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语观及其实践

禅语观及其实践

一、禅宗语言观及其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钱翰[1](2021)在《想象的救赎:罗兰·巴尔特的中性思想与佛道之间的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罗兰·巴尔特深受来自东方的佛道思想的影响,他在后期的着作中经常引用《道德经》和禅宗公案。去世前两年他在法兰西学院的授课,用符号学从"中性"概念在现代语境下重新激活了佛道的"无为"思想。然而,巴尔特虽然从思想上认同佛道的观念,但是并没有真正投入实践,仅仅视之为一种跳脱西方思想束缚的契机和美学上的自我观照。佛道的出世理念在巴尔特那里也只能是作为站在此岸世界的一种想象的救赎。

陶罗琪[2](2019)在《唐宋禅宗灯录詈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詈语,是使用了詈词或者在语意上带有明显詈意的用语,包括词、短语和部分短句。对唐宋时期禅宗灯录《祖堂集》《天圣广灯录》《建中靖国续灯录》《嘉泰普灯录》《景德传灯录》《联灯会要》《五灯会元》7种灯录进行詈语的整理,发现:唐宋禅宗灯录骂詈语以唐宋俗语言为基础,可按照致詈方式分为禽兽、鬼神、物件、行为品性、身份地位、诅咒和容貌等7类。可将禅宗僧众看作一个言语社区,影响唐宋禅宗灯录詈语的社会因素包括禅宗成员社会背景、禅宗僧众生产方式、性别和方言。禅宗詈语的使用违反了合作原则的质准则、态度准则、方式准则和相关准则,原因是禅宗交际是靠“目的-意图”驱动的,而不是合作原则。从语用价值上来看,禅宗灯录詈语的使用具有对学人提示、警醒的“以言行事”的作用和功能。禅宗灯录多詈语的原因在于禅宗僧众的语言态度和世俗詈语的丰富与渗透。

车欣格[3](2018)在《从冯友兰论禅宗之“不可说”》文中研究指明禅宗作为佛教中国化的结果,与印度佛教有着很大的不同,其讲说方法和修行方法主要是"不道之道"和"无修之修",而禅宗对于第一义则认为"不可说",要求人们不能依靠语言文字和别人的体悟来完成自己的修行,而是要以心传心,在自身的内心修行中去体悟佛法。冯友兰先生作为中国近现代哲学发展的奠基人,对于禅宗的问题也有着自己独到的看法。通过冯友兰去理解禅宗的"不可说",为我们体悟禅宗的大智慧提供了新的视角。

崔田田[4](2018)在《论虚云法师对禅门规约的修定与贡献》文中研究表明虚云法师是中国禅宗史上的一位巨匠,其不仅对禅法的传承与弘扬发挥着重要的影响,而且对于规约的修定有着巨大的贡献。禅门规约是禅宗的重要方面,虚云法师对其也极为重视,本文主要围绕禅门规约的修定和贡献展开讨论。针对当时乱传戒的现象,规约中有对于仪轨的的重新整理。为适应当时现状,虚云法师重订了《教习学生规约》、《共住规约》、《大觉农场组织简章》等。本文除了将虚云法师所修定的规约与以往祖师规约进行比较互训之外,也尝试从义理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和探究。在内容分析方面,本文所选取的是规约中比较重要又便于分析禅法义理的四部分内容,即《禅堂规约》、《共住规约》、《住持规约》和《教习学生规约》。本文通过对于规约的背景、内容、特点的分析,结合虚云法师对于禅修者从知见、修行方法及平时保养的指导,来探究虚云法师对于禅门规约的修定与贡献。要言之,虚云法师对于禅门规约的修定无论是就规约本身来说还是就其禅法的研究都有一定的意义。

