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肺水肿患者治疗前后抗氧化能力和内皮功能的变化

高原肺水肿患者治疗前后抗氧化能力和内皮功能的变化

一、高原肺水肿患者治疗前后抗氧化能力及内皮功能的改变(论文文献综述)

尤锟,刘远新[1](2022)在《运动预适应干预低压低氧诱发肺损伤模型大鼠Nrf2/ARE信号通路的变化》文中认为背景:低压低氧会影响大鼠肺功能,造成肺组织细胞凋亡诱发肺血管重塑;运动预适应能通过上调肺组织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信号通路改善肺血管重塑所致的肺损伤。目的:基于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信号通路探讨运动预适应对低压低氧诱发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依次为正常组、模型组、短期运动预适应组(短期组)、长期运动预适应组(长期组)。短期组大鼠进行持续1周的游泳训练;长期组以短期组方式持续运动3周,短期组、长期组于末次运动结束后次日与模型组大鼠置于低压舱中缓慢匀速减压至海拔8 000 m水平(以10 m/s速度上升),连续低氧48 h,建立低压低氧诱发大鼠肺损伤模型;正常组不做处理。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弹力纤维(EVG)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血管重塑,TUNEL染色检测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凋亡,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肺动脉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活性氧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活性氧水平,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大鼠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二硫代二硝基苯甲酸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钼酸铵-化学比色法检测过氧化氢酶活性,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肺组织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信号通路蛋白;记录大鼠每分钟呼吸频次、潮气量、每分钟通气量。结果与结论:(1)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呼吸频次明显升高,潮气量和每分钟通气量明显降低,肺组织中肺小动脉中膜厚度及血管肌化程度明显增加,细胞凋亡率、α-平滑肌肌动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活性氧水平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表达均明显上调,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及过氧化氢酶的活力均明显降低;与模型组相比,短期组与长期组的呼吸频次明显降低,潮气量和每分钟通气量明显升高,肺组织中中膜厚度及血管肌化程度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α-平滑肌肌动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活性氧含量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表达均明显下调,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及过氧化氢酶酶活力均明显升高,长期组变化更为明显;差异均有显着性意义(P <0.05)。(2)结果说明,低压低氧会影响大鼠肺功能,造成肺组织损伤;运动预适应能通过上调肺组织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通路来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及过氧化氢酶活力,降低活性氧水平以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以提高肺组织抗氧化能力,降低肺组织细胞凋亡率,改善肺血管重塑症状,从而改善低压低氧所致的肺损伤;且长期运动预适应在保护肺组织方面优于短期运动预适应。

沈慧萍[2](2021)在《“井穴”放血预处理对西宁地区急性低氧大鼠肺损伤AQP-1、AQP-5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观察“井穴”放血预处理对西宁地区(海拔2261米)急性低氧模型大鼠动脉血气分析、肺湿干重比、肺组织病理学及肺组织中TNF-α含量及AQP1、AQP5m RNA表达的影响,为临床应用针灸防治急性低氧肺组织损伤提供新的思路与实验依据。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共7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空白对照(A)组、低氧模型(D)6h、24h、48h、72h组、“井穴”放血预处理(C)6h、24h、48h、72h组。C组大鼠使用刺血针点刺井穴(按少商、商阳、中冲、关冲、少冲、少泽顺序)放血预处理5天,同时每日对A、D组大鼠进行与C组大鼠相同的方式抓取并轻按压刺激双前爪一次。于第6d将C、D组大鼠置于西宁地区(海拔2261米)低氧模拟舱以制备急性低氧大鼠肺组织损伤模型,在舱内暴露相应时间后出舱,同时将A、C、D三组大鼠麻醉,腹主动脉采血,检测各组大鼠动脉血气分析,开胸取肺组织,计算肺湿干重比、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肺组织TNF-α含量,RT-PCR技术检测肺组织中AQP1、AQP5m RNA表达。结果:(1)血气分析:与A组相比,C、D组各时间段大鼠动脉血氧分压(Pa O2)、氧饱和度(Sa O2)均降低(P<0.01),同时间段C、D两组大鼠血气分析比较,C组Pa O2、Sa O2较D组升高。(2)肺组织湿干重比:与A组相比,C、D组各时间段肺组织湿干重比均升高;同时间段C、D两组相比,C组比值较D组均降低(P<0.01)。(3)肺组织病理学:与A组相比,C、D组各时间段大鼠肺组织病理学显示大鼠肺组织结构均出现损伤破坏,同时间段两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学相比,C组肺组织损伤程度较D组减轻。(4)肺组织TNF-α含量:与A组相比,C、D组各时间段大鼠肺组织TNF-α含量均升高(P<0.01),同时间段两组大鼠表达相比,C组TNF-α含量较D组降低(P<0.01)(5)肺组织AQP1、AQP5m RNA表达:与A组大鼠相比较,C、D组各时间段大鼠肺组织AQP1表达均升高,AQP5表达均降低(P<0.05),同时间段两组大鼠表达相比,除72h外C组AQP1表达均较D组降低(P<0.05),AQP5表达较D组升高(P<0.05)。结论:1.急性低氧能导致大鼠动脉血氧分压、氧饱和度减低,肺组织中TNF-α含量及AQP1表达升高,AQP5表达降低,肺组织损伤。2.“井穴”放血预处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升高动脉血氧分压、氧饱和度,调节大鼠肺组织内AQP1、AQP5m RNA的表达,降低肺组织内TNF-α含量,减少肺组织的含水量,改善急性低氧导致的肺组织损伤。

