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课本习题的作用

物理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课本习题的作用

一、物理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课本习题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培宇[1](2021)在《课程思政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课程思政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施是顺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教育发展需求,是高中物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渠道,是发挥高中物理课程应有育人效力的不二法门,也是提升物理教师思政育人工作能力和高中生思政素质的重要途径。课程思政式的高中物理教学就是充分依循教育政策指引,充分发掘物理课程内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将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机融入思政元素,将物理教学打造成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浑然天成的有机整体。要实现物理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除了需要对课程本身进行思政内容的开发设计,还要进一步盐融于汤般浸润到物理教学全过程。因此,本研究以此为出发点展开理论和实践的探索。首先在搜集、整理与分析相关课程思政文献的基础上进行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建构,尝试梳理归纳出课程思政的内涵、原则、必要性等。其次,以此为基础进行课程思政在高中物理教学的理论探讨,进一步依据杜威的道德教育论、社会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等为基础构建出课程思政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的“核心概念剖析+思政要素”、“情景习题编制+思政要素”和“科学思维渗透+思政要素”三条路径。并对三条路径进行具体解释,绘制具有可操作性的流程图。再次,以路径一和路径二为辅助,以路径三为教学主线进行教学设计,并将教学设计实施于实际的教学中。最后,通过结合李克特量表设计出测量学生在政治认同、道德品质和物理兴趣的提升情况的问卷,并布置习题检测知识掌握和问题解决的程度。利用SPSS24.0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反思不足,提出优化路径的教学建议。实验研究表明,本课题提出的课程思政实施路径对学生思政素质和物理兴趣的提升具有积极效果,并且在知识掌握以及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等方面也取得了良好结果。由于该路径尚未成熟,在教学中存在一些欠佳之处,针对这些欠缺提出教学建议有三。其一,增强思政情景创设环节的描述,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其二,鼓励展示思维环节的主动表达,发挥学生课堂主体性。其三,加深知识与思政元素的本质联系,发挥升华环节的思政效用。同时,在整体研究过程在也发现出了不足和遗憾。第一,研究样本不足。第二,研究时间较短。第三,实践应用不足。这也为后继课程思政深入研究的学者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黄宁静[2](2021)在《基于教材比较的高中物理“相互作用”内容教学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婷[3](2021)在《基于STEAM理念培养中学生物理创新素养的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革命、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对每个国家来说都即是机遇,也是挑战。在此背景下,当机器逐步取代简单、重复性的劳动力,以“创造性”为核心的创新素养将成为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培养能够应对快速变化社会所需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当代教育的使命所在。STEAM教育以其跨学科融合特征及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独特价值受到各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开创了科学技术教育的新型模式和创新人才教育的新范式。融合STEAM教育理念为物理课堂教学改革带来新活力,通过项目式学习、工程思维让学生学会以整合的视角去认识物理学科,培养学生物理创新素养。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梳理了有关STEAM教育、创新素养、创造力等方面的文献,并利用文献计量分析工具对STEAM教育领域近十年的研究趋势进行可视化研究。在此基础上,对STEAM教育的演变及创新素养构成要素进行分析,找出STEAM教育理念与创新素养培育的契合性。借鉴国内外有价值的STEAM课程并结合现有教学模式,设计出基于STEAM理念的《火星探测项目》单元课程。采用《青少年科学创造力测试》量表和《威廉斯创造力倾向》量表测试结果和数据,研究实施融合STEAM教育理念的物理课程对学生物理创新素养的影响。创新素养与创新品格(创造性人格)和创新能力相关,创造性倾向与人格、性格、态度相关。研究表明:虽然学生的科学创造力水平在短时间内并未呈现出显着差异,但在独创性分数方面实验前后显着差异。融合STEAM教育理念的物理单元综合课程对学生的独创性水平有一定的正向促进作用。传统物理教育融合STEAM教育理念,树立跨学科教育理念、基于项目式学习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品格和能力。

