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初期英国中东政策分析——基于《德邦森报告》

一战初期英国中东政策分析——基于《德邦森报告》

一、试析一战初期英国的中东政策——基于《德邦森报告书》的考察(论文文献综述)

史永强[1](2019)在《沙特与英国外交关系研究(1927-1932)》文中研究指明英国作为近现代以来在中东地区存在时间最长的外部势力,对中东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沙特同样如此。沙特与英国的历史接触较早,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前,两国关系长期冷淡。1915年,沙英通过《达林条约》建立外交关系,并在一战期间维持合作关系。一战以后,随着中东地区形势的急剧变化,英国在中东的利益与战略也发生了相应变化。这一时期,沙英关系主要围绕沙特家族的扩张进程及其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展开。1927-1932年是沙特巩固政权的重要阶段,也是沙英关系发展的重要时期。以1927年沙英《吉达条约》的签订为标志,沙特国家由领土扩张阶段正式转入政权巩固阶段。1932年沙特阿拉伯王国的正式成立则标志着沙特国家政权巩固的基本完成。在此期间,以伊赫万叛乱为代表的政治危机和以边境部落叛乱为代表的安全问题,构成了伊本·沙特巩固政权的最大挑战。与此同时,英国作为当时阿拉伯半岛及其周边地区的主要外部力量,也面临着新的地区形势:一方面,其中东传统利益在体制化与合法化框架下得以延续与巩固,另一方面,其地区利益开始遭到新的地区因素和大国因素越来越多的挑战。这一时期,沙英关系主要以沙特的政治危机和安全问题为中心。英国综合其地区利益与战略,对伊赫万叛乱、汉志北部的伊本·利法德叛乱和阿西尔地区的伊德里斯叛乱采取了相应策略。英国的政策直接影响了当时的沙英关系,这些危机的解决与沙特内政外交的变化也对沙英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时期,围绕着沙特政治危机与安全问题的沙英关系发展相对良好,虽存在分歧与冲突,但以合作为主旋律,总体表现出复杂性、间接性、边缘性等特点。这是许多因素综合而成的,沙特的国内环境和英国的决策机制是决定性因素,前者规定了两国关系的主要内容,后者主导了两国关系的发展方向。地区因素因连接着沙特的周边环境与英国的中东利益,成为两国关系的重要纽带,大国因素则始终是制约沙英关系发展的潜在因素。本文拟以实证研究的方法,对1927-1932年间的沙英关系进行深入研究。首先,横向剖析沙英关系发展的地区背景,纵向梳理沙英关系的历史源流;其次,以问题为中心,围绕沙特巩固政权阶段面临的政治、安全危机,对沙英关系进行专题研究;最后,分析沙英关系的影响因素,概括总结两国关系的特点。以期得出客观的结论与现实的启示。

郭长刚,杜东辉[2](2018)在《英国的库尔德斯坦政策探析(1915-1922)》文中指出"一战"爆发后,英国开始调整其传统的中东政策。根据战时英国主导的多边协定,库尔德斯坦被分割为英、法、俄三国的势力范围,这一安排契合了英国重建中东防御的需要。出于战略和经济考虑,在已与奥斯曼帝国签订停战协定的情况下,英印联军占领了战时协定划给法国的南库尔德斯坦地区。迫于缩减财政支出和裁撤兵员的压力,英国无力在这一地区施行直接统治,扶植一个亲英的库尔德斯坦自治政府作为美索不达米亚北部的战略缓冲区这一政策获得了英国政府的支持。《色佛尔条约》正式确认了库尔德民族自治。但随着凯末尔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和英国内外决策环境的变化,英国最终选择抛弃库尔德自治方案。

周慧艳[3](2018)在《伊尔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以色列独立前的犹太地下组织,伊尔贡在犹太人争取犹太国建立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章从伊尔贡的产生背景、伊尔贡的发展历程和伊尔贡的评析三个方面进行研究阐述。文章共分为三章:第一章阐述了伊尔贡形成的历史背景。19世纪随着有关犹太复国主义的书籍和思想的传播,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也逐渐发展起来,掀起了向巴勒斯坦进行犹太移民的浪潮。面对众多的犹太移民以及日益增多的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的冲突,当时巴勒斯坦的委任政府英国对于犹太复国主义运动逐渐由支持转向限制。在这样的背景下,犹太人自己的武装力量建立起来。亚博廷斯基建立起修正主义,修正主义对部分哈加纳成员产生了影响,1931年哈加纳B派从哈加纳中分裂而来,即后来的伊尔贡。第二章阐述了伊尔贡的发展历程。伊尔贡诞生初期力量薄弱,1936年的阿拉伯起义使得伊尔贡内部产生了分歧,1937年特霍米(Tehomi)带领部分伊尔贡成员重返哈加纳,伊尔贡发生了第一次分裂。剩余的伊尔贡成员在行动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方针政策,黑色星期日事件标志着伊尔贡突破克制政策,转而进行主动的袭击,第一个重点打击的目标是英国委任政府。二战的爆发使得伊尔贡与英国并肩作战共同抗击法西斯,而主张将打击英国作为首要目标的斯特恩带领部分伊尔贡成员于1940年从伊尔贡中分裂组成莱希,伊尔贡经历了第二次分裂。二战中同盟国胜局已定,伊尔贡再次将主要袭击目标转向英国。1947年英国将巴勒斯坦问题提交联合国,伊尔贡为拓展领土对阿拉伯人实施了极端措施和暴力驱逐。1948年以色列国家建立,伊尔贡在经历“阿尔塔列纳”号事件后并入以色列国防军,作为独立军事力量的时代结束。第三章对伊尔贡进行评析。伊尔贡的方针政策中对于“大以色列”的向往,以及为建成犹太国而不择手段的思想注定了伊尔贡的极端行动方式为阿以冲突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伊尔贡在以色列建国的过程中保卫了犹太定居点,促进了犹太移民,在对抗法西斯的战争中作为正义的一方发挥了作用,它对于英国和阿拉伯人的攻击促进了以色列国家的建立。伊尔贡成员在以色列建立之后的国内政治上也发挥了作用。然而伊尔贡对于英国的极端袭击在使英国的国际地位下降的同时,也给它带来了巨大的人力和财力的损失。此外,伊尔贡对于阿拉伯人的暴力活动不仅给他们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困扰世界的阿拉伯难民问题也由此初现端倪。对于伊尔贡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犹太复国主义的发展历程,阿以冲突的历史缘由以及以色列国家的建立过程。

