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主观德育的思考

关于主观德育的思考

一、关于主体性德育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闫佳伟[1](2021)在《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立德树人的重要价值意义在该意见中得到了明确规定,并将其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也是实现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重要要求。21世纪以来,课程改革不断推动着教育体系的深化,使我国的教育既满足时代性又具有规律性。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有力推动着育人方式的不断变革,使我国在提高育人水平的同时也能提升国民素质,对人力资源强国的建设、教育发展的前瞻性与人才培养时代性具有重大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各环节,贯穿教育各领域。中学阶段处于学生成长的关键期,在学校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与长远意义。因此中学的教育需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旗帜,在政治方向和价值观念上严格遵循党的教育大政方针,秉持学校的立校文化与育人目标,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本研究充分认识到当前中学阶段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要性,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索。首先,本研究从正本清源的角度,对立德树人进行历史溯源与理论研究,基于传统文化及近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立德树人的发展研究,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教育方针与育人导向的分析,深入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时代责任、具体内涵与价值意义。其次,基于现实审视的角度,对本研究中的个案F中学立德树人实践进行研究,并将实践工作与《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进行对标分析,从课程、文化、活动、实践、管理、协同六个维度,将该校德育工作进行归类梳理。从立德树人的顶层设计、实践落地、管理效能三个角度对个案进行研究,总结该校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方面的有益经验与成功做法。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研究,聚焦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中的目标、内容和协同机制三方面,反思出当前该校主要面临的德育目标体系建构不清、大中小幼德育体系衔接不畅、德育课程体系建构不全、德育综合实践创新力度不大、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程度不高等亟需进一步提升的问题。在反思的基础上,从《指南》指要求的六个维度出发重构该校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实施路径。最后,本研究继续聚焦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诸多要素中核心的三方面内容,即指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机制、服务于育人目标的内容机制以及落实“三全育人”的协同机制,给出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完善建议。

郭健坤[2](2020)在《主体性德育考评的原则和路径探析》文中提出德育考评是蕴含价值判断的教学管理活动,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能激励学生养成正确的道德行为,也能检验道德实践的效果。在德育考评中积极贯彻主体性原则,在考评的各个阶段充分发挥考评对象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其独立自主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能够满足不同考评对象的成长需要,提升考评成效。具体而言,主体性德育考评将发挥积极性、发展性和科学性的原则贯穿于考评的各个阶段,即在考评准备阶段充分调动主体的积极性,在考评实施阶段营造平等自主的氛围,并在考评总结阶段反馈总结促进主体发展。

许桂林[3](2020)在《主体性德育的理论发展、现实问题及实践化原则》文中研究指明我国主体性德育产生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期,个人的自我意识与主体意识显着增强,催生了主体性德育思想。受主体性哲学思想的影响,主体性德育理论经历了由"单一主客体"德育向"主体间性"德育的转向。但是,主体性德育实践与其理论探讨出现了断裂,面临"原子式的拘囿"和"工具性的冲击"双重问题,其根源在于主体性的理论探讨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特殊性和学校教育的现实。主体性德育从理论走向实践,要从对"人"一般意义上的探讨,聚焦到"学生"的主体性,厘清学生主体性内涵,同时,构建学校道德共同体。

浦婧[4](2020)在《高校主体性德育模式构建的新视域探索》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素质教育改革事业的深入开展,为向社会输送更多具备优秀道德观念的新人才,需高校德育教师认清传统德育教学工作存在问题,积极应用主体性德育模式,切实提升学生对德育教学活动的参与积极性。本文就基于此,以主体性德育模式理论研究为切入点,针对当前综合人才培育需求,采用更加先进的主体性德育模式构建方法,充分发挥出主体性德育模式在提升高校德育有效性中的积极作用,以供参考。

