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自然学习,人性化自然

向自然学习,人性化自然

一、师法自然 人化自然(论文文献综述)

杨丹[1](2021)在《中国自然山水园传承探索》文中提出中国自然山水园是中华民族风景园林的代表,尤以文人山水园为特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自然山水园滋养于“天人合一”思想,与山水文化相融共生,在政治、经济、人文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随着社会背景、使用需求、技术水平、审美情趣等发展而变化。传承中国特色的自然山水园具有必然性、必要性和可能性。目前与中国自然山水园传承与实践相关的研究,多从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出发,对其特征进行描述与概括。本文从中国自然山水园动态发展的历程出发,归纳其演变的特点,并结合当下的时代背景,探索中国自然山水园的传承内涵与传创方法,丰富中国园林艺术传承与创新的理论内容,坚守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景园林建设之道。本文阐述了传承中国自然山水园的原因和动机,并基于对现有资料的梳理与总结,明确了中国自然山水园的定义,探讨了其形成的渊源、脉络与演进特征,归纳出中国自然山水园传承价值、传承内核、传承原则与传承路径等四方面内涵,并提出了中国自然山水园的传承的“四价值”、“五内核”、“六原则”、“五路径”与“三步法”。中国自然山水园具有社会、文化、生态、美学四个方面的传承价值;包括复合多元的功能定位、师法自然的山水间架、巧妙有机的要素因借、诗情画意的意境营建和美好人居的生态理念等五部分核心内容;并要遵循整体性、地域性、生态性、适用性、协调性、经济性六大传承原则;应通过从地域文脉的传续、功能空间的发展、形式符号的表现、技术手段的运用和材料建构的更新等五条路径实现传承目标。最后,笔者结合子三园设计实践,探讨中国自然山水园传承“相地明旨——立意构园——理微察毫”的创作三步法。研究进一步认识到“天人合一”是中国自然山水园的宗旨,是其深层次的文化基因。中国自然山水园是具有多维度的传承综合体,其传承内涵具有多重性和复合性。中国自然山水园的传承和创新无法割裂,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需要用整体的、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和分析。