赵海清[4](2018)在《日本对印度经济外交(1952-2017)》文中认为1952年4月28日《旧金山和约》生效,日本独立,经济外交在日本外交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从1950年代起日本就开始了对印度的经济外交,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初为日本对印度经济外交的第一个高潮期,两国关系得到加强。此后两国的经济外交和经济关系缓慢发展,到1980年代日本加强了和印度的关系,经济外交出现第二个高潮。1990年代初中期日本对印度经济外交关系平稳发展。1998年印度核试验,引发日本制裁,这一阶段成为日印关系的低潮,也是经济外交的低潮。直到21世纪初开始,日本重新审视与印度的关系,对印度展开了全面、密集的经济外交,强度越来越大,从而将两国关系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日印关系格外显眼。本文通过对“日本对印度政府开发援助(ODA)”、“日本对印度直接投资(FDI)”、“日印贸易关系”、“日印首脑经济外交”四个变量和“日印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PA)”的考察来分析日本对印度经济外交强度变化,验证“日本加强了对印度经济外交”的假设。印度从一个不太为日本经济外交重视的发展中国家成为本世纪日本经济外交最重视的发展中国家,本文认为起决定作用的是日本的大国战略重心转变造成的。本文认为日本的大国战略可以大体分为经济大国、政治大国、安保大国三个阶段。日本把“入常”作为成为政治大国的捷径,依靠经济外交拉紧印度,谋求联合“入常”。日本在其大国战略实现过程中,还形成了一系列支撑其成立的子战略,包括安保战略、经济发展、“入常”目标、价值观外交、制衡中国考虑以及地缘政治考量等,这些都促成了日本对印度态度的转变,同时也成为日本加强对印度经济外交的动因。本文最后评价日本对印度经济外交,对日印关系进行展望,对中印日关系进行预测。

王术森[5](2018)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主要安全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推行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一带一路”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建设绿色、健康、智力、和平四大丝绸之路。经过四年多的发展,“一带一路”逐渐成为惠及欧亚地区乃至全球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四年多来,中国与沿线国家合作成效进一步显现,政策沟通与设施联通进一步增强,贸易畅通水平不断提高,资金融通明显改善,民心相通水平明显提升。总体来看,我国与沿线国家的合作总体进展顺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中国新安全观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维护中国国家安全的实践中,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根据不同时期的国际形势以及中国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提出并不断发展的。自提出以来,中国新安全观历经三个时期的不断发展完善,在实践的基础上继承和创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安全理论,逐渐成为维护中国国家安全的重要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当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形成了以“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为核心的新国家安全观,这是对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中国新安全观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论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从“丝绸之路”的历史回顾出发,系统梳理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演进,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现有基础及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第二、三章对“一带一路”沿线的东南亚地区、南亚地区、中亚地区、中东地区、欧洲等地区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以及海上通道安全问题做了较为全面的研究。第四章对中国新安全观的发展演变及其理论内涵做了系统梳理。本章第一节对中国古代、近代的国家安全观做了简要梳理,然后文章分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国家安全观发展演变的三个阶段;第二节梳理了中国新安全观的提出、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中国新安全观的补充发展以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新安全观的丰富与完善;第三节对中国新安全观的理论内涵做了系统梳理。然后,第五章对中国新安全观在应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安全问题的指导意义做了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可合作安全”的概念,并以“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安全问题为例,分析了议题性质、威胁认知和共同利益对安全合作的影响,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安全合作的理论。最后,第六章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提出了应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安全问题的政策建议。“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安全形势复杂,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予以应对。首先,在应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安全问题中,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第一,坚持中国新安全观的指导作用,坚持以“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为核心的中国新安全观;第二,区分“可合作安全”和“不可合作安全”,提高安全合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第三,“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安全问题并不是针对“一带一路”的,很多安全问题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前就已经存在,因此我们应该保持常态心理,不要把这些安全问题看得过重,也不要把这些安全问题特化和泛化。其次,在应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安全问题中,应坚持以下基本思路:第一,“一带一路”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层面,需要加强对“一带一路”问题的基础性研究;第二,“一带一路”涉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个倡议,要协调统筹海陆两条主线的安全;第三,“一带一路”沿线各国面临的安全问题差异很大,要重视不同国家的安全关切;第四,大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安全问题应对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要加强与主要大国的合作;第五,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安全合作机制,建立多层次的合作机制。除坚持以上基本原则和基本思路外,在具体应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安全问题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安全形势复杂,要加强对沿线地区安全形势的研判,强化国别分析和风险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全球安全预警和防范机制;第二,优先考虑将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作为战略支点国家,充分发挥战略支点国家的地缘优势和资源优势,保障“一带一路”安全;第三,充分利用现有科技合作的成果,通过科技创新加强安全合作;第四,要特别重视维护海上通道安全,利用海上普遍管辖权,加强合作,共同打击海盗和海洋恐怖主义。

焦鹏程[6](2017)在《英国在伊拉克的委任统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伊拉克原隶属于奥斯曼帝国的行省,一战爆发后英国对伊拉克进行了军事占领。一战后,英国获得了在伊拉克的委任统治权,随之激发了伊拉克的民族独立运动,这迫使英国调整对伊策略以维护英国在伊拉克的统治。英国选立汉志国王侯赛因之子费萨尔为伊拉克国王,现代伊拉克王国诞生。但是,英国仍控制着伊拉克的军事、内政与外交,这影响了伊拉克的民族国家构建,也为伊拉克后来的政局混乱埋下了隐患。本论文主要分三个部分研究英国的委任统治对伊拉克民族国家构建的影响。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论文的选题依据、对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性梳理、论文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以及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是论文的正文部分,共三章。第一章主要解读英国对伊拉克实行委任统治的历史背景,英国通过经济渗透等方式从内部瓦解奥斯曼帝国,逐渐实行对伊拉克的政治占领,将其纳入英国的殖民体系。第二章主要探析英国委任统治影响下伊拉克王国变迁。英国委任统治的举措促使了伊拉克从“奥斯曼化”向“阿拉伯化”的转变,伊拉克民族国家构建过程与现代化进程同时推进。在伊拉克王国后期,军人的政治地位日益显着,揭开了伊拉克的军人干政帷幕。第三章主要透视英国的委任统治对伊拉克的现代政治建设、民主政治理念、国家版图的影响。英国的委任统治促进了伊拉克的行政机构、司法、法律以及议会政治的建设,使伊拉克的现代国家政治体制初具规模。英国的委任统治促进西方的民族主义思想在伊拉克的渗透,刺激了伊拉克的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的发展。英国委任统治操控了伊拉克的疆域版图的划定,这给伊拉克未来的边界纠纷埋下伏笔。第三部分为论文的结语部分,英国在伊拉克的委任统治是一战后英国调整全球殖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殖民主义的双重使命造成伊拉克的民族矛盾、教派冲突、军人政治、大国干预,也是现代中东地区战乱的历史根源。所以说,英国以国家利益指导下的委任统治给伊拉克的发展带来巨大的障碍,最终影响了伊拉克的民族国家构建和现代化进程。