于欣[5](2019)在《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先秦儒家德育思想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促成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确立,而且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魅力和重要价值。挖掘、阐发和传承先秦儒家德育思想,既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大学术命题。系统梳理和探究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全面而深入地呈显其理论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这对于推进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由宗法分封的奴隶制社会转向封建君主专制社会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是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形成的深刻经济背景,生产方式大变革所必然引发的社会结构急剧变动、社会各阶级阶层间的矛盾斗争激化加剧是其政治背景,思想文化领域内新旧理念碰撞交织、百家异说的文化繁荣是其文化背景。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及其学派的形成发展和重要地位为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形成提供了主观方面的必要条件。西周“以教祗德”的“尚德”理念、官师合一的礼乐教化模式,奠定了集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于一体的古代德育思想体系的基调和轮廓,为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直接而重要的理论来源。先秦儒家的人性论构成了先秦儒家德育活动的主要理论基础。为了重振西周时期礼乐文明和教化传统的生机活力,先秦儒家不断内求“礼乐之原”,由礼而仁,由仁而性,由此开启了对“欲”、“群”、“心”等人性问题的探究与阐发。人之“欲”是德育之所以必要的重要依据之一,“欲”及其满足具有天然合理性,礼义道德及其教化则是满足人欲之必需。人之“群”是德育之所以必要的另一重要依据,人之生不能无群,礼乐教化是“群居和一”所必需。人之“心”是德育之所以可能的内在根基,主宰性的意志之心、情感性的德性之心、理性的认知之心分别为人之受教修德提供了主体性依据、内在情感根基和内在理性根基。先秦儒家的人性论体现了立足于人本身为德育活动提供有力支撑的理论自觉。关于德育活动的目的,先秦儒家秉持治国安民与“为己”“成人”互为目的手段、社会性目的和个体性目的互渗统一的基本精神,一方面主张以教求治求安,力求通过德教达成治国安民、维护差序和谐理想秩序的社会性目的;另一方面主张教以“成人”,力求通过德教修身来美身化性、成就君子圣人的德性理想人格,达成提升人性、发展完善人本身的个体性目的。从德育内容上看,先秦儒家所主张的德育是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的高度融合与统一。仁、义、礼、孝、悌、忠、信、知、勇等道德规范是其道德观教育的主要内容。明分正名的社会等级观念和为政以德的治国之道是其政治观教育的主要内容。仁义为上、安仁乐义的人生价值观是其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先秦儒家德育的基本方法可以概括为作为受教者自教方法的自我修身之道和作为教育者施教方法的社会教化之道。自我修身之道侧重于受教者对自身之“志”、“学”、“思”、“行”等能动性的主动发挥,包括“志于仁”、“学以致道”、“思以致圣”、“躬行践履”。社会教化之道侧重于教育者对受教者之主体意识自觉的激发和引导,包括注重运用“愤启悱发”、“举一反三”、“以问为教”等方法的对话式思想宣讲,强调教育者以身体道、自反修己的身教示范,把良好环境的选择培育作为促进人性完善之重要着手处的环境熏陶,引导受教者在“礼”的践履和切己的日常生活中激发其情、悟得其理的生活体验,强调教化以情感为起点和根基的因情设教。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和难以避免的历史局限性。一方面,先秦儒家高扬了主体性德育理念,凸显了情感德育特色,形成了生活化德育模式,构筑了中华民族道德文化传统的基石,为中华道德文明和古往今来的德育活动贡献了具有“永久魅力”的优秀“基因”;另一方面,因其得以形成的特定历史背景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变迁,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具有人性论理论基础的抽象性、对主体性根源的误读、对庶民地位作用的贬低、对等级观念和秩序的严守等思想局限性。辩证分析和客观评价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历史贡献与局限,是深入探讨其当代价值及实现的首要前提。综而观之,作为中国古代德育思想之典型代表,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在很多地方都深蕴着“儿童的天真”,彰显着具有“永久魅力”的鲜明特色和优秀“基因”,具有超越时空的当代价值。具体到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先秦儒家的主体性德育理念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研究相契合,为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即教育者主体性的首要着力点是激发受教者的主体意识自觉,教育者必须密切结合受教者积极的“前理解”给予切己的启发和引导。先秦儒家以“仁”为核心的德育内容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主义道德观教育具有相契合性,为涵养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供了宝贵资源,主要体现为“仁”、“礼”对于社会公德教育的涵养作用,“信”和“为政以德”对于职业道德和政治品德教育的涵养作用,以“孝”为核心的家庭伦理对于家庭美德教育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孝德观、推进家庭和睦与社会和谐的涵养作用。先秦儒家的德育方法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有高度的相契合性,能够在原则方法、具体实施方法等方面提供诸多有益借鉴,可以以其和谐守礼的师生关系为借鉴,确立“序差互动”的基本原则;以“对话式”思想宣讲为借鉴,推进“对话式”思想政治教育;以因情设教和生活体验为借鉴,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教育和生活化。要想实现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必须立足于现时代的新发展、新实践,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基本方针的指引下,抓住三个基本环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立场,传承弘扬先秦儒家德育的优秀传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对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合理因素进行科学的加工改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科学分析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优秀“基因”;以实践为导向,实践是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价值实现的动力与源泉,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实现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宏观实践导向,以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为微观实践导向;坚持综合创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既要批判地继承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精华,又要广泛学习、借鉴西方有益的德育文化,将中西优秀的德育思想资源融通于当代中国的道德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