麻海英[3](2021)在《“井穴”放血预处理对大鼠急性高原肺损伤AngⅡ、ACE、ET-1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手十二井穴”放血预处理对急性高原缺氧大鼠肺组织AngⅡ含量、血浆AngⅡ含量、肺组织ACEm RNA表达、肺组织ET-1含量的影响,为临床应用针灸疗法防治急性高原肺损伤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组:空白A(n=8),缺氧对照D,井穴放血干预组C。缺氧对照D(D6、D24、D48、D72)、井穴放血干预组C(C6、C24、C48、C72)。比较D组,C组均用采血针操作,先扎左前肢,再扎右前肢,计12穴。取穴:肺经少商穴,大肠经商阳穴,心包经中冲穴,三焦经关冲穴,心经少冲穴,小肠经少泽穴。空白组与缺氧对照组每日均施以与井穴放血干预组相同的刺激方式只抓取不针刺。5天后,C、D组同时入人工低压模拟舱,舱内海拔匀速升至7000m高度,暴露不同时间段以制备高原肺损伤大鼠模型。计算肺组织湿干重比W/D;HE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Elisa检测Ang II、ET-1含量变化;Real time PCR对比肺组织ACE m RNA的表达。结果:1.肺组织W/D:与A对照,D组W/D在各个时间段均显着增高,该数值随时间变化,48h达到峰值,表明低压低氧可以使肺组织W/D增加。2.HE结果:与A对照,D组病理切片均发生不同程度损伤,72h时损伤最严重。表明低压低氧会诱导大鼠肺组织发生损伤,随缺氧时间逐渐加重。同时间段针刺各组较模型各组肺组织损伤均呈现不同程度好转。3.Elisa结果:与A对照,D组Ang II、ET-1含量在各个时间段均显着增高,且随缺氧时间延长逐渐升高,提示低压低氧可以使肺部Ang II含量、ET-1的含量上升;同时间段针刺各组较模型各组Ang II含量、肺组织ET-1含量均呈下降趋势。4.Real time PCR结果:与A对照,D组ACEm RNA的表达在各个时间段均呈上调趋势,提示低压低氧可以使肺组织ACEm RNA表达上调。除72h外,其余3组不同时间段针刺干预后ACEm RNA表达均呈下降趋势。结论:1.通过本次实验,验证了人工所设低压氧舱设备会诱导正常大鼠发生肺部损伤。2.研究可知:模拟7000米、暴露72小时,能较好建立肺损伤大鼠模型。3.井穴放血预处理能够影响大鼠AngⅡ含量、ET-1含量及ACE m RNA表达,进而对大鼠急性高原缺氧肺组织损伤起到防治作用,为针灸防治高原低氧急性肺组织损伤提供实验依据。

霍妍[4](2021)在《槟榔多酚对高原肺水肿的预防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原肺水肿(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HAPE)常发生在海拔大于3000m的高海拔地区,主要诱因是高原低氧和剧烈运动,常伴随低氧血症及氧化应激损伤等。HAPE的发病率约为1%~2%,未经救治的致死率约为50%。随着西北“一带一路”经济的发展,高原旅居人群的增多,对于HAPE的预防越来越重要。而目前对于包括HAPE在内的急性高原病的预防主要依靠抗高原缺氧药物红景天胶囊,但红景天生长环境海拔高,资源稀缺,开发出效果显着、原料易得的预防药物尤为重要。槟榔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多酚的含量与抗氧化抗缺氧的能力有密切的关系。本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显示,槟榔多酚能够缓解H9C2细胞的低氧损伤,并且能够改善大鼠在高原低氧环境下的脂质过氧化损伤。本研究首次在4010m高原实地建立HAPE动物模型,并探究了槟榔多酚对于HAPE的预防保护效果,及其对于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ulmonary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PMVECs)低氧损伤的保护作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对比了两种常用的HAPE建模方法,评价其损伤程度,在高原实地环境下建立了HAPE症状明显的大鼠动物模型。分别于8000m模拟海拔下正常饲养大鼠3d、5d、7d,4010m实地海拔下力竭运动2d建立大鼠HAPE模型,测定各组大鼠肺含水量(Lung Water Content,LWC)及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蛋白含量,评价大鼠HAPE损伤程度。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4010m力竭运动大鼠的LWC由79.00%±0.68%上升至80.63%±0.25%,明显的升高了2.06%(P<0.01);而在8000m海拔正常饲养大鼠的LWC未出现明显升高。8000m模拟海拔下正常饲养大鼠3d、5d、7d后,其BALF蛋白含量较对照组分别升高了92.59%、100.00%、103.70%,且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而4010m力竭运动大鼠BLAF蛋白浓度显着升高了142%,且具有极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1),升高程度明显高于8000m模拟海拔下正常饲养的大鼠,且组内标准差明显较小。因此,4010m实地海拔下力竭运动2d建立的HAPE大鼠模型,所需时间更短,海拔更低,可操作性更强,且HAPE表征明显。第二部分探究了槟榔多酚的抗缺氧作用及有效剂量,并在高原实地实验室建立HAPE的大鼠动物模型,探究槟榔多酚对HAPE的预防保护作用。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预防给药红景天(阳性对照)组和预防给药低中高剂量槟榔多酚组,预防给药3天后,进行常压密闭缺氧实验和Na NO2缺氧实验,评价槟榔多酚的抗缺氧活性,探究其预防HAPE的潜在作用,并确定有效剂量。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红景天组和槟榔多酚低中高剂量组小鼠常压密闭缺氧实验存活时间延长率分别为12.9%(P>0.05)、28.03%(P<0.05)、44.35%(P<0.01)、28.21%(P<0.05);Na NO2缺氧实验存活时间延长率分别为18.90%(P<0.01)、19.81%(P<0.01)、24.15%(P<0.01)、18.23(P<0.01)。因此,槟榔多酚能够发挥出抗缺氧的活性,因此能够改善低氧环境导致的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具有预防HAPE的潜在作用,低中高剂量均显示有效,中剂量的抗缺氧活性更显着。第三部分评价了槟榔多酚对高原肺水肿的预防作用药效学研究。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预防给药红景天(阳性对照)组和预防给药低中高剂量槟榔多酚组。除对照组外,所有动物在预防给药3天后急进4010m高原实地建立HAPE动物模型。分析各组动物的Sat O2、p H等血气指标,LWC,BALF蛋白含量,肺组织SOD活力、MDA含量和GSH含量及肺组织HE染色病理切片。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Sat O2降低了11.19%(P<0.01),p H值由7.41±0.02降低至4.32±0.04,血氧相关指标Pa O2、PO2/FIO2和酸碱相关指标SBC、TCO2、HCO3-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模型组大鼠的LWC由对照组的79.00%±0.68%显着升高至80.63%±0.25%,BALF蛋白含量较对照组升高了1.42倍,肺组织SOD活力降低了19.59%(P<0.05)、MDA含量升高了20.29%(P<0.05)、GSH含量降低了37.29%(P<0.05),病理切片显示肺组织正常结构被破坏。与模型组大鼠相比,预防给药槟榔多酚低中高剂量后大鼠的Sat O2分别升高了1.79%(P<0.01)、6.10%(P<0.01)、4.63%(P<0.01),p H分别升高至7.41±0.01、7.41±0.02和7.41±0.02,LWC降低至79.07%±0.26%、78.49%±0.30%及78.10%±0.38%,BALF蛋白含量分别降低了55.17%(P<0.01)、56.90%(P<0.01)、51.72%(P<0.01),中剂量组大鼠SOD显着升高了25.86%(P<0.01),GSH含量显着升高了1.35倍(P<0.01),高剂量组大鼠的SOD活力显着升高了26.54%(P<0.01),MDA含量显着降低了18.58%(P<0.01),GSH含量显着升高了1.19倍(P<0.01)。因此,预防给药槟榔多酚能够有效预防高原肺水肿的发生。第四部分探究了槟榔多酚对大鼠PMVECs低氧损伤的保护作用。PMVECs分为常氧对照组、缺氧模型组、红景天组和槟榔多酚组,测定各组细胞CCK-8实验细胞存活率,评价低氧对各组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并确定药物有效浓度;并测定细胞SOD活力、MDA含量及GSH含量,评价细胞氧化应激水平。实验结果表明,与常氧对照组相比,缺氧模型组细胞存活率为72.28%±4.64%(P<0.01);与缺氧模型组相比,槟榔多酚10μg/m L和20μg/m L组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83.86%±4.65%(P<0.01)和91.77%±5.72%(P<0.01)。与常氧对照组相比,缺氧模型组细胞的SOD活力显着降低了58.09%(P<0.05),MDA含量显着上升了15.29%(P<0.05),GSH含量显着降低了34.30%(P<0.05);较缺氧模型组相比,20μg/m L槟榔多酚组细胞的SOD活力显着升高了1.34倍(P<0.05),MDA含量显着降低了33.60%(P<0.01)。因此,槟榔多酚对大鼠PMVECs低氧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石继鹏[5](2020)在《蕨麻多糖抗高原缺氧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由于军事活动的需要、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旅游业的发展、以及交通的便利等因素,导致越来越多的人进入了高原地区。但很多急进高原的人群由于无法适应高原地区低压低氧的环境,患上了高原脑水肿和高原肺水肿等一系列高原疾病。高原脑水肿和高原肺水肿因其起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目前临床上有很多治疗上述两种疾病的药物,但是绝大多数都存在副作用,而天然来源的植物多糖因其绿色、安全等特点成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蕨麻是高原地区一种特有的药食两用植物,富含多糖,具有很高的药用和营养价值。本文研究了蕨麻多糖对高原脑水肿、肺水肿的治疗效果,并对其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常压密闭和急性缺氧实验从蕨麻多糖、锁阳多糖、黄参多糖和百合多糖中筛选出抗缺氧效果最好的多糖,然后探讨优势多糖的抗缺氧量效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锁阳多糖、黄参多糖和百合多糖均有抗缺氧效果,但是蕨麻多糖的抗缺氧效果最显着。因此本研究选择蕨麻多糖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蕨麻多糖抗缺氧量效关系结果可知,蕨麻多糖低(150 mg/kg)、中(300 mg/kg)、高(500mg/kg)剂量组的抗缺氧效果呈剂量依赖型,所以上述剂量被认为是下一步实验的参考剂量。(2)建立高原脑水肿和高原肺水肿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group,NC)、缺氧模型组(Hypobaric hypoxia model group,HHM)、蕨麻多糖低剂量组(PAP-L,100 mg/kg)、蕨麻多糖中剂量组(PAP-M,200mg/kg)、蕨麻多糖高剂量组(PAP-H,400 mg/kg)、地塞米松组(Dexamethasone,4 mg/kg,Dex)。观察大鼠在造模期间的生存状态,处死后通过干湿比重法测量脑组织和肺组织的含水量,通过HE染色观察脑组织和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还通过MDA,NO,SOD和GSH的含量评估了蕨麻多糖的抗氧化应激能力,最后通过ELISA、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测定了脑组织和肺组织中促炎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VEGF,NF-κB和HIF-1α)的蛋白含量和mRNA表达水平。实验结果表明,蕨麻多糖降低了脑、肺组织中的水分含量,减轻了脑组织和肺组织的损伤,降低了MDA和NO的含量,并增加了SOD和GSH的活性。另外,蕨麻多糖阻断了NF-κB和HIF-1α信号通路的激活并抑制了下游促炎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和VEGF)的产生。因此,蕨麻多糖具有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来治疗和预防高原脑水肿和高原肺水肿的潜力。

