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莱姆”幽灵

当心“莱姆”幽灵

一、警惕“莱姆”魔影(论文文献综述)

维克多·雨果[1](2021)在《巴黎圣母院(二十三)》文中指出《巴黎圣母院》是法国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维克多·雨果创作的长篇小说,于1831年1月14日首次出版。这是一部有关人的命运、历史的命运、法国的命运的小说。作品记叙了一个发生在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迫害吉ト赛女郎爱斯梅拉达,而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爱斯梅拉达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和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叶燕婷[2](2020)在《《哈利·波特》中“病”的喻指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病”已经从一个单纯客观的医学概念转变为具有社会意义的喻指,它在改变患者生活的同时,也在影响着社会。《哈利·波特》中正邪双方的剧烈斗争、人物成长背后的崎岖心路以及人物所遭受的精神和肉体伤害,都与病态的社会密不可分。《哈利·波特》中关于“病”隐喻分别指向病态人物、病态环境、病的根源和病的疗愈四个方面。病态人物方面选取了伏地魔和狼人卢平两个不同的人物作为研究对象。本章主要揭示疾病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患者在忍受疾病时,疾病也在悄无声息地改变一个人的生存环境。伏地魔和狼人卢平二人代表了患者的两种状态,前者因为疾病改变了世界,后者因为疾病被世界抛弃,他们都因为疾病而失去了正常的生活。病态环境方面从社会的角度对社会疾病的产生追根溯源。“病”的概念被移植到社会中,成为了隐喻现实问题的手段。无论是魔法世界还是麻瓜世界,它们都影射了现代社会的弊病。在魔法世界利用血统论制造出来的大屠杀,是对人类现实社会中种族歧视的猛烈批判;麻瓜世界中德思礼家对物质的极度崇拜,则反映了现代人在拜物教下空虚的精神生活。病的根源方面从精神和肉体两个角度出发,剖析了社会的各种规训对人类精神状态的影响。在精神上,表现为魔法界根深蒂固的血统观念,和麻瓜世界中被物质所羁绊的生活;在肉体上,则通过对躯体实施监禁,以及身体的各种变形、扭曲来隐喻社会对主体的侵蚀。病的疗愈方面解释了人们对疾病恐慌的根本原因在于对死亡的畏惧。《哈利·波特》认为,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结,逝去的生命会在另一个生命里延续,中间以爱作为联结。通过魔法社会和麻瓜社会的构建,《哈利·波特》以虚构的社会来关照现实世界的问题,呼吁人们关注内心,在失落的文明中找到解决当下社会问题的方法。《哈利·波特》是一部具有强烈现实批判意味的奇幻文学,它是现代社会审视自我的一个入口。现代社会虽然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但精神世界却日益贫瘠,社会冲突也愈发严重,人类的精神状况开始出现病态的症状,这些都是在时代高速发展中产生的弊病。《哈利·波特》提供了一个镜面的魔法世界和现实世界,通过奇幻文学外表,对现代社会进行了具有讽刺意味的批判。