吕慧[6](2019)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主体性德育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新媒体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尤其是在当今大数据的支撑下,新媒体对社会各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们无论是生活、学习还是娱乐、交往都收到了极大地冲击和改变,在这当中,给高校学生的思想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冲击,学生的思想观念日趋多元化,高校在开展德育教育时,需要优化探索、创新德育机制,在这过程中提出了主体性德育教育的概念,突破传统,满足学生自主性多样化的个性需求。本文就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主体性德育教育工作有效开展进行研究。1高校主体性德育教育的基本特征1.1主体性德育教育尊重学生主体性

侯洁[7](2019)在《找寻有效依据和基本支点 ——多样化时期中国道德教育理论构建研究》文中认为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是中国德育理论取得长足进步的七十年。经历了初创阶段、复苏与建构阶段、科学化与现代化阶段、多样化阶段,中国道德教育理论回应道德发展的时代要求、为德育实践提供行动指南,正走向现代化、人性化、科学化的统一。尤其是1996年后涌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道德教育理论,是对当代道德教育实践的积极回应,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和指导力。但是,多样化时期中国道德教育理论面临一些问题,如,道德教育的实践性有待发掘,知识化解决方式的实效性有待提高,理论本体的原创性有待加强等。归根结底,是对道德教育理论构建的有效依据和基本支点审视不清。基于以上认识,本研究提出重新审视道德教育理论构建的有效依据和基本支点。笔者假设道德教育理论构建需要考虑儿童现实的、可能的生存、生活需要,根据儿童道德观念如何产生。同时,道德教育理论构建需要关注儿童真实的道德体验,即,幸福体验和实用体验。本研究共分为五部分,定位是元研究,采用历史的与逻辑的相统一的原则。第一章是对道德教育理论的概念界定和本体解读。区分理论、教育理论和道德教育理论,阐述它们的主体类型,采用“由大到小”的分析方式。重点说明道德教育理论与德育理论不同。因为理论是实践活动在意识层面的反映,德育理论形态是由我国德育实践情况决定的,道德教育理论是“小德育”视域的理论形态。道德教育理论是关于道德教育的概念或原理体系,它为指导德育实践活动服务,是研究阐述德育的客观事实。第二章介绍多样化时期中国道德教育理论的进展、成就和主要问题,是关于我国道德教育理论发展历程的梳理。肯定多样化时期中国道德教育理论取得的成就与突破,并指出多样化时期中国道德教育理论在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道德教育理论在构建过程中对有效依据和基本支点缺乏直接认识。第三章是多样化时期中国道德教育理论个案考察。本章从三个角度论述多样化时期具有一定典型性的道德教育理论,它们对道德教育理论构建的有效依据和基本支点进行了积极探索。第四章说明中国道德教育理论构建的有效依据,主要提出中国道德教育理论构建的有效依据是儿童生存、生活需要。用有生命力的道德教育理论解释为什么道德何以产生问题是道德教育理论构建的有效依据,介绍不同学科关于该问题的解释,阐明儿童作为类存在和个体存在的基本特征,最后,厘清道德教育理论构建的有效依据。第五章介绍中国道德教育理论构建的基本支点,强调道德理论构建的基本支点是儿童真实的道德体验。儿童的道德体验指幸福感受和实用感受,其中,幸福感受通过沉思、给予和创造实现,实用感受表现为正确行为的心理倾向。

