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事业——“家的延伸”

社区事业——“家的延伸”

一、社区商业——“家的延伸”(论文文献综述)

郭鑫[1](2021)在《自然山水影响下的紫阳县城空间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紫阳县城地处汉江流域上游,生态环境脆弱的秦巴山区腹地,因“三山夹两川”的山水环境,呈现典型的河谷带形城市形态。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紫阳县城在自然山水强约束和建设用地紧缺的发展背景下,出现空间边界拓展突破山水限制、空间结构失调、用地布局失衡等问题亟需解决,山水环境和城市空间的矛盾进一步凸显。未来如何协调城市空间发展和山水环境的关系,划定生态边界,锚固生态基底,控制城市发展边界,维育山水环境;融合山水格局,架构城市功能结构,顺应山水脉络、构建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结合山水环境,有机协调用地布局,对于紫阳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自然山水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为视角,以紫阳县城为研究对象所展开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基础梳理,由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组成。第二部分是自然山水影响下的空间形态特征和问题剖析。首先,在梳理紫阳县城基本概况的基础上,从山水环境基础、山水环境特征来分析紫阳县城山水环境。其次,通过定性方式研究自然山水和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将县城空间形态划分为三个系统,分别是空间边界、空间结构、用地布局,以定量化方式解析适应于自然山水的县城空间形态特征和剖析自然山水约束下的空间形态问题。第三部分是针对自然山水约束下的空间形态问题的优化调适,包含空间边界划定、空间结构组织、用地布局调整三部分内容。空间边界划定方面,在空间边界拓展研判的基础上,从非建设用地和建设用地角度,引入生态敏感性和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模型划定县城永久性生态边界,从发展需求规模预测和城市自身生长动力出发,引入交通扩展速率模型求取城市拓展范围,判定城市拓展方向,进行不同拓展方式的模拟,求取有利于山水维育的阶段性县城发展边界。空间结构组织方面,在分析功能结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确定县城功能构成和功能定位,提出“两核聚力,新老城共生发展”和“多心协调,紧凑组团生长”两种功能结构设想,比较择优、选取“多心协调,紧凑组团生长”结构,并从分区划分、核心塑造、轴线构建三方面架构功能结构。接着,从车行路网和慢行步道两个方面组织紫阳县城路网结构。用地布局调整方面,借鉴三生用地分类构建用地布局体系,将用地要素划分为生态用地要素、生活用地要素、生产用地要素。针对生态用地布局问题,运用“斑—廊—基”理论,提出“分层利用山体基质”、“搭建山水生态廊道”、“织补绿地生态斑块”的策略调整生态用地布局。针对生活和生产用地布局问题,提出“依山就势,划分宜居社区”、“聚散有度,均衡公共服务”“临水滨江,调整商业布局”的策略。最后,将各个系统层层叠加调整形成结合山水环境的紫阳县城空间形态。本文以自然山水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为视角,通过空间边界划定、空间结构组织、用地布局调整,试图探寻适应自然山水的紫阳县城空间形态,以资为陕南汉江流域河谷型小城市乃至更大范围内同类型河谷型城市发展提供借鉴。