李芳[5](2016)在《晚唐五代诗僧群体的诗禅观研究 ——以齐己为中心的考察》文中提出本文结合齐己及晚唐五代诗僧群体的诗歌作品和诗学理论着作,论析以齐己为代表的晚唐五代诗僧的诗学思想和禅学观念,进而考察诗禅观作为一种文学观念在文学批评史上的作用。本文主体部分共分为六章。另有三个附录附于文后。第一章考察“诗禅观”作为一种文学观念的产生与发展历史,确认诗禅观的历史概念,阐述晚唐五代诗僧群体在诗禅观观念史发展中起到的特殊作用。第二章结合具体史实分析晚唐五代诗僧的文化生态,分析其产生诗歌观念的文化与宗教背景。晚唐五代重僧弘法的社会环境为禅宗的兴盛提供了条件,同时,诗歌作为僧人进身的工具成了他们日常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地域文化圈的形成又为诗僧间的诗艺切磋和思想交流提供了方便。以上背景共同构成了齐己及同时代诗僧所处的文化环境,即他们诗禅观产生的文化环境。第三章考论齐己诗禅观。本章以齐己具体诗歌创作为基础,分析齐己文学思想的整体形态,提炼其诗学思想的内在理路与核心观念。以齐己为代表的晚唐五代诗僧普遍酷爱作诗,但与此同时又觉得诗魔往往会搅扰禅境,因此在诗与禅中不断挣扎,通过不断创作找到了解决这对矛盾的最佳途径,实现了诗禅交融的理想。第四章探讨齐己诗禅观中的诗学思想,分析齐己诗禅观念中诗学思想的内核,并追溯其思想源流。齐己在《风骚旨格》中建构了一个包括诗律、技巧、风雅传统等在内的诗学理论框架,并通过创作将以上诗学追求一一实现。与那些想以诗扬名的僧人不同,齐己始终将诗看作是一门独立而庄严的艺术,并用孜孜不倦的创作让人们看到诗禅合一的最高境界。第五章剖视齐己诗禅观中的禅学思想。齐己所处的晚唐五代是南宗禅极度繁荣的时代,他一生都在践行南宗禅的理念。此外,东晋慧远结社白莲的佳话也成了他不断参禅作诗的动力和指引。在与禅友的频繁往来中,形成了较为强烈的思想认同和文化共鸣。第六章探讨诗禅观的文学批评史意义。诗禅观成为广受接纳的一种文学观念后,以齐己为代表的诗僧诗禅观对佛教文学、佛教与文学关系以及后世文学批评的建构具有重大意义。

单欣[6](2014)在《语言与世界—《华严经》语言哲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园。”在此之前,德国自然科学家洪堡就已说:“语言是世界观。”集中关注语言是20世纪西方哲学的一个显着特征,由此完成了哲学的“语言转向”(linguistic turn),语言哲学成为第一哲学。虽然西方语言哲学运动成果已介绍到中国,但目前借鉴现代西方语言哲学的思想与方法,来认真清理中国古代的语言哲学思想的人还不多。而佛典作为我国古代典籍的重要语料,要研究中国古代典籍中关于语言哲学的论述必定少不了从新的视角对佛典进行重新梳理。国内学界对汉译佛经语言的研究可以说是晚近的事情,相比佛教的传入要晚很多。但是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汉译佛经的语言价值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佛经文献语言的研究也取得了极大的发展。但是对于佛典语言研究主要还是集中于微观语言学,如语音、词汇、语法、版本等各个具体学问的研究。对于佛典中体现出的语言观念,和佛典语言中蕴藏的宗教或哲学精神的关注还不多。实际上,在佛教的传播过程中,其语言的逻辑结构、宣讲方式都深刻地影响着其思想体系的关键性构建。季羡林先生说:“在宗教宣传方面,‘语言政策’还是一个比较重大的问题。”[1]本人试图通过对《华严经》的语言哲学解读,以期一方面运用现代西方哲学理论,在新的理论框架下对华严典籍进行重新诠释,建立起东西方对话的桥梁,将佛典研究引入全球化视野,另一方面也可以发掘佛经中丰富的语言哲学素材,丰富中国语言哲学研究成果。对于语言与世界,语言与存在的关系虽说是近代科学与哲学探讨的范畴,但是如果我们追溯到远古时期,在那里也可以找到这一问题的源头。在远古的思想中,语言与世界往往是混然不分的,一切语言似乎都带有神秘色彩,而且不同民族对于世界起源的解释往往还有着惊人的相似。只不过这往往是通过神话或是颂神的歌曲来展现的。到后来中国的《道德经》,印度的《吠陀》、《森林书》,西方的《圣经》皆认为分别了的语言造就了分别了的世界,世界乃因之语言而得以澄清。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法执”与“我执”的不断加深,本来与世界浑然一体的语言自身也被实体化了,它的意义完全在于完成对外部世界的一种指称。语言与世界这一困扰现代科学界与哲学界的问题,也一直是佛教关注的对象。佛教不同宗派对于语言的态度各有区别。在佛教的语言思想中,随着部派佛教各家对语言与世界关系的纷争,再到印度佛教大乘中观行派与瑜伽行派的发展,进而到中国的华严宗与禅宗的圆融统一,表现出了对人类早期社会语言与世界的原始统一的一种复归。中观学(印度中观行派,中国三论宗)看到了世界的语言性,因而也就看到了世界的虚妄性,唯识学(印度瑜伽行派、中国的法相唯识宗)看到了世界的语言性,并在世间法层面肯定了其存有论意义,但认为出世间法的解脱毕竟要转识成智,言语道断。华严宗依据《华严经》“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统一了世间法与出世间法,世界是语言性的,语言性的世界不再虚妄。生死即涅盘,轮回即解脱。本文从语言哲学的视角对《华严经》及其思想进行重新解读。《华严经》中有丰富的语言哲学素材,在微观语言哲学方面它对语言的属性、功用、种类等具体语言学都有充分的阐述。并且伴随着《华严经》的传译,出现了为其中词语注音释义的音义之书,即《华严音义》,这成为现代研究古汉语的重要语料。在宏观语言哲学方面,《华严经》从“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出发,接续原始佛教时即提出的“名”、“色”关系问题,既包含中观学对“名言戏论”的世界的否定,也包含唯识学对世界“虚妄分别”的存有论意义上的肯定,虽本性空但肯定其“方便”之存有论意义,得出虚妄分别的语言同样可以显示诸法实相,“名言戏论”的世界与“离言真如”的法界本是一,不是二,从而完整的表达出圆融无碍的世界观。华严宗实际创始人法藏依《华严经》而形成“真妄互融”的语言哲学思想。他对语言的重视可以体现在其判教思想上。法藏依据佛教各派对待语言的不同态度,将佛法分为五类。但是世界的语言性不是法藏立说的重点,法藏着述的主要目的是阐释虚妄分别的世界与法界真如的统一。他引入《大乘起信论》中“一心”的概念作为其真如缘起的基石,并运用了“三性同异”、“六相圆融”、“因门六义”、“缘起十义”、“十玄无碍”等诸多名相阐述其“真妄互融”的语言哲学思想。由此法藏统摄了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统一了虚妄分别的世界和恒常不变的法界,从而将唯识宗的世间法的一切唯“识”扩展到出世间法仍旧一切唯“识”,从而将语言的“染”,变为了“净”。他的目的不是在于论证世界及其本体的语言性,而是通过这样的论证,表现出对世间的更积极的介入与肯定。另外《华严经》文本所表现出来的语言特点既有佛经语言的共同点,又有其不同于其他经论的独特之处,这样的语言特点对其将要传达的主题思想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华严经》在宏观语言观方面对后世禅宗及宋明理学都产生了较大影响。