李艳[6](2020)在《黄芪甲苷通过PGC-1α信号通路抗高原肺水肿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建立高原肺水肿大鼠模型,观察缺氧不同时间点及黄芪甲苷干预后大鼠血清糖脂代谢水平、肺组织氧化应激,分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1α,PGC-1α)、雌激素相关受体α(Estrogen-related receptorα,ERRα)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和线粒体超微结构改变,探讨黄芪甲苷干预对高原肺水肿模型大鼠的防治疗效及其机制,为高原肺水肿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选用雄性Wistar大鼠5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缺氧组(H)、黄芪甲苷+缺氧组(AST+H),H组和AST+H组每组又进一步分为缺氧6h、12h、24h组,总共7组,每组8只。AST+H组给予黄芪甲苷灌胃(80mg/kg,1/日);Control组和H组给予(等体积0.5%羧甲基纤维素钠,1/日),连续灌胃7天。H组及AST+H组置于低压氧舱模拟海拔6500米高原环境建立高原肺水肿模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血糖(Glucose,GLU)、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胆固醇(Cholesterol,CHO)含量;检测肺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活力;qRT-PCR法测定各组大鼠肺组织中PGC-1α、ERRα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PGC-1α、ERRα蛋白表达;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透射电镜观察肺组织线粒体形态结构改变。结果:1.各组大鼠血清糖脂水平变化:与Control组比较,H组(6h、12、24h)GLU、TG、CHO均显着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与H组相同时间点比较,AST+H组(6h、12、24h)GLU均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ST+H(6h、12h)TG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AST+H24h组TG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T+H6h组CHO有所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T+H组(12h、24h)CHO均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2.各组大鼠肺组织匀浆氧化应激指标变化:与Control组相比,H6h组CAT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D、GSH-PX水平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组(12h、24h)CAT、SOD、GSH-PX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H组(6h、12h、24h)MDA均显着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H组相同时间点相比,AST+H组(6h、12h、24h)CAT、SOD、GSH-PX均显着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AST+H组(6h、12h、24h)MDA水平均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qRT-PCR、Western blot检测:大鼠PGC-1α蛋白及mRNA表达在H组(6h、12h)较Control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以H12h组增高最明显,PGC-1α蛋白表达在H24h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GC-1αmRNA在H24h组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H组相同时间点比较,AST+H组(6h、12h)大鼠PGC-1α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AST+H24h组PGC-1α蛋白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GC-1αmRNA在AST+H24h组表达也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ERRα蛋白及mRNA表达在H组(6h、12h、24h)均较Control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H组相同时间点比较,AST+组(6h、12h、24h)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4.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Control组大鼠肺组织结构正常,肺泡腔结构规整,呈空泡状薄壁结构,肺泡间隔清晰无水肿,未见炎性细胞浸润及渗出物。H组肺泡腔结构破坏,肺泡间隔显着增宽,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并可见均质红染的炎性渗出物。AST+H组较H组肺泡腔间隔缩小,炎性渗出物明显减少,肺组织损伤明显减轻。5.透射电镜下肺组织线粒体形态结构:Control组可见线粒体结构正常,呈现均质圆形或椭圆形,数量多,线粒体内嵴结构完整,未见变形及肿胀。H组大鼠肺组织线粒体数量减少,明显肿胀,内嵴减少或断裂。AST+H组线粒体损伤较H组有所改善,线粒体肿胀不明显,偶见内嵴断裂。结论:(1)PGC-1α在高原肺水肿模型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发生改变,其可能参与高原肺水肿的发生发展过程。(2)黄芪甲苷可改善高原肺水肿模型大鼠糖脂代谢及氧化应激水平,对高原肺水肿具有防治作用,可能与调节PGC-1α信号通路改善线粒体功能有关。