史丽娜[2](2020)在《华兹华斯诗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作为英国浪漫主义运动的领军人物,他的自然诗歌举世闻名,流传广泛。乔纳森·贝特认为华兹华斯对自然的关注不仅为浪漫时代与环保主义思想搭桥,也开启了华兹华斯研究的新纪元。美国生态评论家劳伦斯·布伊尔也声称环境问题将取代种族问题,成为二十一世纪最迫切的问题。而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正是生态批评兴起发展的关窍所在,因此,生态批评家们在追溯生态文学的源头时,英国浪漫主义被视为“一块肥沃多产的土壤”,作为浪漫主义的开山诗人,华兹华斯首先进入生态批评视野。他的诗学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超时代的生态智慧,对后世的自然生态文学发展影响深远,值得重估。华兹华斯诗学思想中对自然的关注直接引导了后世英美文学创作中对自然的观察、感受和抒写方式。他对诗人情感和想象力的强调与张扬,也是以大自然为源泉的。在他眼中,大自然永远充溢着激越的生命力量,他对诗学原则的思考,他诗歌创作实践中的背景、人物、风物、语言以及情感、哲学思想等等,几乎一切的要素都是他在大自然的恩泽、启迪与引导下完成的。他热爱自然、尊崇自然、敬畏自然。他将诗学建构与诗歌创作实践作为参与社会文学改革的工具,其诗学思想饱含着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既批判资本工业发展对自然环境带来的破坏,也反思批判了资本科技理性对人们心灵的戕害。他终身都在为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疗救复元人们被减损的感受力、想象力和审美力而努力。而这种对人与自然间田园式相处的文学构建努力,既与当代生态批评遵循的生态整体论哲学信仰转变、呈现作家的生态道德责任意识、进行“价值重估”的绿色阅读,立足生态的“环境想象”等几大批评原则一脉相通、也与生态存在论美学强调的“家园意识”以及当代生态伦理提出的“管理伦理”有着内在渊源,更是为生态批评的实践发展走向和生态诗学的理论构建提供一种启迪与可能。泛神论宗教哲学观是华兹华斯诗学的基础。19世纪自由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加速了人与自然的分离。华兹华斯诗歌中的泛神论思想以自然万物“同一个生命和灵魂”为主要特征,注重在大自然中宣扬上帝的内在性,尊崇自然,以期唤醒人们麻木的心灵,提高感受的敏锐度,培养人们的善德,帮人们产生更加坚定的信仰、缩小人与自然的距离。泛神论使华兹华斯成为当代生态伦理学的自然先知,他以描写自然世界和自然人为主题的诗歌作品含有浓厚的生态意识,可以说是文学作品中较早出现的对人类中心倾向的批判。他诗歌中呈现出的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泛神意识,则是一种信仰纬度的转变,为当代生态哲学基础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可资借鉴的路径;同时,他的诗歌也可作为我们精神生活的源泉,与我们当代倡导的“敬畏自然”的生态理念也是一脉相通的。感受崇高是华兹华斯的崇高观。他在18世纪经验主义的基础上,将心灵在感知中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又继承前人朗吉弩斯、伯克的崇高思想,同时借鉴了同时代康德、柯勒律治崇高理论,独创了自己的感受崇高思想。他将传统崇高理论中典型的崇高体验对象——自然壮丽景观进一步扩展到一花一木,涵盖了自然万物。他借助想象力去弥合感性与理性间的裂隙,借泛神论思想,将神性内在化,赋予心灵超凡的感受功能。他的感受崇高思想有望唤醒人们为工具理性所麻痹的心灵,借助大自然的支持和培育,恢复心灵的感受功能和想象的自由。这也对转变传统中错误的认识论思想,应对当代的精神生态危机有着积极的启示意义。华兹华斯诗歌的社会功能就在于通过风景权威的建立,来疗救人们的为资本妆害的精神世界。他的诗歌作品可以被视作最早的典型的诗人有意识去构建的布伊尔式的“环境想象”。他认为诗乃人与自然之映像,相信诗歌在提升心灵的感动能力和疗救人们精神失衡方面的影响力,相信诗歌可以帮人们重建信仰,获得心灵解放。他尝试通过对湖区风景旅游的介绍和保护以及个人领域对公共领域的引领与回归,以期建立自己风景鉴赏的权威话语地位,这种对自然风景与人的理想相处模式的“环境想象”引导和改变了人们感受风景的方式,能够提升心灵的感受力,华兹华斯诗歌的治愈力得到了时代的认证。而他的风景权威地位的形成过程也恰为我们展示了环境文本是如何去引导和影响人们行为的,这正是当代的文学生态批评进行价值重估的“绿色阅读”所努力的方向。当然,在今天,华兹华斯眼中那个可爱的、能拯救人类的自然好似已经起了变化,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已经得以重构。针对满目怆然的自然的疯狂报复,在生态整体论指导下的“管理伦理”似乎可以让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看到一丝重归和谐的希望。想象力是浪漫主义运动的标识性词汇之一。华兹华斯最独特的一点是,他将自然视为培育想象力的源泉与摇篮,认为人类想象之河发源于童年的自然之境。他说随着心灵的成长,为俗世所扰,这条河流可能会意外中断,但只要回归自然、热爱自然并尊崇自然,那减损的想象力就必能接续起来。他还对想象与幻想做了区分,认为幻想是一种穿越时空场景的能力,而想象的目标则是追求一种情感上的永恒。他认为想象力是心灵的内在之眼,是个体超越世俗、追寻自由的最佳手段。华兹华斯的自然诗歌将文学想象与自然完美合璧起来,这成为当代生态批评中“环境想象”理论原则的滥觞。华兹华斯认为情感是进行诗歌创作的基调。在他眼里,一切好诗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然而这种强烈却是一种平静中的强烈,是回忆中往昔的情感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在未来的某个时刻被触发重现。这时的情感不同于一种强烈的情绪上的宣泄,它已经获得了永恒的价值。这样的情感在文学中呈现出来就能触发读者的感受力,收获一种普遍的同情。华兹华斯认为这种永恒的爱之情感也是自然导师赋予他的,他也由对自然之爱引发了对人之爱。华兹华斯的宗教情感虽不单纯却很虔诚。作为一名伟大的自然诗人和诗学建构者,他对自然的虔敬和对人们心灵精神世界的始终如一的关爱,正是他呈现出来的一种较早的生态道德责任意识。语言是华兹华斯进行诗歌实验依赖的直接工具。然而他又不仅仅将之视为一种表达工具,而是认为语言乃是思想的呈现与化身。他放弃古典传统中既定雕琢的表达习气,将日常生活用语入诗,强调语言的自然与纯朴。他为诗歌语言改革选取的主要是存在于大自然背景下乡村生活方式中的常人的语言。他打破了散文语言与诗歌语言的界限,认为散文语言也可以入诗。华兹华斯的诗学以自然思想为线索,将泛神论哲学观、诗歌功能论、情感论、想象论以及语言观融合为一个完美的整体。这无论对后世的自然文学创作、批评实践甚或是社会改革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他的诗歌和诗学中由“自然”生发的相关理论,在21世纪的生态文学批评实践中引起极大的关注,为当代生态批评提供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实践范本,也为了当代文学生态批评原则的建立发展提供了一种理论佐证,从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生态诗学的构建。他对自然能提升人们感受力的抒写方式、对想象力乃永恒情感追寻手段的定位,都为当下身处“工具理性”统治下的人们带来一股思想上的清风,也为他们增添了一份应对精神生态危机的勇气。

任晓琳[3](2020)在《园林造境美学语境下的动画场景设计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动画场景是动画角色表演的舞台和动画故事展开的环境,对于体现动画的审美理念、文化内涵与地域风格起到重要作用。当下我国民族性动画建树黯然失语,传统文化在动画场景设计领域的缺位和错构,引发对当代中国动画再塑和重构的迫切性。园林造境美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动画场景审美范式的独特分支,兼具文化传承与审美构建的双重价值。本文以原创动画短片《关雎》为阐释的基础,以为动画场景设计提供理论支撑为目的,研究如何在动画场景设计中实现园林造境美学的创新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如下。本文首先追溯了动画场景与园林造境的缘起和流变,分析了动画场景设计与园林意境构建所具有的艺术共性;其次,对《关雎》动画场景空间元素的审美营建进行讨论,将《诗经》中隐匿的物境意象与动画场景的笔墨旨趣相结合,提出情景交融的场景意境建构方法;最后,阐述《关雎》动画场景中园林造境美学基因的文化表达,对园林审美传统和儒释道精神的动画认同与当代重构进行艺术总结和价值发掘。通过对动画场景形式与内容的分析,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园林造境美学语境下的动画场景多维构建思路,实现动画场景与园林造境从形式元素、审美意境到文化内蕴的深度对接,以期为赓续弘扬民族审美传统、再创国产精品动画提供有益启示。