康雯嘉[2](2021)在《城市基层社会“嵌合式治理”研究 ——以C市N区街道改革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我国的城乡社会管理体制发生了剧烈变迁。城市基层社会运行机制的转换,以及基层善治何以可能是社会学研究的前沿问题。改革以降,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格局最为重要的变化在于,国家在改革调适传统自上而下的纵向“条线”式管理体系的同时,逐渐实现重心下移,向以“街居体系”为中轴,多元主体纵横嵌入的“重层性”治理格局演化。在打造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命题下,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弥合国家与社会间结构性张力,建构“共建共治共享”的关系模式实为我国新时期社会建设的中心任务和理论旨归。本研究运用社会学研究的质性方法,对C市N区多个街道展开持续深度的田野调查,结合社会学理论话语与实证资料,将伴随新时期街道改革和社区建设而生成的新型基层社会治理结构界定为“嵌合式治理”。质言之,城市基层社会“嵌合式治理”是指在街道主导下,以社区为平台,在“街居复合性主体”(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社区两委)与“多元社会力量”(社会组织、驻区单位、物业公司、志愿者、居民等)之间,通过彼此持续密切的嵌入和互动,生成的一种立体交叉、相互形塑的关系构型和协同合作的治理模式。它突破了国家单统的“条线”式治理传统,其实质是基层社会治理领域以“公+共”为特质的本土新公共性营造。研究发现,将研究视野限囿于社区微观场域,难以解释和揭示基层社会治理的真实运作逻辑。实际上,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演展受到政府派出机关“街道办”的深刻形塑,因而本文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研究视域转向对街居复合结构的整体观照。本文以“嵌合式治理”为研究框架,重点研讨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理论命题,并以系统性的实证研究,丰富“嵌合式治理”的理论内涵与实践维度。本文将“嵌合式治理”的研究置于我国新时期基层社会治理结构转换与街道改革的背景下,通过实证方法对嵌合式治理,及其所内含的嵌合关系的建立、嵌合结构与运行机制、嵌合内蕴动力、应急状态下的动员式嵌合展开整体性研究。其一,嵌合关系的建立研究。从嵌合关系的建立机制上看,街居主体与多元社会力量嵌合关系的构建需要满足多种基本条件,即国家主动让渡社会空间与主导链接、社会主体治理与服务的专业性、嵌入性主体的自带资源与社会资本、社会组织对政府的主动依附。研究发现嵌合关系的建立依循不同路径展开,街道自主购买社会服务、上级政府资源链接与指派、街道搭建嵌合平台构成了嵌合关系建立的主要路径。可见,嵌合关系的建立主要由基层治理行政体以购买服务的方式所主导,但此并非力图构造国家对社会的吸纳、收编和控制关系,而是以政社互嵌与合作为价值导向的。其实质是在由国家主导建构“社会治理共同体”的过程中,实现基层社会活力的“复兴”与“再造”。其二,嵌合治理的结构与行动研究。嵌合治理的实质是国家与社会在治理体系中结构关系搭建和行动关系运转的一种机制提炼。本文依托“结构——行动”的社会学研究范式和理论资源,对嵌合治理的场域关系及其动态运行机制展开研讨。广泛嵌入于我国基层治理体系中的不同类型社会力量,与街居主体嵌合而成的治理结构与实践形态存在极其复杂的面向,需要我们针对性辨析。本研究发现,展开于城市基层社会领域的嵌合式治理在结构与行动上是相互形塑、耦合、协变的,政社的关系结构影响国家与社会的行动选择与进展,政社治理行动不断突破既有限域,拓展出政社嵌合的新式结构。一言以蔽之,嵌合式治理既更新、构建了社会,也更新、构建了国家。其三,嵌合治理的内蕴动力研究。以行政权威和资源作为动力机制构造基层治理嵌合结构并展开治理行动,仍存在局限性,因此,我们需要将政党维度带入嵌合治理动力结构中加以分析。党组织在中国社会系统中具有“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中枢性作用,它能够将基层区域内多元主体和资源激活调动起来,使之参与到服务群众的结构体系当中。在街道改革的背景下,以街道党工委协同社区党委为核心的城市基层党组织系统深刻影响着基层治理构型与运行机制,政党的组织嵌入、体制吸纳、政治资源、价值引领成为嵌合治理的不可或缺亦不可替代的内蕴动力。其四,应急状态下的动员式嵌合与联动研究。常态的嵌合式治理机制在面临突发性公共危机时,难以“一键切换”至新式形态并对问题予以妥善破解,因而探寻应急状态下的非常态嵌合治理逻辑及其行动是嵌合治理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新冠疫情爆发与基层抗疫展开的非常时期,街居主体采取应急动员的方式将大量居民吸纳进疫情防控体系,构筑起应急状态下的嵌合治理机制。非常态的嵌合治理不是在原本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之外的另起炉灶,而是生长和镶嵌其中的机制创新。我们需要努力建构起常态与非常态嵌合治理机制间的关联性和转换方式,形成顺应基层社会运行逻辑的新常态化嵌合治理机制。文章认为,与行政吸纳、依附合作等表征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概念不同,以建构“共建共治共享”的关系模式为旨归的嵌合式治理的重要价值在于,国家与社会在持续互嵌、协动、形塑的过程中“磨合”出更加有助于治理行动开展的政社关系结构,而此结构又将进一步促进治理行动的发展和升级。特别是街居与多元社会力量在彼此嵌入的基础上,耦合而成了一个全新的“治理嵌合体”,其超越了嵌入主体治理权力、资源、功能的简单相加与复合,生产出新的治理和服务功能。质言之,嵌合式治理为基层治理创新提供了可能的理论思路和实践方向。但我们仍需注意,嵌合式治理仅是开其端绪,仍处于复杂的调适过程,并呈现出一些局限,如外部社会主体的嵌入,可能造成作为在地性组织的街居主体空心化;街道主导嵌合关系的建立并深度调控嵌合行动,会挤压社会自主运作空间,并造成社区与社会组织的双向排斥;商业性变量的引入存在营利取向遮蔽服务公益性的风险;常态性与非常态性嵌合治理机制面临衔接和转换的复杂难题,等。这需要我们持续不懈地营造基层社会治理“新公共性”,并赋予嵌合治理新意涵、演展其新形态,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颜玉芳[3](2020)在《基于邻里中心和生活圈视角的广州基层社区服务配套模式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进入到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期,城市发展逐渐从大尺度的宏观叙事转向小尺度的空间调整,从侧重数量规模的增加转向注重内涵品质的提升。而我国当前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矛盾凸显,社会发展和人民需求的动态变化给当下的城市公共服务带来诸多挑战。同时,这些美好生活需求不局限于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高要求,还体现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在此背景下,我国城市规划工作重心逐渐向社会规划、社会治理转移。社区作为构成城市空间景观的细胞单元、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的基础单元、以及基层管理自治的核心单元,保障其稳定、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社区服务配套是社区建设中至关重要的环节,邻里中心作为社区服务配套的建设模式,在资源整合、协调共建、空间统筹、邻里交往等方面发挥着强大的作用;生活圈作为近年来居住区规划转型的主要方向,在凸显以人为本、强调公众参与、推进社区服务与社区建设等方面也有着非凡的意义。可尝试将二者在供需层面做到良好契合,共同助力实现美好人居环境建设的目标。近年来,广州市为加强基层建设,在持续加大社区服务供给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现实困境,需深入了解社区与居民的真实诉求,为社区服务配套建设提供方向。本文分两个阶段展开研究,第一阶段为基础研究,包括:综述研究,通过相关理论演进、邻里中心和生活圈的规划研究和实践研究,总结邻里中心和生活圈在规划研究和规划实践方面的关联,以及作为我国社区服务配套模式,三者之间的关系与意义;我国社区服务配套的总体研究,包括对国家标准的解读,以及地方标准和规划实践的分析,总结我国社区服务配套的发展趋势;第二阶段为实证研究,包括:广州基层社区服务配套的现状研究,对广州案例社区的服务配套现状和服务设施空间分布进行现状评价,总结广州社区服务配套的现状特征和问题;广州基层社区服务配套的需求研究,通过问卷和访谈收集相关基本信息,对统计结果进一步分析,总结广州社区服务配套的需求特征;广州基层社区服务配套的模式探讨,基于前文的分析研究,回归邻里中心与生活圈视角,对广州社区服务配套的“生活服务圈”模式、“新型邻里中心”模式、以及实施路径与制度支撑进行进一步探讨。

席灏城[4](2020)在《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地保护利用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鼓浪屿申遗的成功,其旅游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浓厚的商业氛围使原有的文化与生活受到巨大的冲击。随着鼓浪屿居民不断的迁离,传统文化失去了实质生活内容的支持,使部分文化遗产难以得到有效的利用而成为了历史空壳、文化遗迹。在旅游经济发展上,受游客数量周期性变化以及消费模式的影响,鼓浪屿商业以低端同质化的旅游零售业及餐饮业为主,其经营模式与行为使鼓浪屿文化氛围受到巨大的冲击。在建筑的保护利用上,受到公租房及产权人外迁等多方影响,部分历史风貌建筑陷入破坏性使用或空置的状态;商业使用的历史风貌建筑在存在诸多破坏建筑风貌的行为;而住宅改非住宅的商业生长模式使商业街区一再向社区内部延伸。街区风貌保护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商家的经营模式及装修行为对街区风貌的完整性及延续性的破坏上。综上,本文综合分析鼓浪屿保护利用现状问题及发展优势,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利用及街区风貌的保护三个层面提出其相应的策略。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上提出“以‘削峰填谷’的模式优化人群结构,以在地文化指导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以历史风貌建筑带动周边建筑产业转型提升,以公房建筑协调民生产业及游客服务产业发展”的综合策略。在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利用方面,针对诸多产权问题提出统一管理、调配以便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利用;针对由结构、构件、平面原有形制历史信息丢失、原真性难以判断等问题构建相应的数据库为后续的保护利用提供依据;针对保护价值及使用价值之间的矛盾,从细化管理入手,建立保护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平衡体系指导保护方案的编制。在街区风貌保护方面,在引导街区业态转型的同时,针对街区内历史风貌建筑及普通建筑提出相应的保护利用原则。街区内历史风貌建筑宜尽最大可能重塑和传承历史原真环境;在历史难以重塑的情况下,宜根据周边文化主题植入相应的文创、教育功能。普通建筑应严格按照地性质及建筑原功能利用防止商业进一步向社区内部延伸。

