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沁沙地沙化退化土地改造与生态恢复利用模式

科尔沁沙地沙化退化土地改造与生态恢复利用模式

一、科尔沁沙地沙化退化土地的改造与生态恢复利用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王旭洋,李玉霖,连杰,段育龙,王立龙[1](2021)在《半干旱典型风沙区植被覆盖度演变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及其对生态建设的意义》文中提出中国北方四大沙地(毛乌素沙地、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呼伦贝尔沙地)是半干旱地区荒漠化发展的典型地区和荒漠化防治的重点区域。分析四大沙地植被覆盖度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对气候要素的响应机制,对保护北方生态脆弱区的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998—2018年SPOT-VEGETATION的植被覆盖度指数(NDVI)数据,结合相应气候资料数据分析发现:四大沙地NDVI年际波动较大,毛乌素沙地和科尔沁沙地植被覆盖度总体趋于好转态势,分别有75.22%和42.06%的面积植被得到改善,而浑善达克沙地和呼伦贝尔沙地植被覆盖度呈非显着下降趋势,其发生植被退化的面积比例分别为60.04%和51.4%。结合极端气候指数分析表明,呼伦贝尔沙地NDVI与持续湿润指数(CWD)的正相关系数最高(r=0.429),而浑善达克沙地NDVI与持续干旱指数(CDD)的负相关系数最大(r=-0.264),表明呼伦贝尔沙地和浑善达克沙地植被分别对持续湿润和持续干旱事件响应最为敏感。基于不同沙地的植被变化驱动分区,建议在毛乌素沙地非气候驱动区域继续实施禁牧封育和飞播造林技术,而在气候驱动区域主要采取封育措施;在浑善达克沙地实施生态移民和"以地养地"模式;对科尔沁沙地的疏林草原应采取严格的封育措施;在呼伦贝尔沙地要坚持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形成"外围封禁、边缘治理、内部发展"的生态发展格局。

廖承锐[2](2020)在《西藏高寒河谷沙地植被恢复特征及经营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青藏高原作为“世界屋脊”,和地球南极、北极并列,被称为“世界第三极”。西藏高原是青藏高原的主体,平均海拔超过4000m,生态环境极其脆弱而敏感,易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暖影响。雅鲁藏布江中部流域是西藏自治区社会经济中心,由于地表沙物质丰富、气候干冷多风、植被稀疏低矮等,季节性的风沙灾害,给城镇生活和农牧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植被恢复是生态修复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提升区域生态防护功能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其中,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是退化生态系统修复治理的两种重要途径,也是林草资源资产增值的有效措施。本研究以西藏高原河谷沙地植被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试验,从样方、样带和区域三个尺度,揭示了人工恢复模式下,不同沙地类型、沙障处理及海拔梯度下植被结构、物种多样性与生境因子变化的关系;首次在高寒沙地上,通过地面激光扫描技术(TLS),从植被水平覆盖和垂直结构的角度,揭示了自然恢复模式下群落结构及空间分布随地形/微地形的变化规律;探讨了不同恢复模式下沙地典型群落的植被与土壤的关系,阐明了植被恢复模式对植被和土壤变化的影响,进一步完善了西藏河谷沙地植被恢复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西藏高原河谷沙地的植被恢复与重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不同沙地类型人工恢复模式下的植被恢复特征存在极大差异。在河滩、河岸和山坡三种不同沙地类型的植被恢复试验中,共有14种植物种存活,不同沙地类型间的植株生长具有不同的特点。综合各植物种组成和生长特征,在河滩流动沙地上,籽蒿的重要值可达25%,生长最好;在河岸流动沙地上,藏白蒿和藏沙蒿的重要值分别为28%和16%,生长状况最优;而在山坡流动沙地上,拉萨狗娃花、花棒和藏沙蒿的长势最好。这些植物种均可以考虑作为植被恢复初期的适生植物种,在不同沙地类型的植被恢复过程中作为最优选择。山坡流动沙地不同海拔的植被恢复过程中,植株生长和土壤质量得到了改善。从先锋期(2011)到发展期(2017),随着植被盖度和高度的显着提高,其对土壤性质的改善极为明显,主要的土壤颗粒组成从中细砂变为了极细砂。在发展期,植株生长以中坡为优,pH值与株高呈显着正相关。沙障处理在人工恢复模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沙障处理下的植被恢复效果不同。在植被恢复过程中,秸秆沙障更有利于植株生长;而石方格及塑料方格的铺设能够提高物种多样性,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增强沙地植被恢复潜力。(2)砂生槐群落的自然恢复成效显着。在不同地形条件下,冲积扇中部的个体生长最高。株高和冠幅投影面积呈显着正相关(p<0.01),而株高和海拔、坡度均显着相关(r分别为0.167和0.145,p<0.01)。随着海拔的升高,砂生槐种群的分布密度呈先减小后增大最后减小的趋势。在海拔为3593-3643 m,坡度为20°~25°的西南坡,其生境条件最有利于砂生槐种群的生长和分布。(3)在0-20 cm土层上,自然恢复模式下的砂生槐灌丛和长芒草草地的粉砂含量较大,分别为50.77%和62.16%,高于人工恢复模式下的柳树林和藏沙蒿灌丛。四种植被恢复模式中,长芒草草地粉砂含量最高,土壤容重最低。在0-20 cm土层的有机质含量差异不显着,而在20-40 cm土层中,不同模式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依次为:长芒草草地(23.37 g·kg-1)>砂生槐灌丛(17.42 g·kg-1)>藏沙蒿灌丛(14.85 g·kg-1)>柳树林(8.43 g·kg-1)。藏沙蒿灌丛的铵态氮含量高于其它植被恢复模式,因此,在沙地植被恢复模式中,自然恢复模式对于土地退化的防治而言至关重要,应以自然恢复为主,并与人工恢复相结合。沙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全磷、有效磷含量均呈极显着正相关。叶片全碳、氮、磷与土壤容重、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呈显着正相关。(4)根据高寒河谷沙地恢复不同沙地类型的植被特征变化采取相应的经营对策。在河滩沙地上,良好的水、气条件有利于乔、灌、草相结合的沿江(河)防风固沙体系的构建,同时,应注重沙障等地面措施的实施;在河岸沙地上,植被恢复模式应贯彻“以自然恢复为主,与人工修复相结合”的方针,自然恢复以围栏封育为主,辅以适生灌丛的补种及飞播种草固沙等人工恢复措施;在山坡沙地上,人工恢复采用沿等高线人工脚踩回头撒播的植被种植方法,在构建完整的恢复体系时需要充分考虑地形因子的影响,同时,应严格执行围栏封育和禁牧措施。并且,高寒河谷沙地植被恢复的过程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和保障体系的完善。

