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风药在慢性腹泻中的应用

谈风药在慢性腹泻中的应用

一、浅议风药在慢性泄泻中的运用(论文文献综述)

吴文江,周福生[1](2021)在《周福生教授辨治慢性泄泻经验撷英》文中指出第四、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周福生教授从调治中州以运四旁的角度,认为慢性泄泻病位在"脾胃",病机关键为脾胃失司以致气机失调。泄泻的病位在于肠,其主病之脏在于脾,与肝、肾密切相关。根据临证中证候的不同,虽以脾胃为中心,结合"五位一体"的学术思想,并且从其余四脏进行辨证施治,用药以助脾胃运化、促肠道分清泌浊、加强传导功能的方药打底,可使临床疗效满意。

张钰欣[2](2021)在《张元素“风升生”理论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分析张元素“风升生”的理论基础、字义内涵、药物特点、临床运用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寻求对“风升生”的全方位理解,探讨张元素药性理论思想、遣方用药特点,以及“风药”的理论来源。方法:本课题采取文献分析与数据挖掘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运用文献学方法,从气味厚薄理论、药类法象理论和升降浮沉理论三个角度,对张元素“风升生”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从“风”、“升”、“生”的字义与内涵两个角度,对“风升生”的含义进行分析。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对“风升生”药物及运用特点进行分析。结果:防风、羌活、升麻等20味“风升生”药物的药性共温、微温、平、微寒四种,并以温性与平性为主。药味共辛、苦、辛苦、苦甘、甘五种,其中苦味药物最多,辛味药物其次。防风、藁本、羌活等13味药物有明确引经记载,各经均有所涉及。“风升生”药物主治之中,中风证与头面五官病症最多,均为17次;其次为表证,共14次。张元素使用“风升生”药物频次居前10位的依次为:防风、羌活、柴胡、川芎、升麻、薄荷、白芷、独活、天麻、麻黄。包含“风升生”药物的方剂主治病证共18种,排在前5位的依次是:中风、风热郁结、热证、伤风和风热目疾。张元素常用的“风升生”药物组合共8种,分别为:麻黄与防风、白芷与防风、独活与防风、荆芥穗与薄荷、荆芥穗与川芎、荆芥穗与防风、薄荷与川芎、羌活与防风。结论:“风升生”以气味厚薄、药类法象、升降浮沉理论为基础,法春季之象。“风”字义为流动的气体,是春季的气候特征,也可成为侵犯人体的邪气。“升”字义为向上,是春季之气的运动形式,也是人体肝胆、脾气以及体内阳气的运动特点。“生”字义为草木破土而出,是春季的物候特征,也是人体阳气充足,气机调畅的体现。三字相合,既体现了春季的特点,又说明了“风升生”药物的特性以及对人体的功用。“风升生”药物之性以温、平为主,法春季之风温暖平和之象;药物之味以苦、辛为主,法春季之风宣发升散之象。“风升生”药物具有动、升、发之性,以及祛风、升散、胜湿,引经之效,并以上升之性和疗风之效为主要特征,可以治疗风疾、表证、湿证、头面五官以及肢节病症等。张元素多运用“风升生”药物治疗风疾、热证以及头面五官疾病,临床多选用防风、羌活、柴胡等10味“风升生”药物,并以防风作为君药,根据疾病病位、证候、症状的不同,结合“风升生”药物各自的性能特点,选取不同的药物配合使用。张元素常用药对共8组,以防风搭配它药为主,荆芥穗次之,再加川芎与薄荷相配,既可以增强药物的原有功效,又可以拓展药物的疗效范围,有利于疾病的治疗。“风升生”药性理论的提出,既反映了张元素药学方面的学术思想,又拓展了药物的疗效运用范围,为“风药”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曾丽莉[3](2021)在《胡珂教授运用经方论治下利的证治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下利是指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甚至完谷不化,或以粪便脓血黏液夹杂为特征,常伴有腹痛或里急后重的一种病证。在《伤寒论》中,下利既包括下利脓血之肠癖,亦包括完谷不化之下利,其内容较为广泛,并且在病机、证候以及治疗等方面,都提出较完善的诊治思路,对临床治疗下利病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环境及方式越发地多样与复杂,疾病的病因病机也越加复杂,所以本文希望通过对胡珂教授临床诊疗下利的过程进行细致观察总结,对导师临床应用经方诊治下利病的病例进行搜集和整理,并结合导师对《伤寒论》中对下利的治法认识及应用,归纳总结导师治疗下利病的临床经验,以期进一步完善下利病的诊断与治疗。研究方法:(1)临床侍诊收集有效病历。(2)在临床侍诊中,总结胡珂教授应用经方治疗下利的临床诊疗思路,收集整理临床医案,并仔细阅读胡珂教授的相关文献及书籍。(3)对于胡珂教授治疗下利病的212份病历进行简单的频次统计,统计对象为治疗下利病的常用方、常用药及选用药物的倾向及比例,作为支持文中观点的证据。(4)查阅《伤寒论》《金匮要略》以及各类相关古籍与文献,整理胡珂教授对于《伤寒论》中关于下利8法32方90余条条文的理解以及临床应用发挥。(5)对于所得出的结论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与文献支持。研究成果:(1)探讨导师在论治下利病的学术经验:四诊合参,重视望诊、问诊及腹诊;重视体质因素,注重复合病机夹杂;善用合法,注重调理肝脾;重视经方,善用合方;(2)探讨导师在治疗下利病的用药特点:导师在用药时善于运用苦寒泻下法以清泻肝胆之火,用辛温之法以升肝脾之阳,尤其善用风药;用药平和,慎用芳香走窜,性味燥烈之药;(3)以八法为纲,总结导师对于《伤寒论》中关于下利病各方证条文的理解,以及导师应用经方治疗下利病的独特经验。结论:(1)下利病中脾虚与肝郁并存,气机升降失常与寒热失调同见。(2)导师在治疗下利病时重视和法的应用,尤其擅长运用经方调和肝脾、胆胃、肝胃之间的关系。(3)导师在用药中重视补益脾胃,认为下利病的关键病机是脾胃虚弱,而饮食和情志是导致脾胃虚弱的重要因素。