郑昊钰[7](2020)在《砭贴预处理对急性低压低氧模型大鼠的自由基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文中认为急性高原肺水肿(HAPE)起病急、发展快、症状严重,目前疗法携带不便、副作用多,已经成为严重危害去往高原人群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因此,增加有关HAPE的研究,丰富治疗手段,对于降低疾病发生率和减缓疾病进程意义重大。砭贴疗法是以优质泗滨砭石为原材料,采用现代先进的超微粉涂布技术,将砭石粉末与低敏性医用压敏胶混合,研制而成的一种创新疗法,具有时效性强、治疗范围广、方便携带、绿色、安全、无副作用等优点,大大扩宽了其应用广度。本研究采用砭石疗法刺激大鼠“百会”、“内关”穴,观察此疗法对于大鼠氧自由基、炎性因子和肺组织含水量的影响,探究砭贴疗法对HAPE的防治作用。目的本实验以低压低氧24 h建立的急性高原肺水肿模型大鼠作为研究对象,大株红景天胶囊作为阳性对照组,“内关”“百会”穴为治疗穴位,在进舱之前用砭贴预处理14天。观察砭贴疗法对大鼠血清和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肺组织含水量和肺脏病理组织形态学的影响,以探究砭贴疗法对高原肺水肿模型大鼠的防治作用、对低压低氧模型大鼠肺组织和血清中自由基和血清中炎性因子的影响,并探讨砭贴疗法防治模型大鼠高原肺水肿的可能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成正常组、砭贴正常组、模型组、模型组+砭贴(砭贴组)、模型组+药物(药物组),每组各9只。在“内关”“百会”处,模型组每天贴胶布1h,砭贴正常组和砭贴组每天贴方形砭贴(3×3 mm)1 h并用胶布固定,药物组根据大鼠体重按照大株红景天胶囊280 mg/kg的剂量每天灌胃一次,4组预处理持续14 d。预处理完成后,除正常组和砭贴正常组常温常压环境饲养外,其余3组于第15d置于模拟高原低压氧舱中24h。造模后心脏取血,用比色法测定肺组织和血清SOD、GSH-PX、CAT活力和MDA含量,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中IL-6、TNF-α水平,并测定肺组织含水量和对肺大体及病理切片进行观察。结果1、一般情况比较:造模后,模型组反应迟钝,而砭贴组、药物组表现尚可。2、在预处理过程中,各组大鼠的体重均稳定增长,对各组增长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均无显着差异(P>0.05),说明预处理对各组体重增加影响不大[1]。第二周空腹24 h后,正常组体重降低较少,其余置于模拟高原低压氧舱中的其余各组体重均下降较多。3、大鼠血清SOD、GSH-PX、CAT和MDA情况: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SOD、GSH-PX、CAT均降低(P<0.05)、MDA提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砭贴组的大鼠SOD、GSH-PX、CAT显着提高(P<0.05)、MDA含量显着降低(P<0.05);砭贴组与药物组相较均无显着差异(P>0.05)。4、大鼠血清IL-6、TNF-α情况: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血清IL-6、TNF-α均提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砭贴组的大鼠血清IL-6、TNF-α显着降低(P<0.05);砭贴组与药物组相较均无显着差异(P>0.05)。5、大鼠肺组织SOD、GSH-PX、CAT和MDA情况: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SOD、GSH-PX、CAT均降低(P<0.05)、MDA提高(P<0.05),与砭贴正常组相较均无显着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砭贴组的大鼠SOD、GSH-PX、CAT显着提高(P<0.05)、MDA含量显着降低(P<0.05);砭贴组与药物组相较均无显着差异(P>0.05)。6、大鼠肺组织含水量情况: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肺组织含水量增多(P<0.05),与模型组相比,砭贴组的大鼠血清肺组织含水量显着降低(P<0.05);砭贴组与药物组相较均无显着差异(P>0.05)。7、肺大体情况:正常组、砭贴正常组大鼠肺表面光滑,色淡红,弹性良好;模型组肺脏肿胀饱满,肺膜紧张,色暗红,包膜下有点片状瘀血和出血点;砭贴组肺脏表面光滑,色淡红,弹性较好,包膜少见出血点;药物组肺脏略显肿胀,色淡红,包膜下有散在出血点。8、HE染色切片情况:正常组、砭贴正常组肺组织结构未见明显充血水肿及炎症反应;模型组肺间质及肺泡腔内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肺组织血管充血,组织水肿;砭贴组出现轻度的组织水肿及炎症细胞浸润;药物组出现轻度的组织水肿及炎症细胞浸润,肺泡上皮增生,肺泡壁增厚,间隔增宽,水肿较轻,局部组织细胞增生。与正常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肺组织肺泡间隔增宽,肺间质水肿,砭贴组有效减轻了缺氧引起的肺泡间质增宽,肺间质水肿。结论1.1砭贴疗法对低压低氧模型大鼠肺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一,砭贴疗法能提高模型大鼠体重增长的速度;其二,砭贴疗法能够降低模型大鼠的肺组织含水量,即降低肺组织水肿;其三,通过病理切片可以看出砭贴疗法能够改善模型大鼠肺脏病理形态,减轻缺氧引起的肺泡间质增宽、炎症细胞浸润、肺泡壁增厚、肺间质水肿、局部组织细胞增生和肺泡上皮增生。此法可能为预防高原低压低氧造成的肺损伤提供新的中医外治方法。1.2砭贴疗法能够有效提高肺组织和血清SOD、GSH-PX和CAT的活力,降低MDA的含量,提示砭贴总体上提高了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调整了肺组织和机体的氧化应激状态。1.3砭贴预处理能够有效降低模型大鼠血清IL-6、TNF-α水平,减轻了机体的炎性反应,控制急性低压低氧模型大鼠的肺的进一步损伤。1.4砭贴预处理可以有效减少对肺组织的损伤,从而减少肺水肿、肺膜紧张和肺包膜下出血。1.5砭贴疗法对于急性低压低氧造成的机体损伤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对模型大鼠的治疗效果与大株红景天胶囊无明显差距。其起效机制可能为通过砭贴刺激“百会”““内关”穴,减少了氧自由基与炎症因子的表达,总体上调整了肺脏及全身的氧化应激状态,促使肺组织、血清中MDA的表达减少并减少血清IL-6、TNF-α的水平,降低了肺组织水肿,使血氧供给的增加与间质纤维化的减轻形成良性循环,最终减轻急性低压低氧对机体的损伤,改善患者的急性高原肺水肿的症状。

