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诗歌写作的语言渊源——梁晓斌的一些诗意

当代诗歌写作的语言渊源——梁晓斌的一些诗意

一、当下诗歌写作的语言源流——梁小斌的若干诗学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王灿,孙雯[1](2021)在《梁小斌诗歌的接受美学探析》文中研究说明作为朦胧诗的代表性诗人,梁小斌的诗歌传播与接受已经有四十余年的历史。在传播与接受的过程中,梁小斌诗歌不仅展现了传播方式与手段的多元化,而且实现了接受群体的扩大化。不同的接受者以自己的话语方式体现对其作品的接受,精英话语通过对梁小斌诗学理念的阐释、诗歌创作特点的挖掘以及文学史的书写,多层次多方位解读不断丰富、深刻;官方话语对梁小斌诗歌一直持认可态度,频频获奖和入选官方教材代表着对其诗歌的接受;大众话语因市场转型、媒介发展等因素影响,对梁小斌诗歌的接受方式更加多元化,突出大众读者的主体性。梁小斌诗歌的接受在不同的时代语境下不可避免地展现出接受话语群体的差异性。

余瑞丰[2](2021)在《建构·解构·重构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歌词入史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与新诗有密切关系的现当代歌词,作为一种综合性的音乐文学艺术,其在附属于歌曲的音乐价值外,也具有独立的文学价值。尤其是八十年代以来的摇滚、民谣歌词具有很高的文学性,流行歌词的文学性也在提升。新世纪以来,文学界对歌词的研究逐渐增多,一些文学作品选、诗歌选也将歌词收入其中。但是作为正典的文学史,除了极少数个例外,都选择了无视。现当代歌词与新诗是中国现当代诗歌的两脉,现当代歌词也进入文学史才能完整地呈现中国现当代诗歌的面貌。为此,本文从建构的角度切入,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歌词入史现状的由来进行溯源,并对所建立的一系列规范进行剖析、解构,论证现当代歌词进入文学史的合理性,提出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对歌词的书写的设想。论文分为三个主要部分:第一章从建构角度切入,解析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对歌词的排斥的缘起,从现代文学观和文学史的建立、文学史的政治性建构,以及文学史经典形成的文学史书写规范几个方面来论述现当代文学史的歌词入史现状形成的历程。第二章从解构角度切入,着眼于将歌词排斥在文学史之外的各种因素,从文学史经典的话语霸权压抑、西方学科分类体系和文学观念在中国的话语殖民、文学范畴的变化、文学史的叙述性几个方面剖析现当代文学史排斥歌词的书写范式背后的一系列问题。第三章在重构的角度下,分析现当代歌词与新诗的历史和文体差异,提出建立新诗与歌词二分的中国现当代诗歌体系,提出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对歌词的书写。并总结历史上重构的经验,以词曲地位的变迁为参照展望歌词的未来。本文通过研究发现:歌词存在一个从文学被划到音乐,再到在文学边缘徘徊的历程。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排斥歌词的书写范式也并非从来如此,而是存在一个建构的历程,在范式之外也存在少量明确纳入歌词的个例。被划出文学范畴的现当代歌词,其实应当被划归文学,进入文学史。最后,本文尝试确定现当代歌词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位置,提出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对歌词的书写,期望抛砖引玉,为现当代歌词进入文学史推波助澜,从而推动对歌词的研究,促进歌词创作水平的提升,引起对诗歌历史和新诗发展方向的重新思考与评价。本文也意在以歌词为例说明:文学生态日新月异,多元发展,文学理论与日俱新,文学史的写作也应当跟上变革的步伐。

季凤[3](2021)在《九十年代诗歌抒情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学术界对九十年代新诗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在九十年代新诗抒情形态方面的研究则相对欠缺,九十年代新诗抒情形态研究仍存在诸多值得深入研究之处。本文旨在结合中国诗歌抒情传统,从场域理论和文本细读等角度切入,对九十年代新诗抒情形态进行较新颖深入的研究探讨。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研究九十年代新诗抒情场域的裂变。本章分别从抒情语境的转型、情感特质变异两个方面对其进行研究,二者又进一步从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互渗、消费文化下的接受心理和边缘化抒情、抒情的现时转向、多种焦虑影响和抒情范式对撞等层面透视九十年代新诗抒情背景。第二章主要研究九十年代新诗抒情主体的存在表征。本章分别从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从树状的激情抒发走向块茎状的游牧呈现,诗歌抒情地理的“巴尔干化”,抒情主体的审美转型。本章着重对九十年代新诗抒情场中抒情主体的共性表象进行研究。第三章主要研究九十年代新诗抒情的文本表征。本章分别分为四个板块:审美价值的纠偏——从形式美回归现时性,情感触点的游移——情与思,抒情话语的新质——后现代性、抒情策略的对话——综合性。本章将抒情理念和文本细读结合研究九十年代中国新诗抒情的文本体征。第四章主要对九十年代新诗抒情方面的若干问题进行估衡。主要从两个话题进行研究:九十年代新诗的史学意义;解构与重建的互文共生。本章对前三章之外的话题予以补充式探讨。