王连雪[4](2020)在《儿童泄泻的中医证型与体质及相关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通过临床调查,对泄泻患儿的证型、相关因素、中医体质分布特点进行分析,并探讨其证型与体质及相关因素的内在联系,为临床儿童泄泻的辨证论治及规避发病风险、提高健康水平提供参考,起到既病防变、未病先防的作用。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就诊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门诊及病房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进行问卷调查,客观真实填写“小儿泄泻流行病学问卷调查表”、“6月-6岁儿童中医体质自测表”或“7-14岁儿童中医体质自测表”,将完整有效的数据整理并录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23.0、Microsoft Excel 2010软件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统计结果。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其中8例因资料填写不完整给予剔除,8例因资料填写未按要求,最终共纳入184例。1.泄泻患儿证型分布与相关因素中的年龄、病程、发病季节、既往史、过敏史、发病因素具有密切相关性(P<0.05),而与性别、病情、体型、胎龄、分娩方式、新生儿疾病史、出生体重、孕期特有疾病史、喂养方式、添加辅食时间无相关性(P>0.05)。2.泄泻患儿体质分布中,平和质103例,气虚质46例,阳虚质41例,特禀质34例,湿热质21例,阴虚质10例,痰湿质8例,血瘀质4例,气郁质3例。相关性分析中,体质的不同体系对泄泻患儿的证型表达无影响;平和质、阳虚质、湿热质、血瘀质在泄泻证型中的分布具有显着差异(P(阳虚质)=0.000<0.050,P(湿热质)=0.002<0.050,P(平和质)=0.003<0.050,P(血瘀质)=0.023<0.050)。结论:1.泄泻患儿证型分布与患儿年龄、病程、发病季节、既往史、过敏史、发病因素等具有显着相关性。2.泄泻患儿体质分布中,平和质最多,气虚质、阳虚质、特禀质为多,血瘀质、气郁质最少。平和质与湿热泻、伤食泻、风寒泻等实性泄泻密切相关;阳虚质与脾虚泻密切相关;湿热质患儿泄泻多表现为湿热泻;脾肾阳虚泻患儿都有阳虚体质,多有气虚体质;血瘀质患儿泄泻多表现为风寒泻。可以通过患儿的饮食、起居、情志等方面的改善,药物、外治疗法等的应用,来调理体质,佐以预防及治疗泄泻。