李奇[4](2020)在《苏州私家园林“廊”、“墙”线性边界空间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当代建筑空间、景观园林空间因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影响与冲击,出现了盲目模仿、随意拼凑的不良现象,这就导致了本土建筑文化的侵蚀与丢失——中国传统建筑的设计语汇与文化底蕴即将面临强大的威胁;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与审美品格即将面临沉寂的消失。无疑,面对世界飞速发展的大环境,我们需要紧跟前行的脚步,与时俱进,但同时更需要建立本土建筑文化自信、发掘本土建筑文化魅力,努力找到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平衡状态,中国建筑只有扎根于本土汲取营养才能在当今继续发光发热。在中国传统建筑的长河中,中国古典园林显然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基于此,笔者试图从对苏州私家园林“廊”、“墙”的“建筑本体—空间感知—空间营造—设计语言”的一整套研究过程中梳理出中国古典园林内部线性边界空间的营造美学思想,希望能对中国当代建筑空间、景观园林空间的设计营造有一些启示帮助,以此为中国建筑本土化事业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首先,厘清了苏州私家园林的文化背景以及廊、墙线性边界在园林中的历史发展;其次,是关于廊、墙线性边界的基础及延伸,分析了园林廊、墙建筑的本体属性与空间内涵,对它们进行了更深刻地解读;然后,记录了笔者自身对苏州私家园林廊、墙线性边界空间的现象感知,以人的主观感受叙述其空间中所彰显出来的模糊、朦胧的“意趣之美”;再者,以现象感知为基础,分析其背后的本质根源,即苏州私家园林廊、墙线性边界空间的物质营造,以现实客观的理性分析,挖掘出廊、墙空间之所以生发含蓄隽永之美的背后缘由,找出其空间营造过程中的“关系之美”;最后,由以上“建筑本体—空间感知—空间营造”的研究与分析过程,提炼出廊、墙线性边界空间在园林中的构思表达,即“设计语言”,及其在中国当代建筑语境下的实践运用与投射。中国古典园林空间的魅力之一就是处处都生发出一种“似是而非”的幻境意趣,这在很大程度上都归功于园林内部线性边界空间,即“廊”、“墙”空间的构思与营造。它们在园林中作为一种独特的建筑类型,可以认为是具有一定空间厚度的物质界面,即具有过渡属性的“灰空间”。由此,它们身处园林之中,与其他造景角色错综复杂、环环相扣地组织起来,才呈现出园林空间上更多模糊、不确定的多义特性,体验到在其他园林建筑空间中无法企及的“情”与“景”的暧昧对话。

张灵馨[5](2020)在《冯契美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冯契作为中国20世纪杰出的哲学家和中国哲学史家,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建构了自身的“智慧说”体系,对中国哲学相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在对中国哲学研究的过程中,冯契自觉地将对美的问题的思考纳入其中,美是他哲学体系中的一部分,也是他追求自由、通往“智慧”的道路上不可缺少的一环。冯契的美学理论不是孤立的,而是与他的整个哲学体系相关,与他对中国古代哲学与中国近代哲学的研究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如果不了解他的“智慧说”的哲学体系,就无法全面、准确地看待他美学思想的意义和价值。冯契论“美”与他的“智慧说”相关,“智慧说”是他哲学乃至对美学问题思考的基础。冯契对真善美与人的自由之间关系的探讨,重点关注了美与自由和理想之间的关系。在对中国传统美学的研究中,他抓住了“言志说”与“意境”理论两条线索,将这两者看作是中国传统抒情艺术的代表,在与西方注重造型艺术的对比中,突显中国传统美学的独特性。在对“言志说”与“意境”理论的阐发中,他将“言志说”与理想论相结合,强调艺术要为人生服务,既要表现个人理想、社会理想,又要表现艺术理想。他将“意境”看作是超越形式之上的境界和感受,以此来突出中国美学的特色。在对中国近代哲学的研究中,冯契对中国近代美学发展过程中的外缘与内因进行了分析,关注了近现代美学家如王国维、朱光潜、鲁迅、宗白华等人对美学研究做出的贡献,同时,关注了近代艺术革命的问题。他不仅自身有对美学问题的独特理解,早年也亲自进行过一些文艺创作,他的文学作品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他所从事的相关美学工作也推动了相关美学教育的发展。总体而言,冯契对美学问题的关注拓宽了中国哲学研究的视域,也为美学理论提供了哲学基础,他提出的审美理想对于完善自由人格、推动美育发展、提高人生境界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薛富兴[6](2019)在《认识自然,尊重自然:开拓新型山水艺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传统山水艺术透露出五种对待自然的态度:以物娱目、以物比德、以物兴情、以物启智和以物畅怀,有突出的人化自然和功利主义地利用自然的痕迹,不利于独立、深入地呈现自然。当代中国的自然审美与山水艺术需要引入客观地对待自然的态度,以自然科学知识深化对各类自然对象、环境的认识,确立自然内在价值观念,培育尊重自然、平等地对待自然的环境伦理,以及深入、细致地探究自然生命秘密之新趣味。当代山水艺术若能超越人文趣味、写意传统,可开出呈现自然生命本相之新境界。