王锦涛[4](2021)在《疫情背景下中学物理“3+1+E”教学模式研究 ——以黄冈市外国语学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以及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全面铺开,中学物理教育教学正发生着一场深刻的革命,开展中学物理教学改革,改变传统的物理学科教学模式已经势在必行。自2020年初爆发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笔者所研究的黄冈市外国语学校同样投入到如火如荼的中学教学改革的洪流之中,大力开展教学改革活动,积极推行中学物理“3+1+E”教学模式,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提高学生个体的学习质量与效率,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与综合能力。在本文中,笔者通过大量阅读文献资料和有关书籍后,结合本人在黄冈市外国语学校的教学实践,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等方法,对中学物理“3+1+E”教学模式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实践运用进行了深入研究。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篇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介绍了本文研究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通过文献研究等方法,从疫情与课程改革双重背景出发,指出文章研究的意义与目的,介绍了本文使用的研究方法与思路。第二部分梳理了论文研究中采用的基础理论知识,国家和教育部相关的文件精神、全国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以及支撑论文的教育教学理论。第三部分主要对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对文章探究的中学物理“3+1+E”教学模式进行了理论建构。第四部分是中学物理“3+1+E”教学模式在黄冈市外国语学校的实践探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测试等研究方法获取一手数据和资料,并且进行了整理、分析和归纳得出中学物理“3+1+E”教学模式较传统物理教学模式取得的成效及存在问题。第五部分是基于数据分析和整理,概括出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中使中学物理“3+1+E”教学模式出现问题的原因。第六部分是在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分析、概括和归纳的基础上提出中学物理“3+1+E”教学模式在黄冈市外国语学校实践的优化策略。第七部分针对本论文课题研究进行最后总结,指出本文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温缙云[5](2021)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学习兴趣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在新高考制度“3+1+2”模式下,物理学科选考率大幅度下降,但从高校招生录取情况看,物理的需求量只增不减,出现了明显的需大于供,物理选考率急需得到提高。物理学科对其它学科具有重要支撑地位,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物理。新时代要求学生具备核心素养,物理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学好物理的关键所在,因此本文提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物理学习兴趣对策。本文主要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绪论,分析了在新高考制度“3+1+2”模式下物理学科所面临的挑战,从物理学科的重要性和它在新高考的选考率上可以看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是明显低于是教师们的期待值的,但物理学科的重要性从它对其它学科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可以看出,学习好物理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兴趣则是学好物理的关键所在。以学习兴趣为主体,对国内外兴趣和物理兴趣的研究历史、研究现状进行资料收集分析并总结其优点和不足。本文采取三种研究方法,分别是文献研究法、观察法、访谈法和调查问卷法,在分析了国内外学习兴趣的研究历史、现状后,确定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第二章主要对本文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首先对核心素养、物理核心素养、物理学习兴趣、学习兴趣产生机制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物理学习兴趣的影响因素我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分别是物理学科本身因素、学生因素、教师因素和社会因素。从知识量、理论性、综合性、系统分析了高中物理的特点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并提出男生女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水平不同。从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和思政教育的缺失方面对学生本身对物理学习兴趣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从教师的自身形象、教学流程、设计、教学语言和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阐述了教师对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影响。从社会的陈旧观念、消极的社会现象以及不正确的价值观分析了社会因素对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影响;最后介绍了本文的理论基础,分别是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第三章主要呈现了笔者的调查研究。笔者从生活、实验、基础知识、实践能力、物理历史等方面设计了高中物理学习兴趣调查问卷,教师访谈题目和学生座谈题目,并对三个地方的三所学校分别进行了调查问卷、教师访谈和学生座谈,并进行了对应的数据分析。第四章提出六个提高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对策。分别是提升教师执教能力、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探索小组式合作学习方式、有效利用和开发现代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第二课堂、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从教师、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学资源、课外活动、教学评价六个方面对高中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进行提升。第五章是对本研究的总结以及基于本研究的展望。总结六个提升对策的优点以及对学生能力提升的侧重方向。基于本文的研究,提出帮助学生制定人生规划、进一步融入信息技术打造智慧课堂、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进一步丰富第二课堂三点展望,以达到让更多学生拥有物理学习兴趣的目的。

