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史料的运用

新闻中史料的运用

一、历史素材在新闻中的运用(论文文献综述)

丁新颖[1](2021)在《纪录片《河西走廊》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为了我国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才的有效培养,教育部从21世纪初就适时启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课程标准的更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要求学校和教师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历史纪录片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学术性强、动态直观、感染力强等特点,适合高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征。运用历史纪录片进行教学能够突出历史细节,再现历史面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历史视野,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历史纪录片《河西走廊》立足国家的“一带一路”倡议,以历代经略河西走廊为主题,学术水平高。《河西走廊》横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以文化为切入点,涉及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等层面,运用情景再现的叙事手法展现了河西走廊的发展历程,勾画出了中国西部历史的深刻变迁,向世界传达了中国精神,是一部厚重的民族史诗。《河西走廊》与统编高中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联系紧密,对高中历史教学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包括七个部分。第一章概述了历史纪录片的概念和分类,说明了历史纪录片的史料价值和教学价值。第二章对纪录片《河西走廊》的整体内容进行简要介绍,并对其具体内容进行四个层面的分类。第三章在对高中学情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河西走廊》的五大教学功能。第四章梳理了《河西走廊》与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在内容方面的密切联系。第五章分析了《河西走廊》的内容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第六章探究了《河西走廊》在课时教学中的整体应用。最后一章反思了《河西走廊》的教学应用。

刘夏茹[2](2020)在《基于政务抖音发布的广州城市形象短视频叙事研究 ——以“中国广州发布”为例》文中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等新政策的出台,为广州城市形象建构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与此同时,广州面临的媒介环境也发生了巨变,短视频发展势头强劲。西安在抖音平台成为“网红城市”之后,政务抖音号的开通俨然成为潮流,各大城市甚至乡镇政府部门陆续开通了政务抖音号。本文以新型媒介形态——短视频为研究语境,着眼于广州城市形象建构升级这一关键立场。首先,通过系统地文献分析与梳理,对政务抖音、城市形象、叙事理论三个关键词进行了概念界定,并在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本文选取“中国广州发布”为研究案例的代表性,进而对短视频建构城市形象的价值和意义进行了解释说明。接着,借助内容分析法与文本分析法,从宏观包括本土叙事题材和国际叙事题材两大分析角度,以及微观包括叙事理念、叙事选材、叙事结构、叙事情节等四大层面,切实分析了广州城市发布短视频的叙事现状。同时,为了挖掘广州城市形象短视频的叙事特征,为广州政务抖音发布短视频的叙事分析提供更多思路,本研究选取了“上海发布”、“长沙发布”、“东莞发布”点赞过1万的100条短视频,及37条广州标签的短视频进行文本分析。之后结合受众调研,在与其他城市叙事特色的对比分析中,发现广州政务抖音发布短视频的叙事在构建城市形象方面存在如下问题:城市信息传递浅显化,城市意象类别单一化,城市故事讲述平淡化,城市人物塑造缺温度,城市氛围呈现理性化等。最终,本研究对广州政务抖音发布短视频的叙事问题提出了总体对策、对内建构对策与对外建构对策。总体对策上,要清晰定位城市形象,沉淀栏目专题;打造具有城市特色的叙事话语体系。对内建构的主要策略是共情,即唤醒集体记忆,贴近身边生活。对外建构的主要策略是认同,即全方位释放信息;精品化构思演绎;搭建全球话语。

方婧雯[3](2020)在《郭玲春新闻作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郭玲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着名的女记者,以“散文式”新闻作品蜚声新闻界。她的新闻报道本着为人民与国家服务的宗旨,力求创新、不落俗套。长久以来,学界不乏对我国新闻史上女记者的研究,但是对于郭玲春新闻作品的整体研究却并不多见。郭玲春的新闻报道内容丰富,涉及多层次、多领域,具体表现在她的会议新闻善于挖掘读者欲知应知的信息;人物新闻以知识分子为重点,力求树立新时代的榜样;文艺新闻能够从侧面展现中国文艺的现代化进程。此外,郭玲春作为新华社记者,她十分注重报道的政治性,她的新闻报道以正面题材为主,多角度地为人民群众展现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气象。郭玲春的新闻报道在写作上也极具特色:一、角度独到,选材灵活。郭玲春的新闻报道无论是角度选取还是素材撷取都新颖独特,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二、文章架构不落窠臼。郭玲春的新闻报道不局限于某种特定的结构,而是根据主题与内容“量体裁衣”。三、写作技巧灵活多变。郭玲春的新闻报道常运用多种写作技巧,极具感染力。如:使用叙议结合的方式来引导读者,通过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来增加新闻的可信度与可读性,采用丰富多彩的新闻语言,使新闻变得更加鲜活丰满。郭玲春的新闻报道之所以呈现出以上特色,是因为她顺应了改革开放的时代需要、在领导与同事的支持下,成功借助了新华社强大的平台优势、以及依靠自身成长经历培养出独特的品格。总而言之,郭玲春的新闻实践活动对新闻业有着突出的贡献,不仅开启了七、八十年代新闻写作的新篇章,对今天的新闻从业人员同样有着示范作用。