袁珂[7](2019)在《方岩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历史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方岩风景名胜区,位于浙江省永康市,其在丹霞丘陵的自然基础上积淀了深厚的文化遗存,在文化景观上表现出了较强的地域性,以胡公为代表的历史人物所兴起的独特文化,作为文化景观发展的主线,形成了区域独特的文化景观发展体系。对其文化景观历史的研究,可以展示地域文化与风景区自然资源相作用的完整历程,对方岩风景区及其他类似地域性文化较强的风景区的资源保护与未来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尝试从历史变迁的角度研究方岩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首先通过对相关学术研究梳理,采用实地考察、走访调查等手段研究了方岩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变迁影响因子,包括方岩文化景观以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为代表的自然基础,和以文化、意识形态、人群活动为代表的人文动因等。其次梳理历史文献,对方岩文化景观历史各时期的文化景观资源进行总结,对风景区代表性文化景观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景观内容与景观地位进行了详细的论证。最终,综合前文成果,将方岩风景名胜区纵向划分为三国至五代十国、宋元、明至清中期、清末至民国、建国以后五个历史时间段,并以自然、经济、文化等因子为横向切入点,对各时期文化景观发展特征与空间分布做出总结,从而揭示方岩文化景观发展的内在规律。研究得出以下变迁规律:三国至五代十国,是方岩文化景观的生成期,佛寺建设是文化景观建设的主流。宋元时期,方岩文化景观发展进入兴盛期。主要源于胡公信仰萌芽、书院兴盛等文化活动的影响,围绕佛教文化、胡公信仰文化、书院文化建设的文化景观十分兴盛。明至清中期,是方岩文化景观成熟期,文化景观营建主题发生较大变化。胡公信仰文化主导了这一时期文化景观的发展,文化景观规模有了较大程度的扩大。清末至民国,是方岩文化景观发展衰落期。受到封建剥削与持续战乱的影响,方岩文化景观数量大幅下降,文化景观营建活动基本停滞。建国以后,文化景观进入复兴期,文化景观建设被纳入政府统一保护规划下,文化景观再次挖掘,开始片区式营建进程,方岩风景区文化景观发展进入新阶段。

李伟强[8](2018)在《文人画与文人园的“师法”转化》文中提出文人画与文人园是自然的一种外化、是中国传统“天人合一”自然观念的传达,营造出了中国文人理想中的人居环境,这也体现着中国传统文人对自然的认知与表达。二者有着共同的自然认知和哲学观念,都是中国传统文人的独特性创造,在本源上存在着“异质同构”的精神内涵,借助不同的媒介语言,去表现自然的本质、规律以及人的心理情感结构与自然风物内在结构的同构关系。二者既积淀了中国传统文化,又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化表现。绘画与园林所表现出的共通性,其根本原因并不在于技法、题材以及形式本身的一致,即“以画入园”与“以园入画”的直接模仿。因此,对于二者共通性的研究不能只在外在形式本身做比附,而应该通过这“形而下”的互通去探究其中所蕴含的“形而上”的内在根源,这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间的精神内核与灵魂纽带。关于园林的学术探讨,目前主要集中在注重生态观的科学立场与强调场所精神探究的两个方面。本文借助文人画与文人园师法自然这一过程,去探究文人如何实现师法自然的转化,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传统文人对自然特有的认知思想、表达方式以及栖居理想。在探索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文人师法的自然是什么?即传统自然观的认知来源;二、创作主体——文人自身具有什么样的认知结构,文人的这一认知结构的形成过程也是文人在对自然的认知下,介入绘画与园林创造文人画与文人园的过程;三、文人如何在对自然的认知和自身的认知下,将对自然的认知思想转化为文人画与文人园的,即师法转化过程。中国传统文人从发现自然,形成对自然的特有认知思想,并运用其认知,将对自然的认知融入到绘画和园林当中,即借绘画和园林创造人与自然实现“天人合一”理想境界的文人画与文人园,在此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中国传统文人对自然特有认知观念与栖居理想,这是本文研究所形成的一条探究路径。本文所揭示的不是设计与创作的方法,而是设计与创作主体的认知思想。文人对自然的认知思想既成就了文人画这样的艺术,也造就了文人园这样的设计,文人画所呈现的是中国传统人居环境的理想模式,文人园则是文人这种理想精神在自然环境中的现实营造,体现着中国人对待自然和人生的态度,它们揭示了文人通过对物质自然的艺术转化来表达蕴含在万物中的自然精神(自然之道),将自然的精神与人的审美情感贯通合一。这上千年的绘画与园林所蕴含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与积淀,背后的文化情节与今天生活在这一思想与土壤下的我们存在着心理上的同构、共鸣。本文对文人画与文人园所呈现出的文人对于自然的认知和表达的思想阐释,一方面为我们探究中国传统的现代性诠释,为设计和艺术的创作回到本民族的根系上,建立符合中国文脉的认知途径和创作路径,提供一种对自然认知的思考维度;一方面也为现代化所带来的环境恶化、人与自然的对立形势下,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性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王磊,肖安宝[9](2015)在《析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自然概念及其现实意义》文中研究说明《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的标志性着作,其中不仅详尽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内容,而且还实现了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颠覆性变革。于此,马克思的自然概念有着成熟理性的出场路径,即对以前的非理性的自然观进行了递升与超越。同时,赋予自然以双重逻辑蕴涵;自然分化为天然自然和人化自然;实践是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现实媒介。正确理解和科学把握此境域中的自然概念,对于消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内在张力,重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对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势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陈晓辉[10](2014)在《论恩格斯的自然观及其对当代的启示》文中研究表明恩格斯的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恩格斯的自然观散见在他的不同着作中。根据对恩格斯不同着作中自然观内容的梳理可见:恩格斯围绕着自然界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核心问题,分别从自在自然、人化自然、生态自然三个维度阐述了他的自然观。首先,恩格斯提出矛盾决定着自在自然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而且还遵循着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变化规律,直至出现了人类。恩格斯的这一思想,启示当代人要树立尊重自然的理念。其次,在继承马克思思辨人化自然思想的基础上,恩格斯具体化了人化自然的思想。他提出,随着实践的发展,人类脱离了自然,并变得越来越强大,以至于开始支配自然;但不管怎样人类在支配自然的过程中,是绝对不能逆自然而行的。由此提示当代人在改造自然过程中一定要顺应自然即按自然规律行事。最后,恩格斯提出,要实现"(人)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的生态自然,就要变革旧的社会制度。当前,中国已构建了以生态自然为价值取向的社会主义制度,未来应继续朝着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和方向推进社会发展和体制机制变革。