王华[5](2018)在《慢性结肠炎中医证候分型及其要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104例慢性结肠炎门诊及住院患者的病程时间、诱发因素、腹痛腹胀程度、有无腹泻、里急后重性质等主要症状,以及主要临床兼症等特征进行分析,重点归纳总结慢性结肠炎临床证候分型及其分布特点,分析讨论慢性结肠炎之临床辨证论治的价值与意义,为临床中医论治慢性结肠炎证候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镜室以及内科门诊,按照慢性结肠炎的诊断标准,共收集104例慢性结肠炎患者的病例资料。先填写慢性结肠炎临床证候观察表,整理分析慢性结肠炎临床患者的症状,使用Microsoft Excel对收集到的四诊资料进行初步的归纳整理,之后将其转换为SPSS17.0等统计软件支持的规范数据库,对慢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证候进行描述性统计等分析,获得其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时间等相关的证候分布的结果,并列出相关频数分析等表,同时运用因子分析对慢性结肠炎患者的各证型之症状体征进行分析总结,删除各证型重复出现的症状以及频率小于10%的症状,采用因子旋转特征根≥1的因子数目,将旋转后的公因子进行归纳分型并得到最后的慢性结肠炎的临床证候分型。结果:本研究中,根据性别分类,其中男性患者57例,女性患者47例,所占比例分别为54.8%、45.2%。本研究中纳入的年龄范围为:17—81岁,大于81岁以及小于17岁的排除在外,其所占的病例例数和比例分别为:20岁以下(2例,1.9%)、21-30岁(12例,11.5%)、31-40岁(21例,20.2%)、41-50岁(21例,20.2%)、52-60岁(26例,25.0%)、61-70岁(19例,18.3%)、71-80岁(2例,1.9%)、80岁以上(1例,1.0%)。研究观察结果同时表明,慢性结肠炎病程时间所占比例为:0-5年(75例,72.12%),5-10年(16例,15.38%),10-15年(10例,9.62%),15年以上(3例,2.88%)。本研究还调查了常见引起慢性结肠炎的诱发因素,在该次调查研究中,具有诱发因素的患者总数为85例,占81.73%,其中共有48例男性患者,占总病例的46.15%,37例女性患者,占总病例的35.58%,按照常见诱发因素进行整理统计,其中饮食不节(25例,24.04%)>饮食不洁(22例,21.15%)>劳累过度(21例,20.19%)>情志不畅(16例,15.38%)、外感因素(16例,15.38%)。其中出现两种以上的诱发因素共15例,占病例总数14.42%。慢性结肠炎主要临床症状中,按照每日腹泻次数分类:每日少于3次(40例,38.46%)、每日3-6次(28例,26.92%)、每日7次以上(3例,2.88%),依照腹痛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类:轻微,隐痛,偶发(46例,44.23%)、胀痛或隐痛(47例,45.19%)、剧痛或绞痛、反复发作(2例,1.92%),按照腹胀严重程度分类:偶有腹胀或食后则胀(55例,52.88%)、腹胀较重,每日达6小时左右或以上(14例,13.46%)、腹胀如鼓或者整日腹胀(2例,1.92%),依照脓血便量的多少程度分类:少量脓血便(14例,13.46%)、脓血便为主(3例,2.88%)、全部脓血便(2例,1.92%),按照粘液便量的多少程度分类:少量粘液(12例,11.54%)、粘液便为主(3例,2.88%)、全部粘液便(2例,1.92%),按照里急后重严重程度分类:偶感(19例,18.27%)、腹泻时伴有(12例,11.54%)、持续坠胀难忍(4例,3.85%)。患者临床证型分布如下:大肠湿热型32例,占总病例数的30.77%、脾胃虚弱型16例,占总病例数15.38%、肝郁脾虚型24例,占总病例数的23.08%、寒湿困脾型11例,占总病例数的10.58%、脾肾阳虚型13例,占总病例数的12.50%、气滞血瘀型病例8例,占总病例数的7.69%。以上各证型例数所占比例依次为:大肠湿热证(30.77%)>肝郁脾虚证(23.08%)>脾胃虚弱证(15.38%)>脾肾阳虚证(12.50%)>寒湿困脾证(10.58%)>气滞血瘀证(7.69%)。将104例病例资料进行整理以及统计学分析后,本次研究中所收集到的慢性结肠炎患者中,出现的临床证型共6种,其中以大肠湿热证和肝郁脾虚证最多。大肠湿热型证候主要临床症状为腹痛轻微、胀痛或者隐痛,偶有腹胀或腹胀每日达6小时或以上,肛门灼热,里急后重,小便黄赤,诱发因素主要为饮食不洁和饮食不节。另外可见腹泻每日3-6次和每日少于3次,少量脓血,里急后重腹泻时伴有,饮食稍有减少,大便稀溏,大便硬结。舌象多表现为红舌,舌苔薄黄或黄腻,脉为滑数。脾胃虚弱型证候主要诱发因素为饮食不节、外感因素、劳累过度,其主要临床症状为精神倦怠,腹部隐痛或胀痛,腹胀偶发,饮食减少。头晕眼花,腹泻,嗳气,大便稀溏均较多出现。未出现小便短黄,肛门灼热,腹痛即泻,形寒肢冷等症状。舌象表现为淡白舌,薄白苔,脉细。肝郁脾虚型证候主要临床症状为腹泻每日3-6次和每日少于3次,腹部轻微胀痛或隐痛,腹痛即泻,偶有腹胀或食后腹胀,诱发因素主要为情志不畅。大便稀溏,胸胁偶然胀痛或情绪波动时发生胀痛,少量粘液、脓血便,精神倦怠,里急后重,头晕眼花偶尔或经常发生。舌象表现为淡白舌,薄白苔,脉细或弦。寒湿困脾型证候主要临床症状为偶有腹胀或食后腹胀,腹泻每日少于3次,腹部冷痛轻微、偶发,精神倦怠。同时可见腹部冷痛较甚、频发,饮食减少,大便稀溏偶发,腹痛轻微,亦可见大便偏硬,晨起腰酸、捶打可止,胸胁偶尔胀痛,脓血便,里急后重。舌象表现为淡白舌,苔白滑,脉濡缓。脾肾阳虚型证候主要临床症状为晨起腰酸、捶打可止,经常性怕冷或冬天手足冰冷欠暖,精神倦怠,腹痛轻微、隐痛,偶有腹胀或食后腹胀,诱发因素主要为劳累过度。饮食减少,头晕眼花,少量脓血便,腹泻每日3-6次,腹部隐痛或胀痛,腰膝酸软等临床症状亦多见。舌象表现为淡白舌,白滑苔,脉细。气滞血瘀型证候主要临床症状为腹痛轻微、隐痛,胸胁偶尔疼痛,腹泻每日3-6次,偶有腹胀或腹胀较重,饮食减少,粘液便为主,主要由饮食不洁因素诱发。同时可见腹部隐痛或胀痛,大便稀溏,整日腹胀或腹胀如鼓,每于情绪波动时发生胸胁胀痛。舌象表现为舌质青紫,舌苔薄黄,脉弦。因子分析结果将本研究慢性结肠炎证候分为六类。第一个证型为大肠湿热,其主症为:脓血便,大便秘结,粘液便,腹泻,舌苔黄腻。第二个证型为寒湿困脾,其主症为:腹泻,脓血便,粘液便,腹部冷痛,肢体倦怠,头晕眼花,舌苔白滑,脉濡缓。第三个证型为肝郁脾虚湿蕴,其主症为:腹痛轻微,腹痛即泻,胸胁胀痛,肢体倦怠,神疲懒言,舌苔薄白,舌质淡白,脉细。第四个证型为气滞血瘀,其主症为:少量脓血,粘液便,腹部剧痛或绞痛,腹胀,舌质青紫。第五个证型为脾肾阳虚,其主症为:腹泻,腰酸,形寒肢冷,白滑苔,脉细。第六个证型为脾胃虚弱,其主症为:大便稀溏,饮食减少,嗳气每日少于4次,脉细。结论:通过对本次研究中所收集到的104例慢性结肠炎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慢性结肠炎的高发年龄集中在31-60岁,其中以51-60岁患者数量最多,调查临床病程时间发现,其病程时间主要集中在0-5年,而常见的诱发因素中以饮食不节最多,其次为饮食不洁诱发。同时研究结果表明,在慢性结肠炎患者中,多出现腹泻每日次数多、腹胀严重程度较重、腹痛程度中等,大多数患者表现出脓血便、粘液便的症状,同时少数患者亦存在大便秘结的症状。其他的临床表现如肛门灼热、神疲懒言、腹痛即泻、胸胁胀痛、小便黄赤、肢体倦怠、饮食减少、腰膝酸软、大便稀溏、形寒肢冷、头晕眼花、嗳气等临床症状均可出现。结合本次研究中的病例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证候,研究结果表明慢性结肠炎临床可出现大肠湿热、气滞血瘀、寒湿困脾的实证,也有肝郁脾虚、脾胃虚弱的虚证,同时亦可出现虚实夹杂的患者,主要涉及的脏腑为脾胃、肝、肾、大肠,可以为本病的中医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在多样的临床表现中抓住主要矛盾予以整体的辨证施治,以增强患者的体质,减少发病率和复发率,达到更佳的临床论治效果,提高临床治愈率以及患者生命质量。