韩隽[4](2020)在《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本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当代的非虚构写作“现象级”躁动始自2010年。先是由文学界《人民文学》杂志发起,随后成为多学科响应以及社会与技术“双轮驱动”互动共构的特有景观,这使得“远涉重洋”来到中国的非虚构写作概念无论是边界和路径都有了明显改变,十年之间,非虚构写作被裹挟着成为互联网时代原生内容产品,已经具备了特有的“写作姿态”和“文体形态”,成为典型的“实践文本”,形成了跨界“文学共同体”。非虚构写作是一个具备多元化价值的核心概念。目前已经面临新媒体场域天然带来的“大众化”与“商品化”问题、隐忧和焦虑。论文开始在对“非虚构写作”核心概念做了界定、对其研究文献全面梳理的基础上,直面发展中的问题并明确了研究方向。本文论文采用文学观察和史性阐释方法,立足国际不同社会脉络语境,期求对非虚构写作的命题发端、历史源流、文体特征、叙事规范、价值追求做基于写作现状考察之上的本体理论研究。正文分为五章。第二章对当前文学和新闻两域的发展景观和作品展开定量研究,并明晰其内在特征和精神内核。第三章与第四章梳理了中国非虚构写作的发展进路和文体特征,重点勾勒了从古至今的中国纪实文化精神,以及现代文学发展进程中尤其延安时期的写作经验对非虚构写作的精神影响;同时阐释了此间中西非虚构文体、体裁形成以及个性结构细微异同。第五章是带有方法论特质的非虚构叙事论,总结了非虚构写作的共识、观念、范式、文本阅读契约、内在原则、经验、技巧和伦理边界,力求为非虚构写作提供内容生产规范,同时还论述了非虚构影像等样态作为新型非虚构文本接续叙事创新,以及随着疫情语境进入公众视域的非虚构灾难叙事表达。第六章对非虚构美学内涵、非虚构后现代特性、非虚构跨界价值做了系统性概括,将“人文”和“理想”作为非虚构写作的根本性价值追求。余论是论文小结也试图唤起讨论:非虚构写作已然成为作为文学新思潮要以理论规范防止虚妄狂欢;要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要提升深度同时能够更快捕捉鲜活现实生活,同时回应了非虚构写作强调的“真实”与“现实”意涵和相关伦理问题。论文总体基于对当代国内非虚构写作概貌的观察与总结,力图推进确立非虚构写作范式,探究写作方法,将非虚构写作本体理论研究系统化、深入化、学理化。

李曼秋[5](2020)在《高中地理新教师有效利用教学素材的实施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教师一般是指从事教学工作时间较短(1-3年)的教师群体,与成熟型教师相比,新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教学素材积累不够,课堂教学及与此直接相关的实践问题是他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地理课程是中学学科中唯一一门跨“人文与社会”和“科学”两个学习领域的综合性课程,因此,地理新教师课堂教学面临的挑战更大。突破课堂教学瓶颈需要新教师从各个方面下功夫,其中,有效利用地理教学素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是新教师职业成长的必由之路。“高中地理新教师有效利用教学素材的实施路径研究”旨在立足于新教师的视角探索“地理教学素材”有效用于课堂教学的实施路径,最终实现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本研究试图达到两个研究目标:其一,了解并掌握地理新教师入职以来的困境及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教学素材面临的困难;其二,探索出一条可供新教师借鉴的有效利用教学素材的实施路径。为达到上述目标,遵循以下研究思路与方法:(1)以调查的形式(教师问卷调查、学生问卷调查、教师访谈调查等)获得第一手资料;(2)以“有意义学习理论”等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地理教学素材”为纽带,将地理新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联系起来;(3)提出有效利用教学素材的实施路径,并开展实证研究,对课堂教学效果予以评价。通过研究得出三点结论。第一,地理教学素材是符合地理学的学科特点,有目的地为地理课堂教学服务,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教学内容补充素材。教学素材影响教学质量,其有效利用对高中地理新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一定的影响。第二,高中地理新教师入职困境及课堂教学面临的困难有:课堂教学是新教师遇到的最大困难;教学素材积累不足制约课堂表现力;教学素材筛选体系尚不成熟;教学素材课堂应用效果不佳。第三,有效利用教学素材的实施路径为:建立地理教学素材库→筛选教学素材→选择教学方法→开展课堂教学→根据教学效果反思教学素材→完善地理教学素材库。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教学素材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实施路径对课堂氛围、学生学习兴趣和测试成绩等有明显的提升效果。