杨金彪[4](2021)在《外求还是内倾:论当下“新诗标准”两种诉求取向的诗学可能》文中指出新世纪以来"新诗标准"讨论中涌现的诸多"提案"就其诗学逻辑与倾向而言可以归纳为两种类型:外求型标准与内倾型标准。前者将其诗学有效性挂靠在客观性上,以外在认同为最终追求,其关键词是难度、技术等具有客观性的概念。后者将诗学有效性放置于主观性,以自我追问为其终极皈依,更强调诗的悟性与偶然。前者对后者处于话语"碾压"态势,二者的"结合"尚无恰切诗学机缘。再次引入"主体性"理论视野,结合中国传统心性之学,确立"诗心"作为新诗标准的主体,以"共通感"作为新诗标准的诗学普遍性与有效性的理论表述,庶几能"化解"新诗标准提案的诸多虚妄而重获诗歌本体认识的正本清源。

崔严之[5](2020)在《朦胧诗的象征诗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朦胧诗是中国新诗史上一个强大的存在,仅以现代派的纯艺术手法便在当代文学史中占据一席之地。其发生的历史背景特殊且复杂,在诗学资源的获取上体现出中西交汇、“互文”的特征,其中最核心和最本质的是象征诗学。朦胧诗的象征诗学研究既勾连过去,又直逼未来,为新诗的不断深入研究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和更多的可能性。朦胧诗接受了传统象征诗学中儒道文化精神的浸染、庄子寓言的象征意蕴以及唐诗的隐喻遗风,实现了对古典文化的贯通。象征中的象征主义出现的晚近一些,起源于十九世纪法国的象征主义,一出现便引起全球的关注与效仿,在中国,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新诗在理论探索与具体实践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在五十年代被迫暂停,造成三十年的文化断裂。新时期的朦胧诗再一次喷发巨大能量,在不同时空里与中国三四十年代的现代派诗歌相呼应,在象征抒写上与戴望舒的意象化抒情、何其芳的通感式语言、艾青的形象性思维真正对接,凸显出朦胧诗隐含的象征情结与其审美意识的苏醒,推进象征主义内核中“纯诗”理论与“意象”的建设。朦胧诗对西方象征主义进行融汇和转化,对波德莱尔“契合”理论、非个人化等象征主义经典的接受,对后期象征主义艾略特的客观对应物,洛尔迦的纯粹唯美的借鉴,促成了批判、怀疑精神的张扬与自我意识的觉醒,从而形成朦胧诗的象征意蕴。食指形成“窗含西岭千秋雪”诗歌写作风格,抒情色彩浓郁,结构方式工整,语言精练而有意味,拥有内在的节奏和韵律。白洋淀诗群“三剑客”中芒克将小情思大升华,在反抗与皈依、抗争与绝望中守护自由的生命意志;根子用冷漠傲视世人的姿态呼唤出庄严的内心;多多则发起对文化和语言的挑战,叛逆于日常道德,用理性剖析时代以救赎人性,口语的节奏造出语义的奇特。朦胧诗的“今天派”更是在创作中讲求精炼、暗示与含蓄,把隐喻当成一种现实需要。北岛的诗歌想象奇特,情感丰盈庄严,富含象征意味,并且要发挥诗歌的社会功能,建立一个充满人道与正义的诗性世界,以反抗的姿态迎接与建立更加美好的未来蓝图。顾城用孩子的趣语,孩童的稚气,建造着纯真梦幻的诗歌世界,其中一些意味深长的禅机理趣,直击人们心灵深处,希望通过美的寻找与表现来对付黑暗的现实、泯灭的自我、虚无的人性,张扬传统的文明与自然,用幻想来疗救痛苦的人类与自身心灵的巨创。舒婷用个性化感觉的意象形成诗歌内部审美的张力,其中一些对女性的思考,体现着舒婷的人本主义智慧,以她独特的言说方式展开她的力量,将世界与生活的秘密溶解在那些情绪体验上。总之,他们都是智力的空间的锻造者,用诗歌搭建自己的世界,不断化解那个时代裹挟的苦闷,对经验的历史和超验的精神领域有着深刻的体悟与生命的理解。八十年代中期以后的第三代诗在技法上抛弃了象征,使朦胧诗建构的象征世界在此时期轰然倒塌,象征开始没落,遗留下的是一个象征的废墟或象征的荒原。尤其在诗歌修辞话语的转换和象征体系的解构方面,各种支离破碎与不确定性、非原则性、非人性的结局也将“象征”推向了另外向度的文化体系中。