刘庆福[3](2020)在《毛乌素沙地沙漠化演变、飞播恢复评估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文中指出土地沙漠化是很多区域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原因,是全球面临的重大环境-社会-经济问题之一,其严重侵蚀了土地资源,并进一步影响了农牧业生产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在2017年于鄂尔多斯召开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发布的《鄂尔多斯宣言》指出,沙漠化是阻碍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挑战之一,严重威胁着生态系统向社会提供供给和利益的能力。毛乌素沙地作为我国四大沙地之一,处于鄂尔多斯高原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区,是农、牧、林交错的典型生态环境脆弱区。随着毛乌素沙地农牧业的发展、能源开发以及区域政策措施的实施等人为活动的增强,该地区近年来的沙漠化状况及生态环境发生了显着变化。所以,探究该区域1986-2015年间沙漠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并评估飞播恢复的效果可为毛乌素沙地的沙漠化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以毛乌素沙地为研究区,结合71个野外植被调查样地的植被盖度实测数据检验了10种沙漠化遥感监测指标,并筛选出最适于该区域的指标,进而从沙地尺度和省域尺度对毛乌素沙地1986-2015年间7个时期的沙漠化动态进行了反演;并以气象数据、社会经济数据和政策投入数据为基础对该时段的沙漠化变化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基于毛乌素沙地的32个飞播恢复样地植被和土壤样本调查数据,通过高通量测序和测试分析对植物多样性、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以及土壤多功能性进行了分析,从植被、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多功能性三个方面对修复政策中的飞播恢复措施的效果进行了评价,并明确了土壤多功能性的驱动因素及其作用模式;最后基于遥感数据、气象数据以及社会经济数据对毛乌素沙地的生态系统服务进行了空间量化,并分析了沙漠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在通过文献总结所选取的10种沙漠化遥感监测指标中,反映地表能量信息和植被信息的指标对沙漠化反演具有较高精度,其中沙漠化差值指数DDI在反映地表辐射特征的同时又包含了植被的信息,具有明确的生物物理意义,能够反映地表覆盖度、水热组合以及土地沙漠化的变化,是毛乌素沙地区域反演效果最优的沙漠化遥感监测指标。(2)毛乌素沙地30年间整体的沙漠化空间格局动态为中东部地区呈逆转趋势,西部地区恢复与加剧交替出现。1986-2015年间沙地尺度的沙漠化进程呈先恶化后逆转趋势,1986至2005间持续加剧,重度和严重沙漠化土地面积呈增加趋势。2005年后沙漠化逐渐逆转,重度沙漠化土地面积显着减少,但直到2015年沙地尺度沙漠化状程度仍高于1986年;在省域尺度上沙漠化进程具有很强的空间异质性,其中沙漠化逆转最为明显的是陕西省的五个区县,2000年后持续逆转;内蒙古自治区自1986年以来逆转与加剧并存;宁夏自治区沙漠化整体呈先加剧后逆转趋势,在2005年沙漠化达到最强。(3)1986-2015年间,毛乌素沙地沙漠化从1986-2005年持续加剧,2005年后逐年逆转,逆转的主要驱动因素为生态修复政策,而驱动沙漠化加剧的是社会经济因素;由于内蒙古、陕西、宁夏三省在气候条件、社会经济发展和政策执行等方面的差异,沙漠化过程和驱动因素在省域尺度上存在明显空间异质性。本研究发现了生态修复政策在沙漠化逆转中的重要作用并量化了其贡献率,建议继续投资于生态恢复工程以使沙漠化持续逆转,并关注经济发展中的生态可持续性。(4)飞播是毛乌素沙地对流动沙地进行植被恢复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恢复措施,其使流动沙地植物多样性、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土壤多功能性三个方面均得到了良好的恢复。其中植物多样性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恢复响应迅速,植物多样性最先达到饱和,土壤多功能性对恢复的响应则具有滞后性;在30年恢复梯度上,植物通过土壤微生物对土壤多功能性的恢复有显着的间接作用,直接驱动因素主要为土壤细菌。建议未来的退化土地和生态系统恢复措施及政策中可以借鉴飞播措施的成功经验,在生态恢复中给予植被和土壤微生物同等的重视。(5)在生态系统服务方面,土壤保持、水源涵养和NPP等调节服务间协同关系显着,在粮食产量和牲畜产量等供给服务间同样具有显着的协同关系,调节服务和供给服务间也发现了净初级生产力和粮食产量两种服务间的协同关系;土壤保持、水源涵养和净初级生产力均随着沙漠化的降低呈上升趋势,粮食产量和牲畜产量与沙漠化呈现不显着的单峰曲线关系。可能是两种供给服务由于通过人类活动的输入而实现,才导致了其与沙漠化的复杂关系。综上所述,本研究从宏观到微观,以多层次、多角度的方式探讨了近几十年来毛乌素沙地的沙漠化动态、驱动因素、生态系统服务、以及植被、土壤和土壤微生物的恢复,阐述了毛乌素沙地1986-2015年间沙漠化的加剧和逆转过程;明确了该过程中生态修复政策带来的积极效果以及社会经济活动的负面效应;同时发现了土壤微生物在生态修复过程中的承上启下作用;并阐明了沙漠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本文从宏观层面为沙漠化的监测提供手段,为拟定相应防范和治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基于飞播措施的成功经验从微观层面为沙漠化土地恢复提供新了的视角。希望可以为毛乌素沙地的沙漠化防治和生态恢复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提升该区域的生态系统服务及人类福祉,进而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朱玲,朱文莉[4](2020)在《国内外防治土地荒漠化与生态修复研究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防治土地荒漠化以及进行生态修复是实现全球范围内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论述了国内外荒漠化防治和生态修复的发展历程、理论体系、防治机制与实践研究,对荒漠化治理与生态修复的管理措施、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进行梳理与总结,期望对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依据和发展方向。

