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屈的孤胡——傅山诗歌的成就

不屈的孤胡——傅山诗歌的成就

一、不屈的孤鹄——傅山诗歌之成就(论文文献综述)

刘瑞鹏[1](2021)在《傅山书学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傅山在明清鼎革之时代裂变中,形成了“杂乱而无章”之书学思想,这一思想在其着作与书作中无不显露。其中,傅山在《庄子》《荀子》之批注中对时事巨变深刻反思,在《山海经》《淮南子》之批注中将世间愁怨置之度外,在入清以后之创作中对社会不满大肆宣泄。明清递嬗时代之傅山一章,主要对其“书风丕变”之人生经历进行论述,对其“经国济世”之思想建构进行分析,对其“矛盾多元”之遗民身份进行解读。傅山书学思想渊源考论一章,主要涉及子学、考据学和医学,三者之外或有其他还需进一步研究。以上种种,反映在傅山书学思想中,主要表现为“尚奇”“丑拙”“天倪”之书学观,即为文章第三至五章。傅山在明清易代之后,对人生有了截然不同之思考、感悟,并致其书风发生转向,或静心观变、或率性而为,或有意发泄、或随心得之。第六章主要阐述傅山书法创作以“篆隶笔意”贯穿始终,既有感性发挥,亦有理性思考,遂产生不可复制之笔墨效果。从明清之变的视角反观傅山之沉浮人生,通过其一生书作、诗文、题跋、批注等着述来剖析傅氏矛盾而又多元之书学思想,结合其生平交游、书法取法以及所接受的观念来分析傅氏复杂而有创见之书学思想。

李婧[2](2018)在《傅山文学作品与地方语文课程资源的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傅山先生是一位在山西、在太原有着巨大影响力的地方文化名人,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意义。他的文学作品中蕴藏着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他的诗歌表现了崇高的文化气节和爱国精神,他的散文具有很高的审美性和思辨性,他的戏曲对社会进行了深广的揭露。将他的文学精品以适当的方式融入到太原地方语文教学中去,有利于培养当地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和家乡情怀。将傅山的文学精品融入到太原地方语文教学中去,具有可靠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符合我国新课改和高中语文新课标的要求,也符合太原当地师生语文教学的需求和太原市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需要,对当地学生有着重要的人文价值和育人价值,有利于增强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主动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提升学生对家乡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将傅山文学精品融入到太原地方语文教学中的方法,是在“傅山文化活动节”中开设三门傅山文学作品选修课,包括傅山诗歌专题选修课、傅山散文专题选修课和傅山戏曲专题选修课,学生可从中任选一门参加。每门选修课都首先让学生观看傅山的专题纪录片《传奇名士傅山:百科全书人生》,整体感知家乡文化名人傅山;然后阅读傅山文学作品中的名篇,在品读中仔细体会傅山崇高的人文精神、爱国精神和士人精神,推荐教学的诗歌名篇有《甲申守岁》《病征》《响雪》《病极待死》和《自顾》等十九首古诗,散文名篇有《太原三先生传》《汾二子传》《训子侄》《甲子夏书示连苏》《与曹秋岳书》和《“好学而无常家”解》,戏曲名篇有傅山亲着的《红罗镜》和以傅山为题材创作的新编晋剧《傅山进京》;最后,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号召学生踊跃参加傅山诗歌诵读比赛、“我们的傅山”征文大赛和傅山专题小短剧大赛的文学实践活动。这些选修课能让学生在相对集中的时间里,对傅山的文化精神和他的文学精品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同时可以巩固运用课本中相关的语文知识。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又能增进学生对家乡文化名人的了解,让学生将家乡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自觉传承下去。