高晓彤[6](2020)在《互文性理论视阈下高中新诗教学研究》文中认为在当下,新诗相对于其他文体,其主体性的确立一直处在边缘位置。相应地,在语文教学中,新诗教学不受重视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笔者关注到了近代西方兴起的一种成熟的文学理论——互文性理论。互文性理论主张打破文本之间的界限,强调文本之间的互涉关系,以期将所有的文本都连接成一个庞大的网状系统。笔者认为诗比普通言语所能传达的东西更多,而不是更少。因此,笔者希望将互文性理论引入诗歌,突破传统的线性阅读模式,运用互文性理论作为支撑,打通新诗文本,在开放式的文本互通中,让新诗的文本解读步入深度性。本文围绕“如何在互文性理论指导下进行新诗教学”这一核心问题展开。本文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研究:先完成了互文性理论与高中新诗教学相结合的理论建构。一方面梳理了互文性理论的发展脉络以及中国古典文论中与之相耦合的方面。通过阐释互文性理论的内涵,发现任何文学文本包括新诗文本都处在一个交互的多重而复杂的互文群落中。另一方面则从新诗文本的互文性因素谈起,无论从“文本—背景”这种纵向的关系看诗歌形成的机制,还是从横向的“作者—读者”之间看文本在产生和接受之间的交互作用,新诗与中国古典诗歌、西方诗歌之间存在着继承或衍化的互文关系。新诗自身本就充满着互文性因素。接着本文列出相关理论并深入教学一线从实际情况出发,对互文性新诗教学进行可行性论证。接着笔者认为教师应当选择哪些互文本从而完成文本建构,让互文性和教学性这二维完美地结合起来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于是本文提出了高中新诗教学的文本建构策略。本文借助热奈特定义的五类“跨文本关系”进行分类阐述,可以引入互文本、副文本、元文本、承文本、广义文本,此外针对在传媒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还可以引入跨媒体阅读资料。在完成新诗教学的文本建构之后,第二任务便是要思考如何利用互文群落进行教学。于是笔者提出互文性视阈下高中新诗教学策略:从知识基础层出发则要求实现互文拓展,捕捉并活用关涉文本,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以及审美空间,从而引导学生完成对中心文本的互文解读;从比较分析层出发则要求做到互文观照,引入相似或互补文本,在与互文本平等对话的过程中实现对中心文本的深入感知;从迁移运用层出发则要求实现互文迁移,让学生通过课内学习,从而会读诗、会写诗,提高审美境界与文学素养。最后笔者从互文性新诗教学实践层面出发,以闻一多的《红烛》为例,按照前文所述的文本建构策略合理选择互文本,并使用互文性新诗教学策略合理运用互文本,编排成教学设计并进行教学尝试,进而在应用性的尝试中深化认识、总结经验,进而提出在教学实践时还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毕志娟[7](2018)在《当代70后诗歌创作论》文中研究表明70后作家自1990年代末进入文坛,迄今已有近二十年的创作历程。作为第一代“改革开放的孩子”,70后成年之际已经能够充分享受剧烈变革所带来的消费和娱乐的自由,后革命的历史语境、日渐斑驳陆离的现代化生活、众声喧哗的社会文化气候,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与他们在童年时期感受到的红色时代“余晖”交互作用,形成了一代人独有的思想和创作方式。这其中,70后诗歌创作的一些重要特点具有比较重要的文学史和思想史价值。首先,他们不再循着个人化写作的“纯诗”路线疏离意识形态,而是就广场等符号性空间在新旧时代交替中功能的演变描摹讽喻性的画面,重新拷问人与政治的关系,进而发出有关公共生活的深沉呼告,其中的代表有杨邪、安石榴、苏浅、温志峰等;第二,70后诗人严重地困惑于物质上越来越充盈的日常生活,新世纪以来再无公共性可言的现实,令他们不能像第三代以及90年代口语写作那般热衷于呈现所谓事物的庸常“本相”,而是生动地传达自身的困惑,如王艾、阿翔、黄礼孩、薛舟等,努力去寻求某种价值建构,如安歌、朵渔、唐兴玲、刘川等的自然观照;第三,70后诗歌的身体书写虽因“下半身”的叛逆而声势爆裂,但是相比1990年代末出现的70后小说的消费主义逻辑,“下半身”创作在狂烈的话语方式之下其实依然具有不可忽视的反思性张力,特别是在沈浩波、朵渔等人的那里;第四,一些存身于学院体制内的70后诗人,从口语诗歌中汲取了养分,而又借助经验空间的探索超越了第三代以降的诗学和思想局限,胡续冬、姜涛是其中最优秀的代表。