方晨[6](2020)在《大卫·诺德的“新闻机制史”书写路径及其知识贡献——以《新闻的共同体:美国报纸和它们读者的历史》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詹姆斯·凯瑞的讨论为源头,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新闻史观变革运动推动了美国新闻史研究走出辉格式的、线性的、进步的传统范式。大卫·诺德延续了凯瑞的新闻文化史路径,将其进一步聚焦到以阅读史为代表的新闻机制史的范畴中。他的《新闻的共同体》重新定义了"新闻"与"新闻史"的内涵,从"生产的共同体"和"接收的共同体"两个维度阐发了北美新闻传统中的共同体精神。他的新闻史研究试图将文学批评、历史学、传播学、社会学等融合在一起,建立一种兼顾人文主义和社会科学的新的关于传播的历史。由于他的新闻史观是地方性的,国内研究借鉴时要注意可行性和合理性。

程启明[7](2020)在《电视新闻历史素材数字化及价值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新闻是新近事实发生的报道。在新闻业长期发展的过程当中,已经积累了数量庞大的新闻素材,新闻的传播方向也越来越广泛,新旧新闻内容之间存在的潜在联系交互错杂,共同编织成了电视新闻历史的有色画卷。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传统的新闻记录形式逐渐老化,许多珍贵的新闻历史素材在长期存储的过程当中逐步流失。积极促进电视新闻历史素材的数字化,不仅能够延长新闻素材的留存时间,同时也能够为后续电视新闻的制作提供足够的素材。

经国炜[8](2020)在《对新闻媒资系统素材动态管理措施探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媒体纷纷开始应用新闻媒资系统对所需素材资源进行有效地管理,从而提升工作效率。在此之上,简要分析了媒资系统的内涵及功能,并通过充分应用素材生命周期规律、实现新闻素材在线存储功能、建立新闻媒资系统软件架构、改造工作流信息处理机制等措施,帮助新闻媒体提升资料管理能力。

李瑶瑶[9](2019)在《人工智能技术对新闻业态的重构》文中研究指明人工智能技术对新闻业态在生产模式以及产业生态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对新闻业态产生的变革与模式的创新,能够厘清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当中的应用并发现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信息采集、编辑、分发以及审核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对新闻信息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本研究以今日头条中人工智能技术生产的新闻作为研究样本,主要采用了文献分析法、文本分析法、个案研究法从传播学的视角对人工智能技术对新闻业态产生的变革进行分析,并提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新闻生产过程中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碰撞。本研究主要包括四个部分,从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业态中的应用形式、适用环境到具体应用分析以及新闻收发全流程的模式创新,最后一部分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工具理性价值进行了思考。第一部分讲述了人工智能技术促进新闻生产的因素以及在新闻生产中的应用形式,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技术创新与智能算法的价值以及智能算法市场的产业扩张,从技术、市场、受众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体现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新闻生产的必要性和趋势。通过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生产中的具体应用形式,说明不同类型的人工智能技术使用的原理、方式,以及新闻呈现的形式与适用环境。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新闻生产的创新方式,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新闻生产的独特性与价值,表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新闻业已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传播方式。人工智能技术中的算法价值、大数据统计以及智能产业的市场扩张,成为新闻媒体增强行业竞争力和提升自身价值的重要方式。第二部分通过对人工智能技术对传统新闻业态的生产模式变革,从生产主体、生产方式、内容呈现、内容分发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详细分析了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生产的新闻与传统新闻在新闻的内容采集视角、内容制作、内容叙事及语言风格方面的差异,展现了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生产新闻的思维方式及传统新闻生产方式的模式变革。相较于传统的新闻带给用户的情境感知、临场化、模拟化及透明化等特征,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对传统新闻业态的用户信息消费链的价值构建以及线上、线下联动的商品推介模式,开创众创形传媒产业生态链。在第三部分的叙述中,从人工智能技术对传统新闻业态生产模式的重构,包括竞争者、生产主体、用户、新闻理念与社会镜像五个方面阐述人工智能技术对传统新闻业态形成的新型业态方式,对今日头条应用到的算法技术、样本处理、层次化文本分析和用户变迁的设置以及内容安全的保障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和阐述。分析了运用人工智能新闻生产的新闻与传统新闻模式生产出的新闻的差异,从媒介环境学角度从隐私与权力、理性价值、资本门槛以及社会镜像四个方面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诸如价值判断以及机械化等局限与不足。选取今日头条作为研究样本一方面考虑到今日头条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新闻制作的产品众多,且拥有较为成熟的技术操作系统及模式,其用户数量巨大且具有较强的用户粘性。另一方面,今日头条作为聚合类平台,在运用人工智能生产的新闻在新闻的真实性以及原创性方面产生了较多争议,成为在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新闻生产时普遍面临到的问题。文章第四部分对人工智能技术对新闻业态产生的影响进行反思与展望,从新闻定制化服务、新闻的新型产业战略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核心竞争力等方面,阐述了人工智能技术对新闻业态产生的积极影响。同时,人工智能技术具有的机械性操作、缺乏价值判断以及系统内环境不稳定等特点也对新闻的生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由于人工智能技术只能提供既定程序里的信息搜集与数据整理服务,无法像新闻记者编辑对信息的价值和有效性做判断,故而仅仅采用人工智能技术生产出的新闻略显刻板与平面化。如何将人工智能技术更好的应用到新闻业中,从而促进新闻业态的整体发展,进行了思考。