张建琴[3](2016)在《20世纪上半叶美国电影中的中国形象 ——以傅满洲、陈查理及《大地》为例》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以降,美国迅速崛起并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都超越了西方传统强国,成为西方世界的主导国家,也成为塑造中国形象的主导国家。电影是美国建构中国形象最重要的阵地,美国电影中的中国形象,潜藏着美国的文化观念,深刻影响着西方乃至整个世界对中国的看法和态度。本文在“异域文化作为文化‘他者’”的理论假设之上,借鉴后殖民主义、比较文学形象学、跨文化形象学、文化研究等理论资源,对20世纪上半叶美国电影中的中国形象展开研究。通过对经典电影文本的多层次分析,找出美国电影在塑造中国形象中形成的普遍的、稳定的、延续性的特征和程式,揭示形象背后的意识形态和权力话语。美国电影中的中国形象的出现、发展和变异都离不开西方的中国形象这一语境。历史上,中国在西方文化的形构下,呈现出各色各样的面孔。总的来看,西方的中国形象可以分为美好的正面形象、愚蛮的负面形象与平实视看的形象三种类型。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形象,都是西方以自我为中心建构的文化“他者”形象,体现了西方对自我的认同与维护。美国电影对中国的塑造历史大致可分为默片电影时代、电影工业时代、冷战敌对时期以及开放交往时期4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的中国形象在结构、风格和内容方面都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但其背后始终存在着许多刻板的观念以及通过观念创造的类型化的故事和人物。美国电影以强势的资金、技术为后盾,已将全世界变为其超级市场,观众在对电影的观看和体验中,接受并巩固了形象背后的价值观念。傅满洲形象、陈查理形象以及《大地》中的中国形象是20世纪上半叶美国电影中中国形象的最重要的代表,三者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美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意志和对华态度。分析、梳理这三个典型形象的特征及其产生、发展和消隐的轨迹,对全面、深刻地认识美国电影中的中国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傅满洲是英国作家萨克斯·罗默小说中的华人形象,系列小说一出版就传入美国并被好莱坞拍成十余部电影。傅满洲是“黄祸”的化身,是令人恐惧的东方恶魔。他所代表的撤旦式的中国人形象在美国银幕上时而隐匿,时而出现,成为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定型化偏见;陈查理是美国作家厄尔·德尔·比格斯小说中的华人形象。比格斯的陈查理系列小说只有6部,却先后被改编衍生为47部电影。陈查理这一“模范少数族裔”形象的出现,标志着20世纪20年代美国电影中中国形象的好转。陈查理形象是一个文化寓言,反映了一战后美国人对中国的热情以及白人对少数族裔的同化与认同,也不可避免地带有种族偏见与文化歧视的痕迹;电影《大地》根据赛珍珠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来,它将镜头对准中国本土,塑造了乡土田园式的中国形象。它改变了早期美国电影中丑化、模糊化、幻象化的中国形象,是好莱坞在中国形象塑造上的一次重要而认真的尝试。美国电影中的中国形象,不是单一的、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形态。文化差异、时代语境与媒介特性是影响中国形象的主要因素。中国是美国的“他者”,美国电影中的中国形象,是美国文化构筑的“他者”话语。正确认识美国电影的中国形象,一是要认清形象的本质,洞悉其中的意识形态倾向,二是要在“他者”的注视中完成自我认识和自我提升。全球化过程中,不同国家在冲突和竞争的张力中逐步走向融合。研究美国电影中的中国形象,不仅要认识到中美之间界限和差异的存在,而且要认识到文化间的互动关系,强调跨文化空间和文化交往的必要性。只有这样,才能摆脱二元对立思维的束缚,破除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偏见,减少误解和冲突,达到文化间融汇与沟通。