本文紧扣这些特质,以1990年代中后期至今的70后诗歌创作为对象,希求借助社会历史语境的梳理,就70后一代创作者的诗学观念、思想观念展开论述辨析,同时利用较为细致的文本分析加以佐证。绪论部分回顾解析了 70后诗歌创作浮出地表的背景,展开了这一代诗歌创作出场与命名的历史过程,进而溯及70后诗学思想在当代诗歌谱系中与朦胧诗、第三代以及90年代口语诗歌的关系。以此为前提,将70后诗人作为特殊的精神主体陈述了论文的思路和基本结构样式,完成了对之前研究的述评,说明了论文的研究价值。第一章以旧梦为题,关注70后创作中有关公共生活的思索与追问,从而探索70后诗歌最根本的创作动机。虽然普遍成熟于市场化改革的潮流之中,但是70后诗人大都出生于激进革命时代的尾声,有着新旧过度的历史时期的经验。当改革逐渐深化,往昔如火如荼的政治运动化作尘埃,公共生活也同时被彻底放逐,新启蒙思想、新时期文学曾经畅往的现代化终于演变为一种扭曲的现实情境。这种去公共化的现实并未能够让70后诗人得以安顿其间,他们记忆中已经恍惚的红色规训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建构更理想更完善的个人和社会的活动,在政治哲学的意义上与每个人应该保有的理想追求有着不可忽视的关联。这种追求深刻地触发了 70后诗人的创作思想,使得他们热衷于有关广场的言说,这一带有强烈符号意味的空间凝聚了一代创作者对公共活动的吁求,从而积极地表达着他们在当下现实生活中获得的独特精神体验。第二章聚焦70后的日常叙事。既然不能从表面繁荣的社会现实中找到精神的居所,那么这一代诗歌创作对第三代以及90年代口语诗歌的日常叙述的继承就面临着某种疑问:如何让自己的日常观照具有不可替代的诗学和思想品质?也许70后没有提出超越朦胧诗和第三代的、更具召唤力的主张,但是他们从日常书写中表达了更为困惑的感受,从而将之前的口语写作的平面化原则之于当前历史语境的意义作为问题展示出来。通过文本解读和思想辨析可以看出,70后没有简单重复第三代的命意。当时代的剧烈变迁终于令中国式现代化深入到每个国人的具体生活,缺乏更开放的公共活动、更高的理性追求的社会现实已经将意义和价值的缺失所造成的恶劣后果暴露出来。70后无法在直面这种虚无的同时不去寻求意义的建构,为此,他们实践了大量不同于之前诗歌创作的自然观照,为自己的反思探查了一条可能的路径。第三章以70后的身体书写为主要考察对象。70后的身体诗学借助“下半身”诗歌运动呈现了非常激烈的面貌。这种狂飙突进的宣言方式招致了巨大的非议。然而与日常叙事的意义探寻相关联的是,70后的身体书写其实包含着深刻的对于当代人的经验基础的拷问。“诗到肉体为止”不仅是将欲望宣泄加以合法化的手段,它为非价值、无意义的生活实质提供了一个无法再虚化的实体性基点。当然,人的自然性因其泥沙俱下的先天不足必然不能承担起重构信仰世界的重责。详考之,以“下半身”为代表的70后身体书写并未止步于此。通过展现身体对“光照”的渴望,“下半身”同时也在表达依托与人得以融构的自然去追寻一个超感性世界的愿景。可惜的是,就“下半身”诗群而言,基于破坏冲动的先锋姿态还是限制了他们的观念和思想建构,从而无法止息关于70后身体诗学的种种非议。第四章以胡续冬、姜涛为典型案例,着重探讨70后之中那些承继知识分子写作思想、具有强烈历史意识和批判精神的诗人。这些存身于学院之中、创研相长的年轻诗人有着深厚的学术根基和锐利的创作情态。虽有学者身份,他们作品的形式特征却与口语诗歌有着难解难分的关系,既表现在戏谑精神的生动传达,也体现对个人生活深刻而具体的感受、描摹与思索。敢于与身处其中的环境分离,并藉此矢志不渝地追求真理,是知识者最重要、最高贵的使命。尽管面对时代的变迁,诗人理应承担批判的责任,但是理性意识是这种责任得以展开的前提,真知是保证这种责任得以实现的根本。所以,胡续冬、姜涛等诗人强烈的现实关怀并不构成一种局限于生活写真的语言实践,在背离宏大叙事的基础上,借助对另一重经验空间的探索,70后的批判性写作有效地完成了社会学视野、日常主题、口语化形式特征与哲学思考的融合,表现出了令人欣喜的创作成就。余论提出,在现代新诗的经典化尚未完善的情况下,为尚处于动态发展之中的70后诗歌寻求妥帖适洽的有机参照存在着较大的困难。何况70后诗歌还面临着文学被边缘化后读者日益减少、“文学公共领域”失效的困境。为此,应该充分阅读其作品、理解其生存境况,悬置先入为主的价值判断,更好地梳理其创作实况、进而在诗歌史及更广阔的社会语境中框定其价值。本文所做的尝试即是为了这个目的。