王敏敏[8](2020)在《酸枣提取物对高原肺动脉高压大鼠脏器保护作用基础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酸枣醇、水提物对高原肺动脉高压(HAPH)模型大鼠多脏器的保护作用并进行相关基础研究。方法:(1)50只SD大鼠分为平原正常组(CG)、高原模型组(MG)、阳性药物对照组(NE)、酸枣醇提组(ZJM-AG)和酸枣水提组(ZJM-WG)五组:10只在平原环境饲养45 d;40只在氧舱(海拔5 000 m)饲养30 d,造模成功后分组,进行干预饲养15 d。测大鼠肺动脉压和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红细胞生成素(EPO)、血管紧张素原(AGT)、载脂蛋白E(Apo-E)和载脂蛋白AⅠ(Apo-AⅠ)含量。(2)镜下观察大鼠肺、肺动脉、心、脑、肝和肾组织结构。(3)用1H-NMR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大鼠血清差异性代谢物。结果:(1)酸枣提取物均可降低模型大鼠升高的肺动脉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酸枣提取物均可降低模型大鼠血清中升高的CRP、EPO、VEGF和AGT水平,可升高模型大鼠血清中降低的Apo-E和Apo-AⅠ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镜下可见模型大鼠上述脏器有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而酸枣提取物均可不同程度地改善模型大鼠脏器。(3)筛选出19个差异代谢物,如氨基酸(谷氨酰胺、牛磺酸)、糖类(葡萄糖)、脂类(VLDL)等。结论:酸枣提取物对HAPH模型大鼠均具有一定治疗作用,通过调节相关血清指标和氨基酸、糖类、脂类代谢,降低了肺动脉压,间接改善机体代谢内稳态,增加了机体抗氧化能力。

刘春伟[9](2019)在《线粒体基因突变与汉族青年男性急性高原反应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高原环境的低压性低氧是导致急性高原反应(acute mountain sickness,AMS)的重要原因,但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揭示。自2010年藏族人群的高原适应性基因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以来,高原病易感性的遗传学机制研究也更为广泛的开展。既往有研究报道了部分与高原适应相关的热点核基因,以及线粒体基因单倍群与AMS的相关性,而针对于线粒体基因点突变与AMS相关性的报道尚较少。因此,本研究采用二代测序方法对急进高原的志愿者进行线粒体基因组的全测序,进一步探究线粒体基因点突变与AMS的相关性。方法:84名世居平原的汉族青年男性志愿者,在40小时内进入到海拔4000米的高原地区。分别在平原环境及高原环境下对志愿者进行实验室检查,氧饱和度检测,以及动态心电图及动态血压等检查,记录相关生理学指标。对志愿者的外周血标本进行线粒体基因组二代测序,与标准序列对比记录突变位点结果。到达目的海拔后,根据修正后的路易斯湖评分法对84名志愿者进行AMS的评价,比较AMS+/AMS-两组在线粒体基因突变位点上的差异,探讨线粒体基因突变位点与AMS的相关性。同时,通过对生理学指标的比较探索与AMS相关的生理学特征,并分析线粒体基因突变后可能的作用靶点。结果:1.急进高原后,中性粒细胞比例(OR 1.06,95%CI1.01-1.12,P0.05)与脉氧饱和度水平(OR 0.87,95%CI0.79-0.95,P<0.05)与AMS的发生独立相关。2.A4576G 是 AMS 的危险因素(OR 6.27,95%CI 1.2-32.7,P<0.05),T11613C(OR 0.10,95%CI 0.01-0.83,P<0.05)、A8923G(OR 0.15,95%CI 0.03-0.76,P<0.05)、T5543C(OR3 0.19,95%CI0.04-0.95,P<0.05)是 AMS 的保护性因素。3.发生A4576G突变的9名志愿者,其急进高原后的血氧饱和度水平低于未发生该突变的 75 名志愿者[(68.1 ±7.9)%vs.(75.8±6.1)%,P<0.05]。4.发生A8923G突变的15名志愿者,其进入高原后的血钠离子水平高于未发生该突变的 69 名志愿者[(144.6±1.9)mmol/L vs.(143.2±1.9)mmol/L,P<0.05]。结论:1.人体进入高原后维持血氧饱和度水平的能力,以及中性粒细胞水平的升高可能与汉族青年男性AMS的发生相关。2.线粒体基因A4576G突变是汉族青年男性AMS的危险因素,其作用靶点可能与进入高原后机体维持血氧水平的能力降低相关。T11613C、A8923G、T5543C突变是汉族青年男性AMS的保护因素,其中A8923G的作用靶点可能与进入高原后水钠代谢相关。