王艺雯,杨传召[7](2013)在《2010年中国古典诗歌研究论文索引》文中提出前言本索引收录的是2010年在中国大陆地区正式出版的期刊、杂志、报纸上所发表的有关古代诗歌研究的论文。整理过程中,主要参考了《全国报刊索引》(上海图书馆编辑出版)、《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复印中心编辑出版)及相关的刊物。每个条目所列内容为:

王艺雯,杨传召[8](2013)在《2010年中国古典诗歌研究论文索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前言本索引收录的是2010年在中国大陆地区正式出版的期刊、杂志、报纸上所发表的有关古代诗歌研究的论文。整理过程中,主要参考了《全国报刊索引》(上海图书馆编辑出版)、《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复印中心编辑出版)及相关的刊物。每个条目所列内容为:序号题目∥作者∥发表刊物(出版地)∥期数∥页码。为了便于检索,特列

阮玉协(NGUYEN NGOC HIEP)[9](2013)在《越南陈朝禅宗三书研究 ——以文献、文字、词汇爲中心》文中研究说明禅宗语录是越南汉籍中较为特殊的一类,它一方面继承了中土禅宗语录的语言风格,记录的大都是禅师日常的言语行事,含有大量口语成分;另一方面又混有越南京族的捂言成分,因而是研究汉语词汇史和越南语词汇史的重要材料。此外,越南禅宗语录中选使用了大量俗字,研究越南禅宗语录中的俗字,不仅可以丰富汉字字库,为大型字典的编纂提供例证,退可为汉语俗字研究提供资料,推造“汉字文化圈”的深入研究。本文以越南陈朝《禅苑集英》、《圣灯语录》、《慧忠上士语录》三部禅宗语录为研究对象,辅以越南现存其他汉籍语料,结合中土内外典,主要从版本学、校勘学、俗文字学、词汇学的视角对三本书进行综合研究。本文共分6章:第1章绪论。内容包括本文的选题缘起、三本书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以及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2章越南陈朝禅宗三书版本研究。我们尽量全面地搜集各书的刻本、抄本,依据序文、版心等内容进行断代,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对各书的版本源流作出梳理,选出其中刊刻或抄写较为精良、讹误较少的本子作为底本,以其它版本作为参校本。第3章越南陈朝禅宗三书校勘。确定三书的版本优劣,以其中最可靠的版本为底本,其它版本及相关书籍作为参校本,将所存在的讹误按“形近讹误”、“音近讹误”、“倒文讹误”、“脱文讹误”、“衍文讹误”等五种分类释例,并在论文後加上该三书的校勘表。可以说,版本、校勘研究是深入研究书中语言现象的基础。第4章越南陈朝禅宗三书俗字研究。本章以俗字为中心对该三书进行文字学研究,主要包括七方面内容:一是界定俗字的定义,俗字和正字的关系;二是说明域外汉籍俗字研究的现状;三是描述三书中存在的俗字状况;四是对三书中出现的俗字进行归纳、总结,并按照其耩形将书中俗字分为“简省”、“增繁”、“改换意符”、“改换声符”、“燮换结构”、“俗写燮易”六种类型;五是总结越南新造俗字的特点;六是概述三书中俗字产生的原因;七是探讨三害俗字研究的功用。第5章越南隙朝禅宗三书词汇研究。本章的内容有三方面:第一,描述三书中的词汇面貌,探讨三书中词汇的特点和横成。第二,考察三害中的“聪明”、“出家”、“悟道”、“博学”、“参学”、“死亡”等六组同羲词群。第三,考释了三害中出现的一些疑难词和新词新羲,约有30余条。论文中考释的词语并不多,但从这些分析中,我们多少能认识到隙朝禅籍以及越南汉籍中的一些词汇特点,如隙朝禅籍中出现的新词新羲大多为复音词,同羲连文是主要的构词方式等。第6章结语。总结论文的研究内容,说明越南汉籍中文字、词汇等语言现象的特点。明确本文的研究局限和将来深入研究的方向。