蔚海涛[5](2020)在《城市非正规性视角下的厦门城中村空间及其更新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改革开放浪潮,厦门市城市化率迅速膨胀,城市经历了颠覆性的空间景观巨变。在城市化和二元所有制结构影响下,被城市包围的城中村成为空间异类和城市孤岛。增量向存量优化的转变使得城中村空间成为城市更新研究和实践对象之一,在空间利益和权力博弈的推动下,通常以政府和开发商主导的推倒重建与综合整理使城中村更新逐渐演变为更加激烈的人地矛盾和社会矛盾,城中村与城市之间的有机融合成为亟需解决的难题。城市非正规性研究是对社会空间和社会场景的再思考,追寻事物或行为的自发性和演变性规律,对日常生活和现有事物客观描述,以强调规范于体制之外的秩序表达。城中村是城市非正规性研究的重要空间场所之一,其内部空间秩序和社会结构展现出现阶段其复杂的公共空间形态和丰富的公共生活场景,是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忆的物质基础,成为创造城市生活价值的关键。同时国内现阶段以城市非正规性在城中村研究和更新方面起步较晚,成果较少。因此,城市非正规性与城中村之间有着不可替代的正向价值,既是寻求看城中村的另一种视角,也是对理论实践的客观科学补充。本论文经历了从理论研究到实践运用的工作流。基于城市非正规性理论下的建筑学和城市设计研究,以现象学和社会学等理论知识为支撑,通过结合相关理论和城市更新案例,将城市非正规性特征主导的厦门城中村通过空间主导性将其整合、分类、取样本,并以非正规性视角对其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进行深入调研。通过类比,归纳出厦门城中村空间特征及人群行为特征,并以社区空间和城市空间角度概括出现阶段城中村所面临的微观性和宏观性问题,以此基础提出非正规性空间营造更新的适用性策略。在凤头社空间营造与更新中从物质空间和文化基础角度提出针对功能业态、边界空间、内部空间和地域文化的活化更新策略,来寻找城中村与城市共生共享的发展方式。以此总结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后续城中村更新营造研究提供参考及借鉴。

董旭[6](2020)在《广州现代骑楼街道的运用研究 ——以兴盛路为例》文中认为作为岭南建筑文化的象征之一,近代骑楼记载着广州商埠的繁华历史,传统骑楼而今依然服务于广州市民的生活,人们关注更多是骑楼的“保护”。广州商业街延续段的现代建筑中,或是不少高层住区中,现代骑楼以更简洁、宽敞的模式出现,延续以往概念上骑楼的使用价值,如遮阳避雨、商业延伸等,也定义出时代背景下的新意义。西眺珠江新城的兴盛路骑楼街道便是其中典型的代表,与中海璟晖华庭、博雅御轩、保利心语、尚东君御、汇峰苑、隽峰苑等六个住区和谐共融,骑楼密布成体系,良好兼顾了城市与社区的服务。为了解广州现代骑楼街道在运用中的模式和经验等,文章通过文献研究、现场普查调研和及问卷调研,选定天河区兴盛路这一独具特色的骑楼街道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优势与不足进行分析。其特色优势的部分,文章从街道层面和单体建筑层面对案例进行整体到局部的剖析:街道层面分析骑楼街道空间形态、布局连通性以及业态分布特征等;建筑层面分析骑楼在空间尺度、空间复合使用和细节布置处理等方面的特点。研究体现,兴盛路骑楼街道在和住区布局关系,维持步行体系连续性、环通性,提供商业业态布局多样性、增加空间复合化使用、创造适宜的空间尺度等方面起到很大作用。针对骑楼街道不足的地方,提出优化改进建议;对于优势特色地方,提取出设计经验策略,并指导案例优化改造,为我们重新审视当代骑楼的价值提供良好借鉴。本文期望在总结兴盛路骑楼设计经验策略的同时,为现代骑楼建设和城市步行友好体系的建立提供一些思考和启发。

姚俊婧[7](2020)在《广州大学城高校周边社区微更新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科研事业的迅速发展,以一些高等教育院校集聚在一起形成的大学城蓬勃发展起来。这些大学城有自然生成的,也有主动构建的,但无论是哪种形式,它都有一定的现状基础。其中以主动构建形成的广州大学城,在它的现状基础上保留了四个社区,分别为北亭社区、南亭社区、穗石社区和贝岗社区,这四个社区形成了广州大学城独有的特色,但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由于广州大学城的建设,保留社区的土地被征收,居民的生活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更,从以种植业、打渔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发展成了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再加上保留社区的发展缺乏规划性指导,导致社区出现商业无序发展、环境质量下降、公共设施缺乏、街巷肌理遭到破坏、建筑违法加建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居民的生活和大学城的整体风貌,亟需找到整治的办法。笔者经过对保留社区的深入调研,引入“城市更新”理念,以保护社区内传统风貌为前提,以社区与周边高校的和谐、协调发展为基础,探讨了保留社区的微更新策略,并作为邻校社区历史传统文化传承、环境治理、文化建设、校-村和谐发展提供研究参考。本文内容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阐述了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及研究的创新点。第二章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资料搜集,评述了四个保留社区的概况、特征及存在的问题。第三章分析了广州大学城和四个保留社区的发展定位、保留社区与周边高校的相互关系及保留社区未来的发展路线。第四章重点研究了城市更新相关理论、分析了国内外高校周边社区的微更新案例,为下一步的微更新策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五章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四个保留社区的微更新策略,包括微更新指导思想、目标、原则、内容、模式、特点、参与主体、议事机制、策略、设计探索及实施微更新之后的预期成效。最后为结语部分,总结了保留社区微更新的总体思想,并对微更新思想在保留社区中的实施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梳理与归纳,以广州大学城四个保留社区的微更新为例,提炼出社区微更新理念,将文化艺术元素融入到传统文化的更新保护中,为相关类型的社区治理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李元章[8](2020)在《社区商业的场所营造策略研究 ——以燕子矶G37地块社区商业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新零售时代的到来与消费模式的改变,社区商业不再仅仅满足社区生活服务需求,而是要同时满足社区居民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此时需要加强对社区商业模式的研究。而场所理论作为关注人与空间关系的一门学科,由于其自身特性,在社区商业设计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本文以社区商业的场所营造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和总结具体设计中的策略,为新时代下社区商业的建筑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依据。第一章为绪论,主要研究社区商业的发展背景与发展现状;第二章引入场所理论,以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理论”图解为出发点,分析研究社区商业中的场所表现,推导论证社区商业的营造策略;第三章研究社区商业场所营造的具体策略,通过案列研究与总结,提出具体的策略方法与注意要点,为以后社区商业的建筑设计提供方法论上的支持;第四章分析笔者如何运用总结出的社区商业设计策略进行燕子矶G37地块社区商业项目的场所营造。

朱亚丹[9](2020)在《促进社交性活动的商业零售空间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济水平的提高、消费社会的发展、万物互联的迭代,不断推动消费升级。这对空间、建筑、城市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均产生了一系列影响。实体商业零售空间的功能与意义已经超出了物物交换的范畴,在互联与体验经济下亟需转型空间功能、优化空间设计,以更贴近人们及社会的需求。本文从消费社会理论入手,对消费、空间及交往的相关理论内在逻辑进行考察研究,结合国内外案例分析,建立起消费——人——商业零售空间之间的联立模式,得出本研究的结论:互联体验时代的商业零售空间成为社交生活新容器,商业零售空间与公共空间重组,延伸了城市的公共领域,激发了城市活力。实体商业零售空间应从销售场所转变为社交、学习、分享、休闲的空间,增强与消费者的多维度联系,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社会归属和价值实现。在规划与设计城市商业零售空间时,有两个基本原则至关重要:确保人与活动在空间中聚集起来、鼓励在空间中度过更长的时间。对于促进社交性活动的商业零售空间设计提出策略与评价体系。在宏观上,商业零售空间与公共空间、社区及街道等联接重组,重点关注社会关系与建筑布局;在微观上,细致考察感知、交流与尺度、空间吸引体、空间组构等空间质量因子对人们社交性活动发展发生的影响。促进社交性活动商业零售空间设计策略与评价体系为商业零售空间升级转型提供了设计思路,对规划者和设计师具有参考价值。该论文有图46幅,表15个,参考文献105篇。