吴宁宁[8](2019)在《高校主体性德育培养的新视域探索——基于日本高校德育发展的启示》文中指出随着高校德育的发展,主体性德育已成为高校德育发展的重要视域。当前在党和国家的战略思想和理论研究方面为主体性德育积累了丰富的思想基础,但在现实维度上,高校德育发展仍存在着对学生地位重视不足、忽视学生个性发展、学生主体能动性缺失等学生主体缺位问题。日本高校在德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关注学生主体性、凸显个性教育及注重道德实践培养的德育特点。在保持我国高校原有德育优势基础上,设定以主体性德育为核心的德育培养路径,应从强化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培养自我教育功能,彰显学生的主体性价值,提倡个性教育,提升学生主体的能动性,注重道德实践的强化和引导等方式入手,推动我国高校德育的新发展。

杜童[9](2018)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主体性德育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多元文化的影响,高校学生主体性问题显得十分重要,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人们发现现有的环境已经不再适用于传统德育发展,传统德育环境下,过分强调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而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以至于学生的主体性严重缺乏,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要增强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大力推进主体性德育的发展。新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具有传播与更新速度快、成本低,信息量大、内容丰富,互动性,开放性与共享性等显着的特点,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方法,也让学校德育的教育方式方法发生变化。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德育不能适应新环境的发展,传统德育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以及学生自身的需要,阻碍着学校德育的实效性的提高。新媒体环境给高校主体性德育带来的不仅是机遇也是挑战。新媒体环境给主体性德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德育空间、提供全新的德育平台以及给主体性德育提供及时的思想动态预警等方面带来了机遇。而在处理网络平台信息、学生主体地位、德育工作者能力、德育模式环境等方面带来了挑战。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主体性德育要适应时代背景和自身理论发展的态势,发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两者的主体性,更应突出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将主体性德育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德育真正成为主体性德育,为传统落后的高校德育模式提供新的可借鉴的工作方法。本文首先就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三个问题作为绪论来提出,紧接着阐述了主体性德育以及特征。其次,阐述了新媒体环境对高校主体性德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阐述了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主体性德育实施的途径。

申玉琼,曾云燕[10](2017)在《高校主体性德育模式构建探讨》文中研究指明主体性作为实践活动主体的人的质的规定性,在高校德育中渗透其理念既是人们对教育规律进行理论探索的体现,也是时代发展的现实诉求及对传统德育的扬弃。主体性德育模式的构建作为德育体系建立的标志,应注重考虑目标机制、动力机制和师生关系机制等因素。