杨晓波[10](2013)在《论知与道 ——我们怎样道知与知“道”》文中指出“不知道”,即“知”与“道”的不对称,简单地说就是“不可说”,详细说来,就是本文区分的“说不出”、“说不尽”、“说不得”三种情况。“不知道”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体验,也是人类思想表达中最大的困惑。“不知道”是一个悖论,因为“不知道”本身也是用语言道出的,且古今中外皆对“不知道”道了许多。然而,“不知道”乃人类语言的特性,有“不知道”,才有“道”,超越语言即超越现实世界,人生才有所谓的境界,这让人类的语言区别于动物的语言。本研究除绪论外分两大部分,亦即用语言将认识划分为两个层次——可道的与不可道的,也可以说将世界划分为两个部分——可道的世界与不可道的世界。第一部分名为“遭遇‘不知道’”,旨在廓清“可道”与“不可道”,阐明“不可道”的种类及成因。这部分的主要工作是概念梳理及范畴划分,并试图用语言说清楚我们能说清楚的东西,因此,可以说这部分的主要任务乃“‘道’知”。第二部分名为“‘不知道’以后”,即涉及不可言说的领域,讨论“道”及如何体“道”。主要思路为由言及默,再由默观言,最终托出实践之意,并由实践引向人生意义的问题。因此可以说第二部分旨在“知‘道’”。第一章为绪论,旨在介绍研究缘起,明确研究目的及意义,划定研究范围,对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并介绍本研究基本框架、思路及要旨。第二章名为“知道不知道”,主要梳理“知”、“道”、“知道”、及“不知道”等词的含义,分析“知”与“道”的多种关系,并通过这些日常词汇来处理语言、思维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此章旨在为下文厘清概念,明确研究范围。第三章追溯了“不知道”的历史。“不知道”即语言的失效(the failure of words),“不知道”的历史与“知道”等长。此章通过描述古今中外人们对语言的失望与困惑,展现了人们一次次试图冲撞“语言界限”的可贵努力。第四章对“不知道”进行了分类。首先对现存分类进行了评述(国外以Andre Kukla的两种分类为代表,国内以梁瑞清的分类为代表),接着提出了批评与修正,最后本文将“不知道”分为“说不出”、“说不尽”、“说不得”三种。“说不出”指对于某一事实,语言没有产出或无法产出。“说不出”可再细分为四种形式,分别为“主观的说不出”、“背景的说不出”、“被视角遮蔽的说不出”、及“逻辑形式的说不出”。“说不尽”指虽能借助语词描述,但借助的却是无穷的语词,即言不尽意。“说不尽”也可再细分为两类,或曰两种程度:一类为“形而下的或物理的(physical)说不尽”,另一类为“形而上的(metaphysical)说不尽”。“说不得”指有的事情不说它是真,一说它,它便为假了。第五章探究“不知道”的成因。首先,“不知道”源于语言的自反性(reflective),意即我们有了语言,才能反过来说我们“说不出”或什么东西“不可说”。第二,言说需有背景,也就是说,语,需在默的背景下才能呈现。第三,“不知道”乃因言说中必含有一个视角。说话,是人在说话,言说中始终有个“我”在。我选择了这样说、说这个,必排除了那样说、说那个。第四,语言无法指向自己的逻辑形式。形式是空的,空不能成为语言指涉之目标,它只能在语言中“显示”自身。第五,“不知道”还源于私人经验与公共经验的不对称。在经验的空缺处,符号便无所“指”,因为将符号和对象连接起来的那个“指”,是一种约定,这个约定是通过交往实践完成的。第六,形而下与形而上之区分。语言只能摹绘事实领域,即形而下领域的东西,而不能进入形而上,或者说“道”的领域。在此部分我们还将比较前期维特根斯坦对世界的区分与道家的“道”、“器”论,通过比较我们认为道家并非像前期维特根斯坦那样用语言区分了两个世界,“道”、“器”存在于一个世界,乃一个事物的两个层面,“道”、“器”能相互转换,且“道不离器”。这个论点乃下文提出回归生活、体验与实践,“道”在伦常日用中的理论依据之一。