舒心心[5](2019)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视域下沙地生态治理研究 ——以科尔沁沙地为例》文中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体现了时代精神的精华,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前进方向。生态文明在扬弃以往各种文明的基础上,着力于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整体转型,以实现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类社会在工业文明的推动下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但同时对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地破坏,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其中,土地荒漠化已经成为最受关注的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荒漠化蔓延所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生产力丧失、资源体系破坏和经济贫困化已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被称为地球的“癌症”。科尔沁沙地荒漠化是生态失衡的恶劣结果,是由生态脆弱性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交织作用所导致。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草原荒漠化进程加剧,致使曾经“地沃宜耕植,水草便畜牧”的科尔沁草原逐渐沦为科尔沁沙地。当前,作为中国四大沙地之首的科尔沁沙地,面临着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尖锐矛盾。如何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探寻摆脱生态困境、谋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路径,是时代赋予的艰巨课题。在生态文明视域下,反思科尔沁沙地荒漠化过程,探究其成因,寻求实现其生态治理的有效路径,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对科尔沁沙地荒漠化防治进行研究,既能够保护环境,又能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对于构筑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美丽中国梦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论文的研究与写作,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分析为前提,以调查研究与实证分析为基础,以探索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的具体对策为目标。通过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思想,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主张尤其是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构建科尔沁沙地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按照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思想方法,有机地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生态伦理思想,挖掘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中所蕴含的生态保护思想。在此基础上,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的成功经验,为构建科尔沁沙地生态文明寻求理论依据和有效途径。通过实地调查开展具体研究,深入了解科尔沁沙地生态恶化的现状,分析其生态危机产生的复杂原因以及开展生态治理面临的特殊困境,结合国内外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的丰富经验,进而提出科尔沁沙地生态文明构建的对策和建议,探寻实现科尔沁沙地生态恢复的具体路径。论文是由绪论和四章正文以及结语三个部分构成。其中,论文的主体部分在第二至第四章,论文的核心部分是第五章。结语部分对论文的基本观点和核心思想进行了总结和概括。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了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2章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概述。结合科尔沁沙地自然环境状况及其荒漠化历程,分析当前时代背景下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探寻构建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的理论依据。遵循一般和个别相统一、共性和个性相结合的方法论原则,将生态文明建设的一般理论与科尔沁沙地具体生态实践相结合,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基础之上,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理论依据,合理吸收和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的生态伦理思想和蒙古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构建科尔沁沙地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第3章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问题及成因分析。进入21世纪,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初见成效,率先在全国四大沙地中实现治理速度大于破坏速度,有效遏制荒漠化蔓延。但是在进一步推进生态治理过程中面临一系列严峻的问题,脆弱的生态环境、发展中的经济中心主义、法律不完善、制度不健全成为当地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的制约因素。为摆脱生态治理困境,从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结合观念、法制、心理、人口等多个视角探寻科尔沁沙地生态危机的成因,从而为提出沙地生态环境治理的科学合理的对策和具体有效的路径奠定基础。第4章介绍发达国家与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与启示。西方发达国家率先进入了工业文明阶段,也较早地品尝了工业文明带来的苦果,经济社会发展深受资源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困扰,居民生活陷入了严峻的生存危机。西方发达国家经过多年的生态实践,在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方面形成了卓有成效的措施,积累了成功经验和经典范例,对于科尔沁沙地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启迪与借鉴作用。第5章新时代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的对策探究。这一章是论文写作的落脚点。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批判借鉴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继承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以及蒙古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结合西方发达国家与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通过采取提升生态文明理念、转变政府职能、完善行政制度、健全法律体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生产经营方式、培育生态公民、引导绿色消费、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开展国际交流、加强区域合作等一系列具体途径,推进科尔沁沙地生态状况持续良性逆转,再现天蓝、地绿、风轻、水净的美丽图景,实现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的“双赢”之路。结语。科尔沁沙地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和公民的共同努力、团结协作、实践创新。新时代科尔沁沙地生态文明建设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为指导,开展全方位、立体化的综合治理,继续努力推进沙地生态良性逆转,构筑美丽家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牛梓宸[6](2019)在《生态修复措施对辽河干流流域土地沙化作用效果评价》文中认为土壤沙化被称作“地球癌症”,是造成生态环境退化、生产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已影响和制约了人类的生产生活。辽河干流流域是辽宁省的主要经济政治中心,近年来土地沙化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辽宁省的主要沙源,亟待进行生态修复。本研究以辽河干流流域沙化现状为基础,按照不同地类沙化分布区选择重度及极重度沙化区进行沙化修复模式的调查,确定不同修复模式的典型样地,进行土壤及植被生长状况的调查。基于遥感影像的NDVI指数分析和土壤特征的分析,确定不同修复模式的沙化修复效果。以植被和土壤为关键因素,建立不同修复模式沙化修复效果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评价法和熵权法对不同修复模式的沙化修复效果进行评价,筛选出最优的沙化土地修复模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综合比较2014年和2018年辽河干流流域NDVI指数,2018年NDVI指数最小增加了0.008,表明经过为期4年的生态治理和恢复促进了区域植被的恢复。乔灌混栽修复模式分布区NDVI指数增加0.06。封育林地修复模式区NDVI指数增长0.02,人工林模式增长0.03,自然恢复草地增长0.07,封育草地增长0.1,农林复合模式下降0.01,农田增长0.02。辽河干流流域内的植被覆盖度呈现增加的趋势。乔灌混栽修复模式分布植被盖度增加6.6%。封育林地修复模式区植被覆盖度增加2.4%;人工林模式植被盖度增加0.07%,自然恢复草地植被盖度增加7.5%,封育草地植被盖度增加10.1%,农林复合植被盖度降低2.1%,农田植被覆盖增加2.3%。植被盖度变化:乔灌混栽>封育草地>自然恢复草地>封育林地>农田>农林复合。年生态修复措施中林地乔木基本指标均有增长,2018年与2014比较,1×1样方内,草本植物生物,乔灌混栽模式4年间增加64g;封育林地中4年间增加4g;人工林模式4年间增加13g;自然恢复草地4年间增加35g;农林复合模式五年间减少1g。将2018年与2014年生物多样性指数相比较得出,乔灌混栽模式增加了0.09。封育林地增加0.11,封育草地增加0.03,人工林增加0.07,自然草增加0.01,农林复合模式增加0.02。。(2)实验分析不同修复措施下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容重由高到低依次为:农林复合(1.62g/cm3)>封育草地(1.53g/cm3)>农田(1.42g/cm3)>裸地(1.41g/cm3)>封育林地(1.41g/cm3)>人工林(1.40g/cm3)>自然恢复草地(1.38g/cm3)>乔灌混栽(1.31g/cm3)。土壤含水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乔灌混栽(21%)>封育林地(20%)>农田(14%)>人工林(11%)>自然恢复草地(8%)>裸地(6%)>封育草地(5%)>农林复合(4%)。干筛土壤团聚体中,大团聚体所占比例高;>0.25mm的团聚体均达到60%以上。>0.5mm在40%左右;>5-2mm在20%-30%之间;0.5-0.25mm不超过8%。经过湿筛过程后,>5mm团聚体减少;5-2mm团聚体含量减少范围在5%-10%之间;2-1mm、1-0.5mm团聚体含量变化不大。0.5-0.25mm团聚体含量有所增加,乔灌混栽增加99.7%,自然草地增加276%,人工林增加170%。农林复合与封育林地增加7%,封育草地增加了23%,农田增加了65%。经过湿筛,>0.25mm团聚体含量:农林复合减少31%,封育林地减少32%,封育草地减少45%,封育草地减少47%,乔灌混栽减少49%,自然草地减少35%,人工林减少48%,农田减少51%。团聚体破坏率中,农林复合40.98%;封育林地38.44%;封育草地50.38%;乔灌混栽41.20%;自然草地54.18%;人工林41.30%;农田52.27%。团聚体破坏率自高至低:自然草地>农田>封育草地>人工林>乔灌混栽>农林复合>封育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依次为:乔灌混栽(40.4g/kg)>人工林(26.6g/kg)>自然草地(22.3g/kg)>农田(16.5g/kg)>封育草地(15.4g/kg)>封育林地(13.8g/kg)>裸地(13.1g/kg)>农林复合(8.5g/kg)。土壤有效磷含量依次为:农田(40.0mg/kg)>封育林地(27.7mg/kg)>人工林(24.1mg/kg)>封育草地(19.7mg/kg)>自然草地(19.4g/kg)>乔灌混栽(17.3mg/kg)>农林复合(15.8mg/kg)>裸地(14.8mg/kg)。土壤全氮含量水平从高至低顺序为:农田(0.80g/kg)>乔灌混栽(0.70g/kg)>人工林(0.65g/kg)>自然草地(0.63g/kg)>封育草地(0.61g/kg)>封育林地(0.53g/kg)>农林复合(0.50g/kg)>裸地(0.42g/kg)。选取与土壤抗蚀性相关的部分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土壤抗蚀性综合指数进行确定,随着土壤抗蚀性综合指数增大,土壤抗蚀性也逐渐增强。土壤表层抗蚀性综合指数为:乔灌混栽58.7,封育林地24.3,封育草地23.2,人工林48.27,自然恢复草地34.63,农林复合21.26。抵抗侵蚀能力强弱顺序为:乔灌混栽>人工林>自然恢复草地>封育林地>封育草地>农林复合。(3)采用熵权法计算得出各指标权重为:植被覆盖率0.114,生物多样性指数0.102,生物量0.101,土壤容重0.119,土壤含水率0.038,最大持水量0.048,土壤有机质含量0.192,土壤团聚体含量0.047,土壤全氮含量0.127,土壤有效磷含量0.112。植被指标权重为0.317;土壤指标权重为0.682。乔灌混栽修复模式综合指数为26.96,封育林地综合指数为15.65,人工林修复综合指数为21.51,封育草地综合指数为14.20,自然草地综合指数为17.83,农林复合综合指数为9.33,普通耕作农田综合指数为20.72。修复效果依次为乔灌混栽>人工林>农田>自然恢复草地>封育林地>封育草地>农林复合,说明乔灌混栽修复模式对沙化土地的修复效果最好,适宜在条件合适的区域应用推广