二、师法自然 人化自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师法自然 人化自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自然山水园传承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中国自然山水园传承的必要性
        1.1.2 中国自然山水园传承的必然性
        1.1.3 中国自然山水园传承的可能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框架
2 相关概念与理论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
        2.1.1 中国传统园林与自然山水园
        2.1.2 现代与现代化
        2.1.3 传承及其与创新、传统之间的关系
        2.1.4 文化、地域文化、园林文化与文化基因
    2.2 相关理论研究
        2.2.1 山水城市理论
        2.2.2 新地域文化理论
        2.2.3 场所精神理论
        2.2.4 本土设计理论
    2.3 中国自然山水园研究进展
        2.3.1 古代文献
        2.3.2 近现代文献
    2.4 本章小结
3 溯源:中国自然山水园要义
    3.1 中国自然山水园之根源研究
        3.1.1 自然条件
        3.1.2 政治经济
        3.1.3 哲学思想
        3.1.4 文学艺术
    3.2 中国自然山水园发展历程简述
        3.2.1 远古至清初:从山水审美的起点到山水园林的大发展
        3.2.2 清中叶至今:社会的剧变与山水文化的现代发展
        3.2.3 小结
    3.3 中国自然山水园发展与演变特征
        3.3.1 滋养于“天人合一”的自然山水观
        3.3.2 繁茂因相融共生的山水文化
        3.3.3 异变由多方因素的共同作用
    3.4 本章小结
4 求索:中国自然山水园传承探索
    4.1 影响中国自然山水园传承差异性的时代背景因素
        4.1.1 社会背景的差异
        4.1.2 技术水平的差异
        4.1.3 使用需求的差异
        4.1.4 审美情趣的差异
    4.2 中国自然山水园的传承价值
        4.2.1 社会价值
        4.2.2 文化价值
        4.2.3 生态价值
        4.2.4 美学价值
    4.3 中国自然山水园的传承内核
        4.3.1 复合多元的功能定位
        4.3.2 师法自然的山水间架
        4.3.3 巧妙有机的要素因借
        4.3.4 诗情画意的意境营建
        4.3.5 美好人居的生态理念
    4.4 中国自然山水园的传承原则
        4.4.1 整体性原则
        4.4.2 地域性原则
        4.4.3 生态性原则
        4.4.4 适用性原则
        4.4.5 协调性原则
        4.4.6 经济性原则
    4.5 中国自然山水园的传承路径
        4.5.1 “脉”——地域文脉的传续
        4.5.2 “场”——功能空间的发展
        4.5.3 “形”——形式符号的表现
        4.5.4 “术”——技术手段的运用
        4.5.5 “材”——材料建构的更新
    4.6 本章小结
5 实践:中国自然山水园实践探索
    5.1 中国自然山水园的创作过程
        5.1.1 相地明旨
        5.1.2 立意构园
        5.1.3 理微察毫
    5.2 项目设计实践
        5.2.1 相地明旨
        5.2.2 立意构园
        5.2.3 理微察毫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2)华兹华斯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一章 华兹华斯诗学的成因
    第一节 逃离城市:华兹华斯的自然人生和心灵成长
    第二节 诗学原则自身的历史演变
    第三节 前维多利亚时代的时代背景与文化状况
    第四节 浪漫主义思潮的硕果——湖畔派
第二章 华兹华斯诗学之泛神论宗教哲学观
    第一节 华兹华斯的诗歌与“同一个生命和灵魂”的泛神论思想
    第二节 华兹华斯的泛神论思想与生态意识
    第三节 “同情”是华兹华斯诗学中泛神论的精髓
第三章 华兹华斯的崇高观——“感受崇高”
    第一节 华兹华斯“感受崇高”的历史渊源
    第二节 华兹华斯“感受崇高”的内涵与特征
    第三节 “感受崇高”与精神生态危机
第四章 华兹华斯的诗歌功能论——使心灵感动
    第一节 “诗是人与自然之映像”——华兹华斯的诗歌事业
    第二节 自然与华兹华斯诗歌的感受力和治愈力
    第三节 人与自然关系的当代重构
第五章 华兹华斯的自然想象论
    第一节 浪漫主义想象力:对自然的认知与超越
    第二节 想象力与审美力的削弱与复元——对风景“如画”的批判
    第三节 幻想与想象的区分:穿越时空场景与追求情感永恒
    第四节 想象力:“在生活常态中洞见一个新世界”
第六章 华兹华斯的自然情感论
    第一节 华兹华斯的情感观与大自然的“秀美与震慑”
    第二节 未来“瞬间”与平静的情感
    第三节 感受力、同情与情感
    第四节 “对自然的爱引致对人的爱”
    第五节 宗教情感——大自然是“至爱”
第七章 华兹华斯的语言观
    第一节 日常语言的适用性: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之争
    第二节 语言是思想的呈现和化身
    第三节 诗歌语言与散文语言的有机统一
第八章 华兹华斯诗学思想的历史影响
    第一节 对英国自然生态文学的影响
    第二节 与欧陆浪漫主义文学的对话
    第三节 对美国社会改革与生态文学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园林造境美学语境下的动画场景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中外研究现状
        1.2.1 理论研究现状
        1.2.2 设计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2 动画场景设计与园林造境概述
    2.1 动画场景设计概述
        2.1.1 动画场景的基本概念
        2.1.2 场景在动画中的功能
        2.1.3 动画场景设计的要求
        2.1.4 动画场景的设计风格
    2.2 园林造境概述
        2.2.1 “境”与“园林造境”
        2.2.2 园林“物境”
        2.2.3 园林“情境”
        2.2.4 园林“意境”
    2.3 动画场景与园林造境的内在关联与典型应用
        2.3.1 动画场景与园林造境的艺术共性
        2.3.2 “中国学派”动画的审美臻境
        2.3.3 “中式原料”动画的文化移植
    2.4 本章小结
3 《关雎》动画场景空间元素的审美营建
    3.1 《关雎》诗境意象的动画表现
        3.1.1 山容水态的视像呈现
        3.1.2 动植物比兴与场景隐喻
        3.1.3 人文建筑与角色观照
        3.1.4 季节时令意象的场景调度
    3.2 《关雎》动画场景设计的笔墨旨趣
        3.2.1 构图:散点透视与视域融合
        3.2.2 造型:写意水墨与意象造型
        3.2.3 技法:笔墨技法的多元化
        3.2.4 色彩:青绿重彩赋色
        3.2.5 风格:诗意格调韵致
    3.3 《关雎》动画场景的审美意境营建
        3.3.1 造物:自然物象的调度布局
        3.3.2 造情:动画的生命情感构建
        3.3.3 造境:情景交融的场景意境创构
    3.4 本章小结
4 园林造境美学视阈下的动画场景文化表达
    4.1 《关雎》动画场景的园林造境美学基因
        4.1.1 动画的生态构建:天人合一,心物相生
        4.1.2 物象的概括提炼:师法自然,返璞归真
        4.1.3 场景的形式意味:意在笔先,经营位置
        4.1.4 意趣的多维通感: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4.2 儒释道园林造境美学的动画认同与当代重构
        4.2.1 动画的审美渊源:儒家“中和圆融”
        4.2.2 场景的自然回归:道家“道法自然”
        4.2.3 内容的呈现维度:禅宗“空灵妙悟”
    4.3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研究总结
    5.2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4)苏州私家园林“廊”、“墙”线性边界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意义
    1.2 研究对象
        1.2.1 范围界定
        1.2.2 概念界定
    1.3 研究现状
        1.3.1 中国古典园林的相关内容
        1.3.2 线性边界空间的相关内容
        1.3.3 现存问题
    1.4 研究视角与方法
        1.4.1 研究视角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园林“廊”、“墙”线性边界的文化背景与历史发展
    2.1 苏州私家园林的文化背景
        2.1.1 传统自然观
        2.1.2 传统哲学观
        2.1.3 传统山水画
        2.1.4 传统文学
        2.1.5 地域文化
        2.1.6 《园冶》园林美学思想
        2.1.7 小结
    2.2 “廊”、“墙”线性边界空间在苏州私家园林中的历史发展
        2.2.1 园林生成时期——廊、墙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2.2.2 园林发展中期——园林的欣赏需求发生变化促进廊、墙发展
        2.2.3 园林成熟后期——园林欣赏以“动观”为主促进廊、墙兴盛
        2.2.4 小结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园林“廊”、“墙”线性边界的基础与延伸
    3.1 基础解读——建筑本体属性
        3.1.1 廊
        3.1.2 墙
        3.1.3 小结
    3.2 延伸解读——建筑空间内涵
        3.2.1 廊空间
        3.2.2 墙空间
        3.2.3 园林“廊”、“墙”线性边界的空间属性
        3.2.4 小结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苏州私家园林“廊”、“墙”线性边界的空间感知
    4.1 “精在体宜”的本体现象感知
        4.1.1 体量——精巧
        4.1.2 环境——清幽
        4.1.3 功能——多元
        4.1.4 小结
    4.2 “如画自然”的静态现象感知
        4.2.1 平远如画——景域开阔
        4.2.2 深远如画——层次模糊
        4.2.3 和谐自然——共融相生
        4.2.4 小结
    4.3 “时空转承”的动态现象感知
        4.3.1 方向——引导暗示
        4.3.2 节奏——抑扬顿挫
        4.3.3 意识——错位失衡
        4.3.4 小结
    4.4 “雅格欣赏”的情趣现象感知
        4.4.1 清雅——简朴
        4.4.2 文雅——品格
        4.4.3 小结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苏州私家园林“廊”、“墙”线性边界的空间营造
    5.1 营造布局
        5.1.1 依据地势环境布局
        5.1.2 依据视线景观布局
        5.1.3 小结
    5.2 营造组织
        5.2.1 廊与墙的组织
        5.2.2 廊、墙与建筑的组织
        5.2.3 廊、墙与山石的组织
        5.2.4 廊、墙与水体的组织
        5.2.5 廊、墙与植物的组织
        5.2.6 廊、墙与园林要素的综合组织
        5.2.7 小结
    5.3 营造手法
        5.3.1 宏观掌控——围合、分隔、渗透
        5.3.2 微观调节——障景、漏景、对景、框景、借景
        5.3.3 小结
    5.4 营造相接界面与相交空间的处理
        5.4.1 相接界面的处理
        5.4.2 相交空间的处理
        5.4.3 小结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苏州私家园林“廊”、“墙”线性边界空间的设计语言与实践运用
    6.1 架构
        6.1.1 “架”路径
        6.1.2 “构”体系
        6.1.3 实践运用
        6.1.4 小结
    6.2 叙述
        6.2.1 宏观转承与秩序
        6.2.2 微观引导与暗示
        6.2.3 取景载体
        6.2.4 实践运用
        6.2.5 小结
    6.3 多义
        6.3.1 塑造空间的层次
        6.3.2 模糊空间的差异
        6.3.3 构建空间的画意
        6.3.4 调适空间的灰度
        6.3.5 实践运用
        6.3.6 小结
    6.4 调和
        6.4.1 与园林建筑元素的调和
        6.4.2 与园林自然环境的调和
        6.4.3 实践运用
        6.4.4 小结
    6.5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研究课题和实践项目
致谢