二、关于主体性德育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主体性德育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以“立德树人”回应青少年成长时代挑战
        (二)用“落实机制”破解立德树人关键问题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立德树人
        (二)关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三)关于中学德育工作
        (四)关于中学德育工作的国际比较
    三、研究问题
    四、核心概念界定
        (一)立德树人
        (二)落实机制
    五、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六、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一章 正本清源:关于立德树人的历史溯源与发展探寻
    一、关于立德树人的历史溯源
    二、党的教育方针与立德树人的发展探寻
        (一)党的历史实践赋予立德树人的使命与责任
        (二)关于新时代立德树人重要论述的研究
第二章 现实审视:F中学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实践梳理
    一、个案F中学的基本情况
        (一)F中学办学发展历程与区域影响
        (二)F中学建校以来课程与教学改革历史梳理
    二、F中学立德树人工作实践研究样例
        (一)以“1247”工作模式为载体的共青团、少先队工作
        (二)以贯通式架构为依托的思政一体化课程实施
        (三)以在体验中提升为追求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
        (四)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五)以共同促进学生成长为目标的家校合作工作
    三、依据《指南》分类梳理F中学工作实践
        (一)基于课程育人维度
        (二)基于文化育人维度
        (三)基于活动育人维度
        (四)基于实践育人维度
        (五)基于管理育人维度
        (六)基于协同育人维度
第三章 积极支撑: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有益经验
    一、基于顶层设计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关注国家教育政策的解读
        (二)坚持学校改革规划的设计
        (三)统筹学校改革资源的协调
    二、以管理效能服务立德树人工作实施
        (一)强化制度建设
        (二)强化师资培育
    三、以实践落地保障立德树人工作效果
        (一)以五育并举为导向的全学科融合
        (二)家校社会的全过程协同
        (三)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全方位评价
第四章 内视反听: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问题反思
    一、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实证分析
        (一)教师层面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二)学生层面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三)面向师生家长及居民的访谈与分析
        (四)基于实证研究的问题小结
    二、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目标机制问题
        (一)立德树人系统化实施有待加强
        (二)应重视立德树人诸多要素的良性互动
        (三)需强化全面响应育人方式变革意识
    三、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内容机制问题
        (一)顶层设计与底层实施的双线融合契合度不够
        (二)“五育并举”培养体系中德育路径创新还需拓宽
        (三)需深化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课程、活动的深度融合
        (四)应更注重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宽视野
        (五)需强化破“五唯”背景下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四、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协同机制问题
        (一)需加速提升现代学校治理体系建设
        (二)德育一体化纵向衔接与横向融合还需提升
        (三)需建立教师专业发展与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四)家校社三方协同育人发展不均衡
第五章 完善之路: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新建构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论指导与内在逻辑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体系
        (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基于《指南》六个维度重构F中学立德树人实施路径
        (一)课程育人:中小学一体化课程体系
        (二)文化育人:学校德育文化传承与创新
        (三)活动育人:主体性德育活动体系
        (四)实践育人:依托团·队学生工作体系开展综合实践
        (五)管理育人: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六)协同育人:多要素协同育人体系
    三、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构建议
        (一)指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机制
        (二)服务于育人目标的内容机制
        (三)落实“三全育人”的协同机制
参考文献
附录
    一、F中学学科德育渗透工作
    二、F中学家校委员会工作制度
    三、F中学教育综合改革自评报告
    四、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调查问卷报告
    五、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访谈提纲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2)主体性德育考评的原则和路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主体性德育考评的概念和特点
2 主体性德育考评的原则
    2.1 发挥积极性原则
    2.2 发展性原则
    2.3 科学性原则
3 主体性德育考评的具体路径
    3.1 考评准备阶段:充分调动主体的积极性
    3.2 考评实施阶段:营造平等自主的氛围
    3.3 考评总结阶段:反馈总结促进主体发展
4 结语

(3)主体性德育的理论发展、现实问题及实践化原则(论文提纲范文)

一、主体性德育思想的确立
    (一)社会发展的催发
    (二)德育发展的需要
二、主体性德育思想的发展历程
    (一)传统“主体—客体”哲学观指导下的主体性德育思想
        1.单一主体德育论。
        2.双主体德育论。
    (二)主体间哲学观指导下的主体性德育思想
    (三)交往实践观指导下的主体性德育思想
三、主体性德育思想的实践遭遇
    (一)原子式的拘囿
    (二)工具性的冲击
四、主体性德育思想走向实践的原则
    (一)厘清学生的主体性价值内涵
    (二)构建学校道德共同体

(4)高校主体性德育模式构建的新视域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传统德育模式存在问题
二、主体性德育模式理论研讨
    1.主体性德育模式基本概念。
    2.主体性德育模式特征。
    3.主体性德育模式规律。
三、高校主体性德育模式构建原则
    1.认知德育主客体之间内部关联。
    2.分析主体性德育发展矛盾问题。
    3.把握主体性德育模式演变规律。
四、高校主体性德育模式的具体构建
    1.建立主体性德育理念。
    2.更新主体性德育方式。
    3.完善主体性德育内容。

