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国际满洲里学校暨赫图阿拉建校400周年总结

第四届国际满洲里学校暨赫图阿拉建校400周年总结

一、第四届国际满学暨赫图阿拉建城400周年学术研讨会纪要(论文文献综述)

李仕琳[1](2021)在《三重营城思想影响下盛京城的空间格局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梁艳艳[2](2019)在《满族的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河南开封里城大院的个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丰富了对都市满族的民族志研究,主要田野点开封里城大院是一个位于中原古都开封的满族、蒙古族聚居社区,拥有着从八旗驻防城到1949年后的少数民族聚居社区的延续三百年的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通过对开封满族生命经验和社会文化变迁的描述,运用历史记忆理论与族群认同理论,追溯社区“有关血统与共同起源的观念”,论证满族族群认同的历史连续性,同时指出满族族群认同具有明显的符号性与建构性。清代八旗制度下旗人群体的文化遗存记忆,民国艰难经历导致满族群体普遍的结构性失忆与谱系性失忆,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少数民族政策对于满族人身份的承认,长达三百年的共同特殊经历成为满族族群共享的有别于其他族群的集体历史记忆,从而形塑了满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在回顾开封满族的文献、口述与行为的基础上,本研究注重观念在家庭与社区中的传递,以及口述与行动的重要性。从“历史实践”概念出发,强调既要重视人们用文字实践“历史”,对于大众记忆而言,更要重视用口述、行动实践“历史”,这都是主体性的体现。清朝结束、民国境遇、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持续一百余年的社会转型,导致满族没有外在显见文化特点,与汉文化的交融是满族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下的理性选择,选择性遗忘是他们普遍的集体性记忆。结构性失忆、谱系性失忆与集体性记忆共同凝聚为满族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族群认同主要是主观性认同,与族群性相关的历史记忆“文化遗存”在家庭与社区中传递,具有隐秘性与持久性,形成民族社区的“地方性知识”。满族族群的根记忆、根认同在共同体中被世代传承,关于族群认同的地方性知识对于族群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族群认同的核心是有关血统与共同起源的主观信念。在大众中,关于族群性的历史记忆往往会浓缩为根记忆、根认同,简约地解释“我从哪里来”、“我是谁”的族源性问题,族群认同就是共享对于根记忆、根认同的文化解释。通过满与汉的族群认同建构的互鉴,本文认为寻根问祖的文化解释是中华民族各族群交流、交往、交融下的普遍文化现象,尊重与承认各族群的族群认同具有现实意义。族群认同的意义之网在不断地变迁,20世纪50年代以来,民族平等观念逐渐通过民族政策的制度性民族认同建构对满族族群产生影响,编织入满族族群认同的意义之网。改革开放以来,都市民族社区经历着制度性安排缺失的转变,以及面临着少数民族历史记忆空间被城市规划取代的困境。外部变化激发了开封里城大院社区重建宗庙、树立牌坊、办祭祖仪式、策划民族特色旅游等一系列“历史实践”行动,这是“文化自觉”的体现,是适应新环境、新时代的理性选择。这一个案反映出,历史记忆与聚居生活在族群认同建构上发挥着重要的根基性作用,但族群互动、民族精英及经济能力亦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建议保护城市少数民族活态历史记忆社区空间,留住“乡愁”与“族愁”,在城市规划中保留族群历史文化多样性,让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有历史的地方、有历史的人、可以通过文化自觉建构实践历史与文化的民族社区的可能性。城市发展与乡村振兴应当重视将少数民族符号资本、文化资本转化为经济资本,使得各民族共享旅游规划的政策红利,各民族的共生互补是促进民族团结之道。