李定清[4](2011)在《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与欧洲文学》文中提出本文着眼于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通过对其各种文学资源的耙梳整理与系统研究,力图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中文学资源的存在状况;二是马克思恩格斯对文学资源加以运用的方式、途径、过程和效果,以了解马克思恩格斯对待文学的态度及其文艺思想与文学资源的多层面关系;三是开掘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中的文学资源之于我国文艺理论事业的价值,以期为深化我国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研究提供有益启示。导论部分着眼于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研究的当代发展,在梳理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研究的基本走向基础上,指出现今研究中的成绩与问题;通过对教条化、公式化、概念化所导致的原教旨主义和独断论倾向,研究范式的机械性、研究视域的偏狭性,尤其是对脱离经典文本实际所造成的望文生义甚至断章取义现象的细致分析,引入到本研究论域,阐述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介绍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思路,以及拟达到的目标。第一部分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学创作状况和特点。马克思的文学创作充满强烈的浪漫主义理想色彩,他自幼喜爱文学艺术,青年时代曾萌发献身文学事业的热情,先后写了大量的诗歌以及小说和剧本,奠定了扎实的文学基础。与马克思相比较,恩格斯的文学创作是在浪漫主义大潮中经由“青年德意志”作家的激发而起步的,其家庭出身和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虽有不同,但献身文学事业的愿望却是一致的。从恩格斯早期创作的整体情形看,尽管作品充盈着浓烈的浪漫激情,但由于个体差异和民间文学因素的影响,其现实倾向性有所加强。对文学创作的考察,不仅客观地呈现了马克思恩格斯对欧洲文学传统尤其是浪漫主义文学中的主题、意象、情节、人物等的借鉴和利用情形,而且艺术地展现了马克思的理想主义与浪漫反讽和恩格斯的自由精神与民间智慧相交融的艺术个性。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学实践是其观念形态上由浪漫而现实巨大转变的重要表征。第二部分从实证的角度总结、梳理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中文学引用的状况和特点,分析阐释文学引用的价值和作用。文学引用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文学资源的直接体现,也是其一生热爱文学的明证。马克思恩格斯在其各种着述中对文学的引用十分广泛,从范围来说,自古希腊以来几乎所有的文学现象都在其引用的视域之列;从文类来说,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诗歌、小说、剧本等无所不包。历时性地考察马克思恩格斯各种着述中的文学引用,既可以清晰地把握文学引用的整体状况,又可以客观呈现基于个人兴趣和理论需要所作出的文学选择。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中的文学引用明显带有信手拈来、画龙点睛、言简意赅等特点,表现出文献证据、社会批判和文学修辞等方面的价值和作用。第三部分从文化批判的角度具体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对文学资源的运用。文学资源不仅是其文化批判所借助的重要材料,而且也是显现其政治思想、哲学思想乃至文艺思想等价值的有效途径。马克思恩格斯一生的理论实践充满强烈的批判精神,文化批判是其批判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体现在对“反动的浪漫主义”、“青年黑格尔派”和“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批判上。马克思恩格斯对浪漫主义的批判是客观辩证的。尽管他们对浪漫主义多有尖锐批评,甚至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但并没有一般性地否定浪漫主义。他们批判的只是以浪漫主义形式表现出来的反动政治内容,即“反动的浪漫主义”,而对于革命浪漫主义则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巴黎的秘密》及其青年黑格尔派评论的批判,马克思旨在对青年黑格尔派作全面清算,同时也是对自身思想进行的一次彻底清理。在这种哲学论争渗透着的文艺论争中,马克思阐述了塑造鲜活生动的“本来的非批判的”形象、人物形象必须符合人性等现实主义理论观点。对“真正的社会主义”文学的批判,集中体现在恩格斯撰写的《真正的社会主义者》、《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等长篇论文中。他们在认真梳理和剖析“真正的社会主义”的阶级实质及其思想理论的欺骗性的同时,阐明了现实主义、文学批评标准和批评方法以及文艺必须歌颂革命的无产者等重要文艺思想。第四部分从文学批评文体的角度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对文学资源的具体运用。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学批评是孕育其文艺思想的直接动力,也是运用文学资源的另一有效方式。尽管他们专门系统的文艺论述和严格意义上的文学批评文章并不多,但在各种着述中为阐明其政治哲学观点间或运用文学资源而进行的文学评价却是十分精彩的。从广义的文学批评来看,散存于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中的批评文字,大致可以归结为散论、专论和书信体批评等三种具有自身特点的文学批评形态。文学散论主要是指马克思恩格斯针对某一文学事实和在其他文本中引用的文学材料所进行的即时性、零散性简要评价,散见于其他论着中,有作家散论和作品散论两种类型。这是其最常用的一种批评形态,也是一大批评特色。文学专论是马克思恩格斯文学批评实践中最严谨的一种形态,有稳定独立的研究对象,严密的逻辑结构,推论步骤较为完整,包括作家论、作品论等维度。书信体批评是马克思恩格斯用书信的形式所进行的文学批评,是涵纳其文艺思想因子最为密集的文学批评形态。马克思《致斐·拉萨尔》、恩格斯《致斐·拉萨尔》、恩格斯《致敏·考茨基》、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等书信堪称经典。上述三种形态承载的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学批评实践,不仅催生了一系列重要的文艺观念、命题和范畴,而且为其文学批评标准和文学批评方法的形成提供了实践依据。结语部分着重阐述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中的文学资源的当代价值。以上研究表明,散存于马克思恩格斯各种着述中的文学资源是异常丰富的。文学尤其是欧洲文学,既是孕育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的现实土壤,又是其致用性反思评价的直接对象。与社会、哲学、美学、人学基础等比较来看,文学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产生的最内在、最深厚的基础之一具体说来,文学是承载其思想理论形态的基础,是体现其实践品格的重要依据,是形成其文艺视角的客观参照,是重读马克思的重要途径。这就昭示我们,在全球化的今天,开掘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产生的文学资源,理应成为创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建构当代形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途径。不仅如此,随着对文学资源研究的不断深入,通过再建性重读马克思,对于扩大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的研究范围,有效地解决当前纷纭复杂的时代文艺问题,亦具有较大的实践价值和方法启示。