黄谱华[10](2020)在《南京南部新城国际路社区中心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在城市土地紧缺的背景下,土地呈现复合利用的趋势,一块用地不再是单一的用地属性,也就是说,一块用地可以建设多种不同性质的建筑,一定程度上给建筑设计带来了矛盾,即建筑设计上如何处理不同性质功能综合,以及开放的功能和封闭的功能如何平衡。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从城市土地复合利用的视角切入,以社区中心为研究对象,围绕城市土地复合与社区建筑公共性的紧密关系,以实际项目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入手,即不同性质功能综合、土地复合利用下交通流线的集约分流和社区公共空间营造这三个问题。本文对应这三个问题分别从功能、交通和空间这三面展开论述。本文系统归纳社区中心功能、交通和空间的构成,通过对国内外优秀的社区中心案例的解读以及实地调研,总结社区中心功能、交通和空间的组织模式,并分析这三方面的组织特征,最后基于功能、交通和空间这三方面提出社区中心的设计策略。最后以南京南部新城国际路社区中心为例,对设计策略进行运用。以期论文的研究成果对今后解决好社区中心这类多种不同性质功能高度复合的公共建筑工程实践具有借鉴意义。全文字数约81000字,图表幅208(其中图187,表21)。

二、社区商业——“家的延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社区商业——“家的延伸”(论文提纲范文)