郭跃[3](2017)在《敦化满族“颁金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满族"颁金节"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满族同胞的号召下逐渐兴起的节日。在三十多年的实践中,各地满族"颁金节"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敦化满族"颁金节"的实践既具有东北颁金节重视"祭祖"的文化特色,又积极开发地方文化资源,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节日文化。这种尝试为扩大"颁金节"的影响力,提高节日的文化内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立足于民族学研究理论,在吉林省敦化市进行多次田野调查,并全程参与2016年敦化满族"颁金节"",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本文梳理了满族"颁金节"的发展历史,详细描述了 "颁金节"节日时间、节日称谓的确立过程,并总结了"颁金节"在各地的实践情况。本文着重关注了敦化满族"颁金节""的节日空间,提出作为节日活动场的清祖文化园为"颁金节"提供了历史和文化场景,并开发了清始祖布库里雍顺等敦化满族地方文化资源。同时,对敦化满族"颁金节"的仪式过程进行具体分析,对仪式过程中的后台准备、前台展示和观看效果三个部分进行详细论述,探讨节日的各个主体在节日中扮演的角色及其背后的动机,从中看出多主体合作下的敦化满族"颁金节",通过全景式的满族文化展示和重视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逐渐获得全社会的接纳。敦化满族"颁金节"的成功举办,为促进满族的文化和身份自觉,增进民族互信、和谐的良好局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对于提升敦化市城市文化品牌,打造城市多元文化,促进社会发展,带动城市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李峥[4](2016)在《莽古尔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清朝的建立离不开开国功勋的贡献,但有些开国功臣立下汗马功劳后却不为后世所知。莽古尔泰就是其中一位。作为后金国的四大贝勒之一,政治上他是后金国的执政四大贝勒之一,在家族中他是后金国汗皇太极的兄长,在后金国的贵族中有着重要的权力地位。努尔哈赤时期,莽古尔泰成为汗父的得力助手,骁勇善战,立下军功。天命末期卷入汗位之争中,皇太极即位后,为加强汗权采取了一系列打压、限制旗王的措施,莽古尔泰再次陷入兄弟之间的权力争斗中,最终成为这场政治斗争的牺牲者。天聪九年,皇太极血洗正蓝旗,莽古尔泰被削爵位,其亲族被贬为庶民。终其一生,莽古尔泰都陷入在政治权利争斗的漩涡中。而这些重要的政治权利、地位也促成了旗王与汗权之间的矛盾。清前期的满族是一个处于上升阶段的民族,他能与明朝进行斗争,是因为满族能凝聚力量,善于处理内部矛盾,当时的内部矛盾由起初的努尔哈赤与舒尔哈齐、褚英、代善的矛盾逐渐转移到皇太极与四大贝勒之间的矛盾,从研究莽古尔泰入手不仅能使人对他的历史地位及作用有了解,更能从莽古尔泰身上知道后金国的政治发展历程。可以说莽古尔泰的一生是后金国政治权力变化的缩影。

王禹浪,许盈[5](2015)在《近30年来清前期“关外三京”研究综述》文中指出学术界对于清朝历史的研究,一般把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公元1616年),到摄政王多尔衮率领清军入关(公元1644年)这28年的历史称为"清前史"。在清前史研究的过程中,清史学界对于清前期的"关外三京",即兴京(赫图阿拉城)、东京(辽阳城)、盛京(沈阳城)的研究长盛不衰。近30年来,史学界对于清朝前史中"关外三京"的研究成果丰富,对其做一概要综述,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关外三京"在清前期历史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赵志强[6](2011)在《前言》文中研究指明《满学论丛》第一辑终于付梓了!《满学论丛》是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主办的满学研究学术丛刊。其宗旨是加强海内外学术交流,促进满学研究的繁荣发展满学是研究满洲民族的科学。满洲民族,历史悠久。稽其先世,实为肃