高宇轩[5](2011)在《近代早期西方社会救济制度的基督教渊源 ——以16世纪的英格兰为典型研究对象》文中指出中古时期基督教的神恩济贫观念是驱动教会济贫事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但是到了中古晚期,教会传统的济贫模式已无法应对社会经济、政治变革所引发的普遍性贫困。宗教改革后,新教神学也对传统的神恩济贫观念展开批判。在英格兰,亨利八世自上而下的完成了宗教改革,通过颁布一系列的济贫法令,实现了由世俗力量主导,教区为管理主体的近代早期社会救济制度的确立。全文共分导论、五章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导论部分主要阐述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研究综述。第一章主要探讨基督教神恩济贫观的由来。首先介绍《圣经》中的原罪说与救赎论。西普里安、安布罗斯与奥古斯丁等古代教父们关于获得救赎的争论奠定了神恩济贫观的基础。在中古时期,经院哲学家阿伯拉尔和阿奎纳将这一理论发挥到了极致,成为推动教会济贫事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第二章介绍宗教改革前基督教会在英格兰的济贫状况与出现的问题,在贫困问题上,教会修道院是实施救济的主体,教区为辅。在医疗方面,黑死病肆虐英格兰期间,教会修道院起到了收容、护理、关怀、隔离病人等作用。在教育方面,修道院创办了独具特色的教会学校,不仅培养神职人员,也为世俗弟子提供力所能及的教育。?第三章探讨宗教改革时期,新教各派的济贫观念。基督教人文主义者提出了“理性”的贫困观、路德教的“唯信称义”重新构建信与救赎的关系,济贫的行为不再只是为了求得回报,而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加尔文教则在“双预定论”中称济贫行为是上帝赐予其选民的特殊的恩典。第四章介绍宗教改革后英格兰王权主导下的社会救济制度的建立。教区在改革中衍变成为地方基层行政单位,尽管如此,教区在管理方式上还是保留了宗教传统,尤其是在解决流民问题和贫困问题上发挥了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教区在信仰与世俗的双重领域发挥了比中古时期更大的作用。第五章比较路德教、加尔文教和安立甘教在近代早期西方救济制度中发挥的作用以及所产生的不同效果。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近代早期英格兰的社会救济制度,是在王权主导下,对传统宗教济贫模式的保留中形成的。在转型时期,这一制度确保了社会的平稳变革,有效地缓解了贫困问题,维护了社会稳定。

