
    2.2 重视高产栽培技术措施的研究, 延长品种使用年限
        2.2.1栽培技术方面。
        2.2.2 积极防治穗腐病。
    2.3 发挥政策引导作用, 理顺生产与销售关系
3 结语

(7)高淀粉玉米杂交组合的筛选及其亲本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插图及附表清单
缩略语表
1 引言
    1.1 玉米起源与生产现状
    1.2 玉米品质概述
        1.2.1 玉米品质的概念
        1.2.2 玉米品质的形成过程及形成因素
        1.2.3 玉米籽粒结构及其营养成分
    1.3 玉米品质育种概述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玉米品质育种概述
        1.3.2 高淀粉玉米育种
        1.3.3 优质蛋白玉米育种与高蛋白玉米育种
        1.3.4 高油玉米育种
        1.3.5 碳水化合物品质育种
    1.4 玉米品质育种所采用的研究方法
        1.4.1 分子标记方法
        1.4.2 数量遗传学方法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及方法
    2.1 供试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调查测定项目与方法
    2.4 数据统计分析
    2.5 SRAP分析
        2.5.1 DNA的提取
        2.5.2 PCR反应体系优化
        2.5.3 SRAP引物筛选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杂交组合农艺性状分析
        3.1.1 不同杂交组合农艺性状均值比较
        3.1.2 不同杂交组合农艺性状的方差分析
    3.2 不同杂交组合品质性状的分析
        3.2.1 不同杂交组合品质性状的方差分析
        3.2.2 不同杂交组合品质性状均值比较
    3.3 各杂交组合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的典型性相关分析
    3.4 高产高淀粉含量杂交组合农艺及品质性状方差分析
    3.5 不同杂交组合的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配合力分析
        3.5.1 不同性状的配合力方差分析
        3.5.2 不同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分析
        3.5.3 不同性状的特殊配合力分析
    3.6 15个自交系聚类分析结果
        3.6.1 总配合力效应聚类结果
        3.6.2 分子聚类结果
4 讨论
    4.1 54个杂交组合农艺及品质性状的表现
    4.2 15个自交系配合力分析
    4.3 SRAP反应体系的建立
    4.4 SRAP分子标记的多态性
    4.5 总配合力效应聚类与分子聚类分析比较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作者简介

(8)o2近等基因系杂交组合及对应亲本杂交组合的主成分和配合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世界玉米生产概况
    1.2 优质蛋白玉米发展状况
    1.3 我国优质蛋白玉米发展历史
    1.4 优质蛋白玉米(QPM)育种研究进展
        1.4.1 优质蛋白玉米目前的发展情况
        1.4.2 我国QPM 的研究进展
        1.4.3 我国优质蛋白玉米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1.5 QPM 主成分分析
        1.5.1 主成分分析
        1.5.2 主成分聚类分析
    1.6 配合力的研究
        1.6.1 配合力的测定方法
        1.6.2 QPM 配合力的研究
    1.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1.7.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7.2 研究内容
    1.8 技术路线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测交组合的组配
        2.2.2 田间试验
    2.3 性状测定
        2.3.1 田间性状调查和室内考种
    2.4 数据分析
    2.5 主成分与聚类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两个类型各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3.2 o2组合的主成分聚类分析
        3.2.1 北京试验点o2 类型聚类分析
        3.2.2 海南试验点o2 类型聚类分析
        3.2.3 山东试验点o2 类型聚类分析
    3.3 方差分析
        3.3.1 两个类型各性状杂交组合间的方差分析
        3.3.2 两个类型各性状的GCA 方差分析
        3.3.3 两个类型各性状的SCA 方差分析
    3.4 两个类型的产量和农艺性状分析
    3.5 两个类型的GCA 效应分析
        3.5.1 产量GCA 效应分析
        3.5.2 株高GCA 效应分析
        3.5.3 穗位高GCA 效应分析
        3.5.4 穗长GCA 效应分析
        3.5.5 穗粗GCA 效应分析
        3.5.6 秃尖GCA 效应分析
        3.5.7 穗行数GCA 效应分析
        3.5.8 行粒数GCA 效应分析
        3.5.9 百粒重GCA 效应分析
        3.5.10 出籽率GCA 效应分析
        3.5.11 含水量GCA 效应分析
    3.6 两个类型产量的SCA 效应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附件
论文图表统计