陈守湖[8](2017)在《“形式意识形态”的文化实践 ——论1980年代中国先锋文学》文中研究指明对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来说,文学新变几乎是一种常态。如果说“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这条线的文学新变,依然还属于政治规约中的“形势”之“新”,那么,“朦胧诗”“意识流小说”“寻根文学”“先锋文学”这条线的文学新变,则可以看作审美自律意识推动下的“形式”之“新”。从“85新潮”算起,先锋文学热潮持续了 5年左右,并在90年代整体转向,大多数先锋作家开始拥抱现实,形式实验的激情不复存在。尽管先锋文学已经成为往事,但先锋文学至今依然影响着当代中国文学,昔日的先锋代表作家依然是目前中国文坛最有份量的作家。对于先锋文学的评价,一直伴随着分歧。比如有人认为,它对中国文学的贡献被高估了,先锋文学是依靠批评家反复阐释加以经典化而进入文学史的,依托先锋文学确立起来的“纯文学”观念对于中国当代文学是负面的遗产等等。三十年这样一个时间长度,正好为重审先锋文学遗产提供了契机。因此,本论文选择了 80年代这个“历史空间”来聚焦先锋文学,将先锋文学加以“历史化”“陌生化”,通过文学史料、文学事件和文学作品的对参研析,试图还原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语境,体验“形式意识形态”支配下的先锋激情和梦想,在“历史的同情”和现实的审视中重评80年代先锋文学形式实验之于中国文学(文化)的独特价值。除去绪论和结语部分,本论文共分为六章。绪论主要涉及五个方面的内容:一、结合“重返八十年代”的人文动向简要介绍论文选题的缘由;二、从先锋文学话语政治、知识谱系、精神意象、历史阐释、叙事伦理、语言风格六个方面的塑形入手对研究对象进行描述;三、从历史研究、思潮研究、文本研究三个维度对先锋文学研究现状进行评析;四、介绍研究的意义、思路、方法、创新点和难点;五、对论文涉及的两个核心概念“80年代先锋文学”和“形式意识形态”进行学理阐释。第一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人文语境。从逃离革命政治的总体化元叙事、重新续接“五四”启蒙传统、80年代美学热的文化政治本质、改革时代中国的现代性追求、文学新变中的先锋激情五个角度,展现了 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语境和人文生态。第二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谱系。先锋文学并不是在80年代中后期一下子冒出来的,本章以反叛、独立、创新这样的先锋精神为参照,循着地下文学、朦胧诗、意识流小说、寻根文学、先锋文学这样一条脉络,考察了中国当代文学中先锋话语、先锋精神、先锋形式的文学沿革和历史源流。第三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语言风格。主要聚焦于这样四个特征:一、对于所指的疏离,使文本成为能指浮动的世界;二、对于间离陌生的偏爱,赋予了语词意义奇幻的效果;三、对于听觉(声音)、视觉(色彩)的借重,生成了异端的修辞;四、对于官能体验的依赖,带来了文本的陌生化。第四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叙事伦理。先锋文学挑战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叙事成规,通过形式自律自我“立法”,它只服从于它自己设定的虚构世界的存在逻辑和价值判断。本章从文学真实的解构、叙事时空的重置、叙事威权的拆解、隐秘历史的阐释、文本互文的制造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第五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精神意象。先锋文学除了在文本形式上标新立异,在精神意象上同样别具一格。倾注了形式实验激情的先锋文本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其中的“意味”就来自于精神意象的独特性。本章对先锋作家经常触及的荒诞、疾病、死亡、欲望、暴力五个精神意象进行了探析。第六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文化遗产。本章提出了如下观点:作为一种文学精神,先锋并未终结,而是转型;伴随日常生活审美化,先锋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互动将更为频繁,先锋的面目也将更为模糊,同时先锋文化也将在大众文化中弥散;在消费主义时代,先锋文化在商品化、趣味化、传媒化三个维度上发生了变异;80年代先锋文学的形式实验有着丰富的文化价值,而启蒙价值、叙事价值、美学价值弥足珍贵。在结语中,研究者结合自己对先锋文学文本的感性阅读体验和理性研究分析,回答了这样两个问题:何谓“先锋”、“先锋”何为。同时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尽管可以在80年代先锋文学作品中挑出无数的硬伤,甚至某些作品还有着邯郸学步般的拙劣,但先锋文学形式实验的激情和梦想,先锋作家对于文学规则的勇敢颠覆,今天依然值得我们致敬。先锋就是独立,先锋就是自由,先锋就是革命,中国文学的先锋,应当永远在路上。