(1)自然山水影响下的紫阳县城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学术背景
        1.1.3 现实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1.3.1 研究对象
        1.3.2 概念界定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1 山水城市研究
        1.4.2 城市空间形态研究
        1.4.3 紫阳相关研究
        1.4.4 小结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2 紫阳县城自然山水环境分析
    2.1 县城基本概况
        2.1.1 地理区位
        2.1.2 产业经济
        2.1.3 人口发展
        2.1.4 区域交通
    2.2 县城自然山水环境基础
        2.2.1 地形地貌
        2.2.2 地质环境
        2.2.3 水文气候
    2.3 县城自然山水环境特征
        2.3.1 山体特征
        2.3.2 水文特征
        2.3.3 山水格局特征
        2.3.4 山水文化特征
    2.4 本章小结
3 自然山水对紫阳县城空间形态的影响
    3.1 自然山水与县城空间形态演变
        3.1.1 早期至明清:因山水形胜立城
        3.1.2 明清至建国初期:据山近河团块发展
        3.1.3 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依山滨河纺锤生长
        3.1.4 改革开放至今:依山跨河轴向扩张
    3.2 适应自然山水的县城空间形态特征解析
        3.2.1 空间边界特征
        3.2.2 空间结构特征
        3.2.3 用地布局特征
    3.3 自然山水约束下县城空间形态问题剖析
        3.3.1 边界突破山水限制,威胁山水生态安全
        3.3.2 城市空间结构失调,山水格局未能彰显
        3.3.3 城市用地布局失衡,与山水环境结合差
    3.4 本章小结
4 紫阳县城空间边界划定
    4.1 基于山水维育的空间边界划定思路
    4.2 空间边界拓展研判
        4.2.1 拓展的阶段性特征
        4.2.2 与山水维育的矛盾
        4.2.3 拓展的适宜性方式
    4.3 县城生态边界划定
        4.3.1 山水生态敏感性评价
        4.3.2 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4.3.3 生态边界的划定
    4.4 县城发展边界求取
        4.4.1 拓展范围计算
        4.4.2 拓展方向判定
        4.4.3 不同拓展方式下边界模拟
        4.4.4 发展边界的求取
    4.5 本章小结
5.紫阳县城空间结构组织
    5.1 融合山水格局的空间结构组织思路
    5.2 空间结构矛盾剖析
    5.3 县城功能结构架构
        5.3.1 功能构成和功能定位
        5.3.2 功能结构引导
        5.3.3 功能结构的架构
    5.4 县城路网结构组织
        5.4.1 车行路网组织
        5.4.2 慢行步道组织
        5.4.3 路网结构的综合组织
    5.5 本章小结
6.紫阳县城用地布局调整
    6.1 结合山水环境的用地布局调整思路
    6.2 用地布局问题判读
    6.3 布局体系引导
        6.3.1 生态用地要素
        6.3.2 生活用地要素
        6.3.3 生产用地要素
    6.4 用地布局调整
        6.4.1 生态用地调整
        6.4.2 生活用地调整
        6.4.3 生产用地调整
        6.4.4 用地布局的综合调整
    6.5 本章小结
7.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2)城市基层社会“嵌合式治理”研究 ——以C市N区街道改革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问题
        1.1.1 城市基层治理结构的宏观转向
        1.1.2 论域及框架锚定
        1.1.3 研究意义与价值
    1.2 文献述评
        1.2.1 基层社会治理相关研究
        1.2.2 街道改革相关问题研究
        1.2.3 嵌入与互嵌的相关问题研究
        1.2.4 既有研究的反思与进路
    1.3 核心概念界定及其理论视角
        1.3.1 “嵌合”概念和理论的追索
        1.3.2 “嵌合式治理”的界定
        1.3.3 理论比较视野中的“嵌合式治理”
    1.4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1.4.1 资料来源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社会转型背景下街道办事处制度变迁
    2.1 单位制时期:主辅并行的条线式治理结构
        2.1.1 主线:国家——单位——个人
        2.1.2 辅线:国家——街居——个人
        2.1.3 主辅并行式条线结构的制度后果
    2.2 改革开放至九十年代末:街居治理条线核心化
        2.2.1 “主线”的弱化
        2.2.2 “辅线”的核心化
        2.2.3 城市基层治理“辅线核心化”的实质与限度
    2.3 新时期街道改革主要模式与分析
        2.3.1 撤销街道办的初步尝试及其评价
        2.3.2 治理重心下移与街道服务管理多重改革探索
        2.3.3 治理视域下街道改革的总体趋向
    2.4 C市N区的街道服务管理模式创新
        2.4.1 C市N区街道改革的地域性变量及其制约
        2.4.2 嵌合式治理:C市N区街道改革主导面向
第3章 基层治理嵌合关系的建立
    3.1 嵌合关系建立的条件
        3.1.1 国家主动让渡社会空间与主导链接
        3.1.2 社会主体治理与服务的专业性
        3.1.3 嵌入性主体的自带资源与社会资本
        3.1.4 非对等关系中社会组织对政府的主动依附
    3.2 嵌合关系建立的主要路径
        3.2.1 街道自主购买社会服务
        3.2.2 上级政府资源链接与指派
        3.2.3 街道搭建嵌合平台
    3.3 嵌合关系建立的实证分析
        3.3.1 嵌合关系的载体铺设
        3.3.2 委托枢纽型组织联结嵌合关系
        3.3.3 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运作中的嵌合关系
        3.3.4 建立“治理嵌合体”争取上级政府资源
    3.4 嵌合关系建立的逻辑及其限制
        3.4.1 面向“治理共同体”的嵌合结构功能
        3.4.2 嵌合关系建立的社区“被动化”及其吊诡
        3.4.3 非竞争性购买关系的建立及其变异
第4章 嵌合治理的结构与行动
    4.1 嵌合治理的“结构——行动”范式
        4.1.1 “结构——行动”理论分析视角
        4.1.2 “结构——行动”范式的嵌合治理研究适用性
    4.2 治理嵌合体构塑及其行动的实证展开
        4.2.1 案例呈现与治理嵌合体的构塑
        4.2.2 社区服务的三重空间嵌合
        4.2.3 常态服务与项目制叠加的嵌合行动
        4.2.4 疫情防控与线上服务转移
    4.3 嵌合治理结构与行动的分析讨论
        4.3.1 治理结构与行动的相互形塑与良性互构
        4.3.2 作为在地性组织的街居主体空心化
        4.3.3 商业营利取向遮蔽服务公益性
        4.3.4 街道主导下社区与社会组织的双向排斥
第5章 嵌合治理的内蕴动力
    5.1 嵌合治理的动力结构分析
        5.1.1 国家——社会的复合动力结构及其局限
        5.1.2 以“政党维度”分析嵌合治理动力结构
    5.2 以政党力量为内核的嵌合治理动力
        5.2.1 典型单位制转型与社区衰败
        5.2.2 街道行政主导的旧城改造及其限度
        5.2.3 以政党资源为内蕴动力的嵌合治理
    5.3 政党组织社会的理论思索
        5.3.1 街居党组织促动嵌合治理的何以可能
        5.3.2 以街道作为嵌合治理运作单位的恰切性
        5.3.3 党建引领嵌合治理的长效机制问题
第6章 应急状态下的动员式嵌合与联动
    6.1 社会动员的理论谱系与中国动员传统
        6.1.1 社会动员理论回溯及其界定
        6.1.2 我国社会动员传统与应急动员
    6.2 新冠疫情防控背景下基层动员式嵌合机制
        6.2.1 社区网格化治理逻辑与局限
        6.2.2 社区网格的非常态治理与联动
        6.2.3 应急动员式嵌合治理的实质与超越
    6.3 街道主导性应急动员的限度与进路
        6.3.1 应急动员倒逼行政力强化
        6.3.2 基层“政绩竞赛”与嵌合悬浮化
        6.3.3 超越网格联动机制的全能化迷思
        6.3.4 应急动员的嵌合治理向常态化转型
第7章 结论与进一步讨论
    7.1 嵌合式治理与基层社会“新公共性”营造
    7.2 社会互构论视域下的嵌合式治理及其评价
        7.2.1 嵌合式治理的多维性与联通性
        7.2.2 基层社会治理的街道定位与功能再探讨
        7.2.3 对嵌合式治理双向性与非均衡性的体认
    7.3 城市基层社会走向“善治”的路径探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3)基于邻里中心和生活圈视角的广州基层社区服务配套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阶段要求:转型阶段对城市空间品质提升的要求
        1.1.2 需求趋势:新型城镇化下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的新需求
        1.1.3 管理转型:城市基层管理的“人本主义”价值导向
    1.2 概念辨析
        1.2.1 邻里/社区
        1.2.2 社区服务配套
        1.2.3 邻里中心
        1.2.4 生活圈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3.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综述研究
    2.1 理论演进
        2.1.1 早期阶段:工人住宅区配套到田园城市理论
        2.1.2 发展阶段:邻里单位思想理论的成型
        2.1.3 形成阶段:前苏联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理论形成
        2.1.4 延伸阶段:新城市主义、邻里中心、生活圈的发展
    2.2 邻里中心综述
        2.2.1 规划研究
        2.2.2 实践研究
    2.3 生活圈综述
        2.3.1 规划研究
        2.3.2 实践研究
    2.4 邻里中心与生活圈的关联和意义
        2.4.1 规划研究的关联