郭颖杰[6](2020)在《小学语文课本习题的应用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学语文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学科,语文教师应当意识到自身责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及综合能力,让学生成为综合性人才。但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相对单一,对小学生成长帮助存在限制,无法满足时代发展需求。因此,若想在教学方法上进行突破,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实施专项化课本习题训练方法也是有效的策略。

徐秋实[7](2020)在《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高中物理“电学部分”教材比较研究 ——以新旧人教版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围绕着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2017版《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应运而生。依托“课程标准”开发而来的新版物理教材旨在培养学生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兼顾学生的学习需求、适应时代的发展。为了认识新教材、学习新教材、用好新教材。本文采取文献法、比较法、以及归纳法。通过比较人教版新旧版本教材在“电学部分”的编排结构与内容选择的异同,分析并归纳新版如何贯彻落实“核心素养”的目标,新版教材的编写特点以及作为一线教师应该如何利用好新版教材。第一章引言部分:介绍选题背景,选题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方法、内容和创新之处。第二章是关于2017版与2003版《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对比。通过对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评价体系、教材编写建议等多方面的深入对比,把控新旧人教版教材的对比方向和整体差异。第三章是关于新旧版本教材在“电学部分”的编排形式对比。通过对教材的编排结构、栏目设置、插图类型等多方面的深入对比。归纳总结新版教材的编写特点;相比较老版,新版教材在落实“核心素养”观念的发展。第四章是关于新旧版本教材在“电学部分”的内容组织对比。通过对教材知识点的选择、探究过程、教材实验设计、习题编写设计等多方面的深入对比。归纳总结新版教材的编写特点;相比较老版,新版教材在落实“核心素养”观念的发展。第五章是针对对比结果的进一步分析并概括新版教材的编写特点,同时给出教材使用的建议并提供根据新版教材开发而来的教学设计。

高烁[8](2020)在《虚拟仿真技术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文中认为随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突破与发展,教师们开始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拥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因此,将信息技术更好地与物理实验教学整合尤为关键。虚拟仿真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技术手段,近些年,其发展速度和影响力与日俱增,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突破创新的重中之重,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将它作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首选引入物理实验教学,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本文首先界定了虚拟仿真技术的相关概念并对现阶段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对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探究,涵盖建构主义、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杜威“从做中学”、人本主义、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并给出了相应的实际教学中的思考分析。接着探讨了虚拟仿真应用于实验教学的优势,包括“可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保证学生的安全和避免实验仪器的损坏”、“可以作为课后巩固环节的一个重要补充”四个方面。并结合相关教学案例,总结出虚拟仿真技术更适用于新课教学、习题课复习以及学生课后自主学习阶段。最后进行了相关教学实践,对九年级人教版《测量小灯泡电功率》这一章节进行教学设计分析,并应用于实际课堂教学,利用虚拟仿真技术软件辅助学生模拟实验。同时,为了了解虚拟仿真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本课题对学生使用过后的反馈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经过分析后结果表明,将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受到绝大部分学生的喜爱和赞成,能够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幅度提高,节约了教学时间,减轻了教师们的教学压力。虚拟仿真技术可以丰富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对抽象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同时有利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保证了以学生为主体。最后,对于虚拟仿真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对本次研究中的不足进行了反思。