李秀荣[9](2016)在《2014年新诗期刊研究论文索引》文中研究说明【说明】个别文章在发表时文字或标点不甚规范或有错误,但为了与发表时的原貌保持一致,故不做修改。一月1.《20世纪80年代末诗歌精神书写的"光晕"——从西川、戈麦、多多、王家新诗歌文本解读出发》,周俊锋,《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第49—55页。2.《20世纪上半期中国散文诗的审美现代性发现与建构》,张翼,《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第139—145页。

李秀荣[10](2015)在《2013年新诗期刊研究论文索引》文中研究指明一月1.《20世纪中国现代诗歌英译与传播研究》,缪佳,《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第44—47、51页。2.《白话为诗与新诗正统的确立》,颜同林,《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第54—59页。3.《“包容那幽渺的与广大的……”——陈黎读札》,何言宏,《星星》(诗歌原创上旬刊),2013年1月,第140—141页。4.《奔突的熔岩遭遇隐藏的火山——比较诗学中的海子与戈麦》,葛胜君,《通化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第50—52、98页。5.《卞之琳对古典诗传统精神的再发现》,罗小凤,《长沙理工大

二、当下诗歌写作的语言源流——梁小斌的若干诗学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当下诗歌写作的语言源流——梁小斌的若干诗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梁小斌诗歌的接受美学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梁小斌诗歌的传播历程
二、梁小斌诗歌的接受类型
    (一)精英话语接受
    (二)官方话语接受
    (三)大众话语接受
三、结语

(2)建构·解构·重构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歌词入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和厘清
第一章 建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歌词入史状况
    第一节 新文学的建立对歌词文学身份的排斥
        一、文学革命:现代文学观与文学史的建立
        二、新文学规范对歌词文学的排斥
    第二节 文学史政治性建构下的歌词入史状况
        一、革命文学:《讲话》与新文学史的重构
        二、雅俗文学的重构与歌词入史状况
    第三节 文学史经典话语规范下的歌词入史状况
        一、“重写文学史”中的歌词入史状况
        二、文学史经典对文学史书写的规范
第二章 解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歌词入史现状的问题
    第一节 文学史经典话语霸权对歌词文学身份的压抑
        一、文学制度与文学史经典话语霸权
        二、歌词制度的缺失与被压抑的文学身份
    第二节 “文学”的范畴与歌词的学科归属
        一、西方现代学科分类体系在中国的殖民
        二、历史视野下的现代“文学”范畴与歌词归属
    第三节 文学史的叙述性与歌词入史
        一、文学史的历史话语
        二、文学史的雅俗观念与政治意识形态
第三章 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歌词入史新视野
    第一节 现当代歌词与新诗的历史渊源
        一、新诗:“解开镣铐跳舞”的诗歌
        二、歌词:“戴着镣铐跳舞”的诗歌
    第二节 新诗与歌词二分的中国现当代诗歌体系
        一、新诗与歌词的文体差异
        二、诗歌:新诗与歌词
    第三节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歌词入史的总结与展望
        一、歌词入史的历史尝试与得失
        二、歌词入史的问题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歌词入史状况统计表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3)九十年代诗歌抒情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九十年代新诗的意义与地位概述
        (一)九十年代新诗的意义与命题
        (二)诗歌抒情和形态研究的辨析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一)九十年代新诗研究文献
        (二)九十年代新诗抒情形态的文献概况
        (三)相关理论专着文献概况
    三、选题依据
        (一)目的与意义
        (二)学术价值
        (三)应用前景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五)论文创新之处
第一章 九十年代新诗抒情场域的裂变
    一、抒情语境转型
        (一)全球化语境呼唤转型
        (二)消费文化下接受转型
        (三)诗歌消费陷入窘境
    二、情感特质变异
        (一) 浮躁语境下的关注现时
        (二)焦虑影响的催化作用
        (三)抒情话语权纷争
第二章 九十年代新诗抒情主体的存在状态
    一、抒情理念的多元游牧呈现
        (一)游牧趋向的必然
        (二)块茎状的游牧呈现
        (三)具体维度例析
    二、诗歌地理的“巴尔干化”
        (一)地理版图争相构建
        (二)诗人群体分化与分层
    三、抒情主体的审美转型
        (一)古典美学的“现代性”
        (二)及物的超验抒情
第三章 九十年代新诗抒情的文本表征
    一、审美价值的纠偏——现时性
        (一)个性化历史想象的抒情
        (二)从情感向经验的叙事性
    二、情感触点的游移——情与思
        (一)抒情之冷热
        (二)抒情之轻重
        (三) 个案例析
    三、抒情话语的新质——后现代性
        (一)从透明到含混
        (二)互文性抒情
    四、抒情策略的对话——综合性
        (一)戏剧性(小说化)
        (二)散文化
第四章 九十年代新诗抒情若干问题的估衡
    一、九十年代新诗抒情的史学意义
        (一)新抒情时代:从农耕文明走向工业文明和后现代性
        (二)当代诗歌本体重塑:“抒情”或“叙事”
    二、解构与重建中的抒情经典
        (一)什么是经典?
        (二)经典修正与解构重构
        (三) 九十年代抒情视野里的诗歌经典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4)外求还是内倾:论当下“新诗标准”两种诉求取向的诗学可能(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由来:新诗标准提案的“世纪潮喷”
二、外求型标准对内倾性标准的话语碾压
    1. 两类标准的诗学建构逻辑
    2.“刺激—反应”模式与话语碾压
三、“谁在说话”:新诗标准探究的主体性转向
    1.“主体性”之于新诗标准的理论意义
    2.“主体性”与新诗理论的契合度问题
四、诗学可能:“诗心”作为新诗标准的主体