林新华[6](2006)在《崇高问题的跨文化美学分析》文中指出崇高与当今人类的精神生存和日常生活有什么内在关联?在文化多元、观念多样的人类生存图景中,崇高应该包含哪些文化内涵?在我们的美学传统中关于崇高的言说,是否存在因知识论条件和时代局限而可能忽视的盲点?正视并试图回答上述问题,成为当下崇高研究不可回避的关键所在。为此,本文从艺术人类学的立场出发对崇高问题展开了跨文化美学分析。本文以逻辑和历史统一的历史优先性为原则,以本土性为研究崇高问题的立足点,分析不同文化情境中各民族的崇高事象,关注不同文化情境中崇高的表达和体验,探讨不同民族的崇高和崇高感,展示崇高的丰富性、差异性和复杂性,希望由此展示跨文化中崇高的通约性。全文共四章。绪论部分探讨崇高的文化可通约性问题。崇高是蕴含着不同文化传统差异性的一个复合性概念,无论崇高事象有多少表现形态,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自我显现。在这一前提下崇高观念及事象在不同文化间才能通约,并使崇高的跨文化美学分析成为可能。第一章是崇高问题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分析。西方美学家以郎吉弩斯、伯克和康德为代表在崇高问题的研究上有三个特点:一是崇高主体的同一性假设;二是根据不同的哲学理念侧重研究崇高客体的不同方面;三是关注对恐怖的克服。而中国学者在接受西方的崇高范畴时进行了本土化的改造,将重点转移到了对现实崇高现象的研究。通过历史梳理和现状分析,本文将崇高置入到文化传统中,以此改变崇高研究中哲学普遍性的思维模式,充分关注主体因文化的塑形作用造成的在心理机制、知识经验和文化内涵上的差异,展示不同文化中崇高的不同表现方式,显示崇高内涵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第二章从恐怖的不同含义入手,以人在自然中地位的变化为起点,在纵、横两个层面展示了恐怖与崇高之间的关系。在以往美学家关于崇高与克服恐怖之间关系研究的基础上,本章将这两者的关系放到了文化传统中加以展开,重点论述了克服自然的恐怖与克服道德的恐怖两个类别,并进一步探讨了崇高与不可克服的恐怖之间的关系,进而结合当前人类痛感范畴和恐怖含义的新变化,阐述了崇高与恐怖戏剧化之间的关系。第三章探讨崇高与生命圣化的关系,指出生命圣化是崇高感的主体在文化上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人作为类的存在物在精神追求上的群体化表达,通过研究主体的本质力量如何以及以何种方式显现出来并形成崇高感,探究生命圣化的内涵,分析了在生命圣化过程中获得崇高感必须具备的条件:主体意识凸现与价值上的认同感,梳理出生命圣化的崇高的两种表现形态,进而指出了建构生命圣化的崇高对人类走向更高层次文明的作用。第四章从案例分析入手,研究主客体在不同文化传统与历史情境中形成崇高感的复杂过程。文化视野下的崇高不单纯作为一种知识存在,还可以转化为人类当下生存和精神建构的思想资源和现实力量。凸现了崇高在实际生活中作为人的精神支柱的重要作用。结语指出在新的知识论条件和学科范式基础上,崇高问题的跨文化美学分析不仅为审美范畴的研究提供了借鉴,而且为开放性美学的建构提供了新的契机。

吴观陵[7](2004)在《新出现传染病(EID)概论》文中认为 一、EID概念提出的有关背景自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上普遍存在一种乐观情绪,认为人类已经赢得了对传染病斗争的胜利。天花已在世界范围内消灭,其它一些长期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如鼠疫、霍乱、伤寒、乙脑、白喉、百日咳和脊髓灰质炎等已得到了有效控制。疾病控制的进展得益于现代防治技术的进步,如抗生素的应用、免疫接种、城市卫生设施和供水质量的改善等。人们似乎以为,曾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的瘟疫将仅仅是留在记忆中的魔影。然而,无情的事实告诫我们,尽管传染病的控制不再是当今世界疾病控制的主题,它已让位于处于死因疾病谱前列的心脑血管病、肿瘤和伤害等的防治,但由致病性病原生物引起的传染病还

吴观陵[8](2004)在《新出现传染病(EID)概论》文中研究指明 一、EID概念提出的有关背景自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上普遍存在一种乐观情绪,认为人类已经赢得了对传染病斗争的胜利。天花已在世界范围内消灭,其它一些长期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如鼠疫、霍乱、伤寒、乙脑、白喉、百日咳和脊髓灰质炎等已得到了有效控制。疾病控制的进展得益于现代防治技术的进步,如抗生素的应用、免疫接种、城市卫生设施和供水质量的改善等。人们似乎以为,曾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的瘟疫将仅仅是留

潘亮[9](2004)在《警惕“莱姆”魔影》文中提出 近年,在我国许多农村林地区,发现一种称为"莱姆病"的严重传染病在流行,"莱姆"魔影在林区徘徊,给广大林业工人和山区人民造成严重危害。1990年以来,仅福建省就有31个县、市先后发现了"莱姆"魔迹。被发现的患者大多属于晚期,有的发生严重关节炎、关节变形、畸形、甚至瘫痪,下肢萎缩、站立困难,少数发生精神分裂症。这些患饱受疾病折磨,有的导致终生残废,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疾病成为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又一