王思晴[10](2019)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对外报道的新闻框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发展缓慢,两级分化发展严重。大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博弈愈演愈烈,世界各国都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期,国际形势发生变革与调整,世界各国协同发展的意愿增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加速推进,世界各国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不断深化与加强。新时期为回应世界性发展难题与时代发展要求,作为两千多年来中西方之间进行经济、文化、宗教、民族交流与合作的历史符号丝绸之路,被赋予新的特质与内涵,作为一种解决式的政策方案被重新发展与定义。2013年9月、10月,中国政府提出共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合称“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是新时期中国领导人在继承古代海陆丝绸之路历史遗迹之上所勾勒的中国与沿线各国之间进行的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是一项兼顾国内外长期发展的包容性战略平台。“一带一路”的顺利推进与贯彻落实并非坦途,有西方大国以歪曲的意识形态对其百般诋毁的掣肘;也有文化迥异的沿线各国对“一带一路”的认知差异所产生的负面传播效果,这些都成为战略实施的障碍。习近平曾多次在重大外交场合指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要想巩固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利用共有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符号这些集体印象建立社会共识、夯实民意基础才是题中之意。国家战略的实现,坚实的社会民意基础和国际认同是关键。新闻作为人们了解世界的窗口,在发挥框架效应对受众产生影响方面作用重大。新闻框架通过报道什么与不报道什么来影响新闻信息生产,进而对受众认知产生影响。因此,媒体如何运用好新闻框架对“一带一路”进行有效的国际传播,使得沿线受众接受和认同“一带一路”,做好人心上的保障,这是本研究探索的最终目的。据此,为提升我国党报外宣媒体“一带一路”国际传播效率,更好的把握新闻报道传播规律,为“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落实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本文以《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对外报道为研究对象,运用新闻传播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学等相关知识,采取文献分析法、内容分析法、话语分析法三者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新闻框架为理论基础,选取《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2018年“一带一路”对外报道样本644份,以坦卡特的“框架清单”分析取向为研究路径对这644份报道进行量化的框架分析,归纳出《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对外报道框架的优势与不足,以及不足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一带一路”报道的国际传播策略,并对对外报道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分析。本文分为绪论、6个章节以及结论,共8个部分:第1章,绪论。在研究背景与价值,以及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研究问题。指明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明确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探寻论文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第2章,“一带一路”与新闻框架概述。通过梳理“一带一路”的概念、政策演进过程、“一带一路”对外传播的意义,明确“一带一路”的基本思路。而新闻框架则是先从框架理论的溯源开始,再对新闻框架进行梳理与分析,最后阐述新闻框架分析的路径,并明确本研究所采取的分析路径。第3章,《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对外报道的新闻框架。首先对《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对外报道的概况进行详细的介绍。在此基础上指出新闻框架在“一带一路”对外报道中的重要性。第4章,研究设计与样本分析。这一部分是对研究流程做详细的介绍,包括样本的选择、样本选择的原因、样本提取方法的解释、以及具体研究类目的建构和研究原因。根据研究设计,从报道数量、版面位置、报道体裁、报道主题、消息来源、新闻标题、词汇分析等七个类目对2013年-2018年《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对外报道进行框架分析。第5章,《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对外报道的优势。根据第4章中的样本分析数据归纳出优势主要包括,通过报道数量和版面位置的议程优先设置彰显主题重要性、多以通讯体裁讲述“区域建设成果展示与经贸合作”故事、新闻标题短小精悍直接揭示新闻主题、话语修辞积极正面,紧扣主题。第6章,《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对外报道存在的不足及原因,根据数据总结出不足之处在于:信源多样化不足导致民众话语弱化、深度报道偏少导致信息深度不足、主题多元化不足导致舆论厚度不足、文化类报道偏少导致文化传播弱化。并从国际环境层面、国家层面和新闻机构层面去分析不足的原因。第7章,优化《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对外报道的路径和发展趋势。这部分主要是针对报道存在的问题探索对应的解决策略,主要包括:注重消息来源和报道主题的平衡性和多样性,加强深度报道的运用,以民众的接近性原则进行有针对性的内容传播,加强传播丝绸之路的文化与历史。并把握“一带一路”对外报道的发展趋势:注重新旧媒体的优势互补,共同合作、运用VR和可视化等新传播手段、构建“一带一路”国际话语体系。结论,将前面几个部分贯穿、归纳,研究得出具有一般规律性的结论。