林嘉怡[7](2019)在《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的土地利用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探索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土地利用优化方法,不仅是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任务,更是优化国土空间布局,解决生态恢复和经济发展矛盾的关键内容。目前,关于土地利用优化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行政区划的研究区域中,而将行政区、生态服务区、生态系统范围进行同步优化的研究则比较少见。论文基于已有学者的生态安全格局等研究成果,结合生态安全格局、生态系统服务等相关理论,提出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的土地利用优化方法,并以御道口牧场为案例开展实证研究。本论文先采用多目标线性规划方法对御道口牧场进行分析。基于多目标线性规划的土地利用优化结果在经济效益最大化时经济效益能达到60020.19万元,能在短期内获得较多经济效益但其生态效益较低,而且并未从空间配置上进行优化;生态效益最大化时生态效益能达到167451.2万元,但从现实情况来看该方案建设用地面积并不合理,相比之下经济效益最大化时的方案更符合实际。多目标线性规划方法并未从数量和空间结构考虑,因此本论文采用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法试图从生态恢复和保护视角顾及长期的经济效益。论文采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构建生态系统服务评价体系,依据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结果衡量御道口牧场的生态系统服务质量布局,探明影响其生态系统安全格局的地块位置和属性特征,结果表明这些地块往往是防风和固沙服务最低分值区,基于此结果,结合Arc GIS对其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整,形成土地利用现状的优化布局,再用Clue-s提取分布规则,基于Markov模拟土地需求数量,以2017年现状模拟2022年的土地利用,经检验得Kappa系数为0.883,说明较好地完成了模拟优化。优化结果指示:2022年御道口牧场土地利用优化布局中,林地、牧草地、涵养水源地可以呈现逐步增长的趋势,林地布局重点为西北、西部、东部,辅以涵养水源地、牧草地共同恢复植被;沙地变化最为明显,从3.43%降低到0.51%;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御道口风景区中心;农田主要分布西南离水源较近地区。2022年优化模拟的土地利用格局比2017年土地利用现状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高约5092.55万元。从数量和空间结构考虑,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的土地利用优化方法更能结论表明,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法是可行的,能有效地从数量和空间优化土地利用,既能协调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更能顾及区域生态安全,以期为中国北方生态防线建立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张举涛[8](2018)在《中国北方典型沙区植被承载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植物固沙是遏制土地荒漠化、防治风沙危害的重要措施,但是,近些年来中国北方沙区陆续出现了植被退化或者死亡的现象,究其原因,是以往植被建设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如:未能充分考虑当地可承载的植被规模,当地适宜的植被类型和种类,以及植被建设方式等。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需明确相应地区的植被承载力(即在环境限制条件下能够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植被规模)。然而,中国北方沙区的植被承载阈值、不同地区的差异等问题尚不清楚。本文以科尔沁沙地、呼伦贝尔沙地、浑善达克沙地、毛乌素沙地、腾格里沙漠南缘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六个沙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划分并筛选出人为等因素干扰较少的地理单元,采用多元统计分析和经验动态建模体系分析方法(包括收敛交叉映射法CCM和多变量经验动态建模法Multivariate EDM),分析了 2000—2014年间各沙区植被的叶面积指数与水热等环境要素(如气温、降水量、实际蒸散、潜在蒸散等)的多年、年际和季节尺度上的时空分布特征,解析了环境要素与植被生长的相互关系,揭示并明确了植被对环境要素变异的响应规律及敏感时期;在此基础上,引入最大叶面积指数阈值(CCVmax)和安全叶面积指数阈值(CCVsafe),用于衡量不同内涵的沙区的植被承载力(包括植被的最大生长潜力和应对环境胁迫时能够维持植被生长的安全范围),在理论上给出了两个阈值的内涵和计算原理,尤其完善了安全叶面积指数阈值的计算方法,评估了六个沙区及典型植被群落的植被承载力空间变异,建立了两个阈值与环境要素间的关系模型,并预测了 2015—2024年间植被承载力的动态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00—2014年间,在六个沙区上,植被的叶面积指数在年际和季节上大都无显着变化,植被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叶面积指数的空间分布格局与降水和实际蒸散关系最为密切(相关系数r最大,但各沙区不同)。叶面积指数在整个生长季上受气温驱动最强(交叉映射能力ρCCM>0.75,影响面积占比大于77%),但在生长季前期受降水和实际蒸散驱动更为明显(ρCCM>0.3)。叶面积指数在季节上的短期波动与实际蒸散量和降水量相关(0.05≤r≤0.3),在年际上的变化主要受年降水量和年实际蒸散影响(ρCCM>0.6)。叶面积指数对环境要素变异的敏感性随季节发生变化,生长季前期正向响应,生长季后期逆向响应。东部沙区(科尔沁,呼伦贝尔和浑善达克)的叶面积指数比中西部沙区(毛乌素和腾格里南缘)对降水量和实际蒸散的变异更敏感。各沙区叶面积指数对环境要素变异的最敏感的时期大都出现在生长季前期(4月中旬至6月中旬)。(2)2000—2014年间,六个沙区的最大叶面积指数阈值介于0.36~1.03m2/m2,而安全叶面积指数阈值约0.29~0.70m2/m2,这两个阈值呈现出东高西低的分布规律。按照UNEP干旱区分类,干旱亚湿润区(科尔沁、呼伦贝尔东部和浑善达克东南部)、半干旱区(呼伦贝尔西部,浑善达克中部、毛乌素和腾格里南缘)和干旱区(浑善达克西部和古尔班通古特南缘)的最大叶面积指数阈值分别为0.7~1.0m2/m2、0.45~0.7 m2/m2、0.36~0.45m2/m2;而安全叶面积指数阈值与干燥度的关系相对较差。如果当前环境要素变异规律和生态系统受干扰程度保持不变,未来10年(2015—2024年间,)各沙区的两个阈值变化不一致,科尔沁沙地东部植被承载力有降低趋势(降幅约15%),腾格里沙漠南缘无明显变化,其他沙区大部分呈现提升趋势(增幅约15%)。(3)2000—2014年间,以榆树、黄柳和禾草等为主的稀树草原(科尔沁、呼伦贝尔东部和浑善达克东南部)、以禾草、针茅等为主的典型草原(呼伦贝尔西部,浑善达克中西部、毛乌素中东部)、以油蒿、锦鸡儿和禾草等为主的荒漠草原(毛乌素西部和腾格里南缘)和以红砂和梭梭为主的荒漠(古尔班通古特南缘)为景观的植被群落,最大叶面积指数阈值分别为0.60~0.92 m2/m2、0.48~0.77 m2/m2、0.46~0.86 m2/m2和0.39~0.56m2/m2,安全叶面积指数阈值分别为0.42~0.61m2/m2、0.39~0.51 m2/m2、0.36~0.58 m2/m2、0.33~0.39 m2/m2。结果表明,不同区域、不同植被类型的沙区生态系统,对环境要素变异的响应不同,植被承载力阈值也不同。对中国北方沙区生态系统,应采取分区域分季节的区别化经营管理,尤其是东部沙区(科尔沁、呼伦贝尔和浑善达克东南部)需要重点防护。本研究为中国沙区的防沙治沙工作及各地区差异化的生态修复及恢复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有助于修复中国沙区生态环境及实现联合国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SDG 15.3)。然而,社会经济因素和气候变化程度对各沙区植被承载力的影响仍不清楚。此外,本研究结果不能直接用于样地尺度的生态实践。且沙区通常使用密度和盖度作为植被建设的衡量指标,未来应建立叶面积指数与密度或盖度间建立关系模型,以便于在沙地植被建设中实践应用。未来在这些领域仍需深入研究。