娄亮[6](2017)在《《伤寒杂病论》下利与《中医内科学》泄泻辨治规律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文拟从病名、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几个方面对《伤寒杂病论》下利和《中医内科学》泄泻进行比较,探讨《中医内科学》泄泻与《伤寒杂病论》下利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中医内科学》泄泻与《伤寒杂病论》下利进行比较,并结合历代医家对泄泻的认识,梳理泄泻辨治规律的发展与演变。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通过对《伤寒杂病论》下利相关的方证进行梳理,对下利的病名、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并与《中医内科学》泄泻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方面进行比较,结合历代医家对泄泻的认识,探讨《中医内科学》泄泻对《伤寒杂病论》下利的继承与发展,梳理泄泻辨治规律的发展与演变。结果通过对《伤寒杂病论》下利与《中医内科学》泄泻的比较可以得出:①在病名方面,《伤寒杂病论》下利是包括泄泻与痢疾而言;《中医内科学》是泄泻与痢疾分开论治,这是对泄泻与痢疾认识的提高,便于更好的把握泄泻的辨治规律。②在病因方面,《中医内科学》与《伤寒杂病论》都论述了感受外邪、饮食不慎、脾胃虚弱、肾阳不振等病因,但对外邪的认识不太一致,《中医内科学》强调外邪以湿邪为主,而《伤寒杂病论》则以寒邪、热邪为主,可挟湿邪而为患。此外,两者对泄泻病因的认识也有不一致的地方,如情志失调,虽始于《内经》,但《伤寒杂病论》并无记载,后经历代发展,《中医内科学》继承了下来;又如水饮内停与误下,《伤寒杂病论》论之颇详,《中医内科学》却没有记载。③在病机方面,《伤寒杂病论》下利病机基本包含了《中医内科学》泄泻病机。唯有寒湿泄泻一证,《伤寒杂病论》虽有提及,但与《中医内科学》所论并不一样。《伤寒杂病论》所论寒湿或由外感寒湿直中太阴,或由脾阳虚、寒湿内生,虽外感、内伤不同,但皆有阳气亏虚、寒湿内盛之表现,而以阳虚为主。《中医内科学》所论寒湿泄泻以湿邪为本,或夹外感寒邪,或湿盛寒微,而无阳虚之表现,与《伤寒杂病论》所论并不完全相同。此外,《伤寒杂病论》有大量下利病机是《中医内科学》泄泻没有涉及到的,如表里合病、协热而利;肾水不足、阴虚火旺、迫津下泄;里实燥热内结、热结旁流;少阳阳明合病、胆热移胃、迫液下注等。这些病机有的属于泄泻,有的不属于泄泻,但都可见下利的症状,都是对泄泻病机的补充,对这些病机的认识有助于对泄泻辨治规律的全面把握,值得进一步探讨。④在治法方面,《中医内科学》泄泻治法与《伤寒杂病论》治法都含有汗法、和法、补法、清法、温法、消法、下法、固涩法等基本治法,《中医内科学》泄泻治法基本未出《伤寒杂病论》下利治法的范围,但除固涩法两者基本一致外,其具体治法则不尽相同。《伤寒杂病论》以温法之温脾及温肾、清法之清热解毒及清热祛湿为主,而《中医内科学》则是以运脾化湿为基本大法。《中医内科学》泄泻治法是在《伤寒杂病论》下利治法基础上有所发展,但同时也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⑤在方药方面,《中医内科学》泄泻有部分用方与《伤寒杂病论》治泻方相同,如赤石脂禹余粮汤、桃花汤、诃黎勒散、葛根芩连汤、理中汤、五苓散、乌梅丸等;《中医内科学》有一些治泻方与《伤寒杂病论》部分方主治相近,如藿香正气散与葛根汤、四神丸与四逆辈、痛泻要方与四逆散、保和丸与大承气汤、胃苓汤与五苓散等;《伤寒杂病论》尚有一些治泻方是《中医内科学》没有选用的。而在药物方面,一方面《中医内科学》在每首方下面都有加减法,所加减药物种类繁多,数量比较大,所用药物已不局限于治疗泄泻;另一方面,因法选方,因方用药,药物随着治法及方剂的不同所用药物也不同,而治法与方剂前面已经进行比较,因此在药物方面并未进行比较。结论通过对《中医内科学》泄泻与《伤寒杂病论》下利的病名、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方面进行比较,认为《中医内科学》泄泻是在《伤寒杂病论》下利基础上,经后世医家的不断补充发展而来,《伤寒杂病论》奠定了泄泻辨证论治的基础。但《中医内科学》泄泻并未完全继承《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对泄泻的论治还有值得挖掘的地方。这样的深入挖掘有利于完善泄泻的辨证论治规律,并对临床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从《伤寒杂病论》到《中医内科学》,泄泻的辨治发生了很多变化,说明泄泻的辨治规律是不断发展与完善的,泄泻辨治规律的发展与完善深受医学流派及各家学说的影响。