杨安麟[9](2020)在《基于模型教学提升高中生物理科学思维素养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7年颁布的新版《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其涵盖了四个方面内容: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及科学态度与责任。在科学思维的表述中,明确将其分为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和质疑创新四个维度,从四种角度阐述了学生科学思维发展的几项重要指标。而物理模型教学则是一种基于提高学生建模能力、模型应用能力的教学方法。显然,模型教学中关于建模能力的培养正是科学思维素养中的模型建构这一指标的体现,而模型教学中关于模型应用能力的培养则可以通过问题解决对科学思维的其它三个指标,即科学推理、科学论证与质疑创新产生积极的影响。这就说明,提高学生的建模能力和模型应用能力必然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模型教学与科学思维素养的形成具有相关性,研究基于模型教学提升高中生科学思维素养的问题具有其实际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基于高中物理模型教学实践,主要进行了如下工作:一、对模型教学及科学思维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完成文献综述;对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并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二、根据前测结果对当前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现状和科学思维水平的现状进行分析,建构有效的模型教学策略。三、根据前测结果确定实验班和对比班,在实验班教学中应用所建构的策略,进行实践研究,完成实践案例分析。四、进行实践效果分析,将后测结果与前测结果进行数据分析与归纳整理,比较实验前与实验后实验班模型教学效果及科学思维水平的差异性;比较实验后实验班与对比班模型教学效果及科学思维水平的差异性。本研究运用了文献研究法、测验法、问卷调查法、行动研究法及教育统计法,经过理论分析与实践研究,形成了如下结论:一、所建构的模型教学策略能积极促进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现状的改善。二、实验后实验班的科学思维素养水平较实验前有显着提升、实验后实验班科学思维素养水平较对比班有显着提升,表明所建构的模型教学策略能积极促进高中生科学思维素养的提升。三、所建构的策略在高中物理模型教学实践中具有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对于物理核心素养的形成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宁曦莹[10](2020)在《“物理美”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物理在人们的心中普遍以“物理难学”“物理很枯燥”“物理就是纯理科”等类似的刻板印象出现。物理中的人文素养很少被人们发现,更少被人们加以重视。其实,在物理学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素养之美学素养,存在多种多样的“物理美”。为实现高中物理美育的价值,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观念、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提高物理的思维能力,以舒缓人们对于物理的“社会焦虑症”,让高中物理教学美味盎然,由传统走向现代化,文章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论文第一章介绍“物理美”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的研究背景、研究目标、研究现状等。在第二章中深入挖掘物理学与美学的内涵,探索其相互关系,发现物理学中的美学特点,探讨蕴含在物理学之中的规律之美、思维之美、情境之美、实验之美。第三章着重通过高中物理美育的价值探寻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物理美”的交流性原则、体验性原则、同一性原则、渗透性原则。通过对一线物理教师的访谈研究其实施途径。通过物理语言的表达、教学载体的设计、物理实验的演示、物理学史的讲述、物理习题的设计,在高中物理课堂内对学生进行美育。通过开展课外活动、进行校园环境建设等在物理课堂外对学生进行美育。第四章例举出“物理美”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具体案例,并对学生进行相关访谈对实施现状进行反馈。第五章为研究成果、反思与展望。通过“物理美”在实际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表明,“物理美”可以实现高中物理美育的价值,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观念、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提高物理的思维能力。让发掘“物理美”、了解“物理美”、运用“物理美”作为陶冶学生欣赏美、向往美、追求美之情操的切入点,从而令学生主动走进物理学科、爱上物理世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美育的环节较少,这一现状还需物理工作者尤其是高中物理教师的共同努力。学生对“物理美”有着向往和追求,需要物理教师适当的引导。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审美意识,引导和鼓励学生去发现物理中的美,提倡审美式的教学。当学生的审美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的时候,当学生处于发现和创造的审美氛围之中的时候,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就会得到充实和提高,会从内心接受物理之美、欣赏物理之美、追求物理之美。本研究仅是从一些方面对“物理美”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有限的探讨,但物理美学素养的培养还任重而道远。

二、物理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课本习题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物理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课本习题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课程思政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实施课程思政有助于深化物理课程改革
        1.1.2 实施课程思政有利于提升物理教师思政工作水平
        1.1.3 实施课程思政有效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综述
        1.4.1 关于课程思政内涵的研究
        1.4.2 关于课程思政价值的研究