(5)朦胧诗的象征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现状综述
    1.4 研究方法
2 朦胧诗的象征资源
    2.1 传统象征诗学的借鉴:对古典文化的贯通
        2.1.1 儒道文化精神的浸染
        2.1.2 庄子寓言的象征意蕴
        2.1.3 晚唐诗歌的隐喻遗风
    2.2 国外理论的接受:对西方象征主义的融汇和转化
        2.2.1 象征主义经典的接受
        2.2.2 后期象征主义的借鉴
        2.2.3 批判精神的张扬与自我意识的觉醒
    2.3 象征抒写的对接:对中国三四十年代现代派诗歌的继承和发展
        2.3.1 象征抒写的对接
        2.3.2 隐含的象征情结
        2.3.3 审美意识的苏醒
3 象征诗学遗产
    3.1 西方象征主义
        3.1.1 法国波德莱尔:形式的布局
        3.1.2 英国艾略特:普遍的对应
        3.1.3 西班牙洛尔迦:非逻辑现象
    3.2 中国象征主义诗学
        3.2.1 戴望舒:意象化抒情
        3.2.2 何其芳:通感式语言
        3.2.3 艾青:形象性思维
    3.3 象征主义内核
        3.3.1 非个人化
        3.3.2 纯诗理论
        3.3.3 意象建设
        3.3.4 契合特质
4 朦胧诗的象征意蕴
    4.1 食指:“窗含西岭千秋雪”
    4.2 白洋淀诗群
        4.2.1 芒克:自由的生命意志
        4.2.2 根子:庄严的内心嚎叫
        4.2.3 多多:文化语言的挑战
    4.3 今天派诗群
        4.3.1 北岛:英雄的主体自我
        4.3.2 顾城:童话的生命乐园
        4.3.3 舒婷:个性的感觉意象
    4.4 朦胧诗的象征意蕴
        4.4.1 智力的空间
        4.4.2 隐喻的需要
        4.4.3 苦闷的象征
5 象征的荒原
    5.1 朦胧诗的精神蜕变——第三代诗歌
        5.1.1 第三代诗歌五副面孔
        5.1.2 第三代诗与朦胧诗的比较
    5.2 象征的荒原
        5.2.1 修辞话语的转换
        5.2.2 象征体系的解构
6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互文性理论视阈下高中新诗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互文性理论与高中新诗教学结合的理论建构
    第一节 互文性理论的内涵
        一、西方互文性理论阐释
        二、中国古典文论中互文性理论的影子
    第二节 新诗文本中的互文性因素
        一、新诗创作的互文性法则
        二、新诗文本的互文性特点
第二章 互文性视阈下高中新诗教学可行性分析
    第一节 互文性新诗教学的理论依据
        一、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二、群文阅读理论
        三、深度阅读理论
    第二节 互文性新诗教学的现实依据
        一、学生层面
        二、教师层面
        三、教材层面
        四、评价层面
第三章 互文性视阈下高中新诗教学的文本建构策略
    第一节 引入互文性(intertextuality)文本
        一、引入因字句因袭产生关联的互文本
        二、引入因意念继承产生关联的互文本
    第二节 引入副文本性(paratextuality)文本
        一、关注新诗的标题
        二、关注新诗的引子
        三、关注新诗的创作时间
    第三节 引入元文本性(metatextuality)文本
        一、引入他人文学评论作为互文本
        二、引入文学理论作为互文本
    第四节 引入承文本性(hypertextuality)文本
        一、引入后人改写产生的互文本
        二、引入后人仿拟产生的互文本
    第五节 引入广义文本性(architextuality)文本
        一、引入在意象上存在关联的互文本
        二、引入在修辞手法上存在关联的互文本
        三、引入在构思上存在关联的互文本
        四、引入在语言上存在关联的互文本
        五、引入在情感主题上存在关联的互文本
        六、引入写诗过程中因锤炼产生的互文本
    第六节 引入跨媒体阅读资料作为互文本
        一、引入图像资料作为互文本
        二、引入影音资料作为互文本
第四章 互文性视阈下高中新诗教学策略
    第一节 互文拓展进行文本解读
        一、捕捉关涉文本拓展阅读视野
        二、活用关涉文本引导互文解读
    第二节 互文观照参读文本
        一、引入相似文本类比参读
        二、引入互补文本补充参读
    第三节 互文迁移运用文本
        一、举一反三培养鉴赏能力
        二、以读促写引导新诗创作
第五章 互文性视阈下高中新诗教学实践
    第一节 教学设计案例呈现
        一、《红烛》教学设计
        二、《红烛》设计理念
        三、《红烛》教学效果
    第二节 教学实践需注意的问题
        一、坚持适度原则解读需多元有界
        二、符合学情原则尊重学生主体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7)当代70后诗歌创作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出场与命名
    二、70后的诗学与思想承续
    三、论文的阐释框架
    四、研究综述
    五、研究价值和意义
第一章 70后的创作思想追根:从“广场”走出后的困惑
    引言
    第一节 “我的广场”:诗人的精神迷途
        一、别样的伤痕
        二、一代人的“光明”思索
        三、来自“广场”的理想追问
    第二节 凋零的历史目的
        一、无故乡者的痛苦
        二、诗中的失意行走
        三、“浪子”心史
第二章 70后的日常叙事:时代大潮与个人经验
    引言
    第一节 叙事:艺术策略的思想根源
        一、第三代:“事件的诗学”
        二、个人经验与作为思想方法的叙事
        三、意义迷失后的叙事困境
    第二节 世俗空间与自然审视
        一、世俗的“敞开”与“遮蔽”
        二、个体空间的确立与陷落
        三、自然与精神的栖居
第三章 70后的身体书写:先锋实验与思想疑惑
    引言
    第一节 沉溺欲望或吁求自然
        一、“下半身”的聚讼
        二、欲望的“正名”
        三、身体的“光照”
    第二节 重估“下半身”诗歌运动
        一、“身之所历,目之所见”
        二、在感性的最底端超越感性
        三、先锋的危机
第四章 70后的批判写作:求索真理与直面当下
    引言
    第一节 谐剧诗人的理想情怀与凡俗目光
        一、日常经验与知识原则
        二、现实关切的异类处理
        三、“另一个世界”的沉思
    第二节 忠诚“诗艺”与思索生活
        一、“卡夫卡的灯”与写作事业
        二、诗人的工作伦理及其困境
        三、重建诗歌的精神屋宇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