郭超[7](2016)在《齐文升运用风药经验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风药的运用历史悠久,但目前对风药的认识尚有不足,对风药的概念尚不明确,究其原因在于未能理解张元素《药类法象》中的药物分类方法,故而难以在临床中灵活运用风药,更难以取得满意的疗效。导师齐文升对中医理论有深刻的体会,医术精湛,临床疗效显着,临床善用透散法治疗外感内伤各种疾病,对风药的运用有着独到的见解。因此,通过对风药运用的分析,从而明确其及运用规律,结合导师应用风药的经验,对于更广泛、更有效、更安全地运用风药,以及提高临床疗效,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导师临床经验为主,整理跟师学习医案医论笔记,以探讨导师运用风药的独特诊疗经验。并通过搜集风药相关文献,进行文献分析讨论,归纳历代医家应用风药的特点,力图深入了解风药,以开拓风药应用的新思路。鉴于风药是一类药物的划分方法,全篇重点在于对方剂的分析,以药—方—法—证—病—理为线索,以期更为全面的总结风药在中医理论中的应用。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文献综述,阐述风药的发展源流,旨在明确风药概念及其适用范围,以及发掘风药运用的方法。中医百家争鸣,对于风药认识也是各有特色,尽管各家用药有所区别,但都注重各风药的本身药物功效,予以合理配伍。现代更是借用西医学的研究方法,对风药能有更深入的理解。此外,还重点解析了风药在火郁病证中的应用,风药能够起到火郁发之的作用。第二部分为经验总结,从理法方药多方面探讨导师齐文升临床应用风药的经验。导师继承方药中、薛伯寿老中医经验,临床多年,在辨证论治过程中,重视伏邪与郁证,制有新加达原散、清化方、脱敏合剂等经验方,善用风药透散的特性来疏通气机,使气血流通,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对于火郁内伏,尤其多用清凉透散的方法。导师治疗发热、咳嗽、口疮、痤疮、腹泻等多种疾病,通过对风药的斟酌选用及合理配伍,收到了显着的效果。论文展示了历代医家对于风药的研究与应用,辨析了风药的概念,风药是一类质轻味薄的药物,具有升散通行特性,其概念确定当从药物性味出发,并非根据功效主治来定义。风药适用于陷下或者阻滞诸病,具体运用方法在于:一在于根据各风药的临床功效选用,此为药有个性之专长,二在于风药的配伍,被称为方有合群之妙用。这样可以减轻风药的不利影响,使得风药疗效增强,适用范围更广。并以风药在火郁病证中运用为切入,列举数方,尤其是以凉膈散的来源以及变化为主,指明风药顺应火性且能解郁,从而火郁发之,是火郁治疗中的要药。风药用于火郁须注意既不能发散太过,也不能过于寒凉,必要时可以寒温合法。通过对导师临床经验的探讨,表明广用风药可以畅通气机,且需要根据病因病机选用最合适的风药,并基于经典合取诸家之长以合理配伍,如此用于外感内伤多种疾病的治疗,方能有突出的疗效。提出其透散法的关键药物在于风药,可以用其透散伏邪,疏通郁滞。清凉透散法则是在透散法基础上配伍清热药,可以针对性地治疗火郁内伏证。

胡磊磊[8](2016)在《李小娟教授分阶段论治消渴病泄泻经验总结》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李小娟教授临床诊断治疗消渴病泄泻的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其学术思想、论治方法及常用方药经验,为临床疾病的治疗提供指导性参考。方法:在查阅和研究大量相关文献和资料的基础上,跟师出诊,参加医疗实践,认真观察并及时总结、积累其临床经验。结果:李小娟教授认为消渴病气阴两虚、阴损及阳而致脾肾两伤,是消渴病泄泻的发病基础;外感寒湿、过用寒凉苦寒、饮食不节、情绪波动是消渴病泄泻的诱发因素;而久病正气亏虚、瘀血阻络是消渴病泄泻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病根。消渴病泄泻的治疗过程中,根据消渴病泄泻的临床特点,借用妇科崩漏之“塞流、澄源、复旧”三法来分阶段论治:急则治其标,塞流即是止泻,是治疗消渴病泄泻的紧急措施;澄源即是正本清源,辨证论治,将消渴病泄泻分为脾胃亏虚、脾肾阳虚、湿热蕴结、肝郁犯脾四个证型,是治疗消渴病泄泻的根本手段;复旧即善后固本,是巩固泄泻缓解后的重要阶段。治疗过程中应以健脾祛湿补肾为主,同时由于糖尿病久病入络,故注意应用活血通络药物。结论:消渴病泄泻本虚标实,缓急分明,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故分阶段论治是治疗消渴病泄泻的有效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并进一步研究、完善。

王皓宇[9](2013)在《《名医类案》与《续名医类案》泄泻案的用药、组方及证治特点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泄泻,为临床多发病、常见病之一。针对该病发生及诊疗的研究,对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人民身心健康等方面,均有实用价值与积极意义。而《名医类案》与《续名医类案》为中医医案之杰出代表,开“以证类案”之肇端。其内之泄泻医案,沉淀着中医理、法、方、药之精华,从这些散在的、庞杂的、宝贵的经验与方药中,寻找出泄泻之辨证、立法、遣方、用药等规律,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方法:整理、研究《名医类案》与《续名医类案》中有关泄泻的医案,利用统计分析及分类、比较等研究方法,梳理、分析、探讨泄泻之辨证、立法、遣方、用药等规律。结果:《名医类案》收录泄泻医案43则,《续名医类案》收录一般泄泻医案68则,妇科妊娠泄泻医案6则、妇科产后泄泻医案6则,儿科泄泻医案18则、儿科痘疮泄泻医案31则,合计172则医案。此中可用于统计之内科治疗的有效医案共计148则。有明确医家的医案132则。两部《名医类案》中所记载之治疗泄泻方剂共计91首,共计使用频次为177次。使用次数较多的方剂依次是: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八味丸、四神丸、异功散、五苓散、无忧散、木香散。两部《名医类案》中所记载的治疗泄泻的药物共计177味,使用频次为1535次。其中白术(114次)、甘草(107次)、人参(95次)、茯苓(85次)、陈皮(71次)、白芍(45次)、当归(42次)、黄连(41次)、木香(35次)、肉豆蔻(33次)、泽泻(30次)、黄芪(29次)、半夏(28次)、升麻(27次)、柴胡(24次)15味药使用频率最高。结论:一、通过内服方剂的统计发现:治疗泄泻以健脾、益气、祛湿、补肾等类功效方剂为主。二、通过对药物统计发现:治疗泄泻主要以补益、祛湿、升清、柔肝、理气、清热、收涩等类药物为主。三、从病名探讨入手,以病名学角度认识泄泻,为厘清其与相关病证提供了依据,对泄泻病名的标准化认识提供了借鉴,为其分类治疗提供了参考。四、《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之泄泻案体现了众多医家不同的泄泻治法,本文以文献分析为基础,全面总结和分析了所涉医家对泄泻病证的认识、诊疗及用药特点等。全文对诸医家学术思想提要钩玄,指出其发展之处,对于临床泄泻病证之治疗具有一定指导价值。五、《名医类案》泄泻案对《医宗必读》之“治泻九法”影响深远,李中梓总结之“治泻九法”颇受《名医类案》泄泻案之启迪。六、《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泄泻案对临床诊疗泄泻有多种启示与贡献:1、提升学术理论,培养临证思维;2、集百家经验于一处,易于较析,知常达变;3、充实脉症之学,为泄泻诊疗拓增信息;4、改进泄泻治法,丰富临床手段;5、革新方药理论,扩展临证及科研思路;6、以前车之鉴启示后学,以识病演进之过程昭示后学。