刘宁[3](2018)在《傅山诗文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傅山(1607-1684),原名傅鼎臣,字青竹,后改名山,字青主。他与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李顒、颜元一起,曾被称为“清初六大师”①,而在十七.世纪的北方文化圈中,傅山更具有标志性的作用和意义。作为明末清初山西学术思想的领军人物,傅山将晋文化推向黄金发展期。董其恕《读傅道翁先生诗》中言“先生我晋第一流人物”。②傅山卓越的学术思想引人瞩目,他在诗文理论批评方面也有独特的造诣。傅山随时随处都有诗文理论的发表,在其《霜红龛集》的论文、杂着、杂记、书信和诗、赋之中,比比皆是。这些理论带有明清易代之际的鲜明色彩,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时风云变幻的学术思潮,在明末清初的学术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傅山极具个性,他以“异端”自居,提出了不少富有创新色彩的理论主张。本文以《霜红龛集》为主要研究文本,从明末清初的文学理论思潮及山西的独特地域文化中把握傅山诗文理论的特点,体悟傅山的生存境遇与精神状态,力图还原一个特殊时代中的诗文理论建构与发展体系。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以明清时期的诗文理论为依据,以傅山的多重身份为切入点,以山西地域性文化为影响因素,构建傅山诗文理论的现实背景。第一节重点体现晚明多元化学术思潮向清初同一性的嬗变,并突出“复古”与“求真”两大主线,为傅山的诗文理论提供背景支撑。第二节集中阐述傅山由明入清后身份的转变,主要对他的文人身份、名士身份、遗民身份进行分析。从傅山不同身份中把握其诗文理论的内在矛盾性和统一性。第三节重点阐述山西地域性文化对傅山其人及其诗文理论的影响,从经济、政治、传统文化等方面突出山西地域性文化特征。第二章以“复古”为主线,将傅山有关“复古”的诗歌理论串联起来。从傅山对复古派理论的发展及批评中,阐明傅山自身的文学理论主张。本章主要论述傅山对复古派“格调说”、“妙悟说”、“以气论诗”等主张的看法,把握傅山文学思想的继承性、批判性与反思性,着重表现傅山的文化反思。第三章以“求真”为主线,将傅山有关“求真”的诗歌理论串联起来。本章主要围绕傅山的“求真观”、“尚奇观”、“丑拙观”、“雅俗观”进行论述,突出傅山理论主张的独特性、反叛性与创新性。在论述过程中,将傅山与同时期其他诗人如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进行横向比较,更为清晰地反映傅山诗文理论主张的与众不同之处,重点表现傅山的文化坚守。第四章主要论述傅山的文论主张。第一节结合山西地域性文化特点,对傅山所提出的“东南之文”与“西北之文”进行辨析,从对比中阐明傅山的思想理论。第二节对傅山有关“文章风格多样化”的主张进行分析,表现傅山对文学本质的重视与回归。第五章围绕傅山诗文理论中的矛盾性及价值意义进行重点论述。第一节主要总结傅山诗文理论的内在矛盾性,表现傅山思想的挣扎与理论的冲突,力图还原傅山真实的生存境遇和精神状态。第二节结合时代性和地域性特征,对傅山诗文理论的价值意义进行阐述。

赵艳艳[4](2016)在《傅山诗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清初遗民傅山为研究对象,他经历了明清易代的历史巨变,坚守民族气节,拒不仕清,是清初北方遗民群体中的代表人物。傅山的诗文创作不事雕琢,纯任天机,倡导“文章生于气节”,强调经世致用的文学思想,在明末清初的文坛上独树一帜。本文拟从傅山的家世、生平与交游、文学思想、诗文内容与艺术成就等方面进行详细地探析,力图展现一个全面真实的傅山。本篇论文分为五个部分对傅山诗文进行论述:第一章,考察傅山的家世、生平及交游。傅山出生于官宦世家,自父亲傅之谟这一辈变为一般的书香门第,以诗文传家。经历明清鼎革,面对满目疮痍的河山,傅山出家入道,毅然选择了反清复明的道路。在复明无望后,傅山归隐山林,潜心着述,一生坚苦持气节。对傅山成长环境及生平行迹的梳理,是研究傅山诗文的根基。第二章,论述傅山的文学思想。将傅山置于明末清初的学术背景上,其文学思想体现了独特的个性特征及鲜明的时代风貌:关注现实,主张经世致用,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具有强烈的现实性;诗文创作贵在创新,强调以骨气胜,反对奴性、媚俗,这既是傅山文学创作的宗旨,也是其个性及人格在文学层面上的反映。第三章,分析傅山诗歌的思想内涵。本章立足于文本,将傅山的诗歌分为抒写遗民心史、山水纪游诗、咏物诗及思亲怀友诗四个部分进行论述。其诗歌一以贯之的思想是抒发亡国之痛和故国之思,表现民族气节,是一部饱含着血和泪的遗民心史。第四章,论述傅山诗歌的艺术成就。傅山的诗歌创作受晋中地域文化的深刻影响,表现出质实厚重、雄浑劲键的风格特征。其诗歌继承了杜甫诗歌的“诗史”精神,以诗存史,为现实斗争服务;同时,傅山受文翔凤诗歌的影响甚大,对冷僻词汇的运用,对雄健曲折的行文气势的追求等,都是对文翔凤诗歌继承的结果。傅山的诗歌风格多种多样,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鲜明的个性特征。前期呈现出慷慨苍凉、古奥老拙之风,随着清朝统治的稳固,傅山心境随之转为淡静平和,诗风也转为萧散自然、清丽恬淡。第五章,傅山散文论略。按照题材内容将其散文分为:表彰节义,慷慨深沉的传记文;情深意挚,质实无华的尺牍文;理深味永,自抒胸臆的杂文。