        1.4.3 关于课程思政必要性的研究
        1.4.4 关于课程思政原则的研究
        1.4.5 关于课程思政路径的研究
        1.4.6 研究述评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课程思政
    2.2 理论基础
        2.2.1 杜威的道德教育论
        2.2.2 社会学习理论
        2.2.3 建构主义理论
第三章 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的理性审视
    3.1 课程思政的内涵
        3.1.1 课程思政的概念界定
        3.1.2 课程思政的基本特征
    3.2 高中物理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探析
        3.2.1 从《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看物理课程的思政元素
        3.2.2 从《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看物理课程的思政元素
        3.2.3 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看物理课程的思政元素
        3.2.4 高中物理课程思政元素结构图谱
    3.3 课程思政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显现方式
        3.3.1 课程思政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显现方式
        3.3.2 课程思政在物理概念教学和物理规律教学中的显现方式
        3.3.3 课程思政在物理问题解决教学中的显现方式
    3.4 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的影响因素
        3.4.1 实施对象的感知价值
        3.4.2 课程内容的呈现质量
        3.4.3 授课方式的推陈出新
        3.4.4 社会环境的榜样影响
        3.4.5 实施主体的传道素养
第四章 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的路径探索
    4.1 高中物理教学中课程思政实施的原则
        4.1.1 内容开发特色性原则
        4.1.2 元素融入有机性原则
        4.1.3 教学过程以人为本原则
    4.2 路径一“核心概念剖析+思政要素”的路径设置
        4.2.1 “核心概念剖析+思政要素”路径的理论支撑
        4.2.2 “核心概念剖析+思政要素”路径的基本设置
        4.2.3 典型案例设计:以“运动的描述”一章为例
    4.3 路径二“情景习题编制+思政要素”的路径设置
        4.3.1 “情景习题编制+思政要素”路径的理论支撑
        4.3.2 “情景习题编制+思政要素”路径的基本设置
        4.3.3 典型习题设计:以“相互作用”为例
    4.4 路径三“科学思维渗透+思政要素”的路径设置
        4.4.1 “科学思维渗透+思政要素”路径的理论支撑
        4.4.2 “科学思维渗透+思政要素”路径的基本设置
        4.4.3 典型案例设计:《牛顿第三定律》教学设计
第五章 课程思政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路径实践研究
    5.1 实验研究设计
        5.1.1 路径选取及应用说明
        5.1.2 研究目的
        5.1.3 研究假设
        5.1.4 研究变量
        5.1.5 研究对象及内容
        5.1.6 实验测量工具
    5.2 问卷的编制
        5.2.1 问卷编制的依据
        5.2.2 《高中物理教学培养学生思政素质问卷》的编制
        5.2.3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5.3 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5.3.1 实验过程
        5.3.2 实验结果分析
        5.3.3 实验结论与反思
    5.4 教学建议
        5.4.1 增强思政情景创设环节的描述,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5.4.2 鼓励展示思维环节的主动表达,发挥学生课堂主体性
        5.4.3 加深知识与思政元素的本质联系,发挥升华环节的思政效用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一 高中物理教学培养学生思政素质问卷
    附录二 后测习题作业
作者简介
伊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3)基于STEAM理念培养中学生物理创新素养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要求
        1.1.2 传统物理教育的局限
        1.1.3 STEAM教育的兴起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3.3 相关概念界定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STEAM教育国外研究现状
        2.1.1 美国相关研究
        2.1.2 英国相关研究
        2.1.3 澳大利亚相关研究
    2.2 STEAM教育国内研究现状
        2.2.1 研究概况
    2.3 关于创新素养的研究现状
        2.3.1 创新素养相关概念
        2.3.2 创新素养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3章 理论基础
    3.1 STEAM教育理论基础
        3.1.1 建构主义理论
        3.1.2 多元智能理论
        3.1.3 情境认知主义
    3.2 创新素养理论基础
        3.2.1 吉尔福特创造性要素
        3.2.2 创造性投资理论
第4章 基于STEAM理念的物理教学设计理念探讨
    4.1 STEAM教学理念深度研究
        4.1.1 跨学科性理念
        4.1.2 情境性学习理念
        4.1.3 多阶段性
        4.1.4 运用工程思维
    4.2 STEAM理念下物理课程模式设计探讨
        4.2.1 现有STEAM教学模式
        4.2.2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物理教学模式图
        4.2.3 适用范围
第5章 基于STEAM理念物理课程实践案例