张素斌,孟南南[10](2008)在《风药在消化系统疾病的应用》文中认为风药具有散化内外湿邪,消胀除满,祛风止泄,和脾升胃降之生理,调理气机,益气健脾,升阳举陷,疏肝解郁,行气止痛,升发阳气,发散郁火等功效,应用风药掌握时机用量,辨证准确,多可提高临床疗效。

二、浅议风药在慢性泄泻中的运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议风药在慢性泄泻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周福生教授辨治慢性泄泻经验撷英(论文提纲范文)

1 从“调肝”治泻
2 从“泻心”治泻
3 兼从“固肾”治泻
4 兼从“清肺”治泻
5 动静结合,用药宜轻
6 典型病案

(2)张元素“风升生”理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张元素药性理论的研究进展
    第一章 气味厚薄理论
    第二章 升降浮沉理论
        1 “升降浮沉”的含义与关系
        2 升降浮沉理论的创立与内容
    第三章 法象药理与药类法象
        1 法象药理
        2 药类法象
    第四章 归经与引经报使学说
        1 归经理论
        2 引经报使学说
    第五章 张元素药性理论进一步研究价值评述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张元素“风升生”理论及应用研究
    第一章 “风升生”理论基础研究
        1 气味厚薄理论
        1.1 气味厚薄理论溯源
        1.2 “气味厚薄寒热阴阳升降之图”
        2 药类法象理论
        2.1 风、热、湿、燥、寒
        2.2 生、长、化成、收、藏
        2.3 升、浮、降、沉
        3 升降浮沉理论
    第二章 “风升生”含义研究
        1 “风”、“升”、“生”的字义
        2 “风”、“升”、“生”的内涵
        2.1 “风”的内涵
        2.2 “升”的内涵
        2.3 “生”的内涵
    第三章 “风升生”药物特点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
        1.3 数据库的建立及规范化处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性味分析
        2.2 引经分析
        2.3 主治分析
        3 讨论
        3.1 “风升生”药物性、味、行经的特点
        3.2 “风升生”药物功效主治的特点
    第四章 张元素“风升生”药物运用特点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方剂纳入标准
        1.3 方剂排除标准
        1.4 数据录入与核对
        1.5 数据预处理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风升生”药物使用频次分析
        2.2 方剂主治分析
        2.3 “风升生”药物关联规则分析
        3 讨论
        3.1 “风升生”药物使用频次特点
        3.2 “风升生”药物治疗病证特点
        3.3 “风升生”药物配伍组成特点
    第五章 “风升生”药性理论对后世的影响
        1 “风药”溯源与现代临床应用
        2 创新药物分类方法,拓展药物疗效运用
        2.1 药物分类
        2.2 易水学派医家运用升麻的特点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3)胡珂教授运用经方论治下利的证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本文讨论范围界定
历史回顾
    1 下利病名的源流
    2 古代中医对于下利的认识
        2.1 下利的病因病机
        2.2 古代医家对于下利的治法与方药
    3 现代医家对于下利病的认识与发展
    4 总结与展望
第一部分 胡珂教授临床治疗下利病的数据研究及经验总结
    1 胡珂教授临床治疗下利病的数据研究
        1.1 研究对象
        1.2 数据分析
        1.3 频数分析结果
        1.4 讨论
    2 胡珂教授临床治疗下利病的经验总结
        2.1 四诊特色
        2.2 学术特色
        2.3 方药特色
第二部分 胡珂教授对《伤寒论》中应用各法治疗下利的梳理与发挥
    1 和法辨治下利
        1.1 寒热失调证
        1.2 少阳枢机不利证
        1.3 肝脾不和证
        1.4 厥阴寒热错杂证
    2 温法辨治下利
        2.1 脾虚寒湿证
        2.2 脾肾阳微,阳气外脱证
        2.3 胃寒肝逆证
    3 汗法辨治下利
        3.1 表证初起
        3.2 表证误治
    4 清法辨治下利
        4.1 胆火下迫证
        4.2 肝热迫肠证
    5 利法辨治下利
        5.1 中焦水停证
        5.2 下焦蓄水证
        5.3 阴伤水热互结证
    6 涩法辨治下利
        6.1 大肠失固证
        6.2 脾肾虚寒证
    7 补法治疗下利
        7.1 少阴热化证
    8 下法辨治下利
        8.1 阳明燥热下利证
        8.2 燥实迫液证
        8.3 少阳阳明里实下利证
病案举隅
    案例一
    案例二
    案例三
    案例四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4)儿童泄泻的中医证型与体质及相关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调查表设计
        2.2 调查内容
        2.3 调查方法
        2.4 中医体质判断方法
        2.5 质量控制
        2.6 数据收集整理
        2.7 统计学处理与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证型分布
        3.2 证型与体质
        3.3 证型与相关因素
分析与讨论
    1 立论依据
        1.1 中医对小儿泄泻的认识
        1.2 西医对小儿泄泻的认识
        1.3 中医对小儿体质的认识
    2 结果分析
        2.1 中医证型分布特点
        2.2 体质分布特点及与泄泻证型的关系
        2.3 相关因素分布特点及与泄泻证型的关系
        2.4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体质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论文着作