朱晓艳[7](2011)在《明代两京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古代历史上,都城选址被认为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两京或多京制往往成为统治者在都城问题上的最佳选择。两京制可以上溯到西周,历经汉、隋、唐、宋等朝代的发展,至明代,统治者则在沿袭前代的基础上并有所创新,这主要指的是明代两京制下南京与北京各设有一套中央行政机构。因此,明代两京制下留都的作用显得十分重要,对明代政治、社会等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本文在写作上,绪论部分对该选题的学术史做了回顾,对陪都、两京做了界定,这为本文的写作奠定了基础。正文共分四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叙述明代两京制的演变与确立。两京制初始于洪武年间两京一都格局,永乐迁都北京成为两京制确立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经洪熙、宣德年间至正统年间最终确立。两京制是明初统治者综合政治、军事与经济多方面因素而决定的,是符合明代历史实际的。第二部分介绍两京制下的官制设置及其关系,重点论述了南京守备、南京参赞机务的设置,在此基础上对南京、北京的上下隶属关系作了说明。两京虽各设有一套完整的中央行政机构,但在职权范围、政策执行程序等方面,南京机构处处受制于北京,形成了一种实际上的上下隶属关系。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重点分析了两京制下南京的功能。一是全国的经济中心,主要表现为南京是全国财政收入的重要基地,南京工商业经济也发展迅速。二是政治上对北京起辅助作用,成为仕途失意官员的“收容所”、应付危局的备选首都以及御倭的指挥中心,并指出尽管政治上作用非常重要,但南京不可能取代北京的都城地位。三是南京是全国的文化中心,起着表率的作用,包括其官方与民间教育并相发展,江南市民文化极其兴盛,与此同时,南京还是修书与藏书的一处胜地,而在宗教思想方面,南京因远离政治中心其思想显得非常活跃。南京的重要功能,证明了明代实行两京制的正确性。第四部分是在前面的基础上,论述了明代两京制的作用与隐忧。两京制符合明代历史的发展实际,它有利于统治的稳固,并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隐忧,不仅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而且两京并设机构这一机制,在留都与全国都产生了很恶劣的影响,一方面是便利了南京官员的胡作非为,另一方面造成党派斗争的加剧。需要指出的是,明代两京制虽然存在隐忧,但其积极作用是值得肯定的。文章在结语部分对明代两京制的问题进行了概括,并归纳出影响都城选择的主要因素,以此来增进我们对明代两京制的认识。