阮俊勇[10](2019)在《急性低压低氧环境下膜法氧气机富氧干预对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结构的影响》文中提出高原地区自然环境特殊,对人体影响较大的主要气候特征表现为低气温、强紫外线辐射、低大气压和低氧分压等,其中低氧分压对人体健康威胁最大。急进高原早期,机体对低氧环境的习服机制尚未建立,极易引发急性高原反应(acute mountain sickness,AMS)。在人体所有系统中,中枢神经系统对低氧环境最为敏感。目前研究发现,高原急性低氧环境几乎能影响机体所有的功能活动,高级神经活动的改变往往在低氧刺激初期就会出现。结合时间因素,轻微的低氧刺激就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神经元细胞损伤,严重的低氧刺激会导致神经元细胞产生不可逆损伤甚至死亡。且急性低氧引发的认知功能损伤严重威胁着急进高原人群的作业效能和身心健康,更有甚者会危及生命。随着我国高原医学的发展,高原抗缺氧技术和装备研究随之不断进步,目前已有研究证实了高原富氧干预对急进高原人群的心、肺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和结构有一定的预防保护作用,但是有关高原富氧干预是如何影响机体的认知功能和脑部结构目前仍鲜有研究报道。因此,探索富氧干预对高原急性低氧所致认知功能障碍及脑部结构损伤的预防保护作用在保障急进高原人群生理健康和工作效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建立了平原条件下的弥散富氧环境、模拟高原低压低氧环境以及模拟高原低压低氧条件下的弥散富氧环境实验平台,并分别对三种平台的氧气浓度、海拔、温度等参数进行了连续测试,结果表明上述三套系统均可连续运行12 h以上,且氧气浓度和温度能够保持稳定;同时建立了急性缺氧大鼠模型,通过对其自发协调性活动检测,验证了三种环境能影响大鼠的自发协调性活动和认知功能,为后续动物实验的开展提供了科学有效的实验平台保障。其次,本实验使用便携式膜法氧气机对急性缺氧动物模型进行了有效富氧干预,探索了在模拟高原急性低压低氧环境下膜法氧气机的富氧干预对于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海马组织结构、神经细胞形态和Tau蛋白磷酸化表达水平的影响,发现富氧干预能显着降低急性低压低氧环境造成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障碍以及对海马结构和神经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该研究为弥散富氧改善急进高原人群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后续抗缺氧系列装备在高原地区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提供了科学使用方法与实验依据。本实验研究分为以下两部分:第一部分:模拟高原低压低氧条件下弥散富氧环境和急性缺氧动物模型的建立背景:大量研究表明高原低氧环境会严重影响急进高原人群的神经、呼吸、消化、泌尿、循环等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因此,系统研究低氧对机体损伤的机制并探寻科学有效的富氧干预方法,对于维护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建立一种科学有效的急性缺氧动物模型并构建与其相对应的弥散富氧环境对于研究急进高原机体损伤机制并探索相关干预方法具有重要价值。方法:首先,通过将便携式膜法氧气机的出气端与大鼠独立通气笼具(individual ventilated cages,IVC)笼具的进气口相接,构建弥散富氧环境,以模拟高原富氧室;随后,将富氧笼置于低压舱内,协同运行低压舱及膜法氧气机。至此,模拟高原低压低氧条件下的弥散富氧环境构建完毕。随后在各海拔高度下对富氧笼内的氧气浓度和温度进行测试。随后建立急性缺氧大鼠模型,并对其在富氧干预后的自发协调性活动进行检测。结果:氧气浓度测试结果显示,在平原条件下,富氧笼内氧浓度于20 min内即可达到30.72%,且稳定性较好。模拟高原环境时,低压舱内氧浓度始终保持在20.9%,与平原状态一致,但压力值显着降低。而富氧笼内氧浓度随海拔高度的上升略呈下降趋势,但是在模拟海拔6000 m时仍能维持在28.41%,且在固定海拔高度时富氧笼内氧浓度基本能够保持稳定在12 h以上。此外,富氧干预能有效改善急性缺氧对大鼠体重以及水平和垂直活跃度的影响。结论:本部分实验分别构建了科学有效的平原弥散富氧环境、模拟高原低压低氧环境以及模拟高原低压低氧条件下的弥散富氧环境三种氧环境,并建立了相对应的急性缺氧动物模型,为后续深入研究富氧干预对和大鼠空间学习记忆相关的认知功能及脑部结构的影响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方法学保障。第二部分:急性低压低氧环境下膜法氧气机富氧干预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结构的影响背景:目前针对富氧环境对机体影响的基础研究大都集中在心肺功能方向,而有关富氧干预能否改善因急性低氧引发的脑部结构损伤和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尤其是富氧干预对其作用机制迄今仍未见研究报道。方法:通过Morris水迷宫进行定位航行训练后,对大鼠进行急性低压低氧处理和富氧干预,随后检测其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并分别观察急性低氧与富氧干预对于大鼠海马组织结构和神经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同时在分子水平上对于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的Tau蛋白在四个重要位点的磷酸化表达水平进行Western Blot半定量分析。结果:空间探索能力测试结果表明,急性低氧处理会显着降低大鼠穿越Morris水迷宫水下平台的次数,而富氧干预则会扭转这种负向影响。HE染色结果表明,低氧处理会导致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排列散乱,胞核体积缩小,染色加深,与胞质界线不清,出现大量空泡样变,且变性锥体细胞数量显着增多,而富氧干预组大鼠相关结构损伤明显减轻。透射电镜结果表明,低氧处理会显着破坏神经元细胞结构和线粒体形态,而富氧干预能有效缓解低氧引发的神经细胞损伤。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进行低氧和富氧干预对于海马组织内总Tau蛋白的表达无显着影响,但急性低压低氧处理会造成Tau蛋白在不同位点的异常磷酸化表达,而有效富氧干预则会显着降低其在不同位点的磷酸化表达水平。结论:采用膜法氧气机进行富氧干预能够显着减轻急性低压低氧环境导致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障碍以及海马组织结构、神经细胞形态和线粒体结构的损伤,并且对大鼠的认知功能具有显着的保护作用。

二、高原肺水肿患者治疗前后抗氧化能力及内皮功能的改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原肺水肿患者治疗前后抗氧化能力及内皮功能的改变(论文提纲范文)

(1)运动预适应干预低压低氧诱发肺损伤模型大鼠Nrf2/ARE信号通路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文题释义:
0引言Introduction
1 材料和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1.1 设计
    1.2 时间及地点
    1.3 材料
        1.3.1 实验动物
        1.3.2主要试剂
    1.4 实验方法
        1.4.1 构建模型及分组
        1.4.2 检测大鼠呼吸功能
        1.4.3 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
        1.4.4 EVG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血管重塑
        1.4.5 TUNEL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凋亡
        1.4.6 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大鼠肺动脉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α-SMA的表达
        1.4.7 活性氧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血活性氧水平
        1.4.8 检测大鼠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以及过氧化氢酶活性
        1.4.9 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Nrf2/ARE信号通路蛋白
    1.5 主要观察指标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Results
    2.1 实验动物数量分析
    2.2 运动预适应对大鼠肺功能指标的影响
    2.3 运动预适应对大鼠肺组织形态的影响
    2.4 运动预适应对大鼠肺组织血管重塑的影响
    2.5 运动预适应对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
    2.6 运动预适应对大鼠肺组织中α-SM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2.7 运动预适应对大鼠肺组织中活性氧水平的影响
    2.8 运动预适应对大鼠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及过氧化氢酶酶活力的影响
    2.9 运动预适应对大鼠肺组织中Nrf2/ARE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3 讨论Discussion

(2)“井穴”放血预处理对西宁地区急性低氧大鼠肺损伤AQP-1、AQP-5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引言
    1.1 立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章
    2.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2.1.1 研究目标
        2.1.2 研究内容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研究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肺组织形态学观察
    3.2 各组大鼠动脉血气分析对比
    3.3 各组大鼠肺组织湿干重比对比
    3.4 肺组织TNF-α含量
    3.5 肺组织AQP-1、AQP-5mRNA表达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创新点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附录