邵艳莹[9](2018)在《中国四大沙地植被动态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文中研究指明呼伦贝尔、科尔沁、浑善达克和毛乌素四大沙地是中国土地沙化较为严重的区域,是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较为敏感的地区,也是中国植被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之一。充分认识四大沙地植被生态系统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了解四大沙地未来植被建设的合理规模,对于国家未来防沙治沙和沙区生态环境建设与恢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利用1982~2013年气象站点插值数据和1982~2013年GIMMS NDVI3g数据集,探讨了气候变化背景下四大沙地植被生态系统的响应特征,并基于不同气候情景数据简单预估了四大沙地未来植被可能的生长状况,旨在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以适应已经发生以及未来可能发生的气候变化,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主要结论如下:(1)全球变化背景下,过去32年来,四大沙地仅毛乌素地区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0.61 mm·yr-1),其他三大沙地均呈减少趋势(呼伦贝尔为-2.24mm·yr-1、科尔沁为-2.09 mm·yr-1、浑善达克为-0.43 mm·yr-1)。四大沙地升温趋势显着,毛乌素沙地升温速率最大,以0.049 ℃·yr-1的速度递增;科尔沁沙地增幅最小,为0.021℃·yr-1;呼伦贝尔和浑善达克沙地增温速率分别为0.042℃·yr-1和0.038 ℃·yr-1。除科尔沁沙地潜在蒸散量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外,其他三大沙地潜在蒸散量年际变化均呈增加态势。(2)不同气候情景下,四大沙地区域年降水量以增加趋势为主,且多年均值(2014~2050年)相较于基准时段(1982~2013年)有所增加,科尔沁沙地降水增加幅度最大(四种情景下分别增加了 23.79%、20.72%、19.44%和20.72%),毛乌素沙地增幅最小(四种情景下分别增加了 9.63%、10.30%、9.30%和9.97%)。未来四大沙地年平均温度增加趋势显着,且多年平均温度均高于基准期平均温度。科尔沁沙地升温幅度最大(四种情景下分别升高了 1.81℃、1.97℃、1.90℃和2.15℃),毛乌素地区升幅最小(四种情景下分别升高了 0.19℃、0.22℃、0.32℃和0.27℃)。四种情景下,RCP2.6情景下的年均温升温速率较为缓慢,RCP8.5情景下升温最快,RCP4.5情景下速率普遍略高于RCP6.0情景。不同气候情境下,浑善达克和毛乌素沙地多年潜在蒸散量与基准时段相比有所增加,呼伦贝尔和科尔沁沙地有所减少,但四大沙地潜在蒸散量年际变化的增加态势均非常显着。(3)过去32年来,同一沙地区域年最大NDVI和年平均NDVI的变化趋势均一致,其中科尔沁和毛乌素沙地呈增加趋势,呼伦贝尔和浑善达克沙地呈下降趋势。但四大沙地年最大NDVI改善的区域均大于退化区域,特别是科尔沁、浑善达克和毛乌素沙地改善的区域远远大于退化区域,这说明四大沙地总体上植被呈持续好转状态。随着干旱加剧,NDVI年际变异性逐渐增强,毛乌素沙地年NDVI变异性最强,稳定性最差。(4)1982~2013年呼伦贝尔沙地多年平均NPP为164.55~529.14 gC.m-2.yr-1,科尔沁、浑善达克和毛乌素沙地分别为75.82~453.02 gC.m-2.yr-1、31.54~305.59 gC.m-2.yr-1和28.65~231.17 gC.m-2.yr-1。过去32年四大沙地区域NPP年际变化均呈增加趋势,特别是毛乌素沙地增加趋势显着。空间上,呼伦贝尔沙地大部分区域年NPP呈增加趋势,其余三大沙地各像元均呈增加趋势,表明四大沙地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水平有所提高,进一步说明了区域生态环境呈好转态势。(5)四大沙地区域NDVI与夏季降水均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降水的促进作用大于抑制作用,没有明显的滞后效应;秋季降水对NDVI也为正效应,且存在滞后效应,但影响程度不如夏季强烈。四大沙地区域NDVI与春季平均温度均呈正相关,夏秋两季多呈负相关,但各季的相关系数均较低,总体上四大沙地NDVI对平均温度的响应不敏感。夏季NDVI与潜在蒸散均显示出极显着的负相关关系,夏季潜在蒸散变化对NDVI的抑制作用较强,且存在滞后效应。但四大沙地中夏季NDVI与同期潜在蒸散的相关系数均低于与同期降水的相关系数。可见,相比于潜在蒸散,NDVI对降水的响应更强烈,而对平均温度的响应最不敏感。(6)在RCP4.5和RCP8.5气候情景下,四大沙地2014~2050年年最大NDVI多年均值均高于基准时段多年均值,在RCP8.5情景下年最大NDVI增加幅度更大。四大沙地中,呼伦贝尔沙地NDVI增幅最大,在RCP4.5和RCP8.5情境下分别增加了0.043和0.044;浑善达克沙地增幅最小,分别增加了 0.003和0.008。两种气候情景下,年最大NDVI空间分布格局大体一致,但不同等级幅度变化所占比例有所不同。

孙斌[10](2016)在《退化土地遥感识别与评价技术研究 ——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受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土地退化已经成为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已经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粮食安全等问题造成了严重威胁,最终可能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随着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和遥感数据的不断丰富,遥感技术已经成为了开展区域土地退化评价的重要工具和技术手段。基于遥感技术,构建时间序列植被数据集,通过分析时间序列植被指标的变化来评价土地退化已成为区域土地退化评价技术的发展方向。但是由于受气候特别是降水年际波动的影响,时间序列植被指标的年际波动很大,影响了对土地生产能力的准确判断。同时,评价指标纷繁错杂、评价“基准”不够明确、等级划分标准不一和难以重复性操作等也是成为土地退化评价的障碍。鉴于此,本研究选取内蒙古自治区为研究区,以2001-2012年时间序列的MODIS NDVI为基础遥感数据,在借鉴国内外现有土地退化评价方法的基础上,以简单、实用、科学合理和可重复性操作为基本原则,重点围绕解决土地退化评价体系构建中的“哪里退化”、“退化到什么程度”以及“什么因素引起的退化”等问题,构建了一套适用于我国内蒙古地区的土地退化遥感评价技术体系。基于该技术体系,对内蒙古近12年的退化土地范围、土地退化程度以及驱动力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搜集相关数据对土地退化典型区进行了验证和分析,以期为内蒙古乃至我国北方地区的土地退化监测和退化土地整治决策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数据参考。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34年的气象数据,分析了内蒙古土地退化的气候类型背景,确定了内蒙古荒漠化潜在发生区范围约为75.8万km2,占全区面积的64.1%。采用Sen+Mann-Kendall及多种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全区近34年和近12年两个时间段的降水、气温和湿润指数时空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近34年,研究区整体表现为干湿交替现象,波动明显。而近12年则受降水增加,温度下降的双重影响,研究区气候整体表现为逐渐变湿润。(2)基于改进的CASA模型,综合MODIS NDVI数据与同期的气象数据,构建了研究区2001-2012年年NPP数据集。经与实测数据验证,两者的相关性较好,R2=0.6029,RMSE=30.6。通过分析NPP与主要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发现,在本研究区,降水与积温是影响干旱、半干旱以及干旱亚湿润区草地npp的限制因子,而对于森林,积温与太阳辐射是主要限制因子,降水不再是主要限制因素。新定义了一个植被变化参量—npp气候响应速率(mnpp),通过分析npp、mnpp与mi的响应关系发现,在干旱、半干旱与干旱亚湿润区,npp与mi存在显着的正相关性,而在湿润区,随着mi的增加两者不再存在显着的正相关性。而研究区大部分区域mnpp与mi表现出负相关性,其中显着负相关的占到了80.3%。(3)通过分析像元水平npp和mnpp的变化趋势以及npp和mnpp与mi的耦合关系,建立了退化和非退化植被变化的7种模式体系,构建了区域尺度退化土地范围遥感识别的新技术流程。(4)提出了一种npp标准化的方法,确立了土地退化程度评价的“相对基准”。基于npp数据与实测土壤养分指标som,分析了植被和土壤特征耦合关系,建立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地退化程度阈值。(5)基于研究提出的土地退化遥感监测与评价体系对内蒙古自治区近12年的退化土地范围进行了识别和程度划分,选取典型区域进行了验证和分析。研究表明,在近12年中,总体上研究区表现为生态环境恢复,局部存在土地退化的现象,退化土地面积为40685km2,占全区面积的3.5%,以草地退化面积最多,为28972km2。恢复土地面积为120260km2,占全区面积的10.2%,以草地恢复面积最多,为60924km2。近12年,研究区退化土地经历了一个相对较为稳定到急剧退化的过程,在2001-2006年间,以轻度退化为主。2006-2012年间,退化程度进一步加剧,总体上重度退化土地面积显着增加。经过土地退化/恢复的驱动力分析发现,研究区土地退化的主要驱动力因素为人为因素、人为与气候共同因素,土地恢复的主要驱动力因素是人为与气候因素、人为因素。气候单因素作用引起的土地退化或恢复较少。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提出了一种退化土地遥感识别技术方法。提出并定义了表征植被生长特性的npp气候响应速率(mnpp)指标,在此基础上归纳得到了退化土地和非退化土地npp及mnpp变化模式体系,建立了一种退化土地遥感识别技术方法,有效解决了以往大尺度土地退化识别和界定的难点。(2)构建了土地退化程度评价“相对基准”。提出了土地退化评价“相对基准”的概念,确定了NPP标准化方法,并基于实测土壤特征参量与NPP耦合分析,确定了土地退化程度划分阈值,解决了土地退化评价“基准”缺乏的难题。