(5)冯契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冯契美学思想研究之缘起
    二、冯契美学思想研究的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港澳台及国外研究现状
    三、《冯契美学思想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 冯契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 哲学上的“智慧说”
        一、广义认识论
        二、知识与智慧
        三、哲学和哲学史
        四、科学和哲学
    第二节 冯契论美及其相关概念
        一、美的对象
        二、美感与快感
        三、美的多样性
        四、美与真和善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冯契论真善美与人的自由
    第一节 冯契自由观的发展历程
        一、萌芽阶段
        二、生成阶段
        三、完善阶段
    第二节 真善美与人的理想和自由
        一、真、人生理想与自由
        二、善、道德理想与自由
        三、美、审美理想与自由
    第三节 平民化的自由人格
        一、中国哲学史上对理想人格问题的探讨
        二、平民化自由人格的特征
        三、平民化自由人格与儒家理想人格的比较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冯契对中国传统美学理论的研究
    第一节 冯契对“言志说”的研究
        一、冯契对“言志”说与典型性格的分析
        二、冯契对“言志说”与理想论的结合
    第二节 冯契对“意境”理论的研究
        一、冯契对“意境”内涵及演变的研究
        二、冯契对近现代“意境”理论的研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冯契对中国近代美学的探索
    第一节 冯契论中国近代美学的发展进程
        一、中国近代美学发展的外缘因素
        二、中国美学在近代的内部变革
    第二节 冯契论中国近代美学家的理论及贡献
        一、冯契论王国维的美学理论及贡献
        二、冯契论鲁迅的美学理论及贡献
        三、冯契论朱光潜的美学理论及贡献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冯契的美学实践与理论价值
    第一节 冯契美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一、早年文艺创作中的美学思想
        二、积极从事美学工作,推动美育发展
    第二节 冯契美学思想的理论价值
        一、中国哲学与中国美学互相观照
        二、对审美理想的价值追求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6)认识自然,尊重自然:开拓新型山水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古代山水艺术的人化自然传统
二、认识自然,尊重自然
三、培育新德性
四、一种“新型山水艺术”?