潘巍巍[7](2016)在《英语在亚洲的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语言传播是多因素驱动形成的一种复杂的语言行为,目前还没有一种普适理论能够为语言传播的发展提供有力的解释和指导。纵观诸多通用语言消长的传播轨迹,我们发现无论一种语言曾经孕育出多么灿烂的文明,竞争始终是影响语言传播的重要力量。笔者立足社会学、民族学、语言学和传播学视角,以李宇明(2016a)“语言竞争试说”为基础,尝试建构了一个能对语言竞争的产生、驱动与治理提供合理阐释的理论——语言竞争理论,并以此为研究框架,清晰地呈现英语在亚洲国家传播历程的变迁与驱动机制。通过从纵向维度梳理英语跨越亚洲殖民与后殖民时期的传播路径、策略及转变动因,笔者发现英语在亚洲与诸语言竞争中占主导地位主要得益于人口、军事、经济、教育、文化、宗教和科技七种传播模式的运用与结合,以及不同时期软实力与硬实力的策略转换。在横向维度上,以社会背景、地理条件、意识形态、语言政策及实施情况为支点,通过对英语为官方语言、第二语言和外语三个等级维度十一个国家语言生活的逐一描绘,笔者归纳得出激烈的语言纷争往往发生在那些文化多元、历史上被殖民、族际隔阂严重、充斥着一元论意识形态的国家。英语在这些国家的传播过程中,虽然不同程度地引发了官方语言或教学媒介语之争,但英语一直没有被抛弃,反而被赋予平衡族际纷争的语言功能,成为语言之争的最大获益者。此外,在治理语言纷争上,提倡包容的多语主义与兼顾多党协同管理的威权政治,也被证明是较为有效的解决方案。一味消除语言差异带来的竞争,往往会激化语言竞争进而引发纷争或战争,让行为主体付出巨大的管理成本。笔者希望借助由宏观向微观逐一推进的描述方式,全景式地观察英语在亚洲的语言竞争现象,对不同等级的英语传播效果给予有力的解读。研究最后通过对语言竞争理论框架增设竞争预警的剖析,旨在预先对语言恶性竞争加以遏制,防止冲突持续蔓延,以求为语言传播理论以及汉语传播的艰巨事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叶婉琳[8](2015)在《中东战争与英国—中东有形贸易进程(1948-1990) ——以石油及武器贸易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冲击,英国在中东地区的霸权地位岌岌可危。1948年5月,英国无奈的结束了对中东最后一块土地——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之后,在中东的影响力大不如前。从第一次中东战争到第五次中东战争40多年的时间里,英国在中东的地位逐渐被美苏两国挤占,英国对中东有形贸易在英国对外有形贸易中的比例也越来越低。本文一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论述1948年到1956年期间英国-中东有形贸易情况,以色列国建立,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英国意图通过加强和中东国家尤其是阿拉伯国家的贸易联系以维持在中东的影响,为了保持和阿拉伯国家的友好外交关系,英国和以色列保持距离。第二章主要论述1957年到1966年期间英国-中东有形贸易情况,英法计划以军事手段挫败埃及发动的苏伊士运河国有化运动以维护在这一地区的利益。通过法国的斡旋,英国同意和埃及有矛盾的以色列参与计划,随后爆发了第二次中东战争。英以的战略合作导致英国和阿拉伯产油国的石油贸易在战时和战后初期受到影响。英国虽然和以色列有过短暂合作,但是由于战略分歧,在武器贸易上并没有明显的进展。第三章主要论述1967年到1972年间英国-中东有形贸易情况,英国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出于自身利益考虑,积极援助以色列。阿拉伯产油国对英国等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实行石油禁运,使英国经济受到严重影响,英国不得不尽快和以色列划清界限,维护石油贸易。虽然战争摧毁了参战国的武器装备,但是美苏在这一地区的渗透,导致英国的武器销售并不理想。第四章主要论述1973年到1981年间英国-中东有形贸易情况,经之前的“教训”,英国决定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保持中立,但是欧佩克在战争中运用石油武器,提高石油价格,英国受到波及,石油贸易支出猛增。在经济压力下,英国重新评估武器出售的作用,并积极发展和中东国家的武器贸易。第五章主要论述1982年到1990年间英国-中东有形贸易情况,第五次中东战争对英国-中东有形贸易影响不大,但由于国际油价趋跌,阿拉伯产油国减少产量以及英国北海油田效益提高,英国和中东石油贸易支出额持续下降。战争使英国对以色列的武器销售下降,但是使英国和其他阿拉伯国家,尤其是阿曼、沙特阿拉伯的武器交易量大幅度上升。透过这一时期英国-中东有形贸易的表象,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战争对英国-中东有形贸易进程具有相当明显的影响;英国-中东有形贸易的展开,尤其是武器贸易,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中东战争。

肖文超[9](2015)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与英国对库尔德斯坦政策的嬗变(1914—1918)》文中研究说明一战前,为了维护英国在奥斯曼帝国的政治与商业利益,英国政府致力于维持奥斯曼帝国的政治稳定与领土完整,对库尔德人独立的政治要求采取了不支持政策。一战爆发后,英国对库尔德人的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向。英国不但要求分割奥斯曼帝国,而且于1918年直接出兵占领了南库尔德斯坦。英国政策的转变,除了与国际地缘政治环境的剧变、石油的战略价值有直接的关联以外,一定程度上也是库尔德人主观政治诉求的结果。从本质上来说,从一战前不支持库尔德人独立到战时直接占领南库尔德斯坦,英国对库尔德人的未来发展并没有明确的政策导向,这种转变仅仅是维护其战时战略、政治与经济利益的权益之计,对战后英国的中东外交产生了严重负面影响,也为战后库尔德人悲惨历史命运的开启埋下了伏笔。