二、历史素材在新闻中的运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历史素材在新闻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纪录片《河西走廊》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影视资源在历史教学中应用的研究现状
        (二)历史纪录片在历史教学中应用的研究现状
        (三)纪录片《河西走廊》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历史纪录片概论
    一、历史纪录片的概念与分类
        (一)历史纪录片的概念
        (二)历史纪录片的分类
    二、历史纪录片的价值
        (一)历史纪录片的史料价值
        (二)历史纪录片的教学价值
    三、历史纪录片的局限性
        (一)相对真实性
        (二)受众面不够普遍
第二章 历史纪录片《河西走廊》概观
    一、历史纪录片《河西走廊》的整体概观
    二、历史纪录片《河西走廊》的内容分类
        (一)历史思想
        (二)历史材料
        (三)历史精神
        (四)历史叙述
第三章 历史纪录片《河西走廊》的教学功能
    一、学情分析
    二、教学功能
        (一)激发兴趣
        (二)深入探究
        (三)陶冶情操
        (四)延伸课堂
        (五)突出细节
第四章 历史纪录片《河西走廊》与教科书内容的联系
    一、《河西走廊》与汉代历史的联系
    二、《河西走廊》与中国近代列强侵略与探索的联系
    三、《河西走廊》与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联系
第五章 历史纪录片《河西走廊》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河西走廊》历史思想的具体应用
    二、《河西走廊》历史材料的具体应用
    三、《河西走廊》历史精神的具体应用
    四、《河西走廊》历史叙述的具体应用
第六章 历史纪录片《河西走廊》在高中历史教学的应用案例——以统编高中历史《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一课为例
    一、教学准备
        (一)教材、学情分析
        (二)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难点
    二、教学过程
第七章 历史纪录片《河西走廊》在高中历史教学应用的反思
    一、以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
    二、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四、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
    五、有的放矢地使用纪录片的历史素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基于政务抖音发布的广州城市形象短视频叙事研究 ——以“中国广州发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文献综述
    1.5 研究思路
    1.6 研究方法
    1.7 创新点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政务抖音发布
    2.2 城市形象
    2.3 叙事学理论
3 广州城市形象短视频的叙事现状
    3.1 宏观视角下的叙事现状
    3.2 微观视角下的叙事现状
4 广州政务抖音发布短视频在城市形象建构中的叙事特征
    4.1 对比长沙、东莞、上海,广州政务抖音发布短视频在构建城市形象时的叙事特征
    4.2 对比带有广州地点标签的短视频,广州政务抖音发布短视频的叙事特征
5 广州政务抖音发布短视频叙事的问题及其对策
    5.1 广州政务抖音发布短视频叙事存在的主要问题
    5.2 广州政务抖音发布短视频叙事问题的对策
6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A:可操作化定义
附录B:编码说明书
附录C:关于城市形象短视频的受众观看偏好调查
致谢