二、科尔沁沙地沙化退化土地的改造与生态恢复利用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尔沁沙地沙化退化土地的改造与生态恢复利用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半干旱典型风沙区植被覆盖度演变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及其对生态建设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NDVI数据
    1.3 气象数据
    1.4 趋势分析
    1.5 相关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NDVI空间格局
    2.2 NDVI时空变化
        2.2.1 NDVI时间变化特征
        2.2.2 NDVI空间格局变化
    2.3 NDVI与气温和降水量的相关分析
    2.4 NDVI变化驱动分区
    2.5 NDVI与极端降水指数的关系
3 讨论与结论

(2)西藏高寒河谷沙地植被恢复特征及经营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干旱区植被恢复研究
        1.2.2 自然恢复和人工恢复模式研究现状
        1.2.3 植被恢复的群落结构与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1.2.4 地形及土壤因子对植被恢复的影响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野外调查
        2.2.2 群落分析
        2.2.3 土壤与植被样品分析
        2.2.4 雷达数据处理
        2.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第三章 不同沙地类型人工恢复模式下植被特征变化
    3.1 三种类型沙地植被恢复特征
        3.1.1 植物种类的差异
        3.1.2 植株生长的差异
        3.1.3 物种多样性的变化
        3.1.4 植被与土壤的关系
        3.1.5 讨论
        3.1.6 小结
    3.2 沙障对沙地植被恢复的影响
        3.2.1 植被种类的差异
        3.2.2 植株生长状况的变化
        3.2.3 物种多样性的变化
        3.2.4 讨论
        3.2.5 小结
    3.3 基于TLS不同海拔植被恢复特征的动态变化
        3.3.1 土壤性质和植株生长的变化
        3.3.2 土壤性质随海拔的变化
        3.3.3 植株生长随海拔的变化
        3.3.4 讨论
        3.3.5 小结
第四章 基于TLS自然恢复模式下砂生槐群落的植被特征变化
    4.1 不同地形土壤状况
        4.1.1 土壤粒度特征
        4.1.2 土壤性质的变化
    4.2 株高分级与个体数量随地形的变化
    4.3 空间分布随微地形的变化
        4.3.1 个体分布随高程的变化
        4.3.2 个体分布随坡度的变化
        4.3.3 个体分布随坡向的变化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不同恢复模式下高寒河谷典型群落的植被特征研究
    5.1 沙地不同群落间的土壤状况
        5.1.1 土壤物理性质
        5.1.2 土壤养分含量
    5.2 沙地不同优势植物种的植株生长与叶片养分
    5.3 讨论
        5.3.1 植被特征变化对土壤性质的响应
        5.3.2 叶片养分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藏高原沙地植被可持续经营对策
    6.1 植被恢复现状与存在问题
        6.1.1 现状
        6.1.2 存在的问题
    6.2 植被恢复的影响因素
        6.2.1 自然条件
        6.2.2 人为干扰
    6.3 可持续经营对策建议
        6.3.1 对策
        6.3.2 建议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3)毛乌素沙地沙漠化演变、飞播恢复评估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毛乌素沙地的历史变迁
        1.1.2 毛乌素沙地的研究历程
        1.1.3 荒漠化与沙漠化的概念及内涵
        1.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进展
        1.2.1 沙漠化的遥感监测
        1.2.2 沙漠化进程的驱动因素
        1.2.3 毛乌素沙地的飞播恢复
        1.2.4 沙漠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第三节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1.3.1 科学问题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第一节 地理位置
    第二节 地形地貌
    第三节 气候
    第四节 土壤
    第五节 植被
    第六节 社会经济概况
第三章 沙漠化遥感监测指标的确定
    第一节 数据收集与处理
        3.1.1 数据来源
        3.1.2 数据处理
    第二节 数据分析
        3.2.1 沙漠化遥感监测指标的计算
        3.2.2 沙漠化遥感监测指标的精度验证
    第三节 研究结果
        3.3.1 实测植被盖度的正态分布检验
        3.3.2 沙漠化监测指标的反演结果
        3.3.3 沙漠化监测指标的DCA排序分类
        3.3.4 指标反演结果与实测植被盖度的相关分析
    第四节 讨论
        3.4.1 沙漠化监测指标分类的生态学含义
        3.4.2 沙漠化差值指数DDI为该区域最佳指标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1986-2015年间沙漠化动态
    第一节 数据处理与分析
        4.1.1 数据获取
        4.1.2 各时期沙漠化反演
    第二节 研究结果
        4.2.1 沙漠化等级指数的精度验证
        4.2.2 1986-2015年毛乌素沙地沙漠化空间格局变化
        4.2.3 1986-2015年毛乌素沙地沙漠化进程
    第三节 讨论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1986-2015年间沙漠化动态的驱动因素
    第一节 数据处理与分析
        5.1.1 数据获取
        5.1.2 气候和社会经济数据的主成分分析
        5.1.3 气驱动因素的面板数据分析
    第二节 研究结果
    第三节 讨论
        5.3.1 生态恢复政策是沙漠化逆转的主要驱动因素
        5.3.2 内蒙古、陕西、宁夏沙漠化驱动因素存在强烈异质性
        5.3.3 生态修复政策的前期不足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飞播恢复措施评价
    第一节 数据获取
        6.1.1 样地设置
        6.1.2 植物和土壤样本采集
        6.1.3 土壤养分指标的测定
        6.1.4 土壤微生物测序
        6.1.5 植物、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以及土壤多功能性的计算
    第二节 数据分析
        6.2.1 植物、微生物多样性、土壤多功能性对恢复年限的响应分析
        6.2.2 植物、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土壤多功能性间的关系分析
        6.2.3 地上地下因素对土壤多功能性的作用模式分析
        6.2.4 土壤多功能性的直接驱动因素分析
    第三节 研究结果
        6.3.1 植物、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以及土壤多功能性对恢复年限的响应
        6.3.2 植物、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土壤多功能性的关系
        6.3.3 地上-地下因素对土壤多功能性的作用模式
        6.3.4 土壤多功能性的主要微生物驱动因素分析
    第四节 讨论
        6.4.1 植物、微生物和土壤多功能性对飞播恢复的响应不同
        6.4.2 植物和土壤微生物对土壤多功能性的作用模式
        6.4.3 细菌是直接驱动土壤多功能性的主要因素
    第五节 小结
第七章 沙漠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第一节 数据处理与分析
        7.1.1 数据获取
        7.1.2 生态系统服务量化
        7.1.3 生态系统服务间关系以及沙漠化对其影响分析
    第二节 研究结果
        7.2.1 各项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格局
        7.2.2 生态系统服务间的权衡协同关系
        7.2.3 沙漠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第三节 讨论
        7.3.1 生态系统服务间的关系
        7.3.2 沙漠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第四节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致谢

(4)国内外防治土地荒漠化与生态修复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国际荒漠化治理与生态修复研究的发展历程
2 国际荒漠化治理与生态修复的相关行动计划
    2.1 非洲“绿色长城”倡议及相关解决方案
    2.2 澳大利亚沙漠化防治机制
        2.2.1 推行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
        2.2.2 颁布有利于防沙治沙的法律法规
        2.2.3 依靠科技方法进行监测预警
3 我国防治荒漠化与生态修复的研究与实践
4 荒漠化治理与生态修复的技术措施研究
    4.1 自然植被恢复技术
    4.2 人工植被恢复技术
        4.2.1 飞播造林技术
        4.2.2 原生植被建植技术
        4.2.3 复合式植被栽植技术
        4.2.4 土壤改良技术
        4.2.5 沙障营建技术
5 结论与展望
图表来源:

(5)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视域下沙地生态治理研究 ——以科尔沁沙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
        1.4.1 论文创新
        1.4.2 论文不足
第2章 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概述
    2.1 科尔沁沙地概况
        2.1.1 科尔沁沙地自然环境特征
        2.1.2 科尔沁草原荒漠化的历史过程
    2.2 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
        2.2.1 改善生态系统功能,提升生态生产力
        2.2.2 改善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2.3 筑牢中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和安全稳定屏障
    2.3 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的理论依据
        2.3.1 马克思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思想
        2.3.2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思想
        2.3.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2.3.4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生态伦理思想
        2.3.5 蒙古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保护思想
第3章 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现状及成因分析
    3.1 十八大以来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取得的成就
        3.1.1 草原沙化治理呈现良性逆转
        3.1.2 初步建立功能较为完备的生态防护体系
        3.1.3 探索形成多样化沙地生态综合治理模式
        3.1.4 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发展
    3.2 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3.2.1 生态系统功能退化
        3.2.2 环境立法体系不完善
        3.2.3 经济中心主义观念严重
        3.2.4 管理不善与制度缺失
    3.3 科尔沁沙地荒漠化成因分析
        3.3.1 敏感脆弱的自然环境
        3.3.2 过度利用土地的经济活动
        3.3.3 重经济轻生态的观念因素
        3.3.4 缺乏健全完善的法制约束
        3.3.5 超出环境承载能力的过度开垦
        3.3.6 快速增长的人口因素
第4章 发达国家与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与启示
    4.1 发达国家与地区生态问题及治理经验
        4.1.1 二十世纪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与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
        4.1.2 发达国家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的法律保障
        4.1.3 发达国家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的制度约束
        4.1.4 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4.1.5 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
    4.2 发达国家与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启示
        4.2.1 开展绿色运动,增强环保意识
        4.2.2 推广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循环经济
        4.2.3 加强制度建设,推行环保政策
        4.2.4 完善环境保护立法,加大惩处力度
        4.2.5 加大技术投入,实现科技创新
第5章 新时代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对策探究
    5.1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美丽家园
        5.1.1 确立有机整体论世界观
        5.1.2 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价值观
        5.1.3 确立生态化思维方式
    5.2 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生态环保体制建设
        5.2.1 坚持生态优先原则,树立环保政绩观
        5.2.2 推动改革创新,实现生态治理的现代化转型
        5.2.3 重视文化教育,培育生态公民
    5.3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5.3.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发展
        5.3.2 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发展绿色产业
        5.3.3 引领绿色生活方式,倡导绿色消费
    5.4 实行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障生态治理良性发展
        5.4.1 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制度
        5.4.2 建设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体系
        5.4.3 完善环境立法,严格生态治理执法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6)生态修复措施对辽河干流流域土地沙化作用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土地沙化的定义及现状
    1.3 土地沙化的危害
    1.4 国内外生态植被恢复现状
        1.4.1 植被恢复的概念
        1.4.2 植被恢复研究现状与趋势
        1.4.3 沙地植被恢复模式效益评价研究进展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貌特征
        2.1.3 气候水文特征
        2.1.4 社会经济状况
    2.2 研究材料与方法
        2.2.1 生态恢复模式调查
        2.2.2 试验区设置及研究方法
第三章 不同生态修复措施对沙化区域植被的作用效果
    3.1 辽河干流流域植被覆盖特征分析
        3.1.1 植被盖度的计算
    3.2 不同恢复模式对植物生长作用的影响
        3.2.1 不同恢复模式区植被生长差异
        3.2.2 不同恢复模式植物地径差异
        3.2.3 不同恢复模式乔木胸径差异
        3.2.4 不同恢复模式生物量差异
        3.2.5 不同恢复模式对植物多样性作用比较
    3.3 小结
第四章 不同恢复模式对土壤作用研究
    4.1 不同恢复模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作用
        4.1.1 土壤容重
        4.1.2 土壤含水率
        4.1.3 土壤孔隙度
        4.1.4 土壤最大持水量
        4.1.5 土壤团聚体含量
        4.1.6 团聚体结构破坏率
        4.1.7 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物理性质作用效果差异分析
    4.2 生态修复对土壤化学性质的作用
        4.2.1 土壤酸碱度pH
        4.2.2 土壤有机质含量
        4.2.3 土壤有效磷含量
        4.2.4 土壤全氮含量
        4.2.5 生态修复对土壤化学性质作用效果差异分析
    4.3 生态修复对土壤抗蚀性作用
        4.3.1 土壤抗蚀性综合指数的确定
        4.3.2 土壤抗蚀性与各指标相关关系
    4.4 小结
第五章 不同恢复模式沙化修复效果综合评价
    5.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1.1 评价指标选择的原则
        5.1.2 指标体系
    5.2 评价方法及过程
        5.2.1 评价方法
        5.2.2 指标权重的确定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7)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的土地利用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外研究概况
        1.2.2 国内研究概况
        1.2.3 小结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组织框架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理论基础
        2.1.1 生态经济学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2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2.1.3 效用价值论
    2.2 生态安全格局理论
        2.2.1 区域生态安全与生态安全格局
        2.2.2 景观生态学
        2.2.3 干扰生态学
        2.2.4 恢复生态学
    2.3 沙化进程及其恢复的生态学理论基础
        2.3.1 沙化演变的生态机理
        2.3.2 沙化的生态属性
    2.4 人地关系理论
        2.4.1 人地关系和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内涵
        2.4.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第三章 研究案例概况
    3.1 研究案例的基本概况
    3.2 御道口牧场的人地关系演变历程
        3.2.1 御道口牧场生态系统良性发展阶段及其特征
        3.2.2 御道口牧场生态系统退化阶段及其特征
        3.2.3 御道口牧场生态系统持续退化及“美丽中国”战略的提出
    3.3 御道口牧场生态环境现状特征
        3.3.1 群落演替的不确定性
        3.3.2 生态系统服务定位长期没有得到具体落实
        3.3.3 防风固沙服务下降
        3.3.4 小滦河水域涵养水源服务下降
        3.3.5 生态系统具备独特景观价值
    3.4 御道口牧场开发导致的问题
        3.4.1 土地利用忽视生态价值和社会效益
        3.4.2 生态恢复工程综合效益有待提高
        3.4.3 改善沙化过程中存在的土地利用问题
第四章 构建森林草原生态系统服务评价体系
    4.1 判定京北森林草原生态系统的特征和服务
        4.1.1 京北森林草原生态系统的范围
        4.1.2 京北森林草原生态系统的特征
        4.1.3 京北森林草原生态系统服务类别
    4.2 构建森林草原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
        4.2.1 森林草原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4.2.2 指标体系的确立
    4.3 御道口牧场生态系统服务评价
        4.3.1 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方案
        4.3.2 御道口牧场内各分场的生态系统服务问题
第五章 基于Markov和 CLUE-S模型的土地利用优化
    5.1 多目标线性规划方法
        5.1.1 变量与目标函数设置
        5.1.2 确定约束条件
        5.1.3 模型运行结果
    5.2 Markov和 CLUE-S集成
        5.2.1 Markov模型
        5.2.2 CLUE-S模型
    5.3 数据处理
    5.4 土地利用现状优化调整
        5.4.1 土地利用需求预测
        5.4.2 优化调整原则及内容
        5.4.3 土地利用现状优化结果
    5.5 CLUE-S模型运行
        5.5.1 转换规则
        5.5.2 驱动因子的选取
        5.5.3 Logistic回归
        5.5.4 限制性文件
    5.6 模拟和Kappa检验
    5.7 优化结果评析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附录