    5.1 课程性质和定位
    5.2 教学案例设计
        5.2.1 单元教学流程框架图
        5.2.2 单元教学案例设计
    5.3 教学模式反思与调整
第6章 基于STEAM理念物理课程对创新素养培养实验研究
    6.1 研究对象
    6.2 研究问题和假设
    6.3 实验设计
        6.3.1 研究工具
        6.3.2 研究过程
    6.4 研究结果
        6.4.1 前测分析
        6.4.2 后测分析—《青少年科学创造力测验》
        6.4.3 研究结果分析和讨论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威廉斯创造力倾向测量表
附录B 青少年科学创造力测验
附录C 中学生科学创造力测量量表使用手册
致谢

(4)疫情背景下中学物理“3+1+E”教学模式研究 ——以黄冈市外国语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流程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流程
    第三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四节 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国家相关文件精神
    第二节 中学物理课程标准
        一、2011 版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
        二、2017 版普通高中教育阶段物理课程标准要求
    第三节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第四节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第五节 其他教学理论
        一、实用主义学习理论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
        三、范例教学理论
第三章 中学物理“3+1+E”教学模式概述
    第一节 中学物理“3+1+E”教学模式相关概念界定
        一、物理学
        二、教学模式研究
        三、中学物理教学模式研究
        四、中学物理“3+1+E”教学模式的理论建构
第四章 中学物理“3+1+E”教学模式实践应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调查问卷的编撰与对象的确立
        一、调查对象的选择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与编写的依据
    第二节 教师访谈提纲的设计与编写
    第三节 调查结果的数据分析与整理
        一、学生调查问卷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二、教师访谈结果的处理与分析
    第四节 中学物理“3+1+E”教学模式的实践考试成绩比较
    第五节 中学物理“3+1+E”教学模式实践取得的成效
        一、充分利用线上线下资源,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有效地延展了学习的空间,实现学生线上线下全过程培养
        三、强化了中学物理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教师的主导地位
        四、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创新了疫情背景下中学物理的教学模式,让中学物理教育跟上时代潮流
    第六节 中学物理“3+1+E”教学模式实践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信号及硬件条件较差,掉线情况时有发生
        二、网上教学模块材料组织和选取不科学,内容重复呈现或者衔接不当
        三、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评价方式有待提升
        四、学生自制力不强,线上学习模块效率不理想
第五章 中学物理“3+1+E”教学模式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第一节 学校方面
        一、学校硬件建设方面投入不够
        二、学校评价方式落后,仍采用传统考核标准
        三、学校对物理小学科重视不够
    第二节 教师业务素养没有跟上新时代的发展
    第三节 学生方面
        一、旧学习观念和学习习惯影响较深
        二、部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够
第六章 中学物理“3+1+E”教学模式现存问题的优化策略
    第一节 学校方面
        一、更新教育教学理念,适应新时代发展,改进考核评价制度
        二、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要加大资金投入,引进现代化教学设施
        三、改善物理学科教学氛围,加强学科建设
    第二节 教师业务素质方面
        一、重塑全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综合素养
        二、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增强学生自信心与参与感
    第三节 学生方面
        一、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自主学习
        二、加强沟通交流、合作探究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改进学习方法,合理使用互联网设备,拓展学科学习视野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总结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的不足
    第二节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5)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学习兴趣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核心素养
        2.1.1 核心素养定义
        2.1.2 物理核心素养
    2.2 学习兴趣
        2.2.1 物理学习兴趣
        2.2.2 学习兴趣发生机制
    2.3 兴趣影响因素
        2.3.1 学科因素
        2.3.2 学生因素
        2.3.3 教师因素
        2.3.4 社会因素
    2.4 理论基础
        2.4.1 以建构主义探索情境化教学模式