(5)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与难点
第一章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形成条件
    一、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一)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形成的经济背景
        (二)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形成的政治背景
        (三)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形成的文化背景
    二、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形成的主观条件
        (一) 儒家及其根本思想特征
        (二) 先秦儒家及其发展
        (三) 先秦儒学的特色及重要历史地位
    三、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一) 西周“以教祗德”的“尚德”理念
        (二) 西周官师合一的礼乐教化模式
        (三) 先秦儒家对西周德教传统的继承发展
第二章 先秦儒家德育的主要理论基础
    一、人性论是先秦儒家德育的主要理论基础
        (一) 探求“礼乐之原”:开启人性问题的逻辑必然
        (二) “礼”—“仁”—“性”:开启人性问题的逻辑理路
    二、人之“欲”:德育之所以必要的重要依据之一
        (一) “欲生于性”:“欲”及其满足具有天然合理性
        (二) 以礼“制欲”“养欲”:礼义道德及其教化是满足人欲之必需
    三、人之“群”:德育之所以必要的另一重要依据
        (一) “人之生不能无群”:人是“能群”的社会存在物
        (二) “仁爱”和群、“明分使群”:礼乐教化是“群居和一”之必需
    四、人之“心”:德育之所以可能的内在根基
        (一) 物质性的好利之心:通过“心官”表现出来的“物欲”
        (二) 主宰性的意志之心:受教成德的主体性依据
        (三) 情感性的德性之心:受教成德的内在情感根基
        (四) 理性的认知之心:受教成德的内在理性根基
第三章 先秦儒家德育的目的和内容
    一、先秦儒家德育的双重目的
        (一) 以教求治求安的社会性目的
        (二) 教以“成人”的个体性目的
    二、先秦儒家德育的主要内容
        (一) 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观
        (二) 明分正名、为政以德的政治观
        (三) 仁义为上、安仁乐义的人生价值观
第四章 先秦儒家德育的基本方法
    一、自我修身之道:受教者的自教方法
        (一) “志于仁”:受教者的自觉选择与坚守
        (二) “学以致道”:受教者的主动学习
        (三) “思以致圣”:受教者的积极思考与内省
        (四) 躬行践履:受教者的力行与实践
    二、社会教化之道:教育者的施教方法
        (一) 思想宣讲:启发性的对话式教学
        (二) 身教示范:以身体道的不言之教
        (三) 环境熏陶:良好环境的潜移默化
        (四) 生活体验:与人伦日用相融合
        (五) 因情设教:以情感为教化起点
第五章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历史贡献与局限
    一、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历史贡献
        (一) 高扬了主体性德育理念
        (二) 凸显了情感德育特色
        (三) 形成了生活化德育模式
        (四) 构筑了中华民族道德文化传统的基石
    二、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历史局限
        (一) 人性论理论基础的抽象性
        (二) 对主体性根源的误读
        (三) 对庶民地位和作用的贬低
        (四) 对等级观念和秩序的执守
第六章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
    一、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 德育理念的当代价值
        (二) 德育内容的当代价值
        (三) 德育方法的当代价值
    二、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当代价值的实现路径
        (一)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二) 以实践为导向
        (三) 坚持综合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主体性德育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高校主体性德育教育的基本特征
    1.1 主体性德育教育尊重学生主体性
    1.2 主体性德育教育注重结合社会实践性
2 新媒体环境下对高校主体性德育教育的影响
    2.1 新媒体的开放性对高校教育者有一定的冲击和挑战
    2.2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导致人际交往弱化
3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主体性德育教育有效开展的方式
    3.1 德育教育工作者提升自身素质
    3.2 结合新媒体丰富高校主体性德育教育开展模式
        3.2.1 变理论德育教育为丰富的活动教育模式
        3.2.2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自我意识发展
        3.2.3 展开开放式主体性德育教育模式
        3.2.4 开展差异化主体性德育教育