潘明娟[8](2009)在《先秦多都并存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都并存制度是指同一个王朝或政权在同一时期设置多座都城的制度。先秦时期存在着广泛而普遍的多都并存现象。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对制度的定义:“制度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体系”,表明“制度”可以是成文的,如西周时期对营建洛邑的成文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对曲沃“下国”的说法,战国时期燕国下都、上都的对照以及齐国“五都”的记载等;制度也可以是不成文而约定俗成的,包括夏商政权的多都并存以及春秋战国时期大部分政权未明确记载而实际施行的多座都城同时存在的制度。因此,笔者认为,先秦时期多都并存已经形成一个“体系”,由现象上升至制度层面。先秦是多都并存制度的滥觞时期,其都城设置和都城功能对后世都城制度有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章绪论,通过对选题的简要分析和研究现状的深入总结,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是本研究的主体部分,包括第二章到第九章,通过实证案例研究分别复原了夏、商、西周、晋、楚、秦、齐、燕等八个政权的都城设置的情况、各座都城的地位及都城地位的变化。第二章通过对夏代文献资料和相应考古资料的分析,推测:不论是在夏代早期还是在夏代晚期,其都邑都存在着数都并存的现象。第三章探讨了商代的都城迁移和多都并存制度。商代早期的都城,从考古发掘来看主要有偃师商城和郑州商城两座,对比其规模,得出结论:郑州商城为文献记载中的郑亳,是早商的主要都城,偃师商城为文献记载中的西亳,是早商的军事性陪都。商代中期,可能实行圣都俗都制度,俗都屡次迁徙,而圣都不变。到商代晚期,安阳殷墟是主要都城,这一时期,出现在文献记载中的都城还有“成汤之故居”,可能为陪都,朝歌为离宫,不能看作是都城。第四章探讨了西周时期的多座都城设置与都城地位的变化。西周时期的多都并存制度是非常明确的,岐周、宗周、成周三座都城依次向东。其都城功能和政治地位各有不同。从都城功能来看,在西周时期,岐周是宗教祭祀意味较为浓厚的都城,是圣都;宗周承担着主要都城的功能,是行政都城;成周主要承担前线都城的功能,军事意义较浓。从政治地位来看,在西周时期,宗周一直是主都,而岐周和成周均处于陪都地位,只不过到西周中晚期岐周都城地位逐渐降低,而成周的政治地位愈益重要。第五章研究了晋国的多都并存制度,晋的都城发展包括三个阶段:从叔虞封唐开始到晋昭侯封桓叔于曲沃是晋国都城发展的第一个阶段,翼与绛为同地异名,晋有唐和绛(翼)两都,唐的设置略早于绛,在西周中期废弃,唐在废弃之前可能与绛并存了一段时间。从晋昭侯封桓叔于曲沃开始到晋景公迁都新田是晋国都城设置的第二个阶段,曲沃从割据政权的政治中心演变为晋国新政权的圣都,绛为晋的主都。第三个阶段从晋景公迁都新田开始至晋国灭亡,新田为晋都,旧都绛和圣都曲沃地位明显下降,文献记载少有提及。第六章探讨了秦的圣都制度与都城体系。秦封为诸侯之后有八座都城西垂(西犬丘)、汧、汧渭之会、平阳、雍、泾阳、栎阳、咸阳。从都城的宗教地位来看,这些都城可以分为圣都与俗都两大类,西垂、雍为圣都,其他都城是不同时期的俗都;从都城的军事地位来看,可分为前线都城和根据地都城,一般来说,俗都都是前线都城,是为了开拓疆土而建都的,圣都为根据地都城。在战国时期,秦人有两座圣都:西垂与雍。第七章分析了楚国的都城。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主要都城为南郢,楚国在南郢以北建立了多座军事性陪都,是其称霸诸侯、抗拒中夏的战略要地;同时,鄂城是南郢的东部门户,也是春秋时期楚国的陪都之一。第八章通过分析文献,复原了齐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多都并存制度,认为:临淄长期作为主要都城,对齐国的政治、军事发抨了重要作用。从春秋后期开始,齐国陆续在边疆的军事重镇设置了四座陪都,与临淄合称“五都”。笔者认为齐国五都应为临淄、高唐、博、平陆、邺殿,其中,临淄无疑是齐国主都,而其他四都则是军事性陪都。这种多都设置方式,是一种有效的边疆控制手段。第九章探讨了燕的多都并存制度。在西周晚期偏后的时候,燕惠侯将燕都从房山琉璃河董家林城址迁至蓟城,此后直到燕被秦所灭。蓟城在大部分时间里一直是燕国主要都城。战国时期,由于燕国要南向中原与其它六国征战,因此,在南部军事重镇相继建立了易与下都武阳两座陪都。第三部分包括第十章和第十二章,探讨了先秦多都并存制度的确立及发展,多都并存制度形成的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赵阿平[9](2007)在《人类学民族学与语言学研究——关于满—通古斯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满—通古斯学研究是国际学术界关注的重要学科与学术热点,极具民族文化特色与国际学术交流优势。本文指出满—通古斯学研究的人类学价值,一方面体现在该族群至今仍保存着人类早期文明的诸多形态和特性;另一方面,该族群中的满族及其先人,在历史发展中以其突出的贡献,为人类文明发展进程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宝贵经验与教训。本文对中国满—通古斯学的研究及发展从研究人才、研究内容、研究成果、研究发展等进行分析论述,科学阐明了满—通古斯学研究的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并提出深入发展的新观点、新方法。

赵阿平[10](2006)在《满—通古斯学研究的人类学价值及发展》文中研究表明满—通古斯学研究是国际学术界关注的重要学科与学术热点,极具民族文化特色与国际学术交流优势。指出满—通古斯学研究的人类学价值,一方面体现在该族群至今仍保存着人类早期文明的诸多形态和特性;另一方面,该族群中的满族及其先人,在历史发展中以其突出的贡献,为人类文明发展进程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宝贵经验与教训。对中国满—通古斯学的研究及发展从研究人才、研究内容、研究成果、研究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科学阐明了满—通古斯学研究的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并提出深入发展的新观点、新方法。

二、第四届国际满学暨赫图阿拉建城400周年学术研讨会纪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四届国际满学暨赫图阿拉建城400周年学术研讨会纪要(论文提纲范文)