        2.4.2 规划实践的关联
        2.4.3 作为社区服务配套模式的意义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社区服务配套的总体研究
    3.1 国家标准解读
        3.1.1 居住区和服务设施分级引入“生活圈“概念
        3.1.2 服务设施布局体现“邻里中心“部分思想
        3.1.3 “开放街区“理念促进城市与社区混合共享
    3.2 地方标准及实践分析
        3.2.1 居住区和服务设施分级对接“生活圈”或行政单元
        3.2.2 服务设施分类简化,项目精细化、品质化
        3.2.3 服务设施布局灵活,并体现“邻里中心”部分思想
    3.3 我国社区服务配套的发展趋势
        3.3.1 住区规划转向社区生活圈规划
        3.3.2 服务供给思路凸显“以人为本”
        3.3.3 服务管理体系对接行政管理体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州基层社区服务配套的现状研究
    4.1 研究方法
    4.2 案例社区服务配套的现状调研
        4.2.1 逢庆社区
        4.2.2 新河浦社区
        4.2.3 汇景社区
        4.2.4 时代玫瑰社区
        4.2.5 棠德北社区
        4.2.6 金沙新社区
    4.3 案例社区服务配套的现状对比
        4.3.1 服务配套现状评价
        4.3.2 服务设施空间分布
    4.4 广州基层社区服务配套的现状特征
        4.4.1 区域发展不均,总体水平偏低
        4.4.2 居住空间分异使服务设施共享不足
        4.4.3 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的规划性不足
        4.4.4 重街道级建设而轻社区级建设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州基层社区服务配套的需求研究
    5.1 研究方法
    5.2 问卷与访谈结果统计
        5.2.1 居民出行
        5.2.2 人群需求
        5.2.3 设施布局
    5.3 问卷与访谈情况总结
        5.3.1 居民出行与设施区位
        5.3.2 人群需求与服务类型
        5.3.3 设施空间布局形式意愿
    5.4 广州社区服务配套的需求特征
        5.4.1 设施圈层设置需结合居民出行特征
        5.4.2 设施分类配置需考虑人群需求差异
        5.4.3 设施布局形式需综合规划性和使用习惯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广州基层社区服务配套的模式探讨
    6.1 广州基层社区服务配套的供需矛盾
        6.1.1 配置标准统一性与社区差异性的矛盾
        6.1.2 设施缺乏规划性与规划层次性系统性的矛盾
    6.2 “生活服务圈”服务配置
        6.2.1 以生活需求和行为研究为出发点
        6.2.2 服务空间分级衔接行政管理单元
        6.2.3 服务设施配置实行弹性供给机制
        6.2.4 分类规划导引综合区域发展差异
    6.3 “新型邻里中心”建设引导
        6.3.1 邻里中心在生活圈语境下的新特征
        6.3.2 差异化的空间组织与建设模式
        6.3.3 多样化的功能组合类型
    6.4 实施路径与制度支撑
        6.4.1 推进试点先行工作
        6.4.2 因地制宜的供给策略
        6.4.3 规划动态管控与引导
        6.4.4 多元化的运营管理模式
    6.5 本章小结
结语
    主要结论
    创新点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地保护利用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1.2.1 商业街区
        1.2.2 历史文化街区商业化
        1.2.3 商业业态
        1.2.4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论文框架
    1.4 相关研究综述
        1.4.1 国外相关理论
        1.4.2 国内相关理论与实践
        1.4.3 鼓浪屿相关政策
        1.4.4 鼓浪屿研究动态
第2章 鼓浪屿保护发展现状分析
    2.1 鼓浪屿人文历史现状
        2.1.1 鼓浪屿历史沿革
        2.1.2 鼓浪屿艺术文化
        2.1.3 鼓浪屿文教体育文化
        2.1.4 鼓浪屿近代化城市建设遗产
        2.1.5 建筑及其他文化
    2.2 鼓浪屿人口构成现状
        2.2.1 鼓浪屿居民人口构成
        2.2.2 鼓浪屿游客数据分析
        2.2.3 鼓浪屿基础服务设施
    2.3 鼓浪屿商业业态现状分析
        2.3.1 鼓浪屿商业发展
        2.3.2 鼓浪屿商业业态数据来源及处理
        2.3.3 鼓浪屿商业业态构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鼓浪屿建筑保护利用现状分析
    3.1 鼓浪屿文物建筑保护更新现状
        3.1.1 文物建筑保护利用现状分析
        3.1.2 基于价值取向产生的保护更新差异
        3.1.3 结构安全影响下的保护更新差异
    3.2 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更新现状
        3.2.1 历史风貌建筑管理现状问题分析
        3.2.2 产权影响下的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更新现状分析
        3.2.3 价值取向影响下的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更新现状分析
    3.3 鼓浪屿街区风貌保护协调现状
        3.3.1 商业街区街巷界面现状
        3.3.2 鼓浪屿商业街区风貌协调现状分析
        3.3.3 鼓浪屿商业经营模式
        3.3.4 商业街区装修行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鼓浪屿保护利用策略
    4.1 鼓浪屿文化激活策略
        4.1.1 优化游客人群结构
        4.1.2 文创产业及业态提升策略
        4.1.3 旅游经济及社区经济协调发展
    4.2 鼓浪屿建筑保护利用策略
        4.2.1 历史风貌建筑的细化管理
        4.2.2 历史风貌建筑特征载体具体研究
        4.2.3 各等级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利用策略
    4.3 鼓浪屿街区风貌保护策略
        4.3.1 鼓浪屿街区商业业态引导
        4.3.2 鼓浪屿街区内建筑保护利用策略
    4.4 优化政策引导保护更新
        4.4.1 优化鼓浪屿商业业态的审批
        4.4.2 优化鼓浪屿人才引进政策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鼓浪屿保护利用方案及实践
    5.1 鼓浪屿文化激活实践
        5.1.1 利用在地文化打造文创产业片区
        5.1.2 公房协调民生产业及游客服务产业植入
    5.2 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利用实践
        5.2.1 核心要素建筑保护利用方案——以鼓浪屿延平戏院为例
        5.2.2 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利用方案——以福州路历史风貌建筑为例
    5.3 鼓浪屿街区风貌协调实践
        5.3.1 鼓浪屿龙头路、福州路商业街区综合整治
        5.3.2 鼓浪屿旅游主干道店面整治
    5.4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图表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5)城市非正规性视角下的厦门城中村空间及其更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由
        1.1.1 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兴起对城市的思考
        1.1.2 日常都市主义等城市设计理论的可行性
        1.1.3 现代城市建设使人归属感和安全感缺失
        1.1.4 通过参与式设计来获取城市空间的价值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范围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方法
    1.5 国内外的研究动态
        1.5.1 国外
        1.5.2 国内
    1.6 研究特色和研究创新
    1.7 研究框架
第2章 城中村非正规性相关概念与实践案例研究
    2.1 论文相关概念界定
        2.1.1 城中村社区
        2.1.2 城市非正规性
        2.1.3 公共空间
        2.1.4 公共生活
    2.2 非正规性空间相关理论研究
        2.2.1 日常生活和日常都市主义
        2.2.2 共享空间和动态·复合型空间
        2.2.3 建筑现象学视角下的空间行为
        2.2.4 城市针灸
    2.3 实践案例分析
        2.3.1 城中村更新——南头古城更新改造计划
        2.3.2 城市更新——巴塞罗那城市再生计划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厦门市城中村社区调研分析
    3.1 厦门市城中村社区整合分类研究
        3.1.1 厦门市城中村社区概况
        3.1.2 厦门市城中村社区分类研究
    3.2 调研内容及调研方法
        3.2.1 调研对象和调研内容
        3.2.2 调研方法
    3.3 旅游空间主导型城中村社区——大社社区
        3.3.1 概况
        3.3.2 建筑空间形态演变
        3.3.3 街区街巷型空间
        3.3.4 社区节点型空间
        3.3.5 社区社会生活
        3.3.6 小结
    3.4 商业空间主导型城中村社区——杏林社区
        3.4.1 概况
        3.4.2 建筑空间形态演变
        3.4.3 街区街巷型空间
        3.4.4 社区节点型空间
        3.4.5 社区社会生活
        3.4.6 小结
    3.5 工业空间主导型城中村社区——五通社区泥金社和店里社
        3.5.1 概况
        3.5.2 建筑空间形态演变
        3.5.3 街区街巷型空间
        3.5.4 社区节点型空间
        3.5.5 社区社会生活
        3.5.6 小结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中村社区非正规空间特征及存在问题