(7)找寻有效依据和基本支点 ——多样化时期中国道德教育理论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一)中国道德教育理论发展要求加强关于理论构建过程的研究
        (二)中国道德教育实践开展呼唤符合时代、国家特色的道德教育理论
        (三)个人对道德教育理论、道德教育实践的持续性关注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具体德育思想及给我国德育实践带来的影响、启示
        (二)关于德育学科建设、德育概念、德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三)关于德育本质、德育功能、德育要素
        (四)多样化时期道德教育理论相关研究
        (五)对既往文献的总结
    三、研究对象与问题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问题
    四、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五、核心概念
        (一)道德教育理论
        (二)有效依据
        (三)基本支点
        (四)多样化时期
    六、方法论
        (一)研究的定位:元研究
        (二)研究的原则:历史的与逻辑的统一
        (三)具体研究方法:文献法
    七、研究思路与核心观点
        (一)研究思路
        (二)核心观点
    八、与既往研究不同之处和研究不足
        (一)与既往研究不同之处
        (二)研究不足
第一章 道德教育理论的概念界定与本体解读
    一、理论、教育理论、道德教育理论
        (一)理论
        (二)教育理论
        (三)道德教育理论
    二、道德教育理论的类型
        (一)理论的类型
        (二)教育理论的类型
        (三)道德教育理论的类型
    三、小结
第二章 多样化时期中国道德教育理论进展概略
    一、新中国成立七十年德育理论发展历程探析
        (一)1949-1977:中国德育理论发展的初探阶段
        (二)1978-1988:中国德育理论发展的复苏与建构阶段
        (三)1989-1995:中国德育理论发展的科学化与现代化阶段
        (四)1996 年至今:中国道德教育理论的多样化阶段
    二、多样化时期中国道德教育理论的成就与不足
        (一)多样化时期中国道德教育理论的基本成就
        (二)多样化时期中国道德教育理论的主要不足
    三、多样化时期中国道德教育理论的构建路径与问题分析
        (一)依据道德理性构建道德教育理论,道德教育的实践性有待发掘
        (二)依托道德知识构建道德教育理论,问题解决方式的有效性有待提升
        (三)依照演绎逻辑构建道德教育理论,理论自身的原创性有待加强
    四、小结
第三章 多样化时期中国道德教育理论个案考察
    一、多样化时期中国道德教育理论前提审视
    二、主体性德育理论
        (一)背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市场经济变革需要新型德育体系
        (二)主张:开展主体—发展性德育,培养儿童主体性道德人格
        (三)总结与评价
    三、情感德育理论
        (一)背景:教育全域中的情感缺失,学校德育中的情感缺失
        (二)主张:发展儿童与道德相关的情感,发挥传统美德的情感价值
        (三)总结与评价
    四、制度德育理论
        (一)背景:伦理道德格局混乱,学校德育陷入困境
        (二)主张:完善制度,制度育德
        (三)总结与评价
    五、德育美学观
        (一)背景:功利主义盛行,学校德育在相对主义与绝对主义间摇摆
        (二)主张:德育内容与德育形式的审美化改造
        (三)总结与评价
    六、生活德育理论
        (一)背景:知识人人性假设与知性道德对人的僭越
        (二)主张:道德回归生活,道德走向生活
        (三)总结与评价
    七、小结
第四章 道德教育理论构建的有效依据
    一、为什么道德何以产生是道德教育理论构建的有效依据
        (一)从“道德先天存在”到道德教育理论
        (二)从“道德后天习得”到道德教育理论
    二、道德是如何产生的:三个路径
        (一)道德先天存在于人类头脑中
        (二)道德是人类后天习得的结果
        (三)道德是主客体间的相互作用
    三、依据儿童生存、生活的现实与可能需要构建道德教育理论
        (一)儿童作为实践之中的类存在
        (二)儿童的道德发展是儿童与周围环境互动的过程
        (三)道德教育理论构建的有效依据是儿童生存、生活的现实与可能需要
    四、小结
第五章 道德教育理论构建的基本支点
    一、为什么道德体验是道德教育理论构建的基本支点
        (一)在情境中澄清价值:基于儿童道德选择的道德教育理论
        (二)在互动中形成美好:基于儿童道德情感的道德教育理论
        (三)在多元中寻求普遍:基于儿童道德理性的道德教育理论
    二、幸福与实用:儿童道德体验的重要维度
        (一)反思现代教育的“幸福症候群”
        (二)幸福是自由给予途中的自由创造
        (三)实用是处于过程中的、未完成的道德思考
    三、幸福感受与实用体验,构建道德教育理论的基本支点
        (一)幸福感受的实现:沉思、给予、创造
        (二)实用感受的达成:展现正确行为的心理倾向
    四、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8)高校主体性德育培养的新视域探索——基于日本高校德育发展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高校主体性德育发展的理论之基与现实之维
    1. 理论之基:主体性德育的理论成果为高校德育发展指明了方向
    2. 现实之维:当前我国高校德育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亟需转换发展思路
二、日本高校德育的发展特色
    1. 日本高校德育目标将国家的发展与学生主体的培养密切结合
    2. 日本高校德育凸显个性教育, 培养完美人格
    3. 日本高校德育方式注重在实践中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三、比较借鉴中我国高校主体性德育培养的路径旨归
    1. 强化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培养自我教育功能
    2. 彰显学生的主体性价值, 提倡个性教育
    3. 提升学生主体的能动性, 注重道德实践的强化和引导