最后,逻辑铁律之不可破是“不知道”之一种“说不得”的成因,因为有的命题不说时成立,一说它,它在逻辑上就不成立了。这种命题需要我们保持一种彻底的沉默。第六章为第一部分的总结。此章按“不知道”的分类及其成因总结了究竟什么是可道的,什么是不可道的。不可道的事物有许多种,在第二部分中,我们认为“不知道”可通向“道”,“不知道”构成一世界——“道”的世界,或曰境界。那么,何种“不知道”通“道”呢?本章进而在“通道”的层面上对“不知道”进行了划分,我们将其分为两类:一类创造了可言说的现实世界,这类“不知道”包括背景与视角之“默”及逻辑形式;另一类创造了不可言说的,即“道”的世界,语言达不到它,但能指涉它,形而上的说不尽以及“说不得”的命题构成的“不知道”,可通向“道”的世界,即下一章所谓的“由词以通‘道’”。以上六章为本研究的第一部分,下起五章为第二部分“‘不知道’以后”。第七章题为“‘不知道’通‘道’”。这里的“不知道”乃前一章指出的形而上的说不尽以及“说不得”,它们是凭语言对经验作逻辑的分析而得到的几个形而上的概念或命题,它们指向某一超然于现实生活的,语言本身达不到的领域,我们把这个领域叫做形而上的,或“道”的领域。语言若无这番指涉,人生便无境界可言。由第四章所说的“说不得”的命题及概念,我们还可得出“由词以通道”的一种极端形式——“废词以通道”。“废词”并非“无词”,须先“有词”才可“废”之。语言首先指涉了某一形而上命题或概念,而要实现之,必须“废言”,即保持彻底的沉默。总而言之,语言的这一指涉功能,让其区别于动物的语言,人类语言不仅仅是符号与客体的简单对应,它能指向一个超然于现实生活的领域,这种指涉赋予人生以境界。确切地说,人因有境界,才有别于动物。第八章探讨道“不可道”之方法,主要分析五种方法:维特根斯坦的“显示”,冯友兰的“用负的方法说”,道家的方法,禅宗方法,以及诗的方法。此章的主要观点为:语言终归是“筌”、“蹄”,或维特根斯坦所谓的“梯子”,一切言说方式只不过是增强语言的指涉性,语言并不能进入“道”的领域,它只能“唤起”人们本有的人生经验与对存在的体悟。不论是形而上(metaphysical)还是形而下(physical)层面的言说,最终都要落实到实践的层面,言说总是建立在人生经验和对存在的体悟之基础上的。第九章名为“‘不知道’与中国哲学”,主要阐述面对“不可道”的困境,中国哲学何为。该章从西语"philosophy或philosophia"及中文“哲”字谈起,认为西方哲学注重的是“学”,即理论体系;而中国哲学注重的是“哲”,强调对生活的实践与体验。原因乃中国哲学之尚“无”,“无”需“无言”来把握,“无言”处,只有最本真的体验。因此中国哲学尚实践,表现为李泽厚所谓的“实用理性”与“情本体”,这种精神往往将形而上的“道”落实到形而下的日常生活中,即冯友兰所谓的“极高明而道中庸”。第十章为本研究核心。前文由有言之境进入无言之境,再由无言之境托出实践之深意。本章认为言说源于体验并归于体验,语言是为准备好领悟的人而准备的,言说与倾听都基于公共体验之网,也就是说,体验与实践走多远,语言就能走多远,最后理解也能走多远。言说最终要归于沉默,沉默乃源于幸福之体验。本章最后通过对“幸福”一词的语义分析,认为语言赋予人类的幸福以伦理的维度,使之区别于动物意义上的幸福。幸福是伦理的报偿,是与世界合一后的绝对安全,绝对平静,幸福是一种“安”。“安”是幸福本身,也是实现幸福的方式。实现幸福从形而下的日常生活开始,“道”在伦常日用中,这便又回到了上文的“极高明而道中庸”,实际上,这正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二、禅宗语言观及其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禅宗语言观及其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想象的救赎:罗兰·巴尔特的中性思想与佛道之间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意义的聚合关系及其破除
二、对逻各斯的怀疑
三、如何才能无为
四、想象中的拯救:遥望彼岸,立身此岸