(3)郭玲春新闻作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郭玲春新闻作品的报道题材与报道倾向
    第一节 郭玲春新闻作品的主要题材
        一、会议新闻报道:挖掘读者欲知应知的信息
        二、人物新闻报道:以知识分子典型为重点
        三、文艺新闻报道:侧面展现文艺改革进程
    第二节 郭玲春新闻报道的倾向性
        一、内容注重政治性
        二、以正面报道为主
第二章 郭玲春新闻写作的创新
    第一节 角度独到选材灵活
        一、注重角度选取
        二、灵活撷取素材
    第二节 文章架构不落窠臼
        一、散文式结构
        二、视觉式结构
        三、并列式结构
    第三节 表现手法博采众长
        一、叙议结合,融入个人思想情感
        二、活用引语,巧摘报告
        三、新闻语言丰富多彩
第三章 新闻作品特色的成因及新闻实践的启示
    第一节 郭玲春新闻作品独具特色的成因
        一、时代因素的影响
        二、平台优势及领导同事的支持
        三、个人成长经历的影响
    第二节 郭玲春新闻实践对新闻业的启示
        一、突破陈规,勇于创新
        二、不怕吃苦,勤动脑筋
        三、以读者为中心,有高度的责任感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本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中心术语释义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问题与总体构想
        1.3.1 总体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问题和内容构想
    1.4 文献探讨及启示
        1.4.1 非虚构写作的中国范式和基本问题
        1.4.2 非虚构写作对新闻业的影响
        1.4.3 文献启示
    1.5 研究可能达到的创新
第二章 发端与现状:非虚构写作理论溯源与精神特质
    2.1 非虚构写作的命题发端与学理溯源
        2.1.1 “非虚构”写作命题发端
        2.1.2 文学转向背后的社会历史逻辑
    2.2 2010-2020当代中国非虚构作品整体景观
        2.2.1 文学、新闻两域的中国非虚构写作现状
        2.2.2 当下非虚构作品的题材和叙事特征
    2.3 非虚构写作时代价值与精神特质
        2.3.1 创作方法论视角下的非虚构写作价值
        2.3.2 为文学介入现实提供了“大地张力”
        2.3.3 为文学融合创新提供了新范式
第三章 源流:非虚构写作的中国进路
    3.1 中国纪实文体的历史传承
        3.1.1 中国古代纪实精神源头
        3.1.2 民国时期的文学启蒙
    3.2 延安时期“非虚构”写作实践
        3.2.1 《红军长征记》征文活动
        3.2.2 《解放日报》刊登的纪实作品
        3.2.3 延安时期中外名记者纪实巨作
        3.2.4 中国“一日体”的诞生
        3.2.5 延安文艺座谈会:文学的人民化
        3.2.6 延安时期群众写作:历史的动机与功能
    3.3 文学革新与新闻改革呼唤“非虚构”
        3.3.1 非虚构体裁在中国的渗透和延伸
        3.3.2 非虚构写作与文学的“及物”呼唤
        3.3.3 时代呼唤新闻文体创新
        3.3.4 人民大地·行动者写作计划成为催化剂
第四章 文体:非虚构写作体裁细辩
    4.1 文学类非虚构写作
        4.1.1 报告文学的文体流变与非虚构属性
        4.1.2 纪实文学与纪实影像中的非虚构特征
    4.2 历史类非虚构写作
        4.2.1 事件类题材更突出史料功力
        4.2.2 人物类题材凸显呈现历史价值
    4.3 新闻类非虚构写作:新闻特稿
        4.3.1 中美语境下特稿写作不同表现
        4.3.2 新闻特稿记录新闻人的思想深度
第五章 叙事:非虚构写作观念与规范形成
    5.1 非虚构写作的作业规范
        5.1.1 写作范式:作为“第四文体”的非虚构写作
        5.1.2 调查方式:关于采访和田野调查
        5.1.3 行动介入:一种改变行为的叙事语言
        5.1.4 深描:对调查和介入的处理
        5.1.5 道德规范:创作行为的边界
    5.2 非虚构写作中的故事叙述——基于意义的构思
        5.2.1 主题先于素材还是生成于素材
        5.2.2 人称:作者与“我”的关系梳理
        5.2.3 合理想象的边界与度
        5.2.4 关于修辞:非虚构与隐喻
    5.3 叙事视角:追求“真实”和“真相”的功能观
        5.3.1 何谓“真实”?不同文体的功能观分析
        5.3.2 非虚构写作的创作视角:素材真实与本质真实
        5.3.3 非虚构写作的“真相基因”:文体诞生于追求真相
        5.3.4 中国为什么需要非虚构写作?为追求真相的“拿来主义”
        5.3.5 非虚构写作的“真实观”是为了营造“真实感”
    5.4 非虚构写作的叙事风格与作品表达
        5.4.1 柔性的品格和刚性的人文关怀
        5.4.2 主观叙事:感受就是在场的证明
        5.4.3 克制化表达:与历史对话
        5.4.4 知识、理性的智慧介入:乡村叙事
        5.4.5 网络爆款:“沉默螺旋”的狂欢
        5.4.6 融合叙事:顺应时代的技术语言
    5.5 灾难写作视域下的非虚构表达
        5.5.1 理性与作品的超真实
        5.5.2 仿真幻觉与灾难戏仿
        5.5.3 非虚构作品中的命运书写
第六章 人文与理想:非虚构写作文化与审美价值
    6.1 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要素
        6.1.1 思想性: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硬核
        6.1.2 在场性: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要义
        6.1.3 审美性: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诉求
    6.2 非虚构写作的“后现代”特质
        6.2.1 反传统表征:“不确定性”传承
        6.2.2 多元文化成为内在特质
        6.2.3 消解形式与内容的二元对立
        6.2.4 “一种崭新的平面而无深度的感觉”
    6.3 非虚构写作的文学和新闻理想
        6.3.1 反“虚假”而非反“虚构”
        6.3.2 文学新闻化与新闻文学化
    6.4 非虚构写作文体跨界和审美追求
        6.4.1 “跨文体”“跨文艺”“跨文化”
        6.4.2 人类学视野:非虚构基于田野调查
        6.4.3 社会学视野:非虚构是社会脉络叙事
        6.4.4 反思文学创作与批评,推动现实主义新浪潮
        6.4.5 由精英到大众,独辟丰富“文化场域”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2010-2020国内非虚构写作主要作家作品辑要
    附录二 :非虚构写作平台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5)高中地理新教师有效利用教学素材的实施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地理教学素材研究综述
        一、国外关于地理教学素材的研究动态
        二、国内关于地理教学素材的研究趋势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实施路线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新教师
        二、教学素材
        三、地理教学素材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有意义学习理论
        二、学习动机理论
        三、生活教育理论
        四、最近发展区理论
第三章 高中地理新教师利用教学素材现状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调查方案设计与数据收集
        一、调查方案设计
        二、调查数据收集
    第二节 调查结果分析
        一、教师问卷结果分析
        二、学生问卷结果分析
        三、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第三节 总体结论
        一、课堂教学是新教师工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难
        二、新教师教学素材积累不足制约课堂表现力
        三、新教师的教学素材筛选体系尚不成熟
        四、新教师的教学素材课堂应用效果不佳
第四章 高中地理新教师有效利用教学素材的实施路径
    第一节 促进新教师有效利用教学素材的建议
        一、借助外在因素积累教学素材
        二、关注内在因素提升教学能力
    第二节 新教师有效利用教学素材的实施路径
        一、建立地理教学素材库
        二、根据基本原则筛选教学素材
        三、遵循学生认知选择教学方法
        四、依据教学效果反思教学素材
第五章 有效利用教学素材实证研究
    第一节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五章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要求
    第二节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学素材利用路径
        一、建立教学素材库示例
        二、筛选教学素材示例
        三、选择教学方法示例
        四、课堂教学设计
    第三节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学效果评价
        一、教学实验安排
        二、教学效果评价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与论文有关的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致谢