张习坦[10](1996)在《新旧传染病对人类的威胁》文中认为新旧传染病对人类的威胁张习坦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研究员传染病一直严重危害人类生命与健康。天花、鼠疫、霍乱、流感、肺结核等传染病曾致千百万甚至数亿人死亡。20世纪以来,医学科学在征服传染病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最突出的例子就是在全球消灭了天花...

二、警惕“莱姆”魔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警惕“莱姆”魔影(论文提纲范文)

(2)《哈利·波特》中“病”的喻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研究目的及意义
    2.国外研究现状
    3.国内研究现状
第一章 “病”作为一种喻指
第二章 病态人物:邪恶的结果
    1.恶的化身:伏地魔
    2.病的患者:狼人卢平
第三章 病态环境:被构建的等级世界
    1.“血统论”阴影下的魔法世界
    2.物质社会下的麻瓜世界
第四章 病之根源:“灵”与“肉”的禁锢
    1.“灵”的禁锢
    2.“肉”的禁锢
第五章 病的疗愈:对生命的救赎
    1.以爱对抗死亡阴影
    2.以灵性世界救治失衡社会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20世纪上半叶美国电影中的中国形象 ——以傅满洲、陈查理及《大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2章 “他者”视域:中国形象的文化形构与多副面孔
    2.1 美好正面形象:理想之国的文化想象
        2.1.1 东方之国:富庶中国的想象与欲求
        2.1.2 中华帝国:礼仪中国的形塑与向往
        2.1.3 儒圣之道:仁政中国的崇尚与仿效
        2.1.4 乡土田园:乡村中国的诗化与想望
    2.2 愚蛮负面形象:鄙夷敌视的异类文化假想
        2.2.1 蛮夷落后:停滞帝国的渲染与鄙视
        2.2.2 专制黑暗:皇权帝国的刻画与批判
        2.2.3 黄祸恐怖:野蛮异族的展示与恐惧
        2.2.4 敌对之国:冷战阵营的敌视与对垒
        2.2.5 东方威胁:中国崛起的惧怕与恐慌
    2.3 平实视看的形象:同情关切的文化理解
        2.3.1 困苦贫弱的形象:对中国的悲悯同情
        2.3.2 韧忍奋争的形象:对中国的理解认可
        2.3.3 复杂多变的形象:对中国的矛盾态度
第3章 镜像中国:美国银幕上的中国形象
    3.1 历史语境:美国视域的中国形象
    3.2 镜像中国:美国银幕上的中国形象
        3.2.1 默片电影时代的中国影像初现
        3.2.2 电影工业时代的中国形象形塑
        3.2.3 冷战敌对时期的红色中国再造
        3.2.4 开放交往时期的变革中国观注
第4章 邪恶魔影:犯罪电影中的傅满洲形象
    4.1 黄祸恐慌:傅满洲形象的历史构想
        4.1.1 “黄祸论”的历史语境与华人境遇
        4.1.2 “中国佬”的身份指认与文化变异
        4.1.3 恐怖小说中的形象虚构与文学想象
    4.2 银幕恶魔:从文学想象到电影形象的再造
        4.2.1 电影对傅满洲的文化利用
        4.2.2 东方主义视角下的假想敌
    4.3 邪恶阴影:傅满洲形象的时空游荡
        4.3.1 改头换面的恶魔形象
        4.3.2 挥之不去的历史幽灵
第5章 种族寓言:侦探电影中的陈查理形象
    5.1 形象嬗变:陈查理形象的生产建构
        5.1.1 陈查理形象的人物原型
        5.1.2 从人物原型到文学虚构与想象
    5.2 影像呈现:从小说到电影的形象塑造
        5.2.1 原着改编的陈查理电影系列
        5.2.2 编剧创作的陈查理电影系列
        5.2.3 陈查理银幕形象的衍生模仿
    5.3 种族寓言:陈查理的文化祛魅
        5.3.1 同化的力量:少数族裔的排斥与同化
        5.3.2 差异的认同:异质文化的混杂与化解
    5.4 矛盾的态度:充满争议的陈查理形象
第6章 悲悯中国:电影《大地》中的中国形象
    6.1 中西之间:跨文化的文学创作
        6.1.1 文化壁垒中作家的两难处境
        6.1.2 两种文化的同情与理解
        6.1.3 诺贝尔奖引发的中国关注
    6.2 大地东方:影像中国的悲悯叙事
        6.2.1 搬上银幕的小说作品
        6.2.2 美国镜像中的中国“写真”
        6.2.3 电影改编中的文化政治
    6.3 乡土中国:中国农民的传奇塑造
        6.3.1 大地之子:王龙
        6.3.2 大地的同构者:阿兰
    6.4 异域风土:古老中国的乡村生活
        6.4.1 淳朴的田园生活
        6.4.2 传统的家庭秩序
        6.4.3 特有的风俗习惯
第7章 结语
    7.1 中国形象的影响因素
        7.1.1 文化差异
        7.1.2 时代语境
        7.1.3 媒介特性
    7.2 正确认识西方的中国形象
        7.2.1 “他者”注视
        7.2.2 文化交流