(2)唐宋禅宗灯录詈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的界定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现状
2 唐宋禅宗詈语致詈方式及其释义
    2.1 唐宋禅宗詈语致詈方式
    2.2 唐宋禅宗詈语与唐宋世俗社会詈语对比
3 影响禅宗语录骂詈语的社会语言学因素
    3.1 禅宗社区社会阶层与詈语
    3.2 禅宗社区生产方式与詈语
    3.3 禅宗灯录詈语与性别
    3.4 禅宗灯录詈语与方言
    3.5 小结
4 唐宋禅宗灯录詈语语用分析
    4.1 唐宋禅宗灯录詈语与合作原则的违反
    4.2 唐宋禅宗灯录詈语与言语行为理论
    4.3 唐宋禅宗灯录詈语与“目的-意图”模式
    4.4 唐宋禅宗詈语的表情功能
5 禅宗多詈语原因
    5.1 禅宗的语言态度
    5.2 唐宋世俗社会詈语的丰富与渗透
6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3)从冯友兰论禅宗之“不可说”(论文提纲范文)

一、禅宗是佛教中国化的结果
二、冯友兰论禅宗的“不道之道”

(4)论虚云法师对禅门规约的修定与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与选题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第2章 对虚云法师修定禅门规约的背景分析
    2.1 虚云法师丰富的参学经历
    2.2 虚云法师对清规戒律的重视
    2.3 近代佛教的衰落
第3章 对虚云法师所修定之禅门规约的内容分析
    3.1 禅门规约
        3.1.1 虚云法师对参禅的指导
        3.1.2 具体条目的分析
    3.2 共住规约
        3.2.1 《共住规约》的作用
        3.2.2 具体条目的分析
    3.3 住持规约
        3.3.1 住持的含义
        3.3.2 具体条目的整理
        3.3.3 具体条目的分析
    3.4 教习学生规约
        3.4.1 具体条目的分析
        3.4.2 借教悟宗与不立文字
第4章 虚云法师修定禅门规约的特点
    4.1 禅戒双修
    4.2 灵活立规
    4.3 农禅并重
第5章 虚云法师对禅门规约修定的贡献
    5.1 规约对僧众的影响
    5.2 规约对寺院管理的影响
第6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5)晚唐五代诗僧群体的诗禅观研究 ——以齐己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概念梳理
    二 研究综述
        (一) 齐己研究
        (二) 晚唐五代诗僧群体研究
        (三) 诗禅观研究
    三 研究方法与意义
        (一) 学界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与思考
        (二) 本文个案分析以及观念史研究的考察方法与视角
        (三) 研究意义
第一章 诗禅观的发生与流变论略
    第一节 佛教东来与诗禅文学的产生契机
    第二节 六朝文学中诗禅观的萌发
    第三节 唐代禅学的兴起与以禅喻诗的风行
    第四节 晚唐五代诗僧群落对诗禅观的重构
    第五节 北宋诗僧与士大夫文学对诗禅观的继承与发展
    第六节 诗禅的余音:明清时期诗禅观的嬗变
第二章 诗僧与诗禅
    第一节 重僧弘法:晚唐诗僧群落兴起的政治背景
    第二节 以诗进身:诗歌对僧人人生的现实意义
    第三节 长安与江南:地域文化对诗僧群落的塑造
    第四节 雪月禅机:晚唐诗僧的文化生活取向
    第五节 湘楚诗僧:齐己诗禅观产生的文化背景
第三章 齐己诗禅观考索
    第一节 齐己诗法论对禅学理论的借鉴
        (一) “势”
        (二) “时”
        (三) “门”
    第二节 诗式与禅境:“齐己体”所展现的诗禅互补
    第三节 齐己诗歌中展露的诗禅矛盾与艰难抉择
    第四节 化元与归一:诗禅熔铸的最高诗学理想
第四章 此岸是诗——齐己诗学思想试析
    第一节 六朝以来声律论对齐己诗学思想的影响
    第二节 “苦吟之风”与齐己对诗歌创作技巧的重视
    第三节 《风骚旨格》构建的诗法思想体系
    第四节 齐己生平交游中所展示的诗歌理想与文学认同
        (一) 苦吟
        (二) 风雅传统
        (三) 引禅境入诗境
        小结
    第五节 “诗魔”非魔——诗与齐己的人生价值观
第五章 彼岸为禅——齐己禅学思想试析
    第一节 南宗禅广泛兴起的禅学背景
    第二节 齐己对“白莲社”的追慕与模仿
    第三节 沩仰宗禅学的具体影响
        (一) “无心是道,日用是道”
        (二) 顿悟与渐修相结合
        (三) 浓厚的道家和道教色彩
    第四节 齐己交游中所展示的宗教认同
    第五节 禅味之余——齐己与晚唐诗僧创作中的“玄禅互释”
        (一) 引老庄思想入诗
        (二) 引玄学因子入诗
        (三) 对生命本体的超越
第六章 诗禅观的文学批评史意义
    第一节 诗禅观与“以禅入诗”的融通和区别
    第二节 诗禅观对后世“禅诗”和僧诗所起的作用
    第三节 由诗律入诗法:诗禅观在诗歌创作技巧史中的转折作用
    第四节 诗禅观:推动象喻式批评的发展
    第五节 诗禅观对“立文字”元命题的深化探讨
    第六节 对齐己的“偏见”——后世文人对齐己诗禅观的遮蔽与取舍
结语
附录
    附录一:晚唐五代艺僧成就探微
    附录二 晚唐五代诗格中“门”目辑略
    附录三 齐己赠答、送别诗数量统计表
参考文献
致谢