(7)方岩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历史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风景名胜区
        1.3.2 文化景观
        1.3.3 风景名胜区中的文化景观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
        1.4.1 国内研究动态
        1.4.2 国外研究动态
    1.5 研究范围及内容
        1.5.1 研究范围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2 方岩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形成的自然基础
    2.1 地质地貌
        2.1.1 地质地貌的形成
        2.1.2 地质地貌的分布
    2.2 气候
    2.3 水文
    2.4 土壤
    2.5 植被
3 方岩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变迁人文动因
    3.1 宗教文化与胡公信仰
        3.1.1 佛教文化
        3.1.2 胡公信仰
    3.2 崇尚山水的审美情趣
        3.2.1 道:寄情山水,崇尚隐逸
        3.2.2 儒:君子比德,景题意趣
    3.3 生生不息的人类活动
4 方岩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资源调查
    4.1 方岩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资源概况
    4.2 方岩风景名胜区代表文化景观资源
        4.2.1 方岩景区
        4.2.2 五峰景区
        4.2.3 石鼓寮景区
        4.2.4 灵岩景区
5 方岩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变迁及规律
    5.1 方岩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变迁分期
    5.2 三国至五代十国(220—978 年)
    5.3 宋元时期(979—1368 年)
    5.4 明至清中期(1368—1840 年)
    5.5 清末至民国(1840—1949 年)
    5.6 建国以后(1949 年至今)
    5.7 方岩风景名胜区各时期文化景观变迁
        5.7.1 三国至五代十国
        5.7.2 宋元时期
        5.7.3 明至清中期
        5.7.4 清末至民国
        5.7.5 建国以后
    5.8 方岩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变迁规律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8)文人画与文人园的“师法”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意义
    1.3 基本概念的阐述与界定
        1.3.1 文人画
        1.3.2 文人园
        1.3.3“师法”转化的两个层次
    1.4 已有的研究与评述
        1.4.1 文人画与文人园的创作主体文人认知思想相关探究
        1.4.2 绘画与园林中人与自然关系的相关研究
    1.5 可行性分析、论文研究的创新点、预期的成果、预计的困难及解决方法
        1.5.1 可行性分析
        1.5.2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1.5.3 预期的成果
        1.5.4 预计的困难及解决方法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论文框架
第二章 文人的认知背景(“自然”是什么的问题探究?)
    2.1 物质自然(第一自然)
        2.1.1 自然物
        2.1.2 自然景
    2.2 精神自然(第二自然)
        2.2.1“山水比德”与“自然人化
        2.2.2“玄对山水”与“人化自然”
        2.2.3“深情”与“顿悟”“淡”
    2.3 物质自然与精神自然关系
第三章 文人认知结构的建立暨文人介入绘画与园林(文人为什么能够创造文人画与文人园的问题探究?)
    3.1 文人的认知基础
        3.1.1 文人之文
        3.1.2 文人之“道”与“艺”(理想与现实的困境)
        3.1.3 文人之清
    3.2 文人认知与表达(“师法”转化)的思维方式
        3.2.1 象思维
        3.2.2 体验感悟(直觉思维)
    3.3 文人介入绘画与园林(以道入器)
        3.3.1 文人与画家、造园家的区别与关系
        3.3.2 山水画到文人画
        3.3.3 私家园林到文人园林
        3.3.4 殊途同归
第四章 师法“自然”的认知途径与表达方式(怎样进行“师法”转化的问题探究?)
    4.1 自然到艺术
        4.1.1 何为美
    4.2 文人画与文人园的创作过程
        4.2.1 观察自然
        4.2.2 肇于自然
        4.2.3 造乎自然
第五章 中国传统师法自然的认知思想在当代的消解与传承
    5.1 文人画与文人园所揭示出的艺术性的自然认知思想
    5.2 中国传统师法自然的认知思想在当代的消解
        5.2.1 主体角色的分化
        5.2.2 意象认知的消解
    5.3 中国传统自然的认知与表达的当代传承
        5.3.1 文人传统的现代传承
        5.3.2 山水城市的构想与实践(人与自然关系的再思考)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作者简介