附录:主要涉及的电影作品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4)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与欧洲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研究简述
        (一) 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研究的三大走向
        (二) 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研究存在的问题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主要内容
        (一) 国外研究述评
        (二) 国内研究述评
        (三) 本文的主要内容
    三、研究思路、方法、意义和创新
        (一) 研究思路和方法
        (二) 研究的意义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学素养
    第一节 马克思的文学素养
        一、家学渊源与早期教育
        二、文学创作述要
        三、理想主义与浪漫反讽
    第二节 恩格斯的文学素养
        一、早期经历与文学素养储备
        二、文学创作概说
        三、自由精神和民间元素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中的文学引用
    第一节 对古希腊罗马文学的引用
        一、对古希腊罗马神话传说的引用
        二、对"荷马史诗"和三大悲剧作家作品的引用
        三、对古希腊罗马其他作家作品的引用
    第二节 对中世纪欧洲文学的引用
        一、对中世纪史诗、传说和民间故事的引用
        二、对中世纪民间歌谣的引用
    第三节 对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的引用
        一、对但丁及其作品的引用
        二、对拉伯雷和托马斯·莫尔作品的引用
        三、对塞万提斯及其作品的引用
        四、对莎士比亚及其作品的引用
    第四节 对十七、十八世纪欧洲文学的引用
        一、对十七世纪欧洲文学的引用
        二、对十八世纪欧洲文学的引用
    第五节 对十九世纪欧洲文学的引用
        一、对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引用
        二、对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引用
        三、对十九世纪无产阶级文学的引用
        四、对十九世纪德国文学的引用
    第六节 文学引用的特点
        一、信手拈来
        二、画龙点睛
        三、言简意赅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文化批判
    第一节 对浪漫主义的反思
        一、反思和批判展开的历史语境
        二、对封建的浪漫主义的批判
        三、对拉马丁的批判
        四、对托马斯·卡莱尔的批判
        五、对革命浪漫主义的评论
    第二节 对《巴黎的秘密》及其评论的批判
        一、《巴黎的秘密》与施里加的评论
        二、马克思批判展开的五个层面
        三、批判人物形象塑造的思辨原则
        四、对文学批评的启示
    第三节 对"真正的社会主义"文学的批判
        一、揭露"真正的社会主义"诗歌的阶级实质
        二、剖析"真正的社会主义"诗歌的基本特征
        三、提出文艺要歌颂革命的无产者的重要原则
        四、对格律恩的批判及由此引出的论题
第四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学批评
    第一节 文学散论
        一、作家散论
        二、作品散论
    第二节 文学专论
        一、评《德国民间故事书》
        二、青年文学论
    第三节 书信体批评
        一、对《弗兰茨·冯·济金根》的评论
        二、对《旧人与新人》的评论
        三、对《城市姑娘》的评论
    第四节 美学的观点与历史的观点
        一、"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提出的实践依据
        二、"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的本质内涵
结语 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中文学资源的当代价值
    一、文学是承载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理论形态的重要基础
    二、文学是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实践品格的重要体现
    三、文学是马克思恩格斯文艺视角的客观参照
    四、文学是重读马克思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科研论文
后记