(6)语言与世界—《华严经》语言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综述
        1.2.1 古代宗师对《华严经》的研究
        1.2.2 当代学者对《华严经》的研究
        1.2.3 对华严宗哲学思想的研究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点
    1.4 论文框架及主要内容
第2章 《华严经》中的微观语言学
    2.1 语言的属性
        2.1.1 语言和言语
        2.1.2 语音的生理属性与社会属性
        2.1.3 语言的神秘性
    2.2 语言的功用
        2.2.1 讲法依赖于语言
        2.2.2 闻法(理解佛法)依赖于语言
    2.3 语言的种类
    2.4 基本语言概念
    2.5 语言能力与语言技巧
        2.5.1 语言能力
        2.5.2 语言技巧
    2.6 《华严经》语言研究成果
第3章 语言与世界的冲突
    3.1 语言与世界的原始统一
        3.1.1 原初世界是无分别的混沌统一体
        3.1.2 世界因之语言而澄清
    3.2 佛教思想中语言与世界的分离及其复归
        3.2.1 原始佛教的语言思想
        3.2.2 佛教各派思想中语言与世界的分离及其复归
第4章 《华严经》中的语言与世界
    4.1 一即是多,多即是一
    4.2 “名言戏论”的性空假名的世界
    4.3 《华严经》呈现的世界
    4.4 方便施设的语言
第5章 法藏依据《华严经》而形成的“真妄互融”的语言哲学思想
    5.1 判教——教法的分类
    5.2 法藏对语言与世界的诠释
        5.2.1 虚妄分别的世界是言说中的世界
        5.2.2 虚妄分别的世界与法界真如的统一
        5.2.3 语言对真理的呈现
第6章 《华严经》语言的矛盾性、象征性及其对后世语言的影响
    6.1 《华严经》语言的矛盾性与象征性
        6.1.1 《华严经》语言的矛盾性
        6.1.2 《华严经》语言的象征性
    6.2 《华严经》语言影响
        6.2.1 对禅宗的影响
        6.2.2 对宋明理学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越南陈朝禅宗三书研究 ——以文献、文字、词汇爲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凡例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4.1 三书的文献研究
        1.4.2 三书的俗字研究
        1.4.3 三书的词汇研究
    1.5 研究方法
第2章 越南陈朝禅宗三书版本研究
    2.1 《禅苑集英》版本研究
    2.2 《圣灯语录》版本研究
        2.2.1 黎朝景兴十一年刻本
        2.2.2 阮朝嗣德元年刻本
        2.2.3 阮朝保大元年刻本
    2.3 《慧忠上士语录》版本研究
        2.3.1 黎朝正和四年刻本
        2.3.2 黎朝景兴二十四年刻本
        2.3.3 阮朝成泰十五年钞本
第3章 越南陈朝禅宗三书校勘
    3.1 《禅苑集英》校勘
        3.1.1 形近讹误
        3.1.2 音近讹误
        3.1.3 倒文讹误
        3.1.4 脱文讹误
        3.1.5 衍文讹误
        3.1.6 其他
    3.2 《圣灯语录》校勘
        3.2.1 形近讹误
        3.2.2 音近讹误
        3.2.3 脱文讹误
        3.2.4 衍文讹误
    3.3 《慧忠上士语录》校勘
        3.3.1 形近而误
        3.3.2 音近讹误
        3.3.3 衍文、倒文讹误
第4章 越南陈朝禅宗三书俗字研究
    4.1 俗字与正字
        4.1.1 俗字的定义
        4.1.2 俗字与正字的关系
    4.2 域外汉籍俗字研究现状
    4.3 越南陈朝禅宗三书俗字状况
    4.4 越南陈朝禅宗三书俗字的构形
        4.4.1 简省
        4.4.2 增繁
        4.4.3 改换意符
        4.4.4 改换声符
        4.4.5 变换结构
        4.4.6 书写变易
    4.5 越南陈朝禅宗三书俗字的特点
    4.6 越南陈朝禅宗三书俗字产生的原因
    4.7 越南陈朝禅宗三书俗字研究的功用
        4.7.1 越南俗字研究与文字学
        4.7.2 越南俗字研究与字典的编纂
        4.7.3 俗字研究与越南古籍整理
第5章 越南陈朝禅宗三书词汇研究
    5.1 越南陈朝禅宗三书词汇概貌
        5.1.1 越南陈朝禅宗三书词汇的特点
        5.1.2 越南陈朝禅宗三书词汇耩成
    5.2 越南陈朝禅宗三书同义词群研究
        5.2.1 表“骢明”义同义词群
        5.2.2 表“出家”义同义词群
        5.2.3 表“悟道”义同义词群
        5.2.4 表“博学”义同义词群
        5.2.5 表“参学”义同义词群
        5.2.6 表“死亡”义同义词群
    5.3 越南陈朝禅宗三书词语例释
第6章 结语
    6.1 关於文献研究
    6.2 关於俗字研究
    6.3 关於词汇研究
主要徵引文献
参考文献
附录1:《禅苑集英》版本校勘表
附录2:《圣灯语录》版本校勘表
附录3:《慧忠上士语录》版本校勘表
附录4:俗别字表
後记
作者简介