(9)六个热带亚热带玉米群体适应性改良进展及遗传多样性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前言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资源
        1.2.1.1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资源的遗传特性
        1.2.1.2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资源的种类
        1.2.1.3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资源的利用途径
        1.2.1.4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资源的杂优利用模式
        1.2.1.5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资源在中国的应用
        1.2.1.6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资源存在的问题
        1.2.2 玉米群体改良
        1.2.2.1 群体改良方法
        1.2.2.2 影响轮回选择遗传增益的因素
    1.3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和研究意义
        1.3.1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1.3.2 分子标记技术在玉米种质研究中的应用
        1.3.3 SSR标记的应用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24个群体
        2.1.2 40测交组合
    2.2 田间试验方法
        2.2.1 田间试验设计
        2.2.2 田间数据分析方法
    2.3 分子标记试验方法
        2.3.1 引物
        2.3.2 试验方法
        2.3.2.1 基因组DNA的提取、纯化和检测
        2.3.2.2 扩增体系
        2.3.2.3 扩增产物的纯化和产物的变性
        2.3.3 数据统计和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热带亚热带玉米群体不同轮次开花期性状的差异分析
        3.1.1 热带亚热带群体不同轮次开花期性状的选择响应
        3.1.2 热带亚热带群体不同轮次开花性状光敏性RD值的变化
    3.2 热带亚热带群体产量及其它农艺性状对混合选择的相关响应
        3.2.1 株高和穗位各轮次的差异及光周期敏感性RD值变化
        3.2.2 穗部性状各轮次间差异及光敏性RD值变化
        3.2.3 产量及其组成性状的相关响应及光敏性RD值变化
    3.3 热带亚热带玉米群体遗传多样性对混合选择响应的SSR分子标记分析
        3.3.1 40对SSR引物在24份玉米群体样本中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目变异
        3.3.2 24份玉米群体样本的等位基因频率分析
        3.3.3 24份玉米群体样本的平均多态性信息量分析
        3.3.4 24份玉米群体样本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分析
        3.3.5 24份玉米群体样本的遗传相似性分析
    3.4 热带亚热带群体测交种的选择响应
        3.4.1 POB43测交种产量及其它农艺性状的选择响应
        3.4.2 SUWAN-1测交种产量及其它农艺性状的选择响应
        3.4.3 POB69测交种产量及其它农艺性状的选择响应
        3.4.4 POB70测交种产量及其它农艺性状的选择响应
4 讨论
    4.1 热带亚热带玉米群体的光周期敏感性降低
    4.2 供试群体开花期及其它农艺性状发生了显着的选择响应,但选择响应程度因群体不同而异
    4.3 改良过程中,同一群体不同轮次的选择响应程度不同
    4.4 热带亚热带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未发生明显变化
    4.5 热带亚热带群体的测交种抽丝期提前,穗位降低,产量逐步提高
    4.6 热带亚热带玉米群体育种价值的初步探讨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我国玉米品质育种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优质蛋白质玉米品质育种
2高油玉米品质育种
3碳水化合物玉米品质育种
4.其他特殊用途玉米品质育种

四、四川优质蛋白玉米育种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10个甜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D]. 易红华. 西南大学, 2020
  • [2]我国西南玉米杂种优势群及其杂优模式研究与应用的回顾[J]. 潘光堂,杨克诚,李晚忱,黄玉碧,高世斌,兰海,李芦江,曹墨菊,唐祈林,付凤玲,周树峰,吴元奇,卢艳丽,林海建,沈亚欧,荣廷昭. 玉米科学, 2020(01)
  • [3]西南山地生态区新选育玉米杂交种对缓释复合肥的养分吸收利用[D]. 吴咏翔.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6)
  • [4]新型玉米杂交种豫单112主要农艺性状的研究[D]. 毛熙岚.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 [5]四川当前主要玉米种质杂种优势类群及产量配合力研究[D]. 冷益丰.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7)
  • [6]优质蛋白玉米育种与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法庆元. 现代农业科技, 2018(05)
  • [7]高淀粉玉米杂交组合的筛选及其亲本的系统评价[D]. 任锐.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3(08)
  • [8]o2近等基因系杂交组合及对应亲本杂交组合的主成分和配合力分析[D]. 白鹏飞. 河北农业大学, 2011(07)
  • [9]六个热带亚热带玉米群体适应性改良进展及遗传多样性变化的研究[D]. 张德贵. 四川农业大学, 2010(12)
  • [10]我国玉米品质育种综述[J]. 王霞,马燕斌. 安徽农学通报, 2008(06)

标签:;  ;  ;  ;  ;  

四川优质蛋白玉米选育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