(5)慢性结肠炎中医证候分型及其要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慢性结肠炎的现代医学研究
        一、概念与命名
        二、流行病学特征
        三、发病因素及发病机制
        四、诊断标准
        五、治疗方法
        六、疗效评定标准
    第二节 中医学对慢性结肠炎的认识
        一、病名
        二、病因病机
        三、证候分型
        四、中医诊断标准
        五、治疗
        六、中医数据的因子分析
        七、中医证候研究概况
    第三节 小结
第二章 慢性结肠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
    第一节 研究对象
        一、临床资料
        二、诊断标准
        三、病历选择标准
        四、证候分型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数据库建立
        二、数据整理及分析
        三、证候要素及证型的提取
    第三节 研究结果
        一、相关性分析
        二、临床证型证候的描述性分析
        三、证候要素的因子分析
第三章 讨论与分析
    第一节 相关性症状分析
    第二节 中医临床证候分布与描述性分析
    第三节 证候要素的分布与分析
    第四节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6)《伤寒杂病论》下利与《中医内科学》泄泻辨治规律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泄泻辨治概况
        1 泄泻的发病机理
        2 泄泻的辨证分型
        3 泄泻的治法
        4 方药研究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伤寒杂病论》下利研究概况
        第一章 《伤寒论》下利研究概况
        第二章 《金匮要略》下利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泄泻的研究范围
    1 《伤寒杂病论》下利研究范围
    2 泄泻外治法不在研究范围之内
    3 《中医内科学》教材以统编教材为主
第二部分 泄泻辨治规律的发展与演变
    1. 秦汉至隋唐时期——泻痢合论
        1.1 《黄帝内经》
        1.2 《伤寒杂病论》
        1.3 《诸病源候论》
        1.4 《外台秘要》
    2. 宋金元时期——泄泻辨治规律的初步形成
        2.1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2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2.3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2.4 《儒门事亲》
        2.5 《脾胃论》
        2.6 《仁斋直指方论》
        2.7 《丹溪心法》与《丹溪手镜》
    3. 明清时期——泄泻辨治规律的完善
        3.1 《内科摘要》
        3.2 《万病回春》
        3.3 《医贯》
        3.4 《景岳全书》
        3.5 《医宗必读》
        3.6 《症因脉治》
        3.7 《证治汇补》
        3.8 《医学心悟》
        3.9 《临证指南医案》
        3.10 《医林改错》
第三部分 《伤寒杂病论》下利证治规律
    1 下利的性状
        1.1 下利清谷
        1.2 自利清水
        1.3 溏
        1.4 鹜溏
        1.5 便肠垢
        1.6 小结
    2 下利的病因
        2.1 感受外邪
        2.2 脏腑虚弱
        2.3 误下
        2.4 宿食
        2.5 水饮内停
        2.6 小结
    3 下利的病机
        3.1 六经病机
        3.2 杂病病机
        3.3 小结
    4 下利的治法
        4.1 汗法
        4.2 清法
        4.3 下法
        4.4 温法
        4.5 消法
        4.6 补法
        4.7 和法
        4.8 固涩法
        4.9 小结
    5 《伤寒杂病论》治利方剂
        5.1 解表止利方
        5.2 清热止利方
        5.3 泻下止利方
        5.4 解郁止利方
        5.5 利水止利方
        5.6 温中止利方
        5.7 固涩止利方
        5.8 寒热并用方
        5.9 滋阴止利方
        5.10 活血止利方
        5.11 小结
    6 《伤寒杂病论》治利药物
    7 总结
第四部分 《中医内科学》泄泻辨治规律
    1 病名固定、沿袭古名
    2 病因多端,湿邪与脾虚为主
    3 脾虚湿盛为其基本病机
    4 泻分久暴
    5 以运脾化湿为基本大法,兼以他法
    6 方药丰富、博采众方
        6.1 藿香正气散
        6.2 参苓白术散
        6.3 四神丸
        6.4 痛泻要方
        6.5 保和丸
        6.6 胃苓汤
    7 总结
第五部分 《伤寒杂病论》与《中医内科学》泄泻的比较
    1 病名的比较
    2 病因的比较
        2.1 《中医内科学》对《伤寒杂病论》泄泻病因的继承
        2.2 《中医内科学》对泄泻病因的发展
        2.3 《伤寒杂病论》对泄泻病因的独特认识
        2.4 小结
    3 病机的比较
        3.1 《中医内科学》对《伤寒杂病论》泄泻病机的继承
        3.2 《中医内科学》对泄泻病机的发展
        3.3 《伤寒杂病论》对泄泻病机的独特认识
        3.4 小结
    4 治法的比较
        4.1 《中医内科学》对《伤寒杂病论》泄泻治法的继承
        4.2 《中医内科学》对泄泻治法的发展
        4.3 小结
    5 方药的比较
        5.1 《中医内科学》对《伤寒杂病论》止利方的继承
        5.2 《中医内科学》对治泻方的发展
        5.3 《伤寒杂病论》其他止利方
        5.4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伤寒杂病论》下利方证
附录2 《中医内科学》泄泻辨证论治表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成果
个人简历

(7)齐文升运用风药经验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一、风药源流概述
        1 风药的概念
        2 风药的源流
        2.1 起源于先秦两汉时期
        2.2 发展于两晋隋唐时期
        2.3 分流于两宋金元时期
        2.4 兴盛于明清近代时期
        2.5 继承并创新于现代
        3 讨论
        3.1 风药概念的辨别
        3.2 风药运用的范围
        3.3 风药运用的方法
        3.4 风药运用的禁忌
        4 结论
        参考文献
    二、风药在火郁病证中的应用
        1 火郁的概念
        2 火郁的治则
        3 方剂举隅
        3.1 麻黄汤
        3.2 麻杏甘石汤与大青龙汤
        3.3 四逆散与小柴胡汤
        3.4 泻青丸与泻黄散
        3.5 升阳散火汤与清胃散
        3.6 柴葛解肌汤
        3.7 凉膈散类
        3.8 升降散
        4 讨论
        4.1 忌过于寒凉和发散太过
        4.2 针对病因病机灵活处方
        4.3 运用风药治疗伏气温病
        5 结论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齐文升运用风药经验探讨
    1 理论依据
        1.1 伏邪理论
        1.2 郁证理论
        1.3 透散理论
    2 经验方三首
        2.1 新加达原散
        2.2 清化方
        2.3 脱敏合剂
    3 治病经验
        3.1 发热
        3.2 咳喘
        3.3 不寐
        3.4 泄泻
        3.5 口疮
        3.6 痤疮
    4 临床医案
        4.1 发热案
        4.2 咳嗽案
        4.3 不寐案
        4.4 泄泻案
        4.5 口疮案
        4.6 痤疮案
        4.7 鼻鼽案
        4.8 气厥案
    5 讨论
        5.1 广用风药畅通气机
        5.2 酌用风药合理配伍
    参考文献
结语
附录
    药类法象
致谢
个人经历