(10)论知与道 ——我们怎样道知与知“道”(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缘起、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范围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总结
    1.4 框架及要点
第一部分 遭遇“不知道”
    第二章 知道不知道
        2.1 “知”与“道”
        2.1.1 “知”
        2.1.2 “道”
        2.2 “知道”与“不知道”
    第三章 “不知道”的历史
        3.1 “不知道”在西方
        3.1.1 古代
        3.1.2 中世纪至近代
        3.1.3 现代
        3.2 “不知道”在中国
        3.2.1 儒家
        3.2.2 道家
        3.2.3 禅宗
        3.2.4 诗学
    第四章 “不知道”种种
        4.1 Andre Kukla按程度的分类
        4.2 Andre Kukla按性质的分类
        4.3 梁瑞清的分类
        4.4 本文的分类
    第五章 我们缘何“不知道”
        5.1 语言具有“自反性(reflective)”
        5.2 言、默互为背景而呈现
        5.3 言说中有视角
        5.4 语言无法指向自己的逻辑形式
        5.5 私人经验与公共经验的不对称
        5.6 形而下与形而上之区分
        5.7 逻辑铁律之不可破
    第六章 可道与不可道
        6.1 可道的
        6.2 不可道的
第二部分 “不知道”以后
    第七章 “不知道”通“道”
        7.1 由词以通“道”
        7.2 废词以通“道”
    第八章 “不知道”之道
        8.1 维特根斯坦:显示
        8.1.1 “说”与“显示”
        8.1.2 如何“显示”
        8.2 冯友兰:用负的方法说
        8.2.1 “负的方法”之提出
        8.2.2 如何用负的方法说
        8.3 道家的方法
        8.3.1 词成道亏
        8.3.2 正言若反
        8.3.3 以言去言
        8.3.4 非言非默
        8.4 禅宗的方法
        8.4.1 禅是逻辑的反面
        8.4.2 不离不立:入于言而出于言
        8.4.3 拈花指月:意义在行动中显示
        8.5 诗的方法
        8.5.1 “诗”与“思”
        8.5.2 立象尽意,得意忘象
        8.5.3 言“不言”之言
    第九章 “不知道”与中国哲学
        9.1 哲学何为
        9.1.1 从“哲”字谈起
        9.1.2 “有”哲学与“无”哲学
        9.2 该中国哲学登场了
        9.2.1 实用理性与情本体
        9.2.2 极高明而道中庸
    第十章 “不知道”与生活
        10.1 言说源于体验并归于体验
        10.1.1 语言,为准备好领悟的人而准备
        10.1.2 体验,让语言消失在幸福处
        10.1.2.1 语言赋予幸福以伦理的维度
        10.1.2.2 向幸福而生
        10.1.2.3 “安”
        10.2 “道”在伦常日用中
所引着作原文名称简写
参考文献
后记

四、禅宗语言观及其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想象的救赎:罗兰·巴尔特的中性思想与佛道之间的关系[J]. 钱翰. 学术论坛, 2021
  • [2]唐宋禅宗灯录詈语研究[D]. 陶罗琪. 暨南大学, 2019(02)
  • [3]从冯友兰论禅宗之“不可说”[J]. 车欣格.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18(09)
  • [4]论虚云法师对禅门规约的修定与贡献[D]. 崔田田. 南昌大学, 2018(12)
  • [5]晚唐五代诗僧群体的诗禅观研究 ——以齐己为中心的考察[D]. 李芳.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6]语言与世界—《华严经》语言哲学研究[D]. 单欣. 吉林大学, 2014(03)
  • [7]2010年中国古典诗歌研究论文索引[J]. 王艺雯,杨传召.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3(01)
  • [8]2010年中国古典诗歌研究论文索引[J]. 王艺雯,杨传召.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3(02)
  • [9]越南陈朝禅宗三书研究 ——以文献、文字、词汇爲中心[D]. 阮玉协(NGUYEN NGOC HIEP). 浙江大学, 2013(04)
  • [10]论知与道 ——我们怎样道知与知“道”[D]. 杨晓波. 华东师范大学, 2013(04)

标签:;  ;  ;  ;  ;  

禅语观及其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