    4.1 非正规空间形态特征
        4.1.1 社区肌理
        4.1.2 街巷结构
        4.1.3 建筑形式
        4.1.4 活动空间
        4.1.5 日常生活
    4.2 非正规空间功能的状态和特征
        4.2.1 空间功能状态
        4.2.2 空间属性特征
    4.3 非正规空间人群的空间行为
        4.3.1 社区住民
        4.3.2 商业经营者
        4.3.3 社区外部人群
    4.4 非正规空间存在的问题
        4.4.1 微观性问题
        4.4.2 宏观性问题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凤头社空间营造与更新概念设计
    5.1 项目概况与诉求
        5.1.1 概况
        5.1.2 项目诉求
    5.2 项目现状分析与问题研究
        5.2.1 区位分析
        5.2.2 区域业态分析
        5.2.3 路网交通分析
        5.2.4 空间演变分析
        5.2.5 建筑类型分析
    5.3 “非正规性空间”营造的适用性策略
        5.3.1 复合型功能营造
        5.3.2 功能性有机营造
        5.3.3 参与式社区营造
        5.3.4 在地性延续营造
    5.4 项目目标方向
    5.5 项目更新策略
        5.5.1 功能业态整合
        5.5.2 边界空间更新
        5.5.3 内部空间活化
        5.5.4 地域文化复兴
    5.6 非正规性空间对城市设计的思考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论文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厦门市城中村社区公共空间和公共活动调研问卷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6)广州现代骑楼街道的运用研究 ——以兴盛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范围及概念界定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范围
        1.3.3 概念界定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论文框架
第2章 广州骑楼街道历史沿革
    2.1 广州传统骑楼街道历史沿革与现状
        2.1.1 广州传统骑楼街道发展阶段及特征
        2.1.2 广州传统骑楼街道的分布
        2.1.3 广州传统骑楼街道空间基本情况
    2.2 广州现代骑楼运用的基本情况
        2.2.1 现代骑楼的发展
        2.2.2 运用于高层住区中
        2.2.3 运用于传统骑楼商业街延续段
        2.2.4 运用于其他
    2.3 广州现代骑楼的作用与意义
        2.3.1 广州现代骑楼的作用
        2.3.2 广州现代骑楼的意义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兴盛路骑楼街道的基本情况
    3.1 兴盛路骑楼街道背景
        3.1.1 兴盛路骑楼高层住区概况
        3.1.2 骑楼街道相关规划信息
    3.2 兴盛路骑楼高层住区的使用评价
        3.2.1 住区以外使用者对骑楼的评价
        3.2.2 高层住户对骑楼的评价
    3.3 兴盛路骑楼与广州其他区域的对比
        3.3.1 骑楼的形态布局对比
        3.3.2 骑楼街道的空间概况对比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兴盛路骑楼街道布局和形态分析
    4.1 骑楼街道与所在住区的整体布局
        4.1.1 骑楼街道与住区的关系
        4.1.2 骑楼与相邻住宅交通核的联系
        4.1.3 骑楼和上层主体塔楼的关系
    4.2 骑楼街道的连通性分析
        4.2.1 骑楼街道与各类功能出入口的联系
        4.2.2 骑楼街道与公交站点组织与路径
        4.2.3 骑楼街道与景观节点的连通易达性
    4.3 骑楼街道的业态布局与使用
        4.3.1 骑楼街道的业态分布与规模
        4.3.2 城市服务及社区服务业态对比
        4.3.3 骑楼街道与商圈停车
        4.3.4 兴盛路骑楼商圈特点
        4.3.5 使用者体验与反馈
    4.4 骑楼街道的形态分析
        4.4.1 街廓尺寸与骑楼街道长度
        4.4.2 骑楼街道的剖面构成
        4.4.3 骑楼街道的剖面尺度及高宽比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兴盛路骑楼建筑空间尺度及使用分析
    5.1 兴盛路骑楼空间的分类及尺度
        5.1.1 骑楼空间的分类
        5.1.2 骑楼段空间尺度
        5.1.3 二层交通延续段骑楼空间尺度
    5.2 兴盛路骑楼空间复合使用分析
        5.2.1 一层骑楼的复合情况
        5.2.2 二层骑楼的复合情况
        5.2.3 连廊与天桥的复合情况
        5.2.4 骑楼-道路缓冲空间的使用情况
    5.3 骑楼空间的细节设计
        5.3.1 空间装饰和设施设备布置
        5.3.2 骑楼空间的逗留措施
        5.3.3 骑楼与缓冲空间的地面一体化
    5.4 兴盛路骑楼的特色与不足
        5.4.1 兴盛路骑楼街道的显性优势与特点
        5.4.2 兴盛路骑楼街道的不足
        5.4.3 文章聚焦研究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兴盛路骑楼街道设计经验总结与优化策略
    6.1 兴盛路骑楼街道的设计与实施经验
        6.1.1 规划设计与管理实施经验
        6.1.2 街道布局层面经验
        6.1.3 建筑空间与细节层面经验
    6.2 兴盛路骑楼不足之处思考及优化建议
        6.2.1 不足之处的反思
        6.2.2 不足之处的优化建议
    6.3 优化策略研究——以陶然庭苑和芳满庭园为例
        6.3.1 陶然庭苑骑楼街道概况
        6.3.2 问题总结
        6.3.3 设计策略
        6.3.4 优化前后对比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语与展望
    7.1 结语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广州带有骑楼的高层住区汇总表
附录B 兴盛路骑楼问卷调查表
附录C 兴盛路骑楼街道平面图
附录D 陶然庭苑骑楼街道平面图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广州大学城高校周边社区微更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大学城”的起源
        1.1.2 广州大学城现状
        1.1.3 广州大学城四个保留社区的历史背景
        1.1.4 广州大学城四个保留社区现状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相关文献综述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的内容
        1.4.2 相关概念
        1.4.3 研究的方法
        1.4.4 重点解决的问题
        1.4.5 研究的框架
    1.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章注释
第二章 广州大学城四个保留社区现状研究
    2.1 北亭社区概况、特征与问题
        2.1.1 北亭社区概况
        2.1.2 北亭社区特征
        2.1.3 北亭社区存在的问题
    2.2 南亭社区概况、特征与问题
        2.2.1 南亭社区概况
        2.2.2 南亭社区特征
        2.2.3 南亭社区存在的问题
    2.3 穗石社区概况、特征与问题
        2.3.1 穗石社区概况
        2.3.2 穗石社区特征
        2.3.3 穗石社区存在的问题
    2.4 贝岗社区概况、特征与问题
        2.4.1 贝岗社区概况
        2.4.2 贝岗社区特征
        2.4.3 贝岗社区存在的问题
    2.5 本章小结
    本章注释
第三章 广州大学城四个保留社区未来发展研究
    3.1 广州大学城与四个保留社区的发展定位分析
        3.1.1 广州大学城发展定位分析
        3.1.2 四个保留社区发展定位分析
    3.2 保留社区与周边高校的关系分析
        3.2.1 高校引导社区
        3.2.2 社区疏解高校
    3.3 影响保留社区发展的因素分析
        3.3.1 机构因素
        3.3.2 人群因素
    3.4 四个保留社区未来的发展路线
        3.4.1 北亭社区未来的发展路线
        3.4.2 南亭社区未来的发展路线
        3.4.3 穗石社区未来的发展路线
        3.4.4 贝岗社区未来的发展路线
    3.5 本章小结
    本章注释
第四章 国内外高校周边社区“微更新”案例研究
    4.1 城市更新相关理论研究
    4.2 基于社区治理下的日本高岛平小区微更新
        4.2.1 房屋租赁问题
        4.2.2 建立三者协会
        4.2.3 推行“地域货币”
    4.3 基于校-村合作下的深圳桂庙新村微更新
        4.3.1 房屋租赁问题
        4.3.2 居民与学生的互动
        4.3.3 建立创业园
    4.4 基于公共空间改造下的四川川音小区微更新
        4.4.1 公共空间功能的整合
        4.4.2 拆除违法加建的构筑物
        4.4.3 公共空间改造
    4.5 广州市村庄社区微改造案例
        4.5.1 黄埔村
        4.5.2 莲塘村
    4.6 案例总结
        4.6.1 微策略层面
        4.6.2 微设计层面
    4.7 本章小节
    本章注释
第五章 广州大学城高校周边社区微更新策略与设计实践探索
    5.1 微更新的指导思想、目标及原则
        5.1.1 指导思想
        5.1.2 微更新目标
        5.1.3 微更新原则
    5.2 微更新的模式及特点
        5.2.1 微更新的模式
        5.2.2 微更新的特点
    5.3 微更新的参与主体与议事机制
        5.3.1 参与主体
        5.3.2 议事机制
    5.4 微更新策略、设计探索及预期成效
        5.4.1 微更新在四个保留社区内的策略及设计探索
        5.4.2 微更新在四个保留社区内的预期成效
    5.5 本章小结
    本章注释
结语
    结论
    建议
    不足
    展望
参考文献
    学术着作
    学术期刊文献
    学位论文
    论文集
    报纸文章
    相关网址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的发表
致谢