        2.4.2 以行为主义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
        2.4.3 以人本主义激发学生主体学习热情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中物理学习兴趣调查及结果分析
    3.1 问卷调查
        3.1.1 问卷的设计
        3.1.2 问卷的发放
        3.1.3 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
        3.1.4 结果统计与分析
    3.2 教师访谈结果与分析
    3.3 学生座谈结果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4.1 提升教师执教能力
    4.2 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
    4.3 探索小组合作式学习方式
    4.4 有效利用和开发现代教学资源
    4.5 丰富第二课堂
    4.6 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的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的总结
    5.2 基于本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调查问卷
致谢

(6)小学语文课本习题的应用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二、课本习题的应用策略
    1.提升学生知识记忆力
    2.培养学生想象力
    3.培养学生词汇积累能力

(7)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高中物理“电学部分”教材比较研究 ——以新旧人教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科学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教材变迁
        1.3.2 国外比较研究
        1.3.3 国内教材变迁
        1.3.4 国内比较研究
        1.3.5 已有研究的不足
    1.4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4.3 创新之处
2 2017 版与2003 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对比研究
    2.1 课程性质与理念的对比
    2.2 课程目标的对比
    2.3 课程结构的对比
    2.4 电学部分二级主题的对比
    2.5 学习评价体系的对比
    2.6 教材编写建议的对比
3 教材编排形式的对比研究
    3.1 教材结构编排的对比
    3.2 栏目设置的对比
    3.3 插图类型的对比
4 教材内容组织方式的对比研究
    4.1 知识点选择的对比
    4.2 探究过程的对比
        4.2.1 探究设计对比
        4.2.2 问题导入的研究
    4.3 教材实验设计的对比
        4.3.1 实验呈现形式的对比
        4.3.2 实验课的设计对比
    4.4 课后练习设计的思考与对比
        4.4.1 新旧版本习题的区别
        4.4.2 基于核心素养的新版习题设计
5 总结与使用建议
    5.1 新旧版本教材的对比
        5.1.1 新旧版本课标的对比结果
        5.1.2 新旧版本教材的对比结果
    5.2 教材的编写特点
        5.2.1 突出核心素养的理念,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5.2.2 优化教科书结构,兼顾差异
        5.2.3 联系实际,突出STSE思想
        5.2.4 关注社会发展、关注我国科技发展
        5.2.5 升核心素养,全面设计练习题
    5.3 新版教材使用与教学设计
        5.3.1 新版教材使用建议
        5.3.2 基于新教材开发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8)虚拟仿真技术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虚拟仿真技术的概念与特点
        1.5.1 虚拟仿真技术的概念
        1.5.2 虚拟仿真技术的特点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国外研究与应用现状
    2.2 国内研究和应用现状
第三章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应用虚拟仿真技术的理论基础
    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2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3.3 杜威“从做中学”的学习理论
    3.4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3.5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第四章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应用虚拟仿真技术的优势与原则
    4.1 初中物理学科特点和初中学生特点
        4.1.1 初中物理学科特点
        4.1.2 初中学生特点
    4.2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应用虚拟仿真技术的优势
        4.2.1 虚拟仿真技术可创设直观的学习情境
        4.2.2 虚拟仿真技术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4.2.3 虚拟仿真技术可保证学生的安全和避免实验仪器的损坏
        4.2.4 虚拟仿真技术可作为课后巩固环节的一个重要补充
    4.3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应用虚拟仿真技术的基本原则
第五章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应用虚拟仿真技术的教学设计
    5.1 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新课教学
        5.1.1 应用于新课导入环节,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
        5.1.2 应用于知识点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重点和难点
        5.1.3 应用于演示实验,弥补教学硬件上的不足