秦晓虹[5](2013)在《《霜红龛集》诗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傅山是明末清初山西遗民诗人之一。本文以他的诗集《霜红龛集》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诗歌创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个性。全文主体分四个部分:首先,对傅山明末所创作的诗歌内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明末世相衰败,作者笔下更多的是记录黑暗社会下自己的悲痛;对于黎民百姓的无限悲悯;还有乱世中失去亲人之痛;诗中还表达了他经世致用的救国之志。其次,对傅山清初所作诗歌进行了分类和总结。清朝入主以后,遗民诗人一度陷于矛盾和挣扎,傅山当时所作诗歌一部分反映了对乱离生活的悲愤以及对于前朝的眷恋,另外一部分就是对贞烈的讴歌,还有一部分诗歌则主要表达了他矢志抗清的决心。再次,随着清朝政权的逐渐巩固,傅山转为了对清政府的消极抵抗。隐居后的他笔下诗歌主要内容就是记录山居的闲散生活、走访僧友以及山水游历。最后,分析了傅山诗歌的艺术个性。笔者主要从意象特征、语言和艺术表现手法三方面进行研究,诗人擅于用动态意象为诗歌增添“活”力,此外,诗中还多用高洁意象、宗教类意象和中草药意象,丰富了诗歌内容;诗歌语言具有简洁洗练和平淡质朴的特色,方言俗语入诗使得诗歌诙谐风趣;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主要以托物言志、白描写景、一语双关为主;最后以作者隐居前后作为分

李东琴[6](2004)在《不屈的孤鹄——傅山诗歌之成就》文中研究说明傅山是明清之际一位志行坚卓的遗民思想家 ,也是一位见解卓越、创作丰富的学者 ,他一生以抗清为己任 ,心伤故国 ,奔走呼号 ,诗歌中闪耀着一种不屈的斗争精神 ,处处洋溢着强烈的民族主义精神、哀民生之多艰的深切情怀 ,情寓于诗 ,读之令人感奋。

二、不屈的孤鹄——傅山诗歌之成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屈的孤鹄——傅山诗歌之成就(论文提纲范文)