(3)“井穴”放血预处理对大鼠急性高原肺损伤AngⅡ、ACE、ET-1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引言
    1.1 立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RAS与 HAPE
        1.2.2 ET与HAPE
        1.2.3 ET-1、AngⅡ、ACE之间相互调节机制
        1.2.4 刺络放血相关论述
        1.2.5 手十二井穴的临床应用
        1.2.6 肺与脑的关系
第二章 正文
    2.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2.1.1 研究目标
        2.1.2 研究内容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研究方法
        2.2.3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结果
    3.1 大鼠W/D、AngⅡ、ET-1 的比对
        3.1.1 空白与模型各组肺组织W/D对比
        3.1.2 空白与模型各组AngⅡ含量的比较
        3.1.3 空白与模型各组ET-1 含量的比较
    3.2 肺组织显微结构变化
    3.3 井穴放血对AngⅡ含量变化的影响
        3.3.1 井穴放血对肺组织AngⅡ含量的变化
        3.3.2 井穴放血对血浆AngⅡ含量的变化
    3.4 井穴放血对组织ET-1 含量变化的影响
    3.5 井穴放血对ACE m RNA表达的影响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创新点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槟榔多酚对高原肺水肿的预防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高原及高原肺水肿概述
        1.1.2 高原肺水肿动物模型建立方法
        1.1.3 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1.1.4 槟榔与槟榔多酚药理活性
    1.2 研究内容
        1.2.1 高原肺水肿大鼠模型的建立
        1.2.2 槟榔多酚对高原肺水肿预防作用的药效学研究
        1.2.3 槟榔多酚对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低氧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1.3 创新性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大鼠高原肺水肿动物模型的建立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实验动物
        2.2.2 实验仪器及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动物分组
        2.3.2 大鼠肺含水量测定
        2.3.3 大鼠肺泡灌洗液蛋白含量测定
        2.3.4 统计学处理
    2.4 结果
        2.4.1 肺含水量
        2.4.2 肺泡灌洗液蛋白含量
    2.5 讨论
    2.6 小结
第三章 槟榔多酚对高原肺水肿预防作用的药效学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实验动物
        3.2.2 实验仪器及试剂
    3.3 实验方法
        3.3.1 动物分组
        3.3.2 小鼠抗缺氧活性评价
        3.3.3 大鼠血气指标的测定
        3.3.4 大鼠肺含水量的测定
        3.3.5 大鼠肺泡灌洗液蛋白含量的测定
        3.3.6 大鼠肺组织氧化应激指标测定
        3.3.7 大鼠肺组织病理切片的制备与分析
        3.3.8 统计学处理
    3.4 结果
        3.4.1 槟榔多酚能够提高小鼠的抗缺氧能力
        3.4.2 槟榔多酚缓解HAPE大鼠的低氧血症及血液酸碱度失调
        3.4.3 槟榔多酚降低HAPE大鼠的肺含水量
        3.4.4 槟榔多酚减轻HAPE大鼠肺泡内的蛋白渗漏
        3.4.5 槟榔多酚改善HAPE大鼠的氧化应激损伤
        3.4.6 槟榔多酚改善HAPE大鼠肺组织病理损伤
    3.5 讨论
    3.6 小结
第四章 槟榔多酚对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低氧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细胞系
        4.2.2 实验仪器及试剂
    4.3 实验方法
        4.3.1 溶液配制
        4.3.2 原代PMVECs细胞的传代培养与鉴定
        4.3.3 PMVECs细胞增殖-毒性检测
        4.3.4 PMVECs细胞氧化应激的测定
        4.3.5 统计学处理
    4.4 结果
        4.4.1 原代PMVECs细胞的鉴定
        4.4.2 槟榔多酚对缺氧所致PMVECs细胞增殖的影响
        4.4.3 槟榔多酚对缺氧所致PMVECs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
    4.5 讨论
    4.6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蕨麻多糖抗高原缺氧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高原脑水肿研究现状
        1.2.1 高原脑水肿概述
        1.2.2 高原脑水肿的发生机制
        1.2.3 高原脑水肿的防治
    1.3 高原肺水肿研究现状
        1.3.1 高原肺水肿概述
        1.3.2 高原肺水肿的发生机制
        1.3.3 高原肺水肿的防治
    1.4 蕨麻多糖的研究现状
        1.4.1 蕨麻研究概述
        1.4.2 多糖研究概述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
第2章 优势多糖的筛选及量效关系的确定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动物
        2.2.2 药材与试剂
        2.2.3 实验仪器
        2.2.4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
        2.3.1 蕨麻多糖、锁阳多糖、黄参多糖和百合多糖的提取
        2.3.2 蕨麻、锁阳、黄参和百合多糖抗缺氧活性比较结果
        2.3.3 蕨麻多糖抗缺氧量效关系研究结果
    2.4 讨论与小结
第3章 蕨麻多糖对低压缺氧致大鼠高原脑水肿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动物
        3.2.2 药材与试剂
        3.2.3 实验仪器
        3.2.4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
        3.3.1 蕨麻多糖对HACE大鼠生存状态的影响
        3.3.2 蕨麻多糖对HACE大鼠脑组织含水量(BWC)的影响
        3.3.3 蕨麻多糖对HACE大鼠脑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影响
        3.3.4 蕨麻多糖对HACE大鼠脑组织中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3.3.5 蕨麻多糖对HACE大鼠脑组织中炎症因子的影响
        3.3.6 蕨麻多糖对HACE大鼠脑组织中炎症基因表达的影响
        3.3.7 蕨麻多糖对HACE大鼠脑组织中炎症蛋白表达的影响
    3.4 讨论与小结
第4章 蕨麻多糖对低压缺氧致大鼠高原肺水肿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动物
        4.2.2 药材与试剂
        4.2.3 实验仪器
        4.2.4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蕨麻多糖对HAPE大鼠生存状态的影响
        4.3.2 蕨麻多糖对HAPE大鼠肺组织含水量(LWC)的影响
        4.3.3 蕨麻多糖对HAPE大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影响
        4.3.4 蕨麻多糖对HAPE大鼠肺组织中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4.3.5 蕨麻多糖对HAPE大鼠肺组织中炎症因子的影响
        4.3.6 蕨麻多糖对HAPE大鼠肺组织中炎症基因表达的影响
        4.3.7 蕨麻多糖对HAPE大鼠肺组织中炎症蛋白表达的影响
    4.4 讨论与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主要符号对照表
致谢
个人简介、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6)黄芪甲苷通过PGC-1α信号通路抗高原肺水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
前言
    1.高原肺水肿概述
        1.1 高原肺水肿发病机制
        1.2 高原肺水肿的治疗
    2.PGC-1α与高原肺水肿研究现状
        2.1 线粒体与高原肺水肿
        2.2 PGC-1α与高原肺水肿
    3.黄芪甲苷概述
        3.1 黄芪甲苷与肺水肿形成
        3.2 黄芪甲苷与PGC-α
材料与方法
    1.实验材料
        1.1 主要试剂
        1.2 主要仪器设备
    2.实验方法
        2.1 主要技术路线
        2.2 实验动物分组
        2.3 模型的建立及黄芪甲苷干预
    3.实验指标的测定
        3.1 标本取材与保存
        3.2 大鼠血清糖脂指标的测定
        3.3 大鼠肺组织匀浆氧化应激指标的测定
        3.4 q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PGC-1α、ERRαmRNA的表达
        3.5 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PGC-1α、ERRα蛋白表达
        3.6 HE染色病理切片制作
        3.7 透射电子显微镜样品制备和观察
    4.统计学方法
结果
    1.各组大鼠血清糖脂水平变化
    2.各组大鼠肺组织匀浆氧化应激指标变化
    3.各组大鼠肺组织PGC-1α、ERRαmRNA表达变化
    4.各组大鼠肺组织PGC-1α、ERRα蛋白表达变化
    5.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
    6.电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线粒体结构改变
讨论
    1.高原肺水肿大鼠模型的建立
    2.缺氧环境下HAPE模型大鼠糖脂代谢水平及氧化应激水平变化
    3.缺氧条件下不同时间点PGC-1α表达及线粒体结构的改变
    4.黄芪甲苷对HAPE模型大鼠糖脂代谢、氧化应激水平及线粒体结构的影响
结论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附录1 光镜下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切片图
    附录2 透射电镜下各组大鼠肺组织线粒体图片