(2)满族的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河南开封里城大院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选题目的与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田野点介绍及田野调查概述
    第五节 文献综述
        一、满族相关研究综述
        (一)满族民族识别与社会历史调查
        (二)八旗制度与满族文化认同
        (三)满族族群认同的研究
        二、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一)历史记忆理论综述
        (二)族群认同理论综述
        三、现代性与文化自觉
第一章 开封的地名记忆与八旗历史文化
    第一节 满洲城、里城与里城大院的地名记忆
    第二节 社区内部传承的旗人文化遗存
        一、“小八旗”“八旗两蒙古”与族群来源
        二、“挑马甲”与旗人文化模式
        三、“月白京腔”与语言族群差异
        四、社区饮食记忆与满族原生文化
        五、动物把式、北城派斗鸡与族群边界
    第三节 开封的八旗历史文化记忆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满族群体的谱系失忆与祭祖传统
    第一节 民国特殊境遇与满族的文化涵化
        一、遣散旗营“由旗化民”的身份转变
        二、原址聚居共渡难关的族群经历
        三、艰难生活的文化涵化选择
    第二节 开封满族祭祖传统的记忆
        一、清代驻防城祭祀的文字记载
        二、名门望族的家谱与祖坟
        三、无家谱满族家庭的祭祖传统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开封里城大院的新中国岁月
    第一节 民族聚居社区的政策性差异与共同体情感
        一、开封里城大院的少数民族扶助政策
        二、“乡土社会”的地域共同体认同
    第二节 社会资本变化与旅游工业场域
        一、开封里城大院社会资本的变化
        二、旅游工业场域的城市记忆结构
    第三节 开封里城大院的集体历史实践
        一、开封里城大院的地方历史叙述
        二、开封里城大院的民俗旅游想像
        三、开封满族族群文化记忆建构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一、贾奶奶口述历史访谈
    二、纪念开封清末民初旗人先贤
致谢及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敦化满族“颁金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回顾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满族"颁金节"的兴起
    2.1 源自诏书的节日时间
    2.2 满汉合璧的节日称谓
    2.3 仪式各异的节日活动
第三章 敦化清祖园与满族"颁金节"
    3.1 敦化满族的修祠缘起
    3.2 清祖祠与布库里雍顺
    3.3 多元舞台:清祖文化园
        3.3.1 宗祠的神圣性
        3.3.2 文化景观的符号性
        3.3.3 公共空间的开放性
第四章 敦化满族"颁金节"的仪式过程
    4.1 序曲:场景布置
        4.1.1 扮演角色
        4.1.2 布置祭坛
    4.2 高潮:祭祖仪式
        4.2.1 进香献帛
        4.2.2 宣读祭文
        4.2.3 祭祀始祖
        4.2.4 萨满表演
        4.2.5 祭天地星辰
    4.3 尾声:文化展示
    4.4 余韵:游客参与
第五章 敦化颁金节的社会影响
    5.1 满族:文化自信与身份自觉
        5.1.1 重拾文化自信
        5.1.2 唤醒身份自觉
    5.2 地方:文化与经济建设
        5.2.1 提升城市文化品牌
        5.2.2 助力旅游经济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谢辞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 (访谈对象基本信息):