(1)傅山书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明末清初之鼎革与变迁
    二、傅山思想之矛盾与多元
    三、对傅山书学研究之重新审视
第一章 明清递嬗时代之傅山
    第一节 傅山生平与交游略论
        一、傅山生平概说
        二、傅山交游撷论
    第二节 傅山“经国济世”思想建构
        一、经世思潮与西学东渐对傅山之启蒙
        二、直隶孙奇逢北学思想对傅山之激励
        三、苏南顾炎武经学思想对傅山之促进
    第三节 傅山之遗民身份
        一、对明王朝之眷恋及清王朝之拒斥
        二、傅山与王铎书法之契合与背离
第二章 傅山书学思想渊源考论
    第一节 傅山书学思想与子学摭论
        一、傅山书学观之“激进”与子学批判意识
        二、傅山书学观之“支离”与老庄“自然”思想
        三、傅山书学观之“求变”与《荀子》“如蜕”思想
    第二节 傅山书学思想与考据学蠡测
        一、傅山“严谨规范”之用字观与考据学
        二、傅山“补经证史”之金石观与考据学
        三、傅山“重篆崇隶”之碑学观与考据学
    第三节 傅山书学思想与医学略述
        一、傅山书学观之“无所不临”与“餐采”说
        二、傅山书学观之“先萌一意”与“气”论
第三章 傅山书学思想之“尚奇”观
    第一节 傅山“尚奇”书学观成因考论
        一、明末“尚奇”之风的影响作用
        二、明清甲申之变的强化作用
    第二节 傅山“尚奇”书学观之“奇异”
        一、楷法篆隶,出新生奇
        二、杂体兼施,彰显奇异
    第三节 傅山“尚奇”书学观之“奇正”
        一、“字正体直”,回归古法
        二、“正极奇生”,“大巧若拙”
第四章 傅山书学思想之“丑拙”观
    第一节 傅山“丑拙”书学观成因考论
        一、以“丑拙”为美之时代风气
        二、傅山遗民心态下追求“丑拙”
    第二节 傅山“丑拙”书学观之“丑怪”
        一、心向庄子,否定“妍媚”
        二、推崇颜书,反倡“丑怪”
    第三节 傅山“丑拙”书学观之“朴拙”
        一、追溯篆隶,探求“朴拙”
        二、研习隶书,践行“朴拙”
第五章 傅山书学思想之“天倪”观
    第一节 傅山“天倪”书学观成因考论
        一、庄子“天倪”思想之影响
        二、晚明浪漫主义思潮之驱动
    第二节 神至而笔至之“天”
        一、专精下苦,自近古人
        二、勤而引之,即具是倪
    第三节 笔不至而神至之“天”
        一、野书以行,放荡无绳检
        二、字中之天,不可有意遇之
第六章 傅山书法创作理念审视
    第一节 篆隶笔意——贯穿主线
        一、用圆锋香象力,竭诚运腕
        二、不知篆隶之变,终是俗格
    第二节 感性发挥——法本无法
        一、情性之发:无心而作,冀有可观
        二、丑拙之美
        (一)溯古求变,标新立异
        (二)俗物逼面,大违心手
    第三节 理性思考——技进乎道
        一、不自正入,不能变出
        二、志正体直,技道相通
余论
    第一节 傅山书学思想研究之总结
        一、明清之际的傅山及其书学思想渊源考论
        二、傅山书学思想之“三观”
        三、傅山书法创作观念审视
    第二节 傅山书学思想研究之展望
        一、傅山书学思想生成之多元因素
        二、傅山书学思想“三观”之再探究
        三、傅山书法创作理念之深入剖析
    第三节 傅山书学思想研究之局限
        一、文献资料的欠缺与期待
        二、研究方法的单一与改进
        三、知识结构的充实与更新
附录《傅山书学思想研究》文章附图一览表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傅山文学作品与地方语文课程资源的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意义
第一章 傅山文学作品建设为地方语文课程资源的依据、价值和构想
    第一节 傅山文学作品建设研究的依据
    第二节 傅山文学作品建设研究的价值
    第三节 傅山文学作品建设研究的构想
第二章 傅山诗歌作品与地方语文课程资源的建设
    第一节 傅山诗歌的思想内容
    第二节 傅山诗歌的艺术特色
    第三节 傅山诗歌名篇的教学设计
第三章 傅山散文作品与地方语文课程资源的建设
    第一节 傅山散文的思想内容
    第二节 傅山散文的艺术特色
    第三节 傅山散文名篇的教学设计
第四章 傅山戏曲作品与地方语文课程资源的建设
    第一节 傅山创作的戏曲《红罗镜》
    第二节 以傅山为题材创作的戏曲《傅山进京》
    第三节 《傅山进京》的教学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傅山诗文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三、研究方法和思路
第一章 傅山诗文理论的思想溯源
    第一节 晚明到清初文学理论的嬗变
        一、晚明思潮的多元化特征
        二、清初思想的同一性特征
    第二节 傅山由明入清的多重身份
        一、文人身份——经史传家,世代儒生
        二、名士身份——豪杰尚侠、狂放怪诞
        三、遗民身份——侨居松庄、矢志不渝
    第三节 山西地域性文化特征
第二章 傅山的文化革新——对“复古”派理论的反思发展
    第一节 反对机械复古,注重诗歌的社会功用
        一、强调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
        二、注重诗歌的“诗史”作用
        三、注重“心史”,回归“诗本”
    第二节 对复古派“格调说”的批判
        一、反对复古派的“声律”、“音韵”观
        二、反对复古派的“师法”观
        三、扩大学古范围,关注“性情识力”
    第三节 对严羽及复古派“妙悟”说的发展