陶海洋[10](2013)在《《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 ——现代文化的生长点》文中研究表明《东方杂志》是商务印书馆的一个重要出版物,也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发行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而又完全民办的综合性杂志。《东方杂志》于1904年创办、1948年终刊,共发行44卷、819号,先后经历8位主编,发表作品20000余篇。在经历清季、北洋政府、民国过程中,《东方杂志》不仅记录了20世纪上半叶世界的发展历程,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大量述评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而且努力为社会培养人才,因此成为中国现代文化的一个生长点。秉承商务印书馆“以扶助教育为己任”的企业宗旨,《东方杂志》致力于介绍现代文化最新成果,以述评时事政治作为办刊特色,并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在长达44年的发展过程中,《东方杂志》可以分为主要五个时期,即早期杂志(1904—1910年)、杜亚泉时期(1911—1919年)、钱智修时期(1920—1931年)、王云五时期(1932—1941年)、苏继颀时期(1943—1948年)。为便于研究,钱智修时期可以分为具体的三个阶段,即钱智修时期(上)(1920—1923年)、钱智修时期(中)(1924—1927年)和钱智修时期(下)(1928—1931年),王云五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即王云五时期(上)(1932—1938年)、王云五时期(下)(1939-1941年)。杜亚泉、钱智修、胡愈之、王云五等四人,不仅是《东方杂志》的重要作者,而且是杂志发展中的关键人物。其中,杜亚泉以其独特的见解引发了中西文化论争,钱智修是主编时间最长者,胡愈之是作品最多的作者、又曾担任过杂志主编,而王云五则是挽救商务印书馆及《东方杂志》的核心人物。早期杂志《东方杂志》的重要作者,有蛤笑、蕴照、孟森等人。主要内容以清末新政为重点,在立宪主旨下,多数作者主张保存传统文化,同时述评清廷政治腐败、主张发展实业,作品主要涉及教育、立宪、外交、实业等内容,同时还有大量转载文章。杜亚泉时期《东方杂志》的作者约计453人次,而重要作者有杜亚泉、胡愈之等10人。这一时期《东方杂志》文章来源大为拓展,其中来源于英美等西方国家报刊的译述文章更多。杂志积极参与新文化运动,介绍大量西方社会思潮,其中包括各类社会主义思潮。以杜亚泉为代表的作者,认真反思包括“一战”在内的现代文明的“时代错误”,述评民国建立后愈益严重的政治腐败,努力寻找整合社会的新的精神动力。这批文化人,努力进行中西文化的鉴别、对比和“体合”,“随世运而俱进”,自觉承担起现代文化最为激烈的观念转变的时代使命。杜亚泉因引发东西文化论争,主编职务被无奈地撤换。事实上,文化分歧在《东方杂志》内部早就开始,主编的替换也经过一个微妙的过渡阶段,另一方面,由于文化争论中所涉及的问题,当时的文化人不可能达成共识,注定了这场文化论争只能是一波三折的过程。钱智修时期(上)的《东方杂志》的作者共约计510人次,重要作者有胡愈之、周建人等12人。这一时期,《东方杂志》积极顺应时势变化,“注重于切实可行之具体问题”。作者队伍更为庞大,出现大量介绍西方社会发展的翻译作品,包括文学作品的翻译与创作,理论视角更为开阔,同时出现更多的独立评论,又使这一杂志逐步摆脱了文化争论和思辨的色彩,进一步加大了现代文化的传播力度。钱智修时期(中)的作者共约计340人次,重要作者有黄惟志、胡愈之等11人次。这一时期的主要内容以1926年为界,有一个从述评中西文化,转向重点述评国际时事政治的变化过程。在国际时政报导上,主要以欧洲为重点,并介绍苏联以及他国的政治发展。这一变化与钱智修等人的民间政治思想有关。同时,这一时期出现更多的文学创作,注重描述某类社会层面、特别是知识分子和下层百姓的生活状态,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内容。钱智修时期(下)的作者约有786人次,重要作者则为俞颂华、张明养等9人次,作者队伍进一步分化。在内容上,这一时期进一步注重国际时事的报导与述评,并进一步关注了国外社会文化、社会生活,同时出现现代文学的创作高潮。文学作品更多关注基层民众生活及心理状态,反映了基层社会民众在政治剧变与社会动荡中面临的生活压力。王云五时期的《东方杂志》,是中国文化事业受日本侵华战争摧残、并努力抗争的一个见证,日本侵华战争造成《东方杂志》三次停刊、四次搬迁的曲折。王云五时期的《东方杂志》(上),作者总人数约计1340人次,重要作者有张明养、郑永恭等12人次,而来源于社会上的作者大为增加,可以说明商务印书馆在经历“一·二八”事变的劫难后,及时得到社会的大力支持。这一时期正值中国新一代文化人成长并活跃于文化舞台,文化传播的主体、内容与方式都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社会出现新一轮的文化生成现象。《东方杂志》更多关注了世界经济危机冲击下各国的经济应对之策,国际社会新的战争危险,特别增强了经济体制理论的述评。同时,主要由于中日矛盾的上升,关注民族生存和国家发展,成为文化人的深深的忧思,并由于环境的逼迫,出现新一轮的文化反思。这一时期,文学作品受战争影响最大,出现大批现实主义风格作品,但这种特殊政治动荡中出现的创作高潮,很快因抗日战争进入艰苦时期而中断。王云五时期(下)的《东方杂志》作者共计约317人次,重要作者有吴泽炎、郑允恭等18人次。这一时期述评欧洲相关事务的作品大为减少,而反映具体国家之间外交活动的作品比例大为上升,反映了国际政治力量在“二战”中重新组合的状态。其中,中日战争的相关报导大为增强,同时出现的经济类作品针对性更强,很多作品述评了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经济、贸易、金融等方面的具体应对之策,但这一时期的社会文化及文艺作品的质量却开始下降。苏继癫时期的《东方杂志》作者总人数约计613人次,重要作者有吴泽炎、岑仲勉等8人。这一时期《东方杂志》尽管走出了抗日战争的阴影,却又因内战等影响而出现发展顿挫,并最终休刊。这一时期的作者队伍日益星散,办刊特色也逐步丧失。《东方杂志》忠实地反映和记录着时代变迁,成为20世纪世界和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全备的资料库,全面述评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主要学术思想,成为探索中国发展模式必需的思想库,大量培养人才,成为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才库,同时,在剧烈的社会动荡中保持长时段的持续发行,也成为世界杂志发行史上的典型的样本库。《东方杂志》的发展历程说明,现代文化的发展,不仅需要社会诸要素共同的现代化作为基础,更需要中国文化人努力实践现代学者品格。

二、试析一战初期英国的中东政策——基于《德邦森报告书》的考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析一战初期英国的中东政策——基于《德邦森报告书》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1)沙特与英国外交关系研究(1927-193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理路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沙英关系的地区背景与历史回顾
    第一节 中东地区形势的变化与英国的应对
        一、一战与中东政治地图的重构
        二、英国的中东利益
        三、英国的中东战略
    第二节 现代沙特国家的兴起与英国的干预
        一、现代沙特国家的兴起
        二、沙英关系的历史回顾
第二章 沙特政治危机与沙英两国关系
    第一节 英国与伊赫万叛乱
        一、伊赫万转向及叛乱的原因
        二、伊赫万走向叛乱的过程
        三、伊赫万叛乱的过程
    第二节 伊赫万叛乱对沙英关系的影响
        一、英国的政策引起沙特的不满
        二、沙特外交格局的变化及其长远影响
第三章 沙特安全问题与沙英两国关系
    第一节 英国与沙特边境部落叛乱
        一、边境部落叛乱的背景
        二、边境部落叛乱的过程
    第二节 边境部落叛乱对沙英关系的影响
        一、英国的政策与两国关系的改善
        二、沙特周边关系的改善及其长远影响
第四章 沙英关系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内部因素对沙英关系的影响
        一、沙特国内环境对沙英关系的影响
        二、英国决策机制对沙英关系的影响
    第二节 外部因素对沙英关系的影响
        一、地区因素对沙英关系的影响
        二、大国因素对沙英关系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2)英国的库尔德斯坦政策探析(1915-1922)(论文提纲范文)

一、英国中东战略中的库尔德斯坦地区
二、从军事占领到《色佛尔条约》的签订
三、土耳其民族解放运动与英土摩苏尔之争
四、英国中东政策的调整与库尔德自治方案的流产
结语

(3)伊尔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学术难点与创新点
第一章 伊尔贡形成的背景
    一、犹太复国主义的兴起与发展
    二、英国政策与阿拉伯、犹太人的冲突
        (一)英国对于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限制
        (二)阿犹冲突
    三、分裂前的哈加纳
        (一)亚博廷斯基和修正主义
        (二)修正主义对哈加纳的影响
第二章 伊尔贡的发展历程
    一、伊尔贡形成初期
        (一)伊尔贡的诞生及初期特征
        (二)1936年阿拉伯起义期间的哈加纳B派
        (三)1937年伊尔贡的第一次分裂
    二、伊尔贡的发展
        (一)伊尔贡的方针政策
        (二)伊尔贡摆脱哈加纳影响后的初期行动
        (三)1940年伊尔贡的第二次分裂
        (四)中东危机解除后为谋求建国进行的努力
    三、伊尔贡的终结期
        (一)伊尔贡与哈加纳的决裂
        (二)伊尔贡的终结——“阿尔塔列纳”号事件
第三章 伊尔贡评析
    一、伊尔贡的性质
        (一)关于伊尔贡方针政策
        (二)关于伊尔贡的暴力恐怖活动
    二、伊尔贡恐怖活动带来的影响
        (一)对以色列建国及政治的影响
        (二)对以色列政治的影响
        (三)对阿以冲突和中东恐怖主义的影响
结语
附录 伊尔贡大事记
参考文献
    (一)英文文献
    (二)中文文献
致谢