(4)莽古尔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重难点
    (四)研究方法
一、莽古尔泰之身世及所处的时代
    (一)莽古尔泰所处时代
    (二)莽古尔泰的身世及生母其人
        1.莽古尔泰的身世
        2.生母富察氏其人
        3.天命五年被休离的大福晋
二、莽古尔泰之功勋
    (一)努尔哈赤时代的功绩
    (二)皇太极时代的功绩
三、汗位争夺及失败
    (一)汗位之争
    (二)继承汗位的条件
    (三)御前漏刃 抑郁而亡
四、死后所属正蓝旗实力的重组
    (一)正蓝旗的构成及特征
    (二)正蓝旗改易与莽古尔泰势力的瓦解
    (三)正蓝旗实力重组对清初政治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5)近30年来清前期“关外三京”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清前史兴京———赫图阿拉城的研究
    (一) 兴京———赫图阿拉城诞生的历史背景研究
    (二) 兴京———赫图阿拉城的地理位置及其形制研究
    (三) 兴京———赫图阿拉城的历史作用研究
二、清前史———东京城的修筑与兴衰
    (一) 历史上于辽阳建都背景及其原因研究
    (二) 关于东京城地理位置与形制研究
    (三) 关于东京城的历史作用及其价值研究
三、清前史盛京———沈阳城的兴建
    (一) 后金迁都沈阳城历史原因研究
        1. 考虑到明朝的军事威胁而迁都
        2. 定都辽阳之后为解决日益加深的民族矛盾而迁都
        3. 沈阳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的优越性
    (二) 学术界关于兴修拓建盛京城研究
        1. 关于盛京城总体规模的研究
        2. 关于盛京城内故宫与宫殿研究
    (三) 关于盛京城在清朝历史上所发挥的作用研究
        1. 政治中心的确立与制度建设
        2. 军事方面的作用
        3. 经济作用方面
        4. 文化方面的作用
四、结语

(7)明代两京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 学术史回顾
    (二) 关于论文选题的几点说明
一、明代两京制的确立
    (一) 洪武年间都城的选择与确立
        1. 两京格局的形成与瓦解
        2. 南京都城地位的正式确立
    (二) 永乐年间都城的变迁
        1. 迁都北京的原因
        2. 迁都北京的准备
    (三) 洪熙至正统年间两京制的最终确立
        1. 洪宣年间两京制的反复
        2. 正统年间两京制的最终确立
二、两京制下的官制设置及其关系
    (一) 两京相同机构及南京官制设置
        1. 南京守备的设立
        2. 南京参赞机务的设置
    (二) 两京机构的上下隶属关系
三、两京制下南京的功能分析
    (一) 全国经济中心
        1. 全国财政收入的重要基地
        2. 工商业经济的发展与崛起
    (二) 对北京的辅助作用
        1. 仕途失意官员的“收容所”
        2. 应付危局的备选首都
        3. 御倭的指挥中心
    (三) 文化中心的表率作用
        1. 官方与民间教育的并相发展
        2. 以南京为代表的江南地区市民文化的兴盛
        3. 修书与藏书的胜地
        4. 宗教思想的活跃
四、明代两京制的作用与隐忧
    (一) 明代两京制的作用
        1. 有利于统治的稳固
        2. 有利于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二) 两京制下的隐忧
        1. 沉重的财政负担
        2. 两京并设官员的弊端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先秦多都并存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缘起
    二、相关研究成果述评及基本资料
    三、相关概念的思考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从文献和考古资料看夏代都邑
    一、夏代都邑概况
    二、夏代都邑体系推测
    三、本章小结
第三章 商代的都城迁移与多都并存制度
    第一节 从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看早商的主都和陪都
        一、偃师商城和郑州商城的性质
        二、偃师商城与郑州商城的始建与使用年代
        三、偃师商城和郑州商城的主次关系
    第二节 仲丁迁隞至盘庚迁殷以前的商代中期都城的迁移
        一、都邑地望研究
        二、中商时期屡次迁都的原因探讨
        三、中商的都城体系推测
    第三节 晚商的多都并存制度
        一、殷墟的都城地位分析
        二、文献记载朝歌与"成汤之故居"的政治地位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西周时期的都城设置与多都并存制度
    第一节 岐周、宗周、成周的都城设置
        一、岐周单一为都时期
        二、文王作丰至武王灭商时的丰镐
        三、成周洛邑的营建
    第二节 西周前期岐周、宗周、成周的都城关系
        一、岐周的圣都地位
        二、宗周丰镐的主都地位
        三、成周洛邑的陪都地位
    第三节 西周中后期都城地位的变化
        一、成周的都城功能
        二、西周中晚期都城地位的变化
    第四节 关于(?)京的思考
        一、关于(?)京地望的推测
        二、(?)京的性质
    第五节 "王城"说驳辨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晋国的多都并存制度
    一、翼、绛与唐的关系——西周时期晋的都城设置
    二、西周晚期至春秋中晚期曲沃与绛的关系
    三、新田与绛、曲沃的关系
    四、本章小结
第六章 秦的圣都制度和都城体系
    一、秦的圣都及其地位
    二、秦圣都与俗都的关系
    三、本章小结
第七章 楚国的多都并存制度
    第一节 楚国都城概貌
    第二节 楚国始都丹阳
        一、丹阳始都问题
        二、丹阳地望探讨
    第三节 楚国都郢时期的多都并存
        一、郢与鄢、都的都城关系
        二、楚的其他陪都
    第四节 楚弃郢之后的国都
        一、城阳
        二、陈郢与项城
        三、寿郢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齐国的多都并存制度
    一、营丘——薄姑——临淄
    二、春秋末年战国时期齐国的五都制
    三、齐设五都的原因思考
    四、本章小结
第九章 燕国的多都并存制度
    一、西周时期的燕都
    二、燕都蓟城
    三、燕桓侯时期迁都临易
    四、燕文公时建都易
    五、燕昭王建下都
    六、上都蓟城与下都武阳的都城关系
    七、本章小结
第十章 先秦多都并存制度的确定及其发展
    一、多都并存制度的滥觞时期——夏商
    二、多都并存制度的确定时期——西周
    三、多都并存制度的发展时期——春秋战国
第十一章 先秦多都并存制度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都城功能分散导致多都并存
        一、先秦时期都城的功能
        二、都城功能分散对先秦多都并存制度的影响
    第二节 空间权衡导致多都并存
        一、"择中立都"表现的空间秩序
        二、疆域变化导致的空间权衡
        三、都城功能的空间权衡
    第三节 文化、制度的传承导致多都并存
        一、政治制度的变化对都城体系的影响
        二、历史传统对都城体系的影响
        三、社会观念对都城体系的影响
    第四节 社会控制能力对都城体系的影响
        一、先秦时期度地制邑以治其民思想
        二、都城对疆域的控制——点与面的控制
第十二章 先秦多都并存制度的影响
    一、秦汉以后多都并存制度的发展与演变——实际上的一都独大与形式上的多都并存
    二、先秦都城设置形式对后世都城设置的影响
    三、先秦都城制度对城市形态和城市结构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人类学民族学与语言学研究——关于满—通古斯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 满-通古斯学研究的人类学价值
二、满-通古斯学的研究及发展
    1.研究成果
    2.研究机构及人才培养
    3.学术交流
    4.研究发展