        一、注重不可测之“才”,强调诗歌本色
        二、扫除门户之见,从禅宗角度修正“妙悟”说
    第四节 对复古派以“气”论诗的发展
        一、关注诗歌“元气贯之,浑然天成”的整体美
        二、注重诗歌“自然气象”及表达方式的自然化
第三章 傅山的文化反叛——对“求真”的追求和坚守
    第一节 何谓真诗——真心真情的创作论
        一、注重诗歌的真心真情
        二、“眼耳心手口”相一致的创作论
    第二节 何谓真奇——尚奇求新的审美观
        一、提出“人奇气自奇”
        二、对竟陵派“幽深孤峭”的回护
    第三节 傅山的“丑拙”观
        一、主张不必藏拙,无心为之
        二、追求朴拙古风,纯任天机
        三、主张直朴不枝,支离拙硬
    第四节 傅山的“雅俗”观
        一、提倡以方言入诗,充满乡野之气
        二、反对世俗,批判奴俗
第四章 傅山的文论主张
    第一节 西北之文与东南之文
        一、主张刚健雄浑,反对柔媚绵密
        二、主张沉郁佶倔,反对富丽拖沓
    第二节 傅山对“文心”的探索和回归
        一、注重文章的艺术性
        二、提倡文章风格的多样化
第五章 傅山诗文理论的矛盾性及价值意义
    第一节 傅山诗文理论中的矛盾性
    第二节 傅山诗文理论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4)傅山诗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傅山的家世生平述略
    第一节 家世及家学渊源
        一、深厚的家学渊源
        二、严格的家庭教育
    第二节 傅山的生平考述
        一、明末读书养志时期
        二、明清之际的抗清斗争
        三、清初潜心治学时期
    第三节 傅山的文学交游
        一、傅山与顾炎武
        二、傅山与李因笃
        三、傅山与戴廷栻
第二章 傅山的文学思想刍探
    第一节 傅山的诗学思想
        一、重独创,尚率真
        二、倡实学,主性情
        三、重骨气,反奴性
    第二节 傅山的散文理论
        一、“文章生于气节”
        二、“文乃性情之华”
        三、“西北之文”
第三章 傅山诗歌的题材内容
    第一节 慷慨沉郁、壮怀激烈的遗民心史
        一、深沉蕴藉的故国之思
        二、坚贞不屈的报国之志
    第二节 雄浑劲健、清新明秀的山水纪游诗
        一、山水纪游诗的界定
        二、傅山的山水纪游诗
    第三节 言为心声、托物寓怀的咏物诗
        一、咏物诗的界定及演变
        二、傅山咏物诗的思想内容
        三、傅山咏物诗的艺术特色
    第四节 辞恳意切、饱含深情的思亲怀友诗
        一、情深意挚的亲情诗
        二、述志抒情的赠答诗
第四章 傅山诗歌的艺术成就
    第一节 晋中地域文化对傅山诗歌创作的影响
    第二节 傅山诗歌的艺术渊源
        一、诗学杜甫之沉郁忧愤
        二、诗学文翔凤之雄浑奇崛
    第三节 傅山诗歌的艺术风格
        一、慷慨苍凉,古奥老拙
        二、萧散自然,清丽恬淡
第五章 傅山散文论略
    第一节 表彰节义、慷慨深沉的传记文
    第二节 情深意挚、质实无华的尺牍文
    第三节 理深味永、自抒胸臆的杂文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5)《霜红龛集》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作者生平
    1.2 创作背景
    1.3 诗歌创作概况
    1.4 研究历史与现状
    1.5 本文研究角度与要点
2 末世才俊的悲吟
    2.1 哀叹民生
    2.2 伤悼亲友
    2.3 经世致用
3 遗民志士的挣扎
    3.1 悲愤乱离
    3.2 眷怀故国
    3.3 讴歌贞烈
    3.4 矢志抗清
4 并州野老的归隐
    4.1 山居生活
    4.2 酬唱僧友
    4.3 山水游历
5 傅山诗歌的艺术个性
    5.1 独特的意象特征
        5.1.1 动静间出的意象
        5.1.2 高洁的意象
        5.1.3 宗教类意象
        5.1.4 中草药意象
    5.2 典型的艺术表现手法
        5.2.1 托物言志
        5.2.2 白描写景
    5.3 语言特点
        5.3.1 简洁凝练、平淡质朴
        5.3.2 善用方言、诙谐风趣
        5.3.3 一语双关、含蓄隐讳
    5.4 诗歌风格
        5.4.1 沉郁悲慨
        5.4.2 冲淡旷达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6)不屈的孤鹄——傅山诗歌之成就(论文提纲范文)

一、满臆河山疾
二、兴亡着意拼
三、望望田横岛
四、孤魂不召也朝宗
五、意险语幽的诗风

四、不屈的孤鹄——傅山诗歌之成就(论文参考文献)

  • [1]傅山书学思想研究[D]. 刘瑞鹏.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傅山文学作品与地方语文课程资源的建设研究[D]. 李婧. 陕西理工大学, 2018(08)
  • [3]傅山诗文理论研究[D]. 刘宁.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4]傅山诗文研究[D]. 赵艳艳. 闽南师范大学, 2016(05)
  • [5]《霜红龛集》诗歌研究[D]. 秦晓虹. 山西师范大学, 2013(10)
  • [6]不屈的孤鹄——傅山诗歌之成就[J]. 李东琴.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2004(04)

标签:;  ;  ;  ;  ;  

不屈的孤胡——傅山诗歌的成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