(4)日本对印度经济外交(1952-2017)(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论文的结构
    四、论文的研究方法
    五、论文的创新和难点
第一章 日本对印度经济外交概述
    第一节 日本对印度经济外交概念
        一、日本方面关于经济外交概念的提出和探讨
        二、中国学者的研究
        三、定义“经济外交”
        四、定义“日本对印度经济外交”
    第二节 日本对印度经济外交概述
        一、日印关系的分期
        二、日印经济外交的分期和分类
        三、日本对印度经济外交发展概述
    小结
第二章 日本对印度政府开发援助
    第一节 日本对印度政府开发援助有关概念
        一、政府开发援助(ODA)的概念
        二、日本政府开发援助的资金的来源
        三、日本政府开发援助的实施形式
        四、日本政府开发援助预算组成
        五、日本政府开发援助的历史轨迹
    第二节 日本对印度政府开发援助发展历程
        一、起步期——1950年代至1990年
        二、发展期——1991-1998年
        三、低谷期——1998-1999年
        四、2000年以后的政府开发援助
    第三节 日本对印度政府开发援助有关机制分析
        一、日本对印度政府开发援助计划制定机制分析
        二、日本对印度政府开发援助实施过程中的协调机制
        三、日本政府开发援助评价体系
    第四节 21世纪日本对印度政府开发援助的特点
        一、力度空前加强
        二、与战略伙伴关系息息相关
        三、注重建设高质量基础设施工程
        四、成果显着
    小结
第三章 日本对印度贸易
    第一节 日本对印度贸易概述
        一、日印贸易的“非对称相互依存关系”
        二、日本对印度贸易的整体情况
    第二节 日印经济外交中的贸易外交
        一、《日印和平条约》开启日印贸易
        二、首脑外交增进日印贸易关系
        三、互利互惠的贷款贸易
        四、日印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对贸易的规定和影响
        五、日本对印度的贸易中的管理体制
    第三节 评价日本对印度的贸易
        一、受政治关系影响
        二、贸易关系互补性强
        三、贸易总量相对较小
        四、贸易潜力大
    小结
第四章 日印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第一节 日印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
        一、日印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前的准备
        二、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实质性谈判模式
        三、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达成的主要成果
        四、日印推进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的动因分析
    第二节 日印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效果分析
        一、日本企业对日印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利用
        二、日印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实施以后的日印经济关系
    第三节 日印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商业环境的改进机制
        一、日印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改进机制的组成部门
        二、日印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改进机制具体流程
    小结
第五章 日本对印度直接投资
    第一节 日本对印度直接投资概述
        一、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概述
        二、日本对印度直接投资历程
    第二节 日本企业在印度直接投资
        一、日本企业在印度
        二、近年日企在印度投资情况
    第三节 影响日本对印度直接投资的因素
        一、印度外资政策直接影响日本对印度的直接投资
        二、两国政治关系是影响日本对印度直接投资的重要基础因素
        三、印度的经济表现及其潜力
    小结
第六章 日印首脑经济外交
    第一节 日印首脑经济外交第一次高潮
        一、独立后日本的外交政策
        二、战后印度对印日关系的处理
        三、1957年至1961年间的日印首脑经济外交
    第二节 日印首脑经济外交的第二次高潮
        一、1980年代的日印首脑外交
        二、1990年代初的日印首脑外交
    第三节 日印首脑经济外交的第三次高潮
        一、森喜朗“破冰之旅”
        二、小泉时期日印关系逐步升温
        三、安倍高度重视日印关系
    第四节 日印首脑经济外交特点
        一、日印首脑经济外交形式多样
        二、首相(总理)互访经济外交频度不断增加
        三、日印首脑经济外交达成的成果显着
        四、日印首脑经济外交通常都会伴随政治关系的提升
    小结
第七章 日本加强对印度经济外交动因分析
    第一节 日本的大国战略及其重心转变
        一、以“经济大国战略”为主线的时期
        二、向“政治大国战略”转变
        三、日本的安全战略
        四、近年来日本军事力量的发展和军事动态
        五、日本的大国战略下日本对印度的认识
    第二节 服务日本国家安全战略
        一、日本周边安全形势
        二、日本《防卫计划大纲》中印度地位不断提升
        三、日本《防卫计划大纲》中对中国的定位
        四、日本《国家安全保障战略》中对印度和中国的认识
        五、对日本安全战略的解读
        六、日本ODA与安全保障政策
        七、日本ODA大纲中印度的地位不断提升
        八、安倍首相在安全上对印度的定位
        九、不断深入的日印安全合作
    第三节 发展经济动因
        一、经济外交担当起了日印关系开路先锋的作用
        二、借力经济外交日本开展对印度的贸易投资关系
        三、印度经济的问题和潜力
        四、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促使日本更加重视经济外交的作用
    第四节 “价值观外交”
        一、日本的“价值观外交”
        二、“价值观外交”在日本外交政策中的体现
        三、在和印度的交往中日本注意强调“共同价值”
        四、“价值观外交”实行以来日本对印度经济外交的加强
        五、评价和总结
    第五节 “入常”的需要
        一、日本“入常”的缘起
        二、日本“入常”之路
        三、日本“入常”与日印双边外交
        四、日本与印度在G4框架下的合作
        五、“入常”合作期间日本加强了对印度的经济外交
    第六节 制衡中国考虑
        一、日本对华政府开发援助
        二、当前日中间凸显的主要问题
        三、中国崛起导致日本对华心态变化
        四、中印之间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经济政治关系
        五、日本制衡中国采取的措施
    第七节 地缘政治考量
        一、地缘政治相关概念
        二、日本和印度的地缘政治环境
        三、地缘政治与日本对印度经济外交
    小结
第八章 评价日本对印度的经济外交
    第一节 日本对印度的经济外交特点分析
        一、服务于日本国家战略的宏观特点
        二、经济外交微观方面的特点
    第二节 日印经济外交效果评价
        一、与经济外交相关达成的条约等奠定了两国关系的基础
        二、政府开发援助成效显着
        三、贸易投资关系发展较快
    小结
第九章 对日印中关系预测
    第一节 对日印关系的展望
        一、经济外交将继续在日印关系中处于核心地位
        二、日印战略关系将会在经济外交的基础上继续加深
        三、在应对中国崛起的问题上两国将进一步走近
    第二节 对中印、中日关系的预测
        一、对中印关系的预测
        二、对中日关系的预测
    第三节 中国的应对
        一、加强经济外交
        二、加强人文交流
        三、积极管控分析
        四、推进悬案解决
        五、做好最坏的准备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5)“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主要安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文的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二、当前研究现状
        (一)关于“一带一路”问题的研究
        (二)关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安全问题的研究
        (三)关于中国新安全观的研究
    三、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四、本文的创新性
    五、本文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一带一路”倡议
        (二)安全
        (三)国家安全观
第一章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演进
    第一节 丝绸之路的历史回顾
    第二节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演进
    第三节 “一带一路”倡议的现实基础和风险挑战
        (一)“一带一路”倡议的现实基础
        (二)“一带一路”倡议面临的风险挑战
第二章 “一带一路”沿线地区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上)
    第一节 东南亚地区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
        一、恐怖主义
        二、民族问题
        三、宗教冲突
        四、极端主义
        五、水资源争端
        六、毒品问题
        七、其他安全问题
    第二节 南亚地区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
        一、恐怖主义
        二、民族问题
        三、宗教冲突
        四、毒品问题
        五、难民与非法移民问题
        六、其他安全问题
    第三节 中亚地区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
        一、极端主义
        二、恐怖主义
        三、民族问题
        四、边界领土争端
        五、水资源争端
        六、其他安全问题
第三章 “一带一路”沿线地区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下)
    第一节 中东地区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
        一、战争
        二、恐怖主义
        三、民族、宗教冲突
        四、水资源争端
        五、难民与非法移民问题
    第二节 欧洲及其他地区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
        一、欧洲地区
        二、俄罗斯
    第三节 海洋通道安全
        一、海洋领土边界争端
        二、海盗与持械抢劫船只问题
        三、海上恐怖主义