(7)砭贴预处理对急性低压低氧模型大鼠的自由基和炎性因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贴疗法的发展概况
        1 贴外治法的历史沿革
        2 贴外治法的应用现状
        3 贴外治法的特点
        4 创新软介质砭术工具——砭贴的临床研究进展
        5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现代医学对高原肺损伤的防治的研究进展
        1 高原低压缺氧对人体的损害
        2 高原肺水肿的机制研究
        3 高原肺水肿的中医病因病机分析
        4 高原肺水肿的现代防治研究
        5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砭贴预处理对急性低压低氧模型大鼠的自由基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实验部分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第三节 研究结果
        1 各组大鼠一般情况比较
        2 各组大鼠血清检测结果
        3. 各组大鼠肺组织的检测结果
        4 小结
    第四节 讨论
        1 实验分组的讨论
        2 建立低压低氧造模方法的讨论
        3 砭贴穴位的选取
        4 预处理方法的选择
        5 贬贴对低压低氧模型大鼠防治效应的探讨
结语
    1 结论
    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8)酸枣提取物对高原肺动脉高压大鼠脏器保护作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
    1 酸枣提取物干预前后血清因子分析
        1.1 材料
        1.2 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2 大鼠多脏器病理改变
        2.1 材料
        2.2 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3 血清代谢差异物相关通路分析
        3.1 材料
        3.2 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9)线粒体基因突变与汉族青年男性急性高原反应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与汉族青年男性急性高原反应相关的生理学指标的探索
    1.1. 研究对象与材料
    1.2. 研究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1.4. 结果
    1.5. 讨论
第二部分 与汉族青年男性急性高原反应相关的线粒体基因突变位点的探索
    2.1. 研究对象与材料
    2.2. 研究方法
    2.3. 统计学方法
    2.4. 结果
    2.5.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10)急性低压低氧环境下膜法氧气机富氧干预对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结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一、我国高原地理环境及人群现状
    二、急性低压低氧环境对认知功能及大脑结构的影响
        1 急性低压低氧环境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1.1 对动物认知功能的影响
        1.2 对人体认知功能的影响
        2 急性低压低氧环境对大脑结构的影响
        3 急性低压低氧环境对认知功能及大脑结构影响的相关分子生物学机制
    三、我国高原抗缺氧装备的研制及应用
        1 加压增氧
        1.1 高压氧舱
        1.2 增压舱
        1.3 增压帐篷
        1.4 单兵高压氧衣
        1.5 单兵高原增氧呼吸器
        2 富氧增氧
        2.1 富氧室
        2.2 富氧帐篷
        2.3 高原便携式单兵/车载富氧机
课题总体设计方案
    第一部分 模拟高原低压低氧条件下弥散富氧环境和急性缺氧动物模型的建立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主要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模拟高原低压低氧条件下弥散富氧环境的建立与测试
        2.1.1 平原条件下弥散富氧环境的建立及测试
        2.1.2 模拟高原低压低氧环境的建立及测试
        2.1.3 模拟高原低压低氧条件下弥散富氧环境的建立及测试
        2.2 实验分组与富氧干预
        2.3 大鼠自发协调性活动检测
        2.4 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模拟高原低压低氧环境及弥散富氧环境数据测试
        3.2 急性低压低氧暴露及富氧干预对大鼠体重的影响
        3.3 急性低压低氧暴露及富氧干预对大鼠自发活动的影响
        4 讨论
    第二部分 急性低压低氧环境下膜法氧气机富氧干预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结构的影响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主要试剂
        1.3 实验主要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分组
        2.2 定位航行训练
        2.3 分组干预
        2.4 空间探索能力测试
        2.5 大鼠海马组织结构观察
        2.5.1 大鼠海马组织CA1 区形态结构观察
        2.5.2 神经细胞超微结构观察
        2.6 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Tau蛋白表达水平
        2.7 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认知功能测试
        3.1.1 定位航行训练
        3.1.2 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测试
        3.2 大鼠海马组织结构观察
        3.2.1 大鼠海马组织CA1 区形态结构观察
        3.2.2 神经细胞超微结构观察
        3.3 大鼠海马组织Tau蛋白表达分析
        4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四、高原肺水肿患者治疗前后抗氧化能力及内皮功能的改变(论文参考文献)

  • [1]运动预适应干预低压低氧诱发肺损伤模型大鼠Nrf2/ARE信号通路的变化[J]. 尤锟,刘远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17)
  • [2]“井穴”放血预处理对西宁地区急性低氧大鼠肺损伤AQP-1、AQP-5的影响[D]. 沈慧萍. 青海大学, 2021(01)
  • [3]“井穴”放血预处理对大鼠急性高原肺损伤AngⅡ、ACE、ET-1的影响[D]. 麻海英. 青海大学, 2021(01)
  • [4]槟榔多酚对高原肺水肿的预防作用研究[D]. 霍妍. 兰州大学, 2021(09)
  • [5]蕨麻多糖抗高原缺氧作用及机制研究[D]. 石继鹏.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6]黄芪甲苷通过PGC-1α信号通路抗高原肺水肿研究[D]. 李艳.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0(12)
  • [7]砭贴预处理对急性低压低氧模型大鼠的自由基和炎性因子的影响[D]. 郑昊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8]酸枣提取物对高原肺动脉高压大鼠脏器保护作用基础研究[D]. 王敏敏.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9]线粒体基因突变与汉族青年男性急性高原反应的相关性研究[D]. 刘春伟.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2019(03)
  • [10]急性低压低氧环境下膜法氧气机富氧干预对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结构的影响[D]. 阮俊勇.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高原肺水肿患者治疗前后抗氧化能力和内皮功能的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