(9)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主体性德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ca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动态及本论题新意
    1.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高校主体性德育概述
    2.1 主体性德育内涵与特征
        2.1.1 主体性德育的内涵
        2.1.2 主体性德育的特征
    2.2 主体性德育内容的思想来源
        2.2.1 马克思主义主体性德育的理论精髓
        2.2.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性德育内容
        2.2.3 西方文化中合理的主体性德育思想
第三章 新媒体环境对高校主体性德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3.1 新媒体环境给高校主体性德育带来的机遇
        3.1.1 提供广阔的德育空间
        3.1.2 提供全新的德育平台
        3.1.3 提供思想动态预警
    3.2 新媒体环境给高校主体性德育带来的挑战
        3.2.1 网络平台信息的挑战
        3.2.2 学生主体地位的挑战
        3.2.3 德育工作者能力的挑战
        3.2.4 德育模式环境的挑战
第四章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主体性德育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4.1 高校主体性德育存在的问题
        4.1.1 高校学生道德发展水平尚未成熟
        4.1.2 德育重管理轻教育
        4.1.3 传统德育内容脱离实际
        4.1.4 师生双方关系不平等、不和谐
    4.2 高校主体性德育问题存在的原因
        4.2.1 传统教育观念因素的制约
        4.2.2 学校制度层面存在弊端
        4.2.3 学生自身因素的限制
第五章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主体性德育实施的途径
    5.1 树立以人为本的主体性德育观念
        5.1.1 树立正确学生主体观
        5.1.2 树立自我教育观
        5.1.3 树立教师服务观
    5.2 不断拓展主体性德育内容
        5.2.1 增强主体性德育内容的时代性
        5.2.2 坚持主体性德育内容的系统性
        5.2.3 把握主体性德育内容的阶段性
    5.3 完善主体性德育评价与管理体系
        5.3.1 主体性德育评价模式的完善
        5.3.2 主体性德育管理体制的完善
    5.4 形成合力有效推进主体性德育
        5.4.1 家庭教育
        5.4.2 社会教育
        5.4.3 学校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高校主体性德育模式构建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主体性德育的时代意蕴
2 高校主体性德育模式支撑
    2.1 主体性德育模式的理论支撑
    2.2 主体性德育模式的现实诉求
3 高校主体性德育模式构建
    3.1 主体性德育的目标机制——培养学生的主体性道德素质
    3.2 主体性德育的动力机制——道德情感的培育
    3.3 主体性德育的实现机制——道德实践
    3.4 主体性德育的师生关系机制——平等的交流

四、关于主体性德育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D]. 闫佳伟.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主体性德育考评的原则和路径探析[J]. 郭健坤.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0(13)
  • [3]主体性德育的理论发展、现实问题及实践化原则[J]. 许桂林. 当代教育科学, 2020(04)
  • [4]高校主体性德育模式构建的新视域探索[J]. 浦婧.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 2020(02)
  • [5]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于欣. 山东大学, 2019(02)
  • [6]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主体性德育教育研究[J]. 吕慧. 知识文库, 2019(21)
  • [7]找寻有效依据和基本支点 ——多样化时期中国道德教育理论构建研究[D]. 侯洁.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8]高校主体性德育培养的新视域探索——基于日本高校德育发展的启示[J]. 吴宁宁.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 [9]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主体性德育研究[D]. 杜童. 延边大学, 2018(12)
  • [10]高校主体性德育模式构建探讨[J]. 申玉琼,曾云燕. 时代教育, 2017(19)

标签:;  ;  ;  ;  ;  

关于主观德育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