        四、海洋自然灾害、海洋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
第四章 中国新安全观的发展演进及其理论内涵
    第一节 中国国家安全观的历史回顾
        一、中国古代的国家安全观
        二、中国近代的国家安全观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国家安全观的三个发展阶段
    第二节 中国新安全观的提出与演进
        一、中国新安全观的提出
        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中国新安全观的补充发展
        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新安全观的丰富完善
    第三节 中国新安全观的理论内涵
        一、共同安全
        二、综合安全
        三、合作安全
        四、可持续安全
第五章 中国新安全观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安全问题的应对
    第一节 中国新安全观在应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安全问题中的指导作用
        一、中国新安全观包含的共同安全观及其指导作用
        二、中国新安全观包含的综合安全观及其指导作用
        三、中国新安全观包含的合作安全观及其指导作用
        四、中国新安全观包含的可持续安全观及其指导作用
    第二节 应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安全问题对中国新安全观的丰富和发展
        一、对议题性质的认定是安全合作的前提条件
        二、威胁认知和共同利益对安全合作的影响
        三、总结与思考
第六章 应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安全问题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宏观层面:应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安全问题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中国新安全观的指导作用
        二、区分“可合作安全”与“不可合作安全”
        三、保持常态心理,不要把“一带一路”安全问题特化和泛化
    第二节 中观层面:应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安全问题的基本思路
        一、加强对“一带一路”相关问题的研究
        二、协调统筹海陆两条主线的安全
        三、重视不同国家的安全关切
        四、加强与主要大国的合作
        五、充分利用现有安全合作机制,建立多层次合作机制
    第三节 微观层面:应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安全问题的具体对策
        一、加强对沿线安全形势研判,建立全球安全预警和防范机制
        二、建立海外安全战略支点
        三、通过科技创新加强安全合作
        四、利用海上普遍管辖权,共同打击海盗和海洋恐怖主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6)英国在伊拉克的委任统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起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2.1 国外研究现状
        0.2.2 国内研究概况
    0.3 概念界定
        0.3.1 委任统治
        0.3.2 民族国家与民族国家构建
        0.3.3 阿拉伯民族主义与国家民族主义
    0.4 理论与现实意义
    0.5 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1 英国对伊拉克委任统治的历史背景
    1.1 英国与晚期奥斯曼帝国的关系
        1.1.1 英国对奥斯曼帝国的殖民渗透
        1.1.2 英国对土耳其海峡问题的干预
    1.2 英国与阿拉伯半岛的关系
        1.2.1 《英国—内志条约》的签订及后果
        1.2.2 《侯赛因—麦克马洪》通信及其本质
        1.2.3 劳伦斯与阿拉伯民族大起义
    1.3 英国与伊拉克的关系
        1.3.1 英军登陆巴士拉
        1.3.2 英国对伊拉克的军事占领
        1.3.3 英法《塞克斯—皮科协定》的签署
2 英国委任统治与伊拉克王国的历史变迁
    2.1 英国的委任统治与 1921—1932 年间的伊拉克王国
        2.1.1 伊拉克的反英起义
        2.1.2 伊拉克临时政府的建立
        2.1.3 费萨尔执掌伊拉克政权
        2.1.4 英国“指导”下的伊拉克王国的发展
    2.2 后英国委任统治时期的伊拉克王国
        2.2.1 英国结束对伊拉克的委任统治
        2.2.2 英国与伊拉克王国的关系互动
        2.2.3 哈希姆王国的终结
3 英国委任统治对伊拉克民族国家构建的影响
    3.1 英国委任统治对伊拉克现代政治体制的影响
        3.1.1 英国委任统治与伊拉克行政体制建设
        3.1.2 英国委任统治与司法体系建设
        3.1.3 英国委任统治与法律制度建设
        3.1.4 英国委任统治与伊拉克议会政治的建设
    3.2 英国委任统治对伊拉克民族主义的影响
        3.2.1 英国委任统治与阿拉伯民族主义
        3.2.2 英国委任统治与伊拉克国家民族主义
    3.3 英国委任统治对伊拉克疆域范围的影响
        3.3.1 英国操纵伊拉克王国边界划定
        3.3.2 摩苏尔纳入伊拉克的国家版图
        3.3.3 伊拉克的边界争端问题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英语在亚洲的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语言传播的理论研究
        1.2.2 英语传播的多维研究
        1.2.3 小结
    1.3 研究思路
        1.3.1 概念界定
        1.3.2 研究问题
        1.3.3 研究方法
        1.3.4 研究对象
        1.3.5 论文结构
第2章 语言竞争理论与分析框架
    2.1 理论依据
    2.2 语言竞争及其构成
        2.2.1 行为主体的界定
        2.2.2 场域的四维建构
        2.2.3 目标的三部曲
        2.2.4 竞争的规范化
    2.3 语言竞争的分析框架
        2.3.1 语言竞争的产生机制
        2.3.2 语言竞争的驱动机制
        2.3.3 语言竞争的治理机制
第3章 英语在亚洲传播的宏观体现
    3.1 英语在亚洲的语言竞争
        3.1.1 英语与葡语的竞争
        3.1.2 英语与西语的竞争
        3.1.3 英语与荷兰语的竞争
        3.1.4 英语与法语的竞争
        3.1.5 英语与殖民地本土语言的竞争
    3.2 英语竞争的行为主体
        3.2.1 控制贸易的行为主体
        3.2.2 渗透教育的行为主体
        3.2.3 文化援助的行为主体
        3.2.4 操控语言权力的行为主体
    3.3 英语传播的竞争模式
        3.3.1 人口模式
        3.3.2 军事模式
        3.3.3 经济模式
        3.3.4 教育模式
        3.3.5 文化模式
        3.3.6 宗教模式
        3.3.7 科技模式
    3.4 小结
第4章 英语为官方语言的亚洲国家
    4.1 印度
        4.1.1 纷争复杂的语言现状
        4.1.2 利益聚焦的地缘政治
        4.1.3 殖民时期英语与波斯语的地位之争
        4.1.4 建国初期英语与印地语的地位之争
        4.1.5 后尼赫鲁时期的三语教育模式
        4.1.6 全球化与英语印度化
    4.2 巴基斯坦
        4.2.1 族群相对集中的伊斯兰国家
        4.2.2 政治角力场的地缘政治
        4.2.3 建国后围绕乌尔都语的语言纷争
        4.2.4 “3A”制约下的英语伊斯兰化
    4.3 新加坡
        4.3.1 建国后族群“零”冲突的移民国家
        4.3.2 位置优越资源贫乏的自然条件
        4.3.3 殖民时期英语与华语地位的拼争
        4.3.4 独立后威权政治与语言竞争
        4.3.5 英语标准化与本土化之争
    4.4 菲律宾
        4.4.1 马来族为主的西方天主教政体
        4.4.2 “狭海”战略岛国的地理优势
        4.4.3 美殖民时期英语独尊与竞争
        4.4.4 建国后庇护主义下的语言之争
    4.5 文莱
        4.5.1 马来族为主的穆斯林君主政体
        4.5.2 夹缝中求发展的政治诉求
        4.5.3 英属保护国时期英化与马来化之争
        4.5.4 独立后英语本土化与标准化之争
    4.6 小结
第5章 英语为第二语言的亚洲国家
    5.1 马来西亚
        5.1.1 马来人优先的隐性多元社会
        5.1.2 交通咽喉的地缘优势
        5.1.3 英殖民时期英语独尊与扶持马来语
        5.1.4 独立后“一元论”制约下马来语独尊与纷争
        5.1.5 威权统治与隐性多元化转变
    5.2 孟加拉国
        5.2.1 孟族为主体的伊斯兰世俗化国家
        5.2.2 内陆边缘向战略雷达的地缘转向
        5.2.3 英殖民时期英语的官方地位之争
        5.2.4 巴、孟分治前孟加拉语言运动及纷争
        5.2.5 建国后民族主义与教育领域的语言竞争
    5.3 斯里兰卡
        5.3.1 族群冲突持久的佛教国家
        5.3.2 印度洋上珍珠岛国的地理优势
        5.3.3 英殖民时期英语至上的语言政策
        5.3.4 独立后民族主义与英语霸权的博弈
        5.3.5 僧伽罗民族主义向平等主义转型
    5.4 小结
第6章 英语为外语的亚洲国家
    6.1 缅甸
        6.1.1 缅族为主冲突持久的国家
        6.1.2 南亚和东亚战略支点的地缘政治
        6.1.3 英殖民时期英语在边缘化殖民地的渗透
        6.1.4 独立后缅族化与英语教育
    6.2 日本
        6.2.1 民族同质的帝国主义国家
        6.2.2 资源短缺的岛国拓展型发展诉求
        6.2.3 二战前英语在日本的传播轨迹
        6.2.4 二战后新民族主义与英语传播多元化
    6.3 泰国
        6.3.1 泰语为主导的多民族佛教国家
        6.3.2 中国门户之道的地缘
        6.3.3 泰国单一语言政策向多元化转换
        6.3.4 二战前泰语同化下的英语传播
        6.3.5 二战后英语和汉语的第一外语之争
    6.4 小结
第7章 语言传播竞争范式的再思考
    7.1 语言竞争理论的深入阐述
        7.1.1 “5W”基础性框架的局限
        7.1.2 语言竞争影响因子与驱动力的关系
        7.1.3 语言竞争的预警
    7.2 对我国汉语海外传播的启示
        7.2.1 汉语在海外华人圈的传播
        7.2.2 汉语在汉字文化圈的传播
        7.2.3 汉语在辐射圈的传播
第8章 结语
    8.1 结论与观点
    8.2 创新之处
    8.3 局限与展望
参引文献
附录
    附录1 亚洲国家主要语言使用情况一览表
    附录2 节选自印度1950年宪法(第17部分,343-344条)
    附录3 节选自巴基斯坦1973年宪法(第251条)
    附录4 节选自美殖民菲律宾时期教育委员会立法
    附录5 节选自菲律宾1935年宪法的补充规定(1939年11月9日颁发)
    附录6 节选自菲律宾1957年教育规划
    附录7 菲律宾语言规划一览表(1900-1974)
    附录8 马来西亚语言规划重大事件汇总(1951~1996)
    附录9 马来西亚英语比重逐年递增的规划(2004-2010)
    附录10 节选自巴基斯坦阿尤布1959年教育报告
    附录11 斯里兰卡英语规划重大事件汇总