(8)中国北方典型沙区植被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植被承载力的概念及发展
        1.2.2 植被承载力的研究方法
        1.2.3 使用叶面积指标表征植被承载力
        1.2.4 植被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研究目的
2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区位
    2.2 研究区气候概况
    2.3 研究区水文概况
    2.4 研究区植被概况
    2.5 研究区土壤情况
    2.6 研究区土地利用情况
    2.7 研究区社会经济状况
3 研究内容及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技术路线
        3.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3.2.3 地理单元的划分及筛选
        3.2.4 植被与水热等环境要素时空动态分析方法
        3.2.5 植被与水热等环境要素相互作用分析方法
        3.2.6 植被承载力的计算方法、预测模型构建及动态预测
4 叶面积指数及环境要素的时空动态特征
    4.1 典型地理单元筛选结果
    4.2 多年尺度上环境要素与叶面积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
        4.2.1 各地理单元平均海拔高度
        4.2.2 各地理单元多年平均气温
        4.2.3 各地理单元多年平均降水量
        4.2.4 各地理单元多年平均实际蒸散
        4.2.5 各地理单元多年平均潜在蒸散
        4.2.6 各地理单元多年平均年最大叶面积指数
    4.3 年际尺度上环境要素与叶面积指数的动态变化
        4.3.1 各要素的年际变化趋势
        4.3.2 各季节各要素的年际变化趋势
        4.3.3 各要素年际变异性
    4.4 季节尺度上环境要素与叶面积指数的动态变化
        4.4.1 各要素季节变化及周期
        4.4.2 各要素季节变异性
    4.5 讨论
        4.5.1 筛选的地理单元与各沙区自然状态间的关系
        4.5.2 各要素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4.5.3 不同时间尺度各要素的动态变化
    4.6 小结
5 叶面积指数与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
    5.1 叶面积指数与环境要素间的相关关系
        5.1.1 叶面积指数与环境要素动态间的相关性
        5.1.2 叶面积指数短期波动与环境要素的相关性
        5.1.3 叶面积指数与环境要素在季节变异性上的相关性
    5.2 环境要素对叶面积指数变化的驱动作用
        5.2.1 季节尺度上环境要素对叶面积指数变化的驱动作用
        5.2.2 年际尺度上环境要素对叶面积指数变化的驱动作用
    5.3 叶面积指数对环境要素变异的敏感性
    5.4 多年尺度上叶面积指数与环境要素的空间相关性
    5.5 讨论
        5.5.1 环境要素对植被的影响作用
        5.5.2 植被对环境要素的敏感性动态变化
    5.6 小结
6 植被承载力及其动态特征
    6.1 各沙区各地理单元植被承载力
        6.1.1 最大叶面积指数阈值
        6.1.2 安全叶面积指数阈值
    6.2 典型植被群落的植被承载力分布特征
    6.3 各沙区植被承载力模型
        6.3.1 最大叶面积指数阈值模型
        6.3.2 安全叶面积指数阈值模型
        6.3.3 安全叶面积指数模型
    6.4 植被承载力阈值与环境要素关系
    6.5 各沙区植被承载力动态预测
        6.5.1 最大叶面积指数阈值的动态
        6.5.2 安全叶面积指数阈值的动态
    6.6 讨论
        6.6.1 植被承载力的技术框架
        6.6.2 环境要素对植被承载力的影响
        6.6.3 植被承载力结果的启示及局限性
    6.7 小结
7 结论及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主要符号对照表
附录B: 数据验证
附录C: EDM分析方法体系及原理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9)中国四大沙地植被动态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1.2.2 植被生产力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1.2.3 研究进展评述
    1.3 研究目的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呼伦贝尔沙地
    2.2 科尔沁沙地
    2.3 浑善达克沙地
    2.4 毛乌素沙地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3.2.2 研究方法
4 四大沙地气候变化特征
    4.1 1982~2013年各气象要素时空变化特征
        4.1.1 年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
        4.1.2 年平均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
        4.1.3 年潜在蒸散的时空变化特征
    4.2 不同气候情景下各气象要素时空变化特征
        4.2.1 年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
        4.2.2 年平均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
        4.2.3 年潜在蒸散的时空变化特征
    4.3 小结
5 四大沙地植被变化特征
    5.1 典型沙区的选取
    5.2 精度验证
        5.2.1 GIMMS NDVI3g数据集精度评价
        5.2.2 CASA模型结果验证
    5.3 四大沙地NDVI时空变化特征
        5.3.1 NDVI的时间变化特征
        5.3.2 NDVI的空间均值变化特征
        5.3.3 NDVI的空间趋势变化特征
        5.3.4 NDVI年际变异特征
    5.4 四大沙地植被NPP时空变化特征
        5.4.1 NPP的时间变化特征
        5.4.2 NPP的空间均值变化特征
        5.4.3 NPP的空间趋势变化特征
    5.5 讨论
    5.6 小结
6 四大沙地植被覆盖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6.1 植被覆盖对气候因子时空变化的响应特征
        6.1.1 NDVI对降水的响应特征
        6.1.2 NDVI对平均温度的响应特征
        6.1.3 NDVI对潜在蒸散的响应特征
    6.2 NDVI年际变异与气候要素的关系
    6.3 基于PCA-BP网络不同气候情景下NDVI模拟
    6.4 讨论
    6.5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10)退化土地遥感识别与评价技术研究 ——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2.1 关键的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
        1.2.2 主要研究内容
    1.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区概况与数据获取
    2.1 试验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
        2.1.4 土壤
        2.1.5 植被
        2.1.6 水文
        2.1.7 人口与社会经济
    2.2 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2.2.1 遥感数据获取及预处理
        2.2.2 气象数据
        2.2.3 土地覆盖/土地利用数据
        2.2.4 野外调查数据
        2.2.5 NPP数据集构建
第三章 内蒙古土地退化气候类型区划分及其气象因子时空变化分析
    3.1 研究方法
        3.1.1 土地退化气候类型区划分
        3.1.2 长时间序列气候时空变化分析
    3.2 土地退化气候类型区划分
    3.3 降水、气温和湿润指数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3.3.1 降水时空变化特征
        3.3.2 气温时空变化特征
        3.3.3 湿润指数时空变化特征
    3.4 小结
第四章 退化土地大范围遥感识别技术研究
    4.1 研究方法
        4.1.1 退化土地识别的指标
        4.1.2 植被与气候变化相关性分析
    4.2 退化土地遥感识别技术研究
        4.2.1 NPP与主要气象因子相关性
        4.2.2 NPP变化趋势
        4.2.3 NPP和MNPP与MI的响应关系
        4.2.4 退化土地遥感识别的植被变化模式体系
    4.3 小结
第五章 土地退化程度遥感定量评价技术研究
    5.1 研究方法
        5.1.1 NPP标准化的依据
        5.1.2 植被-气候响应方程的构建
    5.2 土地退化程度评价“相对基准”
    5.3 基于NPP-土壤养分特征耦合的土地退化程度划分
    5.4 小结
第六章 2001-2012 年内蒙古土地退化遥感评价与分析
    6.1 研究方法
    6.2 2001-2012 年内蒙古退化土地范围识别
    6.3 2001-2012 年内蒙古土地退化程度划分
    6.4 2001-2012 年内蒙古土地退化/恢复驱动力因素分析
    6.5 土地退化典型区验证和分析
        6.5.1 基于中高分辨率影像的土地退化辨识分析
        6.5.2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地退化影响分析
        6.5.3 自然保护及矿区开发对土地退化影响分析
        6.5.4 放牧对土地退化的影响分析
    6.6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7.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四、科尔沁沙地沙化退化土地的改造与生态恢复利用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 [1]半干旱典型风沙区植被覆盖度演变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及其对生态建设的意义[J]. 王旭洋,李玉霖,连杰,段育龙,王立龙. 中国沙漠, 2021(01)
  • [2]西藏高寒河谷沙地植被恢复特征及经营对策研究[D]. 廖承锐.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3]毛乌素沙地沙漠化演变、飞播恢复评估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D]. 刘庆福. 内蒙古大学, 2020
  • [4]国内外防治土地荒漠化与生态修复研究综述[J]. 朱玲,朱文莉.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20(02)
  • [5]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视域下沙地生态治理研究 ——以科尔沁沙地为例[D]. 舒心心. 吉林大学, 2019(11)
  • [6]生态修复措施对辽河干流流域土地沙化作用效果评价[D]. 牛梓宸.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2)
  • [7]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的土地利用规划研究[D]. 林嘉怡.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2)
  • [8]中国北方典型沙区植被承载力研究[D]. 张举涛. 北京林业大学, 2018
  • [9]中国四大沙地植被动态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 邵艳莹. 北京林业大学, 2018
  • [10]退化土地遥感识别与评价技术研究 ——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D]. 孙斌.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6(01)

标签:;  ;  ;  ;  ;  

科尔沁沙地沙化退化土地改造与生态恢复利用模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