(9)析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自然概念及其现实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形态》中马克思自然概念的出场路径:对非实践性自然观进行批判与超越
二、《形态》中马克思自然概念的双重逻辑蕴涵:“自然分化”与“实践媒介”的厘思透现
    (一) 自然分化的两个维度:天然自然和人化自然
        1. 天然自然:优先于人类存在的自然
        2. 人化自然:与人类社会劳动实践紧密关联的自然
    (二) 实践: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现实媒介
三、《形态》中马克思自然概念的现实意义:对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借鉴
    (一) 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惯性,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
    (二) 立足人类实践充分认识自然作为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物质载体的重要性
    (三) 坚持以科学发展理念指导和引领当下人类的社会实践

(10)论恩格斯的自然观及其对当代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树立尊重自然的理念:恩格斯关于自在自然观点的启示
二、落实顺应自然的行动:恩格斯关于人化自然观点的启示
三、完善保护自然的制度:恩格斯关于生态自然观点的启示

四、师法自然 人化自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自然山水园传承探索[D]. 杨丹. 浙江大学, 2021(01)
  • [2]华兹华斯诗学研究[D]. 史丽娜. 山东大学, 2020(01)
  • [3]园林造境美学语境下的动画场景设计与研究[D]. 任晓琳.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4]苏州私家园林“廊”、“墙”线性边界空间研究[D]. 李奇. 湖南大学, 2020(08)
  • [5]冯契美学思想研究[D]. 张灵馨.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6]认识自然,尊重自然:开拓新型山水艺术[J]. 薛富兴.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 [7]方岩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历史变迁研究[D]. 袁珂.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8]文人画与文人园的“师法”转化[D]. 李伟强. 东南大学, 2018(05)
  • [9]析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自然概念及其现实意义[J]. 王磊,肖安宝.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05)
  • [10]论恩格斯的自然观及其对当代的启示[J]. 陈晓辉. 学习与探索, 2014(11)

标签:;  ;  ;  ;  ;  

向自然学习,人性化自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