(8)李小娟教授分阶段论治消渴病泄泻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病因病机
    1.1 消渴病病机
    1.2 消渴病与泄泻的关系
    1.3 消渴病泄泻病机
2.辨证论治
    2.1 塞流
    2.2 澄源
    2.3 复旧
3.验案举隅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个人简介

(9)《名医类案》与《续名医类案》泄泻案的用药、组方及证治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引言
第二部分 《名医类案》与《续名医类案》之简介
    一、两书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
        (一) 江瓘与《名医类案》
        (二) 魏之绣与《续名医类案》
    二、两部医案之学术特色及对后世影响
        (一) 《名医类案》之学术特色及对后世影响
        (二) 《续名医类案》之学术特色及对后世影响
第三部分 古代医家对泄泻之命名及病因病机的认识
    一、泄泻病名之考证
    二、泄泻之病因、病机
        (一) 泄泻之病因
        (二) 泄泻之病机
        (三) 五运六气与泄泻
第四部分 中医药治疗泄泻的研究进展
    一、内服中药治疗研究
        (一) 健脾益气法治泻研究
        (二) 抑肝扶土法治泻研究
        (三) 清热祛湿法治泻研究
        (四) 温肾助阳法治泻研究
        (五) 升阳举陷法治泻研究
        (六) 使用风药治泻研究
    二、其它疗法
        (一) 饥饿疗法
        (二) 针灸治疗
        (三) 拔罐治疗
        (四) 推拿疗法
        (五) 外治法
    三、小结
第五部分 《名医医案》、《续名医类案》泄泻医案研究
    一、整体研究
        (一) 资料收集原则
        (二) 资料处理方法
        (三) 结果分析
    二、分类研究
        (一) 根据泄泻之脏腑命名方法进行研究
        (二) 根据泄泻之临床表现命名方法进行研究
        (三) 根据泄泻之病因命名方法进行研究
        (四) 根据泄泻之发病规律命名方法进行研究
        (五) 根据泄泻之患者年龄、性别命名方法进行研究
第六部分 《名医类案》与《续名医类案》特色治法及其对后世影响讨论
    一、百家争鸣,各有所长——诸医家治法探讨
        (一) 始创“火汗法”,病在下,取之上——子和治泄善用汗、吐、下法
        (二) 投其所好以移之——子和亦善心理、情志疗法治疗泄泻
        (三) 湿寒之胜,助风以平之——东垣治泄善用风药
        (四) 澄其源而流自清——丹溪治痰积泄泻善用吐法
        (五) 开创温补学派——薛立斋治泄善用温补,创制四神丸
        (六) 注重脾胃后天——万密斋善治小儿泄泻
        (七) 辨顺逆、节饮食——万全诊疗痘疹泄泻亦有见地
        (八) 固本培元,扶正祛邪——汪石山治泄善用参、芪
        (九) 用药规矩森然,足为后学程序——吴孚先治泄错杂兼症法度精当
    二、启发后学——《名医类案》对《医宗必读》之“治泻九法”影响深远
        (一) 李东垣之“升阳益胃法”治泻与李中梓之“升提法”治泻颇有渊源
        (二) 张子和、项彦章之通因通用法治泻与李中梓之“疏利法”治泻如出一辙
        (三) 滑伯仁之“清暑益气法”治泻与李中梓之“清凉法”治泻机理一致
        (四) 薛立斋等善用四神丸、八味丸温补脾肾、涩肠止五更泻之法,与李中梓之“温肾法”、“固涩法”治泻不谋而合
        (五) 程明佑治疗湿伤脾泄泻之法与李中梓之“燥脾法”异曲同工
        (六) 汪石山急救小儿滑泄之法与李中梓之“甘缓法”恰为相合
        (七) 丹溪论及痰积引起之泄泻,并以“清源洁流”之独到治法获效
        (八) 从心论治之“少火生气”法,即益心气药与补脾药同用治疗泄泻
    三、《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泄泻案对临床诊疗泄泻之启示与贡献
        (一) 提升学术理论,培养临证思维
        (二) 集百家经验于一处,易于较析,知常达变
        (三) 充实脉症之学,为泄泻诊疗拓增信息
        (四) 改进泄泻治法,丰富临床手段
        (五) 革新方药理论,扩展临证及科研思路
        (六) 以前车之鉴启示后学,以识病演进之过程昭示后学
第七部分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四、浅议风药在慢性泄泻中的运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周福生教授辨治慢性泄泻经验撷英[J]. 吴文江,周福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18)
  • [2]张元素“风升生”理论及应用研究[D]. 张钰欣.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3]胡珂教授运用经方论治下利的证治规律研究[D]. 曾丽莉.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儿童泄泻的中医证型与体质及相关因素研究[D]. 王连雪.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5]慢性结肠炎中医证候分型及其要素分析[D]. 王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2)
  • [6]《伤寒杂病论》下利与《中医内科学》泄泻辨治规律的比较研究[D]. 娄亮.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 [7]齐文升运用风药经验探讨[D]. 郭超.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8]李小娟教授分阶段论治消渴病泄泻经验总结[D]. 胡磊磊.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6(02)
  • [9]《名医类案》与《续名医类案》泄泻案的用药、组方及证治特点研究[D]. 王皓宇.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3(10)
  • [10]风药在消化系统疾病的应用[J]. 张素斌,孟南南. 黑龙江中医药, 2008(05)

标签:;  ;  ;  ;  ;  

谈风药在慢性腹泻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