    5.2 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习题课
    5.3 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课后巩固和自主学习
        5.3.1 虚拟仿真技术在课后自主复习阶段应用的教学案例
第六章 虚拟仿真技术在初中物理课堂上应用的教育实践
    6.1 《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教学案例
        6.1.1 教材分析
        6.1.2 学情分析
        6.1.3 教学设计
        6.1.4 本章中虚拟仿真技术应用效果分析
    6.2 实证研究
        6.2.1 调查问卷设计
        6.2.2 调查对象选取
        6.2.3 调查实施过程
        6.2.4 数据分析
第七章 结论与反思
    7.1 结论
    7.2 建议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虚拟实验应用情况问卷调查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9)基于模型教学提升高中生物理科学思维素养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综述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假设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主要概念界定及研究的理论基础分析
    2.1 主要概念界定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3 技术依据
第三章 物理模型教学现状与科学思维水平现状分析
    3.1 调查时间与调查对象
    3.2 测试量表设计与说明
    3.3 调查统计与现状数据分析
    3.4 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现状及高中生科学思维素养现存问题分析
第四章 基于模型教学提升高中生科学思维素养策略建构
    4.1 模型教学的课堂导入策略
    4.2 模型教学的新课推进策略
    4.3 模型教学的巩固提高策略
第五章 模型教学实践案例研究
    5.1 后测研究对象的选取与说明
    5.2 教学实践案例分析
    5.3 模型教学实践效果分析
第六章 结束语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现状测试题
附录B: 高中生物理科学思维水平调查问卷

(10)“物理美”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内容
    1.2 研究目标及方法
    1.3 研究现状及意义
第二章 物理学与美学
    2.1 物理学的内涵
    2.2 美学的内涵
    2.3 物理学与美学的契合性
    2.4 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物理美”及其特点
        2.4.1 物理规律之美
        2.4.2 物理思维之美
        2.4.3 物理情境之美
        2.4.4 物理实验之美
第三章 “物理美”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3.1 高中物理美育的价值
        3.1.1 培养良好的审美观念
        3.1.2 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3.1.3 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
        3.1.4 提高物理的思维能力
    3.2 高中物理美育的原则
        3.2.1 交流性原则
        3.2.2 体验性原则
        3.2.3 统一性原则
        3.2.4 渗透性原则
    3.3 教师访谈
        3.3.1 访谈目的
        3.3.2 访谈内容
        3.3.3 访谈结果
    3.4 高中物理美育的途径
        3.4.1 在高中物理课堂内进行美育
        3.4.2 在高中物理课堂外进行美育
第四章 教学案例
    4.1 案例——《自由落体运动》
    4.2 学生访谈
        4.2.1 访谈目的
        4.2.2 访谈内容
        4.2.3 访谈结果
第五章 成果与展望
    5.1 成果
    5.2 反思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教师访谈记录
附录二 教学案例——《全反射》
附录三 学生访谈记录
致谢

四、物理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课本习题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课程思政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路径研究[D]. 李培宇. 伊犁师范大学, 2021(12)
  • [2]基于教材比较的高中物理“相互作用”内容教学实践研究[D]. 黄宁静. 宁夏大学, 2021
  • [3]基于STEAM理念培养中学生物理创新素养的实践研究[D]. 王婷.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疫情背景下中学物理“3+1+E”教学模式研究 ——以黄冈市外国语学校为例[D]. 王锦涛. 黄冈师范学院, 2021
  • [5]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学习兴趣对策研究[D]. 温缙云. 重庆三峡学院, 2021(01)
  • [6]小学语文课本习题的应用策略[J]. 郭颖杰. 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 2020(10)
  • [7]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高中物理“电学部分”教材比较研究 ——以新旧人教版为例[D]. 徐秋实. 江西师范大学, 2020(01)
  • [8]虚拟仿真技术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D]. 高烁. 湖南理工学院, 2020(02)
  • [9]基于模型教学提升高中生物理科学思维素养的实践研究[D]. 杨安麟. 延边大学, 2020(05)
  • [10]“物理美”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宁曦莹.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物理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课本习题的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