(5)近代早期西方社会救济制度的基督教渊源 ——以16世纪的英格兰为典型研究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二、研究综述
第一章 神恩济贫观的由来
    第一节 圣经中原罪说与救赎论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古代教父们的神恩得救观
    第三节 中古时期神恩济贫观念的确立
第二章 宗教改革前英格兰教会济贫的状况与问题
    第一节 修道院与教区的贫困救济
    第二节 黑死病中的教会医疗救助
    第三节 教会修道院开办与资助世俗学校
第三章 宗教改革运动中济贫观念的转变
    第一节 基督教人文主义者的济贫观
    第二节 路德派改革家的济贫观
    第三节 加尔文派改革家的济贫观
第四章 近代早期英格兰的济贫改革
    第一节 宗教改革对济贫的冲击及影响
    第二节 近代早期社会救济制度的确立
    第三节 教区行政在救济制度中的作用与地位
第五章 近代早期西方社会救济模式中的教派印迹
    第一节 充分世俗化的路德教模式
    第二节 教会组织与地方政府分庭抗礼的加尔文教模式
    第三节 中央政府调控与教区合作的安立甘教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崇高问题的跨文化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崇高在文化上的可通约性
    第二节 理论和方法
        一、历史优先性原则
        二、跨文化比较的方法
第一章 崇高问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第一节 西方美学家对崇高问题的探讨
        一、主体同一性的预设
        二、客体上侧重点的不同
        三、对克服恐怖的关注
    第二节 中国美学家在崇高问题研究上的进展
    小结
第二章 崇高与恐怖
    第一节 恐怖的不同含义
        一、恐怖的历史阶段性
        二、恐怖的分类
    第二节 崇高与可以克服的恐怖
        一、克服自然的恐怖
        二、克服道德的恐怖
    第三节 崇高与不可克服的恐怖
    第四节 崇高与恐怖的戏剧化
第三章 崇高与生命圣化
    第一节 生命圣化的内涵
        一、生命圣化的含义
        二、生命圣化的表达与体验
    第二节 生命圣化形成崇高的必要条件
        一、主体意识的凸显
        二、价值上的认同感
    第三节 生命圣化之崇高的表现形态
        一、生命归属感中所形成的崇高
        二、生命献祭形成的崇高
    小结
第四章 案例分析:崇高作为人的精神支柱
    第一节 武士、骑士精神与崇高
    第二节 阿兹特克人与崇高
    小结
结语 崇高问题与当代美学建设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四、警惕“莱姆”魔影(论文参考文献)

  • [1]巴黎圣母院(二十三)[J]. 维克多·雨果.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 2021(10)
  • [2]《哈利·波特》中“病”的喻指分析[D]. 叶燕婷.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08)
  • [3]20世纪上半叶美国电影中的中国形象 ——以傅满洲、陈查理及《大地》为例[D]. 张建琴. 辽宁大学, 2016(02)
  • [4]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与欧洲文学[D]. 李定清. 华中师范大学, 2011(05)
  • [5]近代早期西方社会救济制度的基督教渊源 ——以16世纪的英格兰为典型研究对象[D]. 高宇轩. 东北师范大学, 2011(06)
  • [6]崇高问题的跨文化美学分析[D]. 林新华. 复旦大学, 2006(02)
  • [7]新出现传染病(EID)概论[A]. 吴观陵. 全国新出现传染病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 2004
  • [8]新出现传染病(EID)概论[A]. 吴观陵. 全国EID研讨班资料汇编, 2004
  • [9]警惕“莱姆”魔影[J]. 潘亮. 科学与文化, 2004(01)
  • [10]新旧传染病对人类的威胁[J]. 张习坦. 解放军健康, 1996(05)

标签:;  ;  ;  ;  ;  

当心“莱姆”幽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