(8)社区商业的场所营造策略研究 ——以燕子矶G37地块社区商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篇 工程项目图纸-燕子矶G37 地块社区商业设计
下篇 工程研究报告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理论研究
        1.2.1 国外相关理论
        1.2.2 国内相关理论
        1.3 社区商业现状研究
        1.3.1 国外社区商业现状研究
        1.3.2 国内社区商业现状研究
        1.3.3 研究总结
        1.4 研究内容与范围界定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范围与重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社区商业场所营造概述及要素解析
        2.1 社区商业概述
        2.1.1 概念
        2.1.2 基本特征
        2.1.3 社区商业的分类
        2.1.4 社区商业业态研究
        2.2 场所概念及营造要素
        2.2.1 场所的概念
        2.2.2 场所营造的三要素
        2.3 社区商业的场所概念及其营造
        2.3.1 社区商业场所概念
        2.3.2 社区商业场所营造要素解析
        2.3.3 小结
    第三章 社区商业场所营造策略
        3.1 精神塑造
        3.1.1 文化融合
        3.1.2 主题拓展
        3.2 空间形式组织
        3.2.1 空间组织类型
        3.2.2 形态与界面设计
        3.3 公共空间营造
        3.3.1 入口空间
        3.3.2 交通空间
        3.3.3 中庭空间
        3.4 小结
    第四章 社区商业实践项目分析
        4.1 项目概述
        4.1.1 地理区位
        4.1.2 区域规划
        4.1.3 基地周边概况
        4.1.4 布局规划
        4.2 场所营造
        4.2.1 精神塑造
        4.2.2 空间形式组织
        4.2.3 公共空间营造
    第五章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9)促进社交性活动的商业零售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相关概念界定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1.7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 本研究的基础理论
    2.1 消费社会的理论
    2.2 空间与交往的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案例研究与分析
    3.1 苹果全球旗舰店——新城市广场
    3.2 星巴克——“第三空间”崛起
    3.3 新型书店——文化社交空间
    3.4 北京朝阳大悦城“度刻”空间——社交客厅
    3.5 本章小结
4 互联体验消费时代的城市商业零售空间发展新机制
    4.1 新零售与体验经济下的消费升级
    4.2 社交性消费与商业零售空间转向
    4.3 商业零售空间成为社交生活新容器
    4.4 本章小结
5 设计实践:促进社交性活动的银行营业厅设计探索
    5.1 中国银行扬州智慧银行旗舰店——城市新客厅
    5.2 中银宏图三胞店——“第三空间”的植入
    5.3 中国银行江苏省银行网点标准化设计——从必要性到社交性
    5.4 本章小结
6 促进社交性活动的商业零售空间设计策略与评价体系
    6.1 宏观层面:社会关系与建筑布局
    6.2 微观层面:影响社交性活动的空间质量因子
    6.3 本章小结(设计评价表)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的主要观点与结论
    7.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南京南部新城国际路社区中心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篇项目图纸
下篇设计研究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与范围界定
        1.2.1 基本概念
        1.2.2 相关概念区别
        1.2.3 研究范围界定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社区中心功能组织研究
        2.1 社区中心的功能构成
        2.2 社区中心的功能组织
        2.2.1 功能主导
        2.2.2 功能并列
        2.2.3 功能相关
        2.2.4 功能相斥
        2.3 社区中心的功能特征
        2.3.1 不同性质功能组合的综合性
        2.3.2 不同功能使用时间的差异性
        2.3.3 不同功能空间布局的同一性
        2.4 社区中心功能组织策略
        2.4.1 功能同属复合化,节约城市用地
        2.4.2 功能独立多元化,平衡开放封闭
        2.4.3 功能使用全时化,提升使用效率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社区中心交通组织研究
        3.1 社区中心外部交通设计
        3.1.1 外部交通流线类别
        3.1.2 外部交通组织
        3.2 社区中心内部流线设计
        3.2.1 内部交通流线类别
        3.2.2 内部流线组织
        3.3 社区中心的交通组织特征
        3.3.1 与城市交通的交融性
        3.3.2 人流导向的多样性
        3.3.3 流线交织的复杂性
        3.4 社区中心的交通组织策略
        3.4.1 交通立体复合化,实现高效交通
        3.4.2 外部流线分流化,主导步行交通
        3.4.3 内部流线多向复合,提高使用效率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社区中心空间组织研究
        4.1 社区中心的外部空间设计
        4.1.1 外部空间构成
        4.1.2 外部空间组合
        4.2 社区中心的内部空间设计
        4.2.1 内部空间构成
        4.2.2 内部空间组合
        4.3 社区中心的空间组织特征
        4.3.1 空间的共享性
        4.3.2 空间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4.3.3 空间的连续性
        4.4 社区中心空间组织策略
        4.4.1 公共空间城市化,打造共享空间
        4.4.2 交往空间最大化,使空间多层次
        4.4.3 转换空间灵活化,实现空间弹性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工程项目实践
        5.1 工程项目概况
        5.1.1 项目区位
        5.1.2 项目周边环境分析
        5.2 项目设计目标
        5.2.1 设计目标
        5.2.2 设计原则和理念
        5.3 方案比选
        5.3.1 方案一:独立功能之外的“游廊系统”
        5.3.2 方案二:统筹考虑用地,使界面连续
        5.3.3 方案三:体块均衡,商业楼独立运营
        5.3.4 方案比较及深化
        5.4 项目设计及策略应用
        5.4.1 功能组织策略运用
        5.4.2 交通组织策略运用
        5.4.3 空间组织策略运用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工程实践
        6.3 启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四、社区商业——“家的延伸”(论文参考文献)

  • [1]自然山水影响下的紫阳县城空间形态研究[D]. 郭鑫.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城市基层社会“嵌合式治理”研究 ——以C市N区街道改革为中心[D]. 康雯嘉. 吉林大学, 2021(01)
  • [3]基于邻里中心和生活圈视角的广州基层社区服务配套模式研究[D]. 颜玉芳.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4]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地保护利用策略研究[D]. 席灏城. 华侨大学, 2020(01)
  • [5]城市非正规性视角下的厦门城中村空间及其更新研究[D]. 蔚海涛. 华侨大学, 2020(01)
  • [6]广州现代骑楼街道的运用研究 ——以兴盛路为例[D]. 董旭. 华侨大学, 2020(01)
  • [7]广州大学城高校周边社区微更新策略研究[D]. 姚俊婧. 广州大学, 2020(02)
  • [8]社区商业的场所营造策略研究 ——以燕子矶G37地块社区商业为例[D]. 李元章. 东南大学, 2020(01)
  • [9]促进社交性活动的商业零售空间设计研究[D]. 朱亚丹.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10]南京南部新城国际路社区中心设计研究[D]. 黄谱华. 南京工业大学, 2020(11)

标签:;  ;  ;  ;  ;  

社区事业——“家的延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