(8)中东战争与英国—中东有形贸易进程(1948-1990) ——以石油及武器贸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言
    一、选题原因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基本概念的阐释
第一章 英国-中东有形贸易出现逆差(1948-1956)
    第一节 1918-1948年的英国-中东有形贸易
    第二节 第一次中东战争中英国对阿拉伯国家的支持
    第三节 苦心维护的石油贸易
    第四节 “偏阿抑以”的武器贸易
    小结
第二章 英国-中东有形贸易逆差猛增(1957-1966)
    第一节 英法以勾结发动第二次中东战争
    第二节 英国石油贸易重心转移
    第三节 英国对以色列武器贸易的缓慢发展
    小结
第三章 英国-中东有形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1967-1972)
    第一节 第三次中东战争中英国支持以色列
    第二节 发展多挫的石油贸易
    第三节 备受谴责的英以武器贸易
    小结
第四章 英国-中东有形贸易出现顺差(1973-1981)
    第一节 英国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保持中立
    第二节 支出大幅度增加的石油贸易
    第三节 市场份额缩小的武器贸易
    小结
第五章 英国-中东有形贸易顺差增加(1982-1990)
    第一节 英国谴责以色列发动第五次中东战争
    第二节 趋于下降的石油贸易
    第三节 积极争夺中东武器市场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9)第一次世界大战与英国对库尔德斯坦政策的嬗变(1914—1918)(论文提纲范文)