(10)满—通古斯学研究的人类学价值及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满—通古斯学研究的人类学价值
二、满—通古斯学的研究及发展
    1.研究成果
    2.研究机构及人才培养
    3.学术交流
    4.研究发展

四、第四届国际满学暨赫图阿拉建城400周年学术研讨会纪要(论文参考文献)

  • [1]三重营城思想影响下盛京城的空间格局特征研究[D]. 李仕琳. 沈阳建筑大学, 2021
  • [2]满族的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河南开封里城大院的个案研究[D]. 梁艳艳. 中央民族大学, 2019(08)
  • [3]敦化满族“颁金节”研究[D]. 郭跃. 延边大学, 2017(01)
  • [4]莽古尔泰研究[D]. 李峥.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4)
  • [5]近30年来清前期“关外三京”研究综述[J]. 王禹浪,许盈. 黑河学院学报, 2015(02)
  • [6]前言[A]. 赵志强. 满学论丛(第一辑), 2011
  • [7]明代两京制研究[D]. 朱晓艳. 山东师范大学, 2011(08)
  • [8]先秦多都并存制度研究[D]. 潘明娟. 陕西师范大学, 2009(07)
  • [9]人类学民族学与语言学研究——关于满—通古斯学研究[J]. 赵阿平. 甘肃理论学刊, 2007(06)
  • [10]满—通古斯学研究的人类学价值及发展[J]. 赵阿平.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2006(06)

标签:;  ;  ;  ;  ;  

第四届国际满洲里学校暨赫图阿拉建校400周年总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