(6)大卫·诺德的“新闻机制史”书写路径及其知识贡献——以《新闻的共同体:美国报纸和它们读者的历史》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传统新闻史的弊端
三、从概念到方法:重新定义新闻和新闻史
    (一)重新定义“新闻”:事实与论坛模式的争夺
    (二)重新定义新闻史:新闻机制史的提出
四、重写新闻史:《新闻的共同体》的内在理路
五、诺德的新闻机制史:“糅合”的地方性知识
六、余论:新闻史观的在地化?普遍化?

(7)电视新闻历史素材数字化及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电视新闻历史素材数字化
二、电视新闻历史素材的价值分析
    (一)电视新闻历史素材具备着较为突出的珍贵性
    (二)电视新闻历史素材具备着较为突出的记录性
    (三)电视新闻历史素材具备着较为突出的丰富性
三、结语

(8)对新闻媒资系统素材动态管理措施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1 媒资系统的内涵及功能
2 新闻媒资系统素材动态管理措施
    2.1 充分应用素材生命周期规律
        2.1.1 时效性
        2.1.2 周期性
    2.2 实现新闻素材在线存储功能
    2.3 建立新闻媒资系统软件架构
    2.4 改造工作流信息处理机制
3结论

(9)人工智能技术对新闻业态的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价值及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
第一章 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生产中的应用现状
    第一节 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生产中的应用现状
        一、人工智能的技术创新
        二、智能算法的价值显现
        三、智能产业的市场扩张
    第二节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新闻生产的创新方式
        一、新闻分发平台延展
        二、参与式新闻“下放”话语权
        三、用户角色的新闻体验感上升
        四、虚拟现实技术创新呈现方式
    第三节 人工智能技术的具体应用
        一、实体机器人进行新闻采访
        二、智能采写生产定制化新闻
        三、分布式新闻推动资源聚合
    第四节 人工智能+的技术应用形式
        一、人工智能+算法技术
        二、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
        三、人工智能+VR/AR
第二章 人工智能技术对传统新闻业态的生产模式变革
    第一节 新闻生产主体:人机结合
        一、内容叙事风格客观中立
        二、以算法机制为数据来源
        三、运用自动化语言生成技术
    第二节 新闻生产方式:用户建构
        一、新闻编辑的平民化
        二、编辑软件的便利化
        三、开创众创型传媒业创新链
    第三节 新闻内容呈现:个性定制
        一、信息过滤的社交趋向
        二、用户图谱的个性体现
        三、线上、线下联动实现商品推介
    第四节 新闻内容分发:智能推送
        一、智能测算实现信息的精准推送
        二、智能匹配供给用户信息消费链
第三章 人工智能技术对传统新闻业态的重构
    第一节 竞争者:新闻媒体与聚合平台的资源争夺
        一、新闻采集的来源方式众多
        二、新闻内容的智能个性生成
        三、用户行为的双向互动反馈
    第二节 生产主体:角色认知与职业技能的认知转变
        一、记者职能与机器赋能的角色感知
        二、思维模拟与新闻推送的智能模拟
        三、专业经验与技术支撑的技能需求
    第三节 用户群体:信息接收与信息需求的方式转变
        一、互动反馈的传感化
        二、新闻体验的临场化
        三、信息需求的定制化
    第四节 新闻理念:社交关系与用户连接的思维转变
        一、以社交关系为算法理念
        二、以用户连接为思维方式
        三、以注意力实现价值增值
    第五节 社会镜像:社会秩序与行业圈层的社会变迁
        一、有机团结的集体意识
        二、异质文化的含化作用
        三、社会转型的解组风险
第四章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新闻业态的思考与展望
    第一节 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新闻定制化服务
        一、点对点信任传播流通链
        二、打造人机交互的情绪精准感知与回应
        三、记者编辑与机器人写作的话语权开发与互通
        四、算法机制实现个性化新闻服务
    第二节 打造新闻媒介的新型产业结构
        一、用户主导的新闻生产提升用户体验
        二、数据即产品的“媒介+”战略
        三、双向互动的用户情感体验参与
        四、人工智能技术的核心竞争力转移
    第三节 人工智能技术的技术与价值思考
        一、隐私数据与权力监督的安全壁垒
        二、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逻辑冲突
        三、专业主义与用户市场的需求失衡
    第四节 人工智能技术的学习能力展望
        一、自我学习提升类人思维意识
        二、深度学习促进分析学习能力
        三、人机沟通消除思维互动屏障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10)《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对外报道的新闻框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价值
        1.1.1 论文研究背景
        1.1.2 论文研究的价值
    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1.2.1 论文研究的理论意义
        1.2.2 论文研究的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内相关研究