一、一战前英国不支持库尔德斯坦独立
二、战时英国对库尔德斯坦政策的调整
    (一)决策层面:战时英国对奥斯曼帝国的分割规划
    (二)军事层面:英军占领南库尔德斯坦
三、战时英国调整库尔德政策的实质与影响

(10)《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 ——现代文化的生长点(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学术研究回顾
    三、 研究方法与目标
第一章 《东方杂志》与商务印书馆
    第一节 商务印书馆简述
        一、 商务印书馆的创办与创办者
        二、 张元济对“商务”的主要贡献
        三、 《东方杂志》是“商务”最重要的杂志
    第二节 关于《东方杂志》研究的几个问题
        一、 《东方杂志》的创办
        二、 《东方杂志》的主编
        三、 《东方杂志》的栏目与用稿
        四、 《东方杂志》的历史分期
第二章 杜亚泉与《东方杂志》
    第一节 杜亚泉的生平及社会评价
        一、 杜亚泉生平简介
        二、 杜亚泉晚年生活拮据原因
        三、 杜亚泉去世后的社会评价
    第二节 杜亚泉研究概述
        一、 “科学普及家和教育家”(1993年以前)
        二、 “杜亚泉热”(1993年以来)
    第三节 杜亚泉的思想
        一、 述评大战前后的国际政局
        二、 介绍边疆危机与中外关系
        三、 关注日本舆论及对华政策
        四、 述评辛亥革命及社会变化
        五、 介绍世界新学说与思想
        六、 中西文化异同与调和论
        七、 道德接续与精神救国论
        八、 思想启蒙中的文化论争
        九、 杜亚泉对《东方杂志》的影响
第三章 钱智修与《东方杂志》
    第一节 钱智修对《东方杂志》的改革
        一、 钱智修的生平简介
        二、 钱智修的改革主张
    第二节 钱智修对国外政治发展的介绍(1911—1919年)
        一、 主权在民的思想与寡头政治的压迫
        二、 劳动问题与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第三节 钱智修对平民政治思想的述评(1920—1924年)
        一、 平民政治需要现代公共政策
        二、 平民政治需要进化社会道德
        三、 实行自治是平民政治的关键
        四、 平民政治要求改造知识阶层
第四章 胡愈之与《东方杂志》
    第一节 胡愈之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一、 胡愈之的生平及其在《东方杂志》的经历
        二、 对胡愈之本人回忆有关内容的剖析
        三、 胡愈之研究概况
    第二节 胡愈之介绍国外新知识(1915—1919年)
        一、 关注中国等落后国家
        二、 传播新科技与新知识
    第三节 胡愈之的各类述评(1920—1927年)
        一、 1920年代的作品概述
        二、 介绍欧美的政治发展
        三、 述评中国政治及道路
        四、 述评俄国革命及问题
        五、 关注弱国与政治运动
        六、 现代文学及文艺批评
第五章 王云五与《东方杂志》
    第一节 王云五与商务印书馆的关系概述
        一、 王云五生平简介
        二、 王云五与商务印书馆的关系
    第二节 “一·二八”事变与王云五的举措
        一、 “一·二八”事变与商务印书馆的损失
        二、 王云五为恢复商务印书馆所采取的措施
    第三节 王云五对《东方杂志》的影响
        一、 长期担任发行负责人
        二、 努力调整栏目与内容
        三、 成功渡过搬迁曲折
    第四节 对王云五的不同评价
        一、 当事人对王云五的评价
        二、 台湾对王云五的评价
        三、 大陆学界对王云五的不同评价
第六章 早期《东方杂志》(1904—1910年)
    第一节 清末新政与社会思潮的激荡
        一、 清末新政简介
        二、 现代社会思潮的广泛传播
    第二节 主编和主要栏目
        一、 主编及其思想倾向
        二、 主要栏目等介绍
    第三节 主要内容概述
        一、 发展教育论
        二、 振兴实业论
        三、 改革政治论
        四、 传统文化论
        五、 外交形势论
第七章 杜亚泉时期的《东方杂志》(1911—1919年)
    第一节 时代动荡与思想纷争
        一、 动荡时代与国内政局
        二、 文化乱象与思潮涌动
    第二节 杂志的稳定发展
        一、 栏目和内容根本变化
        二、 稳定的作者队伍形成
    第三节 杂志的内容与特色
        一、 记录各类社会动荡
        二、 关注日本军国主义
        三、 介绍现代社会思潮
        四、 传播现代科技知识
        五、 杂志的内容特色
    第四节 文化分歧与主编调整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无奈的抉择
        三、 冷静的纠偏
        四、 未尽的结局
第八章 钱智修时期的《东方杂志》(上)(1920-1923年)
    第一节 政局变化与主义纷呈
        一、 世界政局变化
        二、 国内军阀混战
        三、 各类主义纷呈
    第二节 主要内容及其特色
        一、 作者队伍概况
        二、 记录世界时局的根本变化
        三、 关注中国外交与国内乱政
        四、 述评社会主义等现代思潮
        五、 介绍现代学科与科学知识
        六、 杂志内容特色
第九章 钱智修时期的《东方杂志》(中)(1924—1927年)
    第一节 国共合作与民族主义的高涨
        一、 门户开放与中国民族主义的高涨
        二、 国内矛盾与国民革命的顺利发展
    第二节 主要作者及栏目概述
        一、 主要作者及其特点
        二、 栏目变化分析
    第三节 主要作品及其内容概述
        一、 述评欧美主要强国矛盾
        二、 关注国际联盟相关会议
        三、 介绍世界各国政治动荡
        四、 批评列强强占特殊利益
        五、 揭露日本对华侵略政策
        六、 南北斗争中的政治变动
        七、 现代文学作者及其作品
        八、 中外文化关系与新成果
第十章 钱智修时期的《东方杂志》(下)(1928—1931年)
    第一节 国家统一与中日冲突
        一、 国家统一与中外矛盾
        二、 日本扩张与中日冲突
        三、 作者队伍及内容变化
    第二节 主要内容概述
        一、 欧美冲突与国际政治失序
        二、 经济危机与不同发展道路
        三、 民族独立与中国国家建设
        四、 改订新约与中国外交环境
        五、 民族危机与日俄侵略满蒙
        六、 时代变迁与各类社会文化
        七、 国家统一与民族文化重构
        八、 文学创作与民众艰辛生活
第十一章 王云五时期的《东方杂志》(1932—1941年)
    第一节 日本侵华与中国抗战
        一、 世界经济危机与日本侵华战争
        二、 中国应对危机之策与全面抗战
        三、 《东方杂志》作者队伍概述
    第二节 王云五时期(上)(1932—1938年)
        一、 世界经济危机与战争威胁
        二、 美国新政与统制经济问题
        三、 法西斯崛起与国联的软弱
        四、 内忧外患与中国国家建设
        五、 日本侵略与中国抗战兴起
        六、 反思传统与新型文化构建
        七、 民众苦难与现实主义文学
        八、 时代变迁与杂志内容特色
    第三节 王云五时期(下)(1939—1941年)
        一、 作者队伍和内容特色概述
        二、 国际反法西斯战线的形成
        三、 “东亚新秩序”与日本的窘境
        四、 中国坚持抗日与战时经济
        五、 社会知识传播与文化偏向
第十二章 苏继庼时期的《东方杂志》(1943—1948年)
    第一节 时局变化与杂志的衰败
        一、 抗日战争前后的政治分裂
        二、 作者队伍概况与杂志衰败
    第二节 杂志的主要内容
        一、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与“冷战”开始
        二、 “永久和平”的期盼与新战争威胁
        三、 中国抗战胜利与国共内战爆发
        四、 文史类作品与传统文化的反思
        五、 大学教育发展与现代学科知识
结语:《东方杂志》对现代文化的贡献
    一、 记录了20世纪上半叶中外社会发展
    二、 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
    三、 滋养了大批现代人才
    四、 启示
附表十五
参考文献
后记

四、试析一战初期英国的中东政策——基于《德邦森报告书》的考察(论文参考文献)

  • [1]沙特与英国外交关系研究(1927-1932)[D]. 史永强.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2]英国的库尔德斯坦政策探析(1915-1922)[J]. 郭长刚,杜东辉.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 [3]伊尔贡研究[D]. 周慧艳. 山东师范大学, 2018(01)
  • [4]日本对印度经济外交(1952-2017)[D]. 赵海清. 外交学院, 2018(11)
  • [5]“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主要安全问题研究[D]. 王术森. 兰州大学, 2018(11)
  • [6]英国在伊拉克的委任统治研究[D]. 焦鹏程. 辽宁大学, 2017(02)
  • [7]英语在亚洲的传播研究[D]. 潘巍巍.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6(12)
  • [8]中东战争与英国—中东有形贸易进程(1948-1990) ——以石油及武器贸易为例[D]. 叶婉琳. 苏州科技学院, 2015(06)
  • [9]第一次世界大战与英国对库尔德斯坦政策的嬗变(1914—1918)[J]. 肖文超. 国际论坛, 2015(02)
  • [10]《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 ——现代文化的生长点[D]. 陶海洋. 南京大学, 2013(01)

标签:;  ;  ;  ;  ;  

一战初期英国中东政策分析——基于《德邦森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