(8)“形式意识形态”的文化实践 ——论1980年代中国先锋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选题缘起
    第二节 研究对象描述
    第三节 研究现状评析
    第四节 研究意义、思路、方法、创新点、难点
    第五节 核心概念阐释
第一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人文语境
    第一节 一种对抗——逃离元叙事
    第二节 一种诉求——启蒙又重来
    第三节 一种思潮——审美政治化
    第四节 一种梦想——现代性追求
    第五节 一种标举——先锋的姿态
第二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谱系
    第一节 “地下文学”的先锋萌动
    第二节 “朦胧诗”的先锋意蕴
    第三节 “意识流小说”的先锋探索
    第四节 “寻根文学”的先锋突围
    第五节 “形式实验”的先锋决绝
第三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语言风格
    第一节 能指游戏:所指的遮蔽
    第二节 间离陌生:奇幻的快感
    第三节 声色涂抹:异端的修辞
    第四节 私性拼贴:官能的狂欢
第四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叙事伦理
    第一节 文学真实的解构
    第二节 叙事时空的重置
    第三节 叙事威权的拆解
    第四节 隐秘历史的阐释
    第五节 文本互文的制造
第五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精神意象
    第一节 荒诞:现实的异化
    第二节 疾病:晦暗的隐喻
    第三节 死亡:在世的呓语
    第四节 欲望:人性的沉沦
    第五节 暴力:畸变的生存
第六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文化遗产
    第一节 是终结,还是转型
    第二节 先锋文化与大众文化
    第三节 先锋文化与消费主义
    第四节 形式实验的价值重审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四、当下诗歌写作的语言源流——梁小斌的若干诗学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梁小斌诗歌的接受美学探析[J]. 王灿,孙雯. 名作欣赏, 2021(35)
  • [2]建构·解构·重构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歌词入史问题研究[D]. 余瑞丰. 北华大学, 2021(02)
  • [3]九十年代诗歌抒情形态研究[D]. 季凤.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4]外求还是内倾:论当下“新诗标准”两种诉求取向的诗学可能[J]. 杨金彪. 社会科学论坛, 2021(02)
  • [5]朦胧诗的象征诗学研究[D]. 崔严之.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6]互文性理论视阈下高中新诗教学研究[D]. 高晓彤.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7]当代70后诗歌创作论[D]. 毕志娟. 山东大学, 2018(02)
  • [8]“形式意识形态”的文化实践 ——论1980年代中国先锋文学[D]. 陈守湖. 武汉大学, 2017(06)
  • [9]2014年新诗期刊研究论文索引[J]. 李秀荣.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6(01)
  • [10]2013年新诗期刊研究论文索引[J]. 李秀荣.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5(01)

标签:;  ;  ;  ;  ;  

当代诗歌写作的语言渊源——梁晓斌的一些诗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