        1.3.2 国外相关研究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总结
    1.4 论文研究的思路及内容
        1.4.1 论文研究思路
        1.4.2 论文研究内容
    1.5 论文研究方法
        1.5.1 文献分析法
        1.5.2 内容分析法
        1.5.3 话语分析法
    1.6 论文研究的重点及难点
        1.6.1 论文研究的重点
        1.6.2 论文研究的难点
第2章 “一带一路”与新闻框架概述
    2.1 “一带一路”概述
        2.1.1 “一带一路”的概念
        2.1.2 “一带一路”的政策演进
        2.1.3 “一带一路”对外传播的意义
    2.2 新闻框架概述
        2.2.1 框架的定义
        2.2.2 新闻框架的定义
        2.2.3 新闻框架分析的路径
第3章 《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对外报道的新闻框架
    3.1 《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对外报道概述
        3.1.1 对外报道定位
        3.1.2 栏目设置
    3.2 《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对外报道的新闻框架
        3.2.1 《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对外报道的新闻框架特点
        3.2.2 新闻框架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对外报道中的作用
第4章 研究设计与样本分析
    4.1 研究设计
        4.1.1 新闻媒体的选择
        4.1.2 时间段的选择
        4.1.3 样本的采集
    4.2 类目建构说明
    4.3 类目明细
    4.4 样本分析
        4.4.1 对外报道数量(年报道量、季度报道量)
        4.4.2 版面位置
        4.4.3 对外报道体裁
        4.4.4 对外报道主题
        4.4.5 消息来源
        4.4.6 新闻标题
        4.4.7 词汇分析
第5章 《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对外报道的优势
    5.1 以报道数量和版面位置提升议题的显着性程度
    5.2 以通讯体裁讲述“区域建设与合作”故事
    5.3 以单题、实题直接揭示新闻事实
    5.4 以积极正面的话语修辞实现意义框架的生产
第6章 《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对外报道的不足及原因
    6.1 《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对外报道的不足
        6.1.1 信源多元化不足导致民众话语弱化
        6.1.2 深度报道偏少导致信息深度不够
        6.1.3 主题多元化不足导致舆论厚度不足
        6.1.4 文化类报道偏少导致文化传播弱化
    6.2 《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对外报道存在不足的原因
        6.2.1 国际环境层面:国家利益单维化影响话语多样性
        6.2.2 国家层面:政治主导影响主题多元化
        6.2.3 新闻组织层面:新闻常规影响民众视角显性化
第7章 《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对外报道的优化路径及趋势
    7.1 《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对外报道的优化路径
        7.1.1 注重平衡报道,打造信息的多样性
        7.1.2 加强深度报道的运用,提升对外报道水平
        7.1.3 注重民众视角,打造传播内容的接近性
        7.1.4 传播丝绸之路的文化历史,唤醒文化记忆
    7.2 《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对外报道的发展趋势
        7.2.1 形成新旧媒体优势互补的合作模式
        7.2.2 运用VR、可视化等新传播手段
        7.2.3 构建“一带一路”国际话语体系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A 《人民日报》(海外版)新闻报道样本明细

四、历史素材在新闻中的运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纪录片《河西走廊》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丁新颖.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2]基于政务抖音发布的广州城市形象短视频叙事研究 ——以“中国广州发布”为例[D]. 刘夏茹. 暨南大学, 2020(04)
  • [3]郭玲春新闻作品研究[D]. 方婧雯.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本体研究[D]. 韩隽. 西北大学, 2020(09)
  • [5]高中地理新教师有效利用教学素材的实施路径研究[D]. 李曼秋. 信阳师范学院, 2020(07)
  • [6]大卫·诺德的“新闻机制史”书写路径及其知识贡献——以《新闻的共同体:美国报纸和它们读者的历史》为中心[J]. 方晨. 国际新闻界, 2020(04)
  • [7]电视新闻历史素材数字化及价值分析[J]. 程启明. 新闻文化建设, 2020(02)
  • [8]对新闻媒资系统素材动态管理措施探讨[J]. 经国炜. 中国有线电视, 2020(01)
  • [9]人工智能技术对新闻业态的重构[D]. 李瑶瑶.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10]《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对外报道的新闻框架研究[D]. 王思晴.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标签:;  ;  ;  

新闻中史料的运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